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情难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02:25:18

点击下载

作者:《“四特”教育系列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师生情难忘

师生情难忘试读:

前言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四特教育系列丛书”以“特定对象、特别对待、特殊方法、特例分析”为宗旨,立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集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校长、老师们的教育成果与经验于一体,围绕困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教育难题,集思广益,多方借鉴,力求全面彻底解决。

本辑为“四特教育系列丛书”之《在故事中升华经典》。

这是一部写给老师的书,因为故事中蕴含着慈爱、和谐、人性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一部写给学生的书,因为故事中洒满老师们对学生的温暖、感动、爱意、执着、顽强与刚毅……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塑造人心智的高超艺术。对于教育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本书中的观点能给人以许多启示。本书还汇集了众多著名教育学家、知名教师的经典教育文论,共同领略著名专家学术研究风范,引领我们进入教改理论与实践前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创新教学理念脉搏,感悟前瞻性的教学思想。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在教育实践中,那一个个平凡却并不平淡的片段,或呈现出教师解决问题的教育智慧;或记录着教师走出困惑的教学经历;或展现出教师奉献爱心的热忱。回顾那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实践,既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本辑共20分册,具体内容如下:

1.《师生情难忘》

如果我们的人生有一段华美的乐章,那一定来自老师教给我们的7个音符!一天天,一年年,我们在校园里茁壮成长。从懵懂孩童到青春飞扬,然后进入社会大舞台搏击人生。老师谆谆教诲的深情,是我们前行的灯火,给我们温暖、力量和信念……本书选录了100篇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情故事。

这些平凡而真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沉思,让我们回忆,让我们心怀敬意和感激……

2.《记忆深处》

翩翩红叶,徐徐飘落,总不忘留给土地柔软与肥沃;涓涓泉水,潺潺流淌,总不忘带给岸边甘甜与欢歌。享受“师生”情,奉献真诚心!让我们把握这份情,让心灵浸润在肥沃的土壤,开出绚烂的花朵;让我们紧守这份爱,让生命谱写圣洁的乐曲,唱出青春的赞歌。

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是谁为我们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在荆棘的人生旅途中,是谁甘做引路人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是您,老师,把雨露洒遍大地,把幼苗辛勤哺育!无论记忆多么久远,每当想起老师,依然激情难耐;每当面对熟悉的老师,那一瞬间,那一件小事……总是激起我们对老师久蓄于心的感激……

3.《成长足迹》

这是发生在校园里的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师生故事。因为爱,所以在教育的天空下,才会发生这么多感人的故事,这些也是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这是一部写给老师的书,因为故事中蕴含着慈爱、和谐、人性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一部写给学生的书,因为故事中洒满老师们对学生的温暖、感动、爱意、执着、顽强与刚毅……

4.《悸动的心灵》

追忆往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发现自己最难忘的某一个瞬间,其实也就像重新获得一种生存的意义一样美妙。这些教育故事也许并不是教育的解决之道,但却是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也许我们更应该在教育中活出自己,也许我们既活在未来更活在无限的过去,在这些纷繁复杂却又素朴平凡的场景中,有最乐意的付出,有泪水和智慧,更有目日夜夜用心抒写因而温润无比的爱。

5.《春暖花开》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执著并献身于教育,不仅需要大步向前,也需要回头反思。回顾那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教育实践,既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走进本书,这里全是暖暖的爱。

6.《孩子的微笑》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育的这种智慧,这种境界,这种追求,虽然无声无形,但却有踪迹可寻。在教育实践中,那一个个平凡却并不平淡的片段,或呈现出教师解决问题的教育智慧;或记录着教师走出困惑的教学经历;或展现出教师奉献爱心的热忱。

7.《故事里的教育智慧》

本书主要关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中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故事,它的特色是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其宗旨是:讲述真实的教育故事,研究深切的教育问题,创生新锐的教育思想,激活精彩的教育行动。其风格是:直面真实,创新为本和故事体裁。

8.《难忘的教育经典故事》

根据家长、教师和孩子的困惑,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故事讲述一些很明白的道理,引导人用智慧的手段促进人的成长。这些故事或来自国外的或来自一线教学的实践,对于教育类人群均具有启发性。一个个使教师深思的小故事,一个个让学生向善的小故事,让我们教师真正领会生命教育的内涵。从现在开始关注生命的成长,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

9.《中国教育名家印记》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本书编者放眼中国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内近百位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

10.《外国教育名家小传》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

本书编者放眼人类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近百位世界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

11.《随手写教育》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教育是诗性的事业?性教育何去何从?是否应该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假设陈景润晚生40年……本书汇聚了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对于和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问题都有所畅谈,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都有所裨益。

12.《我心思教育》

本书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道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等。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挚的情感讴歌人类之爱,以满腔的热情高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13.《教育新思维》

本书站在教育思想的前沿,以既解放思想又科学审慎的态度,兼用独特的视角,论述了近年的教育理论新说,涉及“教育呼唤‘以人为本”’、“公民教育”、“素质教育新解读”、“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家办学”等热门话题。这些文章,不避偏,不畏难,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误区,无不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对于渴望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

14.《名家名师谈教育》

本书使读者在学习和掌握教育理论的同时,领略到文章的理趣、情趣和文趣,既有助于深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有助于帮助广大教师确立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既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广大实践工作者的理论兴趣,又能帮助教师生成教育的智慧和提升广大读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15.《世界眼光看教育》

本书荟萃了多位世界级教育思想巨擘的主要思想。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文化一历史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一直到诺丁斯的关怀教育思想等等,现当代世界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清晰、准确而完整。

本书既有思想评介,又有论著摘录,无论教育研究人员还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均可非常便捷而精准地从中获得思想大师们的生动启迪,加深对当代教育发展特质的深切理解,是教育、教研、教学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必备工具书。

16.《大师眼中的教育》

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本书各篇文章提供了许多新史实、新观点,为我国教育史和教育理论工作者长期以来对某些历史人物评价的思维定势提供了新的清醒剂。

17.《教育箴言》

名人名言是前入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阅读它,不仅能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更能为我们的人生之路指引方向。该书着重论述三方面的内容:教育——造福人类的千秋伟业;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育人的典范;师德——塑造教师灵魂的法宝。

