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药学与临床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7:01:01

点击下载

作者:徐东英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七的药学与临床研究

三七的药学与临床研究试读:

前言

一味药就是一部历史。对三七的情有独钟,使我在二十余年的研究中辛勤耕耘,不敢有半点松懈。本书力图展示给人们三七漫长的药用历史,从明代到现代,历史跨越了四百多年,涉及大量的古今文献,汇集历代三七方剂、名家的论述及临床应用体会、现代临床试验系统评价及不良反应分析。名称、产地、应用临床渊源部分,是我于1994年至1997年间在广西中医学院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现代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不良反应部分,是我于2003年至2006年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为了很好地完成现代临床试验系统评价研究,本人于2005年上半年专程到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学习系统评价,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尽己所能,客观地评价三七现代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准确、有效、安全地使用药物,是临床一直困扰人们的难题,一味药有多种功效、多种制剂、不同的用法,本研究借助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三七现代临床试验文献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临床应用的科学依据,从上千篇文献中筛选出67个随机、半随机试验,分布在八大类疾病中,涉及22种不同疾病,研究总病例数达7825例,通过分析研究向人们展示三七良好的应用前景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感谢在医药界研究、使用三七的前辈和同仁,没有他们的研究,现代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感谢那些对我电话采访予以支持与帮助的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没有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本系统评价无法顺利完成。

感谢我的博士导师黄煌教授,硕士导师黄瑾明、谢崇源教授,广西中医学院院长王乃平教授,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吴泰相副教授,以及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朋友。徐冬英2008年5月第一章三七名称的考证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关于其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及各种名称众说纷纭,本文仅从以上两个方面略陈管见。一、三七名称的考证

中药材品种繁多,来源广泛,其名称大都具有某种含义,了解药材名称的来由含义,可以得到药物的某些知识,为辨识和深入认识中药材提供科学的依据。综观中药的命名方法,不外乎以形态、颜色、气味、产地、生长特性、入药部位、功效以及最初发现使用该药的人[1]等命名。三七也不例外,据《中药正别名集》记载,其别名有山漆、金不换、血参、田漆、旱三七、盘龙七;商品名有三七、田州三七、田三七、田七、狗头三七、贡三七、广三七、筋条七、剪口七、绒毛七、春七、冬七、滇三七、人参三七、参三七;炮制品名有三七薄片、三七粉、三七面等。历代用得较多的名称是三七、参三七、山漆和田七。

关于“三七”的得名之由,最早以文字记载下来的是明朝张四维[2]的《医门秘旨》,“七叶三枝,故此为名”。后世皆祟此说。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广西通志》云:“三七……其茎七叶三根[3]故名。”《本草纲目拾遗》引《宦游笔记》云:“……每茎上生七[4]叶,下生三根,故名三七。”在以上描述中,“叶”与现代植物学上的概念有差异,其未区分单叶和复叶,“七叶”指的是7张小叶片,其植株的叶为掌状复叶,多为3枚,轮生于茎端,每张掌状复叶上的小叶少则3片多则7片是其特征,因而名为“三七”。由此可见,“三七”的得名是以其叶的普遍生态特征而言。如将幼株与生长两年以上植株的掌状复叶相比,头年播种长成的幼苗只有1枚掌状复叶,通常由3片小叶组成,生长1年以上的植株小叶逐渐增至7片,正如清[5]代名医唐容川所言,“三七之叶,非三即七”。“参三七”得名,是因为“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人[4]参三七。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6]“山漆”得名,是因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为探讨其是否具有黏性及其实质,笔者自行设计并做了实验,结果表明:三七具有弱黏性,但对皮肤有较好的黏附性,能均匀散布及黏附在皮肤表面,不易脱落。究其原因与三七多数薄壁细胞的细胞壁黏液化、并[7]含大量的淀粉粒有关,“山漆”名副其实。“田七”的命名与地名有关,田,指广西的田州,它“领县而已州治,山平地旷如田然,故[8]以田名”。据考证,田州既是三七的产地,又是三七的集散地[9],故三七又名“田七”。二、三七有文字记载时间的考证

大多数观点认为三七始载于《本草纲目》,如《中药大辞典》[10][11]、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等。李时珍着手编写《本草纲目》始于公元1552年,终于公元1578年,“岁历三十稔,书考八[6]百余家,稿凡三易”。刊行于世的时间是李时珍去世后三年,即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其实,在《本草纲目》前,三七的名称已散见于祖国医学书籍中,如《跌损妙方》、《明代彝医书》、《医门秘旨》等。《跌损妙方》为明代异远真人所编著,其生平已无法考查,据《募刻跌损妙方启》,“书昉于明嘉靖二年,署名异远真人,亡所考”[12],此书应成稿于公元1523年,书中以“参三七”为名,事实上,“参三七”一名在明代已有使用。《跌损妙方》全身门、头面门、身中门、背脊门、腿足门、金疮门,门门都用参三七,六门中,共用方133条,有参三七的方有40条,多以参三七为主配伍活血祛瘀、止血、理气之品,有的方中用三七量多达一两。《明代彝医书》为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的著作,亦记载有“刀伤而血流不止,[13]三七煎服或研粉撒伤口”。与前两书相比,明万历四年(1576年)的《医门秘旨·药性拾遗》对三七的产地、性味、功效、应用都作了较详细的记载,“三七草,其本出广西,七叶三枝,故此为名。其根类香白芷,味甘气辛,温性微凉,阳中滋阴,散血凉血,治金疮刀斧伤立效。又治吐血崩漏之疾。边上将官宝之为珍。如有伤处,口[2]嚼吞水渣敷患处即安。血证之奇药也”。

