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3:23:3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模块一 备考指南

第1章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大纲

一、考试目标(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初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初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4.熟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2)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1)关注优化教学方法。(2)合理组合教学方法。(3)恰当选择教学媒体。

4.设计教学过程(1)设计明确的教师活动。(2)设计合理的学生活动。(3)设计恰当的测评题目。

5.形成完整的教案(1)掌握教案的基本形式。(2)掌握教案必备的组成要素。

三、试卷结构模  块比  例题  型单项选择题地理科学知识与运44%用材料分析题简  答  题教学知识与运用21%材料分析题简  答  题教学设计35%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约33%合  计100%非选择题:  约67%

四、题型示例(一)单项选择题

1.形成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

C.地势高低差异  

D.下垫面性质差异

2.《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出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下列两题。(1)前30名城市中,拥有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有

A.辽、鲁、苏 

B.苏、浙、粤 

C.浙、闽、粤 

D.苏、浙、皖(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投资环境 

B.旅游资源

C.城市景观 

D.生态环境(二)简答题

1.举例说出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有人说“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应该要求学生多记地名。”你是否赞成这种说法?为什么?(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初中课堂教学导入片段,回答问题。

某地理教师在讲述地球上的五带时,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介绍了不同经度地点上的时刻不同,各个时区的区时不同。这一节课要讲不同纬度地带的气候不同。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我们了解地球上有哪五带、五带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五带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这些特点,为以后学习世界的气候打好基础”。

问题:

①请就这堂课的导入方式予以评述。

②地理课的导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2.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沙漠边缘的一些农场,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已有1万多平方千米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塔里木河沿岸的天然胡杨林,近20年来,林地面积已缩小一半,18万公顷的林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材料三: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湖附近的灌木梭林,近几十年已缩小了约30平方千米,导致1.2万公顷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

问题:

①描述图中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

②分析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四)教学设计题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是:“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材料二:“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图:图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

问题:(1)写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植被类型等方面的自然地理差异”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2)说明教学目标设计意图。

第2章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备考技巧

一、做好复习笔记

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很多,考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几乎遍及教材各有关章节,学科知识中还有部分是超出教材范围的,而且题型变化较多,要记忆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平常的复习时,一定要善于把握重点,讲究方法,最好能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巩固知识,做好应试准备。

1.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做摘要笔记,概括其要点,提纲挈领,提炼出全书的内容和逻辑结构,同时,还要结合教材的详细内容,举一反三,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认真研读,做到真正吃透,这样才能把握教材的脉络,抓住重点。

2.在教材的相应位置做好眉批笔记,可圈可点,可增可减,边看边做。这一过程既是读书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

3.对所学内容做好心得笔记。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对比、分析、体会等随手记下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制定复习计划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复习是中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因此,制定一个适宜的复习计划,严格规定每天的作息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制定一个良好的复习计划,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掌握学习的一般规律。以背资料为例,背资料要长期背才能记住,短期背大量信息是很难记住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第一天猛背,第二天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然后埋怨自己笨的原因。“少而精”是人类大脑记忆信息的方式。世界最新记忆科学研究再次证实,即使短期记忆也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一旦违背了这种原则,那么复习计划自然难以奏效。

2.复习任务要明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提出明确目的和要求,如今天晚上记忆15个生字,明天下午熟记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复习目的,会使大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外界信息反应敏捷,记忆清楚。实验表明,围绕目的和要求,集中注意力阅读两遍材料,比随随便便读10次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在复习某些材料时,应抱有“下决心记住,执意不忘”的目的与想法。当然,也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快。

3.运用正确的复习方法。比如分散复习法,将复习分配在几天、几周内,分段去完成复习任务;又比如交叉复习法,将语文学科知识部分与教学部分交叉起来复习,避免过度劳累等。

三、掌握考试技巧

考试技巧是考生有能力驾驭考试的表现,它能帮助考生在面对规律性题目是应对自如,发挥出超常水平。因此,了解考试的技巧,并在日常练习中反复使用,能有效地提升考生的信心与实力,尽早适应考试的节奏。

1.考前准备

考试前一天,去熟悉一下考场环境,将考试必需品(包括准考证、身份证、钢笔、圆珠笔、橡皮、尺子等)集中到一起,以免赶考时忘掉,同时要记得考点地址、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以免出现不应有的差错导致迟到而影响考试情绪。

