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6:50:24

点击下载

作者:李宏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读: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进一步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之中。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对外贸易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自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速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纵观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对外贸易的贡献巨大。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在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受到了影响,但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仍然达到22 07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 016.7亿美元,进口10 055.6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且在进口方面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

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的客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已经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出口相结合,利用我国外汇充足的良好条件,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及工业半成品,同时加强海外投资的力度,优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国不仅需要更多的人关心国际贸易,同时也更需要更多的人才认真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政策和操作技巧,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本教材在系统阐释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上,着重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进行了详细阐述。教材的总体框架由天津财经大学李宏教授负责设计,全书共分2篇18章,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1~8章为

理论和政策篇

;第9~18章为实务操作篇。参与本书编写的成员分工如下:李宏、赵晓晨(第1章);陆建明(第2章);施炳展(第3章);杨珍增(第4章);王维薇(第5章);王岚(第6章);曹杰(第7章);王晨钟(第8章);王艳(第9章);王虹(第10章);李秀芳(第11章);梁秀伶(第12章);耿伟(第13章);周华(第14章);王捷(第15章);曹杰(第16章);王岚(第17章);唐丽(第18章)。全书由李宏教授总纂定稿。在编写过程中,其他老师和学生们为本书的资料搜集等也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同时为便于广大师生使用本书,教材还配套有教学课件、习题集等,以上教学资源可通过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下载。

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错误和遗漏,还请读者批评指正,为本书提出宝贵意见,联系邮箱是lihong0936@126.com。

编 者理论和政策篇

第1章 国际贸易概述

【本章学习要点】

1.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

2.国际贸易的含义及分类

3.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方法

1.1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的历史差不多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早在公元前20世纪,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欧洲国家就广泛开展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并形成了一个连接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的贸易网。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由此而开始的世界市场革命拉开了近代国际贸易的序幕。18世纪末发端的产业革命使世界史进入了现代国际贸易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有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多边贸易体制的进展,国际贸易更是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1.1.1 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国家的形成,二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而这两者都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逐渐扩大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依靠共同劳动获取极为有限的生产资料,在氏族部落成员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因此,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国家、商品生产和交换,因此也就不存在国际贸易。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别原始部落之间偶然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或赠送。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畜牧业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商人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获得发展,阶级和国家相继形成。于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商品交换开始超越国界,产生了最初的国际贸易。1.1.2 国际贸易的发展

1.奴隶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因此,国际贸易的范围极受限制。当时,进行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供奴隶主和王室享乐的一些奢侈品及奴隶。主要的贸易国家有欧洲的腓尼基、希腊和罗马。我国在夏商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但是,尽管如此,有限的国际贸易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2.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

在欧洲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国际贸易活动很少,其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除了盐、酒之类必需品的交易外就是买卖奴隶;到封建社会的中期,商品生产取得了一定进展,加之基督教在西欧已十分盛行,教会通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来获取和维护自身利益。公元11世纪以后,随着意大利北部和波罗的海沿岸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了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封建社会后期,城市的兴起和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交易品已从香料和奢侈品扩展到呢绒、葡萄酒、羊毛和金属制品等。

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发展较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茶、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输往欧洲;另外还有一条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开辟的中印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同马来西亚、印尼、印度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贸易关系,同时,通过印度又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北非和罗马的海上贸易。明朝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扩大了海上贸易,通过对外贸易把四大发明传播出去,也把欧亚各国的物产输入了中国。

虽然在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但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剥削阶级奢侈生活的需要,贸易主要局限于各大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商品生产也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封建制度的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加上生产方式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因此,国际贸易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大。

3.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紧密相联。马克思曾经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封建制度不同,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具有扩张性。资本的无限扩张决定它必须以大规模生产为前提,同时也必须以大规模销售为前提。在资本主义形成以前,国际贸易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本和市场,帮助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其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国际贸易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物,这在近代表现尤为突出。(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14、15世纪,西欧出现了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15世纪末16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对西欧经济发展和全球国际贸易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使参加国际贸易活动的国家和民族迅速增加,国际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交换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增加,世界贸易额急剧增长。

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从16世纪起,为了占领殖民地和争夺国际贸易霸权,展开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战争,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卷入。说到底,就是要争夺殖民地和国际贸易的控制权。这种争夺战既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又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段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式确立。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60年代,随着蒸汽机的发明,欧洲各国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大机器工业,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产品大大增加,国际分工开始形成,这就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空前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工具的显著改进和广泛使用,又便利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种类越来越多,贸易方式随信贷发展而不断进步,专业性国际贸易组织机构诞生。于是,国际贸易从原先局部的、地区性的交易活动转变为全球性的贸易活动,而且有了惊人的巨大发展,

