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6 22:39:07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石油长庆油田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

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试读:

《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编委会

主任:冉新权 曲广学

副主任:杨华 谢文虎 冯尚存

编委:周宗强 李安琪 杨再生 凌心强 刘德 张明禄 朱天寿 毛怀新 王公江 蒋杨贵 李忠兴 朱文伯 李静群 王红 付金华 徐永高 谭中国 何炳忠 张凤奎 张宏鹏 程启贵 杨克文 何光怀 王小兵 罗蓉 杨锋 童天喜 施菊英 林健民 朱国君 郭占春 张兴良 郑生宏 杨于民 许四德 李文华 孟汉青 张文锦 李登辉 郭弘涛 康健周 杨杰山 李时宣 刘利群 苏计成 刘晓华 席胜利 唐家青 陈述治 孙永鹏 沈复孝 吕永杰 刘景旺 张关平 冉祥正 高小东 王纪中 第广龙 刘春科 赵清显 李功玉 姚宗惠 井林西

主编:张宏鹏

副主编:李永春 李三卫 贠小杰 李硕 杨玉军 程正才 王青山 刘宏远

《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编辑部

主任:李三卫

编辑:赵亚新 刘永宏 卢贤瑞 刘小军 严炳涛 谢辉 颜立鹏 刘振华 栾瑛 朱丽莎 刘斌 朱虹 李莉 张彤 袁琳序

2010年,是长庆油田会战40周年。40年来,经过几代长庆人的不懈努力,长庆油田已从当年找油找气会战创业成长为年产油气当量突破4000万吨的大油田。辉煌的业绩,凝聚着长庆人的探索与奋斗、追求与奉献。

40年前,数万名石油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跑步上陇东”,“三块石头支口锅,一顶帐篷搭个窝”,拉开了长庆油田大规模会战的序幕;庆1井的振奋,吴8井、岭9井的喜悦,五路会战的尘烟,红井子的漫漫黄沙道,见证了长庆人实现原油首次外输的目标。30年前,长庆人高唱压裂歌,奋战低渗透,“磨刀石”上闹革命;探临河,战安塞,东征西讨;黄河抢险的浪花,参战新疆的风雪,见证了长庆人自强不息的坚韧。20年前,长庆人南征北战,油气兼探;陕参1井的火焰,陕92井的油流,陕京、靖西、靖银管线的长龙,见证了长庆人实现战略性突破的步伐。10年前,长庆人解放思想,开拓奋进,创造辉煌;苏6井横空出世,西17井展露雄姿,黄8—9井竞相争艳,靖安、姬塬、西峰、白豹、胡尖山,榆林、乌审旗、苏里格,一批油气田的诞生,见证了长庆人2009年实现3000万吨的雄心壮志。如今,长庆人坚持作好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深化改革“三篇文章”,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苏里格气田的模式、华庆油田的突破、超低渗透油田的开发,一场静悄悄的会战,描绘着长庆人向油气当量5000万吨目标迈进的新步伐。

为纪念长庆油田会战40周年,记载长庆人艰苦创业、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开拓油气事业而奋斗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激励广大员工继承和发扬长庆会战光荣传统,热爱长庆,发展长庆,同心协力向2013年油气当量5000万吨目标奋进,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编纂《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的部署和更好地发挥史志“资政、存史、育人、交流”作用的要求,长庆油田公司决定开展“话说长庆40年”口述历史征文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广大员工和离退休职工的热烈响应,来稿数量达到2300多篇。在这些撰稿人中,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将军、老战士、老干部,也有刚刚步入油田的年轻人、学徒工、大学生;既有曾经担任过油田领导干部的老局长、老书记、老处长,也有曾经在会战一线工作过的施工员、炊事员、卫生员;既有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长庆油田的新老员工,也有在数年前甚至数十年前调离油田的老长庆。他们翻开自己尘封箱底的旧笔记、荣誉册、老照片,回忆征战长庆的往事,讲述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故事,或自己执笔疾书,或让儿孙记叙整理,真情实感,朴实无华。一篇篇稿件,便是一个个热爱长庆、奉献长庆的赤子之心。这些发自作者内心的稿件,或寻会战足迹,或觅艰苦年代;或作亲历之述,或歌风雨征程;或讲油田变迁,或唱岁月如歌;或撷科技之英,或撰影像记忆。情之切,意之真,言之实,让人感动、感慨,值得一读。

口述历史久而有之。这是因为口述历史能够让普通人以普通人的立场直接诉说历史、解释历史,从而有助于纠正文献史料中所固有的立场和见解,促进历史学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过去的人类社会生活。在纪念长庆油田40周年的日子里,公司开展“话说长庆40年”口述历史征文活动,编纂《话说长庆40年》丛书,在此基础上,精选稿件编辑成《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对于真实记录长庆发展历史,广泛宣传长庆油田形象,讴歌长庆精神,创造和谐矿区,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建设西部大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石油口述史·长庆油田卷》出版之际,谨向本书的编纂者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加征文活动的广大员工和活动的各级组织者表示衷心地感谢!你们的辛劳与付出,会在长庆发展历史上留下精彩的一笔。

发扬会战光荣传统 建设长庆美好未来

1970年,5万余名石油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奔赴陕甘宁,拉开了长庆油田会战的大幕。40年来,几代长庆人满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坚定信念和壮志豪情,在鄂尔多斯盆地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成功开发了36个低渗、特低渗、超低渗油气田,创造出安塞模式、西峰模式和苏里格模式,建成年产油气当量4000万吨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在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长庆油田4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感天动地、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发扬会战光荣传统,就是要牢记油田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创业史,油气并举、加快发展的奋斗史,技术驱动、不断突破的创新史,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开拓史,文化引领、精神铸就的光荣史。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员工继承和发扬长庆会战光荣传统,热爱长庆,发展长庆,油田公司围绕“珍惜40年光荣史,我与长庆同发展”主题教育,开展了“话说长庆40年”口述历史征文活动。近半年所征集、编辑的多篇稿件,饱含着长庆的创业者和建设者对油田发展岁月的感怀之念与豪迈之情,既是真实反映和记载长庆油田历史的珍贵资料,又是开展“三爱”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回顾长庆会战的光荣传统,就是要传承“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精神,保持“磨刀石上闹革命”的劲头,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长庆人的崇高使命。

