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怎么了:一本书读懂香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16:31:39

点击下载

作者:彭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香港怎么了:一本书读懂香港

香港怎么了:一本书读懂香港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香港怎么了:一本书读懂香港作者:彭琳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04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被你误读的香港

回归了17年的香港,正在成为中国最让人费解的城市。

从“限奶令”到“驱蝗潮”再到“占领中环”,内地人对于中央给尽各种优惠,香港依然各种折腾的解读,逐渐演化出一个“养不亲的孩子”甚至“白眼狼”的恶劣意象。关于这个曾经是“外国”,至今仍属“境外”的中国城市,我们太不了解,于是,最容易流行起来的,往往是误解。

比如,一个流行的观念是,香港人的怨气是因为香港经济衰落,证据是人均GDP排名不断下滑。

然而你或许没有想过,如果港币不是挂钩美元而随之贬值,香港的GDP至少比现在要高出20%以上(只要想想人民币对港元的升值就知道),香港的经济增长事实上也并没有停滞,虽然比不上全球增速第一的中国内地,但超过绝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

你或许也没有细想,香港依然公认是排在纽约、伦敦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任何一个金融业内人都懂得,上海超越香港,还是一个多年后的梦。

你大概也不会去研究,香港的失业率长期维持在3%,也就是所谓“全民就业”水平,而当今全球大多数地区的政府,都在为推动就业而伤脑筋。

而且,香港多年来都只有700万左右的人口,少于内地任何一线城市,但仅是政府的财政储备,就有近7000亿港元,每年财政盈余在百亿级别。经济的挑战再严峻,香港也远远没有到因为经济衰落而充满怨气的时刻。

你是否知道,香港人为什么居住面积那么狭小却反对开发新区?香港人为什么不想让自由行去“送钱”?香港人为什么把小小的卫生和秩序问题看得比命还重?

如果这些让你哑口无言,那么不必急于推理或猜测,不妨坦白的告诉自己:我不了解。

不妨想一想每一次出差和旅行,遇见异乡人难懂的语言和奇怪的举止,然后设想一下这样一个城市:在曾经的一百年中,除了依然说汉语(粤语)之外,几乎和你们没有共同的过去,没有共同的经验,也因此没有任何共同的理念、原则、常识和规范。

不了解并不可怕,因为什么时候开始了解都不晚。

回归17年,即便在两地情绪最对立的时刻,香港最畅销的文化、社科、经济类书籍,永远都是解读内地的。我在港的十年来,深深感到尽管隔膜重重,但多数港人对内地的了解,早已远胜于内地人对香港的了解。

只要你愿意稍稍付出一点时间,看一看今天香港的故事,你或许会更明白这个城市,在衣香鬓影奢侈名牌的背后,在历史的大变革和沉浮中努力掌握身份命运的不易。

没有谁必须去了解一个远方的城市,就像没有谁必须要了解另一个人。但如果你愿意,请付出一点点时间,就像新交一个朋友。推荐序

香港财经评论员、盘古智库研究员梁海明:

彭琳女士在香港定居逾十年,她笔下所描述的香港,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都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随着沪港通开通之后,内地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香港的金融市场,香港的上市公司以及香港经济、法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是唯一之选,不容错过!

资深传媒人士、前《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

香港与台湾一道,本是上帝留给中国的礼物,大陆通往民主自由的窗口,既可远眺,也能翻越。但现在,香港怎么了?有些答案,能从彭琳的这本书中找到。第一章香港会爆发危机吗香港SARS十年祭:公共卫生凌驾政治经济

导读:香港抗击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内地俗称“非典”)十年之际,新型H7N9禽流感在内地的流行令当年血泪记忆重回脑海。SARS深刻改变了香港,卫生防疫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共卫生应凌驾个人自由、经济、政治等考虑因素!”当年,被特首委任为疫情研究专家的前卫生署长李绍鸿这句话,为这个城市对这场恐怖疫症的反思一锤定音。

SARS离开刚好十年,新型H7N9禽流感开始在多个地区肆虐,让人们不由得生出死神重临的联想。十年前血泪斑斑的SARS记忆,在这个春天又重回脑海。“公共卫生应凌驾个人自由、经济、政治等考虑因素!”当年,被特首委任为疫情研究专家的前卫生署长李绍鸿这句话,为这个城市对这场恐怖疫症的反思一锤定音。经过这一役,香港从政府制度到普罗市民的生活习惯都彻底改变,卫生防疫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卫生改革:威院8A病房的教训

SARS过后,香港政府接纳了包括李绍鸿在内的专家组的四十余项建议,大大调整了医疗体系。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宣告成立,下设流行病监测、感染控制、紧急应变等部门,专门针对传染病制定防疫机制及协调跨部门合作,举行各部门的防疫培训和演习。在这次H7N9禽流感的扩散过程中,卫生防护中心每天都发布多条最新疫情和预防、处理禽流感的各种信息。

香港卫生署人士介绍,在SARS后卫生署和香港医院建立了紧密合作机制,医院一旦发现怀疑病例会立即隔离,并将病菌样本化验,24小时内得出化验结果,即时向外界公布。香港法律也为此作出修改,卫生署视乎疫情严重性,有权封闭医院、酒店或社区的设施。

十年前的SARS留给港人最恐怖的回忆之一,莫过于“威尔斯亲王医院8A病房”事件。当年医院接收了感染病人后,病毒在医院内飞速传播,让医护人员伤亡惨重,更从病房又传回居民社区。“这次经验影响深远”,香港医管局传染病中心医务总监曾德贤指出,一开始政府指定用“SARS医院”接收患者,结果医院床位爆满,更让病毒在医疗系统传播,令人反思将患者在不同医院分散或过于集中到单一医院,可能都有问题。

此后,政府斥资5亿港元建立了“传染病中心”制度,作为重大疫情的首道防线,负责接收和隔离首批患者。中心接收患者的数量,视乎不同的传染病而有所区别,例如当年爆发H5N1禽流感,平均有50%患者需要深切治疗,而传染病中心有10张左右ICU(深切治疗部)病床,接收患者的数量就要控制在20个以内。随后的患者则由医院轮流“接力”,每间接收相应比例的患者。

以近期曾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为例,过去10天内曾到中东或相关地区或曾接触受感染的患者,医院实时隔离并快速测试,化验结果呈阳性的首20名病人在玛嘉烈医院隔离,其后的病人则分阶段处理。这样既可最快隔离病源,也不至于让某间医院负荷过重。社区防疫:淘大花园的新生

医疗体系仅仅是防疫战争的一个局部。港府卫生署长陈汉仪指出,在预防传染病方面,不能单靠医护体系就把疫情切断,流行病学角度的传染病取决于“病因”、“宿主”及“环境”的“铁三角”,强调三者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对抗新型病毒要求大众要注重卫生,例如正确洗手,不进食野味以及接触野生动物等。