由于率先进入工业革命,英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国际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整个世界成了英国大工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到了19世纪中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展起来,在世界市场上与英国展开了竞争。(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在这一时期,欧洲和美国发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其成果的应用,对世界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国际贸易运输条件的改进,使全世界铁路长度由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4万公里,商船吨位由1870年的1 680万吨增至1910年的3 460万吨,一般船舶航速从每小时14海里提高到24海里,运费则降低一半以上;资本高度积聚和集中且输出急剧增加,1862年海外投资总额为20亿美元,1913年增至440亿美元。这些客观条件的变化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参与世界商品交换的国家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趋加强。

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控制了国际贸易,垄断并瓜分世界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国际贸易成为垄断组织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一种手段。虽然,国际贸易额绝对数量有显著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下降,贸易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加深,争夺市场的斗争更加尖锐,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变得极为缓慢,在1912—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只增长了83%。同时,这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强,”奖出限入“措施交互推进,呈螺旋式上升,给国际贸易的发展设置了层层的人为障碍。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的扩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13—1938年,世界贸易量年增长率仅为0.7%,世界贸易值减少了32%。

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各国间特别是欧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也有所上升。但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仍然处于国际贸易的控制地位,因为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经济危机和超保护主义政策措施在限制欧洲各国间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扩大了欧洲对其他国家的贸易。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已绝大部分被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1919年英国、美国、日本一起控制了中国84.6%的进口贸易和76.8%的出口贸易,1936年对中国贸易享有控制权的又增加了德国、法国。从此,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多国控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造就了大批的新兴产业部门,以亚洲“四小龙”为首的东亚新兴国家和地区开始迅速崛起,跨国公司的发展规模空前庞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贸易额从1950年的60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5.775万亿美元,60年间扩大了近260倍。与此同时,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现象。(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新兴工业部门和新产品大量涌现,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超过了初级产品,贸易商品朝着高档化、智能化和软性化方向发展。在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其中美国已达3/4,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达1/2。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其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达2/3,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重达1/3。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为国际服务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发生变化

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不断软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也发生着变化,由传统单一的贸易方式向多种贸易方式转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在国际贸易上的应用,出现了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手段,无纸贸易和网上贸易市场的发展方兴未艾,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的结构性商业革命。有人声称,没有EDI,就没有定单。据统计,EDI使商务文件传递速度提高了81%,文件成本降低了44%,文件处理成本降低了38%,由于错讯造成的商贸损失减少了40%,市场竞争能力则提高了34%。利用国际互联网的网上交易量也呈逐年上扬的势头。(3)贸易集团化、区域化趋势加强

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通过贸易谈判,签署各种贸易条约和协定,建立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及自主的单边措施等各种形式以求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其结果是形成贸易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强化。(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军

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强了资本的国际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与深化,带动了发达国家间贸易的发展,同时也使中间品贸易得到了扩大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在1946—1952年平均每年增长50%,其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跨国公司与投资公司的资料,1970年全球有跨国公司 7 000家,分支机构7.3万家,2002年跨国公司已发展到6.5万家,分支机构85万家。从经济实力来说,跨国公司已经占到国际直接投资的40%,世界贸易的60%~7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和研究开发项目的89%~90%。(5)贸易保护主义向非关税壁垒转化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壁垒对贸易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小。一些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纷纷转向其他方面的措施,形成了非关税壁垒。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其保护手段也更加隐蔽。同时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ISO 9000”、“EC标志”等管理手段加强其实行保护的效果。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GATT及其之后WTO的成立对世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及其经济腾飞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1.2 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1.2.1 国际贸易的相关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活动,所以又称“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区别在于考察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是站在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贸易活动,它不仅包括本国与外国的贸易,也包括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而对外贸易则只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贸易问题,它仅指本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

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

①难度大。由于各国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使交易接洽、市场调研和履行合同都增加了难度。

②程序多。由于各国在货币、度量衡制度、商业习惯、海关制度、外汇兑换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国际贸易实务的程序比国内贸易要烦琐复杂得多。

