鸣虫喂养与玩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08:39:51

点击下载

作者:305230:赵洪明,崔岩$${0},{1}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鸣虫喂养与玩赏

鸣虫喂养与玩赏试读:

前言

在所有动物中,昆虫是与我们人类关系最为密切者之一。在昆虫中最好玩的也就属鸣虫了。不论到哪里,赏玩鸣虫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求知活动,而且也是一种健身活动。目前鸣虫的喂养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反映了我们对返璞归真和回归大自然的追求。

远古地球是一片寂寞的世界,除了因风声、流水声、海浪声、雷鸣声等物理的自然现象发出的声音外,没有由生命发出的声音。在距今3.5亿年的地层中,科学家们发现了昆虫化石,在距今1.5亿年时才有了始祖鸟的化石,而人类的历史只是100万~200万年,这充分说明生物发声首推昆虫。故欣赏鸣虫的叫声,可谓是倾听原始之声,天然之音。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厚。我国已知有170多种鸣虫(世界上已知有2300多种鸣虫)。随着高尖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种类将不断被发现,鸣虫的种类和数量将不断被认知、增加。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蟋蟀、蝈蝈等鸣虫的生活环境遭到了破坏,鸣虫的数量越来越少,有些已经很难寻找其踪影了。不同的鸣虫其生活环境不同,有的居泥地,有的宿草丛,有的隐灌木,有的栖乔木。目前市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由于园林绿地的设计重于观赏性,常常条块分割,枯枝落叶一概扫光,从而缺少鸣虫的栖息、藏身之处。而郊外乡下的鸣虫也常常遭受不测,无端地死于农药之下。

我们介绍鸣虫,编写《鸣虫的喂养与玩赏》一书,不仅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国鸣虫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更自觉地保护昆虫,尤其是保护鸣虫的自然资源,控害兴利,合理地开发利用鸣虫资源,让鸣虫和地球上其他生灵一样与人类和谐共生于同一蓝天下。

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人们更倾向崇尚自然,向往回归自然。怡养鸣虫不亚于钓鱼、养花,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欣赏鸣虫,实在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其乐无穷。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4年8月

一、你对鸣虫知多少

大自然最早的生命之音

在大自然界中,最善于鸣叫的动物要数鸟类和昆虫了。相对于其他鸣叫的动物来说,由于昆虫个体小故又把它称为小虫。但昆虫出现的时间远比鸟类要早得多。昆虫最早出现在泥盆纪,距今已有3.5亿年,而鸟类的祖先始祖鸟的出现是在株罗纪,距今只有1.5亿年,所以地球上昆虫的叫声远远早于鸟类的鸣叫。根据推测鸣虫的叫声很可能是大自然中最早的生物发出的声音,可称为生物界的原始之声。至于昆虫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学会了鸣叫本领的具体时间虽然还有争议,但可以肯定一点,在人类还没有诞生以前,地球上就到处回荡着昆虫的叫声了,因为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距今只有100万~200万年。所以有人认为昆虫的鸣声在某种意义上比人为制造的各种声音或音乐更伟大,更具真实的大自然气息。欣赏鸣虫的鸣声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本能,故世间众多的不同阶层的人,酷爱鸣虫、欣赏鸣虫的音韵是应该理解的,也是很自然的事。在过去,人们喂养鸣虫,也寄托了多子多孙的愿望。可见,听鸣叫之声确给人带来喜庆与吉祥。

人们对小小鸣虫的了解

大自然的鸣虫种类很多,由于蟋蟀类鸣虫具有外形好看、好玩、生性好斗及鸣声好听等特点,所以最早被人们所关注。

在日常生活和史料记载中,蟋蟀的别名异名之多,可以用“最”来相冠。在现代资料文献中,它的正式名称叫做“中国斗蟋”。而一般的养玩爱好者平日里都喜欢称其为“虫”,我国南方普遍称之为“赚积”,在北方地区则称“蛐蛐”,其他异名还有:蜻咧、趋织、促织、莎鸡、吟蛩、懒妇、促机、斯螽、天鸡、酸鸡、络纬、纺绩、蛩秋、灶马、梭鸡、蛩、寒蛩、土渣等等,而常用的书写名字则是“蟋蟀”。蟋蟀类鸣虫

蟋蟀在大自然所滋养的千百万种生灵中,实在是最普通不过了,并不显眼。它成熟于立秋前后,入冬而亡,生命是极其短暂的。然而就是这种极其普通的生灵,千百年来,受到了众多炎黄子孙的亲宠和喜爱,围绕着它,文人吟诗、填词、作赋,艺匠雕金银、镂翠璧、刻骨牙,达官贵人借此“以礼自虞”,民间百姓“岁晚务闲”,“相与为乐”,日久天长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中国斗蟋文化。

蟋蟀受到国人的注意,算来已经有几千年的悠久岁月了。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就有“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之句。当然,那时它出现在古人的诗赋中,没有击盆气概群雄的豪迈气势,而只是一种吟秋畏霜的纤弱之态。“蟋蟀悲秋菊”,“切切动哀音”。蟋蟀“悲秋”的这种现象为什么能够得到许多人的共鸣呢?因为在西风已起的暮秋时节,昆虫多已先后死亡,不复鸣声吟叫,惟有本身也已日趋衰老的蟋蟀还在鸣叫,但也是虽鸣而不激越,声音里有一种颤抖的音调,而且此时正值草木枯谢、百花凋零之际,此情此景,活脱脱地就是大自然所描绘出的一幅生动的暮秋图。我国古人,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普遍具有一种逢春而喜、遇秋而悲的传统感情意识,他们每逢此时此刻,闻其声、观其景,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少壮几何兮,老之将至”之类悲怆的感怀了。

蟋蟀在文人眼里是悲秋之虫,而在劳动者的心目中它却是“催织之使”,有“催织鸣,女工急”之说。为什么蟋蟀会被称做“催织之使”呢?因为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农为立国之本的国家,并且又经历了世界上最为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阶段,这一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自耕、自种、自织、自食,以家庭为单位缺少商品交换的自然经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样的封建社会的人们,对暑往寒来、日月轮回的季节变化现象非常敏感,试想在蟋蟀早已悲鸣的深秋,还没有织好过冬衣被所必需的布匹,这一年的冬天家人将如何度过?织布的妇女当然就要着急了。“促织”之名,就由此而来。

源远流长的中华斗蟋史

蟋蟀从原先的闻其声,发展到后来的观其斗,也可以从这一微小的侧面,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据史料记载,我国怡养斗蟋与鸣虫始于唐天宝年间。唐后五代人王仁裕编著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王仁裕这一可靠的记载说明,从唐天宝年开始,人们就把蟋蟀等鸣虫喂养用于欣赏听叫。

南宋为喂养鸣虫斗蟋最著名的时代。在《西湖老人繁胜录》(明《永乐大典》本,吴子修校勘)中,记载了南宋京都杭州斗蟋之风的盛况:“每日早晨多于官巷南北作市,常有三五十火斗者,乡民争捉入城货卖,斗赢三两个,便望一两贯钱。若生得大更会斗,便有一两银卖。每日如此,九月尽,天寒方休。”南宋时喂养鸣虫斗蟋的用具,已由金银竹板笼进步到用瓦盆泥罐,但养笼与盆罐共存。1966年5月在镇江宋代古墓曾出土过蟋蟀笼随葬品,反映了当时宋代民俗与用盆罐养蟋蟀的佐证。南宋一代权相贾似道,酷爱喂养鸣虫斗蟋,编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在杭州西湖畔设半闲堂,足见南宋斗蟋风之盛。现在美国大地自然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儿童斗蟋图,反映了宋朝时民间喂养斗蟋之风。在《毛诗陆疏广要》中载:“樗鸡,东西京都尤多,形类蚕蛾。但头足微黑,翅两重,外重灰色,下一重深红色,皆具腹大。今小儿夜亦养之,听其声,能食瓜苋之属。”有人认为这即是纺织娘,反映宋朝民间喂养鸣虫之风。

元朝中原多战乱,中华虫文化没有什么发展,据一些史料记载,元人喜爱大油葫芦,当做鸣虫听叫。在民间饲养鸣虫斗蟋之民俗仍没中断,只不过没有宋、明、清那么兴盛。元后明清甚至现在在民间还能找到个别盖有元时蒙文印章的蟋蟀盆澄浆罐,尤其在北方京津常有所目睹。罐大小形状亦不统一。在李大中蟋蟀谱中也明确介绍了两种略扁宽的元至德盆,一个盆外刻山水画,另一素盆外饰花边图案。

明、清两代历时500多年,是中国虫文化斗蟋史中的鼎盛时期。斗蟋之风经久不衰,尤以明宣德年间最盛。当朝明宣宗皇帝朱瞻基,酷爱促织,一时传及全国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故明宣宗有“蟋蟀皇帝”之称。《梅村集》中吴伟业有名的蟋蟀盆歌《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就是写当时的作品。明袁宏道写的《促织志》中就生动地描绘了北京人捕蟋蟀的情景:“京师人至七八月间,家家皆养促织,余每至郊野,见健夫小儿,群聚草间,侧耳往来而貌无兀兀,若有所失者。至于厕污垣之中,一闻其声,踊身疾趋,如馋猫见鼠。瓦盆泥罐,遍市井皆是。不论老幼男女,皆引斗以为乐。”写得绘声绘色。江南在宋时贾似道及半闲堂的影响下此风更盛。宋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云:“近日吴越浪子酷爱此戏,每赌胜负辄数百金,至有破产者。”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促织》,就是写明宣宗宣德年间因进贡给皇上蟋蟀而发生的民间悲剧的故事。古虫盆10样

在中国的蟋蟀文化史中,明代使虫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喂养鸣虫的技术亦有所发展。明人怡养鸣虫有两大进步:一是鸣虫的品种大大增加,二是发明了人工繁殖鸣虫的方法。所谓品种增多,是说除了蟋蟀之外,其他善鸣之虫亦成了人们的玩物,扩大了趣味范围。袁宏道《促织志》在介绍斗蟋的同时,最先提到了蝈蝈:“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大,亦捕养之,南人谓之纺线娘。食丝瓜花及瓜穰,音声与促织相似而清越过之。余尝畜二笼,挂之檐沿露下,凄声彻夜,酸楚异常,俗耳为之一清。少时读书杜庄,唏发松林景象,如在目前。自以为蛙吹鹤唳,不能及也。”看来这位明代诗人对蝈蝈的叫声是很欣赏的,而且引起了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另外也写到金钟:“又一种亦微类促织,而韵致悠扬如金玉中出,温和亮彻,听之令人气平,京师人谓之金钟儿。见暗则鸣,以明则止。两类皆不能斗,故未若促织之盛。”刘侗《帝京景物略》记之更详:“然嬉之虫,又不直促织。有虫黑色,锐前而丰后,须尾皆歧,以跃飞,以翼鸣,其声蹬棱棱,秋虫也。暗即鸣,鸣竟刻,明即止。瓶以琉璃,饲以青篙,状其声名之,称金钟儿。有虫,便腹青色,以股跃,以短翼鸣,其声聒聒,夏虫也,络纬是也。昼而曝,斯鸣矣;夕而热,斯鸣矣。秸笼悬之,饵以瓜之镶,以其声名之,曰聒聒儿。其先聒聒生者,曰叫蚂蚱,以比于聒聒,腹太似,恨骞;翅太似,恨长;鸣太似,恨细。有錓螂者,蜩也。马螂錓者,蝉也。名以听者之所为情,寂寥然也。鸣盖呼其候焉。三伏鸣者,声躁以急,如曰‘伏天,伏天’。入秋而凉,鸣则凄短,如曰‘秋凉,秋凉’。取者以胶首竿承焉。惊而飞也,鸣则攸然。其粘也,鸣切切,如曰‘吱,吱’。入乎手而握之,鸣悲有求,如曰‘施,施’。促织之别种三:肥大倍焉者,色泽如油,其声蚴、蚴、蚴,曰油葫芦。其首大者,声‘梆,梆’,曰梆子头。锐喙者,声‘笃,笃’,曰老咪嘴。三者不能斗而能声,摈于养者,童或收之,食促织之余草具。”从这段记载里,可以看出人们对鸣虫的兴趣,已从原先的促织(斗蟋)、蝉、纺织娘几种,扩大到蝈蝈、金钟、吱啦子、知了、油葫芦、梆子头、老咪嘴,共计八九种之多。

明代人最早发明了人工繁殖鸣虫的方法,说明了中国的虫文化与昆虫研究技术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各国。根据史料记载,在明末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详细地介绍了蟋蟀的人工繁殖:“促织感秋而生,其音商,其性胜,秋尽则尽。今都人能种之,留其鸣深冬。其法:土于盆,养之,虫生子土中。入冬以其土置暖炕,日水洒绵覆之。伏五六日,土蠕动;又伏七八日,子出,白如蛆然。置子蔬叶,仍洒覆之。足翅成,渐以黑,匝月则鸣,鸣细于秋,入春反僵也。”油葫芦类鸣虫

综上所述说明中国的虫文化与斗蟋之风在明朝从皇上到百姓,家喻户晓,达到鼎盛时期,得到了充分的丰富与发展。

清朝更是中国虫文化的兴盛时期。清斗蟋之风与怡养鸣虫,作为一种怡情养性的动物,也格外受到宫廷的钟爱。康熙皇帝就很喜欢鸣虫,灯节赏花听虫鸣是他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据清高士奇《金螯退食笔记》记载:“本朝改为南花园,杂植花树,凡江宁、苏松、杭州织造所进盆景,皆付浇灌培植。又于暖室烘出芍药、牡丹诸花,每岁元夕赐宴之时,安放乾清宫,陈列筵前,以为胜于剪彩。秋时收养蟋蟀,至灯节则置之鳌山灯内,奏乐既罢,忽闻蛩声自鳌山中出。”根据以上记载说明清康熙盛世时期怡养蟋蟀与鸣虫已成全国上下之风气。流传到今天还有些大澄浆蛐蛐罐上盖有“康熙盆瓦中玉”的印章。

在清乾隆时期,更是中国蟋蟀文化的兴盛年代。有乾隆皇帝亲笔题鸣虫诗为证,此诗题为《咏络纬》:

群知络纬到秋吟,耳畔何来唧唧音?

