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式营销——把脉移动互联网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21:39:17

点击下载

作者:马继华

出版社:北京《电信技术》杂志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颠覆式营销——把脉移动互联网时代

颠覆式营销——把脉移动互联网时代试读:

前言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我们每个人都在思考,也有很多的人在实践,就如同所有互联网故事一样,不会有一个人预测准确,未来只能诞生在人们的手中。

颠覆是这两年最热的词汇,更有人借鉴科幻小说中的名词,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说成是“降维攻击”,而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互联网的颠覆也已经在发生。

社交网络风靡全球,催生了腾讯这样的巨无霸,从QQ到微信,这种业务上的颠覆是由腾讯自己来完成的,从“在吗?”在QQ上的高使用率到微信语境中的消失,足以看出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大相径庭。QQ和微信都不是腾讯的首创,但都在腾讯的手中得以发扬光大,下一步,微店也来了,微视也到了,这些也都不是腾讯的创造,但会不会也在腾讯的手里焕发青春呢?

搜索曾经被认为不适应移动互联网,因为移动智能设备的屏幕更小,而App会统治一切,但随着移动设备屏幕的加大与应用数量的海量增长,移动搜索又重新兴盛起来,原来在移动搜索领域叱咤风云的小公司逐渐偃旗息鼓,传统PC互联网巨头再次主导市场。百度移动搜索的市场份额上升,UC神马上线争夺市场,搜狗联合腾讯加入战群,而360仍然是搅局者。在移动互联网的搜索领域,没有谁颠覆了谁,只有颠覆还在一如既往地进行中。

在移动互联的大潮下,受益最多的并非社交,而是电子商务。一家接一家的中国电商企业上市,而最高潮无疑是阿里巴巴创纪录的IPO,这背后都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与中国制造的推动力。毫无疑问,中国的电商力量将改变世界商业的格局,而在这之前,中国国内的传统商业模式也在被颠覆。马王赌局是个玩笑,但当事人却不一定当玩笑看,马云成了中国首富,而万达联合腾讯百度一起去“WTB”(玩淘宝),电商之争还将继续。阿里巴巴当年靠免费颠覆了易趣的商业模式,而现在微信电商袭来,海淘冲破阻碍,历史故事是否会重演呢?

互联网金融以前只在银行、网络公司和运营商的平行宇宙中运行,可余额宝的出现却改变了一切。本质上只是中介的金融领域遭受到了几百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而各种宝宝们已经大而不倒,留给传统金融的只有适应。用监管来保护自己是把双刃剑,弄不好也会伤了自身。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流行,智能移动设备争夺日益激烈。智能手机已经成功上位,传统功能手机的巨头诺基亚走到了终点,苹果离开了乔布斯仍然大红大紫但已露出疲态。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平板电脑越来越小,当然,在形势的打压下,具备电视功能的超大型平板电脑已经问世。不管是谁,顺应历史潮流才是正路,否则,就只有被颠覆的份儿!

移动互联网是网络、终端与应用的结合体,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公司再忙活,如果网络不给力,也是白搭。恰好,中国刚刚进入了4G时代,移动宽带正在快速普及,上百兆的带宽甚至超越了固定宽带。不管是TDD还是FDD,只要是快的,都是好DD。对于消费者来说,那么多名词毫无疑义,覆盖范围大、速度快、服务好才是硬道理。

社会变了,因为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火了,依靠写写稿子码码文字也可以生活无忧。时代变了,因为粉丝经济的流行,明星也开始拍电影了,只要有人看,烂片依然可以高票房。因为微博,约架的文人骚客多了;因为微信,偶遇的痴男怨女多了;因为淘宝,败家的家庭主妇多了。

如果你现在还没用过余额宝,你OUT了!如果你现在还没上过Facebook,你很正常!不过,移动互联网的力量无法阻挡,一切改变都在发生。你准备好了吗?马继华2014.10Chapter 14G时代互联网企业营销规则Part 14G时代与3G时代的七个不同

随着中国移动4G网络的全覆盖、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扩大4G试点城市,惠及中国普通老百姓的4G时代到来了。

与3G时代不同,中国的4G时代开启虽然比很多国家要晚,但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中国的网民终于可以不输给大多数国家的移动宽带享受到互联网的便利。

4G时代与3G时代有很多的不同,将给移动互联网带来本质的变化:

◆4G时代是终端高度同质化的时代,3G时代是终端差异化的时代

3G时代,手机终端的差异化很大,不仅仅表现在手机根据不同制式划分为TD/CDMA/WCDMA阵营,也表现在用户的手机使用千差万别,很多人一直到3G时代结束仍然在使用功能手机或者很原始的塞班机。

可以说,3G时代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一直处于混乱状态中,这主要是因为三家运营商对3G用户都是从高大上开始向下发展决定的。但到了4G时代,以中国移动为代表,迅速而直接地将4G业务和手机进行了全客户范围的推广,甚至在推动很多2G用户直接跨越到4G。不久的将来,大家手里的手机终端一定程度上将会逐渐同质化,这也将深刻影响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格局。

◆4G时代是短信逐渐消亡的时代,3G时代是短信由盛转衰的时代

4G时代,移动互联网将被完全普及,首先倒下的运营商传统业务将是短信,虽然短信仍会存活很长时间,但在很多年轻人的使用习惯中,短信将逐渐不占据任何位置,而是变成手机的一种必备却极少使用的功能。

3G时代,短信虽然受到了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冲击,但其一直是运营商手中的王牌,甚至在3G的前半段,短信一直上升到了业务生涯的最顶端,只是在最近两年才开始走下坡路。

◆4G时代是视频直播的时代,3G时代是图文分享的时代

4G的网速前所未有地快,而且已经快到了足以支撑视频播放和现场直播的程度。所以,除了一些政策限制之外,视频业务没有任何理由不火。由此,在4G时代,那些传统的录像、播出等机构与人员将是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

3G时代,限于网速能力,图片与文字的共享一直在现在还是主流应用,也成就了微博、微信等与社交相关的应用。随着网速的提升,这个时代将成为历史。

◆ 4G 时代是运营商追赶互联网的时代,3G 时代是互联网追赶运营商的时代

3G时代,运营商十分强大,虽然没有了2G时代唯我独尊的能量,但号令天下的余威尚存。大量互联网公司在与运营商的合作中还要忍气吞声,只是,暗地里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具备与运营商分庭抗礼的能力。