③风险大。由于买卖双方分属两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货物一般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从生产国转移至消费国,贸易双方因此要承受比国内贸易多得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产生于多方面,如资信、汇率、定价、运输、外贸政策与措施等。

2.出口与进口

出口(Export)是指从本国输出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活动。

进口(Import)是指从国外输入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活动。

3.净出口与净进口

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某一商品的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其差额即为净出口(Net Export);反之,如果出口数量小于进口数量,其差额即为净进口(Net Import)。

4.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

贸易值(Trade Value)又叫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贸易额通常分为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两种。对外贸易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由于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为了避免重复计算,一般是把各国的出口贸易额相加。所以,国际贸易额就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各国的出口贸易额之和,也称世界贸易额。

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是按一定时期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世界贸易额。用货币表示国际贸易值,常因物价变动,而不能确切反映国际贸易实际规模,而以国际贸易量来表示则能避免这个不足,真实地反映国际贸易规模。在实际计算中,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值,即以某年的价格为基数,用进出口贸易值除以进出口价格指数,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

5.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1年)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也称出超;当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也称入超;如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则称为贸易平衡。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表明一个国家的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在对外贸易收支中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表明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品竞争中处于劣势。2004—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如表1.1所示。表1.1 2004—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Trade by Commodities)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各类商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一国的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等。

7.国际贸易地区分布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又称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国际贸易在各国(地区)间的分布,即各国(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就货物贸易而言,2008年在世界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欧洲第一,亚洲第二,北美洲第三,南美洲第四,非洲第五,大洋洲第六;以国别而论,美国第一,德国第二,中国第三。

从一个国家来看,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又称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该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和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2009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如表1.2所示。表1.2 2009年我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续表)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8.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一国进口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一国出口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9.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由于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较难直接用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因此人们通常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由此计算出的贸易条件指数如果大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是恶化了。计算时,需要先通过进出口统计资料了解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情况,确定出进出口价格指数,然后求出贸易条件指数。例如,某发展中国家,其出口商品主要是矿产品,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两类商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的变化是不相同的。以2007年为基准年,其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到2008年,出口商品价格下跌5%,进口商品价格上涨3%。这样,2008年该国的出口价格指数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为103,由此得出贸易条件指数为(95÷103×100)=92.23。可见,该国2008年的贸易条件与上年相比恶化了7.77%。贸易条件的恶化是指对外贸易中的交换比价下降,即用相同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的进口商品比以前少了。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则视为贸易条件改善。

10.贸易大国与贸易小国

在国际贸易中所谓“小国”是指那些其进口或出口的数量发生改变,但是并不能影响该贸易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的国家。由于小国的进出口贸易不能影响其他国家的价格,其贸易政策也就不能影响其他贸易伙伴的福利,因此小国的贸易政策没有贸易调价的收益效应。从进口角度分析,一个小国对某种商品的进口量可能只占世界进口量的很小的一部分,不足以影响该种商品的国际价格,因此,“小国”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而不能影响其贸易条件。

在国际贸易中所谓“大国”是指那些可以通过改变其进口或出口的数量来影响贸易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的国家。由于大国的进出口贸易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价格,作为“大国”就不是一个被动的价格接受者,其贸易政策能影响其他贸易伙伴的福利,因此大国的贸易政策具有贸易条件的收益效应。如果进口国是一个大国,当它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占到出口该商品的国家出口量的相当大的比重时,那么它就成为了一个垄断的购买者,或者接近于垄断的购买者,从而具有影响进口商品国际价格的能力。因此“大国”是一个价格的改变者,能够影响其贸易条件。1.2.2 国际贸易的分类

1.按商品的流向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①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一国将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出售,称为出口贸易。

②进口贸易(Import Trade),一国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称为进口贸易。

③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凡一国向另一国出口的商品要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

2.按商品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①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指各种有形的、看得见的商品的进出口,即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商品的进出口。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商品种类繁多,为了便于统计,联合国编制了《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把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 924个项目。联合国对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分类如表1.3所示。

其中,0~4类商品被称为初级商品,5~8类被称为制成品。在标准分类中,目录编号采用5位数,第一位数表示“类”,第二位数表示“章”,第三位数表示“组”,第四位数表示“分组”,第五位数表示“项目”。

②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指无形的、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的进出口,即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商品的进出口,如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无形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 服务贸易(Trade in Services),指国家间服务输入或输出的贸易形式,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4种方式。

● 技术贸易(Technology Trade),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表1.3 联合国对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分类

