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5 15:13:25

点击下载

作者:赵光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试读: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进一步看,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创新就已经是时代发展的第一要务,成为国际竞争力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现在看,21世纪已经过去的14年,也是全球进行创新发展的14年。这14年里所有的大事、小事无不和创新有关。从全球大事看,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以及今年马航MH370客机搜寻中,都体现出科技创新的力量,人类基因组计划、飞行器登陆火星、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等,不仅体现出科技创新的力量,还展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魅力。从身边小事看,手机、数码相机等创新产品更新速度飞快,电子商务不仅在挑战实体零售业、批发业的发展,余额宝、比特币等也开始挑战金融业发展。这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管理组织模式的创新。大事小事都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我们的生产、生活已经离不开创新。

而从发展需要看,结构失衡包括三次产业结构、三大需求结构和区域结构失衡的问题,亟须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予以解决。一方面是三次产业结构。以吉林省为例,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汽车的零部件配套产业、石化产品的后续延伸产业、农产品加工的终端产品产业发展均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10年来呈下降趋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尚不及深圳、苏州等城市。产业系统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果是创新成果无法应用转化、应用转化达不到规模效益、科技创新与市场竞争间无法形成良性反馈机制,由此不仅制约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模式的有效性,还制约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是三大需求结构。同样在吉林省,2000年以来,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中投资需求一家独大,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显著。当然,消费和出口也在增长,但消费方面政府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出口方面的逆差也越来越大。到了近两年,经济形势一变化,国家政策一调整,弊端就出来了:消费需求无力、出口需求疲软,经济增长缺乏支撑。进一步分析,三大需求结构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前的制度造成的,现行的行政考核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市场风险调控机制等,都是重要原因,其导致大规模投资无法尽快转化为居民收入,居民不敢消费。解决三大需求结构失衡的问题也需要转型创新,不仅需要产业创新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支撑,更需要制度创新的支撑,只有制度合理了、健全了,行政管理部门和老百姓都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切实地提高消费需求水平,才能解决结构失衡问题。还有区域结构失衡问题,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失衡等,具体包括居民收入的失衡、产业发展的失衡、社会保障的失衡、生活环境的失衡等。造成这一失衡的根本原因在前面两个方面,也就是产业结构失衡和三大需求结构失衡,其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行政联系为主、产业联系为辅,导致了行政管理有干劲、经济发展无动力等情况。这也需要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来解决。除了结构失衡问题外,激发发展活力也迫切需要创新发展,用创新的思维用好技术、用好政策、用好制度,用创新的意识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政务,要“活管、灵动地管”而不是“死管、僵硬地管”,要“管活”而不是“管死”,并且要尽量做到少管、不管,尽可能地把人的潜力激发出来。从现实需要看,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可持续发展。首先,“创新发展”是最高水平的发展,对其他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创新发展”是质变性的发展,是不断突破原有模式、不断更新发展动力、不断激发社会活力的发展,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创新和发展是一体化的概念,所以说创新发展是最高水平的发展。这决定了创新发展对其他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其次,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对其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和推动作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对生产力的影响,创新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同样,合适的制度创新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以及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也会促进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前述内容正是本书的写作初衷。笔者2008年以来亲历了吉林省省部会商、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完善、“双十”工程启动、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统计分析、科技“十二五”规划编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第二次R&D资源清查等重大科技工作,参与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等重大政策的起草工作,对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感触颇深。同期,笔者还主持和参与了近10项国家级、省级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一年多来,笔者对于曾主笔的研究报告、政策文件、论文文章进行了整理、筛选和再加工,辑录于此,形成本书。全书力求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的实证性、操作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承载科技创新历史资料、数据的价值,也可作为相关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它山之石,为科技创新及科技管理研究提供参考。内容提要

本书是历经6年多的调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是作者自2008年以来在亲历吉林省省部会商、科技计划管理制度完善、“双十”工程启动、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统计分析、科技“十二五”规划编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第二次R&D资源清查、《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起草等重大科技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本书总体上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脉络,以吉林省科技创新实践为依托,有关领域拓展到整个东北地区进行分析,通过九章内容,对科技引领支撑发展、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环境建设、科技合作、创新能力提升等6个领域进行了分析和探索,最后在区域创新理念、应对产业技术变革和市场导向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

