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大夏书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0:23:16

点击下载

作者:李镇西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大夏书系)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大夏书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大夏书系)作者:李镇西排版:KingStar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1-01ISBN:9787567525665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1981年,大学毕业前夕大学毕业照参加工作第一年的秋天,我和学生们在野外收获我们共同的快乐1985年,开卷阅读1985年,伏案写作1989年2月,我和高90届一班的学生躺在风雪峨眉山巅摆成“一班”字样1999年秋天,我和学生一起读《傅雷家书》2000年4月,我要出差前,学生们舍不得我,希望我在走之前再和他们玩一次2003年4月,我在郑州上公开课2004年9月1日,我读完博士后重返学校,又当上了班主任2005年春天,我带着高一学生在春游途中2005年春,我和学生在油菜地里上语文课2009年1月,作为校长的我当上了班主任,周末我和学生在公园里比丑2009年冬天,我和孩子们在校园里玩捉迷藏代序是否还保持着最初的童心?

从教近32年了,但我至今还记得第一天走进乐山一中校园的情景。

那天早晨,我很早就起来了,骑着自行车来到校园时,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还没到校呢!我一个人站在操场上有些激动,仰望天空布满的朵朵花儿一般的朝霞,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张灯结彩地祝贺我,祝贺我这个新老师。我想,我就要在这里开始我的教育人生了,在这所学校里,我也许会工作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几十年,直至退休。当然,也许我会中途调离,但我这一辈子都会做教育,这是毫无疑问的。

学生们陆陆续续进校了,我朝教室走去。“老师好!”一个声音响起。我没有反应,继续朝前走。“老师好!”声音大了一些,我仔细一看,是迎面而来越走越近的一个男孩发出的,他分明是在对我说。啊?原来是在向我问好啊!我赶紧很认真地大声回道:“你好!”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对我说的“老师好”,那份激动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因为这声问候提醒我,我已经是老师了,以后所有学生都会对我说:“老师好!”那一刻,我的眼前春暖花开。

31年后的今天,我问自己:“我还保持着最初的童心吗?我现在已经是许多人眼里的所谓‘专家’了,可是,我内心深处还拥有当年第一次走进校园,踏上讲台的那份纯情,那份憧憬,那份真诚吗?”

然后,我又无愧地回答:“是的,我依然保持着!”我为此自豪。

2012年,我请北京的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来我校的附属小学讲课。我们刚走进校园,一群孩子看见我,便飞奔而来,一边跑一边叫:“李老师,李老师……”跑近后,也没有什么事,就往我怀里钻,在我身上蹭,嘻嘻哈哈,叽叽喳喳。当时王老师说:“李老师,孩子这么喜欢你啊!你看,一见了你就直往你怀里扑啊!”

孩子们喜欢我,是因为我也很喜欢孩子们。而这种“喜欢”正是我当年踏进校园最原始、最朴素的原因。30多年后这份情怀依然纯净,我很自豪。

无数人问过我:“李老师,你有没有过产生职业倦怠的时候?”我说:“如果我说我也有过,你们可能会觉得我很真实,会认为李老师‘是人不是神’,但那恰恰不真实,因为真实的情况是,我从来没有产生过职业倦怠。我知道现在有人也许会认为我的答案很假,但我必须诚实。”

想想,时刻保持着最初的童心,随时都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一块儿,这是何等的开心!从事如此开心的职业,怎么会倦怠呢?

怕就怕本来一颗纯净的心渐渐蒙上灰尘。工作的第一天,面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老师好”,你会感动,会欣喜,进而也激动地大声回应“同学们好”;但十年之后呢,同样是面对孩子们叽叽喳喳的问候,你可能已经不激动了,只是用鼻子“嗯”一声,算是回答;再过二十年,当又一批孩子们同样叽叽喳喳地对你说“老师好”的时候,你甚至可能因为习以为常而不屑搭理了——如果真的这样,说明你的童心已经失落,而幸福则已经离你远去。

职业倦怠往往体现为不再激动,不再欣喜,校园里的一切对你来说,都司空见惯,一切都是“就那样”。

第一天踏上讲台的时候,我们是那样的纯粹。没有功利心,没计较过收入,没想过如何算“工作量”,也没想过什么“教坛新秀”“市优青”“省级骨干教师”之类,想的只是怎样把眼前的这一堂课上好,怎样把眼前这群孩子带好,那时候,教育就是教育,而不是“荣誉”,不是“职称”,不是“论文”,不是“课题”……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下课后孩子们一声声无邪的笑声,就是我们全部的追求。

因为单纯,所以快乐。2013年12月27日第一辑情寄教育用童心报答童心

这是我学生的一篇作文——

1985年5月13日,星期一。

下午读报课时,李老师跨进了教室,照例给我们读小说。突然,陈晓蕾站了起来:“李老师,请您出去一下,好吗?”李老师莫名其妙地跟着她出了教室。戏剧般地,班干部潘芳奕迅速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了一个秘密计划,大家一致赞成。几分钟之后,李老师又莫名其妙地被请回了教室,迎接他的是神秘而兴奋的笑声……

紧接着的几天,同学们暗中忙碌起来……

5月17日,那一天终于到来了。语文课的铃声一响,李老师便走了进来。

值日生罗晓宇用清脆的声音喊道:“起立!敬礼——”

顿时,一阵春潮般的声浪从每一位同学胸中涌出,回荡在教室里:“祝——李——老——师——生——日——快——乐!”