3.按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①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

②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

③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指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贸易商进行的贸易。第三国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

例如,战后的伊拉克有一些商机,但是风险也很大。我国的有些企业在向伊拉克出口商品时,大多是先把商品卖给伊拉克的周边国家,再由伊拉克的周边国家转口到伊拉克。

4.按统计标准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①总贸易(General Trade),即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

②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即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所有进入本国关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所有离开本国关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是由于国境和关境不一致所产生的统计标准。有些国家(如日、英、加、澳等)把国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商品进入国境一律算为进口,商品离开国境统统看成出口。两者的总额相加,即总进口和总出口之和,称为总贸易额。另一些同家(如美、德、瑞士)则把关境作为划分进出口的标准。按照这种统计标准,商品进入关境称为专门进口,商品从国内运出关境称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与专门出口额的总和就是专门贸易额。在专门贸易统计体系中,外国商品存入保税仓库或只在免税的自由经济区内流通,不列入进口贸易项目之中,即只有进入关境的商品才被列入进口。显然,专门贸易与总贸易在数额上有可能不相等,因此,联合国公布各国贸易额时,一般都注明该国的统计标准。

5.按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①一般贸易(General Trade),是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是海关监管货物的一种。

②加工贸易(Processing Trade),是与一般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主要指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零部件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贸易方式。这是一种将进口与出口相结合的海关保税业务。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

● 来料加工(Processing with Supplied Materials),通常是指由国外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进口方按照双方商定的质量、规格、款式加工为成品,交给对方销售,收取加工费的交易形式。

● 进料加工(Processing with Imported Materials),指进口方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辅料,利用本国的技术、设备和劳力,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的交易形式。这类业务中,经营的企业以买主的身份与国外签订购买原材料的合同,又以卖主的身份签订成品的出口合同,两个合同表现为两笔独立的交易。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方法

1.3.1 总体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

总体均衡分析(也称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寻求在整体经济的框架内解释生产、消费和价格。总体均衡是指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套价格系统,它能够使每个消费者都能在给定价格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并在各自的预算限制下购买产品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企业都会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其产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达到其利润的极大化。每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均衡)。当经济具备上述这样的条件时,就是达到了总体均衡,这时的价格就是总体均衡价格。在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中,总体均衡分析既包括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也包括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

在国际贸易总体均衡分析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局部均衡分析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仅考察经济生活在一定时间的某个变量对有关经济变量的影响。在国际贸易的理论分析中,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相关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1.3.2 相关分析方法

1.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微观分析主要考察的是国际市场的交易行为,研究的是国际市场的价格、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和福利等问题;宏观分析主要研究的则是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国际收支的调整机制,以及它们同国民收入的互相影响等。在实际分析中往往需要将两者相结合,不能割裂。

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在研究某一因素对过程的影响时,假定其他变量固定不变的一种分析方法;动态分析则要求对事物变化的过程及变动中的各个变量对过程的影响加以分析。大多数国际贸易学者经常采用的一种分析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它既不假定影响研究对象的诸条件是稳定不变的,也不对变量与过程的变动和调整本身加以研究,而是对变化的不同阶段的一些既定结果加以比较。

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侧重于对数量关系的变化进行考察,需要运用数学原理与公式,形成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说明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所有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定性分析则旨在揭示事物和过程的质的、结构性的联系,强调用逻辑推理方法阐述事物性质与发展趋势。在国际贸易分析中,也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

4.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实证研究是用假说、定义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其特点是要研究和说明的经济过程本身。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因而也叫做“客观的”研究。而规范研究则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社会经济现象的标准,并研究怎样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偏重于“纯理论”研究,而规范研究则有很强的政策倾向性。这是因为在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往往既要说明某些事物是怎样的,也要说明应该怎样。前者说明某种理论,后者则是用已证明的理论来为其提出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专栏1.1 国际贸易学研究什么

谈到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就免不了专业术语。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国际贸易学最近10年的主要研究课题。

国际贸易学最基本的问题是解释进出口的类型(Trade Patterns)和数量(Ttrade Volume)。例如,为什么美国出口飞机,中国出口玩具?如何解释飞机和玩具的贸易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是国际贸易学的“哥德巴赫猜想”。20世纪80年代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以Krugman为代表的国际贸易学家建立了非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简单而言,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交易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资源和技术(专业术语称为比较优势)。美国出口飞机是因为美国技术资源丰富,中国出口玩具是因为中国劳动力丰富。这种传统理论很难解释为什么各国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进出口很多同类产品。例如,同一类化工产品,美国从德国进口,德国也从美国进口。非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可以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来解释这类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因为这个重要的理论突破,美国经济学界许多人认为Krugman得诺贝尔奖只是个时间问题。理论猜想需要数据实证。近20年对于贸易类型和数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领域,将另文详述。

