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病方药与临床应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11:55:12

点击下载

作者:张建强,赵欣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周围血管病方药与临床应用

周围血管病方药与临床应用试读:

前言

周围血管病是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由于其具有病程长、致残率高、并发症多、患者痛苦程度高的特点,其治疗始终是外科的难点。而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有独特的优势,体现在治疗方法丰富、治疗手段易被患者接受、治疗费用低、疗效确切,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大大降低了致残率。

近些年来,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全国各地专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医周围血管病专科学术体系已初步建立,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经验不断得到总结和推广,疗效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成立以来,在促进学科发展、完善学术体系、总结治疗经验、培养专科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周围血管病事业的发展。

本套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组织全国各地专家编写而成,旨在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学术思想,分享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经验,总结近年来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发展状况,发挥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优势,突出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特色,梳理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的建设思路。

本套丛书由《周围血管病临床治疗难点与中医对策》《周围血管病方药与临床应用》《周围血管病名医学术思想与验案》《糖尿病下肢病变中医治疗思路》4册组成,具有如下特点:①本丛书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组织编写,充分利用分会的学术资源及发挥全国中医周围血管病专家的智慧与经验。②本丛书既突出继承又强调发展,既有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的介绍和中医传统疗法及方药的总结,又有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现代研究,以及对重大疾病的治疗经验等,内容丰富,独具特色。③本丛书总结了近些年来的学术成果,具有一定的时代性。④本丛书的作者都是活跃在中医周围血管病临床的学术骨干,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因而本丛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我们希望本丛书的出版,能为中医周围血管病专科的从业者、研究者及医学生提供实际的参考和帮助。

由于中医周围血管病学科发展迅速,理论也在不断更新,作者的认识水平尚有一定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片面的或偏颇的观点,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不妥之处请同道不吝指正。

本丛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唐山市协和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陈淑长 葛芃2015年7月 北京第一章周围血管病常用中药与临床第一节周围血管病内治药物与临床一、活血化瘀药丹 参【药性】苦,微寒。入心、心包、肝经。【功效】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主治】血热瘀滞所致的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性溃疡、疮痈肿毒以及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心腹刺痛、瘟病发斑、心烦不寐等。【用法用量】水煎服,9~15g,大剂量可用至30~60g。【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丹参一药,早在《神农本草经》已有“破癥除瘕”的记载,唐代药学家日华子在其所著《大明本草》中亦有“通利关节……破宿血……调妇人经脉不匀”的论述;《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本草便读》曰:“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味甘苦以调经,不过专通营分。丹参虽有参名,但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其所以疗风痹去结积者,亦血行风自灭,血行则积自行耳。”

2.现代药理学研究 丹参主含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酮、紫丹参甲素、丹参酸甲酯等。水溶性成分包括丹参醇、丹参酚、丹参醛、丹参素等成分。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的作用;能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能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能促进骨折和皮肤切口的愈合;对中枢神经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某些癣菌以及钩端螺旋体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丹参专入心、肝两经血分,能内达脏腑而化瘀滞,外利骨节而通经脉,其性苦凉,对血热而有瘀滞者最为适宜。用丹参治疗周围血管病,近年来为临床所重视,山东用白花丹参煎剂、酒剂及注射液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较好效果,使许多患者免除手术痛苦。另有报道,用白花丹参酒治疗本病,多数患者服后有止痛效果,能改善四肢症状,四肢有发热感觉,或有明显发热感觉向肢体远端冲动,对游走性静脉炎也有作用。也有报道,在对脉管炎及其他周围血管病以辨证论治内服活血化瘀中药的同时,应用白花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和紫花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对流通血脉、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有更明显的效果,缓解或消除症状较快,缩短疗程,同时对控制血管炎症也有一定作用。

