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7 01:12:45

点击下载

作者:文传浩,程莉,张桂君,李颖慧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试读:

前言

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而研究生是未来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这就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偏低的事实,使得多数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竞争造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极大浪费,因而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新的路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一目标对高校加快转变传统观念、加快发展转型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精英教育时期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偏重于学术的工程型人才的理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新要求。并且,技术创新伴随产业结构升级,使得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正在演变成一个大的动态系统,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对学校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三峡工程是迄今唯一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巨型基建项目,是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并列的国家重大工程。百万移民涉及13个省,占全国人口1‰,移民安稳致富与民生和国家重大利益紧密相关。胡锦涛、温家宝专门就此做出重要批示;“十二五”规划将此列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将移民安稳致富作为三峡后续工作六大任务之首。能否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问题,关乎三峡工程巨大效益能否可持续发挥、关乎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特殊战略需求。要如期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高水平人才支撑是关键。因此,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了“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并大力推荐重庆工商大学来培养一批服务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的人才。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双面性让培养模式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校创建了集“教学机构、科研平台、特聘岗位、学会挂靠、学术交流平台、特色数据库”六位一体的良好学科优势,形成了“地域性、应用性、时代性、开放性”的鲜明学科特色,确立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建设目标,提出了培养具有深厚应用经济学理论功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涵盖了“8+4”的优势学科方向和特色研究领域,产生了在“科学研究、论文质量、资政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层次、科研平台评估”方面深远的国内外影响。另一方面,我校在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起步较晚、建设任务艰巨的问题。

因此,对于刚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普通高校来讲,研究和梳理近年来我校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做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以探索出一套完善和科学可行的适合地方普通高校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有助于为该校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也有助于提高该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能力与提升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质量。

研究创新性提出,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的建设目标是建立重庆市和西部地区“高峰”学科,长江上游地区“一流”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学科;提出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为“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科研能力为依托,实践应用为核心”的“复合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深厚应用经济学理论功底并掌握多学科复合知识,具备能应对长江上游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杂系统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出基于教学、应用实践、管理制度三方面的“六个五工程”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塑造与社会需求较好对接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与品牌。即,①探索“特色公共基础课+特色系统专业课+多学科特色方法课+交叉学科特色选修课+特色学术网络课”五板块有机结合的教学新模式;②构建“双师指导(学业导师与实践导师)+教学团队+学科队伍+科研队伍+实践队伍”五队伍有机耦合的师资新团队;③构筑“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术交流+论文调研”五环节有机衔接的实践新载体;④创建“读书心得+课程论文+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五形式循序渐进的科研新流程;⑤健全“学生自律+导师引导+辅导员开导+平台监督+学校约束”五主体职责分明的品行素养新体制;⑥形成“知识复合+双籍管理(研究生学籍与挂职单位职籍)+双重考核(学校学业考核与地区实务考核)+需求导向+协同集成(核心平台与相关学科平台、科研机构协同培养)”五要求协调并进的管理新模式。

研究认为,重庆工商大学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先行先试、成绩显著。研究生培养从一个专业形成多个二级学科竞相发展的态势,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所支撑的经济学学科在全国的地位逐年上升,其成就的关键在于学校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从师资建设与课堂教学、应用实践与学术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上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师资建设与课堂教学上,以教材为载体,影响力不断提升;师资结构逐步优化,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创新课堂教学形式,“移动课堂”走进地方。在实践与学术科研上,全面推进校地合作、聚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和科研观测点、促进五大帮扶行动顺利推进等,较好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实践锻炼能力。在科研上,围绕国家特殊需求,产生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和课题,部分学生成功申报创新项目,并获得挑战杯荣誉,学生独立创办刊物,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取得良好成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作为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平台,近年来,不断获批市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基地评估测评优秀,培养经验不仅在兄弟高校推广,也吸引了其他市外高校来访考察学习。

