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助人与自助之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07:27:34

点击下载

作者:赖丹凤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疏导:助人与自助之路

心理疏导:助人与自助之路试读:

本书重点讲解了心理疏导的理论与技术,以及心理疏导在自我成长、家庭生活、组织发展、社会活动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本书技术应用性强、案例丰富,适合心理学爱好者、教师、家长、企业管理人员、社区管理人员、志愿服务人员等人群阅读学习,旨在帮助他们系统学习心理疏导知识,全面掌握心理疏导技能,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心理疏导:助人与自助之路/赖丹凤,赵新刚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9

ISBN 978-7-111-63555-0

Ⅰ.①心… Ⅱ.①赖…②赵… Ⅲ.①心理疏导 Ⅳ.①B84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85763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策划编辑:梁一鹏   责任编辑:张清宇

责任校对:李亚娟   版式设计:张文贵

封面设计:徐珊瑚   责任印制:张 博

北京铭成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2019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80mm×250mm·18印张·295千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3555-0

定价:78.00元

电话服务

客服电话:010-88361066010-88379833010-68326294

网络服务

机 工 官 网:www.cmpbook.com

机 工 官 博:weibo.com/cmp1952

金  书  网:www.golden-book.com

机工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

封底无防伪标均为盗版序言

你接受过心理疏导吗?

你为其他人做过心理疏导吗?

感觉如何?

经常有朋友跟我说:“你是学心理学的,心理一定特别强大,天天都很快乐吧?”每次听到这种话,我总感觉哭笑不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该有的不快乐,谁也少不了。心理学不是点石成金的神之一指,也不是逃避烦恼的孤岛。学习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的,是提升对情绪的承受能力和化解能力。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匮乏。即使再不用担心温饱,即使事业有成,即使身边高朋满座、歌舞升平,也没办法带来多少快乐的感觉。是什么堵住了我们感知快乐的通路?

无处不在的焦虑

我在大学里给学生们讲心理课,让学生们互相讨论分享:“如果我有100万元,我要做什么?”这原本只是一个发挥想象力、拉近人际关系的暖身小游戏,答案也无所谓对错。但当班上每个小组的汇报中,排名第一的永远都是“买房、付首付、买块地盖房”时,我的心很难不被触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只有满足了安全感的需要,人们才有余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比如爱与尊重,比如价值与成长。而年轻的学生们被浸泡在焦虑中无处安身,生存的不安全感已经淹没了他们的梦想。

焦虑,无处不在的焦虑,全社会的焦虑。高中第一课,班主任敲着黑板写下“离高考还有1033天”;十字路口,行人们等不及红色数字倒数完就一拥而过;各种商品,只要标上优惠的截止日期似乎就销量大增;写字楼里,此起彼伏的电话催命地响,嘈嘈杂杂的键盘敲击声、跑步声、喊话声,人人都在跟时间比赛……脚步匆匆,追上了,抓住了,却仍然觉得焦虑不安。

你问他们愿不愿意慢一些。他们回答:“不是不想,是不敢。”

怕什么?不知道。

日益普遍的抑郁

脚步越来越快,挫败感反而越来越多,努力如果不能带来成就,就会带来沮丧、绝望和抑郁。有研究表明,过去的15年间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了近18倍。职场抑郁、产后抑郁、空巢抑郁、青少年抑郁……以至于有人调侃:“没得过抑郁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

抑郁症的高发不能简单归结于生理和激素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大量堆积的产物。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与人交流,把大量负面情绪“吞”进肚子里,无力消化,又不敢对外攻击,于是全部转化为对自己的攻击——自卑、嫌弃、无价值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做什么都感觉没意义,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甚至产生自杀的冲动。对自杀事件的事后追溯表明,几乎每一个采取自杀行为的人,都曾经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求助过,但往往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疏导。

深入骨髓的冷漠

以前,“老人摔倒了扶不扶”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可现在它俨然成了孩子们步入社会前必修的道德反思课。是整个社会都变得越来越冷漠了,还是人越长大就会越冷漠?经常有父母向我感慨,青春期的孩子用两句话就能堵上你所有的话:“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当父母向孩子表达关心时,孩子用前者回应;当父母向孩子示弱、求助时,孩子用后者回应。听得为人父母者,心都凉了一截。

事实上,冷漠只是表面现象。每个人之所以最终选择“冷漠”,就像他们孩提时选择“热情”一样,是出于自我保护和成长的需要:一开始面对挫折、失败、委屈、伤害时,我们会感觉疼痛、愤怒、伤心和抗拒,如果这些感受没有被看到,没有得到疏解,我们往往只来得及马虎地包扎、压抑、忽略它们。于是为了继续活下去,我们教会自己“不要有感觉”“不要认真投入”,以免不得不再次体验伤痛、愤怒或委屈。长期“不要有感觉”地活着,就像与周围环境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罩,什么都看得到,却什么都不在意。

冷漠不应该成为应对情绪创伤的唯一出路,成长也不应该意味着消极防御,只有直面情绪、有效疏导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铺天盖地的愤怒

如果说抑郁是对内攻击自己,冷漠是逃离和消极防御,那么铺天盖地的愤怒就是赤裸裸的对外发泄。不加约束地对外攻击,也是负面情绪长期处置不当的产物。

随手翻开微博、新闻头条之类的应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各类社会极端事件发生:虐打孩子的父母,闹市区持械伤人的青年,因小剐蹭开斗气车撞人的司机,满脸戾气、霸凌同学的中学生,动辄就“人肉正义”的键盘侠,天天发起荒唐的“粉黑大战”的追星族……尤其是进入网络世界后,我们会产生匿名和无害的错觉,愤怒被放纵到最大限度,肆意宣泄、流窜,本能的“共情”能力被刻意关闭。我们不再犹豫“这样说是否恰当”,不再顾忌“网络对面那个人是什么样子”“他会不会难过”,就仿佛对面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同类。

关闭“共情”能力的不是网络,而是迷失攻击目标的慌乱。日常生活中,愤怒原本是有原因、有出处、有攻击目标的,如果它们经常未经宣泄和疏导就被压抑下去,就会化身成满腔的“无名火”,塑造出一个个充满戾气的社会人。

如何让愤怒恢复它原本的功能,指向它该在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必要的心理疏导技术。

无孔不入的沉迷

当人们活得越来越冷漠、麻木,甚至连对外攻击也激不起快感时,那些偶尔能带来些许感官刺激的事情,就显得格外诱人。我们明知是饮鸩止渴,却还是变得无度索取、沉迷,直至上瘾。