李老师惊愕了,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前排的谈俊彦走上讲台,双手捧着一封信:“李老师,这是全班同学的祝贺信!”班长彭艳阳捧着一束还带着露水的玫瑰花从后排跑到讲台前,庄严地向老师敬了一个队礼:“李老师,这是全班同学献给您的鲜花!”

李老师完全不知所措了。又有十几位同学涌上了讲台,包括抱着一大摞礼物的张锐——霎时间,讲桌上堆满了鲜花、蛋糕、影集、笔记本、生日卡……兴奋和得意在每个同学心中荡漾着:让辛勤的老师惊喜,让尊敬的老师幸福,正是我们的心愿!掌声有节奏地响着,伴着笑声。“今天,并不是我的生日啊!”呆了半晌儿,李老师这么说。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道:“肯定是的,5月17日,没错!”“老师,要诚实哟!”

……

我当然是诚实的,不过当时我又不敢向学生坦白我的生日应该是9月29日。学生为何错把5月17日当我的生日呢?至今是个谜。七年后的今天,当我抄录这篇作文时,我耳边好像还回响着学生们那热烈、真诚而又带着几分顽皮的掌声和笑声,因而禁不住心潮澎湃!当时,面对童心,激动的我用颤抖的声音说了几句肺腑之言:“我并不是一位好老师,可同学们对我这么好,我实在受之有愧啊!但是,从此以后,我将竭尽全力做一位好老师,用我的童心来报答同学们的童心。请同学们,不,请朋友们监督我!”

这事发生在我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在这之前,我曾三次气急败坏地打学生(虽然不是我班学生)——仅以此例,就足以证明“我并不是一位好老师”的话绝非我在学生面前故作谦虚。但是,从那时起“用童心报答童心”却成了我真诚的誓言,并为之努力实践——

为了报答童心,我尽量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每带一个新班,我都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工整地抄贴在我书房的最醒目处,每个学生生日那天,我都送上一本小书、笔记本或其他小礼物。每次放假,我都安排一次与学生的旅游:我曾与学生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面,让飞花溅玉的瀑水把我们浑身浇透;我曾与学生穿着铁钉鞋,冒着风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巅;我曾与学生在风雨中经过八个小时的攀登,饥寒交迫地进入瓦屋山原始森林……每一次,我和学生都油然而生风雨同舟、相依为命之情,同时又感到无限幸福。这种幸福不只是我赐予学生的,也不单是学生奉献给我的,它是我们共同创造、平等分享的。

为了报答童心,我力争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科学精神与民主气息,让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变过去教师一人说了算的“人治”为全班学生运用集体制定的班级法规互相制约、共同管理的“法治”,并将自己也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和学生一起建设班集体。在思想教育方面,我在遵循基本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始终把目光对准学生的心灵:善良人性的保持、正直品格的塑造、现代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锻炼,以及青春心理的辅导……特别令我和我的学生欣慰的,是我们共同进行的“未来班”教育改革的成功。《中国青年报》《教育导报》《教书育人》等九家报刊先后登载了“未来班”的事迹。在“未来班”,我引导学生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勤奋学习、关心集体、参与改革。为了让教育充满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的浪漫色彩,我们为“未来班”设计了班徽、绘制了班旗,还创作了班歌。当学生们唱着由他们自己作词、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同志谱曲的班歌时,他们感到多么自豪,多么受鼓舞,而我受到的却是教育和鞭策:与我们素不相识的谷建芬同志并不是教育工作者,她却对下一代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而我身为教育者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职业呢?

为了报答童心,我在语文教学上不停实践、不懈探索、不断创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改的指导思想:“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立足课堂,就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读写听说的基本训练,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体系;面向社会,就是要使语文教学充满时代气息,让学生在热爱、关心国事的过程中广泛地吸取语文养料,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深入心灵,就是要使语文养料和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相渗透与融合,以形成美的情趣、美的心灵、美的人格,同时,学生能在实践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在“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的思想的指导下,我进行了一系列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的尝试:“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促进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全面提高”的三年语文教改实验,“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学民主化探索,以“扩大阅读、丰富生活、充实思想、训练思维”为特征的作文教学改革,以及“质疑式教学”“竞赛式教学”“表演式教学”等课题教学形式的创造与实验……比起全国语文界各位专家、大师们的改革,我的这些尝试当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毕竟已经开始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这些成果正鼓舞着我继续前行。

