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物流经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2 23:59:00

点击下载

作者:李芏巍,张计划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物流经理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物流经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物流经理作者:李芏巍,张计划排版:KingStar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01ISBN:9787557004002本书由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物流经理岗位认知

本章学习重点:

明确物流经理的工作职责

明确物流经理的岗位要求

主题词:物流经理岗位描述岗位要求

第一章

物流经理岗位认知

第一节物流经理岗位描述

物流经理在物流企业中属于中层管理者,为了确保物流的顺利进行,物流经理应根据物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但是,作为物流经理,在日常的工作中,究竟负责哪些事务呢?下面,我们来看两则实例:

实例1

××××有限公司物流经理招聘启事

1.职位描述

(1)公司物流系统的设计、调整,协助各分支机构对货物储存、运输、调拨等工作进行管理。

(2)负责保持ERP系统内零件、成品和外部库房的数量满足安全库存。

(3)协助销售计划部对各办事处的物流储运工作进行指导与检查。

(4)根据客户要求和库房数量负责生产计划。掌握发货与库存的动态变化,协助各分支机构做好要货计划。

(5)负责各平台运费汇总、审核、结算,负责与第三方公司沟通、协调、谈判,负责部门内部及各平台间的沟通、协调。

(6)对物流部门各项工作流程的制定、监督执行和更新。

(7)物流工作计划与费用预算的制订、审批与实施。

2.任职资格

(1)两年以上的制造行业物流管理岗位工作经验,有汽车或相关行业工作经验者优先。

(2)对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如SAP)和ISO质量管理体系有基本的认识。

(3)有较强的统筹计划能力,能够根据需要调控库存,做到存货与运输的最佳配合,有效供应,减少流动资金占有压力。

(4)熟悉物流、配送和物流服务商管理。

(5)接受过系统的生产计划管理的培训。

(6)良好的谈判能力,较好的统计分析能力,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实例2

××××有限公司物流经理招聘

1.职位描述

(1)负责物流部门的人、财、物的管理,保证临床标本收发的安全、准确。

(2)规划本省乃至全国标本收发的路线及收发的方式方法,合理配置人员、车辆及其他资源等。

(3)制定物流部门的工作制度,完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100%的准确性。

(4)培训下属人员,并培养物流方面的管理人才。

(5)控制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出改善方案。

(6)及时合理处理各类紧急状况,尽可能杜绝危机产生。

2.职位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类似行业或工作性质物流管理5~8年以上工作经验,3年以上经理或高级主管经验。

(2)良好的统筹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善于组织规划,成本意识强。

(3)组织协调能力强,善于沟通,善于团队建设及人员培养。

(4)反应迅速,工作效率高,善于处理各类突发状况,有一定危机处理能力。

看了以上两则实例,相信你对物流经理的工作事务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再简略地阐述一下物流经理日常工作中的具体事务。

一、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

1.运输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运输方式及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车辆的调度与组织等。

2.仓储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仓储策略、仓储统计、库存控制、养护等。

3.装卸搬运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装卸搬运系统的设计、设备规划与配置、作业组织等。

4.包装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包装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包装系列化、标准化、自动化等。

5.流通加工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加工场所的选定,加工机械的配置,加工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加工作业流程的制定与优化。

6.配送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配送中心选址及优化布局,配送机械的合理配置与调度,配送作业流程的制定与优化。

7.物流信息管理

主要指对反映物流活动内容的信息、物流要求的信息、物流作用的信息和物流特点的信息所进行的搜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等。信息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8.客户服务管理

主要指对于物流活动相关服务的组织和监督。例如,调查和分析顾客对物流活动的反应,决定顾客所需要的服务水平、服务项目等。

二、物流系统要素的管理

从物流系统的角度看,物流经理的工作内容有:

1.人的管理

人是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物流经理对人的管理包括:物流从业人员的选拔和录用,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训与提高,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规划与措施的制订等。

2.物的管理“物”指的是物流活动的客体即物质资料实体。物的管理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始终,它涉及物流活动的诸要素,即物的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

3.财的管理

财主要指物流经理有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管理内容,它是物流经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物流经理一切工作的归宿。其主要内容有:物流成本的计算与控制,物流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资金的筹措与运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等。

4.设备管理

指物流经理对物流设备管理有关的各项内容。主要有:各种物流设备的选型与优化配置,各种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更新改造,各种设备的研制、开发与引进等。

5.方法管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物流技术的研究、推广普及,物流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等。

6.信息管理

信息是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物流经理只有做到有效地处理并及时传输物流信息,才能对系统内部的人、财、物、设备和方法等五个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物流活动具体职能的管理

物流经理的工作内容从职能上划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技术管理、物流经济管理等四种。

1.物流计划管理

物流计划管理是指物流经理对物质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整个过程的计划管理,也就是在物流大系统计划管理的约束下,对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具体体现在物流系统内各种计划的编制、执行、修正及监督的全过程。物流计划管理是物流经理工作的首要内容。

2.物流质量管理

物流质量管理包括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工作质量、物流工程质量等的管理。物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物流经理管理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因此,物流质量管理是物流经理管理工作的中心问题。

3.物流技术管理

物流技术管理包括物流硬技术和物流软技术的管理。对物流硬技术进行管理,即是对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设备的管理。如物流设备的规划、建设、维修、运用;物流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维修和更新;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日常工具管理工作等。

对物流软技术进行管理,主要是物流各种专业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引进,物流作业流程的制定,技术情报和技术文件的管理,物流技术人员的培训等。物流技术管理是物流经理管理工作的依托。

4.物流经济管理

物流经济管理包括物流费用的计算和控制,物流劳务价格的确定和管理,物流活动的经济核算、分析等。成本费用的管理是物流经济管理的核心。

第二节物流经理岗位要求

作为一个物流经理若想在物流企业中有所作为,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须具备哪些要求呢?

