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见的民族趣闻与历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1:12:29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少见的民族趣闻与历史

少见的民族趣闻与历史试读: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有很多是不被人熟知的,他们有着极具民族风情的文化和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奇葩,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故事,本文即将带大家了解那些少见的民族的趣闻与历史。

第一章:布依族和高山族

布依族简介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族地区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多姿多彩。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贵阳花溪、安顺“龙宫”溶洞、盘江铁索桥等十几处旅游景点,每年迎接成千上万的游客。除旅游资源外,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民族历史】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布依族人民自宋代起,历朝都有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农民起义斗争,在近代史上,又进行过反对外国教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民族饮食】

主食多以大米为主。民间喜欢用一种专门的炊具“甑子”把米蒸成米饭。布依族普遍喜食糯米,并常当成改善生活或调剂口味的主食。冷菜、“青苔冻肉”、“拌豌豆凉粉”等,是布依人喜欢的食品。酸菜和酸汤几乎每餐必备,尤以妇女最喜食用。还有血豆腐、香肠及用干、鲜笋和各种昆虫加工制作的风味菜肴。

大部分布依族都善制作咸菜、腌肉和豆豉,民间特有的腌菜“盐酸”驰名中外。荤菜中,狗肉、狗灌肠和牛肉汤锅为上肴。在宰猪时布依族习惯在血盆中先放一些盐,然后与猪血一起搅动,凝固后把葱花、佐料,加肉末下水烧汤,与猪血一起煮,称为“活血”,作为待客的最好菜肴。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做菜。

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特别是居住在云南的布依族,善作米线、饵块、豌豆粉、米凉糕等。

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二月三”(或三月十三)的枫叶节,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等各种植物色素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关于布依族黄果树瀑布的传说

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一条河流叫白水河,是北盘江中游的一条支流,白水河流到黄果树地方,就从万丈悬岩上直泻而下,发出轰隆隆雷鸣般的响声;流水在阳光照射下,现出千奇百态的彩色幻影,这就是中外游人所向往的地方——世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

关于黄果树瀑布的来历,在布依族人民中,有着各种各样优美动听的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这样的:

在高高的偏岩山脚下,座落着一些布依族寨子,山东面的寨子叫江林寨;山西面的寨子叫泥凼寨;山北面的寨子叫岱苏寨,山南面是悬岩峭壁,没有人家。

岱苏寨上有个大暑南,名叫苏莽,他为人最狠毒,霸占了方圆百十里的山林土地,家里养着象恶狼一样凶狠的家丁狗腿,在他霸占的地盘上,要是哪个穷人不顺他的眼,不合他的心,他就抓去动刑、吊打,他弄死穷人一条性命呀,就象踩死一只蚂蚁那样随便。

江林寨有个布依族后生,名叫水哥,他十岁时,阿爹因为被苏莽逼租逼债逼得无法,就骂了苏莽几句:你比蚂蝗还凶狠,穷人的血你全吸干啦!‘结果被苏莽抓去动了三天三夜大刑,给折磨死了,从此,水哥就和阿妈天天起早摸黑的苦磨着,一年辛辛苦苦打下的五谷,除了给苏莽家上贡外,就只能吃点镰刀饭了,靠水哥上山打柴射飞禽来帮补过日子,俗话说:经风霜的紫松长得高大。’星星追月亮,月亮赶太阳,水哥在苦水里又泡了十年,已长成一个二十岁的象牯牛一样健壮的后生,做起活路来不晓得累,挑的柴捆象两座小山包。

泥凼寨里有个布依族姑娘,名叫白妹,她九岁时,因为阿爹有一天到岱苏寨子去走亲戚,路过苏莽家门口时,被他家恶狗咬了一口,阿爹气愤不过,顺手拣了碗大一砣石头狠狠一砸,把恶狗的脑壳砸开了花,死了,恶狗一死,苏莽哪里肯依?他硬把阿爹抓去吊死抵偿狗命,从此,白妹就和阿妈相依为命,一年到头苦死磨活,种出的五谷除了给苏莽家上贡以外,剩下的只能有烤火粮②了,母女俩只好起早贪黑,挑花蜡染、纺纱织布去卖,赚点手工力气钱来糊口,俗话说:傲雪的腊梅开得最好看。花开花落,叶黄叶青,白妹在苦蒿里又熬了九年,已长成一个十八岁的象梅花一样美丽的纳米,她刺绣蜡染的花朵飞鸟,活灵活现的,就拿绣在她围腰上的那对喜鹊来说吧,晃眼看去象活的要飞一样,她织的布又细又平又匀净,一天能织九庹,因此,人人都说白妹是七仙女下凡哩。

天上织女爱牛郎,地下孔雀爱凤凰,山中麒麟爱狮子,人间白妹爱水郎,白妹和水哥都是在苦水里熬大的,由于两人命运一样,就互相爱着,白妹爱水哥为人耿直憨厚,做活勤快;水哥爱白妹贤惠善良,心灵手巧,两人同浪哨,情深意重,互相关照,白妹见水哥穿的破烂筋筋,就用自己织的布来打扮他,缝白布对襟衣和靛染蓝布裤,做白毛底青布鞋给水哥穿,水哥见白妹家人力弱,就经常砍柴给她家烧,撬薄石板为她家盖房,还为白妹做了一只精巧的织布梭。

月亮再明亮,乌云会遮光;朝霞再美丽,雾霏会遮挡,当白妹和水哥两个正在蜜恋时,苏莽见白妹长的赛过山茶花,就馋得直淌清口水,一天,苏莽叫娅闹到白妹家提亲,要讨白妹做小,白妹指着娅闹的脑门骂道:蛟配龙,凤配凰,哪有彩凤配豺狼?苏莽妻室一大帮,还想蛤蟆吃月亮?他若想来娶我白妹呀,除非西边出太阳!

娅闹碰了一鼻子灰,夹起尾巴溜回苏莽家,把经过一五一十诉说了一遍,苏莽听了,火冒三丈,吼道:好呀,这个贱骨头敬酒不吃吃罚酒!看老爷给她一点厉害瞧瞧!‘接着叫来管家恶狠狠地吩咐说:你带几个人去先把水哥给我抓来吊死,再去把白妹抓来给我做小!’

墙有缝,壁有眼,恶讯象扯火闪一样地传到白妹和水哥耳里,他们又慌又怕,急得走投无路,这时,水哥的阿妈急中出了一个点子说:崽呀,是猛虎岩鹰,就赶快远走高飞;是羊崽家鸡,就等着被擒,你们两个快快逃走吧,逃到那高高的偏岩山上去!

听了阿妈的话,水哥急忙背起了弓箭,别着砍刀;白妹带着织布梭和自己辛勤织就的白布,双双逃到了偏岩山上,他们心想:饿了有弓箭射雀鸟来烧吃,冷了有砍刀砍柴烧火烤,凉了有布缝衣穿,闲时有梭子织布匹。

白妹和水哥逃到偏岩山顶,由于白天慌忙逃走,爬山劳累,到了夜晚,就在山顶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睡梦中,见一个白眉毛、白头发、白胡子的抱格①骑着一只长有翅膀的麒麟飞来,对他们说:白妹水哥呵,你们的大难临头喽!不过,你们不用怕,因为你们都是善良人,我来搭救你们吧。‘说着,顺手拿过白妹所带的白布、织布梭和围腰来呵了三口气,又继续说:好了!到紧急的时候,你们把这些东西再呵三口气,叫它们快显灵,这样,它们是会帮助你们脱险的。’白胡子抱格说完,骑着麒麟飞走了。

天亮了,白妹和水哥醒来,各把梦里的事讲了,两人感到又惊奇又害怕,正在这时,只听到山的东、西、北三面人声嘈杂,鬼喊呐叫,一看,是苏莽带领家丁狗腿围追上来了,白妹和水哥慌了,就朝没有人声的南面跑去,但南面是刀切斧削一样的悬岩陡壁,下面是万丈深渊,看看苏莽领着家丁狗腿快要追上了,只隔一箭之地时,水哥慌忙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矢射穿了一个狗腿的胸膛以后,又射在一棵大白果树上,如今据说那棵大白果树上还留有个洞眼哩,人们就叫它箭穿树’。

看看苏莽快追拢了,白妹照白胡子抱格的话,急忙取出织布梭和那匹白布,连呵了三口气,向南方抛去,口中喊道:梭子、白布快显灵!‘话音刚落,白布就变成了一条白浪滚滚的江河向南流去,织布梭变成了一只小木船横在脚下,白妹和水哥赶忙登上小木船,顺着江河边打旋旋边慢慢漂流下去,因为这条江河是白妹和水哥抛白布变成的,后来,布依人就叫它白水河’。

苏莽带领家丁狗腿追到悬岩这一看,一条白浪滔滔的大河摆在面前,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再一看,只见白妹和水哥乘着一只小木船在江里打着旋旋慢慢漂流下去,肺气得要炸,对着家丁狗腿吼道:还不快下山去顺着河流追!

苏莽领着家丁狗腿下山回到岱苏寨子里,从穷人家里硬抢来两张挞谷用的挞斗,用棕绳捆绑连在一起以后,抬下河里,他又带领家丁狗腿乘上挞斗,叫大家展劲顺河划,一心要追上白妹和水哥。

白妹和水哥乘的梭子船,因船身小,遇到急流就直打旋旋,所以走不快,苏莽乘的是两张挞斗捆绑成的船,又大又稳,船上的家丁狗腿人多力大划得凶,所以就行得快。

就这样,一只小船在前面逃,一只大船在后面追,逃呀!追呀!闹腾了大半天,看看快要追上了,只隔一箭之地时,水哥急忙张弓搭箭,嗖‘的一声,箭射穿了一个狗腿的胸膛以后,又射穿了岸边一堵悬岩,如今据说那堵悬岩的箭孔还在哩,人们就叫它箭穿岩’。

又逃呀!追呀!到了如今的黄果树地方时,看看快要追拢了,白妹又记起白胡子抱格的话,急忙解下围腰向空中一抛,喊道:围腰围腰快显灵!‘话音刚落,围腰上刺绣蜡染的那两只喜鹊就变成了能飞会叫的真喜鹊了,接着,只见其中一只喜鹊把尾巴一卷,就变成了白妹平素常用的那把剪刀,另一只喜鹊呷呷’叫了两声以后,急忙用嘴衔着剪刀,飞到白妹面前,白妹心明手快,拿起剪刀,嚓嚓嚓几下把白布变成的河水剪断,分成两段,白妹和水哥乘着小木船在下段河里继续往下漂去,据说他们最后漂到东海龙王那里,龙王见了很喜欢,就收留他们在龙宫里做龙子龙女。

苏莽和家丁狗腿呢?他们船大人多势众划得快,刚追到黄果树那里时,河被剪断了,他们在的上半段河水无处流淌,就朝那万丈悬岩下奔去,苏莽和家丁狗腿的船刹不住,也随着河水被冲下了万丈深渊,跌得个粉身碎骨,得到了应得的下场,据说后来苏莽变成了乌龟,家丁狗腿变成了四脚蛇,都躲在石头堆里,不敢见人。

从此,那被白妹剪断的河水从黄果树万丈悬岩上流下去,就变成了今天世界上著名的大瀑布,布依人民说,那千奇百态、五彩绚丽的瀑布,就是白妹辛辛苦苦织就的那匹白布哩!

布依族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自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节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当地汉族人民称为赶六月场)。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并有各种娱乐活动。

夕阳西斜时,“躲山”的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揭开饭箩,取出香喷喷美酒和饭菜,互相邀请作客。一直等到祭山神处响起“分肉了!分肉了!”的喊声,人们才选出身强力壮的人,分成四组,到祭山神处抬回四只牛腿,其余的人,相携回到家中,随后各家派人到寨里领取祭山神的牛肉。节日娱乐活动,以丢花包最为有趣。花包是用各种彩色花布做成形似枕头,内装米糠、小豆或棉花籽。花包的边沿缀有花边和“耍须”。丢花包时,男女青年各站一边,相距数米,互相投掷。其方法有右侧掷、左侧掷和过顶掷,但不准横掷。要求甩得远,掷得快,接得牢。花包在空中飞来飞去,煞是好看。如果小伙子将花包向自己心爱的人投掷,没有过肩,包就落地,姑娘由向对方送一件礼物,如项圈、戒指、手镯等物,所送之物,被视为爱情的信物,小伙子将长期保存。

节日传说“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六。汉语曰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禳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

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盘古”,在劳动中积累了栽培水稻的经验,年年丰收,后来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一次儿子冒犯了母亲,龙女一气之下,返回龙宫,再不回来。“盘古”没有办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盘古死去,新横从此遭到继母虐待,几乎被害。他忍无可忍,便上天控告继母,并发誓要毁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继母知道后,万分后悔,终于与新横和好,并于每年六月六日,盘古逝世这天,杀猪宰鸭,做粑粑、供祭盘古,布依族人民因此每年农在六月六日都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个民族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从前有个叫抵师的布依族后生,聪明能干,开朗乐观,而且有动人的歌喉。他常在农活之隙,引吭高歌,他的歌声和人品感动了玉帝的一个女儿,她下到人间与抵师结为百年之好,夫妻百般恩爱。谁知好景不长。不久,仙女下凡的事让玉帝知道,他不允许自己的女儿与凡人婚配,就派天神下凡拆散了这一对恩爱夫妻。离别时,仙女含泪送给抵师一只宝葫芦,告诉他,每年的六月初六她将在南天门与他遥见一面。抵师遵嘱不再续娶,并于每年六月六到河边与天上的妻子相望,直到享尽天年为止。后来,布依族人民为歌颂他们坚贞的爱情和表达对仙女赠送宝葫芦的谢意,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节日里,家家户户采购节日用品,包煮各式各色粽子。男女青年谈情说爱,选择意中人。据说这天选中对象的人将会很幸福,因为他(她)将得到抵师和仙女的保佑。

在贵州安龙一带,这一节日则是有纪念人民反抗斗争胜利的意义。相传,清同治九年六月初,兴义县大土豪刘三,勾结龙广大地主刘四,屠杀安龙布依族群众。人民不畏强暴,当即起来反抗,于六月六日这天击败敌人。于是人们在这一节日中加进了纪念人民起义胜利的内容。

高山族名字来历

“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历史上,特别是明代以前,并没有高山族这个名称。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萨族9社,巴则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凯达格兰族28社,噶玛兰族34社。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1954年3月14日,台湾当局规定:高山族包括泰雅、赛夏、布农、曹族(1998年11月更名为邹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阿美9个族群(一说为10个族群,邵族也算一个族群)。这一部分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总人口约40万人,大陆散居有290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高山族内部语言差别很大,有阿美人、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高山族人大多数从事农业,少数捕鱼、狩猎。有雕刻和编织等手工艺。

长期以来高山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抵御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共同开发了台湾。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50年间,反抗斗争尤为激烈,以1930年雾社起义规模最大。1947年又参加了以汉族为主的“二二八”起义。