4G时代,互联网公司的OTT业务已经被运营商接受,甚至开始与其展开直接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通信运营商已经不再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甚至在有些场景下可能要低声下气了。

◆4G时代是流量经营的时代,3G时代是语音为王的时代

对于运营商来说,4G时代是彻底的流量经营的时代,语音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这使得3G时代没有完成变革的收入结构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而在3G时代,语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流量业务在增长,但一直没有能够颠覆整个格局。

◆4G时代是手机厂商洗牌的时代,3G时代是智能手机企业创业的时代

3G时代正好处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进化的关键时期。在苹果的带领下,新兴手机厂商的力量空前强大,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势力被打倒,但苹果等手机厂家并不能全部填充诺基亚们留下的市场空间,这也给很多国产品牌手机厂家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脱离了山寨的窘境,开始逐渐具备在世界市场上挑战发达国家厂家的能力。

4G时代,这种智能手机的创业浪潮可能已经结束,中国的国产手机厂家将迎来洗牌,一些技术实力强、资本充足的厂家会更加壮大,甚至进入世界一线厂商行列,也有很多品牌不再有3G时代的辉煌就此沉沦。

◆ 4G时代是虚拟运营商与三家运营商的混战时代,3G时代是三家运营商的逐鹿时代

4G时代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虚拟运营商的诞生,同时也有铁塔公司未来可能带来的行业影响,总之,中国的通信市场从三强逐鹿演化到了五代十国的阶段。

这一方面表现为行业竞争加剧,资费进一步降低,用户获得的实惠更多。另一方面也给行业人才流动带来了机会,运营商的员工也有了走出去寻找新职业生涯的好机会。各为其主,频繁流动,类似职业球员和教练一样的工作生活状态可能会出现。Part 24G时代的手机体验营销关键步骤

如今的手机早已不是只用来通话联系的工具,甚至也已经不是用来发短信听音乐的随身设备,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让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精彩。

在4G背景下,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大放异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通。比如,我们可以用手机玩飞机大战、神庙逃亡,也可以用这些终端看电视、发微博、聊微信、收邮件,甚至实现移动远程办公、智能家庭控制等。这些功能和应用有些比较复杂,对于发烧友而言不算麻烦,但普通用户要想畅享移动互联网精彩应用,可能就需要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运营商也需要切切实实地做好体验营销才能让这些客户顺利接受。

很多人认为体验营销的目的是为了让客户了解产品价值和使用技巧,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体验营销的核心应该是建立起客户的信任感。

在营销中有一句话,营销的过程就是让客户信赖人、然后是信赖企业、最后是信赖产品的过程。如果没有客户的信任,任何营销都不会获得成功。所以,企业的体验营销绝不能舍本逐末,通过体验来实现客户对营销人员和企业产品的信任才是根本目标。

当然,信任不是凭空虚拟的,其载体就是品牌。苹果公司通过一系列的体验营销与果粉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只要是标识为苹果的产品都会让果粉毫不犹豫地产生购买冲动,并坚信其品质。这是因为一个有价值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不过,没有任何两个品牌是相同的,通过体验可以为客户创造不同于其他产品品牌的独特的价值。体验是消费者对某品牌的感受,而不是生产者给予或灌输的概念。品牌只有真正达到体验的阶段,它才是一个不能被别的品牌复制且能在价格战中生存的品牌。体验经济能够为品牌注入真正的价值,从而使品牌富有独特性魅力并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

体验营销是个技术活儿,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与设计技能。简单地说,体验营销的设计包括环境的设计、流程的设计和关键细节设计。

在体验环境的设计上要体现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最好兼顾地方的人文特性。可以采用统一标准化的装饰,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风格,总之,要符合营销的氛围。比如一个叫 Bread Talk 的连锁店,往往位于人流密集的购物中心区,往来的消费者可以亲眼看到开放式玻璃厨房里制作的香喷喷的新鲜面包。开放式的厨房变成了一种娱乐和品质的保证,而香味是一种无法抵挡的诱惑。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扑面而来的新鲜。这个店不必增加太多的成本,但正是这种体验式的元素使它与众不同并大获成功。这种设计也充分体现在苹果店的设计中。

因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殊性,所有从事这个领域的软硬件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体验店,包括微软、诺基亚、索尼,也包括国内的联想、华为、酷派、小米等。这些体验店风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有企业品牌特色烙印的深刻又完美的体验。

微软在巴黎开设了一个Windows咖啡馆,让走进咖啡馆的人们能够在其中体验最新Windows7操作系统带来的轻松生活,向更多的人展示Windows带来的便利,无论是PC、手机还是互联网。

艺术与设计的结合会提升体验店的品位,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普拉达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和东京的体验店全部坐落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建筑风格鲜明,尽可能地运用各种高科技,以此来加强消费者在普拉达店内的体验:试衣间的门用特制玻璃做成,人们走进试衣间,一按按钮,试衣间的门就从透明变成不透明;同时人们可以通过“魔镜”前后左右全方位观察自己试穿衣服的效果。其纽约的体验店要达到地下室,一条弯曲的称为“波浪”的楼梯是必经之路。这是一朵多功能的“波浪”,它既是楼梯,也是展览空间,还是休息天地。在营业时间,这里用来展示各种鞋,也是顾客试鞋的地方;在非营业时间,这一“波浪”则可以收回到地面来,成为艺术品。这些店都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还为这个品牌增添了尊贵和优雅的特质。

不仅这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店铺如此重视体验,就连德国大众也有着著名的“透明工厂”:以玻璃作墙体,里面的生产场景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客户提前4至7个星期被通知可以到工厂参观,亲自感受自己购买的汽车制造的全过程。车辆交接时,销售人员还专门为每一个客户举行一个婚礼般隆重的交车仪式。同样,在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人们既可以看到制作葡萄酒的全过程,也可以看到葡萄酒贮藏的所有细节。

在进行4G业务体验的时候,也需要对终端及业务的体验环境进行充分考虑,不要简单地认为让客户试用一下就可以,而是要让客户融入到体验环境中,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4G的优势。特别是让客户之间能够形成互动,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完美的诠释,客户就会产生强大的使用黏性。

