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0 11:49:23

点击下载

作者:王永炎,晁恩祥,王贵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册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册试读:

前言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君、臣、佐、使配伍原则,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具有易于保存、服用方便和便于携带等特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中西医人员都在使用,且患者自己也可以在药店买药。

在这种状况下,中成药的安全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存在药不对证、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合理和服法不正确等诸多问题,其既不符合中医理论,也不能起到治疗效果,甚至引起不良反应。近年来,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究其原因,除了中药材等方面的因素外,不少是因滥用、误用引起的,其中以用药不对证尤为突出。规避不良反应的关键就是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规定合理的疗程、避免不必要的合并用药。更为重要的是,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必须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只有将中医药理论与中成药选用紧密结合,正确选用中成药,才能收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为了促进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指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专家于2014年5月在杭州召开了“感染性疾病中成药治疗学术会议暨《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册》编委会”,共计500余位中西医临床、微生物、药学等专家参加。会上李幼平教授、王贵强教授、郑波教授、王玉光教授等数位专家围绕“抗感染中成药”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会议还就《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册》一书的编写体例、病种遴选原则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专家积极发言,献言献策,最后达成共识。此书编写以“病”(西医疾病)为纲,以“药”(中成药)为目,重点阐述不同病种中成药使用的异同,以及同一疾病不同证型中成药选用的区别,使临床医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为了提高质量,会后我们又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小型讨论,就本书“样稿”,以及病种遴选和中成药遴选原则等细节进行了一一讨论。“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是一套系列丛书,《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感染性疾病分册》是其中的一个分册。全书分为两篇。第一篇抗感染中成药,分三章简述了抗感染中成药的概述、临床应用原则、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第二篇感染性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分为内、外、妇、儿和传染病,共五章,共遴选了中成药治疗具有优势的75个感染性疾病病种。每个病种使用西医病名,对其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详细阐述,其中治疗一项总括了同一疾病不同证型的辨证要点、治法、中成药,然后对每个具体证型进行详细描述,重点强调同一证型下不同中成药选用的区别。全书内容详实,实用性强。

本书撰写得到了张洪春、马融、王玉光、王融冰等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编者2015年5月22日第一篇抗感染中成药第一章抗感染中成药概述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抗感染中成药,是指主要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中成药。

抗感染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可对应或类似于某种感染性疾病)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参考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证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一、中成药的剂型

中成药剂型种类繁多,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近几十年,中成药剂型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研制开发了大量新剂型,进一步扩大了中成药的使用范围。

中成药的剂型不同,使用后产生的疗效、持续的时间、作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因此,正确选用中成药应首先了解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一)固体制剂

固体剂型是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其制剂稳定,携带和使用方便。1.散剂

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2.颗粒剂

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根据辅料不同,可分为无糖颗粒剂型和有糖颗粒剂型,近年来无糖颗粒剂型的品种逐渐增多。3.胶囊

胶囊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胶囊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颗粒进行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4.丸剂

丸剂系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其中,蜜丸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水丸崩解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缓慢,适用于含毒性成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的处方;蜡丸缓释、长效,且可达到肠溶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5.滴丸剂

滴丸剂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滴丸剂服用方便,可含化或吞服,起效迅速。6.片剂

片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成的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也有外用或其他特殊用途者。其质量较稳定,便于携带和使用。按药材的处理过程可分为全粉末片、半浸膏片、浸膏片、提纯片。7.胶剂

胶剂系指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为原料,水煎取胶质,经浓缩干燥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含丰富的动物水解蛋白类等营养物质。作为传统的补益药,多烊化兑服。8.栓剂

栓剂系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制剂,既可作为局部用药剂型,又可作为全身用药剂型。用于全身用药时,不经过胃,且无肝脏首过效应,因此生物利用度优于口服。对胃的刺激性和肝的副作用小,同时适合不宜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9.丹剂

丹剂系指由汞及某些矿物药,在高温条件下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剂型含汞,毒性较强,只能外用。10.贴膏剂

贴膏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和(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贴膏剂用法简便,兼有外治和内治的功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巴布膏剂,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基质,加入药物制成的外用制剂。与传统的中药贴膏剂相比,能快速、持久地透皮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具有给药剂量较准确、吸收面积小、血药浓度较稳定、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11.涂膜剂

涂膜剂系指由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成膜材料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及妇科等。作用时间长,且可在创口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创口具有保护作用。一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二)半固体剂型1.煎膏剂