却共温花荣此日,将嗤冷菊背而今。

夏虫乍可同冰语,朝槿原堪入朔寻。

生物机缄缘格物,一斑犹见圣人心。

尤为明确的是诗后的《自序》,云:“皇祖时,命奉宸苑使取络纬种,育于暖室,盖如温花之能开腊底也。每设宴,则置绣笼中,唧唧之声不绝,遂以为例云。”这里明确说明清初宫中已能自己繁殖蟋蟀。

乾隆皇帝的《榛蝈》诗一首:

啾啾榛蝈抱烟鸣,亘野黄云入望平。

雅似长安铜雀噪,一般农候报西风。

蛙生水族蝈生陆,振羽秋丛解寒促。

蝈氏去蛙因错注,至今名象混秋官。

此诗即乾隆皇帝在隆冬季节玩赏鸣虫时,兴趣正浓之际,挥毫提笔写成的。

总之,斗蛩自兴起之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又从民国至今,前后八九百年的漫长岁月。这一活动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长兴不衰,呈现出年甚一年的趋势。它不但登堂,而且入室,进入史册文章之中,绝非偶然,必有其所蕴寓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这似乎也是顺应了达尔文《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曾几何时,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游戏、娱乐活动虽盛极一时,但因为缺乏内涵的吸引力,便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兴趣的转变而消亡,如今已成为往事陈迹,遗留在人们的记忆与传说之中,这也是必然而又自然的事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蟋蟀的角斗也是饲养者多方面知识的竞争与较量。别以为这小小的秋虫胜负之争,只是它们好斗的本能和细微力量的单纯较量,其中所涉及的问题是非常广泛的,绝不是平时放几颗粥饭、倒几滴水,到时一斗就了事。它要涉及诸如昆虫生理知识、地理环境知识、天时气候知识、医药理论知识、食品应用知识,甚至于兵法战策方面的某些知识,可谓决胜咫尺间,“功夫在诗外”。也许正因为这些原因吧,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使得虫迷队伍日渐扩大。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雅士都玩养过蟋蟀,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北宋的东坡居士苏轼、名僧佛印大和尚、山谷道人黄庭坚、元代大画家云林叟、倪云林等。他们不但是养虫的行家里手,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有关此道的精辟理论,至今仍为众多的养虫者所推崇。

确切地说,斗蟋这一娱乐活动,归根结底还是国家安定昌盛、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一种具体反映,是社会文明需要的产物。试想在刀光剑影、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人们生活无着,流离失所,或者说百姓终年穷困潦倒,平日里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有玩虫的雅兴呢?过去有人说玩虫养虫的都是一些大亨小开白相人,下意识地将玩虫养虫之人与终日无所事事的流氓、闲人相提并论。此言虽有失偏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玩虫的人大多有一些经济基础,有着较丰富的物质生活,这倒是一个事实。生存条件,是人们的第一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生存条件得到满足之后,再追求高一层次的精神上的充实,这是人格的第二需要,也是必然的表现。玩养蟋蟀正是人们充实精神生活的一种手段。观看蟋蟀的格斗,能够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使人们争强好胜的原始本性得到满足。平时人们为生产、工作、学习、生活而操劳忙碌,终日不得空闲。偶有闲暇,几位虫友相聚一堂,香茗一杯,或谈养虫心得,或论选蛩秘诀,或说调理方法,或言斗蟋趣闻,其间盆中蟋蟀偶尔发出鸣叫之声,悠哉游哉不亦乐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精神生活,又加深了相互之间的情感,使得由于快节奏的生活而日趋冷淡的人际关系得到维系和发展。

但是,也有人说,玩养蟋蟀是不务正业,会玩物丧志,影响工作学习,并能举出一些实例证明其论点正确。诚然,古往今来,在社会上,确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将正事置诸脑后,终日以虫为伴,或以之为赌,走火入魔。但是能以此说明养虫者个个都是这样的吗?如果上述论点成立的话,那么今天的任何游戏娱乐活动,都将失去其存在的理由,因为玩麻将、斗鸡、斗鱼、下棋等活动对人们来说,无不存在入迷、成赌的可能。设想人们如果没有业余文化娱乐活动,就犹如又回到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时代,这无疑是社会的一种倒退,是不会为人们所赞同的。生活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的人们,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活动。这种需要是人类文明进化时强有力的一种欲望的表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人“玩物”不但没有“丧志”,而且从某些侧面促进了他们的事业发展。实际上,事物本身是没有主观能动力的,如果我们养虫是为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那么它就是一项非常高雅有趣的娱乐活动,如果杂有非分之想,误入歧途,那么它自然就不免于下流矣。

鸣虫在昆虫大家庭中的位置

蟋蟀类鸣虫分布极广,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有其生存活动的踪迹,在系统的生物分类中归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单就蟋蟀科来说,这里面又包括许多不同的种类,如油葫芦、金铃子等,都属于这一科。蟋蟀在世界各地的种类多达1400多种,而在我国,已经确定的也有30多个品种。为了便于区分,科学工作者对这众多的蟋蟀种类又细分为14个亚科,我们现今所饲养并用于角斗的蟋蟀,则归属斗蟋亚科的斗蟋属。

为扩大广大鸣虫爱好者的视野,增长提高昆虫学的科普知识,了解我们日常喜爱与饲养的鸣虫在昆虫学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将知道的常见鸣虫以动物分类的形式介绍如下:

蟋蟀市场趣事多

我国的蟋蟀市场主要在天津,其中比较有名气的有河西区一号路市场、河东区王串场市场、和平区教堂市场(该市场为天津最古老的蟋蟀市场之一)、河北区第一工人文化宫(一宫)市场等等。经常有来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诸多养家来津猎奇。当地的蟋蟀迷们更是络绎不绝,以一宫市场最为火爆,整个市场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登高一看只见千百人头高低起伏。有买的,有卖的,有十几个人围在一起当场格斗的,还有长年难得见面的虫友也在此相会侃虫。百十来个摊位有秩序地靠墙按号排开,每个摊位前平放几十个蟋蟀罐,作为出售的招牌,有的明码标价,从几角到几元不等,有的混放挑选后再议价。上好蟋蟀都随身携带或放手提包中,一般玩虫者看地摊,真正养家看身边包中之虫,虫价在十几元、几十元或上百元不等。

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游击卖主”,他们每人只带几条好虫子,买卖不多,一天只卖几条好虫就可得利甚丰。这些卖主多为蟋蟀迷,自己饲养蟋蟀,也参加格斗比赛,同时倒卖蟋蟀,他们既玩得开心,也能在短短二三个月中赚得几千元。

买蟋蟀的以中青年为多,他们中有许多“后起之秀”,养斗蟋蟀经验丰富。也有少数满头白发的老者戴着老花镜选购蟋蟀,他们大多是素有癖好的老养家,以此为乐,欢度晚年。少数少年儿童(多为中、小学生)也到市场买几条小虫斗着玩,过把斗蟋瘾。(一)格斗小校场

在市场各个角落,均可见到十几个人围在一起看蟋蟀格斗的场景。原来这是蟋蟀爱好者们在不失时机地进行格斗较量。这种当场较量,不称重,不论色相,也不分级别,斗主各自用眼审视对方的蟋蟀,若都认为合适,定局后共同将蟋蟀放入斗盆中。两条虫在盆内激烈厮杀,双方你来我往,勇猛异常,人们看得眼花缭乱。观众的喝彩声不断,有的情不自禁为两条好汉的殊死搏斗拍手叫好。整个格斗过程紧张、激烈,使观战者大饱眼福。通过比赛,虫子可分出胜负,对主人来讲则是选虫、喂虫、审虫和斗智斗勇的较量。虫子的胜败可以检验主人的饲养水平,这种格斗是胜者得到胜利的喜悦,败者从中吸取经验,提高自己鉴别蟋蟀的水平。可谓决胜在蟋蟀,功夫在养家,看谁的眼力强,饲养水平高。小小蟋蟀给人们带来感情的交流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的盛世景象,使得由于快节奏的生活而趋冷淡的人际关系,得到维系和发展。养虫是为了格斗,也是最后检验自己玩虫的本领。因为只有少数养家可以参加正式的格斗比赛,大多数爱好者,只能在蟋蟀市场上寻找自己的格斗对象,所以蟋蟀市场同时也是蟋蟀集中格斗的小校场。特别是后秋时节,买卖蟋蟀的人见少,斗蟋者开始多起来。这种小型比赛,都是几位密友共同带虫前来。参加比赛是一种乐趣,观看比赛是一种享受,正因如此,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队伍越来越壮大。(二)蟋蟀茶社

在天津利民道的蟋蟀市场附近,有一个被称为“蟋蟀茶社”的地方,每天聚集着许多老人和众多蟋蟀迷。他们在茶社相聚,彼此谈论养虫心得和选虫秘诀,交流调理经验,介绍斗蟋趣闻,鉴别蟋蟀优劣以及虫病的保健和治疗方法等。他们品茶观虫,修身养性,这是一种既消遣解闷又非常高雅而有趣的聚会。

有的年轻养虫者,带着自己心爱的蟋蟀,来茶社向前辈们讨教他们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精辟的实践理论。生动的实践讲授,使求知若渴的年轻人眼界大开,增长了知识。小小蟋蟀竟能把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一起,充分显示了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蟋蟀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有位李姓老伯已76岁高龄,眼不花、背不驼,其祖父是天津有名的“蟋蟀李爷”。李老从小受家庭熏陶,酷爱蟋蟀,名满津城,是茶社的主讲老师。他家住和平区,每天要骑近一小时的自行车来茶社品茶谈虫。

秋去冬来,茶社自动消失,几位古稀老友就到李老家中相聚,常常是窗外雪花纷飞,屋内却经常高朋满座,观赏蟋蟀和听其鸣叫。李老所以能养好蟋蟀,就是对蟋蟀的保健和疾病治疗颇有研究。(三)斗蟀奇闻

王音老先生对蟋蟀颇有研究,自幼见到蟋蟀格斗拼杀,千姿百态,奇趣横生,便对蟋蟀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小时候为了捉蟋蟀竟忘了上学,大人知道后,把他养蟋蟀用的大大小小的盆罐全都给砸了。并警告他今后不准再玩蟋蟀,他曾为此泪水长流。如果家长罚他不许吃饭,他能忍受住饥饿的折磨,可今后不准再玩蟋蟀实在令他难以接受。终于他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便和家长商量保证把书念好,决不因玩蟋蟀影响学习。从此玩虫促他学习,学习后借玩虫消除疲劳,以后的年华越发不可收拾。参加工作后,只要是有蟋蟀的季节,无论是公出开会,还是到外地做试验搞研究或执行检疫任务或干休旅游,他都带着捕虫的全套工具,走到哪里就逮到哪里。广州、大连、辽东半岛、山东、河北、河南、北京都有他捕虫的足迹,天津更不必说。就是在“文革”非常时期,下放到辽东半岛去劳动,他也逮几条小虫饲养(此地无大虫),有时自斗取乐和听其鸣叫怡情养性。他一生不嗜烟酒,独爱饲养蟋蟀,这是他一生中的极大乐事。

买蟋蟀要花去不少钱,自己饲养蟋蟀观斗取乐,是舍不得花大价钱购买好虫饲养的。每年白露前后,王老必到郊区老家逮几趟蟋蟀。近年虽未捉到过好虫,却也享受了捉蟋蟀的乐趣。在几十年的捕捉、饲养、格斗生涯中,曾有几段值得回忆的往事,他把美好的记忆介绍给蟋蟀迷朋友们共同分享。

1.奇特的“鸳鸯翅”王老在津郊捉到一条异虫,该虫左翅是三雌翅,右翅是雄性翅。头小,青色头皮,无斗线,项阔,淡青绒项起红斑,一对红牙、一对超长大腿。特点是牙长,腿长,鸳鸯翅,性不活泼,从不跳跃,行动乏软无力,状似痴呆。因为不识货,只觉得很怪异也没精心饲养。某个星期天,同学来斗虫,他们每斗必分胜败,同学已是两胜,今天的意思是非要他吃“鸭蛋”不可,他也承认再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虫子。同学见到那条“鸳鸯翅”非要斗不可。同学下了一条“紫青虫”,只见“紫青虫”一入盆,就摆出决战的架式,气势汹汹地扑来,“鸳鸯翅”则阵脚不乱,岿然不动,以逸代劳,等待来虫进攻,两虫一对头,只见“鸳鸯翅”头一歪,一对长牙直刺“紫青虫”牙根,痛得“紫青虫”翻了个滚,爬起来扭头逃走。得胜的“鸳鸯翅”不追不赶,仍立原地,显出精神抖擞,斗性方起,只见右翅上下煽动,但无“瞿瞿”之声,好像在宣布胜利。“鸳鸯翅”明显技高,好一场速决战。

该虫的咬法一时传开,求斗者甚多,许多养家闻讯都来睹其格斗风采。该虫被他伯父拿去代表河东区与和平区进行蟋蟀擂台赛。对方一条“三段绵”入盆后主动出击,见到“鸳鸯翅”不正面对口而是侧头攻来,小小“三段锦”是见多识广的沙场老将,真有点机灵劲,它左躲右闪,就是不让对方从正面攻来,此时“鸳鸯翅”几口咬不到对方,也被激怒,挺身向“三段锦”猛冲过去,“三段锦”迅速避开,“鸳鸯翅”正面攻来的歪头长牙,急速横身扭头,瞅准空档往“鸳鸯翅”胸下咬去,“鸳鸯翅”侧身急闪,无奈“前抱”被一口咬掉两个,“三段锦”闪电似地抽出牙齿继续往对方肚上、颈上乱咬。好个“鸳鸯翅”忍着剧痛,突然拼出全身气力一个反弹,马上翻身站稳。正当“三段锦”竖起双翅得意地鸣叫时,被咬的“鸳鸯翅”受到沉重打击后,变得异常凶狠,斗性大起,猛转身向对方冲来,“三段锦”躲闪不及,可怜那“三段绵”忽然停止鸣叫,无力地伏在盆底死去,牙根处流出一滴滴黄水。“鸳鸯翅”也因受伤过重,以后再也没有参加格斗。这场恶战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双方都显出英雄本色。