看今朝,会战正犹酣。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为长庆的腾飞注入了动力、创造了机遇、增添了活力,一场新时期的石油大会战“静悄悄”地展开。几十万参建队伍云集鄂尔多斯盆地,上千部钻机在高原荒漠耸立,数百套机组在群山戈壁作业,几百支队伍在披星戴月奋战,“长庆速度”层出不穷,生产纪录屡屡刷新:一年完成钻井8000多口,一年打下进尺2000万米,一年建设产能700万吨,一年增加一个中等油田。如此浩大的规模、缜密的组织,推动着油气主营业务强劲增长,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2009年,长庆实现年产油气当量3000万吨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田;2011年,长庆油田油气当量突破4000万吨,实现了再次跨越。这是长庆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奇迹,更是长庆人继往开来的生动体现。

望未来,发展号角响。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实现5000万吨、建设西部大庆”的奋斗目标,更需要我们弘扬会战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文化优势,锻造“铁人”式员工队伍,投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大油气田,把鄂尔多斯盆地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的宏伟事业。建设长庆美好未来,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创油田大发展的新局面;就是要始终把加快油气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勘探的龙头地位,深化地质理论研究,大力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和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夯实油田加快发展的资源基础;就是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加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油区和谐、服务员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持续推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努力打造团结、和谐、有战斗力的坚强领导集体,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就是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文化,引导广大员工牢记创业传统,在新起点上再创辉煌业绩,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

广袤的鄂尔多斯盆地油丰气盛,光荣的长庆石油人豪情满怀,我们写下了感天动地的创业史诗,我们将努力把长庆油田发展建设成为油气生产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天然气枢纽中心,谱写西部大庆的英雄篇章,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辉煌。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引领勘探开发腾飞

鄂尔多斯盆地是石油人为希望与梦想拼搏奋斗的神奇之地,也是石油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广阔舞台。

早在11世纪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就曾在这里考察过石油,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为近代石油人探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点亮了不断奋进的航灯。20世纪初至60年代末,几代石油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在这里进行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油气勘探工作,取得了对盆地地质状况和石油成藏理论的初步认识,做出了油气资源的基本预测。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盆地南部找油获得重大发现,为长庆油田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长庆油田40年勘探开发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初侏罗系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到20世纪80年代三叠系获得的重大进展;从20世纪90年代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到21世纪初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油田会战之初年产原油几十万吨,到2009年油气当量超过3000万吨,2011年突破4000万吨。这一个又一个奇迹,是油田历届领导班子率领数万名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也是油田广大科技工作者破解一道道难题、攻克一道道难关、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引领勘探开发腾飞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初,古地貌成藏理论引领长庆石油勘探从编制古地貌图、刻画古地貌单元分布入手,预测侏罗系油藏分布序列,部署石油探井,实现了侏罗系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马岭、华池、元城、城壕等油田,迎来盆地第一个石油储量增长期,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171万吨。与此同时,压裂工艺技术、注水开发技术、优化钻井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局面,首次实现了低渗、低压、低丰度“三低”油田的开发。到1979年,原油产量达到110.5万吨。

20世纪80年代初,内陆湖盆河流三角洲成藏理论引领长庆地质研究从沉积微相的划分入手,落实各期砂体的展布,探寻储层孔隙的演化规律,预测相对高渗含油富集区,编制部署方案,提出预探井位。1983年,在湖盆东北的安塞三角洲发现安塞油田,实现了三叠系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面对被外国专家宣布为无开采价值的特低渗透油田,长庆科技工作者在先导性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丛式钻井、同步注水、井网优化和压裂改造为主体的开发关键技术,以“丛式井阀组不加热二级布站”集输工艺和“单干管小支线活动洗井注水”工艺为主要内容,以“单、短、简、小、串”为特色的低渗透油田地面配套技术,闯出了闻名全国的“安塞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引领长庆地质研究从奥陶纪风化壳古地貌描述入手,预测古潜台、潜丘的形态及分布,确定有利成藏区带。1989年钻探的陕参1井石破天惊,发现靖边气田,实现了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煤成气理论的引入和应用,展示了上古生界的资源潜力。1995年钻探的陕141井旗开得胜,发现榆林气田,实现了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之后乌审旗气田的发现,扩大了天然气勘探的领域及战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油田科技工作者提出了盆地西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新认识,并构建了“上生下储”型成藏模式。在这一理论认识指导下,仅用三年时间,探明了西峰油田。多层系复合成藏模式的创立,实现了姬塬地区勘探大突破;内陆坳陷湖盆中部三角洲及重力流复合控砂理论的提出,发现了华庆油田。这些油田的勘探开发,使盆地石油储量快速增长,三叠系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4亿吨。发展并完善了以“超前注水、井网优化、油气层压裂改造”等为主体的油田开发配套技术系列,成功开发了靖安、西峰、姬塬等油田;形成了油藏分类评价、产能快速预测、超前注水、多级压裂改造、小套管钻采配套等主体技术系列,促进了超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使原油产量大幅攀升,2009年原油产量达到1572万吨。与此同时,天然气勘探在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高建设型河流—三角洲沉积模式,创立了大面积岩性气藏成藏理论。在这一理论引领下,2000年钻探的苏6井横空出世,获得日产120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发现了苏里格气田。近年来,通过深化天然气运聚成藏理论研究,提出了“广覆式生烃”和“缓坡型三角洲沉积”的新认识,为苏里格大规模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苏里格地区已累计探明、基本探明天然气储量2万多亿立方米,预计可形成3万亿立方米以上储量规模的大气田。气田开发通过多年的前期综合评价及开发实践,形成了以储层横向预测及优化布井、产能评价、气层酸化改造、天然气开采工艺及集输净化工艺技术为核心的开发配套技术。采用多井高压集气、集中注醇、多井加热炉加热节流等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形成了以“三多、三简、二小、四集中”为主体技术的“靖边模式”。建立“六统一”、“三共享”的苏里格气田开发管理体系,配套12项适用新技术,完善多分量地震与高精度二维地震勘探技术、优化压裂工艺技术、负压采气工艺技术、地面简化技术,推广井下节流、井口数据无线传输技术,苏里格气田开发大见成效。2009年,长庆油田的天然气产量达到189.5亿立方米。