什么东西能成瘾?几乎任何东西都能成瘾。父母责备孩子整天沉迷网络,孩子指责父母天天埋头看手机;离不开香烟的人说是寻找“灵感”,酗酒的人则幻想着“一醉解千愁”;沉迷于口舌之欲的人靠胡吃海塞缓解压力,沉迷于青春美色的人自诩风流倜傥;沉迷于权欲、物欲的人则伪装成工作努力,沉迷于操控欲的人化身为严厉的父母;沉迷于侥幸和惊喜的人离不开赌桌或股市……

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直面情绪、直面问题,而习惯于逃到简单的、一时的快感中,大量的成瘾行为才越来越多地充斥在生活中。然而,越逃避,现实层面的问题越恶化,我们越不敢着手处理问题,于是只能继续逃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心理学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心理疏导也不能。但心理疏导能带给我们:与问题同在的勇气,背着问题上路的信心,接受问题的肚量,跟他人分担问题的智慧……终有一天,我们会慢慢发现,背包里的问题越来越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天地也越来越开阔。

善待他人,也不为难自己。

失恋的女孩,走不出沮丧和被抛弃的挫败情绪,被堵在“我不好,不值得被爱”的死胡同里,当无意中翻开手边的诗集,“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读给自己听,带着泪花开始微笑,咧着嘴角不停落泪,感受到心底深处软了、化了、通了。这就是心理疏导。

失独的父母,害怕听到任何安慰,锁起孩子的东西,逃到陌生的城市,感觉每一句“节哀顺变”都像是冷嘲热讽。午夜惊醒时,男人坚定地搂住妻子:“你有多痛,我就有多痛,别怕,我们一起扛过去。”这就是心理疏导。

多年未见的朋友,约了见面聊聊。几番欲言又止后,幽幽地说:“那天站在天台上真想跳下去,一了百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已经不想提了,都堵在心里,反正没人在意。”你伸手握住他:“幸好你没这么做,幸好你信任我,愿意告诉我。”这就是心理疏导。

新入职的员工,提交的文案反复出错,加班加点地修改还是屡屡被领导打回,急得挠头、砸桌子。旁边的同事递过一杯水,提醒他:“万事开头难,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求助也是一项职场技巧。”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急于表现,孤军奋战。这就是心理疏导。

是的,这就是心理疏导。“疏导”是开导、打通人的思想的过程;而“心理”从广义上讲,强调的是疏导的工作内容和对象,不是学科术语。因此只要是针对个体心理活动(认知、情感、思维等)进行干预的过程,都属于心理疏导。随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日益受到重视,心理疏导一词频繁出现在各类文件、书籍和调研报告中,其内涵也日益明确、稳定。

本书中论述的“心理疏导”是狭义的概念, 是一种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化解自身或他人情绪困扰,化解心理和现实冲突,引导有效行为应对,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心态的技能,其中的“心理”特指心理学科和心理学干预技术。

广义的心理疏导可以很简单、很日常化,只要有一份自我觉察、几句话、一杯水或者一个拥抱,都可能帮助我们自己或身边的人化解现实中的许多困境。但狭义的心理疏导就需要一定的专业训练,需要遵循人性规律和心理学原理,借助“听”“说”“问”“答”等疏导技术,在生活中、职场中、社会交往中、自我反思中,更系统、高效地发挥作用。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时候,明明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工作,却因为自己状态不佳而频频出错,或者遇上一两个感情用事的同事,整个团队的效率都深受其害。你很想调整状态,让自己和大家发挥出该有的能力水平,但不知如何调节。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面对朋友的倾诉,很想帮忙,却不知如何开口。听着他在你面前抱怨妻子、抱怨孩子、抱怨父母、抱怨同事、抱怨生活,听他长叹一声又举起酒杯,你感觉心疼,却又那么无奈。不知什么话该说,该怎么说,才不会变成“误导”,不会变成“毫无意义的喋喋不休”,不会变成“站着说话不腰疼”?

心理疏导是一项岗位技能,可以运用于多种职业岗位,比如管理工作岗位、教育工作岗位、妇女儿童工作岗位、医护工作岗位、社区工作岗位、调解工作岗位、绩效工作岗位等。

心理疏导也是一项生活技能,可以运用于夫妻沟通、子女教育、老人陪护、朋友互助、陌生人聊天等场合,也可以运用于自我调节,提高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从而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

本书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心理疏导操作指南,很多技术可以直接拿来就用。如果你自己需要心理疏导,可以运用本书自助;如果你的朋友需要心理疏导,可以运用本书的技术帮助他们;如果你的工作团队需要心理疏导,可以运用本书的技术彼此互助。即使不需要心理疏导,你也可以将本书的一些技术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如职场人际、夫妻相处、亲子教育等。

适合本书的读者

1.心理学爱好者。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技能,拥有更美好的事业与生活的人员。

2.教育人员。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老师,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存在教育困扰的父母。

3.人事专员和管理人员。从事企业工会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4.社区管理人员。从事社区工作的专职人员,从事社区志愿者服务的人员,民政、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的人员,政府组织部门的相关人员。

5.心理咨询入门学员。赖丹凤2019年8月10日理论篇第一章 什么是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的适用对象

在谈心理疏导的适用对象前,我们需要先谈谈如何认识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医学帮助我们活得更长久、更有品质,而心理学则帮助我们更有活下去的意愿和动力。它们一个着眼于解决“硬件问题”,一个着眼于解决“软件问题”。

然而,正如大自然的其他事物一样,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是“人人平等”的,而是呈正态分布(见图1)。图1 心理健康分布形态图

图1展示了从高度健康的心理状态(右侧)到病理心理状态(左侧)之间的人群分布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完全没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问题发展到病理状态的人都是少数的(他们分布在曲线的两端,曲线的高低代表处在该状态的人数的多少)。所谓病理状态的心理问题包括智能迟滞、精神分裂症、焦虑症、中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人格障碍等。这些疾病往往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患者的神经机制、生理功能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障碍。精神疾病发作的个体,往往很难通过一般的对话方式进行干预,而需要去医院进行药物或心理治疗。

很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亚健康”到“健康”之间。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正常、人格和谐,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他们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能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本质。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并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人;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充实自己;他们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评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做恰当的满足;