2.养虫不知底,败得真惨 每到养虫季节,老先生家里阴凉处总是摆满各式各样的蟋蟀盆,甚至单位的办公室和试验室也成了养蟋蟀的场所。蟋蟀的来源主要是靠自己捕捉和到市场上购买,再就是亲朋好友相送或交换。某日他侄子拿一条“黄头”,金红斗线,蓝项上蓝绒毛,黄翅闪银光。头大,项阔,背宽,虫体高厚雄健,足如白玉,牙黑如墨,无论从什么地方都挑不出毛病。真是一条珍品虫。以上宾待之,精心喂养数日后,有朋友带虫来挑战。他拿出大黄虫应战。老友见后先是一惊:“老弟真好运气,什么时候得此上好大虫?”他得意地回答是侄子孝敬他的。并挑衅地问老友敢不敢相斗,老友犹豫再三,最后像是下了最大的决心,挑选出一条“麻头”应战。两虫放入盆中,只一个回合大“黄虫”就逃之夭夭,老友得胜,笑脸看他,讽刺地说:“好眼力,竟拿二先生当宝贝。”他好不尴尬,因为他确实不知道大黄虫的底,忙去问个究竟,侄子也不知是不是“二先生”。这次教训之后,除非他亲自逮的,对别人送的和市场买的蟋蟀,都必须经过“试口”后,做到心中有底,不再轻易拿虫跟别人格斗。这次教训使他牢记养虫要知底才能使自己不至于败得太惨,这是严重的失误换来的经验。

3.值得骄傲的蟋蟀 王老在大连工作期间,每年都在金秋时节回津,主要是饲养蟋蟀吸引着他。1971年他到水上公园去逮蟋蟀,在后门堆放的建筑用大块石头中,听到有蟋蟀的叫声。他就逐块翻找,搬开一块大石头,只见一条“紫虫”伏地不动。见到此虫他几乎惊呆了,心跳随之加快,两手微微抖动,唯恐大虫逃窜,一种本能反应他马上用罩将其罩住,轻轻地请入网中。此时他感受到一种守猎者捉到珍奇猎物的喜悦心情。到家马上放入老盆中,只见此虫紫青头、金黄斗线贯顶,黄绒项生黄毛,金黄翅闪黄光,腰圆背厚,一对宽厚大白牙,六条淡黄色腿。得到此虫的消息在本地传开,几位蟋蟀友都来评头品足,认为是一条罕见的超品虫。就连最爱挑剔的刘老先生,人称雅号“蟋蟀眼”,也没能找出毛病来。从此他家几乎每天都不得安宁,看蟋蟀的朋友络绎不绝,送走前客又来新宾,熟人带朋友来观看,朋友介绍蟋蟀迷来欣赏,有的已经来过几次,只要有机会就来看虫,并说要不是怕麻烦,真想天天来看虫。

观察蟋蟀或静或动时神和态,它的每一举步投足都有欣赏价值。此虫生性怯光,当打盆盖时,它在盆内绕盆狂奔猛跑数圈就伏地而止,其步法稳健不乱,绝不像一般蟋蟀怕光乱跳乱窜。它步履稳健,缓缓而行如蛇游动或左右回顾,满盆巡视或急步向前,步态有龙虎之势,使人越看越爱看。两根粗而长的须,前后左右不停地扫动,恰似二龙戏珠,又像是在打探敌情,使人百看不厌。

蟋蟀给他带来欢乐、喜悦并结识众多新朋友。有一天,他走出家门见胡同中一中年男子走过来,主动介绍说姓赵,是个蟋蟀迷,听说他有一条少有的超品大虫想见识见识。并说他已是第二次来此专候,今天才有幸碰到他,不知能否满足他的要求,对这样的蟋蟀迷,虽然素不相识,却又怎好将其拒之门外,便请进屋里拿出大盆请客人欣赏,他看虫许久不语,只是嘴里不停地唠叨“好虫,好虫,真难得”。最后他告诉他,没白花两天时间,能看见此虫,一饱眼福,已经心满意足。

家里养的许多蟋蟀不分白天黑夜经常振翅高歌。但那大虫白天从不鸣叫,只在每天清晨三四点钟才能听到它那宽洪、沙哑的叫声,像是在提醒人们大元帅的存在,几声浑厚的鸣叫是那样悦耳,那样震动人心。

这是他几十年来所养蟋蟀中最好的一条超品佳虫,在他饲养的一个多月中,来看虫的人很多,就是没有拿虫来厮杀求斗的。由于假期已到,国庆节过后,在回大连之前,大虫被密友李某拿去交其舅父——天津养虫名家周老先生喂养。春节回家过年,找李友到其舅父家希望能再看到大虫。周老先生拿出福尔马林浸泡的蟋蟀标本交给他,标签上写明1971年虫王。至今他仍保留着虫王的液浸标本。

周老先生介绍说该虫强悍,力大无穷。总是把来虫推到盆边下狠咬。其中一次格斗,曾将敌咬住不松口,致敌于死。它不但会咬,还会保护自己,经过许多场生死搏斗,双须和双尾均未遭损坏。大虫战败许多名将,斗到晚秋封盆,被誉为虫王。

可惜他逮虫、养虫却没见过大虫格斗的雄姿,心里总觉得遗憾,听到周老先生详细讲述大虫争王并夺得最后胜利的激战情景,心里才感到一些宽慰。

4.奇特的“山货”1973年王老在水上公园的建筑石堆中,捉到一条黑青头,宽蓝绒项,青长尖翅闪银光,双翅长盖过尾刺根部,两根尾尖光润而细长,两尾中央突出约半厘米长的一对翅尖,猛看以为是“飞翅”,显得非常奇特。一对长翅细密而平展,纹理流畅而自然,头大,项宽,一对超长大腿,后身细长极像蚱蜢。

在天津极少有人见过这类蟋蟀,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天津有名的老养家左大爷请教,左大爷年逾80高龄,解放前以蹬三轮为生,终生未娶,一生独好蟋蟀,可谓见多识广,被蟋蟀迷们尊称为活着的蟋蟀秘谱,简称“活谱”。左大爷接过蟋蟀看了许久,突然问他这个虫子在什么地方逮的。他告诉左大爷是在建筑工地的乱石堆中捉到的。左大爷说在他年轻时见过一条这样的虫子,老人们称为“山货”,产地不详,也不知从什么山区得来。并告诉他此虫天津甚为少见,一定要精心饲养。

真是异能出怪,怪虫常有一手超乎寻常的绝招,不是一般蟋蟀所能匹敌的。该虫的咬法非常特别,在盆内两冤家开始对垒,对方虫入盆后气势汹汹,张开血盆大口向前冲来,而“山货”仍稳稳地原地不动,等待对方靠近,来虫继续前冲,认为可以对口,“山货”将头压低紧贴盆底,来虫收式不住从“山货”头顶冲过。此时“山货”猛然抬头,突下重口咬住来虫不放,此时来虫只有招架之功,决无还手之力,待“山货”松口时,敌虫前抱(前小腿)被咬掉或是皮裂项开或是从肚子下方破肚开膛。只一个回合对方虫非伤即残,败北退逃。此虫连胜十余盆,无一虫不受伤而败。直到晚秋几位朋友再会此虫,他们带来一条宁津名将,该虫体重较“山货”大,不属一个级别。他本有意不咬,大家都说这条“山货”是少见的佳虫,已到晚秋,两虫都难找到合适对手,不如斗它一场,最后分个高低。双双入盆只见“兰虫”果然不凡,确有名将风度,自寻格斗,主动出击,“山货”仍是老战术,原地不动,以逸代劳,仍用绝招,第一个回合就将“兰虫”的一个前抱一口咬掉,“山货”竖起长翅,发出胜利的鸣叫,观者都称赞“山货”有如武林高手,出手不凡。受伤的“兰虫”好像从来就没吃过这样的亏,报复似地又向“山货”冲来,“兰虫”不是平庸之辈,接受第一回合的教训,两虫刚打对头,“兰虫”突然止步,两大腿使劲向前蹬,身子前伸,但很快后撤,虚晃一枪,站稳脚步,诱敌抬头开口,“山货”以为来虫又要冲过头顶,抬头就是一口,可惜咬空。力大如牛的“兰虫”抓住战机,四牙相对,发出“嚓啦、嚓啦”的牙战声,重口合钳,只见“山货”蹬腿拔牙,忍住疼痛,马上后退站稳。稍做休息,开始主动寻斗,非拼个高低不可。“山货”也好像知道对方身大力强,硬拼定会吃亏,就打开游击战,在盆内不正面攻击对方,而是侧攻两肋,“兰虫”也急速横身扭头迎战,你进我退,你攻我守。或腾跃或翻滚,互不示弱,都使出浑身解数,不知“兰虫”最后使个什么绝招,用有力的双钳只听“咔嚓”一声,“山货”的一条大腿被咬掉半截。失去平衡的“山货”拖着受伤的大腿就势侧身倒地,以牙还牙,猛地一口咬住“兰虫”的肚皮,只见一股白浆流出。疯狂的“兰虫”报复似地像开足马力的列车向“山货”撞来。猝不及防,加之身体失去平衡,“山货”被顶翻在地。“兰虫”乘机向“山货”狠下重口,可怜“山货”在盆内再也动不了了。“兰虫”明显体壮力大,宁津名将名不虚传,发出沙哑的“□、□……”之声,高奏胜利凯歌。

这场决死之战真是可歌可泣,使观战者惊叹不已,“山货”虽惨遭失败而战死疆场,吃亏在个小体轻,也不愧英雄本色。

5.不怕人的蟋蟀 1980年王老到天津医学院做试验,抽时间在院中盖教学楼用的石料中捉蟋蟀,推开石块只见一条金黄色、头大、项宽、腿粗、翅阔长,身健足壮的短宽金黄色蟋蟀,颜色十分艳美漂亮,它并不急窜乱蹦,而是慢悠悠地顺着石缝爬行,好像他对它不会有什么危险,一点警惕性都没有,不像本地蟋蟀警惕性极高,别说搬动石块看见它,就是听到一点响声和稍微有点动静,早就纵跳如飞,逃之夭夭。在那堆石块中,三雌也是金黄色的,非常漂亮,并逮了3条同样大小的蟋蟀。

他认为在原产地山区里,根本没有人捕捉蟋蟀饲养和格斗,也许是只有在两雄相争时才有一搏。它们不知道被捉后,将失去在大自然中跳跃往来的自由,结束行踪无定的游民生活,由原来的流浪儿,一跃成为人们精心饲养的宠物。而它们的回报就是与同类间的殊死格斗。

一条黄虫被朋友拿走,两条黄虫自己饲养多日,九月底开始格斗,一直战果累累,连胜几条名将。许多养家都对黄虫抱有极大兴趣,因为它的体魄健壮,既宽又粗短,斗起来有使不完的力。对方虫就是比它大,也休想推动它。为了搞清它的原产地,他曾到医学院基建处查找石料来源,终因进料产地太多,无法确定具体地点。

近年来他捉到的好几条好蟋蟀,都是从外地进津的石料中带进来的。使他联想到我国好蟋蟀的产地,决不限于人们目前所知道的这些,一定还有许多更好的蟋蟀品种和产地没有被发现,有待认真调查寻找。

历史记载我国贡品蟋蟀都出自江、浙两省。近年来报道名蟋蟀出自山东宁津等地。在我国,好的蟋蟀品种到底有多少,它们未被发现的产地有多少尚不清楚。为了开发、保护我国优良的蟋蟀品种资源,有必要进一步把我国蟋蟀分布区系调查清楚。

他曾对捉来的“黄虫”连用三雌,单独饲养,让它们交配产卵,单独保存。研究它们后代的变异、退化,自繁的第二代蟋蟀颜色焦黄,失去第一代金黄本色,虫体明显小,和普通冬繁蟋蟀一样斗性极差,为什么第二代自繁的蟋蟀与第一代自然生长的蟋蟀差别如此之大?他认为这和虫卵的孕育时间不够有关,这是内在因素,同时也和水土、气候、自然环境等外界因素有关。(四)民间斗蟋见闻

我国的斗蟋历史可谓久远,在唐王朝开元天宝年间,就有了斗蟋活动。这一活动到底是从民间传入宫中,还是始自宫中闲暇消遣解闷活动,再流入民间,已经无法考证。但有一点至今仍保留下来,斗蟋活动对爱好者来说胜似逢年过节。宫中格斗有一定的方式,达官贵人、八旗王爷他们斗蟋蟀,既是个爱好,亦有附庸风雅的味道,斗场广大华丽,还摆擂台,案设红毡,仪式隆重,好不热闹。

天津组织斗蟋也有一定的形式,一般都是多年知己密友自愿结合或以地区划分组成。白露过后,大家相聚一处开始“过虫”,把自己饲养的好虫拿来集中,先由众人评论短长,后择优初选,先过感官鉴定关,然后按重量相差无几配对格斗,观察其进攻和防守能力,发现那些落夹快疾、力大口猛、斗相超群和有绝技的蟋蟀,对只需一二口就把对方咬败的胜利者可留作参赛选手,精心饲养。凡是经过许多回合你来我往,又看不出有什么绝口的蟋蟀,就是胜者也不能入选。选中的蟋蟀由专人编号登记。有的组织将入选的斗士集中交给有经验的饲养名家统一喂养和管理。也有的蟋蟀主人,得到一条好虫确实不易,希望自己饲养,亲自侍奉,可以听其鸣叫,观其体态,这也是一种自得其乐的享受,所以不愿交给别人喂养。

这种自愿结合的组织,其成员有工人、干部、医生,也有文艺界名流和大专院校的教师,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养家,更多的是年轻的后起之秀,年龄差距颇大且职业广泛,全靠小小蟋蟀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可以说斗蟋这一娱乐活动,是国家安定昌盛、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一种具体反映。喂养蟋蟀是调剂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观看蟋蟀格斗,既是消遣,也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还能使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得到满足。通过比赛,使主人有机会与老朋友交流和结识新朋友。

这种民间自发组织,都是以具有绝活、德高望重的老养家为负责人,他们不以职务论高低,大家一律平等。负责人威信极高,大家心悦诚服,因为负责人本来就是他们敬仰的人。在斗场上负责人就是指挥官,比赛的胜败全靠他指挥。