第1~3章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在充分调查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对十八大之后科技创新引领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科技创新支撑吉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科技计划项目支撑吉林农业发展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指出,吉林省科技创新总体上存在“四个优势”、“四个差距”、“四个失衡”,吉林省科技计划项目存在着规模小、分布散等特征。在这些现状分析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科技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壮大,更取决于科技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区域产业发展系统等系统之间的互动协同关系,从而提出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4章主要从科技投入的角度进行切入,研究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先后分析了科技投入、财政科技投入、R&D资源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结论指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科技创新主体的差异、科技投入结构的差异、科技进步外部环境的差异以及科技产业化水平的差异等因素而变化,但其作用机制——从科技投入到科技产出、再通过技术产业化影响经济增长——是被广泛承认的。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建议。

第5章主要针对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点环节——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研究。结论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中不仅包括官、产、学、研、用以及其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包括从应用研究到试验发展到成果转化再到市场推广各个价值链形成阶段间的相互联系,还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机制之间的相互协调。以此为基础,在总结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特点后建立了有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市(州)际比较,找出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第6~7章主要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研发创新基地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国内科技合作等内容。依托从现状中找问题、针对问题提对策的思路,分别就东北地区、大图们江区域和长吉图区域等不同层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第8章主要围绕创新能力提升这一主题,结合笔者参与编写吉林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时的有关思考、对创新主体实力的考察和创新能力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而综合形成。这一章不仅回顾了吉林省提升创新能力方面的有关做法,还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吉林省创新能力提升的重点任务进行了探索。

第9章是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在宏观层面上对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深度思考。结论指出,科技创新的现有地位与应有地位存在较大差距,科技创新在系统性、协调性推进方面存在不足;科技创新尤其是在开放条件下应对产业技术变革时,要更加强化制度设计;最后从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方面进行了思考。

全书力求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的实证性、操作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承载科技创新历史资料、数据的价值,也可作为相关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它山之石,为科技创新及科技管理研究提供参考。第一章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区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吉林“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目标的新时期,科技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决定性力量。调查显示,吉林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四个优势”、“四个差距”、“四个失衡”。考虑到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科技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壮大,更取决于科技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区域产业发展系统等系统之间的互动协同关系,提出了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发展思路,设计了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15条政策建议。一发展现状

吉林省科技创新活动,以“两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两所”(长春光机所、长春应化所)和一汽、吉化、长客等中直企业为核心,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通过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强化产学研结合、提升地方科研机构实力、发挥制度创新先导作用等措施,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呈现“四个优势”、“四个差距”、“四个失衡”并存的现状。(一)四个显著优势1.科教资源优势

2012年,全省111个独立科研机构、278个高校属科研机构、220个企业属科研机构,通过强化产学研结合和协同创新,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等积极举措,不仅支撑了吉林省理工农医四大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还支撑了吉林省独具特色的创新体系的形成,是吉林省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为坚实的基础力量。有关报告显示,2011年吉林省高校科研力量居全国第13位,研究机构科研力量居全国第15位。2.产业技术优势

依托一汽、长客、吉化、修正、敖东等105户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吉林省在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化工、化纤、现代中药、轨道客车等领域建立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取得了一批核心技术。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动小微企业技术创新,2012年已经建成115户小微企业技术研发机构,比2010年增加了27户。截至2012年底,吉林省省级以上(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2户,企业R&D经费资金筹集65.3亿元,实现新产品产值2194亿元,成为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3.平台载体优势

四个国家级高新区(截至2012年末。2013年末通化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吉林省第五个国家级高新区)、五个国家级经开区已经成为吉林省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长春高新区突出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等五大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2012年全区总收入362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402亿元;吉林高新技术开发区突出石油化工、软件工程、生物基因工程、纳米材料等四大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6亿元,同比增长28.1%。延吉高新区、长春净月高新区、红嘴经济开发区、长春经开区等其他国家级开发区也都依靠创新,突出特色,成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区域平台。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中介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速,2012年,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28家(国家级科技孵化器7家),各类专职科技中介机构100多家,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家(国家级5家),县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29个,为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4.政策机制优势

