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富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13:23:40

点击下载

作者:李冀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段富津

段富津试读:

前言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有着系统整体的哲学思想,内涵深厚的理论基础,行之有效的辨证论治方法,丰富多样的干预手段,以及注重临床实践的务实风格,既是中医药长期发展的宝贵历史积累,也是未来系统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医药的作用功不可没。当前,中国政府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确定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已将中医药现代化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但是,要发展中医首先是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准确把握中医药的发展精髓和深刻内涵,继承其宝贵知识和经验,并使其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的重要使命和共同责任。

继承包括书本经验的继承(前人经验)与临床经验的继承(现代人经验)两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单位,是唯一的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中医药出版社始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所要求的,要把中医药出版社办成“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而不懈努力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编辑出版后,又策划了《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家的遴选本着“著名”、“临床家”的两大原则。“著名”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为标准。“临床家”是指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有医疗特色与专长者。

本丛书正文主要分4部分,即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

医家小传主要介绍医家经历,着重介绍从医的经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专病论治以中医的病证或西医的病名统医论、医话、医案几部分内容,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把与某一病证相关的医论、医话、医案放在一起,使读者对这一病证的经验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了解这一病证辨证、治疗的独特经验。

本丛书的最大特点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独特经验不厌其详、大篇幅地介绍,医家的用药、用方特点重点介绍,写出了真正临床有效的东西,写出了“干货”。

诊余漫话则主要是医家们的读书体会、用药心得等。

年谱则按照时间顺序,将医家经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逐年逐月列出。

本丛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现代著名临床家的临床经验,并介绍了其从医过程,是现代中医学术发展概况的反映,它带有浓浓的时代色彩。本丛书的编辑出版是对现代著名临床家经验的梳理,也为人们学习、继承乃至发展中医学术奠定了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1月段富津教授段富津教授少年学医手迹(自编方歌)医家小传

段富津教授的学医之路是由父亲为其选择的,但自从踏上医学道路之后,他便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读书治学和治病救人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理念伴随着他历经了痛苦与磨难、自豪与骄傲的50余载岁月,他用自己勤奋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将教书育人与治病救人完美地结合,充分体现了一代中医名家“艺技精博”之风范。

一、艺:少年学艺,医名鹊起

段富津教授出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县的一个农村,自幼身体孱弱,不耐劳役,故而其父为他择取了学医之路。刚过童髫之年,他便只身离家,到20里外的五站镇拜师学医,后又师从当地著名老中医曲培文。老师自幼熟读各家经典,审因辨证入微,用药独到,注重脾肾,擅治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和温热病。段富津教授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始读《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等入门医书,以奠医学之基。继而,随师应诊,先认舌脉,随识方药。同时,阅读《医宗金鉴》以熟悉临床各科,进而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以及《黄帝内经》等经典。“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旧时学徒,全靠苦读,老师不讲,全凭背诵。尤其中医古籍,佶屈聱牙,只有诵之有声,唇舌相应,才能读之上口,且能帮助记忆。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即所谓熟能生巧。在严师的管教下,他除了跟师临证之外,终日专心致志,手不释卷,常常不舍昼夜,或起于鸡鸣,或读至深夜,吃饭、走路、寝前、醒后,无时不在口诵心惟。他不仅勤用功,而且巧用功,边朗读、边理解,边思考、边背诵。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青年时故发奋苦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运用经方治愈了多例疑难杂症。在长年不懈的刻苦攻读与临证实践中,医术日益精湛。一次,他遇到一女性患者,34岁,工人,时发寒热,四月有余,进药数十剂不效。主诉初因外感,终未痊愈。现乍寒乍热,发无定时,尤以经前为著,伴心悸,头眩,烦躁易怒,食少呕哕,经期小腹微痛,舌苔薄白,脉虚弦稍数。究其初病,正值月经适断,继发寒热。经日:“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观其前方,有和解、疏肝、养血、和血等法,并有小柴胡汤加味者。仍处以柴胡25g,当归20g,丹皮15g,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各10g,大枣4枚。煎服4剂,月经来潮,经后又进4剂,其病告愈。追访2个月,未曾复发。此例虽前医曾用小柴胡汤,但柴胡用量最多不过15g,且与方中他药药力相当,实不足以疏利肝胆,透达血海之邪热,故增至25g以为君。且虑血室瘀阻,其血必结,本钱天来“小柴胡汤中应另加血药”之意,遂人丹皮15g,《本经》云:丹皮“主寒热”,李时珍谓丹皮“治血中伏火”。得此诸意,不无小补,使他认识到学习经方,不但要注意方中诸药,还应注意每味药的用量,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药力。

段富津教授善于用经方,但不兼其窠臼,固求活法;既崇尚仲师,又研司诸子百家。

一次他治疗一牙宣出血案,男性患者,43岁,素体健壮,5天前患牙痛,齿龈红肿,3日后便赤烂出血,痛不可忍,坐立不安,夜不能寐,口渴咽干,其脉洪大而数。经辨证认为此乃胃火炽盛,气血俱热。遂以清胃散加减:生地25g,丹皮15g,生石膏50g,黄连15g,升麻20g,水煎服。患者晚6时服药,及至人静,便口唾频频,自觉味咸。约1时许,疼痛大减,酣睡一宵。晨起观之,床前见有大血块。患者惊喜来询,是否继服二煎?诊之脉来和缓,血止肿平痛除。细思之,前方升麻用量过大,其清解热毒、引药上行之力虽佳,但升之太过,反引血上行,遂嘱其停药。

徐某,男,45岁,军人。素患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常失眠多梦,眩晕头痛,饮食减少,时有脘腹疼痛。近月余小腹明显胀痛,甚则上攻,曾服附子理中丸(汤剂)10余剂,未见好转。诊其脉弦,尺部无力。段富津教授仔细辨证后处以《景岳全书》暖肝煎加减:当归、枸杞、盐茴各15g,沉香5g,乌药20g,桂枝25g,川楝10g,炙甘草10g,生姜为引。煎服4剂,症状减轻,继进4剂,胀消痛止。寒凝气滞之证,治当温中行气,然该患以寒气上攻,挟冲气上逆为主,故于暖肝煎中以桂枝易桂心,并用为君药,取其温肝肾而降冲气之意。

