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邓小平理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1 09:50:1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志会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邓小平理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什么是邓小平理论作者:刘志会排版:昷一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ISBN:9787802499737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的时代精华,是我们应该学习和研究的正确理论。

第一,理解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求学好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GDP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比较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等事件都标志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总之,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可以说,中国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学好邓小平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方针、政策,从而更加珍惜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人民收入差距问题、经济效益和质量问题、社会各阶层矛盾等尖锐问题。学好邓小平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立足于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解放思想,事实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立场,坚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第二,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学好邓小平理论。

我们担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因此,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好邓小平理论能够提高我们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好邓小平理论能够增强我们在未来学习、工作中的责任感,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自觉意识、主动意识、创新意识,为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要求我们学好邓小平理论。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形势不断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趋势。同时,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纷繁复杂。在此情况下,青少年如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何认清世界发展的总趋势,都需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因为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当代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学好邓小平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激发我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革命精神。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邓小平理论(一)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以高超的领导智慧和改革创新的胆略,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作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性把握,创立了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不朽之作。1.邓小平与改革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的历史上最具鲜明特征的重要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使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之路。

邓小平在由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一书的序言中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的深情告白。他的一生,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放在心中,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邓小平始终尊重人民的选择,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改革初期,邓小平就大力倡导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和总结群众事件的经验教训。1978年年底,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了包干到户的生产岗位制合同书,农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旧的经济体制。凤阳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粮食丰收,三年跨了三大步。1980年4月,邓小平在邀请中央有关领导谈话时对包产到户给予肯定,他认为,政策一定要放宽,使农民们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发展自己的特点。要使每家每户都自己想办法,多找门路,增加生产,增加收入。有的可包产到组,有的包给个人,这个不用怕,这不会影响我们的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从此,改革首先从农村举起了大旗。之后,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1]命。” “不改革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2]成功的。”正是在邓小平的指导下,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犹如滚滚春潮,波澜壮阔,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2.邓小平与对外开放

历史上,我国曾有过闭关自守的惨痛教训。对此,邓小平指出:[3]“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4]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开放有两个内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只是对西方国家开放,而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中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5]这是邓小平对当代世界基本特征的概括。

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指导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要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新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党中央在总结经验、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邓小平指出:“在整[6]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30多年来,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从而排除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维护了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是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对外开放地区迅速从沿海发展到沿江、沿边直至内地,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大大弥补了我国资金的不足,加快了需要巨额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给予兴办经济特区以极大的关注和指导,实践证明,建立经济特区的思想和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五个经济特区不仅使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很好地发挥了技术、管理、知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邓小平是伟大的,他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能够从宏观把握改革开放,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他身上具有的普通人所不具有的独特品质,使他成为改革开放理论的创立者。历史证明了改革开放理论的正确,也证明了邓小平的伟大。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经历了30多年曲折发展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的重要决策。从闭关建设转向对外开放,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决策,从此长期封闭的国门被打开,中国被推向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在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这正是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深刻内涵。(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大杰作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伟大杰作的形成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召开,邓小平就人们关心的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并且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后,改革由农村发展到城市,开始了社会生活的全面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逐步形成。邓小平和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实现了理论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确立体系的时期。期间,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等理论。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精神,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了抓住时机,加快发展的任务。党的十四大报告对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和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已经走向成熟,形成体系,同时也表明它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发展。2.伟大杰作的内容

贯穿邓小平的伟大杰作——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是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第一次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7]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指出,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一基本国情为依据。这使我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认识,使我们的方针政策都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提出,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活力。

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理论。总之,邓小平对一系列问题都给予了独创性的解决,指引中国在世界现代化潮流中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它既超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模式,又超越了当代西方的种种社会发展理论。(三)邓小平理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指导作用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既要继承前人,又要突破前人。邓小平同志继承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领导党和人民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也就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邓小平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紧紧抓住和深入领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解放,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道路;提出要通过“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这些既符合中国实际,又深谋远虑,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科学指南。

