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9:10:23

点击下载

作者:何志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试读:

前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翔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共计141卷,涵盖了当今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数十个主要国际组织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列国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6月第一章国土与人民第一节自然地理一 地理位置

塞浦路斯位于东经32°16′~34°37′,北纬34°33′~35°34′,面积9251平方公里,四周环海,海岸线全长782公里。塞浦路斯地处地中海东北端,毗邻欧亚非三大洲,扼东西方交通要冲,素有地中海“金钥匙”之称。它东临叙利亚海岸90公里,西至希腊的罗得岛360公里,南到苏伊士运河439公里,北距土耳其安纳托利亚海岸仅60公里,与土耳其隔海相望,是地中海中仅次于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第三大岛。二 行政区划

塞浦路斯全国分为6个行政区:尼科西亚行政区、利马索尔行政区、拉纳卡行政区、法马古斯塔行政区、帕福斯行政区和凯里尼亚行政区。

尼科西亚行政区面积2714平方公里,人口39.1万(2008年)。尼科西亚市既是尼科西亚行政区首府所在地,也是塞浦路斯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是塞浦路斯六大城市中唯一位于内陆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首都不在沿海的岛国首都之一。尼科西亚市的兴盛最早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著名的勒得拉城,现在尼科西亚市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还称之为勒得拉。尼科西亚这个名称的希腊语为莱夫科西亚,相传由埃及托勒密王托勒密·索特之子勒夫康(Lefkos)于公元前280年所建,后来法兰克人、威尼斯人、土耳其人和英国人统治时期,相继作为塞浦路斯的行政首府。另有说法称,尼科西亚之名源于流经该城的一条河流,此河的河床上生长着大量的白杨树(lefki),因而该城被称之为莱夫科塞(Lefkothea),意为“白衣天使”。尼科西亚城四周有16世纪威尼斯人修建的要塞,城里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博物馆和纪念碑等。1974年7月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尼科西亚被分割为两部分,中间的分界线即“绿线”,驻有联合国维和部队。尼科西亚市成为自柏林墙被推倒后,世界上唯一一个分裂的首都。

利马索尔行政区位于塞浦路斯南部,面积1396平方公里,人口196553(2001年),行政首府设在利马索尔市。利马索尔市是塞浦路斯的第二大城市,人口157500。1974年后成为塞浦路斯共和国的主要港口、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英国的阿克罗蒂里空军基地就在其西南,英国军事人员及其家属常来探亲访友和旅游度假,给该城市增添了繁荣。

拉纳卡市行政区位于塞浦路斯东南部,面积1129平方公里,人口115268(2001年),行政首府设在拉纳卡市。拉纳卡市曾是腓尼基人短暂统治塞浦路斯时期的首府。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拉纳卡市是欧洲基督教徒前往圣城耶路撒冷的中转站和外交使团的驻地。拉纳卡市人口70500,是塞浦路斯的第二大商贸港口和重要的旅游胜地。拉纳卡市北部有塞浦路斯炼油厂,南部有拉纳卡国际机场。

法马古斯塔行政区位于塞浦路斯的东部,面积1979平方公里,人口37738(2001年数据,不包括土耳其族人),其辖区包括整个卡尔帕斯半岛。

帕福斯行政区位于塞浦路斯的最西端,面积1393平方公里,人口66364,首府设在帕福斯市。帕福斯市位于塞浦路斯的西南海岸,人口45900。现在帕福斯是塞浦路斯发展最快的旅游胜地,拥有塞浦路斯第二大国际机场和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渔港。

凯里尼亚行政区位于塞浦路斯的北部,面积640平方公里,行政[1]首府设在凯里尼亚市。凯里尼亚市位于北海岸,为早期阿卡亚移民所建,是塞浦路斯六大城市中最古老的城市。

塞浦路斯共和国的行政区划,基本沿袭了奥斯曼帝国和英国统治时期的行政区划,以六大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城市之中。同时这六大城市除首都尼科西亚位于岛的中部内陆外,其他5个行政区首府均是沿海港口城市,这也是塞浦路斯旅游业兴旺的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自1974年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后,形成了事实上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南北分治的局面,土耳其族人建立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控制着35%的领土,其中包括整个凯里尼亚行政区、法马古斯塔行政区的绝大部分、拉纳卡行政区的北端、尼科西亚市的北部一角和莫尔富及莱夫卡地区。土耳其族控制区分为5个行政区,即尼科西亚行政区、法马古斯塔行政区、凯里尼亚行政区、莫尔富行政区和特里科莫行政区。

英国在塞浦路斯拥有两个主权军事基地,即位于塞浦路斯最南端、利马索尔以西的阿克罗蒂里空军基地和位于法马古斯塔西南、拉纳卡东北部的德凯利亚陆军基地,占地277平方公里,占塞浦路斯领土的3%。三 地形特点

塞浦路斯岛形状犹如一张铺开的鹿皮,西南端的皮特拉托罗米岛颇像鹿头,而东北部的卡尔帕斯半岛顶端的安德烈亚斯角酷似鹿尾。全岛东西最长处约241公里,南北最宽处97公里,最窄处仅37公里。

塞浦路斯的地形可分为三大部分:中西部是塞浦路斯最大的山脉——特罗多斯山脉,方圆3200平方公里,约占塞浦路斯面积的1/3,其最高峰奥林波斯山海拔1951米。

北部的凯里尼亚山脉相对较低,沿北部海岸自西向东绵延160公里,山势陡峭,最高峰基帕里索武诺山(Kyparissovouno)海拔1024米。凯里尼亚山脉沿北部海岸向东延伸,山势趋缓,构成了卡尔帕斯半岛的主脊。

特罗多斯山和凯里尼亚山之间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是肥沃的迈萨奥里亚平原(“迈萨奥里亚”希腊语意为“山岳之间”)或中央平原。虽然叫做平原,其实地势并不十分平坦,而是由低山丘陵组成,面积约2057平方公里,是塞浦路斯的主要农业区。