研究强调,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方面以改革创新谋深化发展,其深化改革和实践创新的思路值得借鉴,同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体制不健全,师资欠优势,研究方向聚集度不高,平台发展仍显滞后等问题。未来,针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我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谋略,大胆改革,以思想创新引领行动,以体制机制改革打通关键环节;必须夯实基础,注重细节,全面推进,以加强基础建设谋划高端布局,以精耕细作促深化发展。

编写本书的主要作者有,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文传浩教授,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程莉,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张桂君,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讲师李颖慧,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秦方鹏、张雅文,博士研究生滕祥河,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王钰莹。具体章节上,第一章为文传浩、吴华安、程莉编写,第二章为张桂君、吴华安编写,第三、四、五章为程莉、文传浩、李颖慧、杨文举编写,第六章为文传浩、程莉、李颖慧、张桂君、杨文举编写,第七章为李颖慧、吴华安、滕祥河编写,附件部分为秦方鹏、张雅文、王钰莹编写。全书总体框架体系及大纲由文传浩制定,负责各章节进展和进度,程莉负责统稿,最后由文传浩总纂定稿。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感谢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李特军同志对本书编写过程的关心和支持;承蒙余兴厚教授、任毅副教授、王崇举教授、杨继瑞教授多年来对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感谢他们在本书资料收集、整理,参与书稿讨论、写作等方面给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感谢重庆市移民局三峡办、万州区委区政府、万州区移民局等单位在研究生实践中提供的平台和帮助。当然,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重庆工商大学孙芳城校长和何勇平副校长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本书编写过程中使用到有关资料而因疏漏未能明确标注的有关文献作者,并请有关文献作者发现及时联系我们并及时更正。

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也希望本书成为我们与学界同仁继续就此深入交流研究的一个基础。另外,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尚处于探索之中,本书如有纰漏和不足之处,愿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2017年4年20日1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

1.我国研究生培养出现“同质化”竞争问题,需要探索新模式

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而研究生是未来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这就对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偏低的事实,使得多数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竞争造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极大浪费,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新的路径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我国研究生的培养中,由于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规格要求的区分偏多,而对培养学校层次的区分不够,使得只要拥有学位授权的单位,不论重点高校或一般高校都按相同或相似的目标进行培养。

在培养目标上,只要是学术学位都立足于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的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学术研究人才;而专业学位则都立足于部门或行业的实际需求,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偏重实践和应用,培养的是具有应用开发研究与设计能力、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培养方式上,主体学术学位人才的培养都以学校为主;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则更强调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

在学科基础上,学术学位研究生都侧重“学理”的学习和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则偏重“事理”的学习和研究。

在课程设置上,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都以理论课和研究性课程为主,强调课程的“学术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则以基础理论课程和应用性课程为主,强调课程的“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在师资配备上,学术学位的师资都偏重以高端学术人才为主,一般实行“单一导师制”;专业学位的师资则以行业前端人才为主,实行“双导师制”。

在适应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要上,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都重在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要中发现有关学理探究的新领域和新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重在解决社会经济产业部门的现实问题,促进社会经济产业发展。

在论文评价上,学术学位论文都强调理论性、创造性,侧重在理论发现和创新;专业学位论文则突出实践性、应用性,重在解决现实问题。

在规格要求上,学术学位人才都要求具备学术思辨能力、理论归纳能力、学科创新能力;专业学位人才则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发现问题、组织协调、提供方案等能力。

上述重“学位”而弱“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导致二、三类高校的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错位(包括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行为、培养能力供给即学位授权点供给方面的三个错位),从而成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范建刚,2005)。我国两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出现培养目标单一、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结构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相适应、招生计划与就业需求相脱节的三个突出的问题(李利华,2010)。结果导致研究生在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导师指导作用偏离、管理不规范(王志祥、许兰平,2009)等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塑造与培养质量提升。

2.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与高等教育对学校错位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正在演变成一个大的动态系统,职业岗位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一目标对高校加快转变传统观念、加快发展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精英教育时期培养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偏重于学术的工程型人才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要求。

3.我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条件的双面性让培养模式的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

