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悲歌:屈原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3 20:58:29

点击下载

作者:窦学欣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地悲歌:屈原传

大地悲歌:屈原传试读:

前言

中国大地上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照耀千古,光芒万丈。他是一个思想家,是一个政治家,是一个文学家……他的思想超越时代,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他的政治理想闪耀着忧国忧民的光芒;他的文学诗篇充满了智慧的力量。围绕在他身上的一切都是伟大而可贵的,所以他才得以在中国大地上长存。这个“他”,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楚怀王时,曾官至左徒,后被降为三闾大夫。他博览群书,娴于辞令。在政治上推行“美政”,施行变法改革,且卓有成效。对内,他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通过外交,促成六国合纵。后来,因遭小人谗害,他先后被楚怀王与楚顷襄王流放汉北与江南。最后楚国国都被强秦攻占,他无力回天,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身汨罗江中而死。

纵观屈原一生,他就或许不及那些成就丰功伟绩的历史先贤,他为楚国做出的贡献不过就那两件事:一是变法改革,使楚国出现短暂的中兴。二是施展外交才能,促成六国合纵。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无可估量的。他正道直行,他刚正不阿,他忧国忧民,他做事执着,他洁身自好,他视死如归……他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闪光点,这是不容后人忽视的,更是值得后人学习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个人心中是有怎样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能写出这样寓意深刻的诗句?屈原对楚国的热爱,对君王的忠心,对百姓的同情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也是人们望尘莫及的。人们只能通过他所留下的那些绝唱千古的诗篇,如《九歌》、《离骚》、《哀郢》、《怀沙》、《天问》等,来窥看一二,学习少许。

走近屈原,我们会发现,屈原的一生几乎都被愁云迷雾笼罩着。被两代君王抛弃之后,他就如一只被折断翅膀的雄鹰一样,虽报国有心,却使不上力气,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与煎熬。在这折磨与煎熬中,一个人要么成疯,要么成圣。屈原没有疯,他所表现的“誓从彭咸之所居”和“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灵魂已超越生死,抵达了圣人的高度。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让读者通过了解屈原的生平,感受他的爱国情怀与高尚节操。书中,作者结合史实与合理的想象,还原屈原的一生,内容从出生、成长到进京入仕、锐意改革、遭谗害被流放、从容赴死、沉尸汨罗江无所不包。细细品味,人们可以读出不一样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此外,为了充分体现和突出屈原的诗人身份,本书在按时间叙述其生平的大前提下,又分别将《九歌》、《离骚》、《天问》等成诗经过及诗歌内容分析,单独提出来自成一章。使读者在读故事之余,还可以尽情遨游在诗海之中,而不至于有太大的跳跃感。

屈原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情怀,以及“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对任何人来说都需要学习。所以,从现在开始走近屈原,阅读屈原,学习屈原吧!这将是一件令人愉悦和倍感充实的事情。第一章九死犹未悔:活着的端午,浪漫的诗人

屈原是中国大地上的一朵奇葩,他是文人,也是政客。人们读了他写的诗歌,便会爱上这个浪漫的诗人,人们了解了他的生平,便会深深被他所触动。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着他,端午节便是人们对他表达的最大虔诚。屈原虽早已逝去,他的身影距离我们已有两千多年了,但是他留下的气息却如春日花香,沁人心脾。第一节端午龙舟为君争

端午佳节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全国各地的人就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各种活动,有的沐浴除秽,祛邪消灾,有的进行一些特殊的祭祀活动。

千百年过去了,端午节始终没有消亡,反而扩展到周边国家,与他们当地的习俗相融合,具有了独有的特点。日本的端午节现在是他们的五大节日之一,也是法定的儿童节。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的发音相同,崇尚武士精神的日本人就把这一天看作男孩的节日,凡是家里有男孩的都会挂出“鲤鱼幡”来庆祝。在端午节,日本人不划龙舟,但他们吃粽子,挂菖蒲草,跟中国的习俗非常接近。

朝鲜半岛也在五月初五这天举行活动过端午节,他们的主要仪式有祭天、进行假面舞剧、韩式摔跤、荡秋千和跆拳道比赛等。虽然节日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周边国家的端午节都起源于中国,所以,要说最热烈、最具特色的端午节还是中国的端午。

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就是赛龙舟了,特别是在南方,因为河流众多,方便赛龙舟,很多地方很早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传统,湖南、湖北,还有江浙一带,从准备龙舟比赛到最后的比赛结束,有时可以进行整整一个月。

当初夏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越来越热的空气里弥漫着香草味的时候,江面上龙舟竞驰,锣鼓喧天。不管是龙舟上奋力挥桨的赛手,还是岸边呐喊喧嚣的观众,人们都沉浸在紧张欢乐的激情中。可是,当人们因为节日而兴奋快乐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想: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比赛,为什么要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把所有的热情都宣泄在江河上。

沿着历史的足迹上溯,我们就会发现,这仍然充满活力的端午节是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而存在的。即使我们不会在节日里刻意想起他,也不会表示要纪念他,但这个节日的存在就已经表明:他仍旧活在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里。

楚宣王二十八年(前342)正月二十六日,屈原诞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里,他是楚武王熊通的后代,尽管已没有继承王权的任何可能,但要参与国家治理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不幸的是,命运没有眷顾他这个出生在尊贵家庭、尊贵时刻的人,反而给了他诬蔑、屈辱和深深的伤痛。

屈原曾有过为民谋利的想法,有过为国效力的心思,他也曾参与国家治理,颁布法令,发号施令,获得了楚国百姓的爱戴。在屈原的辅助下,楚国的国势大振,一度在诸侯国之间有了很好的名望。可屈原最终被楚国的小人们排挤、打压,被赶出了朝堂和国都,独行荒野,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没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既然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屈原便将自己的满怀情愫诉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名的诗人,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屈原的诗从一出现就成了一个高峰,成为中华诗歌的一大源头。

从他的诗歌里,我们读不到他具体经历过些什么事,也看不到让他痛苦悲伤的具体情况,但诗句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痛苦、他的愤懑,还有那些经历的事带给他的最深的伤害。然而,他没有恼怒,没有怨恨,只有深沉的哀伤和更为执着的信念。对于理想和美好他从来没有放弃,也没有忘记。遭受了各种污蔑、诋毁,甚至被驱逐到远离国都的荒郊野外,屈原也不曾改变他的心志,不曾随波逐流,与那些卑鄙、邪恶的奸佞同流合污。

