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的经商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4:37:23

点击下载

作者:郭敏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造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的经商哲学

创造自我,追求无我:李嘉诚的经商哲学试读:

前言

他主导了香港半个世纪的地产风云,影响着香港的经济走势;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垄断着面向内地的输电线……从地产到港口,从零售到能源,他赤手空拳地构筑了一座财富的王国。

他被世人誉为“超人”,他被人看作是财富与成功的象征,但曾经的他其实很贫穷,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他凭借着自己的头脑,凭借着不懈的追求,打造了一个属于李氏家族的财富帝国。

他就是李嘉诚。

在我们仰望他的商业帝国的同时,也不禁会好奇:一个没有背景、没有金钱、没有人脉的毛头小子是如何开创这样的财富帝国的?这其中有些什么样的秘密和诀窍?

李嘉诚说:“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也不太容易。而且,从创业之初开始,还要不断学习,把握时机。”

虽然成功是没有什么秘密,但是说到诀窍,恐怕其中还真有一个,这其实也是李嘉诚的商业哲学,那就是——创造自我,追求无我。

所谓创造自我,就是在自己思想观念和为人处世尚不成熟的时候,培养自己的思维意识,锻炼自己的处事能力,成就自己的个人品牌。

所谓追求无我,则是在自己的个人品牌建立起来之后,在自己的个人理想实现之后,就要学会追求一种无我的境界,要将眼界放得更加开阔,要学会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的价值。

也许成功的模式不能复制,但我们可以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智慧;也许成功的道路不能重走,但我们可以学习成功者的创业秘诀和人生哲学。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人生。

本书不仅仅向你讲述李嘉诚创业道路上的波澜壮阔,更会向你阐述如何从别人的经验中创造一个真实的自我;本书不仅向你讲述李嘉诚经营道路上的跌宕起伏,更会向你阐述如何从自我的打拼中追求一个无我的境界。

第1部分

人弃我取:

生活不缺少商机,缺少的是发现商机的眼睛

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商机,

缺少的是发现商机的眼睛。

李嘉诚的经营思路是:

亦步亦趋无法获得成功,

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才能更快获得成功。

与其人云亦云,不如人弃我取

你们大拍卖!我来大收买——冬则资纱,旱则资舟,实乃经商的大智慧。

——李嘉诚

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具有这样的一种能力,那就是审时度势。所谓时,一个是“时势”,一个是“时机”。在正确的时机出手,生意便成功了一半。李嘉诚一生奉行的投资哲学就是稳中求进。在没有遇到合适的机遇之前,他宁可手持现金。但一旦他看准了机会,他便采取灾难投资法,实行人弃我取的战略。

一个没有独立眼光的商人是永远成不了大气候的,而这种与众人行为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风险并不能成为人们畏缩退避的借口,取人所弃,在别人意想不到甚至不敢去做的地方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精明的商人。

让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卷入到了战争之中。在战争中,人们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自保。然而,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节,依然有人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

两个德国年轻人看到准备逃跑的欧洲战区的居民都在不顾一切地变卖家产,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因为战争总有结束的一天,百姓总会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如果此时低价买入人们变卖的东西,等到战争结束后再高价卖出,肯定收益不菲。

就在此时,其中的一个年轻人心里有了动摇,他想:自己花钱买了东西,一旦军队过来后,这些物资都会被充军,那自己的努力就只能白费了。于是,他选择回到了乡下。

另一个年轻人没有因为伙伴的离开而动摇。他对现有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决定采取实际的行动。他一面大量低价收购,一面及时将这些东西转移到乡下。

几年之后,战争结束了。这个年轻人果真在战后发了一大笔财,成了有名的富翁。很多年后,当年的两个年轻人又相遇了,那个缺乏勇气的年轻人仍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看着以前的伙伴感叹道:“早知道我也应该收购那些东西,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田地,我就是太胆小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敢于走别人不敢去走的道路,敢于抓别人不敢去抓的机会,这就是发家致富的大智慧。

在市场处于低潮的时候,正是李嘉诚做出重大投资的时刻。他是这样解释的:投资一个项目要看这个项目是否具备长远赢利的能力,而不是看价格是否便宜。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香港整个房地产市场极为低迷。当时,李嘉诚拥有多处物业。他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继续在香港房地产市场投入资金。李嘉诚公开宣称:“你们大拍卖!我来大收买!以后,你们有追悔莫及的那一天!”于是,他以低廉的价格一座接一座地买进大楼,还趁建筑材料疲软之时大兴土木,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香港地价再度回升,房价上涨。而此时的李嘉诚已经建起了一座座漂亮的大楼和厂房,不久即全部出售,利润成倍增长。就这样,李嘉诚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成为这次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

在商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如果80%的人都发现有利润可赚,你就不要掺和进去,因为已经没有利润可赚了;如果20%的人发现其中有利可图,你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成功;如果只有5%的人看到其中的商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大赚一笔了。

冬则资纱,旱则资舟,这看似很傻的行为,其实蕴藏着经商的大智慧。经商,说白了,就是追求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只要看准行业,瞅准目标,做到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反其道而行之,就能获得利润。

冬则资纱,旱则资舟,这看似很傻的行为,其实蕴藏着经商的大智慧。与其跟着众人人云亦云,不如培养自己的眼光,另辟蹊径,就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想成功,就不要惧怕失败

思路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商人能取得成就的高低。

——李嘉诚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这样说,思路决定一切。经商之人往往畏惧失败,因为商场如战场,一旦失败,翻身的机会就很小。但成功的商人往往会觉得失败是一种锻炼,只要有成功的经营思路,东山再起也不是空想。没有人一次也不曾失败过,能从失败中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史玉柱是创业者的传奇。1993年,史玉柱进军保健品市场,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史玉柱创办的公司不到两年就实现销售额上亿元,史玉柱本人也成为受人追捧的明星商人。