SARS的爆发令香港九龙湾的大型住宅区“淘大花园”闻名天下。当年一位深圳来港人士在淘大花园过了一夜,随即因发烧和腹泻而求医。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一夜令多达329个淘大花园居民染上SARS,其中42人死亡。政府被迫对淘大花园E座采取“封楼”措施,数百人被隔离,据一名当年的淘大居民回忆,政府将E座楼下铁门用封条封住,居民歇斯底里的救命声、幼儿的哭叫声不断从高处传下,情状极其残忍。

经历了惨痛SARS的淘大花园,现在已成为社区防疫先锋。淘大花园业主委员会介绍,小区在SARS后安装了全方位消毒设施,包括在出入口和厕所水管安置紫外线杀菌设备,电梯也定时用杀菌喷剂消毒,垃圾必须放入楼梯转角的独立垃圾桶。社区委员会则准备了逾万口罩供居民随时使用,每年组织居民注射流感疫苗。

淘大居民对环境卫生也极其注重。大楼天井位置狭窄,容易积存垃圾,有居民就自制了能够伸缩的三节棍,从窗口位置伸出去,主动清理垃圾,以免被细菌藏身。

淘大花园的改变,是“后SARS时代”香港市民的一个缩影。“是SARS教会了我要分六步正确洗手“,“打喷嚏、流鼻涕时出门必戴口罩”,“我从此学会了马桶用完必须盖上盖子,以免马桶内的病毒散播到空气里”,许多亲历SARS恐慌的香港市民都不难说出这场疫病如何切切实实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住宅安全:全港清洁大检修

淘大花园爆发SARS经验,显示香港人口密集区在流行病爆发时十分危险。为了消灭传播病毒的卫生死角,2003年5月港府成立了“全城清洁策划小组”,小组的“清洁大队长”就是时任政务司长的曾荫权。

据当时参与行动的人员回忆,当时发现有些楼龄较老大厦地下的下水道阻塞严重,甚至有些整个崩塌了,厕所排污渠直接接入大街的排水渠,粪便流上街道。有些大楼的天井杂物堆到数米高,后巷遍布蟑螂老鼠。香港九龙区如红磡、土瓜湾等都是问题特别严重的区域,在SARS之后都全面清洁并制定了完备的定期清理计划。

SARS后发现的建筑物问题,还促使香港政府研究推出“强制性验楼计划”,要求楼龄达到二十年的楼宇,每七年验楼一次,在检修大楼安全结构的同时,特别要检查排污系统有没有渗漏问题,以免危害公共卫生。

由于香港政府专家组的调查发现,淘大花园爆发SARS的原因是住户厕所排水系统的U形管干涸,无法阻隔SARS病人粪便内的病毒,病毒残留在排污渠中,再传播回每户厕所,厕所内的排气扇则加速病毒进入住宅。港府随后也全面更换了全港不合格的排水U形管,将洗手池的排水管接入,避免管中干涸。

回顾当年SARS,香港集全港官方和民间之力,对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改进深入到各个细节。然而,问题的解决不代表万事大吉。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

例如,由于住宅供应不足,不少人被迫居于由一个住宅间隔为几户的“劏房”中。这类住宅大都经过非法改装,乱铺设厕所排污渠,不少住客吃喝拉撒都在同一地方。越来越多专家呼吁政府正视该问题,如港大医学院微生物系主任袁国勇就指出,“劏房”的情况可能比当年“U形管”更糟糕,一旦有流行病爆发,很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

每一次大天灾几乎都会推动社会的改进,每一点进步都值得肯定,但一个社会总会在不能总在“血的教训”之后才开始反思。民众需要的是全面而灵活的应急体系和预防措施,这样在发生天灾时,政府能有条不紊、公开透明地处理紧急情况,民众则不必因为对天灾无法掌控,而陷入更可怕的恐慌之中。香港将会像希腊一样爆发债务危机?

导读:不少人可能还记得,就在几年前香港还因为库房收入过多,在为应该直接全民发钱还是向退休金注资扰攘不休。然而,由于人口结构迅速步入老龄化,政府在医疗、福利等方面的经常性开支不断加大,政府顾问根据截至2013年底的数据估算,香港最快7年后出现赤字,到2041年赤字将占GDP22%,比债务危机时的希腊还要高出一倍以上。

不少人记忆中的香港,有一个库房“水漫金山”的政府,几年前还在为直接全民发钱还是向退休金注资扰攘不休。然而,随着经常性开支不断加大,今年的财政预算案发布后,政府财政顾问“长远财政计划工作小组”警告最快7年后就会出现赤字,到2041年会像希腊一样债务缠身,结构性赤字达到1.54万亿港币,占GDP的22%。而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时,这一比例仅10%。

与许多国家进行经济刺激时的短期预算赤字完全不同,香港即将出现的赤字是长期而“结构性”的——依照香港人口自然老化的进程,政府经常开支平均每年约上升7.5%,而预计政府收入增长的幅度,每年只有4.5%,入不敷出,此消彼长。香港五六年后面目全非?

就在财政案宣布的两天后,一直被香港市民戏称为“李特首施政报告”的长和系全年业绩发布会。与往常一样,李嘉诚在发布会上接到的业绩相关问题极少,更像是一场宏观经济展望报告,而李嘉诚反复警示香港经济必须“提高竞争力”。在财新传媒随后推出的李嘉诚专访中,他更直接地表示,自己担心“五、六年后,香港将会面目全非”。

眼看香港社会的烦躁不安和经济的原地踏步,许多人都意识到长远会酿成恶果,但恐怕还很少人意识到这一天或许很近。在过去的专栏文章中,我曾多次提到香港产业结构的问题与危机。其实,政府财政潜在的困境,也正显示着未被重视的问题另一面。

今天港府的开支正在不可避免地迅速上升。在特首梁振英一月份宣布施政报告时,我曾用“福利化”来概括这份报告的特色,因为其中社会福利的政府经常性开支,由他上任前的400多亿元(港币,下同)显著跳升至近600亿。这一份施政报告更曾被舆论讥讽为“讨好”底层市民,以收买人心和未来连任特首的选票。

然而随着其后披露的数据和财政预算案的发表,大家才发现各开支几乎都是不能不花。在福利、医疗等方面的开支迅速加大,并非毫无原则地扩大福利,实质原因在于香港正踏入老龄化社会,需要政府照顾的老人数量迅速增加。据估算,劳动人口的数量在2018年达至370万后将开始下降,而65岁及以上的人口会由不足100万上升至2041年的超过250万,占香港人口的1/3以上。面对香港大量老人缺乏退休保障的现状,钱不但不能不花,还很可能花得不够。

简而言之,赤字未来的出现,并非开支过多的问题,而避免赤字的唯一办法,则是增加收入。“长远财政计划工作小组”成员、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雷鼎鸣指出,加税的政治阻力巨大,并且对经济增长的伤害非常巨大,与政府促进香港发展的目的背道而驰。小组研究的结论,是要将香港GDP市值增长率推高到年均5.4%的水平,以此抵消开支的持续扩大。不过,自1997年至今,香港GDP的年增长率仅有3.4%,离这一目标还有整整两个百分点。财政危机是“狼来了”吗?

