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你我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0:54:22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沟通你我他

沟通你我他试读:

内容提要

俗话说:“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但治天下与治家却不可同口而语。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所念的经文又各不相同。家庭沟通妙就妙在有内有外,有近有远,有大事可以化小,化了之分。

第一章 家庭亲人间的沟通技巧

引言:俗话说:“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但治天下与治家却不可同口而语。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所念的经文各不同。家庭沟通妙就妙在有内有外,有近有远,有大事可以化小,化了之分。

表达要委婉

有很多人常常错误地认为,既然是一家人,说话有必要委婉含蓄吗?有什么想法和意见照直一说不就得了?这种看法在理论上说是对的,因此很难将其驳倒。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行不通。人们都清楚,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说话是门很值得研究的学问或艺术,不讲究不行;但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常常墩此忽略了。事实上,说话作为一门学问或艺术,在家庭生活中仍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为此,我们所提示大家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委婉地表达感受和意见。

在人际沟涌里,说话“委婉”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说,“委婉”的说话几乎可以被当作是一种得体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委婉”定义为:一种以真诚坦荡的沟通来对待人的方式,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轻易伤害他人。委婉意味着对他人是信赖的,而且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只要我尊重你的感受,而且尽量克制着自己不去伤害你,那我相信你对我的意思也一定能够很好地了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委婉并不是虚伪。许多人不原意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总是绕弯子,借口是怕伤害了对方。实际上这是蔑视对方的感觉,并不是真正的委婉。而真正的“委婉”表现的却是尊重对方的感觉。因此,委婉不只是意味着彬彬有礼(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攻击别人,或巧妙地使用外交手腕等),还包含着真诚和信任。委婉所体现的另一个意思是意识到或注意到他人的感觉,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再有,委婉还意味着不去利用别人,占别人的便宜,而是关心和爱护别人。推销员也了解并重视他人的感觉,但却是以操挫的手段来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委婉也含有“顾全别人面子”的意思,就是不去伤害他人对自我的看法。

委婉常常使人误解成虚伪的压抑感情,被认为是关系密切的一大障碍,这很正常。其实委婉完全不涉及爱的掩饰和压抑,人际沟通中只有借助委婉的表白,诚恳的态度,并且关心爱护对方,才能建立起真正密切的关系。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丈夫:为什么你从来不把干净的领带替我准备好,挂在衣柜里?

妻子:这样的事确实经常发生,而且还惹你生气了,我会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但你也要帮帮忙,记得把脏领带放在洗衣盆里,别老是随手乱丢,好吗?

这位妻子的回答丝毫没有耍赖或放纵自己,也没有虚伪和掩饰感情的意思,有的只是尊重和委婉。她以积极的方式回答丈夫的夸大其辞,欣然接受了丈夫所提出的意见中合理的部分。她的回答等于把丈夫的有点气势汹汹的攻击“翻译”得较为合理,并不掩饰什么,更不能算做虚伪。

委婉常被误解为压抑感情,但其实是因为它要求人们善于控制感情表达的方式,而并不是去掩饰感情本身。在关系密切的情况下,委婉也不表示永远顺应对方的意思,特别是当对方的行为让人不能接受时。这时的妥协顺应就是“逃避争吵”,将会使你的不满和愤怒情绪累积起来,总有一天你会忍受不了而爆发出来。

委婉是一种待人的艺术,如果要想使你的孩子掌握这样一门艺术,并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就要及早对他进行教导。当然这在他长大成人之后也是可以学习到的,但花费的时间就要多多了。我们在前面讨论不恰当的沟通方法时,曾经列举过许多不委婉、不体贴的行为。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再一次指出,尽管许多父母本意上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待人委婉有礼,便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自己的表现教给了孩子粗鲁无礼,有的则是在他们对孩子的讽刺、打击中使孩子学到的。

而说话不委婉,甚至是带有侮辱性质的说话会带来很糟糕的后果:首先,侮辱人造成的恶果,是损害人(尤其是孩子)对自我的看法。经常受侮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用,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其次,受侮辱的人会感到非常气愤,只是想着要如何去反击报复,而不会去想应该怎样去改正自己的行为,这对事情的改善毫无帮助;再者,当你用粗鲁、不尊重的话骂人时,等于是告诉对方你这个人很粗鲁无礼,同时也会使孩子学会骂人,学会粗鲁无理。

例如,一位母亲刚好发现女儿没有收拾干净自己的房间就跑出去玩了。这时女儿在院子里和邻居小孩玩得正起劲,于是她大声吼道:“你马上给我滚回来!你的房间那么脏,回来收拾干净!”这位母亲有没有考虑到她对女儿的语言过于粗鲁?有没有想到她当着别人的面使女儿难堪?或许没有。而女儿则会非常怨恨地回来,久而久之也学会了如此粗鲁地对待别人。我们再看看同样情况下,另一位母亲的处理方式:她走到院子里把女儿叫到一边,用非常低的、别的小朋友听不见的声音对好说:“乖乖,你忘了整理你的房间了,咱们的规矩是整理好了才可以玩儿。你现在先进去整理一下吧。”显然,这位母亲要高明得多,既达到了目的,也教给了孩子如何去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孩子也会感激母亲没有当着朋友的面让她难堪。

有时在侮辱人时有这样一个借口,那就是“这是事实。”例如父母对上初中的孩子说:“你还小,这么重大的事情你自己还不该做主。”这诚然是事实,但你与其陈述这个事实,还不如委婉说出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不必非用这句话来引起他的反感:“谁说我还小!”孩子们会忍不住这样抗议。这是作父母的失败。生活中我们都懂得这样一条宗旨:你希望别人如何对你说话,你就先如何对别人说话。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公理。

委婉还意味着没有“虚假的骄傲”,真心实意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对自己该负的责任不要进行推脱。例如:“很抱歉我太鲁莽了。”“是我不对,请原谅”等诚恳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只是徒劳,还会破坏亲密的关系。夸张的认错也是不好的。“好啦!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在社交中这种认错也许表示有礼、圆滑,但在关系密切的情况下,在家人之间,这绝对是不恰当的。

切忌争吵

生活中,我们常常要用到“讨论”这个词,它本身就表示着一种友好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气氛。在一个家庭里,“讨论”也应该成为一种家庭成员间交流感情与意见的主要方式,而不是依赖争吵、斗气去解决问题。

在这里,“讨论”的含义是指一个相互沟通的过程,交换意见、交换感觉以达到相互了解或解决问题的目的,尤其是两个或几个关系亲密的人在讨论时,更要以关切和了解的态度来看待他人的感觉、愿望和目的。与此相反,“争吵”也是一种表达意见和感觉的相互沟涌,但却是以有意或无意地作害对方为目的的。争吵必定伴有愤怒的情绪和声调,所以我们说“恶语争吵”的“恶语”两字其实是多余的,争吵本身就够恶的了,加上这两字不过是强调这一行为的破坏性效果而已。

平心而论,讨论不一定带来好结果,尤其是家庭之中。一方的固执常使协议不易达成,或者虽然达成协议而事后却不能执行。个人对冲动的克制也会影响讨论的结果,如果有一方克制不了冲动,讨论必然无效。但只要是双方诚恳的讨论,即使没有带来具体的好结果,也总比破坏性的争吵好。我们宁愿相信,多数人都不是那么寡情自私的,也都能合理有效地克制冲动,都希望借助讨论来达成协议和谅解,在家庭亲人之间,很少有人有意去伤害对方。争吵多半是因为没有考虑或关心到对方而引起。我们经常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者表现在言词上,或者表现在声调上,我们“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之所以用“发现”两字,是指说话者无心造成的情况。有时,人们所以陷入了争吵之中,正是因为要防卫对方的攻击。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如果两个人之间真有没有问题,是不可能说出这句话的。”我们可以提出两点理由来说明这句话的疑点:其一,既然几乎没有人喜欢争吵,那么讲这句话又有什么必要呢?就象说“我不喜欢得心脏病”一样,谁喜欢呢?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想努力使对方相信他的确不喜欢争吵,那么又为什么要别人相信?难道是潜意识里想伤害对方?其二,假使你倒一杯咖啡在地板上,除非运用想象力,否则看不出那汪污迹象什么。再假如你让某人看,问他象什么,他说“我看不出它象一只马”。你会怎么想?你可以确定他的确是看成了一只马,但他不承认这个想法!同样道理,“我不想和你吵”也正表示“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想掩饰或否认有攻击对方的想法罢了。

一般人为什么会说“我不想和你吵”呢?至少有下列三点原因:第一,是由于一种叫做“否认自己的感觉”的自我防卫心理。这几乎是每个人共同具有的倾向,没有人愿意承认魔鬼在他心中,说这句话是要否认内心破坏性的动机;第二,另一个原因是想让别人和自己相信,自己本是纯结和平的水仙花,而是别人逼你不得不恶语相对。说“我不想和你吵”实际意思是“你想争吵”,等于在指责对方的不是,推托责任;第三,则是要逃避讨论,怕被置于困难的处境,或怕被揭开疮疤,或者是有意逃避,也可能是带点自我防卫的意思等等。

我们观察一下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说出这句话,也许是当别人说出他不易反驳的话时,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说“嘿!被你说中要害了!”而是彩取逃避式的说法:“我不想和你吵!”

