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8:41:32

点击下载

作者:温茂兴、康凤河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试读:

前言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护理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护理人才知识能力等要求,按照专业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专业技能“娴熟、实用”的目标编写而成的,供全国高职高专护理、助产专业使用,也可供成人教育及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参考。

本教材凝聚了所有编者的智慧和教学经验。编写过程中,我们注重汲取不同版本中医护理学教材的长处和精华,对教材内容的编排取舍进行了认真构思,力求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中医护理理论博大精深,而护理、助产等专业的中医护理学学时一般较少,学习的侧重点也有别于其他专业,因而按照中医护理固有的理论体系,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我们设计教材的理念和追求的目标。本书内容包括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诊法与辨证、中医养生与治则、中医用药护理、中医护理技能五大模块。针对护理专业的工作岗位特点,本书对中医护理与养生、方药的煎服法与护理、针灸推拿技术、拔罐法、刮痧法作了详述,鉴于中药与方剂的应用不是护理专业掌握的重点内容,因而以表格的形式直观简略地予以介绍。因内、外、妇、儿各专科具体病证的治疗不在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之列,故本教材没有介绍具体病证的治疗与护理。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新余学院、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向指导、支持本教材编写工作的各单位领导、专家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编写经验不足,学识水平有限,教材中疏漏之处难以避免,诚望使用本书的师生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温茂兴2017年10月于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绪论【学习目标】

1.说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内涵。

2.说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学术思想。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积累、完善,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手段的医学体系。中医护理学不仅在历史上为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至今仍然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医、疥、龋、浴、沫等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医疗卫生及护理实践。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宫廷医生中已经有食医(营养医生)、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伤科医生)、兽医之分,且建立了一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活动。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古代医家汲取不同哲学流派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精华,对上古以来的医疗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概括,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又简称《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论文。它对人体结构、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内容十分丰富。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相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它一方面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同时又用医药发展的成果丰富了哲学理论。《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的著名医家扁鹊,游走于民间为群众治病,对内、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都有专长,他擅长望诊和切诊,并采用砭法、针灸、按摩、汤液、熨贴、手术等治病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难经》阐述了脏腑、疾病、经络、针灸等内容,对脉诊和奇经的论述具有创见性,提出了有关命门、三焦的新观点,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两汉时期,中医学快速发展。公元1世纪,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收载药物365种,其中麻黄定喘、常山截疟、海藻治瘿瘤、水银疗疥疮等记载,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是世界药物史上最早的记录。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确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书中记载了许多疗效可靠的名方,至今仍为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护理学方面,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护的原则,书中不但有丸、散、膏、丹等服药护理,还有洗、浴、熏、滴耳、吹鼻等外用药护理,以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的护理。该书对医学发展影响很大,被誉为“证治准绳”“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成书后,由于兵火战乱而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最先使用麻沸散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能进行腹腔肿物摘除术和肠胃手术,可见其外科手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在全世界开创了全身麻醉状态下施行外科手术的先河,并且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手术记载。他还特别重视体育锻炼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认为体育锻炼可以疏通气血,帮助消化,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曾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创编了一套名叫“五禽戏”的体操,开创了医疗体育的先河。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不仅医术高超,而且高尚的医德为后世留下了佳话。他为人治病不收财物,只要求病愈后在他居住的庐山脚下种植杏树,数年后杏树成林,他又把收获的杏子换成粮食去救济贫民,这就是“杏林春暖”典故的由来。

晋至隋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晋代王叔和著的《经效脉经》汇集了晋代以前脉学的成就,成为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南北朝时期雷敩著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著。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说和临床证候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的专著。隋唐之间的《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唐代的孙思邈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他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广采民间医疗经验,汇集唐以前大量医学文献资料,内容博大精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书中对妇科、小儿科病证的护理论述详细;“避瘟”篇记载了井水消毒、空气消毒的方药,首载葱管导尿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药术等护理操作均有详细记载。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内容丰富,有关人工急救及疾病护理方法直到现在对临证依然有指导意义。唐代大中初年昝殷著的《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由唐皇朝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于659年编写完成的《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载药850种,比过去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即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83年。

宋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印刷技术革新后大批医药书籍得以刊印,临床医学逐步向专科发展。1057年设立“校正医书局”,对历代重要的医籍如《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进行整理、考校、刊印。宋朝庭几度组织力量编著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大型医书。1247年宋慈著的《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比欧洲最早的菲德里法医学专著还要早350多年,先后被译为多国文字,流传世界各地,为世界法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宋代杰出的妇科专著,至今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北宋钱仲阳是当时有名的儿科医师,从事儿科专业40余年,学术造诣很深,由其弟子整理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的儿科学专著。