血栓性浅静脉炎以丹参为主药,配以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等以清热凉血、活血通络;深静脉血栓形成配以益母草、泽兰、桃仁、酒军、防己等以活血、利水、消肿;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丹参配以土茯苓、土三七、半边莲以清解湿毒。动脉硬化闭塞症以丹参配合海藻、牡蛎、豨莶草、川芎、五灵脂等软坚化痰、活血通脉;本品性寒,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清热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引起的疮痈肿毒,常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等。孕妇慎用。红 花【药性】辛,微温。归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主治】瘀血阻络所致的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病、静脉性溃疡、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褥疮等;并可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用法用量】水煎服,3~10g。外用适量。【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红花古名“红蓝花”,《金匮要略》中的红蓝花酒,即是以红花与酒同煎,治妇人风病及腹中血气刺痛;《新修本草》谓红花“治口禁不语,血结,产后诸疾”;《本草汇言》曰:“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本草纲目》中称红花为“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可以说是对红花功能全面确切的总结;《本草衍义补遗》云红花“多用破血,少用养血”;《本草求真》亦谓:“少用合当归血能生,多用则血能行。”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品含有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红花苷、红花黄色素以及红花油等成分。其药理作用有轻度兴奋心脏、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可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其水煎剂、水提液、红花黄色素等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度,并可改善心肌及脑组织微循环。其注射液、醇提物、红花苷能显著提高耐缺氧能力,对缺血乏氧性脑病有保护作用。红花黄色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作用,以及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炎、抗渗出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本品辛散温通,善于疏利经脉,为行血破滞,调畅血脉之要药,可用于治疗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病等。静脉滴注或患肢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发现对一、二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果良好,认为两期共同的病理改变为血栓形成、管腔闭塞,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红花能行瘀活血,瘀去则络通,可改善血液供应。以红花为主药配伍冰片、山慈菇、金果榄等制成酊剂局部涂搽、按摩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外伤瘀肿、褥疮初期红斑未破者效果明显,可充分发挥其抗炎、抗渗出、抗血栓作用。对瘀热郁滞之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常配伍清热凉血通络的紫草、大青叶、忍冬藤、络石藤等以抑制免疫、消炎散结。临床用于治疗周围血管病用量小(<10g)则效果不明显,用量大(30g)则效果满意,亦未见不良反应。但本品有收缩子宫及抗凝作用,孕妇、月经过多及有出血倾向者在所禁忌。益母草【药性】辛,苦、微寒。归心、肝、膀胱经。【功效】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治】水瘀互阻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丹毒;血滞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疮痈肿毒,跌打损伤等。【用法用量】10~30g,水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草衍义》记载,益母草能“治产前产后诸疾,行血养血,难产做膏服”;《本草蒙筌》说其可“去死胎,安生胎,行瘀血,生新血”;《本草纲目》有云:“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胎漏难产,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疳、痢、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2.现代药理学研究 益母草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亚麻酸、油酸、月桂酸、芸香苷及延胡索酸。其药理作用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能减慢心率,对抗实验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其粗提物能扩张血管,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有抑制作用。另外,益母草能改善肾功能,益母草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本品功善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常用于各种瘀滞作痛的病症,历来是妇产科最常用药物,有“经产良药”之称。在血管病的治疗中,最常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表现为患肢灼热、肿胀、疼痛,浅静脉充盈扩张,皮肤光亮或微红,皮温增高,肢体饱满而张力高,取益母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的多重作用,配合牛角片、紫草、生大黄、生地黄、牡丹皮等组合成方,其中益母草的用量尤为特殊,从60g起始,根据病情、体质可用至100g左右,并未见任何毒副作用的发生,且存在量效关系。另外,本品亦可用于复发性丹毒的治疗,急性发作时配伍清热解毒利湿中药如金银花、土茯苓、黄芩等;慢性稳定期可配用益气健脾、利湿活血中药如党参、茯苓、苍术、白术、当归、泽兰、鸡血藤等可有效防止复发。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伴有下肢指凹性水肿者以益母草为主药,配伍生黄芪、党参、麦冬、山茱萸、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皮、防己等疗效确切。糖尿病患者无论何证均可于辨证方中适量选加本品,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本品孕妇忌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川 芎【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血瘀气滞所致的动脉硬化闭塞症、雷诺病、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曲张等脉管病;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等妇科病以及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头痛、风湿痹痛等。【用法用量】水煎服,3~9g。大剂量可用至15~30g。用作祛风或活血时量宜较小,用作止痛时量宜较大。川芎粉口服每次1~1.5g。【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神农本草经》首载川芎主“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唐代药学家日华子进一步指出其能“主一切气,一切血”“调众脉,破癥结宿血……消瘀血”;《别录》认为其可治“心腹坚痛”;《孙氏集效方》指出川芎“治一切心腹痛,研末泡酒服之”;《药性论》谓其能“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品主要含生物碱(如川芎嗪),挥发油如藁本内酯、香烩烯等,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内脂素以及维生素A、叶酸、蔗糖、固醇(甾醇)、脂肪油等。川芎嗪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的血氧供应,并降低心肌耗氧量;可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显著增加脑、肾及肢体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积聚,减少血栓素A2(TXA2)生成,增加前列环素(PGI2)的释放,通过改变TXA2/PGI2的比值,使血小板维持正常功能,抑制纤维蛋白原的形成,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有明显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可促进骨痂形成;能抑制多种杆菌及皮肤真菌;有抗组胺和利胆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本品香窜辛散,通阳宣郁,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外彻皮毛,旁达四肢,走而不守。既活血,又行气,故有“血中气药”之称。在活血方中配用,可增强行血散瘀的作用;在补血方中配用,能通达气血,使补而不滞;在祛风方中配用,能使血脉疏畅,风邪易去,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治疮方中配用,不仅能收活血止痛功效,亦可因其通利血脉而有助于其他药物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病机为痰瘀阻络、闭阻气机而变生诸症,初期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等寒凝血瘀证,以川芎30g为主药配用温阳散寒活血之剂(阳和汤合四物汤等),症状改善迅速,可缩短疗程,取效迅捷;营养障碍期以川芎15g配合补气活血软坚方(补阳还五汤、豨莶草、穿山甲、地龙、海藻等)长期服用可调节血脂异常,软化血管,改善血运,消除凉麻痛,延长跛距等。川芎30g为主配以温经活血、散寒通络的当归四逆汤治疗雷诺病,内服与药渣水煎外洗内外兼治,可有效缓解三相色变(苍白-青紫-潮红三色变化,下同),因其既可解除血管痉挛而活血又可行气以疏肝,正合本病的发病诱因。筋瘤主要由气虚运血无力,血郁于下滞而不行,停于脉管而生诸症,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配伍小剂量川芎加减服用,可加强静脉壁功能,促进血液回流,对消除症状、减少并发症有一定作用。有用川芎和丹参注射液各2ml,每日2次,肌内注射,治疗红斑性肢痛症效果明显,其止痛作用迅速而持久。同时在治疗免疫性血管炎而伴有关节肌肉疼痛者取本品辛散温通、祛风通络止痛之功配合独活寄生汤可取佳效。对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病以及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有较好疗效。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川芎能活血祛瘀、行气通脉,改善血液流变学,疏通微循环,促使侧支循环的建立,故而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以川芎为主配伍黄芪、桂枝、当归、赤芍等对气滞血瘀型缺血性周围血管病能显著地改善疼痛、发凉、麻木等临床症状。以川芎为主配伍香附、泽泻、半枝莲、薏苡仁、苍术、蒲公英等,治疗气郁型急慢性静脉疾病有较好的消除肿胀、减轻疼痛的功效。静脉曲张的病机为气虚血瘀所致,治疗以补阳还五汤重用川芎补气活血化瘀。总之,本品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性辛温,凡阴虚火旺、多汗、热盛及无瘀之出血症和孕妇均当慎用。水 蛭【药性】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功效】破血通经,逐瘀消癥。【主治】瘀血凝滞脉络,气血阻塞不通所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浅静脉炎、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慢性瘀血重证,以及跌打损伤、经闭、癥瘕积聚等。证见肢端青紫干黑或苍白,冰冷,静息痛,肢体粗肿胀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扩张等。【用法用量】煎服,1.5~3g;研末服,0.3~0.5g。以入丸、散或研末服为宜。或以鲜活者放置在瘀肿局部吸食瘀血。【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水蛭咸能走血,苦可降泄,入肝经血分,功专破血消癥,祛瘀之力较强。《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逐瘀,无子、利水道”,《本草衍义》曰:“治折伤坠仆蓄血。”适用于血滞经闭、瘀血积聚、跌打损伤等症,因其有毒,历来认为它的破血逐瘀之力十分峻猛,故临床较少使用。近人张锡纯盛赞水蛭“在破血药中功列第一”,“但破瘀血而不伤新血”,认为“水蛭最善食人之血,而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消既久之滞,自有力而无害也”,又说:“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且服后腹不觉疼,并不开破,而瘀血默消于无形,其良药也。”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水蛭水煎剂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能显著延长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水蛭提取物、水蛭素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大鼠体内血栓形成,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水蛭煎剂能改善血液流变学,降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或明显的T波、ST段的变化;能促进脑血肿吸收,减轻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及水肿,缓解颅内压升高,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组织免遭破坏;对皮下血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蛭煎剂对肾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的水平,对升高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水蛭素对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水蛭味咸,故善入血分,乃破血之要药,是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溶解血栓作用最强、疗效最可靠的虫类破瘀药。水蛭虽攻瘀之力猛,但少伤正气,因此,在周围血管病治疗中若用之得当,去病甚速。凡瘀血重证,久而不消,诸药乏效者,参用水蛭,每获殊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证属热壅脉络,或瘀热互结于下焦,治以通便泻瘀法,以桃核承气汤加水蛭、地龙、益母草等,使邪(湿、热、瘀)从大便而下,邪有出路,邪去瘀化,其肿自消。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证属脾湿瘀阻,予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水蛭、当归、益母草等,可显著消除肿胀、沉重、乏力,防止皮肤色素沉着、瘀积性皮炎甚至臁疮等静脉瓣膜损伤后遗症状。动脉硬化闭塞症为痰湿凝滞络脉、气血瘀阻不通,早期表现为肢端发凉怕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后期出现肢端瘀紫溃烂、疼痛剧烈,夜间尤剧。此为瘀血重证,临床各期均可在辨证组方的基础上,配以水蛭、地龙、全蝎、蜈蚣、穿山甲各等份研末冲服或装入胶囊,每服1.5g,每日3次,效果极佳。本品与绞股蓝、决明子、泽泻、何首乌、当归等配伍有显著的降血脂功效。水蛭腥味甚烈,煎剂闻之,令人呕恶,服后有嘈杂感,故宜隔纸低温烘干(不可油炙,炙则效减),研细末,入胶囊吞服。本品毕竟是攻邪之剂,非瘀血实证者不宜服。虚人必须用时,宜配伍补益之品。因能堕胎,孕妇忌用。当 归【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主治】用于周围血管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雷诺病、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性溃疡等血虚寒凝瘀滞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瘀血作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痈疽疮疡,亦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用法用量】水煎,5~15g。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和血(即补血活血)用全当归。酒制能加强活血的功效。【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经》:“主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药性本草》:“治下痢腹痛。”《日华子诸家本草》:“破恶血,养新血,及癥癖,肠胃冷。”《本草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本草备要》:“润燥滑肠。”《本草经百种录》:“当归辛香而润,香则入脾,润则补血,故能透入中焦营气之分,而为补营之圣药。”《药品化义》:“当归性温能散,带甘能缓。经曰:肝欲散,以辛散之;肝苦急,以甘缓之。散之缓之,肝性所喜,即所为补,故专入肝以助血海,使血流行。凡药体性,分根升、梢降、中守,此独一物而全备:头补血上行,身养血中守,梢破血下行,全活血运行周身。”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有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等。当归水煎液能显著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当归多糖可使实验动物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增加;当归浸膏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当归挥发油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延髓为先兴奋后抑制;有降血脂作用;其挥发油能引起血压上升,水溶性物质则可引起血压下降;有某种程度的抗氧化、抑制自由基的作用,可减轻脑缺氧;当归水浸膏能使兔眼压下降,房水减少;所含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溶性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当归对子宫的作用取决于子宫的功能状态而呈双向调节作用;能抗维生素E缺乏,防止流产;能扩张外周血管,缓解外周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外周循环;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有镇痛、抗炎作用;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有保肝作用,能防止肝糖原降低,促进肝细胞再生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有抗肿瘤、抗菌作用;所含藁本内酯及正丁烯酜内酯,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的平喘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当归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能补益脾血,使人肌肤华泽;生新兼能化瘀,故能治周身麻痹、肢体疼痛、疮疡肿痛,是临床最主要的活血化瘀药之一。动脉硬化闭塞症无论何期均可以当归配合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等组成基本方加减治疗;当归又是治疗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虚寒凝瘀滞证的重要药物,临证时可配合温经散寒药桂枝、细辛、附子、川芎等如当归四逆汤;当归与黄芪、牛膝、地龙、泽泻、薏苡仁、云茯苓等配用,治疗静脉性溃疡。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补阳还五汤、解毒活血汤、会厌逐瘀汤、止泻调中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活血化瘀方中皆选用之。此药常与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相配伍治疗多种血瘀病。周围血管病其病因与代谢、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在临床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血瘀。无论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活动期的经典方药四妙勇安汤,还是恢复期的顾步汤,皆有当归。当归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可降低血脂、软化血管,因此,又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血管病变、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高凝血综合征的主药。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赤 芍【药性】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主治】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节性血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等,以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痈肿等证。【用法用量】10~15g,煎服或入丸散。【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腹,止痛,利小便”;《本草求真》:“赤芍与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则有敛阴益营之力,赤则止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则能于土中泻木,赤则能于血中活滞。”《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攻痈疮。”《本草备要》:“尤能泻肝火、散恶血,治腹痛坚积,血痹疝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能行血中之滞。”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主要含芍药苷,并含少量的芍药内酯苷及氧化芍药苷等多种苷类、牡丹酚、苯甲酸、鞣质、树脂、挥发油、β-谷甾醇、胡萝卜甾醇等化学成分。对血液和心血管系统,有抗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降血脂、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障碍、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以及抗肝纤维化、退黄、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镇静、抗惊厥、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赤芍是一味临床应用极广的活血化瘀药。常用于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热毒入络致瘀证,以赤芍配合牡丹皮、生地黄、紫草、水牛角、金银花、黄连、黄芩等达到清热活血化瘀的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证属血热或热毒壅络以赤芍配合益母草、生地黄、玄参、牛角片、大黄等,使血热得清而达到“停瘀”的目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脉络瘀热或脉络热毒者可重用赤芍同时应用清热解毒与凉血药如黄连解毒汤、四妙勇安汤;结节性血管炎多发生在小腿后外侧,红斑结块疼痛,以赤芍为主药加用牡丹皮、夏枯草、猫爪草、僵蚕、蝉蜕;对于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并发溃疡、多发性大动脉炎,赤芍亦为常用药物;另外,赤芍配伍黄芪、当归、桂枝治疗阳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四肢血管病、脑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等可获良效。牡丹皮【药性】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节性血管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以及阴虚内热,血滞经闭、痛经,或癓癖、痈肿疮毒及内痈。【用法用量】6~12g,煎服或入丸散。【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坚癓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本草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本经疏证》:“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结热。”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牡丹酚、牡丹酚原苷、芍药苷、挥发油及糖苷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又水煎液、牡丹酚及除去牡丹酚的水煎液,均有明显降压作用;其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大等作用;牡丹酚还可使动物子宫内膜充血,有通经作用,并有抗小鼠早孕作用;牡丹酚尚有抗溃疡及抑制胃液分泌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丹皮是上佳的凉血、散瘀药。常与赤芍、紫草、生地黄、牛角片配伍治疗周围血管病之脉络瘀热证,如热入营血所致的肢体肿胀疼痛、红斑结块、条索、色青紫或瘀斑等,如犀角地黄汤;与赤芍、大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僵蚕、夏枯草等配伍治疗热蕴血瘀所致的疖、痈、疔、疮、结节性血管炎等;与赤芍、当归、延胡索、蒲公英、夏枯草、地龙、忍冬藤、防风配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红肿、条索、灼热、疼痛、牵拉痛等;与水牛角、生地黄、玄参、板蓝根、大青叶、黄连、金银花配伍治疗热毒型坏死进展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肢体缺血、瘀久化热、热毒炽盛者。三 七【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主治】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各种动脉缺血性疾病肢端疼痛;结节性血管炎、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疖肿疮疡、雷诺病,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等。【用法用量】多研末服,每次1.5~3g,亦可入煎剂,3~12g。外用适量。【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草纲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打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晕,血痛,赤目痛肿,虎咬伤蛇伤诸病。”《医学衷中参西录》:“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本草求真》:“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品含三七皂苷、黄酮苷、槲皮素、槲皮苷、β-谷甾醇。止血活性成分为β-N-Z二酸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家兔凝血时间;有显著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并使全血黏度下降;能增加麻醉动物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促进冠脉梗死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心输出量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抗炎及镇痛、镇静作用。此外,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糖代谢、保肝、抗衰老及抗肿瘤作用。三七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民间有以三七滋补的习惯,经研究表明,三七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增强体质。