几代长庆人锲而不舍地坚持科研攻关,进行井组试采、先导性试验、工业化开采三大矿场试验,攻克低渗透、解放特低渗、再战超低渗,不断挑战开发极限,取得了地质理论的重大突破,形成了科学超前注水、多级压裂改造技术,地面优化简化和储层快速评价技术等“六大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八项主体(关键)技术”、“十项特色(配套)技术”。普遍推广应用了丛式井、快速钻井等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探索应用水平井,极大地促进了开发效果和产能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长庆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这些具有长庆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系列的应用,使低于0.5毫达西的储层得到有效开发,在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为长庆油田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开拓之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展望长庆未来发展,2013年,油田将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目标。时间非常紧迫,广大科技工作者肩上的担子十分繁重。油气勘探要立足盆地资源现状,深化地质理论研究,加强技术攻关,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超前研究、立体勘探、一体化部署,努力寻找新发现,大力推进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油田开发要以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牛鼻子”工程为主线,统筹做好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递减、降低投资、降低操作成本的“三提高三降低”工作。气田开发要加大产量调控管理,推广气井差异化管理,保持气田调峰能力,着力提高Ⅲ类井开井时率,促进气田均衡开采。这些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尽快攻克重大“瓶颈”技术难题,认真做好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形成油气田稳产及提高采收率的集成配套技术系列,为实现油气田上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在纪念长庆油田会战40周年之际,公司决定开展“话说长庆40年”口述历史征文活动,对于广大科技工作者来说,在回顾勘探开发历史进程中,理清勘探开发思路,总结科技创新成就,认清肩负历史使命,明确科技攻关方向,是非常有意义的事。2300余篇来稿中,无论是普通职工的讲述,还是科技工作者的撰文,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依靠科技进步、坚持不断创新是油田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长庆未来发展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目标,坚持主营业务战略驱动的科技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尽快突破制约主营业务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努力为公司较快平稳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为长庆油田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篇 漫漫勘探路

长庆油田工作区域分布在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地质上把这一区域即阴山以南、秦岭以北、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称之为鄂尔多斯盆地,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北宋时期沈括在鄜延(今富县、延长)任安抚史时在这里考察,提出“石油”这一命题,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至今已近千年。从清朝末年创办石油官厂,钻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至今已过百年。近百年来,在这里开展的石油勘探,基本局限于陕北延长及其周边地区。

新中国成立,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作会议决定在陕北地区进行地面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揭开了鄂尔多斯盆地规模勘探的序幕。

1951年3月,我国第一个地震勘探队在陕北组建。随后西北石油管理局组成陕北地质勘探大队等勘探队伍,集中力量在陕西延安、宜君两地进行区域详查、局部细测和构造钻探。

1954年5月,陕北地质勘探大队队部由延安迁往宁夏吴忠市。在宁夏灵武县境内鸳鸯湖进行细测,证实构造面积80平方千米,闭合范围13.6平方千米。用手摇钻机钻井在构造上首次发现油砂,确认盆地西部三叠系延长统为主要含油层系,勘探重点地区在卓子山以南的灵武—盐池县一带。

1955年1月,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成立西安石油地质调查处。同年6月,陕北地质勘探大队改为第一地质大队,队部从吴忠市迁到灵武县,与鄂尔多斯钻探大队负责盆地油气地质勘探工作。随后,成立吴忠石油勘探大队,辖有4台轻便钻机。

1955年11月,玉门矿务局成立鄂尔多斯石油勘探大队,首批人员赴甘肃环县、宁夏吴忠等地进行石油勘探。先后成立环县钻井区队(属吴忠勘探大队管辖)和内蒙古勘探大队,下属26台钻机,钻探了一批参数井,发现天环向斜及多个局部构造与多处油气苗。形成了西部断褶带、北部伊盟隆起地区、东部三延(即陕西延长、延安、延川)地区等三个重点探区相对应的格局。

1958年6月,石油工业部成立陕甘宁石油勘探局,后改称银川石油勘探局,将机关从陕西西安市迁到宁夏银川市,负责全盆地的地质普查、重磁力详查、电法、地震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综合地质研究及参数钻探。其所属的内蒙古石油勘探大队与地质部所属的第三石油普查大队在伊盟隆起地区工作,吴忠石油勘探大队在西部断褶带工作。

1960年,银川石油勘探局在完成盆地中部主要区域大剖面的同时,继续在盆地中部“三边”以北一带寻找构造。组成10个研究队、5个测量队、5个地质调查队、5个重磁力队、4个大地电测队、9个地震队、4个测井队,动用26部钻机,在宁夏灵武、盐池一带进行了石油勘探会战,在马家滩、李庄子构造上首次钻探获得工业油流,打开了盆地西缘地区找油的突破口,发现了马家滩、李庄子油田。

1961年,银川石油勘探局在灵武、盐池地区钻中深井8口,其中7口见到含油显示;在15口剖面井中的北1井、北2井,见到侏罗系延安组含油显示。

1963年4月,石油工业部决定银川石油勘探处归属玉门石油管理局领导。按照石油工业部的决定,集中勘探马家滩、李庄子油田,证实了李庄子、马家滩是两个具有工业油流的小油田。

1966年6月,银川石油勘探处更名为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指挥部机关从银川市迁往于家梁、马家滩办公。这一年,马家滩地区4口出油井中有3口压裂后自喷,李庄子油田的李探15井延6油层经压裂后获得日喷18立方米的工业油流,成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第一批自喷井,也是盆地石油勘探首次成功采用压裂方法,改造低渗透,从而打开了改造低渗透油层的突破口。1967年,这个地区在勘探的基础上,开始在李庄子油田、马家滩油田进行试采。

1968年,发现了马坊和大水坑两个油田。

1969年10月,石油工业部决定以玉门石油管理局为主成立陕甘宁石油勘探会战筹备组,加强陇东地区石油勘探。在肯定马坊油田和大水坑油田开采价值的同时,又相继在大东构造的大东1井和王家场地区的王1井,分别获得日产68.76立方米和日产39.77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在刘家庄构造上的刘庆1井,获得了日产5.7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这是鄂尔多斯盆地的第一口天然气井。到1969年底,探明石油储量318.7万吨,基本完成李庄子、马家滩油田的建设工程。渭北大队在陕西富县、长武、灵台、旬邑、耀县等地进行了地质勘探,打了一些油气探井。这些工作为开拓鄂尔多斯盆地的石油工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97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燃料化学工业部请示,由兰州军区组织领导陕甘宁的石油勘探会战,拉开了长庆油田大规模会战的序幕。当年在漫漫勘探路上奔波的人,成为长庆油田的建设者。如今他们已年过古稀,说起这段历史,情深意切,难以忘怀。那种对先辈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敬重、对自己默默奉献的无悔,感人至深。