1.民间斗蟋友谊赛 1984年在天津塘沽区进行了一场塘沽区代表队与汉沽区代表队进行的友谊比赛。在一个非常典雅、幽静、宽敞、明亮庭院中的大葡萄架下,放一张大八仙桌子作为中央斗场,桌上放一个黑色斗盆,左右两边各放长桌两张,为两队斗蟋席位,塘沽主队早把斗场安排就绪。过去玩养蟋蟀几十年都是朋友们随便斗着玩,没有什么排场和仪式,这是头一回参加有组织的民间比赛活动。稍许,客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到来,在庭院大门口受到了以主队负责人为首的欢迎,共同携手走进斗场。只见他们身穿节日新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兴高彩烈前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盛大斗会。主队备有香茶招待客人,他们都是多年的老朋友,见面后叙述一年来的经历或互相介绍新闻。十点钟斗蟋开始,两队参加格斗的勇士都放在本队斗场一边。各选派一名司称人员,两人共同对参赛蟋蟀进行称重,把重量写在标签上,压在蟋蟀盖下,放回原处。领芡人像足球比赛的裁判员,由两队推举。每队由负责人带领两名主要成员,他们如同足球场上的教练和指导,有丰富的比赛经验。他们有权决定哪条勇士上场出战,比赛以虫体重量分级,四厘五为最低斗虫。一方派出四厘七蟋蟀挑战,对方也在本队选出四厘七勇士应战,配对格斗双方各自登记留档。塘沽区多年来的比赛记录,真是一套完整的蟋蟀格斗档案,记录了他们玩养蟋蟀的历史和水平。每年他们都和大港区、汉沽区、军粮城等地代表队进行比赛。

假如对方出战的斗士重四厘九,另一方有三条四厘九的蟋蟀,这时就由负责人和参谋人员共同商议决定由哪条蟋蟀迎战,这是对指挥官临场用兵的考验。他们必须特别了解自己一方蟋蟀的斗史,还要看当时蟋蟀的竞技状态是否达到格斗顶峰,俗称“弦旺不旺”,做出正确的决定。这可说是蟋蟀斗勇,主人斗智、斗谋。

领芡人对格斗比赛的胜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技术必须十分高超。两虫在盆中格斗,必须使用娴熟领芡技巧,公正对待双方,使两虫合理对头接火,促起性起。第一回合一方暂时领先,领芡人用芡轻轻点拨上风虫,引其寻找下风虫继续格斗。此时决不允许用芡挑动下风虫,给下风虫以休整时间。两虫再次格斗或下风虫不再开口或逃或避,领芡人必须牵引上风虫,3次与下风虫对头,也就是3个回合。最后由领芡人宣布某某虫得胜;双方各自取出自家蟋蟀,胜家自是高兴,将蟋蟀轻轻放入自己养盆中,对得胜的“将军”倍加关怀,做上胜利的标识。败家则默默无语,大概是恨蟋蟀不争气,战败者从此结束其格斗生涯,被打入冷宫或弃之。这一对斗士决出胜败后,下一对继续比赛,每次比赛必须斗满20条虫。最后由领芡人宣布比赛结果,并分别在比赛登记表上签字。

斗蟋时庭院中鸦雀无声,观众在聚精会神的观战,有时可听到两条蟋蟀“四牙相对”的格斗声和相互翻滚的撞击声间或有人发出情不自禁的叫好声。精彩声场面不断出现,高潮叠起,紧张有趣。

2.蟋蟀相斗,主人情长 比赛结束后,双方彼此亲切交谈,传经取宝,特别是对斗场中的“风头虫”、斗口狠和斗技高超的蟋蟀评论非常热烈。有名气的老养家周围更是热闹,多是年轻后生在请教自己饲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过去的蟋蟀把式都有自己的绝活,从不外传。现在的名家都有自己的专长,他们对疑难问题的解答非常详细、具体,听他们交谈和品虫,受益颇深。老一辈乐意传授知识和经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斗蟋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年轻后生用心把老一辈的宝贵经验学到手,逐步提高自己的饲养水平,以尽快成为一名喂养蟋蟀的行家里手,把我国的斗蟋活动发扬光大。有的年轻人说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劳地捕捉蟋蟀、认认真真地饲养蟋蟀,就是为了这一天。一方面,观看蟋蟀格斗比赛确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是对过去饲养蟋蟀的艰辛的一种回报。另一方面,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有许多名家在场,年轻人可以请教自己养虫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饲养水平和掌握调理技巧。因此大家都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而感到骄傲并以此炫耀于人。由于只有入选蟋蟀的主人才有资格前来观看比赛,因此他们来参加聚会时都身着节日的盛装。

以上是一次民间斗蟋活动的真实写照。也许有人说玩养蟋蟀是那些不务正业的闲散人员和终日无所事事的达官贵人,借以消遣取乐的一种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历代人的偏见,这项活动总是与“玩物丧志”、“不务正业”联系起来,不足为君子道。事实恰恰相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玩物不但没有丧志,而且从某些方面,促进了他们的业务发展。古往今来在社会上是有那么一些人,将事业置于脑后,终日迷恋玩虫或以虫为赌,走火入魔。借斗蟋之名,行赌博之实,就又当别论了。

要使斗蟋蟀成为一种健康的文化生活和高雅的娱乐活动,关键在于正确引导,并应严禁利用斗蟋进行赌博。(五)秋虫奇趣

由天津市和平区文化馆举办的“金秋蟋蟀对抗赛”,在和平区文化馆大厅拉开序幕。参加比赛的有北京、上海、山东、天津4个代表队。大会组委会由主办单位和各地区带队负责人组成,下设领芡组、司称组、监斗组和服务组。

各队的参赛斗士,由司称人员逐个称重编号,登记封入指定地点,由本队代表和监斗人员共同管理。级别规定为四厘五至五厘六为轻量级,五厘七至六厘八为中量级,六厘九至八厘为重量级,八厘以上为超重量级,只参加表演赛。每个级别出5条勇士参加比赛。

斗蟋体重极为重要,应严格按重量进行比赛。传统斗忌是“小不斗大”,绝对避免“以大欺小”。当确实对不上号时,由双方代表进行磋商,自愿出小号蟋蟀向对方大虫挑战,这样可以显示其蟋蟀品位高,也能体现出饲养的水平。这种以小斗大的对抗,称为“搬毛”,这种“搬毛”厮杀,是斗场中最受欢迎的比赛,并在记录中特别注明。

各队代表都是本队顶尖人物,他们像教练一样,对本队的蟋蟀全部心中有数。遇有级差或“搬毛”战该由哪一条蟋蟀出战,由他们临场决定。

比赛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各队负责人、监斗人员、现场解说人员,在领芡人的带领下,进入比赛斗场,组织比赛进行。斗盆的正上方吊着一部摄像机,摄像机连接两台闭路电视,能把斗盆里的实战情况反映得一清二楚,大屏幕分别在大厅的正前方和中央顶上。

由解说人员开始介绍比赛实况:“北京队黄麻头体重五厘八,山东队大青翅,体重五厘六。蟋蟀迷们请看:这是一场‘搬二毛’大战。”只见斗盆中两虫勇猛异常,进行殊死搏斗,精彩场面不断出现。又见两虫四牙相对,互相推咬,相持不下,两头顶起。解说员忙说:“看,好一个‘铁板桥’。”双方都使出浑身解数,难解难分,在盆内翻滚,又出现“狮子滚绣球”场面。一方猛虎扑食将对方咬入自己身底,解说员讲:“好一个干净利落的‘怀中抱月’。”一方将另一方咬翻在地,扩音器马上传出:“只见一个‘背口袋’狠狠地将对手摔在地上。”一方使了一个绝口把对方蟋蟀咬出盆外,解说员急评:“漂亮!漂亮!好一个‘挑滑车’”。

两虫在盆中各施绝技,你来我往,闪转腾挪拼咬嘶鸣地进行殊死格斗,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听解说员绘声绘色地解说,更觉生动、有趣。观看一场精彩的斗蟋比赛,会使人产生一种兴奋和满足感,其魔力实难形容,可谓是蟋蟀斗得激烈,人们看得兴浓。

各队的代表和蟋蟀迷们,在大厅中观看实况录像,如同足球迷观看足球比赛一样,有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屏住呼吸静观两条“好汉”扣人心弦的战斗,有时为自己队的勇士们加油助威。蟋蟀迷们在看到好虫的绝口厮杀和高超的技巧时,会情不自禁地拍手急呼。两虫斗到“白热化”,高潮叠起,观众也看得如醉如痴,达到顶峰。

经过两天的激烈格斗,山东代表队在各个级别中都占有较大的优势,捧走了“金秋怀”,这场别开生面的蟋蟀格斗对抗赛,丰富了人民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古文化斗蟋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六)冬虫异趣

蟋蟀是因鸣叫才吸引人们开始饲养的,其后在饲养过程中发现两雄相争,激烈拼搏,场面动人,便开始养虫观斗。到了冬季秋虫衰老失去格斗能力,逐渐死去,人们观斗的活动随之而消失。

由于人们对蟋蟀的独特爱好,出现了一批如醉如痴的鸣虫爱好者,他们以鸣虫寄托情感。寒冬季节,在过往行人的怀中,或公共汽车上、饭馆,乃至办公室都经常可以听到蟋蟀的响亮而又幽雅多变的“□、□、□……”的鸣叫声。

许多人虽看过斗蟋蟀,却很少见过冬季进行蟋蟀鸣叫和观赏比赛。1990年12月的一天,天津市棉纺五厂工会举办了一场别有情趣的秋虫冬养鸣叫观赏赛,有天津钢厂、合成化学厂、棉纺三厂和棉纺五厂的50余位爱好者参加比赛。他们以老年居多,其中有些是终生好此道的老玩家,更多的则是近年退休在家的老工人、老干部等新手。大部分人将玩赏鸣虫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借以修身养性,也有人因为闲来无事,弄只活虫来消遣解闷。

秋虫讲究斗,冬虫讲究观赏和听鸣叫,在温暖的客厅中摆上几盆鲜花,搬出鸣虫,其声雅嫩、柔和或苍劲、宏亮,虫鸣盈耳,身心倍感轻松。

有的鸣声哀怨如诉,带着凄婉的颤音,在凉意渐深的西北风中飘散,同整个旷野凄婉落寞的气氛十分合拍,仿佛在传递你的心声,使自己孤独的心情感受到一种情感寄托的缠绵。

有一批鸣虫爱好者,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们对鸣虫的喜爱和花费的心血,实在令外人难以理解。

专供欣赏的鸣虫,要求头大体壮,项背阔、翅长纹密,色以金黄为名贵,必须是全须全尾。见冬虫在温暖室内盆中缓缓爬行步履稳健,如鱼儿游水或动态刚劲,满盆巡视,虎虎有生气。两根触角粗而长,频频向前探扫,好似双鞭舞动,使人百看不厌。

通过观赏评比,大家一致推举天津钢厂退休老工人所喂养的一条大虫为最佳冬虫。此虫色金黄,头罩一圈金漆,项宽腰粗,肉白如霜,紫红宽翅闪金光,全须全尾,威风凛凛浑如帝王。鸣声低沉浑厚,苍劲有力。发音镜斜长方形,后角圆,近后角处有1分隔脉。端区在后翅露出腹端呈尾状的个体中发达,小室较为规则;在后翅短小从外面看不见的个体中端区也较小,小室不太规则。侧区上部黑褐色,下部浅色透明。短翅型的雌虫前翅仅达腹部第4节。产卵器几乎与后足腿节等长。分布于河南、浙江、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

二、美妙歌声哪里来

歌唱是鸣虫的本能

你一定会有不少疑问,小虫为什么要歌唱,为什么在虫季长鸣不已此起彼伏?昆虫的歌唱目的、作用及原因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小虫的鸣声是歌声亦是信号。昆虫歌唱是小虫个体要向外界或同类发出信息,小虫的歌唱是同类中的个体在一定范围内互通信息的生理本能。歌声在求偶、交配、自卫警告、警戒、报警、自我表达与合群迁徙方面,均起重要作用。很像人类的语言及各种动物叫声。

在寻找异性要求交配时的作用。一个雄蟋蟀或蝈蝈在孤单时发出不息的长鸣,招引附近的雌性个体。实验表明,雌性个体能在大约20米左右听到雄性个体的鸣声,雌虫听到同类雄蟋蟀叫声,能沿直线走向雄蟋蟀,能辨识音源方向。蝗虫在生殖器发育成熟时,用腿摩擦发出鸣叫,雌蝗在生殖活动中也会发出声音,作为对雄蝗求爱的反应。蝗虫在交配时也会发出阵阵急鸣,警告干扰者。雄蝉也是用长鸣招引雌蝉慢慢移近。

螽斯科求偶交配也是靠雄虫鸣叫。就像蚊子亦靠飞时翅振发出嗡嗡之声吸引异性进行交配,因雄蚊翅振频率比雌蚊高,声调也更高而吸引雌蚊。各种鸣虫因其鸣声频率不同,只能使同类识别做出反应,很少搞错。

小虫的鸣声有助于同类之间互通信息。如蝗虫起飞时发出的声音有召唤作用,能引起其他蝗虫共同起飞合群迁徙。

小虫叫声有时用于同类报警,如蝉被捕时发出惊叫声,可使附近其他的蝉纷纷飞走,或提高警惕,稍有惊动,立即飞逃。

小虫的叫声也用于自卫警告作用,如其他鸣虫、昆虫或蟋蟀侵入了一只雄蟋蟀的窝,则窝内的蟋蟀会立即发出警告高叫或用大牙把入侵之虫赶出窝去,并急切鸣叫以示警告。

鸣虫的惊叫有时还有惊吓敌人的作用,如遇敌发出的突然惊叫,达到吓唬敌人。

小虫的翅膀会唱歌

小虫的鸣叫是如何发出声音来的?从“鸣叫”两个字看来,这两个字都有口字旁,而且一般人或各种较高等的动物都是从嘴内发出叫声。但是,如果你据此认为昆虫的鸣叫也是从嘴内发出的,那你就错了。昆虫的鸣叫声大部分都不是用嘴叫出的声响,而是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振动或两个部位间摩擦产生的。(一)鸣虫的发音方式