综上所述,三七在《本草纲目》以前已有文字记载,其多种名称的来由与它的形态、生长特性、产地、功效等密切相关。参考文献

[1]韩维恒.中药正别名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

[2]明·张四维.医门秘旨·卷十五.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万历年间同安张氏恒德堂刊本

[3]清·金鉷修,钱元昌等纂.广西通志·卷三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复印本.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藏

[4]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65.据张绍堂刻本

[5]清·唐容川.本草问答·卷上.民国上海千倾堂书局石印本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67,1

[7]徐冬英,等.三七黏性实质的初步探讨.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5(增刊):35

[8]明·黄佐纂,林富修.广西通志·卷二.据明嘉靖刻本抄本

[9]徐冬英.田七的古代产地及集散地.中药材,1997;2(12):6 37

[10]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4

[11]颜正华.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00

[12]明·异远真人著,韦以宗校注.跌损妙方·救伤秘旨续刻校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5,29,65,37,50

[13]方文才等注释整理.明代彝医书.中国医药出版社.1991:38

[徐冬英.三七名称及其有文字记载时间的考证.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91]第二章三七的古代产地及集散地

田七,为三七的名称之一,在广西有悠久的历史,是广西人对三七的习惯称谓。它的命名与地名有关。田,指广西的田州,《广西通志》载:“领县而已州治,山平地旷如田然,故以田名”,乃“古百粤地,汉属交趾,唐隶邕州都督府,宋置田州属邕州横山寨,元置田州路军民总官府。洪武初,改田州府,省来安府入焉。嘉靖七年改名[1]田宁府,添设田州,八年革田宁府”。今属百色,治所在今田东。田七在广西,在产地、栽培、销售、进贡、应用等方面均有较详细的记载,之所以以“田”命名,是因为田州既是三七的产地又是三七的集散地。一、田七产地的考证

田七一名,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最早见于肖步丹的《岭南采[2]药录》。其实不然,早在清光绪七年(1381)修的《百色厅志》[8]就载有:惟三七一种,世俗名为田七。广西为三七的产地,最早记载三七产地的是明·张四维的《医门秘旨》,“三七草,其本出广西”[4]。《本草纲目》进一步指出,三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5]。南丹州,清为南丹土州,隶属庆远府;番,是对外国或外族的称谓;峒,是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如元·陈孚《思明诗》:“手捧槟榔染蛤灰,峒中妇女趁圩来。”在广西,峒又是旧时行政区[6]划,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最早记载田州产地的是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修的《广西通志》,“三七,南丹、田州[7]出,而田州尤妙”。此时三七的产地比《本草纲目》所载又新增加了一个“田州”,且田州所产的质量最好。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田州”具体指什么地方呢?田州,最初称“田州路”,为广义的田州,元朝开始设置,是元朝至明朝初年政区,位于桂西,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广西道,元贞元年(1295年)属广西两江道,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属广西行中书省,领上隆、恩城、果化、归德、都康、向武、思恩七州及上林、富劳两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七[8]月改置田州府,治所在今田东,故田东古时又称“田州”,此为[9]狭义之“田州”。查明朝广西地名沿革示意图得知,田州路所辖的7州2县,包括清朝的镇安府辖地。镇安府是清朝从田州分出来的,领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府治在天保(今之德保),“恩隆物产,本自田州,今苷少殊,初无关系,惟三七一种世俗名为田七,[8]实出镇安。以镇安本田州析地也”。清之恩隆县,即明之田州,[9]今之田东县。以上说明田七产于明之田州路镇安府,更具体地说是产自与天保连成一片的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一带,而并非产自恩隆(今之田东)。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修成的《广西通志》,载各地名特产品甚详。在“庆远府”物产中,进一步指出三七“南丹那地并各土司俱

[10]出”。该书亦有“山羊,南丹那地土州出,以常食三七叶,取其血更佳”的记载,说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南丹产三七是可靠的。同时代的《檐曝杂记》更详细记载了田七在当时的栽培情况,“有草名三七,有人采其子,种于天保之陇峒、暮峒,亦伐木蔽之,[11]不使见天日,以之治血亦有效,非陇、暮二峒不能种也”。天保县,即今之德保县。《檐曝杂记》的作者赵翼是清中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冬,赴任广西镇安府知府。书中有关广西内容是其经历见闻的写照,故记载是可靠的。从以上资料分析,田七在清中期时的广西已大量人工栽培,集中在庆远府、镇安府一带,以后逐渐移至归顺直隶州,即今之靖西县一带。清代1897年修的《归顺直隶州志》载:“三七,前以田州产者为最良,今[3]苗裔尽迁于州属之荣劳、南坡一带地方矣。”荣劳,即今之靖西县荣劳乡,光绪年间称“荣劳团”;南坡,即今之靖西县南坡乡,光[12]绪年间称“南坡团”。三七的大量人工栽培,与医疗实践活动大量需求密切相关,“江西湖广湖南皆用之,滇志土富州产三七,土司利之,亦勤培植”。