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200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隶属商业部)合并而成,是一所经管文工法理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应用经济学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原重庆商学院的传统商科,先后建成区域经济学(2000,重庆首批),产业经济学(2006),应用经济学(2011)市级重点学科,以及应用经济学硕士点、市属高校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点(三峡库区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国家战略)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2012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分别居全国第28名(与重庆大学并列)和第30名。本学科队伍包含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重庆两江学者等65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占88%,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等全职海外归国博士6人。(1)创建了集“教学机构、科研平台、特聘岗位、学会挂靠、学术交流平台、特色数据库”六位一体的良好学科优势

①“1+3”教学机构:包括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和重庆金融学院。其中,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是重庆市唯一省部共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金融学院于2011年由黄奇帆市长揭牌成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②“3+3”科研平台:包括我校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社科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市社科基地区域经济研究院和重庆市产业经济研究院以及重庆市首批唯一社科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③“1+2”特聘教授岗位:重庆市区域经济学唯一“两江学者”以及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巴渝学者”特聘教授岗位。④“3+X”学会挂靠单位: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重庆市数量经济学会的会长、重庆市城乡统筹学会单位和挂靠单位,以及重庆市财政学会、重庆市金融学会等副会长单位。⑤“1+5”高端学术会议交流平台:近年来举办了包括“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等在内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十余次,形成了围绕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三峡库区安稳致富、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乌江流域特色经济走廊、嘉陵江流域生态经济带、金沙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等学术交流的“洼地”和窗口。⑥建有“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重庆市县域经济”“三峡库区安稳致富长期跟踪调研”等自建特色数据库,以及系列野外长期跟踪观测点。(2)形成了“地域性、应用性、时代性、开放性”的鲜明学科特色

经过30多年积淀传承,应用经济学紧密联系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发展实际,把握三峡库区安稳致富、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渝经济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时代脉搏,通过“科研助区、培训帮区、人才送区、资政援区、服务到区”五大学科行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形成了本学科“地域性、应用性、时代性、开放性”的鲜明学科特色。(3)确立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建设目标

围绕“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的总体要求,以服务三峡库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渝经济区-长江上游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为主线,致力于长江上游地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经过5~10年,把应用经济学建设成为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的“高峰”学科,长江上游地区的“一流”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学科。试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是“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科研能力为依托,实践应用为核心”,即“复合应用型教育”。(4)提出了具有厚重应用经济学理论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为指导,依托我校鲜明财经特色的多学科体系,地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的区位优势,重点研究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运行机制和规律,以及非经济活动的经济、社会效应,建设一批国家和市级精品课程、经济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和涵盖学士、硕士、博士(后)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厚重应用经济学理论素养并掌握多学科复合知识,具备能应对长江上游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杂系统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5)涵盖了“8+4”的优势学科方向和特色研究领域

应用经济学学科涵盖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商贸流通(自设)等8个优势学科方向和4个特色研究领域。①(三峡)库区安稳致富与流域经济:利用本学科所处的区位优势,围绕三峡工程衍生形成的系列应用经济及相关领域,尤其是后三峡时代与之伴生的库区安稳致富这一世界级难题和研究热点领域,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试图探索构建流域经济学等特色研究方向。②城乡统筹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围绕国务院批准成渝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成渝城市群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区域性国家战略展开系统深入研究。③长江上游地区现代服务业:围绕中央和国务院在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商贸中心、(功能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西部)创新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通过依托和继承原重庆商学院传统“商科”优势,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手段建设跨界融合的特色新兴领域,对长江上游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等作为重点研究领域,为助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撑。④长江上游生态产业与绿色发展:按照长江上游地区“大战略、大生态、大保护”生态文明战略要求,围绕长江上游地区三次产业内循环、外循环和大循环方面做出不懈努力,致力推动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和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战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区。(6)在“科学研究、论文质量、资政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层次、科研平台评估”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国内外影响