但到了1995年,全国保健品市场全面萧条,1996年,巨人推出的“巨不肥”产品失败,最为致命的是巨人大厦建设资金告急,导致巨人集团财务严重告急,庞大的“巨人”轰然倒塌。1998年元月,巨人集团负债2.5亿,史玉柱成为人们眼中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但做统计出身的史玉柱知道,自己的失败不是因为产品思路的问题,而是产品质量的问题。中国的保健品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只要有适合的产品,自己一定能够东山再起。于是,“脑白金”出现了,史玉柱再次创业成功。

没有人能确定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也没有人保证自己能不经历失败。人们常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击倒。对成功的向往就像黑暗中的灯塔,即使你在航行中遭遇狂风暴雨,但只要能够看到方向,你就能到达目的地。

同时,还在坚持的人必须考虑清楚自己的思路是不是正确。因为只有思路正确,坚持才有意义。

吉利集团老总李书福的心目中一直有着一个造车的梦想。他看准了中国的巨大市场,更希望让每个低收入者都能够开得起汽车。

在最初的阶段,公司懂汽车的人,加上李书福本人也就三个人。面对这种情况,李书福想到了当初自己组装照相机和电冰箱的套路。他花了几百万元买来奔驰、宝马等名车,然后把汽车拆了研究。自己动手,自己画图,自己装配,没有模具,只能用水泥浇铸、胶水粘合。可是,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部件,不可能每个部件都自己生产。一次,李书福到上海采购零件,对方一听他要造轿车,就认为这人异想天开,没听他说完就走了。

万般无奈之下,李书福只好选择与有生产权的德阳汽车厂合作,开始了自己艰难的造车生涯。按照李书福的设计,下线的第一批汽车表面粗糙,上了检测台之后发现汽车质量不合格,只能报废。第二批,接着报废。直到第三批,经销商才认可了李书福的汽车。

1988年8月8日,一个很吉利的日子,李书福的第一款轿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了。为了庆祝,李书福向全国发出了700份请柬,但没有人去参加。既然已经做了,就没有回头的机会。1998年,吉利采取了低价策略,打出了“中国最便宜轿车”的口号,这一举动使吉利汽车迅速占领了低端市场。在李书福的坚持下,如今吉利集团的经济型轿车已经占领了市场,成为中低档购车者的首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产品研发的方向。失败了可以重来,跌倒了可以爬起来,而一旦没有了正确的方向,那损失将是致命的。

思路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商人能取得成就的高低,失败了可以重来,跌倒了可以爬起来,而一旦没有了正确的方向,那损失将是致命的。

生活不缺少商机,缺少的是发现商机的眼睛

处处有商机,不同商人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发现商机的眼光。

——李嘉诚

随处都能够赚钱是每个商人的梦想,优秀的商人善于发现商机,他们的眼光独特。在李嘉诚的经商生涯中,他的赚钱方式从来就不单一。他总能够凭借着自己睿智的眼光来赚钱。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能有眼光去发现机会。

20世纪70年代末期,李嘉诚预见到了旅游业将成为香港的热门行业,与此相关的宾馆行业将会飞速发展。一旦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李嘉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买下了拥有美国资本的永高有限公司56%的股权,随后又买了其他股东的股权。这家公司的主要产业是位于香港中区的有800个房间的希尔顿大酒店。

对于这个行为,李嘉诚解释说:“我当时估计,全香港的酒店,在两三年内租金会直线上扬。香港希尔顿的资产,值得我买。这就是决定性的数据,让这家公司在我手里。”果不其然,在李嘉诚接手饭店之后,香港旅游业迎来了有史以来的黄金时代,李嘉诚大赚了一笔。

事实上,处处有商机,不同商人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发现商机的眼光。只要有发现商机的眼光,就能迅速获得财富。

1980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一个17岁的少年带着父亲给他的五元钱从老家安徽到了长沙的姑母家。姑母家也不富裕,少年必须想办法自己挣钱。长沙天气炎热,少年天天用姑母借来的冰棒箱去卖冰棒。在一次卖冰棒的过程中,他看到一个小男孩在垃圾桶里不停地翻拣,心里一动,“我也试试去捡废品吧。”

于是,他离开了姑母,和一些捡废品的人住到了长沙的市郊。最开始,少年还觉得有些难为情,但时间久了,他就习惯了。

一年之后,他有了经验,也看出了一定的门道。如果能够避开废品收购者,直接和工厂打交道,自己的收益就能够增加。于是,他又做起了收购废品的业务。

后来,他又看出了新的门道。他将捡废品的人组织起来,50个人一组,如金属组、塑料组、玻璃组等,他成了“废品头儿”。1993年,在他捡废品的第13个年头,他拥有了自己的工厂,资产达数百万元。他感受到城市环保的重要性,他花了两年时间考察,先后去了日本、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最后选择了日本的先进设备,于1999年6月,投资1300多万元,建起了长沙环保塑化炼油厂。

与此同时,他又从治理“黑色污染”着手,成立了环保橡胶制粉厂。产品用于铺设柏油路,防滑防冻,销路很好。这时,当年那个受人歧视的捡废品少年已经成为长沙市家喻户晓的“垃圾大王”。

由此可见,随处能够赚钱并不是一句空话,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尤其是信息爆炸的今天,每天都会有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但只有出色的商人才能够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让自己赚得钵满盆盈。

很多人会说,我总也发现不了赚钱的热门行业。其实,在会赚钱的人眼里,永远没有“热门”和“冷门”之分,三百六十行,并非行行都是“热门”,在眼光毒辣的商人眼中,再“冷”的行业也能淘出“真金”。只要你练就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火眼金睛”,将遍地都是黄金。

有些人做生意总是挑热门行业,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挖到黄金。这种选择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热门行业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关注,本身就说明它具有无限的商机。但是真正会赚钱的商人会在“冷门”行业创造财富,挖到别人挖不到的金子,赚到别人无法赚到的钱。

有句俗话叫“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商人眼中,“处处留心皆生意”。旅游季节,游人们游兴正浓却突然遭到大雨袭击,这时总会出现兜售廉价的雨衣雨伞者,他们的生意很好。一场盛大的足球比赛将在体育馆内进行,有人在2元钱批发来的汗衫上印上足球巨星的名字,比赛那天,每一件汗衫能卖10元。处处留心,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商机。