10 .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而亚健康状态的人则表现出持续性的情绪困扰和更差的适应性、承受力。他们可能长期沮丧、自卑,但尚能相对客观地评价自己,有努力上进的意愿;或者在人际关系中始终疏离、冲突不断,但尚能基本应付,没有出现被害妄想或暴力冲突;也可能抗压能力较弱,比一般人更容易被他人影响,经常情绪崩溃,不容易从挫折中恢复,但还有能力维持基本的社会生活。

林先生自小学习成绩优秀,成年后经营一家中型超市,生意兴隆。但是他的下属们十分害怕他。因为他动辄就会劈头盖脸地乱骂下属,脾气上来的时候,让人觉得屋顶都可能会被震翻。他对妻儿也是如此,经常指责批评他们,认为他们很多事情做得不好,导致儿子跟他很疏离,妻子则长期在外工作不与他沟通。

林先生觉得自己很健康,事业成功,孩子在他的严厉管教下成绩优秀,他对自己十分满意,但对周围的人感到十分不满:那些员工懒懒散散,缺乏规矩;儿子如果不管教也会不成器;最令人气恼的是妻子,缺乏女性的服从和温顺,自己为家庭贡献了那么多,她还躲得远远的。他不能理解自己周围为何围绕着这样一群庸人。

林先生算是心理健康吗?并不是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就是心理健康。心理上的问题呈现的状态各有不同,有些心理问题会给自己带来困扰,比如抑郁、焦虑;有些心理问题还会给别人带来困扰,比如过度偏执、霸道、暴力倾向等。林先生作为生意人是成功的,也能基本维持工作和家庭关系,但他的个性却存在问题,长期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人际关系品质很差。只是他的自恋性格可能还没有达到病态或严重失控的程度,我们倾向于判断他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也可以称为轻度心理问题或一般心理问题。

事实上,在心理健康程度的分布中,完全没有任何心理问题、心理极其健康的人也是极少数的。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在“亚健康”到“健康”之间波动:有时更积极乐观一些,有时更消极自卑一些;有时候承受力强,有时候又拖延逃避;在有些人面前宽宏大量,而对待某些人又过于敏感或苛刻……造成我们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波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心理因素(压力、创伤事件),生理因素(经期、更年期),甚至是天气、温度等环境因素(梅雨、秋愁)。万事顺利、志得意满时我们心情愉悦,可能在健康的范畴;持续不顺、命途多舛时我们情绪低落,可能就在亚健康的范畴。而人生在世,又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就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一样也要面临生老病死,总有痛苦的时候。所以健康与亚健康只是在某时某刻对某个人的描述,而不能描述一个人的一生。

心理疏导的主要适用对象,就是这一部分处于心理亚健康和健康之间的人群。他们没有明显的精神问题,只是需要了解自己、提升自己,或者仅仅是为了某个突发事件的一时之情绪,前来倾诉、求助。心理疏导可以帮助他们稳定情绪,缓解内外情境的负面影响。当负面影响越来越少时,他们的健康水平就整体右移了。

如果当事人在完成了一时一事的处理后,又生出进一步疗愈创伤、改变人格模式的需求,疏导员可以推荐他们去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服务。

如果当事人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异常,如离奇怪异的言谈举止(对着空气说话、手脚不受控地抖动、言语破碎无逻辑),过度的情绪体验(无预期无缘由地大喜大悲、过度亢奋),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长期不与人交往、不断洗手、一进考场就浑身冷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不分场合无休止地打电话),等等,疏导员就要小心警惕了。他们并不是心理疏导能够帮助的对象,强行介入可能对疏导员和当事人都造成伤害。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

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都以“心理”二字为前缀,意味着二者都与心理学渊源颇深。实际上,疏导和咨询都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去帮助自己和他人的过程。心理疏导和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都是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认知、行为、意志等。同时,二者都能起到自我提升的作用:学习了心理疏导技术可以给自己做疏导,学习了心理咨询技术可以有效促进自我反思,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但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也存在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

1.定位。心理咨询是一种职业,有严格的准入要求(经年累学的学习、练习、督导及个人体验),清晰的权责边界,对等的劳动报酬,严谨的伦理要求。而心理疏导是一项技术,旨在帮助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助人助己,其回报往往隐而不见,或是心情的愉悦感,或是关系改善,或是被信赖的感觉,等等。

2.操作。心理咨询往往有相对严格的设置,个体咨询要求在一个封闭、安静的房间里开展,咨询师与来访者相对而坐,一次咨询通常持续50分钟左右,咨询师会事先与来访者协商咨询的频率(通常是一周一次,时间固定)。而心理疏导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心理技巧,不需要预约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时随地都可能自然发生。时长不限,有时候几句话就能发挥很大作用;场所也不限,有时候在马路边停下来聊两句,有时候在咖啡厅的角落里交谈……

3.目标。心理咨询的目标通常更加深远,咨询双方会协商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希望通过问题的解决,逐步引导来访者改变思维模式、调整人际关系、塑造健全人格等。相比之下,心理疏导更聚焦当下,旨在陪伴当事人缓解或疏通当前情绪,增强察觉,解决当下或以后的同类问题。

通过对比,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心理疏导技术不能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当当事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疏导员可以解决的范围时,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和其他专业人员(如精神科医生、社工等)的介入。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否则就会出现越俎代庖、好心办坏事的结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疏导员对于当事人和自己的一种保护。自我疏导与助人疏导

心理疏导的对象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人生在世,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事事顺心如意。未学过心理疏导的人,遇到困难之时,就像穿行在迷宫之中,既不知是否有出路,亦不知出路在何处,故而会有迷茫、焦虑、不安、沮丧、恐惧等情绪。而心理疏导就像是一张地图,当地图在手,我们就有信心、有底气可以按图索骥,寻求走出迷宫的方法。

很多人以为自我疏导比助人疏导容易,毕竟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更能与自己进行深度对话。然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疏导最大的困难就是“当局者迷”。很多人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正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不信任、不爱惜。对自己无从理解、无从共情,就无从进行自我疏导。如果一个人太久没与自己对话,不正视自己内心的需要与情绪,那他对自己的理解与抱持就无从说起。心理疏导的“听”“说”“问”“答”四个步骤,正是鼓励我们在纷繁忙碌的生活当中,多抽出一些时间关心、照顾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允许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寻找自己最有效的资源,给予自己最温暖、最宽容的理解和支持。