2.稳定情绪

进入考场以后,首先要稳定情绪,认真填写卷头,检查试卷印刷质量,如遇不清、错印、漏印、破损等情况,举手报告监考老师。

3.审明题意,弄清答题方向

审题对于回答各类试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正式答题前,要仔细地逐字逐句地搞清题目的含义,尤其是对那些意思相近的词或字的不同含义,要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弄清题意后,确定答题方向,再认真按要求作答。

4.答题要规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对主观题型,切忌动笔就写,信口开河。应在答题前理出思路,拟定一个结论性的要点,然后才动笔作答,避免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得不到分数却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答题时,注意规范和条理,答案要准确、简洁、明了,并注意逻辑顺序。

书写也要规范,不可用网络字,忌潦草、勾勾划划,保持卷面整洁。

5.先易后难,尽量少留空白

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保证时间的合理分配。容易的题目先把分数拿到手,做完整个试卷后再回头将难题攻克,不轻易放弃是拿高分的关键,能解几步就写几步,争取分步得分。但注意不要仅仅为了填充空白而漫无边际乱写一通(胡乱作答,会影响判卷老师对你的水平的判断且浪费时间)。

6.认真检查,确保无误(1)认真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2)字母、符号是否准确无误;(3)计算结果是否正确;(4)整个试卷是否有会做而忘了做的漏题,等等。

在确信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交卷,以保证较高的成功率。

模块二 核心讲义

第一部分 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考试目标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第1章 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考纲提要

1.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

3.会运用地理科学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一、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一)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

1.农牧业产生以前的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原始共生(1)距今1万年前的古人类是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人类活动仅仅是自然环境复杂系统中的一部分,完全遵从着自然界的组织原则。(2)火的普遍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这时的自然环境基本属于原生自然环境,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保持着原始的共生。(3)人类通过生产活动,逐步认识周围的环境,从而积累了早期的地理知识,进而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4)这一时期,人类以敬畏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对于险恶的自然环境,人类只能采取逃避、祈祷的方式来求得心灵的慰藉,根本无力与大自然对抗。(5)人类的天命思想主要以图腾崇拜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太阳、神鸟、动物、植物等为主要信仰,依托于外在客观的力量。

2.原始农牧业及小农经济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1)旧石器时代以后,人类的技术发展又经历了青铜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农业正式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原始农业开始出现。(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土地进行积极有意识的开发,但技术和工具的有限性使人地关系处于一种总体协调和部分矛盾的局面。(3)总体看来,人类活动仍然遵循着自然界的组织原则,没有破坏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自然环境的水热结构和地球化学联系也得到了良好的保存。这属于人类顺应自然环境的阶段。

3.工业革命阶段——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1)背景概述

①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农业经济时代变为工业经济时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劳动,矿石燃料的动力取代了畜力,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

②人口以空前的速度增长,导致物质需求不断增加,人类向自然环境索取得越来越多,将越来越多的生产废弃物和生活排泄物返还给环境。

③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农业经济占主导的时代,能量的多种转换方式取代了单一的生物学方式。(2)存在问题“改造论”成为当时的主导哲学,大改造了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

①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

②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超过了人类发现替代资源的速度;

③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对污染的自净能力;

④不可逆的环境退化程度超过了人类建设新环境的速度。

工业革命导致人类文明的进步,多是以牺牲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此时的大改造所形成的次生的自然环境远不是理想的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多表现出“互害”的状态,人地矛盾开始日益尖锐。

4.向建设理想环境的过渡阶段——谋求人地协调,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1)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①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把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自此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②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将环境问题与发展联系起来,明确指出目前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上,人类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话,就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按《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当代人的发展不损害后代人发展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以下内容:

①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最终解决环境破坏和贫困加剧之间的恶性循环,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②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伦理的角度提出了代与代之间的公平概念。

④它强调全球范围内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公平,即代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a.代内公平;

b.代际公平;

c.责任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具有持续性。人类的发展应是一种社会、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不是最终导致社会、经济停顿甚至衰退的过程。

③共同性原则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也只有一个。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单独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全球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二)人地关系的发展现状

1.人地关系研究的不同学派

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是近代地理学产生的起源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也称或然论)、文化景观学(或称为文化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是地理学中流行的聚焦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不同学派。

2.科技发展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1)通过实地考察、定位试验观测、实验模拟与分析等,人们对地球自然界的认识日益深化。(2)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具有对时空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能力,并能产生和发现新的信息,为区域开发和宏观决策服务。(3)对地观测系统的建立与全球准同步动态监测成为现实,使人类有能力对全球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综合集成。