20世纪80年代,一位周姓的温州商人只身来到了上海,同其他许多温州商人一样,他只带了来时的车票——背水一战是温商的习惯。在上海的街头,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大街上许多人拎着或抱着大捆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等行色匆匆。

通过打听得知,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企业整顿,企业原有表格、账册全部更新。但商店里的表格账表是统一印制的,买回去还得重新编制,财务人员为此很烦恼。这个商人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这不就是商机吗?于是,他急忙赶回温州,抓紧时间设计、印刷,又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提供的地址、单位名称写信寄样稿、寄订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当年净赚6万元人民币。

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能不能抓住机遇,就要靠个人的眼光和行动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必须要有敏锐的眼光。这种眼光是不断历练的结果,也是一个商人引以为傲的资本。

对于有的人来说,赚钱很难,他们怎么也发现不了商机。对于有的人来说,赚钱很容易,他们身边到处都是商机。人们经常强调眼光的作用,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精明的商人,往往会从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寻觅出赚钱的机会,这就是优秀商人的才华,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最大资本。

做生意三百六十行,并非行行都是“热门”,但是,在眼光毒辣的商人眼中,再“冷”的行业也能淘出“真金”。只要练就一双善于发现商机的“火眼金睛”,就会发现遍地都是黄金。

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路

亦步亦趋无法获得成功,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才能更快获得成功。

——李嘉诚

人们都渴望成功,都希望有人能给自己指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可事实上,成功从来就没有固定的模板,更没有现成的路可以去走。要想取得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开拓进取,承担风险,走一条别人不敢走的道路。

人生的路上总会有各种选择。有人选择众人看好的坦途,有人选择别人不敢走的路。这条路,可能充满着艰险,但这是对成功者的考验。李嘉诚走的是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路,与其说这是一种赌博,倒不如说是李嘉诚对未来的自信。亦步亦趋是无法获得成功的,成功者是孤独的,尤其是伟大的成功者。

在李嘉诚想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北美市场的时候,北美一家大贸易商S公司决定派购货部经理前往香港来考察。在与美方人员的电话交谈中,对方简单询问香港塑胶业的大厂家,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李嘉诚陪同他们的人走访其他厂家。

这家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络遍布美国、加拿大。这个机会是千载难逢的,但李嘉诚还不敢确定这个机会一定会属于长江实业。对方的意思很明显,他们将会考察香港整个塑胶行业,期望从中选一家作为合作伙伴,或者同时与几家合作。

这将是一次竞争,需要比拼的是信誉、质量、规模。李嘉诚的目标是使长江实业成为北美S公司在香港的独家供应商。李嘉诚自信他的产品质量是全港一流的,但就资金实力、生产规模而言,李嘉诚却不敢在香港同行中称老大。

这一次,李嘉诚决定走一条别人不敢走的道路。留给李嘉诚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周,李嘉诚在公司召开了高层会议,在这次会议中,李嘉诚宣布了自己的计划:必须在一周的时间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

这一年,李嘉诚正在北角筹建一座工业大厦,原计划建成后,留两套标准厂房自用。现在,他必须另租别人的厂房应急。为了抢时间,李嘉诚委托房产经济商代租厂房,李嘉诚看过楼后,当即拍板租下一套标准厂房。迁厂所需的资金,除了自己筹集的小部分,大部分是银行的大额贷款——他以筹建工业大厦的地产做抵押。

在李嘉诚的一生中,这是一次最大最仓促的冒险。他孤注一掷,几乎是拿多年营建的事业来赌博。李嘉诚一生作风稳健,可这一次,他别无选择,要么彻底放弃,那么全力一拼。

留给李嘉诚的时间只有一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李嘉诚的任务如下:旧厂房的退租、可用设备的搬迁、新设备的购置、新厂房的承租改建、新设备的安装调试、新员工的聘用和培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整个计划前功尽弃。

在这个外人看来基本上不可能行得通的道路上,李嘉诚和全体员工一起奋斗了七个昼夜。李嘉诚紧张但不慌张,哪组人该做什么,哪些工作由哪些人来做,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李嘉诚每天都记录下工作进度,丝毫不显慌乱。由此可见,李嘉诚虽然敢于冒险,但并非草率行事。

在外商经理到达的那天,李嘉诚的新设备正好调试完毕。在李嘉诚从香港启德机场接到外商的时候,李嘉诚问外商:“是先休息还是先参观工厂?”外商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先参观工厂。”

在李嘉诚的带领下,外商参观了全部生产过程和样品陈列室,由衷地称赞道:“李先生,我在动身前认真看过你的宣传画册,知道你的厂比较大,设备也比较先进,但没有想到的是你的规模是这么大,设备这么先进,生产管理如此井井有条。”

李嘉诚接着说:“感谢你对本工厂的赞誉,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交货的期限。您已经看到我们的报价单,如果购货量大的话,价格可以商量。总之,信誉的问题,请你们绝对放心。”“好,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合同。”

在外商办完事后,李嘉诚把外商送到了酒店。告辞的时候,李嘉诚说:“明天我来接你,去参观另外几家塑胶公司。”

外商说:“不必去了。我想请你做我的向导,去参观这里的风景,你可以做我们的独家供应商。”

于是,这家北美公司成了长江实业的大客户。并且,通过这家公司,李嘉诚获得了加拿大商业银行的信任,与他们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而为李嘉诚进军海外架起了一道桥梁。

李嘉诚的成功不是一种偶然,他的选择是经过仔细思考的。任何一条道路的选择,都包含着一个人的智慧。李嘉诚压上了自己的所有,走出了一条别人不敢走的道路。路是人走出来的,更是人创造出来的。作为商人,谁都渴望着成功,谁都渴望着更快更简单的成功。但事实上,成功是没有捷径的,走别人不敢走的路,正是李嘉诚的选择,更是他从众多商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2010年2月29日,恒大在通宵的决策会议后,做出了一个让外界很难理解的决定:接手广药足球。许家印首先做了两件事:第二天上班后的两个小时之内,恒大将俱乐部拖欠球员的工资奖金全部付清,又在一天之内将俱乐部对外欠款全部付清。

外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选择中,许家印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投资:对于已经处于冰点的中国足球,这是一次绝佳的抄底机会;对于快速扩张的恒大地产,足球将成为它一个绝佳的品牌宣传策略;对于急于扔掉足球包袱的政府,恒大此举是在为政府分忧。

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许家印曾经说过:“中国足球与中国经济的地位十分不配,像恒大这样有能力的企业,有责任去做足球事业。”

翻看这几年许家印对中国足球投资的账本,很多人对于恒大地产都有这样的疑惑:一个民营企业家为什么要拿出如此源源不断的巨资,砸向与主业风马牛不相及的体育事业?