18.《百家教育讲坛》

这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书中介绍了孔子、卢梭、爱因斯坦、康德、梁启超、杜威、蔡元培、叶圣陶等几十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探幽析微,居高声远,让我们直窥教育本原之堂奥。归真返璞,正本清源,你会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19.《名师真经》

本书从专家心理学研究出发,以新教师到专家教师这一成长过程为线索,剖析了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与阶段性特征,动态性是展现了教师成长的内在原因与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新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系列化教学理念、观点与方法,这有助于教育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在观念层面上树立科学的教师人才观,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方法与措施。

20.《师道尊严》

本书意在激励教师以站着的方式获得成功。全书讲述了站着成长的精神、站着成长的思想、站着成长的基础、站着成长的学问和站着成长的行动。

全书力求字字诉说教师成长之心声,篇篇探寻教师优秀之根本,章章开启教师幸福之道路。

由于时间、经验的关系,本书在编写等方面,必定存在不足和错误之处,衷心希望各界读者、一线教师及教育界人士批评指正。编者

纪昌学射于飞卫

据《列子·汤问》记载,纪昌是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他曾拜飞卫为师。

纪昌开始向飞卫学射箭的时候,很不得要领,急于求成。飞卫对他说:“你要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纪昌回家以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坚持练习。一天,他看见妻子织布时,织布机的两只脚踏板一上一下地活动,看着它不觉直眨眼。他觉得这是练习眼力的好机会,于是,便每天坚持仰卧在织布机下,睁大眼睛死死盯着那两块上下活动的踏板。如此坚持练习,达两年之久,直到妻子用锥子尖在他的眼眶边晃动,他的眼睛也不眨一眨时为止。

练到了这一步,纪昌便去告诉他的老师。飞卫却说:“还不行。你必须学会看才能学会射。当你学会视小如大,视微如著的时候,再来告诉我。”

纪昌遵照老师的教导,又回到家里,抓了一只虱子,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系住它,挂在窗户上。每天,纪昌目不转睛地对着它看。坚持十几天之后,他觉得虱子渐渐大起来;三年之后,小小的虱子在纪昌看来,竟然感到有车轮那样大了。再看其他的物件,仿佛是小山一样。纪昌一高兴,随手拿起一副强弓,搭上一支利箭,瞄准悬在窗户上的虱子一箭射去,箭头正好射中了虱子的正中,而那根牛毛却没有断。

纪昌再去见飞卫,讲了自己练习眼力的进展情况。老师一听,高兴得哈哈大笑说:“你已经学会射箭了!”

纪昌学到飞卫的本领,自以为除了飞卫之外,已经天下无敌了。因此,便起了嫉妒老师的念头。一次,他同老师郊外相遇,便搭弓引箭向飞卫射去。只见飞卫也拉开弓,射出一箭,这只箭正好和纪昌射出的箭在中途相遇,两支箭都撞落在地上。一连数箭都是如此。最后,老师的箭已用光了,纪昌还剩有一支箭。纪昌暗喜,将这支箭向对方射去,只见老师不慌不忙,用随身所佩带的戟向飞来的箭挡去,戟尖与箭头相遇撞,不偏不倚。

纪昌这时才知道老师毕竟比自己高超一招,于是幡然悔悟,拜倒在地。两个人都把弓扔在一旁,抱头痛哭,然后按照纪昌的要求,划破臂膀,滴血为盟,结成父子。

孔子拜三贤为师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常问他:你的老师又是谁呢?

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学而知之的人。”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因家境清贫,他15岁时才有志于学问。

他为了弄懂“礼”,从山东走到河南,一拜李耳(老聃)为师。老聃为其讲学,临别时,老聃说:“富贵的人送人以钱财;有学问的人送人以言……我送给你几句话吧:聪明深察的人,易遭杀身之祸,因为他好评论人;博学善辩的人,易危害自身,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短处;为人子、人臣不要有这些事而存身以尽孝尽忠。不要只顾自己,坚持个人意见。”这席话,使孔子受益不浅。

以后,他又二拜鲁国乐官师襄子为师。开始学琴时,一连十几天总是反复弹拨同一支琴曲。师襄子见他弹得已经十分娴熟了,就对他说:“你可以换一支曲子进一步练习了。”孔子却回答说:“我只学会了乐曲的表面形式,对节奏内容还不了解。”于是又继续练习了。又过些天,师襄子倾听琴音,感到孔子已经领会了乐曲的意境。可以学习更复杂一些的乐曲了。孔子微微摇摇头说:“我虽然体会了乐曲的意境,但作曲的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没体会出来。”又弹了一些时间,孔子轻轻地放下琴,站起来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师襄子问他有什么体会,孔子说:“我倾听着琴音,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个子高高的,目光远大,慈爱安详的长者。这不是周文王又是谁呢?”师襄子称赞道:“你说的完全对啊!”就这样孔子学会了乐,并且十分精通。

这之后,他又三拜苌弘为师。苌弘是个大音乐家,对音乐有很深的造诣。孔子拜他为师,请教律吕之学。孔子非常虚心听取苌弘指导,不懂就问,他说:“勤学,不耻下问,才能学到本领。”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实效。

由于孔子多方面拜能者为师,掌握了多种学问和本领,成为古今中外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大学问家。

颜回乞米为师炊

颜回,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渊,一作颜渊。他天资聪颖,贫而好学,是孔子的最好学生,他以跟孔子学习为最大的快乐。

颜回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住了,一连七天没吃上一口饭,两人饿得都受不了了。

孔子只好白天躺着睡觉,借以忘却饥饿。颜回见老师饿得渐渐消瘦下去,皮包骨头,心里十分忧伤。他想,我这样的年轻人或许还能熬上一些时光,而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起饥饿的折磨呢?万一路上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呢?他决定想办法去弄点吃的来。他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向人乞讨。他看见一位老婆婆,希望能帮助他们。这一次真巧,好心肠的老婆婆居然给了他一些白米。

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心想,这回老师可以吃上一顿饱饭了。他连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把饭做熟了。

这时,老师也正好睡醒,突然闻到了一阵扑鼻的饭香。他十分奇怪,哪来的饭香呢?他连忙起身出来探望。没想到,刚一跨出房门,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一把米饭往嘴里送。老师既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终于有饭吃了,生气的是学生怎能这般无礼,老师还没动口吃,他却抢先一个人吃了起来,这成何体统?

