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状态医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3:28:15

点击下载

作者:虢周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临床状态医学

临床状态医学试读:

作者介绍

虢周科,男,生于1959年,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深圳市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学科带头人。1977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1990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深圳市优秀中医药工作者、深圳市医管中心最佳医生等称号。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医学会行为与心身分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神经精神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身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为脑病心理专科负责人,在国内较早开创中医脑病心理临床专科,长期致力于中医药诊治脑病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临床及科研,长年坚持临床一线,诊治患者30万人次。提出了临床状态医学理论,发挥中医药诊治脑病、心理疾病和疑难杂病的优势和特色,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痴呆、眩晕、头痛、失眠等中医脑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对心身疾病如胃肠病、肝胆病、心悸、胸闷胸痛、肾病、腰痛、慢性疼痛、围绝经期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疾病的中医诊疗有独特的良效。获中医药科技进步奖8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0名,培养学术继承人2人。

内容提要

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以理论研究为核心,通过对临床状态医学理论的阐述,使医务工作者初步掌握临床状态医学的理论纲要。本部分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的含义,阐述了临床状态医学对生理机制的认识及中医学在临床状态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临床状态医学对病因、发病和病理变化的认识;第二章为中医学中的状态医学思想,分别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部分后世医家的思想及中医学的特点进行阐释;第三章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的优势和意义;第四章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中的诊断方法,包括中医四诊法、心身兼顾法、多元诊断法、兼容替代法、三维诊断法;第五章为临床状态医学的治疗方法,从治疗目标、治疗模式及具体的治疗方法介绍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六章为临床状态医学对医师的要求,介绍了提高临床诊疗能力的方法。下篇从常见临床症状、常见疾病诊疗两方面详细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列出35种常见症状及疾病的状态医学诊疗思路和方法,并附27则病案探讨临床应用的效果。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学术、实用价值,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和中医药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张序

我国有中医、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如何使中医、西医更好地发挥促进民众健康的重要作用,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临床状态医学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统合了中、西两种医学模式,以状态为纲,以生命健康为目标,中医、西医各自发挥作用,也能互相协同,纠正疾病状态,治疗疾病,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临床状态医学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吸取疾病医学、中医学、精神医学、伦理学、社会文化因素等,注重“以人为本”,强调调整机体健康状态,体现了现代科学发展既不断分化深入,又相互交错渗透的总体趋势。临床状态医学的提出使医学体系更加丰满和完善。

临床状态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的医学,是以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为研究对象。它的治疗目标是达到躯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保障人良好的社会实践。对目前还不能根治的疾病,临床状态医学力图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患者良好的生命状态。因此,虢周科教授提出的临床状态医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虢周科教授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诊治了大量的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较早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用于中医临床,创建了国内中医院最早的中医脑病心理科。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五年寒暑,辛勤翰墨,终于完成了这部临床状态医学专著。该书传承中医学术思想,并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故乐之为序。张学文2017年2月

刘序

中华传统文化中,中医是最有魅力的瑰宝之一,这既在于它神奇的医疗效果,也在于它深奥神秘的医学理论。纵观几十年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历程,虽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和长期的临床实践,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科虢周科教授撰写了《临床状态医学》,他所提出的临床状态医学理论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一个载体。

以往人们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探索大都追求对中医科学性认识上的统一、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与现代科学接轨。中医是科学,但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科学,中医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等,从概念到医疗手段都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解释,中医和西医认识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人体的疾病现象,其目的都是治疗疾病。西医运用现代各种科学技术及西医的理论体系去诊疗,中医则运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的诊疗方法去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的“证”就是客体在空间上所呈现的形态和态势,反映的是疾病在人体动态发展的整个过程某一点的状态。辨证论治既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也是调整人体状态的方法。所以,中医学对临床状态医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临床状态医学的思路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同时,调整患者的机体状态。在运用临床状态医学诊疗过程中,中西医有机结合,各取所长,提高疗效,而且更好地保存了中医传统的精华,使中医学更容易推广,更容易走进西医世界。该书的问世对中西医结合事业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刘保延2017年3月

吴序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现代的医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临床上诸多的疑难杂症,也给患者和医生带来很大的困扰。为此,基于坚实的中西医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及长期的思考,广州中医药大学虢周科教授编著了《临床状态医学》一书。临床状态医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吸取了中医学“天人合一”、心身一体、整体观念的思想,是一种以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为研究对象的临床医学。临床状态医学以生物医学为基础,借助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它的研究方法、研究指标、研究目标均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疾病医学、心身医学和单纯的中医学。本书深入浅出,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临床案例系统地介绍了临床状态医学的诊疗方法。