煎膏剂系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制剂。适用于慢性病或需要长期连续服药的疾病。传统的膏滋也属于此剂型,以滋补作用为主而兼治疗作用。2.软膏剂

软膏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常用基质分为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基质。3.凝胶剂

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按基质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凝胶和油性凝胶。适用于皮肤黏膜及腔道给药。(三)液体制剂1.合剂

合剂系指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是在汤剂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剂型,易吸收,能较长时间贮存。2.口服液

口服液系指在合剂的基础上,加入矫味剂,按单剂量灌装,灭菌制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口感较好,近年来无糖型口服液逐渐增多。3.酒剂

酒剂系指将药材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酒剂较易吸收。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4.酊剂

酊剂系指将药材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使用剂量小,不易霉败。小儿、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不宜服用。5.糖浆剂

糖浆剂系指含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比较适宜儿童使用,糖尿病人慎用。6.注射剂

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药效迅速,便于昏迷、急症、重症、不能吞咽或消化系统障碍患者使用。(四)气体剂型

气雾剂:系指将药材提取物、药材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殊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其中以泡沫形态喷出的称泡沫剂。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或其他方法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可用于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或腔道给药。二、中成药分类

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分为以下20类:1.解表剂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2.泻下剂

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3.和解剂

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4.清热剂

清气分热(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5.祛暑剂

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6.温里剂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7.表里双解

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8.补益剂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9.安神剂

重镇安神,滋养安神。10.开窍剂

凉开,温开。11.固涩剂

固表止汗,涩肠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咳,固崩止带。12.理气剂

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13.理血剂

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14.治风剂

疏散外风,平息内风。15.治燥剂

清宣润燥,滋阴润燥。16.祛湿剂

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17.祛痰剂

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息风。18.止咳平喘剂

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19.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健脾消食。20.杀虫剂

驱虫止痛,杀虫止痒。三、中成药安全性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证、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类型,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黏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第二章抗感染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是为适应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需要而制定的,是临床应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每种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具体要求,还应以药品说明书、最新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为准。在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遵循中医基础理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药物,辨证辨病施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使用管理,《指导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应遵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卫医政发 〔2008〕71号)执行。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理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适宜的中成药。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不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3.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4.使用剂量的确定

对于有明确使用剂量的,慎重超剂量使用。有使用剂量范围的中成药,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偏小值。5.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能口服给药的,不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和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必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二、联合用药原则(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1.当疾病复杂,1种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

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符合中医传统配伍理论的要求,无配伍禁忌。

2.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时,应谨慎考虑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3.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

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

2.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中西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谨慎联合使用。如果中西药注射剂确需联合用药,应根据中西医诊断和各自的用药原则选药,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联用药物的种数和剂量,根据临床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2.中西药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如穴位注射、静脉注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2.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3.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此类药物多为含有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组分,如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鳖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4.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这类药物多数含有通经祛瘀类的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的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瞿麦、木通、漏芦等。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

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法,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

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他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他情况下不应使用。

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第三章抗感染中成药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一、解表剂

解表剂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鼻炎、扁桃腺炎、腮腺炎、咽炎、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产后发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2)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最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多,则耗伤气津,重则导致亡阴亡阳之变。(3)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4)服用解表剂时忌生冷、油腻之品,多饮水,注意休息。(5)若外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二、泻下剂

泻下剂是以大黄、芒硝、火麻仁、牵牛子、甘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利大便、泻下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中成药。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五类。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少尿、无尿、胸水、腹水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腹膜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泻下剂作用峻猛,大多易于耗损胃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2)老年体虚,新产血亏,病后津伤,以及亡血家等,应攻补兼施,虚实兼顾。三、和解剂

和解剂是以柴胡、黄芩、青蒿、白芍、半夏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用以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胃肠不和、肝脾不和等证的中成药。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临床以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呕吐下利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疟疾、感冒、各类肝炎、胆囊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本类方剂以驱邪为主,纯虚不宜用。(2)临证使用要辨清表里、上下、气血以及寒热虚实的多少选用中成药。四、清热剂

清热剂是以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中成药。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退虚热等六类。临床以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各类肺炎、肝炎、胃肠炎、带状疱疹、登革热、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中病即止,不宜久服。(2)注意辨别热证的部位。(3)辨别热证真假、虚实。(4)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之体,可配伍醒脾和胃之品。(5)如服药呕吐者,可采用凉药热服法。五、祛暑剂