奔赴勘探第一线

□姚家华 

1957年2月,由于全国各石油探区急需技术力量,石油工业部决定北京石油学院一大批应届毕业生提前毕业,奔赴石油勘探第一线。我被分配到西安地质调查处鄂尔多斯钻探大队。

鄂尔多斯盆地是全国四大盆地之一,范围相当广阔,包括陕、甘、宁、内蒙古、晋五省(区),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当时勘探程度很低,探区相当分散,勘探区域的地表条件普遍较差。我工作过的地方大多是沙漠、荒原,南部六盘山地区山势陡峭、道路蜿蜒曲折。特别是宁夏同心、固原,甘肃环县等地,严重干旱缺水。有时,拉水车拉回的竟是一个人畜共饮的水坑里的水,上面还漂着一层绿色的泡沫。有一次我们在三边地区工作,正值秋雨连绵,眼看粮食和蔬菜就要断顿,大家就到附近的一片柳树林里去采摘野蘑菇,用清水洗净后加盐煮熟了充饥,连着吃了好几天,结果大家又吐又拉,再也不想吃了。我们长年在野外,居住条件也很差,住的是帐篷、窑洞、地窝子,有时还需要自己动手打土坯盖“干打垒”房子。但那时我们都很年轻,都充满着“为油而战,为油而忙”、“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豪情壮志,最爱唱的歌就是《勘探队员之歌》。

在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中,我经历了灵盐地区会战、内蒙古东胜地区会战、西海固地区会战和庆阳—环县地区会战,足迹踏遍了这些地区的山山水水。我曾经搞过测井、地质、气测和综合研究等工作,对盆地主要勘探目的层的分布与埋藏深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这些地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的关系做过一些研究分析;对中低渗透性砂岩油气藏的勘探方法有过探讨。曾经编制了《灵盐地区油气水层综合特征图版集》,撰写了《致密砂岩油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乌兰格尔隆起油气水层的特征》等文章。

1970年3月,我率领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综合研究队参加陇东会战,先后在马岭、华池等现场工作,并参加制订了地质录井、测井等项目的有关规定。1970年11月,长庆油田会战开始那段日子,我担任指挥部地质研究所研究一连连长,深入到钻井队、试油队观察岩心、了解试油情况,收集到实验室分析数据,使自己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

石油兄弟最可爱

□陈宪藻 

1956年9月,我从朝鲜战场下来转业到石油企业,分配在西安地质调查处鄂尔多斯勘探大队环县区队1201队地质组。队长是从延长油矿调来的,叫庞汉文,河南人,说话随和,做事极严谨。地质技术员是西北大学地质系1953年的毕业生,叫杨毅刚,是我的地质启蒙老师。我跟着地质组,为殷家桥探1井(简称殷1井)服务。这口井是鄂尔多斯探区环县区块详查后进入钻探阶段的第一口井,设计井深500米。

地质调查处处长职若愚、总地质师张传淦、专职地质师周光启,每月不止一次到井队来看望我们。职处长特别关怀我们这些转业兵。他对我说:“干地质的是这个世界上最诚实的人,你要告诉我油在哪里,说假话是不成的。”此教诲我终身铭记。

张总地质师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生,平时说话不多,跟不少的地质界名人一起工作过。周地质师的轶事最多。有一次他在野外工作久了,理不了发,上火车回基地时被乘务员当成扒手。其实他长得英俊潇洒,虽然他已是孩子的父亲,但常常会收到女同志的情书。在现场捞岩屑、取岩心,在室内画剖面图、写仿宋字,都是他手把手传授给我们的。几十年后,我在石油职校当教师时,丰富的授课内容都来源于他的言传身教。

还有一位在西峰参加培训的109队队长刘兴才,我也永生难忘。刘队长是四川人,他开朗的笑声和川味普通话特有感染力。你一旦跟他接触,很快就会产生跟随他奔赴深山、穿越大漠去探宝的念头。随你在任何一个地方捡起一块石头,向他请教,他都可以说出这块石头的来历和构成,生动并且趣味十足。他肢体和七窍的每一部分,仿佛都是鉴定岩石性质的工具和丈量地球的尺码。他到我们队上来,常在泥浆槽旁蹲上个把小时,观察、思索。一次他问我:“你闻到硫化氢味没有?”他怕我听不懂又说:“就是臭鸡蛋味。”殷1井完钻后,刘队长再没来过队上。

没想到1985年我无意中在大港油田见到了刘队长。他已是胜利油田总地质师,大港油田领导请他来讲胜利油田的开发经验。听说他为胜利油田的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胡耀邦同志在中南海请他吃家宴。1994年我专程去胜利油田看望刘队长。不幸,他已在医院急救室。

技术员杨毅刚对民情情有独钟。他常帮当地老乡的戏班改旧词赋新意,有时也跟他们来几句“寒窑”。不知底细的人会以为他是随钻井队体验生活的作家或记者。他记的技术笔记更像是科普文章,他记录整理的殷1井完井资料被评为优秀。我在殷1井跟着他学习,只用了半年就掌握了地质业务,被调到马家滩探区503队当技术员。

在艰苦的岁月里

□周济铮 陕北人家

1952年,我从上海沪江大学物理系毕业,服从祖国分配,赴北京参加燃料工业部为全国各大学80名物理系毕业生举办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培训班学习。结业后,我就参加了鄂尔多斯盆地的野外地震勘探工作。