财政预算公布之后,并不意外社会上又是一片嘲讽批评之声。对于财政司长警示的“结构性赤字”,不少人都表示这只是“狼来了”,并不会真正发生。

12年前的2002年2月21日,时任库务局局长俞仲怡率领“检讨公共财政专责小组”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声称香港已经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按此情形,到2008年将消耗近4000亿元财政储备。这一声音当时令人震惊,紧接着的SARS危机更令香港经济猝不及防,2003/04年度出现了490亿元的赤字。随着香港经济复苏,第二年的赤字急剧减少,到了2005/06年度就恢复了财政平衡。

赤字的突然消失,是因为香港楼市出现了巨大反弹,而且这个反弹令人意外地挺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并在随后的5年中出现更惊人的升幅。地产市场的复苏和上升,令港府得到了大笔地价收入和物业交易印花税,不但消除了“结构性财政赤字”,甚至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屡次出现数百至千亿港元的财政盈余。

有舆论因此质疑,财政司长曾俊华重提“结构性财赤”,其中隐含的前提是否本届政府压抑房地产市场,改变供求结构?如果未来赤字情况严重难以解决,政策是否会随之改变,赤字也就应声消失?但是多名经济学家都指出,政府收入增加取决于众多因素,并非只要政府改变调控那么简单,而且近年来土地收入已经很高,即便放弃调控,也难以再创高峰。而且,香港房地产畸形膨胀的问题已经造成尖锐的社会矛盾,未来更难以选择再走回前届政府“托市”的老路。

更严重的是,这一经济预测中,还没有包括任何可能的经济低迷、金融危机冲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庄太量指出,未来不但持续赤字会花光财政储备,而且只要“突然有一年经济很差,可能已经多花几百亿”,他认为,香港政府必须学会审慎理财。如何避免财政危机?

既然缩减开支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改变黯淡前景的唯一的方向是增加政府收入。

小组成员雷鼎鸣指出,香港的经济要实现报告所建议的5.4%的增长相当困难,因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外乎是劳动力、投资增加、生产效率提升。他认为,在生产效率方面,香港与外国先进国家技术水平已差异不大,很难再像几十年前那样通过学习他人改进效率。不要说香港科研水平有限,即便美国、日本等国那样拥有强大科研实力,也远远不能把经济增长推到5.4%的水平。

至于其他两个方面,目前香港劳动力不但不会上升,而且即将下降,对提高GDP增幅毫无助力。投资额占香港GDP的比重,则近二、三十年来都没有上升过,而且还有一定幅度下降。

由于逐渐老化的人口结构和越来越缺乏的劳动力,其实今天就已经在饮食、建筑等多个行业显示出影响。在去年底的专栏《香港四大最热高薪低门槛工作》中,我写到过业界以天价都请不到洗碗工、建筑工的情况。事实上,不少高端职业也面临着缺人状况,例如由于海外医生来港工作门坎甚高,目前香港每千人仅有1.8名医生,远低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甚至略低于中国内地。

目前也多个业界团体都在呼吁从海外、内地输入低端劳工及高端人才。然而,作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香港输入劳工的建议遭到众多民众组织乃至一些党派的反对,认为将剥夺本地人的工作机会,进一步降低工资水平,因此这一建议短期内难有进展。

在吸引资金方面,香港过去数十年背靠中国内地吸引外资的情况也难以为继。更糟的是,受困于产业结构不佳,香港吸引资金的能力还在继续下滑。即便是香港最引以为傲的金融业,也由于过高的地价和租金而遭遇瓶颈。近日,香港刚被跨国地产机构列为全球金融业安置员工最为昂贵的地方(仅指居住和工作单位租金),安置每个员工费用平均高达14.4万美元,是新加坡的1.6倍,上海的3.8倍,仅此一项已让香港在区内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中处于极大的劣势。

为了不让未来的赤字伤害政府的施政,目前能够着手的唯一选择似乎是“积谷防饥”,财政司长已建议将土地基金及每年拨出部分盈余成立“未来基金”,持续投资增值,在未来政府财政捉襟见肘时用于支持重要的基建和支出。有学者也建议在养老、医疗等开销逐渐增大的方面设立类似的基金。然而,积谷防饥的方法,在一个经济体而言仅仅能延迟困境到来的时间,如果不能提高经济的增长以扩大收入,再多的储蓄显然也终将坐吃山空。香港金管局迎击新一轮热钱涌入

导读: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事实上并没有能力“抵御”热钱本身,资金在这里来去自由,毫无屏障。在2008-2009年间,大量涌入的热钱就曾令香港货币基础短期内扩大至近万亿港元,相当于原本货币基础的三倍,也意味着一旦资金短期内撤出香港,楼价股价势必暴跌一大半。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当局是如何处理这个巨大“定时炸弹”的呢?

美国联储局自2013年年底开始减少买债规模,令资金从全球新兴市场流出,2014年1、2月新兴市场货币迎来一次大幅贬值潮,甚至连多年来坚定升值的人民币,也一度贬值达3%。然而,投资者惊魂未定,热钱又突然掉转方向。

2014年六月以来港元持续强势,对美元汇率持续贴近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甚至在19日离奇地出现在7.7498汇率的交易。7月的第一天起,香港金管局时隔两年重新入市,两天内反复入市5次,向银行体系注入162.67亿港元。

尽管金管局解释,港元需求增加主要原因是企业活动如并购、派息等,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港元强到让金管局连续入市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在2008年9月到2009年12月,美国与中国分别推出量化宽松及“四万亿”计划救市,曾多次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安排,期间估计共有6173亿港元巨资流入。另一次频繁入市则发生在2012年第四季度,美国推出第三轮QE,短短几个月之间金管局28次入市,共计1072亿港元热钱流入。热钱涌入瞄准港股

热钱,指的是在国际市场上流动性较大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在内地,大家往往觉得热钱流入就是破坏性的。但其实,香港作为一个以股市为重的国际金融中心,“热钱”就如同血液,香港绝不会阻止其自由流动,任何金融机构投资香港资产都不会受到限制。甚至可以说,最能吸引热钱的时刻,也就是香港市场最好的时刻。

对于资金流入,市场的反应也总是一面倒地欢欣鼓舞。甚至港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昨天都忍不住提醒:“热钱流入,投资者固然开心,但也要知道热钱总会有离开的一天!”