过了一会,学生端了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白饭送到孔子面前,说道:“今天幸好遇到一位热心肠的老婆婆,送给我们一些白米,现在饭已做好了,请老师先吃吧!”孔子很不高兴,一下子站了起来,说道:“刚才我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洁白的米饭去祭奠他老人家。”

颜回一听,忙夺下那碗饭,连连说道:“不可,不可!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来祭奠!”

孔子故作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说这饭不干净呢?”

颜回答道:“方才煮饭时,不小心将一块炭灰掉在饭上面,我感到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不倒掉吧,又不能把弄脏了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自己把沾了炭灰的米饭抓来吃了。所以,这掉过炭灰的饭是不能用来祭奠的。”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他激动地拉着颜回的手说:“颜回呀!你真是一位贤德的人啊!方才我真糊涂啊!”

子贡以青天和泰山颂师

子贡,姓端木,名赐,是春秋末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学生。他很尊重孔子。

子贡出生于富商家庭,据说他常常高车驷马游历各国,和国君接触,宣传他的老师,使孔子名扬各国。

一次,子贡到齐国去做客,齐景公接见了他。在谈话中,齐景公问子贡:“先生,您的老师是谁?”

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鲁国的仲尼。”

景公又问:“孔仲尼是个贤明的人吗?”

子贡回答说:“他是当代的圣人啊!岂止是个贤明的人呢!”

景公笑嘻嘻地说:“他是怎么个‘圣’法呢?”

子贡说:“这个我也不知道。”

景公脸上变了颜色,说:“刚才你说他是‘圣’人,现在又说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子贡回答说:“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打个比方说,我一辈子都头顶着青天,但我却不知道天有多么高;我一辈子都踩着大地,但我却不知道地有多么厚。我跟着孔子学习,就像渴了的人拿着水壶到江河灌水一样,喝满了肚子就走开,怎么能知道江河有多么深多么大呢?”

景公说:“先生您夸老师仲尼,有些过火了吧?”

子贡回答说:“我哪敢言过其辞呢?我觉得还没说到是处。我夸仲尼,就像两只手捧着一捧土加到泰山上,很明显,泰山不会因此而增高;假使我不夸仲尼,就好像捧走泰山上的一捧土,很明显,泰山也不会因此而降低。”

景公听完子贡的话,深表敬佩地说:“先生你说得对,确实是这样啊!”

子贡敬师尊师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颛孙师衣襟记师训

颛孙师,字子张,是孔子七十几名得意门生中的一个。他为人稳重、做事细心,学习也很用功,而且在学习期间就有将来要从政的想法,因此向孔子提出了“一个人怎样才能在天下通行无阻”的问题,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忠诚信实,说话尊重事实,不夸大,不缩小,而且言行一致,办事认真,为人谦恭敦厚,那么他就是来到不开化的部落里也会畅行无阻,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为人虚伪奸诈,那么就是在他自己的家乡里做事,他也会寸步难行的。而这个‘忠诚信实’要怎么样才能一刻也不离开你呢?当你站着的时候,你就应当感到这几个字就在您的眼前;而你坐在车上的时候,就如这几个字写在车前的横木上一样。如果能做到这些,天下各地还不任你通行吗?”

颛孙师很受启发,觉得老师的话讲得非常深刻,想要把它记下来,然而身边又没有竹筒。他急中生智,把扎袍子的腰带解下来在地上展平,用篆书在上面工工整整地记下了老师的教导。

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

魏文侯(公元前?—前396)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能之人埋没在民间,不能发挥作用,太可惜呀!于是,魏文侯下决心请他出来,帮助治理国家。

一天,魏文侯带领随从驱车直奔段干木的住所。一到巷口,文侯就下了车,为了不惊动贤士,他屏退左右随从,毕恭毕敬地来到段干木家的门前。他轻轻地叩动门环,有礼貌地请家人进去禀告一声,说文侯求见。

没想到,段干木一听说是文侯要见自己,误认为他也是个沽名钓誉的国君,像听到狼来了一样,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中,纵身一跃,越墙逃跑了。

遭到这样的冷遇,魏文侯不仅没有灰心,反而更觉得段干木品格高尚了。所以,每次他路过段干木家住的巷口,总是垂首躬身扶轼向段干木的住所致敬。

时间长了,段干木的家人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上前问道:“尊敬的国君,段干木不理睬您,您为什么一过巷口就向他的住所致敬呢?”

文侯说:“段干木是一位难得的贤能之人,他不追求权势和非分之求,他有卓越的才能,深明大义,隐居一个贫穷简陋的小巷里,却名声传千里,我怎能不敬重他呢?”

段干木听说后,也很受感动,魏文侯再来求见,就不再回避了。

文侯请段干木出任相国,段干木不肯,文侯就登门求教于他。

段干木坐在一把破椅子上,滔滔不绝地讲治国安邦、举贤任能的为君之道,将养生息、爱护百姓的立国之本。从烈日当午,一直讲到夕阳西下。

魏文侯就像小学生听讲一样,不敢坐下,一直肃立在段干木面前,认真领会其中的道理。站累了,站得两腿发木了,怕打断老师的思路,也没有坐下。

就这样,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一次又一次地登门求教,接受了不少有益的东西。

魏文侯拜段干木为师的故事,受到历代人们的称颂。

薛谭学歌

春秋战国时代,相传秦青是秦国的最善于唱歌的名手。薛谭是跟秦青学习唱歌的学生。

薛谭跟秦青学唱歌两年之后,自以为完全掌握了老师的本领,再也没什么好学的了。有一天,他实在不耐烦了,便自己收拾了行装,准备辞别老师回家。秦青并不勉强挽留他。

在郊外的大路旁,老师特意为送别学生摆了一桌酒席。席间,老师打着拍子,唱起一首悲壮悦耳的歌曲。歌声振荡着山间林木,直上云霄,几乎使得天空中的一片片流云也停住了。薛谭听着听着,不仅为老师的歌声所感动,也为老师的歌声所陶醉、折服。他惭愧极了,连忙向老师道歉,并请求重新回到老师那里好好学习,接受教育。老师见他回心转意,有所醒悟,便接受了他的请求。从此,薛谭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再也不满足于一知半解了。