也许正是这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让他挨过了一个又一个流放的日子,也正是因为他九死不悔的精神,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喜爱。

在流放的岁月里,屈原始终心怀一线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回到国都,为国家贡献一分力量。可是楚国都城被秦国大将白起攻破的消息传来后,屈原绝望了。再次回到郢都(今湖北荆州)辅佐楚王的希望越发渺茫,他心痛不已,为家国的衰败而伤心、痛苦。当他怀抱顽石站在汨罗江边时,也许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光,想起自己曾经为楚国所做的一切。然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虚幻,再次回到都城,再次为楚国和楚国的民众效力变得那样遥不可及。

纵身而下的屈原可能没想过他的死意味着什么。对他而言,这也许不过是结束自己悲苦的生命而已,可是对民众而言,他的死却是楚国希望的破灭,对中华文化来说,他的死是一种高洁精神的升华。

听到噩耗的楚国百姓们非常悲痛,他们自发地沿着汨罗江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一叶叶小舟飘荡在江面上,人们往返呼喊搜索,却一天天没有结果。有些人害怕在尸体找到之前,水里的鱼虾们会啃噬尸体,就把糯米团抛进江中,喂这些鱼虾。后来,当人们知道再也不可能找到屈原的遗体后,就在江面上举行各种活动来祭祀他。

屈原投江的那天恰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原有的习俗加上对他的怀念,端午节就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熟悉的模样。每年江河上喧腾的龙舟,就是当年为寻觅屈原遗体而演化来的,祭祀他的粽子则成了过节时必须要吃的一种食物。

这是怎样一种深沉而又绵延不绝的纪念?历尽心灵痛苦的屈原可能没有想到,他会以这种形式留给后人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经历,他的诗歌,他高洁的人格都在代代传承的端午节里悄然延续。河面上激进的龙舟为他而争,热闹沸腾的节日狂欢也为他而在,只是,有几人知道他曾经踽踽徘徊在汨罗江边,满怀着忧愤和对美好理想的坚持。第二节江边孤守的骄傲

那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屈原再次被流放到遥远的山野。他满怀郁愤却没有疏解的渠道,即使伤心欲绝却也找不到能倾听他内心的人。每天,他披散着头发在江边行走,人已经非常憔悴,形容枯槁,衣服也穿得很随便。曾经的他头戴巍峨高冠,身穿大袖楚袍,腰上佩着长长的宝剑,是多么潇洒从容。可如今,他变得这样失意落魄。他吟唱着、念诵着曾经写下的诗歌,可在这荒天野地里,没有人作他的听众,江风吹过,唯有更多更深的孤独与寂寞。

就在这一年早些时候,秦国大将白起率兵入侵,以破竹之势攻克了楚国一个又一个城市,国都郢城也被攻破。白起命令手下挖平了楚国国君的坟茔,烧毁了楚国先王的墓葬。这在特别敬重祖先的先秦时期,是多么让人震惊的耻辱啊!消息传到屈原这里,他的心像针扎一样痛。他了解秦国,了解秦国的士兵,那是一群如狼似虎的人。他们一定在国都郢城里肆无忌惮,烧杀劫掠,摧毁了国都不说,还不知有多少无辜的人遭受了痛苦。

可这一切又能怨谁呢?如果楚国是强大的,如果楚王是个有宏图大略的明智国君,那秦国又怎么敢兴兵来犯?

各种思量让屈原痛苦不堪。他想起自己的努力,想起楚国曾经的强大,可现在,居然连国都都被人家攻破了,自己祖先的坟茔也被人毁坏了。他多么渴望祖国能富足强大,能在诸侯国里赢得尊贵的地位,可楚王被一群小人环绕包围,在国家的危急关头只会软弱地躲避在陈城里。楚王不理会屈原的逆耳忠言,把他流放到这荒郊野外,任凭那些小人出卖楚国的利益,损害楚国的威望。像他这样一个不肯向邪恶势力低头的人,一个宁愿孤独地漫步江边的人,又怎么能挽救陷于危亡中的祖国呢?

满怀忧伤和悲愤的屈原再次游走在江水边,江上一位打鱼的渔夫认出了他。看到屈原消瘦悲苦的模样,他惊讶地打招呼说:“你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你怎么成了这样啊?”屈原停下脚步,眼睛看着渔夫,但那眼神似乎已经穿透了渔夫的身体,望向一个不可知的天地。他清晰而又痛心地回答:“这个世界如此浑浊,而我偏要保持清正;众人都已经迷醉了,可我还独自保持清醒,因为这样,我才被流放此地,才成了这副模样。”渔夫愣了一愣,忍不住劝他说:“聪明的人是会根据世情变化而变化的。要是这个世界都浑浊了,你为何不随波逐流?要是人们都醉了,你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喝醉呢?你这样深思高举,与众不同,当然会被他们排挤流放了。”

听了渔夫的话,屈原的身体微微一震,把游散的目光聚拢在这个渔夫的身上。难道这个渔夫说得没有一点道理吗?难道那不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吗?屈原在心里思量着,如果他肯跟楚王身边那些小人合作,那么他现在一定还保有自己的地位,也不会这样失魂落魄地在江边游荡。可是,那样的屈原还是他自己吗?他难道会为了一时荣利就丢弃自己的人格和理想吗?不,他不会的,骨子里的他就是这样骄傲,就是这样不肯低头屈服。

屈原淡淡地一笑,坚定地对渔夫说:“我听说刚刚洗完头的人会弹一弹帽子上的灰再戴在头上,刚刚洗澡的人会抖一抖衣服才穿上身。一个洁净的身躯,怎么能受外物的玷辱?一颗高洁的心灵,又怎能接受俗世的污染?我就是宁愿跳到江水里葬身鱼腹,也不能让我的皓皓之白蒙上尘世的尘埃。”说完他傲然转身,坚定地迈步离开,给渔夫留下一个消瘦、坚毅的背影。

与渔夫的这番对话坚定了屈原的心,他想起远方的国都被秦国士兵蹂躏,想起躲在陈城昏庸的楚王和那帮无用的臣子,他的心碎了,冷了。然而即使这样,他也不能去乞求楚王和那帮臣子的怜悯。这个时候,他能为祖国所做的事,也许就只有一件了。

回到寓居的简陋住所,屈原拿出笔和绢帛,写下了《怀沙》一诗。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想起曾经被人诬蔑,想起自己努力地争辩,屈原忍不住感慨,他经历了一个黑白颠倒,上下相反的世界。在那里凤凰被关进囚笼,鸡鸭却漫天飞舞,美玉和顽石被混在一起,无法区分。有才能的人被压抑,被限制,昏庸无能的人却占据高位。楚国因此一天天走向没落,被秦国不断欺凌、侵占。屈原忍不住仰天长叹,吟唱道:“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这世道太混乱了,竟没有人明白我,而人心如此,我又能再说什么呢?

