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爱叫卑微(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1:10:5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没有一种爱叫卑微

没有一种爱叫卑微试读:

简介

从她记事时起,大舅就好像不是这个家的人。记得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他刚被收容所送回了家,和街上的叫花子没有多大的区别。外婆在屋里大声地骂,他蹲在一旁小声地哭,像受伤的小动物。那么冷的天,身上只有一件破破烂烂的单衣。门口围了一群好看热闹的邻居,对着他指指点点。

不多久外公回来,一见他这样子,就跑到门背后去拖了一根扁担出来,劈头盖脸地向他打去。他“嗷嗷”地叫着,却不敢躲闪。爸爸冲上去抢外公手里的扁担,他跪在地上含糊而大声地叫着,仔细地听,是“爸爸我错了”。后来她知道,那是她大舅,小时候生病把脑子给烧坏了,是个傻子。

外公那时在外面当包工头,还是有些关系和财力的。没多久,就将大舅弄到了养路段,反正是纯体力劳动,傻子也能干得下来。

第一章

背后的爱——生的叮嘱“路上小心点儿!”从小到大,每次临出门,母亲总会叮嘱我这句话。这句话母亲重复了一辈子,也会让我铭记一辈子,受用这一生。

小时候,初学走路时,母亲担心还没学会走就想跑的我跌跟头,在旁边反复叮咛:“小心点儿!小心点儿!……”等母亲放开手的时候,她的一颗心还是系在我的身上,具体表达出来的还是那句话:“路上小心点儿!”

看着我背上入学的新书包,一蹦一跳去上学的高兴劲儿,母亲送出我老远,随风飘来的还是那句关切:“路上小心点儿……”那时候我还少不更事儿,满脑子顽皮的心眼儿,不把母亲的话当回事儿,甚至还嫌母亲絮叨。那时候我们上学要走好几里路,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家长接送。每天一出门就把母亲的嘱咐当成了耳旁风,和小伙伴们你追我赶。在乡间的小路上,我们像一群初生的牛犊,撒开欢儿地疯玩,直到满头大汗,小脸通红,衣服上鞋子上满是尘土……回到家,母亲看见了,又是心疼又是嗔怪,她会假装生气地说:“以后路上小心点儿!”

真正领略母亲这句话的内涵,是我长大成人,远离家门的那一刻。那天,母亲把我送到村边,替我抻抻衣襟,挥挥手说:“孩子,走吧,路上小心点儿……”说完,母亲就背过脸去,我想母亲一定是掉泪了,但她不愿意让我看见,她怕我难过。我知道,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自己照顾好自己,一路上多加小心!一句“路上小心点儿”,让我体会到母亲那颗牵肠挂肚的心,让我想起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意境。

每次回乡下看望母亲,母亲总是不停地问长问短,工作上的事、同事之间的事等等,我得“汇报”个遍,母亲知道我“公家的事干得不错”、能够“踏实做事,老实做人”才放心。她每次嘱咐的话,不外乎这样的内容:“钱财是身外之物,太平年间金银玉石是宝,战乱时期米粮衣布是宝,娘不指望你当官发财,只要你一家人平平安安,有碗饭吃就行了,千万别有那些歪门邪道的非分之想!”临走的时候,母亲叮嘱的还是那句话——路上小心点儿!

母亲老了,头发白了,眼睛浑浊了走路颤颤巍巍了,一句“路上小心点儿”从她缺牙少齿的口中说出来已经含混不清了,但却每每亲切地让我有流泪的感觉……

第二章

教育孩子:时间和生命的质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投地,本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期盼,但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的例子枚不胜举。怎样才能爱的得法,爱得恰到好处?以下四条教育法则供你参考。

1、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

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修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护、期望和珍惜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吗?

1.低声:

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2.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4.引导: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此时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是错误的。

5.适时:

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又天性好玩,注意力易分散,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三、美国孩子教育成长的启示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美国孩子动手或研究能力往往比中国孩子强。

1.美国孩子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

孩子小的时候功课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为主,到了该上大学之时,也不必像国内高中生那样必须走那道高考独木桥,美国孩子要想上大学只需凭学校的积点、老师的推荐以及社会活动的表现,就可申请大学。录不录取,全凭大学对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着为上大学而担心,因为这所大学不录取,那所大学也能录取。

美国孩子的成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是美国父母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独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无论在公园里,还是在街头抑或是飞机的过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摇摇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着跑的惊险镜头。