作为一名称职的物流经理,必须具备以下能力素质:

一、知识要求

物流经理不仅要融合管理学、营销学、信息技术、物流学、进出口及货代等基本的专业知识,也离不开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要不断更新知识,具备综合技能。物流经理的知识面涵盖比较广泛,包括运输、仓储、通关、采购、物流规划、客服、跟单、培训、信息支持甚至营销等。物流经理要懂得相关的系统化管理、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电子商务物流,以及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

现代物流涉及的是综合运输,追求的目标是快速和经济,我国近90%的外贸货物是通过港口完成的,港口是物流的平台、进出口货物的分拨中心。因此,物流经理不仅要了解世界各地著名港口城市的人文地理,而且要精通世界贸易组织通行的海关报关规则及单证知识,港口物流政策和物流环境设施建设及港航物流合作机制,还要具备海事海商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海运、空运、铁路、汽车运输经验。一名出色的物流经理除了语言能力外,公关沟通能力也很受重视,尤其是与海关的沟通能力,要握有通畅的进出口货物渠道和稳定的客户群以及物流营销渠道。

二、直接管理能力

直接管理能力是指物流主管对企业物流日常运作的管理以期达到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及预算等目标的能力。

三、沟通与协调能力

对于生产部而言,物流部门是计划下达者、材料供应者;对销售部而言,物流部门是订单的执行者。因此,关系到公司内部生产协调及销售网络,物流经理的沟通能力更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与协调,物流经理需要与其他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协调各部门的计划衔接。如采购量与销售量的衔接,采购时间与销售时间的衔接,运输批量与销售量的衔接等,从全局考虑优化资源,组织、领导、指挥下属,使物流部门的全体员工形成一个团队,在企业整体目标引导下协同工作,以实现企业最好的经营业绩。物流经理应该尽量引起高层重视,得到更好的人员、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支持。

四、系统化思考能力

物流经理要能够对各类物品储存点、储存规模、储存方式以及运输方面的各种决策作前瞻性的考虑。物流经理不再是站在企业决策流程的末端,不但计划、设计和实施供应链流程,还协同企业决策层调查市场流程、产品开发流程、工程流程、财务流程、生产流程、配送流程和客户服务流程,融合整个供应链流程。市场拓展、企业战略、企业经营方向的决策等都离不开物流部门的支持。

五、抗压及应变能力

物流经理既是领导人物,又战斗在第一线,因此承担着双重压力。物流环节环环相扣,并且都保持24小时运作,每个阶段性的供销计划,相应原材料的采购,组织生产计划等都非常烦琐;而几个计划又都是紧密相连,稍有疏忽就会使整个物流过程受阻。物流经理时刻都要关注每一个环节的运作情况,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物流经理必须迅速作出判断,设计出解决方案。如果换了新的服务商,在一些习惯和操作流程上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还要花时间、花精力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因此需要不断磨合,平稳过渡,逐步改善。

六、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物流主管诊断企业物流运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寻找对策减少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提高投资收益率的能力。

七、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是指物流主管设计并领导物流管理项目小组来纠正问题、提高生产率并追求更大收益的能力。

新任物流经理素养

作为一个新的管理人员,物流经理还需要:

1.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现有的机构、制度和一些做法的约束,特别是要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并具有组织下属为物流合理化而奋斗的魄力,以改变物流管理的滞后局面。

2.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以开拓物流新领域。

3.具有向各种制约因素挑战的精神,以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4.具有系统思考(总体思考)的能力,以综合权衡物流系统构成要素,即基础系统之间存在效益背反关系,构筑最好的物流系统。

5.必须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以适应已经或将要变化的物流环境。

6.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因为没有信息,就没有物流。

7.具有尊重人的精神。因为物流主管主要是和“物”打交道,很容易见物不见人,但处理“物”的是人。

探究.思考

1.物流活动中有哪些管理要素?

2.物流系统包含哪些要素?

3.物流经理有哪些能力要求?

4.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物流经理?第二章物流仓储管理

本章学习重点:

了解仓储管理的任务、内容、作用及原则,掌握其基本要求

掌握物品入库前的准备工作、入库检验的程序和验收技巧

了解物品堆码、苫垫及账卡保管,掌握物品在库保管的方法

了解仓库物品保存的注意事项,掌握物品在库养护的方法

掌握物品出库的要求、形式、程序、准备工作以及物品刷唛

主题词:仓储管理入库检验在库保管在库养护出库管理

第二章

物流仓储管理

第一节仓储管理概述

这里的仓储管理指的是物流企业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资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部门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供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作为物流经理,我们必须做好仓储部门的管理工作。

一、仓储管理的任务

1.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获得最大的仓储资源的配置

市场经济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调节经济资源的配置。市场配置资源以实现资源最大效益为原则,这也是企业经营的目的。配置仓储资源也应依据所配置的资源能获得最大效益为原则。仓储管理就需要营造仓储机构的局部效益空间,吸引资源的进入,其具体任务包括: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的建设,依据竞争优势选择仓储地址,以生产差别产品决定仓储专业化分工和确定仓储功能,以所确定的功能决定仓储布局,根据设备利用率决定设备配置等。

2.以高效率为原则组织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是开展有效仓储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生产要素特别是人的要素,只有在良好的组织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实现整体的力量。仓储组织机构的确定需围绕着仓储经营的目标,以实现仓储经营的最终目标为原则,依据管理幅度、因事设岗、责权对等的原则,建立结构简单、分工明确、互相合作和促进的管理机构与管理队伍。

3.以不断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开展商务活动

商务工作是仓储对外的经济联系,包括市场定位、市场营销、交易和合同关系、客户服务、争议处理等。仓储商务是经营仓储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工作,是经营收入和仓储资源充分利用的保证。从功能来说,商务管理是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但是社会主义的仓储管理,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不断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生产原则,最大限度地提供仓储产品,满足市场需要。满足市场需要包括数量上满足和质量上满足两个方面。仓储管理者还要不断掌握市场的变化发展,不断开拓创新,提供适合经济发展的仓储产品。