是的,什么都不必说了,也不想说了,这就是屈原最后的念头。他已经决定为祖国而死,用生命来守护自己的灵魂和品格,他不想再忍受尘世的污浊,也不想再反复解释自己的忠心和高洁的行为。

那一定是一个潮热的早晨,雾蒙蒙的江边还没有多少人。太阳还在迷雾后挣扎,想要以它的光辉驱散这浓重的雾。屈原怀抱大石,站在汨罗江边一块突出的大石上,看着江面上萦绕的浓雾。在心里默默祷祝之后,他闭上眼睛,纵身一跃,跟石头一起坠入江中。江面上溅起一团白色的大水花,随后,湍急的江水就吞没了一切。

一定有人发现了他跳江。人们慢慢反应过来,那个天天在江边独行的三闾大夫跳江自沉了。渔夫也一定把他跟屈原的对话传扬了开来,人们又难过又钦佩。这个曾经为楚国尽心尽力的人,这个始终保持自己的节操和清醒的人,难道真的要葬身鱼腹,就此消逝吗?

打捞行动就这样展开了,人们都放下手头的活儿来寻找屈原。就像许多具有灵性的人一样,屈原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踪迹。除了他的诗歌,他高洁的灵魂,他再也没有留下任何有形的物质。第三节哀而不怨爱国心

但凡历史上的名人,人们对他的评价都不会仅局限在某一方面,屈原也是如此,他是诗人、政治家,更是一个爱国者。他的爱国思想,流露在诗歌中,展现在事迹上,而源头却与其他爱国诗人的“眼观心想”不同,而是取决于其家族背景,及其从政经历。

那一年,有着屈原最难忘的时光。他意气风发,跃跃欲试地想要穷尽胸中所有治国良策,施展自己酝酿已久的才华,为君分忧,为民请命。他主张章明法度,对内举贤任能,对外联齐抗秦,改革政治,提倡“美政”。那时候,楚怀王对他还是信任的,放手给这个年轻人施展抱负的平台。而屈原也没有令楚怀王失望,楚国的国力很快得到增强。

当时,还是战国七雄的天下,而西方的秦国最为强大,时常挑衅六国。为免受秦国的残害,屈原亲赴各国进行游说,鼓励各诸侯国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楚怀王十一年(前318),屈原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效,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君王齐聚楚国的国都郢都,结成联盟,并推举楚怀王成为联盟领袖。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保障了各国利益,屈原功不可没。由此屈原更加得到怀王的重用,被赋予了更多的处理内政和外交的权力。

然而,好景不长。因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时,得罪了许多权贵,尤其是以楚怀王儿子,时任令尹的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很是忌妒屈原,时常在怀王面前说他的坏话。说他独断专行,连楚王也不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楚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后来,公子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楚怀王宠妃郑袖等人,又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愿楚怀王接受屈原的政见,就极尽谗言使其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因坚决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向秦国“投怀送抱”的黄棘之盟,被恼羞成怒的怀王逐出了郢都。屈原非常痛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楚国未来的命运担忧,他徘徊在宫门外面久久不愿离开,盼着楚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可是楚怀王始终没有回心转意。至此,屈原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而楚怀王也在子兰等人的哄骗之下被囚于秦国,至死方归。君臣隔阂的悲哀,家国命运的惨淡,使屈原满含热情的胸腔千疮百孔,哀痛不已。

楚顷襄王即位后,屈原仍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此时的屈原已不似意气风发的当年,而是空有报国心而无处施展。好在内心悲哀的屈原还没有绝望,他不怒不怨,想要用仅存的一点力量,唤醒迷失的楚国上层,给仍在挣扎中的楚国民众寄去些许希望,于是他的又一爱国寄托——诗歌,出现了。

屈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寄托自己流放后的满腹忧愁哀痛,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思想,表达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报国决心。就这样,江边多了一位衣衫落魄却目光炯炯的诗人,他时而引吭高歌,时而掩面悲泣,引得鱼儿雀跃、路人叹息。于是他有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有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揪心,有了“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的畅想……

他在无奈什么?揪心什么?畅想什么?无非是为楚国的命运奔走呼号,为国人愚昧懵懂敲响警钟,他把“爱国”二字深深刻在心头,时时落实在行动上,就像孝顺的孩子担心年迈的老母亲不忌嘴乱吃东西、爱逞强劳心劳力,以致病入膏肓,随时会撒手人寰一般。

后来,屈原的担忧应验了,楚国的处境越来越糟,而这位伟大的诗人也终于“美人迟暮”般地慢慢苍老了。但是他复兴楚国的希望之火,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每个关于楚国的消息传来都令他坐立不安。虽然自己被楚怀王疏远流放,可是一想起怀王是因拒绝割让黔中才死在秦国的,他便决意到黔中郡看看,随后还在溆浦(今湖南省怀化市辖县)安顿下来。因心里燃烧着爱国的火焰,可又对国家危亡无能为力,他只能每天在山边湖旁焦急地踱着残碎的步子,将所感所想付诸诗歌。

屈原的诗歌,篇篇都流露着爱国之情,篇篇都倾诉着哀而不怨,可屈原随诗散发的一片爱国之心却并不被统治者接受,也不被众人理解,他哀痛至极,终日愁容满面。有人劝他说:“ 既然楚国用不着你,你何不到别国去,同样也可以施展才能啊!”