1953年,我们在延安一带搞野外地震勘探,常在老乡家吃饭,他们总是将珍贵的白面做成鸡蛋面条给我们吃。陕北的窑洞是有名的,它选择向阳的黄土崖,在上面挖出宽五六米、高四五米,上面为半圆形、深为7~9米的窑洞。窑内有一矩形土炕,供睡觉及冬季取暖用。窑洞隔热保温性能好,是夏凉冬暖的好住处。夏天我们在窑洞内歇脚,很舒服。每个村庄都有很多枣树,秋季红色的枣子成熟了,很馋人。我问老乡:“枣子咋卖?”他说:“6角钱,但要自己上树打。”我想6角1斤太贵了,不料他说整棵树6角。我给他1元,他很高兴。我队几个小伙子上树打下枣子30多斤,我们30人饱吃一顿,还带回队10多斤。原来这里交通极为不便,运费昂贵,红枣运不出去。他们的生活十分艰苦,我曾见到冬天全家只有一条棉裤的人家,谁出门干活谁穿,其他人蜷缩在炕上。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我们发誓要为贫瘠的“老解放区”贡献毕生精力,勘探出石油来造福陕北人民。环县山洪

1957年我担任物探工程师和地震队队长,全队120多人,有14台车辆,其中最昂贵的是苏联生产的地震仪器车,值200两黄金。

探区在甘肃环县的环河及其支流马福川一带。马福川是环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它东西走向,水流不大,东为沟口,宽150米,全长80余千米,沟底狭窄仅能走人。8月的一天下午,该川上游突然下了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雨,我们从未见过的可怕的特大山洪暴发了,水高五六米以上,汹涌澎湃,似万马奔腾,树木、庄稼、猪羊均被席卷一空。我和周立明指导员最担心的是队员的生命及机动设备安全,经清点发现一辆仪器车及车上8人未归。我和几名队员冒雨沿下游走了四五千米才见河川对岸黄土坡上的仪器车,经喊话知悉人都在,这才放下心来。次日上午水势减弱许多,我和会水的4名队员带上干粮和饮水泅渡过河,好似久别重逢,大家拥抱在一起。这次山洪冲垮了我队已钻好的15米深的做人工震源用的地震炮井15口,损失万余元。为了及早恢复生产和送苏联地震勘探专家回西安,因工具不够,我们兵分两队,日夜抢修行车便道,经三昼夜苦战,修通了40千米便道,恢复了生产。

我队吃了两星期苦水,大部分人都拉肚子,有几人病倒。经四处寻找,终于在100千米外找到淡水源。盐池特大沙暴

1958年5月,我队在宁夏盐池探区工作,驻地在沙漠边缘。5月正值风季,有两天遇上八九级特大沙暴,沙暴起时,飞沙走石,核桃大的石头随风滚动,白天手臂伸直见不到五指,我们满头满脸的沙子,全队27顶帐篷全部吹倒。大家只能分散在农牧民家中,因无法做饭,吃了两天煮土豆果腹,个别队员暗暗流泪。队干部分头做思想工作,还好,习惯了大家就变得乐观了。

祸不单行,同年8月在盐池县城南一带,我们选择一处稍平整的草地作驻地。不料一天深夜突降大雨,大水淹了帐篷,水涨到床沿,衣服、鞋、箱子都让水漂走了。天又黑,煤油灯一时也找不到,队干部打着手电筒挨个帐篷叫醒队员。挨到天亮,大家纷纷到“下游”去找漂走的东西,又将帐篷全部迁到高处。事后我从农牧民那里知道,原来该地是多年干涸的河道,下暴雨才流水。

秋天某日,我和测量组几个人去勘察地形和选择地震测线,不知不觉回队晚了,风沙弥漫天又黑,慌不择路,到处瞎撞乱转又回到老地方,到晚上12点还没有找到队部。我们看情况不妙,只能找个避风地方露宿,晚上几个人挤在一起。队里派人四处寻找喊叫,因逆风向,风又大,我们没有听到。次日清晨一觉醒来,原来我们几人蹲在沙窝里,距队部仅600米,令人啼笑皆非。之后队部竖起带着滑轮的钻杆,晚上挂上马灯做目标,倒也起些作用。好客的内蒙古牧民

1960年,我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的鄂托克旗一带勘探。按惯例我们必先拜访当地旗(县)、乡政府,以期得到地方政府的配合。乡政府杨书记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党领导下的大青山游击队任骑兵班长,能说一口流利汉话。他热情地支持石油勘探工作,还请我们吃酒席,于是,我们第一次吃内蒙古酒席。先是马奶冲酥油和黄米加糖的酥油茶,上的菜有黄焖鸡、炒羊肉、红烧牛肉等七八道菜,而且都是双份。最后一大盆是手抓羊肉,数量之多令人瞠目。饮的黄米酒也很醉人,内蒙古人大碗豪饮。酒过三巡,杨书记一定要我和他猜拳,我傻眼了,不知他们是什么猜法?书记说就是你们汉人的“三星高照”、“五魁手”、“全家福”等等。原来,以前汉族商人带上茶叶、布匹等,到内蒙古换去大量牛、羊、兽皮等,因而蒙古族人也学会了猜拳。后来,我们也回请他们一顿,当然要逊色得多。席间我向杨书记要求按价卖给我们20只活羊,他一口答应给30只,我们派车去拉,回来一数是31只。牧民说多1只羊是赠送给石油人的。这些羊对全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杀1只羊可吃几天,还送给兄弟勘探队一些。平时我们经常主动派车给乡政府及附近牧民送煤炭,解决他们的困难。有时我们赶不上回队部,晚上就住在蒙民家。蒙民冬天将最暖和的地方让给我们睡,队员们无不感激。

在沙漠草原,夏季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我们出工时每人背几壶水也不够喝,只能在羊饮水的坑里与羊群争水喝。冬季又冷得出奇,我们把两顶帆布帐篷套在一起,还生了大煤炉,也挡不住零下20℃的严寒。转战靖边

1959年秋,我任靖边探区地震队队长。靖边县地处黄土高原北段,是个只有八九条街道的县城。我们了解了该区复杂的地震工作条件及地下大致轮廓,为今后勘探工作打下了基础。1962年起,这里再上地震队,我作为靖边地区物探负责人对该队的工作做过详细的指导。20世纪70年代末,长庆人在我工作过的盐池天池构造钻井至3300米时发现高产气层,因盐池、靖边、子洲等一带均有该地层,故又得到地质家的青睐。80年代在靖边地区又上地震队,我多次对该队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地震勘探,探明有一个面积为1000多平方千米的地下构造。经成千上万名石油人的不懈努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历经30多年的探索,终于发现了长庆大气田,圆了我们多年的梦。