随着人工栽培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田七功效应用认识的不断深入,田七逐渐成为广西的道地药材。清朝于1800年左右将其列入[13]“国朝贡品”《百色厅志》详细记载了“惟三七一种,今岁进贡品,仍归厅县承办,合奉议州三属捐摊,以所析田州都里定银数等,差由厅汇解盐法道,转缴抚院恭进。案:例进大三七,五斤十两八钱;次三七,二斤。配杂木小盒九个,套箱一个,外箱一个,夹板一副,连包钉铜环、裱黄绫、加铜锁棕包并使费,一切工需银一百八十一两六钱六分,外加运脚费用,合银二百两。厅捐六十五两,县捐一百一十一两六钱六分六厘,奉议州捐二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遂为定制”[3]。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短短几十年时间,田七在广西的种植面积大为减少,到新中国成立前仅在靖西、德保等县有零星栽培,面积不多,产量甚少,种田七的农民生活困苦不堪,正如民谣所说:“田七名贵不易栽,穷人愁眉担重债,租地种七求活路,不如磨刀砍山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展田七生产,在广西以靖西、德保、凌云、天等、那坡等县为主,另外,凤山、田阳、乐业、田林、西林、融水、龙胜、贵县也有生产。二、田州为三七的集散地

田州作为三七的集散地并非偶然,有其漫长的发展过程,最重要的是它所处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田州,今之百色地区,在广西的西部,右江水贯穿其地,属西江水系。西江水系是珠江三条支流中流程最长,最有经济价值的一条河流。早在隋唐时期,广西、云南、贵州的主要土特产就多沿这条水系输往广州集散或出口,在南宁—百色公路运输开通之前,右江水道是百色及其邻近各县进出口物资运输的唯一通道。秦、汉三次用兵,凿通灵渠,沟通了长江、珠江两水系,自秦汉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广西内河船只北越湘江,浮洞庭汇入长江后,再转入大运河、淮河、黄河等水系而达京师,西北沿牂牁河可抵[14]夜郎(今贵州、云南)、巴蜀,东南至梧州、广州、合浦等地。这些为三七的流通奠定了基础。另外,田州作为贸易中心有悠久的历史。田州,宋代时属邕州横山寨。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朝廷经济重点已经南移,镇市的设置目的性更强,规模更大,政府在雅州、宜州(广西宜山)、邕州(广西南宁)设置“博易所”,并以邕州为中心,西接云南,西南连交趾,同时在邕州辖区增设三个“博易所”,作为开展岭南北与西南各地互市的补充。横山寨博易所就在今百色地区田东县内,它主要设立马市,但无疑也是云南、贵州和广西民间贸易的重要场所。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就记载了当时参与贸易的货物有[15]“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可以想象,横山寨在南宋时是广西境内相当繁荣的商业中心,也是水陆联运的一个重要港埠,为三七的商品流通提供了有利条件。三七被发现并用于治疗后,就不知不觉地加入了流通行列而逐渐向全国各地输送。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位于今田阳县田州镇隆平村的牌楼圩场[16]已成为右江一带的商品集散地,常有商人来往于南宁、广州等地贩运食盐、日用工业品,通过右江航道运到田州牌楼圩场换取山货,而来自靖西、天保、敬德(今德保县)以及万冈(今巴马县)、东兰、凤山等县的商人多肩挑马驮各种山货来田州牌楼圩场换取食盐和日用工业品。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牌楼圩场衰落,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到田阳县内田州、那坡两镇。

云南和广西互为邻居,自古就互通有无。《岭外代答·通道外夷》曰:“中国通道南蛮,必由邕州横山寨。”《徐霞客游记》中也记载有云南抵广西的三条道路。两地联系如此密切,故云南产的三七经田州集散地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田州为商品集散地,1881年修的《百色厅志》就记载了田州热闹的贸易场景:“厅属物产,与旧日田州同,若城厢外,市肆喧阗,舟载马驮,百货运集,类皆来自东粤,以及滇[3]黔,非土产也,外此城乡所在,以十数三日为圩。”清朝中期,广西三七产销量较大,不仅供应本地而且外运,“粤西土产,以药料为大宗。浔桂田三七,其最著也,余如桂枝、桑寄生之类。大舟捆载,[17]有同柴薪,分向广东、湖南两路而去”。至今,百色之田州镇、那坡镇仍为三七的集散地。参考文献

[1]明·黄佐纂,林富修.广西通志·卷二、卷五十二.靖西刻本抄本.广西图书馆藏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4

[3]莫乃群.广西方志物产资料选编(下).广西人民出版社.199 1:83 1,869

[4]明·张四维.医门秘旨·卷十五.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万历年间同安张氏恒德堂刊本

[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67

[6]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广西方志提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11

[7]明·苏浚.广西通志·卷四十二.万历二十七年刻本.广西通志馆复印本

[8]广西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西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696,837

[9]谢东来.广西历代郡县沿革简编.广西农牧渔业志编辑室.1986:36,46

[10]清·金鉷修,钱元昌等纂.广西通志·卷四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复印本.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藏

[11]清·赵翼.檐曝杂记.中华书局.1982:49

[12]靖西县志编纂委员会.靖西县志.1994;35,22

[13]清·谢启昆修,胡虔纂.广西通志.卷一百六十四.嘉庆六年本.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4576

[14]广西航运史编纂委员会.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3,6

[15]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五.上海商务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6

[16]政协田阳县委员会.田阳文史.第三辑.1993:94

[17]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2333

[徐冬英.田七的古代产地及集散地.中药材,1997;20(12):637]第三章三七的化学成分研究

三七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研究,但进展不快。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测试仪器的广泛应用,其研究才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含有皂苷、三七素、多糖、氨基酸、黄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挥发油、脂肪族[1]炔烃化合物及微量元素等。一、三七皂苷