屈原不假思索地答道:“我热爱楚国,为它的前途担忧,为楚国百姓的苦难心伤,虽然我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容乐观,可还是舍不得离开我的故土,我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它效力。”说这些话的时候,屈原显得有些激动,但他知道自己心中所坚持的事情已随着这番话的道出而变得更加明朗起来。

就这样,屈原依旧怀揣着滚烫的爱国心,站在旁人无法理解的高度,继续抒发着关心祖国人民的感情。是悲也好,是喜也罢,他都坚守着,长路漫漫,屈原追求真理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始终梦想着自己的“美政”思想可以在楚国开花结果。

可是,这最后的寄托也没能维持多久。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当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毁坏楚国的宗庙和陵墓,楚国将要灭亡的消息传来时,屈原仅存的一点爱国寄托被炸成了一具空壳……“是的,是该结束的时候了,国将不国、家将不复,我已无力回天,这世间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屈原想。于是,屈原怀揣着没有实现的理想和对楚国百姓命运的迷茫,昏昏沉沉地走到了汨罗江边,根本来不及思索自己此生的遭遇值得或者不值得,就本能地纵身一跃……

江水飞溅,万民悲痛。屈原的爱国之心虽然随身沉入江中,可他的爱国之情被历史和人们所铭刻。第四节浪漫诗句耀千古

作为一名爱国者,屈原忧国忧民,不管自己如何遭到排挤,他的爱国心却始终忠贞不渝。而屈原除了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以外,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的新文体,并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诗歌创作,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悠悠岁月以来,屈原的爱国心,屈原的诗作,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虽然屈原的一生,是不得志的一生,但屈原却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招魂》、《怀沙》等。在这些作品中,屈原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及为此“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精神。而由他所开创的“楚辞”更是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为“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屈原的浪漫主义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离骚》了。其中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便是出自于《离骚》。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国夔地(今湖北秭归)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在少年时期,便拥有非凡的治国才能,因此,年纪轻轻便受到了楚国国王楚怀王的重用。这时候的屈原,满怀理想和抱负,本想着要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为楚国,为楚国的老百姓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然而,与他同朝为官的上官大夫忌妒他的才能,在楚怀王面前进谗言,刚开始楚怀王不相信,但说的人多了,楚怀王便渐渐疏远了屈原,后来更是把屈原放逐到了江南。

忠而遭谤,被楚怀王疏远、放逐的屈原,满腹忧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屈原有感而发,创作出了千古名作——《离骚》。《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早最长的抒情诗。作者在诗中既表达了自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又表达了自己对楚怀王的劝谏之意——“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而给楚怀王的具体建议则是“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当然,屈原更是表达了自己对楚怀王的一片忠心——“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可以说,《离骚》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色彩,通篇诗作所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气壮山河,可与日月争光辉。

而事实上,在屈原创作《离骚》之前,就已经创作出了文采斐然的《九歌》。《九歌》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的。在《九歌》中,表达最多的主题便是爱情。但是,《九歌》中的爱情却大多都是不圆满的,而是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这似乎也暗示了屈原失意人生的投影。和早期诗歌的以写实为主的表现形式不同,屈原的《九歌》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先河,通篇想象力之丰富,令人称奇。正因如此,自《九歌》一问世,便给屈原带来了无限的美名和荣耀。然而,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九歌》创作于屈原被放逐之前,当时正意气风发,而《离骚》却有说不尽的惆怅。

如果说《离骚》只是屈原忧思之作的话,那么《天问》便是屈原的悲愤之作了。当时屈原遭贬,楚怀王内信奸臣,外被小人张仪迷惑,先是丢了汉中,接着又听信小儿子子兰的劝说,远赴秦国,以致命丧秦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楚怀王忠心耿耿的屈原,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命运江河日下,而自己却无能为力,不由悲愤交加,于是《天问》便问世了。《天问》是屈原《楚辞》里最奇绝的篇章,通篇对天、地、自然、历史、哲学等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被称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读来令人振聋发聩。其中“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一句强烈表达了屈原对楚国命运的担心。

然而,不管屈原如何忧国忧民,作为被放逐之人,屈原对这一切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虽然屈原报国无门,但他的一颗爱国心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少。只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也唯有寄托于诗歌中了。

很多时候,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屈原的浪漫主义情怀和理想化的报国之梦,以及对楚国怀有的最后一丝希望,最终还是被血淋淋的现实所击碎了。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楚国都城郢都,屈原的家国梦彻底破灭。眼看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忧国忧民的屈原一下子被击垮了。

最终屈原纵身跳进了汨罗江中,然而,他却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所以,屈原所有的诗歌创作,既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聊以慰藉,而是自己爱国主义情怀和理想抱负的寄托。可以说,他是一个纯粹的爱国主义者,是一个高洁的精神卫道者,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而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以其高洁的人格及伟大的文学创作,将会永留史册。第五节高尚人格闪光辉

屈原作为一位颇有见解的政治家,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国者,一位文采斐然的大文豪,是有怎样的人格魅力,才能让千年之后的人们对其念念不忘,剖析研究,仰望致敬呢?

屈原的诗中,对他高尚人格有直白的描述,主要是内外兼备的“美”。内美是指其高贵的出身——“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即屈原与楚怀王是同族本家;外美就是其洁身自修的德行,“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朝骞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即屈原十分注重增强德才。古人云:“其身不正,为政无德,而能治国者,无之。”可见,古人对德的看中。因而对于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屈原而言,内外兼备的德行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屈原这种内外兼备的美,随着自身的成长经历,逐渐体现得淋漓尽致。青年时期的屈原,就曾写下为人称颂的佳作《橘颂》,一来赞美橘树高风亮节的品性,二来道出自己的人生志向。“受命不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就是其高尚人格的写照。虽然后来屈原命途多舛,多年漂泊,可依旧不改心志,不忘修身立德。

纵观屈原短暂的一生,其高尚人格体现最好的时期是在他从政期间。我们知道屈原之所以被幼主子兰和怀王宠妃郑袖等人谗害,就是他为人刚正不阿,不愿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这种不贪财、不恋权、不趋炎附势、不卖国求自保的气节,就是其高尚人格精华所在。

当然,屈原的人格魅力除了体现在他的内外兼修的“美”之外,还体现在他的“美政”追求上。屈原劝谏楚怀王勤政爱民,主张章明法度、选贤任能、改革内政,这是他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而最终的目标是如尧、舜、禹、汤等帝王般施行仁政,造福万民,光耀史册。其政治理想是远大的,其爱国情怀是高尚的。后来,他虽遭到楚王“抛弃”,可心中的志向从未动摇,尽管屈原自身的命运已足够悲惨,可他无暇顾及,因为他满心都只是天下百姓的安危。

想当年,秦国设计诱惑屈原,派遣张仪带着金银珠宝巧言相劝,屈原没有动摇。张仪想:“对待这么一位死脑筋的愚忠贵族,恐怕只有离间计最管用了。”于是,一双子虚乌有的白璧使楚王和屈原之间产生隔阂。从此,屈原便由一个掌权人变成一个被排挤在政治边缘的落魄诗人,而且还是心中怀有无限抱负的落魄诗人,内心的煎熬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忠君爱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