助人疏导与自我疏导相比,优势在于“旁观者清”。作为“非切身利益相关者”,我们既可以做到理解当事人的情绪,又可以不被纷繁、翻涌的情绪所淹没,可以后退一步观察全局。因此,助人疏导提供的他人视角,可以帮助当事人看到他们在当前视角无法看到,或由于情绪原因忽略的事实和可能性。

不过,助人疏导与自我疏导相比,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助人疏导需要有足够的共情能力。心理疏导不是远远站在一边,冷眼观察当事人的问题与生活,再全然理性地给予建议。尽管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站在当事人身边,努力去理解对方经历了什么、为何会有当前的情绪、为何困在当前的认知,足够的理解是心理疏导的前提。

其次,助人疏导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只是对方的疏导员,不需要也无权为对方做决定,更不能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替代对方去行动。我们可以给出看法和建议,但其中的利弊应由当事人自己去分析,而最终如何选择、如何处理也应由当事人自己决策。知识卡 心理疏导培训项目的缘起2010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国土资源部调研机关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时指出,机关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了解机关党员干部的所思所想,帮助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建设文明和谐机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7年年初,国家卫生卫计委、中宣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要求,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文件。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社会心理疏导,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为了帮助更多人系统学习心理疏导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心理疏导的操作技能,胜任各岗位中的心理疏导工作,提升自我在现有岗位上的综合能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心理疏导培训项目”。该项目致力于心理疏导在企业管理、社区管理、司法矫正、婚姻家庭、教育顾问、养老护理等六个方向上的具体应用。其目的在于推动社会诸多行业的岗位效能,有助于提高各行业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家庭的文明和谐和幸福安康。第二章 心理疏导的核心理念

心理疏导主要针对一般性情绪困扰和发展困扰,它与心理咨询技术不同,更不是心理疾病治疗技术。将心理疏导运用于解决自己或他人的发展性问题时,我们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虽然我们有时会陷入思维的死角或掉进情绪的漩涡,丧失理性思考,但只要借助一些心理疏导的力量,我们就能找到镜子、拐杖、路标、靠椅,我们就有能力依靠自己走出困境,重回生活正轨。因此, 心理疏导的重点在于处理情绪和理性的关系。总结而言,它的核心理念是“用心疏,用理导,疏为先,导为重”。情绪法则:用心疏,不堵

情绪是人们对外界事物和自身感受的一系列主观反应。最普遍最容易理解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更细腻微妙的情绪还有焦虑、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心情”“想法”“感觉”等词语,虽然不准确,但常常被用作描述情绪的代名词。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是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喜悦帮我们提升感染力,建立人际联结;愤怒使我们更有力量进行防御或攻击,改变不能接受的现状;恐惧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应对危险;悲伤帮助我们把关注点从外界退回自身,放慢行动节奏……

但情绪还是有“受欢迎”和“不受欢迎”之分。通常喜悦、放松、兴奋、骄傲是受欢迎的情绪,而愤怒、悲伤、恐惧、沮丧之类,更容易被划为不受欢迎的情绪。偏偏越是那些不受欢迎的情绪,似乎破坏力越大,越容易失控爆发。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验,那些不受欢迎的情绪,一旦汹涌而来,便如同洪水猛兽,让我们整个人都失去控制,说出不该说的话,做出不该做的事,思维仿佛陷入某个死胡同,呼吸变得紧促,头脑一片空白,眼里只看得到最糟糕的信息,整个人都变得“不像自己”了,甚至不自觉地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如何面对不受欢迎的情绪?或许我们可以借鉴“大禹治水”的典故来类比。这个典故之中就阐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治水思路:堵和疏。

被堵住的情绪,始终在寻找“堤坝”的薄弱点,酝酿着下一次“爆发”。例如,我们有些人不善于表达愤怒,即使感觉被朋友欺负了,也选择忍气吞声。但这些无处宣泄的怒火并不会自动消失,而是被压抑在心里,变成“敢怒不敢言”,在日后与朋友的交往中时不时地出来捣乱。等到某一天朋友不小心说了某句话,我们仿佛一下子被点爆,陷入“新账旧账一起算”的混乱中。事实上,“新账旧账一起算”的做法,往往把当下的客观事实与记忆中未打开的心结混淆在一起,无法就事论事,不仅无助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冲突和隔阂。

更何况有些时候,新账和旧账的“债主”甚至都不是一个人。我们从朋友A那里积存了一些愤怒,从朋友B那里积存了另一些愤怒,等到在朋友C面前爆发时,我们就很难做到“冤有头债有主”了,一律归结为:“你们都是这样,我受够了,你们凭什么这样对我!”显然,朋友C承担的愤怒超出了他当下行为应该得到的回应。即使他做出补偿行为,也很难平息我们身上“三人份”的怒火。

有时候,被硬生生围堵的洪水把破坏力施加在明处,冲垮堤坝;有时候,洪水看似被成功堵住,却形成了堰塞湖,对两岸的土地造成更隐蔽、更深远的侵蚀。情绪也是如此。

当无处宣泄的怒火被我们压抑到潜意识层面后,就连我们自己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会引导我们刻意遗忘导致愤怒的创伤经历,但更麻烦的事情慢慢会呈现出来:我们会显得充满戾气,眉眼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攻击性而不自知,很容易被激怒,全身都是“无名火”,想调节都不知从何下手;我们会开始出现各种躯体症状,查不出病因的偏头疼、游走性肌肉疼痛、各种慢性皮肤炎症;我们会无意识地做出“被动攻击”行为,比如明明很努力读书但就是读不好,明明很认真工作但总是要出错,明明同意做家务却每次都要弄碎碗碟……其实这都是潜意识里自己给自己使绊子。

悲伤和沮丧也会因为压抑而累积。长期累积的悲伤可能转化成冷漠和麻木,长期累积的沮丧可能转化成绝望。夫妻关系从吵架到懒得吵架,直至离婚,常常就是沮丧感不断累积、压抑而得不到及时疏解的结果。愤怒、悲伤、沮丧、恐惧都有可能逐步发展成抑郁症。大部分抑郁症发作都跟外部刺激与内部认知有关联,一个人若受到外部刺激,内心又不能排遣,慢慢地就会陷入抑郁状态。

现实生活中,有经验的心理工作者往往很容易就能识别出那些对待情绪一味采用堵、压、无视等消极处理方式的人,因为他们经常表现得情绪不稳定,或伴有言行冲突,看似“沉稳”实则小动作不断,有时还伴随呼吸轻浅、肩颈僵硬、咬合肌突出等躯体表现。理性法则:用理导,不纵