3.全球环境问题突出

20世纪下半叶,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环境污染等全球环境问题不断暴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荒漠化等问题,已分别制订有关国际公约,开展合作。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冷静反思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寻求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即可持续发展。(三)人地关系发展的新模式

1.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1)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2)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增强,开展全球研究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应及时对地球的重大环境问题继续深入研究,揭示地球表层格局与过程演化及其耦合,预测其未来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2.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机理(1)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的协调与均衡,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2)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需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理,以预测其发展趋势,拟订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信息化、全球化改变了时空观念,对区位论提出了挑战。

3.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1)错误的环境伦理“人类中心论”只看到人的利益,无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在实践活动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从而威胁着人类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2)正确的环境伦理

人与自然是休戚相关的,人们应当用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界的有效维护,不是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应用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合理变革,以维护自然界的有序结构、平衡状态和再生能力

二、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一)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环境(1)定义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2)构成

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地貌、气候、水、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3)分类

根据其所受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差别,地理环境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①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的、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环境,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

②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环境,如农业、工矿、城镇等用地。

2.地球表层(1)定义

地球表层是由地球诸多圈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开放的复杂大系统。(2)范围和界限划分

由于地球表层本身的过渡性、模糊性以及地理学工作者所认识和研究的程度等存在着差别性,所以人们在地球表层的范围和界限的划分方面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

①早期地理学家认为地球表层上界是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海平面上25km),下界位于震源所在的深度(地下70km左右)。

②现代多数地理学家,特别是自然地理学家认为其上界在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界为沉积岩石圈底部,厚度约30~35km,其主要依据是:

a.对流层顶部是大气圈的物质成分和物理性质明显分异的界面之一。

b.沉积岩石圈底部基本是外营力——太阳能作用的最大深度。

c.在这个厚度内,太阳能是最根本的能源,发生多次转换和传递而使地球表层各部分和各要素发生紧密联系。

③20世纪80年代,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从系统论角度明确提出,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的观点。这一观点反映了地理学理论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需求,是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系统思想的体现,成为我国地理学界普遍接受的概念。(二)地理学的几种重要观点

1.区域学观点

代表人物为德国的赫特纳以及深受其影响的哈特向。他们主张地理学应该着重于空间分布体系与区域分异的研究,并以地理学的区域性这一中心思想贯穿于对地理学的性质、内容、研究方法、思考原则的认识之中。

2.空间分析观点

以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研究作为出发点,借用网络模型及几何拓扑方法,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及组织规律。以英国剑桥学派的核心人物哈盖特、威尔逊以及美国的阿伯勒、劳依德等为代表,企图用抽象的分析去揭示地理学统一遵守的空间范式。

3.景观学观点

以研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发展与演变为基本主旨,形成对地理学的基本认识。地理学家索尔为这一观点的倡导者之一,这一学派被称为“伯克利学派”,他们希望对地球表面上人类痕迹的特征寻求合理的解释。

4.生态学观点

不少地理学家曾经设想,地理学应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认为人类的社会和文化都是自然环境作用下的产物。

5.区位论观点

从经济学原理出发,以研究“成本一利润”关系的空间效应为中心。该学派起源于德国,由杜能、韦伯进而到克里斯泰勒,一脉相承地完善和发展了区位论观点,以后廖什、伊萨德等又进一步发展了“空间经济学”,在现代地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6.计量学观点

一些地理学家在20世纪50~60年代利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地理环境中广泛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并在地理界形成一股国际潮流,即“计量革命”,其领袖人物加里森、默卡梯、哈格斯特朗等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华盛顿小组”、“隆德学派”、“剑桥学派”等学派也得到了国际地理界的承认,他们在地理学中的作用受到了高度评价。

7.系统论观点

系统科学所阐述的原理及解释方法完全适用于地理环境中各类要素间的复杂关系,它为地理学本质的揭示以及地理学规律的探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三)地理学的基本思想

现代地理学的主要思想,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空间观念、因果关系思想、地理过程思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区位思想和地球观等。

1.人地关系思想(1)地位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是地理学的主导思想(2)内容

人地关系思想包括“地对人”、“人对地”的思想。其萌芽极早,在19世纪末的拉采尔时期,这种思想达到鼎盛。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念被提出,主要思想为人口、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是人地共生论新的体现。