金元时期,出现了四大医学流派,他们是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治法强调降火;以张子和为代表的“攻下派”,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故主张汗、吐、下法;以李东垣为代表的“补脾派”,认为补益脾胃是治病之要;以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认为病理变化基本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提倡治疗上着重养阴。他们之间的学术争鸣,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元代危亦林著的《世医得效方》中,关于麻醉药的使用及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的记载,较之英国达维斯提出此法要早600多年,在伤科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

明代编纂完成的几部方药书籍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578年,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耗费30年时间,参考800多种书籍,并亲自奔走各地虚心求教,作实地调查,搜集各种药物标本,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著成《本草纲目》一书,分52卷,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收集方剂10000多首。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医药学的内容,而且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该书在17世纪初就传到国外,被译成朝鲜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拉丁语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于后世,是世界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典籍。明代的《普济方》是一部规模巨大的方书,共收集医方61739首,成为当时方剂学发展的高峰。

11世纪我国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到16世纪出现专著《种痘新书》,17世纪该法流传到欧亚各国,成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明末至清初,由于温疫病连年猖獗流行,在与急性外感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温病学派。明末吴又可著成《温疫论》一书,在当时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提出了传染病的病因是一种叫“戾气”的致病物质,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这种科学的见解,成为我国病因学说发展的里程碑。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辨舌、验齿、辨斑疹与白等诊断和护理方法;薛生白著《湿热条辨》,简要阐述了湿热病的病因、证候、特点及诊治法则;吴鞠通著《温病条辨》,首创三焦辨证论治的理论;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以上四人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明清时期在医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属于医学理论和各科汇集的有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临床各科方面,内科有薛己的《内科摘要》和王纶的《明医杂著》,外科有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和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妇科有武之望的《济阴纲目》和傅山的《傅青主女科》,儿科有万全的《万密斋医书十种》和陈复正的《幼幼集成》,针灸科有杨继成的《针灸大成》。这些医籍都是这一时期临床各科的代表性著作,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均有着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工作,制定了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政策,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兴的中医学科相继问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引入现代科技研究后证明,经络现象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并创造出针刺麻醉术。中医药对疑难杂证的治疗展现了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取得满意疗效,采用了诸如针拨套出术治疗白内障,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乙型脑炎、大面积烫伤,青蒿素治疗疟疾等疗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治法。中医教育走入正规化轨道,形成了研究生、大学、高职高专、中职相结合的多层次教育模式,有的重点中医药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医药学愈来愈受到各国医药界乃至科技界的重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中医热,中医学将为全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的理论体系是在经过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人体与环境也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学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组织结构科学、严密、合理,是千万年来进化的产物。人体是由心、肝、脾、肺、肾(五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皮、脉、肉、筋、骨(五体)以及目、舌、口、鼻、耳、前后二阴(诸窍)组成的统一整体。每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器官,都有其独立的功能,但是,所有的器官都是通过经络彼此联系相互沟通的,任何细小的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独立存在,离开整体则意味着功能的丧失。

中医学认为,人体整体的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即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小系统,如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以五脏为首形成的五小系统组成一个大(母)系统,从而构成了一个极其合理完善的有机整体。每个小系统都以五脏为首,故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中又以心为最高统帅,心主宰人体所有生命活动。在这个有机整体内,五脏之间以相生相克关系维持动态平衡。人体通过精、气、血、津液输布、运行进行滋养濡润,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协调其运动,从而达到表里相合、上下沟通、紧密联系、协调统一,形神合一,以神统形是整体统一的核心和具体体现。人体的高度统一不仅体现在生理上的协调一致,而且也体现在病理上的互相影响。因为人体一旦发病,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必然相互影响,所以通过诊察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可以了解内在脏腑的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样,某些体表的病变,可以采取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采取外治的方法,针灸治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人与环境密切相关(1)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人生活在自然中间,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生存,中医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灵枢·岁露》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相互协调的统一体。自然界不仅为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环境或条件,其时令交替、气象变迁、环境改变,均可以使人体产生一定的反应或适应。如自然界有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等气候变迁,各种生物受其影响,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为了与自然界相适应,人体也有类似变化。气候变化影响到人体气血运行,气血或流畅或滞缓,所谓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等。当春夏阳气发泄时,人体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多汗少尿;当秋冬阳气收藏时,人体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还表现在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等许多方面。自然界的变化如果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功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界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就会发生疾病。人体发病往往具有季节特点,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泻痢,秋季多燥证和疟疾,冬季多伤寒。又如我国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比较稀疏;西北多寒燥,腠理多致密。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对气候、时差、水土不易适应,就有可能生病。(2)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化对人也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社会的进步与落后、社会的治与乱,以及人的社会地位变化。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物资供应充足,医疗保健条件较好,人们的健康水平就较高。国泰民安,人们生活规律,抵抗力强,就不易得病;而社会大乱,人们生活不安宁,抵抗力就会降低,各种疾病就容易流行。社会地位的变化,会带来生活及心理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影响。(二)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认识和护理疾病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病”“证”“症”在中医护理中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病规律及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中风、痢疾等。“症”又称“症状”,是疾病所反映出来的孤立的病情,如发热、咳嗽、头痛、腹泻、乏力等。“证”是指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能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也比“病”更具体、更贴切。