2012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吉林省进一步增强政策机制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推进《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修订工作,强化创新的法律保障,修订《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探索新的科技需求征集和项目形成机制,出台《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实施意见》、《吉林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均为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提供了政策机制保障。(二)四个明显差距1.创新投入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吉林省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1%;人均R&D经费内部支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4%;人均财政科技拨款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3%。2.创新产出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吉林省万人专利授权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3%;其中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5%。3.企业主体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吉林省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4个百分点,吉林省R&D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例比全国低10.5个百分点。4.服务体系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吉林省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3%;2012年国家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55户,吉林省只有2家,天津市有7户,江苏省高达12户;知识产权服务方面,2013年1~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审批设立了83户专利代理机构,吉林省一户没有。(三)四个结构失衡1.创新系统的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创新资源配置在产学研三类创新主体之间、省内各区域之间、各行业部门之间的结构失衡。如按研发人员总量平均的R&D经费额计算,产学研三类主体之间的最大差距是4.4倍,省内各区域之间的最大差距是3.6倍,各行业部门之间的最大差距是36.6倍。创新系统的结构失衡所导致的结果,是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创新体系的畸形发展。这一结果或可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的支撑引领作用,但从长期看,一旦遭遇重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其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将严重削弱。2.产业系统的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之间缺乏联动、服务业不发达、产业集聚能力低等。如全省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汽车的零部件配套产业、石化产品的后续延伸产业、农产品加工的终端产品产业发展均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10年来呈下降趋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尚不及深圳、苏州等单个城市。产业系统作为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果是创新成果无法应用转化、应用转化达不到规模效益、科技创新与市场竞争间无法形成良性反馈机制,由此制约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模式的有效性,并制约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3.融资系统的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企业可投入资金有限、过于依赖财政资金等。2012年吉林省R&D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占36.6%,企业资金占59.5%,其他资金为3.9%,而这三个比重的全国平均水平依次为21.7%、73.9%、4.4%。吉林省研发资金融资系统过于依赖政府资金的现象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度高达88.2%和68.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和9.6个百分点;中央属机构的政府资金依赖度高达44.9%,比省及下属机构高20.5个百分点;部分地区(长春、延边)的政府资金依赖度分别高达47.1%和40.8%,其他市域最高的只有19.6%。R&D经费的融资系统,既是研发活动的重要支撑,也是研发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重要的纽带,其结构失衡导致的结果是创新成果的转化缺乏企业主体的支撑,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隶属多有政府部门参与,创新成果的流动难以顺畅进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一种观念——把创新成果当做向政府要钱的手段,要经费搞创新、搞创新要经费,创新成果不能及时达产达效。4.系统协同的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创新系统与产业系统、教育系统、融资系统、政务系统等相关系统之间的结构失衡。如高校系统面向全国而不是吉林省的发展需求培养人才;再如吉林省2012年研究生毕业数为15739人,但科技活动人员和R&D人员分别只增加了6163人和5631人,甚至个别行业的R&D人员与上年相比减少了4.1%,同时创新系统与政务系统之间也存在着结构失衡的关系。尽管近年来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高校协同创新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主要系统协同上由于制度的原因,仍存在很大程度的结构失衡。这将导致创新管理效率的下降,创新链条衔接的不畅,创新资源配置的失效等,并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对吉林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二引领思路

在科技创新正在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决定性力量的新时期,深入认识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吉林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潜力主要体现:一是科技创新强化发展优势。通过应用新技术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使发展更有效益、更加科学、更加持续。二是科技创新创造发展潜力。“一个创新成果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一个新兴产业就能够构筑一个新的竞争优势。三是科技创新提升内部需求。通过农业技术、环保技术、安全技术等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增产增收,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实现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的目标。四是科技创新集聚发展资源。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和制度保障,吸引外部资金和外部人才,甚至吸引外部技术协同配套,集聚各类资源,是未来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

为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优势,深入挖掘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的巨大潜力,加快缩小创新差距和解决结构失衡问题,依据《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及相关发展规划,结合吉林省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实际,从宏观政策层面和微观实践层面设计具体思路如下。(一)宏观政策层面