然而,情绪疏导不等于放纵情绪。勇于接纳情绪,也需善于在理性的范围内引导情绪。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遇事不慌乱,有自信与勇气,能够快速全面地调查、总结、分析、比较,从多种行动方案(可能是预备的或是临时的)中选出恰当的处理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理性是基于正常思维结果的行为,反之就是非理性。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大禹治水采取“疏通”之法,也并非随处乱挖。据说,他曾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中原大地的主要山脉、河流做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在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都留下了足迹,并先后疏通了九州的河流,将大水汇入四海,将小水引入田间,再将田里的水导进大河。这其中就体现了疏导的理性法则,不局限在眼前的一时之便(持续发展),不局限于小我的一人之利(社会责任)。只有心怀长远发展的智慧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才能为每个个体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理性之光。

今天真是倒大霉了。跟踪了一个多月的单子,我费了多大心血,眼看就要谈成了,结果一个同事横插一杠,硬生生把客户抢走了!哼,我知道这个同事有背景,得罪不起,但这口气实在是憋不下去!我去找老板理论,结果老板根本不在乎是谁的努力,反正单子签下来他就满意了,他还让我多向那个同事学习,“做人要灵活一点”。更倒霉的是,我下班开车,在路上碰到一个无赖,一直想要变道、加塞儿。哼,我就是不让你,凭什么要让你?我一脚油门加上去,就追尾了。堵在那里一个多小时不说,还赔了几百块钱。好不容易回到家,一进门就差点绊一跤!是谁把拖鞋放在大门口的?小儿子站在旁边看着我笑。笑什么笑?我忍不住“啪”的一巴掌就挥出去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没有被理性疏导的情绪,是如何肆意破坏我们的生活的。职场上遇到不合理的事情,产生愤怒情绪是正常反应,这种愤怒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得到疏解:直接翻脸破口对骂,找朋友或同事抱怨吐槽,私下进行打击报复,向领导反映情况,自我调整心态,找其他人(陌生司机、小儿子等)转移发泄……这些方式中有些是理性的,有助于个体长久发展和人际和谐,有些则相对不那么理性,可能只是获得了短时间的“爽快”,后面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把愤怒转移到开车过程中的斗气,会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造成安全隐患;转移到家庭生活中,无端责骂家人,则会破坏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给配偶和孩子带去心理阴影和伤害。殊不知,孩子把拖鞋摆放在门口,可能是希望表达“爸爸辛苦了”,他的微笑也不是嘲讽,而是期待和迎接。

理性的疏解指向发展、可控、和谐、责任,非理性的宣泄则导向放纵、伤害、自私和短视。当我们面对大量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急需排解时,究竟该选择哪个方向引流?否认、退行、分裂,还是升华、重构?这就需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的智慧,帮助我们在每一个充满情绪的当下保持理性的思维。

否认:为了回避某个事件引发的情绪,干脆连事件本身都“视而不见”。比如,面对亲人离世,假装没有发生过这件事,矢口否认或闭口不谈。这种应对方式有时能解当下之痛,但大多数时候就像在溃烂的伤口上直接贴创可贴,无济于事。

退行:心理成长的标志之一是越来越成熟,但当情绪过大时我们也可能放弃努力,让自己退回“像小孩子一样”的状态。比如,哭、闹、破口大骂、打人、不合时宜地撒娇、提不合实际的要求等。这种应对方式能帮我们暂时逃开责任感和压力,但这种“逃开”需要付出多大代价就要视情境而定了。

分裂:为了避免内心的纠结和冲突,简单用“非黑即白”的极端化方式处理问题。比如,喜欢一个人,就不顾事实地一味神化他的每个行为;一旦他的表现不合自己的心意,又彻底转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己妖魔化他的所有表现,任意宣泄厌恶、愤怒、失望等情绪。

升华:把对某个事件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替代性事件上,而后者往往更能被社会和文化接受。比如,因为身高问题被同学歧视和羞辱后,没有直接进行身体攻击,而是将愤怒转移到学习上,用取得“全班第一名”的方式获得象征意义上的征服、报复、优越等感觉,从而宣泄了攻击性。

重构:用新的正面思维重新看待与诠释同一事件,努力寻找负面事件的积极意义,用期待、谅解、欣赏等情绪取代攻击性。比如,表白被拒绝,原本有些恼羞成怒,但再一想,对方态度坦诚、直接,不虚伪敷衍,恰恰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也就不再过多自责或纠结了。疏为先,疏中有导;导为重,有导则疏

心理疏导的重点在于处理情绪和理性的关系,难点也在于此。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先从情绪入手,当情绪得到疏解,理性开始回归,我们解决问题、寻找出路的能力也就正常运作起来了。

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心理疏导不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帮助人们排除障碍,重新找回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排除障碍,疏为先。情绪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带着情绪看问题,容易极端化、片面化、夸大化。悲伤时赏花观鸟,我们看到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喜悦时我们看到的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当我们冷静下来时,即使没有外界的指导,我们的思路也会更开阔,更有创造力、理解力和包容力。我在疏导工作中就常常遇到“半途而废”的情况,当事人一开口就问“我该怎么办”,但当我们的交流完成了“疏”的部分,还没来得及“导”时,当事人就心满意足地说:“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化解情绪,导为重。情绪引导是有方向的。从负面情绪向正面情绪转变,从消极应对向积极应对转变,引导当事人更加接纳自我、适应社会、理性平和、积极向上。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化的适应危险环境、提高生存概率的反应模式:感到威胁时,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提升攻击性,果断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在“丛林法则”下获得更多的存活机会,但这种反应模式在现代社会就不一定适用了。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品质的关键不再是个人战斗力,而是融入社会、整合资源的能力。当人际冲突中的某些因素让我们感到焦虑、愤怒和恐惧时,如果我们仍然遵循高度集中注意力(死死盯着问题的消极因素,思考问题角度单一、钻牛角尖,抓到一种解决方案就很快认定“只剩这一条出路了”),快速提升攻击性(容易进入“鱼死网破”“一了百了”“誓不罢休”之类的备战状态),果断采取行动(冲动、破口大骂或大打出手)的反应模式,结果往往是问题越闹越大,局面越搞越糟,负面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因此,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关注心理学,关注如何与别人、与自己深度和谐共处的科学,而不仅仅关注于计算、平衡财富积累和物质生产。这标志着我们在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仍然保持着持续进化的活力和勇气。第三章 心理疏导的应用原则