塞浦路斯的沿海地区几乎被峡谷所包围。北部是沿海的褶皱状的凯里尼亚峡谷,南部是拉纳卡峡谷和利马索尔峡谷,西部是帕福斯峡谷和克里索克乌峡谷(Chrysochou),东部是法马古斯塔峡谷。四 河流与湖泊

塞浦路斯没有常年不干的河流,只有季节性的河流。在冬季,在特罗多斯山脉形成多条河流,流向不同的方向。雅利斯河(Yialias River)和派季埃奥斯河(Pedhieos River)向东流经美索利亚平原,进入法马古斯塔湾。塞尔拉亨斯河(Serraghis River)流向西北的莫[2]尔富平原。夏季干旱少雨,岛上所有的河流全都干涸。

塞浦路斯有2个大咸湖,其中拉纳卡附近的一个咸湖最大,面积约为3.4平方公里,盛产食盐。冬季海水经由地下渗到湖内,水深达2米左右,到春季渗水停止,而且湖水逐渐蒸发,湖底地面上留下厚厚的盐层。每年可产食盐3500吨。当地人对这个盐湖有一个美妙的传说。传说拉纳卡的主教拉扎鲁斯在基督使他复活后来到拉纳卡,他向葡萄园的一位农妇乞讨一点葡萄解渴,农妇拒绝了他,拉扎鲁斯把农妇的葡萄园变成了盐湖来发泄他的愤怒。威尼斯人占领时期,塞浦路斯所产食盐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塞浦路斯还将所产食盐进贡帝国素丹。五 气候

塞浦路斯的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在气温、降雨等方面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5月中旬至9月中旬是炎热干燥的夏季,11月中旬至次年3月中旬是多雨、潮湿、天气变化无常的冬季,夏季和冬季之间是短暂的秋季和春季。

在夏季,主要受来自于东南亚上空的强大陆低气压扩散形成的弱低压槽的影响,塞浦路斯的气温较高,而且万里无云。在冬季,塞浦路斯靠近欧亚大陆与北非低压带之间的自西向东穿越地中海的频繁变化的弱低气压流,受这种弱低气压流影响的天气通常会至少持续一天,并造成最大的年降雨量,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降雨量,大约是整个塞浦路斯年均降雨量500毫米的60%。降雨量顺着西南风向而增加,从450毫米增加到特罗多斯山脉的约1100毫米,而下风向的北部和东部的降雨量明显减少,中央平原和岛的东南部地区的降雨量分别仅为300毫米和400毫米。沿着岛的最北端自西向东延伸160公里的凯里尼亚山脉的狭窄山脊,降雨量有所增加,在海拔1000米之上的山脊降雨量可达550毫米。塞浦路斯降雨量的统计分析显示,最近30年来塞浦路斯的降雨量趋于减少。暖和月份的降雨对水资源和农业的贡献不大或没有积极影响。秋季和冬季的降雨提供了农业灌溉和自来水的供给。在低地地区和北部地带很少下雪,但在冬季通常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地区出现降雪,时间一般从12月的第一周至次年的4月中旬。积雪一般不会持久,但是,在最寒冷的季节,特别是在特罗多斯山的北部山坡上,也会出现相当深的积雪。

夏季气温较高,7~8月间,中央平原和特罗多斯山区的日平均气温分别在29℃和22℃,而最高气温分别达到36℃和27℃。冬季暖和,1月的日平均气温,中央平原为10℃,海拔较高的特罗多斯山区为3℃,最低气温分别为5℃和0℃。

空气相对湿度,冬季平均为60%~80%,夏季平均为40%~60%,中午会更低些。大雾天气很少见,能见度一般都很好。一年四季阳光充足,特别是4~9月,日平均光照时间长达11个小时。

塞浦路斯岛上的风一般轻微柔和,风向多变。大风偶有发生,但强风很少出现,只有在沿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地区才可能有强风光顾。第二节自然资源一 地质

在两亿多年前晚三叠纪以前时期,东地中海的底盘在火山压力下破裂,熔融的岩石和熔岩喷发,形成了特罗多斯山脉和凯里尼亚山脉。中部特罗多斯一带山地的熔岩以极大的力量喷出,把聚集在海床的沉积层摇落下去,剩下来的少许沉积物被风雨从最高的山顶上冲刷下来,使含有丰富矿物质的火成岩暴露于地表。这些矿物质有铜、黄铁矿、石棉、黄金,在相当长时期曾是塞浦路斯的财富。形成凯里尼亚山脉的力量相对较小,保留了山顶上的石灰岩,山的侧翼则是白垩(一种微细的碳酸钙的沉积物,是方解石的变种)。

此后随着地壳运动,陆地逐渐上升,形成了狭窄的海岸阶地和广阔的中部低地区,岛屿四周的海域也相对地变浅。

塞浦路斯的地表面积大约1/4是由火成岩的露头、白垩、泥灰岩和砂岩构成。火成岩的露头由安山岩和枕状熔岩以及深层的蛇纹岩组成。岛的其余部分是较新的沉积岩,它们主要是石灰岩,特别是凯里尼亚山脉的赫拉里昂石灰岩。白垩主要是达利群,在凯里尼亚山脉的南边形成了一条达利群宽带,从塞浦路斯西北部向南通向拉纳卡。泥灰岩和砂岩带从莫尔富经过中央低地延伸到法马古斯塔。陆地形成的次序造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区。其中最明显的是:中央地块、凯里尼亚山脉、卡尔帕斯半岛、白垩高原、中央低地。二 矿物

塞浦路斯曾经拥有丰富的矿藏,其中黄铜矿颇具影响,素有“铜之岛”之称。塞浦路斯这个词,在古代意即“来自塞浦路斯的铜”。铜是塞浦路斯最重要的矿藏和国际贸易商品,早在青铜器时代已经开始开采,并运往埃及、叙利亚、土耳其和希腊等地。这也是塞浦路斯虽系蕞尔小国,却在与周边国家交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的部分原因。在塞浦路斯的许多地方曾出土了属于腓尼基人的铜器。在位于莫尔富湾的薛罗斯以南的斯考里奥蒂萨(意为“矿渣夫人”)地方,曾出土了大量罗马时期的铜制品。英国统治塞浦路斯后,在20世纪初,由于国际铜价上涨,英国人又重新在塞浦路斯开采铜矿,其出口量在世界贸易额中名列前茅。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到20世纪60年代,塞浦路斯的铜矿已近枯竭。近30年来,塞浦路斯的采矿业严重衰落。现在,塞浦路斯唯一的有色金属的采矿活动就是斯考里奥蒂萨铜矿厂。