热钱为什么突然重回香港呢?来自投行的消息透露,这一轮资金流入其实始于今年4月,在许多传统和对冲基金一季度结算后,资金调度买入港元资产。在基金半年结之后,香港在七月头再度迎来一波巨大的资金流入。不少市场人士都相信,这仅仅是热钱重返新兴市场的“序幕”。

恒指近一个月来辗转升破今年新高,逼近24000点,其中H股指数更连续5周上升,基金业资金流向报告则显示,亚太区及新兴市场基金连续四个星期资金净流入,也在短短一个月内一举逆转了今年以来的资金净流出的状况。

与几年前的热钱流向颇有些不同的是,这次大量资金的目标指向港股。不少人可能觉得,资金的目标很可能是10月即将开通的“沪港通”。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对于不少机构投资者而言,今年下半年港股“时间组合”几乎完美。

首先在当前的环球市场中,香港股市仍处於低谷,恒指市盈率还不到11倍,而道琼斯指数平均市盈率已经高达16倍,纳斯达克更达到惊人的三十多倍,同时内地的经济增长出现转好迹象,以中国股票为主的香港市场值得被重新估值,这是不少基金在近月资金调度中流入港股的一大原因。

这些资金最青睐的则是高派息类股票,尤其是银行、地产等蓝筹,因为接下来的7、8月,港股将迎来派息高峰。仅是工、农、中、建四大内地银行股就将在香港市场上派息超过800亿港元,许多这类股票都在7月前几天就截至过户除净。

随后,当港股完成派息,“沪港通”大戏也即将揭幕,这首度为外围资金带来了循官方渠道主动掌控投资内地股市的机会。这些资金一方面可以在香港提早物色好相关概念股并潜伏其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重新调度,在每日额度允许范围内投资内地股票。金管局的热钱之战

如上所言,香港其实并没有能力“抵御”热钱本身,资金在这里来去自由,毫无屏障。这与内地完全不同。面对热钱,香港要“抵御”的,应当说是大量资金流动带来的汇率、资产价格震荡乃至金融动荡。

在每一场“热钱之战”中,香港的第一道屏障是联系汇率。在联系汇率规则下,当资金涌入香港时,金管局将在市场大量需求港元,以致港元汇率升至到触及强方兑换保证7.75(港币对美元)时,向市场注入港元,而在市场大量卖出港元,令港元汇率跌至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时,在市场买入港元卖出美元。

也就是说,理论上金管局可以承接无限量的热钱流入,只需要努力印出等量的港币就可以了!不过,当热钱流出时,金管局的应对能力则是有限的——取决于手中有多少外汇储备可以拿来在市场上买回港元。

在联系汇率这一道保障汇率稳定的屏障之下,香港今天“热钱之战”的本质,其实是要对热钱流走的破坏性作出控制。在2008-2009年之间,大量流入的美元资金令香港货币基础短期内扩大至近万亿港元,这一数量相当于原本货币基础的三倍,也意味着一旦涌入的资金短期内撤出香港,楼价股价势必暴跌掉一大半,破坏力可想而知。

以这一次热钱流入而言,未来假若美联储退市进程加快,又或者本地政治议题引发市场动荡,又或是内地经济增速再现波动,香港都可能面临热钱突然流走的情况,更甚者国际金融机构可能借机做空香港股、楼市,引发经济危机。

为此,香港金管局近年已经从联系汇率的“被动防御”转向更多的“主动防御”——对市场施加“逆周期监管措施”。

现任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曾是1997年金融风暴的“前线战士”,对热钱来去冲击经济十分警惕。他在美国量化宽松刚刚推出的2009年,就公布了首次逆周期监管措施。“大部分先进经济体都还没有采纳这种措施”,陈德霖曾不无骄傲地表示。他指出,美国当时展开一种前所未有的“实验”,将短期利率减至接近零,再加以量化宽松,香港为此而面对通胀上升、负利率、楼市过热的风险。

从当时一直到2013年,金管局共推出6轮逆周期监管措施,内容是不断收紧按揭贷款,包括调升按揭首付比例,以及引入“加息3厘”的高强度贷款压力测试等,确保港人的按揭供款即便在利率上升后依然能处于可负担水平。以楼市而言,过去买房一直高度依赖借贷的港人,按揭贷款比例从以前的接近65%下降50%左右,月供占收入比例也明显下降到35%左右。

这对于抵御热钱流走的冲击意义深远。这样的比例意味着即便楼价下跌一半,绝大多数业主都不会成为“负资产”;同时即便美联储利率恢复到多年前的正常水平,港人平均付出的月供仍不会超过收入的一半。普通市民不会在突然的经济危机下失去住所,银行体系也得以保障资产质量,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

当然,这一次美联储既没有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反而正在逐步退出,欧洲预告的“欧版量宽”尚未真正开始,中国政府更是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最后真正涌入的“热钱”,很可能数额并不多,上文那样极端的撤资情况更是不太可能发生。不过面对来去无定的热钱,作最好的打算,作最坏的准备,或许永远是正确的态度。香港楼市为什么“崩不了盘”?

导读:仅仅三个月前,香港新盘大幅降价,楼市“崩盘说”沸沸扬扬,但三个月后,一二手楼市量价齐升,“崩盘说”已销声匿迹。为什么香港楼市“崩盘”不成呢?内地楼市又是否真的会崩盘呢?

三个月前,香港新楼盘开盘价格纷纷大幅下调,最高下调竟达40%,楼市“崩盘”的说法甚嚣尘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警示香港要小心房价“无序下跌”。然而仅仅三个月后,唯一“无序下跌”的,或许只是一众分析人士的眼镜。“五穷六绝”变“小阳春”

在本该“五穷六绝”的今天,香港楼市不但没有“绝”,反而进入了如假包换的“小阳春”。今年初出现的全港均价同比下跌情况已改写,以今年上半年计,占香港楼市主流的二手市场量价齐升,其中6月份二手楼成交登记量更创下去年政府推出重税调控16个月以来新高。全港10大指标性小区二手成交量比去年下半年升近60%,成交均价也有8个出现回升,其中沙田第一城成交均价今年上半年竟升了7.6%。

占比较少的一手新盘也同样炽热,本月总成交量比上月翻了一番。其中由信和置业推出的新界新盘“逸龙湾”,未曾截止认购已经超购8倍。在一二手同时畅旺的情形下,去年下半年裁员压力巨大动辄游行示威的地产中介业又赚得盆满钵满,中原地产日前宣布,6月香港佣金收入预计达3亿元,也创下过去16个月来新高。