心理疏导作为一项助人助己的技术,并非是无章可循、随心所欲的。前面我们对心理疏导的概念做了界定,这一章我们梳理一下心理疏导的五项应用原则,这五项应用原则对心理疏导这个较为新颖的技术进行了更精准的勾勒。可以说,理解了这五项应用原则,我们对“心理疏导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的答案就更了然于心了。原则一:科学取向+人文关怀

理解是采取行动的前提。 科学的理解为后续行动指明方向,而错误的理解会导致一切努力都变成“南辕北辙”。心理疏导倡导以科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用理论学习弥补我们本能、直觉或生活经验的不足,帮助我们形成对每个行为稳定、可靠、全面的理解。

科学取向的心理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理解自己,理解身边的孩子、父母、朋友、同事。科学心理学体系包含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如果有兴趣,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加深了解。理论积淀越多,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和维度越广阔,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越深刻,进行心理疏导时就越得心应手。

同时,心理疏导必须坚持人文关怀。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解读行为、情绪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指明了一些大致的方向,这似乎为心理疏导提供了一种“对症下药”的捷径。但当我们看到当事人的某些做法正好与某个理论的假设契合时,我们很容易掉入一种“懒人陷阱”,即直接把该理论提倡的解读套用到眼前这个人身上,不假思索地按照理论建议的方法、步骤去对其进行疏导。这就违背了心理疏导的一个关键理念及原则,即相信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心理疏导中,我们必须全程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尊重每个个体的特殊性,不把任何一位当事人的任何一个问题看作是几个标签的简单组合,要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当事人。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重倾听、少评判,不简单地以得失、成败、对错为标准,不以言语说教、行为约束为目标。原则二:接纳情绪+重视理性

心理疏导重视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在体验。情绪是人类在几千年进化中发展出来的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当一个人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时,他就真切地体会到了自己当下的需求和想法,这为他的行动提供动力——或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事物,或去避免自己厌恶、恐惧的事物。

因此在心理疏导中,“情绪”“感受”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情绪波动反应比较迟钝,也羞于主动表达,而心理疏导中,我们恰恰鼓励大家多多去观察和表达情绪。现代人太习惯于用“大脑”“理智”去思考问题,人们常有一种错觉,即“全然理智,全然不受情绪左右是最理想的状态”,当人们察觉内心有负面情绪涌现时,就会强迫自己压抑情绪。但正如前面一再提及的那个比喻:洪水不疏,总有决堤之时。如果一个人长久以来都忽略、压抑、伪饰自己的真实情绪,总有一天,喷涌而出的情绪会把他压垮。所以,在心理疏导中,情绪、感受尤为重要。

但这不意味着要放任当事人无止境地沉溺在负面情绪中。如果当事人的情绪是激烈的、来势汹汹的,疏导员就更加需要成为一座温柔却牢固的城墙,稳稳地围住当事人的情绪,并用适当的方式让情绪排解掉,使当事人免于淹没在汹涌的情绪中。心理疏导意味着安全,却不意味着绝对的自由。

例如,有一位认为自己被上司不公正对待的当事人,我们鼓励他去正视和表达自己的委屈和愤怒,但这不代表我们鼓励当事人沉浸在“受害者”的苦涩感中,更不代表我们鼓励当事人采取不理性的行动去报复上司。 鼓励情绪的表达并不意味着鼓励理性的缺位。与情绪一样,人们在漫长的进化中发展出理性,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理性帮助人们更好地获得长期的“任性”,帮助人们以更积极、更少伤害的方式思考问题,帮助人们勇于承担责任、主动照顾他人、构建长远规划,等等。

完全跟随情绪、随心所欲,摒弃理性时,就像酒后驾驶,害人害己;一味追求理性而压抑情绪、隔离感受,就像失去汽油的机车,徒有方向而动力不足。正确处理情绪和理性的关系是心理疏导的核心任务。原则三:“消炎止痛”+“保健养生”

当需要心理疏导的当事人找到我们时,他们往往身处客观的冲突事件中,带着激烈的情绪和急需达成的目标,期待尽快获得情绪的疏解和问题的解决。就像一位伤口汩汩流血的病患来到医院,他最急迫的需求是尽快清洗包扎、消炎止痛,而绝非医生拍拍他的肩膀说:“受伤流血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你要学会坚强。”

心理疏导不是闭门造车,必须密切贴合当下情境,扎实落地,急人之所急。切忌脱离当事人眼前实际存在的困扰,泛泛地与他谈论道理、规则、价值观等。忽略具体情境去“喂鸡汤”“做思想工作”,很容易陷入“你说得很有道理,但跟我现在的情况有什么关系/但对我现在的情况没什么用处”的尴尬处境。

不过,仅仅局限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也不是好的心理疏导。好的心理疏导不应止步于帮助当事人应对眼下的困境,而应更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和共性,教会他如何应对一类问题、一类情境。在重视当前“症状”的同时,为当事人提供“强身健体”“长效养生”的良方,否则就会出现看起来一疏导就改善,实际上一转头又出现老问题的情况。循环反复,当事人会越来越依赖,疏导员却越来越疲惫,心理疏导的效果也越来越有限。

有位姑娘第一次受邀到小伙子家“见家长”。临出门前,姑娘还在慌乱地挑选衣服,每换一身衣服,就到小伙子面前寻求一次“心理疏导”——“这样穿好看吗?”“这样会不会太艳?”“刚才那件和现在这件哪件更好?”……虽然小伙子每次都认真鼓励“很好看”“你怎么穿都好看”,但姑娘似乎还是不自信。直到小伙子微笑着把姑娘拉进怀里:“亲爱的,我知道你很紧张,很在乎他们的看法。其实穿什么都不重要,你在我心中是最美的。”姑娘的慌乱一下子就不见了,也不再需要下一次的“心理疏导”了。

事实上,如果“不自信”的实质没有被解决,“紧张”的情绪没有被觉察和理解,“这件衣服好不好看”的困惑就会一再出现,用“很好看”进行心理疏导,所发挥的作用也往往很有限。原则四:多重参与+适度隔离

心理疏导是“人对人”,而不是“嘴巴对耳朵”。当我们帮助身边的人做心理疏导时,不是仅仅依靠当下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还依赖于我们与他长久以来的关系:我们彼此信任吗?他是真心为我好吗?我说的话他会在意吗?我的感受他都会理解吗?同样的话由不同的人说,说服力不一样;同样的疏导方式在不同的关系里,也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效果。越熟悉的关系,我们可以花越少的精力去“建立关系”,而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解决”上。