另外,塞浦路斯还有丰富的石棉矿和铬铁矿。在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曾经在此开采过石棉矿,他们把这种长纤维矿制成火葬用的薄板。现在,塞浦路斯矿产主要是石灰石、石膏、赭土、赭石、膨润土(皂土)等,有270多家公司进行开采和加工,供本国使用及出口。三 植物

塞浦路斯国土虽小,但却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塞浦路斯曾经是森林茂密灌木丛生之地。在青铜器时代中后期,岛上发现铜矿并开始开采冶炼,进而大量砍伐树木用作采矿的矿柱和冶炼的燃料。同时,随着移民的增加,许多林地被开垦。此外,由于塞浦路斯在军事、政治和文化上的特殊位置,曾被周围强国轮番征服和占领,成为列强掠夺资源的基地,尤其是铜矿和木材。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特罗多斯山区住有300多名伐木工人,专门砍伐树木向帝国首都运送木材和木炭。由于过度砍伐和天灾人祸,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岛上本身就缺水,导致恶性循环,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独立后,塞浦路斯政府通过设立工业用途和农民燃料林区,把两大山区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保护了森林资源,森林面积有所扩大。目前塞浦路斯的森林面积为17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18%,在中东地区独占鳌头,为其他中东国家所羡慕。

塞浦路斯树木种类比较丰富,除一般的经济林松树外,地中海丝柏笔直质优,适于做各种杆子。阿勒颇松、特罗多斯松、黄金橡、塞浦路斯杉均为其特产。另外还有橄榄树、棕榈树、龙舌兰、桉树、阿拉伯橡胶树以及柑橘树、柠檬树、桃树、李树、杏树、无花果树和山楂树等各种果树。

由于气候原因,岛上生长着各种抗干旱的植物群。如中部低地生长的草原植物群,卡尔帕斯半岛东部和阿卡马斯半岛西部及某些地势较高的地区生长的马基植被。据调查,塞浦路斯的植物种类达1800余种,其中140余种属塞浦路斯所特有。四 动物

塞浦路斯的野生动物种类不多,有山羊、狐狸、兔子、刺猬、蛇和蝎子等。豹等凶猛野生动物已经绝迹。野羊可谓当地特产。塞浦路斯野羊是由野绵羊繁殖而来的,毛色与普通山羊一样,但体格健壮有力,奔跑速度快,犄角形如镰刀,其肉鲜嫩味美,在古代曾是王公贵族和殖民统治者捕猎的对象。现在野羊已濒临灭绝,在帕福斯森林自然保护区内仅存百余只。野羊是塞浦路斯的国宝,已成为塞浦路斯共和国的标志,塞浦路斯的硬币上镌有野羊图案。

塞浦路斯也是许多候鸟往返非、欧、亚三大洲的歇脚地。像画眉、水鸡、知更鸟、水鸭和红鹤等鸟类来岛上过冬,而啭声金丝雀、戴肚鸟、夜莺等夏季来岛上产卵,夏末南返飞回非洲。啭鸟、白鸟和嚣等则在秋季迁徙途中暂栖岛上。栖息在里海地区的红鹤,经常在冬季移栖拉纳卡咸湖。据调查,真正栖居塞浦路斯的鸟类有365种,本地鸟中有鸟、皇家鹰、枭、茶隼鸟、鸡冠云雀和塞浦路斯啭鸟。塞浦路斯的鸟类中鹧鸪较为珍贵,其叫声美妙,为欧洲所未见,但数量已经不多,只有在保护区内才能看到。鸱鸺猫头鹰是塞浦路斯的另一珍稀鸟类,传说某农家之子基奥尼,到森林里去后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哥哥到森林里寻找,不停地喊叫“基奥尼、基奥尼”,女神迪亚娜听到喊声,很怜悯他,把他变成了猫头鹰,至今还在森林中飞翔,喊着“基奥尼”。此外,在阿克罗蒂里地区有秃鹰栖居,在拉皮索斯有夜莺啼鸣,在圣徒安德烈角自然保护区的克里德斯岩石间有奥都仰鸥巢居,在凯里尼亚山区有兀鹰和勃奈里鹰飞翔。第三节居民与宗教一 人口

塞浦路斯是亚洲国家中为数不多的没有人口压力的国家,人口增长率相对较低。据2008年统计,总人口791700,其中希腊族人占76.8%,土耳其族人占10.3%,另外还有1%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是亚美尼亚人、拉丁人、马龙派信徒。外籍人占11.9%。1974年土耳其入侵导致南北分治后,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希腊族人控制的南部地区。

在塞浦路斯共和国建立之际,塞浦路斯曾进行了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其结果是:总人口572707,其中希腊族人441568,占77.1%;土耳其族人103822,占18.13%;亚美尼亚人3627,占0.63%;马龙派信徒2706,占0.47%;其他20984,占3.66%。根据塞浦路斯共和国1960年宪法规定,在以后的人口普查中,亚美尼亚人和马龙派信徒统计在希腊族人口之中,不再进行单独的统计。