国际贸易学另一个基本问题是解释贸易政策。20世纪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两位国际贸易学大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建立了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该理论的主旨是,贸易政策就像商品一样,由政府官员出售,由利益集团购买。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也有进展。值得一提的是Branstetter和Feenstra用1984年中国29个省市的数据做了一个中国贸易和外资政策的实证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经济学杂志》(2002年12月号)上。

上述两个基本问题当然不是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全部。最近10年有两个问题相当热。一个是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是20世纪90年代所谓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在国际贸易学领域的延伸。另一个是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开放国家收入不平等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引发了是技术进步(如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还是全球化为主要原因的争论。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资料来源:许斌,《漫谈国际贸易学研究在美国》,经济学家茶座,2003(1)。

本章小结

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商品交换超出了国界,国家之间的贸易便产生了。但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中都不占有重要的地位,贸易的范围和商品品种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直到社会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才真正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进口与出口、净进口与净出口、贸易值与贸易量、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贸易差额、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等,是国际贸易最基本的概念。国际贸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照商品的流向可以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照商品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根据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可以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依据统计标准可以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按照贸易方式则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概念与术语

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贸易差额 贸易值贸易量

转口贸易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技术贸易总贸易

专门贸易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

思考题

1-1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2 国际贸易的分类有哪些?

1-3 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其计算公式是什么?

1-4 贸易条件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是什么?

1-5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方法有哪些?

第2章 传统贸易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1.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缺点和局限

2.比较优势理论的思想和内容

3.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4.“里昂惕夫之谜”的含义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要回答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即贸易的原因问题;第二,贸易是怎样进行的,参与贸易的国家为什么会出口了某些特定商品,同时进口了另外一些商品?即贸易的模式问题;第三,贸易会给参与贸易国家的福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即贸易的利益问题。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构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在本书的第2章和第3章中,将围绕着这三个问题介绍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演进,以及主要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为读者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国际贸易活动奠定理论基础。

2.1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2.1.1 国际分工的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的劳动分工,也是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国际分工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各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一国国内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专业化,它与国内社会分工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它们都属于劳动分工,都是劳动生产力提高的结果,其目的都是为了把生产要素和经营能力结合起来。但是,两者有很大的区别:第一,社会分工是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阶段,由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的推动而产生的。第二,国内的社会分工是该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的劳动分工,而国际分工则是以各国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超越国界而形成的。第三,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只受本国国家权力和制度的制约,而国际分工则要受到各国政治、法律、经济政策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第四,一国国内的社会分工主要取决于本国生产力水平、技术进步和其他经济条件,而国际分工水平则要取决于世界生产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国际化的程度。2.1.2 国际分工的分类

按照不同标准,国际分工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1.按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间关系的性质划分

①工场手工业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以自然条件为前提,以奴隶劳动为基础,表现为突出的地域性,而且具有深厚的早期殖民主义色彩。

②产业革命时期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分工。这种分工是以宗主国为中心按生产部门结成的国际分工,是工业产品生产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从本质上看,这种分工是资本主义工业国利用经济上、军事上的优势维系起来的殖民体系。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及发达国家与不同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战后,政治、经济的变迁,使旧的国际分工体系逐步瓦解与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各个政治上相互独立的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

2.按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来分

①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较大的国际分工。工业先进国与工业落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主要以这种分工关系为基础。所谓垂直型是指进口原料、出口制成品或出口原料、进口制成品。同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需要经过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次数也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步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关系,彼此互为市场,由此形成的就是垂直型国际分工。

②水平型国际分工,一般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生产专业化与协作,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分工。水平分工可以分为产业内水平分工和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程度,但其产品的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却有差异而形成的国际分工。

③混合型国际分工,由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两者结合的国际分工形式为混合型国际分工。

3.按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来分

由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彼此是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根据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可以把国际贸易的商品分为资源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国际分工相应也分为这五种。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分布状况是不均匀的,所以一个国家应生产和出口的是使用本国价格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应进口的是使用本国价格高昂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由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所决定而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体系能够使各国发挥各自的优势。