①科学研究实现重大突破。获得一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1JZD017)和两项国家哲社重大招标项目(11&ZD161、13&ZD156)以及该学科首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14AJY021);主持教育部基地重大招标项目11项,国家社科、自科、软科学、教育部等国家级项目76项,在地方高校中实属不易。②论文质量显著提升。在国际SSCI、SCI、EI期刊发表论文21篇,是上一周期的5倍。③资政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杨继瑞、王崇举、文传浩、杨文举等学术成果或决策建议被时任或现任领导人温家宝、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马凯、回良玉、黄奇帆等批示,三峡库区相关成果还被国务院三峡办聂卫国、全国人大环资委王鸿举等领导肯定。④人才培养层次取得跨越式发展。2012年,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重庆市唯一项目。2014年,人事部批准我校设立市属高校唯一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⑤科研平台评估再创佳绩。市级人文社科基地区域经济研究院在2014年全市综合评估排名再次第一。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继2009年获16个省部共建基地全国第3的好成绩之后,2015年151个基地综合评估位列第63名,其中投入指标和社会服务能力分居全国第3和第12位。在包括北大、南开等在内的24个经济类基地片区中综合排名第10。为此,教育部社科司明确“重点支持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打造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战略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功能,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

我校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起步较晚、建设任务艰巨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起步至2015年年末,我校研究生招生专业已从当初的区域经济、企业管理和思想政治3个增加至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会计、文学新闻、思想政治、环境工程、区域经济、统计等11个,招生规模也从最初的20余人增加至800余人。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学科点也从单纯的二级学科提升至多个一级学科并覆盖27个二级学科,招生规模将突破1000人,硕士生导师也将增至300余人。这种快速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及导师团队数量对培养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经济学学科一直是我校的特色优势学科,主要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统计学等二级学科为支撑,尽管这三个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已形成了一些特色,并树立了一定的品牌,但总体来看,如果仍延续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则难以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更无法在重庆乃至西部及全国形成独特的品牌。

因此,对于刚批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不久的重庆工商大学而言,我校根据应用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梳理了近年来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力争形成一套完善和科学可行的地方普通高校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为该校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也有助于提高培养该学科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能力与提升全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质量。1.1.2 研究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弥补了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理论的不足。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我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进行评价,我校创新性提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应用经济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实践意义。成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试点学校的应用经济学专业都根据各自的特点构建了科学、系统、规范、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既借鉴了综合类大学学术型教育与财经类大学专业型教育的优势,又借鉴了理工类大学实践型的传统优势,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复合应用型”特色,既区别于综合类大学的“研究”和财经类大学的“专业”,又区别于理工类大学的“实践”,同时充分体现了社会人才需求规律、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等特色,也体现了各专业具有的特色。这些特色体现了综合创新性的同时,也符合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实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1.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重点是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通过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基础工作的落实,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达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标。这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目标要求。在该文件出台前后,关心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专家学者主要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措施出发,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1.2.1 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研究

在研究生教育改革问题的研究方面,饶从满(2010)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对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日本确立了美国式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充分贯彻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基于进一步贯彻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宗旨,开启了战后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研究生教育改革。当前日本以研究生教育实质化作为提高质量的切入点,大力强化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高宝嘉(2014)提出中国研究生教育存在发展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管理的质量不高的现象,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管理方式、创新培养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和建立质量保证监督体系,系统、合理、科学地整体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赵长林(2011)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地方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应结合区位特点、发展实际、比较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相配合,把学位点建设的重点转向专业学位点的培育、建设和发展上来,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郑宏宇、张世财(2008)认为改革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制度重点体现在增加应用型研究生数量,推行研究生学制改革,构建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王德祥(2004)认为,坚持质量至上,改革培养体制,调动导师及研究生的积极性,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范柏乃等(2007)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应该引进世界著名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理念,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组集体培养模式,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创业,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以及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周叶中(2015)认为,对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而言,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实现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重心转换;从培养模式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从倚重学术研究走向着力科学实践;从改革前景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推进还需要转变原有观念,建立健全的制度。1.2.2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1.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学术界尚没有一个完全认可的统一界定。一些学者从研究生教育质量及培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角度,探讨过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综合素质问题。如范建刚(2005)认为,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错位(包括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行为、培养能力供给即学位授权点供给三方面的错位)已成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顾佳(2009)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扩招背景下存在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过于狭窄,只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知识更新,缺乏实践能力的锻炼,科研能力不强,人格建构不完善,学术道德缺失等方面的问题。王志祥、许兰平(2009)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导师指导作用偏离、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已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研究生专业特色与品牌的塑造。吴滇、郭宪国(2009)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综合素质方面关注不够,存在单纯专业教育、轻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科学研究等误区。李利华(2010)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形成的培养目标单一、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结构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相适应、招生计划与就业需求相脱节的这三个突出问题进行过深刻阐述。