根据现代昆虫学的研究,鸣虫的鸣叫发声有以下几种方式:(1)复翅摩擦发声。直翅目蟋蟀科、螽斯科的鸣虫用复翅摩擦而发声。(2)胸膜鼓膜振动发声。同翅目、蝉科的鸣虫用体侧胸腹鼓膜振动发声。(3)翅侧与腿侧摩擦发声。直翅目、蝗科的鸣虫用翅侧与腿侧摩擦而发声。(4)双翅振动发声。蜂、蝇、蚊等鸣虫用双翅飞行振动而发声。(5)用嘴发声。真正用嘴来发声的只有极个别的鳞翅目天蛾一种。它发声的原因,是在天蛾消化道的嗉囊部分含有相当多的空气,突然把这些空气从天蛾的长形吻管中挤出,就会产生一种鸣叫声。这种声音可算虫鸣,但声音小而低,也不悦耳。同样,各种蜂类、蝇类、蚊类在飞行时,因双翅高频振动,也会产生发出各种嗡嗡嗡的声响,这些声音也是虫鸣。但它们都不能算可欣赏的善鸣叫的鸣虫。真正被公认善叫有欣赏价值的鸣虫或称文化鸣虫,只有直翅目的蟋蟀科、螽斯科及同翅目蝉科的鸣虫,才算真正善叫的鸣虫。(二)鸣虫的发声机制

1.螽斯、蟋蟀的发声机制 螽斯、蟋蟀发声鸣叫主要靠革质前翅,在革质前翅的向上面翅根区,有刮片与摩擦脉末端附近的刷毛及发音镜等,在革质前翅的向下面的摩擦脉上有齿列状音锉,一般雄虫右翅覆盖在左翅上,当鸣叫时双翅升起张开,做往返摩擦运动,当双翅闭合时,右翅腹面的摩擦脉上的齿列状音锉与左翅上面的刮片、刷毛等相互刮击摩擦作用,这迅速的振动再经过共鸣室(发音镜)就构成了螽斯、蟋蟀的鸣叫声。由于蟋蟀翅上的摩擦脉的齿列密度为中部稀两端密,当蟋蟀发出不同行为声时,由于摩擦部位不同,双翅翘起的角度不同,摩擦轻重不同,故发出的音色及音量也不相同。

2.蝉的发声原理 和其他鸣虫完全不同的是,蝉真正的发声器是两片有弹性的薄膜,叫声鼓。内为鼓室,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和发达的声肌相连,声鼓外有盖板保护。声肌在收缩时把薄膜往里拉,薄膜便由原来突出的形状突然陷下去,它在这种迅速变形的时候便发出一次响声。这时声肌随着松弛,薄膜由于具有弹性,又迅速地恢复原来的形状,于是又发出一次响声。薄膜变化频率与传出神经发放冲动的多少有关,当一串冲动刺激了位于腔内鼓膜上的鸣肌时,使鸣肌以每秒伸缩10000次的频率来振动而发出的。鸣肌伸缩的快慢与大小发生变化时,声鼓薄膜振动的频率也会随着改变。因此,蝉在鸣叫时,可以发出或高或低不同音调的声响来。蝉的发音原理

由于蝉把腹内维持生机的器官都压缩到极小的角落里,它的腹部便像小提琴琴箱那样中空。空腔能引起共鸣,从而使它的鸣声格外响亮。雌蝉能听到雄蝉爱情的呼唤,这是因为在蝉的发声器官稍后的地方,有一块很平滑、光亮的薄膜,叫镜膜。这是蝉的听觉器官。据研究者观察,蝉虽然能听到蝉鸣,但在隆隆的火药爆炸声中,却毫无惊骇之状。现在已得知,蝉的听觉器官对某些频率的声音极不敏感。也就是说爆炸声对于蝉的听觉来说是不适宜刺激,所以不能起反应。

蝉的发声器外面有一块盖板,遮盖着声鼓和鼓膜等比较脆弱的部分,起着保护作用。盖板的长短和大小依蝉的种类而有不同。例如,按身体的比例来讲,在知了中比较大,在蚱蝉中比较小。雌蝉的发声器不发达,不能发声,盖板很小。在盖板和声鼓之间,有一个空间。在知了等种类中,这个空间和外界相联比较直接,所以在鸣叫时不必把盖板张开。在蚱蝉等种类中,这个空间和外界比较隔绝,因此在鸣叫时需要将腹部上举,使盖板下面的空间和外界相联通,声音便能充分传出去。所以蚱蝉鸣叫得越响,它的腹部耸举得就越高。蝉的鸣器

3.蝗虫的发音机理 蝗虫的发声器官和上述两类昆虫不同。它们也以音锉和刮器的刮击发声,不过音锉和刮器并不在一起。有一些蝗虫,音锉生在复翅上,刮器生在后腿内侧。也有一些蝗虫,音锉生在后腿内侧,而刮器却生在复翅上。音锉或由复翅上的翅脉变成,或由后腿上的一条脊状突起,上面长着一行细钉般的齿所形成刮器。有的是后腿内侧的一条突起变成,也有的是复翅的翅脉造成的。例如飞蝗,它的音锉长在复翅上,长约1厘米,每1毫米有齿突34个左右,刮器长在后腿内侧。有一种雏蝗,音锉长在后腿内侧,1毫米中的齿突数目在27个左右,刮器长在复翅上。在飞蝗中,雄蝗的发声器官比较发达。蝗虫后足腿节的内面图

蝗虫在鸣叫的时候,一般都以前面的四条腿支持身体,把弯曲起来的后腿举起,上下很快地振动,使刮器和音锉相刮击,由此引起复翅的振动而发出鸣声。有些蝗虫在飞行时,它们的前翅和后翅的某些部分相刮击,也能发出声音。

小虫的耳朵在哪里

小虫既然能鸣叫,鸣叫的目的是为在同类之间传递信息,所以鸣虫就应有听觉,能对同类信息与外界响声振动做出反应。在一定远近声波振动频率范围内,有些鸣虫听觉相当灵敏。如蝉对大炮声全然不理,却被身边微小动作气流而惊飞。近年来人们用现代电子仪器对各种鸣虫的听觉器官构造与听神经作了详细的研究。(一)鸣虫的听觉器官

包括鸣虫在内的昆虫有好多种听觉器官,分布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它们与人的耳朵构造不同。纺织娘触角中的江氏器

第一种听觉器官叫鼓膜器。如蟋蟀科与螽斯科的鸣虫,它们听器都在前足弯节下面,即胫节基部一对鼓膜听器,称为足听器。听膜外露,如蝗科的各种蝗虫,听器生在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呈现圆形斑痕状。在蝉科的各种鸣虫,它们的听器生在发声器稍后的地方,是一种薄膜,一般被盖板遮住,从外边不易看出。

第二种听觉器官叫做江氏器,生在触角的第二节里面,外面看不出来。江氏器上也是有一个薄膜,受神经控制。神经一端和关节上的薄膜相连,另一端与脑部的听中枢相连。蟋蟀、螽斯、蝗虫、蝉以及其他昆虫都有江氏器。蚊虫的江氏器更为发达,并且已经证明有听觉的作用。

第三种听觉器官叫做听觉毛。这是一种细长的毛,它的基部有感觉细胞,向内和神经相连。蟋蟀、蝗虫等尾须上的听觉毛,能感觉到音波的振动。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昆虫的听觉器官虽然不像人的耳朵那样构造复杂,但有好几种形态,它们分布在身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蝗虫侧面观及其鼓膜器的位置示意(二)听器的作用

昆虫或鸣虫的听器能听到哪些声音呢?实验表明,鸣虫的听器与人的听觉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不单是听器的构造原理不同,能听到的音波频率范围也不同。人的耳朵对音波频率的变化有相当强的辨别能力,而对音波振动的调制频率的改变却反应不灵敏。而在昆虫鸣声中,音波振幅的调制频率对昆虫的听觉是一个很重要的辨别因素,而在人的听觉中却不重要。各种鸣虫与人听器能听到的音波频率范围也各不相同。蝗虫的鼓膜器能够感觉到的音波频率,是每秒钟振动300次到1万次。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知道,蟋蟀能够听到的频率,为每秒钟振动300~800次;螽斯为800次到4.5万次。人的耳朵能够听到的频率,是每秒钟振动50次到2万次。这个范围和蝗虫、蟋蟀比起来更大,但和螽斯比起来要小得多。听觉毛能够感受的振动频率却要低得多。蟋蟀、蝗虫能听到10米左右同类的鸣声,并能沿着直线的方向去找到雄虫。(三)不同鸣虫的听觉器官

1.螽斯和斗蟋的听器 斗蟋在前胸足胫节基部有一对鼓膜听器,为足听器。鼓膜听器感受声波是由于声波在听膜上起了振动,刺激了感受器,通过神经传给中枢,产生了感觉。感受器能感受较高频率的声波。如果把雌虫的听器破坏,那么它们就失去了听觉能力,就是异性近在咫尺鸣叫也无任何反应。有时一只雄蟋蟀鸣叫,可以引起附近很多个雄蟋蟀鸣叫,这种有规律的呼应,也是因听器所至。

蟋蟀的前胸足很重要,如失去一只还可以勉强参战,如两个前爪都失去,等于聋子,无法咬斗。蝗虫鼓膜器的构造

2.蝗虫的胸侧鼓膜的听觉器官 鼓膜器是昆虫最大、最明显的听觉器官。这个鼓膜器在外面有一个略成椭圆形的环,环上长着一层薄膜,就是鼓膜。在薄膜的里面,连接着一个由许多特殊的感觉细胞所组成的器官,叫做密勒氏器官。这个器官上连有一条神经,叫做听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相连通。在听声音的时候,鼓膜先受到震动,这种震动被密勒氏器官的感觉细胞测知,便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密勒氏器官里的感觉细胞形状很特别,它向外面的一端成为一个尖的、像枪刺一样的东西,叫做橛状器,向里面的一端,连接听神经。橛状器的外面被一个叫做围被细胞的细胞包围,再往外面是帽细胞。感觉细胞、围被细胞和帽细胞合起来叫做具橛神经胞,外面和鼓膜相联。这个具橛神经胞,形状相当长。在鼓膜器中,具橛神经胞的数目很多,它们除了在鼓膜器中外,还存在于昆虫身体的其他部分。

三、美妙的鸣声表心声

鸣虫的鸣叫是昆虫在一定范围内与同类或个体之间的互通信息的方法,就像语言是人类的情感表达、交际联系的工具一样,鸣声也是昆虫的交际工具,就是昆虫的语言。在呼偶、求爱、繁殖、警戒、自卫、争斗、对敌、群聚、迁徙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鸟语虫鸣都是它们的语言。通过一个鸣虫在不同情况下,不同时间鸣发出不同声音差别,可以反映出该虫的喜、怒、哀、乐与呻吟。真正的昆虫学家或大养虫家,就像懂虫语一样,一听虫的鸣声就知虫种类、大小、长相、老嫩、神情等等。现将鸣虫的喜、怒、哀、乐叫声的特征介绍如下:(1)喜叫。干渴的油葫芦得到水时,斗蟋与蝈蝈在吃食或吃完新食时,轻松慢膀叫几声,即喜叫。(2)怒叫。斗蟋或油葫芦在失去三尾雌偶后,遇其他雄虫时,无头无尾的高声急叫几声是怒叫。(3)哀叫。秋风扫落叶时,鸣虫发出的零星几声断续缓慢的寒叫,即鸣虫的哀鸣哀叫。(4)乐叫。虫在壮年,吃饱饮足又与雌虫过铃后,举翅高鸣即为乐叫。(5)呼叫。成虫在饱食后求偶,高调长鸣不已,是呼雌,呼唤远方异性雌虫来到身边,这叫声是呼叫。(6)爱叫。雄虫斗蟋或油葫芦,当雌虫来到身边时低声委婉缠绵的求爱之声,称爱叫。(7)吟叫。虫在有病或老得快死时,或咬斗受重伤时,有气无力地断续懒膀叫两声,这微弱甚至无声的鸣叫称吟叫,如虫在呻吟。

天然秋季鸣虫及斗蟋的鸣叫

从天然秋虫如斗蟋、油葫芦的鸣叫声中,能听出虫的大小、老嫩、虫膀的大小与形状,甚至虫体形与颜色。现一一列举如下:(一)从鸣叫声定鸣虫大小

一般大虫叫声大,音量大。小虫膀小摩擦力小叫声弱,音量小。只有个别南方虫大虫小叫,北虫小虫大叫。(二)从鸣叫声估计鸣虫膀形与大小

一般膀大膀宽者鸣声大,宽而洪亮,且多慢膀。膀小者、膀尖者鸣多尖急,如鸣声轻而音量小者,多为中小虫;如鸣声响而重尖急者、音量大者,多为大虫、好虫,大头尖翅之上品斗虫。(三)从鸣叫声判断鸣虫的体色

如青叫、黄叫、紫叫等。在南方有如下说法:(1)青叫。即青虫叫声比较洪亮。(2)黄叫。即黄色虫鸣叫时带有金属声。(3)紫叫。即紫色虫鸣叫时声较嘶哑。

而青、黄、紫各类中的浅色虫,鸣叫时其音色特点不变,只是音量略小,均为小叫。当然也有时偶有青虫紫叫,紫虫青叫,出现失常现象。(四)从鸣叫声估计虫的老嫩与优劣

一般可分雏叫、壮叫与老叫。(1)雏叫。一般是虫刚脱大鞘变为成虫后,如天然虫在野外一两天就开始试膀叫几声,因膀潮嫩,故嫩声嫩气,但时间不长,很快就转成壮叫。雏叫音色也很好听。(2)壮叫。是虫当中年,叫声明快高调,且洪亮连续长鸣,昆虫学上叫盛鸣期。(3)老叫。虫到老龄鸣声变调,声调变低,音量减小,鸣声变破而略带沙哑,如是冬季鸣虫叫声变老叫,则将报废。而在天然斗蟋则不然,虫在壮年后期鸣声变调,叫声沙哑或失声者,不一定是坏事,很可能是沙哑大将军虫。斗虫中鸣声尖急,膀摩擦有力声响者为上品。