心理疏导的双方,不仅存在求助与助人的关系,还同时带着现实中的其他身份,如父母、教师、朋友、同事、上司、护理员等。多重身份带来多重关系,多重关系是心理疏导的资源。相近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当事人的困境,更容易产生共鸣;共同的文化、家庭、成长环境等,使得我们的言语、建议对他更有说服力;共同的朋友圈、工作圈,也使我们更容易发掘他的资源、支持系统。

但多重身份也会带来挑战。熟悉感可能带来轻慢和成见。例如,有些父母在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时,开口闭口都是“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你一向如此,改不了了”。这会妨碍我们真正地体会、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多重身份的另一弊端在于,可能给双方后续相处造成负担,如果心理疏导中涉及隐私话题或“深入剖析自我”的话题,会使双方觉得尴尬而渐行渐远。当双方有利益纠葛和情感纠葛时,这种弊端就更明显了。

多重身份还可能让疏导员过度卷入当事人的情绪中,难以自拔。甚至有些疏导员说:“明明当事人自己都已经想开了、放下了,我却反而深陷在他的情绪中,走不出来。”因此,疏导员需要保持对多重关系的警觉,时刻提醒自己照顾好自身需求,不过度卷入,不过度干扰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原则五:助人+自助

心理疏导中,我们对每位当事人都抱有一份积极的预期: 相信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暂时受困在当下的情境中,或迷失在当下的情绪中。这时,他们需要借助一些外力,去帮助他们重新整理思路、转换视角,或者为他们提供支持和认同,而走出当下的困境后,他们就能重新找回掌握生活的力量。

一位离家上大学感到极度不适的新生,他并非自己无法克服这种不适感,而是在那个孤独、陌生的环境中,他需要有人愿意花半个小时听他诉诉苦。一位老公出轨、痛不欲生的家庭主妇,她并非自己做不了“离婚还是隐忍”的决定,而是在这个愤怒、伤心的当下,她需要有人教她如何不让激烈的情绪影响到她的决策,如何跳脱“为家庭考虑”的惯性思考模式而去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心理疏导只是在某个当下的辅助工具,而不会也不应该成为依赖的手段。心理疏导中,我们就像一把可靠、温暖的保护伞,在暴风骤雨的当下,给当事人一个缓冲的安全空间,而当雨势渐小时,要鼓励他们离开雨伞的保护,独立地走完面前的路。陪伴一程,再各自独立。不做别人的“救世主”,不成为别人不可或缺的左臂右膀,过度提供帮助既是一种越界和干涉,也是一种剥夺和不尊重。

当然,还有一些原则,虽然不是严格的“教条”,但在疏导过程中也很重要。比如保密原则,保密带来安全感、信任,保护隐私、避免伤害;比如尊重原则,尊重不同的习惯、不同的喜好、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成长速度,有时过于急切地帮忙,也是不够尊重的表现;比如自愿原则,非自愿的心理疏导往往事倍功半,结果被帮助的一方感觉受制于人、压抑,帮助人的一方感觉委屈、“好心当成驴肝肺”。

我们没有把这些原则一一展开说明,是因为它们并不局限于心理疏导,而是更通用、更基础的人际交往原则。如果能常常记着它们,把它们变成生活习惯,我们就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助人者。技术篇第四章 心理疏导的操作流程

在本章中,我们人为地划分出了心理疏导的步骤、环节等,这是为了使心理疏导这项技能在学习时更容易上手,但在实际的疏导过程中,其实并不存在明确的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分界线或一定的先后次序,整个交流过程应该是自然、顺畅的。因此,疏导过程中,保证沟通的流畅性远比刻意地遵循步骤、运用技巧重要。

一般而言,心理疏导可以遵循“建立同盟关系→疏解负面情绪→引导积极行为”的思路,按照“听→说→问→答”四个步骤具体展开。其中,“听”“说”两个步骤主要集中于情绪疏解,而“问”“答”两个步骤则更偏重在行为引导。虽然沟通中这四个步骤常常会出现循环反复、交替混杂的情况,但“先疏后导,有导则疏”的原则是不变的。心理疏导的工作思路

建立同盟关系。 关系是一切影响力的基础。在心理疏导中,建立同盟关系这一过程就像打地基一样重要:根基是稳固的,后续的工作才不会事倍功半。我们要赢得信任,让当事人相信在这里可以得到包容、接纳与支持。这样,当事人才愿意敞开心扉,把真实的情绪和想法展露给我们。建立同盟关系的大忌是陷入“互相争论”的对立角色中。如果疏导员平时好为人师,在心理疏导中则要记得摆正自己的定位——我们是支持者、助人者,疏导的目的是解决当事人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智慧,强调自己的正确性。

良好的同盟关系有多重要?有时候,双方的关系营造好了,当事人的问题就已经化解了一半。有些当事人的问题是难以启齿的,他们的诉求也许就是找一个能够放心倾诉的对象,可能在说出自己困扰的那一瞬间,他们就已经松了一口气,心头压着的大石也松动了。

疏解负面情绪。在提到心理疏导的原则时,我们强调过“情绪”的重要性。通常,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对情绪做工作的优先级,要高于行为和观念上的指导。在一些案例中,当事人没有被实质性的场景困扰,他们会这样描述自己的情况:“我就是纠结、拧巴,过不去自己那道坎。”似乎一切都很好,为什么心里总是不舒服呢?其实,这就是没被处理的“坏情绪”在作怪。这种情况下,只要化解了当事人的负面情绪,心理疏导的工作就完成了。

更常见的情况是,情绪直接使得当事人处于低效的心理状态中,或悲伤,或失落,或愤怒……这些负面情绪强度之大,使得他们无力招架,因而无法以平常的思维去看待当前的问题。此时,我们仍然要先对情绪做工作,再与他们一起探讨该如何处理实际遇到的困境。

心理疏导就像开闸泄洪,大部分当事人在卸掉了情绪负担后,就不需要我们再给出专门的指导意见了。我们始终相信, 没有人比当事人自己更了解自身的情况,他们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提出的意见可能适合我们的生活情境,但不一定符合他们的需求。对另一些当事人而言,修补开闸泄洪后的大坝还是有必要的。行为和认知上的引导,包括澄清、讲解、示范等,能为迷茫中的当事人厘清思路。