目标: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成果转化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推动科技创新系统自身的发展壮大,优化科技创新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区域产业发展系统等系统之间互动协同关系。

内容:以“重法制、重环境、重引导、重内生、重开放、重联动”为核心,打造宏观政策体系。

重法制——强化法规、制度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现有科技创新及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落实,严加评估,强化保障。

重环境——强化舆论宣传、典型示范的作用,积极构建怀疑、慎思、宽容的科技创新氛围和社会环境。

重引导——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扩大各级财政科技资金规模,优化资金结构。强化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等政策对创新方向、创新环节、创新区域的引导作用。

重内生——进一步明确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地方属研发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有针对地增强其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区域创新的内生性。

重开放——加强与域外研发机构在应用技术和试验发展环节合作,引进一批研发机构和成果转化机构,引进一批配套技术,推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联动——全面推动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创新主体、经济发展主体之间的联动,打造从创新到产品、效益、发展的全环节联动模式。(二)微观实践层面

目标:构建良好的项目实施环境、政策落实环境、信息支撑环境和协作创新环境,降低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和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成本,提高科技创新收益,增强对微观营利组织发展的引领支撑水平。

内容:以“重文化、重落实、重激励、重服务、重协作、重实效”为核心,指导微观经济组织提升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

重文化——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组织文化。

重落实——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知晓、落实涉及研发人员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

重激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加大对科技创新及引领经济发展活动的激励力度,创新激励形式。

重服务——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内部的创新服务体系和机制,树立服务创新就是服务发展的观念。

重协作——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强化重大项目实施中的跨单位、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机制。

重实效——引导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对实际效用强的创新活动予以重点支持。三主要措施(一)宏观政策1.建立法规制度体系

加快完成《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修订工作,完善《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的政策配套体系。加快推进《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工作以及《吉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考核办法》等配套措施的起草和出台。继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工作。2.强化规划指导体系

以《实施意见》为依托,加强省级规划的整合,将《省科技发展规划》和《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整合为《吉林省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规划》,强化指导作用。重要产业管理部门和各市(州)要根据《吉林省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规划》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形成“省—市(州)—行业”相对健全的规划指导体系。3.完善财政金融政策

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要起草出台《吉林省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细则》、《吉林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施细则》,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简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和创新金融工具,继续采用贷款贴息、分期偿还等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投资和小型科技金融机构发展,全面提高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统筹水平和使用效率,强化财政、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4.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推动民营科技机构发展;加快建立基于市场经济和企业主导的、有利于发挥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活力的、有利于实现内生发展与开放合作和招商引资等相结合的科技发展新机制;以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科技经费监管体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多部门联动制度为核心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以加快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科技评价体制,以建设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为重点创新科技协同机制,以应用型研发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以优惠政策、财政引导、方式创新等手段创新科技投入体制。5.健全区域创新体系

建立以长吉图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加强区域协作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体系,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的积极作用,推动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中介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长吉图区域外的市(州、县),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强化与长吉图区域科技创新力量的合作。充分发挥中直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和各级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组织、大学科技园等创新集群的成果转化功能,建设高效创新、快速转化的区域创新体系。6.突出重大领域创新

在汽车、农产品加工、石化等支柱优势产业领域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现代农业、生态环保以及教科文卫等民生发展重点领域,编制技术创新路线图或重点技术(产品)的指导目录,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突出企业主导,突出集群创新,突出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和共性技术研发,鼓励行业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研发组织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规划制定并实施重大产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7.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制定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跨校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和转化平台建设,着力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机制创新和设备平台开放机制创新,优化重点学科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吉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对高校创新的投入力度,鼓励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建,建立一批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平台,大力发挥高校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快高校创新成果就地转化速度,提高实用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突出服务民营经济和城镇化的科技支撑,增强高校服务区域创新和区域发展的能力。8.加快推进创新示范

增强创新成果、创新产品示范对于科技创新引领吉林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各级高新区建立专门的创新示范园区,在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中专门设立创新示范项目,实施专利示范工程,在科技活动周中专门设立创新示范活动日,支持以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等方式推动创新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引领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微观措施1.实施科技项目引导微观组织创新