该书有以下特点:①重视心理因素及整体状态。人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心身是一个整体。②注重动态观察疾病。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中,疾病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要动态地观察疾病及人体的状态。③在诊断方面,提出心身兼顾、多元诊断、三维诊断、兼容替代法,在诊断疾病的同时,重视患者的身心状态和中医证候状态。④在治疗方面,以健康的状态为治疗目标,既重视疾病的治疗,更重视人体的生命状态,在很多情况下,即使疾病没有彻底消除,也要尽量达到气血调和、脏腑和谐、情志平衡与环境和谐的健康的身心状态,并使其保持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

愿将本书推荐给广大的临床工作者,相信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对我国中医学和中西医协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故乐以为序。吴以岭2017年2月

编写说明

本书是我从医30余载,基于临床实践,潜心研究,总结出的一套从临床状态医学角度诊疗疾病的理念、方法和临证诊疗体系,可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临床状态医学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系统思维为特征,结合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吸收伦理学、人文思想,整合疾病医学、中医学及心身医学等医学的长处而形成的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治以及心身关系的新兴的临床医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

全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基于临床实践和中医学理论,阐述了提出临床状态医学的缘由,总结了临床状态医学的基本理论、诊疗思路与方法等;下篇为临床状态医学方法在临床常见症状和常见疾病诊疗中的具体应用,并附有27个病案。所列临床常见症状及常见疾病分设西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状态医学诊断思路、临床状态医学治疗方法等栏目。书末附参考书目以备查阅。

本书理论联系实践,突出了临床状态医学的系统性及临床可行性,对教学、医疗、科研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是我临床治学的精心之作,系统反映了本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成书过程中,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科的同事及研究生魏佳、郑浩涛、桂丹、黄彬青、钟雨阳、关天翔、陆清红等均参与了编写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深圳市中医院的领导也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个人学识有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祈请广大同道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本书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所有医疗意见、医疗行为请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虢周科2017年2月

绪言

临床医生所要面对的疾病,越来越多的是那些预后不佳且缠绵难愈的病种,例如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糖尿病、恶性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而这些疾病往往与心理及社会应激、不同个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状态纠缠在一起,因果关系难以分辨。

例如,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不仅所谓的功能失调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机体状态密切相关,如失眠、虚弱等;器质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恶性肿瘤,包括感染性疾病也与机体状态有关,如带状疱疹、乙型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多是在机体状态差的情况下发病的。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与状态有关,状态良好易于恢复,否则不易恢复。至于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脏腑不和等,更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人体状态问题。

疾病不仅与躯体的生理状态相关,还与心理状态、社会状态有关。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存环境差,外伤和感染性疾病多发;营养不良状态的时代,消化系统疾病和包括结核在内的呼吸道疾病多发;在物质丰富、营养相对过剩的时代,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增多;在竞争压力较大的时代,心理障碍、睡眠障碍、肿瘤多发。

经长期观察发现,患有相同或者相近疾病的患者,由于身体、心理状态不同,往往预后有差异。例如同为肿瘤患者,身体及心理状态好、气血阴阳经络脏腑状态好,往往预后好;否则,预后差。尽管很多器质性疾病不能被治愈,经过治疗却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状态,进而能够高质量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随着人体状态的持续好转,原来的器质性疾病也有可能减轻甚至被治愈,比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糖尿病等。

还有一些患者,躯体疾病不严重,但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却较差,他们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的躯体症状为主诉求医,即所谓的疑难(怪)病。这类患者,经过反复检查,未能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经多次、多处和多个医生治疗没有明显效果,患者异常痛苦甚至绝望。这种患者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

综上,人体状态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预后、社会功能恢复都有重大影响,因此不可不重视。但是,虽然人体状态对疾病具有重要影响,但西医学往往忽视患者的人体状态,只关注生物学的观念仍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只把发现疾病、征服疾病作为医学的终极目标,忽视了“患病的人”,只关注“人患的病”。如此一来,往往会影响病人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具体而言,近代西医走的是以外科手术和化学合成药物疗法为主的对抗医学之路。所谓对抗医学,就是把人看作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医疗的责任就是与疾病做斗争,对外采用手术剥离清除病灶,对内采取杀菌抑菌的对抗疗法。对抗疗法往往快速起效,但是临床也存在疗效不好或毒副作用大的问题。比如抗生素的滥用问题。如果人们过于相信抗生素抵抗病菌的效果,忽视人体自身所起到的主要抵抗作用,就会出现滥用的问题。从而导致菌群失调,超级细菌产生等,还有过度输液的问题等。

由于现阶段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单纯以疾病医学方式干预人体以求得效果的刚性方法,很可能有失之偏颇的情况。如先前有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妇女及时服用激素,可有效预防冠心病、改善相关症状,造成很多妇女都去服用。可最近有关研究显示,服用激素非但不能预防冠心病,相反会导致卵巢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临床有些疾病和症状,比如游走性疼痛、头晕、麻木、怕冷等,病人非常痛苦,检查却没有发现生物学阳性指标,无法诊断,无法有的放矢地治疗。而很多疾病即便得到明确诊断,也不是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甚至许多疾病是现代疾病医学无法治愈的。那么,是不是应该寻求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呢?