薛谭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一位有名的唱歌能手。

荀淑拜少年为师

荀况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发展了儒家学说,使儒家学说开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他十分强调后天的教育,认为只要刻苦用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来者可以居上。他把老师和天、地、君、亲并列。并进一步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况这种思想,不仅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其家庭影响也是非常深刻的。他的孙子荀淑,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非常爱读书,也很有才华。曾做过郎中大夫,还当过当涂的县令。后来他辞官归故里教书。学识渊博,品行端正。他的学生不计其数,还有从很远地方来拜他为师的,连当时知名的学者李固、李膺都是他的学生。

有一次,荀淑来到慎阳县,在旅店遇到一个14岁的少年,粗布短衫,但气度不凡,两目炯炯有神。一见面,荀淑就非常喜欢这个少年。两人攀谈起来,很是投机。这个少年谈起学问来,滔滔不绝,很有见地,就是当地一流学者,也望尘莫及。两个人足足谈了一整夜也没谈完。荀淑把多年积存在心里的疑难问题,向少年请教。少年有问必答,讲得头头是道,使荀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佩服得五体投地。

荀淑请教少年尊姓大名。少年从容作答:姓黄,名宪,字叔度。于是荀淑站起来,恭恭敬敬地给黄宪施礼。并说道:“黄先生在上,受我一拜。”黄宪道:“老人家,何必客气,学问就要互相切磋,才能提高啊。我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字辈。老人家出身名门,已名扬千里,就免礼吧。”荀淑道:“尊师重教是先祖的教诲,能者为师,不拘年龄大小,常言道:英雄出少年。你是我40多年来遇到的一位最好的老师,解决了我多年的疑虑,理应受拜。”说着上前施了大礼。可见,荀况的尊师重教的遗风在荀淑身上进一步得到了发扬。

秦始皇敬重恩师

秦始皇,名嬴政,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公元前221年,他打败了称雄的其余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215年的一个秋天,秦始皇乘着车,在文武百官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进发,这是他实现统一大业后的第四次出巡。

随着细碎的马蹄声,秦始皇沉浸在思索中。他想起了自己的幼年的老师,令人难忘。那位严厉的老人,第一次讲课讲的就是舜赐给嬴家的姓。老师先讲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字,这便是“嬴”字。第二天就要学生背,要写下来。“老师,太难了。”他随口说出。“什么?一个嬴字就太难了?将来秦国要靠你去治理,能见难而不进吗?”老师举起荆条棍。后来,这位可敬的严师去世了。……

突然,车马停下了。前卫官来到秦始皇车前奏道:“仙岛不远了,请万岁乘马前行。”

于是,秦始皇又改乘有金佩饰的白马,行不多时便来到岛上。他环视渤海,豪情满怀。他低头看着马前,忽然下了马,撩衣跪拜。

随行文武百官不知是怎么回事,也只好跟着参拜。

等秦始皇起来,李斯才问为何参拜?

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爱卿,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见了这荆条,如见恩师,焉能不拜?”

众人无不赞佩。后人把这个岛改称为秦皇岛。

张良虔诚拜师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韩国人。韩被秦灭亡时,他虽然年轻,却胸怀大志,到处求师访贤,要为韩国雪耻。他曾用全部家财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事情未成而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有一次,张良在下邳地方的一座桥上散步,有一位身穿粗布衣服,满头白发的老人,走到他跟前时,故意将一只鞋子脱掉,扔下桥去。对他说:“小孩子,快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回来!”张良觉得很奇怪,一个毫不相识的老头,竟故意难为我,如此不客气地下命令,一时火气上来,不想去拾。但又一想:他是一位老人,可以谅解,对老人应该尊重。于是,便压住火气,跑到桥下把鞋子拾来递给老人。谁知老人并不用手接,竟把脚伸过来,命令道:“快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取了鞋子,好事做到底,就给他穿上吧!”就跪下去给老人穿好鞋子。然而,老人只是对他笑了一笑,就走了。

张良心想:“这个奇怪的老人,可能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于是,便紧紧地跟随着老人向前走去。

走了一段路,老人忽然转过身来,对张良说:“我看你这个小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我很乐意教教你。五天后一早,在这儿会面。”张良恭恭敬敬地连声说:“是!是!”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赶到桥上,老人早已在桥上等他,见张良迟到,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能迟到呢?再过五天后一早来见面吧!”

到了第四天的后半夜,鸡刚叫头一遍,张良就到了,谁知老人又比他早到,生气地说:“为什么又来迟了?”说完,转身就走,边走边吩咐道:“五天后再来,早一点。”

又到了第四天晚上,张良这次干脆不睡了。前半夜就赶到那里。等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笑眯眯地说:“这还差不多!”说着就从怀里取出一本书,递给张良:“给你,读熟了就能辅佐兴国立业的人……”

天亮以后,张良翻开一看,原来他得到的是一本《太公兵法》。他非常高兴,经常捧着学习,从中学到了好多用兵打仗的知识。后来,张良为汉高祖刘邦出谋献策,就是他深刻地理解了《太公兵法》的结果。

刘邦建立了汉朝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礼震才请求替师受刑

欧阳歙是西汉初年著名的学者。其先祖为欧阳生。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曾焚书坑儒。博士伏生冒杀头之祸,把《尚书》保存下来,并把《尚书》又传给了欧阳生。

欧阳生把《尚书》传给他的子孙。传到第8代是欧阳歙,并形成了欧阳“尚书派”。由于这一派是得到伏生的真传,在社会上很有地位,拜欧阳歙为师的有千人之多。

欧阳歙学识渊博,为人忠诚老实。对学生呕心沥血,循循善诱,非常受学生的爱戴。但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儿,欧阳歙获罪下了监狱。他的学生听说了,纷纷到洛阳皇宫门前请愿。有时多到千人。可是朝廷却不闻、不问、不放。

平原郡有个青年叫礼震才,听说老师被判处了死刑,非常难过。连夜赴京师。走到半途,他让人用绳子把自己捆起来,托人把他送到洛阳监狱,坚决要求自己替老师受刑。监狱看守说:“古今中外还没见过这种事,我们不敢做主。”这样他就给皇帝上书,要求替师受刑。他的奏稿这样写道:“我的老师欧阳歙是学界宗师,世传八代博士。他的儿子年纪尚小,尚不能继承欧阳博士的学业。博士死后,《欧阳尚书》将失传。如果这样,陛下岂不是背上了杀戮贤臣的罪名,而学界从此也将失去最好的导师。这将是学臣无法弥补的损失。我恳请陛下能允许我顶替欧阳老师的死罪……”