为了报答童心,我立志成为创造性、学者型的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的教育理论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太狂妄”,但我始终欣赏这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不是好士兵!”也许我一直到退休也不过是一名普通教师,但这并不妨碍我现在为自己由衷热爱的事业(因为我由衷热爱自己的学生)提出一个高远的目标,并终身奋力攀登。从1985年起,我开始有意识地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当今中国的一些教育难点与热点。这些总结与思考陆陆续续地变成近百篇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沉重的思考——中学生教育危机原因初探》(《中国青年报》)、《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中国青年报》)、《班级管理民主化尝试》(《中国青年报》)、《谈语文教学的民主》(《教育导报》)、《以口语训练促进阅读教学》(《天津教育》)、《把录相引进语文课堂》(《四川电教》)、《现代文阅读能力结构初探》(《乐山教研》)……

从教十年,我成长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我取得过一些成绩,也遇到过不少挫折;受到过许多领导、专家、学者、老师的指点帮助,也引起过个别人对我失误的幸灾乐祸或对我成功的妒火中烧……但无论何时,给我以清醒头脑与坚强意志的,还是我的学生:当我重病卧床,学生给我送来录有他们安慰话语和歌声的磁带时;当我站在寒冬的讲台上,一位常被我批评的学生递上一张写有“请穿上大衣,当心着凉”的字条时;当我即将外出开会或讲学,学生们深情地说“李老师,您可要早点回来”时;当我在一个元旦的早晨,打开寝室门,惊讶地发现门上插着一束鲜花,花带上一行“李老师,愿您永远是一轮初升的太阳!”的小字在朝晖的映照下灿烂夺目时……热泪盈盈中,我真诚地感到:一切荣辱得失,比起这一颗颗炽热的童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

仿佛是历史的重演,1990年高考前夕的一次语文复习课,我走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黑板上一行美术大字:“祝李老师生日快乐!高87级(1)班全体同学”。讲桌上摆着一份为我订做的特大蛋糕和一本有全班同学签名的精美影集。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向我送上一束鲜花:“李老师,您不用解释了,今天是不是您的生日并不重要,我们不过是借‘祝生’向您表达三年来我们对您的感激之情罢了!”我把生日蛋糕切成六十块与学生共享,然后抚摸着鲜花一字一句地对学生们说道:“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奖赏呢?不过,我欠你们的太多太多了!这笔债,我是永远也还不清的啊……”

但是,我愿以毕生的精力去偿还这笔“债”。是的,用童心报答童心,这就是我献身教育的原动力。如果有人认为我的思想境界不够高的话,那么,我想借用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来强调我的教育信念:“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我把心灵献给孩子》)不过,根据自己切身的感受,我还想冒昧地替导师补上一句:“以及孩子对我的爱!”1992年8月19日

整理附记

我最近在整理文稿时发现,“童心”是我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读者还将在后面的文章中频繁地读到这个词。但是,这个词往往是自然而然从我笔端流出来的。因为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孩子们的那一颗颗童心——尤其是在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物质化的时代,那一颗颗童心更显得晶莹洁净。我已经拥有了并且正在享受着学生们的童心,同时,真诚地想要报答学生们的童心,这的确是我工作的原动力。所以,当《语文教学通讯》约我写一篇教育随感时,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想到了这个标题:“用童心报答童心”。

从教30多年之后的今天,再读本文,感慨万千。我是1982年1月走出大学校园的,过了春节便踏上了中学讲台。仿佛还是昨天,但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了。当年20岁的小伙子,已经50多岁了。但我非常自豪而坦然的是,我胸中的一颗童心,依然和32年前一样纯净而透亮!正是这颗童心让我不老,也让84届之后的87届、90届、93届……的历届学生都爱我。前年,我和我的学生参加《小崔说事》节目的录制,一个学生对记者说:“李老师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好朋友!”无论我现在有多少“荣誉称号”,都不及这句话更让我骄傲!2014年6月8日教育漫笔

大凡有事业心的年轻人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都热情有余而思考不足,自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而干劲冲天,却很少想过其他——将遇到的挫折、教学规律、教育理论、前人经验等等,只有等几年过去以后,才会冷静下来,就以前所满不在乎的东西进行思索、学习和研究。我更是如此,三年来,我的工作热情虽然自以为丝毫未减,却一天天感到力不从心,越来越外行了。我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受教育——被教育实践教育、被教育对象(学生)教育。我越来越感到:包括我在内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强调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学习最新的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的同时,往往轻视或忽视了对一些传统的、正统的、古今中外全人类所共有的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因此,这里我随意漫谈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独特的思想与观点,而只是我在教育实践中所切身感受到的一些众所周知的前人经验。望能以此与志同道合者一起交流、研究、探讨和争鸣。1.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直到现在,我才初步真正体会到“爱”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它所提示的教育科学规律;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才不得不承认,我以前是把师爱不自觉地停留在口头上,并且把师爱抽象化了。而教育实践使我开始理解这种爱的含义和表现形式。(1)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和沉思。

一些教师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固然应平易近人,但不可过分显得“孩子气”,丧失起码的尊严感。我却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教师任何“过分”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