事实很清楚,没有人能逼得你吵起来,除非他拿刀架在你的脖子上。因此,任何事陷入争吵中,自己多少要负些责任。“一个巴掌拍不响”,别人咆哮怒吼,不等于你也必须咆哮怒吼。因此用“是你先开始吵的”来推卸责任绝无道理。也不能用别人对你如何如何为借口而以争吵来反击。“我不想和你吵”和“是你先开始吵的”等等说法都是自我防卫很强的人的记号,尤其是常将合合理化使用来防卫自己的人,当别人提到他内心的动机时,他就不安地加以掩饰或反击,因而造成争吵。而一个没有太多防卫心理的人则有兴趣考虑这些动机存在的可能,并愿意更加了解自己。

争吵到底出自什么目的呢?当然不可能一一列出,这里我们举出最通常的五种目的:借愤怒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表现出伤害别人的欲望;避免引起焦虑不安,避免谈论到较严重的问题;作为失败的借口(如:要不是你和我吵了一个晚上,我今天一定会完成那份活的!);逃避亲密的关系。

破坏性的争吵阻碍人们解决问题以达到相互信赖和关系的亲密,因此一定要防止或解决争吵。那么,我们在讨论问题时怎样防止变成破坏性的争吵?有个原则很简单:当别人对你说的话让你觉得他在侮辱你、不公正或太过分时,就把它看成是一种争吵的挑战,然后以讲理、关心的态度去克服这个“挑战”。例如,有人侮辱了你,你用平心静气并诚恳的语气告诉他,你有被侮辱的感觉,但是你了解他对这件事非常反感,你一定是伤害了他,而你很想改正。继续谈,不要反击。一个喜欢利用合理化作用的人常常会这样反击:“我不想让他爬到我头上来!”其实,这是毫不相干的说法。因为合理、诚恳的回答并不会使人爬到你的头上来,除非你把那人当作你的敌人。面对他人破坏性的争吵,最好的方法是用建设性的方法来回答,以化对抗为和谐。

我们再重申一次:对争吵的挑战是要以合理、关心和巧妙的回答来解决。这也是一个家庭中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如果你能帮助孩子学到这个方法,那就能免掉许多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孩子和人打架时,常常提出的理由是别的孩子先骂他。不论是否属实,告诉他你不喜欢这样的借口。他不必先接受了别的孩子的挑战再来责怪别人。你要教他这样回答“对不起,害你这样想”。这常会使对方吓一跳,不会再吵下去。即使有时阻止不了对方的谩骂,也是自我控制的练习机会。

我们来举一些“挑战”的例子,并看看接受或克服这种挑战的两种不同的回答方式结果如何。如何回答并不是在于观察对方的用意何在,不论他挑战的动机是什么,我们的目的都在于作坦诚的讨论,免于陷入无休止的争吵之中。(1)当孩子把牛奶泼在父亲的西装裤上时:

接受:你这个笨蛋!你什么时候好好做过事!

克服:下次要小心一点!到厨房去向妈妈要块抹布来!(2)妻子对丈夫说:我希望你至少不要把自己的袜子丢得东一只、西一只!

接受:你在跟谁说话?也不先瞧瞧你那跟猪圈样的厨房!

克服:你说得对,那是我的坏习惯,我会尽力去改。(3)父母对孩子说:不,不能去。

接受:我知道你又会说不行!没有一次准过!到我18岁时你等着瞧好了!

克服:爸(或妈),我想我可以问您,为什么不让我去吗?(4)父母对孩子说:你从来都不记得关浴室里的灯!

接受:瞎说!我几乎每一次都记得,你就喜欢唠唠叨叨挑我的毛病!

克服:对不起,我太容易忘记了,我会努力改正。不过我也觉得你总爱说我。

诸如此类的例子都反映出争吵是可以避免的,而且也应该避免。在父母子女之间。父母坚持孩子对他们的尊重,同时也要以不和孩子起争端来赢得这份尊重。不论孩子以多恶劣的态度挑战,父母都要把他们的观点平静合理的表达出来。此外还要培养一点幽默感,常常松弛紧张的气氛,化解争吵的危险。但是要运用适度,否则很容易将事态导向另一面。这一点我们在别的章节中将会谈到。

有人提倡所谓建设性的争吵,但这只有在双方都赞同,而且认为他们能借这种争吵达到更亲密和信赖的关系时才能发挥好的作用。其实当“争吵”能有好结果时就已经不能称为争吵,而是一种很好的沟通了。

看来,意见的的分歧本身并不会造成恶语争吵,关键在于说话的艺术。生活中的很多“不赞同”可以造成极有意义的讨论,也可以造成无谓的争吵,结果如何全看你如何运用。如果说话得当,问题肯定能得到完满的解决。即使仍然得不到统一的定论,双方也可以达成协议,允许彼此各自的意见存在。

最后我们要提一下关于说服的“艺术”。前面所说,一直把“讨论”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当然这是它的主要功能。但是讨论本身也能带来乐趣,因为它使双方有兴趣倾听并尊重对方的意见而增进家人间的亲密关系,也因为许多有意义的谈话能促进个人成长。

对家庭中的父母来说,晚餐时间是教给孩子良好的谈话艺术的最好时候,因为此时不宜用来解决问题。不能同桌吃饭的家庭就缺少了这种机会,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失去了学习谈话的好机会。现代有许多家庭开着电视机吃饭,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因为这样将会失去了家人之间在一天最轻松愉快的时刻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

我们应该鼓励(不是强迫或唠叨)家里每一个人加入谈话,表示意见、联络感情等等。教导孩子尊重别人表示意见的权利,当别人不同意时怎样以尊重友好态度表达意思,不要胡乱粗鲁的插嘴等等。这对孩子们的成长以及培养家庭中和睦美满的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把问号挂在嘴巴上

这个小标题的意思是说,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多提问是个好习惯。这个好习惯是和说教、训话等坏习惯相比较而提出来的。当然,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在某种情况下,说教和训话并不一定是破坏性的,比如说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就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简单扼要的训话有时对孩子是有益的。在孩子的眼里,大人是无事不知的,因此如果你用友善的态度,以肯定的语气简单地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多半是能接受的;第二,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人,总有他不懂的事情,而这有时需要由别人肯定地来告诉他。但一定要在“需要”的时候简要地说;第三,在有人提出要求时,更可以这样做。当孩子向你请教的时候,就要向他讲明。当然要浅显易懂,并设法引起孩子求知的兴趣。

在父母教给孩子价值观念时最容易采用说教的方式,这在孩子小的时候当然是可行的。但到孩子长到十几岁时,父母的说教显然就已不那么有权威性了,而且这时你要教给他的东西已经过很多遍,可能会你说上句他说出下句,换言之,你的训词他已经背熟了。因此,如果你依然对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说教,他会掉头而去,而且以后有什么问题也不再向你请教,怕又遭到一次“疲劳轰炸”。这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他越不来找你,你越会觉得有必要“找他谈谈”,越谈他就越不敢来找你。因此,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一双能够倾听的耳朵和一套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前面提过的三种情形以外,一般来说在家庭里的说教和训话都是有害的。许多父母也知道,但不知不觉地说教起来,孩子不满他们的说教而有所表示时,他们常会大吃一惊,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父亲答应这个周末带14岁的女儿去一个公园玩。但因为工作关系,周末常有一些临时安排自己事务需要处理,而这个周末恰好又临时安排了事情。那天上午父亲从办公室打电话回来,说他不能带女儿去,女儿跑去告诉母亲说她难过,因为父亲“不守信用”。但是这位母亲处理得很不恰当,她说:“你应该想想爸爸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为了我们这个家!”然后是一段冗长的说教,赞扬她的父亲如何好,如何伟大!而女儿的眼睛却一直瞪着天花板,脸上是“又来了”的表情。等到母亲的训话结束以后,女儿的心情却是更加愤怒、难过、失望,反复叫着:“可是他不守信用!”这个母亲真是失败!

年龄稍大的孩子尤其不喜欢说教。说教不但没有,而且常使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就像上面说到的那个女儿,因为受了母亲的一通说教后,反而更不去理会父亲了。当女儿向母亲诉说“父亲不守信用”时,母亲应该给她机会让她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你觉得一个人应该绝对守信用吗?”如果她回答:“当然!”那么再问她:“假定你答应妈妈做完功课才做别的事,而在做功课时房子着火了,你顾不得做功课跑了出来,还算不算不守信用呢?”这时她大概能同意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这时你再让她想想父亲的处境,能不能冒着失业的危险为了信用而带她去玩?父亲的失约是不是有他合理的一面?这些问题留女儿自己想,如果你直接用问题的答案来进行说教。适得其反,她不但不会有机会通过这些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而且还会进行抗拒。

关于这一点,这位母亲可能会回答说:“可我已经告诉她了,还是没用。”的确,把问题的答案全部说出来,并不能解决问题,何况女儿只是巴望着母亲能尽快结束说教,根本就听不进去。但如果母亲用关怀的态度先提出问题,女儿是不会置之不理的。

提出问题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对对方所想的、所表达的意思能更了解。例如可以知道他在逻辑上是否出现了谬误,有些什么错误的假设,忽略了哪些重要的事实等,然后一一指出来。再者,通过发问可以把隐藏的根本问题发掘出来。例如,也许女儿的父亲惯于不守信用,那么他就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并加以改正。如果用说教的方式,则会使许多问题隐藏起来。

有一个儿子对父亲说:“姐姐真笨……”父亲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说你的姐姐?她那么聪明,不仅在学校里功课好,在家还教你做数学题!以后可不能再说这种话!”