也有一些学者从研究生综合素质定量评价角度对综合素质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过分析。如代玉美、刘元芳(2006)把理工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分解为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思想品德、身心素质四个一级指标和科学基本素质、科学专业素质、科学技术素质、人文基础知识、文艺修养水平、组织表达能力、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十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三级指标,并进行了测评。明亮、仇翔和金诗南(2009)则从构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多元化模型三个方面提出了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提出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模型,以全面反映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将研究生综合素质分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二级指标,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新、学习、表达、组织、社交、实践能力、德育、智育、体育素质十一个三级指标和若干个可量化的具体指标。

综上,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传统的专业知识培养固然重要,但政治思想素质和身心素质也不可或缺,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则是根本。

2.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模式

所谓培养模式,通常是指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满足社会需要的,为受教育者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赵丽(2002)比较详细地分析了培养模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其在层次上介于教学模式与教育模式之间,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她认为,教学模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组织活动的形式,包括课程安排、教学方式等要素,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相对稳定性。培养模式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简化表述,它与教学模式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而绝非并列关系。培养模式制约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则是培养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因而更为具体,更灵活多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中世纪在近代大学基础上衍生出来起,已历经百年历史,不同的专家学者基于研究目的不同,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李盛兵在《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中从时间纬度,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史来看世界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演变和多样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三种研究生教育模式。

王建民(2004)提出了适合中国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即实行“研究型”与“职业型”双模式培养制度,并分别从实行双模式制度的必要性、双模式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方式,以及实行双模式制度的成本与收益等方面予以说明。

王全林(2005)则更全面地概括了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具体分为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与教学式等四种主要模式及其变式,并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组织管理等方面对这四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及优点、缺点等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他认为学徒式培养模式适用于科研型研究生培养、专业式培养模式则适用于教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协作式培养模式适用于教学科研生产型研究生培养、教学式培养模式适用于教学型研究生培养。在此基础上,王全林(2005)进一步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博采众长、多元互补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他认为在研究生培养目标上,首先应稳定原有学术性研究人才的培养,以通过学术原创研究来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同时更应大力培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所亟需的开发型、技术型、管理型等应用性高层次人才。

由于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培养目标基础之上的。在研究生培养目标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各个培养单位因其成立的历史背景、办学方向不同,学术传统各异,学科专业设置有别,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因此,祁晓庆(2006)认为,对大学进行分层次、分类型,既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不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现,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刘鸿(2003)也曾从大学分层的角度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问题,提出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三种不同的模式。其他一些对国外经验的介绍中,大部分都在介绍德、英、美、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的经验,特别是对美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介绍尤其多。

由上可见,学者们从国外和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进程出发,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特点,从中已经总结出较多适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培养模式。但总体来看,这些培养模式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注还不够,大都侧重于对研究生综合素质中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培养,尚缺乏针对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一个比较系统的培养模式。