一段时间,初84届(1)班的男同学酷爱“斗鸡”,无疑,这是很危险的游戏,于是我下令禁止:“首先是对你们正在发育的身体不利,其次在教室里、校园里一蹦一跳实在不雅……”在我看来,学生们应理解我的一片好心,况且我已晓之以理,但在学生看来,我是专横地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于是,“斗鸡”由公开转入地下,这意味着师生之间已产生了不信任。不久,我们班来到通江河滩郊游,我发现,在我宣布自由活动后,一些男同学互递眼色,像在商量什么,但又不好意思说。我看了一下四周柔软的沙滩,忽然明白了,便大声宣布:“来,请男同学组织一个‘敢死队’,与我‘斗鸡’!”孩子们在惊喜中雀跃起来。当我看到男生们一蹦一跳地向我轮番进攻,最后把我击倒在沙滩上,我感到很舒畅:同学们已理解我了,因为我并未扼杀他们的童心。

是的,我认为教育不应违背儿童的天性。当然,“不应违背”并非一味迁就,而是把童趣引导到正当的途径上和允许的范围内,这会使学生的心和教师的贴得更紧。如果教师本人甚至也保持或培养一点“儿童的天性”,那么,简直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融为一体。为了培养同学生的感情,我努力准确地记住每个学生的生日,并坚持在学生生日那天送去一个小小的礼物,假期时也不例外。参加工作以后的每年正月初一,我都邀约学生带上香肠、小香槟、糕点,一起来到郊外,在欢声笑语、追逐打闹中共度新春佳节。跟孩子们一起捉迷藏、一起“丢手绢”、一起打水仗、一起包抄手……的确是一种享受。

教师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依恋感,有时会产生连教师本人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永远也忘不了1983年11月16日上午的第四节课,那天,我即将去医院病休一周,但班上的情况却使我气愤之极:课堂纪律差,教室卫生差,不少人对集体漠不关心,一把鸡毛掸子不知被谁弄断了,却无人过问……在上课开始时,我压住气愤,悲哀地说道:“同学们,我对你们绝望了……两年来,我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同学都难过地低下了头,大部分同学竟伏在桌上哭起来,教室里一片抽泣声。我也流泪了。我并未批评哪一个同学,我甚至连一句发火的话也没说,可是每一位同学都感到,是自己让老师伤心了,于是他们也伤心地哭了。我不辞而别一周后回到班上,看到教室已被清扫一新、三把鸡毛掸子插在讲桌上,科任老师反映学生纪律很好(外语老师还不知道这个班一周都没有班主任),每天的读报课,文娱委员毛利便组织大家练歌,为学校的“一二·九”歌咏比赛作准备……这令我欣喜的变化,与其说是靠教育,不如说是靠爱的感化。(2)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尽量(只能做到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部分——人的自尊感。

在这一点上,我的教训多于经验。我曾多次苦恼过:为什么我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孩子们,可一些学生还是对我很冷淡呢?不久前我和一位学生的邂逅,使我找到了答案。那天,我在校园内碰到了原初84届(1)班、现高84级(2)班的付饶。她在我班时,我曾为她花费了大量精力:谈心,补课,不止一次冒着烈日去她家家访,她呢,也很关心我,初一时,她曾悄悄地把治喉病的药从门缝里塞进我的寝室。不料,在那次相逢中,她对我相当冷淡,从仅有的几句交谈中,我甚至感觉到了她对我的反感。最后她以火山爆发般的口气直言道:“是的,我对你就是恨……你自以为你是为我好,但是你伤过我的自尊心。你还记得初三时我写的那张大字检查吗?”哦,我想起来了,初三时,她违反了学校纪律,我出于严格要求,责令她写了一份检查,并用大字抄出来贴在校园内。当时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因为之后违反学校纪律的人明显少了,没想到现在……“也许你李老师是对的,‘严格要求’嘛,‘维护集体荣誉’嘛,可是,我却因此而出名了,‘付饶’,全校都晓得了!……”我惊慌于自己当时为何没察觉到她的想法:“你为什么当时不对我说你的不满呢?”“要毕业了,我怕你……所以,心里不服还是假装诚恳,写了检查……”这之后到现在,付饶每次碰到我都不搭理,但我却不怪她,甚至还感谢她,因为通过她,我毕竟得到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如果我们在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那么,这好比是我们一方面热心播撒师生感情的种子,一方面又在粗暴摧残师生感情的幼芽。