3.临床经验发挥 三七善化瘀血,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又善止血妄行,止血而不留瘀血,为理血之妙品。三七制剂血塞通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有显著的止痛、消肿作用。与血竭、川芎、当归、黄芪、党参、玄参配伍治疗各种动脉缺血性疾病肢端疼痛、发凉怕冷、麻木等有良好的改善循环、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之功效,尤其在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疗效更明显。以三七15g、冰片10g、红花20g加入75%的酒精500ml中,浸泡1周,外搽患部,治疗结节性血管炎、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以及疖肿疮疡,消炎、消肿、止痛作用迅速,效果理想。广泛用于瘀血引起的出血病症,如与蒲黄、紫珠草、白及、侧柏叶等配伍治疗咳血、吐血、子宫出血每获良效;因三七活血、止血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常与血竭、乳香、没药、川芎配伍治疗跌打损伤所致的瘀滞性疼痛,与黄芪、太子参、郁金、当归、桂枝、瓜蒌相配伍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姜 黄【药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主治】用于血瘀气滞所致的糖尿病血管病变、动脉硬化闭塞症、雷诺病、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结节性血管炎,以及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以麻油或菜油调匀成膏,外敷。【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新修本草》:“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功力烈于郁金。”《日华子本草》:“治癥瘕血块,痈肿,通月经,治扑损瘀血,消肿毒,止暴风痛,冷气,下食。”《本草纲目》:“治风痹臂痛。”“姜黄、郁金、蒁药(莪术)三物,形状功用皆相近。但郁金入心治血;而姜黄兼入脾,兼治气;蒁药则入肝,兼治气中之血,为不同尔。”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品含姜黄素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姜黄酮、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降低血脂的作用;姜黄素能增加心肌血流量,姜黄提取物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T波的变化;能增加纤溶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增加胆囊的收缩;姜黄素对卡拉胶(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和小鼠足肿有与可的松相近的抗炎作用。挥发油及姜黄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煎剂尚有镇痛作用。