迪斯尼公司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游客从迪斯尼主题公园出来之后,可以到网站上观看工作人员为他们拍摄的照片,或者上传他们自己拍摄的数码照片,然后,他们可以对这些照片进行编排,展示自己游览整个主题公园的过程。迪斯尼会将这些照片冲洗出来,邮寄到游客家中。这样就大大延伸了游客的体验,吸引了游客再次光临。运营商也可以效仿,将用户在体验厅里的体验过程或者体验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进行拍摄,用4G网络和相应的业务进行推送,将用户的体验进行固化,会取得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人们花费在网上虚拟社区或游戏中的时间越来越多,很多公司也开始在这些虚拟的游戏中为客户提供虚拟的商品、服务和体验。这些在线的营销体验占据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时间,因此,也得到了他们更多的注意,他们也会在这些方面投入资金。运营商也有足够的资源借助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业务体验传递给客户。

体验并非面面俱到,卓越的体验往往体现在个别细节上,特别是超出其他企业或产品的那么一点点。

亚马逊、当当网、卖包包等电商网站都提供类似的订单及发货提醒服务,只不过采用的途径为E-mail。相比而言,无论是从告知的及时性,还是感受的贴心,凡客提供的短信方式都更胜一筹。此外,凡客还提供一系列极致客户服务,包括货到付款、满59元免运费、30天无条件退换货等,另外,凡客更是创造性地推出了当面验货、当面试穿的“变态式”极致体验服务。这些都值得运营商在做4G体验营销时借鉴。

4G时代到来,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成为客户应用的主流,这就要求开发者与运营商都要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让客户享受到无微不至的细节关怀。腾讯的客户体验就做得非常到位,当一个普通客户升级为VIP会员之后,腾讯会通过系统分析给客户提醒,让客户将此前因为好友数量限制而不得已删掉的好友重新找回来。愤怒的小鸟游戏也会在玩家努力之后不能过关时采取小手段帮助客户顺利通过,这些都是精心的设计,为了让用户得到流畅兴奋的体验。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移动网和互联网内容和应用体验趋向一致,移动终端可访问的互联网内容持续稳定增长,大量的Web网站均能通过手机访问,手机的发展也已经能提供友好的手机互联网用户交互体验。但移动终端的便携性要求使得屏幕、操作等都与PC互联网有较大差别,要想实现客户体验的一致性,并不简单。

所以,4G业务的体验往往要改变用户的很多习惯,比如操作方式、观看习惯、使用偏好等,所以,往往要通过客户培训对其进行引导。

当业务很复杂且难以上手的时候,客户就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点,这时候运营商就应该充当客户的老师与教练,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讲解甚至手把手地指导,才能增进客户对业务的了解,也能够提升客户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客户培训才是最好的体验营销。

The Genius Bar 是每家苹果零售店的核心所在。它为顾客免费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支持和建议。Personal Shopping是苹果零售店的一种全新购物方式,是一项免费服务,用户可以和专门的Mac专员一起分析和测试产品,以了解哪些产品最符合需求。用户可提前14天预约Mac专员,以便在零售店享受全程引导。One to One是苹果创造的一种培训方式,会员可以在一年内每周参加一次由苹果明星创意讲师讲授的个性化培训。每个苹果零售店每周均举办各种免费Workshop,内容涉及从新Mac入门到数码摄影、播客等一切内容。YouthProgram是苹果零售店针对孩子举办的众多免费青少年计划。目前的青少年计划包括Yourh Workshop系列、School Night和Apple Camp。这些体验式培训大大提升了苹果店的体验营销水准。

综上所述,4G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体验营销主要包括业务的体验场景设计、高效的操控使用、易学的过程指导、内容的强烈吸引、后台的强大支撑、多渠道的使用帮助等,通过一点一滴的优化,让客户感受到无缝的完美体验,最终让用户买得起、用得起和用得好。Part 3互联网口碑营销的四种形式

我们在营销中会面临很多有形和无形的壁垒,要实现成功跨越并不容易,不管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还是业务人员的直接拜访推荐,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能根据消费者的心态让产品激发用户去影响、推荐和发展其他用户,是突破潜在市场壁垒的最好手段。

近几年,互联网营销越来越流行,口碑营销更是成为了网络品牌的首选方法。不管是小米、锤子、华为还是联想、酷派、中兴,也包括三家基础运营商和数十家虚拟运营商,更不要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口碑营销都已经成为其重要工具。

总结起来,“让用户发展用户”的口碑营销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链式反应无形推广

一个铀核在一个中子作用下发生裂变,如果裂变时放出两个次级中子,这两个次级中子又会引起两个铀核发生裂变,放出四个次级中子,这四个中子再引起四个铀核发生裂变……如此下去,反应的规模将变得越来越大,一幅铀核链式反应的图景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原子弹的爆炸基本原理,原子裂变自持链式反应的概念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在互联网领域,有一种营销叫作病毒营销,包括任何刺激个体将营销信息向他人传递、为信息的爆炸和影响的指数级增长创造潜力的方式。这种营销策略就像病毒一样,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产品和服务自动影响到潜在用户,从而引发链式反应,客户一传十、十传百,一批接一批,飞速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飞常准”就是应用了自身业务的特点,通过口碑营销的方法进行推广。一个人定制了飞常准中的乘客功能,软件就会给亲友分享接机人等,这样就传播了出去,此后会形成链条模式,以此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安装这个应用。

而数年前,中国移动的彩铃业务也曾是一个典型的采取链式反应让用户发展用户的成功范例。在实践中,大量尚未开通彩铃的用户就是因为听到别人新颖独特的铃声觉得好奇,进而成为彩铃的使用者,然后又不自觉地充当了彩铃业务的推广者。移动公司在彩铃业务的推广中并没有下很大的力气,然而申请彩铃的用户却十分踊跃,以至于公司不得不在试验期采取了限制每天新申请用户数量的措施。

◆炫耀行为引起攀比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包含着或多或少自我炫耀的因子,以证明自身的存在或社会价值,只不过表现形式各异罢了。公元364年,东晋都城建康一座在建寺院因资金不足中途停工,正当众僧焦急之时,当时的著名画家顾恺之闻讯前来认捐建寺钱款,条件是借用殿内一面墙,此后顾恺之闭门于墙上作维摩诘居士像。一月后出殿宣传说,明日要为维摩诘点睛,第一天欲观者捐十万钱,第二天五万钱,第三天随意。此言传出,许多达官贵人、豪商巨贾均认为捐款观名师作画的消费行为既高雅又有面子,蜂拥而来,当天寺里就收到了一百多万钱的捐款。小小一支画笔,就使消费者、寺庙、公众三方获益,堪称妙招。