禁忌妇女怀孕后忌用刀斧,忌食猿肉、山猫肉、穿山甲肉和并蒂果实等;妇女用的织布机男人不能随便摸弄。

日常食俗高山族以谷类和薯类为主食。除雅美人和布农人之外,其他几个族群都以稻米为日常主食,以薯类和杂粮为主食的补充。居住在兰屿的雅美人以芋头、小米和鱼为主食,布农人以小米、玉米和薯类(当地称地瓜)为主食。在主食的制作方法上,大部分高山族都喜把稻米煮成饭,或将糯米、玉米面蒸成糕与糍粑。布农人在制做主食时,将锅内小米饭打烂成糊食用,排湾人喜用香蕉叶子卷粘小米,掺花生和兽肉,蒸熟作为节日佳肴,外出狩猎时也可带去。但作为狩猎带去的点小,馅里一般不加盐巴等咸味调料。泰雅人上山打猎时,喜用香蕉做馅裹上糯米,再用香蕉叶子包好,蒸熟后带去。排湾人喜欢将地瓜、木豆、芋头茎等掺合在一块,煮熟后当饭吃。雅美人喜欢将饭或粥与芋头、红薯掺在一起煮熟做为主食。外出劳动或旅行,还常以干芋或煮熟的红薯及类似粽子的糯米制品为干粮。排湾等族狩猎时,不带锅,只带火柴,先将石块垒起,用干柴禾烧热,再在石块底下放芋头、地瓜等,取沙土盖于石块上,熟后食用。高山族蔬菜来源比较广泛,大部分靠种植,少量依靠采集。常见的有南瓜、韭菜、萝卜、白菜、土豆、豆类、辣椒、姜和各种山笋野菜。雅美人食用芥菜时先将正在生长中的叶擗下来,用盐揉好,放两三天后才吃,留在地里的芥菜根继续生长。高山族普遍爱食用姜,有的直接用姜蘸盐当菜;有的用盐加辣椒腌制。肉类的来源主要靠饲养的猪、牛、鸡,在很多地区捕鱼和狩猎也是日常肉食的一种补充,特别是居住在山林里的高山族,捕获的猎物几乎是日常肉类的主要来源。山林里的野生动物很多,如野猪、鹿及猴子等的肉都可入菜。排湾人不吃狗、蛇、猫肉等,吃鱼的方法也很独特,一般都是在捞到鱼后,就地取一块石板烧热,把鱼放在石板上烤成八成熟,撒上盐即可食用。排湾人小孩不许吃鳗鱼,甚至其他鱼的鱼头也不让吃,认为吃了鱼头不吉利。阿美人在做肉菜时,喜把肉切成块,插上竹签,煮好后放在一个大盆里,全家人围在盆边,每个人用藤编小篮盛饭,共用一勺舀菜,一手抓饭,一手取肉吃。在插秧季节,他们喜到水田里捉小青蛙,带回家中用清水洗净,煮熟即吃。阿美、泰雅等族人有的也吃捕来的生鱼。他们还喜欢将打来的猎杀好去皮,加盐和煮得半熟的小米一起腌存,供几个月食用。保存食品常用腌、晒干和烤干等几种方法,以腌制一、两年的猪、鱼肉为上肴。高山族过去一般不喝开水,亦无饮茶的习惯。泰雅人喜用生姜或辣椒泡的凉水做为饮料。据说此种饮料有治腹痛的功能。过去在上山狩猎时,还有饮兽血之习。不论男女,都嗜酒,一般都是饮用自家酿制的米酒,如粟酒、米酒和薯酒。

高山族风俗习惯

高山族服饰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衣饰式样因族群而异。高山族男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以泰雅人、赛夏人和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征是用两幅麻布拼缝成无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农人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征是以鹿皮为衣料,上衣为带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三是以排湾人、卑南人、鲁凯人和南部阿美人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征是对襟长袖上衣,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条宽腰带而垂其两端作为前裙;四是兰屿岛上雅美人的雅美型。仅系一条用宽约三四寸的厚布做成丁字带遮挡下身。高山族女子的衣饰式样,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泰雅人、赛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长裙式;二是布农、鲁凯人和排湾人的窄袖长衣式;三是雅美人的半裸露式。上身常常只穿一件背心,下体仅横围一块腰布。冬季则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于左肩上打结。高山族各族群男女皆重装饰。饰物种类很多,主要有贝珠、贝片、琉璃珠、猪牙、熊牙、羽毛、兽皮、花卉、银铜首饰以及钱币、纽扣、竹管等。他们用这些饰物把浑身上下装饰得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尤其是男子,盛装时几乎从头到脚都有装饰,有些男子尤其是头领的头冠甚至比女子头冠更为复杂和多姿多彩。

住所高山族的聚落多在背山面河之处,阿美人、卑南人居于台东纵谷平地,雅美则居于兰屿环岛海边。过去高山族住房大部分为地上住屋,也有局部凹入地下。泰雅人的住屋一般都建在山腰地带,住屋正面朝向低处。住屋一种是全部建在地上,另一种是屋内凹入地下,屋檐高不过一米半的半穴居式建筑。赛夏人的住屋一般建在较平坦的山地,无一定的方向。布农人的住屋建在险峻的山腰地带,门朝向低处,为半地下室住屋。曹人的住屋多建在山腰平坦地方,门无定向。排湾人的住屋建在山腰斜坡上,面朝低处。房屋一般都建在地面上,也有屋内低挖半米左右的。有木屋和石屋两种类型:木屋以方木为柱,木板为墙壁,用木板或茅草盖顶,属于大型的木结构房屋。这种木屋在房梁、房柱、房檐、房门、房壁上都有许多人形或蛇形的雕刻,具有独特的风格;石屋则以圆木或立石板为柱,片石为墙壁,在山字形的屋顶上垒小块板石为瓦,形似龟壳,也有用大块板石盖顶的。鲁凯人倚坡建屋,先将基地铲平,成“簸箕形”,为半地下式住屋。阿美人的住屋建在平地上,无一定朝向。卑南人的居室为圆形,是用竹篱环围起来的。雅美人的住房大都建在沿海山麓坡地上,面海而居。建筑材料多取自于海边卵石,用卵石垒成地基和墙壁,外部蔽以茅草。房屋地基挖得很深,屋内凹下二三米,房檐离地面仅一米左右,这是一种典型的半地下式房屋,可抗台风的袭击。平埔人的住房大都是干栏式建筑,也就是“架梯入室”的桩上建筑。高山族各族群住屋多数有门无窗,也无烟囱设备,屋内一般比较阴暗,陈设也很简单。现在各族群居住条件已发生显著变化,房屋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与汉族基本相同,屋内陈设已大为改观。交通高山族聚居的山区,层峦叠嶂,行路如蜀道之难。山区道路可分为“社路”和“猎路”两种。在深谷危崖和溪水过处,则架设木桥、竹桥或藤桥以渡。木桥多为独木桥,即用一株大树砍削成方木,横架在溪流两岸。也有在岩壑之间,用两木交叉,下端插入溪间,上端靠在岩壁上,攀登而过。竹桥有长短两类:短桥用三四根粗竹并搭在岩石上;长桥用粗竹并立插入溪流中间为桥架,再以四五根排竹搭在桥架与岩石上。有的在桥的两侧搭架竹栏杆,以便扶持。藤桥一般架在危崖深谷之间,往往是高山对峙,中夹大溪,深数千仞。高山族人民不畏天险,用藤皮打成粗藤索两条,平行悬于两岸之间,分别固定在两边的岩石或大树上,在其下端约为五六尺,以同样方法再平行悬结藤索两条,藤索上用藤蔓穿结成网状为桥面,两边上下藤索间也结织成网状为扶栏。这种藤索吊桥在泰雅、布农、鲁凯、排湾等族群中均普遍采用。阿美人、卑南人和日月潭的邵人等族群擅长使用独木舟,独木舟是用一段大圆木挖削而成的。兰屿雅美人的海船在外观上呈头尾翘起的龙舟式,采用拼板工艺,船身、船头雕绘着十分精巧而美观的几何形和人形图案。聚落与年龄等级高山族的聚落,明清文献称作“番社”或“社”,后来一直沿用“社”这个称呼。清朝官方及一些文人学者,曾对高山族一些村社作过粗略的调查统计,《台湾府志》记载当时高山族共计277社,“社之大者不过一二百丁,社之小者止二三十丁”。据台湾省民政厅1953年公布的数字,高山族聚居的村落共计409社。社都有自己的名称,最早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后来才逐步发展为以血缘为纽带兼以地缘为组合,包括一个或几个氏族成员聚居的“社”。

高山族还有一套传统的年龄等级制度,借以开展生产、祭祀、军事等各种活动。年龄等级制度以长幼和职责为原则,把人的一生大体划分几个阶段,凡到一定年龄的男子,均被列入既定的同龄人的等级之中,自觉履行各自等级对社会的职责和义务。年龄分级有宽、严两式。宽式分级,如泰雅、赛夏、雅美等族群,仅根据长幼尊卑及社会分工,把年龄大体分成幼年、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严式分级,如阿美、卑南等族群,形成一套系统的等级制度。特别是阿美人的年龄等级制度,形成森严的梯队结构。例如北部阿美地区的薄薄、里漏等社,年龄制度从18岁到89岁,共分9级,各有专名,取“雾、雨、藤、磨石、荒土、楝树、神器”等名称。婚姻台湾各族群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近亲之间不通婚,男女结婚后,任何性放纵和乱伦行为都被视为严重的犯罪,要受到严厉的制裁,而婚前男女之间的交际却非常自由。婚姻的缔结虽然也有出自父母的主意,但大多数都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合的。泰雅男子向女方求婚,以吹口哨表示爱情。阿美则是女子亲自到男家,以赠物表达思慕之意。阿美、排湾等族群男子向女子求婚时,求婚者必须竞相入山砍相思木负至女家,以善负重和最多又最快来竞争。这种求婚方式,男子必须苦练好几年。泰雅、曹、布农、排湾等族群曾经有过抢婚习俗,但这种原始遗风早已消失。此外,曹、布农、赛夏等族群有交换婚,即甲家娶乙家女,甲家女也嫁给乙家,在赛夏人中还有丈夫的姊妹嫁给妻子的兄弟的习惯。台湾各族群结婚的年龄不一。阿美人男子在十四五岁时就编入集会所少年组,锻炼三四年后升入青年组。这时,男子取得成人资格后即可以结婚。泰雅、布农和曹族群,男子十七八岁熟悉农耕和狩猎后即为成年可以结婚。各族群女子在十五六岁掌握熟练编织技术后即可结婚。男女通过一定的结婚仪式方能结为夫妇。近几十年传统婚龄有所推迟。

高山族酿酒史

水可以不喝,但酒是不能不饮的。在高山族的阿束社流传着这样一首《颂祖歌》:“我祖翁最勇猛,遇鹿熊活捉,斗走直同马,遇酒纵饮不醉”,从中可以看出高山族祖先的勇猛不凡,豪气冲天的气势。饮酒的习惯与高山族居住的环境、劳作的需要和与大自然搏击时需要的勇气是有直接关系的。酒,在高山族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了阿美人之外,其他地区的高山族人几乎都嗜好饮酒。在他们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中,到处可以寻见酒的影子。大凡举行婚礼,婴儿落地,喜庆节日,建房造屋,狩猎渔捞,宗教祭祀,无不与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此,他们要事先酿好酒,到时酒宴狂欢,牵手歌舞,尽欢尽醉,恍如神仙,乐而忘返,达到忘记一切烦恼的境界。平时,他们会向汉族商人买酒,或以猎物交换,等酒一到手,就会饮个痛快,直到半醒半醉。才再带几瓶回家。对高山族来说,饮酒不只是男人的专利。据清代史书记载:高山族人善于酿酒,待到酒熟时,便各自携带自家酿的酒,到村社里会聚,男男女女,群坐在地上,用木瓢或椰碗取酒,边饮边舞,一片沸沸腾腾,连续三个晚上狂欢,毫无醉意。即使用做粮食的粟都充当了酿酒的原料,他们也不会反悔。

饮酒的机会多,饮酒的族人也就多了。那歌舞中都激发着酒味。西拉雅人婚嫁的那一天,必然要抬猪扛酒大大地热闹一番,届时,还要请来通事。士官和所有的亲戚。丰年家的歌中唱道:“今逢丰年大收,约会社众,都须酿美酒,齐来赛戏,愿明年还似今年。”巴布萨人更是把聚众会饮、壮胆行色贯穿在捕鹿的全过程。“今日欢会饮酒,明日及早捕鹿。”事完再来会饮为了使自己的饮酒活动具有更诚、合理的的色彩,凯迪加兰人还这样邀请祖先:“虔请祖父,虎请祖母,尔来请尔酒……”

当田里的稻、粟收割时,酒庆更成为必不可少的仪式,在现代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极其快乐的狂欢之夜。全村社的男女老少,集中在一起,交杂地坐在地上,大碗大碗地互相敬酒嬉戏,对于自己交往密切的好友,便端来米酒从头顶浇灌下去,香气四溢的酒淋湿了亲友,也淋湿了土地,使周围的气氛更加醉意浓浓。周围的人们更以此为乐,相互劝酒,直到一个个醉倒在地,方肯罢休。在这种场合最为活跃的是那些情人和恋人们,他们坐在一起,二人合持双连酒杯,并肩并唇,木杯里的酒从口中灌入,溢满嘴边、脖子,倾流在衣服上和草地上,然后再双双携手同歌同舞,极尽快乐。一直到现在,居住在山区的高山族人将使用双连、三连杯互相拉肩靠拢,表示亲切情感的会饮,俗称为“兄弟饮”。

双连杯或三连杯,是一种用长木头挖刻并雕有花纹图案的木杯。饮酒时一人右手执杯的右柄,另一个左手执杯的左柄,各自用嘴对杯口,同时饮入。这种杯常常用在部落媾和或者结婚欢庆时。

双连杯的形状很多,一般杯子为八角形的,二杯的中间长柄上刻有蛇纹或者人头、兽形纹。杯的外部涂着红色或者黑色的油漆,使人感觉古朴典雅。除了双连杯、三连杯外,高山族的酒具中还有木酒杯。现存于上海复旦大学的三种木酒杯,其一高7.5厘米,直径11厘米,杯沿有两条蛇形纹及几何形纹饰,柄后有一个人头形。另一木杯是三脚杯,形状有些类似古时汉人用的三脚酒杯,杯子尽管不大,上面却刻满了人头、鹿形及整齐的几何纹饰。还有一只长32.9厘米,高5.1厘米的长形酒杯更别有风味,两柄刻有跪着的人形,膝盖以下部分直接连接杯的两侧,杯身上有人物,两边是涂上黑红两色的兽形纹,木质虽粗糙一些,但它的构思设计却不能不令人惊叹。

酿酒是高山族女子的一项主要工作。在高山族男子眼里,判断一个女子是否贤惠有三个标准:其一是善于织布,其二是会饲养家禽家畜,其三就是能酿造美酒。

根据酿酒的原料不同,高山族的酒可分为米酒、粟酒、薯酒、黍酒、山药酒等几种。平埔人在谷物收获后,要选择吉日来酿酒。他们采用糯米、粟、黍等不同的原料,把生米放人口中慢慢嚼烂作为酒曲,或者烧禾草的碎米作为酒曲,然后将原料和酒曲混和蒸饭,慢慢地搅拌均匀,再放到缸中,上面盖满稻缨,放到阴凉的地方,几天后便可酿成美酒。这种制酒曲的方法看起来也许不卫生,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在实际生活中,高山族人利用唾液,将生米嚼碎产生酸味,可以作为发酵的酵母,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按照泰雅人的习惯,制曲的人必须是未出嫁的高山族少女。她们口嚼糯米后,将这些糯米收藏三天,以使酸味变浓,作为酒曲,然后再把酒曲和捣碎的糯米混和装人瓮中,放置数日后,瓮中发出酒气来,便取出接上冷水当酒。这样制作出的酒,他们称之为“姑待”。

除了用生米、生黍和唾液发酵而成的酒外,还有一种用蒸熟的米、黍再伴之唾液发酵剂而长期收藏于阴暗处的酒,这也是高山族人必不可少的佳肴佐酒。

泰雅人、曹人和布农人都是将糯米、粟米等原料蒸熟或煮熟后,掺进一种叫“黎”的野生果作为酵母,或者用由好几名妇女咀嚼而成的酒曲。而排湾人和鲁凯人是把糯米、黍捣成粉,蒸成糕拌酵母。

阿美人的制酒法已经比较科学。他们运用蒸馏酿酒法,把小米或糯米先蒸熟,然后再煮熟成酒糟,把酒糟放置一会儿待凉后和酵母一起搅拌均匀,再放在桶里慢慢发酵。三天之后,舀起尝尝,如果味道已经变得甘甜,就再封存二三天,使它成为酒浆。把酒浆倒入桶内,蒸桶上的铁锅内放上冷水,桶中有一个承露盘,盘的另一端接上一节竹管引到桶外,下面再接到酒罐口;当酒浆蒸熟后,气化上升和铁锅的底部相接触,变成酒气露珠,滴在承露盘上,酒滴积多了,便沿着竹管流滴到酒罐里。这种酒的纯度高,制作的工艺已经相当复杂,比起较原始的制酒方法来是科学卫生的。这是高山族同胞的智慧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结果。

平地高山族同胞酿酒用的酒曲,已经不需要用口制造或者采集野果了。他们可以向平地的汉族商人购买。但是在山区里,制酵母仍然是将米蒸熟后,用芭蕉叶包扎,再用布包严紧,用脚踩踏后做成酒糟,放一个星期后,酒糟生出白毛来,酵母也就做成了。