可惜表章呈上后,待批期间,欧阳歙就病死在狱中了。礼震才坚决要求替师受刑,却传为千古佳话。

汉明帝登门拜师求教

东汉的汉明帝刘胜,十分尊敬老师。

刘胜为太子时,光武帝为他选定一位叫桓荣的老师,为刘胜讲解经义,封他为太子少傅。当时贵为太子的刘胜十分讲究礼义,恭恭敬敬地听从老师的教诲,虚心学习,刻苦攻读,几年之后成为当时出色的经学家,并早成大器,当上了皇帝。

刘胜并没有因为当了皇帝,成为一国之尊而骄横。相反,对老师更是毕恭毕敬。因老师桓荣年迈,便免去他上朝奏事的礼节,让桓荣在家休养。并经常带着大臣们去桓荣家听课。在繁华的洛阳城内,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宽敞的街道上,行人和车辆纷纷闪出一条路,然后有一辆高大、宽敞、华丽的彩色马车从中直驱而过,车后又跟着一支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向桓荣家驶去,老百姓们对圣驾都投以尊敬、钦佩的目光,并纷纷赞叹:自古以来,哪里有这样的皇帝,亲自驱车到老师家求学的?为了不惊动桓荣,每当马车临近桓荣家的时候,明帝便下令停车,步行进入老师家的小巷。桓荣得知皇帝驾到,便赶紧整理好衣帽,到门外恭候,以行君臣之大礼,但汉明帝每次都是连连摆手说:“岂敢,岂敢,请老师免礼。”然后亲自搀扶老师进入府中,让老师上座,并叫大臣们在桓荣面前摆设案几,让文武百官站在桓荣面前,已表对老师的尊敬与关心,然后自己则像小学生一样捧着经书,全神贯注地听桓荣老师传授知识。休息时,刘胜亲自捧着在皇宫特为老师做的点心,恭敬地送到老师面前,请桓荣食用。讲课结束后,刘胜便带着文武百官向老师行礼告辞。除此外,刘胜皇帝经常为桓荣解决各种生活困难,为他提供一切方便。

永和五年,桓荣老师身患重病,刘胜多次去老师家看望,每次来都是小步跑到老师的病床前,怀着沉痛的心情,诚恳地耐心地安慰老师,祝愿老师早日康泰,并叮嘱有关大臣经常到老师家帮助老师料理家事。事过不久,刘胜皇帝得知桓荣病故的噩耗,悲痛万分,不顾圣驾的尊严,不顾大臣的劝阻,脱下龙袍,穿上丧服,亲自到桓荣老师家为之吊孝送葬。同时把周朝高士伯夷叔齐墓葬首阳山的一块要地,赏给桓荣作墓地。并赞扬其老师说:桓荣老师的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可以和古代贤人相媲美。

郭太敬业育人

郭太是东汉时期著名学者,是山西太原人。家境清贫,幼年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将其抚养成人。

为养家汙口,母亲托人给他在县衙找个差使。他非常不高兴,对妈妈说:“我不能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官老爷。我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于是,他不顾母亲的劝阻,自己背着行李到成皋求学去了。他先是拜屈伯彦为师,三年后离开成皋到洛阳游学,又拜河南太守李固为师。李固很器重他,与他结成忘年交。他的名声也随之在洛阳传开了。许多学者,主动与他交往。但他还是想回到家乡去,造福于乡里。他临启程时,洛阳的学者不约而同地前来送行。光车子就上千辆。黄河大堤站满了人。

回到家乡后,郭太以教书为业。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教学有方,对学生全面负责,敬业精神极强。天资好的他给增加教学内容,让他们精益求精。对于不用心学的,他循循善诱,对症下药。有一个叫左原的学生,淘气出了名,触及到法律,学校将其除名。

左原从此名声很臭,自己也是灰溜溜的。一天,郭太在街上遇见了他,见他要往胡同里钻,连忙大声喊住了他。并说:“走啊!陪老师喝两盅去。”左原很羞愧,不愿去。可是架不住郭太的劝,三拉两扯把他拉到了酒馆。可左原闷闷不乐地坐在那里,低着头,一声不吭。

郭太说:“又想过去的事儿啦!一个人难能可贵的是能认真地改正错误。战国时期,有个叫颜涿聚的人,原来是梁甫地方的强盗。后来做了齐国的将军。再看看段干木年轻时品德也不好,可后来却做了魏国有才干的官员。就连孔夫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有过错,何况咱们普通人呢!有了过错,不要怨天尤人,要深刻反省自己,痛改前非,争取做一个百姓爱戴的人,这才是努力的方向啊!”一席话,说得左原心里热乎乎的。自从被学校除名以后,他遭到的都是冷遇,人们的白眼他已看够了。从来没有人跟他这样交谈过。左原鼻子一酸,眼泪就流出来了。他站起来深深地给郭太鞠了一躬,说:“郭先生,今后我一定按您的话去做,绝不辜负先生的一番苦心。”

还有一个叫贾淑的青年,经常鱼肉乡里,打骂成性。谁也不敢惹他、称他为“小霸王”。可这个“小霸王”却非常敬重郭太,当郭太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也来郭家吊丧。当时巨鹿地方学者孙威直来吊丧,看到贾淑在场,很不高兴,没等进门,转身就走了。郭太赶忙追上前去赔礼说:“先生休怪,不是我有意接近名声不好的人,他主动来吊丧,靠近我,说明他有意改过,因此我接待了他,先生你看我这样做是否合适?”孙威直不说什么了。