3.临床应用发挥 姜黄是治疗气滞血瘀病证的常用药物。其功横行肢节,行气活血,宣痹通络。治疗雷诺病常与当归、桂枝、细辛、柴胡、川芎等温经散寒之品配合使用,其妙在以姜黄行气活血、宣痹通络之力,行温经散寒之功,因此是治疗雷诺病的佳品。因其有预防和降血脂、抗凝血活性,尤其适用于高脂血症、高凝血综合征等,如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配伍葛根、丹参、鸡血藤、人参、生地黄、麦冬、僵蚕等;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配用海藻、牡蛎、虎杖、豨莶草、失笑散等其效尤显。以姜黄与大黄、黄柏、南星、天花粉、苍术等混匀研细末茶调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结节性血管炎疗效甚佳,如金黄散。特别是周围血管病并发心绞痛、胃脘痛、痛经、跌打损伤、肝胆病症,选用本品更为适宜,异病同治,诸痛皆消,是姜黄特质之功长。姜黄耗气耗血,内服方药中宜配用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扶正之品,可防此弊,使补中有通,主次分明,故屡用屡验。鸡血藤【药性】苦、微甘,温。归肝经。【功效】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主治】用于糖尿病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风湿免疫性血管炎、创口感染、疼痛,以及月经不调、行经不畅、痛经、血虚经闭;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血虚萎黄等病证。【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30g,或浸酒服,或熬成膏服。【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草纲目拾遗》:“壮筋骨,已酸痛,和酒服;治老人气血虚弱、手足麻木、瘫痪等证;男子虚损,不能生育及遗精白浊;男妇胃寒;妇女经水不调,赤白带下,妇女干血痨及子宫虚寒冷不受胎。”《饮片新参》:“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治暑痧,风血痹症。”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品含鸡血藤醇、铁质、油菜甾醇、豆甾醇及谷甾醇。密花豆及山鸡血藤煎剂对实验性贫血的家兔均有补血作用,密花豆的作用强于山鸡血藤;有抗炎作用;小剂量能增强子宫节律性收缩,较大剂量收缩更显著,已孕子宫较未孕子宫敏感。山鸡血藤煎剂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有报告称,在运用20种活血化瘀中药对小鼠肠系膜实验性微循环障碍改善作用影响的观察中发现,鸡血藤是唯一具有促进微循环的药物。有实验研究证明,鸡血藤提取物具有促凝(激活Ⅻ因子)、抗凝(抗凝血酶)、纤溶(激活纤溶酶原)、抗纤溶(抗纤溶酶原———活化素)的双重作用,也就是说,鸡血藤是一种具有适应原样作用的药物。