三七皂苷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迄今为止,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已分离得到二三十种单体皂苷成分,这些单体成分大多为达玛烷型20(S)-原人参二醇型[20(S)-protopanaxa diol]和20-(S)原人参三醇型[20(S)-protopanaxa triol]皂苷,但未发现齐墩果酸型皂苷,这与同属植物人参和西洋参有着显著区别。这些单体皂苷中也有很多与人参和西洋参中所含皂苷成分相同,如人参皂苷1232(ginsenoside)Rb、Rb、Rb、Rc、Rd、F、七叶胆苷1211(gypenoside)和人参皂苷Re、Rg、Rg、Rh,其中人参皂苷Rg和1Rb含量最高,是三七根中的主要皂苷成分。在这些皂苷成分中,人1参皂苷Rb能促进神经纤维的形成并维持其功能,防止性功能减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安眠、解热,促进血清蛋白合成,促进胆1甾醇的合成与分解,抑制中性脂肪分解,抗溶血;人参皂苷Rg能兴奋中枢神经,防止性功能减退,增强记忆,消除疲劳,促进DNA、RNA合成,抗血小板凝集;人参皂苷Re的生理活性主要是抑制中枢神经,使服用者产生精神恍惚现象,与人参、西洋参等相比,三七的11人参皂苷Rb和Rg含量均比前两者高,而几乎不含Rc,故服用三七有人参样的补益强壮作用,而无人参样的致精神恍惚作用。此外,三七尚含有一些人参所没有的皂苷类成分,如三七皂苷(Panax 1245notoginsenoside)R、R、R、R、Fa、Fc、Fe等。

三七皂苷的含量高低因加工品、产地、药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111比较鲜三七、干三七和活性三七中人参皂苷Rg、Rb和三七皂苷R的含量,三种皂苷含量以鲜三七为最高,其次为活性三七,干三七的[2]含量最低。对在文山州18个不同产地采集的三七地下部分样品进行研究,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方法,其总皂苷含量为5.73%~9.68%,差异很大,以砚山县盘龙炻山产者质量为最佳。但该实验结果没有考虑气候、土壤、田间管理、种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因素的影响,而是采用同时期的随机样品采集方法,以避免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3]。

三七不同药用部位的皂苷种类及含量也不一样。三七芦头主要含111人参皂苷Rg和Rb,其中人参皂苷Rg的含量是根的2倍多,人参皂12苷Rb的含量是根的1倍多,还含有人参皂苷Rd、Rg,七叶胆苷Ⅸ、12361[4]Ⅹ Ⅶ和三七皂苷R、R、R、R。三七绒根含人参皂苷Rg、1111[15,6]Rb、Rh和三七皂苷B。三七果梗中含人参皂苷Re、Rg、11Rb和三七皂苷R、Fa、Fc、Fe及绞股蓝皂苷Ⅸ、ⅩⅤ、ⅩⅦ。三七[7,8]果梗和花中的皂苷含量也不相同。三七叶、花、果中皂苷含量较少,种类也少。对三七叶中的微量活性皂苷进行分离与鉴定,经硅胶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分离纯化,得到4个微量皂苷成分,经理化性质、光谱分析与标准品对照,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人参皂苷C-1K(Ⅰ)、人参皂苷-Rh(Ⅱ)、人参皂苷-MC(Ⅲ)、三七皂苷-[9]Fe(Ⅳ),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三七叶中分得。二、三七素(Dentichine)

三七素是三七止血的活性成分,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其结构为β-N-乙二酸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o-L-α、β-[10]diaminopropionicacid),现已能够人工合成。三、糖类[6]

三七主要含三七多糖A(Santhinam-A),此外还有蔗糖等糖类成分。三七中单糖、蔗糖和多糖的含量,与产地、规格和采收期有[11]密切关系,尤其是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更加明显。四、氨基酸

三七含有19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占三七总氨基酸含量的32.69%,而精氨酸(Arg)、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三者含量最高,占三七总氨基酸含量的39.72%,且含量排列次序不随产地变化而变化,β-丙氨酸(β-Ala)[12]和鸟氨酸(Orn)为首次从三七中检测出来。五、黄酮类

三七绒根中含有少量的黄酮类成分,已经分离出两种:一种是槲皮素,另外一种苷元为槲皮素,糖原鉴定为木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5]酸。六、聚炔醇类

从三七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聚乙炔醇类化合物人参炔醇(panaxynol)和人参环氧炔醇(panaxydol),这两种成分对金黄[13]色葡萄球菌有强烈的抑制活性作用;此外,从三七中还提取分[14]离得到了falcarindiol和panaxytriol两个聚炔醇成分七、挥发油[15]

从三七挥发油总油中已经分离鉴定出34种化合物,主要是酮、烯烃、环烷烃、倍半萜类、脂肪酸酯、苯取代物、萘取代物;从[16]三七挥发油中性成分中分离鉴定出41种化合物,其中有8种在人参挥发油中尚未发现,它们是α-烯、β-荜澄茄烯、子丁香烯、δ-愈创木烯、α-雪松烯、1,9,9-三甲基-4,7-二亚甲基-2,3,5,6,7,8-六氢薁、1,1,5,5-四甲基-4-亚甲基-2,3,4,6,7,10-六氢萘和花侧柏烯。八、甾醇

三七绒根中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又名[5]胡萝卜苷(daucosterol)。九、有机酸

用气相色谱法鉴定出三七种仁油中脂肪酸的组成为棕榈酸3.0%,硬脂酸0.54%,花生酸0.46%,棕榈油酸0.53%,油酸87.48%,[17]亚油酸7.07%,亚油烯酸0.21%。十、微量元素