以后,这些话传到了贾淑的耳朵里了。他非常感动,于是立志改过,终于成了受乡里欢迎的人。

郭太由于敬业精神强,所以他做的好事很多,很多,为乡亲造福,为后代传诵。

魏照学师

东汉末年,有一位著名文人叫郭泰。他不仅博通古籍,学问精深,治学严谨,而且为人忠厚、正直、谦和。一时间,名震京师。许多读书的人,都求拜他做老师。

慕名而来的一般学生,平时只是来听听老师读经、讲经而已。有个叫魏照的少年,却把行李搬来,整天和郭泰老师吃住在一起。他不但用心听老师讲经书,还时时、处处注意学习老师的言谈举止和为人治学的品质。每天清晨,魏照早早起来,洒扫庭院,清理房舍,点火做饭,热心地为老师端水送餐,细心地照料老师的衣、食、住、行。老师对这个学生的言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于是,问他:“魏照啊,别人认我为老师,不过是让我为他们讲讲经书,学学知识,我一讲完课,他们就四散而去,各自回家了。只有你和他们不一样,每天还早早晚晚陪伴着我,这是为什么呢?”魏照非常诚恳地回答道:“当今,专门找一位传授知识的老师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要找一位能教育自己怎样立志做人的老师却是很难的。我所以天天和你在一起,是要处处观察和效仿你的言谈举止,学习你待人接物所体现的品格。这就像一束洁白的蚕丝,挨着鲜红的染料,就会被渐渐染红一样。”一席话,使老师很受感动。

郭泰通过观察了解,觉得魏照确实是一位最有希望、最虚心好学的学生。平时,他便耐心地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知识和立志做人的信条,毫不保留地教给他。由于魏照本人的刻苦、勤奋、好学、上进,很快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有骨气、有志向的人。

华佗拜师求教

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其中对外科尤为擅长。

华佗成了名医以后,来找他看病的人很多。

一天,来了一位年轻人,请华佗给他看病,华佗看了看说:“你得的是头风病,药倒是有,只是没有药引子。”“得用什么药作药引子呢?”来人问道。“生人脑子。”病人听后,吓了一跳,上哪去找生人脑子呢?他失望地回家了。

过了些日子,这个年轻人又找了位老医生,老医生问他:“你找人看过了吗?”

年轻人回答:“我找华佗看过,他说要生人脑子做药引子,我没办法,只好不治了。”

老医生哈哈大笑,说:“用不着找生人脑子,去找十个旧草帽,煎汤喝就行了。记住,一定要找人们带过多年的草帽才顶事。”

年轻人照办,果然药到病除。

有一天,华佗又碰到这位年轻人,见他生龙活虎一般,不像有病的样子。于是便问:“你的头风病好了吗?”“是啊,多亏一位老先生给治好了。”

华佗详细地打听了治疗经过,非常敬佩那位老先生。他想向老医生请教,把他的经验学到手。他想,如果老医生知道他是华佗,肯定不会收他为徒。于是,他装扮成一个普通人的模样,跟那位老医生一直学了三年徒。

一天,老师外出了,华佗和师兄弟们在家里拣药。门外来了一位肚子像箩、腿粗如斗的病人。病人听说这儿有名医,便慕名而来求治。

老师不在家,徒弟们不敢随便接待,就让病人改日再来。病人苦苦哀求着:“求求先生,给我治治吧!我家离这儿很远,来一趟太不容易了。”

这时,华佗见病人病得很重,不能拖延了,便说:“我来给你治治吧!”

说着,拿出二两砒霜交给病人说:“这是二两砒霜,分两次服用,可不能一次全吃了啊!”

病人接药,连声道谢而去。

病人走后,众师弟埋怨着:“砒霜是毒药,吃死了人可怎么办?”“这人得的是鼓胀病,必须以毒攻毒。”“治死了人谁担当得起啊?”

华佗笑着说:“不会的,出了事我担着。”

那个病人拿药出了村外,正巧遇上了老医生回转来,病人便走上前求治。老医生一看,说道:“你这病好治,买二两砒霜,分两次吃掉,一次全吃了有危险,快快去吧!”

病人一听,说:“二两砒霜,你徒弟已拿给我了,也是叫我分两次吃的。”

老医生接过药一看,果然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心想:“我这个验方除了护国寺老道人和华佗,还有谁知道呢?我还没传给徒弟呀?”

回到家里,问了两个徒弟:“刚才大肚子病人的药是谁给开的?”

徒弟们指着华佗说:“是师兄。我们说这药有毒,他不听劝告,逞能。”

华佗不慌不忙地说:“师傅,这病人得的是鼓胀病,用砒霜以毒攻毒,病人吃了有益无害。”“这是谁告诉你的?”师傅问道。“护国寺老道人,我在他那学了几年。”

老医生这才明白过来,他就是华佗。连忙说:“华佗啊!你怎么跑到我这学徒啊!”

华佗只好如实说出拜师求学的原因。

老医生听过华佗的话,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你已经是一位声名远扬的医生了,还到我这穷乡僻壤来吃苦,真对不起你呀!”

老医生当即把治疗头风病的单方传给了华佗。

郑玄千里拜师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

郑玄自幼勤奋好学,熟读经史。十二岁时,随母还家,正赶上腊会,有十多人在那里欢聚,他们都穿着华丽的服装,高谈阔论。郑玄对此非常冷淡,离他们很远,其母催促多次,让他参与,他说:“此非我志,不在所愿。”说完就离开人群到别处读书。

后来郑玄在乡里任啬夫之职,主管乡间民事诉讼和收取赋税,每逢休息时他都前往学府,向老师请教各种经学问题。从此他就不愿意担任官吏,立志读书,他父亲非常愤怒,但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郑玄辞职进入太学学习,白天在学校学习,晚间经常读到深夜。

郑玄立志求学,多方拜师,不耻下问,研究义理,力求深透。开始拜京兆第五元先为师,研读《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及《九章算术》。掌握这些经典内容后,又拜东郡张恭祖为师,学习《周官》、《礼记》、《左传》、《韩诗》、《古文尚书》等。郑玄读书非常精细,认真圈点评注,每有所得,就在书上写眉批,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见解独到。他治学严谨,从不妄加揣测和品评,不懂就问,到处寻师,山东有名的学者他几乎问遍,并不满足,还要精益求精。