我来长庆50载

□张学财 

1958年4月从玉门油矿调了5支钻井队到内蒙古和宁夏。其中3支到了银川石油勘探局,2支到了当时的内蒙古大队。我所在的贝吴9队就是到内蒙古的两支钻井队之一。

初春的大西北春寒料峭,坐上北上的列车行进了30多个小时来到了内蒙古包头市。我们的设备也是通过铁路运输到包头的,一套老式乌德钻机搬家时都要拆成三件,否则在当时的条件下吊车吊不起、汽车拉不了。那时候,没有吊车,装卸设备靠的就是人拉肩扛。

从包头过了黄河来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县,在杭锦旗的一片空地上自己动手建起了“干打垒”房子,安营扎寨,在这里开始了长达8年的石油勘探工作。1966年,我们队从内蒙古的海勃湾搬到银川,然后又来到马家滩,在李马油田钻了3年多的井。

1969年底,我们3209队从马家滩搬到了环县旋成沟,钻了初上陇东的第一口井。这口井当时钻得相当费劲,当钻到1000多米深的时候,泥浆漏失就非常严重了,漏的时间也很长。那时候泥浆配方比较简单,堵漏材料用的多是干子土。为了堵漏,我们不得不从距离井场10千米外的土源去取土,每个人一天都要背三四趟,一趟要背40多斤重,全队80多人,整整背了2个多月的干子土。许多同志肩膀和脊背都磨出了血泡,累的腰都立不直了,大多数同志的脚上都磨出了水泡和血泡,磨破衣服和鞋子太正常不过了,到这口井完井没有人不流血的。

那个时候,一顶不大的帐篷要挤8个人,生活条件非常简陋,但大家的心还是非常齐,队领导一有要求,个个马上都行动起来,没有不情愿的,既不讲报酬,也不提条件,情绪还是非常高涨。大家伙最关心的就是钻井生产,想尽一切办法去保钻井,对吃的、住的,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遇到困难都是自己想尽办法去克服。

乐为祖国“找”石油

□吴德堂 

1966年9月,我带领32137钻井队从玉门调到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当时,我们主要是奔着李庄子、马家滩出油而来。那时候,万西美是大班司钻,往银川调动时他是打头阵的,我是指导员在后面压阵。我们这个队一共分四批,前后走了一个月,人员和设备才到齐。当时,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组建了钻井一所、钻井二所及六盘山指挥所,分别设在盐池马家滩、大水坑和固原三营,有钻井队18个。我被调到钻井二所,落脚点就在大水坑西边的于家梁。

那时候,生产确实很困难,设备又不好,物资、运输车辆都很紧张,我们就组织人抬肩扛搬家安装,几十个人一起抬水龙带、钻杆、钻铤、水管线、泥浆槽等物件。尤其是遇到搬家缺少吊车,一个几百立方米的大罐装不上车,我们就得把它拆成片片,卸成件件,就这一项工作,要从早上拆到晚上,光拆卸下来的螺丝就有几千个,工作量很大,又浪费时间。后来,为了省事,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在太拖拉车上装2根钻杆,然后用2台拖拉机在太拖拉的两边将这个大罐拽上车,这样一下子解放了许多劳动力,节约了搬家时间,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那个时候,领导和工人都是一样的待遇,“同吃、同住、同劳动”。尤其是逢年过节,领导都要分头深入基层钻井队和职工过一个革命化的年,或者是革命化的节日。每到钻井队吃饭,也是同工人们一起排队,自己掏腰包买饭,这都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和形成的制度,这也是党的光荣传统和良好风气。那时候,你不带头干、不能带头吃苦就当不了领导,怕吃亏就更当不好领导。正因为这个原因,职工队伍稳定,作风过硬,感情也很深厚。

我到井队爱找老职工谈话,了解情况,给同志们把困难说清楚,劲可鼓不可泄,实际就是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一天能跑好几个队,好在井与井之间就一两千米远,有车就坐车没有车就跑路,从这个井队到那个井队来回跑着。革命事业嘛,又不是给哪一个人干的,都是为了一个大目标——找油。

经过几年的艰苦钻探,先后在大水坑地区发现了于家梁、摆宴井、王家场、牛毛井等几个出油点。这几个小油田,虽然规模不大,说明地下还是有点东西。

初到李庄子

□赵德芳 

1966年6月28日我从玉门石油管理局老君庙采油厂调到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分配到李庄子试油队。不久试油队便分为采油、试油两个队,我被任命为采油一队指导员。

我们当时住的宿舍都是自己动手挖的土窑,上面打些椽子铺上草席再抹上些油泥就是一间很好的宿舍。那时候马家滩地区的风沙特别大,特别是立春以后,几乎天天刮大风。即使晚上把门窗堵得很严实,早上一起床,被子和床上的沙子都能收一碗。眼睛、鼻子、耳朵全粘上了满满的沙子,一出门面面相觑不由得发笑,每个人都成了“兵马俑”。眼睛经常因进了沙子而发肿,常常需用清水清洗,严重的时候只能到马家滩医务所进行医治。后来队上来了一个女实习员,叫洪加英,她对我说:“指导员,你给大家说一下,晚上睡觉时把眼睛用毛巾或布子遮住,只要眼睛不进沙子,其他部位都好洗。”我按她说的做了,后来“沙眼事件”就很少发生了。

当时我们队上只有4口产油井,每到冬天油的黏度很大,结蜡又严重,没有锅炉,抽出来的原油要流到离井口只有十几米远的土池子都很困难。有人提出自己搞热水循环加热炉,但需要砖才行,没有砖是办不到的,我们只好向指挥部反映,调度室来电话叫我们做计划。当天晚上工人田志跑来告诉我和班长:一个放羊的曾说,他们村子有原来石油队住的房子,人走了房子也拆了,坪下面还有很多砖。我问是哪个村子,他说村名叫一堵坪,离我们井队只有一千米多的路程。我们听了这消息后非常高兴,第二天早上一起床我便带了一名工人前去调查落实,情况属实,但砖都在坪根底下,需要用十字镐刨。回来后我把情况告诉队长和技术员。队长晚上就召开动员大会。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摩拳擦掌,有的找绳子,有的找木板,有的找撬杠,有的安洋镐把,都为第二天打一场硬仗做好准备。

那时候正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高潮。大家把砖挖出来背的背、挑的挑,口里不断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全队奋战3个多小时,拉回青砖1500多块,建起了两个加热炉,解决了井口管子常堵的问题。