3.关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对策措施

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或路径。雷武和夏明珠等(2004)认为,可成立研究生指导小组、采取学校-企业-研究所联合培养的途径、实行短假期制度、选定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课题、开展挫折教育、培养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等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范建刚(2005)认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采取切实措施,适应社会需求,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何华(2007)提出,要结合自身特色制订硕士生培养计划,突出社会需求和学校的专业特长,并重视硕士研究生自主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陶铸,但财经类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为博士研究生教育储备优秀学术型人才的目标。王志祥和许兰平(2009)认为,首先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并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把导师指导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把发挥团队精神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保证,把加强管理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措施。刘尧(2010)认为,可通过主题主讲讨论的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创新能力,从入学选拔开始实施全程筛选的评价方式,以导师为主导、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交往方式和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的研究生培养方式。杨宏力和宋士云(2010)则提出了构建以“泛读阶段”“精读与练笔阶段”“写作与协助科研阶段”为核心内容的三阶段培养法,以便为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供一个可具体操作与实施的机制。

上述有关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研究,虽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但因其与实践结合不足,尤其是对实践环节的关注不够,无法为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也很难根据这些办法塑造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1.3研究内容、方法1.3.1 研究内容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的培养,既注重学术学位人才“具备学术思辨能力、理论归纳能力”的培养,也注重“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具有对具体问题应用开发与设计能力、适应特定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创新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是两种学位类型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因此,要更加注重在特殊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园区)生产部门、高校、研究机构、实际用人单位”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形成“五位一体”的特色培养模式,使特殊人才毕业后不仅“适应能力强”,能够迅速适应政府管理部门的不同工作岗位,还具有对特定部门、行业的特定工作能力,具备学术前瞻性和宏观管理的战略眼光和能力。尤其是用人单位介入培养全过程,用人单位全程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指导、学位论文选题、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最终形成我校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与评价

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通过对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调查,结合部分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对硕士研究生需求的实际,及时准确地了解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而发现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培养模式和社会实践的做法、优势与不足。

2.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利用重庆市唯一一个经济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的独特优势,在全面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等单位进行试点,综合国内外不同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以教学、应用实践、管理制度三方面为基础的“六个五工程”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能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品牌。本部分将分三个章节分别从教学、应用实践、管理制度体系进行分析。

3.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成效

重庆工商大学在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先行先试、成绩显著。研究生培养从只有一个专业发展成多个二级学科竞相发展的态势,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所支撑的经济学学科在全国的地位逐年上升,成就的关键在于学校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师资建设与课堂教学、应用实践与学术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4.结论与展望

研究总结了以教学、应用实践、管理制度三方面为基础的“六个五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体制不健全,师资欠优势,研究方向聚集度不高,平台发展仍显滞后等问题,未来,针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我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在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上,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完善、精益研究方向、培养平台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以精耕细作促深化发展。

本研究力图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1)通过比较系统地梳理、总结国内有关高校在研究生,特别是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为我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2)通过在校研究生群体的抽样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我校研究生,特别是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提供依据;(3)针对我校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问题,围绕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我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校制定《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提供参考。1.3.2 研究方法(1)本研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2)在数据资料的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统计图表等可直观表现统计资料特征和变动趋势的方法;(3)案例研究法,重点以重庆工商大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培养模式和实践创新,找出我校的优势与特色。

本项目还在研究生心理方面做了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问卷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专业、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等;二是心理压力源的统计,包括就业的心理压力源,学业的心理压力源,人际交往的心理压力源,经济压力的心理压力源等;三是心理健康状况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SCL-90调查表。

SCL-90调查表。笔者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有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期刊文章发现,绝大多数学者采用SCL-90量表,也有学者采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应付方式问卷、焦虑抑郁量表、自编心理健康问卷等进行调查。

SCL-90调查表具有广泛适用性、易操作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因此采用此表进行心理健康基本情况的调查。SCL-90调查表主要反映被调查者在被调查的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状况。它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SCL9对有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它共有90个项目,分为10个因子。10个因子依次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其中,将未纳入其他9个因子的项目作为第十个因子进行处理,以使各因子之和等于总分。SCL-90有两种评分制,一种是0~4的评分制,另一种是1~5的评分制。本文采用1~5的评分制,其中1=没有,2=轻度,3=中度,4=偏重,5=严重。因子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反之,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其含义如下:没有表示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轻度表示自觉有该项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中度表示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偏重表示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表示自觉常有该项症状,频度高、程度严重。