例如,有些当事人面临两难境地,一直在为如何选择焦虑不安,没有系统梳理过两种选择的得失利弊。此时,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就这一部分进行澄清。还有一些当事人的困难是缺乏做某件事的经验,倘若我们恰好有类似经验,则可为他们示范自己是如何完成这件事的。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就要全盘接受我们的经验。请时刻记住,他们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心理疏导的环节与节奏

心理疏导大致分为“听”“说”“问”“答”四个环节,即倾听、反馈、提问及引导。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有其独特的作用。

倾听是心理疏导的基础。真挚的倾听能帮助疏导员更好地理解当事人的问题内容、陈述逻辑、情绪、需求、目标。如果在倾听这一步有偏差或纰漏,有效的心理疏导就无从谈起。

反馈是推动疏导过程的动力。诚恳的反馈能让当事人感受到疏导员在认真地倾听和理解自己,感受到被接纳而非被评判。如果在反馈时态度太轻慢或者措辞太随便,则容易伤害到当事人,让当事人感觉诉说烦恼只是在增加别人的谈资。

提问是促发改变的关键因素。提问可以促进心理疏导的进程,帮助疏导员更精准地聚焦。恰当的提问还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觉察自身的想法和情绪,思考在问题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己扮演的角色。提问环节需要疏导员投入地思考,如果缺少提问,则容易被当事人的思路牵着走,难以窥见全貌,也难以为当事人提供新的视角。

引导是心理疏导的核心。心理疏导要充分发挥助人的影响力,就要最终落到“引导”上。引导不是将自己的想法、观点、经验强加给当事人,恰恰相反,引导需要注意情绪的“抽离”,共情而不代入。即疏导员需要先谨慎地审视自身,是否过分地投入对方的事件中而失去了旁观的理性视角。心理疏导期待的是一种温柔而有力量的指引,不偏颇、不偏激。

心理疏导的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见图2)。一般而言,遵循“倾听→反馈→提问→引导”的步骤。不过,这个步骤的先后顺序不是一板一眼的,而更有可能是循环往复、水乳交融的。图2 心理疏导的环节与节奏

例如,当当事人的情绪非常强烈,迫切需要倾诉时,心理疏导通常要在倾听和反馈两个环节多做反复,多下功夫(图2路径①);当当事人的问题比较复杂,有多层次的需求时,则提问到倾听的循环需要贯穿心理疏导的全程(图2路径②);当疏导员希望给予当事人更多指导性意见时,则需要更多借助有引导性的提问和有目的性的倾听(图2路径③)。

在心理疏导中,这四个环节没有特定的顺序或分量。什么时候该听、该说、该问、该答,一方面取决于当事人的状态和需要,另一方面取决于心理疏导的氛围和进展。随着经验的积累,疏导员对于这几个环节的应用会更得心应手。第五章 “听”的技术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听”还需要特意学习和训练吗?只要长了一双耳朵,听别人说话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吧?其实不然,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倾诉的欲望和表达的热情,而更喜欢与手机、网络为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懂得倾听的人越来越少了。当我们向外表达时,一再被忽略、被误解,我们就会慢慢闭上嘴巴,紧锁心门。有效的沟通变少了,关系渐渐疏远了,情绪淤堵也就越来越严重了……

由此可见,学会倾听非常重要。它虽然不是深奥难学的本领,但绝非易事。大多数人在听别人说话时,都会不小心进入以下这几种误区。

不听或假装听。“不听”是指别人跟我们说话时,我们完全没有听进去。例如,父母叫正在看电视的孩子吃饭时,孩子完全不想离开精彩的动画片,于是尽管听到了父母的催促声,但完全充耳不闻。“假装听”则是我们摆出了倾听的姿态,但实际上并不在意对方说了什么,思绪早就飘远了。例如,妻子抱怨丈夫不做家务时,丈夫虽然一直“嗯嗯嗯”,但压根没往心里去。

选择性倾听。我们经常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只听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对不感兴趣的信息则选择性忽略,因此不能完整地理解对方的意思。这种选择有可能是有意识的,但更多时候是无意识的。例如,公司刚刚公布了新的薪酬体系以及附加的考核指标,有些员工一听到涨薪就兴奋,而忽略了后面所说的绩效要求。如果身边的同事特意提醒他,他可能会说:“咳,说那个太扫兴,我没注意,以后再说。”(有意识地选择性倾听)也可能会一脸茫然:“有吗?这部分我没听到啊。是不是你记错了?”(无意识地选择性倾听)

盲目性倾听。盲目性倾听时,我们囫囵吞枣地分析对方的话语,自以为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但其实自己的理解与对方的原意相去甚远。盲目性倾听可能是因为听者的理解力不足,或者缺乏自我觉察,惯性地以自我经验为中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曲解对方的意思,表现得自以为是。例如,朋友聚会时,有人对我们说:“你今天这样穿,好特别啊。我都认不出你了。”我们听到的是什么?赞美、惊奇、质疑,还是暗讽?我们听到的这种“言下之意”,不仅取决于说话的人,还取决于我们倾听过程中的“脑补”。尤其当我们面对不同情境、不同对象、不同谈话内容时,却总是听到同样的内容,如被歧视、被孤立、被利用等,就要小心提醒自己,是不是我们习惯盲目性倾听了。

目的性倾听。目的性倾听是指我们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听对方讲话。我们抱着冷静、客观的态度,注重分析对方话语中的逻辑事实,旨在得出结论。这种倾听在某些场合是合适的,例如答辩、质询、审讯,但由于这种倾听缺乏温度和共情,在平常的谈天中容易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察觉到我们在倾听中常犯的错误后,在心理疏导中,我们就能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错误。同一段话,有些人可以从中听到很多信息,再用这些信息去开展后续的对话,让对方感到熨帖、温暖,也就更愿意敞开心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倾听要素:逻辑

听明白对方的陈述逻辑,是“有效倾听”的第一个挑战。要知道,不是每个人的陈述都是条理分明的,尤其是当对方处在强烈的悲伤或愤怒中时,他们的叙述可能很混乱、重复、零碎、跳跃。这时,我们就要努力去厘清对方想要告诉我们一件怎样的事。

首先,我们要把对方的叙述串联起来,厘清时间或事情发展的脉络。整理时间线很重要,搞清楚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能帮助我们找出因果链、转折点、卡滞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