高山族狂欢不醉的习惯,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已经逐渐地有所改变。

第二章:赫哲族和景颇族

赫哲族历史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赫哲族的祖先,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属于肃慎系统的挹娄、勿吉、黑水靺鞨、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与赫哲族的祖先有渊源关系。至清初,始以“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名称见于官私文献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

关于赫哲族何时形成的问题,学术界尚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赫哲族是以古老的赫哲族氏族为核心,吸收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等民族成分和原属黑龙江流域其他土著,以及来到赫哲族分布区居住的蒙古人、汉人等成分,在清初形成了较稳定的族体,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在解放前其社会发展尚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赫哲族的生产生活,其社会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得到了超越发展,赫哲族的生活条件已大大改善。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插草记事。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属于粘着语类型。分奇楞、赫真两个方言。赫哲族因与邻族长期交往,语言方面的影响也较深。因此,赫哲的语言,实为一种混合语:以本来的赫哲语为主干,加入满洲语,蒙古语,古亚洲语及以小部分汉语而成。赫哲族由于人口较少,居处极为分散,很早即与汉族杂居相互往来,因此,现在大多数人都通晓汉语、汉文。

赫哲族为了适应渔、猎业生产的需要,均选择江河两岩高处和接近猎场地方居住。早年住处有临时和固定两种,随着渔猎生产的游动,可随地搭盖临时住处。临时住处有“撮罗安口”(撮罗是“尖”,安口是“棚”,即尖顶棚之意)、“温特合安口”(尖顶上有二尺宽通风口的棚)。是为避水、火灾和猛兽的侵袭,构木或搭板在高树上的小屋,类似古人巢居。

固定性的住处有“卓”(马架子)、“希日免克”(地窨子),挖进地表土三、四尺深,筑墙三、四尺高,架复土其上,是古人穴居的发展。还有草苫的正房等,多为冬季住处。赫哲人的住房形式因地而异,松花江流域的赫哲人,大约在二、三百年前就住草苫顶的下房了。

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和混同江两岸的赫哲人,在二十世纪初还比较普遍的住“卓”(马架子)、“胡如布”和“希日免克”。此外,赫哲人的住房还因贫富而异,据史籍载:“黑斤富者则以雕翎盖屋”。民国初年富锦县屯有两户赫哲族的富裕人家,各住五间草房。前墙用砖砌成,后墙以土坯垒成,窗门刻有花纹,窗户装有玻璃,室内天棚地板是油漆的,炕沿和围墙板上都雕有云纹。除正房外还有东西厢房,是做碾磨房、牛马厩、仓库或做雇工的住房。一般人家都在正房的东侧或西侧搭盖“塔克吐”(鱼楼子),将鱼兽肉干、粮食及其他物品放置其中,夏季炎热时居其上乘凉。穷苦人家多住马架子,正房只有一、二间,院子也很小,设有鱼楼子或晾鱼架。

赫哲族图腾

赫哲族历史悠久,与中国东北的古代民族“肃慎”、“挹娄”、“勿吉”、“女真”等有着密切的族源关系,清代的“黑斤”、“赫哲哈喇”即是赫哲族的先民。反抗满族统治者:公元1608年(明万历三十六年),赫哲族反抗满族统治者的政征服,呼尔哈路千余人围攻满族重镇宁古塔,给满族统治者以打击。

反沙俄入侵:公元1651年(顺治八年),乌扎拉村的赫哲人及其附近的满、奇勒尔人,配合宁古塔章京海色反击沙俄入侵者以哈巴罗夫为守的哥萨克;揭开清朝军民联合反抗沙俄入侵的序幕。公元1657(顺治十四年),沙俄侵略者斯捷潘诺夫等哥萨克入侵松花江流域依兰县附近尚坚乌黑等处;赫哲、满、奇勒尔人配合宁古塔章京沙尔瑚达所率清军痛击入侵者。此年于松花江口击毙斯捷潘诺夫。

反抗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赫哲族人民遭受殖民统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赫哲族人民参加东北各种抗日行列和各族人民一道,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大多数通用汉文。赫哲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故事等,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赫哲族神话,如:《莫日根射日》、《月亮》、《北斗》、《彩虹》、《山神的传说》、《虎的传说》等,具有民族特色。“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常在猎场、网滩或渔村土筑茅屋里说唱。它以讲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为特色。“伊玛堪”说一段唱一段,不用乐器伴奏。大部头的“伊玛堪”要说唱很多天,小部头也得唱几天,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形式自由。“伊玛堪”的内容,有的歌颂英雄事迹,有的讲述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据调查赫哲族民间保存的“伊玛堪”作品有40余部,已采录的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安徒莫日根》、《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余部。此外,还有“说胡力”和“特伦固”等形式在民间也很盛行。“说胡力”是以讲述故事为主的文学。内容包括寓言、童话、神话等各种体裁,形式活泼,短小精悍。通常是老人给儿童们讲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特伦固”内容多为传说,如《天鹅姑娘的传说》、《金鹿的传说》等。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乌白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先后改编创作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话剧和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歌剧《好班长》、《焦裕禄》、话剧《黄继光》、《雷锋》等。其中《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也是当代文学史上由赫哲族戏剧家写的第一个反映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生活和历史的剧本。他成功地将“伊玛坎”演唱形式贯穿于全剧,运用于话剧创作,丰富了中国当代戏剧的题材内容,并用民族形式与传统手法相结合,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探索。

赫哲族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蝴蝶及几何形图案等。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二方连续纹样、云纹、山水、花朵、鸟兽等,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妇女们在衣襟、披肩、腰搭、帽子、裤腿等处用彩线刺绣的花纹、图案更为精美。尤其是日用品上的彩绣如“雄鸡衔花”、“花篮与莲藕”等图案,构图新颖别致,格外精彩。赫哲族在不同制品上刺绣、接拼的各种花纹图案,以其独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赫哲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的群体意识。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既富有本民族气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刺绣、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入山海关前后,曾相继将赫哲族编户收贡,编旗披甲。直到19世纪初叶,从牡丹江至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所有赫哲族的22个氏族,都由清廷按其氏族与分布地区行使有效的管辖。在清代,赫哲族与内地及当地各民族的产品交换关系日益发展,赫哲族渔猎的工具也逐渐有所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渐趋分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会。辛亥革命以后,三江平原开发的速度加快,赫哲族与汉族杂居,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形成与汉族及周围其他各族不可分割的联系。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对赫哲、鄂伦春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实行野蛮统治,甚至公开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使赫哲族人口更加减少,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已濒于被灭绝的境地。渔猎经济为赫哲族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夏捕鱼作粉,冬捕貂易货以为生计”。17世纪末,由以物易物转向猎产品大量商品化。20世纪初,猎业衰退,渔业产品大量商品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赫哲族地区解放。当时幸存的赫哲族居民仅有300余人。在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发展政策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生活,现有人口较1945年增加10倍多。

赫哲族人民原来几乎都是文盲,解放后,人民政府不仅积极扶助他们发展渔猎生产和民族贸易,现在,已有部分赫哲族人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还发展了乡镇企业。赫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兴办小学、中学,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现在赫哲族中拥有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全国各民族先进行列,赫哲族地区各村,都设有卫生所、广播站,有的还设有文化站、俱乐部,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不断增加。从地方至中央各级党代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均有赫哲族代表,在赫哲族聚居地区的政府中,有赫哲族干部担任县长、乡长等职。赫哲族在中国虽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但和各兄弟民族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民族权利。

渔猎生产:赫哲族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练就了高超的捕鱼技术,方法多种多样,工具也五花八门。他们捕鱼的工具主要分为叉、钩、网三类。他们叉鱼的技术更是令人惊叹,又准又稳,百发百中。赫哲人还创造了当冰封江面时的干钩钓鱼法,这是一种独特的在江面凿冰钓鱼的方法,赫哲族男女老幼都十分喜爱并精于此道,对他们来讲,这既能有物质上的收获,也可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赫哲族人贮藏鱼的地方叫鱼楼,一般都建在居所庭院中,几乎每家一座,平时还用来放置渔具等物品。

桦皮船:赫哲族以桦树皮制成的用于渔猎生产及水上交通运输的工具。赫哲族称“乌末日船”。船体长约两丈,两端尖翘,中渥羁泶υ?尺,高2尺5寸。桦皮船用樟木做骨架,用桦皮做船底和船帮,外涂以松脂,以防漏水。桦皮船体轻,一人即能搬运使用。

雪橇:狗拉雪橇是赫哲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经过训练的狗,每只可拉70公斤左右,日行100至150公里。狗是赫哲人的好帮手,它们在运输、狩猎、看家、保护主人。

赫哲族春节: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出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热情好客的赫哲族人摆下“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味道十分鲜美。令人尊敬的民间诗人(伊玛堪)在新春佳节,用诗歌把美好的祝愿献给大家。老人们向他敬酒,听他讲故事,尽兴而归。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迷恋的是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项比赛。

跳路神:又称“跳太平神”。赫哲族传统宗教祭祀节日。赫哲人在每年的三月三和九月九,都要举行跳行跳路神的活动。所谓“路神”,赫哲语称为“乌斯珠耶”,意为“求神保佑,人财两旺”。法行的具体日期,由萨满择定。祭祀之日,日上三竿后,萨满在家中祭神、请神,众人往萨满身人喷洒一些水,数青年举神杖、神像,随萨满从家中击鼓而出,且唱且跳。萨满等边唱边跳,有时还进入人家,跳神祈福,来到谁家,谁家须给萨满敬酒,或将迎春树切成丝泡水给萨满喝,以示敬奉神灵,有些人则乘机还愿。十分热闹。萨满及所谓“神队”回到萨满家后,还愿者便送来牺牲、酒等。萨满卸装后,能歌善舞者便系上腰铃,摆今击鼓,载歌载舞、等猪肉煮熟后,萨满又穿上神衣,带上神具,继续作舞,最后众人饮酒食肉尽情欢娱而散。

二月二:赫哲族传统的祭祀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节期一天。赫哲族要用旧历年(春节)杀猪时留下来的猪头供神,并祈求风调雨顺,渔猎丰收。

乌日贡节: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的内容丰富多采,除了各种民族体育竞技活动,还有最热闹的群众性的聚餐宴饮活动。

乌日贡大会上,赫哲族的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最受群众喜爱。“伊玛堪》”是赫哲族口传的叙事长诗,现有50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它讲唱部落战争、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赞颂纯真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俗民情,有时一唱就连续好几天。赫哲族人民喜爱音乐,善于唱歌,流传着许多民间歌曲,歌曲优美舒展,旋律奔放。

赫哲族饮食与文化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以渔猎生产为主的赫哲族人餐桌上的主要菜肴离不开鱼。他们吃鱼的方法很多,也很讲究。日常都吃新鲜鱼,有把鱼穿在烤叉上烧烤食用的,也有蒸熟而食的。赫哲人喜食生鱼,“刹生鱼”、“凉拌生鱼”、“炒鱼毛”是他们的特色菜肴。他们还将捕鱼旺季吃不了的鱼用日晒火烤的办法进行加工,贮存起来以备淡季食用。赫哲族人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现在赫哲族与汉族相同,绝大部分人家均吃馒头、饼、米饭和各种蔬菜。一般赫哲人还嗜烟、酒。

刹生鱼:赫哲族人喜爱的传统食物之一。赫哲人叫“塔拉卡”,是将刚从江中打上来的鲤鱼、鳟鱼从脊背部剖开,去头、去皮、剔骨,切成细丝,用好米醋浸泡,待鱼肉变白,加上盐、姜、葱和野辣椒、土豆丝、菠菜、香菜、豆芽,拌匀即可。吃起来鲜而不腥、凉滑爽口,味美异常。生鱼片,既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

炒鱼毛:炒鱼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风味佳肴,它是将各种鲜嫩的肥鱼切成鱼丝,再加白糖等作料炒成“它斯罕”(鱼毛)。炒鱼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来可口味美。如果用它加韭菜包饺子,其味道非常鲜美可口。炒鱼毛还便于贮藏,将它放入坛中,存入地窖,随取随吃,非常方便。

苏拉卡:赫哲族人的传统食品。汉语称“刨花”,是赫哲人冬季吃生鱼的一种方法。先将冻鱼的皮用刀削掉,渔民们将冻鱼削成薄如刨花的鱼片,拌上土豆丝、绿豆、粉丝,再加上调料食用,又香又脆。

拉拉饭:赫哲族人的主食。用小米或玉米小渣子做成很稠的软饭,拌上鱼松或各种动物油即可食用。

莫温古饭:赫哲族人的主食。鱼或兽肉同小米一起煮熟加盐而成的稀饭。

赫哲族——礼仪

赫哲人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但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礼仪:赫哲族有尊敬老人、长辈的良好风尚,但过去也曾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不成文的族规、家规极为森严,任何人不得违犯。如,儿媳不能与公婆同桌吃饭,吃饭时儿媳要侍立门旁等候盛饭。老人晚间没有睡下,晚辈不能先睡。长幼相见,晚辈要向长辈行跪拜礼,长辈吻小辈之颊;小辈远行自外归来,要向父母兄嫂依次问安等等。

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奶汁。

赫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实行氏族外婚制。婚姻多为父母包办,普遍早婚,赫哲族结婚时要举行“拜老爷儿”的仪式,“老爷儿”是赫哲族对太阳的称谓。在男女青年订婚的过程中,要摆酒宴宴请双方的长辈和媒人;迎亲时,男方的老人要向女方的老人敬三杯酒。新娘进入家院后,要和新郎一起同拜“老爷儿”。跪下,司婚人宣布:“顶礼日月、星辰,顶礼江水、山岳,顶礼赫哲人的祖先,顶礼亲友四邻,亲郎亲娘叩拜”,接着诵词祝福。还要向新妇训导,孝顺公婆,尊敬丈夫,待人和气,善良勤劳等。赫哲族婚礼中,要点长寿灯,灯光在后半夜不能熄灭,认为这样能过一辈子太平日子。婚宴时,新娘要面朝墙“坐福”,直到送亲的人散席离去后,才可下地并与新郎一起共吃猪头猪尾,新郎吃猪头,新娘吃猪尾,意为夫领妇随,团结和睦,最后新娘新郎共吃面条,以表示情意绵绵,白头到老。赫哲族寡妇改嫁不受限制,改嫁时不再举行婚礼。

赫哲族人死后实行土葬,没有固定的坟地,多在屯附近找个地方埋葬。早年没有棺材,挖个长方形的土堆,四周用圆木砌个槽子,将尸体放入其中,上面再搭个盖。然后培起土堆。小孩子死后不埋在地里,用桦树皮将尸体裹起来放在树上。他们迷信地认为,小孩的魂灵小,埋到地里出不来,怕以后没有小孩。

赫哲族人死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也食用。

赫哲族鱼皮裤

赫哲族的服饰别具特色,有用鱼皮做成的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靰鞡,鱼皮衣的特点是轻巧、暖和、经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鱼兽皮衣为主。兽皮衣主要用狍皮、鹿皮。今穿棉布衣较普遍,但在渔猎生产时,仍以鱼兽皮衣为主,夏季戴桦皮帽,形如斗笠,长项大檐,可遮阳蔽雨,帽上有各种云卷和花纹,常戴帽分帽头、帽耳、帽罩三部分。帽头呈西瓜皮形,无帽疙瘩,冬季在帽内缝上皮了保温。狩猎时一般戴狍皮伪装帽。上穿皮衣,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套裤。脚穿袍皮袜,鱼兽皮靰鞡。戴狍皮手套。妇女早年以穿鱼兽皮为主,今穿棉布也较普遍。兽皮衣有狍皮或鹿皮上衣,也有用鹿皮做坎肩的。鱼皮上衣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高起的立领。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套裤。脚穿狍皮袜、鱼兽皮靰鞡。过去赫哲族姑娘梳一条辫子,已婚姻妇女和寡妇梳两条。所纪大的戴耳环,年轻的戴耳钳,并都带镯子。