祛暑剂是以藿香、佩兰、香薷、鲜金银花、鲜扁豆花、鲜荷叶、西瓜翠衣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中成药。祛暑剂分为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利湿和清暑益气四类。临床以身热、面赤、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洪大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小儿感染性腹泻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暑多夹湿,祛暑剂中多配伍祛湿之品,但不能过于温燥,以免耗伤气津。(2)忌生冷、油腻饮食。六、温里剂

温里剂是以制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中成药。温里剂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三大类。临床以畏寒肢凉、喜温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宫颈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凡实热证、素体阴虚内热、失血伤阴者不宜用。(2)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七、表里双解剂

表里双解剂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的中成药。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和解表温里三类。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用于治疗感冒、急性胰腺炎、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肾炎等有表里同病表现者。

注意事项:(1)必须具备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者,方可应用,否则即不相宜。(2)辨别表证与里证的寒、热、虚、实,然后针对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3)分清表证与里证的轻重主次。八、补益剂

补益剂是以人参、黄芪、黄精、玉竹、当归、熟地、女贞子、鹿茸、肉苁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中成药。补益剂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和阴阳双补6种,临床以气、血、阴、阳虚损不足诸证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鼻窦炎、病毒性肺炎、肾小球肾炎、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肾盂肾炎出现气血阴阳虚损表现者。

注意事项:(1)辨治虚证,辨别真假。(2)体质强壮者不宜补,邪气盛者慎用。(3)脾胃素虚宜先调理脾胃,或在补益方中佐以健脾和胃、理气消导的中成药。(4)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九、安神剂

安神剂是以磁石、龙齿、珍珠母、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安定神志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神志不安疾患的中成药。安神剂分为重镇安神和滋养安神两类。临床以失眠、心悸、烦躁、惊狂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胆道感染等出现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重镇安神类多由金石药物组成,不宜久服,以免有碍脾胃运化,影响消化功能。(2)素体脾胃不健,服用安神剂时可配合补脾和胃的中成药。十、开窍剂

开窍剂是以麝香、冰片、石菖蒲等芳香开窍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用以治疗神昏窍闭(神志障碍)、心痛彻背诸证的中成药。开窍剂分为凉开(清热开窍)和温开(芳香开窍)两类。临床以神志障碍、情志异常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登革热、水痘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神昏有闭与脱之分,闭证可用本类药物治疗,同时闭证要与祛邪药同用,脱证不宜使用。(2)孕妇慎用或忌用。(3)开窍剂久服易伤元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十一、固涩剂

固涩剂是以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五倍子、肉豆蔻、桑螵蛸、金樱子、煅龙骨、煅牡蛎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用以治疗气、血、精、津耗散滑脱之证的中成药。固涩剂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和固崩止带五类。临床以自汗、盗汗、久咳、久泻、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肺结核病、慢性咳嗽、细菌性痢疾、病毒感染性腹泻、尿路感染、宫颈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剂,则有“闭门留寇”之弊。十二、理气剂

理气剂是以枳实、陈皮、厚朴、沉香、乌药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中成药。理气剂分为行气剂和降气剂。临床以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不畅、胸胁胀痛、游走不定、情绪抑郁、月经不调或喘咳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肺炎、肝炎、胆囊炎、盆腔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理气药物大多辛温香燥,易于耗气伤津,助热生火,当中病即止,慎勿过剂。(2)年老体弱、阴虚火旺、孕妇或素有崩漏、吐衄者应慎用。十三、理血剂

理血剂是以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三七、水蛭、虻虫、苏木、大小蓟、花蕊石、血余炭、藕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活血祛瘀或止血作用,用以治疗各类瘀血或出血病证的中成药。理血剂分为活血与止血两类。临床以刺痛有定处、舌紫黯、瘀斑瘀点、痛经、闭经、病理性肿块,及各种出血病证(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肝炎、艾滋病、带状疱疹、宫颈炎、盆腔炎、产后发热等有瘀血表现者。

注意事项:(1)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禁用活血祛瘀剂。(2)逐瘀过猛或久用逐瘀,均易耗血伤正,只能暂用,不能久服,中病即止。十四、治风剂