在1984年秋季运动会上,我参加了男子1500米长跑,在我筋疲力尽之际,我听到跑道旁一个胆怯、羞涩的声音:“李老师,加油!……”人声鼎沸之中,这一声最动我心弦,因为这是高84级(1)班耿梅的声音,她在初中时,曾被我伤过自尊心。在初中毕业那天,我叫学生给我写一封信,专门提意见,“发泄不满”,耿梅这样写道:“李老师,您还记得吧,初一时,有一次我惹您生气,您找来了我的家长,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点名地说我是‘厚脸皮’,当时我不服气地争辩了几句,您便叫我站起来,列举了我‘厚脸皮’的六个标志,同学们都盯着我,我没哭。当然您也许是对的,但您却伤了我的心。”读着这封信,我的内疚之情是难以形容的,我甚至想再教一遍这些同学。我想:如果这些同学记恨我,也是我“罪有应得”!但是,耿梅并未记恨我,并且在我危急的时候送来一股温暖的力量,我怎不感到惭愧?“要是付饶也能像耿梅一样就好了。”我常想。但是,我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付饶,而不是耿梅,因而我也没有理由因付饶而感到委屈了。

上学期,初84级(1)班的男生彭涛有一次撒谎了,气愤之中,我把他叫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好多天,这个学生都闷闷不乐,我猛然意识到,我在“杀一儆百”的同时,又刺伤了一个孩子的心灵,我真是“本性难改”!于是,我及时找他谈心,并诚恳道歉。可是,过了不久,彭涛又欺骗老师、家长,他感到自己不可饶恕,李老师肯定会从严处理,可是我一点儿也没批评他,更没让全班同学知道此事,只是对他说:“相信你会改正。”果然,这之后他表现得很出色,不仅没有再撒谎,而且多次要求当班干部,他向全班同学声称:“我有能力当好班干部,请同学们不要小看我!”我想:假如他第二次撒谎时,我又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他,那么他是绝对不会有现在这种自信乐观、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的。

因此,我越来越信服这种观点: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部分——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3)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对自己所直接教的学生的爱,还包括对其他——外班的、其他年级的,甚至是外校的——学生的爱。

我曾两次出手打学生,而且在打的时候我都认为是出于对本班学生的爱护。一次是因为高84级(1)班的陈军到我班来捣乱,另一次是因为高84级(2)班的韦庆春在打篮球时欺侮我班同学。两次打了学生后,我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不错,老师不能打学生,这是小孩也懂的道理,但我打的不是学生,是“流氓”。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领导多次找我谈心,我都不服气。“要爱学生!”“严格,严格,严而有格。”“你不是在给学生读《爱的教育》吗?”校长喋喋不休地教育、开导我,我却感到委屈万分:“什么?我不爱学生?……”

我班学生是怎么看此事的呢?当然,大多数学生是支持我的:“就是该打!谁叫他欺侮我们,侮辱李老师呢?”这几乎是所有学生日记的主旋律。但是,也有不少数学生直言道:“老师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打学生。”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您说您不是他(指陈军)的老师,可是在所有看见您打人的学生眼中,您当然还是老师。”随着年级的增高,不同意我打学生的人越来越多了,并以不同的方式教育着我,这在毕业那天学生给我的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第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那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与师德是格格不入的。第二,对外班学生的轻视、敌视、任何不负责任的粗暴对待,同样会在本班学生中损害自己的形象,降低自己的威望,甚至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因此,我现在真诚感谢学校领导和不少老师对我的帮助,我应随时提醒自己: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教师,而不仅仅是某班的班主任;你周围所有的少年都是你的教育对象,你对他们都负有同样的爱和教育的义务。(4)教师以爱来教育学生,其成效如何,主要是看其所教的学生是否也具备了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内容。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这会使学生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如果仅限于这一点,那么,师爱的作用还远远未发挥尽。爱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出去。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不能说没有进行爱的教育,相反,这类教育还是相当轰轰烈烈的——“爱国主义”“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壁报比赛搞得热火朝天,但是,我总感到(恕我斗胆直言)不少学生是在言不由衷地慷慨激昂,这不是因为孩子们虚伪,而是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来说,这些“热爱”未免太抽象、太崇高(对高中生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在他们眼里,祖国之所以可爱,就是因为有“四大发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有“屈原、孙中山”。因此,我固执地认为,不管“热爱”什么,首先要热爱周围的人——爸爸、妈妈、哥哥、妹妹、邻居、老师、同学、旅途上偶然相识的伙伴、路上每一个普通的公民,热爱周围的环境——教育、校园、家乡的山水、所在城市的街道、宿舍大楼。如果学生对这一切都没有感情,那么,所爱之国又从何而来呢?

因此,我认为,特别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德育的起码要求(同时也是最高要求)就是集体主义教育。学生不守纪律、学习松懈、劳动不认真,甚至撒谎,都可以原谅,而对别人漠不关心,则是最不能容忍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甚至幸灾乐祸的学生,会真诚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从初84届(1)班起,我就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进行关心他人、热爱周围一切的教育。我把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作为学生必读的德育教材。我在班上立下规矩:凡是学生病休三天以上,班里必须派人去慰问;病休一周以上,班主任再忙也要亲自去看望。对于那些由于特殊原因,不能经常享受家庭温暖的同学,更应关心。李志英的家在仁寿县,但每当五一、十一和元旦来临,她都不会孤独,因为自会有关心她的同学们。在班里的中秋节团圆会上,不少同学还送给她月饼呢!