郝氏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文山地区GAP种植及农户常规种植的生长初期三七不同部位中的Mg、P、Ca、Mn、Na、Fe、Co、Cu、Zn、Mo、Cr、Ni、Ge、Se等14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七的根、茎、叶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Mg、P、Ca、Mn、Na、Fe、Co、Cu、Zn、Mo、Ge、Se等有益元素,且P、Ca、Mg、Fe含量较高,Na、Mn、Cu、Zn次之,[18]Co、Mo、Cr、Ni、Ge、Se含量均较低。

此外,三七中尚含有其他无机成分,包括无机盐成分磷酸盐Na3 PO4等。参考文献

[1]郑光植,等.三七生物学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94:9

[2]高明菊,等.鲜三七、干三七、活性三七皂苷含量比较.人参研究,2003;15(2):25

[3]浦湘渝.不同产地三七总皂苷的含量研究.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2(4):36

[4]杨崇仁,等.三七芦头的皂苷成分.药学通报,1985;20(6):337

[5]魏均娴,等.三七的化学研究.药学学报,1980;15(6):35 9

[6]魏均娴,等.三七绒根中皂苷的分离和鉴定.药学学报,1985;20(4):288

[7]魏均娴,等.三七果梗皂苷成分的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2;17(2):96

[8]魏均娴,等.三七果梗皂苷成分的研究(续).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0):611

[9]姜彬慧,等.三七叶中微量活性皂苷的分离与鉴定.中药材,2004;27(7):489

[10]赵国强,等.三七止血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86;17(6):34,20

[11]崔秀明,等.三七糖类成分的含量及变化.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增刊):21

[12]陈中坚,等.不同产地三七的氨基酸含量比较.中药材,2003;26(2):86

[13]林琦,等.三七脂溶性成分的研究.中草药,2002;33(6):490

[14]饶高雄,等.三七总苷中聚炔醇成分.中药材,1997;20(6):298

[15]鲁歧,等.三七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1987;22(9):528

[16]鲁歧,等.人参三七根挥发油中性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88;19(1):5

[17]刘润民,等.三七种仁油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1990;2 1(6):242

[18]郝南明,等.三七生长初期不同部位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11(6):31第四章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一、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

三七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与其活血、2+止血和补血功能有关,三七中的三七素、Ca和槲皮苷等物质是止[1]血成分,而其皂苷类和黄酮类成分则是活血化瘀的物质。(一)活血作用

三七的活血作用与其含有的皂苷成分有关,包括三七总皂苷11(PNS),人参三醇型皂苷(PTS),单体成分R、Rd、Rg等。凝血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参与,影响其中的某些物质或过程可达到抗凝的目的。[2]

三七根的温浸液有活血作用。给小鼠口服70%三七甲醇提取物50、100、200mg/kg,200mg/kg给药组可见血小板数明显减少,纤维蛋白量的减少亦被明显抑制,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明显缩短。

三七总皂苷(PNS)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人参1皂苷Rg及人参三醇型皂苷(PTS),它们可能是通过提高血小板[3]cAMP含量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PNS具有增强抗凝和纤溶的潜力。张氏等研究了PNS及以肝素钠、蝮蛇毒纤溶酶为组分的复方对纤维蛋白原的凝血酶时间、体内外复钙时间和纤溶激活的影响,结果表明,PNS能增强肝素的抗凝活性,增强蝮蛇毒纤溶组分的溶纤作[4]用,但无抗凝血酶作用。1

人参皂苷Rg可明显减少实验性血栓形成,并且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2+1能与抑制血小板[Ca]i升高有关。Rg的抗血栓作用也与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促进血管内皮NO释放有关。其对大鼠血浆纤溶系统有明显作用,可升高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活性型t-PA百分比,降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同时利1用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发现,Rg可以剂量依赖性提高血管内[3,5]1皮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本研究结果提示,人参皂苷Rg可通过提高纤溶系统功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而发挥抗栓作用。

PTS在体外(1~4mg/ml)和体内十二指肠给药(75~300mg/kg)都可明显抑制由ADP、胶原、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大鼠及家兔血小板聚集,同时亦可抑制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TXA2释放,但对2大鼠胸主动脉壁PGI生成无明显影响。PTS(50~200mg/kg)可明显抑制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剂量与效应相关,提示PTS抗血栓作用与[6]2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TXA释放有关。1

陈氏等用显微电视放大系统定量观测皂苷R和Rd对正常及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耳郭微循环障碍小鼠耳郭微循环的影响,用血1浆复钙试验测定R和Rd的抗凝作用,并以PNS为阳性对照。结果表1明,R和Rd能显著促进或改善正常及NA所致耳郭微循环障碍小鼠耳1郭的微循环,亦可延长血浆复钙时间,说明R和Rd均能显著改善微[7]循环并适度延长凝血时间,为三七中的活血有效成分。促使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血小板在内皮细胞损伤部位黏着和凝集,并释2+放各种增殖因子如Ca、ADP、TXA2等。TXA2是最强的缩血管和血小板聚集剂之一,它与PGI2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TXA2分泌增多或PGI2分泌减少即可导致血小板聚集甚至血栓形[8]成。贾氏等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动、静脉旁路丝线血栓形成法观察了三七粉及其复方制剂(三七、琥珀、人参)对大鼠血浆TXA2、PGI2水平和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三七复方制剂、阿司匹林均能非常显著地抑制动、静脉旁路丝线血栓的形成,但三者机理有所不同,阿司匹林是通过降低TXA2和PGI2来发挥作用的,三七则是单纯通过降低TXA2的分泌来抑制血栓形成的,而三七复方制剂是通过降低TXA2、提高PGI2来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其对TXA2、PGI2单方向调整的力度均较三七及阿司匹林为小,但对两者比值的调整作用却最为明显,因而显示出很强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且复方制剂在小于单味药一倍的剂量下即能表现出较单味药强的效果。三七叶苷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对花生四烯酸(AA)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9]兔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