4.以高效率、低成本为原则组织仓储生产

仓储生产包括货物入仓、堆存、出仓的作业,仓储物验收、理货交接,在仓储期间的保管照料、质量维护、安全防护等。仓储生产的组织应遵循高效、低耗的原则,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先进的保管技术、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仓储快进、快出,提高仓储利用率,降低成本,不发生差、损、错事故,保持连续、稳定的生产。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充分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生产作业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5.以优质诚信的服务建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各种感性印象和总体评价的整合,它包括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社会的认可度、美誉度、企业的忠诚度等方面。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良好的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产业服务的仓储业,企业所面向的对象主要是生产、流通经营者,其企业形象的建立主要是通过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诚信和友好合作获得,并通过一定的宣传手段在潜在客户中推广。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对服务质量的高度要求、对合作伙伴的充分信任,促使物流环节仓储的企业形象建立极为必要。只有具有良好形象的仓储企业才能在物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6.通过制度化、科学化的先进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任何企业的管理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发展,适应新的变化。仓储管理也要根据仓储企业发展形势的改变、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变。管理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开始就设计出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于企业,这样不仅是教条主义,而且不可执行。仓储管理也要从简单管理到复杂管理、从直观管理到系统管理,在管理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正、完善,不断提高,实行动态的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的动态化和管理变革,虽然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仓储效益,但也可能因为脱离实际、不同于人们的惯性思维,使管理的变革失败,甚至趋于倒退,不利于仓储的发展。因而仓储管理的变革需要有制度性的变革管理,通过科学的论证,广泛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针对本企业的客观实际进行管理。

7.从技术到精神领域提高员工素质

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就没有优秀的企业。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人的行为,是每一个员工履行职责的行为表现。员工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和企业文化。仓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根据企业形象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约束和激励。

员工的素质包括员工的技术素质和精神素质。通过不断的、系统的培训,严格的考核,保证每个员工熟练掌握岗位技能操作、管理技术和理论知识,跟上技术和知识的发展并不断更新;明白岗位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明确岗位所承担的责任。

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自企业和谐的氛围、有效的激励,对劳动成果的肯定以及针对性开展的精神文明教育。在仓储管理中应重视员工的地位,而不能将员工仅仅看作是生产工具或一种等价交换的生产要素。在信赖中约束,在激励中规范,使员工形成人尽其才、劳有所得、人格被尊重的感受,形成热爱企业、自觉奉献、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仓储管理的内容

所谓仓储管理,是指服务于一切库存物资的经济技术方法与活动。仓储管理的定义指明了管理的对象是“一切库存物资”,管理的手段既有经济的,又有纯技术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仓库的选址与建筑问题

包括仓库的选址原则,仓库建筑面积的确定,库内运输道路与作业的布置等。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与配置问题

即如何根据仓库作业特点和所储存物资的种类以及其理化特性,选择机械装备以及应配备的数量,如何对这些机械进行管理等。

3.仓库的业务管理问题

即如何组织物资入库前的验收,如何存放入库物资,如何对在库物资进行保管保养、发放出库等。

4.仓库的库存管理问题

即如何根据企业生产需求状况,储存合理数量的物资,既不致因为储存过少引起生产中断造成损失,又不致因为储存过多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等。

此外,仓库业务考核问题,新技术、新方法在仓库管理中的运用问题,仓库安全与消防问题等,都是仓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对企业的管理,只把组织与销售看成是企业的主要组织职能,而对保管物料的组织机构——仓库的职能则重视不足,在我国,这一情况更为严重。因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绝大部分物资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计划分配给企业物资,企业按计划组织生产,这时的仓库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仅仅局限于在库物资的一般养护。

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物料成本在企业产品成本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人们开始重视仓库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组织机构。而几乎在同一时期逐步完善起来的仓储理论和标志现代科学成就的计算机技术也运用到仓库管理中,大大推动和促进了仓库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仓储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仓储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1.宏观方面

良好的仓储管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它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保存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必要环节,而且还表现在它是促进资源合理利用配置的重要手段。无论一个国家的资源多么富有,包括未加工的初级产品和经过加工的制成品,相对于无限需求的欲望,总是有限的,因而合理配置资源,做到物尽其用、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是一个国家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当物资离开生产过程进入消费过程的准备阶段,即处于库存阶段时,对于实际的再生产过程是必需的,但是物资处于闲置状态,就不能产生利润(对在库物资进行整理、加工、分装除外)。所以,当一部分企业储备物资超过了保证再生产所必需的界限时,从整个国家来看,这就是资源的一种浪费。

在实际经济生活当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同类产品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呆滞,长期闲置不用,而在另一些行业和企业都表现出短缺状态,使得开工不足,影响生产。积压与短缺并存是我国经济的一大痼疾。这除了产品结构方面的原因外,物资流通体制不合理和库存管理水平落后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技术上说,现有的仓储理论能够解决库存的合理数量问题,这就为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可能。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有限的国家,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我国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微观方面

良好的仓储管理不仅能保证企业生产过程获得及时、准确、质量完好的物资供应,而且有利于企业通过占有较少的流动资金,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库存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获得稳定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但这不是仓库管理的唯一职能。如前所述,库存过多,不仅会造成物资积压,增加保管费用,而且会过多占用流动资金。资金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它可以投资于其他方面产生利润,可以存入银行产生利息。但是当流动资金以库存品的形式存在时,它既不产生利润,也不产生利息。积压物资实质上就是积压资金。所以,企业库存资金占资金总额比重的大小,固然与企业性质或行业特点有关,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仓库管理水平的高低。

另外,在企业产品的成本构成中,物料成本占有很大比重,对这部分成本进行控制与管理,正是仓储管理的职能之一。物料成本主要包括购入成本、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三项。

购入成本是指物料的单位购入价格,通过对购入成本很高的物资进行重点控制,可占用较少的企业流动资金。

订购成本是指企业从发出采购订单,到物资验收入库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例如采购人员差旅费、完成采购或交易所必需的业务费、检验费、装卸运输费等。订购成本与订购次数有密切关系,而这正是仓库管理要加以控制和管理的。

储存成本是指物资在储存过程(或阶段)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由于占用资金所损失的利息和其他赢利、仓库以及设备的折旧费与维修费用、保险费、损耗费、人力费等。此项成本与储存数量有密切关系。仓储管理可以通过对物资订购次数的计量和储存数量的控制,降低物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仓储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效率的原则