鱼皮服饰:鱼皮衣服是过去赫哲族独有的民族服装。鱼皮衣服是把鲢鱼、鲤鱼等鱼皮完整地剥下来,晾干去鳞,用木棒槌捶打得像棉布一样柔软,用鲢鱼皮线缝制而成。受满族服饰的影响,鱼皮衣多为长衣服,主要是妇女们穿用。其样式象旗袍,腰身稍窄,身长过膝。袖管宽而短,没有衣领,只有领窝。衣裤肥大,边沿均有花布镶边,或刺绣图案,或缀铜铃,显得光亮美观。鱼皮套裤,有男女两种。男人穿的上端齐口,裤脚下沿镶黑边。冬天穿上狩猎可以抗寒耐磨。春秋穿上捕鱼可防水护膝。此外赫哲人还曾用鱼皮做裹腿、围裙、手套等。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赫哲族服装的材料及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赫哲人也穿上了毛料衣服。鱼皮不再是赫哲族的遮体服饰,而是作为一种民间工艺被收藏于艺术的宝库博物馆之中。

天鹅舞:赫哲人的家乡,有不少沼泽地带,每年春暖花开季节,一群群洁白的天鹅竞相飞来。在民间曾流传过优美抒情的天鹅舞,可惜现已基本失传。据打猎能手葛长胜老人回忆,他幼年时在富锦县的嗄尔当看过妇女跳天鹅舞的情景。她们身穿镶有彩色花边的长袍,随着歌声舒展双臂翩翩起舞,舞中时而还有模仿天鹅鸣叫的声音。过去常在年节时,在家中和院里栅栏内载歌载舞。老人记忆的动作有,开始双腿交叉半蹲,双臂伸向两侧上下缓缓挥动,接着双脚向前移动,尤如天鹅在江中自由荡漾,速度变快时,双腿立起前后交错跳动,两臂向上飞舞,好似天鹅相互追逐嬉戏。

哈康布力:过去在赫哲族民间还流传一种集体舞,赫哲语称“哈康布力”,“布力”即“跳”、“做”、“干”之意。早年在万里霍通、苏苏屯、富锦嘎尔当一带的年节时,就有很多青年男女跳“哈康布力”舞。此种跳舞,男女双方同意后,即可同跳,不跳的人坐而旁观。由于年代久远,会跳“哈康布力”的人已不多了。其舞蹈动作有三步向前一起跳、拉手、拍手、转身等。

庇里西勒:又称“庇里沁”,此名是外来语音译。据会跳此舞的人说就是“踢踏舞”,基本动作是“踢踏步”,舞者人数不限,动作统一,舞技熟练者,可以用脚踢打出各种复杂的快速节奏,令人欢快兴奋。庇里西勒舞,可能是由外地传来,在赫哲族人民中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本民族的风格,成为赫哲族的一种民间舞形式。

赫哲族美景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少数散居于桦川、依兰、富锦三县和佳木斯市。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依靠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没有自己的文字,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文,用大马哈鱼头记年。他们世代依山傍水,飘泊流离,居无定所。遇雨张革为屋,取名“撮罗子”,冬季挖地窖子御寒。以渔猎为生,使用简单的渔叉、钩具和弓箭、镖枪、猎犬,穿兽、鱼皮做的衣裳,吃豆做的酱、吃烧烤食品和“塔拉哈”(烤鱼片)。生活是辛苦的,但也乐在其中。赫哲民歌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对这种渔猎生活的描述和歌咏,如《乌苏里江水》、《我们家乡多美好》、《渔歌》、《四季》等歌中唱道;“春季里克莫得力、克莫得力,冰凌花儿水凌凌,风和日丽好季节,赫哲人打猎上山岗”。春天里风和日丽,不畏严寒的冰凌花儿在早春的风雪中竞相开放,它们象征着不畏严寒的赫哲人,激励着赫哲人去和大自然搏斗。

赫哲人凭着他们的勇敢和勤劳,在漫长而艰辛的历史长河中,在他们特有的渔猎生活中创造并发展了本民族丰富的物质文化和多彩的精神文化,赫哲民歌(赫哲语为嫁令阔)就是其中瑰丽的一篇。

赫哲族民歌有10多种,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喜歌、悲歌、古歌、渔歌、猎歌、礼俗歌、情歌、摇篮歌、叙事歌、新民歌等。妇女爱唱“嫁令阔”(类似于民间小调)老头爱唱“伊玛堪”。“伊玛堪”是种民间说唱文艺形式,类似于北方的大鼓,形式具有史诗的特点。皓月当空,篝火通明,赫哲族村屯充满了欢乐气氛。

赫哲族的小调优美动听,无论是曲调和节奏,都会使人感到江水波浪的起伏和渔船划行中的轻摇微摆。但凡是男女老少都能触景生情,唱几曲即兴的调子。主要曲调有赫尼哪调、嫁令阔调、萨满调、伊玛堪调、白本出调、喜调、悲调、老头调、少女调等。“赫尼哪”是一种民间小调,多是妇女们在劳动中哼唱的明朗轻快的曲调,它婉转清丽,悠扬嘹亮,旋律优美。

著名的赫尼哪调有《乌苏里船歌》、《春季生产歌》;“嫁令阔”是一种情感纯朴、轻柔悠扬、流传很广的抒情歌曲,用来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抒发对家乡的山河、风光、沃土、旷野的无限热爱之情。嫁令调中著名的有《松花江相会情歌》;萨满调的代表有《跳鹿神鸠神歌》、《跳神归来歌》、《家祭神歌》等,主要在萨满进行跳神活动时唱;朗朗上口,深受群众欢迎的伊玛堪调素经《西尔达鲁莫日根》为代表作品;白本出调,多是老太太给孩子唱的故事歌的曲调,调缓音长,娓娓动听,如《长虫兄妹》、等喜调唱欢乐之情,如欢乐的《解放后的生活》;悲调伤感忧愁,有《过去痛苦的日子》唱得令人落泪;老头调和少女调,是模仿老头和少女的声调,借以表达人物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的曲调。

赫哲族古代流传下来的乐器有“突木含给”和“口衔琴”。“空木含给”现已失传;“口衔琴”有铁丝折成外壳,中间有细长的钢片,含在口里吹奏。

口弦琴:赫哲人将口弦琴称作“空康吉”。口弦琴琴盒形似小鱼,有中指那么长,现在都是用钢片弯曲而成,放在唇齿间吹奏,同时用手指拨弦。用它既能吹出欢快的曲调,又能吹出悲哀的调子。姑娘小伙子常常用口弦琴来传递心声。

捕鱼者若家有丧事,到捕鱼场后,须在网滩上架起一堆火,从火上跨过,以熏晦气。捕鱼期间忌说怪话、谎话,否则触犯神灵,空网而归。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

该族笃信“万物有之”之原始宗教观念,对山神、河神、树神等自然之神处处小心敬奉,惟恐不慎得罪而招致灾祸。忌捕杀飞投住室的雀鸟,信其为亡单之魂所变,有飞来投室者是其灵魂要“转世”。若捕杀之,则有不育之祸。忌以皮革物陪葬,认为如是则死者亡灵不能升天,也不能再转生为人。

赫哲族的民间游戏有很多,如插草球、玩雪撬、叉鱼、射草耙、套花绳、滑冰、滑雪等等。

叉鱼:是赫哲族培养儿童捕鱼技能的一种游戏。玩这种游戏时,是将一个草球扔到水里,一个人用长杆在水中拨打草球,使其在水中游动。叉鱼者用叉来叉水中的草球,叉着即为得胜。

插草球:每逢喜庆节日,赫哲族青年就聚在一起,玩插球游戏。参加这种游戏的人数不限,可多可少。参加游戏者分成甲乙两个组,人数相当,每个队选出一个自己的指挥。用草扎一个如同碗大的草球,凡是参加游戏的人,每人手拿一支扎枪,一声号令,游戏开始,先由甲方一人将草球抛向空中,待草球从空落下来的时候,全体参加者一起向前叉草球,哪个组插中,哪个组得分。然后再由乙方一人抛草球。经过多次反复,分数逐渐拉开,得分多的组就胜利了。

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其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各派约有6个品级。他们认为有多少种动物、爬虫就有多少种神,其中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赫哲族先民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神灵主宰,因而崇拜。

赫哲族人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以说唱艺术——伊玛堪流传最广、最受欢迎。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

赫哲族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黑龙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区。

伊玛堪的篇幅巨大,现已采录下来的每部都在几万字至十几万字之间。其内容丰富多彩,大多是叙述古代氏族社会时期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征战与联盟、氏族之间的血亲复仇、民族兴衰、维护民族尊严和疆域完整的英雄故事,也有一些降妖伏魔、追求自由和歌唱爱情的,还有讲述萨满求神、渔猎生活、及风土人情等。传统节目长、中、短篇均有,尽管篇幅大、篇目多,但故事情节全都围绕着众多的莫日根这些主人公展开。这些莫日根贯穿伊玛堪的全篇,是被全力描述、反复歌颂的英雄形象。这一民族的象征性人物同其他史诗的主人公一样,有着神奇的出生经历,并且在童年时代都有着苦难的遭遇。他们在历次劫难中被千锤百炼成意志坚强、力大无穷、懂文韬、有武略、重情义的英雄好汉。几乎每部伊玛堪的情节都围绕着一个固定的模式展开,即莫日根为拯救被异族部落掳获的父母而进军远征,而那些异族部落的首领也个个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在长期的征战中,这些莫日根们既能借助神力呼风唤雨,变幻形体,将对手搏杀,又能与友善的部落讲和结为同盟,获取最终的胜利。

女性的形象也出现在每一部伊玛堪中,她们多为英雄莫日根的妻子。这些女性美丽绝伦、睿智善良、嫉恶如仇、法力无边,是正义与善良的化身。这些半人半神的女性总是在英雄们危难之际突然出现,帮助丈夫脱离险境战胜强敌,如果哪位英雄不听妻子的规劝而一意孤行,则难逃灭顶之灾。

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即伊玛堪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如各种莫日根(英雄)故事和赫哲族人的创世传说;小唱即伊玛堪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伊玛堪的唱词都有衬词,每个歌手所用之衬词各有不同。常见的如嘎哪呀哈尔哪等。

伊玛堪的语言既古朴平实,又讲究合辙押韵,其唱腔高亢嘹亮,带有原始粗犷的山野气息。虽无乐器伴奏,但说起来合辙押韵,很受群众欢迎。其腔调因其内容不同而各异,历代讲唱人在【赫尼那调】这个基调之上,又演化出男调、女调、老翁调、少年调、欢乐调、悲伤调、叙述调等,有时还掺杂着萨满调,所以讲唱起来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因而世代传承,从未中断。一般的故事都比较长,一唱就连续好几天。

伊玛堪的唱腔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艺人的不同,所采用的唱腔曲调也各有区别,常见的曲调有【赫尼那调】、【赫里勒调】、【苏苏调】、【喜调】、【悲伤调】和【下江打渔调】等。

代表性作品有《西尔达莫日根》、《香叟莫日根》、《阿格第夏日丘莫日根》、《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木竹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西热勾》等。

伊玛堪歌手,是深受赫哲族人民喜爱的人,赫哲族人尊之为伊玛卡乞发。近百年来赫哲族人中著名的伊玛堪歌手有:莫特额、比根尔都、三福玛发、尤贵连、古托力、吴高丽、周令额、傅长春、尤安喜、毕方古、卢申、卢明、尤卢氏、毕张氏、葛毕氏、葛长胜、吴连贵、吴进才等。现代伊到处堪歌手以葛德胜老人最为著名,深受赫哲族人民的喜爱。

两大特点

从已经采录到的伊玛堪中,可以看出它的两大特点:首先它是对赫哲族历史的忠实记录。无论是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还是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均可从中撷取宝贵的原始资料。有人称伊玛堪为赫哲族的口头百科全书,应该说当之无愧。第二是它集中体现了赫哲族的审美观。伊玛堪用古典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了赫哲族的英雄们除暴安良、降妖伏魔的英雄主义气概;描述了赫哲人对忠诚和信义的高度赞美,对自由和爱情的执著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显而易见,伊玛堪不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简单记录,而是在那个时代的广阔背景下,按照美的规律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美,堪称一部完美再现赫哲族英雄人物、历史变迁与民俗风情的大型古典交响诗。

景颇族风采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景颇族是中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现有人口119209人(1990年),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0.32%。

景颇族有“景颇”、“载瓦”、“喇期”、“浪峨”、“波拉”等五种自称。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景颇族。

景颇族各支系分布的范围大致是,景颇支主要分布在盈江(铜壁关乡、卡场乡)、陇川、瑞丽(等嘎)等县市,散布于潞西、梁河、畹町等县市;载瓦支主要分布于潞西(西山乡)、陇川(邦瓦乡)、盈江(盏西乡)、瑞丽等县市,部分散居于梁河县和畹町市;浪峨支主要居于潞西县的营盘、猛广、弄龙、引欠、当扫、拱卡及中山乡的部分地区,散居于潞西县的南京里、邦歪、猛休、贺共和盈江县的铜壁关地区;喇期支主要分布于盈江县的盏西、麻岛、勒期格冬、大盈坡,陇川县的吕良,潞西县的中山乡、东山乡、巩令邦国,瑞丽县的南京里、猛力地区;波拉支主要分布在陇川县的王子树乡,潞西县的弯丹乡、金龙乡。景颇族支系的分布,大多数是交错杂居。其中景颇和载瓦两个支系各有几块较大的聚居区,此外则多与别的支系杂居,因此许多村寨居住着两个以上的支系。

景颇族集中分布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南缘,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纵贯州境。

奔腾湍急的怒江和澜沧江顺云岭南泻,形成了西南著名的三大河谷之一。高黎贡山以西,其支脉均由东北向西南,一支接狼牙山、尖高山入盏西、盈江、莲山;一支由腾冲县西北沿龙江西岸,经梁河、盈江、陇川及户腊撒而出瑞丽;一支由龙陵出芒市、遮放等地。大盈江、槟榔江、龙川江、南宛河、芒市河等河流顺着这些支脉向西南流入伊洛瓦底江。河流两岸形成肥沃的河谷平坝,适宜于农作物的种植。这里大多属于热带、亚热带丛林山地,气候因海拔高度而异,海拔1500米以下的半山区、坝区、河谷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8-24℃之间,仅有一个月的轻霜期。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较凉爽。全州雨量充沛,每年分干湿两季,6-10月为湿季,其中7-8月雨量最多,冬季为干季,很少降雨。这里的土壤分红壤土、黄壤土和酸性棕色森林土三种,适合作物的生长。景颇族分布的山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红木、杉木、松木、楠木、椿木等,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有700-800种以上。经济林木有橡胶、油桐、茶叶、咖啡、紫胶、木棉等。矿藏有铁、铜、铅、煤、金、银、水晶、宝石等。森林中珍奇野生动物较多,如虎、豹、熊、麂子、巨蟒、山雉、鹦鹉等。其他植物种类更是繁多。

景颇族介绍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唐代,其先民以“寻传蛮”、“高黎贡人”见诸于汉文史籍,自元、明、清至新中国成立前,又先后出现了“峨昌”、“遮些”、“野人”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经民族识别,确认为景颇族。

景颇族的先民与古代的氐、羌有关,以前居住在康藏高原南部山区,7-9世纪沿横断山脉南迁。东部景颇在澜沧江以东,金沙江地区;西部景颇在澜沧江以西至缅甸境内。15-16世纪,由于战争大量的东部族人大规模西迁;16世纪后大量移居德宏地区,多与德昂、阿昌、傈僳、汉等民族杂居。现在的景颇族中景颇支、浪峨支、瓦支、喇期支原先是同一民族的不同部落。

景颇族主要有五个支系,即景颇、载瓦、勒期、浪峨(浪速)、波拉。多数地区不同支系的人杂住在一起。景颇支系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等四个支系的语言比较接近,同属藏缅语族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系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前者创制于19世纪末,后者创制于1957年。

景颇族——习俗

景颇族的婚姻形式为一夫一妻制。但山官和富裕户也有一夫多妻的。在家中,父亲是家长。有女无子时可招赘,但赘婿不改其姓;无子嗣时可收养子,权利义务与亲生子一样;对财产实行不严格的幼子继承制,幼子地位高于长子。妇女社会地位较低。在现行的一夫一妻制婚烟中,基本上仍必须遵循传统的单向姑舅表婚的原则,即姑家男子必须娶舅家女子,但舅家里男子不能娶姑家女子,形成“姑爷种”和“丈人种”的婚姻关系。流行转房制和妻死丈夫续娶妻姊妹的习俗。还实行等级婚姻,即官家与官家通婚,百姓与百姓通婚。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但结婚由父母包办,聘礼很重,常发生抢婚的现象。