追根溯源,人类疾病的痛苦主要是疾病造成的状态的痛苦,如疼痛、失眠、饮食改变、心理痛苦、躯体不适、适应能力差、工作学习效率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等。在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祛除疾病的情况下,标本兼治,治疗疾病的同时,调整疾病状态,才是医学的目标所在。由于疾病和疾病状态之间的循环反馈关系,调整疾病状态还有可能通过提高人体抵抗力、自律性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至此,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人体状态?人体状态指人体的健康状态,应该包括躯体,心理,中医学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方面,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一体的综合体。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还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1989年又增加了道德健康。

假设有这样的一种医疗模式,临床医师深谙中医、西医、心理医学以及人文医学,在诊疗疾病的同时,重视调整患者心身状态、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状态,是不是就能够取得更理想的疗效呢?

因而,编者基于长期临床实践和思考,提出“临床状态医学”的理念。临床状态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的医学,以人们躯体、心理、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为研究对象,它治疗的目标是:达到躯体、心理健康及平衡状态,保障人良好的社会实践。

鉴于中医药在调整人体状态方面具有先进的理念、方法,因此被作为临床状态医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的方法学。临床状态医学就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在诊治疾病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来调整患者的机体状态。但临床状态医学不是单纯地调整状态,而是以诊治疾病本身为基础的。脱离了治疗疾病,调整状态就无从谈起,但仅仅治疗疾病,忽略人体状态,便会存在很多问题。

具体地讲,临床状态医学吸收了传统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心身一体、整体观念的思想,是一门以人们躯体、心理、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临床医学。虽然它以疾病医学为基础,借助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但它的研究方法、研究指标、研究目标均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疾病医学、心身医学和单纯的传统中医学,它是对现有医学模式、方法的有益补充。

临床状态医学以“整体”和“状态”的理念为指导,既要收集患者的生物学资料,也要收集其心理、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的资料,做出状态诊断。通过临床干预,不仅使疾病得到管控,而且要使人体达到一种正常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生物学指征达到或者可能没有完全达到疾病医学临床痊愈的标准,但患者因疾病而带来的痛苦减轻或者消失,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恢复,患者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命状态而生存。换句话说,临床状态医学不仅仅研究身体的健康,更注重研究生命的健康。上篇基础理论第一章临床状态医学概述曾经治疗过一例乳腺癌患者,11年前因退休和疼痛患了抑郁症,每天大部分时间闷闷不乐,失眠,没有什么兴趣,什么活动也不愿意参加。整天待在家,喊太累,生活太没意义了,甚至不想活了,心烦。来诊的时候,她耷拉着眼皮,目无光彩(中医叫无神),不时叹气,被诊断为:乳腺癌术后,抑郁状态,肝郁气滞状态。接受疏肝理气解郁的中药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患者服药后心情渐渐好起来,2个月后精神焕发。再服药1年,同时根据其气血脏腑经络情况辨证论治,坚持治疗11年,精神比以前更好,外表仿佛也没有衰老。还有一位患有鼻咽癌的女老师,化疗、放疗后说不出话,畏风。做老师的不能讲话,真是痛苦。整天闷闷不乐,吃不好,睡不香,担心癌症治不好,活不了多久,痛苦不堪,被诊断为:鼻咽癌术后,肝血不足、抑郁状态。服药2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经过心身治疗、中药调理,服药3年,肿瘤未见复发,患者精力充沛,说话声音洪亮,心情愉快,人也年轻了许多。另一位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也是类似的情况。服药2年,前列腺癌未见复发,生活质量好得很。由此可以看出,肿瘤只是病理状态的结局,只治疗肿瘤的本身是不够全面的,关键是要治疗肿瘤的病理过程,纠正病理变化和机体状态,才是治本之法。当然祛除肿瘤这个病理产物是必须的,但不是万全之策。一些心慌胸闷的患者,如果他们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没有心肌梗死的表现,那么经过调整临床状态,可能会取得好的效果。不少“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他(她)们服用了很多治疗胃炎、肠炎的中西药物无效,通过纠正临床状态,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有几例不孕的妇女,她们经妇科诊治没有效果,有的被口头告知是“输卵管通而不畅”引起的,结果按照纠正临床状态的方法进行治疗,顺利怀孕,还生下了健康宝宝。不少偏头痛、头晕的患者,怕冷怕热的患者,腰酸背痛的患者,顽固的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患者,经过调整临床状态,症状和病痛明显好转。甚至一例扁平疣患者,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服药一个半月后,发现脚上的鸡眼也好了。因此,临床病理状态纠正了,结局就改变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制药厂有一种根据陕西-著名外科教授的方剂制成的纯中药骨痨敌注射液,治疗骨结核、肺结核等结核病效果很好。这个方子里没有抗结核的中药,而是以黄芪等药物为主,扶正祛邪,增强人体机能状态以达到消灭结核菌、治疗结核的目的。新近又有治疗菌血症的血必净注射液,其主要成分是活血化瘀的中药,没有清热解毒的成分,同样很有效果。每天面对这些脑病、心理疾病,特别是所谓的疑难杂(怪)病患者,如何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学,帮助他们减轻或消除病痛,恢复身体健康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是笔者近十余年来最常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和验证,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医学主张——临床状态医学。疾病医学是研究人的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变化的科学,精神医学和心身医学是研究人的精神、情感、思维生理病理变化的科学,传统中医学是研究人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生理病理变化的科学。那什么是临床状态医学?一、临床状态医学的含义