3.临床经验发挥 鸡血藤苦、微甘,温,归肝经,色红入血,是补血活血之上品。气滞则血瘀,血虚亦可血瘀,久病多虚。如风湿免疫性疾病、动脉硬化、增生性骨关节病、更年期月经紊乱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血虚、血瘀之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鸡血藤补血活血、舒筋活络、扶正以祛邪,恢复气血平衡,增强抗病能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具有促凝、抗凝、纤溶、抗纤溶作用,升白细胞功效。尤其重症糖尿病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创口感染、疼痛、消耗机体,常伴有正气亏虚,血虚与血瘀交织,表现为乏力、消瘦、纳差、患肢疼痛绵绵、舌质淡伴瘀斑,脉沉细数。鸡血藤与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太子参等以养血充其体,活血通其络。在坏死进展期热毒型,出现低热、口干便秘、伤口红肿、舌质淡红、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数,是热毒伤及阴血、血虚、血瘀之征。以鸡血藤配伍生地黄、玄参、黄连、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与当归、丹皮、丹参养血活血通络,标本兼治,热清毒消,血充瘀化,阴阳平和。二、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热毒蕴结、气血凝滞所致的红肿结块或条索疼痛,组织坏死溃烂伴疮周红肿等证,如丹毒、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结节性血管炎、风湿免疫性血管炎等,以及痈肿疔疮、热毒血痢等。【用法用量】水煎服,6~15g;大剂量可用至60g,超大剂量可用至120g。【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金银花以其质轻走表而疏散风热,以其性味甘寒而清热解毒,为表里双解之品。《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品含有挥发油、木犀草素、黄酮类、肌醇、皂苷、鞣质等。分离出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本品抗菌的主要成分。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真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金银花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本品有一定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大量口服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本品甘寒,以清热解毒见功。丹毒是由于火邪炽盛,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发。可采用三部辨治法,发生于头面部者,多为风热、风火所致,其治疗以普济消毒饮为主方,加入10~15g的金银花,可取事半功倍之效;丹毒发生于胸腹部者,多与肝热肝火有关,治疗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加入15~25g的金银花可明显增强清热解毒之力,缩短疗程;发生于人体下部者多与湿热、湿火有关,常用萆薢渗湿汤为主方加用金银花30~45g,量大质重,直趋下焦病变部位,清火解毒消炎消肿,效果显著。恶脉是以体表经脉呈条所状突起、色赤、形如蚯蚓,硬而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血栓性浅静脉炎,在急性期主要为热壅脉络或血热之证,治以清热凉血、解毒通络,方选犀角地黄汤加金银花、忍冬藤、蒲公英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脱疽包括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坏死性血管炎、糖尿病足等由于缺血坏死继发感染,辨证为热毒炽盛、毒入营血证,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方选四妙勇安汤加味,方中金银花可用至90g,毒热盛而体质壮者可用至120g,患者用药后患肢有发热感,局部红肿疼痛较快改善,可能与其较强的抗炎、消肿、镇痛作用有关。皮肤变应性血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急性期,往往伴有咽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外感风热之证,金银花既有清热解毒之力,又有疏风清热之功,以之为主药,配以青风藤、藤梨根、蛇莓、忍冬藤等以消炎抑制免疫,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总之,金银花是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量小则治疗风热袭表所致的对称性结块红肿疼痛,浅溃疡渗液伴有肌肉、关节痛等;大剂量则可取其清热解毒之力,对坏死溃疡继发感染有特效。本品性味甘寒,清热解毒之力较强,脾胃虚寒及疮疡脓液清稀证属气虚者忌用。中病即减,不可长服久服,徒伤正气。连 翘【药性】苦、微辛,寒。归肺、胃、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疏风热,清心热。【主治】用于风热或热毒蕴结所致的丹毒、血栓性静脉炎、结节性血管炎、风湿免疫性血管炎等,以及肢体动脉缺血组织溃烂、静脉淤积性溃疡、痈肿疮毒或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热毒血痢等。【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日华子本草》:“治疮疖,止痛。”《珍珠囊》:“连翘之用有三:泻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多种酚类化合物,连翘醇苷C、D、E,熊果酸,齐墩果酸,牛蒡子苷,芦丁,咖啡酸,挥发油及维生素P等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作用较强,对流感病毒、白色念珠菌等亦有作用;所含维生素P等成分,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出血。