时移光转,随师六载有余,194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县中医甄别考试,获得中医师资格。但自知经验匮乏,恐有济人之心,而无治人之术,甚或坐误事机,草菅人命,故复随师试诊年余,后乃独立悬壶于乡里。临诊之时,凡病必溯其本,用方遣药必穷其理。乘隙浏览各家杂著,取其真谛,择善而从,受益匪浅。几年之间,医名鹊起,1952年他组建了黑龙江省肇东县民主联合诊所,并担任所长,长年坚持不懈地出诊看病。随着医术的日趋精湛,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没过多久,才二十出头的段富津教授就名满全县,他的联合诊所声誉如日中天。不少患者从周边村镇赶来请他去家里往诊,不管刮风下雨,无论严冬酷暑,他一心救治病人,从不考虑个人利益。由于业绩突出,深受广大群众爱戴,他被推选为肇东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不久,黑龙江省筹建中医学院,遂于1958年调至黑龙江中医学院(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执教。

二、技:勤求古训,医技无暇

段富津教授虽立医林50余年,但仍授课时谦虚谨慎,临诊时如履薄冰。他在年轻时临证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故下定决心,“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调到中医学院后,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反复阅读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著作,还系统阅读了《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证治准绳》、《张氏医通》、《伤寒指掌》、《医学心悟》等书籍。同时,数种中医杂志每期必阅。凡他所读过的书,均加了批注、心得体会或摘抄。他寻章览句,每得训迪,几十年来,记了数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认为欲穷医理,探赜索隐,不外“勤”、“博”二字。勤读书,方能明理;广读书,庶可达辨。他常说:“不经几番风霜苦,难得春梅吐清香。”直到现在,他还坚持每天早晚读书的习惯。每当凌晨和夜静的时候,他书桌上的灯光总是准时拨亮,伏案阅读,孜孜不倦。医书浩瀚,可谓汗牛充栋,其理深邃,令人望洋兴叹。前贤名哲,各有建树,对此唯有博采众长,守经达权。数十年来,他每于临诊之隙,教学之暇,远溯灵素,崇尚仲景,潜心诸家之说,旁及各派之见,兼收并蓄,校短量长,颇得新意。每当伏案灯下,涉猎各门方书,颇感盛唐孙思邈治学严谨,力掘仲景之学,熔百家于一炉,堪称方之大主,故专心于《千金》,深究其方意。景岳之学,独树一帜,开归类注释《内经》之先河,倡“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之理论。他深得其旨,临证喜用温补之剂,慎用寒凉攻伐之品,每起沉疴而无遗虑。

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段富津教授长年坚持临床出诊。他临床50余年,擅长诊治中医内、妇、儿科及诸多疑难病证,尤其对痹证、消渴病、肾病、肝病、心脑病以及温热病等有较为独到的诊疗经验。他立足于中医理论,强调辨证论治,以法组方,先后发表了“麻杏苡甘汤的方义与临床运用”、“浅谈方剂学与辨证施治”、“辨肾气丸”、“芪药消渴胶囊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养心口服液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数十篇临床价值较高的论文。由于临床疗效显著,医德高尚,被评为黑龙江省名老中医。

如今77岁的他除了担任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之外,仍然坚持每周出4次专家门诊,每次跟随他临证学习的弟子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包括外国留学生多达十几人,每个人都抱着“能学到段老师经验真谛”的信念,长年坚持跟诊。段富津教授长于组方,精于配伍,医术高超,精益求精,疗效卓著,如大将点兵,画家调色,一锤定音。他认为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在明确辨证审因基础上认清疾病的实质,明确病因病机,提出恰当的治法,然后根据治法遣方用药,必会获得良好的疗效。中医治病不在用药多寡,而在辨证是否正确,用药是否恰当。段富津教授用药十分简洁,一般处方用8~12味药,每一味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写下的,没必要加的一味不多,有必要加的从来不少。有一次,一位患者前来就诊,症状是失眠、心中烦躁,经过诊查后,诊断为热扰胸膈之证,处以栀子豉汤,只栀子、豆豉两味药。患者接过处方后迟迟不走,看着处方发愣。经过询问,原来是患者不明白只凭两味药怎么能治病呢,是不是对他有点不负责任,段富津教授十分肯定地告诉他,这付药一定能治好他的病,让他放心服用,患者还是半信半疑地取药走了。几天之后,这位患者回来告知他的病已经大为好转,又进了几付药后病获痊愈。

段富津教授有精湛的医术,更有崇高的医德。多年以来,他视病人如亲人,不管妍媸尊卑都一视同仁。每次出诊都有大量的患者在等候,每周的门诊量都超过200人次。有的名医每次出诊限号,因而很多患者不得不凌晨去排号,而段富津教授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看得上病,总是不断地加号,因病人过多而推迟饭时和休息,常常是上午的诊直到下午才结束,但无论怎样忙碌、紧张,他对每位患者都悉心诊治,审慎组方,力求“精简廉验”。他治病治身又治心,在遣方用药治疗患者病痛的同时,还鼓励他们要有乐观的精神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对特殊患者还将注意事项一一列举。他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是全省名老中医,但多少年来一直坚持不让挂特诊专家号,对生活困难的病人还免挂号费,每年为患者节省的挂号费达数万元。数十年来,他救治了全国各地不计其数的患者,其中不知有多少疑难患者从他那里得到有效的医治。他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他的弟子们,他们都以老师为榜样,立志做一名真正济世救人的苍生大医。

三、精:继承创新,硕果累累

段富津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的创始人。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创建的方剂学学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目前,学科已建立了3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价值300余万元,同时还有中医书籍、文献比较齐全的资料室,这些均处于全国领先行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科于199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关于“创新中医方剂学学科体系,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学科建设成果于1999年获省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该学科又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他个人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6项、厅局级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一、二、三等奖6项。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体系与内在规律,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理、法、方、药是辨证施治的全过程,而施治的主要手段是方剂。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指导遣药组方的理论是君臣佐使。段富津教授置身研析方药之学40余载,深感君臣佐使乃遣药处方必遵之圭臬。然如何理解其含义,众说不一,他笃信以药力之大小而定。君药,在方中是药力最大者,由于其药力大,能起主导作用,即《苏沈良方》中“所谓君者,主此一方”之意。就疾病而言,君药是治疗主证的,是解决疾病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脾胃论》云:“力大者为君。”如何说明药力大小?张元素谓:“为君者最多,为臣者次之,药之于证,所主同者,则各等分。”详言之,大凡有三:其一,在单味药力基本相等的情况下,用量大者即为君药,如紫苏与荆芥、柴胡与黄芩等,若用量相同,则药力相当,难分君臣,故小柴胡汤中将柴胡与黄芩的用量定为8:3,使柴胡的药力居全方之首。其二,在单味药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用量虽小,然其药力仍超于他药者,亦为君药。其三,在相互配伍下,药力被加大者,亦为君药。故临证处方与分析方义时,他十分注重药量和配伍。其实,方中药物的配伍关系亦是随着药量的多少(药力的大小)而起着不同变化的。