2.空间观念

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空间性是地理科学的属性:(1)古典地理学时期处于现象空间认识阶段,当时所研究的空间只是“它在哪里”,即空间位置,不探究分布规律;(2)近代地理学时期进入形态空间认识阶段,地理学所研究的空间集中于空间分布、空间规律的研究;(3)现代地理学时期达到了系统空间认识阶段,将地球表层空间系统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对于分布、分布规律以及成因的认识借助于空间结构模型。

3.因果关系思想(1)1909年,法国地理学家马东南出版的《自然地理学》一书中写到,洪堡是阐明“独特的科学”的地理学两条基本原理的第一位学者。这两条地理学体现的第一个思想为整体性思想,而第二个思想为因果关系思想。(2)因果关系思想,即在地理研究过程中,探索原因和追寻结果,既要明确原因,又要探究结果,承认地理现象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因果联系。

4.地理过程思想(1)地理过程思想

地理过程思想是指地理学家从时间的角度去观察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通过这一动态的过程思考目前所发生的地理问题,这是时间尺度与视角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体现地理过程就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过程。(2)具有地理意义的过程

具有地理意义的过程主要有气候过程、地貌过程、水文过程、生态过程、空间经济过程和其他的人文地理过程。这些地理过程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与地球表层关系紧密,是陆地表层系统最基本的地理过程。

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想,即指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人类应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念,也可以称为系统性思想或综合性思想。(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思想,即指自然地理环境客观存在着差异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区域,人们应持有差异性的观念去正确地认识与理解地理环境。

6.区位思想(1)传统经济地理学将区位作为“地点概念最终表现为空间诸关系浓缩”,提出之后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2)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廖什的“市场区位论”,把在地理学中引进、运用数学的方法推向深入,使地理学由解释性描述进入确定性解释地理现象的阶段。至此,区位论不但由局部的区位论发展成为一般的区位理论,而且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核心主流学派,与当时的环境学派和区域学派一同成为构建传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地球观(1)含义

地球观指人类对地球的位置、形状、结构、运动状态、演变过程的正确认识。(2)基本表现

地球观的基本表现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即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①通过太阳系模式图认识地球是宇宙中银河系下太阳系中位于接近太阳的第三轨道上的行星,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树立地球的空间位置观;

②通过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动轨道的倾角、质量、体积的同类同型比较,突出地球的普通性,树立地球的物质观;

③通过地球上存在生命,树立地球的特殊性;

④通过地球的运动特点,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方向、轨道、中心轴、速度、周期的介绍,认识地球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运动的,而且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树立地球的运动观;

⑤通过地球内外圈层结构的介绍,认识地球的物质结构,即由内向外是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及介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之间的生物圈,树立地球的物质观、空间结构观。

三、地理科学的基本方法(一)概述

1.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即地理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运用的独特的科学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它不仅特指地理特色浓郁的地理观察法、区域比较法、野外调查法及区域综合分析法等,还包括其他一般科学方法,如资料和事实处理方法、实验方法等。

2.地理方法的发展阶段

地理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1)古典地理学时期,以肉眼观察、探险为基础,运用原始的归纳与逻辑方法,采用文字描述方法为主;(2)近代地理学时期,利用航空摄影技术、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望远镜的观察法、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运用描述法与比较法收集、整理、分析地理资料;(3)现代地理学时期,利用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的结合,出现综合集成法,试图把地理学纳入一个更加理性的学科范畴之中,逐渐演化成新的地理方法论体系。(二)地理学采用的研究方法

随着学科的发展,地理学方法发展迅速,方法种类也丰富起来。

1.调查、观测、描述、地图表述(1)调查、观测:调查和观测作为获得经验事实的方法,是自觉、能动地对处于自然状态的观察对象,如野外地理事物进行随机的或系统的调查和观察。(2)描述:一些地理学者认为地理学仍需确定性的解释性描述。(3)地图表述:

①地图表现方法或地图语言是地理学有别于其他大多数学科的独立的、在许多方面优于文字描述的表达方式。

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观察与分析技术有很大进步,出现大比例尺地图、航空摄影采集地理资料、雷达和红外成像技术、电子计算机、卫星图像等。

2.比较与分类(1)为鉴别、区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需对观测、调查与实验的结果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在部门地理学中,诸多研究是借助于比较方法进行的。(2)比较地理学以区域比较为基础,至今有些地理学家仍认为它所揭示的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