治风剂是以川芎、防风、羌活、荆芥、白芷、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天麻、鳖甲、龟板、牡蛎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等作用,用于治疗风病的中成药。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和平息内风两类。临床以头痛、口眼斜、肢体痉挛、眩晕头痛、猝然昏倒、半身不遂或高热、抽搐、痉厥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应注意区别内风与外风。(2)疏散外风剂多辛香走窜,易伤阴液,而助阳热,故阴津不足或阴虚阳亢者应慎用。十五、治燥剂

治燥剂是以桑叶、杏仁、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外燥或滋阴润燥等作用,用于治疗燥证的中成药。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和滋阴润燥两类。临床以干咳少痰、口渴、鼻燥、消渴、便秘、舌红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首先应分清外燥和内燥,外燥又须分清温燥与凉燥。(2)甘凉滋润药物易于助湿滞气,脾虚便溏或素体湿盛者忌用。十六、祛湿剂

祛湿剂是以羌活、独活、秦艽、防风、防己、桑枝、茯苓、泽泻、猪苓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中成药。祛湿剂分为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和祛风胜湿五类。临床以肢体麻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腰膝疼痛、屈伸不利及小便不利、无尿、水肿、腹泻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感染性腹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尿路感染、宫颈炎、盆腔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多辛燥,易于耗伤阴津,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慎用。十七、祛痰剂

祛痰剂是以半夏、贝母、南星、瓜蒌、竹茹、前胡、桔梗、海藻、昆布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除痰涎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证的中成药。祛痰剂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和化痰息风五类。临床以咳嗽、喘促、头痛、眩晕、呕吐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肺炎、百日咳、支气管扩张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辨别痰证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标本缓急。(2)有咯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血。(3)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4)辨明生痰之源,重视循因治本。十八、止咳平喘剂

止咳平喘剂是以杏仁、苏子、枇杷叶、紫菀、百部、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止咳平喘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痰、咳、喘证的中成药。止咳平喘剂分为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和纳气平喘八类。临床以咳嗽、咳痰、哮喘、胸闷、憋气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外感咳嗽初起,不宜单用止咳平喘剂,以防留邪。十九、消导化积剂

消导化积剂是以山楂、神曲、谷麦芽、鸡内金、莱菔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中成药。消导化积剂分为消食导滞和健脾消食两类。临床以脘腹胀闷、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腹胀、腹痛或泄泻、舌苔腻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炎、胆囊炎、细菌性痢疾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使用人参类补益药时,不宜配伍使用含莱菔子的药物。(2)食积内停,易使气机阻滞,气机阻滞又可导致积滞不化,可配伍具有理气作用的药物,使气行而积消。(3)消导剂虽较泻下剂缓和,但总属攻伐之剂,不宜久服,纯虚无实者禁用。二十、杀虫剂

杀虫剂是以苦楝根皮、雷丸、槟榔、使君子、南瓜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作用,用以治疗人体消化道寄生虫病的中成药。杀虫剂分为驱虫止痛和杀虫止痒两类。临床以脐腹作痛、时发时止、痛定能食、面色萎黄,或面白唇红,或面生干癣样的白色虫斑,或胃中嘈杂、呕吐清水、舌苔剥落、脉象乍大乍小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驱杀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内的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

注意事项:(1)宜空腹服,尤以临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2)有时需要适当配伍泻下药物,以助虫体排出。(3)驱虫药多有攻伐作用或有毒之品,故要注意掌握剂量,且不宜连续服用,以免中毒或伤正。(4)年老、体弱、孕妇等慎用或禁用。(5)临证时结合粪便检验,若发现虫卵,再辨证选用驱虫剂。(6)服驱虫剂之后见有脾胃虚弱者,适当调补脾胃以善其后。(唐仕欢)第二篇感染性疾病中成药临床应用第一章内科感染性疾病第一节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一、普通感冒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普通感冒的诊断、辨证和中成药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普通感冒的诊断、辨证和中成药治疗。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度、自限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可见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症。常见的病原体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其中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最为常见。

中医学认为,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型的外感病,以感受风邪为主,可兼有寒、热、湿等邪气,也可兼有阴、阳、气、血的不足,病位主要在肺卫,病程3~7天,很少传变,包括前人所论之冒风、伤风等病证。中西医学对普通感冒的认识基本相同。3 流行病学

普通感冒大多散发,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全身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不会造成流行。4 病因病理

相关病毒侵袭上呼吸道黏膜后,导致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受损,少量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浆液性、黏液性炎性渗出物。