历史上,塞浦路斯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为他国所统治,塞浦路斯的人口也因统治者的政策、经济发展状况及自然条件等因素而有较大变化。罗马帝国统治初期,塞浦路斯的经济发展,人口也随之增加。公元3世纪初的严重干旱和大地震,导致塞浦路斯的人口锐减。公元364年,罗马帝国分裂,塞浦路斯划归拜占庭帝国统治,随着伊斯兰教的出现和阿拉伯人的崛起,阿拉伯人对拜占庭统治下的塞浦路斯进行了长达3个世纪的袭扰,直到965年拜占庭帝国完全恢复了对塞浦路斯的统治后,塞浦路斯的人口才开始恢复和增加。鲁西格南王朝在塞浦路斯的统治确立后,尽管当时信奉希腊东正教的塞浦路斯的希腊人,受到信奉天主教的法兰克统治者的残酷迫害,但由于塞浦路斯在东西方商贸和文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塞浦路斯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13世纪塞浦路斯的人口有所增加。到14世纪初,塞浦路斯[3]的人口达40万之多。鲁西格南王朝统治的后期,内忧外患,伴随1363年、1372年和1464年的瘟疫,塞浦路斯人口减少过半。1489年威尼斯共和国接管了塞浦路斯,威尼斯对塞浦路斯重在军事占领,修筑军事设施,防御奥斯曼土耳其人,而对改善经济环境并不倾心。1491年,威尼斯人对他们的“新资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是:塞浦路斯总人口为16.8万,其中农奴7.7万人,奴隶4.7万人,农[4]奴和奴隶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0%。1540年,威尼斯人对塞浦路斯人口进行了最后一次调查,塞浦路斯人口增加到了21.7万。

1571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塞浦路斯。对于奥斯曼帝国占领后塞浦路斯的人口数据,说法较多,有人根据1571年叙利亚总督穆斯塔法帕夏对塞浦路斯的税收、固定资产、村庄和家庭进行了一次详细调查,除妇女、儿童和老人外,可纳税人为8.5万人,据此推断,1571年塞[5]浦路斯总人口应该在27万左右。但同一时期,奥斯曼帝国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塞浦路斯有异教徒15万人,如果再加上穆斯塔法帕夏征服塞浦路斯后安置定居的2万土耳其军人,以及后来移居的少量妇女和儿童,当时塞浦路斯的人口达到17万,这个数据较为客观。奥斯曼帝国统治初期,在塞浦路斯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取消了农奴制,恢复了塞浦路斯希腊东正教的地位,希腊族人的政治、经济地位有所改善。但奥斯曼帝国政府对塞浦路斯的管理混乱,土耳其总督横征暴敛,特别是1821年希腊革命波及塞浦路斯,奥斯曼帝国政府对塞浦路斯希腊东正教徒进行了大屠杀,一次杀害大主教、主教及希腊族首领达486人,致使希腊族人大量逃离塞浦路斯岛,塞浦路斯人口急剧减少。

1878年,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塞浦路斯条约》,由英国占领和管理塞浦路斯。1881年,英国统治当局对塞浦路斯的人口进行了普查,其总人口为186173,其中希腊族人137631,占总人口的73.9%,土耳其族人45458,占24.4%,亚美尼亚人、马龙派信徒、犹太人等3084人,占1.7%(见表1-1)。其人口的年龄结构是:15~64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5.1万,5~14岁儿童4.6万,5岁以下幼儿2.6万。

英国统治后开始了塞浦路斯的城市化进程。1881年英国当局对塞浦路斯的人口普查显示,塞浦路斯六大城市人口3.15万,占总人口的16.94%,城市人口中土耳其族人占25.4%,而希腊族人仅占13%。这也反映出土耳其人作为统治民族的优势地位。*表1-1 塞浦路斯独立前人口变化(1881~1956年)

到1946年,土耳其族人与希腊族人的城市化比例分别为27.5%和19.1%。在首都尼科西亚,1946年,居住在老城区(即城墙内)的土耳其族人占尼科西亚市人口的27.3%,居住在城墙外的城市人口占10.7%,而居住在尼科西亚市所属的9个城郊村庄的人口仅占9.2%。1491年,六大城市的人口为3.1万;1881年,增加到31.5万人,1946年达到98.7万人。188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6.9%,1946年上升到21.6%。城市人口1881~1946年增加了15.4%,从更短的时间段看,1901~1921年增加了20.8%,1921~1931年增加了55.8%,1931~1946年增加了30.0%。实际上,1881~1946年城市人口的增加并不显著,而同一时期,农村人口增加明显,1881~1946年,农村人口从15.5万增加到35.6万,增加了130.4%;其间,1921~1931年增长率为9.9%,1931~1946年增长率为26.6%。6个行政区农村人口的增长并不平衡。尼科西亚行政区农村人口1881~1946年增长了2.7倍,法马古斯塔行政区增长了2.4倍,凯里尼亚行政区、拉纳卡行政区和利马索尔行政区增长率也均在2倍以上,帕福斯行政区增长率最低,只有83%。

1881~1946年,塞浦路斯全国人口普遍增长,但作为商贸、工业、农业和渔业中心的尼科西亚、法马古斯塔和利马索尔人口增长比较快,平均在2.5~2.7倍。北部的凯里尼亚和东南部的拉纳卡增长率在2倍左右,而西南部帕福斯行政区仅增长了83%。1881年,尼科西亚行政区人口占塞浦路斯总人口的29.1%,1946年达到32.5%;法马古斯塔则分别为18.8%和21.1%;利马索尔基本保持在16.5%和16.7%;凯里尼亚、拉纳卡和帕福斯增长相对较小。

向外移民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塞浦路斯的人口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的增长。1946~1953年,向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移民每年平均约1900人。很少有人从城市或外国人居住区移居农村。1946年,93%农村出生的人在人口普查时仍然生活在农村。

塞浦路斯各时段的人口变化见表1-2至表1-4。表1-2 1960年和1973年塞浦路斯人口统计数据表1-3 1974~2005年塞浦路斯人口变化表1-4 1975~2006年塞浦路斯土耳其族区人口变化二 民族

塞浦路斯的最早居民既非希腊族人,也非土耳其族人,而是古塞浦路斯人(Eteocyprians)或称土著塞浦路斯人。古塞浦路斯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600~前4500年,可能来自叙利亚—巴勒斯坦沿海地区或安纳托利亚地区。公元前2500年,又有安纳托利亚地区居民逃难来到塞浦路斯。塞浦路斯著名历史学家C.斯布里达奇博士认为:“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这个时期的塞浦路斯人,与很早就有雅利安人[6]部落定居的安纳托利亚大陆上的人是同一种族。”