荒郊野外,迷失方向也是常有的事。一天晚上,一个工人上4点班。那天晚上风很大,到10点多他到各井做最后的检查,准备交班,由于风沙太大,井还没有检查完,他就迷失了方向。大约11点40分,上零点的人去接班,等到零点了还不见交班的回来,预感不好,就回来向队里反映情况。领导想风沙太大可能走失了方向,赶快把大家叫起来,3人一组分四个方向去找,一个多小时后,才在驻地的东边找到了他。回来后敲了挂在杆上的土钟(用三角铁做的),其他人听到“收兵号”才回来了。

马探23井出油了

□王镛 

1964年5月上旬,银川石油勘探处技术座谈会决定重上宁夏灵盐地区,期望在李庄子、马家滩构造上获得工业油流,以打开勘探局面。会上,王向伟地质技术员提出:灵盐地区构造发育、含油显示良好,有可能找到油田。处长赵启明很激动,半认真半玩笑地表示:只要钻出日产1吨油的井,给你个试油队长当。两年后的1966年6月,马家滩构造高点上的马探2井试油获得日产30吨以上的工业油流,找到了马家滩油田,领导与技术人员的期望终于变为现实。

该井出油后,部署在马家滩北、中、南各个高点上的几口探井相继获得油流,初步落实了一定的含油面积。其间,在玉门石油管理局派来的专家指导下,按油田开发的需要提出了布井、取全取准各项资料等诸多要求,为计算储量、开发油田做好前期准备。

为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研究部门根据地震资料筛选,提出在马家滩构造南高点顶部钻探马探23井。担任钻探的1227队是从六盘山探区抽调而来。该井设计井深1299米,钻探目的层为长8和长10,于1966年12月12日开钻,1967年3月2日完井,完钻井深1210.77米。该井在钻进中于长8及长10层见及较好含油显示。长8岩屑中具荧光显示,在1029~1038米取心,岩心长5.8米,收获率颇低。从岩心看:岩性为长10石英砂岩,中—细粗,含油不均匀,从微含油—不均匀—均匀含油各级别都可见,且具油味浓、油质轻及裂缝发育等特征。在钻进中泥浆槽槽面发现漂浮3%油花,成为该层含油较好的佐证。长10在1141—1153井深具5%~10%亮黄钯荧光显示,未取心,含油性比长8差。

该井完钻后,1967年2月24日在井队驻地帐篷内召开了领导、工人与技术人员参加的“三结合”讨论会。5名技术人员及20多名工人中,多数人主张不下套管。会议主持人陈培堂(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生产办公室主任)综合分析认为,该井长8油层取心收获率低;电测解释含油水层,固油层段井壁垮塌,井眼扩大致电阻率偏低;泥浆槽面见及油花。果断决定此井应下套管试油。该井试油射孔后自喷,日产油20吨以上,在马家滩构造上找油获得新突破。

这口井出油有诸多的启示:一是地震资料提供的构造高点是可靠的,布井遵循的“找构造、钻高点”的原则是正确可行的,它为尔后向西缘断褶带南部的冯记沟、大水坑、摆宴井的构造钻探进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资料齐全准确是获得油井找到油田的重要基础。马探23井长8油层收获率虽不到60%,但为数不多的几块含油较好的岩心对认识油层起到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三是在该井下套管及确定及时试油的过程中,主管领导的审慎、沉着对组织生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来到陕北转角镇

□王再华 

1969年10月玉门石油管理局井下处组织了一支由三个连队组成的试油队,由大队长王治和、书记魏祥邦带队奔赴宁夏大水坑地区,突击完成积压的试油任务。那时我担任二连指导员。大家一到宁夏,工作不等不靠,没有安装队,井架来了都由自己搬家和安装。大水坑的风是有名的,刮起来食堂没法做饭,每人只发两个馍馍充饥。风停以后每个人的床上能抖出一簸箕细沙。由于人多房少,大队机关人员都在自己所住的地窖内办公。

我们队后又转战到陕北转角镇。到达驻地后,给我队4顶帐篷还是破旧的,怎么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动员大家上山就地取材,割荆条、编芭子。就连当时分配到我队的大学生也都积极投入到自建宿舍的劳动中。不久我们用自编的柳条芭子盖起了简易的房子,内外用泥巴糊上就成了宽敞明亮的住房。

会战初期,车辆极其缺少,下基层都是搭便车。在我被调到大队调度室工作后,一次和大队长王治和在基层工作,突然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庙湾某井要搞压裂施工,石油工业部军管会主任王星等领导要到现场视察,要求我们迅速赶到。没有车辆怎么办?我俩二话没说就在1006队买了几个馒头,灌了一壶水,一人提着一根棍子,沿着原始森林里的羊肠小道一直走了9个多小时,才到达庙湾井队。

转战途中学雷锋

□万西美 

我所在的32137钻井队是1966年7月1日从玉门到银川的。当时玉门油田年产量12万吨。那时候,由于银川石油勘探处归玉门石油管理局管辖,加上马5井(在马家滩)出油了,我们才从玉门调到银川。当时的口号是:“不许带家属,不是去那里享受,而是找油去、吃苦去”。

当时,正赶上全国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男女老少都在学雷锋。我队在出发前,职工们全部集中到玉门火车东站。车站旅馆住宿条件紧张,12个人一间的房子都是上下铺,把我们一个队47个人全部安排到上铺,一个下铺都没有。其实,谁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住哪都一样。队员们一到火车站就学雷锋做好事,扫房子的扫房子,扫院子的扫院子,从里到外,包括厕所,都打扫了一遍,一会儿工夫把整个火车站从候车室到旅馆住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下可把车站领导和职工给感动坏了,主动把我们全部人员又统统从上铺调到了下铺。

习惯成自然。第二天上了火车我们继续学雷锋做好事,帮助列车员扫地、倒水。列车员很受感动,就把打扫卫生的扫帚、簸箕、水壶统统藏了起来,不让我们再干了。

到了银川,勘探处的同志来接我们,把我们直接拉到了老银川石油勘探处的院子里(现在的南门干休所,新中国成立前是马鸿魁的兵营)。大伙把行李卸下来,顾不上休息,就争先恐后的干起活来,搞房间卫生,打扫院子。那个院子要比玉门火车站的院子大多了,前后左右,里面外面,好家伙,整整搞了大半天,才把整个院子搞得干干净净。这把石油勘探处的干部、家属们又给感动了。我们是上边有什么号召,就有什么行动,军人作风是走到哪里都响当当的。