中医学认为,普通感冒四季均可发生,气候骤变、寒暖失常等为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人体护卫不当或正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内因。风邪为主要病邪,常兼寒邪或热邪为患,暑湿感冒仅见于暑季。普通感冒病位常局限在肺卫,极少传变,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5 临床表现

早期先有鼻和咽喉部灼热、不适,随后出现鼻塞、喷嚏、流清涕、咳嗽,症状较重者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通常不发热或仅有低热。6 诊断

6.1 病史:潜伏期1~3日,起病急,病例多呈散发。

6.2 症状:早期有鼻和咽喉部灼热、不适,鼻塞,喷嚏,流清涕,咳嗽。鼻部分泌物增加、咳嗽是普通感冒特征性症状。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发病季节及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出诊断。

6.3 中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风寒证、风热证、暑湿证和体虚感冒(气虚证)等。7 鉴别诊断

临床需与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相鉴别。8 治疗

8.1 西医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是普通感冒的主要治疗方法,注意休息、多饮水;针对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对鼻塞、流涕者可给予减轻鼻黏膜充血剂;对咳嗽者可给予止咳药。应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8.2 中医治疗原则

祛除病邪,扶助正气,缓解症状,恢复人体正常功能。

8.3 中成药用药方案

辨风寒风热:鼻流清涕、无咽部肿痛为外感风寒;鼻流黄涕、咽喉肿痛为外感风热。

辨不同兼夹:如口鼻咽干、咳嗽少痰或无痰者多兼燥邪;身重、胸脘满闷、苔腻者多兼痰湿;脘腹胀闷、呕恶、纳呆者多兼食积。

辨偏虚偏实:恶风、汗出者多为表虚;身痛、无汗者多为表实;乏力、气短、舌淡、反复感冒者多为气虚;潮热汗出、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者多为阴虚(表1-1)。表1-1 普通感冒分证论治(1)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塞声重,流涕清稀,或咽痒咳嗽,痰白稀,口不渴,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头痛,肢体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中成药】九味羌活丸(颗粒)、葛根汤颗粒、感冒清热颗粒(胶囊)、正柴胡饮颗粒、感冒软胶囊(表1-2)。表1-2 普通感冒风寒证论治

其他药物如桂枝颗粒可酌情选用。(2)风热证:发热重,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无汗,头痛,咽痛,口渴欲饮或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辨证要点】发热、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咽痛,口渴欲饮,咳嗽痰黄,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疏泄风热。【中成药】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感冒清胶囊、感冒灵颗粒、芎菊上清丸、牛黄清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片、颗粒、胶囊)、桑菊感冒片(颗粒)、清开灵软胶囊(表1-3)。表1-3 普通感冒风热证论治

其他药物如柴黄片、柴银口服液等药可酌情选用。(3)暑湿证:恶寒发热,头重,胸腹闷胀,呕恶腹泻,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腻,渴不多饮,舌苔白腻,脉濡滑。【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头重,胸闷腹胀,呕恶腹泻,肢倦神疲,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中成药】藿香正气水(颗粒、片、合剂、口服液、滴丸、胶囊、软胶囊、丸)、保济丸(口服液)、十滴水(口服液、胶丸、软胶囊)、甘露消毒丸、六合定中丸(表1-4)。表1-4 普通感冒暑湿证论治(4)体虚感冒(气虚证):恶寒发热,时时形寒,自汗,头痛,鼻塞,语声低怯,气短,倦怠,苔白,脉浮无力等。【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自汗,气短,倦怠,苔白,脉浮而无力。【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参苏丸(胶囊、片)、表虚感冒颗粒(表1-5)。表1-5 普通感冒体虚感冒(气虚证)论治9 预后

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度、自限性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学认为,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型的外感疾病。总体来看,该病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但其喷嚏、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及发热、恶寒、头痛、全身酸痛等诸多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与社交,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造成器官损伤,并发感染,导致其他疾病。中西药都用具有缓解症状的作用,但由于中药是复方制剂,其组成药物除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外,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多种功效。如果早期应用,还能达到消除病原微生物、阻断疾病进展、避免产生不良后果的目的。(张晓阳)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辨证和中成药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辨证和中成药治疗。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往往因受凉或过度疲劳削弱了上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功能,故发病多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之时或过度劳累之后,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而致。本病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积极治疗多于短期内恢复,若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3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因气候变化诱发加重。受凉为主要原因,秋冬为本病多发季节,寒冷地区也多见。无传染性,但在流感流行时,本病的发生率更高。4 病因病理