收回问卷之后,首先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的比例达到86%。首先对基本情况表9个指标进行统计;然后对压力源12个指标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各个指标所占比例;第三步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SPSS17.0,将SCL-90的各个因子结果全部录入电脑,并统一编号,进行统计处理。采用1~5的评分方法,对各个影响因子进行详细分析。

心理素质问卷的研究对象为以重庆工商大学全日制财经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回收率为86%。其中,男生105人,占45.26%,女生127人,占54.74%;一年级硕士研究生114人,占49.14%,二年级硕士研究生75人,占32.33%,三年级硕士研究生43人,占18.53%;独生子女76人,占32.76%,非独生子女156人,占67.24%;文科生155人,占66.81%,理科生77人,占33.19%;城市户口的有101人,占43.53%,农村户口的有131人,占56.47%;年龄在30岁以下的有219人,占94.40%,年龄超过30岁的有13人,占5.60%;学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有108人,占46.55%,未学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有124人,占53.45%。见表1-1。表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单位:%1.4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1.4.1 主要观点(1)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而研究生教育是未来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来源,这将对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偏低的事实,使得多数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竞争造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极大浪费,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新的路径。(2)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是“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科研能力为依托,实践应用为核心”的“复合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的总体要求,培养具有深厚应用经济学理论功底并掌握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具备解决长江上游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杂系统能力的“能扎根、能出谋、能干好”复合型、创新型高端应用人才。(3)实施“六个五工程”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塑造出能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与品牌。即,①探索以“特色公共基础课+特色系统专业课+多学科特色方法课+交叉学科特色选修课+特色学术网络课”五板块有机结合的教学新模式;②构建“双师指导(学业导师与实践导师)+教学团队+学科队伍+科研队伍+实践队伍”五队伍有机耦合的师资新团队;③构筑“课程实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术交流+论文调研”五环节有机衔接的实践新载体;④创建“读书心得+课程论文+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五形式循序渐进的科研新流程;⑤健全“学生自律+导师引导+辅导员开导+平台监督+学校约束”五主体职责分明的品行素养新体制;⑥形成“知识复合+双籍管理(研究生学籍与挂职单位职籍)+双重考核(学校学业考核与地区实务考核)+需求导向+协同集成(核心平台与相关学科平台、科研机构协同培养)”五要求协调并进的管理新模式。1.4.2 创新之处(1)理念创新。创新性提出试点院校应用经济学的建设目标是打造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的“高峰”学科,长江上游地区“一流”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学科;提出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为“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科研能力为依托,实践应用为核心”的“复合应用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应用经济学理论功底并掌握多学科复合知识,具备能应对长江上游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杂系统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提出“六个五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2)教学创新。创新性地在万州区、巴南区等地区开设“移动课堂”,聘请万州区、巴南区移民工作一线的相关专家型领导,为试点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讲授应用经济学特色学科城乡统筹、流域经济、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等相关专题,理论结合实际,实现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学从形式到内容扎根区县、深入区县,实现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师来自区县,学生走进区县”的新模式。(3)实践创新。建立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重庆市县域经济”“三峡库区安稳致富长期跟踪调研”等自建特色数据库;全面推进校地合作,积极搭建研究生深入地区的调研平台,成功打造了研究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系列野外长期跟踪科研观测点;将理工科研究生的实验室培养模式引入以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构建文科实验室;通过“科研助区、培训帮区、人才送区、资政援区、服务到区”五大学科行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形成应用经济学“地域性、应用性、时代性、开放性”的鲜明学科特色,提升了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能力。2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与评价2.1总体描述