景颇族没有成文法,社会秩序靠传统的习惯法——“通德拉”来维持。习惯法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常常与宗教迷信相结合。一般不轻易判处死刑,但杀人者必须赔偿命金。一般案件对输理者均罚以赔偿实物的几倍至十倍。案件无法调查判明时就采取神判。常用的神判方式有赌咒、鸡蛋卦、斗田螺、煮米、捞开水、闷水等。随着阶级分化,习惯法已逐渐遭到破坏,而且被山官和头人利用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丧葬除凶死者火葬、幼殇者天葬以外,正常死亡者均行土葬。

景颇族的服饰,男子喜裹白或黑包头,着黑色衣裤或白衣黑裤,外出佩长刀,背挎包,妇女一般着黑色短上衣和枣红自织羊毛花围裙,戴黑红色藤制腰箍和腿箍,裹毛织护腿,并佩戴各种银饰物。但建国之前贫苦农民衣着简陋,多着单衣向火过冬,男女均赤足。

多数地区群众以大米为主食,少数地区的以食玉米为主。过去仅以芭蕉叶包饭,平均分配,以手抓食。主要饮料是山泉和水酒。杀牛祭鬼时,牛肉全寨人分食。猎物见者有份。对客人均热情招待饭食。景颇人喜嚼沙枝(一种用草烟、芦子、熟石灰等配成的嚼料),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的礼节之一。

住房为竹木结构的茅屋,只有个别地方少数山官头人住瓦房。茅屋呈长方形,屋顶为双斜面。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底层圈养家畜家禽。门从两头开,前门供客人进出,埋鬼桩、拴牛马,后门禁止外人出入,更不允许穿室而过。屋内每间设一火糖,四周铺篾席,晚间即席地而寝。房屋通常七、八年重建一次,建房时全寨换工互助,数日即成,并举行隆重的新房落成仪式。

景颇族——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夕,景颇族社会已发展到农村公社趋于解体和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在保留了较多原始公社制残余的同时,出现了阶级分化。景颇族既受中原封建王朝所委封的傣族封建领主——土司的统治,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政治制度——山官制。前者的统治通常是通过后者实现的,因而山官制是解放前大多数景颇族地区的主要政治制度。每一个山官辖区就是一个农村公社,山官对外代表本辖区,对内是生产、习惯法、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领导者;山官职位须按幼子继承制的原则世袭;辖区之晦,各村寨都有头人,协助山官管理事务,山官享有一定的特权。近代部分地区废除了山官制度,实行了民主选举头人的新制度。

景颇族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的亚热带山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早期,土地实行村社公在制,主要耕作旱地农业,为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在水田农业出现以后的近百年里,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出现了剩余劳动,产生了水田的租佃、典当、抵押和买卖等剥削关系,从而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起来,出现了新的阶级分化,80%以上的贫苦农民都无田少地、缺乏耕牛和农具,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压迫和剥削,广大景颇族劳动人民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景颇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195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成立,景颇族代表参加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景颇族干部参加了自治州领导工作,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各地区已建立了发电、灌溉、碾米、榨油、磨面等中小型工厂企业。景颇族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工人、技术员和大学生。由于下坝生产,水田进一步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粮食有了较大增产。公路、驿道已将山区和坝区连成一片,不少村寨装上了电灯、电话。许多景颇族家庭住上了崭新的瓦房,购置了收音机。山区普遍办起了小学,各县都有了中学,中央和地方民族学院培养了一批批景颇族干部和技术人才,各地还办起了卫生院、卫生所,建立了卫生员制度。各种烈性传染病得到控制或根除,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贫穷落后的景颇山已出现初步繁荣兴旺的景象。

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学,有反映景颇族起源、迁徙历史的叙事长诗;有反映景颇族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故事;也有神话、寓言、谚语、谜语等。历史传说、故事等多与音乐相结合,又说又唱,词曲优美动听;情歌内容广泛,形式新颖活泼,能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较高的意境,在景颇族的口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景颇族人爱好音乐和舞蹈,乐器有木鼓、牛角号、箫笛、三比(管乐器)、象脚鼓、口弦、铓锣、钹、小三弦。擅长集体舞,男女老幼都喜欢参加。舞蹈一般有欢庆性的、祭祀性的和娱乐性的三种。在新屋落成、战争胜利后跳欢庆性舞蹈。在祭“木代”(最大的天鬼)或老人死亡后为死者送魂时跳祭祀性舞蹈;在生产劳动之余和节日时跳娱乐性舞蹈。景颇族舞蹈突出的特点是具有群众性,有的集体舞上千人参加,其中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10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跳起来通宵达旦,气势豪壮。著名的“目脑”(意为大伙跳舞),现已发展成景颇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目脑纵歌”是一种上千人一起跳的大型舞蹈,伴以雄浑的木鼓声,气势磅礴,表现了群舞的高度水平。景颇男子擅长刀术,平时常以耍刀为戏。妇女善编织,能织出多彩的图案花纹数百种,其中大多是动植物,精美艳丽。棉织品图案精美,富有民族特色。各种银饰都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

景颇族以米为主食,吃法有烂米饭、糯米饭、糯米粑粑或竹筒饭。蔬菜除部分来源于菜园,多靠采集野菜来制作,吃法除煮、焖、炒或凉拌外,最有特色的要算是舂菜了。他们将野菜洗净后精心炮制,加上豆豉。豆豉:一种豆子煮熟发酵后制成的食品。生姜、辣椒、盐,在竹筒或杵臼内舂碎。其味道鲜美独特,常用来待客。景颇族还喜饮水酒,喜嚼“沙枝”(用草烟、芦子、熟石灰配成的嚼料)。见面互赠“沙枝”是传统礼节之一。

景颇族闲时一日三餐,忙时一日两餐。主食大米,喜食干饭和竹筒饭。所种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细作的瓜、豆、青菜、洋芋(土豆)等,辅以竹笋、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猪肉和鸡肉居多,农闲时进行渔猎,如捕猎野猪、麂子、山羊、野牛、野鸡、鸟雀,捕捞鱼蟹、田螺。景颇族饮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称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烧酒。

景颇族喝酒十分注重礼节,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过来就喝,而是先倒回对方的酒筒里一点再喝。大家共饮一杯酒时,每个人喝一口后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过的地方,再转给别人,如有老人在场,先让老人喝。

景颇族的文化与节日

一、目脑节“目脑纵歌”,景颇语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景颇族最早居住于青藏高原,是氐羌族群的一部分,经过几次大的迁徙后才定居于今天的居住地。“目瑙”是景颇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习俗的文化现象。竖立在目瑙广场上的“诗栋”(标牌)分阴阳(雌雄),当中所绘制的是反映景颇族的迁徙路线和其他生产、生活的图案。举行大的“目瑙”庆典时都要先祭奠“木代”(太阳神),原因之一,“目瑙”舞来自太阳宫;之二,传说景颇族的祖先曾娶太阳女为妻,景颇人是太阳的子孙,“木代”与景颇族有渊源关系。因此,景颇族贵族(山官)家一般都祭奠“木代”。“董萨”(祭司)要进行“目瑙斋瓦”,用特定的形式和祭词叙述天地的形成,万物的诞生,景颇人的渊源变迁史等,内容无所不包。这些活动,千百年来起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

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原来是一种融宗教和文化习俗为一体的传统庆典。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化为各种不同类别的“目瑙”。大致有以下几种:

1、“岁目瑙”,家庭财源茂盛,人丁兴旺时举行;

2、“布当目瑙”,征战取得胜利时举行;

3、“贡冉目瑙”,同胞兄弟分家自立门户时举行;

4、“腾肯目瑙”,新建房屋住所落成时举行;

5、“空然目瑙”贵族家娶亲办婚礼时举行;

6、“达如目瑙”,出征时举行;

7、“昔目瑙”,有名望的长者去世送葬时举行;

8、“柱目瑙”,祭奠“木代”神时举行……不同类别的“目瑙”都有特定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整个过程都是由“瑙双”(领舞)队和“瑙巴”(表演)队组成的舞队来表现和完成的。

关于“目脑”起源有三种传说。

第一,人类是向鸟儿学会了目脑舞,而鸟儿的目脑舞又是从太阳神那里学来的。

第二,古时景颇族居住在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地方,人们过着幸福安乐的日子,然而有一天来了一个饮血吃人的魔王,他专靠吃小孩为生,还常常施展魔法,呼风唤雨,淹没田雨。人们从此陷入了深重的苦难。这时,一个名叫雷盼的景颇男子带领众人奋起反抗,经过激烈战斗,终于杀死了魔王,为民除了害。人们欣喜若狂,纵情歌舞欢庆胜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祖先降魔除邪的胜利,每年都要举行歌舞活动,并把这种歌舞活动称之为“目脑”。

第三,景颇人的创世人宁贯瓦的父母对宁贯瓦说:“我俩死后,你要举行丧礼目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变成大地,你也就能变成人,繁衍人类。”于是,宁贯瓦接受父母的旨意去太阳国学跳目脑。在太阳国里,大家公推美丽的孔雀为目脑舞的领舞人,孔雀不负众望,带领大家翩翩起舞,并悉心教会每个习舞者。宁贯瓦学成后,在人间也组织了目脑舞会,他划定喜玛拉雅山脚为舞场(相传即景颇族的发祥地),把目脑舞的线路刻画在目脑柱上,并规定领舞之人要戴上孔雀羽帽,以纪念孔雀的授舞之恩。从此,目脑诞生了,并世世相传,延至今日。

景颇族——建筑

每逢目脑节日,村村寨寨的景颇人身着节日盛装,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入目脑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欢快而不失庄严古朴的特色。广场中央高竖着四根长约4米的目脑柱,亦称雌雄柱,中间两根为阴,外面两根为阳,上面皆绘有精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右边柱上往往绘以蕨菜花纹,象征团结奋进;左边常画回纹构成若干个四方形,并涂以不同颜色,表示景颇族的迁徙路线;中间两根柱子之间,交叉着两把长刀,为景颇民族骁勇强悍、坚强刚毅性格的具体标志。目脑柱的左侧立着一个方形架子,上层是吹唢呐的座位;前面挂着一个两米长的大皮鼓和一面直径一米多的大芒锣,供跳舞时伴奏用。广场四周用竹篱笆围起,目的是为了防止野鬼的侵入和牲畜的干扰。舞蹈开始时,鼓乐齐鸣,人们由两位德高望重且又熟悉目脑舞路线的老人身穿大龙袍,头戴饰有孔雀、野鸡羽毛和野猪牙齿的目脑帽,手持长刀领头,后面跟着背铜炮和持长刀的队伍,妇女们拿着扇子或彩帕跟在最后,欢歌雀舞,热闹非凡。参舞者少则百多人,多则几千人,从清晨到日暮,以日暮到清晨,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其间舞者跳累时可自动退场憩息片刻,而后又继续登场舞蹈。

传统的目脑舞,行进路线严格按照目脑柱上所示的花纹线路进行,即俗成的舞蹈规则,跳完两圈后,就要变换队形,分成两路:一路仍由领舞人带领,一部分人按照花纹的线路往前跳;另一路则变换舞姿,跳起自由的舞式,由舞蹈水平较高的人领头(多为年青的小伙子),这种舞式称为“脑巴”,在跳舞的同时,还有两对武士绕着广场周围跳,其中两人拿盾,两人持他,以示驱赶野鬼。跳到第三天收场时,舞队中的人手持花束跳,做饭的拿起锅铲跳,管酒的抱起酒筒跳,一派尽兴方休的景象。过去,目脑节活动都是由景颇族官家主办的,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解放后,这一传统的民族歌舞节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拓新。在节日期间不仅有传统的目脑舞会还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同时,还有书展、土特产品交流等活动。现在的“目脑纵歌”已成为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具有丰富民族特色,为广大景颇群众所深深喜爱的民族文艺之花。“目瑙纵歌”作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活动发展至今,宗教色彩和类别已日益淡化,它已成为景颇族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统称为“统肯(传统)目瑙”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展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反映今天的新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二、撤种节和尝新节

撒种节和尝新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梁河、陇等县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举行。

相传在远古时代,阿昌族人民中有个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每逢八月中旬收获季节,她总是不厌某烦小心翼翼地将各种谷物良种选留下来。转送给各村寨的人民,由于帮助大家提高了耕种技术,她受到人们深沉的爱戴和尊重,一年的八月,老婆婆突然在收获前逝去。为了弥补老人未能穿新、尝新而逝的最大遗憾,人们在她灵前敬献香喷喷的饭菜和新衣。以后,每年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用新收获的粮、菜、瓜果做饭,这样就形成了尝新节。来年春天人们又将她留下的种子撒到地里,形成了每年三月十五日的撤种节。

三、新米节

新米节景颇族有趣的庆丰收节日。每年农历八九月间,当田里稻谷成熟时,家家户户都要欢渡“新米节”。

新米节的前一天,主人家就开始准备。他们背着插满鲜花的篮子,然后拣起一捆成熟的糯谷,背回家中,摆在鬼门旁边。然后,便向各家发出热情的邀约,请他们在第二天作客。第二天,男女老少和魔头欢欢喜喜地来到主人家,主人取出水酒迎接来客。主宾互致问候完毕,就要准备新米节的饭食了。妇女和小姑娘炒谷子、舂扁米、做粑粑、煮新米饭,上山采野菜。小伙们欢歌结伴,下河捉鱼。按景颇族的传统规矩,新米节这天不能杀鸡宰猪。宴饮开始之前,主人要行祈祷仪式。他把粑粑、扁米、水酒、干鱼、干老鼠排好祈祝,向鬼表白心愿,盼望人畜平安,风调雨顺,祛灾除祸。如能如愿,将来一定杀牛供祭。

在新米节的仪式上,由年高德重的长者讲述谷子的来源。据说在很久以前,景颇族种植谷子,但谷魂却上了天,地上的谷子长得不好,家狗见状日夜吠叫,终于把谷魂叫到了地上,从此,景颇族种植的谷子茁壮丰茂。

因此,景颇族对狗另眼相看。新米节这天,要先给狗吃饭,其次才是牛,然后才给老人吃。新米节这天,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面和主要总结农事,讨论下种的适当时机。泡田水的使用。栽秧的技艺,旱地播种的方法和时限,开荒的设计。轮种的学问等。新米节是一个庆贺丰收的节日,也是一个促进农业技术交流的节日。

四、采花节

景颇语称“思鲜鲜”或“吉达”、“宁打”等,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届时,同寨或邻寨的青年男女相约在一起,带着粑粑丝、米饭、鸡蛋等食物,一同上山找一适合玩耍的地方,大家唱歌跳舞,说笑嬉闹,举行打“炀碟”等各种游戏。情侣们则谈情说爱、互赠礼物,其余男女老少,则每人出些酒肉等食物,共同煮食。老者唱歌给年轻人听,歌词多为吉利之语。饭后,大家唱歌跳舞,一同玩乐。晚上青年男女彼此相约,在公房和其它地方唱歌吟调,尽情娱乐,直到深夜。

五、能仙节

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佩带各种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崇信万物有灵,认为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鬼灵都能对人起作用,给人以祸福。供奉的鬼分三类,即:天鬼、地鬼、家鬼。天上以太阳鬼为最大;地上以地鬼为最大;家鬼以“木代”鬼为最大。凡遇插种、收割、婚丧、械斗等均请巫师宰牲祭鬼,最大的祭典“目脑”,就是为祭“木代”鬼而举行的。天主教也曾经传入过,但没流传开。

景颇族的树叶情书

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山区,聚居着古老的土著景颇族人,这里的青年男女自古以来流传着一套独特的传情达意“树叶信”的风俗,因这种“情书”的内容以树叶为多而得名,景颇族人称其为“曼哈”。

景颇族青年男女的社交和恋爱生活丰富多彩,最新奇的莫过于他们用来表达爱情的无字情书。在这种情书中,还有更浓缩的。比如送石根哈叶子表示“我真心向你求爱,请你不要拒绝我。”;送蒲谢叶子表示“你藏在任何地方,我都会把你找出来的。”;送木克叶子表示“你我真诚相爱,白头到老,永不变心。”;送莫那叶子表示“别人笑话我们在一起,算了吧。”。

景颇族青年男女的爱情,虽然没有文字上的海誓山盟,却把一片树叶看得比千言万语的情书还珍贵;虽然没有你你我我的月下谈情,却可以从一节树根里看穿爱情的真伪。还有哪种情书比这更有诗意吗?还有哪种求爱的方式比这烂漫?一片叶子上留着外人看不见的蜜语,一节树根上长着想也想不完的爱意。没有物质东西的许诺,只人一种对爱情的渴望,没有金钱权利的诱惑,只有真爱无言的吸引。

4-景颇男子爱上姑娘,即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根表“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表示炽热的爱;火柴表达男方态度的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话要说。

女方收到东西后,懂得男方喜欢她。如同意,即将原物退回;如不同意则在原物上附加火炭,以示反感。如还需考虑,则加上奶浆菜。男方接到“要考虑”的信件,即摘栗树上的两片最嫩叶片,面对面合在一起寄给女方,表示愿和女方一起生活;加上包谷、谷子、豆,表示要跟女方建立家庭。女方同意就收下,带点烟草回赠;否则,把叶子翻过,背对着寄回,以示分道扬镳,如双方同意,父母反对,女方就用含羞草、刺、火药送男方,男方约女方私奔,就用叶包好蕨菜尖送女方,女方同意,则加茅草叶送回,嘱咐:小心点,悄悄地逃。

在景颇族青年男女中,也有这样的情书:白花树叶代表“想念”;黄豆树叶代表“好好的(别牵挂)!”;小黑豆树叶代表“一心(只爱你一个)!”;竹叶代表“悄悄地(来幽会)!”;酸母叶代表“一定要来(赴约)!”。把代表一定含义的树叶按顺序放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比如将上面的树叶放到一起,就是:“我一心思念的人只有你,我们应该好好地面谈。最好是悄悄地来,一定不要失约!”