在中超的赛场,许家印定下的奖惩方案是“513”:赢一场奖励500万,平一场奖励100万,输一场罚300万。这是史无前例的高额奖励方案。

三年内,许家印已烧掉17亿元。这些钱主要用于以下用途:买断广药俱乐部全部股权、投资中超史上最豪华开幕式、开办恒大皇马足球学校的初期投资、引进几大内外援的转会费与年薪、新赛季奖金等等。但这并不是一笔亏本的生意,与2009年相比,恒大集团2011年的净利润已猛增11倍。

由于中国的足球水平和足球环境所致,恒大暂时还请不到世界顶级的球员前来效力,但是,就在2012年5月,世界上最好的教练之一,带领意大利队夺得2006年世界杯冠军的“银狐”里皮已经站在了恒大队的教练席前。

人们看到的往往是成功者获得的鲜花和掌声,有多少人去认真注意过他们背后的付出呢?

路是人走出来的,更是人创造出来的。背水一战,带着舍我其谁的勇气,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往往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做慈善表现的是商人的气度

慈善并非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须真正付出时间去做的事情。

——李嘉诚

富不忘本是商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这不是一件可以轻易许诺的事情,不是一种轻易做出的姿态。富不忘本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发达不忘当年志向的精神。李嘉诚作为优秀商人的代表,相信很多人都会问他: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商人?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渴望着成功。然而李嘉诚只说了一句话:“很多媒体记者问我,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其实,我很害怕被人定位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我首先是一个人,再是一个商人。”李嘉诚每年都坚持捐资办学,帮助穷人,用自己的财富回馈社会。

20世纪80年代,拥有雄厚财力的李嘉诚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命名为“李嘉诚基金会”。到了2010年,这个基金会已经捐出的款项达到113亿港元。李嘉诚有过少年失学之痛,因此重视教育投资。李嘉诚的父亲因病去世,他自己也曾与肺结核奋战多年,因此,李嘉诚很关注医疗事业。李嘉诚说:“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

1981年,李嘉诚资助成立了广东潮汕地区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为了办好这个学校,李嘉诚不惜重金从加拿大、香港请名师担任各学院院长。其中的医学院是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不仅如此,李嘉诚还动用他的人脉,广邀名人授课,即便是在他的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停止对汕头大学的资助。

除了汕头大学之外,香港大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清华大学的FIT未来互联网络研究中心,也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的巨资捐助。2006年,李嘉诚宣布捐出1/3财产给基金会后,他跟家人说:“我一生可以成立这样规模的基金会,心里绝对不会惋惜。捐出来,是高高兴兴捐出来,去做,也是高高兴兴去做,一点儿都不会后悔。”

由此可见,在李嘉诚的眼里,慈善并非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一件必须真正付出时间去做的事情。慈善也是一个商人需要担当的责任。

洛克菲勒成为当时世界首富的时候,别人劝他把这些钱留给他的孩子们,洛克菲勒回答:“这些钱是从大众那里来的,因此,也应该回到大众那里去,到它们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去。”

洛克菲勒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他帮助成千上万的食不果腹的孩子,让他们可以吃上饭,让他们上学接受教育,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主要投资在医疗教育和公共卫生方面。他的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先后投资达数亿美元。

在外人看来,李嘉诚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应该是一手缔造长江实业,而事实上,真正令李嘉诚骄傲的事情却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二院,还有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的肿瘤医院。

在李嘉诚决定捐建汕大医学院之初,曾有朋友劝他说,办医学院很贵,比一般的大学可能贵10倍。但李嘉诚依然没有动摇,这种强烈的情感,一是基于他对“体之健康,益于社会”的深刻认识,二是他对昔年父亲因医治不及时而过早辞世有切身之痛。他早已在青年时期就立志:当自己发达之日,一定要实现发展医疗事业、造福社会的夙愿。

一个眼睛只盯着钱袋的人看不到需要帮助的人。只有大气度的人才能看到芸芸众生的苦处,才会尽力去帮助别人。

人们在谈论金钱的时候,往往会说,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攒那么多做什么?可是一旦自己拥有了财富,又有多少人舍得去践行自己造福社会的诺言呢?

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一个商人最大的荣耀应该不是自己赚了多少钱,而是用自己赚来的钱造福社会。

赚钱不是企业家的最终目的

如果只把赚钱作为唯一的目的,那么这个人永远只是一个商人,成不了企业家。

——李嘉诚

在很多人眼里,一个成功的商人的标志就是赚很多的钱。毕竟,经商如果不是为了赚钱,那商人也就不是商人了。但一个成功的商人,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远远不止赚钱这么简单。

很多人都问过李嘉诚:“你都已经赚这么多钱了,还工作是为了什么?”李嘉诚总是淡淡一笑:“为了自己,也为了社会。”这才是真正有气度的商业大家,为了自己,是因为经商是自己的一项事业;为了社会,是因为可以把钱集中起来,办回馈社会的大事。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建筑工地,老板分别问三个包工头:“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回答,“我在为了工资而工作。”第二个人回答,“我在砌砖。”第三个人回答,“我在建造最美的房子。”一场地震过后,只有第三个包工头建造的房子是安好无损的。原因很简单,他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了一项事业。

历史上真实的乔致庸,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人,虽然他是半路被迫经商,但一旦认准了道路,他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