3.临床经验发挥 本品性味苦寒,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作用,常用于治疗痈疽、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症,被称为“疮家之圣药”。与夏枯草、野菊花、金银花、天花粉、山慈菇等配伍治疗浅表静脉炎取其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以连翘配合萆薢渗湿汤或龙胆泻肝汤治疗流火,可明显加强解毒功效,缩短疗程。本品与忍冬藤、络石藤、白英、蛇莓、白花蛇舌草、丹皮、赤芍等配伍应用治疗结节性血管炎,使结节肿块较快消退。风湿免疫性血管炎急性期结块红肿疼痛明显伴有关节肿痛者以本品与金银花、白英、僵蚕、蝉蜕、徐长青、青风藤配合应用,能够较快控制病情。连翘用于疏散风热时用量一般不超过15g,用于治疗周围血管病热毒蕴结证时用量可达30g。本品苦寒,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用。蒲公英【药性】苦、甘,寒。归肝、胃、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清肺胃热,清利湿热。【主治】用于湿热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丹毒、静脉性溃疡、淤积性皮炎;慢性下肢淤血综合征;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疽期热毒炽盛者;足癣以及痈肿疔毒,乳痈内痈;咽喉、牙龈肿痛及目赤肿痛;湿热黄疸、胁痛、淋证、泻痢等。【用法用量】煎服,10~30g,鲜品50~100g。外用适量。【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本草衍义补遗》:“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疮结核疔肿。”《本草备要》:“专治痈肿、疔毒,亦为通淋妙品。”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根中还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豆甾醇、有机酸等;花茎中还含有叶酸、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多糖等成分。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其他多种致病菌、钩端螺旋体亦有抑制作用;并有疏通乳脉管阻塞,促进泌乳的作用;还有利胆、保肝、利尿、健胃、轻泻、抗肿瘤等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蒲公英常用于清热解毒,清肝、胃、肺热,清利湿热等,为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清热解毒药。与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治疗痈肿疔毒如五味消毒饮;因其清热解毒兼能利湿,与苍术、黄柏、薏苡仁、怀牛膝、地龙等配伍治疗湿热型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慢性下肢淤血综合征疗效甚佳;蒲公英既可入血分又可入气分,具有气血双清的作用,因此,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期肢端溃烂、肿胀、剧痛,证属热毒炽盛者可将本品配合四妙勇安汤和黄连解毒汤,可增强控制感染、消除肿胀、缓解疼痛等作用;与赤芍、丹皮、紫草配伍治疗急性、复发性丹毒;本品与黄柏、白矾、硼砂、芒硝水煎外洗治疗静脉性溃疡、足癣;局部冷湿敷治疗静脉淤积性皮炎、丹毒均有良效。另外,与芦根、鱼腥草、冬瓜仁配伍治疗肺痈咳嗽,咳吐脓痰等症;与大黄、丹皮、赤芍治疗肠痈热毒壅盛之证,与板蓝根、玄参、桔梗配伍治疗咽喉肿痛;与菊花、龙胆等配伍治疗目赤肿痛;与茵陈、栀子等配伍治疗湿热型黄疸;还可与金钱草、白茅根同用治疗小便淋沥涩痛。蒲公英煎剂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链球菌等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其他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紫花地丁【药性】苦、辛,寒。归心、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用于急性丹毒、血栓性浅静脉炎、糖尿病足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属湿热或热毒炽盛者;疮痈疔疖、咽喉肿痛、痢疾、丹毒、毒蛇咬伤等热毒病证。【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本草正义》:“地丁专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然辛凉散肿,长于退热,惟血热壅滞,红肿焮发之外疡宜之,若谓通治阴疽发背寒凝之证,殊是不妥。”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苷类、黄酮类、蜡、蜡酸、棕榈酸、丁二酸、对羟基苯甲酸、地丁酰胺等成分。本品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醇和水提物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堇色毛癣菌亦有抑制作用;并有解热、抗炎等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紫花地丁为常用中草药,其性味苦、辛,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临床常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常与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黄柏、薏苡仁、苍术配伍治疗急性丹毒,如五味消毒饮;浅表静脉炎急性期表现为血热入络证或风热入络证,以本品配合牛角片、紫草、赤芍、丹皮、僵蚕、蝉蜕等凉血清热、化瘀通络;糖尿病坏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湿热及热毒型坏死进展期常在四妙勇安汤中加用本品可明显加强清热解毒的力量,且还有利湿消肿作用。黄 柏【药性】苦,寒。归肝、胆、大肠、胃、肾、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主治】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伴有下肢肿胀、溃疡、淤积性皮炎、丹毒、糖尿病足以及疮痈肿毒、黄疸、痢疾、淋证、带下及湿疹、湿疮等多种湿热病证。【用法用量】煎服,6~10g。外用适量。【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珍珠囊》:“黄柏之用有六:泻膀胱龙火,一也;利小便结,二也;除下焦湿肿,三也;痢疾先见血,四也;脐中痛,五也;补肾不足,壮骨髓,六也。”