如果小伙子看上了一个姑娘,他就会挎上长刀,包了白布包头,用筒帕装上表示心意的物品去找心爱的姑娘。临行前,父母会端来一碗盐水让儿子对着呵三口气,用盐擦擦儿子的长刀,摸摸筒帕,再用盐水在儿子的头顶上按几下。这是因为在景颇族,“盐”和“缘”是谐音,取盐的谐音是希望儿子和那个姑娘有缘,祝福他们能成眷属。

小伙子在去姑娘家的路上会采摘些花花草草,一件件放在筒帕里包扎好。到了姑娘居住的竹楼边,小伙子将采来的花花草草送给她。如果姑娘答应回信,小伙子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回信,因为姑娘会在竹楼边的树上插一朵鲜艳的花作标志。

如果小伙子爱上了那个姑娘,他会用大片树叶包上栗根、大蒜、火柴、辣椒,用线小心的缝好后送给姑娘。栗根表示爱慕,这封“情书”表示小伙子对姑娘的爱就像辣椒味一样浓烈,像火柴一样果断,一划就着,希望姑娘盘算(大蒜)两人的事。姑娘收到这样的“情书”后,如果她同意,会将原物缝好退回;如果不同意,则在原物内加上火炭,表示以后不再联系,否则她就会发火生气。而如果姑娘对此事尚在犹豫,需要时间考虑,就会在退还原物时附加奶浆菜。小伙子得知姑娘拿不定主意时,为了表示坚决的爱意,会按习惯摘下两片最嫩的栗根树叶,面对面合在一起,再包上豆和谷,表示坚决要和她相好,并希望尽早建立家庭。姑娘同意就收下并回赠一点烟草,若姑娘经过考虑,决定拒绝小伙子的求爱,就将栗叶翻转为背对背退回,表示两人并没有感情。

经过无字情书的交流,双方情投意合了,并不代表可以终成眷属了,还有一道关——小伙子还要偷偷卜卦看双方是否有婚缘。小伙子先把握机会得到姑娘的几丝头发或是布丝,等董萨(巫师)卜卦确定能结婚了,才由父母请“勒脚”(男方寨里的媒人)与“强通”(女方寨里的媒人)联系,向女方父母提亲。若女方收下提亲时送去的丝织品、鸡蛋、酒等礼物,即表示同意婚事。过后,男方再送去议定的聘金,决定婚期。

第三章:德昂族和拉祜族

德昂族资料

“古老的茶农”——德昂族分布于云南的少数民族。曾称“崩龙”族。1985年9月改今称。约15万人(1990年)。用德昂语,有文字。有文身习俗。信小乘佛教。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而闻名。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县和临沧地区镇康县,其他分布在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龙陵、耿马等县。与傣族、景颇族、傈僳族、佤族、汉族等民族交错而居。

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德昂族自称“德昂”,居住在镇康、耿马等县的则自称“尼昂”或“纳昂”。“昂”为民族自称,意为“山岩”、“岩洞”的意思。“德”、“尼”、“纳”为尊称的附加语。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文字流传不广,主要用于记载本民族的历史、道德、法规和书写佛经等。不少人通晓傣语、汉语或景颇语。

德昂族是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唐宋时期被称为“朴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

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居住在怒江两岸,是开发保山、德宏一带较早的民族。史书记载的茫蛮部落就是德昂族的先民,隋唐时称为“茫蛮”、“扑子蛮”、“望苴子蛮”,他们先后臣服于汉、晋王朝及南召、大理国,元以后成为傣族土司的属民。德昂族绝大多数与景颇、汉、傈僳、傣等民族交错分寨杂居,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清代史书称之为“崩龙”,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识别时沿用了这个名称。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1985年9月21日起更名为“德昂族”。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德昂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很少和外族通婚。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女子在选择对象上有一定自主权。本民族内部没有严格的等级婚,只要对方愿意,贫富人家可以联姻。男青年到十四五岁时开始串姑娘,晚上他们到女青年家门外吹芦笙,引出姑娘来谈恋爱。双方建立感情后,互赠手镯、腰箍、项圈、篾箩、织锦接包等生活用品,然后再请寨中老人往女家说媒。只要女方同意了,家长一般是不反对的,他们认为姑娘爱着人了,不同意是不好的,至于女婿是不是称心如意,那是女儿命定的,父母无能为力。倘若女方父母反对,姑娘可自行到男家同居。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份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德昂族喜吃酸辣食品,嗜饮浓茶,亦善于种茶。几乎每家每户都栽种茶树,素有“古老的茶农”之称。擅长编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盖房顶材料)。制造银器是德昂族的传统工艺,在邻近各族中很有声誉。

德昂族是个跨界民族,在中国的邻邦缅甸也有分布。

德昂山寨茶飘香

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

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

神奇的《古歌》代代相传,

德昂人身上飘着茶叶的芳香。

这是德昂人传唱已久的古歌。

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饮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几乎一日不可无茶,而且好饮浓茶。他们喝茶时,常常将一大把茶叶放入一个小茶罐里加水少许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时,将茶水倒在小茶盅里饮用。由于这种茶非常浓酽,所以一般人喝了极易兴奋,夜晚会彻夜难眠。而德昂人因经常饮用,却喝上了瘾,只要一日不喝,便会手脚酸软,四肢无力。相反,如果在劳累之时煮一罐浓茶,喝上几口,便立马儿心高气爽,精神倍增。

茶,不仅是德昂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品,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几乎时时、事事都离不开茶。德昂人讲究“茶到意到”,宾客临门,必先煨茶相待;走亲访友和托媒求婚时,必以茶为见面礼;若有喜事需邀请亲朋光临,一小包扎有红十字线的茶叶便成了“请柬”;如两人产生矛盾时,有过失的一方只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对方的谅解。可见,茶的作用是其它钱物无法替代的。

由于茶叶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致使茶叶的消费量很大,因此德昂人家家户户都习惯在房前屋后、村头寨边栽上一些茶树。德昂人好饮浓茶,善于种茶,因而被周围的民族称为“古老的茶农”。

别有情趣的冠盖式住房

和南方许多民族一样,德昂族喜居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房顶则覆盖茅草而成。

德昂族的竹楼多依山而建,坐西向东。主要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形制。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为代表的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楼。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主楼呈正方形,楼上住人,一般分为卧室和客厅两部分,供全家人起居、会客和存放粮食、杂物之用;楼下圈养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楼的一侧,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脚碓。这种竹楼外形别致,美观大方,据说很像古代中原地区儒生的巾帽。关于它的来源,德昂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诸葛亮当年率兵南征,来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袭击,受伤遇险,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才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短暂的接触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当重任在肩的诸葛亮不得不辞别心上人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帽子留给阿诺作为信物。痴情的阿诺苦盼18年,等来的却是心上人的死讯。从此,心碎肠断的阿诺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头,望着心上人东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雨过天睛之后,阿诺不见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却出现了同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这就是德昂人后来居住的竹楼。

德昂族离不开茶,婚丧嫁娶、探亲访友,都以茶作为礼品,“茶到意到”。佛龛和祖宗牌位禁止外人触摸,也禁止在此挂放东西。客人不能坐客厅内家长的卧具。禁止砍伐寨神树,也禁止在其周围大小便。此外,德昂族不允许人进入并触动墓地之物。

德昂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到处都是佛寺和佛塔,佛塔造型与傣族佛塔略有不同。也有把小男孩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的传统。

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一般选在春季,届时要杀猪、杀鸡,由祭司画纸龙,众人叩拜,然后一起饮酒野餐,醉酒后相互打骂,发泄平时相互之间的不满。此间不许别人劝阻,直到双方斗得精疲力尽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

篾箍道道绕裙腰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纽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由于各支系服饰的差异,过去曾有“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之俗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篾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篾,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其来历,传说德昂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刚出来的时候,男人们都长得一模一样,女人到处乱飞,后来天神利用智慧将男子的容貌区分开来。男人们为了拴住女人,就用藤篾编成圈将她们套住,女人们再也飞不动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现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时的篾圈发展而来的。从这个神话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失去了,腰箍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种美的标志。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青年男女在恋爱期间,小伙子为了博得姑娘的爱,也往往费尽心机,精心制作刻有动植物图案花纹的藤篾腰箍,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们爱情的信物。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

言情传意的德昂族茶俗

德昂族的未婚男子,有自行择偶的自由。双方经过相互了解,建立感情并愿意缔结婚约时,男女即告之父母。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这种“告”不是以言语表述,而是以茶相告。即小伙子趁父母熟睡之际,将事先备好的“择偶茶”置于母亲的常用筒帕里。母亲一旦发现筒帕里的茶叶,便知道要为儿子提亲了。这时,做母亲的便与父亲商量,并委托同氏族和异氏族的亲戚各一人,作为提亲人。提亲人去女方家提亲时,不必带别的礼物,只要在筒帕里装上一包茶(半市斤左右)。到了女方家后,亦不必先以言语表述,只需将茶放到供盘上,双手递到主人手面前,主人即知道提亲人的来意。女方父母经过媒人三次说合,认为男方确有诚意,即收下茶叶,表示同意。否则,即表示拒绝。男方父母知道女方家长应允儿女婚事之后,便请媒人再次携带茶叶一斤,另加酒肉若干斤,赴女方家宴请女方父母和老人、舅舅等。席前,先由男方叔叔、伯父、姐姐向女方父母赠送茶叶一包,接着再由他们陪同男方以茶认亲,最后由双方亲戚以茶议定订婚礼物。

跨入德昂山寨人们可以处处感受到这个古老民族与茶的特殊感情。首先是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栽满了茶树,接下来是无论客人进入谁家都会受到以茶为礼的热情接待。客人光临,不是递酒,而是敬茶,有“说一句话,喝一盅茶”的习俗人。这茶水,是主人事先准备好的,一般均用大土罐炖在火塘边,随喝随沏,这叫“迎客茶”。遇上亲戚或好友来访,则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敬茶。这茶是主人临时现采摘的新茶,主人先将锅盖置于火塘的三角架上然后三番五次地烘烤、揉搓,直到发出香味。稍凉片刻,又用手抓一小撮放进小土茶罐里,继续烘烤到茶叶发黄,即用滚烫的开水冲入罐里,待水泡全消,稍作烘烤,尔后,再倒给客人喝,直到喝完。主人只能喝第二道,表示以诚相待,友情长存。这叫“敬客茶”。客人告辞,德昂人仍然以喝茶相送。如送一般客人,便将自家常饮的茶抓一大把置于大土茶罐里,稍烘片刻,待喷出香味,即冲水继续烧开,然后,按人头每人喝一碗。边碰碗边喝,边喝边说道别的话,如送贵客,则要喝竹筒茶。竹筒是现砍的嫩竹,竹筒砍好后,即取精心保存的春茶放入竹筒里,灌上清凉的水,便在火上烘烤。直烤到竹皮发黄,飘出醇香的茶味,然后轮流喝一口,直到喝完为止,意即让友谊像竹子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

一个人做错了事,经众人教育帮助,本人表示悔改,重新做人,要邀长者到家中喝“回心茶”,喝茶的方式与喝“敬客茶”相同。两口子因某件事发生争执,感情上受到伤害,经父老乡亲们调解,两人言归于好后,就要邀长辈及亲朋好友到家中喝“和睦茶”,表示永远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过去,德昂族还有漆齿文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马、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经咒。【民族节庆】

独特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过“进洼”(关门节)、“出洼”(开门节)节外,还要欢度泼水节。

德昂族的泼水节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一般3-5天。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和水龙。节日清晨,人们身着盛装,前往佛寺供佛,听佛念经。并在佛寺周围堆沙造塔,然后把佛像抬到寺院中的洗尘小屋中,举行为佛洗尘仪式。信徒们将最清洁的水倒入水龙中,水由龙口流出,顺龙口与小屋间的竹水槽流向佛像,洒遍佛像全身。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在象脚鼓乐和歌声中,年轻人将水筒高高举过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他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捧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都高兴异常,笑声朗朗。

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但与傣族的“丢包”不同,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习俗。节日之前,小伙子要悄悄地编织几个漂亮的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意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辩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

葫芦丝的传说与德昂族的自由恋爱

据传,很早很早以前,葫芦丝优美动情的旋律就荡漾在德昂山上,许多青年男女以此为信物结成了终身伴侣。

德昂山寨居住着一户财主,家有一妙龄女儿,名叫阿珍,在周围近百里的山寨中是数得着的美女。长得如花似玉的阿珍,成为当地有钱有势的富贵弟子择偶首选,都想娶此女为妻。所以,每天上这户财主家说亲者总是门庭若市。无论如何说,阿珍始终没有同意婚姻之事,整天躲在家中闭门不出。

一天,一个名叫阿南的流浪汉,长得十分帅气,手提一把自制葫芦丝,只身串到德昂山寨,想用葫芦丝悠扬的美妙音乐去寻找“知音”,求得阿珍的欢心。

夕阳西下,繁星似锦,大地被黑暗笼罩,德昂山沉静在夜色之中。德昂山寨有一棵百年菩提树,枝繁叶茂,可遮阳避雨。阿南悄悄来到菩提树下,稍许休息,顿时情绪激昂,手握葫芦丝兴奋地吹起欢快的曲调《串姑娘》。阿南一曲《串姑娘》的美妙旋律划破了大山的寂静,这优美的曲调随着山寨的晚风飘荡在整个德昂山寨,飘进每户德昂人的家中,也飘进了深闺中阿珍的心里。

说来也怪,整天心神不定,没精打采,不思茶饭的阿珍,当听到葫芦丝悠扬美妙的旋律时,顿感兴奋,立马更衣梳妆,夺门而出,朝着美妙声乐的地方奔去。

阿珍来到菩提树下,顿足而立,双眼直视树下吹乐人。正在全神贯注演奏葫芦丝的阿南,看到有一个女孩来到树下,静静地聆听他吹奏葫芦丝。阿南为女孩的到来而感动,顿时精神振奋,接连演奏了多首曲调。夜深了,阿南的演奏停了,他对女孩说了声:“谢谢你的到来,不知你叫什么名字?”女孩阿珍回答说:“我叫阿珍,我非常喜欢葫芦丝,明天我还要来听。”阿南激动得无言可表,急速上前拉住阿珍的手说:“谢谢你阿珍,谢谢你又给我一个见你的机会!”