病因主要与微生物,物理、化学因素,过敏反应等有关。病原体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常见病毒为腺病毒、流感病毒(甲、乙)、冠状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近年来,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加,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亦较多见。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等)的吸入均可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引起急性损伤和炎症反应。常见的吸入致敏源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动物毛皮和排泄物;或对细菌蛋白质过敏,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的移行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急性炎症反应。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可伴纤毛上皮细胞损伤、脱落;黏液腺体肥大增生。合并细菌感染时,分泌物呈脓性。5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起病较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咳嗽、咳痰可延续2~3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伴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6 诊断

本病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病毒和细菌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7 鉴别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7.1 流行性感冒

起病急骤,发热较高,全身中毒症状(如全身酸痛、头痛、乏力等)明显,呼吸道局部症状较轻。流行病史、分泌物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7.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肺部无异常体征。胸部X线正常。

7.3 其他肺部疾病

如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麻疹、百日咳等多种疾病可表现为类似的咳嗽咳痰表现,应详细检查,以资鉴别。8 治疗

8.1 西医治疗原则

8.1.1 对症治疗

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咳必清)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必嗽平)、桃金娘油提取物化痰,也可雾化帮助祛痰。较为常用的为兼顾止咳和化痰的棕色合剂,也可选用中成药止咳祛痰。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2药如茶碱类、β受体激动剂等。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8.1.2 抗菌药物治疗

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应及时使用。可以首选新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亦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多数患者口服抗菌药物即可,症状较重者可经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少数患者需要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指导用药。

8.1.3 一般治疗

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

8.2 中成药用药方案

8.2.1 基本原则

根据病情轻重、疾病类型和疾病人群,辨证使用中成药。

8.2.2 分证论治

基本病机为外邪侵袭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病位在肺与气道,以实证居多。本病治疗原则为宣肺祛邪,应重视化痰顺气法的应用,使痰清气顺,肺气得宣,咳嗽易愈(表1-6)。表1-6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分证论治(1)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白,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辨证要点】咳嗽声重,咳白色稀痰,鼻塞流涕,恶寒(怕冷)发热,不出汗,头痛。【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中成药】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口服液)、三拗片、杏苏止咳糖浆(颗粒、口服液)、二陈丸、镇咳宁糖浆(胶囊、口服液)、小青龙合剂(颗粒、胶囊、口服液)等。(表1-7)表1-7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寒袭肺证论治(2)风热犯肺证:咳嗽次数多,且剧烈,咳时汗出,呼吸时喘粗气,或者咳嗽时声音嘶哑,咽喉部干燥疼痛,痰厚发黄,痰不易咳出,常伴鼻流清涕,口渴欲饮,头痛,肢体酸痛,身体发热且恶风。【辨证要点】咳嗽频剧,咳时汗出,呼吸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稠且黄,常伴鼻流清涕,口渴引饮,头痛肢楚,身热恶风,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中成药】感咳双清胶囊、蛇胆川贝液、止嗽化痰颗粒、止咳橘红颗粒、清肺消炎丸、清气化痰丸、急支糖浆、枇杷止咳颗粒(胶囊)、橘红丸、痰咳净散(片)、肺力咳合剂(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软胶囊、清开灵注射液(表1-8)。表1-8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论治(3)燥邪伤肺证

①温燥伤肺证:咳嗽少痰,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咽干,咽痛,唇鼻干燥,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发热,舌尖红,舌苔薄黄而干,脉细数或无变化。

②凉燥伤肺证:咳嗽,痰少或无痰,喉痒,咽干唇燥,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紧。【治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辨证要点】咳嗽少痰或无痰,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咽干咽痛,恶寒发热。【治法】清肺润燥,疏风清热。【中成药】养阴清肺丸、利肺片、蜜炼川贝枇杷膏、养阴清肺膏(糖浆、口服液)、止咳祛痰颗粒、蛇胆川贝枇杷膏、清开灵软胶囊(表1-9)。表1-9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燥邪伤肺证论治9 预后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体质弱者可迁延不愈,发展成慢性支气管炎,应引起足够重视。10 预防

增强体质,避免劳累,防止感冒。改善生活卫生环境,防止空气污染。清除鼻、咽、喉等部位的病灶。(李泽庚 杨程)三、支气管扩张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支气管扩张的诊断、辨证和中成药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支气管扩张的诊断、辨证和中成药治疗。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支气管扩张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由于反复感染,特别是广泛性支气管扩张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肺组织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3 流行病学