公元前16世纪,古希腊的迈锡尼—阿卡亚人(Mycenaean-Achaeans)移民塞浦路斯。公元前12~前11世纪之交的特洛伊战争,造成了古希腊人向塞浦路斯更大规模的移民,从而逐渐出现了希腊人成为塞浦路斯主体民族的状况。

公元前9世纪初至公元前8世纪,原居于叙利亚北部推罗城邦的腓尼基人来到塞浦路斯,定居于塞浦路斯岛南海岸的克提昂,把塞浦路斯作为他们向地中海西部的西西里岛、撒丁岛、迦太基甚至西班牙扩张的基地。公元前312年,托勒密的军队占领克提昂,杀死了克提昂国王普米阿慧,焚烧了腓尼基人的神庙。此后,腓尼基人逐渐融入浓郁的希腊文化之中。同时,塞浦路斯最早的居民古塞浦路斯人也被希腊人所同化。C.斯布里达奇博士认为:“土著的古塞浦路斯人和腓尼基人在公元前4世纪和托勒密王朝统治期间几乎已经完全希腊化了。”也就是说,此后的塞浦路斯希腊人,从种族意义上讲,已经融入了古塞浦路斯人和腓尼基人。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犹太人已开始向塞浦路斯移民。罗马帝国统治塞浦路斯后,犹太人继续向塞浦路斯移民。尤其在公元70年,罗马帝国镇压犹太人起义,耶路撒冷“被夷为平地之后,犹太人便进一步流入塞浦路斯,这就使得本来人数已经众多的犹太人愈益增多”。公元116年,萨拉米斯的犹太人发动了反对罗马人和希腊人的大起义,被罗马帝国镇压。公元117年,罗马帝国“下令把所有犹太[7]人立即逐出塞浦路斯,凡迟迟不走者处以死刑”。迫使这些留下来的犹太人皈依了基督教,并最终逐渐融入希腊文化之中。从此,塞浦路斯的希腊人在融合了古塞浦路斯人和腓尼基人之后,又融合了犹太人。

公元7世纪中叶,崛起的阿拉伯人与拜占庭帝国对极具战略地位的塞浦路斯展开了激烈争夺。公元653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组织了对塞浦路斯的首次远征,撤离时,穆阿维叶将“登记在册”的12000名阿拉伯士兵留驻岛上,并鼓励阿拉伯人向塞浦路斯移民。此外,穆阿维叶还在塞浦路斯西南海岸的帕福斯城附近安置了许多叙利亚士兵,命令他们利用岛上丰富的木材建造战船,为攻打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做准备。公元680年,穆阿维叶忙于与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争夺哈里发之位,因而向拜占庭帝国做了让步,撤走了留驻塞浦路斯的阿拉伯士兵,只有少数阿拉伯人继续定居塞浦路斯岛。戴维·亨特(David Hunt)在《塞浦路斯的烙印》(Footprints in Cyprus:An Illustrated History)一书中写道:“(当时)塞浦路斯的实际控制权主要掌握在拜占庭帝国手中,当阿拉伯人丧失了在塞浦路斯的势力后,岛上的大多数穆斯林迁出了塞浦路斯,留下者则逐渐皈依了基督教,[8]并被希腊人同化。”从此,在塞浦路斯的希腊人中,也就融入了些许阿拉伯民族成分。

公元578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丁尼二世打败波斯帝国,占领亚美尼亚,将3350名亚美尼亚人掳往塞浦路斯,分给他们土地,作为“保护人员和自耕小农”定居于塞岛北部,以增强塞浦路斯自身抵御[9]阿拉伯人袭扰的能力。1136年,拜占庭帝国征服小亚美尼亚,再次将大量亚美尼亚人带到塞浦路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民族主义运动走向低潮,许多亚美尼亚人移居塞浦路斯,主要居住在城市,从事商业。现在塞浦路斯的亚美尼亚人便是上述不同时期亚美尼亚移民的后裔。

马龙派教徒则是十字军东侵时期从叙利亚逃难来到塞浦路斯的,主要定居于塞浦路斯岛的西部地区。由于亚美尼亚人和马龙派信徒与塞浦路斯的希腊族人的信仰都源于基督教,同时在希腊族人占绝对多数的社会氛围中,他们与希腊族人密切而频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使其逐渐融入希腊族人社会。曾在英国塞浦路斯殖民政府中任过职并在塞浦路斯岛上进行过实地考察的英国人迈克尔·李和汉卡·李认为:“他们现在已完全被岛上(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所同化。亚美尼亚人和叙利亚的马龙派教徒都自愿留在具有塞浦路斯希腊族人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的区域内,用希腊语作为同官方和外来人士交流的语[10]言。”但是,从民族角度看,亚美尼亚人和马龙派信徒作为塞浦路斯的少数民族依然存在,只是在宗教和文化上与希腊族人更相近而已。

塞浦路斯还有少许欧洲人,他们是鲁西格南王朝和威尼斯统治时期,以及英国统治时期,欧洲的移民和统治阶层的后裔,他们主要居住在塞浦路斯岛南部的港口城市。

与希腊族人相比,土耳其族人可谓姗姗来迟。1571年9月,土耳其人征服塞浦路斯,并向塞浦路斯移民。从此,塞浦路斯岛上出现了土耳其族人。三 语言

在塞浦路斯通行两种官方语言:希腊语和土耳其语。希腊语属于印欧语系希腊语族,而土耳其语则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希腊族人讲希腊语塞浦路斯方言,其中较多地保留了希腊语的古代部分,受英语、意大利语影响较大。土耳其族人除讲土耳其语外,多数人通晓希腊语。此外,亚美尼亚人原来使用亚美尼亚语,但现在他们更多地使用希腊族人讲的希腊语。马龙派信徒原操古叙利亚语和阿拉伯语混杂的语言,现在马龙派信徒也能够流利地使用希腊语。英语在塞浦路斯很流行,很多人能够讲英语。四 宗教

塞浦路斯的宗教信仰因民族不同而不同。希腊族人信仰希腊东正教。塞浦路斯希腊东正教会设有圣主教公会(由5名在职的都主教组成,受大主教领导),下设1个大主教区,5个都主教区,有神职人员千余人,教堂600多座,修道院10多座,神学院1所,教徒40多万人。大主教府设在首都尼科西亚,大主教头衔仍延用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传统,即“新查士丁尼区兼全塞浦路斯大主教”。

