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82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4 03:31:4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82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882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882公共管理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8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综合考研真题

2007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综合考研真题

2007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行政管理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北电力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行政管理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计30分。

1.政策调整

答:政策调整是指在政策评估与监测中所获得的有关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便达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政策调整的内容包括问题的重新界定、目标的重新确定、方案的重新拟定,还包括政策效力、政策主体和客体的调整。政策调整有利于保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2.史密斯模型

答:史密斯模型是指由史密斯提出的一种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出目标群体、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政策可以被界定为由政府在旧的机构内,设立新的处理公共事务的模式或机构,或改变原来的处理模式的复杂行动。政策发布以后即在社会上产生一种“张力”。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张力或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冲突。政策执行所产生的张力可能会引起激烈的抗议,因此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政策目标,也可能带来一些其他变革。如果在对张力进行处理以后,运作顺畅,就实现某种制度化,在必要的时候才给予回馈。他将影响政策成败的重要因素归结为以下四类:(1)理想化的政策:即政策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政策内容是否妥当?政策规定是否明确、可行?等等。(2)执行机构:即负责政策执行的政府机关或单位的特性如何?(3)目标群体:即受公共政策影响的政策对象的特性如何?(4)环境因素:即影响政策执行或被政策执行所影响的环境方面的因素,可能是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

3.政治文化

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它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政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4.分权制衡原则

答: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它主要有两层基本内容,第一,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洛克把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把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权。第二,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权力制约的思想,后来孟德斯鸠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资本主义民主原则。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的宪法中,最早正式采用了三权制衡的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常常体现为按不同的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同时这些机构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5.直接民主

答:直接民主间是间接民主的对称,是指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它区别于间接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社会政治成员本身而不是通过其代表实施政治管理或决定公共事务。直接民主一般包括在具体事务上的直接民主和国家体制上的直接民主两个层面的涵义,其具体实行方式主要有全民表决、全民讨论、群众自治等等。

二、简答题,每题目每题l5分,共计60分。

1.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当特定社会的共同利益需要社会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予以实现时,当特定社会群体中的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发生矛盾,当该群体成员的利益实现与其他社会群体利益实现之间发生矛盾,并且当这种利益的实现和利益矛盾需要由特定的社会范围中形成的合法强制性权威力量加以解决时,人们就会结成特定的政治关系。由此可见,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原始动机,而政治关系不过是人们用来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特定途径。(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就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凝结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而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超过其他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权威力量。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特定群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利益矛盾,而政治权力则是处理这种矛盾的权威性凭借。就政治权利来说,特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是该群体成员要求政治权利的基础。利益的横向矛盾决定了特定的群体成员必须要求以特定的权利保证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而利益的纵向矛盾则使特定社会群体需要以政治权利方式规定其单个成员的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3)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特性形成的基础

在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公共性、非市场实现性、单一性、相对独立支配性、多重价值复合性,为政治权力的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和多重职能性等特性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同时,共同利益的这些特性,也为政治权利的主体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主体自主性、权利义务统一性和主体自由价值性等特性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则影响和决定着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实现程度和方式。(4)利益关系决定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功能

就利益关系的构成而言,它有着共同利益和不同利益及其矛盾两方面的内容。利益关系的构成内容,首先规定了政治权力的基本功能,即以政治权力及其权威性强制方式来实现共同利益,协调和解决不同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体现的职能,实际是政治权力这两方面职能的具体化、现实化和分解化。其次,社会利益关系中的这两方面内容,决定了政治权利的基本职能,社会成员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经过政治权力的确认形成其政治权利,使得社会成员获得主张共同利益的资格,因此,政治权利的基本功能是社会成员主张社会共同利益。而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则使得社会成员形成协调和解决这些矛盾的共同主张,而政治权利不过是社会成员实现这些主张的政治资格,其重要功能是主张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共同权威规则。

2.分析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

答:在政治权力实施和运行过程中,政治权力有不同的作用方式,政治权力作用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性质、状态、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总起来看,这些方式主要有:(1)指令方式