2.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

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做父母的就试着与呀呀学语的孩子交流,将父母的感情传给孩子。美国报章,有鼓励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文章,称美国的父母已达成共识,想要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首先应学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妈妈是宝宝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交流对象,母子间目光相互注视就是交往的开端。母亲还可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如:喂奶、换尿布或抱宝宝之际都会和他说话,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说一些诸如“看看妈妈”“宝宝真乖”等亲密的话语。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那些话,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和宝宝“交谈”,还可以和宝宝逗乐,比如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婴儿微笑时,要给予夸奖,更别忘了妈妈那轻轻一吻也是给宝宝的美好奖励。

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让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别不同人的人声、语境,认识不同人的脸、不同表情,维持愉快的情绪。平常注重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有问必答,同时母亲也像一个循循诱导的教师一样,与孩子促膝谈心,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没有凌驾于孩子头上的架势。笔者认为,美国孩子为何长大上大学后独立性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塑性大,这与父母对幼儿的语言开发是分不开的。

3.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据介绍,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当然也会有孩子怕寂寞,这也好办,就让他从小与小狗为伍。无怪当小狗失踪或去世时,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绝,因为孩子与狗的感情胜过了父母!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美国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的口头禅:“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

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领信用卡,这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支付账单,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汽车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得有人给你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的生活。

这种培养孩子成才的体制,对中国父母培养孩子不妨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第三章

突然想家了

今天,无意间翻出了一本东西,那是高三的时候留下的唯一一本日记。翻开第一页,讲的是2008年新年间发生的一些事,突然间,想到了家,想到了远在万里的亲人。

从成都回家的路是那么的熟悉。从成都站坐车到南昌下,而后在转车回到泰和,再坐公共汽车回家。映象中,从成都到南昌有十二站,大约每两小时停一站,总计23小时30分。经过陕西,湖北,再在九江进入江西。记得每次回家,妈都要来迎接,帮我提着包裹。碰到熟人就说,我们家亮亮今天放假,回家了。回到家,总能听到乡亲们说,我妈总是在我回家的几天前开始操心。像是要接待贵宾一样,而真正到了我要回家的那天,妈又开始担心,本来按计划已经回家了,怎么还没到呢。年少的我总是不知道妈在家等待的急切心理,我总是在回家的路上东跑跑西逛逛,而此时妈又不敢打我电话。

上次回家,是2009年春节的时候,离现在已经半年了。上次回家在家待的时间比较长,年轻的我总是不知道去珍惜这种快乐时光。离家返校那天,爸妈把我送到了第一个车站,目送着车走了很远。

又到了回家的时间了,但是这学期,由于总总原因,我选择了留在学校。听着远方的朋友一个个都往家里赶,我……我也很想回家,但是随着我们一天天的长大,总有离开父母的一天,总要有独立生活的一天。

又想起了妈那天说的话:“亮,你在成都待累了,就回家来,妈在家等你。”

真实的我

我回家才能感受我的存在,才会是真实的我,会实际的看到影子,我发现我爸妈都老了,我爸脸的皱纹多了,我妈脸晒黑了,我看到他们这么能干,我好想叫他们歇歇,好好想想自己的后半生。一晃到50岁的人还不知疲倦的。我的心好疼,疼的压抑。我却没有能力,让他们幸福,我是不是真的不孝,让我内疚,让我心疼。

我爸真的很严厉,他会给我鼓励,让我有自信的动力,优点、缺心都分析的很透,在他的眼里我是一个半生的红柿子。他的观点是养女儿是养富女,在我的印象当中我爸给我5元钱,就给我弟2元钱,给我10元钱,给我弟才5元钱,就相差这么大比例,爸从小偏爱我,我是他从小背着我长大的。现在的我却胆怯,害怕看他的眼。我的脾气孤僻、高傲、无理、任性、我有时在想是他们是不是太宠我,让我有惯性,才形成现在的我,还是我不争气,我怕高,我也怕低,我有时我不懂我现在想要什么?想得到什么/我回来的路上,发现看着远去的模糊景物,那些都是不真实的。我发现眼前的一切清楚的景物是我所需要的。以后做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还是不懈一顾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做人要有原则,做人要厚道,要宽容,不计较,吃亏就是福,我听的耳朵都长茧了,这是我爸的话。特爱唠叨,但我回家就想叫他管我,让我有种切身的真实。让我明白什么样的才是生活。平凡的我今年24岁了,有种荧光屏的光亮了,这不是我么/我的青春是这样子的,挥霍的我的青春。我有时会这样开导我自己。

做孩子的要看看的文章

在某老人安养院墙上发现的一篇文章。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头发、拧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娃娃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不知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涌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

所以,请你紧紧的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若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体谅他们,那他们便只能于痛苦中渡过余生,黑暗中逝去……

爱情可以重新再找寻,但父母一生却只得一个,珍惜、珍重!