马融精通经史,学识渊博,名重一时。郑玄千里迢迢西入关中,经卢植介绍拜马融为师。马融有学生四百多人,亲自进入课堂听讲的仅五十余人,多是学识水平较高者。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马融派学业成就优异的学生去教郑玄,郑玄不因为没有亲自聆听马融教诲而失望,日以继夜发愤读书,孜孜不倦,学识大有长进。有一天,马融召集许多弟子考论图纬,遇到许多问题不能解答,听说郑玄善于计算,在楼上召见郑玄。郑玄才思敏捷,回答准确,计算迅速,马融和他的学生很是惊奇,赞叹不止。郑玄借此机会,把几年来在经学上的疑难问题全部提出来,马融一一作以解答,郑玄顿开茅塞,心里非常高兴。解答完毕,郑玄就和老师马融告别返回山东。马融依依不舍,长叹一声对他的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郑玄在外地学习十多年,目睹了东汉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厌恶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势利小人,却甘愿当一个正直的学者,毅然回乡务农,自食其力。虽家境贫寒,仍办学教书,跟随他学习的近千人。当时学习的内容是六经。给六经作注释的人很多,各持己见,洋洋几十万言,往往言不及义,阅读起来不得要领,无所遵循。郑玄综合诸家所见,“刊改漏失”,删繁就简,使“学者略知所归”,减少学习难度,深受学生欢迎。

何进、董卓、袁绍多次征召,郑玄拒绝赴任,安贫乐道,一心教书,培育人才,郗虑、王基、崔琰这些名倾一时的汉魏贤臣都出自他的门下。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潜心钻研,以“述先圣之元意”“整百家之不齐”为己任,著书立说,自成一家。郑玄一生著述甚丰,所注释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等,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褅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共一百多万字。郑玄在经学界是很有权威的,他兼修今古文,融会古今学说,见解超常,注释详实,“义据通深”。唐初作《五经正义》多采用郑玄注释,足见其影响之深。总之,郑玄为我国文字学、训诂学及史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石勒尊师好学

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发生了分裂,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势力,自称为赵王。

石勒是羯族人,他家世代是部落的小头目。他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给人家做过奴隶、佣人。一次,他被乱兵抓住,关在囚车里。正好车旁有一群野鹿跑过,乱兵纷纷去追捕群鹿,他才趁机逃走。

石勒受尽艰难,没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织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后,他投降汉朝,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他不识字,但从小受过汉族文化教育。任大将以后,渐渐懂得了要成大业,光靠有武力不行。于是,拜一个汉族士人张宾为师,采取了许多治国措施,还收留了一大批北方汉族中的贫苦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虚心向他们求教。由于他骁勇善战,加上有张宾等一大批谋士、老师帮他出谋献策,势力更加强大。过了两年,他在襄国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后赵。

他自己没文化,却十分重视读书人和尊重教书的先生。当了皇帝后,命令部下,凡遇到读书人和有学问的先生,一定要请到襄国来。他采用了张宾等人的意见,设立学校,要他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的制度,招贤纳士,凡是各地保送上来的人经过评定,合格的就选用为官。

石勒特别喜欢读书,他自己不识字,就请一些读书人和老师把书讲给他听。他一边听,一边认真思索,没有一点架子,还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次,他让人给他读《汉书》,听到有人劝汉高祖刘邦封旧六国贵族的后代的历史,他说:“刘邦采取这种错误做法,怎能得天下呢?”讲书人马上给他解释:“后来由于张良的劝阻,汉高祖并没有这样做。”石勒点点头说:“这才对啦!”

由于石勒重用人才,尊师好学,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后赵初期才出现了兴盛的景象。

顾恺之敬业称“三绝”

顾恺之(约345—406),字长康,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东晋著名的绘画艺术家。

顾恺之乳名虎头。小时候,喜欢吃甘蔗。他吃甘蔗有个怪脾气,别人是从根往梢吃,他是从梢往根吃。从不改变。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吃,他回答说:“从梢往根吃,越吃越甜,这叫做渐入佳境嘛!”

顾恺之在学习上,以至后来的文学艺术的求索上,也像他吃甘蔗一样,“渐入佳境”。

他天资聪慧,但不傲慢,反比一般人更虚心,更勤奋。他经常向当时文坛上负有盛名的谢瞻学习做诗,每作一篇,都要朗朗吟读,敬请谢瞻教正。一个夜晚,月光皎洁,万籁俱寂。他和谢瞻陶醉于诗赋的吟诵之中。过了午夜,谢瞻想去睡觉,就趁顾恺之注视诗稿之际,悄悄示意别人代替他,和顾恺之合声朗读。专心致志的顾恺之,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发现在他身边的不是谢瞻。

顾恺之由于刻苦努力,20岁时就成了东晋时代多才多艺的名家。他长于吟诗作赋,巧于绘画书法。

他作的画多数是人物、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他画人物十分注意刻画眼睛,叫作“点睛”。他说:“我的画传神的写照全在眼睛之中。”他在建康瓦棺寺所绘的《维摩诘像》壁画,栩栩如生,光彩耀眼,曾轰动一时。

他曾给一位叫裴楷的人画像。画完后,人人夸赞“如其人落落而至”。他却说:“尚未成也。”随后,提笔在脸颊上描上了三根细毛。人们顿赞:“妙也!”

顾恺之绘画重视写实,尤其重视表现事物深刻的内在精神。他画的《〈女史箴〉图》,描绘了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修养的妇女的事迹,颂扬了她们的高稚风貌和贤淑美德,全画分为9段,线条周密绵畅,活像春蚕吐丝,形态神采兼备,可谓妙绝至极。

他的绘画论著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他“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许多论点,对中国画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他的绘画作品主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图》等都是进入佳境的祖国艺术稀世珍宝。

顾恺之的求索可谓进入了佳境。后人给他的绘画以高度评价,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高度赞扬他为“画绝”、“才绝”、“痴绝”!