父亲没想到自己无心的一番说教,差点使女儿送命!原来儿子的意思是要告诉父亲,才14岁的姐姐偷偷跑出去和邻居骑摩托车,弟弟劝阻,她却不听,因此这个弟弟希望父亲能阻止她,但父亲不等他说完就训了他一顿。他没有机会把事情全部说出来。几天之后,这位粗心的父亲,女儿坐在摩托车后座上,风驰电掣,撞上了别的车,因此受了重伤。如果当初父亲问清儿子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让他举出实例来,这场灾祸也就可以避免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说都教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但是说教的确断绝了家庭成员间进行感情、信息沟通的可能,因此我们要重申:要提问题,找事实,对别人(尤其是家里的人)的话要表示感兴趣。许多父母都努力要和孩子打成一片,我们还要奉劝:多向孩子提问,让他自己去想,相信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家庭中的人们学会将问号时常挂在嘴上时,很多美妙的感受就会成为答案涌现出来。

唠叨害处多

生活中唠叨就象感冒一样常见,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但是感冒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用药物就可以治好,而唠叨却是一种顽固的精神疾病,很可能会使全家人的生活遭殃。唠叨很容易污染家庭里温馨宁静的情绪气氛。长期如此,往往让人无法忍受,它会使日常生活变成无止境的磨难。很多家庭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家中出了一个爱唠叨的人。唠叨可以说是无事生非,是一种极为不良的沟通方式。因为它对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太大,完全可以把它和叫骂、牢骚、争吵并列。唠叨其实与叫骂、牢骚、争吵等家庭痼疾大同小异,在我们下面的讨论中多半用“唠叨”来表示,凡是反复的要求、责备、警告等都包括在内。

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唠叨和“时常提醒”有很大的区别,孩子尤其需要时常提醒,因为他们尚未完善自己的内在责任感,责任的培养很不容易,孩子还很难自己控制自己的行动,主要还是靠外在的控制,尤其是来自父母的控制。对不太感兴趣的事他的注意力很差,而且很容易转移,忘了自己的责任。换句话说,对小孩,特别是小学低年级以下的孩子,要经常提醒他们该做的事,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这和唠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通常父亲都会问:“我怎么才能知道我是在唠叨,还是在反复提醒他?”这里有一个很容易看出来的区别,就是不论次数多频繁,“提醒”一定是保持友善的态度,口气中没有不耐烦或生气的意味;而唠叨通常从语气中就能听出来。还有一点更基本的差别,“时常提醒”的结果是有益的学习,尤其是配合以适当的奖惩时;相反地,唠叨非但没有建设性的结果,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趋向更紧张。

其实你是否在唠叨,孩子(或其他沟通对象)是最敏感的。当孩子觉得不耐烦,要发火,而你也觉得火气越来越大的时候,可以肯定你是在唠叨。一旦开始,就陆续会有一些征兆,例如:不耐烦的回答,敷衍拖延,借故拖辞,发牢骚发怒等。我们可以将唠叨定义为:反复不耐烦或生气的要求或指责,其结果不是建设性的学习,只是烦扰对方,引起他的反感。唠叨一般还涉及其他不恰当的沟通,象夸张、讽剌、挖苦等等。

一般做父母的还会问:“有时我们是想多提醒孩子,却变成了唠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父母常常不太清楚做好父母应付出多少努力,他们常以为说一两次孩子就“应该”知道如何去做了。而当孩子没有去做的时候,他们就生气,不耐烦,而且形于声色。结果孩子也不高兴,父母就更生气,形成恶性循环;另一个原因是,人(包括父母和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都想表现自己的权威。命令和要求都是权力的表现,而违抗命令也是一种表现方式;第三个原因则是家人间由于沟不够清楚具体,从而造成唠叨现象的出现。假设有位母亲说:“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去倒垃圾!”孩子回答:“我等一会儿去倒。”这“等一会儿”的意思太模糊,而母亲多半会出现下列三种不好的反应之一:她会“等一会儿”,然后开始唠叨;她不管孩子现在干什么,立刻把他揪来倒垃圾。这使孩子很气愤,觉得母亲不讲理,以后他就更不听话;她想“算了”,还是自己去干。这是最糟糕的办法,因为前两种情况至少还表示想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不仅避开了问题,而且会使孩子觉得他的权威性很强。

做父亲的大概都有共同的感觉,就是让孩子放任自由要比教他自我约束容易得多。但是我们既然让他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有义务使他们学会生活。内在的约束没有培养好,他们这一生的缺憾就比物质的贫乏或身体的残疾更严重。以上三种都不是好的做法,应该坚持清楚的沟通,避免唠叨。孩子说:“我等一会儿再做。”你要问清楚具体时间,他说不出来,就由你来决定。然后告诉他不干的后果如何,那么在这之前你就无需要提醒他,由此我们引出第四个原因,为什么提醒会转变成唠叨:当你对孩子的拖延没有订出规则,并说明后果,如奖惩之类,孩子就容易对事情敷衍拖延,父母也就会随之而唠叨起来。

如果一家人之间都能有好的沟通,就造成一种和谐的气氛,那么一般来说提醒不会变成唠叨,但是父母如果耐心不够,容易被孩子的权威所左右,或者是家里的沟通不够明朗,赏罚不够分明,就很容易发生唠叨。孩子因拖延而被唠叨,会表现出发牢骚、生闷气、不安份,逃避该做的事,而父母则表现为唠叨、叫骂、要挟等等。

下面我们谈谈孩子发牢骚的问题。通常孩子会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中学会发牢骚:(1)当孩子平心静气要求而父母不理会时。有的父母要等到孩子大吵大闹时才答应,使孩子会通过大吵大闹来达到目的。(2)父母对已经答应的事无故拖延或敷衍了事时。(3)当父母经常毫无理由地拒绝,“不可以”成了自然的反应,然后再找借口搪塞。孩子会觉察出父母的不合理,以至更气愤,甚至反抗;万一“不可以”引起孩子的吵闹,而父母经不起这一闹而答应了了事,那么等于是“教”孩子以后用吵闹来威逼父母答应。

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如何防止呢?当然,要想完全防止孩子发牢骚是做不到的,但是做父母的至少可以做到不教给孩子发牢骚的习惯。当孩子以平静的态度提要求时,你不论答应与否,都要表示相应的关注。当孩子吵闹时,你要以慈祥而坚定的语气说:“你什么时候不吵了,我才回答你。”同时注意自己:不要无故拖延或敷衍了事。对孩子的要求要认真考虑之后再回答,不要习惯性地说:“不可以”。万一不能答应时,一定要说明理由(不是口),而且一定要立场坚定,不被孩子的吵闹所左右。但是有一种情形应该例外,就是当有人——孩子或第三者——指出这件事合理的一面,或者情况有所变化时,你可以也应该重新考虑改变主意。

但是许多父母一旦拒绝就不必变卦,即使发现了以前没有考虑到的合情合理的一面,也不肯向孩子“低头”。这种固执的做法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应该反过来表扬了孩子,使他有受重视的感觉。这样做会产生以下好的效果:首先,会让孩子觉得你通情达理,而且他不需要靠吵闹来解决问题;其次,会使孩子将来更信任你的判断;再次,鼓励孩子着眼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去操纵别人;最后,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及自我价值感。

唠叨虽然普遍常见,但绝不是一个小问题。严重的时候就演变成病态的沟通关系。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这是由一位家庭问题专家讲述的:

几年前有位母亲为了她13岁的独生子来找我,她很苦恼,让我无论如何想办法帮帮她的儿子。她说她儿子很聪明(后来,我测得他的智商很高),但在学校里的功课却总是不及格,成绩单上关于学习态度以及同学关系的评语也不好。他母亲抱怨说,他回家总是不肯做功课,不是说没有作业,就是说在学校做完了。一回家就坐在电视机前面,任母亲怎么唠叨也不动地方。儿子的父亲是一名驻外商务人员,时常外出旅行,和儿子关系很疏远。他把管教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妻子,因此也不了解她面临的困难。

我对这孩子及他家里的情况大致了解之后,就约他来谈谈。初次见面,我就感到他是个特别的孩子。一般第一次到我这里来的孩子总是拘束、腼腆害羞,我必须先花点时间跟他们闲聊,以排除他们紧张羞怯的心情。但是这男孩不同!他一见到我,就跳起来热烈地和我握手,就好像我是他多年的老朋友似的,然后轻快地随我走入办公室,在我还没来及开口问他时,他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出他的问题:“医生,您听我说,您一定得帮帮我妈妈!我实在忍受不了,她唠叨下去的话,我只好逃走。我不知道她对您说了些什么,但是您知道她从早到晚唠叨个没完。我在家里一刻都不得安宁。我在浴室刷牙,她在客厅叫道:‘不要忘记关灯!’我开冰箱时时,她说:‘不要忘了关上!’我在家里没有一件事可以清静自在地做。每天都是:‘你到哪儿去?去洗手!不要和某某人在一起,他不是好东西!不可以!你为什么要买那盒磁带?零花钱怎么随便乱花?去刷牙!你脸怎么那么苍白!站直一点!’”“如果没有什么事可挑,她就提我的功课。我从学校回来一踏进家门,门都没关上,她就叫道:‘你不觉得应该先去作功课吗?’我一气之下,就偏不做功课,让她不能称心如意!医生,我知道我还算聪明,也希望把书念好将来上大学,但是我不希望由母亲来控制我的每一次呼吸,我唯一对付她的办法就是不念书,因为她比我还着急。”

用“成绩不好”做武器来对付父母,在孩子中很常见,但多半不是有意的,这位男孩的情况很少见。

我们暂停一会,看看以“成绩不好”作为武器究竟如何产生效果。当孩子觉得父母不公平、管得太严或伤了他时,他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反击”。但现在的父母都太重视孩子的功课,太在乎功课的好坏,因此孩子很快会发现“不念书”是对付父母的一个“好办法”。但在伤害了父母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虽然当时他可以毫不内疚,也不惭愧,但结果却是对谁都没有好处,这就是我们说的病态的关系。我们再继续看这个由专家讲述的故事:

在他母亲的意识中是希望儿子能刻苦、用功、上大学、发挥他的才能,而且她希望自己能够不唠叨。但是在潜意识里就不同了,我渐渐发现她在害怕儿子长大:她希望他永远是个小宝宝,一切都需要她照顾,都由她来控制。她不承认,后来慢慢能接受自己有这样潜在的动机,这才开始控制。最初她自己的行为。而在儿子的意识里是希望符合他母亲的期望,在学校里功课好、表现好、将来上大学等,尤其还希望母亲不再唠叨;但在潜意识里他不愿念书,因而更加强了母亲对他行为的控制,结果是母亲更唠叨。我们可以看出,儿子的意识及潜意识动机都和他母亲配合,而潜意识的目的却是破坏性的,这样的情况心理学上称为“病态的相互关系”。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专家要求这一对母子从沟通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行为——行为传达给对方的是何种意义。母亲发现她对儿子凡事都要唠叨,正表示:“我希望你还是我的小宝宝,什么事都得听我的。”而儿子也他在以不念书作为反击的武器时,助长了母亲的唠叨。有了这些认识,他们都渐渐地能改进自己的行为了。

上面所举的例子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需要心理治疗。但是对于一般家庭里常见的唠叨,我们自己应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对要做的事情应预先订好准则,通常是对要做的家务及其他一些要求做到的事情订好赏罚标准,这可以相当有效地防止拖延和唠叨。当然要事先说好没有做到的话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可以避免唠叨,因为已订好规则,就无需一说再说;其次,如果没有照规则做,就可以施行预定的惩罚,也不必唠叨。

我们以吃饭为例来说明,吃晚饭的时候应该是家人欢聚的主要时间,但是很可能因唠叨而带来的不愉快破坏了气氛。假设7岁的儿子不肯乖乖吃饭,父母老是在饭桌上说他,于是弄得大家都不愉快,那么孩子的父母亲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应该在饭前行订个规矩:只要孩子好好吃饭,就有点心吃;不好好吃,就没有点心吃。当我这得在孩子爱吃点心的前提下才有效,否则就用其他方法,如不准看动画片,第二天不准出去和小朋友玩等等。注意要坚持实行,有的孩子可能变本加厉,希望你会“投降”,只有切实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下面一个例子是订立规则以减少夫妻之间的唠叨:

有一位妻子向朋友诉苦,因为她经常向丈夫唠叨着催促他修理东西,而丈夫老是拖下来不做,又不放心她找修理工来修,一来为了省钱,二来觉得别人不如他修得好。朋友建议他们定个协议,当家里有东西需要修理时,就给他15天的时候去修,而且把日期记在日历上,免得到时找借口说忘了,一个月以后那位妻子很开心地告诉朋友,只有一次是她找工人来修的。

的确,很多时候,在家庭生活中订立规则常常可以解决夫妻之间的冲突:

有一对夫妇常为周末的活动而争吵。妻子厌倦了天天呆在家里,希望能到外面吃吃饭、跳跳舞;而丈夫则对外面的应酬厌烦了,希望能在家里享受宁静周末,听听唱片、看看书、玩玩牌。因此,几年来经常发生冲突。后来丈夫提议,夫妻双方轮流负责计划周末的活动,妻子安排一周,丈夫安排下一周。这个办法不只是效果绝佳,并且也能帮助他们解决其他问题。妻子常建议留在家里,是出于体贴丈夫的一周工作的辛劳;而轮到丈夫作决定时,又常是决定出去玩,让妻子惊喜一番。

其次,解决唠叨的第二步是,看看是否事事唠叨,不论轻重缓急。是的话,就要设法略去不重要的事,而只对重要的事订立规则。换句话说,家里如果有人常爱唠叨,就让他对重要的事制订规则,以除掉不好的行为,同时除掉唠叨。

其三,第三步就是分析其中的沟涌过程,沟通一定要清楚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千万不要接受:“我等一会再干”或“我有时间再干”的回答,这种回答最容易引起唠叨。比如家务劳动,要明确要求在某个时间内完成,并说明否则将会有什么后果。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其四,要常常开家庭会议,或小型讨论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讨论哪些事情要做,应在什么时间做等等,并检讨拖延未做的事,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其五,检查一下夫妻之间或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否已到了恶化的地步,是的话,光靠前面几种方法来解决唠叨还是没有用,必须借助心理治疗或心理辅导,以解决根本问题。

最后,这是最实用的一点,在孩子耳边用悄悄话告诉他要做什么事,通常很有效。这种举动显示出一生活上的亲密感,让孩子觉得心理很舒服。有时候也要给他留点面子,不要当着兄弟姐妹的面说他。同时孩子对这种“秘密信息”很感兴趣,也能增加他的自我重要感。

言辞要实际合理

许多人在描述自己的经验时都有夸大的倾向,用绘声绘色的形容词夸大其辞,使故事生动,听者神往。也就是说对事情不考虑客观实际,只强调某一点。这样描绘一般无伤大雅,而且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不这样就会显得太平谈了。但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这夸大的倾向却很有害,尤其在双方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虽然在互相关心、而且希望对方改正缺点的两人之间,批评是难免的,并且应该是无害的。但批评如果加上其他因素,如果次数太多、语气不好或夸大其辞等,那就有害了。

在家庭亲人间的亲密关系中批评有一定的价值,批评者就像拿着一面镜子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你,请你如此如此改变。”如果对方因发现自己的错处,并且也愿意改进自己的行为,改善两人的关系,他便会因此而改正错误,也会使批评者更加尊重他。但是,如果批评者指出来的是经过夸大、歪曲的一幅图画,对方不承认也不改变自己,反而因此愤怒,那就谈不上改进两人之间的关系了。

为什么夸张的指责会引起不良后果呢?通常来说有五个原因:第一,如果你的指责歪曲事实,那么对方不但不承认,还会把重点放在你所指事情的反面。下现有几个例子:(1)当你对孩子说:“为什么你从来不做完作业再看电视?”这“从来不”三个字就是歪曲事实,孩子会很生气,举出有哪几次他是做完做业才看电视的。但是他也夸大了次数,于是两人在次数上又争吵不息。

如果你对他说:“我想你常常在作业没做完时就看电视。”至少他不会立即反驳,也无法否认你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和他讨论,定个规则——以后他再在做完作业之前就看电视,应该如何罚他。(2)如果你对丈夫说:“为什么你总是那么晚回来?”或“你总是晚回来,为什么从来不打电话告诉一声?”那么他会想哪几次是准时回来或打过电话告诉你的,然后再反过来指责你,没有给他好脸色看,于是你们就很可能因此而吵起来。这时你最好是纠正自己夸大其辞的错误,重新讨论这个问题。(3)假如你的12岁的孩子,原应在晚上10点半回来,而他进家门时已是11点45分了。你对他说:“我们家里不准在这种不负责任的情况出现,你整整晚了一个半钟头回来。”他很可能会说:“我只晚了半个小时。”于是你们在时间问题上争吵起来,而没有讨论真正重要的“负责”、“规矩”等问题。

第二,夸张的指责找带来不良后果的另一原因是不公平。如果你经常夸大其辞,指责对方,对方就会觉得你是个不公平、不讲理的人,无法和你客观地讨论问题。

第三,由于夸张的指责以借口。他这样想:如果妈妈(或爸爸或配偶)总记着我的短处,不记着我的长处,那么干脆不用费神做了!象这类一无是处的指责常使人产生放弃努力的想法。

第四,任何夸张都会让人觉得你是在说谎,即使你辩白自己并非存心说谎,但总是站不住脚。

第五,夸张的指责使对方觉得你理由不充足,必须用夸张来撑腰。同样道理,故意小看他人的优点或成就,夸大自己的长处,也和夸大的指责一样,不但达不到本来的目的,反而产生反效果。

对付这种夸大指责的人的最好方法,是先不要生气地否认,而要合理、巧妙地和他讨论。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比较一下对付夸大指责的破坏性和建设性的两种方法,并以之作为我们对准则五的总结。

丈夫:怎么搞的,你从来不把我干净的袜子放在抽屈里?

妻子(不好的方法):你凭什么那么过分地指责我?真受不了你!以前我只忘了那么一次。你啊,从来没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在洗衣盆里,你把我当什么?当你的奴隶不成?

妻子(好的方法,巧妙地纠正丈夫的夸大):我知道这经常发生而惹你生气,我会尽量注意以后不再这样。但是你也要帮帮我,记着把脏袜子放进洗衣盆里,好吗?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你用合理、实际的方法不一定能使对方也合理、实际,也许对方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已有比较严重的陈习,不是一时能改正过来的。但是你不要以此作为借口,自己也不讲理、不实际起来。如果你能以合理、实际、关心的态度和建设性的方法去对待家人,至少不会使你与家人的关系恶化。

赞美要有针对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好的沟通,主要是指尊重他人的价值,鼓励他,使他满怀勇气和信心。在家庭中,这种沟通对孩子自我观念的形成特别有帮助。表达出良好而具有实际意义的沟通,主要不在劝人遇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思考,而在于包括好的语言在内的好的行动的表达。看起来像是针对吹毛求疵者而言,因为这类人尽挑毛病,总是要背离这个秘诀;但还有一种人,并不专挑小毛病,而是只会做出恶劣的、伤害人的反应,请看下面的例子:

孩子:妈,我可以吃一块饼干吗?

消极的母亲:不可以。

积极的母亲:好,可是要吃完饭以后才可以。或者:好,晚上大家一起吃。

虽然两种回答都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但是前者尤其如此,因为孩子感觉是“悬在空中”,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他的要求才能被接受。孩子觉得他的任何要求会遭到反对,认为母亲不讲道理。作为母亲在持家教子的时候,难免用到批评,但要注意,批评和表扬的比例要合适,也就是当有机会表扬时不要错过,请看下面的例子:

父母:孩子,我们不能让你骑车到那么远的地方去。

消极的孩子:你什么事都不让我做!

积极的孩子:我们可以来讨论一下,我可以骑车到多远的地方去呢?

又例:

妻子:你认为我们可以买一台新的电视机吗?

消极的丈夫:你又要买这个、买那个了。

积极的丈夫: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笔钱值不值得花!