有一种爱是不能被猜疑的

他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

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他眼馋,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也不为好吃的,就是想他们。

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他明白了,父母抛弃了他。伤心和绝望之余,他又写了一封信,说如果父母如果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这不是说气话,几个重刑犯拉他一起越狱不是一两天了,他只是一直下不了决心,现在反正是爹不亲娘不爱、赤条条无牵挂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天天气特别冷。他正和几个“秃瓢”密谋越狱,忽然,有人喊倒:“有人来看你!”会是谁呢?进探监室一看,他呆了,是妈妈!一年不见,妈妈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才五十开外的人。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裳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麻布口袋。

娘儿两对视着,没等他开口,妈妈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妈妈边抹眼泪,边说:“娃儿,信我收到了,别怪爸妈狠心,实在是抽不开身啊,你爸……又病了,我要服侍他,再说路又远……”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的说:“大娘,吃口面再谈。”刘妈妈忙站起身,手在身上使劲的擦着:“使不得、使不得。”指导员把碗塞到老人的手中,笑着说:“我娘也就您这个岁数了,娘吃儿子一碗面不应该吗?”刘妈妈不再说话,低下头“呼啦呼啦”吃起来,吃得是那个快那个香啊,好像多少天没吃饭了。

等妈妈吃完了,他看着她那双又红又肿、裂了许多血口的脚,忍不住问:“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还没等妈妈回答,指导员冷冷地接过话:“是步行来的,鞋早磨破了。”步行?从家到这儿有三四百里路,而且很长一段是山路!他慢慢蹲下身,轻轻抚着那双不成形的脚:“妈,你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

妈妈缩起脚,装着不在意的说:“坐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有干,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指导员擦了擦眼泪,悄悄退了出去。他低着头问:“爸的身子好些了吗?”

他等了半天不见回答,头一抬,妈妈正在擦眼泪,嘴里却说:“沙子迷眼了,你问你爸?噢,他快好了……他让我告诉你,别牵挂他,好好改造。”

探监时间结束了。指导员进来,手里抓着一大把票子,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光着脚走回去了,不然,您儿子还不心疼死啊!”

他妈妈双手直摇,说:“这哪成啊,娃儿在你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钱,不是折我的寿吗?”

指导员声音颤抖着说:“做儿子的,不能让你享福,反而让老人担惊受怕,让您光脚走几百里路来这儿,如果再光脚走回去,这个儿子还算个人吗?”

他撑不住了,声音嘶哑地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也是泣声一片,那是指导员喊来旁观的劳改犯们发出的。

这时,有个狱警进了屋,故做轻松地说:“别哭了,妈妈来看儿子是喜事啊,应该笑才对,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他边说边拎起麻袋就倒,他妈妈来不及阻挡,口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顿时,所有的人都愣了。

第一只口袋倒出的,全是馒头、面饼什么的,四分五裂,硬如石头,而且个个不同。不用说,这是他妈妈一路乞讨来的。他妈妈窘极了,双手揪着衣角,喃喃的说:“娃,别怪妈做这下作事,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

他像没听见似的,直勾勾地盯住第二只麻袋里倒出的东西,那是___一个骨灰盒!他呆呆的问:“妈,这是什么?”他妈神色慌张起来,伸手要抱那个骨灰盒:“没……没什么……”他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妈,这是什么?”

他妈无力地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地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地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

他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号:“爸,我改……”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儿地用头撞地。“扑通、扑通”,只见探监室外黑亚亚跪倒一片,痛哭声响彻天空……

惋叹,黄昏再美,终要天黑

清晨,总觉得一切多么美好。

爷爷早早就在家门等着我,看到两老互相搀扶着依偎在门前,让我感到有点心酸。这次回去,我带着帽子,拉扯下来,试图掩盖额头。爷爷喜欢我长着长头发,扎起马尾的样子,更喜欢我穿着七分裤和长长的衣服,他说,这样看来,他的乖孙女很阳光,很可爱。然而他却不知道,我心中那份阳光早已丢失了。不过也罢,我在他心中,始终还是个孩子。

看来,他们是有些担心了,每次回去,都是带着在家闹脾气后怏怏的郁闷回去看望他们的。但这次,他们问我为什么学习那么紧张还回去,我看到爷爷脸上的焦虑与惶急。甚至他捏捏我脸上的肉,打量着我,然后自己叹了一口气的神态与动作。我没回答,只是笑了笑。心里在想,我真的想他们了。