曾一面倒看跌今年楼市,甚至预言楼价将暴跌的券商分析机构,也纷纷“打倒昨日的我”。去年底曾经发表报告,预言今年香港楼市将大跌20-30%,平均跌幅25%的摩根大通,本月报告称,由于新盘、二手销售均理想,香港楼价不会显著下跌。该行还大手笔调高了一堆地产股的评级,其中新世界发展目标价竟然被上调57%,恒基地产目标价也上调超过52%。“动作敏捷”的还有花旗银行、中资交银国际等券商。其中过去长期看空香港楼市的花旗本月也发表报告,赫然指并未明显下跌的中小型住宅楼价经过15个月“整固”,目前已经“见底”,今年内不会再下跌。“资金出逃”变“热钱涌入”

全球的房地产市场,历来都是最难以预测走势的市场,因其深受政策、货币供应、经济情况等各种因素影响。这一次香港楼市的“大逆转”,大约在今年5月已经有明显的迹象。

香港楼市自2009年来猛烈上涨超过一倍,根源即在于美联储和中国内地共同推出的量化宽松和“四万亿”措施,令涌入香港的资金狂炒本地资产。原本在美联储宣布将退出量化宽松措施时,外界都相信香港楼市狂飙也到了尽头,然而近期美联储不断暗示要视乎市场情况来决定退出QE,并迟迟不提及加息步骤,原本预期中的资金流走并没有发生。

不少分析者去年并没有想到的是,欧版“量化宽松”竟然横空出世,接力美国,历史性地推出了负利率政策,以防止欧元区陷入通货紧缩。欧央行在逼迫资金离开银行的同时,大量资金也同时离开了欧洲,流入全球收益较佳的市场,而香港继续成为其首选。

于是,市场仅仅警惕了几个月的“资金流走”,就惊讶地看到“热钱涌入”的事实。六月以来港元持续强势,对美元汇率持续贴近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甚至在19日离奇地出现在7.7498汇率的交易。有交易员推测,可能存在境外机构急需大量港元,太过急切以至于来不及向金管局以7.75的价格买入。楼市过高的证据真的可靠吗?

市民大都认为,香港楼市的转捩点,是港府5月中旬宣布放宽“双倍印花税”,将卖掉旧房换新房的买家免交双倍印花税的时限,从签订临时合约开始计算,延后到签订正式合约开始计算。从实际应用上考虑,仅仅将缴税时限放宽几十天,对买家而言并没有非常大的利好。然而这项微小的修订犹如平地一声雷,楼价随即连续上升三周。“基本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情绪和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入市意欲”,香港经济学家关绰照认为,原本政府作出这个小修订,是希望推动开发商更快推盘而增加楼市的供应,但是明显好转的楼市气氛和成交量说明市民的解读是严厉的调控政策已经开始松懈,而这会让过去两年积压已久的需求迅速释放,市场很可能出现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常说的“非理性亢奋”。

其实,要说楼市会不会“崩盘”,或许首先应该追根溯源地问问,楼市真的让民众不能承受地“过高”了吗?

此前许多机构用民众收入中位数与房价比例计算,算出香港房价全球第一高;IMF则以楼价和租金回报相比,得出租金回报已大幅低于历史平均值的结论,但事实上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说明房价真的泡沫巨大。

用全球各地民众收入中位数与房价相比的问题在于,许多地区并不像香港这样有50%的民众都居住于政府的“公屋”(廉租房)之中,这些人并非潜在购房者,因此如果计算收入中位数,或许应当计算另外50%的居民,而这些人的收入显然更高。用租金楼价相比的方法,则忽视了利率大幅变化的因素,过去租金回报高的时代银行利率其实比租金更高,而近几年租金回报虽低,利率却更低甚至接近于零。

这样来看,在两项指标中香港表现都并不过分。更重要的是,直到15年后的2012年,香港大部分地区房价才重回1997年水平,这样的升幅也并不算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曾渊沧在其著作《楼市崩溃?》中引述历史资料指,过去香港的楼市升势普遍持续15年左右,而从2003年低点至2012年高位还不到10年,如果不是政府的强行控制,楼市的升势其实并未完成。因此他认为,目前房价虽然存在泡沫,但需求依然旺盛,也因此跌幅会比较有限,不太可能“崩溃”。

目前各方分析人士即便对未来还有分歧,但显然香港楼市“崩盘说”已经销声匿迹,而这一切转变都发生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在几个月前香港楼市摇摇欲坠时,内地楼市“崩盘说”也开始流行。然而我们要看到,不少情况同样与香港颇为相似,例如全球流动性持续宽裕,官方对于楼市调控措施的细小“微调”,加上旺盛的市场需求,或许会让最终的结局,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之外。香港楼市下跌背后:政府三战开发商

导读:香港开发商新盘开价大幅下调40%,成交量则显著回升,外界惊呼楼市转势下跌,甚至引来“崩盘”的忧虑。其实,自从新一届香港政府出重手调控楼价以来,已经与开发商拉锯战两大回合,在开发商奇招迭出下,港府长期调控的坚定态度,终于在一手新楼市场上取得一次扎实的胜利。

在知名开发商大呼2014年楼市“危险”的同时,内地上个月最新70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上涨,上海同比升幅竟然接近20%,全国人民都在房价是要暴跌还是暴涨的困惑中打转。

在另一边的香港,形势则清晰得多。最大开发商新鸿基地产推盘比去年降价四成,香港二手房价指数也开始下滑,创下一年多来的新低,楼市成交则开始回升,香港政府与房价的一场硬仗,终于扎扎实实赢了一个回合。“楼战”回合一:开发商力抗政府

香港住宅的高价屡屡为人诟病,住房负担也高居全球首位。然而香港楼市真正的症结并不在高价,而在于长期的供应过少。香港政府真正立定决心调控楼市,始于2012年新任特首梁振英上任。

其实从2009年起,香港楼市受到美国量化宽松带来的大量资金刺激已显著上升,政府在2010年底推出了第一道限制短炒的“额外印花税”。但是,由于对97金融风暴和SARS经济低潮的深刻记忆,前任特首曾荫权强调“政府要击垮楼市,远比扶起楼市容易”,对加大住宅供应非常抗拒,楼价暴涨势头并未受遏制,到了2012年已升逾一倍。

与前任相反,以“黑马”姿态意外胜出特首选举的梁振英,竞选以来就以抨击地产霸权和矢言调控房价作为政治纲领。上任后,港府一方面连续推出“加强版”额外印花税(三年内转卖住宅须交税最高15%),限制外来人士的“买家印花税”(非本地居民买楼须交税15%),“双倍印花税”(购买一套以上住宅印花税加倍),提高首付比例,将楼市需求压抑到仅剩下本地初次置业者。另一方面,港府调动各方力量加速推售土地,将未来5年公、私营住宅落成计划大幅调高40%。