指令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传播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为。指令方式通常发生于根本利益一致的权力关系中,尤其是同一政治权力主体内上下层次之间的权力关系中,比如中央权力对地方权力,上级权力对下级权力。指令方式的基础是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和受支配,否则指令方式将无法进行。指令方式的例子如行政命令、国家主席令等等。(2)压力方式

压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和心理氛围,以此使权力客体意识到自己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政治后果,从而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做出行为选择,进而达到政治权力主体对于政治权力客体的既定要求和目的。政治权力以压力方式行使时,实际利用的是政治权力的势能作用,政治权力以自己所具有的强制力,造成对于权力客体的强势心理压力而达到权力主体的目的。政治权力施行压力的具体方式如政治警告、政治恐怖、政治戒严、政治威慑等。(3)规约方式

规约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制定或借助于某种政治和社会规范或规则来贯彻自己的意志、规约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政治权力的规约方式通常用于具有共同利益的政治关系中,而政治和社会规范或规则本身就是共同利益的构成内容,因此,政治权力的规约方式通常在社会政治有序和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有效运用。政治权力的规约方式主要有法律规约、制度规约、纪律规约等。道德规约是一种非权力规约,一般不作为政治权力的规约方式。(4)说服方式

说服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以特定的理论、方案实现与政治权力客体思想的和心理的沟通,进而贯彻自己的意图。说服方式的运用基础在于政治权力主体与政治权力客体之间具有特定意义的共同利益,比如人民内部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说服方式具有特定的劝导性和技巧性,其运用成功与否往往与政治权力主体所凭借的理论的力量、方案的可行性及技巧的有效性有很大关系。说服通常在政治权力主体与政治权力客体的共同利益、政治权力要求和意图对于政治权力客观利益实现的意义以及相关的相互情感等层次和内容方面进行。(5)奖酬方式

奖酬方式即政治权力主体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对政治权力客体施行奖酬,以鼓励或激励其按照预定的目标行为。政治权力用以进行的奖酬可以是物质的,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社会身份性的,比如特定的职称等。奖酬方式主要作用于非对抗的权力关系之中。由于这一方式以鼓励或激励为其特征,因而是一种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具体的奖酬方式如表扬、记功、付以酬金,授予荣誉称号或特定职位、职称等等。(6)处罚方式

处罚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依据某种规范或要求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逾矩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惩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规约方式的一种补充方式。处罚方式以惩罚为特征,因而是一种消极方式。不过,对于政治权力客体的后来行为和其他政治权力客体来说,它有一种毖后性,因而也不失其积极意义。与奖酬方式不同的是,处罚方式不仅可以是物质性、精神性和社会身份性的,而且在特定情况下,社会公共权力还可以以限制或者剥夺逾矩社会成员权利的方式进行。(7)暴力方式

暴力方式是指政治权力主体直接以暴力手段实施政治权力。暴力方式一般见诸根本对立的利益关系和政治权力关系之中,如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不过,当非根本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矛盾激化而呈现对抗状态时,暴力方式也可能出现。暴力方式包括暴力镇压、武装起义、军事政变、政治暗杀等,战争是暴力方式的一种大规模极端形式。暴力方式是政治权力在迫不得已的政治形势和情况下才会提上日程的运用方式。

3.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进行简要分析。

答: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这些:(1)政策问题

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顺利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对政策问题取得共识。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作为有选择的社会问题,不同于解决一般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易于形成统一认识,是与否、真与伪,相对地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及其他人们共同遵守的原则与手段处理。社会问题则不然,人们对它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准确,既取决于经验知识,还取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念等。(2)政策目标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或者明确地说,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所谓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目标,政策方案是无法确定的。但目标不明确,也同样会使政策出现偏差。界定了政策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目标,因为问题中确认的东西还太抽象,往往抓不住要害。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围绕问题,开始设定的目标往往笼统,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总目标分解成更低层次的子目标;二是量化,给目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这样可以使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等分析得较为清楚。(3)政策方案