通知两小时上火车

□袁海 

1966年春天,宁夏盐池县境内石油勘探的李探1井突然爆发了一颗“重磅炸弹”,仅延5一层就出现了高达5立方米多的工业油流,真是石破天惊。这么高的产量,马上引起了石油工业部的重视,立即电令玉门石油管理局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到现场指导工作。

当时我在玉门油田开发研究所任技术员。玉门油田要对国内外贵宾开放,在文化宫举办展览展示油田成果。我作为地质人员参与了这项工作。

有一天上午10时,工作告一段落后我去医院看病,遇到了同室的黄若兰女士,他首先以惊奇的神态告诉我晁吉俊要去宁夏了。这在当时可算一个重要消息。因为当时玉门流传着老一代石油人流传下来的顺口溜:“火车叫、心在跳,何时离开老君庙。”可见当时玉门油田(旧时此地有一座老君庙)的封闭和艰苦,以及人们对外界的向往之情。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外出,哪怕是短暂的几天,几乎都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这也大概是她一见面就惊叹急切告诉我的原因吧。自然我也是向往能有这一个机会,即便不能离开“老君庙”,能到外地“逛一回”也是惬意开心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福分,我也只能心安理得继续自己的“老君庙岁月”。

话虽如此,但这么大刺激不能不使我的整个看病过程都被此事萦绕。就这样我心绪不宁地回到文化宫,突然有位同事对我说:“叫你去宁夏出差。”我以为是在和我开玩笑,将信将疑。好在这时已接近下班,我也就带着这种涟漪波动的心情提前回到了单位。这时,领导正式通知我:“派你去宁夏出差,赶紧准备,野外生活要带上铺盖行李、换洗衣服、吃饭碗筷,饭后一点半上火车。”当时我只是单身一人没有拖累,粮票、差旅费有人办理,只是因为冬天刚过,我拆洗的被子还没有缝就赶紧找绳子仓促捆扎,随即就匆匆忙忙准时赶到玉门东站上了火车。从接到通知到上火车两个小时。那时人们已经习惯了,“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打起背包就出发。”

我逐渐才弄清楚,这次由局调度室主任向同水带队,抽调地质、钻采、机械、炼油在内的各路人马共10人,地质上还有同室的赵文元和局地质室的闵华昌。到达银川的当晚,刘律还乘兴去城内看了灯火辉煌的街景,回来一渲染确实也令我们兴奋了一阵。第二天一早就直奔一百多千米外的李庄子现场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数日后,其他系统的工作很快告一段落,陆续回到了玉门,我们搞地质的3人就留在宁夏帮助工作。由于形势越来越好,随后又来了搞开发的武志雄等3人,到当年9月又从玉门先后几批调来了200人。后来成立了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从此,我就在盐池这个荒原沙滩上一直工作了15年。

走遍鄂尔多斯盆地去找油

□徐和献 

1968年,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决定集中力量开发李庄子和马家滩油田,我们钻井队从玉门过来参战。到马家滩一下车,就去指挥部要任务,问我们的井位在哪里。指挥部的同志被我们的精神感动,很快就帮我们落实了井位。我们立即出发,在自己的井位上安营扎寨。当时野外环境很艰苦,没有帐篷,就自己挖地窝子住,井架用架子车拉,油管靠人扛。大家工作的积极性都很高,当时国家说要在三线找油,大家心里面都很着急。时间一天天过去,陆续在马家滩、摆宴井、大水坑发现了油田。原计划我们要在马家滩附近干8个月,结果只用了6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随后,我们根据会战指挥部的安排到陕西马栏找油。抵达马栏以后,没有住处,也没有帐篷。联系当地老乡,才找到几个老红军遗留下来年久失修的窑洞。我们一边生产,一边修窑洞。就是这样,还有很多同志没有地方住,就利用上山打柴的机会找些大点的树枝,回来扎在一起用泥巴一糊搭成窝棚住。我们和周围老乡关系处得很好,我们帮老乡修窑洞,老乡就送羊给我们。我们不收,他们就杀了羊,非要送过来不可。我们收下羊,但一定要付钱,老乡推托再三,终于收下了。

1970年,我们接到上级通知去陇东庆1井试油。任务就是命令,我们匆匆启程,于9月30日赶到庆阳董家滩于家村。经过试油压裂施工,庆1井出油36.3吨,成为马岭油田的发现井。随后,我们施工的朱家河畔的庆5井也出油30多吨,所有石油工人都很高兴。

荒原风雪夜

□原海涵 

20世纪60年代,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在灵盐地区以马家滩和大水坑为中心布了不少探井。当时指挥部在马家滩,距离大水坑约50千米,中间没人家,更没有像样的公路,从马家滩到大水坑现场工作的人,来回都是走当地老百姓放牧走出来的羊肠小道和乡间土路。有时为了赶时间人们就到调度室找便车。

1967年11月,空旷的戈壁早已进入冬季。我和同事王声远在大水坑处理完任务后已是下午3点多钟,我们就去调度室找便车。听调度室的同志说4点钟左右有一辆空车返回马家滩。于是我们和另外3名同志就一起在阴云密布的天际下等车。

车来了,谁知司机一发动才发现有问题,他好像不怎么会修。我们正等得着急,一名老司机过来帮忙,下午5点钟不到,突突的马达声就响起来。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谁也没想到,半路上车又坏了两次。6点钟车开到一个叫牛家口子的地方就再也开不动了。天越来越晚,我们多么希望有一个同向的顺道车开过来,但是我们的希望落空了,更令人沮丧的是天上又开始飘雪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想象各种可能。我和王声远是做地质勘探的,经常在野外跑,我们建议步行20里,返回到大水坑。但其他人担心夜太黑、路又窄发生危险,建议留下来。最后我们几人分成两拨,一拨留下,一拨返回去。我和王声远当然是后者。

我们在夜色中费劲地寻找路的痕迹,一不小心就踏到泥坑里。我俩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中途走累了,就在雪地里背靠着背坐在路边稍休息一会儿。当我们冒着小雪到达大水坑调度室时已是晚上1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