三七皂苷2A是从PNS中提取的有效单体成分,已证实其对多种2+细胞上受体操纵的Ca内流有特异性阻断作用。实验证明三七皂苷2+2A可抑制内皮细胞Ca内流,提示三七皂苷2A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ROC阻滞剂,在药理学研究及临床治疗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0]。(二)止血作用

三七止血是通过多方面作用实现的。三七根的温浸液能缩短家兔血液凝固时间,并使血小板数量增加而有止血作用。麻醉犬口服三七粉,自颈动脉放血,凝血时间缩短;如先结扎门静脉,则上述作用消失,故认为其凝血作用与药物在肝脏的代谢有关;三七还能缩短凝血[11]酶原时间。三七能促进凝血过程,缩短出凝血时间,促进凝血[12]酶的生成,使局部血管收缩,增加血小板数目。小管卓夫等对三七进行分离,得到止血活性最强的单体Dencichine,用其水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1mg,切断小鼠尾静脉,结果能缩短出血时间5分钟,0.25 mg能缩短1 5分钟,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30%;其D构型(β-草酰基-D-α,β-二氨基丙酸)也具有良好的增加血小板[13]数目的作用。三七的止血机理之一是通过机体代谢,诱导血小[14]板释放凝血物质。10%的参三七注射液都能使血小板产生伪足、聚集、变形等黏性变形运动,并使血小板胞膜破损、部分溶解,产生脱颗粒等分泌反应,从而导致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如花生四烯2+酸、ADP、血小板因子Ⅲ和Ca等,从而起到止血作用。三七水提取物、醇提取物、亲脂性提取物均能缩短出血时间,三七醇提取物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水提取物次之,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和亲脂性提[15]取物组比较,三七醇提取物止血效果更好。三七配伍乌贼骨和白及散有良好的止血作用,通过玻片法和尾创伤法观察发现,三七乌[16]及散可明显缩短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三)补血作用

三七绒根总皂苷有明显升高白细胞的作用,PNS对X线照射所致大鼠外周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亦有保护效应。给BALB/C小鼠腹腔注射PNS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提高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降11低白细胞移动指数。Rb、Rg可以提高人红细胞膜蛋白α螺旋的比例,[17]即增加膜蛋白的有序性,从而改善红细胞膜功能。[18,19]

王亚平等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与造血生长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小鼠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增殖调控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PNS对正常或贫血小鼠粒单系和红系祖细胞有增殖作用;经PNS诱导制备的脾细胞、成纤维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对红系祖细胞的增殖有较高的刺激活性,提示可能机制为诱导造血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较[20]高活性的造血调控因子和(或)协同造血生长因子。陈氏等报562道PNS能诱导K细胞株向粒系细胞分化。亦有实验表明,三七皂苷60可明显对抗 Coγ射线照射所致小鼠的实验性骨髓抑制,主要机理是增加辐射小鼠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以及提高C FU-E和C FU-[21]GM的集落产率,PNS能够促进细胞增殖,PNS 25mg/L时形成CFU-Mix集落提高(34.7± 16.0)%,提示PNS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类生长因子的作用,同时也可能通过增强EPO、GM-CSF和SCF等造血生长因子的活性,达到间接促进造血的目的。为了探讨三七皂苷对人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刺激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用DynalM 450免疫磁珠阳性选择法获取高纯度的人骨髓细胞,钱氏等采用多向祖细胞(CFU-Mix)体外集落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结果显示,经免疫磁珠阳性选择,从骨髓细胞收获的细胞获得率为(1.03± 0.74)%,流式细胞术分析纯度达到86%~93%。PNS 10mg/+L和25mg/L能刺激细胞增殖,使CFU-Mix集落生成增加,25 mg/L的PNS可使CFU-Mix产率提高(34.7± 16.0)%(P <0.01),是促进造血的最适浓度;PNS 25、50和100 mg/L时,能诱导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粒系表面标记和的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PNS+的对照组,而红系细胞表面标记和GA细胞百分比则无明显变化,提示PNS对造血干/祖细胞不但有显著的刺激增殖作用,而且能够诱[22]导其向粒系细胞定向分化。

盖氏等探讨了三七总皂苷(PNS)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模型血细胞生成的作用。采用免疫介导法进行再障造模,60Balb/c小鼠经 Coγ射线亚致死量照射后,自尾静脉输入DBA/2小鼠的淋巴细胞,随机分成4组,即模型组以及PNS治疗高、中和低剂量组(每只3.2、1.6、0.8mg/d),并设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治疗12天后,做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病理检查和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CFUGM、CFUE)集落培养。结果表明,在免疫介导性再障小鼠骨髓抑制、造血功能低下时,PNS可通过促进其骨髓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改善骨髓造血[23]组织增生,从而促进血细胞生成。

郑氏等采用骨髓粒系、红系祖细胞(CFUGM和CFUE)半固体11培养集落形成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NS及其单体(Rg、Rb、Re+1R)对人造血祖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以筛选出可促进造血的有效单体及其浓度效应点。结果显示,PNS能够促进人骨髓粒系、红系造[24]11血祖细胞的增殖;Rg和Rb是促进造血的有效单体。高氏等观察了三七总皂苷对锌指结构GATA族转录调控蛋白的诱导作用,探讨PNS在造血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途径。结果表明,PNS可诱导GATA 1和GATA 2蛋白合成增加,与相关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启动子和(或)增强子结合的活性增高,从而调控与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相关基因的