2.现代药理研究 黄柏含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等生物碱;并含黄柏酮、黄柏内酯、黄柏酮酸等成分;黄皮树含小檗碱等多种生物碱,及内酯、甾醇、黏液质等。本品的抗菌谱与抗菌效力与黄连相似,对某些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阴道毛滴虫、乙肝表面抗原亦有抑制作用;并有保护血小板、促进皮下渗血吸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解热、降压、利胆、抗溃疡、利尿、健胃、促进胰腺分泌、降血糖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的功效,用于痛风、秃疮、溃疡、癣、毒热等疾病。与苍术、怀牛膝、薏苡仁等配伍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伴有下肢肿胀、溃疡,淤积性皮炎伴有瘙痒、渗出等症者;治疗糖尿病足坏疽证属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者以知柏地黄汤加葛根、丹参、鸡血藤、金银花等滋阴降火解毒。治疗淤积性皮炎、溃疡可应用黄柏、蒲公英、白矾、苦参、海桐皮、防风,水煎外洗或冷湿敷具有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亦可配煅石膏等份为末,外撒或油调搽患处,如石黄散。此外,对湿热型痢疾、黄疸、带下、关节肿痛、热淋及阴虚发热、遗精等症皆有良好效果。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黄 芩【药性】苦,寒。归肺、脾、胃、肝、胆、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主治】湿热阻络或热毒炽盛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坏疽、血栓性浅静脉炎、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风湿免疫性血管炎、红斑性肢痛症、静脉性溃疡症见患肢红肿,创口感染严重、渗出增多,发热不退,便秘或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用法用量】煎服,6~15g。生用清热燥湿力强,止血、安胎多炒用。【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经》:“主诸热黄疸,肠辟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珍珠囊》:“凉心,治肺中湿热,泻肺火上逆……安胎。”《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咳,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风湿,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萎,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有黄芩苷、黄芩苷元(黄芩素)、白杨黄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并含苯甲酸、β-谷甾醇、氨基酸、糖类等成分。其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解热、降血压、镇静、利胆、保肝、抗氧化、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抗过敏等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黄芩苦寒,常用于湿热阻络或热毒炽盛所致的多种周围血管病,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坏疽症见肢端紫红肿胀、起水疱或血疱、疼痛剧烈、喜凉恶热等热毒炽盛证合用黄连、黄柏、栀子、牛角片、生地黄、丹皮、金银花、蒲公英等共达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期辨证为血热入络或风热窜络证,黄芩配合炒栀子、赤芍、丹皮、僵蚕、金银花、连翘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散结的作用。黄芩不但清热解毒凉血,而且还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因此可用于皮肤变应性血管炎、风湿免疫性血管炎,以本品为主配合白英、白花蛇舌草、蛇莓、半枝莲、僵蚕、蝉蜕、赤芍、丹皮等共成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的作用。红斑性肢痛症辨证为阴虚络热,治宜养阴凉血清络法,配合生地黄、苦参,如三物黄芩汤。静脉性溃疡症、痈肿疮毒,以本品合用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黄蜡、麻油,熬制成软膏,外敷创面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作用,可用于患处红肿、创面感染、渗出增多者。黄芩具有清热与止血的双重作用,与生地黄、白茅根配伍治疗内热亢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崩等症。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黄 连【药性】苦,寒。归心、胃、大肠、肝、胆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用于胃肠湿热、泻痢、呕吐等证;心、胃热盛诸证;痈疽疔疖等证。【用法用量】煎服,1.5~6g。生用清热力较强,炒用能降低其苦寒之性,姜汁炙多用于清胃止呕,酒炙多用于上焦热证。外用适量。【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癖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珍珠囊》:“其用有六:泻心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见血,六也。”