因此,移动互联网也可以将新业务巧妙包装,使之产生可供炫耀的亮点,在社会上形成跟风效应,比如使其拥有新潮时尚味道,能让用户来证明自己在某方面成功或有品味、或者可以掩盖用户在某方面的不足或劣势等。

在实践中,小米在销售路由器的时候便成功利用了这个工具。小米将其路由器拆成零件送达客户,而极客们通过亲自动手来安装达到表现自己能力的目的,之后他们在网上晒成果的行为也等于给小米的产品做了最好的宣传。

◆意见领袖引导跟随

如今,硬性广告的公信力、可信度大打折扣,很多人选择产品和品牌更多是依赖亲朋好友的推荐。在每一个群体中,总有一些人在群体内影响力巨大,担当着意见领袖的角色,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本群体带来“效仿、跟随”的效果。

营养保健品、美容化妆行业一直在用这种方法进行产品营销,典型的做法是在社区投放意见领袖(公司营业代表或培训的忠实用户),以培训和活动交流的形式口碑传播。如今,科技产业也成为了意见领袖们的舞台。

在高端市场,意见领袖起到的是中流砥柱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自身的口碑、地位、身份和影响力去影响周围的人,从而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接受某产品。比如,有些集团业务对局部用户、典型用户或者大客户进行前期重点营销,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业务的开展。

如果要在网上或者是社区进行营销,更要首先找到意见领袖和核心用户。这些人可能是微博上的大V、自媒体牛人,也可能是居委会大妈或活动积极分子,或是在某个方面有出色才干、有一定的人际关系能力而获得大家认可的人物。找到他们就找到了营销的核心。多数普通人都是跟随着意见领袖的引导进行讨论,并听从和信赖意见领袖的意见而采取行动。从营销的角度来讲,影响意见领袖一个人就等于影响了他周边的一群客户。

◆利益刺激引发推荐

与其他营销手段相比,利益刺激绝对是最有效果、最直接的方式,让用户在推荐用户基础上有利益所得,对他们当然是一件好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刺激和奖励,吸引用户介绍、推荐、发展其他人使用产品或服务。

如今,这种方法成功地应用在微博的粉丝营销上,很多微博都通过转发有奖、评论抽奖、粉丝开奖等方式拉动粉丝数量的增长。在打车软件之战中,滴滴和快的也使用这种方式来发展用户。腾讯对此进行了升级改造,全民抢红包更是让其一分钱都不用投入就获得了大量关注与支付账号的关联。

随着互联网营销的发展,以上四种口碑营销的方式也逐渐融合。现在已经很少通过一种方式单打独斗,而是通过两种或多种方式的结合来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Part 4移动互联网巨头们的O2O游戏规则

所谓O2O(Online To Offline),意思是“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实际上O2O只不过是互联网由虚拟到现实的落地过程。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了脱离社会现实高高在上的独立发展状态,开始融入整个社会生活。从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分析,O2O只不过是互联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逐渐工具化的一个阶段而已。

不过,O2O对于互联网商业模式和行业格局的改变还是巨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只有紧紧抓住O2O的连接效应将自己的业务主动融入实体社会的互联网公司才能发展壮大,否则,再大的巨头也难以继续称霸武林。

可以看到,以前互不侵犯的互联网土豪们都开始抛弃了边界概念,在几乎所有的领域上展开厮杀,而这些争夺的核心是线下的资源和线上与线下的链接工具,掌控这两个环节已经成为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

这种现象在世界互联网行业都存在,而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此前不食人间烟火的中国互联网业务发展狂飙突进,而那些要切切实实落地的公司生存艰难。

如今,风水变了,拥有落地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开始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比如团购行业。团购公司从当年的千团万团大战到后来快速凋零几乎成昙花一现,活下来的几个公司却依靠原有的积累成为了行业焦点。于是,阿里巴巴投资了行业头羊美团10%的股份,大众点评拿到了互联网巨无霸腾讯20%的真金白银,而百度更是全资买下糯米网,并名正言顺地以“百度糯米”身份再战江湖。

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来看,真正决定业务规模及商业成功的核心因素就是“找到”和“连接”。“找到”事实上包括“找到人”和“找到信息(资源)”两部分,“连接”包括“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网的连接”和“人与商业资源的连接”。

腾讯依靠QQ与微信的“人与人的连接”,将互联网的优势成功转化为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风生水起。但腾讯却在“找到信息”和“人与商业资源的连接”上存在天然劣势,因此雷声大雨点小,商业价值难以变现,投资大众点评等于是弥补这方面的差距。

阿里巴巴拥有B2B、B2C和C2C的电子商务资源,在“人与商业资源的连接”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依靠支付宝的“连接”作用不断攻城略地。但阿里巴巴却因为“找到”的劣势而愁容满面,因此收购微博、拿下高德、投资美团,不过仍然没能弥补“找到”短板,阿里巴巴属于典型的长短板突出。

百度依靠搜索的互联网主导地位在“找到”的优势上遥遥领先,无论是“找到人”还是“找到信息”都有足够的能力,不过,百度的“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网的连接”和“人与商业资源的连接”虽都具备实力,却不如腾讯和阿里那样突出。因此,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O2O布局上资源能力均衡,不具备狂飙突进的条件,但具备耐力与冲劲。因此,百度全资控股团购行业排名第三的糯米,然后注入雄厚资源,展开与对手的长跑竞赛,就显得顺理成章。

由此,中国的O2O行业迎来了又一场以团购为平台的O2O巨头决战,这场战争绝不会像打车之战那样短促突击,也不会像互联网金融那样风起云涌, BAT在“类团购”上的O2O之战将是比拼内功的持久战。也许,这场以三巨头为首的O2O竞争最终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输家,当市场打开并成熟之后,包括消费者在内所有的相关方都会成为赢家。Part 5移动互联网广告开启掘金新时代

每一个商家都有一个梦想,精确地找到每一个目标客户,花最少的钱做最佳的广告宣传;每一个客户也都有一个梦想,随时随地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消费体验。

这样的精准营销以前只能停留在想象中,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这样的梦想有了变为现实的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以用户的位置信息、机型、时间信息为基础,结合用户个人习惯信息,再现用户状态、分析用户需求,为企业提供一幅轮廓清晰的消费者素描画像,根据这样的画像,精确的广告投放正在变成现实。