效率是指在一定劳动要素投入量时的产品产出量。只有较小的劳动要素投入和较高的产品产出量才能实现高效率。高效率就意味着劳动产出大,劳动要素利用率高,高效率是现代生产的基本要求。仓储管理的效率表现在仓容利用率、货物周转率、进出库时间、装卸车时间等指标上,表现出“快进、快出、多存储、保管好”的高效率仓储。

仓储生产管理的核心就是效率管理,以实现最少劳动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品产出。劳动量的投入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力的数量以及他们的作业时间和使用时间。仓储效率是其他管理的基础,没有生产的效率,就不会有经营的效益,就无法开展优质的服务。

高效率的实现是管理艺术的体现,只有通过准确核算、科学组织、妥善安排场所和空间,使部门与部门、人员与人员、设备与设备、人员与设备之间默契配合,才能使生产作业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高效率还需要有效管理过程的保证,包括现场的组织、督促,标准化、制度化的操作管理,严格的质量责任制的约束等。如果现场作业混乱、操作随意、作业质量差甚至出现作业事故,显然不可能有效率。

2.经济效益的原则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获得最大化利润,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也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利润是经济效益的表现。

利润=经营收入-经营成本-税金

实现利润最大化需要做到经营收入最大化和经营成本最小化。

作为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之一的仓储业,也应围绕着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进行组织和经营。但也需要承担部分的社会责任,履行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安定的义务,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要等社会义务,实现生产经营的社会效益。

3.服务的原则

仓储活动本身就是向社会提供服务产品。服务是贯穿在仓储中的一条主线,仓储的定位、仓储具体操作、对储存货物的控制都是围绕着服务进行的。仓储管理就需要围绕着服务定位,如何提供服务、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管理,包括直接的服务管理和以服务为原则的生产管理。

仓储的服务水平与仓储经营成本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两者互相对立。服务好,成本高,收费也高,仓储服务管理就是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保持)服务水平之间保持平衡。仓储企业进行服务定位的策略主要有:

第一,进入或者引起竞争时期:保持高服务水平和低价格的优势,并且不惜增加仓储成本。

第二,积极竞争时期: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仓储服务水平。

第三,稳定竞争时期:提高服务水平维持成本不变。

第四,已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处于垄断竞争(寡头):服务水平不变,尽力降低成本。

第五,退出阶段或完全垄断:大幅降低成本,但也降低服务水平。

五、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1.仓库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

对于所经营的商品要充分熟悉,掌握其理化性质和保管要求,能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

(2)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

对仓储管理技术充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3)熟悉仓储设备

能合理和高效地安排使用仓储设备。

(4)办事能力强

能分清轻重缓急,能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

(5)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

能查阅财务报表,进行经济核算、成本分析,正确掌握仓储经济信息,进行成本管理,进行价格管理和决策。

(6)具有一般的管理素质

2.仓库保管员的职责

仓库保管员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真贯彻仓库保管工作的方针、政策、体制和法律法规,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热爱仓库工作,具有敬业精神;树立为客户服务、为生产服务的观点,具有合作精神;树立讲效率、讲效益的思想,关心企业的经营。

第二,严格遵守仓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做好物资的入库验收、保管保养和出库发运工作;严密各项手续制度,做到收有据、发有凭,及时准确登记销账,手续完备,账物相符,把好收、发、管三关。

第三,熟悉仓库的结构、布局、技术定额,熟悉仓库规划;熟悉堆码、苫垫技术,掌握堆垛作业要求。在库容使用上要做到:妥善地安排货位,合理高效地利用仓容,堆垛整齐、稳固,间距合理,方便作业、清数、保管、检查、收发。

第四,熟悉仓储物资的特性、保管要求,能针对性地进行保管,防止货物损坏,提高仓储质量;熟练地填写表账、制作单证,妥善处理各种单证业务;了解仓储合同的义务约定,完整地履行义务;妥善处理风雨、热冻等自然灾害对仓储物资的影响,防止和减少损失。

第五,重视仓储成本管理,不断降低仓储成本。妥善保管好剩料、废旧包装,收集和处理好下脚料,做好回收工作。用具、苫垫、货板等妥善保管,细心使用,延长使用寿命。重视研究物资仓储技术,提高仓储利用率,降低仓储物耗损率,提高仓储的经济效益。

第六,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熟能生巧地掌握计量、衡量、测试用具和仪器的使用;掌握分管物资的货物特性、质量标准、保管知识、作业要求和工艺流程;及时掌握仓库管理的新技术、新工艺,适应仓储自动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提高仓储的管理水平;了解仓库设备设施的性能和要求,督促设备维护和维修。

第七,严格执行仓库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防虫鼠害等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各种灾害和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确保人身、物资、设备的安全。

第二节物品入库管理

物品入库,一般是指仓库根据物品入库凭证接收物品入库储存而进行的卸货、搬运、清点数量、检查质量、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操作的总称。合理组织物品入库工作,对物品在库保管以及出库业务的改善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物品入库前的准备

要想迅速、准确地接收每批入库物品,物流经理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物品入库前的具体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日常业务联系

物流经理应根据储存情况,经常向客户、仓库主管、运输承运商或运输部门联系,了解来库物品情况,掌握入库物品的品种、类别、数量和到库时间,以精确安排入库的准备事项。一般来说,物品入库时,客户或物流经理要提前(至少一天)通知仓库主管,以便做好接货的各项准备工作。

2.妥善安排仓容

当接到进货单并确认无误后,根据入库物品的性能、数量、类别,结合分区分类保管的要求,核算所需的货位面积(仓容),确定存放位置以及必要的验收场地。对于新物品或不熟悉的物品入库,要事先向客户详细了解所存物品的性质、特点、保管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以便物品入库后做好保管养护工作。