对方抱积极的态度,不一定是愿望的实现,需求的满足或有重大所就,而是接受并强调环境中好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尊重个人的价值,有好的表现就表扬。这对孩子自我观念的发展很重要,父母从日常生活中接受孩子的价值,诚恳地表扬他的好作为,使他对自己有好的看法,有成就感。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表现出好的行为的,这需要大人用爱心负责地、细心地去培养。好的行为需要在口头上和行动上的赞扬。像“做得好”,“你今天在餐厅表现爸爸妈妈很满意”,“你学的真快”等等,不论用的是一个微笑、一个赞美动作,甚至用物质奖励都是对孩子有用的赞扬。每个孩子,在表现好的时候,都需要被承认、被接受的。

典型的消极者会说:“如果没有什么好赞扬的,叫我怎么赞扬呢?那不是很虚伪吗?”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这种道理常常是一种托辞。我们对消极者的“道理”回答如下:(1)没有一个孩子每天都表现很坏,只要他一有好的行为,就表扬他。(2)衡量一个人的行为要以他过去的表现为标准,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该表扬,不是要他达到一个既定的标准。(3)孩子对虚伪的褒奖很敏感。但是针对他的好行为,而且是进步了才诚恳、切实地夸奖,这一点也不虚伪。(4)人们喜欢切合实际的夸奖,并且愿意再努力做好。(5)有人怕孩子受表扬太早而就此满足,不再努力做好。当然,在理论上说有这种可能,但老实说,还很少有人能提出真正的有力的证据。相反地,大量事倒表明,肯定和称赞会使人更努力向上。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字:赞扬和批评的比例保持在表扬占80%-90%,批评占10%-20%为好。在60:40时,就多少有助于孩子自我观念的发展了,使他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为他人所接受尊重,但是,不幸的是目前许多家庭里,这个比例正好倒过来,是80%以上的批评和20%以下的赞扬。这种家庭需调解员和专家来帮助改善关系。但他们又往往以“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并且是无可避免的”来推托,不愿意寻求帮助。结果导致孩子的自我观念不良发展,并将严重影响他的一生。因为他对自己没有价值感,对事物产生“那有什么用”的自暴自弃的态度,于是他在学校的功和同学关系上的都表现不好。形成恶性循环,越受批评,自我观念越差。

表扬孩子的时候应注意: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表现和进步,不要作泛泛夸奖。如在智力方面,你表扬孩子:“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或“这小女孩子真好使!”往往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因为:也许孩子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你的赞扬正表明你不了解他;孩子会觉得因为你是他父母,才会对他有这种偏袒和不正确的看法;孩子会觉得你之所以对他有不正确的看法,是为了顾全你做父母的面子和自尊。的确,有些父母看到成绩单上的红灯,会先想以自己丢而子,面不是先想到孩子;孩子会感觉到他成功的快感被抹煞了,他做得好只是因为“聪明”,这与漠视他的努力是一样的。

基于以上原因,你只要针对他的好表现肯定和赞许的表示就可以,至于结论,孩子自己去下,他知道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是也需要你的肯定,在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中,他的自我观念得以出来。不要用贬低的嘲讽的语气。因此,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不要说:“天呀。你怎么搞的哪有你这么笨的人!”应该说:“这样做不对,来,我们来看看怎么做才对。”

在本秘诀中,人们偏重于分析不懂得赞扬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当然,对大人的影响也很重要,但对个人成长不那么有决定性,因为成人的自我观念多已成形。但是对原来的自我观念不好的人,经常贬损拒绝,也会很有害。而对自我观念良好的人,不妨再给他赞美,他会表现得更好。

千万别吹毛求疵

日常生活往往都是由大量的琐碎的事情所组成的,家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这些芝麻绿豆点大的事情。但在外理关系时,我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能吹毛求疵,换句话说,就是重要的就强调,不重要的就忽略。

这个秘诀看来容易做来难,但违反了它就会很容易破坏人与人的关系,因为那就好像在说“我不重视你的感觉和要求”。我们经常将某种人称之为“吹毛求疵者”,其主要特点就是分不清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实际上他把每一件事都看成是重要的,都要管。在一实生活中,每天我们都可以观察到这种破坏性的现剔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危害有多大,它破坏家庭生活,造成夫妻离婚,也使孩子视家庭为地狱。

其实适当的批评能帮助一个人成长的,如果没有关心的、善意的批评,人就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不能健康地发展为成熟的人格,但是批评要注意区别大事小事。一概不分轻重的批评,就成了吹毛求疵了。它会破坏人与人的关系,阻碍个人的成长。

那么,到度是哪些因素使吹毛求疵具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下面我们用心理沟通的观点来列出几条原则:其一,吹毛求疵表现出对别人不接受的态度,而且不承认人是不完美的,这无异是歪曲事实,因此是具有破坏性的;其二,由于基本上对别人不接受,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敌意,破坏家庭里美好的气氛;其三,吹毛求疵者使别人对他报复或积怨在心,因此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其四,吹毛求疵并不能达到改变他人行为的效果。因为对方可能把这不停唠叨当做耳边风而不起作用;其五,长此以往,当你提出真正重要的批评时,也会因别人不重视而失去作用。特别是在管教孩子方面,尤其危险,孩子会说“那张破唱片又在放了”;其六,吹毛求疵教人不讲理、没耐心;其七,吹毛求疵常常是破坏性的自我防卫结果。这种人常把自己的缺点放在对方身上而看作为他的缺点,才处处挑人毛病,指责别人;其八,最严重的后果是影响孩子的自我观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鼓励,使他相信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有解决问题能力。而吹毛求疵的父母却使他气馁、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对这种吹毛求疵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坐下来和他讨论,哪些事对他是重要的,哪些不重要,然后把不重要的事一条条列出来,以后他再提这些事情时就罚打扫卫生,比如说让他周末一个人大扫除,为家庭作点贡献。

吹毛求疵者或者分不清楚事情的大小,或者根本没去分。对他来说,似乎每件事都很重要,都需要纠正。但也有另一种人刚好相反,似乎什么事情都不重要,我们称之为“粗枝大叶”的人,与吹毛求疵的人经常配成一对。这样吹毛求疵的人就有充份的机会和理由挑剔对方,只要对方是真正的粗枝大叶的人。相反地,粗枝大叶一方会想“好啊!既然我怎么做他都不满意,那我还管他什么呢?”一个满不在乎,一个更挑毛病,互相影响,越来越严重,最终肯定会导致关系紧张。

对付粗枝大叶的人的最好办法,和对吹毛求疵的人一样,也是讨论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而且记下重要的事,要求他针对这些大事,一点一点的改正。不断地指责他通常没有什么用,因为他不在乎,比较有效的方法,还是让他去做他认为不重要的事作为惩罚,例如打扫房间的卫生等。这里要提醒一点,在开“罚单”时要本着爱护,考虑对方的感觉和想法才行,不是操纵对方。应用这条秘诀时,最好两个人先商量过,听过对方的意见,如果他希望你也要改变,也趁机讨论。这样才能在合作、公平的气氛下进行,不产生操纵、逼迫的感觉。

最后我们还要提醒一句,这种琐碎、微细的吹毛求疵,有时不直接影响自我观念,但它会干预建设性的沟通,且看下面的例子:

孩子:妈,我做了一个恶梦,梦见有人把房间里那旧桌布卷起来,变成了一个大怪物。

吹毛求疵的母亲:孩子,你房间的桌布是新的呀!

善解人意的母亲:孩子,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又例:

母亲:我有个好主意,你为什么不找个,同事陪你到他工作的唱片店去看看他!

吹毛求疵的女儿:妈,他在杂货店工作,不是唱片店。

善解人意的女儿:好啊,这个主意不错!我是想去一趟,哦!对了,他是在杂货店工作。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吹毛求疵使事情离了正题。而善解人意的人则挑出主要的细节作出反应,次要的细节需要纠正时,就在后面一带而过,这样就能达到愉快圆满的沟通。

总之,在家庭生活中,凡是你认为重要的事,就用语言和行动清楚地表达出来;次要的事就忽略过去,人毕竟不可能十全十美。不要怕作建设性的批评,但如果对一切琐碎的事都挑剔,就不仅伤害了对方,也伤了彼此的感情。合理的判断,加上善意的批评,就能帮助他人建立信心,保持家人之间的和睦关系。

绝对不要找借口

“借口”是用来隐藏真正理由和逃避详细说明理由的。许多借口是无害的,而且并不妨害沟通。比如说你上班迟到了,就对老板说:“对不起,我迟到了,因为汽车走到半路没油了。”尽管这是事实但你还是用了借借口,因为真正的理由是你太大意,没有及早发现车快没油了。但如果你并不经常迟到,这个理由也还是说得过去的。当然,那些经常迟到的人如果每次都用这个借口,就没人会相信了,他必须说出真正的理由,否则会丢了工作。

做父亲的平常要教孩子分清借口和理由。比如说:“我的房间没有整理好是因为我没有时间。”这就是借口。等于在说“我没有安排时间去整理房间。”或“我不想整理房间。”这些才是真正的理由,这就需要向他指出来。同样的,“因为他骂我,所以我才打他。”这也是借口,除非他平时就是这样,别人骂他,他就打别人。别人骂他时,他可以有多种反应方式供选择,不一定非打人不可,因为这就是借口,还有真正的理由,应该帮他找出来。这样才能帮助他,使他以后诚实对待自己,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动。

借口多少都有保护自己的作用,有时是起一个“合理化的作用”,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用借口来蒙蔽自己,借以自我安慰,不必要面对不愉快的事实。但有时却是有意去编造借口,一方面保护自己,一方面蒙敝他人或占人家的便宜。前者是自己不去面对现实,后者是故意欺骗他人。

不妙的是,父母自己在和孩子沟通时常常找借口,无形中使孩子也学会找借口。尤其是孩子提出要求,父母不答应但又不敢或不愿说出理由时,容易对孩子借故托辞。请看下面的例子。

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都怕对孩子提起有关性的知识,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父母显然在找借口回避。这对夫妻有个15岁的男孩,他很喜欢游泳,经常一个人骑自行车到附近的游泳池去游泳。最近他的父母听说那边有个大男孩对邻居的小男孩有同性恋的行为。虽然他们的儿子已经15岁了。但他们从未和他谈过有关性的适应问题,更不用说同性恋问题。回避导致了不好的结果。有一天早上:

儿子:妈妈,我今天去游泳可以吗?