当然,要叫学生做一两件关心同学的好事,是极容易的,教师的任务是要努力教会学生自觉地关心每一个同学(而不仅仅是关心自己的好朋友)。在初84届(1)班,我发现姜茹、王琦、彭霞、杨虹几个女同学神情、动作异常,许艳、文丽还在课堂上互递纸条,经我反复调查,原来她们是在“策划”怎样捐款援助伍建同学。伍建是班上极不显眼的男同学,既不是三好学生,也不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因他父亲去世,家里困难,他便不想读书了。女生们听说后,不顾平时非常顾忌的严格的“男女界限”,积极发动全班筹款为他缴书学费。她们在给班长马庆的纸条上写道:“这件事一定不要让李老师和伍建知道。”这使我看出学生们高度的自觉性和纯洁的心灵。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爱的教育》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儿童都知道关心、同情别人。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少年更应关心别人,富有同情心。”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极真挚的情感和关心他人的“本能”,是无法用什么分数来衡量的。

难道我们还担心学生们这种无私的感情不会升华为对祖国的爱吗?学生们初中快毕业了,有同学提出捐款抢救大熊猫,我当然赞成。但是用什么方式呢?叫学生们自愿把钱交到我这里吗?或者叫班干部负责登记捐款者以及数目吗?如果这样,多少会使一些学生碍于面子而不得不交,这也就降低了捐款的意义。于是,我放了一个蓄钱罐在教室里,宣布:“愿捐就捐,多少不限,不记姓名。”结果学生们果真没让我失望。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同学们捐款都是出于高度的自愿——为了祖国。

这使我想起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观点:不应把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化,只是让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作文、讲演比赛,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爱祖国。2.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有一个很新颖的观点:培养学生干部的自治能力,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相对于过去什么都由老师一手包办,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认为,仅仅做到让学生自己管好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单纯叫学生自己组织一次活动并不困难,小学生都可以自己组织一场相当成功的足球赛。因此,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改革,应着眼于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而干部自治能力的培养,仅仅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1)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美好的东西,并自觉地将它巩固和发展,以逐步战胜自身的缺点。

我们往往视学生的心灵为未开垦的处女地,而总想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播种、耕耘、收获。于是,说教式教育产生了:总是企图在学生“空荡荡”的思想容器里注入些“美好的思想”。其实,至少对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心灵中本来就存在着固有的美德因素。因为从幼儿园起,他们就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良好教育;到了初中阶段,即使是品德再恶劣的学生,其心灵中也有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绝不是一块处女地,而是一片已经或正在生长着美好幼苗的肥沃田地。教师的责任,在于发现、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因此,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首先不是“灌输”,而是“发现”;同时也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克服缺点。

初84届(1)班有个男生韩军,在初一、二时,让许多老师头疼:课堂纪律较差,常常说话打闹,当然也有安静的时候——打瞌睡;学习更是懒散,我多次留他补作业,直到天黑;他的成绩当然很差。我多次找他谈心,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不厌其烦地家访,这些都收效甚微。但我发现他有个很可贵的品质:劳动时极为踏实,从不耍滑头。于是我多次在班上表扬他这个优点,同时又惋惜地对他说:“唉,要是你在学习上也敢于吃苦就好了。”游淑芳老师也经常问他:“韩军,你劳动这么出色,你的学习怎么样呢?”另外,他爱好无线电,但他家里极为反对,不准他订《中学科技》,我对他说:“我支持你爱好无线电,《中学科技》就订在我这里吧。但是,你的学习很差,肯定会影响你的这个爱好……”这一切,显然触动了韩军的心灵,渐渐地,在学习上他明显地刻苦起来,早起晚睡地学习,在课堂纪律上也进步了,最后,在初中毕业时,令人惊讶地考上了重点高中。他学习态度和学生成绩的巨大变化,是足以说明学生是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战胜自己的缺点的。

教会学生自己发现、认识自己的优势,并保持、发展这种优势,不断自觉地战胜自己的弱点,这是思想教育的艺术所在,真正掌握这门艺术,需要终身的探索和奋斗。(2)让集体舆论影响、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

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既是指教会每一个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让集体中的一部分学生影响、感化、促进另一部分学生。就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而言,后者更重要。

我们往往赞美这样的班主任,他总是善于通过促膝谈心对个别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的思想教育。不错,个别帮助有时是很有效的,仍值得提倡,但这绝不是最科学的方法。第一,教师如果把过多的精力花在个别谈心上,以至于无暇顾及其他大量的工作,几乎是得不偿失。第二,对一个“顽固不化”的学生多次谈心,往往只能使他心生厌恶、反感,越来越满不在乎。我就常常陷于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之中。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良好的集体舆论,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学生影响学生,往往会收到比个别谈心更好的效果。