手机特有的位置跟踪功能,可以使广告的投放更精准,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地点追踪发布信息,这样的广告更容易被用户吸收。简单地说,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精确定向识别广告,可以实现两类定向的结合,即“谁在用”和“用什么”,也就是说基于用户信息和手机属性的定向(运营商品牌、时间段、地域、手机品牌和型号、手机零售价位、手机功能属性)和基于用户所浏览的媒体属性的定向。

同时,基于长期的消费者完整数据收集与分析,不仅可以实现精准产品推广、品牌宣传和客户关系管理,更可以帮助企业对其业务模式进行整合优化,成为长期的营销平台,可以进行信息发布、消费者互动、产品销售甚至是仓储物流管理。

在移动互联网之前,移动运营商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这样的数据业务平台来实现精确化营销,但这种“群发短信”的方式虽然经济实用,却往往因没有获得用户的认可和授权而陷入“垃圾”之列。同时,这样的广告模式对传统媒体广告造成了巨大冲击,深陷道德风险和法律障碍的短信广告不能得到正常推广,各种各样的真正垃圾广告又让用户十分添堵。

移动互联网复制了互联网的特征与优点,双向互动更加方便,大量的用户自由下载安装使用的应用程序和丰富的网络媒体内容都给广告推广提供了充分的载体,免费的应用也让大部分使用者容忍内嵌的相关广告内容,这就给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打开了最关键的闸门。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分析,手机用户花在地图、游戏、社交等新型应用上的时间占其使用总时间的47%,平均每一个用户手机上安装超过20款的应用程序。数字广告解决方案提供商MediaMind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网络中的移动横幅广告平均点进率达到0.61%,相当于传统横幅广告的8倍。根据MediaMind的最新数据,娱乐行业的移动横幅广告点进率最高,达到1.04%,其次是零售行业的0.84%。服装、电子和汽车行业的表现最差,分别仅为0.05%、0.19%和0.19%。

用户接触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以用户为核心的营销方式势必要随之而变,移动互联广告也正在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选择。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测算,美国广告主2014年的移动广告开支将较2013年增长48%,其中30%将被用于显示广告(不包括视频)。到2014年,移动显示广告将成为全美开支最大的移动广告类型。

国际上已有一些知名品牌广告主成功试水,将其业务模式和移动媒体整合。例如,宜家将其产品目录搬到了手机上,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搭配各个产品;必胜客创建了在iPhone上的应用程序,让消费者随时随地点餐;日本消费者可以在麦当劳手机网站自己选择产品优惠券和使用次数,并直接用手机优惠券在麦当劳点餐和支付。这样一来,麦当劳不仅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长期消费习惯和口味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发放优惠信息,还能及时就门店库存较多的产品向附近消费者发送优惠券,促进销售。

于是,相关移动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广告市场。比如2011年6月, Google 以 4 亿美元收购 Admeld 广告优化平台; 2010 年,苹果先收购了Quattro无线公司,接着又推出了iAd广告网络。在中国,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正在布局移动应用广告市场。2011年3月,搜狐推出移动终端广告平台,布局移动互联网营销领地;2011年4月,国内首个应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L-Sense诞生。包括联想、招商银行、安信证券、三星电子、凡客诚品、资生堂、Benefit等公司在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预算也在逐渐增加。

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即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从一定程度上讲,移动运营商可以借助自身控制的资源强势介入移动互联网广告领域,与亿万客户之间达成新型的合作关系,比如,特定的客户如果承诺接受一定量的广告或有相当数量的实际消费转化,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运营商的网络甚至赢利。

一般来说,移动互联网广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直接推送的短信/彩信类广告:包括对签约用户或注册用户进行其感兴趣的广告内容发送,可以为广告内容,也可以为网站链接或消费提示。这种广告直接送达用户,内容醒目明确,客户目标清晰,广告效果容易评估。在日本,最大的移动社交网络DeNA其中一半收入源自广告,但他们的广告不是垃圾群发短信,更多的是诸如条形码扫描、移动礼券、与位置有关的搜索匹配广告(比如搜索就近的饭店)或社交网络上的品牌广告。

2.搜索排名广告:搜索排名广告在互联网上效果不错,在移动互联网上也有其发展的空间。另外,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中按流量收费很普及,如果用户耗费流量看到的是自己不关注的广告内容,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3.页面标题、图标或悬挂式广告:移动手持终端屏幕较小,每屏呈现的内容相对较少,每个页面上的位置都很重要,其广告位的价格也比桌面互联网更高,但与之相对的也是用户的高关注度。此外,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者往往并不能很轻易地跳过广告直接进入另外的界面,广告的达到率和渗透率都会很高。

4.植入式广告:移动社区内的广告植入、各种视频剧情和手机游戏中插入的商家产品或标识都能够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无论是商品、标识、招牌、包装、品牌名称以及企业吉祥物等都可以成为植入对象,另外,商品或品牌也可以在视频或游戏中成为一个角色,比如《海尔兄弟》。

5.虚拟现实互动式广告:丰田汽车曾发布了一款在苹果手机上的应用程序,下载该程序的用户可以用手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画画”,手机就像胶水将户外广告和受众黏在了一起,广告效果非但不再不可捉摸,而且互动之下营销效果呈级数倍递增。

当然,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市场的成熟还需要时日,一味地单向广告轰炸也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移动互联网的效果监测也需要完善。移动互联网广告主和运营商需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与态度,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内容,有效地增强双向互动,能够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场景密切结合,更好更准确地实施精确营销行为。

可以预见,移动设备正在快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移动互联网广告将在广告领域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也将给营销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革命。Part 6吃货节:剖析电商的“造节”逻辑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节日?估计没有人说得清,公历的、农历的、法定的、民间的、舶来的,还有很多是被生生创造出来的。在最近几年,互联网公司创造节日的能力与日俱增,创节大战不断打响。

11月11日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购物节”,这让圣诞节和元旦这样的商家促销都相形见绌。在双11成功之后,信心满满的淘宝又准备赋予“三八国际妇女节”新的内涵。2014年的3月8日,淘宝办起“生活节”,展开了声势浩大的O2O促销,虽然由于意外突发的马航失联事件而偃旗息鼓,但其动机已昭然若揭。

当然,造节也并非淘宝的专利。京东在每年的6月18日都会开展大促销,俨然已当自己为节日之主。而在3月7日,百度糯米提前截流淘宝,创造了“女生节”。也正是因为比淘宝提前了一天,2014年的造节效果比淘宝的“生活节”要好。