例如他曾治愈的一例肝脾不和案。王某,女,38岁,医生,患慢性肝炎2年余,近月常右胁疼痛,喜长太息,心烦易怒,睡眠欠佳,食少腹胀,下肢明显浮肿,身重嗜卧,月经常后期而至,血色浅淡而量少。观其舌苔白腻,脉左弦右缓。此乃血虚肝脾不和之逍遥散证。但病者自述,已服逍遥散(汤剂)近20剂不效。经反复斟酌,确认为逍遥散证,遂处以茯苓50g,白术25g,当归、白芍、柴胡各15g,腹皮、橘皮各10g,甘草7.5g,薄荷、生姜少许。煎服2剂,尿量增多,浮肿渐消。继服4剂,肿平痛减,食欲有增。后按此方加减,共服10余剂,诸症痊愈而出院。本例说明,虽为逍遥散证,但由于病者现以浮肿为主,并见身重嗜卧、食少腹胀、舌苔白腻等脾虚湿盛之候,故将逍遥散之茯苓变为君药,以其健脾利湿,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以助茯苓之力,且助脾之运化,湿去脾健,水不复聚。佐以柴、芍疏肝,当归养血,更加腹皮、橘皮行气,以助湿邪之运行、肝气之条达。如此配伍,祛湿不伤正,养血不碍湿,湿邪去,脾气旺,血得养,肝得疏,诸症自解。段富津教授认为这一理论核心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药物在方中的“药力”大小。他先后发表了“君臣佐使在方剂中的指导意义”、“方剂学与辨证施治”等文章,继而提出了药力判定公式(药力=药性+药量+配伍+……),发表了“君臣佐使之辨当责药力论”等具有十分重要理论意义的文章,在全国方剂学界影响较大,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公式”公开发表之后,以其为准则,使某些较有争议的问题也基本得到解决。这一理论并被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方剂学》第四版、第五版陆续采纳。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段富津主审)已全面运用这一理论分析每首方剂的组方原理,不仅解决了古今医家的一大批方义之争,而且使方剂分析得到了科学的论述,更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的分析方法。

段富津教授在科研工作中,以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为核心,在黑龙江省“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康寿胶囊的研究中,成功地证实了补肾药物与活血药配伍在抗衰老作用中的内在关系,并先后完成了“天麻钩藤片降压机制的实验研究”、“疏风凉血解毒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获奖课题,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他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草枣汤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即通过拆方“正交实验”,将3首方剂配伍为24组不同方剂,继而以泌尿系、消化系、心血管系的造模实验,提示方中药物间内在的配伍规律,取得了多项阶段性成果。

同时,他还注意总结经验,密切结合现代药理学、毒理学等科学手段,研究开发新药。近10年来,共研制出“寒痹冲剂”、“宁嗽胶囊”、“解酲保肝胶囊”等10余种新药。其中治疗高血压病的“天麻钩藤片”、治疗消渴病的“芪药消渴胶囊”,在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同类中成药。治疗心肌病的“养心口服液”和治疗肾阳不足的“秘真回春液”均获得新药证书,并正式投入生产。段富津教授连续二届被卫生部聘为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药品审评委员会中药组主任委员。

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为他的教书育人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他的学生们树立了崇高的典范。

四、博:传道授业,以德育人

段富津教授近50年来,为中医本科生、研究生等讲授过《方剂学》、《中药学》、《本草学》、《本草备要》等十几门课程,指导培养了我国第一位中医博士后,正在培养博士后在研人员3名,招收培养了方剂学博士35名、硕士24名,同时还曾担任多名外国留学生的带教老师,已毕业的博士生中有14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迄今为止,他培养的学生中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劳动模范、中国百名青年中医、黑龙江省名中医、黑龙江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重点学科带头人等。他的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他仍不知疲倦地奋斗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仅2000年以来,就为本科生及博士生、硕士生和留学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了《方剂学》、《方剂研究进展》、《金匮要略方义》、《古今方论选》等多门课程,总计达1000余学时。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广博的知识视野,授课时旁征博引,生动形象,明晰透彻,如数家珍。他是全国方剂界公认的著名学者,由于教学效果显著,质量优异,他被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

段富津教授热爱中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他对“传道、授业、解惑”的内涵理解深刻,时刻注重以德修己,以德育人,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他常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育人必当先修身。他特别关心、爱护学生,不仅殚精竭虑地指导学生业务知识,更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的生活,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把自己的学术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他的弟子们,并对年轻教师的成材给予热情的帮助。他告诫学生:中医学书籍浩瀚,不博览无以扩大学识眼界,懒于独立思考则瑕瑜不辨,浅尝辄止是不够的。他特别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古文功底,中医的理论内容包括词义句读、词汇、术语、文风笔调,无不受到古代文化的渗透,古典文学功底越深,知识面越广,学习、钻研中医学的障碍就越少。学习中医学,练好基本功极其重要。熟读、精读经典论著,背诵药性、脉诀、方剂歌诀及针灸歌赋等是学好中医学必备的基本功。中医理论比较古奥深邃,必须细心领悟,方能得其要旨,正所谓“医者意也”。他还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21世纪的中医应该掌握一些西医学基本知识,但是有一个前提,作为中医专业的人,首先必须把自身专业掌握好,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习一些西医学知识,二者相辅相成才会对中医学术有所提高和发展。中医院校的学生应该先学会用中医来辨证,发挥中医的特色和技能。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施治为其灵魂,而处方用药更有其独到之处,西医学的诊断技术与检查方法,只供临证参考,切不可轻易对号、攀附,而失中医之本。