3.组织人力

根据物品进出库的数量和时间,做好收货人员和搬运、堆码人员等劳动力的安排工作。采用机械操作的要定人、定机,事先安排作业序列,做好准备。

4.准备验收和装卸搬运的机具

为保证入库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入库物品验收内容和方法,以及物品的包装体积、重量,准备齐全各种点验物品数量、质量、包装和装卸、堆码所需的点数、称量、测试机具等所有用具。要做到事先检查,保证准确有效。

5.准备苫垫、劳保用品

根据入库物品的性能、数量和储存场所的条件,核算所需苫垫用品的数量,据此备足必需的数量。尤其对于底层仓间和露天场地存放的物品,更应注意苫垫物品的选择和准备。同时,根据需要准备好劳动保护用品。

二、物品入库检验

入库验收是物品入库业务的主要环节,也是仓库工作三道关(入库验收、在库保管、出库复核)的第一道关口。物品到达仓库,大部分由供货单位直接运到仓库交货,也有一部分要经过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交通运输部门转运。一般到库物品均需经过接货、装卸、搬运、检验、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工序,这些工序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安全地完成。所以物品的入库验收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工作,物流经理必须进行合理的组织及安排。

1.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

(1)准确

物流经理要对入库物资的数量、规格、质量、品称及配套情况等验收,要求做到准确无误,如实地反映物品当时的实际情况,不能带有主观偏见和臆断,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

提醒您

在对进口物品验收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划清国内外的责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验收。需提出索赔时,根据要充分,理由要充足,以维护国家的声誉。

(2)及时

物流经理必须及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到库物品的验收工作,提出验收结果,以保证物品尽快入库。一批到库物品必须全部验收完毕,登记账卡后才能发货,不应边验收边发货,更不应未验收即予发货。如果验收时发现到货数量不符或质量不合要求,要进行退货、换货或者向对方提出索赔时,均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否则,超过规定期限(尤其是进口物品),银行不予办理手续,超过索赔期限,供货方也不予负责。因此,验收工作必须抓紧,应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2.验收工作程序

验收作业包括验收准备、核对证件、检验实物等。

(1)验收准备工作内容

为保证验收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提高验收效率,减少劳动力的消耗,仓库验收工作必须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验收准备工作包括:

①准备相应的检验工具,如磅秤、量尺、卡尺及需用的仪表等,所有检验工具必须预先检查,保证准确。

②收集和熟悉验收凭证及有关资料。

③进口物品或存货单位指定需要质量检验者,应通知有关检验部门会同验收。

(2)核对证件

凡入库物品必须具备下列证件:

①存货单位提供的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等。

入库通知单是仓库接收物品的主要凭证。由于物品来源复杂,其入库单的式样、名称也各种各样,但无论何种入库单一般均应具备物品来源、收货仓库、物品名称、品种、数量、规格、单价、实收数、制单时间、收单时间及验毕时间等内容。供货合同是供需双方为执行物资供应协作任务,并承担经济责任而签订的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仓库应严格按合同受理物资。

②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装箱单、磅码单和发货明细表等。

③运输单位提供的运单,若入库前在运输中发生残损情况时,还必须有普通记录或商务记录。

核对证件就是将上述证件加以整理并核对。同时,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发货明细表等均应与合同相符。

(3)验收的原则与验收比率

仓储物品往往整批、连续到库,品种规格复杂,如果要在较短时期内逐件检验是有一定困难的。为力求及时、准确地验收,检查每次(批)收货时,主要全面检查大件数量及包装标志与入库凭证所列是否相符,包装外部有无异状。对于物品包装内部的细数和质量的验收,通常是根据物品的不同特点、业务部门的要求、仓库设备条件以及人力的可能而定。

因此,确定合理的验收比率很重要。验收比率的确定,一般主要依据下列条件:

①物品性质。各种物品都有一定的特点,如玻璃器皿、保温瓶胆、瓷器等容易破碎;皮革制品,副食品,海、水产品易霉烂变质;香精、香水易挥发;竹、木制品和腌腊肉食品容易被虫蛀、鼠咬等。这些物品入库时,验收比率应定大些。反之,如肥皂、文具之类,外包装完好,内部不易损坏,验收比率可以定得小些。

②物品价值。贵重物品如价高的精密仪器,各种贵重中药材(鹿茸、人参等),入库时验收比率要大些,或者要全验。一般价值较低、数量又大的物品,如百货中的发夹、纽扣等验收比率可定得小些。

③生产技术条件。同一种物品,由于生产厂的技术条件、工艺水平高低不一,产品质量常不一样。对于生产技术条件好、工艺水平高、产品质量好的产品,可以少验;而对于生产技术水平低或手工操作、产品质量较差,又不稳定的,需多验。

④包装情况。包装材料差或使用不当、包装技术低和包装不牢固,都会直接影响物品的质量和运输安全,易造成散失、短少或损坏。因此,收货时,对包装外在质量完好、内部垫衬密实的物品可以适当少验,反之则需多验。

⑤运输条件。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其运输路线的长短、时间的长短、使用何种运输工具,以及中转环节多少等,对物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入库验收时应分清不同情况确定验收比率。如汽车运输,路途长、震动大、损耗多的要适当多验;水路航运,安全少耗的就少验;怕潮物品(如食糖、洗衣粉等)经水路运输的应多验,而由陆路运输的可少验;对于直线直达而来的物品可少验,中转、分运环节多的,应适当多验。

⑥气候变化。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气候存在差异,对长途转运的物品质量可能有影响。即使在同一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对物品质量也会有影响。所以,对怕热、易溶的物品,夏天要多验;对怕潮、易溶解的物品,雨季、霉天和南方潮湿地区应该多验;怕干裂、怕冻的物品,冬天应多验。

⑦新产品或积压物品。新产品凡质量稳定、近期出厂的可适当少验。对出厂已久或长期积压的物品,要防变质,应多验。

⑧计重物品。确定计重物品的验收比率,一般是依据物品的包装而定。凡采用定额包装的和包装比较定型的物品,可以抽验;非定额包装的物品,一般应多验或全验;无包装的物品,必须全部检斤过磅方可验收入库。