不同的鸣声表达不同的心情

在昆虫学中按各种鸣虫的不同行为声,可大致分为呼雌长鸣(简称长鸣)、求爱叫、斗叫、惊叫、急叫、痛叫、疯叫与病叫等。(一)呼雌长鸣

如斗蟋、油葫芦、梆头、老咪嘴、铃虫、蝈蝈、蝉等。通常的长鸣,均属呼雌鸣叫。如斗蟋与油葫芦等,它们还有得胜凯旋的胜叫与饱食后的乐叫,混在长鸣之中。而蝈蝈、蝉等则无胜叫而言。(二)求爱叫

是斗蟋、油葫芦、老咪嘴等在雌虫来到身边,要求交尾时发出的另一种鸣叫,北方叫打克斯,南方叫弹琴。这种鸣叫,蝈蝈与蝉等鸣虫是没有的。(三)斗叫

如斗蟋或油葫芦、梆头等,在两雄虫相遇,为争雌或争窝时,咬斗过程发出之叫声。斗叫中又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两雄刚碰面威吓对方,显示自己力量的鸣叫。第二种咬斗中间,夹杂断续的鸣叫,犹如鸣战鼓,长自己的斗志,灭对方的威风,吓走敌人。第三种凯旋长鸣:斗蟋、油葫芦等都胜叫败不叫,斗胜者高奏凯歌,这就是胜叫。接着可能是长鸣,还包含着乐叫。(四)惊叫与急叫

鸣虫也会偶尔出现惊叫与急叫,如在捕捉蝈蝈或蝉时,刚碰到虫体即发出急促的叫声,为惊吓敌人,通知同类。这种急叫在蟋蟀科的鸣虫是没有的。(五)痛叫、疯叫、病叫与虚叫(1)痛叫。是斗蟋咬斗中被咬痛时发出的虚叫,或称败叫,多为偶尔的一两声。(2)疯叫。如斗蟋中所谓僵铃子,又称山雉,南方俗称叫喘儿,遇敌虫或交口后,发出怪叫声如油葫芦,长鸣不止,来虫闻声则逃。实际上这是斗蟋的异常疯叫。(3)病叫。鸣虫如斗蟋蟀在老弱病残时时常发出几声慢叫,有气无力,声似哀鸣。(4)虚叫。如惊叫、急叫、败叫、痛叫、疯叫、病叫等都属于虚叫。

冬季宠虫的鸣叫

冬季人们为了听叫,而通过人工繁殖的鸣虫,一般简称为冬季鸣虫,怡养以听叫与观赏为主要目的,人工繁育鸣虫,是中国蟋蟀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怡养冬虫也有很大讲究,自成体系,内涵亦极为丰富深奥。现将冬虫鸣叫的种类、特点与术语分述如下:(一)爱叫与不爱叫,畅叫与懒叫

冬季鸣虫与秋季斗虫不同,因以听叫为目的,故爱叫膀勤的虫品种为好虫。而秋季斗虫尤其斗蟋等名贵凶虫,多为不爱叫懒膀虫;放叫长鸣虫,会消耗体力、战斗力减退。愈偶尔叫两声之虫多为大虫、高虫、凶虫等。虫的鸣叫与否取决于虫的自身因素与环境因素:

1.自身因素 包括虫的自身品种、虫性与虫的健康状况与虫龄。

2.环境因素 包括环境的温度、水质、食物、湿度、窝的形状与通风状况,直接影响着虫的鸣叫与否。如注意到虫的品种,选择与之适宜的环境,则鸣虫可放叫、畅叫、大叫、长叫,反之则虫将懒叫、短叫、小叫或不叫。(二)墩叫与揣叫

1.墩叫 即固定不动地放在家中暖处,在安静的环境下放置一两周后,虫到中壮期,会自发地鸣叫,此谓墩叫。

2.揣叫 因冬季天冷把虫放在葫芦或其他容器内,揣在身上的衣服内保温。揣几天或一两周后,虫也适应了人体的各种动作的振动,虫到了开始鸣叫的龄期,一样可以在不断活动的环境中鸣叫,此为揣叫。揣叫一般比墩叫开叫早,因人体温度高约37℃,故老揣着的虫盛鸣期短,老得快。常较早的虫叫表现是快膀、连膀、热叫、变调与破叫。(三)热叫与寒叫

1.热叫 鸣虫在外界环境温度高的情况下的鸣叫,如蝈蝈喜欢在白天高温日晒下放叫。蝈蝈不怕热,日晒愈热叫得愈欢。故蝈蝈称为“阳虫”,惯于热叫。阴雨天则不叫。蝈蝈揣在身上愈暖愈叫,没有日晒的高温也叫,而油葫芦与蟋蟀揣在身上,太热则不爱叫,老得快。

2.寒叫 外界温度较低,鸣虫发出的慢膀叫声称寒叫。如斗蟋与油葫芦在墩叫温度较低时的鸣叫。天然斗蟋也是喜欢低温夜叫,故称“阴虫”。只有在深秋天冷时,深秋温暖的阳光下有可能白天叫几声。实际是由温度暖而放叫。(四)昼叫与夜叫,明叫与暗叫

1.昼叫 就是在光线明亮的白天自叫,也就是明叫。典型的如蝈蝈、蝉。昼叫明叫的鸣虫也多属于热叫的鸣虫。

2.夜叫 就喜欢在黑夜或光线暗环境中自叫的鸣虫,夜叫也就是暗叫。最典型的夜叫鸣虫是螽斯科的纺织娘与蟋蟀科的蟋蟀或斗蟋等。

昼叫与夜叫也不是完全不可改变,如夜寒温度太低时,则夜叫之虫也可能在白天的温暖阳光下叫。如人工蟋与油葫芦也可在白天温暖时叫。故鸣虫昼叫夜叫的习惯也可因环境而改变。(五)本叫与药叫

1.本叫 天然鸣虫和冬季人工繁育的鸣虫如斗蟋与油葫芦等,天然的叫声,称该虫的本叫。

2.药叫 在冬季人工繁育的鸣虫如油葫芦或蟋蟀的翅膀上加附着物,即在上膀及低膀上点上或粘上药,这时虫的叫声就改变了音色,鸣虫点药以后的鸣叫称药叫,又称抹子。如油葫芦与蛐蛐点药后,叫声变得低沉宽厚,犹如大翅子膀的叫声,音色变美,深得鸣虫爱好者器重。鸣虫点药技术是清代或晚清出现的。点药的技术也很讲究,药点在翅的哪个部位,哪条翅膀,药的配方,点药步骤与方法,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六)自叫与诱叫

1.自叫 鸣叫是鸣虫自身的天性。在鸣虫成虫,性发育成熟后,会自发举翅鸣叫,称为鸣虫的自叫。天然的蟋蟀、油葫芦在野外,在脱大鞘后两三天即可自叫。冬季人工繁育的蟋蟀、油葫芦、蝈蝈,开叫要晚,一般在脱鞘后一周以上才能自叫。

2.诱叫 是用人工方法诱发鸣虫的鸣叫称诱叫。诱发鸣叫的方法有多种,分述于下:(1)触觉诱叫。鸣虫用触须对外界进行感觉,感知对方或遇敌的反应是,立即鸣叫示威,或大叫准备咬斗。故人们常用蟋蟀草(南方)或探子鼠须(北方)刺激蟋蟀的头须,引起蟋蟀的示威争斗鸣叫,称触觉诱叫。如用探须总刺激雄蟋蟀的尾部,会诱发蟋蟀求爱弹琴的鸣叫。(2)异体诱叫。在雄蟋蟀或油葫芦中,放入同性或雌性蟋蟀或油葫芦异体,可以引起雄虫的立即反应,产生示威鸣叫或求爱弹琴,故称异体诱叫。(3)声音诱叫。一只鸣叫鸣虫,可以诱发其邻近的另一只或多只鸣虫的鸣叫。这叫声称诱叫。如播放虫鸣的录音,亦可诱发同种鸣虫的鸣叫。甚至用手摩擦葫芦皮或用嘴唇发出嘶嘶之声音,也会引起蝈蝈的鸣叫。这些都叫声音诱叫。(4)环境诱叫。利用鸣虫的习性,改变环境的温度、光线明暗与食水办法来诱发鸣虫鸣叫,称做环境诱叫。如冬天揣油葫芦,老揣在身上过热不叫,拿出后一见风或滴几滴水降温爱叫。(七)慢膀、快膀与连膀

1.慢膀 即鸣虫鸣叫时双翅有节奏地摩擦振动较慢,鸣叫的每一声段,高低轻重均有规律、次序,一膀叫完再叫一膀,音韵好听。一般低温多叫慢膀,当然也与虫本身的品种、膀大小有关,同时与膀厚薄、两膀的摩擦力量也有关。俗说鸣虫一膀一膀的叫为慢膀。在声学上这一膀叫即一组连续的脉冲声(可由一个到十几个脉冲声)组成的音串,前后音串有明显的时间间隔。这较慢有次序的一组组音串叫声,即称慢膀叫。一般好的北京种油葫芦,多是慢膀一组音串,讲究九幽加三缀。即“幽幽幽、幽幽幽、幽幽幽、达、达、达”。当然还有更高的一膀可叫十几个幽音。

2.快膀 即鸣虫因温度高或膀叫得很熟练的中少期虫,多叫快膀。快膀者即鸣虫两膀摩擦振动加快。声学上说即一组音串的每个脉冲声加速,每个音串组间隔时间缩短即构成快膀。一般音调鸣声偏高。

3.连膀 即鸣虫因高温及太兴奋,鸣叫时因过快使每个声段几乎连接一起。声学上即鸣虫鸣声过快时,使一组组连续脉冲声的音串失去明显间隔,几乎连在一起,称连膀。实际是虫衰老的开始征兆。(八)叫尖儿与叫鼾儿

叫尖儿与叫鼾儿是北京与天津的方言。

1.叫尖儿 是鸣虫叫声调高而声尖者,多为膀小膀薄的雏嫩鸣虫,相当于京剧中的童子音。油葫芦中有的叫尖者叫声“西凌、凌、凌……”如小溪流水之声,也别有韵味。但一般说叫尖儿不如叫鼾儿。

2.叫鼾儿 即鸣虫叫声宽厚雄浑者,是广大冬季鸣虫爱好者所追求的。在鼾中又分:(1)潮鼾儿。又称嫩鼾儿,这是大膀、长衣或翅子在雏嫩时的鸣叫声音,在宽厚浑润的鸣声中还带有潮嫩之声,这潮鼾儿叫声是极为罕见难得的。也有个别斗蟋名将在深秋鸣声变调,叫出潮鼾儿的先例,音色很美,但极罕见,只有冬虫高手名家才能品味。(2)响鼾儿。又称壮鼾儿,这是鸣虫中长膀、大膀、长衣与阔翅在中壮期的鸣叫声音,叫声宽厚圆润,雄浑响亮有力,音色美,音量大,是广大冬虫养家一致喜爱的。(3)沙鼾儿。又称劈鼾儿,也有叫破鼾儿的。一般多为大膀的长衣或翅子叫鼾儿的老龄叫声,在宽厚的叫声中出现劈裂与沙哑之声,是宽声虫老之征兆。当然也有些大膀虫的长衣大翅在脱鞘时膀子就没脱好,两膀也盖不严,一开始叫虽是叫鼾儿,但就带有劈裂沙哑之声。如作为鸣虫听叫,当然不如响鼾儿与潮鼾儿;如作为咬斗的斗蟋则无妨。(九)变调、降调、横调、竖调

1.变调 鸣虫叫一段时间后,叫的声发生改变,是由高向低变,就像梨园行的童子音开始倒仓变调,变低沉或劈裂沙哑,这说明虫由青年转入壮年。但也有个别变高调者。

2.降调 基本与变调近似,虫随龄期叫声由高调逐步降低,这是个规律。

3.横调与竖调 为津人方言,横调比喻低沉慢膀之音;竖调比喻竖起来高调之声。没有太多科学依据与深意。(十)沙哑与失声

1.沙哑 一般鸣虫由青年到壮年到老年固有的一种现象。如是作为听叫的鸣虫则品位降低了,不值钱。如是秋天的斗蟋则不然,壮年变沙哑者多出大将军之虫。

2.失声 这也是鸣虫由壮年到老年的象征,如作为听叫鸣虫,失声叫不出声则可弃去;如是作为咬斗的秋虫,失声者一样能咬斗,还可能咬得更厉害。而青、黄、紫各类中的浅色虫,鸣叫时其音色特点不变,只是音量略小,均为小叫。当然也有时偶有青虫紫叫,紫虫青叫,出现失常现象。

四、让小虫有一个温馨的家

常见的鸣虫器具

玩养蟋蟀等鸣虫,需要一系列各种不同用途的器物。在这些众多的器物中,大至虫盆,小至芡草,无一不姿态各异,花样翻新,有的既是一件实用品,同时又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其种类和形态,可谓洋洋大观,琳琅满目。

1.虫罩 早秋时节,鸣虫刚从野外捕回,养入盆中不久,虫性尚野,无时无刻不在寻找逃跑机会,一旦开盆就猛窜猛跳,有时稍不小心,它就逃之夭夭。开盆时可用虫罩盖在盆上,既便于观察,又可防止鸣虫逃跑。其使用的最好方法是,先将虫盖轻轻提起,将虫罩从盆和盖之间的空隙中插入,至完全盖住盆口后,再移去盆盖观察鸣虫。虫罩

2.虫网 在捕捉鸣虫时,为了不致压伤碰伤虫体,同时也是为了方便捕捉,而使用的一种小型网具。最初它是用极细的铜丝制成,后用锦线制作,继而代之的是尼龙制品。后者就是现今市面上看到的这种虫网,此种虫网既轻便实用,又富有弹性,不怕挤压,而且价格低廉。

3.水盂 鸣虫同其他任何生物一样,都不可缺少饮水,因而在虫盆中必须时常放置一个小型蓄水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水盂,以便秋虫饮水。水盂多为瓷制品,考究的也有用金银玉石制成的,其形状以圆形为主,间或也有其他形态的,如桃形、蝴蝶形、方形、半月形、扁圆形、菱形等。盂中绘有各色图案,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鱼兽,使人赏心悦目,异趣横生。挑选水盂时,要选择造型美观、内外光洁、没有破损残缺的。水盂的大小型号要和虫盆成比例,即大盆用大盂,小盆用小盂。这样,一则合乎比例,看着舒服;二则不使水盂占去虫盆太多的面积,以利鸣虫活动。使用中的水盂,每隔二三天,最好每天,用开水烫洗消毒。