根据他早年的求学经历,他多次对弟子强调读书、背书的重要性,并引用《医宗金鉴·凡例》中“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之语,指出“背”是为了书熟,书熟是为了理明,理明是为了识清,识清是为了临床辨证。由此可见,《医宗金鉴》所写的大量歌诀体裁,是为了人们的背诵和记忆,这也就勿怪其然了。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特别是《金匮要略》、《伤寒论》这一类经典著作,更应该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才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进而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时明白了,一遇到障碍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于得心应手。段富津教授多次强调经典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很多经典上面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完全地发掘出来,特别是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东西我们还没有掌握好。在中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把经典著作的学习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对待。

中医学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应在学好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力求早临床、多临床,从医疗实践中领悟辨证施治的精髓,掌握处方遣药的技巧,古人早有“久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之训。

他诲人不倦的师德在广大师生中有口皆碑,大家敬慕他学识的渊博,更敬仰他的人格魅力。他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成为教学、科研、临床及管理工作的骨干。

段富津教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他认为前人应用的有效方剂是长期医疗经验的结晶,寻求其方与病的内在联系,探索其组方原理,即可深入理解组方规律与临床应用。他创建了方剂逻辑推理教学法,从方剂组成药物入手,剖析配伍关系,论证全方的功用,依据功用推导主治病证;或者从方剂的主治病证入手,分析其病因病机,探求遣药组方原理,从中辨别药物的特性与配伍意义。通过从方到病或从病到方的反复推理,非但使学生运用了已学的基础知识,而且提纲挈领,层次清晰,易于理解,印象深刻。同时结合多连博贯教学法(类方多连、单方博贯)、博约相应教学法(由博返约、由约推博)、教思相资教学法(教中寓思、思以为教)、温故知新教学法(配伍温故、主治温故)、知行统一教学法(临床经验、实验观察)等,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分散问题系统化、理论问题实际化、复杂问题条理化、枯燥问题趣味化,学生感到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实际、有趣,有理有据,有声有色,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习信心,强化了知识输入效果,提高了方剂学的教学质量。

他的中医方剂学逻辑推理教学法,得到了国内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在《中医高等医学教育》杂志上发表的相关文章,获得了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的方剂学“六大教学法”,即“方剂学教学模式——多维博约,因方施教”,于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方剂学是自1956年建立中医学院之后才开始组建的课程,它源于《医方集解》、《汤头歌诀》,是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是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护理等各专业、各层次的必修课。1958年由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主编第一版《方剂学》,经过2年的试用,于1960年由卫生部正式组织编写第二版《方剂学》。“文革”期间复课之后,学制改为3年,此时二版教材已经停刊,段富津教授带领方剂学教研室老师自编了适于本校三年制需要的《方剂学》。此教材不仅受到学员的欢迎,而且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在1972年卫生部组织编写统编教材,特聘段富津教授参加编写第三版教材《方剂学》。此后,1975年他又参与编写了第四版统编教材。1977年恢复高考后,学制又改为5年,显然原有教材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段富津教授再次主编了适于五年制需要的《方剂学》。1982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段富津教授又受聘参与编写第五版《方剂学》。1992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八五”期间教材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统一组织编写出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段富津教授中标被聘为《方剂学》主编。1995年该书出版后,段富津教授又相继主编了与规划教材配套的《教与学参考丛书·方剂学》、《方剂学学习指导》、《方剂学习题集》以及参与建立了国家试题库。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依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又组织编写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聘请段富津教授任主审。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适应中医七年制的需要,又组织编写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方剂学》,段富津教授再次担任主审。

在上述教材中,都突出了“力大者为君”的理论,以培养学生“唯药力论”的思想。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他还在主编的本科教材中增加了“现代应用”、“临床报道”,以及“实验研究”等内容,得到了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段富津教授在临床、教学之余也编写整理了大量的方剂学著作。在对大量经方研究的基础上,主编出版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剖析经方鼻祖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全部方剂的理论专著《金匮要略方义》。他在撰写《金匮要略方义》时,力求阐前贤之高论,又不囿他人之己见,以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弊。如黄土汤中之黄芩,历代医家只释为取其寒凉之性,以制术、附辛热之偏。尤在泾曾云:“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热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他悟得黄芩非独制药之燥热,且有防止血得热则行之用。进而理解桃核承气汤之桂枝,不仅通经活络以助破瘀,且又制硝黄之寒,以防血得寒则凝而致瘀血留滞。此外,黄芩尚有止血之功,《本草纲目》载黄芩治“诸失血”,《本草正》亦谓“止失血”。

该书有理论阐述,有临床经验,资料比较丰富,论述比较透彻,拓宽了知识领域,发某些前人所未发,尤其在古今方论与经方配伍规律方面的诸多论点,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赞誉,称其“义理透彻,堪称佳作”,“是一部具有高水平的中医著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段富津教授一生信奉的名言。如今的他虽已77岁高龄,仍然耳聪目明,思维清晰,精神矍铄。如今的他,仍是那么忙,忙于讲课,忙于看病,忙于科研。融汇今古,继往开来,济世救民,弘扬国粹,这正是这位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中医事业、奉献给病人的苍生大医的真实写照。

专病论治

段富津教授,1930年出生。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黑龙江省名老中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奠基人。2003年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指以胸骨后或心前区发作性疼痛为主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重者则胸痛彻背,连及肩臂、咽喉、胃脘,持续时间多为数秒钟至十几分钟。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因情绪波动、气候寒冷、饮食失节、劳累过度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本病分虚证、实证,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实证有气滞、血瘀、痰阻。虚证以气虚为多,实证以血瘀为最。盖心居胸中,为宗气之所。《灵枢·邪客》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若年老体弱,或劳役过度,则心气不足,而见呼吸气短,倦怠乏力,或阳失温煦,心脉失养,或肾阳虚衰不能鼓舞心阳,痹阻不通,则发心痛。心主血脉,或气虚不能生血,或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或阴虚液亏,则络脉空虚,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甚或不荣则痛,则见胸痹心痛。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经气血虚少,神无所藏,故神志不安;而心神不安,又暗耗阴血,影响心的主血、藏神功能,致心悸失眠。心主血,营周不休,一旦血行不畅,则形成心血瘀阻而作痛。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若气机阻滞则血行涩滞,而致血瘀。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均可导致血瘀,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脉流行;血虚则血行不畅而停瘀;阳虚则血失温煦而凝涩不通;阴虚则血少,脉道不充,而形成瘀血。

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法。我们共搜集、整理了段富津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2000余医案,初步总结出了段富津教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及组方配伍规律。