[25]表达。1

三七皂苷R能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26]化,是HL-60细胞系的强诱导剂。陈氏等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流式细胞术、形态学观察、组化与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研究人参总皂苷(TSPG)、绞股蓝总皂苷(GP)和三七总皂苷(PNS)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中药皂苷均能阻止HL-60细胞012由G/G期向G/ M + S期过渡;经三种中药皂苷诱导后,HL-60细胞形态趋向成熟分化,NBT还原反应阳性细胞数和过氧化物酶(POX)1415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CD、CD表达阳性细胞数也显著增加,但对照组细胞与实验组细胞非特异性酯酶(NAE)染色均为阴性,提示[27]TSPG、GP、PNS诱导HL-60细胞向粒系分化为主。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一)对心肌的保护作用[28]

三七总皂苷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刘氏等应用犬低温体外循环灌注模型,评价在心脏停跳液中添加PNS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加入较小剂量的PNS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加入大剂量[29]效果更佳。与异搏定或辅酶Q10相比,PNS可更明显地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丙二醛生成,更显著地减少细胞内钙蓄积,更有利于再灌注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磷酸激酶漏出也比异搏定或辅酶Q10组低[30]2+。Ca超负荷是心肌肥大发生的重要环节,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的抑制可能是其抗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大的神经机制,而抑制作用则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且2+[31]与拮抗Ca内流有关。

秦氏等研究了三七总皂苷对劳累型心绞痛(AP)患者左室舒张[32]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NS能改善AP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且能逆转仅有舒张功能不全的早期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及已经发生的病[33]理变化。PNS还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提高心2+肌细胞内肌浆网膜上Ca泵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内Ca,减轻左室心2+肌重量。三七总皂苷能特异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操纵的Ca通道而2+[34]1不影响细胞内Ca释放过程。三七皂苷单体Rb也能抑制心肌收[35]1缩力,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而另一单体Rg无钙通道阻滞作用。1张氏等采用标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进一步证明Rb为钙通道阻滞剂,[36]在一定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罗氏等研究了三七[37]皂苷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皂苷有抑制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观察三七皂苷对兔、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皂苷可减慢心肌细胞搏动频率,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减少心肌细胞缺血损伤时细胞内酶的释放,减轻细胞形态改变和维持DNA合成;且能对抗再供氧对心肌细胞造成的损害,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呈剂量依赖性),并能保护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减少氧自由基作用于膜脂质生成的丙二醛(MDA),[38]从而减少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PNS是三七治疗缺血性心脏[39]病的活性物质基础,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非选择性钙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有关。朱氏等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离子通道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PNS对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为开发和利用PNS作为心肌细胞钙通道阻滞剂提供[40]了实验依据。

钙超载和氧自由基增多是心肌缺血再灌注致损伤的两个重要机制,PNS不同时间给药均具有良好的保护心肌超微结构和SOD酶活性的作用,可减少MDA生成,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且能促进热休克蛋[41]7700白(HSP)的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张氏等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复制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采用光、电镜技术和基因表达芯片技术研究并阐述了PNS防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损伤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NS能够显著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病理损伤程度;在基因表达谱的研究中共筛选出80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模型/正常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出58条差异表达基因,模型/治疗基因表达谱中筛选出24条差异表达基因,提示三七总皂苷可能是通过多条途径对多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42]从而发挥其显著的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的。

张氏等运用带有动作电位和收缩力分析软件控制的细胞内微电极1技术,研究了三七皂苷单体Rb对豚鼠正常心脏乳头肌动作电位1(AP)各特征参数及收缩力(FC)的影响。结果显示,Rb10~30 µmol/L分别使APD20、APD90明显缩短,FC显著下降(P <0.01,n =5),并可降低高钾诱发的豚鼠乳头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动作电位max幅值(APA)及零相最大上升速率(V)(P <0.05,n =5),但max对静息电位(RP)、APA、V及AP的超射值(OS)无明显影响1(P >0.05,n=5)。另外,Rb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乳头肌收缩力1(FC)、RP,APA不随Rb剂量增加而产生明显变化,呈典型的兴奋-[43]1收缩脱耦联。Rb的效应可能通过阻滞钙通道实现

三七总皂苷和灯盏花素复方注射剂对结扎大鼠冠脉致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促进[44]前列环素合成作用亦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有关。

三七提取物、人参与牛磺酸配伍可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是其重要机理之一,同时也验证了益气活血解毒治则的可行性,为今后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中医药配伍[45]和治则对MIRI保护作用的机理打下了基础。

李氏等运用结扎大鼠冠脉左束支造成心肌缺血模型,研究络泰粉针剂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络泰粉针剂能显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并降低心电图ST段及血浆CK、LDH的数值。络泰粉针剂[46]有明显的抗心肌缺血及保护心肌作用。(二)抗心律失常作用