落实《实施意见》中“各级科技计划中支持企业的科技项目经费占财政科技项目投入的比重不低于70%”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强化重大科技专项引导,加强对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估,把科技项目打造成企业配置科技资源、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支持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探索企业选题、共同研发的创新模式。2.培育科技企业引领微观组织创新

实施科技型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加快培育宣传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科技企业,推动科技企业与非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强化科技企业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微观经济组织创新活动。3.加快人才培养支撑微观组织创新

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加大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青年科研基金计划、大学生创业资金计划等实施力度,建设若干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重点培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领军人才、创业人才。借助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培养方式,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和中介服务人才的培养,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等计划,重点培育产业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使人才成为微观经济组织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支撑。4.健全科技组织服务微观组织创新

支持创建民营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强星火科技专家大院、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服务网点建设,推动建设大企业技术转移中心,支持创建民营技术经纪机构,推动建设以创新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吉林省综合科技服务中心,以企业等微观组织为主要对象,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促进首创成果实现本地转化,争取吸纳域外成果到本地转化。5.建设信息平台支持微观组织创新

根据创新发展需要,建设产业技术信息平台、产学研信息平台、科技管理和政策公共信息平台、科技项目及科技审批公示信息平台、科技供需和科研设备信息平台等多种信息平台,加大财政资金补助力度,拓宽免费信息覆盖范围,应用信息化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提升微观组织创新效率。6.加强科技培训协助微观组织创新

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强化企业等微观组织的科研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打造“创新型组织”为核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既要让企业家和科研管理人员知道创新规律、知道创新政策、懂得创新政策和运用创新政策,又要让企业研发人员增强热情、增强能力推动微观组织技术创新。7.建设创新文化强化微观组织创新

引导企业等微观组织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按照“创新型组织”的要求,积极建设组织内部的创新文化。科技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快探索联合设立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基金,对创新文化建设卓有成效的典型企业进行奖励或资助。第二章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历史的经验也证明,经济萧条的时候往往是科技创新最为集中和作用发挥最为明显的时候。2008年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吉林省通过“双十双百”工程、部省会商工作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措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为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理论回顾

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识到“采用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就能成比例地增长”、“由于发明了很多的机器……使一个人能干许多人的活”。马克思多次论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历史上所有时代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机器的采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流的贯通,仿佛是用魔法一样从地下唤出的大量人口——过去谁会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中呢”。马克思认为科学进步、技术创新不仅是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还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明确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发动机”,创新导致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由创新的周期性决定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周期性。德国经济学家门斯从周期理论方面证实了熊彼特的观点并进行了完善,他认为基本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经济停滞和大危机是技术创新高潮出现的主要动力。在熊彼特开创创新理论的基础上,索洛-斯旺模型成为第一个外生技术增长模型。此后,阿罗的“干中学”模型、宇泽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等研究均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技术进步或知识创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后,R&D增长模型的提出,实现了技术创新的模型内生化,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之源,是知识内生积累的结果。R&D增长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模型包括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格罗斯曼-赫尔普曼模型、阿尔文·杨的“偷生意效应”模型和新熊彼特增长模型等。这些模型普遍认为技术进步或创新是有意识投资的结果,来自创新的垄断利润为进一步创新提供激励,使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不仅认为技术创新及其导致的新产业的出现是推动长波上升、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提出三套科技政策推动科技创新,一是扶持、资助基础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二是推动和促进基础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三是改善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进口,促进其在国内的应用。

国内学者近年来也采用了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科技创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共识

由科技部部长万钢主编的《中国科技改革开放30年》,从产业技术创新取得多方面突破、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为解决能源环境领域的瓶颈制约提供科技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和解决“三农”问题、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等方面全面论述了中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此外,江蕾等对中国GDP 增长率与科技投入增长率的广义差分回归分析表明,科技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17.5%。吕利栋等对吉林省R&D 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灰色相对关联分析,认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石柱鲜等使用修正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测度,认为科技要素对吉林省潜在产出的贡献率为36.6%。2.结构性原因制约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许治等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1985~2003年中国科技投入相对效率的测度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投入相对效率整体偏低且相对效率的变化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征,并指出科技投入的部门结构对整个社会科技投入相对效率会产生影响。吕利栋等基于吉林省R&D 经费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的分析表明,科技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重要。3.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