土耳其族人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属哈乃斐教法学派。1985年“北塞”宪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北塞”是一个世俗的“国家”,没有国教,土耳其族人自由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领袖不参与政治,对政治也没有影响力。伊斯兰教教义,在中小学可以学习,但不强制。土耳其族人的婚礼也是更多地采取现代礼仪,而非传统的穆斯林习俗。许多土耳其族人在斋月斋戒,也参加周五的主麻日聚礼,但真正的宗教虔诚者不多,平时并不严格遵守宗教习俗。特别是土耳其族人并不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禁酒的规定,而是尊崇地中海地区诸多民族饮酒的习惯。

马龙派教徒信仰东仪天主教的马龙派。亚美尼亚人宗教上属基督教亚美尼亚教会。第四节居民与宗教一 民俗

塞浦路斯的风俗习惯,希腊族和土耳其族有所不同。

希腊族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主要是欧洲式的,许多风俗都与基督教的传统和宗教礼仪有关。

希腊族人性格坚强但很和善,诚实好客。久别重逢的亲友行握手礼和拥抱礼。一般情况下,经常见面的人或初次见面时则轻轻握手即可,有时也点头致意并辅以手势以示友好。如果需要向他们打听旅游、禁忌等有关事宜,应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并说明自己的身份和请求,他们均会给予帮助。希腊族人请客人吃饭,如果没有特殊理由,客人最好不要拒绝。岛上有句俗话:咖啡没凉就离开,是不礼貌的。

希腊族人特别喜欢打猎。塞浦路斯山多树多,飞禽走兽多。塞浦路斯每年要发几万张打猎许可证,不管大人和孩子都喜欢在假日进山打猎。希腊族人还喜欢跳舞,劳动之余或节假日都以跳舞消除疲劳,希腊族人的另一种消遣方法就是闲坐。

希腊族人喜爱素灰色、蓝白相间色。

在大城市,已有大批现代化的住宅,但在广大农村,人们还居住在传统住宅里。农村的建筑,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住宅相比没有多大变化。房屋一般用土坯、石头和普通木料建成。屋顶多是平的,以便在上面晾晒农产品和睡觉。一所房屋一般有三个房间,一间用作食宿,一间是仓库,另一间用来饲养家畜。房子中间有天井,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是一眼水井、蜂房状的土灶和户外厕所。院子外面围绕着柠檬树丛,住宅不远便是自家的田地,农舍显得格外静谧优美。

希腊族人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传统,大多数人喜欢吃一种叫“马伊卡”的饼状食品。另有一种叫“格里基斯”的半蜜饯的美味小吃,用水果、果皮或花片做成。每家都有自己特制的佳肴,用以款待宾客,吃时用特制的银叉。主要调料是橄榄油和香料。平时对饮食不特别讲究,但到了星期天、节假日和宴会时,许多人喜欢远离城市到海滨或农村去,在橄榄树下或圣庙旁边吃烤肉。人们常把羊肉焖熟后,就着盐和生菜沙拉一块吃,还大量佐以美酒。请客时的酒席有一个特殊的名称——麦滋,大概有二三十道菜。酒和咖啡是塞浦路斯人常用的饮料。

希腊族人的婚姻有久远的传统。求爱时,小伙子必须向姑娘唱一首《百句情话》求爱歌,歌词很长,小伙子必须歌词熟练,唱得动听,才能打动姑娘的心。

结婚的日子一定要选在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婚礼中最具特色的是装填床垫礼,7~9个已婚年轻妇女坐在草席上,在乐队伴奏下,用红线缝褥子。缝好后,主婚人抱来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把他包在新褥子里,朝四面八方转一圈,以祝愿新人早生贵子。褥子铺到床上时,下面放一把张开的剪刀,以祛邪恶和谗言。

结婚仪式在教堂举行,新郎新娘骑着马由亲友陪同从各自村子走向教堂,人们用棉籽、豆子和小铜钱向他们撒去,祝愿他们幸福美满。教士为他们祈祷,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接受祝福。农村婚礼的婚宴要持续1~3天。在宴会上,宾客们要把纸币别在新郎新娘的衣服上,直到别满为止。在婚礼的第三天人们一起跳舞狂欢,将婚礼推向高潮。婚礼后宾客要参观新居,赠送礼品。新婚夫妇一般住在新娘陪嫁过来的房子里,不与双方父母同住。对塞浦路斯人来说,女儿出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父母要给女儿丰厚的嫁妆,包括一所新住宅,嫁妆由女儿带进她的新家庭,婚后仍属于她自己。如果父母陪送不起,女儿也许会一辈子嫁不出去。

土耳其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土耳其族人喜欢在国庆节、婚礼和丰收等吉庆场面跳民族舞,现在在大宾馆或旅游场所也能看到土耳其族的民族舞蹈表演。土耳其族的民族舞通常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集体舞、妇女舞、戏剧舞、屠夫舞。集体舞男女同台共舞,而妇女舞的节奏一般较为缓慢。土耳其族民族舞的显著特点是舞蹈者穿戴艳丽的[11]民族服饰。土耳其族人在跳民族舞时还有民族音乐伴奏。土耳其族的民族乐器由鼓(davul,一种大鼓,用一根棍子打击)、唢呐(zurna)、达拉布卡鼓(darbuka)和古提琴(fiddle)组成,这些乐[12]器可以奏出基本的音乐节奏。土耳其族人每年都要举行民族舞蹈比赛活动。