为比较准确地了解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及需求情况,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对全校已招生的8个专业(包括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传播学、古代文学、环境工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主要集中在2011级和2010级,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0份,回收率91.67%,其中有效问卷106份,问卷有效率为96.36%。应用经济学相关学科专业(仍按传统划分标准,把统计学归入到该学科专业)38份,占35.85%,管理学相关学科专业35份,占33.02%,其他学科专业36份,占31.13%。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见表2-1所示。

从表2-1来看,调查样本中女生比例偏高,占72.64%,比男生数量的2.5倍还略高,这也接近我校研究生群体的性别结构;样本的平均年龄23.09岁,其中男生的平均年龄较女生长半岁;而样本群体普遍缺少工作经历,平均仅有3个月左右的工作年限,从没参加过工作的占样本总数的79.25%,有1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仅占14.15%,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我校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改革创新的重要性。表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2.2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认识

课题组从研究生就业取向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从读研动机、毕业后设想的发展方向、对研究生采用分类培养方式的态度以及对研究生采用分类培养提出科学合理的方式建议等角度,了解我校研究生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认识。2.2.1 关于攻读研究生的动机

大多数研究生的回答都比较理性,其中有50.94%的研究生从希望有更好的生存的角度出发,认为“因工作难找,读研为以后更好找工作”,而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的回答还要突出一些,比总样本高出近5个百分点;而为了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或从事科研而攻读研究生的比例也有39人次,占样本数的36.79%,其中应用经济学专业研究生选择此问题的比例也略高总样本近5个百分点;而因家庭因素、工作中觉醒及其他动机选择读研究生的比例则略低一些。具体见表2-2。表2-2 对读研究生动机的认识2.2.2 关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

我校研究生预期的就业去向排序依次为:到企业工作为首选(占52.83%)、到其他高校任教或党政机关(各占18.87%)、继续深造(11.32%)、其他(10.38%)、留校任教(9.43%)、到科研单位从事研究工作(7.55%)。而应用经济学研究的就业期望则略有差异,到党政机关工作的预期偏低,留校任教的期望更低,继续学习深造的预期稍高。具体见表2-3。表2-3 对研究生毕业就业去向的认识2.2.3 关于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对个性的关注不够,培养方式也没有更好地与社会及学生本人的需求结合,我校研究生也表现出对分类培养的渴望。在对分类培养必要性的认识中,有87人占调查样本的82.07%的研究生认为“必要”和“非常必要”采取分类培养,而认为没必要的仅有9人占调查样本的8.49%。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对此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虽低于调查样本,但认为“必要”和“非常必要”的有26人占调查样本的72.22%。具体见表2-4。表2-4关于对研究生采取分类培养方式必要性的认识2.2.4 关于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科学合理方式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已形成多元化模式,但仍以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为主,大多数研究生接受的都是学术学位培养,近年来才开始推广专业学位。在此次调查中,有60人(占56.6%)认为,采取“按照培养目的的不同,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更科学合理,也有34人(占32.08%)选择“根据个人要求分为全时培养和自由培养”更科学合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对这两个选项的回答则分别比全样本高出4.51个百分点和1.25个百分点。而选择“按照最终授予学位不同,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按照入学成绩的差别,分为重点培养和一般培养”的比例都非常低。因此,从学生需求角度看,我校目前的研究生培养虽以学术型为导向,但应从中分离出有别于专业学位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能是我校研究生培养的突破点之一。具体见表2-5所示。表2-5 关于研究生分类培养方式中哪一类更科学合理的认识2.3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认识

课题组将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对就业的作用、创新能力的表现、创新能力的来源、创新能力的科学内涵、创新能力的具体内容等方面,通过在校研究生的认识与判断来分析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培养状况,进而探讨应用经济学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与具体要求。2.3.1 研究生创新能力对就业的作用

创新能力一直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关注的焦点,研究生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就业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对我校在读研究生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创新能力培养对就业的积极作用,认为有帮助和可能有帮助的有101人,占95.28%,但应用经济学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明确回答有帮助的比例则比总样本低了6个百分点。具体见表2-6。表2-6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对就业作用的认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