上述各种条件因素,互相牵连,互为因果,所以确定验收比率应全面进行考虑,不能孤立某项条件而判定。

确定合理验收比率的原因

1.各个仓库的验收人员、保管人员的配备,以及仓库设备、技术条件总是有限的。入库物品数量很大,要求整批、每件都开箱拆包验收,实际上难以做到。

2.有些物品包装技术性较强,如是专用性机械打包的,或是真空压缩包装的,开拆验收之后,其包装就不易甚至不可能复原,这样可能影响销售。所以,只能按实际需要抽验一定数量的物品。

3.许多工业品都是连续按批量生产的,每批产品或每一阶段的产品,其质量标准一般是比较统一的,抽验一定数量,就具有代表性了,无须全验。

4.有些物品拆包进行验收时,因外界自然因素(如空气、水分、阳光)对其质量有影响,不宜多验细数,甚至不开箱检验以利于安全储存。

3.验收技巧

(1)数量验收

这里所说的数量验收,主要是指两种情况:一种是计件物品的件数,另一种是计重物品的重量。

计件物品要清点全部件数。计算方法通常是采取轧点计算,即先将物品排成一列,每列排若干行。每行堆一定的件数,轧点有多少列,多少行,每行有多少件,三者相乘即得总数。如果物品包装大小不一,可分为排列堆放,分别轧点,将各个轧点数加在一起,即为该批物品的总件数。对数量较多、清点费时的物品,如纽扣、发夹、钢笔尖、螺丝钉、铰链等物品,一般只能按它的打、箩、小盒或千只、百只等单位数量进行验收。成套的机电设备,可分别查清主件、部件、零件和维修用的小工具等。

物品以重量计算者,就需要过磅或按理论换算的方法求得。前者是仓库中常用的方法,后者适用于规格、长度一致的部分大五金物品。物品的重量,一般有毛重、皮重、净重之分。毛重是指物品重量包括包装重量在内的实重。净重是指物品的本身重量,即毛重减去皮重的余数。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重量,是指物品的净重。实际上物品大都有包装,这就涉及如何方便、准确扣除皮重的问题。在仓库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平均扣除皮重。就是按一定的比例将物品包装板除下来进行过磅,求得每个包装皮的平均重量,然后将未拆除的物品件数进行过磅,待过磅完毕,从总重量(毛重)内扣除全部皮重(求得的平均皮重乘以物品件数),即得净重。用此法求净重,其准确程度与拆除过秤的包装是否具有代表性关系甚大,所以一定要合理选择应拆包装或分类挑选拆除过秤,尽可能使净重更准确。

②除皮核实。对按件标明重量(包装上印有毛重、皮重、净重)的物品,可先挑选几件以毛重过磅,如磅得毛重与包装上所注明的毛重相差不超过合理磅差(公差),则再拆除几件包装核实皮重,如皮重与包装上所注皮重亦不超过合理磅差,就可以证明包装上所标的三种重量是准确的,对其余包装严密和捆扎完好的,即可以进行抄码,不再一一过磅。如发现所标重量不准确,则仍应按平均扣除皮重的方法进行过磅。

不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需填制磅码单,将核计总数与实际件数核对,防止漏码、漏磅。磅秤使用之前,要作校正,以保证检验正确。

有的大型仓库设有地中衡(地磅),进行整车过磅时,要注意车辆实重(作为皮重)的准确性。例如,整车五金钢材,用地磅过秤入库,在扣除空车皮重时,要注意车上随行的工人,送货人员数是否与进、出时一样;带有拖车的车辆,两节车身不能同时一次过秤,应分开拖车,分别过秤,力求准确。

(2)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是检查客户所提供的物品质量是否完好。通常,它与入库物品的抽样验收是紧密结合、同时进行的。

质量验收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仪器检验和感官检验两种。仪器检验是利用各种试剂、仪器和机器设备,对物品的规格、成分、技术标准等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能分析。各地仓库运用此方法的不多,大部分检验仪器是由业务部门专业检验机构等专业单位负责。感官检验法,则是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检验物品质量,这是现在常用的检验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检验设备;缺点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受验收人员的经验、生理状态和操作环境条件等所左右,局限性很大,无统一的标准。

为弥补感官检验的不足,提高验收效率,仓储人员应根据物品性能和特点,研究采用不同的验收方法。在验收时还要从仓库保管养护的要求出发,一般应多注意:有无生霉、起锈、氧化、老化、脱漆、受潮、水湿、虫蛀、溶化、挥发、渗漏、干涸、风化、变色、砂眼、变形、油污、沉淀、浑浊、发脆、破损等外观缺陷异状的情况,创造条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物品内在质量的必要检验。

①视觉检验。主要是观察物品的外观质量,看外表有无异状。如针织品是否变色、油污;竹、木制品,毛织品是否生虫;金属制品是否氧化、生锈;药品水剂是否浑浊、沉淀、渗漏、破损等。在实际操作中,还可根据物品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提高效率。

②听觉检验。通过轻敲某些物品,细听发声,鉴别其质量有无缺陷。如对原箱未开盖的热水瓶,可转动箱体,听其内部有无玻璃碎片撞击声,从而辨别有无破损。

③触觉检验。一般直接用手探测包装内物品有无受潮、变质等异状。例如,针、棉织品是否受潮,有无发脆;胶质品、胶囊剂类有无溶化、发黏等。

④嗅觉、味觉检验。工作人员用鼻和舌鉴别物品有无发生变质或串味等现象。例如,检验香水等是否挥发失香,茶叶、香烟有无异味等。

(3)包装验收

物品在运销过程中一般都有包装,包装的好坏与干湿,对物品的安全储存、运输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物品包装必须严格进行验收。凡客户对物品包装有具体规定的(如箱板的厚度,打包铁皮的箍数,纸箱、麻袋、草包的质量要求),仓库都要按规定进行验收。物品经过长期运输,多环节装卸搬运,外包装出现变异,往往包藏着隐患。所以在物品的交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外包装是否完好。

外包装异常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人为的撬起、挖洞、开缝,这通常是被盗的痕迹。

②水渍、黏湿,是雨淋、渗透或物品本身出现潮解、渗漏的表现。

③污染,是由于装配不当而引起物品间互相玷污、染毒或物品本身腐败所致。

④由于包装、结构性能不良或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乱摔乱扔、摇晃碰撞而造成的包装破损。