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辨证的目的和手段。所以说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辨证与施护,是诊治和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

辨证施护既不同于“对症施护”,也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病施护”。由于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疾病有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因此,同一个疾病由于证候不同,其护理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而不同的疾病只要出现相同的证候,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这就是中医护理“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道理所在。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做法,反映了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思考题(1~3题共用题干)

刘某,女,39岁。因恶寒发热、咳嗽来诊。主诉:前晚因贪凉寝于工地楼顶,昨天始感咽干咽痛,咳嗽,今起渐感烦热,出汗,微恶寒,咳嗽加剧,咳少量黄痰。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精神、饮食欠佳。体温38.8℃,心率96次/分。

1.如果你施护该患者,最关注患者的(  )。

A.何系统患病

B.何证型

C.何症状

D.何脏器患病

E.患何病

2.中医诊断该患者为风热感冒,你认为(  )。

A.治法同于风寒感冒

B.治法同于气虚感冒

C.治法同于阳虚感冒

D.宜清热解表

E.感冒治法皆相同

3.服药4天后,患者其他症状改善,咳嗽迁延十多天,到针灸科治疗,针刺手掌部鱼际穴和腕上列缺穴后咳止。关于针刺手掌部穴位治疗咳嗽,以下哪种说法最准确(  )。

A.体现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B.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C.体现了中医学的辨病论治

D.治咳嗽最宜用针灸法

E.治咳嗽必须服药与针灸合用(温茂兴)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学习目标】

1.说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简述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第一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观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向阳的地方光明、温暖,背阳的地方黑暗、寒冷,古人根据这一特点,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引申其义,将日月、昼夜、天地、上下、动静、升降、水火、内外、雌雄等相反的事物和现象,都以阴阳来加以概括。如昼为阳,夜为阴;晴天为阳,阴天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等(表1-1)。一般来说,凡是明亮的、温热的、外在的、运动的、兴奋的、上升的、功能亢进的、强大的、功能的,统属于阳的范畴;反之,晦暗的、寒冷的、内在的、静止的、抑制的、下降的、功能衰退的、弱小的、物质的,统属于阴的范畴。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即是将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表1-1 事物阴阳属性举例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因此,单一事物是无法确定阴阳属性的。如80℃的水和20℃的水相比较,80℃的水当属阳,但80℃的水同100℃的水相比较,则应属于阴。二是在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就是说阴中包含着阴阳,阳中也包含着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则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由此可见,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概括阴和阳两类,任何一种事物内部又可以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而每一事物内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这种既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对立的现象,在自然界里是无穷无尽的。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的对立统一和运动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阴阳交感

所谓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由于天地阴阳二气的交感或雌雄二性的构合,有形的万物才能产生,新的个体才能诞生。如果没有阴阳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自然界。可见,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可以说,阴阳二气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阴阳的相互交感,使对立着的两种事物或力量统一于一体,于是产生了自然界,产生了万物,产生了人类,并使自然界时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相互对立,是说阴阳性质的相反。阴阳相反导致阴阳相互制约,例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使水沸腾而化为气等。温热与火属阳,寒冷与水属阴,这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就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言,功能之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三)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助长对方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说阴精在内,是阳气的根据;阳气在外,是阴精所化生的(役使)。如气属阳,血属阴,血液的化生必须依靠气化作用来实现,而气的运行要靠血为载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因此中医学中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的说法。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阴阳双方这种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人体而言,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机体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遭到破坏,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四)阴阳消长平衡