然而,在楼市暴涨中赚得眉开眼笑的开发商,显然并不乐见特首这番雄心。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开发商略施手腕,就让政府的多番努力看起来纷纷白费。例如,港府原本加快卖地和补地价谈判,预期2013年住宅可落成1.35万套,结果不但没有达标,反而仅落成8300套,比2012年还减少了18%,创下4年来最低。

开发商们的理由看起来也冠冕堂皇——“这与天气不好,人手短缺的因素有关”,身兼地产建设商会执委会主席的会德丰地产主席梁志坚表示,2013年工期受到各方面影响而减少,影响了建筑进度。长实集团执行董事赵国雄则声称,政府在新规章下对预售楼花审批严格,影响了集团的计划。

让政府无奈的是,楼市的供应最终还是捏在真正建房子的开发商手中。业界人士透露,开发商他控制住宅供应有诸多手段,常见的包括推诿施工缓慢延迟了进度,或是直接推迟卖楼花的时间,甚至等住宅完全落成以后才慢慢发售,一次只推出极少量单位,“挤牙膏”式慢慢卖以缩小供应量。

即便政府费尽心思增加的地皮供应,也未必就能顺利变成住宅。港铁站上盖大型住宅项目天水围天荣站地皮在去年年初、年底两度遭遇流标,其中一次竟连一份标书也没有收到。地产商对此纷纷表示“地价太贵”,拒绝出价,令原定供应目标中的1500个住宅单位又泡汤。众多开发商更多次表示港楼市前景堪虞,明示暗示要从香港撤资。以新鸿基地产轰动性投得上海“地王”,投资高达400亿港元之巨为首,各大地产商纷纷高调增资内地市场。“楼战”回合二:开发商业绩压力下变阵

一直以来,香港舆论对政府的调控措施嘲笑有之,指责有之,却很少听到称赞。然而,尽管受到各种责备,甚至频频遭遇业界游行示威,港府官员在各种场合一直明确表态坚持楼市调措施,增加供应,压抑需求。甚至在本月各项楼价数据同时转向时,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依然坚持认为“目前楼市前景仍不明朗,未能确定进入降价周期”,因此调控措施不会改变。

政府对调控持之以恒的坚定态度,出乎不少开发商的预料,而“捂盘”的销售策略,长期下来也显现出越来越多副作用。刚刚过去的2013年,新鸿基本地190亿售楼目标仅完成了100亿,长实全年售楼目标更仅完成不足1/3,创13年来新低。在香港股市上的地产板块已闻风先动,全年持续下跌,最多挫20%,连累李兆基、郭炳江、郭炳联等一众富豪去年纷纷身家大跌,排名易位。

在业绩的压力下,坚挺了一年的开发商也终于要被迫变阵。去年底,事情开始出现变化,10月新鸿基地产突然推售港铁九龙站豪宅“天玺”,以提供按揭协助、税项补贴等一系列优惠,变相减价超过30%促销,一时间成为全城焦点。

对市场风向最为敏感的长实,去年中已小试牛刀将新盘价格略降10%,到了今年初出售楼花的港岛天后新盘DIVA,慷慨推出了最高相当于楼价25%的优惠和折扣。新鸿基则近日再度“接棒”,在推售新界元朗住宅“尔峦”剩余单位时,以补贴印花税等手段继续变相降价约40%,一时间市场风云变幻,甚至有外界舆论惊呼香港楼市即将“崩盘”。

当然,只要仔细看看开发商的推售细节,就知道离“崩盘”显然还远。大开发商的“降价”,除了调整部分楼盘在2013年初定价脱离实际的因素外,主要的手段是先推售方向、景观、楼层各方面条件都较差的住宅单位,以低价吸引投资者,然后再逐步调高价格,出售素质较佳的住宅。新鸿基打头炮的“天玺”,第二批推售时已悄然提价近10%。下一回合:楼价难大跌

根据政府土地注册处的数据,今年过去的近两个月中,一手楼注册量大涨至9年以来的新高。无论开发商如何长袖善舞,一手楼市场的活跃,标志着港府在楼市硬战的第二回合,终于占到上风。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楼市就已经面临大跌的前夜。

一方面,与香港楼市关系最为密切的美国联储局退市步伐,比业界想象的要缓慢许多。香港专业人士协会副主席、资深测量师陈东岳认为,过去业界曾预期今年加息,但美联储的态度显然是要看经济情况,香港资金充裕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变。另一方面,香港楼市未来数年依然将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状态,目前下调售价的新盘也迅速吸引到大量买楼客,例如新鸿基近日开盘的“尔峦”超购竟高达33倍。“因此一手新盘售价下调一定幅度后成交会回升,二手楼价则没有大跌之虞”,陈东岳表示。

此外,香港楼市其实最终由二手楼市场主导,其比例是一手楼的数倍。目前受到住宅转卖要交各种附加税项等措施压抑,二手成交过去一年都相当低迷,但却并没有多少业主急于降价出售。对此,中大地理及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姚松炎指出,由于实际利率依然为负,而且业主收入稳定,拥有物业的比例也不算高,因此并没有减价卖楼的意欲。“新闻总说楼价跌了,但真的去看楼又不是这样”正因为新婚而有意置业的S先生,看了一个月的楼之后十分懊恼。他抱怨,减价的二手住宅就如同开发商低价推出的新盘,不是朝向糟糕,就是景观不佳,“真的买不下手。”过去楼市下跌时常常会有“银主盘”(指断供而被迫拍卖的住宅)出现,但近期S先生多方留意都没有找到,他坦言已经有心理准备难以低价买到心仪的住宅。

多数分析者都相信,在利率明显上升前,本地楼市的走向大约将是升势渐缓,而跌势渐显。尽管业主并不急着出手,但在楼价上涨的预期逐渐改变下,价格回归的趋势最终会慢慢从一手市场影响到二手市场。

在政府方面,由于在重税下炒卖已几乎完全被压抑,政策上不会有太多“后招”。而且楼价大跌也非港府所愿——数名官员近期都曾表示,只要确定楼市进入降价周期,就考虑取消措施。而港府的心理“价码”,去年6月笔者的文章《港府楼市调控攻坚战》也已提到过,仅是比当时高位下调20%——这一数字听起来不低,但与过去四年楼价暴涨近130%相比,其实也只能算是在狂奔的骏马上,稍稍收一收缰绳罢。“李嘉诚”们扼杀了香港经济吗?

导读:从住宅到生活用品,从电力能源到道路交通,从购物商城到电讯网络,港人警觉“衣食住行”无不在几大财团的势力范围之中。随着香港营商环境的日益恶化,“垄断”成了近年来香港社会批判中的一个关键词,不少人批评,是大财团的垄断扼杀了香港经济的活力和未来。垄断如何伤害了香港经济?香港又为什么不限制垄断呢?