初84届(1)班的薛梅最使我感到棘手,她从小失去父母,因而家庭教养极差,而且脾气很怪,对什么都很冷淡,集体观念也很差,我找她谈了几次,她明显地很反感,于是我决定通过同学来影响她。一次,她在校园里随地扔果皮,被罚扫校园,我没有批评她,而是悄悄叫彭艳阳、王小勤几个同学去帮她扫地,以此感化她。我还叫组长多接近她,首先是和她建立感情,然后再引导她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帮班上抄黑板报,为同学的壁报画插图等。最终,她对集体有了明显的热情,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受到了同学的影响。

从初84届(1)班到初84级(1)班,我都在班里设立了书柜,书籍、杂志的借阅办法是学生随看随取,自由取书,看后自觉放回书柜。迄今为止,还没有丢失过一本书或杂志。这当然不能说明这两个班的学生都绝对诚实。有的学生也许产生过偷书的念头,有的学生也许在别处有过拿摸行为,但是,我敢肯定,凭着集体强大的正面舆论,也凭着对班集体的热爱,这些学生会意识到:在这个集体的小小范围内,是不应该偷偷地把书窃为己有的。我想:这种风气不是靠对一百多名学生逐个谈心所能铸就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让集体的舆论影响每一个学生,有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教师得首先设法造就一个良好的集体,离开这一点谈集体舆论的影响则成了“无米之炊”。(3)学生干部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达到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干部自治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引起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重视了。上海一些中学的教改经验证明: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绝不仅仅是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是把这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干部时,不要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独立组织几次活动或主持几次会议,而应着眼于让学生干部通过实际工作,培养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使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增强对生活的自信心。同时,使学生之间展开平等的道德、纪律教育,并锻炼他们的组织、管理、演说等能力。

在组建初84级(1)班第一届班委会时,我先让同学们选出了他们自己满意的正、副班长,然后我宣布由两位班长自己确定、任命班委。由于刚进初中,大家还不熟悉,这无疑给两位班长出了一道难题。因此我决定发动大家自荐,以培养更多人的奉献精神。于是,我以布什为竞选总统穿着印有“请选我当总统”字样的背心长跑宣传、罗马尼亚的中学生如何参加学校管理等为例,教育大家:一个人从小就应有自信心、进取心和为公众、为社会尽职献身的精神,这绝不是出风头和骄傲,而是高尚、正直和勇敢的体现。果然,放学后,30多位同学涌到班长那里报名。两位班长为了照顾众多的报名者,决定一个委员设两名,整个班委任期两个月,“第二梯队”“第三梯队”随时准备接替“不称职的班委”!这既是对未任命者的安慰,又是对新干部的警策。13人组成的班委,可谓机构臃肿,但是为了争取连任,干部们不得不挖空心思地没事找事干,于是生活委员卢文昭的“红领巾银行”成立了,宣传委员沈建的小报《鸣蝉》出版了,劳动委员潘芳奕的“卫生惩罚条令”制定出来了,文娱委员罗晓宇的“五线谱讲座”也开始了……总之,新干部的荣誉感和少年儿童的自我表现欲望促使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产生了。

要使学生干部担负起教育同学、维持纪律的重任。我从不要求小干部给我汇报某同学的坏表现(以免造成同学与学生干部的对立),我对小干部们说:“如果同学不守纪律,你们应设法帮助、制止他。动辄告状,是推卸责任的表现。”这样,学生干部不得不去思考工作方法。上学期第22周的一节自习课,我来到教室,往日的喧闹竟被鸦雀无声代替了,进去一看,同学们静静地在自习,但有两个学生流着泪站在座位上。无疑,学生干部用罚站的方式镇住了课堂纪律,这在教师看来,是不足取的方法,但是对学生来说,这却是他们自己管教自己的一个大胆创举。我们可以设想,久而久之,不仅是学生干部,就是全班同学也将意识到,良好的课堂纪律得靠自己创造。

如果学生具备了献身精神和进取精神,那么,他们会自觉乐意地去组织每一次班级活动,维持班上的好风气,想方设法帮助后进同学,这样,学生干部工作热情的源泉,就由兴趣、表现欲上升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了。如果教师善于培养并保持、发展这种责任感,那么,它将会由对一个班集体发展升华到对整个社会、伟大祖国的责任感,这——才是我们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的根本目的。1985年2月16日—19日(除夕)

整理附记

这是我参加教育工作后的第一篇教育文章。记得在1985年那个除夕,我在母亲家里写完《教育漫笔》最后一个字时,窗外响起了阵阵迎接牛年的爆竹声。那时,我不知道我第一次写的这篇有关教育的文章算不算“论文”(我甚至不好意思跟同行说我在写“论文”),更不敢相信后来在我偷偷地把它投寄到北京的《班主任》杂志后居然能被连载,但是,当时我心中实在是充满了一种丰收的喜悦!今天读来,虽然感到文章十分稚嫩,但我仍然十分激动和欣慰——激动于当年的那颗赤诚的童心,欣慰于这颗童心我一直保持到现在。

感谢当年《班主任》杂志发表我这篇幼稚的文章!对我来说,本文发表的意义远不在世俗的功利方面,而是给了我一个鼓励:原来教育论文可以这样写,而且完全可以这样写!从那以后到现在,近30年过去了,我发表了上千篇教育文章,出版了六十多部教育著作,而教育写作的起点就是本文。2014年6月8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