3.类比、归纳与演绎(1)类比推论:是提出科学假设的重要途径,但结论需实践检验。(2)归纳法:在近代地理学中普遍应用于判明因果联系。从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演绎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亦为地理学常用方法之一。(3)地理学常用的方法:由类比提出新的思想,经过演绎、归纳和实验验证而成为崭新的科学理论。

4.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地理学常用的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与上述方法密切联系、互相渗透。是加工、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以揭示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在地理研究中起着积极作用。

5.实验(1)近代地理学借助于仪器或建立定位或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控制或模拟,以便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获得经验事实。(2)实验有定性、定量、对照、模拟等方式,有助于对地理现象的认识进行简化、纯化、强化与深化。近年来提出的实验地理学方向使实验方法赋予了地理学新的生命力。

6.横向科学(1)20世纪40年代开始崛起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以及目前已发展到的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都是横向科学。(2)它们所研究的对象不是某种特殊的运动形式,而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某个特定的共同方面,主要是结构、属性、功能和数量方面,横向延伸到各个领域,并把乍看起来很不相同的科学,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地沟通起来,在现代地理学研究中尤为明显。这些新的横向方法论促进了各类部门地理学的发展。

四、运用地理科学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一)地理学研究的程序和模式——传统的经验归纳模式

传统的研究程序主要是指一般科研人员所遵循的一种常规程序,它通常都采用归纳方法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程序一般都包含以下的基本环节和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选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需要性原则:是否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国民生活所需要,是否符合科学技术本身的需要,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的总趋势。(2)可能性原则:是否有条件完成该研究,如果自身能力相距甚远,则不会成功。(3)发展性原则: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课题,以推动科学的发展。(4)经济合理性原则: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满意的科研成果。(5)发挥优势原则:选择课题是否在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范围内,是否能引起自身的兴趣和同行们的兴趣。

2.积累知识,搜集资料

积累与选题相类似的或者接近的研究材料,吸收、借鉴、学习已有的研究成果。搜集的方法多种多样,搜集时注意辨别材料的真伪。

3.实验(1)比较实验:是为了寻找或确定两种以上的事物或事件的优劣、异同,利用比较方法进行的实验。(2)定性实验:是为了判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属性、结构、功能、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所进行的实验。定性实验是为了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3)定量实验:为了认识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和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而安排的实验。(4)析因实验:为了寻找引起事物某些变化、某些现象、某些结果的原因而进行的实验。(5)模拟实验:在研究工作中,由于研究对象不允许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而采用模拟的方法把研究对象模型化,然后通过在模型上进行实验间接地认识研究对象。(6)判决实验:为了检验科学理论和科学假说的真伪而设计出的一种特殊的判决性实验,它的实验结果对于确定一个理论的真伪有决定性的作用。(7)对实验的要求

①科学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出现相同的实验结果;

②要求把深刻的理论思维贯穿于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结果的理解等各个实验环节中。

4.抽象、概括、判断、推理(1)科学抽象

是人们从现象之中抽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以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的一种方法。科学抽象的过程就是运用正确的理论思维对观察、实验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2)概括

对材料进行概括形成概念。任何概念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都是对事物的普遍的、本质的认识。(3)判断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模式。从判断发展到推理,这既是人类认识的深化,也是人类思维形式的进化。(4)推理

推理是比判断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它是内部矛盾的展开,揭示了各个判断之间的必然联系。通过推理,可以从现有的知识中推出新的知识,从而扩大已有的认知成果。

5.提出假说理论

在科学研究中,提出假说理论通常是研究程序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假说是一种以假定的想法为基础的知识或理论,它是对事物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为基础的一种新的说明方式。(二)地理空间思维及其实际运用

1.地理空间能力及其构成要素(1)含义

空间能力是人类智能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人类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概念和思想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2)构成要素

认知心理学家所研究的空间,仅仅限于小尺度(桌面)空间,关注的是空间认知过程。地理学家认为,地理空间能力也应该包括空间定位、空间视觉化、空间关系等几个既不同又相互联系的要素。

2.运用GIS培养学生空间能力

地理空间能力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能力,也是中学地理的教学目标之一。运用GIS进行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使得复杂的空间关系和空间格局变得容易理解,在具体的情境下解决特定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需要。(三)运用地理思想方法研究地理问题

1.地理思想方法的含义

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事物和现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思想和方法,基于地理思想方法,发现、解释、提炼和总结地理学科自身特有的教学规律与原理,对认识和把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