4.按国际分工的发展与产业间的关系来分

①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它是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形成的国际分工及生产的国际专业化。

②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它是在相同的生产部门内各部分之间形成的国际分工及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内的国际分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同类产品不同型号规格的专业化分工。在某些部门内某种产品的国际生产专业化,是产业内国际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种是零部件的专业分工。许多国家为其他国家生产最终产品而专门生产配件、部件或零件。目前,这种国际生产专业化在许多种产品的生产中广泛发展;第三种是工艺过程专业化分工。这种专业化过程不是生产成品而是专门完成某种产品的工艺,即在完成某些工序方面的专业化分工。

总之,由于科学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正在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走向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部门之间的分工,逐步走向部门内部的分工;从垂直型的分工逐步走向水平型的分工。2.1.3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因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不同,其具体的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论,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各国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另一个是由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自然条件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也对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影响更大。自然条件的差别会造成不同国家生产领域的差别。例如,咖啡、甘蔗、橡胶只能在热带地区和国家生产,煤炭和石油工业只有在这类矿藏丰富的地区和国家才能得到发展。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别,曾经引起了早期的、萌芽状态的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自然条件的差别是国际分工产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虽然各国之间存在着自然条件的差异和与此相适应的生产领域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基本处于孤立和封闭状态,相互之间很少发生经济联系。由于没有稳定的媒介和便利的运输手段把不同生产领域联系起来,因而也就不会发生国际分工。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的差异只是为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不能使国际分工变为现实。例如,煤炭工业固然不能在没有煤炭资源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但一个国家只有煤炭资源而没有必要的开采技术,还是不能使这种自然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变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对象。有些国家自然资源贫乏,但它们凭借较先进的科学技术仍然可以建立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原来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发生变化。因此,既不能忽视自然条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不应不适当地夸大自然条件的作用。社会分工的历史表明,社会分工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为前提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促使分工发展的内在动因。只有当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市场扩大到相当大的规模时,分工才会超出国家界限向国际领域扩展,国际分工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它不能直接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分工作为产品在国际间流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总是同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它必然受到各国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制约。因此,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国际生产关系是各国生产关系超越国家和民族界限形成的,是在各国国民经济之间建立起来的诸关系的总和。所以,国际生产关系的结构和性质首先取决于各国国民经济的结构与性质。2.1.4 国际分工的演进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国际分工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虽然邻近国家之间也出现了国际商品交换,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还没有出现。到资本主义初期,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及地理大发现,国际分工得到了发展,但仍局限于一定范围,尚未形成广泛的国际分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出现后,既要向国外输出大量商品,又要从国外输入大批原材料,特别是机器大工业所创造出来的交通、通信手段为广泛的国际分工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国际分工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使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前形成的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工业制成品生产国与原料、农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传统国际分工。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国际分工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越来越向由跨国公司和国家所组织的分工方向发展。随着新的信息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国际分工将日益深化和更加多样化。各国之间、各产业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的分工将越来越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结果,同时也是国际分工得以实现的条件,并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演变;反过来,国际分工的发展和演变也影响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学界对贸易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存在不同观点,但主流的观点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再到新贸易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通常被认为始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关于贸易起源解释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特别是比较优势理论,甚至可以被称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后来的经济学家们都试图扩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以增强其诠释现实的能力,而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也推动了贸易理论的不断前行,它的演进始终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主线和核心,贯穿整个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

176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著作《国富论》中系统阐述了分工和自由经济的观点,提出了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各国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形成了其在不同产品上的绝对优势,在对外贸易中,出口绝对优势产品,进口绝对劣势产品能够带来福利的增加,但绝对优势原理不能解释各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如何参与对外贸易的问题。1817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代表性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比较优势原理认为贸易的发生关键因素是比较优势,各国之间只要相对劳动生产率水平不一致,就存在相互贸易的动机。但经济的均衡是由供给与需求双方共同决定的,比较优势原理只从供给角度分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原因,而需求的不同也会对产品的比较优势产生影响。1848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优势原理做出了补充,根据穆勒的国际贸易理论,两国各自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决定了国际交换比价。