土耳其族人的饮食习惯也很有特色,他们喜欢用柠檬汁作调味品,每顿餐都有鲜柠檬汁或柠檬片,与萝卜片和黑面包一起吃。土耳其族人通常用当地的大米加鸡蛋和柠檬熬汤,味美且开胃。用肉、鸡蛋和大蒜做成的带有辛辣味的炸肉饼Kieufdhe(hofte),是土耳其族人的一种特色食品,类似于大米羊肉菜叶包。烤全羔羊和“Qeftali”kebab是土耳其族人的两种风味小吃,到北塞游览,只有品尝了烤全羔羊和“Qeftali”kebab才算完美,大街小巷卖“Qeftali”kebab成为一道风景线。土耳其族人热情好客,到土耳其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会给你端上浓香的咖啡、含有蜂蜜和坚果的蛋糕(tpasta-cakes),如果[13]是夏天,会用加有冰冻水果或果酱的水招待你。

土耳其族人的手工艺品如莱夫卡纳花边(Lace-Work of Lefkara)、颇显富贵的头巾(yemeni)、蚕茧工艺品、手工基里姆地[14]毯(hand-woven kilims)等,也是游人喜欢购买的纪念品。二 节日

塞浦路斯的节假日较多,有全国性的,也有希腊族和土耳其族的。

塞浦路斯全民共同的节日有:

元旦,1月1日;

塞浦路斯解放斗争纪念日,4月1日;

五月节,5月1日;

青年和体育节,5月19日。

希腊族人的主要节日有:

主显节,1月6日;

命名日,1月19日;

绿色星期一,希腊东正教复活节前50天;

希腊独立日,3月25日;

复活节,公元325年尼科西亚宗教会议规定,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为复活节,一般在3~4月间,具体日期不固定;

圣灵降临节,6月4日;

跳火节,6月23日;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

圣诞节,12月25日;

塞浦路斯独立日(国庆日),10月1日;

希腊国庆日,10月28日。

土耳其族人的主要节日有:

伊斯兰教新年,伊斯兰教历1月1日;

圣纪节,伊斯兰教历3月12日;

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

宰牲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

国家主权和儿童节,4月23日,这个节日来自土耳其独立战争期间1920年土耳其国民大会的召开日期,1929年,根据儿童保护组织的建议,这一天被定为儿童节,从1986年起,土耳其政府开始在4月23日庆祝国际儿童节;

和平和自由日,7月20日;

团结抵抗日,8月1日;

胜利日,8月30日;

土耳其国庆日,10月29日;“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日,11月15日。注解:[1] Districts of Cyprus,http://www.statoids.com/ucy.html,2007-12-02.[2] Library of Congress Country Studies:Cyprus,http://lcweb2.loc.gov/cgi-bin/query/r?frd/cstdy:@field(DOCID+cy0031),2007-12-05.[3] Cyprus.Census…1946,p.31.Cited from Irene B.Taeuber,Cyprus:The Demography of a Strategic Island Population Index,Vol.21,No.1(Jan.,1955),p.6.[4] Cyprus.Census…1946,pp.3-4,94.Cited from Irene B.Taeuber,Cyprus:The Demography of a Strategic Island Population Index,Vol.21,No.1(Jan.,1955),p.6.[5] C.D.Excerpta Cobhm,Cypria,p.345.Cited from Irene B.Taeuber,Cyprus:The Demography of a Strategic Island Population Index,Vol.21,No.1(Jan.,1955),p.7.[6] 〔塞浦路斯〕C.斯布里达奇著《塞浦路斯简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翻译组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第9页。[7] 〔英〕迈克尔·李、汉卡·李著《塞浦路斯》,北京师范学院《塞浦路斯》翻译小组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第18页。[8] Sir David Hunt,Footprints in Cyprus:An Illustrated History,Trigraph-London,1990,p.157.[9] Costas P.Kyrris,History of Cyprus,Nicocles Publishing House,1985,pp.169-170,206.[10] 〔英〕迈克尔·李、汉卡·李著《塞浦路斯》,北京师范学院《塞浦路斯》翻译小组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第64页。[11] Folk Dances,http://www.cyprusive.com/?CID=75,2011-02-05.[12] Folk Dancing Music,http://www.cyprusive.com/?CID=76,2100-02-05.[13] Food and Drink(Cuisine),http://www.cyprusive.com/?CID=54,2011-02-05.[14] Traditional Hand Crafts,http://www.cyprusive.com/?CID=57,2011-02-05.第二章历史第一节上古简史(远古至公元4世纪)一 早期人类活动遗迹

考古发现表明,人类来到塞浦路斯岛最早约于公元前8800年。在塞浦路斯岛南海岸阿克罗蒂里的一个山洞里,考古发现了该时期人类生火的遗迹和石器片,还有幼河马、小象、鸟类和鱼的骨骼化石。

公元前7000~前6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塞浦路斯迎来了首批定居者,他们在濒临海岸、河流地带或山坡上,有永久性水源且便于防御的地方,用石头和土坯建成圆形蜂窝状的房屋——“苏利”。他们以农耕为主,兼事捕鱼和狩猎,用石头制造器物、石斧及箭头等工具,人死后便埋葬在屋内的地面下。据考古发现,属于这一时期的定居地有15个,而规模较大、最具特点者,首推位于南海岸的基罗基提亚遗址,故称基罗基提亚文化。公元前5700~前550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致使基罗基提亚文化突然消失,从而在塞浦路斯历史上留下千余年人类活动的空档。

公元前4600~前4500年,塞浦路斯迎来了第二批定居者,他们与基罗基提亚文化并无继承关系。这一时期在塞浦路斯出现了陶器制作,而且制作工艺相当发达。考古发现表明,该时期的定居地有30处之多,其中位于南海岸索特拉的定居地规模最大,类似房屋的建筑约有50座,故称索特拉文化。公元前4000~前3900年,地震将大部分定居地夷为平地,但人类在塞浦路斯的活动仍然继续着。

继索特拉文化之后,公元前4000~前2500年,塞浦路斯社会进入了铜石并用时期,出现了以埃里米文化为特征的村社群体,定居地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此,塞浦路斯的人类活动由间断、孤立状态,逐渐步入人口不断增加、各定居点之间频繁交往的连续发展阶段。