2.地理思想方法的意义(1)将地理思想方法推演开去,提出基于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提炼有关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策略、原理,依次构建地理教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掌握地理学科本身的知识、思想和方法,而且能够使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更加深入。(2)地理思想方法能够为提出具有基础意义的地理课程与教学问题提供方向性的引领,从而为确定基本的乃至重大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奠定基础。

第2章 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理论

考纲提要

1.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

2.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

3.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基本概念是将地理知识联系和统一起来的基础,是构成地理学及其有关分支学科知识体系的骨架。最基本的地理学概念可以概括如下:

1.地理位置(1)概述

地理位置一般用来描述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关系。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对地理事物进行定性、定量、定位,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时空属性和相关特征。(2)分类

①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

②按照地理位置的功能性质来分,可划分为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等不同的功能性位置。

2.区位(1)概述

区位是任何地理研究都要遇到的首要概念,它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重含义。在空间结构研究中,相对区位的作用更为重要。(2)注意点

在使用区位这一概念的时候,应特别牢记以下四点:

①良好的区位可以促成某些特殊活动的发展,如某些特大海港的发展;

②某一活动在某一区位的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区位相关活动发展,这是区位的乘数效应;

③最好的区位也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④绝对区位有时也能反映某些地理特征,如不同纬度的气候变化等。

3.区域(1)概述

区域是地理研究的最基本单元。(2)注意点

在使用区域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分清区域单元的层次,区域层次不同,其包含的要素不同;

②要注意在更大区域内,次一级区域的相对位置是处在核心区还是边缘区;

③要注意区域间的相互联系。

4.景观(1)概述

在许多情况下,景观、环境和空间结构是可以相互替换的。(2)注意点

使用景观概念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许多现存的景观是古代景观的遗迹,如冰川地貌等;

②景观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被大大改变;

③人类活动可以创造出全新的景观;

④经济繁荣不仅会增强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同时也会影响自然环境。

5.时空耦合

时间和距离是贯穿地理研究的动态要素。使用时空耦合的概念意在阐明技术变化对空间结构的影响。把时间和距离视为一个因素,是因为时间和距离在空间结构的研究中常常是等价的。

6.循环

循环概念可以用来分析许多地理过程,如土壤形成过程、大气循环过程以及贫穷产生拥挤、拥挤导致贫穷的循环过程。循环分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且循环可以被人为影响打破。

7.相互联系

要对地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常常必须首先研究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此外,地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引入了一些较新的概念,如:(1)机制。机制是地理研究能否深入进行的关键。只有摸清了某一过程的机制,才有可能较好地利用或改变这个过程。人口迁移理论和板块学说都属于一种机制性研究。(2)网络。许多地理现象都有网络结构,如交通线路、河流分布等。网络分析要侧重于网络结点的分析以及网络变化所引起的空间结构的变化。(3)等级。等级分布几乎到处存在。如区域等级,有大小之分;聚落存在等级,依其规模和功能布局;不同社会和经济条件也能孕育出不同的组织等级等。因此,地理研究中要注意等级分布现象。(4)模型。模型指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所构成的一种格局,如能源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模型等。对模型的研究有助于对区域差异和区域分类的研究。(二)地理学的基本理论表1-2-1  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理论名称逻辑过程成熟状态地理环境整归纳、演成熟,但方法论不够完善体性绎自然地域分归纳、演从单纯的地带性分异演变到现有的地异理论绎域分异理论,成熟土壤发生学归纳土壤形成的发生分析,比较成熟理论地理区域理目前只有各种分区的划分理论,通论归纳论研究刚刚开始,成熟地理轮回理归纳、演地貌发育的第一理想模型,成熟论绎古典区位理归纳、演包含各种区位理论的不同级别理论模论绎型,成熟演绎、归服务中心和城镇分布的理想模型,成中心地理论纳、类比熟重(引)力归纳、类此理论具有一定的通用性,需要进一作用理论比、演绎步的检验,比较成熟人地关系理归纳、演地理科学的核心学说之一论绎地理演替理归纳、演地理事实基础坚实,理论研究尚不成论绎、类比熟地理系统理归纳、演起步较晚,地理科学主流,系统科学论绎、类比理论研究是方向,逐渐成熟(三)地理过程

1.含义

地理过程知识强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时间性,即地理事象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过程。

2.内容(1)主要包括

地理过程主要包括各地理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演变过程,即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貌的发育形成过程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变。(2)具体包括