一、心气虚弱,治以补气养心法

心气虚弱证临床常见气短,动则气喘,四肢无力,倦怠懒言,心胸阵阵隐痛,常易汗出,面色㿠白,舌质淡或胖嫩,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常因劳累而病情加重,且易感冒。

本证多因年老体衰,或素体虚弱,或劳役过度,耗伤正气,以致心气不足,心失所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则气短,乏力,倦怠懒言。心气虚则心失所养,故心悸,甚则心胸隐痛。气属阳,心气不足,则阳气不固,故常易汗出。心气失于温煦,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㿠白。气为血之帅,气虚血行迟缓,故脉虚细而缓,甚则气虚鼓动无力,脉来不能自续而为结代。治以养心汤加减;常用人参、黄芪、炙甘草、五味子、茯苓、当归、川芎、柏子仁、山茱萸、炒枣仁、半夏。血虚较重者,加枸杞、熟地;兼血瘀者,加丹参、红花;兼气滞者,加郁金、瓜蒌;兼脾虚者,加白术、莲子肉;兼肾虚者,加山药、冬虫夏草。【病案】颜某,女,56岁,1999年4月5日初诊。病志号:99040511。夙患冠心病,近因劳累而加重。自觉胸闷,气短,轻微活动即觉心前区隐隐作痛,心悸、乏力,常自汗出,少语懒言,面色㿠白,舌质淡,有齿痕,脉缓滑无力。心电图示:V4~V6ST段下降0.1mV。辨证为心气不足,心血失养。治以补益心气、养血安神之法,方以养心汤加减。

处方:人参15g,黄芪50g,五味子10g,当归20g,川芎10g,柏子仁20g,半夏15g,山茱萸15g,茯苓15g,炙甘草20g,5剂,水煎服。

4月13日二诊:服上方后气短略轻,但腹泻,余症无明显变化,思方中当归、柏子仁可润肠通便。今于上方中去二药,加焦术15g,五味子加5g,以增强补气之力。6剂,水煎服。

5月4日三诊:服上方6剂后,诸症大减,故又自服10余剂,现微觉气短,眠差,梦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于上方加炒枣仁20g以养心安神。

5月11日四诊:服上方7剂,睡眠转佳,胸不痛,但头目不清,尚觉乏力、自汗,脉较前有力,于前方加蔓荆子15g以清利头目。

5月18日五诊:服上方7剂,乏力气短减轻,体力有增,惟仍自汗,于上方加煅牡蛎30g以敛阴止汗。

5月25日六诊:服上方6剂,自汗减轻,但觉咽干,故于前方去辛燥之半夏。

6月1日七诊:服上方6剂,心电图已大致恢复正常,略觉乏力,自汗恶风,于前方加防风15g与黄芪、白术配伍,有玉屏风散之意,继服6剂。

6月8日八诊:汗少,胸不闷,体力基本恢复,后制丸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患病冠心病多年,体质较虚,尤以气虚见证明显。故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补中气,固表气。《本草求真》谓“黄芪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医学衷中参西录》谓“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下陷”。臣以人参,取其大补元气,《药性论》谓其“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羸瘦”。《本草经疏》谓其“能回阳气于垂绝,去虚邪于俄顷”。炙甘草能补气和脾胃,且能缓急止悸,对心悸较重者可用量略多。《本草正》谓其“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助参、芪成气虚之功”。以上三药配伍,其补气之力颇佳。《医宗金鉴》称其为“保元汤”,有保护元气之用,并有“芪外参内草中央”之效,即黄芪偏于补表气,人参偏于补中气,甘草补气调和于参、芪之间,故此三者合用,可以大补一身之气。心主血脉,血为气之母,故以当归养血和血,使气有所依附,亦为臣药。佐以五味子、山茱萸,取其酸收补气,既增强君臣补气之力,又使之补而不失。五味子能补五脏之气,《本草纲目》谓其“酸咸入肝而补肾,辛苦入心而补肺,甘入中宫益脾胃”。李杲谓其“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山茱萸能涩精气,收敛元气,《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此二味亦能敛汗,若自汗多者,尤为必用之药。方中又佐柏子仁、茯苓补心气,安心神,宁心悸。《本草纲目》谓柏子仁“养心气,益智安神”。《本草经疏》谓茯苓“补心益脾,治心气不足,忧恚惊悸”。方中诸多补益酸收之品,恐其壅滞、碍胃,故又佐以半夏降逆和胃,调中焦气机;川芎活血行气,祛瘀生新,使之补而不滞。方中甘草为使药。综合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宁心安神之效。

二、心阳不足,治以温阳益气法

心阳不足证临床常见胸中闷痛,甚则心痛彻背,常于夜半之后加重,伴心悸,气短,自汗,面色㿠白,四肢不温,畏寒喜暖,腰膝酸软,舌质淡嫩,舌苔白或腻,脉沉细迟或结代。

本证多因年老体弱,肾阳虚衰,以致心阳不振。《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肾阳为人身之元阳,《难经·三十六难》称其为“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心与肾关系最为密切,若心失肾阳的温煦,则心阳不足,而出现心悸、气短、汗出、肢冷、脉迟以及心痛等症。此外,尚有素体阳虚,寒邪外侵,心阳不振,气血运行不畅,发为胸痹心痛。《医门法律》曾明确指出:“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由于心阳不足,夜半阴气盛极,故其心痛常于夜半发作。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末,故四肢清冷。阳气不固,则汗自出,而畏寒喜暖。腰为肾之府,肾阳不达,则腰膝酸软。心阳虚则心气少,故呼吸气短。治以参附汤与桂枝去芍药汤加减;常用人参、附子、桂枝、炙甘草、石菖蒲、薤白、当归、川芎、砂仁。气虚较重者,加黄芪、山茱萸;兼血瘀者,加红花、丹参、三七;兼气滞者,加檀香、香附;兼见下肢浮肿者,加茯苓、白术。【病案】刘某,男,75岁,1999年10月12日初诊。病志号:99101223。患冠心病多年,伴甲状腺功能低下,现心胸憋闷,气短,时发心绞痛,动则痛甚,面目唇暗,易感冒,畏寒,四末不温,舌体胖大,有齿痕,脉细缓无力。心电图示:aVF、V1ST段下移0.15mV。辨证为心阳亏虚,治以温阳益气法。