4.食饭板 给鸣虫喂食时,不可将食物直接放于盆中。其原因有三,一是容易弄脏虫盆;二是容易被虫盆吸去水分导致食物干硬而使虫或有受饥之虞,或有伤牙之患;三是在换食或清盆时也甚感不便。因此,可用食饭板喂食,即将食物放在食饭板上,轻轻放于盆中。现今市场上多有瓷制饭板出售,经济实用。

此外,还可用蚌壳磨制,即挑选生长时间长、壳厚且内壁光滑鲜艳的蚌壳,击碎,按要求制成各种形状,将外壳灰黑色的一面磨平磨光,磨出白色为度。用蚌壳磨制的食饭板,光泽美观,洁白如象牙,它含有的有益成分多少有一些会被溶解到食物之中(蚌壳具有安神作用)。饭板也应经常用开水烫泡消毒。也可用二分、五分硬币替代食饭板。

5.铃房 有些鸣虫,生性怪癖,常常乐于在小环境中交尾,而在大盆中则不愿过蛋,故需借助铃房,以供其结铃之用;到了深秋,天气寒冷,虫盆冰凉,这时可在盆内放一铃房,使鸣虫自行选择栖身之地。铃房的形状和颜色多种多样,应挑选没有裂缝、表面光洁细腻、落盖平整、吃火足、色落干净的使用。铃房

6.毫戥秤 此物只有养斗蟋蟀称量其体重时用,其他地方是派不上用场的。一般习惯称之为“横”,它是以“正”为衡量单位,“正”以下为“点”,十“点”为一“正”,例如虫体重“三正九点”,则称“三正九”。通常人们以一枚一分硬币放入秤盘中,连同盘中称虫时用于关虫的困笼在内,是四正而平衡的为准确。此砰由秤杆、秤盘、秤盒、秤砣、困笼组成,过去多用象牙制秤杆,红木制秤盒,现在大都用红木制秤杆,有机材料制秤盒,不用时,将秤放置于秤盒中保存。毫戥秤

7.过笼、绒球 到了中秋,鸣虫已大多伏盆,特别是那些老结的秋虫,开盆时常常踞地不动。此时用虫网提或将虫倒入斗格,都不大方便,有时还可能损伤虫体。这时如使用过笼,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使用方法是,先将过笼平放于盆中,然后用绒球将虫赶入过笼,再轻轻将过笼提放于斗格之中,最后再将其从过笼中赶出。过笼大多用红木车制成,也有用竹筒制成的,绒球杆多为红木制作,将鸡鸭毛绒缠扎成球形固定于杆上即可。过笼与绒球

8.草筒 草筒主要供存放茜草之用,使茜草保持伸直完整而不折不弯。草筒多为红木制成,有钱的富人也有用象牙或金银镂刻制成的。现在市场上卖的,除新红木制品外,也有用硬木或竹杆车制成的,也很经济实用。选择草筒以外观没有裂隙和杂色斑块、拔盖时感觉不很用力的为佳。

9.斗格 主要供小蟋蟀格斗之用,多为有机材料制成,中间有一横闸,将斗格一分为二。格斗前,将敌我双方鸣虫分别放入自方一格中,用芡草诱至开牙鸣叫来性,然后提去横闸开斗。斗格大小基本上和一只无底的大号饭盒差不多。格斗前先将一至数张软草纸平整放于桌上,上面再放置斗格,这样在格斗中便于虫爪着地,以加强力度。斗格

10.饭匙 鸣虫的食物多泡在水中,或为稀饭,或为厚粥,如果用手直接抓放,多不卫生,即用一小匙盛取食物放置在食饭板上。现今的饭匙,多用不锈钢制成,既经济又实用。

11.水匙 用于盛取小碗中的饮水,再倒入水盂中。这样可避免倒水时将水洒在外面而弄湿他物。这种专用的水匙现在市场上无货,可以将书画磨墨注水用的水匙拿来使用。

12.水壶 给鸣虫添加饮水,除了用水匙盛水倒入水盂外,也可用一只小水壶盛水倒入水盂之中。用水壶贮水添水,可保持饮水清洁也不致弄湿他物。用一般小型紫砂壶或瓷壶都可以。

13.铃钳 一种特制的镊子,专门用来夹取三尾尾部虫铃用的,多为不锈钢制成,市面上有售。也可用化妆用的眉毛钳。

虫盆的制作、挑选、使用和保养

(一)虫盆的由来

蟋蟀的饲养,最初并非使用泥制虫盆,而是使用小笼关养。高级的用金银象牙精制而成,低档的用竹木等材料编制。因为当时养虫,还只是局限于听其鸣,尚未发展到观其斗。后来经过长期观察、试验,人们才逐渐发现了蟋蟀的好斗特性,于是对其日加重视,有人还专门潜心研究其生活习性。在研究过程中,又发现其喜暗畏光,于是将其养于瓷盆之中,然而瓷盆暗则暗矣,惟透气性不强,而且罐内底面光滑如镜面,不适于秋虫的正常活动,仍然不宜作养蟋之用,这一缺陷仍有待克服。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末年的贾似道。从政治角度来说,他是一个误国害民的奸相,以堂堂相国之尊,迷恋于玩养蟋蟀,而且常常是为了这小小的秋虫,竟然数月不上朝堂,将军国重事置诸脑后,使得当时宋军在与北方新兴的蒙古族元军的作战中,以溃败告终,注定了南宋偏安小朝廷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他自身则在朝野震怒的情况下,被流放岭南,途中又不容于人而被差官私下所诛,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蟋蟀宰相”。然而单从养虫这一角度来说,他又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大家里手,其所著两万余字的《促织经》,迄今被后世养虫者奉为经典祖书,开历代虫经虫谱之先河。也就是这个贾似道,当时极力主张把蟋蟀饲养在瓦制虫盆中,并且是言教身教并行,他让当时苏州齐门外陆墓镇上一个名叫宋莱官的窑主制成虫盆进呈,试用之后竟大为得宜,从此苏盆便风行于世,成为养虫用盆的不变经典,沿袭至今几近千年。

陆墓镇的虫盆所以著名,是由于当地土质在砖瓦及其他陶制品的制作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该镇的土质,属细腻的青澄浆泥,用此土焙烧而成的制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苏州陆墓镇烧制的蟋蟀盆,十分适宜养虫,从南宋贾似道起,就被历代养虫者首推为虫盆的正宗产地,执南方虫盆产量之牛耳,以致人们一提起苏州陆墓,就马上想到蟋蟀盆,而原先该地所产的高质砖瓦反而不为人知。

苏制盆大多盆壁薄、内腔宽、通风好,多数稍偏低矮,其形态多种多样,有直口高盆、腰子盆、圆盆、六角盆、八角盆、方盆、竹节形盆、南瓜形盆等,或有足,或无足,花纹多为常见的兽纹、龙凤纹、山水纹、鸟纹、人物纹,与北方烧的虫盆相比,它花式较多,选择性较强,外形秀丽素雅,深受各地养虫者的喜爱。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在北方地区若使用南方苏制薄盆,因昼夜温差大,极不利于蟋蟀生长。随着玩养蟋蟀区域的扩大和北方养虫的普及,于是在北方也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京津地区为主流的北派制盆风格。北派虫盆,普遍都是圆形直筒盆,间有其他各种造型。这种盆的特点是盆壁高而且厚,外壁一般没有花纹,直上直下。因其盆壁厚,能抗寒及缓冲温度变化,使蟋蟀容易适应。这种盆,观之给人一种端庄、稳重、朴实的印象,这也许是北方人的那种爽直、实在的性格所使然吧。在北方制盆中,也有一部分制作精良的品种,过去专供帝王显贵、达官巨贾使用,这类制品也是附诗绘画、装金饰玉、精美绝伦的。(二)蟋蟀盆的制作方法

蟋蟀盆的制作,虽源于烧瓷,但又不同于烧瓷,比烧瓷少了一道“上釉”工序。它有一套独特的焙烧过程,大致可分为选土、炼泥、制坯、烧坯、闷盆五个步骤。制作虫盆,要说难倒也不难,只要有空地和材料,有兴趣的养虫者,在休闲之时,都可以自行烧制,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烧制虫盆的炉窑,即是农民焙烧砖瓦的那种馒头形窑,只是要矮小得多。其形状为上小底大,上面有窑口,供观察和淋水之用。在窑的下部有铁条间隔,以便上面放置盆坯。下面留有炉口,便于生火焙烧。这种小窑,内壁可用砖块砌成,外面堆上泥土,仅留炉口和上面的通气观察口。焙烧燃料可用木柴,也可用煤。

炉窑砌好之后,接着进行的是以下五道工序:

一是取土。先挖去地表约尺把厚的泥土,再向下有选择地挖取土样。待土样选好后,挖取适宜的泥土,搬运到空场上,经过一个寒冬的冷冻,到春季将土敲碎晒干,再将碎土用水浸泡呈糊状,用细网筛滤去杂质粗粒,然后把泥浆静置沉淀,经过一段时间泥水分开后,将泥浆表面的一层水泄去,让泥浆稍微自然风干一点,即可转入下一步工序炼泥了。

现在各地都在大兴土木搞基本建设,施工现场打地基时,常将地下几米甚至十几米的泥土挖出。这种土土质细腻、颜色青黑,有点像河中的淤泥,质地纯净无杂物,用它做原料小批量地自烧虫盆,是再好不过了。

二是炼泥。就是用木杵捣击泥土,反复不计其数地捣击,使泥土的质地更加紧密、结实、细腻,消除中间的微孔。这种捣击过程越长越好,而现今的窑场因为效益关系,往往在炼泥这道工序上不愿多下功夫,如果自行烧制,即可充分捣炼。要炼至泥土略带有黏性为好,待稍微晾干后,即可进行盆坯制作。

三是制坯。在制坯前,要将各式虫盆的模具制作好,然后将炼好的泥土填入模具中,取去模具,即成虫盆泥坯了。待稍稍晾干之后,再在原坯上雕刻各种花纹、人物、鸟兽图案,然后放置室内通风干燥处阴干,最后移至阳光下略晒,待稍硬时即可入窑烧制。切忌暴晒,防止盆坯裂缝。

四是烧坯。就是将制好的盆坯放入窑内烧制。把盆坯放在窑内的铁条上,堆放整齐后,即可生起大火焙烧,一开始就要用武火猛烧猛锻,焙烧时间视窑之大小和盆坯多少而定。烧至窑中虫盆红透、下部透上来的火焰泛红光无杂色时,用一层薄瓦片覆盖住,瓦上填压泥土,除在中央留一小孔观察火候外,必须将覆盖的瓦片全部压实不留一点空隙,并继续用大火烧锻。在刚压上泥土时,小孔中冒出的火焰常常有一些黑色或灰色的烟气,且火光也不全呈红色,至中段烟气绝灭,火光才转呈纯红色,此时仍应用猛火焙烧。到了后一段,从孔中冒出的火焰转呈红中带青,最后完全是青色火焰(其颜色同煤气火焰相似)时,也就到了所谓“炉火纯青”的时刻,说明焙烧火候已足,可以熄火封炉进行闷盆了。

五是闷盆。就是将炉窑下部的焙烧口和窑口中央所留的小孔一并封死。使炉中盆坯与外界空间完全隔绝。同时,从窑口往窑内注水,因盆坯上有泥土镇压,水不会直接接触盆坯。初注水时,由于炉内高温被泥土所覆盖,并受所注入冷水的激发,大量热能会向上部冷却之处猛窜,频频冲开泥土,形成一个个气孔,并发出叭叭的声响,注入的冷水也随即泄入孔中。这时立即再用土将热气冲开的气孔填封好,同时视渗水量的多少继续往窑内加水。随后,火气渐小,被冲开的气孔随之减少,最后即不再有热气冲出。这时还不要急于开窑,而应继续使之冷却,一直到最后,炉窑内外已经没有一点热气时,方可开窑。用这种方法烧成的虫盆,呈青色和黑色。红色虫盆的烧制也如上法,只是必须去掉一道“闷盆”工序。(三)虫盆的选择

虫盆的品种、式样繁多,以什么样的盆为最好?虫盆在使用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下面就简要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上面虽然介绍了烧制虫盆的方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实行,而在养虫需要虫盆时,还靠到市场上购买。购买虫盆时,一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挑选,即一看、二摸、三听。一看就是看虫盆的制作水准大致怎样,以虫盆内外壁光整规则、盆与盆盖之间相互吻合者为佳,不能有凹凸不平的现象。看色落是否纯正,盆色要青则为青,要红则为红,颜色混杂不清的,大多是欠火或夹生的次品,黄色盆也是一种没有烧透的品种,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要。看虫盆是否有裂缝以及明显不明显的影响美观的斑块斑点。对于虫盆的破损现象,破损严重的当然可以弃之不要,如果仅在盆口边沿有些伤损,则可以略加打磨利用。其具体方法是,购回后将盆浸于水中几小时,待虫盆浸泡至酥软时,用钢丝钳沿盆口钳去一圈,然后磨平即可。至于斑块斑点,有的是杂物异物在泥中没有滤净所致,有的是表面烟熏痕迹,对因异物所致斑块斑点者,可以不要,如系烟熏痕迹,则可以水浸泡后再用水砂纸磨擦去除。二是摸盆的内外表面,看其是否称手,手感是否柔和,盆的内壁外壁是否光滑平整,以没有粗糙刺手的凸起物者为上。三是听虫盆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悠扬婉转。大凡一上等佳盆,由于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其内在的空隙大小分布是十分平和均匀的,因此,在其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之中,多少带有一些金属器皿的韵味,并可以从中辨别出虫盆是否尚有肉眼所没有注意到的暗隙隐缝。一只虫盆,只有在经过上述三个方面的仔细检验,都未发现问题时,才能被认为是较好的产品。(四)虫盆的使用