地理过程具体包括大气受热过程、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过程、全球性的大气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局地尺度的天气系统(锋、气旋与反气旋)、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河流地貌的发育(河谷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变等自然地理过程,突出体现了地理事物与现象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运动中的地理过程思想。

地理过程不限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同样存在这样的特点,而且这种变化存在多种形式。

3.初中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1)“地理1”模块

以自然地理过程为研究重点,是初中地理过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选择大气过程、水文过程、地貌过程等随时间呈现明显动态变化的自然地理过程,主要体现了过程知识的这一时间特点。(2)“地理2”模块

过程知识以人文地理过程为研究重点,在前者基础上选取人口和城市化两大空间经济过程,但重点不再放在运动过程上,而是侧重运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上,以体现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这两个最终目标。(3)“地理3”模块

以区域发展为研究内容,所蕴含的过程知识为区域地理过程,更加偏重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地理事物随时间变化特点不明显。

二、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共同组成的。

2.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或者简单汇集在一起,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互相渗透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是一个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范围广阔而巨厚的复杂的开放巨系统。这个巨系统中,一个或一些成分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是个完整统一的整体,但这个整体的不同部分,在不同尺度、不同区域,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特征差异。例如:我国东南部湿润多雨,而西北地区干旱少雨。

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1)定义

地理环境整体及其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至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作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以至于地球表层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2)基本影响因素

地域分异是有章可循的,其基本影响因素有两个:①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②来自地球本身的地球内能。(二)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众多要素对气候要素的影响为例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包括平均状况和极端变化,通常用气温、降水、气压来表示,这称为气候的三大要素。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

1.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是以短波辐射为主的电磁波辐射,而大气的主要成分吸收不了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则是一种长波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与地表获得的能量大小有关。(2)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并且会随着季节变化,是造成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太阳辐射是大气获得热量的根本来源,是气候形成的基本因素。(3)地表获得太阳辐射总量的影响因素

地表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假如不考虑大气和地面高差的影响,则主要取决于太阳高度、日地距离和日照时间。

①太阳高度与纬度有关,即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赤道地区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极地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

②日地距离和日照时间与季节更替有关:夏半年,获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在北回归线附近,由此向极地和赤道逐渐减少;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南回归线,这是造成冬半年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原因。(4)热量带划分(天文气候带)

假如不考虑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根据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地球上可以分为七个热量带:

①赤道带,在南北纬10°之间,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大,太阳辐射最强,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

②热带,在南北纬10°~25°之间,夏半年受热最多,回归线以内一年两次获得太阳直射机会。

③副热带,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无太阳直射机会,热量的获得比热带少,但比温带高。

④温带,位于南北纬35°~55°之间,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⑤副寒带,位于南北纬的55°~60°之间,昼夜长短差别大,但无极昼、极夜现象,是温带与寒带的过渡地带。

⑥寒带,位于南北纬的60°~75°之间,在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太阳辐射显著减少。

⑦极地,在南北纬的75°~90°之间,太阳辐射最少,昼夜长短差别最大,在极点半年为昼,半年为夜。

上述各热量带主要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来决定的,所以又称天文气候带。实际上,地球上某一地区的气候类型受到地理纬度及其他诸多地理因素的影响。

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是一个地区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大气环流使热量因纬度分布不均的差异减小,并且调节了海陆之间的热量,使大陆得到水分。(2)大气环流在水分循环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分配。

3.下垫面(1)海陆分布

海洋与陆地两者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吸收、反射、传递都不同,从而对气温、大气、水分和环流都有影响。一般地说,受海洋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都比较小,冬暖夏凉,降水丰富,降水年内分配均匀,这样的气候称作海洋性气候。相反,地处大陆内部的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夏季暖热,冬季严寒,春温高于秋温,全年降水量小,且集中于夏季。(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是指大规模的海水沿一定方向的流动。洋流又以流动方向为依据,分为暖流和寒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称为暖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称为寒流。洋流传递的热量是相当可观的,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有减温减湿的作用。(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①山脉走向对气候的影响

高大的山脉往往是气流移动的屏障,同时又起到抬升气流的作用,致使一山之隔,气候悬殊。例如,我国东西走向的秦岭,是我国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即秦岭以北是暖温带、温带气候,以南属亚热带气候。

②山地坡向对气候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也对降水有显著影响:迎风坡降水明显高于背风坡,而在同一坡向,降水量也随着高度而存在差别。