他没有小富即安的心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但他依然有着其他商人所不敢有的追求。虽然他不是山西最富有的商人,但他一定是知名度最高的商人,因为他有着比其他商人更高的追求——汇通天下。

他接受家族生意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茶路和丝路。这项貌似简单的任务其实具有危险性。传统的茶路主要分为两条:一是经西口前往新疆塔城、恰克图;二是通过张家口前往东北。

这两条商路关系着无数茶工、丝工、驼队的生计。由于社会的动荡,这两条商路都被破坏了,但乔致庸凭借着惊人的勇气,毅然将这两条商路疏通。乔致庸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了票号的重要作用。

在那个时候,乔家还没有涉及票号生意,平遥的日升昌是全国票号的领头者,但日升昌不和中小规模的商家打交道。乔致庸立刻意识到票号的广阔前景。

对于一个商人来讲,他最成功的地方不是他拥有很多财富,而是他用这些财富回报社会。李嘉诚先生说自己工作是为了回报社会,这是一种大追求。把经商当成毕生的事业来经营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能力,把经商当作回报社会的方式则是一种大气度。

华夏集团的董事长夏春亭,在事业最成功的时候,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全力投资旅游业。旅游业投资大、见效慢,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夏春亭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把旅游项目看作是一次战略投资。在他看来,战略投资是今天栽树明天摘果子,战术投资是今天摘不到果子就不投资。夏春亭所看重的是五年乃至十年后的回报,而不是眼前。更加令人费解的是,夏春亭没有选择已经成熟的旅游景点,而是选择开发一片荒山。由于长期的山石开采,大面积的山林遭到砍伐,最初的景象只能用山体裸露、乱石成堆、一片疮痍来形容了。

夏春亭几乎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家当,开始向大山进行挑战。山石被开采了,那就填土修山;树被砍了,那就种树……经过不断的努力,山青了,水绿了,旅游景区的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当时,夏春亭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即使投资失败了,也要给城市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如果一个商人只是把赚钱作为最重要的目的,那他永远也只能是一个商人,成不了企业家。

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才是企业家。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即使满腹才华,也要学会藏拙

真正的低调,就是不喧闹、不造作,即使你满腹才华,也要学会藏拙。

——李嘉诚

一根木头,暴露在外面的话,就容易腐烂;一个人,过分张扬自己,就会遭受更多的打击。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像李嘉诚这样的人物,起码应该是高贵矜持、唯我独尊的;也许应该是大腹便便、前呼后拥的;也许是浑身上下穿着名牌衣服……然而,这些只是外人的猜测而已。接触过李嘉诚的人回忆说:“李嘉诚在来到汕头市的时候,他穿着一套朴素、整洁、得体的中山装。52岁的他看起来很随和,文质彬彬的他身材适中,嘴角还带着一抹微笑,像一名学者。”

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靶子。李嘉诚虽然拥有房车和游艇,但是他却喜欢乘坐普通的轿车,有时也坐的士。每天早晨6点,李嘉诚喜欢自己开车到高尔夫球场去打球,他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过着普通的日子。

李嘉诚经常说:“在看过苏东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无故受伤害’。苏东坡没有野心,但就是被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哥哥错在出名,错在出高调。’这个真是很无奈的过失。”

学会低调,是一种智慧。放低自己的身段,才能看得清脚下的土地。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富兰克林·罗斯福年轻时去拜访一位老前辈。他昂首挺胸地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在进门的时候,“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这件事给了富兰克林很大的启发,他学会了放低自己,最终成为美国的总统。

一棵树,要想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就必须要扎下深厚的根基。一个人,要想拥有更大的成功,则必须要放低自己的姿态。

在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袁隆平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那么耀眼,也那么沉重。袁隆平说,他还有两个心愿没有完成: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对于众多的头衔,他能辞去的尽量辞去,对于各种会议,他能不参加的尽量不参加,他心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

一位农业经济学家曾这样写道: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依然活跃在试验田里,为了他的超级水稻,为了让世界人民不再挨饿,袁隆平依然在奋斗。

放低自己,看样子很容易,实际上却很难。真正的低调,就是不喧闹、不造作,既不招人嫌弃,又不招人妒忌。即使你满腹才华,也要学会藏拙。这样的人,可以在卑微时安贫乐道,大度豁达,也能够在显赫时不骄不狂,持盈若亏。在现实生活中,越是经历了风雨的人,越懂得低调沉稳;越是认识肤浅的人,越喜欢张牙舞爪。追求高调做人的人,生怕别人不知道;甘愿低调做人的人,无须向人炫耀。

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总是去宣扬自己,那么他对于产品的关注就会减少,一个优秀的商人只会用更为优秀的产品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大智慧。放低自己的身段,才能更加看得清脚下的土地。

身体是生命的本钱

只有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很健康的人,才能说是过着一种真正“健康”的生活。

——李嘉诚

只有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多大的抱负都无法施展,甚至留下壮志难酬的遗憾。

李嘉诚曾向外界透露自己的健康心得:不吸烟不喝酒,每天早上六时起床,并坚持一个半小时的运动,包括打高尔夫球、游泳及跑步,且从不间断。他表示运动要有恒心,就算家里很狭窄,亦可以做运动。至于饮食,则要以清淡为主。

事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这是不可取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还使自己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之中。而真正成功的商人往往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注意身体的锻炼,既享受了生活,又能够保持旺盛的精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如果只顾着赚钱,赔上了自己的健康,无疑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身体是生命的本钱,是财富的源泉。商人首要的目标是赚钱获利,可是,辛苦得到的钱无非是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而要活得好,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身体,同时要保持精神好,有旺盛的精力。

责任是和能力成正比的,当肩负起一定责任的时候,你的健康就不单单是你一个人的了。健康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

要过健康的生活,首先就要身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应酬是免不了的,但不必整天觥筹交错。除了多参加锻炼以外,还要学会避免纵欲过度,要适度娱乐。商人要依靠良好的身体去赚钱,以赚来的钱养好一个健康的身体,再用一个好身体去赚更多的钱。形成良性循环,才是正确的选择。