新虫盆在使用前还必须进行适当的处理。因为新盆刚从窑中出来,还带有各种火气杂味,而且碱性很大,不宜马上放养蟋蟀,必须经过一番处理,方可使用。

一般家中虫盆富余的养户,大多将新虫盆浸在河中或井中,或埋在泥土之中,过一至数年后取出,先放养三尾一段时间,之后再放养蟋蟀。如果新盆需要马上使用的,也可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处理:一个办法是,用绿茶和甘草各等份,新鲜淡竹叶加倍,加水,同虫盆共入锅中烧煮半小时至一二小时,即可取出。还有一种是流传久远的“九制虫盆”法,即用白醋50克,注于小酒杯中,将酒杯放入虫盆中,加盖静置一段时间,至杯内白醋挥发干净,将盆内小杯取出,把虫盆放入净水锅中烧煮半小时,然后分别准备浓绿茶水和淡甘草水各一锅,均加热至滚,把虫盆先放入甘草水中煮10分钟,再放入茶水中煮10分钟,如此反复九次即可。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就是用井底淤泥涂满虫盆内外,然后再将其沉入井底二三个月后取出,洗去淤泥使用。

经采取上述办法处理过的虫盆,还需用水砂纸仔细打磨一下,使之内外壁光滑平整。在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加工之后,虫盆就可以放心使用了。

另外,有一些比较讲究的养户,还喜欢对经过处理的新虫盆进行搪底。经过搪底的虫盆,冬暖夏凉,有利于蟋蟀收心收性,增长脚势,同时还可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其做法是:取蚯蚓粪一份或蚯蚓干粉半份,陈年老石灰一份,细沙一份(以上诸物每份重约50克),白水泥一小匙,生甘草磨成的粉10克,茯苓细粉、人参粉、牛膝粉、续断粉、朱砂各5克,将以上诸物混合均匀备用。然后取白芨25克、新糯米50克,放入锅中,加上适量净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慢慢煮至米烂汤稠时,滤去杂物,将汤汁拌入上述诸物中,以拌后能手捏成团、触之即散为度,将其填入盆中(视自己需要的厚度填料),用直角尺沿盆壁将填料推平推匀,然后用平头木槌由轻渐至稍重,将其捶平捶结实。搪好底之后,将盆放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即可。用这种方法搪过底的虫盆,在盆底半干半湿时,会有一种绿色毛茸状菌类生长,待干透之后用水洗去即可使用,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这种搪底盆在使用或洗盆、煮盆时都可视如通常的虫盆。另外,也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搪底方法,即用蚯蚓粪晒干后研末,筛去杂物粗渣,加少许糯米粥汤汁拌匀搪于盆底,阴干即可使用。(五)虫盆的保养和维护

虫盆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其进行适当的保养和维护,才能使你对蟋蟀的养育得心应手,并发挥虫盆同时具有的玩赏作用。

早秋养虫,以老旧陈盆为佳,因其年代久远,火气全无,虫置其中,凉爽舒适。如果没有老盆,使用经过上述办法处理加工过的新盆也一样理想。虫盆在平时使用中,要精心仔细,轻放轻取,虫盆左右不可放置重物,以防倒下被压坏。每年使用过后,待秋事结束时,要将盆洗净晒干,置阴暗处存放,近旁不可有异味之物。如果是居住在乡野郊外的养虫户,或家有庭院的养虫者,在虫盆闲置不用的冬春夏三季,将盆浸于河中、井中或埋于土中是再好不过了。

一只好的虫盆,不但是秋虫的理想栖身之所,而且还是一种收藏品,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能使观察者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的感受。养虫界素有“养虫一秋,玩盆一世”的说法,“玩盆”实际上是“玩虫”的一种延伸。好的老罐古盆现今已难得一见。如果将这类可称得上文物的古盆,放置在案头上、博古架中,无疑就是一件珍贵的装饰古董了,其价值常常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

茜草的制作、挑选和保养

茜草又叫芡草、牵草,对于蟋蟀的格斗至关重要,常常由于茜草的好坏和执草者手势的生熟而左右战局的胜负。因此,也可以这样说,蟋蟀的格斗取胜,是六分靠种,三分靠养,一分靠草。茜草是养虫玩虫不可或缺之物,需要倍加注意。(一)茜草的制作

茜草虽说不甚起眼,但品类不少,讲究颇多。从制作的材料来说,有黄草(青草)、毛草(动物毫毛)、混草(上述前两种茜草的混合制品)的区别,从型号和用途来说,有轻草、中草、重草之分。各种茜草的制作,以植物茜草(黄草)较为繁杂,花样讲究最多。

茜草的制作方法如下:

1.植物茜草 这种茜草的原料就是蟋蟀草,其分布极广,叶似麦叶,细而狭长,顶端有穗,从左右对称的两根至十数根或二十几根不等,高度一般在半米上下。其中,也有一些生长在沃土之中的,高度超过1米,长得既高大又粗壮,这是制作茜草的绝好材料。制作此类茜草,时间不可太早,太早因植物体质尚嫩,抽不出纤维丝来,但过晚也不行,过晚因植物老化,纤维过于粗糙。最佳的采草时间,是每年的中伏,即在白露的前几天。此时可用刀将草茎从地上近根处切断,清去叶子,再用刀切去顶穗,然后用极薄的刀片,由顶端呈“十”字形向下切,切至距顶端约1.5~2厘米处停刀。再依次将每一根草体自下而上反方向轻撸,撸去草上的肉质,留下丝状纤维体,经过四次撸制即成一根半成品茜草。然后在距草秆基部一端16~17厘米的地方剪断,找一根比茜草秆略细的狗尾草,除去叶杂等物,由茜草尾部插入,将其放入蒸笼内略加蒸制,取出在微弱阳光下晒干,即成为一根成品黄草了。

另外还有一种采用中草药炮制而成的药草,叫“急救草”,或美其名曰“九死还魂草”。使用这种茜草,可在斗虫落于下风或伤残欲败时,施以熟练的打草技法,往往能使蟋蟀转败为胜。其制作方法是:用新鲜的大活雄蟹1只,或雄膨蜞5只,击捣成泥浆状备用。从中药店买回人参、骨碎补、透骨草、生牛膝、金毛狗脊、虎杖、草乌、续断各2.5克,一同入锅加水煮开,水开后改用小火熬制1小时,然后将药物滤去只剩药汁,再煮半小时熄火,加入捣好的蟹泥,将成品茜草浸入药汁之中,在药汁温度保持40~50℃的情况下浸泡12小时,取出在微弱阳光下晒干。必须如此反复泡、晒9次即成。最后取粗大人参1根,居中剖开,把草头含夹于人参之中,外以丝线缠扎,至来年即可使用。

2.动物茜草 动物性茜草的制作远比植物茜草简单,其方法是,找来黄鼠狼或水獭、老鼠嘴须等动物的毛料(除这三种动物外,其他动物只要其须毛柔软、细直、有弹性,均可采用。但需注意,这些动物不能是被药物毒死的),选取十来根,将毛的尖端理齐集中于一头,把毛的根部用强力胶水粘于一根直径为1.5毫米的细竹丝一端,观之犹如一支毛笔即可。动物性茜草因带有动物本身所特有的气味,须虫时往往能使其发痒发怒而性起。

3.混草 混草制作更为简单。即是将制作茜草时的次品或制坏的须丝与动物毫毛混合(一般是动物毫毛在中间,外层围以植物丝须),用强力胶水粘于细竹丝一端即可。

使用混草,也有其特有的好处,它既可避免植物茜草过于柔软乏力的缺点,又可免除动物茜草过于刚硬之弊病,可谓刚柔并济,左右逢源。(二)茜草的挑选

关于茜草的挑选,也是有若干讲究的。挑选茜草,以毛锋直、丝须软、草秆挺直并富有弹性者为佳,这是不论挑选什么种类的茜草所应共同遵循的标准。

在挑选植物茜草时,可将一整把茜草对着阳光,一根一根地察看,偶尔会发现其中个别茜草的草须与众不同,这种须丝好似竹节一般的形状,节与节之间隐隐约约若连若断,这种茜草的须丝比其他的草须要牢固得多,不会轻易折断,而且也很美观,可以说是植物类茜草中的极品。可惜的是,这种草往往在百十根茜草中都不大容易挑到一两根,因此非常珍贵,一旦觅到,须珍惜使用。

至于“九死还魂草”,其制成的佳品,则是草秆泛金黄色,在阳光下观之,草须呈金色光泽,晶莹美观,惹人喜爱。(三)茜草的保养

茜草在使用和收藏过程中,要细心保养和爱护,才能在诱策蟋蟀对阵中,较好地发挥其效能。茜草的价格虽然便宜,但使用者也不应因其价廉而对它不加爱惜。一根茜草只要使用得当,小心爱护,往往可以使用数十年之久,甚至还有百岁开外的陈年老草,而且从使用效果来看,茜草中尤以老草为最好。

平时茜草应存放在草筒之中,这样不容易折断,须丝也不会被弄乱。有的养虫者为了爱惜草头,使用蜂王浆或其他口服液饮品中所附的塑料吸管,从草秆处套入,移至草头处,再将茜草放入草筒,使用时将小管向上拔去。这样,草头处的须丝由于小管的保护而不会受损。但塑料制品多有杂异之味,也是不利的。如果能采用秋后老熟的麦稻秆套护草头,则可万无一失了。

茜草使用过后,应存放在干燥之处,近旁不能放置樟脑之类的物品,以防沾染异味。在每年的秋事结束后,植物类茜草最好能用蒸笼蒸一下晒干后贮藏,这样做一则可以消毒,二则可保持草秆的强度。茜草与草筒

五、小虫的猎捕

名虫产地

蟋蟀等鸣虫的产地极其广阔,而且各地也都有许多上品的名虫,其中在历代比较著名的名虫产地以及近年来名声日盛的新的名虫产地,大致有以下一些。(一)浙江省(1)余杭。主要生产青金翅、老白青、红牙青、铁色红钳、砂黄墨牙、余青、真乌青、红钳蜜背等。(2)杭州。主要生产墨牙砂青、白砂青、铁色红钳、红钳蜜背、真乌青等。(3)桐庐。主要生产白尖翅、铜头铁背、蟹壳青。(4)建德。主要生产墨牙青麻头、紫尖头。(5)嘉兴。生产白牙青。(6)嘉善。主要生产墨黄、血牙青。(7)湖州。生产虾青(以白虾青为最佳)。(8)海宁。主要生产哑青、哑紫、墨青。(9)平湖。生产白青。(10)绍兴。主要生产重青黄麻头、红斑青、白青、白黄。(11)上虞。主要生产黄麻头、纯红、重青白牙、炭牙栗麻头、三段、阔翅、淡紫。(12)富阳。主要生产真红、赤牙红。(13)德清。主要生产墨牙黄、大青。(二)上海市(1)金山。主要生产琥珀青、白牙青、白阔翅、黑牙青。(2)七宝。主要生产铜头铁背、真青、红砂青、铁砂青、砂项、铁弹子。(3)浦东。主要生产玉牙青、紫青、红麻头、红头紫、红头青。(4)吴淞。主要生产黄砂紫、淡墨青、深黄、葡萄紫、金琵琶。(5)闵行。主要生产紫青、重青、淡墨青、青一线。(三)江苏省(1)南京。主要生产墨黄、楚黄、麻头紫。(2)苏州。主要生产黄大头、墨牙青、粉青玉牙、紫头金翅、淡青。(3)无锡。生产青大头。(4)吴县。生产墨牙黄。(5)洞庭。生产黄大头。(6)吴江。主要生产蚕色紫黄、真墨、三色。(7)昆山。生产纯白。(8)江阴。生产白青。(9)扬州。主要生产白头青背、油黄、淡黄、白牙青、麦牙青、紫金翅、黄三色、淡青。(10)兴化。主要生产紫麻头、墨牙青麻头。(11)宜兴。生产砂青。(12)崇明。主要生产老白青、长衣。(13)南通。主要以产诸色紫虫而著名。(14)沛县。特产诸色长腿青虫、黄虫、阔翅。(四)安徽省(1)合肥。主要生产淡白墨牙、白黄墨牙、点子、真黄、铜头点子。(2)铜陵。主要生产黑紫、黑青。(3)黄山。主要生产黄大头。(4)西新。主要生产红斑青(即红孩儿)。(五)山东省(1)德州。主要生产墨牙黄、大青麦牙黄。(2)宁阳。主要生产大青、墨牙青麻头、琥珀青、铁头青背、淡黑青、墨头金翅。(六)河北省

保定地区主要生产竹节须青头、真赤爪花头、大紫牙青、铁头青背、淡墨青、星头。

小虫的捕捉

我们饲养的鸣虫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从别人那里得来(其中包括他人赠送和出钱购买),二是自己捕捉。前者便当,免除了捉虫之劳,但缺点是对虫底不了解。后者虽比较辛苦,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最大的好处就是对鸣虫的产地环境有所了解,出土日期(捕到时间)心中有数,对鸣虫的先天条件好坏也有一些比较准确的推算。这样,在饲养中就可以针对其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佳的饲养方法。因而养虫还是以自己捕捉的为佳。(一)捕捉的时间

每年的八九月,立秋过后,蟋蟀始长为一只成虫,但这时还不能马上入手捕捉,应让其在土中生长一些时日,以吸收自然界的养分。至处暑前后,虫体成熟了许多,此时就可以开始捕捉了。捕捉时间大致从处暑开始,可持续到白露后一星期左右(北方稍早),再后因为天气转冷,蟋蟀或因饮食寒凉露水而虫体亏损,或因挖土御寒而牙齿损伤,故而白露稍后的蟋蟀,就没有什么捕捉价值了。

捉虫时间分白天和夜间两种。白天可以在中午稍后的一二点钟左右,听结铃声来捕捉。此时捉虫的好处是,蟋蟀结铃迫切,铃声连绵不绝,容易捕捉到声源;不足之处是白天易受干扰,蟋蟀见光之后跳得极快极远,捕捉难度比夜间大。晚上捕虫,可从八九点钟开始,至次日凌晨四五点钟,尤以二至四时这段时间效果最佳。此时捕捉的优点是,夜深人静,万物无声,干扰少,鸣音清晰,而且上品之虫大多要到此时才开始鸣叫;不足之处是上品虫的鸣叫声太短暂,间隔时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