第二,邓小平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出了正确的方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发展生产力,没有经济的振兴,民族复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引我们进行拨乱反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心一意抓建设、谋发展,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巨大动力。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论断,并指出: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变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而是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根本性的变革。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要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摆脱旧的僵化的体制的束缚,在经济、文化上来一个全面的“大翻身”。邓小平同志指出,开放是中国的希望。中国的希望,也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改革开放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证明了改革开放理论的正确性。(四)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明确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在实践中作出的必然选择。邓小平理论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旗帜。它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指出了正确的方法。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8]帜。”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基础和条件。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科学体系,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孜孜不倦,潜心钻研,系统学习,才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真谛,才能真正避免断章取义、理论脱离实际。学习内容要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学习党政领导人讲话、中央文件、法律法规等内容,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高度。

第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目的。将邓小平理论与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学习联系起来,避免孤立地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将邓小平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重要要求。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努力将理论与我们的实际工作、学习、生活相结合,解决现实问题。

第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这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保障。只有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才能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将邓小平理论落到实处,顺利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四,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理论永葆青春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才能保证邓小平理论永葆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9]责任。”只有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才能总结新经验,发现新规律,才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要继续坚持,失误的要纠正,[10]不足的要加点劲。”可见,邓小平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置于绝对圆满的高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将这个理论不断丰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落到实处。[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8.[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8.[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6] 郭加复.邓小平——走自己的路.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61.[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2.[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8.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邓小平思考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思想基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运用。(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思想路线,又称为认识路线,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指导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获得成功、取得成绩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我国关键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抵制和批判“两个凡是”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拨乱反正的任务摆在了我们党的面前。然而,1977年2月,《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中公开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思想路线完全将领袖神圣化,也完全背离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当时,党内外许多同志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深信不疑,严重影响了“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在历史的重要关头,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1]点和根本点,“‘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坚决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提出正确地区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把握,不能抓住一两句话断章取义,任意加以割裂和歪曲。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真理是不能穷尽的,毛泽东思想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2.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6月2日,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严肃地批判了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错误观点和做法,坚定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把讨论引向深入,推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

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在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间,解放思想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不少同志的思想还很不解放,脑筋还没有开动起来,也可以说,[2]还处在僵化和半僵化的状态。”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也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讲话为随即召开的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

1978年12月,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召开。大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认为这场讨论对于促进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邓小平指出:“就全国范围来说,就大的方面来说,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和‘两个凡是’的争论,已经比较明确地解决了我们的思想路线问题,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3]路线。”大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思想路线的确立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个人崇拜、个人迷信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有力地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平反了许多的冤假错案,在最关键的时期挽救了社会主义建设;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使我们成功地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也为后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基础。(二)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含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全部内容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我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什么是解放思想?

1980年,邓小平在《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一文中对解放思想的概念作了清晰明确的界定:“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它由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内容构成,第一,解放思想的前提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二,解放思想是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第三,解放思想的目的必须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以,真正的解放思想,必须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什么是实事求是?

事实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1941年,为了克服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的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写了校训——“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邓小平是在当时我党面临拨乱反正的关键历史时期提出解放思想的。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观点进行了多次论证。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4]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戴着各种有色眼镜来看待新事物、新变化,就无法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也就无法做到实事求是。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5]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第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基础、目的和归宿。打破旧的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需要有科学精神和方法,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也就是需要实事求是。但解放思想也绝不是脱离实际,不以实事求是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解放思想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要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

第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到底共同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统一的。[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0.[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三、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也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这两个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第一个问题是前提,第二个问题是目的,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然后才能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1.以往对社会主义的误解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之所以再三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搞清楚,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曲折和失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疑虑和困扰。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存在误解。