PNS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室纤颤、氯化钡和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对抗作用,三七二醇皂苷(PDS)也有类似效应。PNS能非竞争性地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加速心率作用,且此作用不为阿托品所抑制,提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并不是通过竞争性阻断肾上腺素β-受体[47]或兴奋M-胆碱受体,而是与心肌的直接抑制有关。PNS对静脉注射毒毛旋花子苷-K诱发的兔室性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可减轻哇巴1因对豚鼠离体左心房收缩力的影响。而三七皂苷单体C对毒毛旋花[48]子苷-K诱发的兔室性心律失常无明显抑制作用。三七单体皂苷11Rb和Rg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效应11与SOD相似,提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由基清除有关;Rb和Rg亦[49]可对抗哇巴因所致的豚鼠室早、室速和室颤。三七中的人参二醇苷(PDS)能显著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严重指数,改善心脏功能,抑制MDA产生,减少LDH的漏出,提高SOD及ATPase的活性,说明PDS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机理可能[50]与其非选择性钙拮抗作用和抗氧化作用有关。三七中的人参三醇苷(PTS)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室颤发生率,并能够保护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降低,抑制心肌丙二醛的产生,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乳酸脱氢酶和[51]磷酸肌酸激酶的漏出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TS还能明显对抗大鼠结扎冠状动脉诱发的缺血性心律失常,并可使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对静脉注射CaCl2-Ach引起的小鼠房颤或房扑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可明显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52]间。此外,三七叶皂苷对乌头碱、氯化钡诱导的大鼠室性心律[53]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三)对血管的作用

三七能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内皮损伤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而高脂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脱落以及血小板黏附和聚集。PNS能明显抑制低浓度高脂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主动脉[54]内膜斑块的形成有一定防治作用。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三七总皂苷治疗后,冠心病患者血清SOD活力明显升高,LPO含量明显降低,这对抑制冠心病的发展非常有益,但SOD含量无明显改变,提示三七总皂苷不抑制全身SOD的合成代谢。tPA和PAI是纤溶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tPA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而PAI能与tPA形成复合物,使其丧失活性,从而在机体的纤溶系统中起重要调节作用。冠心病患者纤溶系统存在缺陷、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tPA的活性下降或PAI的活性升高,三七总皂苷能使冠心病患者tPA的活性升高,PAI的活性降低,从而提高纤溶功能,提示其能减少冠心病患者附壁血栓的形成,减少[55]急性事件的发生,有助于防治冠心病。50

三七总皂苷能明显抑制胎牛血清刺激的VSMC的增殖(IC为0114.8µg/ml),以浓度依赖方式减少S期细胞,阻滞细胞于G/G期,并下调NF-KB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说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调控VSMC的NF-KB活性[56]。另一组实验表明,PNS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57]调节NO的合成而抑制R ASMC增殖来实现的。

阎氏等研究了三七总皂苷活血化瘀作用的血管内皮保护机制,并确定了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采用血管内皮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测定药物毒性、台盼蓝染色、MTT比色法、LDH漏出率评价药效。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及其主要成分人参11皂苷Rb、Rg、Re组的LDH漏出率、细胞死亡率显著下降(P <0.001),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01),说明三七总皂苷的活血化瘀作用机制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有关,人参皂[58]11苷Rb、Rg、Re是其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主要效应成分。(四)降血压作用

PNS及Rg型皂苷均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目前普遍认为PNS是2+钙通道阻滞剂,其扩血管的机理可能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所致Ca

[59]内流。(五)抗休克作用

周氏等观察PNS抗大鼠失血性休克及对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观察两组动物在失血前,失血后1小时、2小时及输回原失血量后1小时、2小时的血压、心率及肠系膜微循环变化。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组在输回原失血量后1小时、2小时的动脉血压比对照组高(P<0.01),心率较对照组快(P<0.001);肠系膜微循环比对照组改善好,提示三七总皂苷能增强机体对失血的耐[60]受性,有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

PNS对兔失血性休克及肠道缺血性休克有一定疗效,对心源性休[61]克则无明显效应。PNS抗缺血性休克机制可能在于保护失代偿期的心脏功能,并阻止外周血管总阻力增高,减轻休克时心室负荷。另有实验证实,PNS能显著延长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从而提示其可能具有改善休克时心功能障碍的作用。三、对脑血管的作用

三七对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发现其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发病过程涉及钙离子内流、自由基释放、兴奋性氨基酸增多等多种机制,PNS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PNS可能通过消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稳定神经细胞膜[62,63]来保护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减轻脑缺血损伤的[64][65]复苏效应。马氏等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观察谷氨酸(500μmol/L)兴奋性毒性和缺氧损伤,在缺氧5小时再给氧不同时间(0小时、3小时、24小时)对细胞的影响及PNS的作用,发现PNS 25mg/L和50mg/L可明显减少缺氧/再给氧损伤时细胞内酶的释放,减轻细胞形态学改变,提高细胞的存活率,且PNS可拮2+抗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作用。过量Ca内流以及自由基积聚是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的主要机制,PNS能抑制大鼠大脑皮层突触体对2+Ca的摄取,并可直接或间接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这说明PNS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和缺氧损伤作用与其钙拮抗和抑制自由基产生有关。发生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浆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增高,MDA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反映了自由基水平。用PNS喂养正常大鼠3个月,大鼠脑组织及血浆中的MDA量显著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说明PNS可能通过提高[66][67]SOD活性而加强自由基的清除。龚氏等用生物发光法测定PNS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也表明PNS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PNS能通过降低脑损伤后NO、丙二醛的产生,减少脑水肿的发[68]生,对继发性脑组织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69]2.PNS是神经元钙通道的阻滞剂

颅脑损伤时,损伤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与伤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P<0.01),同时出现明显的脑组织超微病理改2+变。PNS能阻滞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内钙超载,阻断Ca-CaM复合物形成,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以及脑组织病理损害,减少颅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