处方:黄芪30g,白参15g,桂枝15g,附子10g,丹参20g,茯苓25g,半夏15g,陈皮15g,薤白15g,川芎15g,当归15g,炙甘草15g,7剂,水煎服。

10月19日二诊:诸症有所好转,但仍畏寒气短,究其药证,乃温补之力不足,故上方附子加5g,黄芪用量增至40g。

10月26日三诊:服上方7剂,诸症好转,心绞痛发作程度和次数均减,手已转温,舌仍胖大,脉沉,胸仍时而憋闷,前方加乌药15g。

11月9日四诊:服上方10剂,仅左胸时有不适,舌仍稍胖,效不更方,守前方续服6剂。

11月16日五诊:四末已转温,心胸部舒畅,脉已有力,舌仍胖大。附子大辛大热,恐久服过燥,故于前方中附子减5g,桂枝减5g。

11月23日六诊:心电图有所改善,ST上升0.1mV,诸症不著。继用上方10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患病胸痹多年,气虚日久,导致心阳不足,除气虚的见证外,还有心阳不振之征,故处方以温阳补气并重。方中以人参、黄芪、附子为君药,人参、黄芪大补元气,附子温壮元阳。人参与附子配伍,善于温补阳气,使阳能化气,气能升阳,特别是附子能温补肾阳,人参能补心气,使肾阳上通于心,则心中阳气大振。明代虞抟谓“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以桂枝、薤白为臣药,桂枝能温通心阳,且可温通经脉,《本草疏证》谓“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桂枝与附子相伍,又可温补肾气,助阳化气以通诸经。薤白亦属辛温之品,能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本草求真》说:“薤味辛则散,散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实通气、滑窍、助阳之佳品也。”人参、附子得此温通阳气之品,则温阳之功更迅。佐以当归、川芎、丹参养血活血,此三者与补阳药相伍,则使心阳得振,气血运行无阻,其胸痹心痛自解。方中佐以半夏、陈皮、茯苓,理气以助脾运,使补而不滞。以炙甘草为佐使,调和药性,与桂枝相伍,有辛甘化阳以助阳气之效。全方共奏助阳益气、温通气血之功。

三、心阴虚少,治以益气滋阴法

心阴虚少证临床常见心胸疼痛,时作时止,或灼痛,或悬痛,心悸怔忡,心烦不寐,手足心热,口干,盗汗,耳鸣头眩,舌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本证多因年老体弱,肾精不足,或七情化火,耗伤肾阴,或遇事繁冗,思虑过度,阴精暗耗,或久病,阳损及阴,以致心阴亏虚,心失所养,而发胸痹心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医宗必读·心腹诸痛》中说:“里虚而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阴虚生内热,故其心痛有灼热感;心阴不足,每致心血亏少,故心悸怔忡,甚则心中悬痛。同时,伴有手足心热、口干舌红等阴虚之象。阴虚则阳不内守,虚阳上扰则耳鸣头眩;虚阳外浮则盗汗;虚阳(火)内扰则心烦不寐。治以生脉散加味;常用人参、麦冬、五味子、柏子仁、炒枣仁、生龙骨、生牡蛎、玄参、生地、炙甘草、丹参、当归。若心悸甚者,加珍珠母、朱砂;阳亢明显者,加磁石、石决明;气虚较重者,加黄芪;心痛较重者,加三七、延胡索;腰膝酸软者,加龟板、山茱萸、山药。【病案】刘某,女,54岁,1998年11月10日初诊。病志号:98111061。心悸、气短、心胸不适半年。现周身乏力,心悸怔忡,心烦少寐,多梦,心绞痛时作,有灼热感,口渴,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略数。心电图示:V3、V5ST段下移0.2mV,T波倒置。辨证为心阴不足,治以益气养阴法。

处方:白参15g,黄芪30g,麦冬20g,五味子15g,三七面(冲服)10g,郁金15g,生地20g,玄参15g,丹参20g,丹皮15g,生龙牡各30g,炙甘草20g,柏子仁20g,6剂,水煎服。

11月17日二诊:心前区略觉舒畅,仍少寐多梦,食欲不佳,而麦冬滋腻碍胃,故其用量减为15g,于前方中加炒枣仁20g,养心安神,敛阴止汗。

11月24日三诊:服上方7剂,心绞痛减轻,发作次数亦减少,盗汗渐止,仍气短,口干渴,舌质淡红,脉仍细略数。上方白参用量增至20g,加葛根15g,以益气生津。

12月1日四诊:服上方7剂,心绞痛未发作,盗汗已止,仍有轻微胸闷气短,口干,舌脉如前。麦冬增至20g,以增强益气养阴生津之力。

12月8日五诊:服上方7剂,口已不渴,无心悸心烦,仍胸闷气短,腹微胀。本例心阴亏损,益气养阴为治疗大法,然滋补又易气滞,故于前方中少佐枳壳10g以行气滞。

12月15日六诊:服上方7剂,气短减轻,余症悉除。

12月22日七诊:服上方7剂,复查心电图有明显改善,V1、V5ST段下移0.05mV,T波转为低平。嘱其自行调服生脉散冲剂以善其后。

按语:本患者以阴虚见证为主,兼有气虚之征,故治以滋阴为主,兼以补气生津。心主血脉,胸痹心痛不离瘀血,故必酌加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品。方中以人参为君,黄芪、麦冬、生地为臣药。人参、黄芪能大补元气,麦冬能滋养心阴,人参与麦冬相伍,善能滋补心阴,大有补气生阴之效。麦冬又能除烦止渴,退虚热,安心神,《本草汇言》曰:“麦门冬清心润肺之药也,主心气不足,惊悸怔忡,健忘恍惚,精神失守。”《本草新编》谓其“补心气之劳伤,止血家之呕吐,益精强阴,解烦止渴,美颜色,悦肌肤,退虚热神效”。生地能滋阴养血,既补肾阴,又滋心阴,《本草经疏》谓“干地黄乃补肾家之要药,益阴血之上品”。君臣药相伍,益气养阴安神,使心肾阴虚得充,心神得养。本案疼痛较重,伍入三七、丹参、郁金活血化瘀以止痛。五味子能补五脏之气,且有酸收之性,与人参相伍,则收敛元气,与麦冬相伍,则收敛阴津,三者合用,一补一润一敛,可使气阴迅复。玄参能滋阴降火,清浮游之火,《药品化义》云:“如纵欲耗精,真阴亏损,致虚火上炎……无根浮游之火为患,此有清上沏下之功。”以生牡蛎、生龙骨滋阴潜阳,镇心安神,且能敛汗。《医学衷中参西录》云:“牡蛎咸寒属水,以水滋木”;龙骨“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柏子仁养心安神;丹皮清虚热,祛瘀生新,共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且可缓急,以止心之动悸。全方共奏益气滋阴、养心安神、活血化瘀之效。