4.人类活动(1)人类在能源消耗及各种电气设施的使用中,所产生的废热被释放到大气中,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温度。(2)人类向大气释放的各种废气,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还改变了大气成分的构成比例,进而改变了大气的热力性质,并引起气候的变化。(3)人类的许多活动,如城市建设、耕作、伐木、造林、灌溉、修建水库和开采矿山等,都对下垫面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下垫面的变化造成了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进而对整体气候产生影响。

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大体上有13个,其中热带地区4个、亚热带地区2个、温带地区3个、亚寒带1个、寒带3个,分布如表1-2-2、图1-2-1所示。表1-2-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气候带分布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带南北纬10°之热带雨林赤道低压带全年高温多雨间气候南北纬10°至热带草原赤道低压带和信全年高温,干热南北回归线之气候风带交替影响湿季明显交替带间南北纬10°至海陆热力性质差全年气温高,热带季风北回归线之间异和气压带、风有明显的旱、气候的大陆东岸带的季节移动雨季南北纬10°至南北纬30°之热带沙漠副热带高压带和全年炎热干燥间的大陆内部气候信风带交替影响和西岸亚热带季南北纬25°~冬季低温少风和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35°之间的大雨,夏季高温性湿润气异陆东岸多雨亚候热带南北纬30°~冬季温和多地中海气副热带高气压和40°之间的大雨,夏季炎热候西风带交替控制陆西岸干燥南北纬35°~冬季寒冷干温温带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55°之间的大燥,夏季高温带气候异陆东岸多雨南北纬40°~冬寒夏热,干温带大陆60°之间的大大陆气团控制旱少雨,年较性气候陆内部差大南北纬40°~温带海洋60°之间的大西风带影响终年温和湿润性气候陆西岸亚南北纬50°~亚寒带大冬长严寒,夏寒70°之间的大极地气团陆性气候短温暖带陆纬度高,太阳辐寒北半球极低附苔原气候射弱,冰洋气团全年严寒带近的大陆沿海控制纬度最高,太阳南北半球极地辐射弱,受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附近的内陆气团和冰洋气团控制气候垂直变化高大的山地、高原山地地势高、地形起明显,气温随高原气候伏大高度增加而降低图1-2-1  世界气候类型图

第3章 地理科学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考纲提要

1.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的能力。

2.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

一、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的运用(一)地图及其运用

1.定义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面上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通过缩小、概括和简化,用符号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要素

一幅地图通常包括三大要素:数学要素(比例尺、经纬网、控制点等),地理要素(水体、地貌、土壤、植被、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等)和辅助要素(方向、图名、图例、附表等)。

3.地图上的比例尺(1)定义及公式

地图的比例尺是指实际测量的地面距离缩小成图上距离的比率,可以解释为:图上距离/实地水平距离。通常把比例尺的分子(图上距离)化为1,分母(实地水平距离)就是1的倍数。因此:图上距离=实地水平距离×比例尺实地水平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分母(2)比例尺的大小指标

比例尺是衡量地图内容详略程度的数量指标。比例尺越大,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小,说明其缩小的倍率不多,其所反映的实地内容较详细;比例尺越小,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反映实地内容较简略。(3)比例尺地图的不同叫法

通常,把大于1:100000的地图称作大比例尺地图;把小于1:1000000的地图称作小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000,大于1:1000000的地图称作中比例尺地图。(4)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①数字式:如1:50000或1/50000。

②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段直线,将其分为若干厘米,并注明1cm所代表的实地距离。

③文字式:在地图上直接用文字说明1cm代表实地距离多少。

4.地图上的方向(1)有些地图上标明了方向,常常采用箭头所指向的方向为“北”。如果地图上没有指向标,则可以默认面对地图,我们的上方是北,从而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来判别方向。(2)在画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可以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粗略地表示东西方向。

5.图例和注记(1)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三大要素之一,是地图不可或缺的部分。(2)图例

一般的地图是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等符号来表达相应地理事物的图形,图例就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的说明,查看地图、绘制地图时均需要熟悉图例。(3)注记

地图上还常用一些文字和数字同地图符号相配合,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以及山高、水深等数字,都称作注记。

6.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和相对高度多是用来反映地面高程的术语。(2)海拔

地面上某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作该点的海拔,或称绝对高度。我国大地水准面选定青岛验潮站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即我国大地的高程是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零点起算的垂直距离。

一般情况下,在地图上所标注的高程,都是指该地的海拔。(3)相对高度

陆地上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作相对高度。(二)地理图表的判读策略表1-3-1  地理图表简介图类型判读策略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