阴阳消长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始终贯穿着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消长平衡,它也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事物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经春至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经秋至冬,气候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这种阴阳消长的过程,维持了一年四季气候的正常交替,也使气候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五)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就是“重”或“极”,即所谓“物极必反”,就是对立双方的力量消长必须达到极限,才可发生根本变化,没有这一条件,阴阳的转化便不可实现。如某些急性温热病,体温逐渐升高,若不能及时控制,持续高热之后,有可能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过程,即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阴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量变,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渗透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有效指导着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就人体部位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按照脏腑功能特点划分,心、肝、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若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总之,人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内脏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凡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物质均属于阴,这些物质所发挥的功能则属于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两者之间,不仅互相对立,而且互相依存。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定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保证了脏腑功能的健全和正常的生理活动。(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疾病的发生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分阴阳,包括阴液和阳气两部分;邪气亦有阴邪和阳邪之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无论其病理变化如何复杂,都不外乎阴阳的偏胜或偏衰。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不足而发病,即“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反之,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亢盛而发病,即“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此外,由于阴阳互根,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也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甚则出现“阴阳俱虚”。因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任何疾病,尽管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都可以概括为阴证与阳证两大类。临床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又以阴阳作为八纲的总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即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本质就是阴阳失调。因此,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使阴阳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状态。针对疾病阴阳偏胜偏衰的状况,采取“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以达到恢复新平衡的目的。

阴阳学说也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能。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皆可用阴阳来归纳说明。药物有寒、热、温、凉四气,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药物有辛、甘、酸、苦、咸五味,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药物有升降浮沉四种作用趋向,升浮药属阳,沉降药属阴。

阴阳学说还可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中医学认为,人以正气为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善于保养阴精阳气,则邪气不侵。而养护正气的根本法则就是要求人体内部的阴阳变化与天地自然之间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善于调整阴阳,是防病摄生的根本。第二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指它们的运动和变化。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这五种物质各具特性,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从而促进了自然界事物的发生和发展,维持着它们的协调和平衡。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特性

古人对五行特性的认识,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体验,并加以抽象归纳的结果。因此,五行的特性虽然来自于木、火、土、金、水,但实际上又超越了这五种具体事物的本身,具有抽象的特征和更广泛的含义。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木具有能屈能伸、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的特性。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热也;上,向上。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稼穑,指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土具有承载、生化、受纳的特性。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顺从;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下降的特性。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润,滋润;下,向下。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的特性。(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与五行的特性进行类比,从而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对事物属性的归类推演法则是: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凡具有生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木。具有温热、炎上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土。具有肃杀、下降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等性质和作用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人体内外互相关联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表1-2)。表1-2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举例(三)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正常规律。

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资生,循环无端。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为木,则木为火之母;我生者为土,则土为火之子。其他依此类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所以又叫“所胜”“所不胜”的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为木,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为水,则水为土之所胜。其他依此类推。

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这就说明,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部分的状态,而其本身又受到五行整体的统一制约。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运动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制化”。如金可以克木,但木可以通过生火,使火来克金,以此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平衡。其他依此类推(图1-1)。图1-1 五行相生相克(四)五行的相乘相侮

相乘相侮是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制化现象遭到破坏以后出现的异常的相克现象。

相乘:乘,凌也,即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

引起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所致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的一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一行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异常。如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土本无不足,也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制,导致土的不足,称之为“木旺乘土”。不及所致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如土气过于不足,木虽然处于正常水平,土仍难以承受木的克制,使土更显不足,称之为“土虚木乘”。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又称“反克”。因此,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正好相反。发生相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木应受到金的克制,若木气太盛,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反克金,称为“木侮金”。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应克的一行,反而受到被克一行的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金应克木,若金气虚弱,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为“金虚木侮”。

五行之间的乘侮现象可以同时发生。如木过强时,既可乘土,又可侮金;反之,木气虚弱时,则不仅金来乘木,而且其所胜之土也乘虚而反侮之。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五脏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如肝属木,肝主疏泄而恶抑郁;心属火,心阳主温煦;脾属土,脾化生气血而为后天之本;肺属金,肺气清肃下降;肾属水,肾藏精、主水。

五行学说用五行相生的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如肝生心即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即火生土,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脾生肺即土生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即金生水,肺气清肃,通调水道以助肾水;肾生肝即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