四、心血亏虚,治以养血宁心法

心血亏虚证临床常见心中悸而痛,或悬痛,常心悸,甚则怔忡,失眠多梦,善惊易恐,头眩,健忘,面色无华,女子月经不调,经血量少色淡或闭经。心电图可见心率快而不齐,时有心房纤颤。舌质淡,脉沉细、涩或促。

本证多由素体不足,或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失血过多,或久病不愈,或思虑过度,耗伤阴血所致。心主血脉,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不荣则痛。《杂病源流犀烛》云:“寒气客背俞之脉,则血脉涩,血脉涩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心藏神,心血不足,血不养神,故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善惊易恐。心血不能荣于面则面色无华,即《灵枢·决气》所云:“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血少脉道失充,故脉细涩或数而时止。女子血虚则月经不调,甚或月事不以时下。治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常用熟地黄、当归、酒白芍、川芎、山茱萸、人参、柏子仁、炒枣仁、炙甘草。心悸、失眠甚者,加茯神、蜜远志;脉促者,加麦冬、五味子;惊悸善恐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等。【病案】古某,女,43岁,1998年9月11日初诊。病志号:98091142。素体较弱,患冠心病多年,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等维持。近年月经量时多时少,且有时一月再行。2个月前因劳累心悸加重,西医诊断为心房纤颤而住院治疗。出院后月余,又出现心悸、心律不齐,来院就诊。自述心悸频繁,动则悸甚,活动受限,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观其身体较瘦,贫血面容,语声低微,呼吸气短,舌质淡白,脉沉细略数,时而一止。辨证为气血两虚,以血虚为主。

处方:熟地黄25g,当归15g,酒芍15g,川芎5g,人参15g,黄芪25g,柏子仁20g,炒枣仁20g,煅龙牡各30g,炙甘草15g,7剂。

9月18日二诊:服上方心悸减轻,但仍时而心律不齐,脉同上。初见成效,继投上方加蜜远志10g、茯神20g以加强养心安神之力。

9月25日三诊:心悸明显减轻,气短缓解,可以进行轻微活动,睡眠好转,脉不数,休止减少。继投上方14剂。

10月14日四诊:诸症均显著好转,病去大半,时值经期,血量不多,但逾期未止。上方加阿胶15g,养血止血,投14剂。

11月5日五诊:服上方4剂,血即止,余症继续好转,精神良好,面色转佳,继用上方去龙骨,14剂。后以上方制蜜丸,服月余而安。2年后因咳嗽来诊,诉上症未发。

按语:本患素体较弱,血气亏少,又长服活血之剂,则更耗伤气血。心经血少,血少则气无依附,致心气亦亏,故病情缠绵不愈,甚则加重。心经气血亏虚,故心悸、脉促;头目眩晕、面色萎黄、舌质淡白、脉细均为血虚之征;而动则悸甚、活动受限、语声低微、呼吸气短等均为气虚之象;又心主血而藏神,心血亏虚则必出现神志不安之证,如失眠多梦、心悸等。方中以熟地黄为君药,取其味甘性温,质润多汁,守而不走,大能滋补阴血。《药性解》称“熟地黄为补血上剂”。臣以当归、人参、黄芪。当归为血中气药,能走能守,善能补血和血,《本草求真》云:“诸脉皆属于心,心无血养,则脉不通,血无气附,则血滞而不行。当归气味辛甘,既不虑其过散,复不虑其过缓,得其温中之润,阴中之阳,故能通心而生血,为血中气药。故凡一切血证,阴虚阳无以附,而见血枯、血燥、血闭、血脱等证,则当用此主治。”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血生,故又臣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与熟地黄配伍,则有补气生血、阳生阴长之效。《本草正》云:“人参有健运之功,熟地禀静顺之德,此熟地之与人参,一阴一阳,相为表里,一形一气,互主生成,性味中正,无逾于此。”佐以白芍养血益阴,以助熟地补血之力。白芍味酸,补肝藏血,与熟地黄配伍,有补而不失之妙。心藏神,血不养心,则心神不宁,故又佐以柏子仁、酸枣仁养心血以安神;煅龙牡镇潜以定悸;川芎行气活血,使之补而不滞。使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全方共奏养血和血、益气安神之效。

五、气血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法

气血两虚证临床常见胸部隐痛,周身乏力,气短,心悸,惊惕不安,头晕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沉弱无力。

本证可因劳倦内伤或久病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以致心经气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气随血脱,血脉失充,心失所养;或七情过激,思虑过度,暗伤气血等所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需要大量的气血濡养,方能保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故出现心悸、气短乏力、胸部隐痛;心主血脉,气血亏虚,血脉失于濡养,故见面色无华、头晕、舌淡、脉沉弱无力,心脉失养则拘急而痛。心藏神,心气血不足则心神不宁,故出现失眠多梦、健忘、惊惕不安。本证是胸痹心痛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证型,心经气血虚少是本病的根本病机。治以益气养血之法。以养心汤为基础方,药用人参、黄芪、山茱萸、枸杞子、川芎、当归、柏子仁、五味子、茯苓、远志、炒酸枣仁、炙甘草。【病案】王某,男,57岁,1999年6月15日初诊。病志号:99061524。左胸部隐痛,气短乏力,心悸,头晕,面色少华,眠差,舌淡苔薄,脉缓弱无力。心电图示:ST-T下降,心率56次/分。西医诊断为冠心病。证属气血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法。