支气管扩张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在我国,支气管扩张并非少见病。长期以来,对这一疾病缺乏重视,之前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支气管扩张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因此,支气管扩张的患病率仍不清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4 病因病理

支气管扩张是由多种疾病(原发病)引起的一种病理性改变。各种病因包括既往下呼吸道感染、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异物和误吸、大气道先天性异常以及免疫功能缺陷等。多数儿童和成人支气管扩张继发于肺炎或其他呼吸道感染(如结核、童年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5 临床表现

5.1 病史

有气管-支气管反复感染,逐渐加重病史;有反复慢性咳嗽、咳脓痰或咯血史。

5.2 症状

急性发作时有发热、胸痛,脓痰明显增多,1日可达数百毫升。典型痰液静置后自上至下可分4层:泡沫、黏液、脓性物、坏死组织沉淀物。厌氧菌感染时痰有臭味,咳痰与体位改变有关。干性支气管扩张时仅有慢性反复咯血,或伴有少量咳痰。

5.3 体征

早期、轻度或干性支气管扩张可无阳性体征。典型病变反复感染后患侧肺部有固定性湿性啰音,有时伴干啰音。慢性化脓性支气管扩张患者有杵状指、趾。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周围肺纤维化、肺心病、心衰等并发症者,可以见到相应疾病的体征。

5.4 理化检查

血常规:继发感染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部分患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胸部CT或高分辨CT(HRCT)检查:柱状扩张管壁增厚,呈双轨征或印戒征,并延伸至肺的周边;静脉曲张型扩张呈串珠状,囊状扩张表现为支气管显著扩张,成串或成簇囊样改变。6 诊断

应根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手段。

6.1 病史

发病对象以儿童及青少年最多,过去曾患有百日咳、麻疹、肺炎、肺结核等疾病,或有鼻窦炎、慢性扁桃腺炎、龋齿及齿龈炎病史。

6.2 咳嗽

咳嗽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症状(>90%),且多伴咳痰(75%~100%)。咳痰量大且多呈脓性,典型的痰液分为4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底层为坏死组织。如合并厌氧菌感染,痰有恶臭味。

6.3 咯血

半数患者可出现咯血,且多与感染相关。若反复继发感染,可出现食欲不振、盗汗、消瘦、贫血、焦虑、乏力及生活质量下降。

6.4 呼吸困难1

72%~83%患者伴有呼吸困难,其程度与FEV下降、支气管扩张程度及痰量相关。上述任一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往往提示感染导致急性加重。

6.5 体征

常持续存在固定部位的粗湿性啰音,1/3的患者可闻及哮鸣音或粗大的干啰音。半数患者可见杵状指(趾)。

6.6 X线

X线显示正常或双下肺纹理紊乱、增粗,或呈卷发样改变,或呈片状阴影,或呈肺不张改变。

6.7 肺部CT、高分辨率CT(HRCT)

肺部CT、高分辨率CT(HRCT)等可确定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程度和形态改变,如柱状、囊状或混合性改变。7 鉴别诊断

出现慢性咳嗽、咳痰者需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慢性肺脓肿等鉴别,需要强调的是,典型的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限时,不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复咯血需要与支气管肺癌、肺结核以及循环系统疾病(风心病、肺动脉高压等)进行鉴别。8 治疗

8.1 西医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包括物理治疗(如体位排痰、震动拍击等痰液引流)、抗菌药物治疗、化痰、平喘、咯血的对症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治疗目的包括确定并治疗潜在病因以阻止疾病进展,维持或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减少日间症状和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8.2 中成药用药方案

中医学认为,支气管扩张属于“咳嗽”“咯血”“肺痈”等病范畴,临床中也有将支气管扩张诊断为“肺痿”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多以反复咳嗽、大量脓痰以及咯血为主诉。支气管扩张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急性发作期,痰热壅肺证和肝火犯肺证多见;稳定期(恢复期),肺脾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多见,亦可见肺肾两虚证。辨证时首辨虚实,临证加减。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稳定期多以虚为主,但也常常存在虚实夹杂的情况,需分清虚多实少或实多虚少。证候分类是支气管扩张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支气管扩张证候错综复杂,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可呈现不同证候,有的发作期表现为本虚标实,临证时应结合患者情况具体辨证应用,不可拘泥于本《指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