节日经济由来已久,中国人喜欢扎堆、习惯跟风,在某个节日的风潮下,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大家去采取同样的消费方式。春节吃饺子,端午包粽子,与这些节日相伴的往往都是巨大的商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确实需要一些社会性的轰动事件来提高社会关注度,通过造节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唤醒消费欲望,也会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网购大军中来。

5月17日,一个被通信和互联网行业非常关注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电信日,也是三大运营商街头行动摆摊设点和提供现场服务的时机。2014年,互联网公司也盯上了这个好日子。

继3月7日之后,百度糯米再次盯上了带7的日子。5月17日百度糯米举办“吃货节”,彼时只要登录百度糯米活动页面就可享受超低价格的美食团单。

结合这些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的节日活动,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的造节逻辑和行动方案特征:

◆每个节日都要有独特内涵,让人记住的不是节日,而是这一天的特别之处

淘宝的双11给人形成的概念就是“这一天最低价”,如果不买就亏了,其主要交易是实物商品。3月7日和8日,电商的着眼点在“玩”上。5月17日,百度糯米的“吃货节”针对餐饮,主要特点也是低价,据说仅花5.17元就可以吃到烤鸭。

◆抓住时机很重要,不是每一天都会成为节日

双11之所以能成为节日,得益于天造地设的好时机,而三八节前后盯准女性消费群体很合适。特别是2014年《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美食,借此春风打造美食节满足吃货们的欲望,也就顺理成章。

◆客户引导能力必不可少,买家卖家齐动员才能成功

阿里巴巴双11的成功并不是由淘宝网站独家完成的,更要得益于千千万万淘宝卖家不遗余力的助阵。同样,O2O的推进更需要商家的齐心协力。这次有百度的助阵,百度糯米也推出了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厦门五个城市的美食排行榜,分别选出五个城市的20道美味菜品和相应菜品的十家最优餐厅。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家的参与热情,毕竟谁也不愿失去这能给自己未来数年提供金字招牌的良机。

◆大数据处理能力成标配

2013年,阿里巴巴双11交易额突破350亿元,如果没有大数据分析的支撑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提前预测销售品类、销售数量,也可以实时监控促销进程,还能够不断地引导用户的消费行为。2014年百度糯米之所以造节不断,与百度的大数据技术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发挥密不可分,而其竞争对手并不具备。据说,百度糯米的美食排行榜就是根据百度大数据得出,即通过网民搜索菜品的次数等信息归纳分析评选出来的。

◆节日的打造不能仅靠一己之力,行业大战必不能免

电商群体非常喜欢“造节”,而这些节日也给电子商务公司带来了客户群的增长和销售额的提高,这些节日要想成功不仅需要首创者的宣传,更需要同行们的赤膊上阵,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竞争对手的积极迎战,就不会有节日的真正成功。双11和6.18都已经演变成从业者的集体疯狂,进而是全民狂欢。

造节并非那么简单,不光要人算,还需要天算。阿里巴巴本来希望在2014年的3月8日打造新的生活节,可惜,MH370却不见了,节日的活动也就成了泡影。Part 7小米玩起了自残营销

前段时间,网络上风传一个消息,小米因为虚假营销在台湾地区被“有关部门”罚款,而且罚款数额是60万新台币的“巨款”,就在很多人对小米幸灾乐祸进行疯狂转载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也许雷军正在偷着笑。

这则消息至少有两个关键点:

1.“公平交易委员会”说小米公司在台湾地区开放三次网络购买当天,实际所接受的抢购资格数与广告宣称提供的手机数量有落差,每波都相差数百台。这样的销售数字是说明小米抢手呢,还是说明小米太抢手呢?

2.监管机构以违反公平交易法对小米公司开出60万新台币罚单。你知道60万新台币是多少钱吗?如果这样的罚款是重罚,那还有什么不是重罚?

所以,这件事情即使不是小米策划的,也客观上成为了小米一次最好的营销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小米手机在台湾地区的热销是真实的。

就在几年前,据台湾地区《联合晚报》报道,台湾地区“通讯传播委员会”开罚当地多家电视台播出部分大陆剧,如“中视”播出的《水浒传》武松杀潘金莲等人的画面太过血腥,开罚30万元。这次事件不仅没有造成负面影响,反而让《水浒传》收视率大涨,因为人们都想看看到底有多血腥!

我们可以把这种营销方式定义为“自残营销”,借助某些对自己品牌无伤大雅的负面消息或者主动给自己“泼脏水”,引发社会的注意和舆论的炒作,而实际上却借此将企业的宣传信息正面传播了出去。这种方式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中经常被人使用,也相当于微博上的“钓鱼”。

当然,这种营销手段必须是高手中的高手才能把握,否则容易弄巧成拙。

1.营销控制能力要相当强,特别是在网络上,否则一旦操作失误,将很难挽回负面影响。在这方面,小米的能力是国内公司中数一数二的。

2.品牌塑造相当成功,拥有足够的铁杆粉丝,不会因为小瑕疵影响大局,更不会影响到自身的主要核心用户群的喜好。

3.暴露的负面要具有自证的作用,看似是负面消息,但实际上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品牌的优势,挑选主题至关重要。

4.负面的内容一定是一个点,而非一个面,要简短明了,成本也要低,在抓住舆论眼球的同时让大家有一看究竟的愿望,不被负面标题所遮盖。

5.信心最重要,如果对品牌没有充分的信心,这种方式还是不玩的好。Part 8雷军是如何把小米粥给熬糊了的

如今的小米已经不是一年前的小米,连小米的发布会都已经不再是国内媒体的焦点,粉丝们也没有掀起此前习惯性的风浪。这锅饱含着浓浓亲情的“小米粥”越来越显示出疲态,小米会就此开始下滑的曲线吗?

在雷军手里曾经香喷喷的小米粥,为何现在开始出现糊味了呢?

◆火力太猛:半年前,小米打赌要超越格力;半年后,小米隔空叫板华为

在2013年的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的时候,面对志得意满的小米总裁,马云与王健林都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希望小米能够把步子稳下来,控制速度提升质量,然后才会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但那个时候的雷军怎么能听得进这些?