妈妈:不行。

儿子:为什么?

妈妈:嗯,嗯……你的游泳裤脏了。

儿子:没有,一点都不脏,我昨天才洗过。

妈妈:(不作声,继续烫衣服)

儿子:那我可以去了吗,妈妈?

妈妈:不行,我说不行就不行,别吵了,你没看到我很忙吗?

儿子:但是,为什么我不能去?

妈妈:你不是昨天才去了吗,干嘛天天都要去?再说还不知道那有没有救生员。

儿子:妈妈!你知道那有两个救生员。

妈妈:不要跟我顶嘴,你再吵我就不许你骑自行车了。

儿子: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有意顶嘴,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去游泳。

妈妈(沉默,继续烫衣服,充耳不闻)

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不能去。

妈妈:别再烦我了,我不让你去,这就是理由!

儿子:这不公平,这不是理由!

妈妈:你又顶嘴,好,这星期内不准骑自行车!

以上的对话违背了许多沟通的道理,不过我们在这里着重于那位母亲为了掩饰真正的理由而搬出的许多借口。当然儿子也意识到母亲一直在找借口,如果他考虑到她一定有难言之隐,也就不再逼问了;但是孩子一般不会就此罢休。因此,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父母之中有一人对他说明他们的真正理由。对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也可以让他了解一些正确的性知识了。甚至于一些可能遇到的属于性异常行为也可以让他了解,以避免其发生意外。让我们再看看下面的例子:

有一位40出头的Q太太,常常抱怨孩子们找借口逃避做家务,功课不好也要托辞。但是她没注意到自己也常用借口应付孩子们。例如,她14岁的女儿问她这星期六晚上能不能出去,Q太太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能出去”,然后再思考一个拒绝的理由,为此她往常被孩子“气死”,要不就是孩子挨骂受罚。好几次女儿问她能不能出去,她都说:“不可以,你知道你姑妈总是星期六来,她没看到你这个侄女”;第二,她通常在星期六中午来吃饭,晚上七点离开,因此女儿晚上出去的话,她们仍然有很多时间可以在在一起;第三,姑妈常说这个侄女总是闷在家里。

但是如果女儿胆敢提出这些理由,Q太太马上就会责备她顶嘴好胜,于是“顶嘴”更成了一个不准出去的理由。

而Q太太不准女儿出去的真正理由有三点:一,Q太太不喜欢女儿现在的男同学,认为那些男孩子太野;第二,她担心女儿早恋;第三,也许在潜意识里,她妒嫉女儿年轻漂亮。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后,Q太太终于认识到自己过去总是用借口来掩饰真正的理由,也开始教孩子们不要借口功课没做好而偷懒或不做家务事。

Q太太的第三个理由提醒了我们:有些事情的真正理由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而且也拒绝承认。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合理化作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防御作用,是为了保护对自我的看法,但如果用得过份或每次都用它来逃避解决重要问题,那就是一种异常行为了。

Q太太自己经常找借口,可也常常栽在孩子们的借口里,这种情况下她总是教训孩子一顿,但却不知道尽量用合理的方法来说明这些。有一次她女儿考试不及格,而女儿的借口是:“老师偏心嘛!他总爱挑我的毛病,他就是不喜欢我!”Q太太回答:“别找理由!你们老师没有偏心,我见过他,知道他很好,对学生一视同仁。问题就在于你从来不做功课,上课时从不注意听讲。”

Q太太不仅说得过于夸张(“从不”),而且还使自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为她们争执的中心是老师是否偏心,而这一点女儿显然比母亲更了解,她可以举出许偏心的事实。就算Q太太比她女儿更了解老师,对于同一件事情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观点来看,因此Q太太不该和女儿争论老师偏心与否。最好是这样说:“我遇见过你们老师几次,在我看来他似乎很不错,不致于偏心。但是你每天看到老师,也许更了解他,好,就算他真的偏心,你打算怎么办!”女儿若说好,妈妈就可以对她简短地施教一番:“如果你的老师偏心,对你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你将来也许还会碰到偏心的人,对这样的人仅用生气来对付是没用的,只有不给他偏心的机会。象现在你就应该更用功地去念这门功课,成绩优异表现突出,他就无从挑剔,无法偏心了,而且你学好了这门功课,对自己也很有好外。”这样做母亲的就向女儿说明了老师偏心与否并不是成绩好坏的充分现由,而只是她借口(虽然也可能是事实)。

有许多借口是以不易证实的情况来搪塞别人,以便下他的结论,应该的方法是最好另给他一个“健康”的结论。例如:(1)借口:老师偏心

可能的结论:努力也没有用。

健康的结论:格外努力,让老师无法偏心。(2)借口:我头痛

可能的结论:我要留在家里看电视。

健康的结论:你要么上学去,要么整天躺在床上。(3)借口:我没时间去干

可能的结论:凑和过去算了。

健康的结论:既然没什么时间,就马上开始干,不要浪费时间。

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许多借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伪称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这一类借口似乎表示别人对他有绝对的控制权。例如:“我对妻子发脾气大吼,因为今天在办公室受了一天的气。”“我跟妈妈顶嘴,因为她不让我去。”“我知道你买不起,可我偏喜欢这件衣服,非买不可。”“要不是他先骂人,我也不会那样说他。”……

这些例子是举不胜举的,我们就常见的几种作详细讨论。有推脱一类常见的借口为了掩饰自己的责任而怪罪他人,如“都是他先……的”,这个借口忽略了一点,如果真是他先开始,但也没有强迫你继续啊!没有人逼着你也使用具有破坏性的沟通方法。这类借口一般出现在孩子或不成熟的大人身上,正因为孩子常用,才应该教给他们,不论别人怎么说,都不要采用破坏性的回答,否则孩子会一直以为是别人逼得他不得不这样回答。另一“以别人为挡箭牌来掩护自己”的形式是:“但是别人也是这么做的啊!”尤其是孩子最爱使用这种语言。

对付这种以怪罪他人为借口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帮他看到借口中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有位母亲说:当我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一起犯了错误或不听话时,他找这样的借口:“都是他叫人家去那里的。”或“都是他叫我去干的。”我应该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是先别否定他的话,要向他提问使他的话不攻自破。首先必须确定你所要处理的是不是“借口”。假如另一个孩子真的蛮不讲理,威胁他去某个地方或去做某件事情,那这就不借口了,这时你要教他如何对付这种蛮黄的威胁局面。反之,如果孩子回答:“没有,他没有威胁我。”这时你心里有底了,知道这个借口,但要继续问:“那么告诉我他是怎么叫你的?”“你想他会有那么大的权力吗?”“那么下次再有这样的事你打算怎么做?”提这些问题要比费尽唇舌去“解释”或“说教”有效很多。但是注意,在问的时候要用关心及乐于帮助的态度,不要挖苦他,让他难堪。

还有另一种借口,就是凡事都往两个极端去想,好像事情除了好的就是坏的:“我是挑她的错误呢?还是闭口不谈?”“我一定要对他强硬些,不能让他爬到我的头上来!”对付这类借口的方法,当然是问他考虑过没有,在两个极端之间有没有其他可选择的解释途径。第一个例子:在“挑他的错和闭口不谈”之间,可以有合理的讨论。他也许会再借口:“可是他不可能愿意跟我讨论”或“那没有用”,你就要进一步追究“何以见得”,或让他举出例子来。这就可以使他慢慢发现自己原来是在用借口掩饰,促使他逐步转移到解决问题的方向上来。同属于“别无选择余地”的借口还有一类,就是运用偏激的谬误逻辑,再将其应用到个别事例上。例如:“男人都是那样(可都不是好东西)!”他天生就是那么无理!这类借口把问题置于无法解决的死角。因此要解决问题,就要针对他的过激和错误观念,并给予纠正。

还有一类损害别人的借口是给人或事“下结论”,来解释事情的发生,一经下结论也有别无选择余地的意味。例如有人经常“克制不往自己”,就有人说他“脾气坏”,如果你问:“为什么他老是克制不住自己?”也许有人会回答你:“因为他脾气坏。”听起来似乎是很好的解释,仔细一想,会发现,他等于回答你:“他克制不了自己,就是因为他克制不住自己的倾向。”同样地,该做的事情迟迟没做,被称之为“懒”,你如果问:“为什么他一直没去做?”“因为他懒!”或者:“为什么这孩子这么不听话?”“因为他是个坏孩子!”;“你为什么常躲着别人?”“因为我内向。”

一个人如果总是“狗眼看人低”,我们就说他“自负”,但是我们若用“自负”来解释这个人的态度,并不能说明他瞧不起别人的原因。同样,用“懒”来解释一个人不去做某事,也不能说明真正具体的原,因。因此用“下结论”来解释事情,显然是错误的或徒劳的。假如你在运动场看到一个人跑得很快,你问:“真不明白这人怎么能跑这么快?”很少有人会这样告诉你:“因为他是个速跑者”。这样的回答显然和问话太接近,说了等于白说,但是有时听起来似乎不同,其实等于只是换了一种说法,并非真正做出解释。

把一个人的行为归结到他生来就的特性,如懒惰、脾气坏,几乎都是借口。人的性格固然是一个人的特征,但并非一成不变,它也会随着时间随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改变。就算人的性格特征很难改变,也并不代表此人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一定会作出某些反应。假设某个孩子对挫折的忍受力很低,但其母亲仍以平静、慈祥而坚定的态度对他进行教导,孩子长大后会慢慢培养忍受挫折的能力;反之如果母亲处理不好的话,孩子也许就会被宠坏,长大后成为不成熟的成人。但也不是注定了他这一生都不成熟,只要他愿意,还是可以改变的。比方说,他不再用这个借口来解释他的不成熟行为,也清楚那些关系密切的人仍在继续“宠坏”他,再加上积极的自我控制和耐心。

对付这种“下结论”式的借口,可以采用处理其他类型借口的处理方式。假设有这样一位丈夫,他解释他脾气坏的原因时说:“我就是没法改掉这脾气,我爸就是这么个脾气。”可以用这样的提差别方式对付:“你觉得你的脾气是父亲的遗传的吗?”若答“是”的话,再问“那么你的兄弟姐妹有没有脾气温和的呢?”或“你认为你的坏脾气是从基因遗传的吗?”回答“是”的话,你再问:“那么我们的孩子发脾气时是不是也随他去?”或“那为什么没听到科学家们报导有这种遗传基因?”“你认为你的坏脾气完全没法控制吗?”如果他回答:“不,我可以稍微地控制一点。”再问:“你能不能再多控制一点呢?”“你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呢?”