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预测。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起步,形成了对于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我国在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方面,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范围越广、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实现国家富强,甚至脱离实际,盲目扩大公有制范围,提高公有制的程度,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开始探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之所以不断提出和反复强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主要鉴于以下几个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影响,特别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基础上进行的,只能照搬苏联模式,把苏联模式的特征看成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中一哄而起的,其核心内容是扩大公有化规模、提高公有化程度。其显著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即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公社范围内,贫富拉平,甚至实行平均主义供给制,刮“共产风”。1966~197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生产力的中心,结果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巨大挫折。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2]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之际,一些人因政策的调整而产生了困惑和疑虑。农村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发生质疑;怀疑办经济特区是姓“社”还是姓“资”;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国有资产有偿转让和拍卖,鼓励多种经济共同发展,人们更加怀疑中国是不是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所以,为了解决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诸多不解和困惑,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就解体了,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也发生了剧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历史悲剧呢?原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有些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有些国家向往社会主义。但是,实践的结果,一些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不仅没有实现理想的目标,反而造成经济的极大困难,以至越搞越穷。根本原因也在于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为了回应世界上某些国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质疑,借鉴苏联和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有新认识。(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思考论证,不断提高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3]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一些人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对社会主义产生了疑虑,甚至产生了困惑。

1980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4]义的本质。”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5]标准。”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一问题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段话成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雏形。

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思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看法逐渐成熟。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中央纪委负责同志谈话时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6]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的概括:“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7]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最终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指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一个丰富的、完整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他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又包括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也涉及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保障作用。具体而言,要从以下两个层面来把握: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提出发展生产力正是这一思想的继承。他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8]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纠正了过去只讲发展生产力、不讲解放生产力的片面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从而来解放生产力,夺权后进入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认为解放生产力是新的社会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任务,而发展生产力则是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的任务。而邓小平却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就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就指出了在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是坚持了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性。人类历史前进的历程证明: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进步。所以,社会主义要想取代资本主义也要发展生产力。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要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很强的现实依据。一方面,改革开放前,我们走过的弯路给我们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从当时的国情来看,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发展生产力,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从当时的世界形势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都在忙着搞建设、发展生产力,我国当然也不能落后其他国家。

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纠正了“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仅要发展生产力,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让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的生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解放生产力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最终要属于人民,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在共同富裕上。邓小平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些,生活先好起来,起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9]富裕起来。”他明确指出,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就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四、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回答中国在改革、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一)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实践和曲折的认识过程。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之后,提出了未来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明确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通常称作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这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肯定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并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正式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曾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他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身需要经过哪些阶段作系统的理论概括,没有提出社会主义要经过初级阶段的理论。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后,由于种种原因,对社会主义作出了超越现实的判断。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给经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1]成,还不完全巩固。”但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主观上存在急于求成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作出了错误的估计。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这让我们党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划分阶段。后来,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个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这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后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邓小平逐步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作出了理论概括。1981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个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作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论断。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邓小平在与外宾的谈话中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2]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任何时期都不能离开这个实际,超越阶段,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基础地位。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深刻认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的重要性,报告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3]准确把握。”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指出坚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统一全党思想的重要性。(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我国从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原有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经济上已经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政治上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上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取得是我们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发展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决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急于求成。(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一直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经历100年的时间。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有其基本的特点:

第一,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也就是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逐步实现的历史阶段;

第四,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也就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历史阶段;

第五,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也就是人民生活从贫困经过温饱、小康逐步走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也就是发展较快地区带动、帮助发展较慢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七,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这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经历伟大转变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4]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认识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5]状况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还不够坚定,1957年错误地将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归结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发展到后来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论断,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这也促使党和人民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矛盾,为后来提出正确的论断积累了经验。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确地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现阶段除了主要矛盾以外,还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比如地区之间、先富和后富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落后,这些矛盾不是主要矛盾。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此基础上,其他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就会得到合理解决。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完成主要任务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总方针、总政策,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正确认识和分析特定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制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这个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逐步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基于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认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还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样,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思想已经开始形成。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6]化国家而奋斗。”至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式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基本路线正式写入了党章。党的基本路线具有丰富的内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三者缺一不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指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7]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两个基本点”是指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8]平说:“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依靠党的领导有步骤地进行;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发动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9]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最可靠的保证。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他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10]得。”那么,怎样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呢?

首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建设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就不能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法显现。因此,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

其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11]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