忠君,维系在君臣之间的信任之绳是那么的纤弱。尽管如此,屈原依旧决然:“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屈原本就知道忠言逆耳,但还是依旧不顾个人安危,直言纳谏,这便是他高尚人格所在。

爱国,指引屈原爱国的仕途是那么的坎坷。尽管如此,屈原依旧执着:“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不怕自己遭遇灾祸,怕只怕国家倾颓颠覆。他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心,令人钦佩。

屈原是感时忧国的忠臣,是追求安定和谐的先驱。在战国末期那样一个“举世皆浊”的时代,到处充斥着纵横辩说的火药味,到处上演着不择手段、角逐功利的戏码,“朝秦暮楚”、“楚材晋用”更是平常小事。在这样一个年代,拥有高尚人格的人如同在夹缝中生存,尤其是对屈原而言,对内是君臣百姓的重重考验,对外是周围列国的威逼利诱,想要洁身自好,坚持真我并非易事。但屈原心中有一把尺,这缘于屈原长期的洁身自修,即使有一天在两股力量间无法找到平衡点,他也会把着尺度,无愧于心;即使处境糟糕到变成人们眼中的“疯子”,屈原也依旧不改本心,继续热爱着他的家国,并用尽全力去死死托住楚国那道即将分崩离析的围墙。

好一个坚贞不屈,“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原!看到这样的屈原,或许有人会忍不住问道:“三闾大夫,您这样活着不累吗?”屈原便会回答说:“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是的,屈原不是不想活得轻松,而是内心的坚持让他不得放松,不能去顺从世俗,所以也就难免愁苦终生不得志。但是事实上,屈原的内心深处应该是释然的,因为他努力地坚持了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而没有随波逐流。

如果说,忠君爱国思想是屈原在艰苦中活着的精神支柱,那么诗歌就是其强大的食粮补给。并且屈原高尚的品格和精神,也正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得以被人们所熟知。屈原的诗歌,与其说是敲给君王、百姓的警钟,倒不如说是写给自己的日记。因为诗歌中既有他毫不矫揉造作的自我肯定及批判,也有他毫无掩饰的内心独白的抒发。诗歌中他为自己的出身自豪,为自己的遭遇叹息,为楚国的前途担忧,这是他“真”的一面,是其人格魅力所在,颇有“身在牢狱不忌惮,居于庙堂常怀忧”的情操。

屈原的高尚是一种境界,千百年来,一个又一个文人骚客写下与屈原相关的诗篇,以个人的经历及感悟去剖析屈原高尚的人格内涵。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作诗“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来彰显屈原的伟大楚王的渺小;唐人文秀也感慨“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称颂屈原刚正,同情其蒙冤;宋朝的梅尧臣更是以“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告诫后人;宋人张耒则赞赏屈原“楚国茫茫尽醉人,独醒惟有一灵均。”由此可见,屈原的高尚人格及悲惨遭遇为历代诗人所动容,由这些诗人阐释给后人更能引起共鸣。

归结起来,屈原的高尚人格其实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极力倡导的理想人格范式,即:道德精神、政治理性、诗性智慧。这三者在屈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屈原能够吸引两千多年来的众多文人骚客驻足缅怀的原因。

屈原一生命途多变,唯一不变的始终是其高尚人格。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就高度赞扬了屈原的高尚:“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皎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历经千年,屈原的人格魅力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闪耀着更加令人瞩目的光辉,值得永远被后人所敬仰。第六节前人今人齐称颂

屈原富有远见的政治理想,富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富有才情的浪漫诗歌及悲情的命运结局,这些让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千古名人。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伟人,因为他的伟大,不仅受前人的歌颂,更是受今人的追捧,可谓是前人今人齐称颂。

对屈原的称赞,最盛始于汉代,西汉的汉武帝是第一个喜爱屈原的君王。汉武帝刘彻,酷爱《离骚》,极其钦慕屈原,他命作赋达82篇之多的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作传,命善于吟诵的樵夫朱买臣为他唱诵《离骚》,并因此任命朱买臣为“中大夫”。事实上,受命为《离骚》作传的刘安也是打心眼儿里仰慕屈原的才华,他称赞《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特点,说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而对于同时期的司马迁来说,屈原更是一个不容错失的史学题材。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大量文墨介绍屈原,并极力宣扬他的德行文采,“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可见,屈原在这位大史学家心中的形象是多么高大。

到了后汉时期,又一位史学家对屈原产生了兴趣,他就是班固。班固对屈原的评价是分为两个阶段的,前期是百分之百的肯定,后期是全盘否定。班固早年曾在写给东平王刘苍的奏记中将“灵均纳忠,终于沉身”与“卞和献宝,以离断趾”相提并论,认为二者都是因忠罹祸,实为忠君爱国的典范,希望东平王能够明辨忠奸,避免“汨罗之恨”的悲剧再次上演。班固还作有《离骚赞序》,分析屈原作《离骚》、《九章》的初衷,并点名屈原之死对楚国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这些史实我们不难看出,班固对屈原忠善的行为持有赞扬的态度,对屈原沉尸汨罗含有同情的意味。可惜后来班固入仕之后,深受朝廷重用,封建正统思想渐趋浓厚,加之受其父班彪“明哲保身”思想的影响,对屈原理解便有失偏颇起来,极尽歪曲自己以及刘安、司马迁等人对屈原所做的肯定评价。

到了东汉时期,《楚辞章句》的作者著名的文学家王逸对班固后期对屈原的评价非常不满,并高调赞扬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并在汉顺帝时,以:“逸与屈原,同土同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窃慕向褒之风,作颂一篇,号曰《九思》,以禅其辞”为目的,创作了《九思》。在梁代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一篇名为《辨骚》的美文,专门概括王逸的观点,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并盛赞它们同为经典。

继王逸之后,宋代的著名学者洪兴祖继续推崇屈原精神,驳斥否定屈原大义的歪风邪理。例如针对北齐颜之推发表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他就从儒家伦理观点出发给出了有力反驳:“屈原,楚同姓也。同姓无可去之义。”并指出儒家思想的鼻祖孔子也是 “见危授命”的倡导者。

到了近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看待问题更加理性,对屈原爱国精神、文学成就、政治抱负也有了新的认识。例如,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还说:“如果生在中国,不读楚辞,不理解楚辞,枉为中国人。”现代大文学家、诗人郭沫若也称赞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鲁迅曾将屈原所作的《楚辞》与《诗经》相比较,并给予前者更高的评价:“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闻一多也曾高度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更是将屈原视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同一时期,屈原不仅在中华大地上获得了数不尽的赞誉,在世界上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1953年,屈原与哥白尼等文化巨匠一起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命名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两千多年前,屈原触动了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楚国百姓的爱国神经,两千多年之后,这位伟人以别样的姿态将中国形象展现给了世界。是的,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得到了世界的称颂,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骄傲自豪!