有的借口是以诚实作幌子的,例如经常恶言恶行的人,说他只不过是为了诚实地表达他的感受,否则就是虚伪的。其实可以完全不用破坏性的方式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委婉、体贴并非不是坦白诚实。就算你真的很生气,一时做不到委婉体贴,也没必要非要对人恶言恶行。现在非常流行“开诚布公”,要表现出真正的自我。但事实上一个人有很多“部分”,或者说有很多“面”,所遇情况也会影响人的性格的表现,因此一个人有时好,有时坏,有时仁慈,有时跋扈,有时勇敢,有时怯懦,全看他当时选拔性格的那一面去表现。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你“是”什么,而是在于你“选择”什么表现出来。“坦率”并不意味着要你固执不变地表现自己的感觉。例如你恨一个人恨到想杀了他,你是不是真要杀了他才叫“坦率”呢?当然不是!因此不考虑后果,不管是否伤了对方,只管表现自己的感觉,就不是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坦率诚恳地面对你的感受,而只是以诚实作借口、作幌子罢了。

例如有个人觉得很难向妻子表达爱意,那么一定不能这样说:“如果我勉强表现出来就不是真正的爱了,那就太虚伪了。”做他该做的事并接受自己当时的感觉,并不算作虚伪。如果他觉得拥抱妻子一下会很尴尬,那么他可以在做的同时说出来,几次以后,尴尬的感觉会慢慢减轻。最后有一句忠告:千万不要拿别人的借故托辞作为你们的借口。假如有人因为别人找借口而生气(谁听到这种借口不生气!)或作为自己找借口的理由(你可以那样,为什么我不可以?)对这种恶劣的沟通应该制止并使其改正。我们只能用合理的说明指出事实,再加上关怀的态度去处理别人的借口,只有这样,家庭生活才出现融洽的局面。

坚决避免不恰当的幽默

作家林语堂说,懂得幽默的人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的确,良好的幽默感是人性中共有的一种非常美好的特点。富于幽默感的人常常是快乐的而且很有安全感的,他常能使他人感到愉快,从而使他自身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满足。懂得幽默的人能笑谈自己而不带讥讽,见到事情乐观的一面而不露狂喜,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具有幽默感的人自是做到了大智慧,难怪林语堂先生要说懂幽默的人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而一个人是否具有幽默感更是他人格是否成熟的体现。而在两人之间彼此能笑谈对方缺点和短外而不存在挖苦,不感觉愠怒,双方都充满适度的幽默感,则是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的体现。

幽默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大有用场,可以说,如果一个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都具有一定的幽默感,那么这个家庭肯定是很快乐很幸福的,所以我们说幽默是最好的空气,因为它能使人感到清新、愉悦。幽默也能使人们之间的讨论不致转向争吵,是不恰当的沟通方法的一剂解药。幽默感还是非常重要的情绪源泉:用幽默的态度去看事情能帮人度过许多逆境,而健康、愉快的笑声能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幽默能使情绪气氛松弛,清洁,最主要的是它使人的生活欢欣鼓舞,情趣盎然。

但事情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就像空气也会遭到污染,也就是说,不恰当的幽默却是不好的。一个不知什么是受苦,不懂什么是忧愁的人在性格中毕竟有弱点,他不能和人建立持久的亲密关系,对自己以及内心深外的感觉也不能正面相对。而不恰当的幽默则是一种防御心理,用来防御内心无法承受的乖张的情绪。例如一个爱说黄色笑话的人,常常是内心有强烈的性冲动不能解除,而借着说笑话来发泄。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幽默也可能被用作恶毒的武器,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幽默定义为一种好的特点。但是我们之所以不去定义它的好坏,是因为一有的人在表现出幽默的背后有破坏性的动机,借说笑话最好还是这样说,幽默是好是坏,完全要看它是何时、何地、何种机会、对谁而言。所攻击别人。以同一句幽默话中对甲来说可能是好的,对乙则不然。一则玩笑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取悦于大家,但在别的情况下可能会显得很残忍。

委婉及对人的敏锐的感受力是幽默得当的先决条件。时间的适当也很重要,适当的时候来一句幽默话,说不定能使人扫尽烦恼,绝处逢生。相反地,在你想很严肃地谈正事时,要是有人执意要开玩笑则令人恼怒。要想使幽默用得合时宜,无法直接学到,这要靠人的成长和性格的成熟,加上对他人的兴趣和热情关怀,因此没有什么具体规则可循。

在成人的交往中,坏的幽默对人伤害之大,就象好的幽默使人受益不浅一样。挖苦、嘲讽、轻蔑显然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不是好事,对家庭关系的败坏,对孩子的伤害尤其大,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拿人尤其是孩子来作恶劣幽默的施展对象。在孩子之间彼些使用的不好的幽默也是用来捉弄他人的,如果不加以改正,不仅造成家里不安宁,也无法使孩子学到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不恰当的幽默我们可以称之为恶作剧,说白了就是促弄人,很促狭。我们下面来讨论这种不恰当的幽默,它的成因、方式及如何有效地在家庭中避免。

恶作剧或捉弄本身并不坏,因为它也可以表示亲昵,尤其是在家人之间。捉弄是好是坏,完全看对方的反应如何,也就是说只有对人反应敏感的人才能捉弄人而不怕造成不好的结果,因为他知道适可而止。捉弄人也可能乐趣无穷,只要双方都感有趣。出现这种情况是双方都了解对方无意损伤自己的自尊心;相反,恶意的捉弄就是要损伤对方,使自己感到高人一等。捉弄那些没有自信心的人,或捉弄过份而不知停止,都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恶劣的捉弄最常见于父母没有处理好子女之间争端的家庭,偶尔的小捉弄是家庭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与我们要说的不可混为一谈。但是家里如果有人认为这已经成为一个问题,那就该好好检查检查了。为了处理好这种情况,我们先弄清它形成的原因,看看到底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家人尤其是孩子之间的恶劣捉弄?

首先,捉弄可能是嫉妒的表现,为了贬低对方的优点而捉弄他;其次,捉弄可能为了表现权威。例如年龄小的孩子可能通过捉弄哥哥姐姐、使他们被父母责罚而开心为乐,来显示自己可以驾驭别人、操纵别人,特别是比他年长的人;其三,捉弄可能是对父母发出的抗议,表示父母有些做得不合适的地方需要改正。

在一个家庭里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10岁的哥哥老是捉弄6岁的弟弟,并且必定在星期六早上他们去爷爷奶奶家的路上。后来发现事情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哥哥厌倦了每个星期都到爷爷奶奶家去一趟,但因为家里各成员间沟通不好,他没有学会向父母说出这种感觉,于是就捉弄弟弟来发泄不满。后来他们把周末一次减少到每月一次,这种情形就不再发生了。捉弄弟弟只是在向父母发出警报,有什么事不对劲了,要改正。生活中我们还见过许多家庭,当父母出去时,让大孩子对弟妹负太多的责任,于是他们就开始捉弄弟妹以表现他们的权威,以及下命令甚至威胁。而年幼的孩子为了削弱兄姐的权力,也捉弄他们、抗议或故意不服从等等。这时的捉弄就很危险,是一种必须改善的关系的警告。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几乎每个家庭都可能见到:

哥哥站在过道一边,妹妹经过时,用手碰他一下,然后加快脚步。哥哥道“嘿!你干嘛——”追过去打了她的背一下。妹妹尖叫着喊爸爸妈妈,说哥哥瞪了她一眼,然后还打她。两个孩子互相控告对方的不是。

在这个例子里,父母如果要找出谁先“开始”这场争吵的,那就错了。他们永远也无法确定“妹妹的手碰哥哥一下”是故意的(如哥哥所说),还是无意的(如妹妹所说);也没法确定哥哥在那儿有没有轻蔑地瞪了妹妹一眼(如妹妹所说)。假设哥哥瞪了妹妹一眼,或下巴抬得高高的,这就是一种挑衅:“我让你来跟我吵。”妹妹有完全的自由选择接受或拒绝,接受的话就是回击,就好像说:“好主意,我们来吵!”在这个例子里她至少接受了一半。她也可以拒绝,不去理会,不予反击,就象在说:“对不起,这次不跟你吵!”在哥哥一方也是一样,妹妹碰撞了他一下,他可以选择还击或不理会,就当作妹妹不小心碰的。