第二天,太阳爬上了德昂山,一夜难以入眠的阿南演奏的葫芦丝旋律又回荡在大山之巅。阿珍如约来到菩提树下,面对阿南的演奏,从早听到晚没有离开。一连四天过去了,阿南为自己找到知音而高兴,阿珍也为自己寻到心上人而兴奋。他俩以菩提树为媒,定下了终身大事。

几天后,财主夫妇听说女儿爱上了葫芦丝,爱上了吹葫芦丝的穷得叮口当响的流浪汉,心中十分恼怒,命令管家,守住家门,不许女儿外出。

第五天,阿南如常一样演奏葫芦丝,但是半天过去了,却不见心上人的到来,心中十分纳闷。阿珍不得出门,见不到阿南,心中非常气愤。但是,父命难违,无法出门。这时,阿南已经明白阿珍未来的原因,“无非是其父母嫌贫爱富,以此阻断我俩的相亲相爱”。阿南为了见到心上人,不顾一切,毅然来到财主家门前演奏葫芦丝。

又是三日过去了,阿南继续演奏,但仍旧见不到阿珍。虽说阿南没有见到阿珍,但是他的痴情行动却深深地打动了阿珍的心,从而促使阿珍坚强起来,与父母进行争论,采取绝食、自尽等手段进行抗争。

在阿珍的坚决反抗下,财主夫妇也不忍心看着女儿这样闹下去,灵机一动,就来了个缓兵之计,暂时答应女儿的要求,同意她与阿南见上一面,然后让阿南离开山寨,并对阿南说,到第二年这时候来娶阿珍。阿珍与阿南相见犹如久别重逢的亲人,千言万语倾诉衷情。在难舍难分中,阿珍送阿南下了山。

一年时间,对有的人来讲是如此之短,但对阿珍和阿南来说又是如此之长。就在一年预约时间就要到来之时,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让俩人的姻缘成为终生的遗憾。

眼看一年期限就要到了,财主夫妇仍旧没有改变不让女儿嫁给穷光蛋阿南的想法。就在这时,夫妇俩商量后,决定把女儿藏到山顶上去。一年期到了,阿南满怀喜悦,吹着葫芦丝来到了财主家。财主夫妇皮笑肉不笑对阿南说:“阿珍已经出嫁了,你还是回家去吧。”阿南不相信财主的话,就在门前继续吹奏葫芦丝。两天过去了,仍看不到阿珍出来,阿南产生了想法:一定是财主把阿珍藏到山顶上去了。他拔腿就往山顶上跑去。来到山腰时,他听到有老虎的叫声,这更增添了阿南不祥而急切的心情,他不敢慢下半步,一心直奔山顶。当阿南来到一个小房子跟前时,只见一只老虎正在吃人。他来不及多想,顺手拔出长刀,向老虎的腰部猛劈过去,只听老虎长啸一声,迅速倒地,一命呜呼。阿南见老虎已死,才仔细察着被虎吃的人是谁。当他看见被老虎咬烂的头颅旁有一对耳环,这耳环正是阿珍戴的,又见到被老虎撕碎的衣服也正是阿珍穿过的,阿南顿感两眼模糊,头晕目眩,他不停地拍打着死虎,嘴里喊着阿珍的名字,放声痛哭不止。

直到夜深山寨人静时,阿南手提老虎尾巴和阿珍的耳环进入寨中。他把耳环和老虎尾巴挂在财主家大门口,然后来到菩提树下,吹起了葫芦丝《流泪》调。这悲伤的曲调传遍了整个德昂山,传进了山寨每户人家,也传进了财主夫妇的耳中。可是财主夫妇认为,这是流浪汉又回寨子找女儿来了,不予理睬。

第二天天刚亮,财主依然听到悲哀的葫芦丝旋律在飘荡,打开大门一看,发现大门中央挂着一根老虎尾巴和两个耳环,这才意识到是女儿出事了。财主马上来到菩提树下,请阿南回家问明原因。阿南进到财主家后,告诉他们说:“阿珍被老虎吃了,是你们害死了阿珍!”财主夫妇听说后,后悔莫及,失声痛哭,边哭边说到:“以后再也不包办子女的婚姻了!”

从此后,德昂山寨和整个德昂族实行了自由恋爱,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的优良传统也世世代代传承了下来。

拉祜族历史

拉祜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约41万(1990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思茅、临沧两个地区。其中78%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此外,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金平、江城等县以及澜沧江以西的景洪和勐海等县也有少量拉祜族人民居住。拉祜族主要分为两大支系,即拉祜纳支系和拉祜西支系,两个支系均有着共同信仰和习俗、共同的文化传统,大体同步的社会发展进程,只是在方言、服饰等方面有一些差异。云南省是拉祜族的故乡,省内拉祜族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县(市)共计22个,分别隶属云南省思茅地区、临沧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地区。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极富民族特色。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它是与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并列的一种独立语言,分为拉祜西、拉祜纳两种方言。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地区属于亚热带山区,以农业为主,1950年以前,拉祜族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地区已发展到地方经济;有的保存着土司制度的残余;澜沧西南部,孟连、沧源,耿马和西双版纳等地的拉祜族都是被傣族封建领主所统治,保留原始公社制的残余。

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拉祜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制了拼音文字。

拉祜族信仰大乘佛教和基督教。民间文学也极为丰富,传统的乐器有“芦笙”和“三弦”。拉祜族除种植粮食以外,还大力种植甘蔗、茶叶、咖啡、橡胶。创办了炼铁、农机、采矿等,其中澜沧铅矿是全省著名的大型企业。

拉祜族源于原分于甘、青地区的古羌人,后不断向南迁徒。至迟到战国时代已活动在云南境内。根据考古发现分析,战国时期的拉祜族先民已脱离原始时代,他们男女均头梳双辫、身着及膝长袍,从事迁徙农业和畜牧业。但狩猎和采集仍占有较大比重。自三国、两晋至唐,拉祜、彝等族先民共同组“乌蛮”集团。“乌蛮”集团是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形成的,拉祜族部落即以贡纳形式隶属于彝族主盟部落。社会性质处于奴隶制。政治制度是一种政教合一的“鬼主”制。即部落首领称“鬼王”,主盟部落首领为“大鬼主”,隶属的部落首领则为“小鬼主”。“鬼王”之间根据其势力大小强弱相互制约、统治。

从两晋到明、清,拉祜族部落先后以贡纳形式隶属于彝族主盟部落、南中大姓、南诏、大理国及傣族土司,在贡赋增重时往往进行军事反抗,并不惜举族迁徙。而拉祜族部落首领为满足扩张需要,也不断向外展开军事掠夺活动,当军事活动失败后,则举族迁离故地。自唐代起,拉祜族的迁徙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宋末,拉祜族至少有三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直到清代,拉祜族基本上定居于今分布地区,但仍有局部迁徙,部分甚至迁入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国。由于不断迁徙,拉祜族形成了以澜沧江为界的东、西这样两部分,同时也产生了东、西两个地区不同的历史发展状况。

澜沧江以西的拉祜族,也以贡纳形式分别隶属于当地傣族土司,经明、清两代,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双系大家庭公社开始解体,个体生产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傣族领主经济的影响下,拉祜族社会也产生了封建主义萌芽。清代中叶,拉祜族封建势力日趋强盛,与傣族土司成对抗之势,清王朝为达到羁縻统治的目的,委任拉祜族首领为土都司。土司制度的推行进一步促进了拉祜族封建领主经济的发展。然而,在云南近代地主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拉祜族的封建领主经济还未发展成熟就逐步解体为地主经济。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地拉祜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总体看来,可分为两类地区。云南澜沧县东北部、临沧县、双江县、景谷县、镇沅县、元江县、墨江县等地的拉祜族,已处于封建地主经济阶段,生产水平与当地汉、傣族大体相当,但生产技术落后。云南澜沧县西南部、孟连县、西盟县、耿马县、沧源县及西双版纳等地的拉祜族,由于历史原因被纳入傣族封建领主经济体制下,生产力水平低下,带有浓厚的原始经济残余。这类地区的拉祜族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兼营狩猎、采集和养蜂。另外,在云南金平县长约300公里,宽约30公里的森林中,还活动着拉祜族的一支“苦聪人”,其社会性质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祜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1953年4月7日,成立澜沧拉祜族自治县,1954年6月16日成立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按不同地区社会发展的情况,于1952-1956年分别实行土地改革或和平协商土地改革。于1958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金平县组织工作组深入森林地区寻找居无常处的拉祜族的苦聪人,帮助他们在平坝定居下来。建国近半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拉祜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使拉祜族农村、城镇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拉祜族的社会历史已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拉祜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不同氏族的男女,只要年龄相近、双方情投意合都可通婚,不受辈份的限制。男女婚前社交极为自由,每到夜晚,或在田野或在村寨中的空屋内,围着火塘,吹着“巴乌”或口弦,彼此表达恋情。若是不同氏族的人聚会,双方都彬彬有礼。男女定情后,男方请媒人携2~4对松鼠干巴和1公斤酒到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再送聘礼并彼此商订婚期和成婚方式(从夫居或从妻居)。从夫居者,婚日由男方家宴请亲友并派人(新郎亦在内)去迎新娘,女方则请人陪送至男方家。从妻居者,由女方家备酒请客,新郎在媒人陪同下到女方家行婚礼后即在女方家居住,时间1年至三、五年不等,也有长期居住的,在女方家劳动生产,享受儿子待遇而不受歧视。按约定时间从妻居期满者,请亲友一餐酒筵,夫妇向老人表示一番谢意后,男方便可带领妻子回家或就在妻子家村寨内另立门户。无论哪种成婚方式,婚后第一个春节,杀猪时要砍下一条腿送给舅子,舅于则要连续3年将年猪或猎物的脖项和4块糯米粑粑送给妹子,妹子收礼后再回赠6公斤酒。离婚很少见。恋爱经父母同意后,无论哪方变卦,都要由媒人出面罚处33两银子给对方,现在普遍改以人民币为罚金、婚后感情不好而提出离婚者,提出的一方同样按前述规定交罚金。夫死,妻可改嫁,但原来家要索回6~8元半开的身价,由新夫支付;如有孩子,大的必须归原夫家,年幼的可随母去,但新夫须再付一笔身价费。

家庭是构成村社的基本单位。各个独立家庭以二、三代父系血缘或外婚结成的婚姻集团组成。父亲是当然的一家之长,父死则以长兄为家长(“抽母”),长兄死,次兄接替。家长的主要职责是奉献祖先(“卧待”——祖先灵位),安排、调度全家的生产、生活,以独立家庭代表的身份参与村社活动。“卧待”是维系兄弟团结的纽带,以一块约长10厘米、宽4厘米的竹片挂在家长卧床头的墙上表示,一家人只祭一代。父辈去世后,兄弟各自建立新家庭和新的“卧待”,无弟兄的,女婿可以替代并享有家长职权。妇女地位不如男子,其职责只是生儿育女,采集野菜和操持家务;但在产前、产后可以得到照顾,坐月期间,丈夫天天要杀鸡或煮松鼠干巴添加草果给产妇补养身体。婴儿出生后,通常以出生时间的属相命名,或以最先来家的客人的身份、称谓命名。上学读书时,则由先生另起学名。

大年三十晚上,大摆酒筵献“卧待”和诸神,然后吃年饭、唱年歌、跳芦笙舞。初一鸡鸣,每家都要派人背着竹筒到水沟去背新水(据说是天神赐给人们的“吉祥水”)。有火药枪的要鸣枪。同时,用新水、米和酒敬献“火神”和祖宗。献毕,按男女姓别分开坐在火塘边,听家长致词庆祝和告诫青少年怎样做人。之后,全家人边吃边喝边唱歌,彻夜不眠。初二清晨,杀1只公鸡献祭秋千架,祭时还要用荆条、野姜点燃绕秋千二圈以示驱鬼,然后青少年男女荡秋千娱乐。秋千架过37天后,由无儿无女的人家砍倒。已成婚的青年男女、婚后3年,每年都要在过年时背4块饼(两大两小,约重30公斤)身向父母兄嫂拜年。

祭毕,全村老少吃烧猪肉、猪血稀饭(据说,密枯神喜欢吃烧猪肉和猪血稀饭)。吃剩的猪肉按户平均分回家,再祭献祖先和阿儒比。在节日期间,举行“窝开”、打秋千等文体活动。初十日,男女青年结伙上山“本字”神,就地野餐,举行篝火晚会,纵情歌舞,择偶订婚。

传说古时候士主和竜是一公一母的神,他们分管着人间的清吉平安、五谷六畜的生长,而且士主(公神)管的事比竜神管的扎实,有“士主老爷不开口,豹子不敢抬(吃)狗”的说法。还说他能降邪魔鬼道,治服凶害。因此在每年的祭祀活动中,人们给士主的祭品重于给竜神的。

士主节-仪式

人死后停尸于正屋右侧的火塘旁,头朝里脚朝外,灵前供米饭一碗、筷一双、熟鸡一只。妇女在旁哭泣守灵,并由1个领哭者领唱挽歌,赞颂死者一生的功德。停尸1日或数日,到选定的吉日良辰出殡,并鸣枪告知亲友前来吊唁。来吊唁的人都要带猪、鸡、酒来,作为丧礼。出殡前将丧礼中的猪、鸡用木棍打死,人葬后在坟前供祭。供品除老人外,任何人都不能吃。

棺材有两种:一是用篾席卷裹,一是普通的木棺。坟地就在家的附近,只要滚1个鸡蛋于地,在蛋破处或停止处下葬。人葬时棺材的大头朝向西方,坟垒高堆但不立墓碑。墓前置放一两件死者生前用过的弓箭、背箩等物,成年人死后连续3年定期扫祭。若死者系成年男子,人葬后全家原住的房屋要烧毁,另迁新扯重建。

拉祜族大多数是50年代中后期,才从老林中出来定居的。金平、绿春两县各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差异。绿春县定居较早,散住在哈尼族村寨附近,在哈尼族的影响下,语言、服饰。习俗都和哈尼族有近似之处。金平县的拉祜族约占全州拉祜族总人口的70%以上,大部分定居晚,出林前长年累月生活在高山箐林中,过着游耕游猎的生活,内部没有阶级、贫富之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从1957年调查的62个村426户看,按村落分布和地理环境形成3种类型:住在高山原始森林的有14个村,占22%;由老林深处移至林边的有33个村,占53%;位于山区、半山区的有15个村,占25%。但他们都是由血缘及婚姻关系自成“卡”的父系村落,以鸟和松鼠作为氏族的图腾、如“法拉拖”(李姓)的图腾是松鼠,“八拖”(王姓)的图腾是啄木鸟等。汉姓是与其他民族交往后才出现的。村落小而分散,有的独居一处;一般3~5户就自成1个村落。1957年金平县翁当乡的18个村寨,有10户的村寨只有1个,5户以下有的13个,单家独户的有4个。村落不固定,住房十分简陋,矮小狭窄,用树于作柱子,竹子和树枝作墙壁,竹叶、芭蕉叶、茅草作屋顶。部分人家人畜共居。无被子,以杂草树叶之类当床铺。衣服很少,即便有一点也是用猎物与哈尼族换来给老人和小孩穿的,多数用兽皮、破烂市围身。每到冬天寒冷季节,全靠烧火取暖。火,在拉祜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不仅靠它保暖、烧煮饭食、照明,而且是刀耕火种生产中的巨大生产力。为了求得火石、火柴,即使付以二、三对松鼠干巴或三、五块银元的高价。也毫不在乎。对火种的保护被认为非常神圣,火种通常由老人保管。无论外出生产劳动还是迁徙,最重要的是把火种妥善保存好。万一火种失落,又讨不到换不着,就只有以原始的方法取火:一是用一撮火草按在火石上,以铁制火镰擦击火石,使其发出火花点燃火草;另一种是把一节于竹子劈为两半,一半的下方切开一个小口,放置人草,然后用两半竹子互相摩擦产生火花雨点燃火草。无论哪种方法取火,都要先念上几句话,祈求上天保佑取火成功。