屈原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在屈原的身上,有着数不尽的闪光点,人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领悟去对他加以评价。屈原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就好比是一本知识丰富的宝典,像中国的《红楼梦》、外国的《哈姆雷特》一样,让人常读常新。

没错,屈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是那么的辉煌,为我们谱写了一篇震撼心灵的华美乐章,的确值得称颂!第二章  余心之所善:少而好读书,善体恤民众

在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屈原诞生了。他相貌出众,风华绝代,从小便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他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对读书有一种非比寻常的热爱;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为后人留下“读书洞”与“巴山野老”的佳话。第一节屈家有男初降生

自古以来,便有人杰地灵的说法。在屈原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的故乡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有香溪蕙草,有奇鸟虫兽……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灵杰宝地,屈原降生在这样一个地方,对他的成长以及品格塑造有极大益处。

屈原的出生地是今湖北省秭归县,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它是处于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中间地带的一块神奇土地,它风光瑰丽,钟灵毓秀。居住在此地的百姓可依山垒房,临水搭台。据《归州志》记载:“州虽僻壤,但东通吴会,西接重夔,南达荆郢,北抵襄樊,洵所谓重地之咽喉,长江之锁钥也。”此地真可谓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仅屈原,美女昭君、诗人孟浩然等也都出生于此。除地理条件优越外,此地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源地。

商朝时期,这里是归国辖地;公元前1027年,周成王为奖励和起用有功朝臣的后世子孙,将丹阳之地赐予熊绎,封其为楚君,今秭归便为楚子国;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楚封熊渠嫡嗣熊挚别居归国故地,为夔子国;公元前634年,因熊挚后裔不祀祖先,楚王便遣师灭夔,将此地重新并入楚国,称归乡。西汉元始二年(2),置秭归县。而秭归这个名字,就是因屈原而来。《水经注》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秭归。”其中“秭”是后来由“姊”演变而来的。

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当时还叫作归乡的秭归县,是一个青山环绕、绿水长流、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村子里住着一户破落的屈姓贵族,主人名为伯庸,这便是屈原的父亲。伯庸与楚国国君是本家,屈姓是由先祖屈瑕而来,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因被封于屈地,后世子孙便以屈为姓。

屈原出生在公元前340年夏历正月初七这一天,赶巧是寅年寅月寅日,是千载难逢的好日子,因为古时有是“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之说。所以伯庸给儿子取名为“平”,平者方正,指天,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像天公一样正直无私。又名“原”,原者宽平,指地,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像大地一样调养万物。屈原字为“灵均”,因正月初七是为“人”日,这样一来,天、地、人之性灵便都集于屈原一身。天地人合一,是古人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有福气的象征,更是一种能成就经天纬地之才的希冀,可见伯庸为屈原取名的良苦用心。

屈原终于踏着五彩祥云,来到了楚国的大地上。他的降生,就好比是一轮喷薄欲出的朝阳,给积弱中的楚国贮备了光芒万丈的力量,给整个动乱的年代注入了温热的希望……第二节玉树临风美少年

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屈原,自幼便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因为家庭氛围好,屈原小小年纪便与众不同。公元前333年,时年7岁的屈原身材修长,举止文雅,在同龄的孩子还在淘气玩耍时,他便已有翩翩少年的风度了。

年少的屈原,到底有怎样的风采?年少时的屈原长得是雪肤玉肌、唇红齿白,除了相貌出众外,屈原的品性更是无可挑剔。他生性谦和,修养极好,总是谦虚待人。他喜欢一个人独处,很少与同龄的小孩嬉戏打闹,更不会做出格的事情惹父母生气,可以说是少年老成。屈原很喜欢动脑筋,常常一个人漫步在池边溪畔思考问题,而且还思考得非常投入,甚至偶有路人跟他打招呼他都视而不见。屈原尤其爱整洁,他所穿戴的衣饰都要洗得干干净净才行,他自己的房间物品也都摆放得井井有条。生人进入他的房间,根本就看不出这竟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的居所。他还喜欢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喜欢青山碧水,喜欢虫鸣鸟叫,更喜欢静开在山间的兰花和香草,还常将兰花香草当作饰物佩戴在身上。

说起屈原的爱整洁,屈原的家乡秭归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秭归香炉坪的正对面,有座三星岩,三星岩的半山腰,有个泉水井。井水如一面菱花镜子,清澈照人。井旁还立着一块古碑,石碑上刻着“照面井”三个大字,另有两行小字:“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修,以后切勿荒秽。倘有故违,定遭天谴!”据说,这是屈原年少时为方便梳头照面所挖。

有一次,小屈原用兰花香草把自己装扮得漂漂亮亮的,样子比女孩子还要动人。他的姐姐看到后非常惊讶,就想找面镜子让弟弟看看自己的俊俏,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就把弟弟领到了一个水缸面前,屈原看着水缸里的自己也惊呆了,原来自己这么好看,简直美得玉树临风。此后,屈原便天天梳头洗面,然后就跑到附近的小溪边照照是否规整,可是却总也照不出那日在水缸里的姿容。但是他总不能堂而皇之地天天在家中的水缸前照来照去,让人说自己臭美吧?忽然他想到,自己何不在三星岩上挖一眼泉水井呢?这样一来不是和水缸中沉静的水照出来的效果一样吗?于是,说干就干,可是小屈原只能自己悄悄地挖,因为他怕姐姐和父母知道了,又要笑话他臭美,尽干傻事。

当时屈原为了挖水井可谓是起早贪黑,不辞辛劳,后来他坚持不懈的决心感动了上天,得到了一位白眉白须的老山神的帮助,才最终挖成此井。传说小伙子们照了这口“照面井”,人品会更加端正;姑娘们照了,便心灵手巧,贤淑大方;而那些心中藏恶的人,若是站在了井边,水面上便会立刻跳出一个獐头鼠目的丑八怪来,吓得坏人们屁滚尿流,抱头鼠窜……