临床状态医学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系统思维为特征,结合中西医两套医学体系,吸收伦理学、人文思想,整合疾病医学、中医学、心身医学等医学的长处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其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生理病理及其所反映的生命状态。临床状态医学认为,疾病和患病个体都有不同的临床状态,这种临床状态既包括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病理变化,更重要的是包括患者的中医证候状态和心身状态。因此,除了诊疗疾病以外,还要调整患者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寒热虚实、正邪状态和心理状态。如高血压病,除血压升高之外,还有肝阳上亢、肝肾不足等中医状态,有焦虑状态或者抑郁状态,只有综合把握好疾病和临床状态并加以处理,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状态医学重视研究疾病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社交、享受等生命质量的影响,进而通过治疗疾病,调整人体状态旨在恢复人体的健康。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患了癌症,疾病医学首先想到的是除掉肿瘤,因此会采用术疗、放疗、化疗,尽量把癌细胞消灭干净;而临床状态医学不会只将着眼点放在消除肿瘤上,它会更多地考虑患者的生命质量,尽管它不反对使用疾病医学的治疗手段,但它会权衡这些治疗与生命状态的关系,做出相对完美的方案。临床状态医学关注的是疾病及治疗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而不仅仅是疾病本身和医学本身。临床状态医学不仅要考虑疾病医学的治疗方案能否解决病痛,还要考虑这种方案会不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比如,临床状态医学既要干预遏制肿瘤,又要通过调整人体状态,达到恢复正气,抵制肿瘤生长,甚至祛除肿瘤的目的。临床状态医学重视局部与整体、精神与躯体、形态与功能、医学与伦理、总体与个体、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如咽喉异物感、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医学考虑的是局部的炎症,而临床状态医学考虑的可能与焦虑状态和脏腑及气机有关;慢性疼痛,疾病医学想到的是结缔组织的炎症,临床状态医学想到的是与抑郁状态及中医的病机证候的关系;颈椎骨质增生,疾病医学认为是疾病,临床状态医学可能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组织状态。疾病医学考虑的是救死扶伤,而临床状态医学在救死扶伤的同时,更要考虑人道主义原则;疾病医学往往把医生放在核心和主导地位,而临床状态医学则把患者放在与医生同样重要的地位。

疾病医学是以消除疾病为目的,临床状态医学是以保持生命良好状态为目的。也就是说,疾病医学是治疗疾病的科学,临床状态医学是调整生命健康状态的科学。与疾病医学不同,临床状态医学要求在疾病医学的基础上,关注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和社会功能。它以人体的生理和谐平衡和社会生活功能良好的目标为指导思想,应用疾病医学和临床状态医学的技术,创造开放的医疗环境氛围,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接受患者的信息反馈,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实施干预手段,纠正失衡状态,从而恢复生理状态,进而恢复正常功能。采用患者和医生共同评估的方式判定疗效。与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不同,临床状态医学不仅以治愈疾病为目的,更是以人体恢复良好生命状态为目的。临床状态医学是基于传统医学的理论和丰富的医学实践之上,在系统思维思想指导下的一种医学理念,临床状态医学不是单纯地调整人体状态,而是以诊治疾病为基础的。

临床状态医学与心身医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指导思想不同

心身医学是从心身相关的基本立场出发,考察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其理论基础是“心身相关”原理。状态医学是从人体生命出发,其指导思想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以系统思维为特征,以疾病医学为基础,是包括中西医两个医学体系的一种医学形态。(二)治疗针对的方向不同

心身医学针对的是疾病本身,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心身相关疾病;临床状态医学针对的是患者所患疾病以及患病时处于的状态,包括中医证候状态、西医疾病、心身状态。(三)治疗手段不同

心身医学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西医治疗、心理治疗;临床状态医学有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导引等)、西医治疗、心理治疗、中医心理治疗。(四)治疗目的不同

心身医学治疗的目的是针对心理疾病本身去消除该疾病,达到疾病消除的目的;临床状态医学的目的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针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调整,使患者处于一个各方面(气血、阴阳、脏腑、情志、免疫、电解质、营养、神经递质等)动态平衡的状态。(五)治疗达到的效果不同