为了保证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验收工作质量,在有条件的大型仓库内,可建立一定的验收机构,设立专职验收员,配备必要的检验、测试等仪器、工具。同时,还应调配必要的辅助人员和划定一定的验收操作场所,以便与接货工作环节紧密衔接,缩短收货作业时间,提高效率。

物品外包装安全含水标准

目前,对物品外包装的检验,一般多不具备测定仪器,对包装的干湿程度,主要是用眼看、手摸等感官检查方法来鉴定。因为包装干湿程度能表示含水量多少,对物品的内在质量、储存安全影响很大。根据实践,部分地区对几种主要包装的安全含水量要求大致如下,可作参考:

1.木箱:一般不超过21%,装有易霉、易锈物品的不超过18%。

2.纸箱:五层瓦楞纸外包装及纸板衬垫的一般不超过12%,三层瓦楞纸外包装及纸板衬垫的一般不超过10%。

3.胶合板箱:一般不超过15%。

4.布包:一般不超过9%。

在测定包装含水量时,因木箱四周箱板的含水量不一致,要在不同部位上进行查看和测定,测定的比例可适当大一些。其他如纸箱、胶合板箱、布包等,其含水量比较稳定,各部位的含水量也比较一致,只需测定包装的一面即可,测定的比例也可少一些。

三、验收应注意事项

对到库物品进行验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凡必要的证件不齐全时,到库物品应作为待验物品处理,堆放在待验区,临时妥善保管,待证件到齐后进行验收。

第二,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书与存货单位的进仓单、合同不符时,应通知存货单位,按存货单位提出的办法处理。

第三,当规格质量、包装不合要求或错发时,先将合格品验收,不合格品或错发部分分开并进行查对,核实后将不合格情况、残损降级、错发程度做好记录,由供货单位决定是否退货。

第四,数量不符,物品损益在规定磅差以内时,仓库可按实际验收数量验收入库,并填写入库单(或验收单);超过规定磅差时应查对核实,做好验收记录,并提出意见,送存货单位再行处理,该批物品在未作出处理决定前不得动用。

第五,凡有关证件已到库,但在规定时间内进仓物品尚未到库,应及时向存货单位反映,以便查询处理。

第六,索赔。进口物品在订货合同上均规定有索赔期限。进口机械、电器仪表、车辆等,除约定索赔期外,还订有使用保证期,如果发现质量、规格、性能、重量(除合理磅差外)等有问题,应在索赔期内对外提出索赔。合同订有保证期的物资,如发现内在质量低劣,零件残损和性能等不符合合同规定,属于供货责任的,在保证期内也可以对外提出索赔。

需对外提出索赔的进口物资,要及时申报商检局检验出证,并提供验收报告及对外贸易合同和国外发货单、运输单据或提单、装箱单、磅码单、检验标准等单证资料,以供商检局审核复验。若缺少必要的单证技术资料,应分别向外贸有关公司和外运公司索取。申报商检局复验出证,必须在索赔期内(最少15天前)提出,以便商检局复验出证和向外办理索赔手续。

对于需要对外索赔的商品,未经商检局检验出证的,或经检验出证提出退货或换货的应妥善保管,保存好原包装物料,供商检局复验,以及备妥索取的样品,便利来人复验。

第三节物品在库保管

仓储物品保管是物品储存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物品在储存期间质量完好的关键环节。物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物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及外界因素的影响,随时会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产品的使用价值甚至丧失其使用价值。仓储物品保管就是研究物品性质以及物品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变化规律,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科学的保管方法,创造一个适宜于物品储存的条件,维护物品在储存期间的安全,保护物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降低物品的损耗。

一、物品堆码管理

物品堆码是入库物品堆存的操作及其方式、方法的总称。物品堆码要科学、标准,应当符合安全第一、进出方便、节约仓容的原则。这是物品保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物品堆码的要求

为了便于保管并维护物品储存安全,必须根据物品的性能、数量和包装质量、形状以及仓库条件,按照季节变化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物品堆放稳固、整齐。物品堆码的基本要求是:确保物品、人身与仓库安全;便于仓库作业;合理利用仓容。具体来说:

(1)确保安全

物品堆码时,必须根据包装的紧固程度和形状、物品性能的要求及仓库设备等条件进行操作,确保人身、物品与仓库(建筑本身以及设备)的安全。按照安全操作规定使用各项设备,使堆垛作业正确,货垛稳固,防止货垛倒塌及其他毁货伤人的事故发生。对危险货垛要及时翻桩。

堆码严禁超载,即不允许货垛重量超过仓库地面(货架结构)的设计负重。码高层数以不压坏底层物品及包装为原则。货垛要与墙、柱顶、窗以及照明设施保持一定距离,即垛距、墙距、柱距、顶距、灯距要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

(2)要便利物品出入库操作

为考虑在库物品先进先出、快进快出的要求,货垛不可阻塞通道,或堆成死垛(即一种物品的货垛被其他货垛围住堵死,提货时要翻垛倒堆)。货垛的位置应统筹安排,注意货垛之间、货垛与设备之间的距离。走道、支道的设置要合理,切实保证收发货、物品检查、养护等作业的方便。

(3)应节约仓容和苫垫物料

为使堆码在符合安全、方便的原则下达到多储(节约仓容),堆码方法和操作技术要不断改善提高,货垛大小、高低要适当,垛形要合理,这样能节约仓容和苫垫物料。

2.确定堆码形式的依据

采取什么样的堆码形式,是由物品的种类、性能、数量和包装情况(包装的体积和形态、含量和支撑能力)以及仓库高度、设备条件、地面负荷和保管期限、储存季节等条件来决定的。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保管要求,堆码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1)需要经常通风的物品

有些物品有散湿、散热的特殊要求,如茶叶,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应堆通风垛。

(2)怕压的物品

有的物品采用软性的包装,而物品本身承受过大的压力容易损坏。有的物品由于包装质量较差,支撑能力低,受重压后,包装和物品都会受到损毁。对这些物品的货垛高度应适当控制。