用五行相克的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克制的关系。肾克心即水克火,肾水滋润上行以制约心火,防止其过亢;心克肺即火克金,心火的温煦有助于肺气宣发,制约肺气的过于肃降;肺克肝即金克木,肺气清肃下行可抑制肝气的过度升发;肝克脾即木克土,肝木条达可疏泄脾土之壅滞;脾克肾即土克水,脾主运化水湿可防止肾水泛滥。(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在临床上,五脏发生病变时,可以“母病及子”,也可“子病犯母”。如先有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肾阴虚,又叫“水不涵木”,就是“母病及子”的表现。先有心血不足,累及肝脏,导致肝血不足而成心肝血虚,就是“子病犯母”,或称“子盗母气”。

同时,五脏病变时,也可出现“相乘”和“相侮”的现象。如肝气亢盛,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叫“木乘土”。肝火上亢,消铄肺金,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称为“木火刑金”或“木火侮金”。(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相应的体表组织,出现色泽、声音、气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异常变化。由于五脏与五色、五音、五味等都根据五行的特性进行了分类归属,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就可以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来的资料,用五行的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多为肝病;面见赤色、口苦、心烦、脉洪,多为心火亢盛;面见黄色,多为脾虚;面见白色,多为肺病;面见黑色,多为肾病。(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在脏腑功能失调时,除对本脏进行治疗外,还应考虑到脏腑的传变关系,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调整其他脏腑的太过与不及,控制疾病的传变,防止疾病传入他脏。如肝气亢盛,可致木旺乘土,传病于脾,故在泻肝时要补脾,防止肝病传变于脾。

在确定治疗原则时,可以根据相生规律采取补母和泻子的方法。如滋水涵木法,即补益肝肾法,是通过滋补肾阴来养肝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或肝阳偏亢之证;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是通过补益脾气来补肺气,适用于脾肺气虚证。也可以根据相克规律采取“抑强”和“扶弱”的方法,“抑强”主要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弱”主要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如用于木旺乘土,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如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思考题(1~3题共用题干)

林某,女,43岁。因家庭变故,半年来郁郁寡欢,渐感胸胁胀闷,嗳气泛酸,时有呃逆,头晕头痛,失眠,纳差,脘腹胀满,神疲乏力,渐消瘦,查体血压升高。舌淡苔薄黄,脉弦数。

1.用五行学说解释其病机,正确描述是(  )。

A.木克土

B.土侮木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生木

2.患者未及时得治,后频发咳逆,咳少量黏痰,甚或咯血,面红,眼干红。用五行学说解释其病机,正确描述是(  )。

A.土生金

B.金克木

C.金侮木

D.金乘木

E.木侮金

3.患者治疗1个月后,其他症状改善,唯余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午后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属肝肾阴虚。宜用的治法是(  )。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金水相生法

D.滋水涵木法

E.培土制水法(温茂兴)第二章 藏象【学习目标】

1.说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常见病理表现,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2.简述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及功能。

3.具有初步运用藏象理论说明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的能力。情境导入李某,女,32岁,经常不按时进餐,每餐进食也不规律。昨日与几个好友一起聚餐,进食很多,回家后出现腹部胀满、疼痛、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请问:1.根据藏象学说,影响到哪个脏?2.该脏腑互为表里的是什么?3.脏与腑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藏象,最早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在内之意,指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其中包括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象,征象和形象之意,其一是指脏腑的形态结构,例如:关于肾的具体形态,《类经图翼》描述:“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各有带两条。”其二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所谓“藏象”,就是指人体内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是我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对临床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脏腑间相互关系;二是探讨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第一节 脏腑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统称,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形态结构是实体性器官,主要生理功能为生化和贮藏精气,所谓“藏精气而不泻”。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合称为“六腑”,形态结构为中空的空腔器官,主要生理功能为收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所谓“传化物而不藏”。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合称为“奇恒之腑”,奇,异也,恒,常也。“奇恒之腑”形态结构类似“腑”,多为中空的空腔器官,功能主藏精气又与脏相似,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之为“奇恒之腑”。知识拓展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区别中医学将心、肺、肝、脾、肾统称为五脏,中医学中的脏腑虽然与西医脏器的名称相同,但生理、病理含义却不完全相同。中医学中的脏,虽以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主要反映的是生理病理现象。现代医学的脏主要阐述解剖形态。中医一个脏的功能,可能包括几个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脏器的功能;现代医学的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几个中医学脏器的功能之中。总之,中医学中的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主要的是一个功能学的概念。一、五脏(一)心

心居于胸腔,其位置偏左,有心包卫护于外。膈之上,内有孔窍。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藏神”。其五行属性为“火”,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称为“君主之官”。与六腑中的“小肠”互为表里。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心主血脉