通过心身医学理念去指导的治疗后期达到的结果往往是疾病本身被消除,如抑郁症、焦虑症消除,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往往遗留下来,如长期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导致身体肥胖、血压升高、血脂升高、口干、口苦、皮疹等诸多问题。而临床状态医学用调整患者状态的理念去指导治疗,最终会达到一个气血调和、脏腑和谐、情志平衡、与环境和谐、营养平衡、水电解质平衡、神经递质平衡、免疫平衡、基因平衡的状态。

中医学实际就是一种关于状态的传统医学,临床状态医学深受中医学的思想影响。中医学的阴阳五行、整体观念、动态平衡、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背反偕同、气功太极、导引吐纳、针灸拔罐、按摩推拿等理论及实践方法都是临床状态医学的生动体现,是临床状态医学形成的基石。二、临床状态医学对生理机制的认识

人是一个复杂的生命活动体,人体是一个多参数、非线性的、模糊的复杂体系。这种生命体系的健康状态包含有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和谐、情志舒畅等方面。这应该是临床状态医学理论的生理学基础。(一)阴阳平衡

阴阳平衡就是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阴阳平衡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藏与交感、消长与转化等。阴阳平衡还有一层含义,即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及趋势。它揭示了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调动和发挥人体内的阴阳双方的自和潜能以及修复、调节作用。所谓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虽然不断地处在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的运动中,但阴阳双方仍然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动态的平衡。在人体则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双方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而养生、锻炼与治疗的一切方法和手段,都不外乎是维持或恢复机体阴阳的平衡。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阴阳是天地万物所遵循的总纲,是主要的平衡因素。(二)气血调和

人体之气的生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来源要充足,或者说要有足够的原料,这就需要先天禀赋充足、后天饮食营养丰富,以及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源源不断;二是肺、脾(胃)、肾三脏的功能正常且配合协调,才能保障气的来源充足。三脏之中,又以脾、肺两脏的功能更为重要。

气是生命的动力,它具有推动与调控作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所有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进行,都要靠气的激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人体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的生成,以及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等,也要靠气的运动来推动,所以有“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的说法。气还具有温煦作用,气能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冷。人的体温能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脏腑经络以及各组织器官能维持旺盛的功能活动,都要仰赖气的温煦作用。同时,人体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才能运行输布,所以有“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的说法。气还有固摄、气化、防御等作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也是血液构成的主要成分。化生血的另一基本物质是肾精,因为精与血之间具有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所以肾精充足就可以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血的功能有三:一是濡养,二是化神,三是涵气。血液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它通过血脉布达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以及各个官窍,不断地发挥其滋润濡养的作用,所以《难经》说:“血主濡之。”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血的充分濡养,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如“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等。(《金匮钩玄》)此外,血液的营养作用还可以从肌肤的色泽、毛发的荣枯等方面表现出来。如血液充盈,营养正常,则面色红润、毛发润泽、感觉灵敏、活动自如。“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为血帅指的是气能生血、气能行血及气能统血三个方面。气能生血,血的化生过程离不开气化,无论是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血液的过程,还是精转化成血的过程,均需要依靠气的作用;气能行血,血液在脉中的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均与血液的运行密切相关;气能统血,气对血液具有统摄作用,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血为气母,即血是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气血关系平衡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把握气血关系是维持气血平衡的关键。(三)脏腑和谐《黄帝内经》指出,人就是一个以五脏六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脏腑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凡是人体有了病,无论大小,不管轻重缓急,都和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风邪外感,还是情志内伤,只要殃及脏腑及其功能失调,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人的健康是由里及表的,只有脏腑平衡,气血精津才能充盈畅达,身体才能安泰。

只有脏腑之间处于一种协调统一的工作状态,人体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比如说心主血脉这个功能的实现要建立在肝藏血和脾统血这两个脏器功能的基础上;膀胱储藏、排泄尿液功能的实现要建立在肺通调水道和肾主水液的功能之上等。

脏与腑之间,一阴一阳,一表一里,不仅生理上相互联系、配合,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传变。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取决于阴阳两个方面的相对平衡,人体的健康只有在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地吸收、利用人体所得到的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正因为人体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所以当某一脏腑的功能出现异常时,往往也会对它所联系、制约的其他脏腑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脏腑之间无法协调统一的运转,这种情况我们也称为“脏腑失和”。因此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调和,使失和的脏腑恢复原先的协调运转。(四)情志平衡《黄帝内经》云:“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体所具备的神,是指人的生命活力及其灵性和生机。古人认为神浊则骨老,多情则骨衰;神在于养,情在于节。精神稳定乐观,神思就稳定;神思稳定,气血就平和;气血平和,就有利于保护脏腑功能;脏腑功能正常,人就远离疾病和衰老。