不久前,一张名为“香港人,你有多少选择”的图在香港Facebook、网上社区广泛流传起来。经过众多网友、媒体的添补和改进,列出了香港主要的财团所控制、入股的企业品牌,从住宅到生活用品,从电力能源到道路交通,从购物商城到电讯网络,港人惊觉“衣食住行”无不在几大财团的势力范围之中。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华人首富李嘉诚,有一句跟他名字谐音有关的俗语——“香港,是李家的城”。住在长实旗下住宅的笔者对此深有感触,除了每个月将一半收入贡献给房贷外,家中安装的电话网络是李家和记黄埔的,看电视和听电台是他儿子李泽楷电信盈科的,在日常消费的楼下商场,买菜要走进百佳超市,生活用品要去屈臣氏,买手机上台要去“3”……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消费,全部流进了李家的钱包。

随着香港营商环境的日益恶化,“垄断”成了近年来香港社会批判中的一个关键词,不少人批评,是大财团的垄断扼杀了香港经济的活力和未来。香港被垄断了多久?

说到垄断,大家从经验出发认为一定与权力和腐败相关,在香港也有不少人这么觉得,但与事实却有一点距离。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香港的经济尚未启动时,财团垄断情况已经非常严重,英资四大行怡和、太古、和黄(当时还不属于李嘉诚)、会德丰几乎垄断香港经济的方方面面,汇丰银行更支配着香港经济命脉。

到了七八十年代,做实业起家的本地华资富豪船王包玉刚、“塑胶花大王”李嘉诚等频频发起收购战,将香港电灯、九龙仓码头等重要资产收入麾下,甚至成功吞并了和黄与会德丰。

随着香港经济腾飞,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地产业也越来越有利可图,因此不少制造业出身的富豪都跟随包玉刚、李嘉诚投入地产,甚至卖珠宝盈利不菲的郑裕彤也加入其中。才智过人的霍英东、郭德胜(新鸿基地产创始人)、李兆基(恒基地产主席)则靠创意取胜,以旧楼翻新、分期付款、卖“楼花”等方式,迅速在地产战国中崛起。到了八十年代,这些财团已经全面进驻香港公用事业、交通、电信、零售等各个行业。

所以说“李嘉诚们扼杀了香港经济”当然并不准确,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财团垄断至少在过去并没有“扼杀”香港经济,甚至一直伴随着香港的经济腾飞。其实,财团垄断在资本主义市场是如此普遍,仅仅在美国,从上世纪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汽车巨头通用,到今日新生代熟悉的微软[微博]、苹果,无不曾被批评垄断,甚至因此面对不少诉讼。垄断如何伤害香港?

不过,如果因此就自我安慰,认为财团垄断并不影响香港经济,那显然也是自欺欺人。

尽管与市民最切身相关的垄断恶果,例如联手操纵物价等尚未明显浮现,但香港中小企业尤其是新生的企业处境艰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人声喧嚣的商业区,两三年前开始最地道、声名远播的港式小吃已经不断消失,各类特色店铺纷纷难敌贵租。有经营外卖小吃店的老板为笔者算过一笔账,最小型的外卖店铺平均每天卖一百多份外卖,以每位顾客消费三十元计算,月营业额十多万元,算上水电煤气、店员工资等成本,大多只能接受一、两万港元每月的铺租,而商业区铺租动辄十余万乃至数十万,小商家只能望洋兴叹。

更为惊人的是,在过去一两年中,除了各种街坊特色小店铺销声匿迹外,连电影院、大型酒楼、传统百货商场也纷纷从铜锣湾、尖沙咀等核心商业区撤退,以奢侈品为主的商铺几乎“一统天下”。

毕竟,几十年前的经济腾飞期早就过去,香港已是今非昔比。随着其内地“门户”地位下滑,“自由行”过度输血副作用不断,香港多种产业早已利润微薄,生存艰难,产业的多元化程度急剧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地价推动铺租畸形地居高不下,渐渐地,只有以地产为核心的大财团旗下的企业才有“活路”。香港政府为什么不限制垄断?

说到底,昂贵的租金才是伤害经济的关键。这与地产商当然不无关系,地产巨头早年囤积大量廉价地皮,同时垄断了大小商场出租铺位,成为了地价上升中的主要受益者,并且令新竞争者难以进入。

但高租金的根源,还是在于政府长期以来的高地价政策与土地供应不足。自半个世纪以前,港英政府为了统一规划土地,并且为建设城市筹集资金,就通过各种手段占据了香港大多数土地所有权,并且通过“卖地”(实质是仅有一定使用年限的批租)来获得了巨额资金。

自港英政府时代起,土地买卖占政府收入一度高达30%,到近年来最低也占约5%,仍是香港得以维持低税率的一大支柱。要改变这一状况,意味着必须开征新的税项才能维持收支,即便今日的特区政府也“骑虎难下”。再加上曾荫权时代对楼市暴跌过度恐惧,卖地速度与需求脱节越来越大,土地供不应求,价格进一步上升。

许多人或许也有疑问,即便高地价一时难以改变,香港政府为何不能对垄断作出一定限制呢?

如上文所述,香港的垄断由来已久,其实从1997年回归前开始,就“反垄断”立法的呼声一直就没有停过。香港政府从英国殖民时代开始,一直坚持英国古典派经济学中的自由经济理念,坚持“大市场,小政府”,对市场尽可能不加干预,甚至在经历了多次金融风暴的冲击后,依然几乎没有宏观调控工具,而“反垄断”作为政府对经济额外施加的限制,一直未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香港近期连续第二十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从学界到商界,多数人依然认为香港经济的自由度是香港最重要的竞争力,如果引入反垄断法等等限制措施,势必令许多大型外资对进入香港市场却步,而在政府干预下的产业发展,也未必就能随心所愿。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香港过往的优势逐渐消失,简单低税率、自由的市场则成为了今天香港不能失去的“核心优势”,也是与新加坡、上海等新晋金融中心竞争时最被强调的特点。新一届香港政府一边面对着要维持香港自由经济的优势,另一边又必须矫治高地价和产业集中的痼疾,真的不是一个容易的抉择。第二章贫富悬殊,香港人却朴素谦和香港人为什么不仇富?

导读:作为全球贫富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香港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但是让人觉得比较奇怪是,香港人口中骂着“地产霸权”,实际上却对富豪们颇有一种偏爱之情,富豪们被市井百姓亲切地称为“诚哥”“彤叔”“四叔”,像是称呼自家亲戚,不但将他们视为明星、股神一样追捧,还听不得他人诋毁。

新鸿基地产郭炳江、郭炳联兄弟,尽管卷入高官贿赂官司却几乎没有受到外界责备,案件曝光第一天,两人就联率领十个公司高层排队站在公司门口,面容平静地向记者详细讲述了案件的进展和立场,此后一年多来日日都如常工作。

香港近年来基尼系数超过0.53,是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令大批开发商财产膨胀,穷人则连“棺材屋”都住不起,正所谓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但是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是,香港人口中骂着“地产霸权”,实际上却对那些地产富豪颇有一种偏爱之情,富豪们被市井百姓亲切地称为“诚哥”“彤叔”“四叔”,像是称呼自家亲戚,不但将他们视为明星、股神一样追捧,还听不得他人诋毁。

最近有内地网络新贵在港表示“李嘉诚的时代过去了”,“四大家族企业市值加起来,也比不上阿里和腾讯”,此言论在网络上几乎被口水淹没,许多网友愤怒地表示,李嘉诚们的时代有没有过去,几时轮到你来评论?