范缜以师为父

范缜是南朝齐、梁间的思想家。舞阴(今河南泌阳)人。是晋朝安北将军范汪的后代。祖父范璩之曾做中书郎。可以说出身于书香门第。只是父亲去世很早,使家道中落,生活的艰辛,形成了他的叛逆性格,也增加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

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不仅学习儒家、道家学说,也学习法家、墨家学说。正因他广泛涉猎群书,加上他的性格,不随波逐流,喜欢独立思考,所以他接受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19岁,他拜刘献为师,成为刘献的得意门生。刘献喜欢他刻苦钻研,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经常对他个别教育,解答疑难问题。师生一谈就是一个长夜。

范缜20岁了,按当时的习惯举行冠礼。常规做法是:由父亲把他的头发束起来,举行仪式,表示他已长大成人。互相道喜。可是范缜幼年丧父,这冠礼就由老师刘献代替父亲给他束发。同学们也都来祝贺。刘献以师代父,对范缜鼓舞很大。他虚心学习,学业大进,终于写出了继王充之后的唯物论巨著《神灭论》,无情地抨击了王公大夫无人不言佛、道鬼神的迷信浊流,对发展唯物主义思想起了积极作用。

陆爽以书为师

陆爽是隋朝著名的学者。是魏郡临漳县人,在隋建国初期做了太子洗马。曾与宇文恺等人共同撰写《东宫典籍》70卷,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

他聪明好学,以书为师,博览群书。他读书的特点是喜欢背诵。他认为只有能背诵,才能掌握它的意义,并提高记忆力。9岁时,就能背诵2000字的文章。17岁做了主簿,好学不倦,经常手不释卷。他认为世上物品最珍贵的就是书,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财富、千金难买。他立下志愿:终生以书为师。北齐被北周消灭以后,周武帝听说他是个有名望的学者,就征他入京做官。当时应征的还有阳之、袁叔德等10多名学者。他们一起去京赴任。这些人带着家眷、行李,大小包裹。每个人身后,都是好几辆车。

可是陆爽一没带家眷,二没带大小包裹,车上却满载着书籍。大约有几千卷,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他说:“什么都可舍弃,书一本也不能丢啊!”

到了京城之后,周武帝听到这件事,很感动,亲自召见了他。非常钦佩他的人品和治学精神,以大礼接见了他。

陆爽以书为师,终生不移。终于使他的学识越来越丰富,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

孙思邈问遍百家

孙思邈(581—682)是我国隋唐时期杰出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出生于华原县(今陕西省跃县)一个木工家庭,父亲是个雀目病人(夜盲),母亲患粗脖子病,都是当时无法医治的地方病。少年的孙思邈也体弱多病,饱尝了病痛的痛苦。疾病给自己,给自己苦难的家庭造成的痛苦,孙思邈牢牢地记在心底,从小就立志学医,将来行医治病,为人解除痛苦。

12岁时,孙思邈跟父亲到药农张七伯家做药柜,从此孙思邈开始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处处留心,虚心向张七伯请教每一味中药的功能、作用、生长地、药力大小等情况,深受张七伯的喜爱。

15岁时,孙思邈开始拜张七伯为师学医,同张七伯一起上山采药,学习单方,初步懂得了一些药性。后来张七伯看他虚心好学,又天资聪敏,自己的一点医学知识不能满足孙思邈求知的要求,便把自己一直珍藏的《黄帝内经》送给了孙思邈,让他好好研读。并告诉他将来到铜官县找自己的舅舅继续学习深造。

孙思邈得到了《黄帝内经》,真是如获至宝,对七伯千恩万谢。回到家里便如饥似渴地学习,常常手不释卷地苦心钻研,有时会通宵达旦。

但他愈是学习,愈是感到自己的浅薄。后来,他决定去铜官县找张七伯的舅舅求学问。经过许多周折,他终于找到了那位医生,便拜他为师,潜心学医。一年时间里,他不但学到很多医学知识,而且把师父的一部《伤寒论》全部抄了下来。

学有所成后,他又回到村里,一边在邻居亲戚中行医,一边刻苦读书,继续深造。二十岁左右,不仅医道大有进步,而且对诸子百家的学说,南北朝的历史,以及从天竺传来的佛教经典,都做了深入地研究,为他以后在医学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做了深厚的文化准备。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就连二百里以外的京城长安,也有人知道华原县的孙思邈。

一天,孙思邈为远道慕名而来的病人治愈了痼疾,病人感激地赞许他如复生的扁鹊,再世的华佗。孙思邈听了这样的称许,不但没有感到高兴,反而却惆怅起来,深感惭愧地说:“我连称职的医生都不够格啊!乡里人的雀目病,粗脖子病,自己至今无法医治,怎敢与那两位名医相比呢?唉!惭愧呀……”

那位病人看到孙思邈因不能医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而痛心的样子,深为他的这种全心为解除病人的痛苦的医德所感动。便对孙思邈说太白山有一位先生能治粗脖子病,而且给他的表妹治好了。

孙思邈听到这些,便如寻到珍宝一般,惊喜地抓住那个人的双手,急不可待地打听那位太白山先生的名姓地址。了解明白后,第二天一早他便义无反顾地告别家人乡亲,只身前往远隔四百里的太白山寻师去了。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在郿县以南。经过多日的艰苦跋涉,孙思邈才来到太白山,找到了那位病人所说的人——陈元。可遗憾的是,陈元并不是医生,他是根据父亲用昆布和海藻治粗脖子病的方法,每次上山时带一些回来,用完就没有了。

知道了这些情况后,孙思邈感到有些失望。但他并没有灰心,心想:“既然陈元的父亲会治粗脖子病,他就可能知道这种病的情况。”

于是,孙思邈便在这里住了下来,一边给山区人治病,一边同陈元上山采药互相学习交流。一天,陈元偶然地说出了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根本不害这种病。”

听到这话,孙思邈心里一动:“看来,穷人是由于身上缺少某种东西才害雀目病的。如果让穷人吃富人的食品,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

在陈元父亲所说的话的启发下,孙思邈整日整夜的研究如何治疗雀目病的问题。一天夜里,孙思邈正在一边苦思冥想,一边查看医书。忽然间,他好似在黑暗中看到闪电一般,眼睛亮起来。因为他在医书上找到:“肝开窍于目,”这样一句话。他想:“眼睛的病多半与肝有关,那么吃动物的肝儿是不是可以补益眼睛呢?”后来经过实践,孙思邈找到了医治雀目病的方法——用食物疗法,吃动物的肝儿来治雀目病,收到很好的效果。

为搞清如何治粗脖子病的问题,孙思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找到吃麂靥治粗脖子病的方法,吃羊靥也有效。

孙思邈用食物疗法,为很多雀目病和粗脖子病人治好了病。这些人对孙思邈总是千恩万谢,称赞他的医术高明。但孙思邈却总是念念不忘地说:“这都是陈元父亲的启发才使自己搞明白治病方法的。”足可见他对“一言师”都是十分难忘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