胃,开始微痛。

对爷爷的书房仍是情有独钟。每次回去,总喜欢呆在那里,看着满目琳琅的书籍,看着墙上的题词与壁画。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改变过。那个一尘不染的书柜上,有着爷爷最珍贵的医书。喜欢光着脚,踩上爷爷的古檀椅,踮起脚尖,翻找书柜上的那些暗藏的书。然后,偷偷的看那些难懂的医术,每次都把某些深记在脑海里——虽然有点难。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对这些点滴那么感兴趣,只是淡淡的,淡淡的,一点一点给自己灌输着。爷爷的墙头上,依然是我小学时那幅写生画。那是一棵老柏树,是我和爷爷在去肇庆时乘车路上看到的。那时候,我总喜欢背着画夹,写写画画。那幅画,真的画的很出色,爷爷希望我是有个艺术细胞的人。也许,正是他陶冶了我这一些。然而到现在,一切都那么虚渺。我似乎忘了那个放在家里即将尘封的画夹,还有我之前为之动容的画具。可能到现在,我连执起笔画一条直线的勇气都没有了。回想,也有三年多没做过画了。最后一次,可要追溯到六年级时参加学校国画比赛。还记得,画上,有两只喜鹊。那是我画给爷爷的,爷爷说,只要用心,凡事都可以做的很成功。是的。那幅画,我成功了,获得荣誉的同时,我还得到他人的青睐。当那幅画展示在学校橱窗时,我想起了,爷爷。

拖着拖鞋,来到了久违的房间。那是专属于我一个人的房间。还是那个引人瞩目的橱柜,那里摆着各种酒。小时候我一直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的卧室里,全是酒。那瓶体积不大却很显眼的94年欧颂庄园,宝红的晶莹,那么迷人。傻傻的爷爷说这是我结婚的贺礼。每说起这个,总调皮的说他渴望欲过高。但我知道,这是他们的心愿。那瓶酒,弥足珍贵。而我喜欢的那瓶滴金庄甜酒,虽然很便宜味道很一般,却让我有种满足的感觉。不是最好的,就是最赞的。总这样对爷爷说。但爷爷说我小孩子,不懂得欣赏。也许吧。

午饭过后,到了古色古香的寺庙里。为爷爷增点了长寿灯。独自一个人徘徊在略带乡村气息的庙里。庙里不大,但香火鼎盛。依旧是那棵挂满意愿的许愿树。现在看来,它也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了。突然想起了埋在树下的时间锦囊。于是,请示过拄杖后,挖掘起来。我记得,那是许愿树后第三棵龙眼树。我没头没脑的挖起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只是,想知道答案。大概挖了半小时吧,看到了那个铁罐子。汗津津的脸上显露出欣喜和紧张。打开,里面是一个雕花的木匣子。那是我搬走时和妈妈一起埋下的。里面,有外人看来似乎无聊的东西。但当我看到那些时,回忆涌上心头,泛滥。在匣子的最底层,我惊奇的发现有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是秀气工整的繁体字:

孩子,这可能是你几十年后发现的一封信,到那时候,可能我已经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了。如果你现在是快乐的,你一定要记得你的童年;如果你现在不快乐,也别忘记你的童年。那里有我们的记忆。请别怪责父母,因为他们是逼不得已才搬走的。我们也不舍得,也心疼啊孩子。每每看到你不辞辛苦回来探望我们,我们开心的同时也带有心痛。对你做的,我承认我还不够尽心尽力。你失去太多了,孩子。对于你的伤痛,永远都弥补不了。那么小的孩子,承受那么大的打击,苦了!但是,虽然我去了那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请你一定要牢牢记得,我一直都在你身边。因为你是值得让我引以为豪的孩子。署名:爷爷。

不用再多的言语,早已知晓了这一切。只是没想到过,我的冲动与调皮,揭示了本不该知道的这一切。眼眶,湿润。手里捻着那张泛黄的纸张,静默。他说的,挑起了我的那段心酸。是的,我的童年,是他伴我走过的。在我最失落时,在我被众人抛弃时,爷爷,一直对我不离不弃。甚至好的超乎我想像。此刻,我想到若是他百年归老时,我承受的打击,该比那时的大多大。现在,他仍在,我仍是对他那么尊重与敬佩。他的话,打乱了我对世事一切的看法。脑中浮现某人对我感叹的一句话:“人生真的很短暂,也许明天我上学时就会撞车死了,那样的几率不可否认。但我来到这世界,总该为自己做点什么吧。”于是,我回了他淡淡的一句话:“只要自己认为值得。”现在,他的话,和爷爷的心愿牵连在一起。仿佛又让我懂得了某些世俗的卑微。那是一份谴责,对人生的谴责。

回到他们两老身旁,顿时觉得,他们,渐渐褪色了。就像那棵苍白的许愿树,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不再矫饰。我总在他们面前表现的活泼的样子,脸上时刻挂着笑容。因为,我不想让他们担心。看到他们满足的样子及对我长大的期盼,心里揪动,微痛。

半夜,漠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