江蕾等认为增加科技投入的总量、重视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和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均是加强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重要举措。吴林海等对科技投入中的R&D投入在不同阶段、不同主体间的配置与经济增长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政府研发机构和应用研究方面的R&D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合理配置R&D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许治等认为增加企业科研经费支出比例有助于中国科技投入效率的提高,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可能促进科技投入效率的增加。吕利栋等认为加大科技活动人员方面的投入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对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二发展现状

2009年吉林省人均GDP达到26319元,折合成1980年美元价格近3800美元,按照钱纳里评价工业化阶段的标准,吉林省已经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2400~4500美元,1980年价格)。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均已表明,伴随着工业化阶段的升级,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其支撑作用将愈加显著。200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别居于全国第12位和第10位,分别比2005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上升了8位和2位。2008年以来,随着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工程的实施、部省会商工作机制的建立、“双十双百”工程的启动,以吉林省八大工业跃升计划为中心,以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为核心,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创新在产业优势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格局优化、城乡差距缩小等方面支撑能力的提升。(一)“双十双百”工程强化产业核心优势

2009年以来,吉林省启动实施了“双十双百”工程(即“实施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做大做强100户科技型创新企业以及培育和引进1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双十双百”工程的实施,为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项目、人才、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表2-1 吉林省首批“双十”工程项目(二)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2008年以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体系中专门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包括科技成果转化补助计划和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资金计划)。与“双十双百”工程相比,该计划更倾向于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和适用性强、实现经济效益较快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其中,科技成果转化补助计划2008、2009两年共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0余项,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这些项目主要针对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形成的科技成果,支持吉林省优势和主导产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成果转化,预期投入产出比平均能够达到1∶10左右。同期,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资金计划投入近7000万的资金,支持近250个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项目,有力地支撑了中小型科技企业实力增强和竞争力水平提升,增强了经济社会活力,促进了全社会就业水平的增加。

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使工业技改步伐显著加快。2008年吉林省工业经济改建(技改)投资增幅平均在63.4%,高于工业经济全部投资增幅18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行业中,有20个行业技改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这20个行业投资额占吉林省工业经济投资的65.4%。技术改造投资的加快,有利于提高各工业行业的竞争优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推进也使新产品贡献率显著提升。从2004年到2008年,吉林省汽车、农产品加工、化工三大产业新产品贡献率均达到20%以上,尤其是汽车产业新产品贡献率已经超过30%。(三)科技扩散初步显现,有力支撑区域和谐发展

2008年,长春、吉林和通化三个地区科技经费筹集额高于科技经费支出额,在经费方面体现出扩散作用。以此为基础,这三个地区的科技经费支出额、新产品产值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专利申请等方面的指标也都领先于其他地区。三个地区的科技资源和工业企业科技产出均占全省的80%以上,使全省形成了明显的创新极和增长极,有利于通过产业辐射和科技扩散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形成长吉两市通过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带动全省、通化引领东南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表2-2 吉林省主要区域科技力量与科技产出分布情况