森林、土地等天然资源属村社公有,任何民族和个人都可以居住、耕种和狩猎。占有和使用权的标准,是对土地劳动和加工。划分土地,是以血缘亲疏关系所组成的集团作为一个生产、生活的单位。占地的方法是先在选好的土地周围砍出一条线,然后沿线每隔一定距离立一根用树枝搭成的十字形树桩,线内土地别人就不再占用。耕作形式有3种:一是二、三家集体占地,集体耕种,平均分配收获物;二是个体占地、个体耕作。收获物归己;三是集体占地,个体使用、耕作,收获物亦归已。对土地的继承和占有使用权,一般发生在幼林地上。如果耕作别家的幼林地,必须向原占有者送两个松鼠干巴或1个半开,以示酬谢。荒草地任何人均可占有使用。家禽、家畜、农具和农副产品才是私人财产。

刀耕火种是基本的生产方式。每家有3块耕地,一块播种早玉米,一块播种晚玉米,一块播种陆稻。耕地通常可耕种三、四次,然后休耕四、五年。土地休耕期间,要进行小规模地迁徙,寻找新的森林和土地。使用的生产工具有铁制和木制两种。铁工具有铁斧、弯刀、镰刀、铁锄和木锄的铁尖,但拥有的人家不多。木工具使用十分广泛,截取天然的树枝或竹子当木锄、木锹、木撬棍、木铲等。

在农业生产中,每个男成员都能凭经验选择适合生产的森林和上地。伐木时,先将树于下部砍断一半,然后再矿上部,利用上部压力把树压断。巨大的树则先要站在呈“A”形的梯子上砍。伐木砍树的时间,普遍在秋收以后。次年正、2月间,经过晒干和焚烧,然后在满布灰烬的土地上播种。地不耕犁,只用木棍撬穴点种,再用脚扒上盖上即可。有的五、六月间薅锄1次,有的根本不薅锄。陆稻比玉米晚种晚收1个月,即9月左右收割,收割前的六、七月间拔1次革。一个全劳力可耕种20公厅种子的土地,产量在两石左右(每五100公斤)。耕地离家很远,边吃边收,收完吃完。有的一到收获季节,就搬到地里去住,直到粮食收完吃完才回家。大多数人家有半年以上缺粮,弥补缺粮的办法,一是采集,二是狩猎。采集品种包括植物的根、茎、叶、果。采集品有山薯、董棕、马蹄根等,淀粉多,易储存。野菜常年生长,随时可采摘,有“那卡窝渣”、“朴窝渣”、蕨菜等。野果除冬春季节缺少外每个月都有。妇女和儿童是主要的采集者,一进人春季,各家一面备耕,一面进行采集、采集块根是十分艰辛的,有时一两个人用木棍挖撬一整天也一无所得,男子除种玉米外就是狩猎。猎具有竹制的弩、箭、竹桩、木棒和火药枪。捕猎大的野兽,全村成年男子都要出动,由有经验的人担任指挥。猎物平均分配(包括兽皮在内),兽头分给直接猎中者,以示奖赏,脖子分给他的姐姐(无姐姐就不分),然后分1块最好的肉给铁匠,因铁匠能修理火药枪和铁农具,余下部分由参加狩猎的人均分。分配可在林中,也可在家中。林中分的要共同吃上一餐,家中分的要举行献祭仪式,祈祷山神和祖先保佑获得更多的猎物。小动物的捕猎以户为主,男女和儿童均可参加,通常每户每年能捕猎到松鼠100只以上。猎物除自食以外,剩余的部分用以和哈尼族、傣族交换生产、生活用品。长期的捕猎生活中,他们创造了很多猎捕方法,如挖陷阱(“上堵”)、安地枪(“厄多”)。置地下木杆(“车卡娃”)、安自动吊钩(“克染娃”)、掷梭标等。粮食收成除与气候有关以外,要看鸟兽危害程度决定。拉祜族也养鸡、猪、狗等禽畜,除供祭祀外主要用于交换粮食和衣物。一般情况下,每户每年养二、三头猪,二、三窝小鸡(每窝10只左右)。狗既是狩猎和看守门户的助手,又是与外族交换的物品。最初的交换场所是在靠近村寨的路上,东西放在路边,人躲在附近的草丛或树林中,易物双方互不见面,逐步地形成了“草皮街”。交换极不等价,l头二、二十公斤的猪,只能换两件旧衣服;3个松鼠干巴,换半公两盐;l条狗换1件旧衣裳。

拉祜族古根传说

在还没有人类之前,天地是由一位叫做厄莎的天神掌管。那时世间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人类。万物混沌,地廓荒芜。后来,厄莎感觉孤独才创造了世间万物,创造了人类。拉祜族有歌谣这样传唱:厄莎厄莎真是神,会用葫芦制造人;厄莎厄莎真够长,天当被来地当床;厄莎厄莎真能睡,一觉就是五百年;厄莎厄莎真叫大,日月为眼照天下。

谁也不知道厄莎的真面目,只在传说中略知一二。据说厄莎身形巨大,睡觉时以苍天为被,以大地做床。厄莎喜欢睡觉,一觉能睡五百年,且每次醒后都不起身,只是伸伸懒腰,翻翻身,眨眨眼,没过多久又睡将过去。厄杀每次翻身都要弄得大地颤抖,每次眨眼都会电闪雷鸣。一天,不知又睡了多少年的厄莎又醒来了,不知为何,这次他改变了以往的习惯,醒后他漫不经心地站起身来,用手揉了揉惺忪的双眼,然后舒舒坦坦地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没想到这一伸却伸出了问题:天地间突然被无限制撑开,在也合不拢了。厄莎看着渐渐远去的大地,很是着急,他躬身抓起大地力图将其拽回原处,可是不论他如何费尽全身气力,也无济于事。大地被抓起了皱褶,形成了今天的高山大川。浑身流淌的汗水,落在洼地里形成了今天的沼泽和湖泊;流进沟谷川壑形成了今天的溪流与江河。厄莎很是无奈,在天地间踱来踱去,一个个硕大的脚印印在了大地上,形成了今天的川坝平原。天地的分离使厄莎很不习惯,他坐卧不宁,很难入睡。厄莎渐渐感到孤独,于是他搓下身上凝固的汗珠撒向大地,按不同形状繁衍了花草树木和虫鱼鸟兽。厄莎有了它们相伴,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这样过了数千年,天地也稳固了下来,大地一片葱绿,空气清新,花香鸟语。每天有花鸟树木相伴,有飞禽走兽相随,但他与它们之间却没有语言交流,没有情感沟通,且飞禽走兽间时时争斗不休,有时甚至惨杀同类。长期面对此情此景,厄莎渐渐失去了快乐,他试想:要是世间能有一种会说话、有思想的精灵那该多好!厄莎这样想也着手这样做。他拔下一棵毛发,施了些法术,在一座巍巍高山——据说就是现在的天山上种了一棵仙葫芦藤,时隔200多年以后,仙藤终于开出了一朵洁白的花,厄莎在花蕊上滴了两滴细小的热泪,开始孕育心中的精灵。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夙愿,于是爱睡觉的厄莎并睡觉去了。

仙葫芦的花渐渐萎去,同时结出了绿油油、亮铮铮的小葫芦。小葫芦一年年慢慢长大,近300年以后,小葫芦长成了大葫芦。大葫芦每天会自由挪动位置,葫芦里还会发出低微的声响。谁会知道这就是人类始祖最初的萌动。

乙老鼠有理由随便吃人类的粮食

小葫芦长大后,孕育于心中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小精灵。他们实在呆不住了,每天吵着要主人从葫芦里把他们弄出来。“主人,主人,挤死我了,快放我出去吧!”“主人,主人,闷死我了,快放我出去吧!”“主人,主人……”

两个小精灵在葫芦里又是叫又是蹭,可就是不见主人的动静,他们哪里知道主人厄莎正在睡大觉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葫芦也在一天天成熟,藤蔓渐渐枯萎,两个小精灵也在一天天向危险逼近。因为一旦瓜熟蒂落,两个小精灵将随着葫芦滚下万丈悬崖,摔个粉身碎骨。

两个小精灵无奈地叫喊着,但仍然不见主人的动静。他们几乎失望了,不在喊叫,静静地期待要么奇迹的出现,要么生命的终结。有一天,男孩忽然大叫起来“有了!有了!我们可以出去了!”六神无主的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什么时候了,你还开玩笑,主人又不醒,葫芦我们又无法打开,怎么能出去,你别骗我了!”“真的!是真的!我怎么会骗你呢!你想,要是我们能找来一伙帮手从外面帮我们打开葫芦,我们不就有救了吗?”男孩说。女孩顿悟,高兴得跳起来。“是啊!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你真聪明!以后你就做我的阿哥吧!专门保护我。”“别贫嘴了,能不能成功还不知道呢!我们还是赶快试试吧!”

办法是有了,但找谁帮忙呢?女孩说“豹子老虎尖牙利爪,找它帮忙准能行”。这个提议马上被男孩否决了。“不行,不行。豹子老虎是厉害,但万一它把我们放出去后,又把我们吃了怎么办?我们不是白白出去了吗?”

两个小精灵在众多的飞禽走兽中掂量了许久,几乎筛选了一遍,时间越来越紧迫。女孩急了,催促哥哥说:“阿哥,快拿主意吧,不然我们就要完了……”

男孩思前想后,决定叫小鸟来帮忙。

两个小精灵在葫芦里大声向小鸟呼救:“小鸟——小鸟——,快帮帮我们,请你们用嘴啄开葫芦,救我们出去!我们以后就是好朋友!”

听到呼救声,一群小鸟飞来了,它们边飞边用尖尖的小嘴在大葫芦身上不停地勘啄了三天三夜,可是不管他们怎样费尽全身气力,就是无法啄开大葫芦厚厚的外壳,只是在大葫芦的外皮上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痕迹。据说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葫芦成熟后没有一个是清一色的,全身都带有麻点,这些麻点就是当时那群小鸟啄下的痕迹。

小鸟啄不开葫芦飞走了。这下可急坏了两个小精灵,情急之下,他们找来了一群贪吃的老鼠。老鼠既贪吃又狡猾。它们来到大葫芦旁东瞧瞧,西看看,没有要帮忙的样子。两个小精灵只好向带头的大老鼠哀求:“老鼠兄弟,求求你帮帮我们吧!再晚了我们就得摔下悬崖,那时就没得救了呀!”老鼠仍然不支声,只是在一旁冷冷发笑。两个小精灵哪里知道此时站在身边的这群家伙是天地间最贪得无厌的东西。过了些时辰,带头的老鼠终于说话了:“葫芦兄弟,我们不是不帮你们的忙,只是我这班弟兄日子过得太苦了,他们说要救你们出来可以,不过得有个小小的条件。”葫芦里的兄妹俩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对老鼠说:“老鼠大哥,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你能放我出去,我们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老鼠得意地笑道:“葫芦兄弟真是爽快,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其实我们也没有什么大条件,只要你们出来以后一辈子帮我们找吃的就可以了!怎么样?葫芦兄弟!”

为摆脱目前困境,两个小精灵来不及多想就答应了。带头的老鼠带领几只健壮的同伙,张开长着锋利牙齿的尖嘴围着葫芦就啃。老鼠就是老鼠,他们比前面的那群小鸟聪明多了。老鼠不像小鸟那样去啃葫芦的全身,而是紧紧叮住葫芦的腰部反复啮啃,没过多久,老鼠就在葫芦的腰部啃出了一道深深的印记。据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葫芦大多是细腰的,那是因为远古时代在人类诞生时被老鼠啃细的。几个时辰之后,葫芦被老鼠啃成了上下两盖。两个小精灵撑开上盖,从葫芦里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人类也从此诞生了。

两个小精灵在短短十几年就长成了大姑娘和帅小伙。自打来到这个世上,他俩就相依为命,一直以兄妹相称,为了兑现对老鼠的承诺,兄妹俩每天除了维持自己的生计以外还要为有救命之恩的那群老鼠寻找食物,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一天,又整整睡了500年的厄莎醒了,一向聪明的老鼠早已爬上了厄莎的大耳朵,向厄莎请功去了。厄莎听说自己当年的夙愿已在老鼠的帮助下实现,觉得老鼠功德无量,他决定要让人类永世亲自报答老鼠的大恩大德。厄莎顺手抓来一把泥土变成各种粮食的种子,让兄妹两人亲手栽种,他叮嘱兄妹俩,所种出的粮食除自己食用外,要让老鼠随意享用。老鼠得到了天神厄莎的宠爱,加之有富足的粮食,老鼠家族得以顺利繁衍生息,队伍不断壮大,时至今日,老鼠泛滥成灾,仍然到处肆无忌惮地糟蹋人类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

丙“耍药”有来历

在拉祜族民间传说故事中,有一种神秘的药方就叫“耍药”。顾名思义“耍药”就是用来愚弄或戏耍别人的药。传说“耍药”有独特功效,谁要吃了“耍药”就会失去理智,他的言行就会被放“耍药”的人所控制。传说“耍药”最初是厄莎为了人类的繁衍而配制的。

兄妹俩长大成人后,厄莎越看越喜欢,给他俩取了名字,哥哥叫若巴,妹妹叫若米。

厄莎想,要是大地上多有这样的生灵那该多好。厄莎决定多繁衍人类。“再用葫芦孕育,时间太长……”厄莎自语道。思来想去,厄莎决定让兄妹俩成婚繁衍后代。

一天,厄莎把兄妹俩叫到身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兄妹俩,并将繁衍后代的“秘笈”悄悄传授给兄妹俩,两兄妹红着脸点头表示同意,厄莎十分高兴,他从此等待着更多人类生命的诞生。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就是不见想象中的精灵问世。厄莎以为兄妹俩没有领悟繁衍后代的“天机”,他再次把兄妹俩叫到跟前,弄来了一副石磨,一方面为他俩提供生活用具,另一方面是想借石磨“合二为一”的使用原理启迪他俩婚配生子。为尽快让兄妹俩“领悟”繁衍后代的“真谛”,厄莎还特意派来了跟随他多年的雌雄两条天犬,供兄妹俩使唤,为他们看家护院,最主要的是适时为兄妹俩演示婚配的“技能”。(据说,这就是拉祜族后来喜欢养狗,但不吃狗肉的原因。)

厄莎哪里知道兄妹俩迟迟不成婚并不是没有领悟他所授“天机”,而是由于害羞的缘故,当时点头应允是觉得天命难为。后来这一原因被厄莎察觉了,厄莎心中不悦,但他又不忍心惩罚他俩,毕竟兄妹俩是他在大地上最称心的“杰作”。

厄莎再次叫来兄妹俩,严肃地责问:“你俩为什么不按我说的做?为什么不成婚?”兄妹俩难以启齿,霎时羞红了脸,低头不语。他俩此时惟有耐心接受厄莎的诉责,别无他法。厄莎这次为兄妹俩规定了时间,要求在一年内成婚生子。兄妹俩回家后既非常为难,又非常尴尬。他俩经过商量后决定逃走,各奔东西先躲起来。说时迟,那时快,兄妹俩于当天夜晚就各自找地方躲避去了。哥哥跑到太阳上,妹妹躲进了月亮里。他俩哪里知道,他们躲的地方正是厄莎的左眼和右眼。哥哥躲的是右眼,妹妹躲的是左眼。厄莎故意经常转动眼球,让他俩头晕目眩,无法容身。兄妹俩找不到容身之所,只好又回到家里。厄莎看到他俩还是无婚配生子之意,心理不是滋味,但又想不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厄莎心想,要是施用自己的法力,让他俩结婚,是很容易的事,但这样太残忍,再说要是这样做了,那世上人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若巴和若米之所以可爱,就在于他俩有别的动物不具备的灵性——情感和智慧。厄莎知道,要让兄妹俩成婚首先得打消他俩的兄妹情结,让他们变为互敬互爱、形影不离的情侣。要消除他俩的兄妹之情谈何容易,他俩已相依为命在大地上生活了快15年的光景,除非世上有一种能使他俩在不知不觉中忘掉过去的药,让他俩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重新建立新的感情。但是,这样的药从未用过,不知道去哪里找。厄莎冥思苦想,不得其法。“一直由自己掌控的大地,如今也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我就不信解决不了。”厄莎嘀咕着,他用两只大眼不分白昼观察、审视大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