于是,为了赢得与格力的十亿豪赌,更为了尽快跻身巨型企业的行列,小米在2014年把步子迈得很大,四面出击,火力全开,而这也让锅里的小米粥失去了小火慢熬逐渐成熟的机会。

直到半年之后,面对华为等公司的互联网手机逆袭,小米突然明白,自己的对手根本不是隔着两座山的格力,这个时候雷军开始在网上多次挑逗华为,并公开叫板,可惜醒悟得有点晚了。

◆时间过长:粉丝对小米已产生审美疲劳,市场对小米已经熟悉

小米手机自从诞生以来也经历了几年时光,从最早的惊艳到现在的平庸,这也是所有企业都会经历的过程。即便是傲视世界的苹果,等到了iPhone5之后也开始泯然众人,小米又怎能例外?

无论从手机的设计、营销理念还是发布会气氛、粉丝的热情,小米都给整个社会与媒体造成了审美疲劳。从一定程度上说,不是小米退步了,而是没有与时俱进!

◆加热不均:苹果慢半拍打乱小米节奏,3G/4G不知如何添柴

熬粥的火要讲究分寸,不能忽冷忽热,一家企业的产品推出也是一样。小米从1代到2代到3代,基本是按照正常的节奏在走,与之相契合的正是苹果手机的节奏,也就是说,小米每次都恰好掌握在苹果代际之间的缝隙中游走,屡试不爽。但是,苹果从iPhone5开始就走上了乱节奏,从而也把小米带进了沟里。直到 2014 年,华为直接从荣耀 3 升级到荣耀 6,让小米 4 变成了差两代。

小米手机在3G时代是如鱼得水的,可是2013年年底中国政府发放了4GLTE牌照,而什么时候发放FDD牌照却无时间表,这就让小米等手机厂商陷入了纠结,也使得产品推出的节奏被打乱,面对三星华为中兴酷派等4G手机的“冒进”,小米显得无所适从。

◆加水不足:互联网营销成大路货,炒作的水分被耗干了

互联网营销号称“湿营销”,需要相当多的水分来润滑。而这种润滑剂却不是天天可以拿到,面对各路诸侯的互联网营销突破,作为以前成功典范的小米也不得不面对创意枯竭的痛苦。

互联网营销本来是营销活动的一部分,并不应该被单纯依赖,但是小米这几年在互联网营销中收益极大,也领先对手很多,就逐渐变成了过于追逐网络营销的极端,长远看这也害了小米的持续成长。

◆辅料太多:从小米到红米,从手机到路由器、电视、可穿戴设备,没法同时熟

最初的小米依靠一件武器打天下,这非常巧妙地契合了互联网营销的特征,也造就了小米异军突起的智能手机江湖地位。但是,后来小米为了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推出新品,跨行业发展让小米的利润节节攀升,但是也在不断地消耗优势资源。

很多人抱怨苹果在乔布斯走后的战略收缩,在开发新品的道路上进展缓慢,既不快速跟进智能可穿戴设备,甚至连多年筹划的苹果电视也遥遥无期,但实际上这恰恰是苹果新掌门人的聪明之处,集中优势资源于手机上,可最大化延伸苹果的现有优势,等待时机再次突破。

◆米质下降:锤子手机引发社会对手机质量吐槽,小米躺着中枪

本来是锤子手机遇到了质量门,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结果火势却被引到了小米的身上,经过一番比对,小米的产品质量问题也浮出水面。大家开始认识到,小米其实也是用了化肥的,并不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食品。

不管做什么营销,产品质量都是第一位的,供应链的问题、产能问题都不能成为产品质量缺憾的借口。小米在急速发展了几年之后,很多原来被掩盖的症状都开始集中爆发。

当然,如今这小米粥仍然还好吃,即便稍微有点糊味,也还算过得去。如果尽快调整,也许下一锅的味道会更香,但如果仍这样煮下去,不久之后也许真的就变成了一锅浆糊。Part 9诺基亚到底输在了哪里

众所周知的信息是“诺基亚被并入微软”,但其实这个信息是不准确的,一是诺基亚手机板块事实上在2014年4月份就成了微软的一部分;二是诺基亚并没有消失,只是出售了手机部门,永远或者暂时退出了手机市场,而诺基亚的通信设备仍然十分强大。

不管怎么说,诺基亚这个手机巨人确实是倒下了,也许是假摔,也许摔倒是为了爬起来,但诺基亚从顶峰衰落是不争的事实,而诺基亚到底因何失败?

按照诺基亚CEO的话说,诺基亚没做错过一件事,所有该做的都做了,为什么也不能避免被收购的命运呢?很多人都从各个角度进行过详尽的分析,我们在这里就探讨一些比较虚的原因:

◆时代变化,诺基亚手机气数已尽,无可挽回

企业都想基业长青,皇帝都想长生不老,王朝都想千秋万代。可事实证明,没有一个可以做到。诺基亚手机的兴盛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时代造英雄的典型。

企业总有落幕的一天,这是谁也抵挡不住的趋势。诺基亚风光了将近20年,长期把持手机市场的绝对话语权,也算活得值了。当属于自己的时代过去时,识时务地退出历史舞台,并不代表着失败。

◆最不幸的是遇到了神一样的乔布斯

诺基亚手机的衰落速度超出预期,只是因为遇到了神一样的乔布斯。乔布斯的苹果电脑曾经引领世界,但后来却没赶上时代进步而错失良机,作为一个失败者,乔布斯艰难探索之后返回苹果,从iPod到iPhone,所有的能量集中爆发,诺基亚恰好赶在了枪口上。

乔布斯这样的人物也许百年才会出现一个,诺基亚的事业正好在自己最辉煌的时候被乔布斯看中,倒下的自然只有诺基亚。既生瑜,何生亮?只是让诺基亚郁闷的是,乔布斯把诺基亚折腾黄了之后就走了,结果让三星钻了空子。

◆承受太多使命,不堪重负

诺基亚曾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这些定位严重超越了一个企业应该承受的使命,对诺基亚越来越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和寄托,让诺基亚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企业的理念和做法去行动,也就不得不在战略上输给对手一招,从操作系统的封闭到研发生产的外包,都迟了一步。

◆大企业病突出,特别是欧洲企业的保守

欧洲企业一般都不如美国企业更愿意接受新事物,特别是像诺基亚这样的巨型企业,转型决策非常艰难。诺基亚之后,奔驰宝马等汽车企业也面临着特斯拉等美国新汽车行业的冲击,同样表现得应对乏力、保守落后。