随着边际革命的兴起和古典经济学的终结,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新古典阶段。由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被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所取代,比较优势原理把生产投入要素归结为单一的劳动,从劳动生产率角度分析比较优势成因的方法已经无法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适应。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古典发展阶段,资本的引入进一步丰富了比较优势的内容。1919年,赫克歇尔(Eli F.Heckscher)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书中,首先提出了要素禀赋差异是贸易基础的观点,其后,俄林(Bertil G.Ohlin)在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赫克歇尔的要素禀赋理论,因而后来人们又称要素禀赋理论为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根据该理论,一国的资源禀赋是其比较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会获得比较优势,而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不同国家在要素禀赋上的差异也就成为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之后,哈伯勒(Gottfried V.Haberler)、勒纳(Abba P.Lerner)、里昂惕夫(Wassily W.Leontief)等人将一般均衡分析的新古典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融为一体,最终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着统治地位。20世纪中期,“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使许多经济学家对H-O理论产生怀疑,从而提出了不同于比较优势的新的贸易基础,如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Linder)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等。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要素禀赋理论才遇到了真正的挑战,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一次重大的突破,这就是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表所提出的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的出现有现实和理论两方面的原因:从国际贸易的现实方面看,战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日益构成国际贸易的主要方面,而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不能对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从经济理论方面看,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Dixit-Stiglitz Model)使对存在内部规模经济情形下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变得简单易行。因此在该模型提出仅仅两年之后,就兴起了以克鲁格曼、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和兰卡斯特(K.Lancaste)等人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1978年,克鲁格曼在其博士论文《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中首次将水平异质产品和内部规模经济考虑在内的垄断竞争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理论上首次证明了内部规模经济可以形成贸易基础,各国的比较优势会落在进行规模生产的那种产品上。生产和需求条件完全相同的两国可以通过贸易获利。获利的形式不仅是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还表现在消费者有更多的水平差别产品供选择。克鲁格曼指出,该模型并不是对H-O模型的否定,他认为要素禀赋可以决定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各大类产品,但在每大类产品中,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在促成贸易及贸易互利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克鲁格曼模型通过将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引入贸易基础,丰富了比较优势的内涵。1981年,范尔维(Rodney E.Falvey)提出了垂直异质产品模型(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证明了垂直产品差异和要素禀赋直接相关,越复杂的产品品种在生产中需要越高的资本—劳动投入比。因此垂直异质产品之间的贸易完全可以由要素禀赋理论解释,是资本丰裕的国家向劳动丰裕的国家出口高质量的商品,而从后者进口较不复杂的商品。范尔维通过考察要素禀赋和垂直异质产品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除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会对比较优势产生影响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本身也可以引致比较优势。1983年,布朗德(James Brander)和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同质产品的寡占模型。由于市场分割,厂商能以不同的价格在国外销售,但因为产品是同质的,同一市场上的国产品和进口品的价格必然相同。但因为有运输成本,实际上供应国内的成本和出口国外的成本并不一致,后者的成本更高,却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实际上是一种倾销。该模型证明了在生产函数和消费函数完全相同的两国,生产同质产品的寡头厂商之间的相互倾销成为贸易的基础。

新贸易理论模型摆脱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完全竞争假定,引入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种假定前提的调整使贸易理论更贴近于经济现实,从而大大增强了国际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也大大丰富了比较优势的内涵。因此被人们视为是国际贸易理论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然而,新贸易理论目前尚未形成一个一般性的分析框架。究其原因是对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迄今没有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模型。具有市场力量的厂商可以合作也可以不合作,当它们不合作时,产业竞争的结果则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厂商可以采取的决策变量(产量或价格)、厂商猜测变化的性质(即考虑到竞争对手对其价格或数量变化做出的反应之后,厂商所做出的假设)、产品特征和市场特征(如分割市场或一体化市场)等。因此很难给出一般性分析。

2.2 绝对优势理论

2.2.1 亚当·斯密之前的经济思想

1.重商主义

14世纪到18世纪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国际贸易以它从未有过的态势蓬勃发展起来,随后的文艺复兴进一步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支配着这一时期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制定的就是所谓的“重商主义”(mercantilism)。重商主义实际上是15世纪末到17世纪存在于欧洲的经济思想的一个集合,严格地讲,它并不能被称做一个正式的思想流派。

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国的财富即是其所拥有的贵金属或最终反映在其所拥有的贵金属数量上。因此攫取贵金属就成为增加国家财富和增进社会福利的根本手段,也成为新兴的欧洲民族国家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重商主义者因此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以实现增加贵金属存量的目的。

早期的重商主义主张国家控制贵金属的使用与交易,严格限制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