在重新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先生有一段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读着这段话,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今天的素质教育。说到素质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考试制度等等的改革,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当年陶行知所提倡的“乡村教育”是这样,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但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

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每一位教育者重温一下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纯洁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1.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致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参见1998年4月28日《中国青年报》:《我为孩子讨说法》)教育者因此失去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格的长城”,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心心相印”的情感魅力。

陶行知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这样真诚地大声疾呼:“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倘使我们肯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乡村儿童,那末,无论如何困难,必有达到目的的一日。否则天天背诵教学做合一,也是空的。我今天要代表乡村儿童向全国小学教师及师范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向孩子们也向他所热爱的老百姓捧出了他的一颗心。作为曾师从杜威的留洋学生,他本来已是一位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但为了改造中国的教育,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干。”他还鼓励他的儿子:“到最信仰民为贵的地方去作最有效的贡献。”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

先生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还反复强调要教育学生有奉献之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是毕业后才服务。在校时,就要在服务上学习服务。”正因为如此,他无情抨击中国旧教育是“走错了路”,因为这种教育不是教学生“给”而是教学生“拿”,他进而把这种教育抨击为“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明白一点,他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人、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先生明确地说:“有人误会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东西贡献给老百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不也正是我们今天一些教育者所缺乏的吗?2.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对儿童来讲,师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这就是理解。

所谓对孩子的理解,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我认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第二,善于发现并发挥儿童潜在的创造力。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对此,先生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会儿而你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能说,陶行知先生的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瑕的童心!教育者这样的童心,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吗?

正因为陶行知先生真正把儿童看作儿童,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所以,他同时又不仅仅把儿童看作儿童,因为他在和儿童心心相印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理解儿童不同于大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尊重儿童不亚于大人的创造能力,这突出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充满辩证色彩的儿童观。

先生曾这样深情地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你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你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你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你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还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这些充满感情的话,仿佛就是针对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现实所说,因而今天听起来,我们还觉得是那么振聋发聩。这究竟是因为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呢,还是因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步履太缓慢也太沉重了些?3.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的伟大正在于他对学生真诚的平易亲切。他说:“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还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

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但使先生赢得了他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也不仅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使他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而且也成为无数孩子及广大平民百姓最真诚的朋友!

毋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在师生关系上,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学校,师生关系成了“我管你从”的君臣关系;在某些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的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如此专制的教育,焉能培养出未来中国的主人和21世纪所呼唤的新人?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在先生那里,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远足郊游、去登山探险;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印巴核试验的影响、中东和平的前景或世界杯足球赛的风云……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4.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使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他的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但如果仅止于与学生交朋友,则无异于放弃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因此,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

换句话说,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先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

我认为,最能体现先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心的,是他的一段非常朴素而又十分精辟的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那么,在先生看来,什么是“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呢?

首先,要有改造中国的抱负。“我们要到民间去的学生,不要到天上去的学生。倘使因为环境不好即思迁,那么,城里不好搬到乡下,中国不好搬到外国,外国不好,再搬到什么地方去呢?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百万卷书有何益处?”第二,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他说:“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不动摇的基础。”第三,要有科学的精神。“我们要极力地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第四,要有创造力。“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所谓“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的理解就是: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铸造,情感只能以情感去点燃,而能力也只有靠能力来培养。应该说,先生本身就是有救国抱负、有大丈夫气概、有科学精神、有创造力的“大写的人”,而造就出千千万万这样的“真人”,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更是先生一生不懈的追求。这是何等崇高的理想,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这是先生伟大师爱的最高体现!

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正是提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吗?对比一下先生当年的教育理想以及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素质教育正是当年先生教育改革的继续。

早在1986年,江泽民同志就这样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巨人’。”李岚清同志也曾这样题词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为办好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作贡献。”

师德和师爱,当然不是什么新潮的教育观点;但我们把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陶行知教育中的师爱思想同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相提并论,也并非牵强附会的联系。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还有不少教育者并未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更因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切感到,使学生高素质的前提,是教育者高素质,而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冒昧地把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先生的那段话作个小小的改动用以自勉,并献给今天每一位真诚拥护并勇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志——

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祖国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1998年6月18日—20日

整理附记

本文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1998年年会而写。陶行知是我最崇敬的中国20世纪的教育家。就像我把苏霍姆林斯基称为“苏联的陶行知”一样,我把陶行知称作“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二人都是真正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的教育是面向最基层的劳苦大众的,他的透明的爱心始终是向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敞开的。对比我们现在一些热衷于培养“贵族”“天才”“神童”“精英”的应试教育,陶行知堪称素质教育的先驱!今天的中国,学陶师陶的呼声似乎前所未有的高涨,但我们的许多做法,恰恰远离陶行知的教育理想。因此,不喊口号,朴素实践,将陶行知的思想落实于我们每一个教育行为中,就是对陶行知先生最好的纪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