对于一个商人来讲,还要有健康的思想,要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以一颗进取心去对待失败,哪怕是深受打击,也要坦然面对。这种健康向上的态度也能够感染周围的人,让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只有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很健康的人,才能说是过着一种真正“健康”的生活。

商人要依靠良好的身体去赚钱,以赚来的钱养好一个健康的身体,再用一个好身体去赚更多的钱。形成良性循环,才是正确的选择。

会学习,更要会总结

社会进步需要依赖知识的力量,企业的成长同样需要知识的滋养。

——李嘉诚

作为一个商人,如果不去学习,成功将会离你越来越远。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人们都说,命运只会把机会送给有所准备的人。

科宝现在在国内非常出名,但在科宝刚起步的时候,它涉及的领域却非常单一,只涉及抽油烟机领域。

单一的发展,只会自己把前进的道路堵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科宝的老总蔡明发现,很多顾客在买完抽油烟机后,还会向他们定做几件厨房用具,比如橱柜、吊柜等等,用来放置一些厨房用品。在这个时候,蔡明才发现了新的商机。

当时,整体厨房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多少企业尝试着去做这项业务。

一个整体厨房不只是几个柜子,然后把抽油烟机和燃气灶之类的东西放进去即可。不懂就要学习。于是,蔡明十分努力地去学习,他到全国各地制作整体厨房的地方去考察,可收获甚微。

直到有一次,蔡明赶上了去德国科隆的末班车,这次德国科隆的配件展完完全全改变了蔡明的思想。参加完展会之后,蔡明并没有回国,而是选择了去意大利,他花钱雇了一个意大利司机,并按照司机安排的路线,去参观了十几家生产橱柜的企业。

这一看,蔡明就看了20多天。他回到国内后,开始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且把这些天的见闻融入自己的理念之中,终于创造出了全新的整体厨房。

通过学习,蔡明把一个只做抽油烟机的小公司做成了做整体厨房的大型公司。通过不断地总结,他把学来的知识全部为自己所用,逐步完善,最终不仅实现了突破,更创下了“科宝厨具”这一知名品牌。

在社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专为企业家开办的各种培训班。一些人就感觉很纳闷,他们不都已经是成功的企业家了吗?为什么还要学习呢?越是优秀的企业家,对知识的渴望就越强烈。只有那些不思进取的小商人,才会沉迷于个人享受。

三一集团的创始人梁稳根在创业之初做贩羊生意,但是失败了。随后,梁稳根开始做酒,结果也失败了。梁稳根紧接着做玻璃纤维,结果依然是失败。几次的创业失败并没有改变他的创业梦想,不断的失败也让一个懵懂的毛头小伙子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智。

在几经失败后,梁稳根通过分析,决定开发当时市场上一种很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料。1986年,梁稳根和自己的创业伙伴拿着东拼西凑的6万元,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在一个地下室里,梁稳根开始了金属焊料的配方研制。在这期间,通过数百次的调整,几十次的工艺改进,梁稳根终于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为了验证成果,梁稳根把这种焊料寄给了辽宁的一个工厂。可令梁稳根没有想到的是,没有过多久,梁稳根便收到了工厂退货,原因是焊料的质量不过关。

按照以往的判断,这次创业又将面临失败。梁稳根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创业项目,他回到了自己上大学的母校,请到了恩师翟登科来现场指导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梁稳根生产的焊料终于获得了厂家的认可。1986年9月,梁稳根和他的创业伙伴收到了第一笔货款——8000元。到了1989年,梁稳根创立的小厂收入已经突破1000万元。

不学习就不会了解最新的技术,不总结就会一直在失败的阴影里徘徊。要想从众多的商人中脱颖而出,唯一所能够依赖的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

社会进步需要依赖知识的力量,企业的成长同样需要知识的滋养。一个不断进取的企业家才能带领出一批不断进取的队伍,才能培养一个不断进取的优秀企业。

不学习就不会了解最新的技术,不总结就会一直在失败的阴影里徘徊。

第2部分

德行天下:

要做事先做人,要经商先立德

李嘉诚说:对于商人来讲,

财富是有形资产,而个人品牌是无形资产。

个人品牌,正是一个人的品德。

要做事先做人,要经商先立德。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负责到底

凡事以敌意揣测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一定会失去人心,而且自己也得不到快乐。

——李嘉诚

最简单的道理其实最富有哲理,比如对人诚恳、做事负责。这样的言语虽然很直白,却蕴含着真正的智慧。

对人诚恳,意味着你会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诚恳,意味着你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

李嘉诚在自己的事业发展过程中,经历过起起伏伏、由小到大的艰难过程。无论是初期创业,还是发展的巅峰,李嘉诚都有着一个不变的信念,那就是诚恳待人。

在一次创业者的论坛上,有人问李嘉诚什么是一个成功领导者所必须拥有的素质。李嘉诚总结出这样的一段话:一个领导要怀着宽容的心、公平的态度去对待同事、股东、下属。没有容人之量,凡事以敌意揣测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一定会失去人心,而且自己也得不到快乐。要敞开心扉,以诚意待人。而且,领导一定要有责任感,当遇到困难、危机时,要勇于担当,分配利益的时候要懂得与人分享,出现失败的时候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事不投机,敢于担当责任,这才是一个商业领袖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负责任是商人应有的品格,但在利益至上的时代,有些人为了躲避风险,遇事选择逃避;而有些人却迎难而上,毅然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

在中国的航运发展史上,有一个无法绕过去的名字,那就是卢作孚。在抗战最危急的时刻,卢作孚接受了军事委员会第二部副部长兼农产、工矿、贸易调整委员会运输联合办事处主任的职务。到了1938年初,卢作孚又出任了国民政府交通部次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两个月内完成武汉所有兵工厂和钢铁厂的撤退运输工作。这对于以前从不愿和政府打交道的卢作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这是他的责任,是他承诺下的事情,于是,就有了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武汉剩下的一些物资,是当时中国军事工业的最后骨血。如果这些物资不能够及时入川,对于后方的军事工业重建将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挫折。卢作孚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了三段航行的运输策略。日军的飞机开始轰炸宜昌后,卢作孚坐镇宜昌进行指挥,40个昼夜几乎没有休息,为了抢时间,卢作孚临时招聘了近3000名搬运工在码头上运货。40天后,人员运完,器材运出了2/3,又过了20天,器材全部运完。