所有的大企业都容易存在尾大不掉、战略决策周期长、应对市场变化不及时、习惯性的管理难以改变等问题,这也是海尔最近大张旗鼓变革的原因所在。

◆美欧分工,集中力量应对中国设备商挑战

诺基亚放弃手机业务是国际分工大背景下的一个体现。在通信产业,欧洲企业都放弃了终端产业而转向集中精力做好通信设备,美国企业却放弃了通信设备而把终端产业牢牢控制在手中。如今的美国,一手抓芯片,一手抓操作系统,软硬兼施控制了智能终端产业,欧洲不惜发动贸易战来保证其LTE设备产业的利益。目标只有一个,对付中国的中兴、华为。Part 10细说粉丝经济学,联想手机放大招

时代变了,不管是谁,只要有粉丝就可以玩票。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经济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特征。

粉丝经济倒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古往今来都在娱乐圈中盛行。上百年历史的戏迷经济、过去几十年此起彼伏的发烧友、读者、听众、歌迷经济,都算得上是粉丝经济的雏形。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粉丝之间的互动发生了量变和质变,由此让粉丝经济大大提速。

粉丝经济早已不是娱乐圈的专利了,在移动互联产品中也被广泛运用,魅族、小米、华为、联想等厂商也纷纷加入到粉丝运营的潮流中,并不断地创新发展,一时间风生水起。

粉丝不是随便就可以获得的,粉丝经济也不是随便就能成功的。粉丝经济学应该有四个基础逻辑:

◆粉丝不是用来消费的,而是用来宠着的

粉丝是一个事物的追随者和热衷者,甚至是痴迷者。对于粉丝来说,自己崇拜的人物、产品、品牌等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其心目中是完美的化身。由此,粉丝也很容易成为盲从的代名词,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欺骗。在商业活动中,如果消费者成了商家的粉丝,商家就有机会消费其信任,假冒伪劣或者欺诈行骗都有可能发生,这是极端危险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做法。

粉丝作为忠诚的消费者,是商家最可贵的财富与资源,需要加以呵护,享受最为尊崇的待遇。商家以此才会形成长久的口碑,实现与消费者粉丝的共赢。

◆粉丝应该是理性的,而不是脑残的

粉丝是很容易冲动的,甚至在部分铁粉的眼中,他们崇拜的产品或人物都毫无瑕疵,缺点也是优点。有些拥有粉丝的明星或者商家也往往刻意培养粉丝们不辨是非的趋向,加以诱导和洗脑,希望以此实现对粉丝们的头脑控制。

其实,粉丝应该是理性的,商家培养粉丝也应该是理性的,让粉丝具备比普通消费者更强的辨识能力,能够对公司的产品提供有价值的改进信息,与公司的关系形成“诤友”而非“损友”。

◆粉丝是支撑自己品牌的,而不是黑对手品牌的

粉丝的培养有助于自身品牌价值的体现,可以大大提升产品信息的传播能力,这是现代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泛滥背景下最好的塑造品牌的方式。但是,这种粉丝团的建设应该是内向的,是为了支撑自己的品牌,而非建设一支队伍去黑别人。

◆粉丝经济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经营客户

粉丝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到了新的阶段,简单的客户忠诚必须让位于粉丝与粉丝团的经营。正如联想CEO杨元庆所言,粉丝经济不是简单的卖产品,而是经营客户。

在国内,将粉丝经济发挥到极致的公司有很多,但真正能够将粉丝经济特征合理运用并健康运营的并不多,联想算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家,也成功地诠释了粉丝经济学的内涵。

前不久,联想发布了一款新的手机,同时也演变成了一次粉丝的狂欢。主题为“联想手机让梦发生”的2014新品发布会暨第三届乐粉盛典上,联想手机三位超级乐粉科比、欧豪、Hebe首度联袂助阵,联想利用自己国际化企业的优势,让超级乐粉与粉丝们一起互动,充分享受到世界级联想的礼遇与厚爱,同时从中吸收有益的养分促进粉丝的自我成长,与联想手机共同打造完美人生。

这些年,联想并没有借助粉丝的力量消化产品,而是着力培养粉丝成为理性的科技极客与消费达人的结合,这与联想手机的消费群体和理念相统一,实现科技与人的和谐共生,粉丝借助联想的产品实现自我价值,联想依靠粉丝改进产品提升竞争力。

在这次的联想庆典上,联想手机倡导追梦精神,三位乐粉分别带着音乐梦想、公益梦想、运动梦想登场。第一位乐粉希望成为专业的吉他手,超级乐粉欧豪劲歌热舞助阵;第二位乐粉的愿望是帮助自闭症儿童,超级乐粉Hebe为其表演拉票;第三位乐粉渴望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超级乐粉科比现场投篮秀为其拉票攒人气。最终,现场投票选出了人气最高的追梦乐粉,联想手机乐粉梦想基金将帮助其实现梦想。

由此可见,联想的粉丝经济学是一篇大文章,并非简单地把产品忽悠给粉丝,而是要借助粉丝平台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从卖产品到经营客户转型,粉丝经济学进入了理想化的正轨。Part 11企业微信公众号运营的黄金法则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渐深入人心,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了企业营销和服务的标配,但很多企业仅仅是开通了公众号,却对公众号的运营漫不经心,完全达不到预期目标。

2014年中,微信发布公告再次升级调整了微信公众平台规则,所有服务号的群发次数由原来的每月1次改为每月4次。此外,还对已通过微信认证的服务号开放高级群发接口,开发者可以通过高级群发接口设计更灵活的群发策略。这也给了企业公众号更好的使用机会。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微信运营的基本法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微信这个工具。

◆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

不同的企业和行业的客户需求存在很大差异,新老客户也对信息获取有不同的渴望。比如餐饮、快销、数码、酒店、汽车等服务型企业的客户往往更多关注企业提供的促销信息或优惠活动,这些活动不会天天有新意,服务号一般更合适。媒体、通信、交通等行业提供的信息一般比较丰富,更适合订阅号。

同时,企业微信也应该针对新老客户有信息发送上的区分,初次关注的客户与长期订阅的客户信息有差异,对公司业务的用户与普通关注的社会客户有差异。当然,这些差异化的信息管理往往需要通过像点点客这样的第三方平台才能实现。

◆重视线下的推广

很多企业对发展微信公众号的客户缺少方法,或者只重视线上的广告和推广,但从现实来看,线下的推广必不可少。比如企业门店进行扫描关注送礼活动、户外的广告、客户接触点上的主动推荐等,效果往往比线上更显著。

◆楼的高度要适度

如果推送的信息过多,就会缺少重点,但如果信息太少,又很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