从以上传说中,我们不难看出屈原对个人仪容的看重。当然,注重整洁,喜欢打扮固然没错,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外在美,屈原便很可能成长为一个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因而,对其爱美的行为要加以引导才行。屈原的父亲伯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在儿子注重外在美的基础上,总是给他讲一些古代圣贤的故事,让屈原从中得到启发,进而去修炼自己的品行。伯庸常对屈原说的一句说就是:“孩子啊,一个注重自己衣着和外貌的整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心灵的洁净,懂得善恶是非。”

经过父亲的教导,屈原的一言一行比之前更加规整了。他到山间漫步时不会随意惊扰小动物了,也不会摘那些还未来得及开放的小花了,他在用兰花香草做饰物的时候,不再纯粹以好看的心态摘取了,而是懂得花儿的美丽寓意着高洁,蕙草的馨香有着圣人高贵的气质……就连对自己爱洗帽子的习惯,他都有了独特的领悟:“冠者衣之主也,置于头之上,冠不洁则心不净也。”也就是说,帽子是主人内心浊净的外在表现。

有一天,年少的屈原又到他常去的溪边散步,他看到溪水这么清洁,便又有了洗帽子的想法。屈原小心翼翼地将帽子放入水中,然后来回摆动,待帽子被溪水浸透之后,他便捞起来搓洗,只搓了几下,帽子便干干净净,这都是他平时勤洗的结果。洗完之后,屈原正欲沿着小溪踱步回村,忽然看见村里一户财主的小丫头端着衣服过来。小丫头常来溪边洗衣服,与屈原算是认识的,平时她见屈原总是沉思漫步也不打扰,今日见了屈原却主动开口,说主人待她不好,平日里非打即骂,今日又怂恿客人调戏她。屈原听完这小丫头的哭诉,心里十分气愤,直说“太可恶了!太可恶了!”可是他年纪尚小,对这样的恶门恶户也无能为力,只能尽力安慰这个小丫头。忽然,屈原拍着腿说:“坏了!脏了我的帽子!脏了我的帽子!”听了这话,小丫头很是不解:“他明明是刚洗了帽子,怎么又脏了?”屈原忙解释说:“你主人家行为这么卑劣,你经常在这溪里为他们洗衣服,岂不脏了溪水?我又在此洗帽,我的帽子不是也跟着脏了吗?唉……”说完,屈原赶紧离去,又找了一条清澈的小溪,重新把帽子洗了又洗才满意地回家。

据说,屈原洗帽有一日三次的癖好,即使在晚年流放江南时,也从未改变。屈原小小年纪便品貌出众,明辨是非,果真是个风华绝代的美少年!人们看到这样的好少年,总是感叹:这孩子,真是与众不同,若日后能得到好的引导,再加上他自身的悟性,必能成大器。第三节石洞读书少年郎

屈原从小天资聪颖,喜欢沉思,有极高的悟性,对读书也是十分热爱,更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见儿子对读书这么热爱,这么有天赋,伯庸便常常教导屈原说:“千经万典,治世为先,千忙万急,效国为重。要多多读书,长大了才能报效国家,只有国家振兴了,老百姓才有希望。”于是,屈原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胸怀大志。不管是讲治国安邦之道的书籍,还是介绍民俗民风的诗歌屈原都用心去读。对父亲伯庸为他专门推荐的《尚书》、《诗经》、《彭咸传》、《伯夷传》、《巫阳曲》等书,屈原更是百看不厌,潜心研读。

公元前330年,屈原刚满10岁,但是在乐平里官学里却已是个读书不少的优等生了。每天一大早,小屈原便邀同伴早早赶往学堂。大家这一路上不是像别的小学生那样逮蚂蚱捉蚂蚁,而是兴趣盎然地探讨老师讲过的内容,以及炫耀自己又读了哪些书。

在学堂里,屈原是个勤学好问,乐于助人的好学生,可是却也是个让老先生头疼不已的“问题生”。因为他总是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把老先生问得瞠目结舌,十分尴尬。而且小屈原还总是在课堂上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像什么《孺子歌》、《庚癸歌》之类的书在他的小书桌里一翻一大摞。对此,屈原的父亲伯庸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孩子兴趣广泛是好事,一个人要想早日成材,只学些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远远不够,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更多更好地吸收前人智慧,汲取最富精华的知识。

转眼夏天到了,屈原放学回家也越来越晚了,几乎每天都是牛羊下山鸡上笼的时候才慢吞吞地回家。一开始,伯庸认为孩子是在学校里用功读书,也就没太在意。后来,他见平日里和屈原一同上下学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回来得很早,便觉得事有蹊跷,心想屈原是不是在外面结交了什么不好的朋友,可是看屈原平日的行为又不像。

有一次,到了掌灯时分,屈原还没有回来,屈原的父母便再也坐不住了,赶紧带着屈原的姐姐女媭和邻居一起去找屈原,可是找了一圈也不见他的踪影,回家后却见屈原端坐在家中读书,问他去哪儿了又不说。

第二天,女媭在弟弟放学后偷偷跟在他的后面,心想:“我这个斯文儒雅的好弟弟,怎么看都不像是去跟坏人厮混,他最喜欢亲近大自然,最喜欢到山中林间,还有小溪旁散步了,今天准是又去摘香草,我倒要跟着看看!”

女媭跟着弟弟来到小溪边,正得意自己的猜想没错时,却发现弟弟突然不见了。女媭有些着急,以为弟弟越过小溪回家去了,便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走地往家赶,到家后听母亲说屈原没回来,她便越发惊奇了,赶紧又折回小溪找屈原……

女媭来到屈原消失的地方仔细寻找,才发现小溪旁原来有一个天然石洞,洞口虽然不大,里面却别有洞天:洞壁上有常年溶积形成的特色图案,姿态万千,令人惊叹。洞顶上悬挂着琉璃似的钟乳石,晶莹如玉,煞是好看,而且还有岩浆水顺着“琉璃”滴答滴答地往下落,声音甚是悦耳……再往里看,却见屈原竟俯在类似书桌板凳的石头上睡着了,脸上还带着笑意,像是在做着一个美梦。女媭不忍惊扰弟弟,便轻手轻脚地参观起来了,原来石洞里放着好多书,都是些民歌俚曲,像《楚公逆镈》、《楚人歌》、《沧浪歌》、《优孟歌》、《越人歌》、《徐人歌》、《孺子歌》、《庚癸歌》、《巫风》、《丧歌》、《楚声》、《渔夫歌》、《樵郎谣》、《蚕花曲》、《五谷调》以及《采菱》、《阳春白雪》、《招魂》、《涉江》等。