脉,即血脉、经脉,为血之府,即血液的居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全身的血液,都在脉中运行,依赖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川流不息,循环无端,发挥其濡养作用。脉道的通利与否,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运行。

心主血,一是指心气能够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二则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新鲜血液。所以说,“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侣山堂类辨》)。“奉心化赤而为血”说明心也参与血液的生成。“血为心火之化,以其为心火所成……故经谓心生血,又云血属于心”(《医碥·血》)。

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道的舒缩,使得脉道通利,血流通畅。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心气。心气充沛,才能维持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中正常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三者具备,血液得以正常运行,表现出面色红润、脉象和缓有力。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势必造成血流不畅,可见面色苍白、脉细弱无力,如果出现心血瘀阻可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刺痛等。

2.心藏神

心藏神也称心主神志、心主神明。神有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广义之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主宰着人体生命活动,如面色、眼神、言语、肢体活动等;狭义之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有广义之神,又有狭义之神。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藏象学说将其归属于五脏,但重要的为心所主。古人之所以将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要指心主神明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语言流利。如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出现失眠、健忘、多梦、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症。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开窍于舌(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全身的血液都归属于心,由心脏来支配。华,光彩。其华在面,面部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由于头面部的血管非常丰富,十二经脉的气血皆上行于头面部,故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光泽。(2)在志为喜 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中的“喜”相关。藏象学说指出人的情志变化,由五脏所化生,喜、怒、忧、思、恐称为五志,分属五脏。喜,是良性刺激,有益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但过度后,又会损伤心神。心主神志的功能过强,令人喜笑不止;功能不及,令人悲伤。(3)在液为汗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蒸腾气化后,通过汗孔排出体表的液体。由于汗液由津液所化生,中医提出血与津液同出一源,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又为心所主,也有“汗为心之液”之称。(4)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心经的别络连舌本,散舌下,舌有主味觉和表达语言的功能,其功能是否正常,有赖于心的生理功能。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的外在表现,心的功能异常,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舌面无表皮覆盖,血管极其丰富,因此,从舌质的色泽可直接观察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同时可以判断心的功能。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小;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舌强、言语错乱等。

在藏象学说中,心的生理功能包括心、血、脉在内的完整的循环系统,还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体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是对心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裹护在心外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上附有脉络,是通行气血的经络,合称心包络。“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故心包络有保护心、代心受邪的作用。在外感热病中,因温热之邪内陷,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称之为“热入心包”。(二)肺

肺居于胸中,与心同居膈上,左右各一,上连气管,喉为门户,是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者,故称“华盖”,为五脏之长。肺的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其五行属性为“金”,与六腑中的“大肠”互为表里。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志为忧,在液为涕。《黄帝内经》中称其为“相傅之官”。其主要生理功能如下。

1.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包括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人身之气均为肺所主,所以说“诸气者,皆属于肺”(《素问·五脏生成论》)。(1)肺主一身之气 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医门法律·肺痈肺痿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气的生成: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自然界的清气吸入于肺,脾胃运化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便称之为宗气。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②对全身气机的调节方面:所谓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为其运动形式。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反之,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会影响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2)肺主呼吸之气 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若外邪犯肺,影响其呼吸功能,则出现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2. 主宣发肃降

宣谓宣发,即宣通和发散之意。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呼出浊气 经肺的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有利于肺之呼吸。(2)输布津液精微 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肌表,以温润、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腠皮毛。(3)宣发卫气 调节腠理之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因此,肺气失于宣散,则可出现呼吸不利、胸闷、咳嗽,以及鼻塞、打喷嚏和无汗等症状。

肃谓肃降,清肃下降之意。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清肃、下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吸入清气 肺之宣发以呼出体内浊气,肺之肃降以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以完成吸清呼浊、吐故纳新的作用。(2)输布津液精微 肺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脏腑组织,以供其生理功能之需要。(3)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肃降则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代谢产物下输膀胱。(4)清肃洁净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因此,肺气失于肃降,则可现呼吸短促、喘促、咳痰等肺气上逆之候。

3.通调水道

所谓通,即疏通;所谓调,即调节。水道即水液运行、输布、排泄的通道。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输布、运行和排泄起到疏通和调节作用。由于肺为华盖,其位最高,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故有“肺为水之上源”(《血证论·肿胀》)的说法。

4.肺朝百脉、主治节

肺朝百脉的生理作用为助心行血。治节,即治理和调节。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即肺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肺与心在生理病理上反映了气和血的密切关系。若肺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