2.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生物碱,其中主要有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巴马亭、药根碱、黄柏酮等,并含阿魏酸等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尤强,对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滴虫及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并能抗炎、解热、抗腹泻及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还有降压、利胆、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溃疡、抗肿瘤的作用;此外,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子宫、胃、肠、膀胱平滑肌呈兴奋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黄连苦寒,善泻心火,去中焦湿热。常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牙痛、消渴、痈肿疔疮。有良好的解毒作用,为诸疮必用之品,内经云:“诸痛疮疡皆属于心。”用黄连泻心火,以疗痈肿疮毒疗效甚佳。对于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之糖尿病伴有肢体血管病变,局部红肿、溃烂、疼痛热毒炽盛证,以黄连配天花粉、生地黄、麦冬、石斛、黄柏等清热生津之品,可获泻火滋阴、疏通微循环、消肿、止痛之功效。本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与黄柏、栀子、黄芩、大黄、血竭、樟丹、冰片、黄蜡、麻油共同熬制成膏,外用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肯定。三、解痉通络药全 蝎【药性】辛,平;有毒。归肝经。【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治】

1.痰瘀阻络所致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硬结性红斑、慢性淋巴水肿等。

2.热毒壅盛的急性丹毒、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3.肝风内动或外风侵袭所致的肢体血管痉挛,手足厥冷、脱疽、脉痹疼痛;痉挛抽搐。

4.动脉缺血性溃疡以及静脉淤血性溃疡等疮疡肿毒,瘰疬结核。

5.风湿顽痹所继发的免疫性血管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研末入丸散,每次0.5~1g。蝎尾用量为全蝎的1/3。外用:研末掺、熬膏或油浸涂敷。【周围血管病专述】

1.传统认识 全蝎息风镇痉之外,亦具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故《开宝本草》谓: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涩,手足抽掣。”《本草从新》云:“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㖞斜……厥阴风木之病。”《玉楸药解》认为本品具“穿筋投节,逐湿除风”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骨节挛痛、半身不遂、瘰疬及痈肿疮毒等,确有较好疗效。

2.现代药理学研究 本品所含蝎毒,是一种类似蛇毒神经毒的蛋白质,并含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抗癫痫和对抗惊厥的作用;全蝎提取液有抑制动物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蝎身及蝎尾制剂对动物躯体痛或内脏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蝎尾镇痛作用比蝎身强约5倍;全蝎水、醇提取物分别对人体肝癌和结肠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3.临床经验发挥 ①全蝎辛平有毒,功善解毒消痈,其效非草木类解毒之品可比。《玉楸药解》云其“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全蝎善入肝经,性善走窜,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故解除血管痉挛力强,配合蜈蚣、地龙、蝉蜕、当归、桂枝、川芎等对于肢端动脉痉挛所致的雷诺病、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表现为发凉、怕冷、麻木、疼痛等具有解痉、通络、止痛之功。②本品善于走窜,逐湿除风,蠲痹通络而有窜筋、透骨之功,用治风湿痹痛多能奏效,与僵蚕、土鳖虫、马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