情志是指人在智、情、意、行方面的精神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医养生历来强调情志养生法,并将之列为诸法之首。因为人为“万物之灵”,具有很高的思维能力,人的情志状态决定整个机体的平衡和失调。所以,中医药学非常强调精神情志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而不良的精神情志刺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五)环境因素《黄帝内经》中指出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寿命有影响。《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记载,“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一洲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上述这些论述说明西北地区地高气寒,元气不容易耗散,其空气清新,所以人多长寿,东南地区地势低洼炎热,元气容易耗散,其空气受到污染,所以人多夭。这均说明了人体与环境息息相关。

同时机体有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能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而调节自身的应激状态。如脉象的变化“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有载“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这充分体现了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中医充分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有其独特的体质,这种个体差异就决定了每一个体对于“风、寒、暑、湿、燥”都会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自然环境优美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可以美化人的生活和心灵,它为家庭、个人提供了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是健康、幸福、长寿的摇篮。例如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地区──前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卡理、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的巴马,这些无一不是环境优美、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的地区。从城乡分布来看,长寿人口农村多于城区,山区高于平原地区,提示长寿与自然环境有关。一般来说,农村污染少,空气新鲜,而城市特别是工矿区工业废水、废气和废渣较多,自然环境受到污染,深刻影响了人体健康,导致疾病的发生。除与生存的外部环境有关外,还与人体内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内环境通过损伤、负荷、疾病等方式影响寿命。如细胞内氧负荷对细胞衰老的直接影响,氧分子具有两重性,既为生存所必需,又具有潜在的毒性。细胞内的线粒体中有1%~4%的氧分子能变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可引起生物大分子广泛的氧化损伤,导致蛋白质分子的失活和降解,以及DNA中碱基交换和单链断裂。同时,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与葡萄糖缓慢进行非酯促糖基化,这些糖基可逐渐氧化,进而使蛋白质、酯类的核酸(如DNA)广泛交联,形成脂褐质(老年斑),胶原蛋白与弹性力蛋白等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发生交换,组织含水量下降,皮肤皱缩、肌腱与血管失去弹性,从而导致衰老。(六)营养平衡《黄帝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包括五种谷物;五菜指各种蔬菜;五畜指猪、羊、牛、鸡、犬;五果包括各种水果。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四大类饮食形成了人们主要的膳食结构,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每种食物都有其四性(寒、热、温、凉)和五味(酸、苦、甘、辛、咸)。通过食物的四性五味,可以有效地平衡人体寒热虚实的偏颇。要保持人体的平衡,不可五味偏嗜。如《黄帝内经》所言:“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

对于不同体质的人应给予不同的饮食。人有阴阳、气血、寒热、虚实之差,饮食也应随之调补,如气虚之人要多吃补气的食物,诸如肉类、人参等。血虚之人宜多吃大枣,阴虚者应多食滋阴食物……另外对于食物的宜忌,中医亦有丰富的经验,有相宜、相忌之分。相宜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相配可以起到互补调味作用。相忌则指的是两种食物相配而出现性能降低或起不良作用,如人参与萝卜,因为人参补气,萝卜破气,同食会减弱人参的作用。

此外,还应根据季节的不同调整膳食,所谓“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春季万物始动、阳气生发,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多吃绿色菜蔬、豆类及豆制品;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苦瓜、绿豆、西瓜、鸭肉等;秋季万物收敛、燥气袭人,宜吃些滋润性质的食品,如乳类、蛋类等;冬季天寒地冻、万物伏藏,此时最宜吃些温热御寒之品,如羊肉、狗肉、干姜等。

再者,无论食疗、药膳,都要有度,应适可而止,如不能一味进补等。

人体要维持健康状态需要各种营养素,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热能和营养素)和人体所需的营养恰好一致,人体消耗的营养与从食物获得的营养达成平衡,即营养平衡。

平衡的膳食包括热量营养素构成平衡、氨基酸平衡、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平衡及酸碱平衡,动物性、植物性食物平衡。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七)津液代谢平衡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津液,同气和血一样,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有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津液在人体生成和代谢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如: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滋润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的作用;渗入血脉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润滑血脉的作用,而且也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注入于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具有濡养和滋润各个脏腑的作用;渗于骨的津液,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等作用。《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的病理状态,也称津液失常,即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的过程或者某一个环节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耗散和排泄过多,以致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形成水液滞留、泛滥等病理变化。