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负责到底,这是对待事情的基本态度。一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从深层次反映出了这个人的品行。对事负责的人是值得我们去交往的。商业竞争固然是残酷而激烈的,你可能会欣赏生意场上的朋友,并且真心帮助他去做成一件事情,这只是一种诚恳待人的方式,与利益无关。

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负责到底。商人重利,但商人更应该重情。做事不投机,敢于担当责任,这才是一个商业领袖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做生意,做的是人情

人脉决定财脉。

——李嘉诚

在商场之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逐利是商人的本性,但聪明的商人也都知晓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人脉决定财脉。要想在商场上驰骋自如,就必须做到左右逢源。具体来说,商人能够做到上不得罪于达官贵人,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中不招妒于同行,这样一来,自己的人脉才能如大树般枝繁叶茂。人脉可以给你带来机遇,是一笔无法衡量的无形资产。李嘉诚能够很好地把握分寸,和他交往的人都很信服他。

加入到塑胶公司仅仅一年的时间,李嘉诚就超越了公司的另外6名推销员。作为一个刚入行的新手,老板拿出的财务统计结果更让人难以置信——他的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18岁的李嘉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之后,李嘉诚又晋身为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20多岁的李嘉诚成为塑胶公司的顶梁柱,也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而这一切都因为李嘉诚有好人缘。

在离开以前的公司自己创业的时候,李嘉诚在席间对他的老板说出了这样一番诚恳的话:“我离开你的塑胶公司,是打算自己也办一间塑胶厂。我难免会使用在你手下学到的技术,也大概会开发一些同样的产品。现在塑胶厂遍地开花,我不这样做,别人也会这样做。不过,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带走一个客户,绝不用你的销售网推销我的产品,我会另外开辟销售线路的。”

这对于李嘉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既然是新厂,又是同行,难免要与以前的公司争夺资源。但是,李嘉诚并没有违背自己的誓言,甚至推辞了主动找上门的客户,并且希望他们继续与原公司保持业务往来。

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赢利是商人的首要任务,但如果能和自己合作过的伙伴成为朋友,这就是经商的另一个境界了。在李嘉诚眼中,商人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如果能够善待合作伙伴,争取让合作伙伴成为自己的朋友,这样的商人才是高明的商人。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在一般人眼里,同行之间应该总是你死我活地斗争,但高明的商人往往会寻找到双方的互利点,把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做生意,讲究互惠互利,只要双方都有利可图,生意就能够做成。这也就使得商场上交朋友成为可能。

朋友的珍贵,不仅体现在顺境之中互相恭贺,更体现在逆境之中互相扶持。

中国的创业传奇人物史玉柱在创业之初曾经借给一个合作伙伴50万元,在伙伴需要他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倾其所有。当史玉柱的“巨人大厦”轰然倒塌的时候,曾经的全国首富成为“首负”。此时对于史玉柱而言,无疑是最困难的时刻。纵然他手里还握着“脑白金”的成熟配方,但他没有启动资金。这个时候,他以前的伙伴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了史玉柱援助,这也成为史玉柱的脑白金开拓市场的第一笔资金。就是依靠着这第一笔资金,史玉柱重新站了起来。

在商业活动中,人们遵循着商人间的规则,规则是冰冷的,但人情是温暖的,经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成就感和充实感。人生是充满起伏的,尤其是在生意场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生意不会出错,谁也不敢说自己的生意只依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成就。生意场上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人际关系,做生意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在几十年的经商生涯中,李嘉诚悟出一个道理:“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规则是冰冷的,但人情是温暖的。经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有成就感和充实感。

人品是商人的个人品牌

对于商人来讲,财富是有形资产,而个人品牌是无形资产。

——李嘉诚《论语·里仁》里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就是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独无助的,必有志同道合之人和他亲近,就像有了芳邻一样。

在很多人眼里,无商不奸,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李嘉诚曾戏言自己不是一个做商人的材料,因为自己不会骗人。可正是这种品行,成就了李嘉诚的一生,让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多人愿意到李嘉诚的公司里去上班,不仅仅是因为高薪,更重要的是李嘉诚的个人魅力。

在很多成功商人的眼中,人品是绝对无法忽视的。在商圈之中,如果你拥有了别人不具备的人格魅力,那你就能很自然地树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

对于商人来讲,财富是有形资产,而个人品牌是无形资产。一个成功的商人要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懂得经营自己的无形资产。

1973年秋,石油危机爆发了,这次危机也波及了香港。众所周知,塑料的原料是石油。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香港而言,这次危机几乎是致命的。那个时候的香港,塑料原料进口价格完全由进口商垄断,本地商人没有发言权。石油危机爆发后,一些进口商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把塑料原料的价格不断抬高,塑料原料的价格由原来的每磅0.65港元飙升到每磅5港元。

当时,李嘉诚主要的事业已经由塑胶制品转移到了房地产上,这次塑料原料价格的上涨对他没有多少影响。尽管如此,作为香港潮联塑料制造业商会主席的李嘉诚还是觉得应该抢救这一行业。在他的倡议之下,数百家塑料厂联合成立一个大的塑料原材料公司,这样一来,就可以不受单个塑料厂家的购货量太小而不能从国外直接进口的限制。通过这种方式,塑胶企业便可以跳过进口商。在进口原料之后,按照市价分配给各大股东厂家,这样就解决了进口商垄断的局面。除此之外,李嘉诚不仅将长江实业1243万磅的库存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出售给各个塑料厂家,还将原本属于长江实业20万磅的配额原料以原价优先转让给对原料需求量大的厂家。

李嘉诚的举动不仅帮助了数百个厂家,对整个香港塑料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这种看似出力不讨好的行为为李嘉诚赢得了声望。