如父母能沿着这个途径和孩子讨论,分析他们争吵的原因,就会发现争吵的责任是双方的,两个孩子都不罚或都罚都是十分公平的。最重要的是任何情况下都要教孩子用这种方法来检查自己的行为。当然不排除有时是一方故意作恶,一方纯粹无辜,这种情形很少,而且也可能因受害者不报复而减少一方的有意攻击。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捉弄”形成的一些要点。捉弄一旦形成,每个行为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甚至只是看一眼!另外也显示出,如果一个孩子热衷于报复他的被捉弄,那么另一个孩子就倒霉了。由于孩子有这种急于使对方倒霉的心理,他就要不断地报告。而作为父母的就应该警告两个孩子,再有捉弄行为发生,两个都要罚!这个建议在许多母亲看来都觉得不合理,事实上这是公平合理而又有效的。因为被捉弄的人常常不自觉地迎合,招惹对方再捉弄他,以使对方倒霉。如果两个都罚就可以消除了这个动机,结果捉弄就减少或没有了。

如何在家庭中避免或阻止这种不恰当的幽默呢?下面提供几种方法:第一,教育孩子从“接受还是拒绝挑衅”的观点来看待不恰当的幽默或恶作剧或捉弄;第二,尽力去了解捉弄发生的原因;第三,鼓励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和活动,免得一天到晚都在一起,引起争端;第四,在捉弄发生时,要双方都罚或都不罚。有些恶劣捉弄非制止不可,有的可任其自然,否则会剥夺了孩子作为“孩子”的权力;第五,不要强迫孩子分离的彼此的东西;第六,不要拿孩子来跟另一个孩子比较;第七,教育孩子尊重家里每一个人的隐私。如果掌握了这几种方法,那我们相信,在一个家庭中,是可以避免那些不恰当的幽默,从而使得真正的健康的幽默发展起来。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当我们在处理家庭关系时,会面临很多问题,每个人所想的都带有自己的特点,正因此,我们需要牢牢记住一个秘诀,那就是,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不自以为是的方法是,我们需要先为他人着想,作出假设,然后再去验证这一假设。

验证假设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争吵和困惑,都因为未验证假设,或未征得对方的同意,或未向对方说清楚,当你“以为”对方也会这么想,不必和他商量就去做时,即使他本来同意你的作法,也往往会恼怒生气。如果在两个关系亲密的人中间经常发生这种情形,长此下去一定会发生感情问题。

如果“受伤害者”压抑愤怒的情绪,什么也不说,那么积压下来的问题就更严重。有时即使他愤怒表现出来,却会得到“哦,我以为你不会在意”或“我怎么知道你会反对”等一类多半是借口的回答,这种回答往往给人以自以为是的恶劣感觉。只有在摸清了对方的意思并征得了他的同意后,假设才能定论,否则永远只能是“假设”。当你非常了解对方时,要问过之后才能确知,两种情况都不能以“不知道”或“以为”为托辞。现在举两个例子来看看“未经证实的假设”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

下面让我们来看两个关于“自以为是”的故事,看看这种毛病会给家庭关系带来多么大的恶劣后果。这两个故事都是由美国著名的家庭心理问题专家讲述的,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这是一位医生的故事。J医生是一位有名的内科医生,学问、地位、名望、财产都有了,还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四个优秀的孩子,可称人人羡慕。但他却和妻子关系处不好,使他十分苦恼。这是他第二个妻子。第一次婚姻因无法忍受妻子的专横而离异。他为现在这个妻子的美貌、柔顺所吸引,婚前她常喜欢制造一些奇异的惊喜取悦他,没想到却成了婚后的问题根源。

这位妻子自以为很了解丈夫的喜好,并且以此而骄傲,她经常不经他同意就重新布置家里。开始时,丈夫假装很惊喜,但后来发现与她的喜爱不同,于是渐渐不能忍受这种“惊喜”。他开始发脾气了,抱怨妻子故意在背后和他作对,他躲进他的古旧的书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两人关系的裂纹与日俱增,苦恼到了极点,因而去找专家帮忙,但收效甚微。一天夜里,J医生打电话给那个专家:他已发动了他的汽车,准备去自杀!让专家通知他妻子去看他自杀。专家用了两个小时让他倾吐心中的苦恼和怒气,并说服他好好谈谈。第二天早上他诉说了下面这段故事:

就在打电话那天傍晚,他回家时,他妻子热情地迎接他,她脸上异样兴奋的表情告诉他,一定又有什么“惊喜”了。晚饭后他照常去书房去准备看点书,不料一打开门,差一点没有吓昏过去!原来他心爱的古旧书房已经完全变了样!古老的橡木墙壁换成了白色缀着兰花的墙纸,绿色的厚而重的窗帘变成了浅兰色的轻纱,那厚实的、墨渍斑斑的老书桌不见了,代之以现代化的玻璃桌面,还有其他新式的布置。天哪!J医生悄然关上书房门,回到房间收拾行李。妻子对他的反应极为惊讶,也感觉到是怎么回事了。但她原来想得多周到啊!她觉得书房太沉闷阴暗了,需要改变一下环境。她肯定他喜欢浅浅的小兰花及现代化的家具,就精心布置了一番,他怎么却这样不领情呢!?

这一次,尽管他妻子在后面哭着哀求,他却一言不发地收拾好衣箱走了,在一家旅馆里想了一会儿,他决定自杀。他开动汽车,才想起要让妻子看着他毁掉自己,但又不愿意直接和她说话,才给专家来了电话。由于这突然的震惊,他妻子答应也一起来接受专家的心理治疗。她首先承认一定的事实,在她表现温柔和顺从的背后,隐藏着想控制别人的念头。为了满足她那强烈的支配欲望,她代丈夫安排一切,事先从不征得他的同意,表面上是为取悦于他,给他惊喜,实际上是在控制他。

在心理治疗中,妻子学会了倾听,真正去听、去了解丈夫的感觉和愿望。她承认,尽管她设想得很周到,去制造“惊喜”,但在她丈夫的感觉中却是暴君式的控制。她应该在实施前,先用言语去验证她的假设是否切合实际。而J医生也要了解,他易怒的脾气正表示了他不愿接受妻子,拒绝亲近她。当这些问题陆续解决之后,他们重新建立了美满的婚姻关系。

接下去是一个关于15岁女孩的故事。我们姑且将这个女孩称之为A。一天,她父母发现她离家出走,和一位30多岁的男子同居,于是去寻求少年问题专家的帮助。在专家和A谈话时,问她为什么要出走。女孩告诉她下面一段故事:

原来在A的房间里一直放着一个大纸箱,里面堆满着童年时的旧玩具、故事书、布娃娃等。纸箱使房间显得零乱,母亲经常唠叨,但A一直没去动它。有一天她回家时发现这个纸箱不见了,原来她父母把它和当天的垃圾一起倒掉了。她大发脾气,一直和母亲吵,母亲不断地说“我们以为那些东西你不要了”,A说“你们根本不尊重我的意见”,于是一气之下,她选择了离家出走。

A的抗议是有道理的,生活中,作父母的往往很少去听孩子们的意见,他们总自以为是地认为年纪大,当然懂的比孩子要多。如果母亲为了女儿房子的整洁,在扔掉纸箱前先提出警告:“你在下星期以前要把房间收拾干净,否则我要扔掉那个纸箱。”这是公平的警告,她就知道不收拾房间会有什么后果了。这种事如果只是偶然发生,那么在争吵之后也许不会有严重后果。但如果父母经常不关心、不尊重,A就必然会产生她所说的那种感觉:“既然我和我所想的,对他们没有什么意义,那我还不如离开家好了。”

这件事使她的父母感到震惊,使他们在接受专家帮助时很合作。A也了解到自己的房间太零乱,也有责任。当双方都了解了问题的实质,且愿意改进时,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就有了前提了。

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在家庭生活中,双方在做之前都没有用言语先验证自己心里的假设,结果伤害了另一方,从而破坏了家人间的关系。

还有另一种情况,也是违背原则的,就是有些人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总是从坏处着眼,即如果一句话有多种解释,他宁可取其中最坏的解释。例如:(1)丈夫:唉呀!今天晚饭的菜真棒!

妻子:一定是昨天的菜做得不够好。(2)儿子:我喜欢这条裤子。

母亲(同时买了两件):你为什么不喜欢那一条!

像上面的妻子和母亲多数都属于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因而常对外界和他人抱着嘲弄、轻视、悲观和不切实际的看法,凡事总往最坏的一面去想。对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在彼此的表现中自我领悟到一些家庭生活的秘诀,从而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为了验证假设,最好经常在家人之间问问“你的意思是……”或“不知道我是否了解了你的意思,你是说……”。这个方法可叫做“反馈”,在婚姻调解中常用。但在重述对方的意思时,注意不要夸大证据或用嘲讽的口吻。在亲密的家庭关系之间,当一方提出指责,要求对方改变时,更要验证一下你对指责和要求是否已真正了解。如果被指责一方发现对他的要求不合理,要马上提出,并具体说明什么地方不合理,希望改成什么样。如果有了不好的情绪反应,也要适当表达出来:“如果你一定要我……的话,我会很不高兴。”或“我真的不喜欢那样做,但是如果换个方式的话……。”

最后我们还要指出,有一种“自以为是”的人,叫别人无法从他那儿验证假设。这种人一向认为,只要别人重述他的话就会歪曲原意,别人也无法确知对他的了解是否正确了。下面举一个例子:

Y先生和妻子的关系有了问题。夫妇俩的关系中尽管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及不和,但最主要的是误解问题,而且是妻子对丈夫的误解。比如说:她想重新装修厨房,她丈夫也同意,就找来三个承包商估价。他们讨论过后同意由X承包商来承包,因为这位承包商虽然价格不是最低,但似乎很可靠。妻子为了确定自己没有“误解”丈夫,再问他一次,“那么你同意我打电话给X先生了?”丈夫说是。但在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