津液又可细分为五液,五液分别是指汗、涕、泪、涎、唾五种体液。《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在临床上,若五液分泌异常,则可反映所属脏腑的病变。汗为心之液,它的排泄在生理上会受到心的控制。例如,感觉冷时,毛窍闭合而无汗;天热、运动感觉热时,则毛窍大开而多汗。汗的异常主要有自汗、盗汗两种。心阳不足、心气虚,不能守住心液,则见自汗,此时应补气补阳。涕为肺之液,肺开窍鼻,肺之津液充盈,出于鼻窍则为涕,鼻涕可滋润鼻窍,使其保持畅通,保证呼吸和嗅觉功能的正常,肺的病变可从鼻涕的异常表现看出来,如肺阴虚者可表现为鼻干无涕;因风寒导致肺气失宣者,多表现为鼻流清涕;流黄浊鼻涕的人应该清肺泄热。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肝血及肝之津液充盈,溢于目则为泪,泪可滋润眼目,若肝有病变,就会从泪的异常表现出来。泪少而眼干,为肝阴血不足,应滋肝养血,忌愤怒,宜清补;迎风流泪、两眼发痒,为肝经受风邪,应少用眼,保持清洁,也可用野菊花、桑叶煎水熏洗。涎为脾之液,脾开窍于口,脾之阴精上布于口,则为涎,主要用来溶解食物,助消化。脾胃虚弱者可表现为口淡乏味,恶心且口水多,应温中健脾。唾为肾之液,肾气旺盛,肾之阴精上充于口为唾,有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的作用。唾液的异常变化可反映肾的病变。人体要处于正常的状态,必须要保持津液平衡。

从西医角度而言,体液广泛地分布于体内各部分,按照分布的区域分为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隙液)与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血浆约占5%,组织间隙液约占15%(包括淋巴及脑脊液等)。细胞直接生活于细胞外液中,其营养物质与氧的供应及代谢终末产物的移除,均有赖于细胞外液,因此细胞外液被称为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的相对恒定,对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与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40%,其组成较细胞外液更为稳定。

水与电解质共同构成了体液,其中主要是水,其次是电解质。它们是人体保持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

水与电解质的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表现在体液的交换上。体内各部分体液的含量,虽相当稳定,但绝不是固定不变。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各部分体液的成分在不断地交换着,只是这种交换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不影响其相对稳定性。

水与电解质不平衡时,细胞内、外液容积会发生改变。机体失水时其含水量减少,达到体重2%以上时叫做脱水,此时出现口渴的感觉;如失水超过6%时,出现剧烈口渴、尿少、软弱无力以及体温升高(脱水热);如失水超过15%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根据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高低,分别称为等渗脱水、高渗脱水与低渗脱水。在这些情况下,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与容积相应地发生改变。高渗脱水与低渗脱水即令失去的水分相等,然前者引起强烈渴觉,而后者却不出现渴觉。与上述情况相反,当体内水潴留超过体重2%时,称为积水。根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高低,将积水分为等渗积水、高渗积水与低渗积水3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低渗积水,水分进入细胞内可引起细胞内液容积增加,使细胞肿胀,导致严重后果。例如水中毒时,出现呕吐、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这是由于低渗积水使脑细胞发生水肿的结果。(八)经络调节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组成的复杂有机体,其各部分虽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彼此配合及有机协调的关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灵枢·经脉》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经络系统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经络的联系作用

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从而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如《灵枢·本脏》所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2.经络的濡养作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通过经络循环贯注而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如《灵枢·本脏》所言:“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3.经络的感应作用

经络不仅有运行气血等营养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传导信息的作用。所以,经络也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导网。当肌表受到某种刺激时,刺激量就沿着经脉传于体内有关脏腑,使该脏腑的功能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疏通气血和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脏腑功能活动的变化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于体表。经络循行四通八达而至机体每一个局部,从而使每一局部成为整体的缩影。针刺中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4.经络的调节作用

经络系统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接收、传递、变换等作用,自行调节气血的运行,协调脏腑的关系,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偏衰的证候,可运用针灸等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各脏腑有调节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使之兴奋。

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肌细胞或感受器间的化学突触中充当信使作用的特殊分子。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和感觉系统的各个角落都有分布,是维持生物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也是维持机体平衡状态的重要成分之一。

脑内神经递质分为四类,即生物原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他类。生物原胺类神经递质是最先发现的一类,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包括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谷氨酸、组胺、乙酰胆碱(Ach)。肽类神经递质分为内源性阿片肽、P物质、神经加压素、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血管加压素和缩宫素、神经肽Y。其他神经递质分为核苷酸类、花生酸碱、阿南德酰胺等。

人脑中有数以千万计的脑细胞通过神经递质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当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浓度失衡时,神经元所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减弱或改变,这时人体往往出现失眠、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症状,有的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思维迟缓等。下面以神经递质不平衡而致人体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为例做相关阐述。

内源性吗啡肽是人体大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和产生欣快感的作用,是一种健康的递质,没有依赖性。

5-羟色胺作为人体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其作用非常广泛,对情绪、睡眠、体温、摄食和痛觉等都有调节作用。另外,5-羟色胺系统与焦虑症、抑郁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功能降低,可能导致精神不正常。另外对躁狂症和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的5-羟色胺检查后发现,其较正常人降低。

乙酰胆碱是一种功能非常广泛的神经递质,对躯体和内脏运动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影响大脑信息传递速度的主要递质,其功能涉及感觉、学习和记忆、疼痛、睡眠和觉醒、体温调节和摄食等多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调节。