我们敬佩的往往不是有钱的人,而是人品高尚的人。一个商人在家缠万贯的时候,可能无法看到周围人对他的真实态度,人们可能慑于财富和权力,对他显得十分恭敬;然而,一旦此人落魄,人们就会立刻对他嗤之以鼻。而如果你拥有高尚的人品,无论处于什么状况,你的身边都会有诚心追随你的人。

不可否认,做生意无外乎是挣钱,但钱多钱少往往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终极标准。一些商人眼里只有金钱,我们经常会对他们的行为嗤之以鼻。相反,我们对于一些有德行、有高尚人品的人却尊敬有加。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那些仁德宽厚的财富巨子。

人品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商人之间的往来上,也体现在商人对下属的态度上。很多人简单地把自己的下属看作是打工的,自己是付了工资的。对于人才,一些商人就简单地认为只要给高薪就行了。然而,对于真正的人才而言,金钱对他们的诱惑力已经不是很大,能够开心工作,能有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多优秀的企业中,一些人才终身服务于一家公司,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领导的人品魅力。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需要用自己的钱财来征服别人,而是用自己的人品去征服别人。

商场不仅有竞争,更需要合作

商场不仅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更是一个需要合作的地方。

——李嘉诚

我们总把生意场比作战场,因为生意场上的竞争残酷而激烈。在我们的印象里,商人就是那种冷血无情、看重利益胜过一切、为了赚钱可以毫无原则的人。的确,很多商人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当你把视野投向李嘉诚这样的真正的世界顶级商人的时候,你却会发现,他们丝毫不会给人冷血之感,他们实际上是非常宽厚的人。

一次,李嘉诚问他的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如果爸爸要入股一家公司,按理说,我可以拿10%的股份,如果凭着我的地位和名望的话,拿11%也不算过分,你们说我应该拿多少?”

李泽钜说:“当然拿11%,拿得多才能赚得多嘛!”李嘉诚笑着摇了摇头。

李泽楷虽然年纪小,反应却快,一看父亲的表情,他马上说:“那肯定是应该拿10%了!”

李嘉诚又摇了摇头,说:“你俩说得都不对,按照我做事情的惯例,我会拿9%。”

两个孩子茫然不解:“你为什么要少拿啊?少拿岂不是少赚钱?”

李嘉诚说:“孩子们,我们做事情不能只考虑自己,更要考虑那些跟我们打交道的人。好多时候是这些人赚得多,我们自己才能赚得多,这就是爸爸做生意的诀窍:你想拿11%发大财,反而发不了;只拿9%的话,财源反而会滚滚而来。”

李嘉诚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1977年,香港地铁中环和金钟两站的上盖物业工程开始招标。这一地段是全香港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没有任何一家香港的房地产公司不对此虎视眈眈,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当然也不例外。但问题是香港政府已经将这块地的开发权交给了地铁公司,地铁公司的实力不足以单独进行开发,于是,各大地产商就需要通过招标的形式成为地铁公司的合作伙伴,与地铁公司一起吃这块肥肉。当时,置地、太古、金门等实力雄厚的大地产商夺标的呼声最高,与这些大地产商相比,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可是招标的结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镜——长江实业以绝对优势战胜了众多强手,获得了与地铁公司合作的机会。

事后,李嘉诚说出了他竞标成功的诀窍:能让则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他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由于地铁公司财力有限,全部建筑费用由长江实业方面承担。第二,李嘉诚一反常态地打破了双方合作的惯例,楼盘建成后全部出售,所获得的利益地铁公司拿51%,长江实业拿49%。

李嘉诚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地铁公司又岂有不与他合作的道理?让我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害得失。这项利润丰厚的工程,无数有实力的公司都想染指,地铁公司自然可以待价而沽,选择一家最能让他们获利的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而对于李嘉诚来说,他可就没有这么从容了,他的竞争对手多得很。李嘉诚深知,只要能拿下这项工程,获利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其中的差别只在于获利的多少而已。但如果眼里只盯着利润,那么,在众多竞争对手的围剿之下,李嘉诚很难有把握取得这片地产的开发权,如果竞标失败,那可就什么利润都没有了。

这样一来,李嘉诚当然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而且,以最大限度地让步拿下这项工程之后,李嘉诚在损失了一部分利润的同时,也并非全无收获。他在香港商界的地位、他的厚道、他善待合作伙伴的好名声,都是在这样的事例中一步步树立起来的。

滴水之恩,报以涌泉。商场不仅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合作的地方。你为人厚道,别人就会信任你,就会愿意跟你合作,愿意把自己所发现的商机和你分享,你赚钱的机会当然也就更多了。

人同此理,对于一个厚道的人,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用厚道来回报他,无论这个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无论这个人是朋友、合作伙伴,还是你的员工。

吴舜文出身苏南纺织世家。1951年,她在台湾新竹成立台元纺织公司。当时的台湾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台元的棉纱、棉布一上市就赢得了台湾民众的青睐。

对于企业管理,吴舜文有自己的原则。她说:“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走向制度化,我个人做事的原则是绝对要求公平,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1961年,台元公司建立10年后,台湾纺织业出现衰退现象,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因而停发了工人的年终奖金。但吴舜文却认为,企业亏损一方面是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是企业领导的责任。工人们工作都很辛苦,他们不应该为此受到牵连。于是她决定:台元厂工人年终奖照发。

吴舜文的这些措施使职工找到了归宿感,每个台元的员工都能够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关怀,以及吴舜文为人的诚恳和厚道。这样一来,台元的员工们对吴舜文死心塌地,将工厂视为“自己的企业”,跟吴舜文携手并肩,为了企业的未来而努力。

谁不喜欢跟厚道的人打交道呢?谁不喜欢在体恤员工的老板手下工作呢?吴舜文深谙用人之道,虽然公司正处在困境之中,她却用一年的年终奖金换来了员工们对她的绝对忠诚,同时也换来了她在行业内崇高的声望。吴舜文是一个厚道的人,她的厚道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