比上面这个例子更明显的,是新鸿基地产郭氏兄弟去年卷入涉嫌贿赂前任政务司长许仕仁一案,虽然曾被视为香港史上第一大涉贿案,但民间和舆论对于郭氏兄弟都鲜有批评的声音,甚至有激进者一直为郭氏鸣不平,新鸿基公司也运作如常,每次推新盘依然卖得满堂彩。读者或许不明白,香港人不是骂霸权吗?香港人不是最恨官商勾结吗?怎么会这样呢?

许多香港富豪不但在企业运作上眼光精准,在形象的经营方面也大有独到之处,饱受剥削的平民们就是“恨”不起来。

在笔者刚刚毕业进报社的菜鸟时代,有一次被派去采访内地某城市邀请的香港地产业招商团。飞机大雨晚点,我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一本内地高官“秘史”打发时间,身边一位高大老人感兴趣地跟我搭讪。聊了几句他问我:“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当然是不知道。他说:“我是吕志和。”我依旧表情茫然。他叹了口气,然后问能不能借那书看看。

随着和同行前辈们攀谈,很快我就知道吕志和是嘉华国际的主席,而前排一位皮肤黝黑、一直在翻看候机室的免费报纸的大叔,则是新鸿基地产前主席、郭氏兄弟老大郭炳湘。就在机场候机大厅(不是贵宾室),身边方圆几米内安安静静地坐着好几位名声显赫的富豪,没有保镖,没有派头,甚至还彬彬有礼地帮女记者提器材上接驳巴士。

这是我身为记者跟香港富豪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我多次看着他们在众多保镖和无数相机镜头闪光灯的推拥中的出场,诚恳谦虚地回答每个问题,即便接受媒体专访的时候,身边也极少有秘书或者公关陪同。香港人几乎不会见到大富豪鹤立鸡群、居高临下的在公众面前出现,无论是个性张扬,还是沉默低调,一言一行总在表示:“除了工作,我是个普通人”。

多数富豪都刻意淡化他们的财富。在一次对香港第三大上市地产商恒隆主席陈启宗的采访中,他好几次提醒:“不要说得好像我有钱。我父亲几十年前就决定了,不给我们几兄弟钱,家族基金写明了不能分配给我们的,我也没有给我自己孩子留钱”。他更说起自己的儿子初到上海工作时相当清贫,要骑自行车上下班,还不忘调侃同行、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娶了“千亿媳妇”的事,“人家有钱的孩子娶媳妇一个赛一个漂亮,我们家孩子恐怕就不行了。”

这当然跟事实有距离,不过听在大众耳朵里还是受用得很。

许多老牌富豪成功之后依然维持相对朴素的生活,让大众感觉亲切,周大福创始人郑裕彤西装配NIKE球鞋的装束,就常常是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许多老牌富豪都是白手起家打天下,被市民作为“狮子山下”奋斗精神的代表,而他们成功之后依然维持相对朴素的生活,更让大众感觉亲切。有些年纪的香港人,都喜欢跟外地朋友大谈李嘉诚戴的是精工手表,宴请客人自己要把剩菜吃完,仿佛李嘉诚就是他家邻居。周大福创始人郑裕彤西装配NIKE球鞋的装束也常常是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九十年代百富勤证券倒闭,大批记者涌入追访,当时在同一大厦办公的郑裕彤下楼办事,外表平凡得几乎没有记者把他认出来,甚至有电视台女记者还扑上去问“阿伯,你有多少股票在百富勤?损失了多少?”彤叔也很配合地想了想,慢悠悠地说“没有呀!我没有股票在里面”……

除了谦和朴素,富豪们工作上兢兢业业的态度,也人人皆知。从李嘉诚、李兆基到退休不久就入院的郑裕彤,都是坚持工作到八十多岁,尽心尽责地呵护着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让投资他们的散户小股东都获利颇丰。李嘉诚家门前长年有记者清晨守候,因为他铁打不动每天6点前起床,稍事运动后就出门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庞大的长和系公司,任何数据他无不清清楚楚。

李兆基在交棒给两个儿子前,工作之投入也是出名的,经常在办公室吃工作餐,简单到仅有一个菜。关于这“一个菜”还有个段子,有一段时间,佣人总是给李兆基送同一个菜,他也没有意见,公司上下都以为他特别喜欢吃那个菜,直到后来换了一个佣人做了另一道菜,李兆基忍不住高兴地说“终于有新菜式了!”大家才恍然大悟。

再说说卷入高官贿赂官司却没有变成“过街老鼠”的郭炳江、郭炳联兄弟,平心而论,从案件曝光的第一天起,两人所有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当时笔者随着大批记者涌到公司楼下,郭炳江郭炳联率领十个公司高层排队站在公司门口,面容平静地向记者详细讲述了案件的进展和己方的立场,坦然表示将一切交给法律裁决。随后第二天起,两人一直照常清晨上班,傍晚下班,周末加班,新鸿基的工作进度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案件扰攘两年来,两人除了不接受专访,在各个记者会、业绩发布会上永远认认真真地回答所有与公司有关的问题,数据掌握精准,详细分析中港地产业的变化。尽管官司缠身至今还未开审,新鸿基欣欣向荣的业务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股价也从大跌中很快复原。

此外,香港地产富豪们也一个赛一个地尽力做慈善,尤其热衷捐助学校和医院。从幼稚园到大学,香港的年轻一代自幼就在校名、教学楼名字中认识了各大富豪。今年来,被最多港人“点赞”的大概是李兆基,他在政府征地困难情况下,将自己旗下的地皮无偿捐出建设低价的住宅,帮助青年置业。尽管大家也知道政府兴建基建设施后,恒基其余地皮必然受惠,但还是不少人把“良心地产商”的美誉戴到四叔头上。

香港是富人天堂,这话一点也不错。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环境优美,生活优裕,更幸福的是舆论环境宽松,既不用掩盖财富,也不用刻意低调,不会被人指指点点,更不会被人猜忌诅咒。不过,前提是富豪们必须摆平心态,坦然地将自己视作平常人。香港也有些少年得意的年轻富豪,自恃事业庞大就趾高气扬,或是不顾小股东利益大玩金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