处方:人参15g,黄芪35g,山茱萸、枸杞子、川芎、当归各15g,柏子仁20g,五味子15g,茯苓20g,远志10g,炒酸枣仁、炙甘草各20g,水煎服。

6月27日二诊:服上方12剂,诸症明显减轻,脉转有力,略有弦滑之象,上方加枳壳15g。

7月9日三诊:又服12剂,诸症基本消失,心电图大致恢复正常,心率达72次/分左右。继服上方14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益气养血安神是本病的治本大法。心主血脉、主藏血、主神志;心气充足,血脉才能流畅,心血充盈,神气方能有所藏附。《证治准绳》之养心汤乃治疗本证最为恰当的方剂,临证化裁,屡屡取得满意疗效。本例用方以黄芪、人参大补元气为君。当归、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养血安神为臣药;五味子并能收敛心气,亦能使补气养血之药补而不失;炙甘草能补中益气,亦为臣药之用。佐以山茱萸、枸杞子养肝补血;茯苓宁心安神、健脾运药;川芎调肝活血,并使方中药力补而不滞;远志安神,协助酸枣仁、柏子仁、茯苓,以助养心宁神止悸之效。全方诸药相伍,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使气旺血生,胸痹得除。

六、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法

气阴两虚证临床常见胸部隐痛,心悸,气短体倦,自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虚数无力。

胸痹气阴两虚证,临床上非常多见。本病多由于久病耗伤正气,气化功能低下,不能化生阴津,致气阴两虚;或素体阴虚,或热病伤阴,阴虚日久伤及于气,亦能致气阴两伤。更有因调摄失宜,治疗失当,过服耗气伤阴之品,而成气阴两伤者。治以益气养阴之法,以生脉散为基础方。药用人参、黄芪、麦冬、生地黄、五味子、炙甘草等。【病案】于某,女,65岁,2000年7月8日初诊。病志号:00070816。患冠心病2年,现胸部隐隐作痛,气短乏力,心悸,口干,手足心热,舌质淡红,脉虚数无力。心电图示:ST-T下降。辨证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法。

处方:人参15g,黄芪30g,麦冬、生地黄各20g,五味子、炙甘草各15g,丹参20g,水煎服。

7月20日二诊:服上方12剂,脉转缓,但仍无力,胸痛减,心悸少,口干除。

8月3日三诊:又进14剂,诸症悉减。仍时有心悸与心前区轻微隐痛,上方加炒枣仁20g,郁金15g。

8月13日四诊:服上方10剂,诸症基本消失。

按语:本证为典型的气阴两虚,故治以生脉散合保元汤化裁。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升阳,共为君药。以麦冬、生地黄为臣,养心阴,清心热,退虚热,除心烦。与君药相伍,使阳生阴长,气阴速生,补气生阴之力捷。方中五味子之性酸敛,与参芪相伍,一补一敛,可补敛欲耗之气,与麦门冬、生地黄相配,一滋一收,可补敛将竭之阴,用以为佐。丹参祛瘀生新,以除心痛。炙甘草既助君药益心气,又可调和诸药,以为佐使。全方共奏益气养阴之功。三诊心前区仍微痛,故加郁金行气活血,以止痛;时有心悸,佐枣仁养心安神。

七、气血阴阳俱虚证,治以补阳气养阴血法

阳气虚弱、阴血不足之胸痹临床常见胸闷或胸痛,反复发作,遇劳即发,心悸怔忡,气短,周身乏力,动则尤甚,自汗,盗汗,口渴咽干,畏寒喜暖,眩晕,面色无华,失眠多梦,舌淡苔少,脉沉细或结代无力。治以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常用炙甘草汤加减。

本证多由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气血亏虚,损及阳气与阴血;或久病阴阳互损所致。心阳不足,鼓动无力,胸中清阳失展,血脉失于温运,血行迟滞,痹阻不畅,故发为心胸闷痛;阴血亏乏,心脉失于濡养,亦可造成拘急而痛。阴血不能充盈于脉,阳气不能鼓动血脉流行,故脉结代或沉细。【病案】徐某,女,63岁,1998年3月2日初诊。病志号:98030256。患冠心病多年,现胸中闷痛,反复发作,遇劳尤甚。常心悸,眩晕,失眠多梦,气短乏力,自汗心烦,口干而渴,手足欠温,舌淡苔少,脉沉弱无力偶见涩结。证属气血阴阳俱虚,治以补阳气养阴血法。

处方:人参15g,黄芪30g,桂枝15g,生地黄25g,麦冬、当归、川芎各15g,丹参20g,炙甘草25g,石菖蒲、五味子各15g,酸枣仁、柏子仁各20g,生姜15g,大枣8枚。水煎服。嘱注意休息,切忌劳动。

3月8日二诊:服上方6剂后,胸闷轻,胸痛减,眠卧正常,心不烦,口不渴,脉略迟缓。上方去远志、麦冬,加附子10g。

3月20日三诊:又服12剂,诸症皆大减,脉较有力。

4月22日四诊:上方出入再服30余剂,诸症消失,后制丸剂调治2个月,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复发。

按语:本病气血阴阳俱虚者,必须分清气血阴阳之中何者为重,处方配伍斟酌加减,不使太过或不及方为得法。本例患者气血阴阳皆虚,但以气血两虚为重,故处方以补气为主,滋阴补血为辅,再兼以助阳之品。方中以人参、黄芪补益心气为君。炙甘草益心气,生地黄滋阴养血,当归、酸枣仁助生地养心血,共为臣药。麦冬养心阴,桂枝助心阳,川芎、丹参助当归养血活血,石菖蒲助桂枝温通心阳,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养心血安心神,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助阴阳气血之生化。全方诸药相伍,使阳气得复,阴血得充,则诸症自除。二诊时阴虚证已不著,故去麦冬,但脉仍迟缓,乃阳虚未复,故加附子协桂枝温经助阳。如此加减调理近三月而安。

八、心血瘀阻,治以活血化瘀法

心血瘀阻证临床常见心胸疼痛剧烈,痛如锥刺,发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心悸,常于夜间加重,亦可因怒而痛甚,或因冷而猝发心痛,舌质暗,有瘀斑,舌下瘀筋,甚则全舌紫暗,舌苔薄,脉弦涩或结、代或促。

本证的原因很多,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寒邪内侵,均可致血行不畅,瘀阻心脉,发为胸痹心痛。情志内伤,气机不畅,气滞而血瘀;饮食失节,肥甘生湿成痰,醇酒助湿碍气,食积碍气生满,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寒邪内侵,胸阳不振,寒凝气滞,则血脉瘀阻。《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血为有形之物,停蓄不动,则损伤脉络,故刺痛而痛有定处。瘀血内停,心失所养,故心悸,脉来时有一止。血属阴,至夜阴气盛,血行迟缓,故至夜加重。血得寒则凝,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