(3)无外包装而容易变形的物品

如轮胎、自行车圈、胶管等,承受重压过久就会变形,在储存期间要经常翻桩通风。且这类物品因容易倒桩,不宜堆得过高,如能采用专用货架保管更为适宜。

(4)容易渗漏的物品

桶装、瓶装的液体物品,如药品、化妆品等,由于本身的腐蚀性和包装质量的关系,往往发生渗漏情况,堆码时可采取行列式堆垛法。

(5)笨重物品

这类物品由于包装含量过大,在确定码高的层数时,既要考虑仓库的充分利用,又要考虑包装的支撑能力和库房地面的承重力。要留有余地,保持在安全系数之内。

3.堆码技术和方法

通常的物品堆码方法有三种:一是散堆法,适用于存放没有包装或不需要包装的物品,如煤炭、矿石等大宗物品;二是货架堆码法,适用于存放小五金、交电零件以及工艺品等贵重、零星小件物品;三是垛堆法,适用于堆放有外包装(如箱、桶、袋、篓等)的物品,或不需要包装的如大五金、木材等大件物品。

垛堆法在物品保管过程中运用最广最多。按物品底层排列形状来分,有正方形、长方形、环圆形等不同形状;从堆放外形来看,一般可以分为平方垛(即上下齐直的立方垛)和起脊垛(即上小下大的尖顶垛)两种。一般存放在库房和货棚内的物品适宜于平方跺,存放在露天垛场的物品,以起脊垛较为适宜。垛堆式的堆垛要求,按照物品堆叠方法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立体法

①箱堆式(重叠式):适用于一定形状,尤其是箱形物品更为合适。

②三角堆积式:适用于圆形或桶形物品。

③阶梯形(又叫缩脚式):适用于方形物品。

④梅花形:形状如梅花,适用桶形物品。

⑤槽堆式:适用于长方形而且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

⑥平堆式:适用于钢板、胶合板、玻璃、木板类物品,若以某特定标志显示数量计数,效果更佳。注意逢五或其倍数备有交错伸头,以便于点数检查。

⑦交互堆积式:为方便计数及取用而将平堆式改良而成。

⑧装箱式:适用于圆形、球形等圆状物品。

⑨压缝式:利用物品长方形包装长宽不同,底层物品纵横拼配排列,互相压缝。可先拼出定数的小货垛,再由小垛拼成大垛。常见此类垛形有“双直”“二顶一”“三顶二”“五顶二”“双二顶一”“四顶一”“五顶一”“三顶双一”“五五倒顺”等。这种码垛形式,具有货垛稳固、垛形整齐、组配灵活、计数容易、便利存取、节约仓容等优点,通常适用于长方形包装的物品。

⑩通风式:这种货垛的各种物品的前后和左右留有一定空隙,利于通风,其堆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井”字形、“非”字形、“示”字形和漩涡形等。需要通风散潮、必须防霉及怕闷热的物品,常用此种方式堆码。

牵制式:多用于包装松软和体积小、不宜堆叠平整的物品。在每层或每间隔一两层物品之间夹进木板片或芦席等,使货垛的横断面平整又互相牵制,加强货垛的稳固。有时可以在一货垛四周夹垫木板条、片等,中间部分则不加夹垫,使大垛略向中间倾斜,不宜倒垛,这种货垛一般都较大。

栽桩式:如货场上存放钢管、木材等长、大五金类物品,在货垛两旁各栽若干对立柱,柱间堆放这类物品,堆到一定高度,两侧相对的立柱上端部用铁丝拉紧。

(2)平面堆积法

这种方式占用空间较多,除一些特定的物品规定不能堆压等采用外,一般不考虑此种方法。

(3)挂钩方式

挂钩方式有两种较为常用的方式,即利用空间和利用墙壁。

(4)货架方式

货架方式指使用通用和专用货架进行物品堆码的方法和形式。适用于存放不宜堆高或需要特殊保管的小件包装的物品,如小百货、小五金、绸缎、呢绒、药品等。这种堆码方法能够提高仓储物品容量,适应物品储存需要,减少差错,加快存取,但其应用范围狭窄。

(5)集合方式

集合方式是指利用托盘、集装包、集装袋、集装箱等各种可以反复使用的货物运输工具,进行物品堆码的方法和形式。适用于易损、贵重、中小包装的各种物品,范围非常广泛。这种堆码方式能够减少货物中转环节,简化运输手续,使货损降到最低限度。同时,也能节省包装用料,减少运输费用,促进包装标准化。由于使用各种机械进行装卸搬运,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作业速度。随着集装箱运输、托盘运输及其他集合包装运输的发展,集合方式的应用范围将日渐扩大,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4.堆码中应注意的问题

搞好物品堆垛工作,提高仓容使用效能,充分发挥仓库储存潜力,是仓库实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有效办法。物品堆垛关系到人身、物品、设备、库房的安全,关系到物品的正常、加速吞吐发运,关系到仓库存储量的高低,关系到仓库的整齐美观等。因此,在堆垛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库房最大负荷量

库房最大负荷量的确定,可会同当地建筑部门,根据仓库的建筑结构,结合折旧程度来核定每平方米可负荷多少重量。负荷量以“千克/平方米”为计算单位。要使货垛不超过库房最大负荷量,堆码前应先计算一下。计算方法是:先算某种物品每平方米可放几件,毛重共多少,用毛重除以库房最大负荷量,所得结果就是最多堆几层高。反过来,对已经堆好的货垛,要计算它是否超重的公式是:1平方米÷每件物品面积×每平方米件数×每件物品毛重×垛层数≤库房每平方米负荷量,这是不超重。反之,则为超重。

(2)注意“五距”符合安全管理要求

这里的“五距”指的是墙距、柱距、灯距、垛距、顶距。为了安全,物品堆码不仅不能无限制堆高,而且不同桩脚之间,货垛和墙壁、柱子、天花板之间,都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靠墙、靠柱,不能相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