约公元前2500年,安纳托利亚难民来到塞浦路斯,并给塞浦路斯带来了一系列变化。首先,塞浦路斯从此开始冶炼青铜,标志着塞浦路斯历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其次,墓葬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新石器时代那样,人们生前住的圆形蜂窝状房屋,死后就成为他们的墓穴,而是开始使用户外公墓。在尼科西亚附近的勒德拉和凯里尼亚附近的贝拉佩斯(今弗诺斯),都发现有这类著名的大坟地;再次,在墓葬中发现有十字形的小肖像,说明当时已存在对神祇的某种崇拜。上述变化首先发生在安纳托利亚难民定居的以菲里亚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故称菲里亚文化。另外,与崇拜丰产女神有关的一些神话也在此时传入塞浦路斯。二 希腊人移民塞浦路斯

继安纳托利亚难民之后,古希腊人来到塞浦路斯。古希腊人向塞浦路斯移民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发生在公元前16世纪,移民主体是古希腊的迈锡尼—阿卡亚人;第二时期发生于公元前13世纪末至公元前11世纪初,古希腊人大量移居塞浦路斯岛。

公元前17世纪,迈锡尼—阿卡亚人进入希腊中南部,后来征服了克里特的文化中心克诺索斯并向周围扩张。“从那时起,迈锡尼人就在爱琴海上居于统治地位,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海外领地。他们的[1]活动遍及地中海东部,特别是以铜矿著名的塞浦路斯岛。”据记载,公元前1500年,首批1200名迈锡尼—阿卡亚人移民来到塞浦路斯,定居于东南部的恩科米(今萨拉米斯附近)、克提昂(今拉纳卡)和[2]伊达利昂等地。在这些地区都发现了较完整的迈锡尼—阿卡亚人城市的遗址,而且塞浦路斯北海岸的一个狭长地带至今仍称为“阿卡亚人海岸”。

迈锡尼—阿卡亚人的移民活动对塞浦路斯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迈锡尼—阿卡亚人的到来,塞浦路斯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迈锡尼—阿卡亚人成为塞浦路斯居民的主体。与古塞浦路斯人相比,文化发达的迈锡尼—阿卡亚人是富有阶层和权贵。塞浦路斯也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塞浦路斯最早的王国“阿拉西亚”或“阿赛”就存在于这一时期。在埃及的“阿玛尔档案”中,有阿拉西亚国[3]王与埃及法老和叙利亚的乌加里特国王往来的书信。公元前13~前12世纪之交,阿拉西亚王国因遭“海上民族”(Sea Peoples)的劫掠和破坏而灭亡。

东方文献中曾提到的“海上民族”,其中就包括古希腊人,他们因迈锡尼文化解体而向地中海东部地区迁徙。公元前1225~前1190年,“海上民族”相继摧毁了塞浦路斯的主要定居点恩科米、克提昂、辛达、马阿、皮拉等城市,随后有部分“海上民族”在被他们夷为平地的废墟上重建并定居了下来,这就是古希腊人向塞浦路斯移民的第二个时期的第一波移民潮。公元前12~前11世纪之交的特洛伊战争,造成了古希腊人向塞浦路斯移民的规模更大的第二波移民潮。此次希腊人向塞浦路斯的移民活动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古希腊人大量移民塞浦路斯并在岛上相继建立起了诸多类似古希腊城邦的独立城市王国,从此,塞浦路斯历史进入了诸王国并存时期。塞浦路斯和希腊有许多关于希腊移民在塞浦路斯建立城市的传奇故事。《荷马史诗》也提到塞浦路斯的帕福斯国王基里拉斯曾向希腊的[4]特洛伊远征军首领阿伽门农王馈赠过贵重礼品。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及这个时期的其他作家也都记述过当时[5]塞浦路斯居民中有相当数量的希腊人。希腊移民彻底改变了塞浦路斯的人口结构,他们逐渐成为在塞浦路斯占绝对多数的民族——希腊族,希腊文化也随之渗入到塞浦路斯社会的各个领域。早在公元前3千纪,希腊文化中的丰产女神库普里斯就传入塞浦路斯,后来本土化为塞浦路斯爱神阿佛洛狄特,而且在塞浦路斯的传奇故事里,她就出生在塞浦路斯西南海岸一个名为皮特拉托罗米乌的地方,因而塞浦路斯被誉为“爱神之岛”。希腊文化中的其他神祇也都传入塞浦路斯岛,但塞浦路斯岛上各地居民的崇拜神祇却不尽相同,萨拉米斯的居民崇拜宙斯,埃皮亚和伊达利昂的居民尊崇雅典娜,而库里昂的居民敬奉阿波罗。当时,塞浦路斯岛上的各城市王国相互独立,而且相互之间时有争斗和冲突发生,但所有居民的精神生活却高度一致:他们都前往位于希腊中部的希腊宗教中心、阿波罗的圣地达尔斐奉献祭品,这一点与古希腊各城邦居民的情况极为相似。

此外,塞浦路斯岛上的诸王国均采用古希腊的王位世袭制度,国王行使最高祭祀、法官和军事统帅的职权。塞浦路斯人的日常用品也颇具迈锡尼文化特征。迈锡尼文化在古希腊文明衰落之后,仍在塞浦路斯延续了两个多世纪,通常称之为“后迈锡尼文化”。

继古希腊人移居塞浦路斯之后,公元前9世纪初至公元前8世纪,原居于叙利亚北部推罗城邦的腓尼基人来到塞浦路斯南海岸的克[6]提昂,他们对克提昂进行重建并称之为“新城”。当亚述征服腓尼基人的西顿城邦和推罗城邦后,腓尼基人进一步向塞浦路斯迁徙。不过,腓尼基人并未在塞浦路斯岛上进一步扩张,只是把塞浦路斯作为他们向地中海西部的西西里岛、撒丁岛、迦太基甚至西班牙扩张的基地。三 亚述和埃及统治下的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周围强国征服的对象。公元前709年,亚述征服了塞浦路斯。塞浦路斯诸王向亚述帝国称臣纳贡。

亚述统治时期,塞浦路斯有12个王国,它们是:萨拉米斯、帕福斯、索利、克提昂、凯里尼亚、拉皮索斯、马里昂、阿马修斯、塔马索斯、伊达利昂、奇特罗伊、努里。其中最重要的是萨拉米斯王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