γ-氨基丁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高个体对于敌意、愤怒等情绪的控制作用。低水平的GABA会削弱个体对于这些反应的抑制性,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增加,从而增加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可能性。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和神经药理的研究中也发现,抑郁患者脑脊液中GABA含量较低,用GABA激动剂可改善抑郁症状,提示低水平的GABA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九)免疫平衡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免疫力可理解为正气,指的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康复能力。人体的机能活动是以气、血、精、津液等基本物质为基础,精、气、血、津液旺盛则脏腑、经络功能正常,人体就有抵御外邪及康复的能力。

人体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必然会遭受邪气的侵袭,正气必然与之抗争。疾病的发生与否,以及病后的转归结局,实际上是由正气和邪气相争的结局决定的。疾病的发生,一方面由于人体本身的正气虚弱,容易遭受邪气的侵袭;另一方面,由于邪气的侵犯,破坏了机体的相对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人体发病。但被邪气侵犯之人,并不是一定会产生疾病的。因为邪气侵犯人体后,正气即奋起抗邪,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胜负,决定着发病与否。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足以抗御邪气的侵袭,即使受到邪气的侵犯,也能及时消除其不利影响,因此不会发生疾病。故《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气侵袭人体时,正气即起来抗邪,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于侵入,或侵入后即被正气及时消除,不产生病理反应,即不发病。当人体正气不足,即正气相对虚弱,无力抗御邪气的侵袭,又不能及时消除其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人体脏腑等结构的损伤和功能活动的紊乱,由此产生疾病。如《灵枢·百病始生》中所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时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虽然错综复杂,但总其大要,不外关系到人体本身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发挥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这种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功能被称为免疫防御,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亦能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这种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的功能被称之为免疫监视,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病毒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都必须藉由免疫细胞加以清除;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使免疫系统内环境保持稳定,修补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健康的免疫系统是无可取代的,但常可能因为持续摄取不健康的食物而失效,或者功能亢进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现代研究发现,免疫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它随时处于战备状态,能够预防疾病,并能明确地知道应该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采取适当行动摧毁入侵的物质,而不会伤害人体其他细胞。

有些被医生宣布只剩几个月生命的癌症患者,却依然活了很多年;有大约5%的人能够抵抗艾滋病,在他们血液里找到了HIV病毒,可没有任何症状产生……为什么这些人能够抵抗各类疾病?因为他们有比其他人更平衡的免疫力。人体90%以上的疾病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

为什么直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健康依然遭受着各种细菌、病毒的威胁?像十几年前的“非典”,以及近年来流行的手足口病、禽流感、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这与我们的免疫功能发生了障碍有很大的关系。在正常的情况下,致病源与人体免疫力之间能保持精确的平衡,如果因某种原因打破了这种平衡,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不能防御、识别、清除致病源,就会生病。如现代生活压力过大,不安、焦急、睡眠不足等都会造成免疫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也会随之衰退。

要调节免疫平衡,需从日常生活入手。充分摄取高质量的营养是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一步,比如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改善肠道生态环境等。

保持规律的睡眠,乐观的情绪,都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法。除此之外,运动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平衡不可替代的方法。建议每日进行20~30分钟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但不宜超过一小时,否则会导致体内氧化过度而影响免疫力。如若免疫功能失调,出现过高或过低,都将造成免疫损伤。临床证实,免疫力过高,可导致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哮喘、红斑狼疮、类风湿、病毒感染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免疫力过低,对人的健康同样带来危害。(十)基因平衡

中医学认为,基因平衡实质上为精气的充足,即先天之精的充足。《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亦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由上述可知,“先天”是指禀受于父母的“两神相搏”之精,以及由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是由遗传而来,为人体生命的本原。其在个体生命过程中,先身而生,是后天脏腑形成及人体生长发育的动力。先天之精决定了人体的生长发育等过程。

关于基因还有“禀赋”一说,“禀赋”又称“禀性”“资禀”等,主要指父母体质性状遗传方面的影响,因而一个人“肥瘦,长短,大小,妍媸,皆肖父母也(《幼科发挥·胎疾》)。”这方面中医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先天禀赋观,在儿科中常有专门论述,如明代《幼科类萃》提出“论小儿受胎禀赋浓薄不同”,指出小儿个体体质遗传差异的普遍现象。该篇提到:“大抵禀赋得中道为纯粹,阴阳得所,刚柔兼济,气血相和,百脉相顺,精备神全,脏腑充实,形体壮健。其未周之时,颅囟坚合,睛黑神清,口方背厚,骨粗臀满,脐深肚软,茎小卵大,齿细发润,声洪稳睡,此皆受胎气之得中和者也。”相反,“才生下有身破裂者必死,阴囊白者必死,阴不起者必死,无粪门者必死,股间无生肉者必死,忽如鸦声者必死。其周岁之间颅囟开解,齿发未生,手足挛缩如鹤,即身体瘦瘠,或四五岁不能行立,此皆受胎气之不足者也。”这都说明先天之本对人体的重要性,在防病、抗病中都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