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施,它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础。由于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所以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政策方案的设计过程,是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有些学者认为,这一过程是政策分析最能大显身手之处。无选择的政策方案不行,有了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不会选择也不行。为保证备选方案的拟定、设计和选择,人们十分重视政策方案的科学预测。预测结果如何,取决于经验、资料与其他信息,以及预测技术等。(4)政策模型

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它可以将复杂问题变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质因素的约束,易于理解、操作、模拟与优化。模型是由变量与关系组成的。变量反映随时问或其他条件变化的数值改变程度。明确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将其加以组合。模型应该首先在整体水平上建立各种关系,并依据需要逐步补充,直至得到最理想的结果。因此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5)政策资源

在政策制定与实际执行中,都会消耗各种资源,尤其在执行中。政府的“作为”,以能提供多少资源为基础,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条件。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可以用货币表示其费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货币支出的费用。如生态影响因素、环境污染因素等,无法用货币来衡量。(6)政策评价标准

整个政策过程,无论是从系统评估、投资评估、推测评估、方案评估,还是执行评价或总评价等,都有待于建立合适的评价标准。政策制定是政治过程,离不开政治上的评价及其标准。显然,不同统治阶级的政治评价标准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经济上、技术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一部分可能一样,但另一部分也可能不一样,因为政策的技术评价,与对其他客观事物的技术评价不一样。政策评价往往是综合性评价,因为不同方面的标准,无法用较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任何一种政策分析都必须是理性的,而且是以多元理性为基础的,这种多元理性包括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法律理性、社会理性、实质理性等。(7)政策效果

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从投入一产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政策执行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的结果。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高于政策执行成本时,政策结果是有效的,两者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当政策执行结果所产生的效益低于政策执行成本时,至少说政策结果是无效的。通常情况下,无效的政策结果都会产生副作用。(8)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系统不仅包括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等多种要素,而且还包括外在环境。这些制约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结果的外在因素统称为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国际环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构成的政治文化,在社会变革时期,对政策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9)政策信息

公共政策活动实际上是对政策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递、使用、反馈的过程,即输入关于社会各方面要求与需要的信息,经过转换(领导层的决策),输出作为所制定的政策内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应该说,政策信息的优化与政策优化是统一的:高质量的信息采集、科学的信息处理、有效的信息传递、快速灵敏的信息反馈等,既会保证政策目标与政策方案的优化,也会保证政策的有效实施。政策信息原则上应该是开放的,获得政策信息应是多渠道的。

4.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合理性

答:(1)渐进决策模型的主要内容有:

①决策是解决目前问题的实践活动,而不是追求远大的目标。决策的手段是从试错过程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对所有可能的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决策者考虑的仅仅是一些熟悉的恰当选择,当他们发现一个可接受的方案时,他们就会停止寻求这个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看作是对以往政策行为的不断修正的过程,它是在以往的政策、惯例基础上制定新政策,只对过去的政策做局部的调整和修改,是过去政策的延伸和发展。渐进决策模型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按部就班原则、积少成多原则和稳中求变原则。

②渐进决策模型把公共政策看作是一个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利的决策者的讨价还价和妥协起着主导的作用,最终达到的决策在实践中便具有十分的可行性。林德布洛姆总结到,渐进决策模型由下列“相互支持的简化和集中战略”组成:

a.分析局限于少数比较熟悉的政策方案,它们与现实的方案仅有着细小的差别;

b.分析连结政策目标价值和问题的经验层面(也就是说,不需要明确区分价值与紧跟其后的实现价值的手段);

c.分析更多地关注于补救缺陷而不是追求正面的目标;

d.分析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e.分析只能发现某一个方案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的重要可能结果;

f.政策过程中许多参与者的存在使分析工作分裂化(每一个参与者都只注意到整体问题的一小部分)。

③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无法大幅度地改变现状是由下面几个原因造成的:

a.讨价还价的活动需要各方参与者共同对有限资源进行分配;

b.墨守成规是官僚行为的特性,这在另一方面也促使决策者保持现存的模式;

c.在多数的政策领域中,政策选择的一致性是难以达成的。(2)渐进决策模型的合理性表现在:

①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渐进决策是理性的。这是因为,新的政策将会产生学习成本、与原政策系统的摩擦成本、结构转型成本等。因此,现实中的公共政策是一个逐步演化、完善的渐进过程。在渐进模式的视角下,公共政策会依照固有的惯性,遵循原有的路径缓慢地演变,这种政策惯性对于节约信息成本而言无疑是经济和理性的。

②渐进决策模型在政治上也比较可行,该模型对缓解矛盾冲突、维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渐进决策模型是基于对理性决策模型的质疑而提出的,认为既然不存在完美无缺的公共政策,就应对现行的公共政策不断进行修正。同时,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作为现行体制下的受益者,他们倾向于维持社会的现状,态度保守,不会轻易改变现行政策,即使改变也是渐变,而非突变。

三、论述题,每个题目30分,共计60分。

1.目前,中国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都在全国范围推行“垂直管理”,请根据这一现象分析中央和地方分权关系应当如何处理?

答:(1)近10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脱离地方政府的序列,实行垂直管理,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与执法。如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实行垂直管理,各级调查队成为国家统计局的派出机构,同年,国家对省以下土地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主要是将省以下的土地审批权限、国土部门的人事权限统一集中到省级国土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强调通过保持人事、财务的独立,使其下级部门摆脱地方政府的干预,加强部门执法监管的权威性、统一性。 这些改革的目标,其实质在于在中央和地方间寻找适宜的权力平衡和制约,以及在“条”与“块”之间寻求最佳权力组合。但如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边界不清晰,仅仅依靠督察制度,并不足以确保政令畅通和法令统一。(2)在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中,为使地方权力的两重性和由此引起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两重关系得到和谐实现,具有关键意义的是两者之间的权力配置或分割。一般来说,全社会共同利益和特定地方区域利益之间的合理分割、政治权力实现有效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要求,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配置和分割中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这种配置和分割往往还受着历史状况、文化传统、民族关系、政治局势、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它依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通常情况下,过分的中央集权会抑制地方的积极性和灵活性,过分的地方分权又会导致地方分散主义,因此,这种集权和分权必须在利益合理分割的基础上和不同社会诸多其他因素的背景下,把握合理的度。(3)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中央政府的职能定位要从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承担整个国家的宏观管理职能,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同时履行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地方政府作为中央全局利益的一部分,承担中央宏观政策的执行职能和对本地区公共事务的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提供地区性的公共产品。中央全局利益是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寻求全局利益的完整、统一和最大化,中央政府代表的全局利益就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通过自身的组织行为,在不损害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或中央全局利益的前提下,努力谋求地方局部利益的最大化。

  ②集权与分权相平衡。集权与分权相平衡的原则,要求实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适度分权,同时把应该由中央集中统一行使的权力收归中央政府。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形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合理协调的分工合作关系,实现集权与分权的动态平衡。在宏观调控问题上,宏观调控的主体就是中央政府。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是要求区域调控要在集中指导下进行,所谓集中指导包括政治权威的集中指导和经济宏观调控权的宏观指导;地方要有必要的权力,所谓必要的权力是指地方发展经济、配置地方资源、提高经济效率所需要的权力;中央的集中指导要与地方必要的权力有机地统一起来。

③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相协调。虽然行政区和经济区存在着诸多方面差异,但为便于整合经济区内的资源要素,经济区域的划分往往要考虑保持一定层次的政区完整。一方面,行政区划应以经济区划为基础,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及其建制;另一方面,经济区划应尽可能地保持一定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力求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协调与统一。