高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也是吉林省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源,从产业升级和产业辐射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作用巨大。2008年,长春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27.4亿元,占长春市(市区)工业经济增加值的35.9%;吉林市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21.2亿元,占吉林市(市区)工业经济增加值的67.9%。国家级高新区也都成为所在城市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区。截至2009年末,在吉林省已经公示的202户高新技术企业中,位于长春高新区有78户、位于吉林市高新区有22户,分别占所在城市的67.8%和75.9%。(四)农业科技和农村实用型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近年来,以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吉林省农机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转资金、省科技发展计划农业及社会发展重大重点领域、地方引导等科技计划为支撑,吉林省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粮食增产综合配套技术、转基因作物研发与产业化、智能农机具、畜牧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及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农村环境生态改善等领域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如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基化工醇、新型玉米水稻收割机等项目已被列为吉林省首批十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安全优质肉猪现代生产关键技术、耐盐碱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已被列为吉林省首批十大科技攻关项目。2008年省科技发展计划“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专项投入720万元,主要开展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节水高产稳产技术集成研究示范、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水稻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玉米优良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大豆优良品种选育与综合配套技术、抗性特质功能基因挖掘及其转基因玉米新种质的创制等研究,立项时预期选育优良新品种35~50个,推广示范3400万亩,增产粮食80万吨以上;“玉米生物化工产品及关键技术”专项投入345万元,主要开展环糊精生物转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高性能聚乳酸基材料的制备、中试及产业化示范、玉米生物化工醇产业化配套技术的开发、高产L-精氨酸基因工程菌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立项时预期研发玉米生物化工新产品8~9种,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并降低玉米生物化工产品产业化生产成本,提高玉米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支撑玉米生物化工产业基地建设。2009年在这两个专项上又进一步开展了吉林省半湿润区玉米大面积再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集成、吉林省中部中低产田生产能力提升关键技术、吉林省玉米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作业与装备研发、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及生产关键技术、高附加值生物基2,3丁二醇催化合成和提纯技术、高性能聚乳酸成型加工工艺、玉米深加工废物生物转化系列产品等方面的开发和研究,预期成果重大,预期效益显著。

在社会发展领域,盐碱地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受损土地植被恢复、生态系统修复、寒冷地区新型建筑材料、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对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引导计划中,各种粮食新品种的技术示范,蓝狐、白鹅、梅花鹿、蜜蜂、草原红牛、肉羊、柞蚕等养殖技术的推广示范,花生、黑木耳、山野菜以及特色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推广示范等,都有利于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三制约因素

尽管科技创新对吉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创新主体实力不强、产业技术路线不明确等因素仍然制约着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一)科技投入增速和总量较低

科技投入增速有待提升。2005~2008年,吉林省科技投入从90.1亿元增加到129.7亿元,年均增长12.9%,低于全国20.7%的平均增速。2008年,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0%,低于全国2.8%的平均水平。同时,吉林省还存在全社会科技投入和R&D投入增速慢于GDP增速(均未剔除价格因素),科技投入占GDP比重、R&D投入占GDP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等问题。表2-3 吉林省科技投入有关数据

财政科技投入杠杆作用发挥不足。据测算,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对非财政科技投入的诱导效应可达1∶0.74,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能带动经济效益总额增加1.22%。但是财政科技投入总量较小制约了其示范引导作用的发挥。2008年吉林省财政科技投入仅为13.4亿元,占科技活动经费的比重分别仅为10.3%,比全国同期水平低2个百分点。

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支持力度亟须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是强化科技支撑作用的重要环节。2009年,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请数438项,经费申请金额3.48亿元,每个项目平均申请经费79.5万元。而实际立项数为200项,立项金额为5585万元,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为27.9万元,即使考虑到重复申报项目、经费申请额虚高等因素,将项目平均申请经费按一半折算,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只能达到需求量的70%左右。(二)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尽管吉林省提出了八大产业(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医药产业、冶金建材、新材料、装备制造)跃升计划,并极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但是产业结构单一仍是制约科技支撑能力的重要因素。以2009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和石油化工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734.6亿元、498.2亿元和405.6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5.1%、17.0%和13.9%;完成投资额分别为499.3亿元、424.3亿元和245.1亿元,分别占城镇工业投资的15.2%、12.9%和7.5%。在吉林省工业行业中,科技创新的产业结构更加单一。2008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和石油化工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分别实现新产品产值1169.2亿元、115.5亿元和54.9亿元,分别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76.5%、7.6%和3.6%。新产品产值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一业独大”的局面非常明显。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374件,比重达到55.6%;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2.9亿元,比重52.1%;R&D经费支出12.5亿元,比重49.2%。在工业行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等多方面均占半壁江山,行业结构过于单一。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明显体现出结构单一的特点。2008年,吉林省医药制造业产值344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80.7%;实现利润23.7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72.9%。从科技创新方面看,吉林省有R&D经费支出的高新技术行业只有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但这两个行业的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0.5%和0.3%,远低于全国的1.1%和1.5%的水平,与欧洲以及美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