看到这么多书,女媭惊呆了,她没想到弟弟小小年纪竟然能读这么多书。让她不解的是,这些书有的是禁书,家里根本就没有,屈原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女媭轻轻地拍醒弟弟,想问他是怎么回事。屈原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看到姐姐,有些激动地说:“姐姐,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看,我的小书屋还不错吧?”女媭问屈原这些书哪儿来的,屈原答道:“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咱们楚国的诗歌,于是我一有空便去找附近的渔翁、樵夫、猎户、蚕女、巫师、庙祝,向他们搜集民间歌谣,然后到这个小石洞里记录、整理、吟诵。后来,大家看我对诗歌这么热衷,就纷纷把藏书拿出来让我学习,所以小石洞里的书就越积越多了。我每天放学后都跑过来读书,不到天黑都舍不得回家呢!”女媭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弟弟这么好学,看来母亲是错怪他了。于是,女媭高高兴兴地领着屈原回家了。

到家后,女媭向父母禀明了一切,好在他们的父母都是思想开通的人,并不干涉屈原读那些学校明令禁止的书籍,只是嘱咐屈原不要影响学业。得到家人的默许后,屈原便每日正大光明地跑到石洞里读书,有时候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他还会主动回家向父亲请教。慢慢地,屈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而他在石洞读书的事情也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小山村都知道屈家有个在石洞里发愤读书的好儿郎,还把小屈原当作了自家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如今,屈原读书的这个石洞仍在秭归县响鼓溪深谷的半山腰上,清朝同治年间人们曾在洞口刻上“读书洞”三个字,后来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日渐模糊,现在又重新立了一块新碑。乡间盛传,夜间行经洞旁时,隐约可以听见洞内传来的读书声。事实上,这只是夜深人静之时,洞内的山风水声交织而成的一种特殊声音给人的错觉而已。不过不管怎样,“读书洞”都留有屈原当年勤奋学习的遗迹,值得后人欣赏。第四节巴山野老的造访

屈原石洞读书的欢乐已随着夏季的离去而逐渐消淡,好在乐平里的秋季并不单调,满山遍野的金黄色为屈原带来了不少收获,而今严冬已至,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惊奇的事情在等着屈原。

严冬时节,空气中透着刺骨的冷,北风呼呼乱叫,雪也比往年来得更早了些。在这样的大雪天,溪边林间是无从下脚了,散步便成了奢望,因而白天除了上学也没有什么可做的。不过到了晚上,屈原就又有了自己的乐事——“读杂书”。那些平日里不能被带进学堂的好书,到了晚上都可以正大光明地阅读。这天晚上,屈原正坐在一盏油灯下,读一本白天借来的记载民俗的书,他深深地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读得如痴如醉。窗外虽有狂风暴雪,可对此时屈原而言都与自己无关。

到了四更天的时候,屈原感觉有点冷,便起身往自己身上披了一床棉被。当他正欲继续阅读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位老者在外唱歌,歌声由远及近,好像已经到了门前。屈原被这老者的歌声吸引了,连忙起身走到门的附近屏气聆听,他听到的歌词古老而陌生,其中有段歌词是这样唱的:

赶快把天门大大打开,

我要乘驾浓浓的乌云下来。

我命旋风作我的先导,

我使鹅毛大雪洗涤那空中的尘埃。

你盘旋着已经降临下界,

我越过空桑山跟随你来。

……

屈原正听得入神,耳边忽然传来了敲门声,屈原回过神来想:“这敲门人就是唱歌的人,我倒要结识一下。”屈原打开了房门,扑面而来的一阵寒风带进屋里一层雪,屈原揉揉被雪花迷住的眼睛,这才看见了来人,这人浑身是雪,简直就是昨天他跟姐姐拍的那个小雪人!来人不等屈原招呼便径自进屋,然后取下斗篷,将上面的雪抖到门外,之后又是跺脚又是拍身上的雪,全然不理会屈原的抱拳礼。不过,屈原也并不感到尴尬,他更好奇的是这位不速之客究竟是个什么人。屈原仔细打量了这个人:他披头散发,两鬓斑白,满脸皱纹,身材瘦小,鼻子被冻得通红,但是双眼却炯炯有神……看屈原这样打量自己,老人家便自报姓名:巴山野老。还说外面风大雪大,想要在屈原的住处借宿一晚。屈原虽然觉得老人的相貌和行为都很奇怪,但是本着乐于助人的心态,还是决定好心收留老人一晚。

将老人的住房安排好了之后,细心的屈原还吩咐厨房为老人端来热汤热饭。看着面前热气腾腾的饭菜,老人并不像屈原想象的那样立即就食,而是大声斥责屈原:“你这黄口小儿,也太没有礼貌了,不知道待客没有酒,客人是不进食的吗?”屈原听后连拍脑壳,抱歉地说道:“失礼失礼,我马上命人端酒来!”

吃着热菜,喝着美酒,巴山野老紧绷的脸上也有了笑意,待酒喝到酣处,老人又高声唱起了像来时那样的古老而又陌生的歌。但这次唱的歌与先前的基调不同,它带着些许忧伤些许愁苦。听罢,屈原便借机用自己所阅读的那些诗歌与老人攀谈了起来。或许是因为酒足饭饱的缘故,这位巴山野老的话也多了起来。他问屈原的家世,又问屈原平时阅读些什么书,屈原均一一回答了老人。从与屈原的攀谈中,老人似乎摸透了屈原的底细,他对屈原的贵族家世倒不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屈原小小年纪便博览群书。老人一改之前的态度,忽然很欣赏眼前的这个少年,似有感叹地说道:“好小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头脑也很灵活,从今若是发愤图强,日后必有一番大作为啊!”

听老人这么一说,屈原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谦虚道:“多谢您的夸赞,不过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我喜欢读书,不管是治国良策,还是民俗俚语我都乐于阅读。”老人听后,哈哈大笑:“好啊,这正是我欣赏你的地方,不局限于书本知识,阅读广泛,还能将爱书的热情落实到行动上,深入民间,搜集素材,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视野也会变得宽阔起来……”

看老人有这样的见解,屈原就放开胆子与他倾心交谈,把平日里那些在先生和父亲那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一股脑儿都抛给了这位巴山野老。老人在讲解中,不时引经据典,对各类名书可谓如数家珍,把屈原听得是如痴如醉。两人谈到高兴处,老人还会即兴赋诗,屈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