  ④行政区域与司法区域相分离。现代司法体制对于维系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关系,保障国家法治的尊严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已初具现代型法院的形态,但当代中国的法院制度依然有“传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法院在人财物的管理上不能自治,制约行政权的功能发挥受到制约,依法审判虚置或异化现象依然存在,各级法院更多的受制于地方等方面。各级法院的人事任免、工作报告、财政经费等实际上均受地方制约,使司法作为中央对地方进行控制的功能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容易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使法院维护法律尊严与统一,监督地方严格执行国家法律的功能受到影响。因此,逐步建立司法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分离的体制格局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⑤公共权力成本最小。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如何确定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如何建构行政区划的层级结构,如何协调社会经济活动,如何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等一系列公共事务,都应当奉行公共权力成本最小原则。如按照行政效率的要求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科学设计行政区划层级结构;按照行政效率的要求精简机构,从管理需求出发,按照管理要素科学设置行政机构及其部门等。

  ⑥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制化。中国已逐步形成了地方政权组织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总体上,地方制度法制建设仍然不够健全。多年来,权力下放和权力上收,并未形成对中央和地方都具有约束力的长期稳定有效的法律制度。由于权力再分配的非规范化,导致了中央放权政策的不稳定性,客观上推动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也助长了地方政府任意扩张权力和利益范围的势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方面面,都要求运用法律的办法,在法治的原则基础之上,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

2.结合实际分析导致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在公共政策制定与实践中,许多政策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未能达到其预期的政策目标,这种现象称为公共政策失败。导致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政策自身的结构要素、政策环境和政策条件、政策实施的组织和人员、政策实施的技术和手段等。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1)决策失灵

①公共政策本应以公共利益为依据,但现实中公共利益的标准很难确定。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提出,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布坎南也指出,在公共决策或集体决策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

②即使人们对公共利益达成了共识,也会因现有的决策体制和决策方式的缺陷而难以实现政策的优化。布坎南和图洛克认为,以多数原则为基础的民主制是很不完善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不民主的。韦默和维宁指出,无论是直接民主制,还是间接(代议)民主制都有其内在缺陷:前者中固有的问题有周期循环或投票悖论和偏好显示是否真实等问题;后者中固有的问题主要是被选出的代表由予其“经济入”特性来追求自身和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选民或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民却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

③在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很多公共政策是建立在信息不充分的基础上的,难免产生失误。信息的不完全、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逝视效应”、沉积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形成制约。例如,决策信息的获取总是困难而且需要成本的,选民和政治家所拥有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因而许多公共政策实际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的。

④政策制定的失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a.政策制定缺乏足够的依据。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依据、事实依据、心理依据、经验依据,而在实践中,顾此失彼的现象却经常发生。

b.政策制定违背基本的原则。违背可行性原则,政策不具备任何实施条件,没有任何可行性,却被强制推行,或具备部分可行性,却全面推行;违背连续性原则;违背整体性原则,忽视了整体性原则的政策在实践中不仅自身政策效果不佳或无效,而且还会破坏整个政策系统的功能。(2)政策本身的缺陷

①政策目标不准确。政策目标含糊不清,致使执行者不得其要领;政策目标太高,不易实现;政策目标绝对化,不顾具体实际;政策目标片面化,政策实施难以平衡。

②政策内容不具体。其具体性既包括政策方案和目标的明确表达。也包括政策措施和行动步骤的明确规定。此外,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是政策执行者职权范围的事,政策方案应该指明所期望的结果,并要明确规定完成的期限。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政策令人无法执行,也容易引起政策界限不清和导致政策随意变通。

③政策不严密。政策应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严密的逻辑关系,科学的规划程序,正确的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公众的根本利益。

④政策不配套。任何单项政策都是整个政策群的一个子系统,只有当政策配套、协调一致时,才能取得良好的整体效应。然而,很多政策往往以单一政策形式展现,而不是以政策群的形式出现;很多政策只从子系统出发,看起来似乎正确,但实施起来却问题百出。

⑤政策不稳定。朝令夕改,变换频繁的政策不仅会丧失政策本身的严肃性,而且会使政策执行者和广大公众感到无所适从,影响到对政策的信任程度和执行政策的坚定性,从而损害政府的威信。(3)政策执行上的偏差

①执行者素质的缺陷。执行者由于较低的文化、理论及政策水平,致使对政策认识不深、把握不准;对政策的界限区分不清,政策界限是不同政策之间的分界或区别点,分清政策界限是正确执行政策的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