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07:07:04

点击下载

作者:蔡尚伟,毛大付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试读:

序:“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照亮成都“版权兴市”之路2009年12月20-21日,成都市委工作会议确立了未来成都建设新的战略定位,“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为成都长远发展的宏伟蓝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为近期目标,用5-8年时间建设成为“新三最”(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城市;第二步为中期目标,用2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三级城市行列;第三步为长期目标,用30-50年时间最终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未来的成都将是在中国领跑的成都,未来的成都将是世界的成都,成都业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根植于成都数千年耕读文化和古典田园城市传统,升华于近年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成果,借鉴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面向未来、放眼全球、高瞻远瞩的城市历史定位和城市理论创新。这恰如一座高高耸立的灯塔,照亮了成都版权人正默默地探索着的“版权兴市”之路!

版权能够兴市吗?成都为什么要以版权来兴市?按照常规思路,这似乎有点匪夷所思,有点胆大妄为,有点好高骛远。

但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一宏大愿景的推出,激起了成都人如火的激情和更远大的城市抱负。2008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由国务院正式颁布,这标志着知识产权、版权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版权兴市无疑是成都恰如其分的合理追求。“版权兴市”战略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都极大彰显了成都的理想主义和创新精神。两者紧密相连,密切相关,“版权兴市”战略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一种推进路径。

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田园城市不单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它同时还是人与文化和谐的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文化的和谐,二者缺一不可。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没有“田园”;没有文化,没有人与文化的和谐,就不是城市,而是“大农村”、“大场镇”,只有“文化”才是田园城市成为城市、“都市”的身份证。同时,城市本身就是人类聚居的文化的产物,也是最集中、最综合的文化创造平台,它远远不是物质生活、经济创造的单面体,而是有着更加丰富内涵的人类生存的家园。田园城市绝非“唯GDP主义”的城市,而是具有较高综合指数、幸福指数、品位指数的城市!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单是GDP的竞争,更是文化和软实力的较量,是综合实力的全方位的考量。

回望历史,成都先天就流动着文化、创意的基因。这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高度契合。田园城市绝非简单的农耕文化的载体,它是在耕读文化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充满创意和创新的现代文化和文明的生发空间。几千年的耕读文化造就了成都独特的气质内涵和人文底蕴。成都就像一个“世代耕读,诗书传家”的士大夫家庭,这个城市透露出浓浓的书卷气与雍容闲适,可谓中国城市中的书香门第、资深贵族。耕读文化之“耕”,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耕读文化之“读”则是深层文化的表征。耕读文化是培育和产生创意的沃土。千百年的耕读文化传统,孕育了成都众多首屈一指、独出机杼的创意。

在一定意义上,成都堪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创意之都”,诸多中国文化最为顶级的元素源自成都,或与成都有着不解之缘。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太阳神鸟图案就是成都文化创意的一个优秀代表;汉赋大家之司马相如、扬雄,唐诗巅峰之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现代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曹”之郭沫若和巴金,是为中国文学艺术最为杰出的代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是为经济领域最具光辉灿烂的篇章之一;举世无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为中国科技创新之范例;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校——石室学堂,是为教育领域创新之典型……在中国的城市丛林中,恐怕还没有哪个城市像成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顶级的文化创意元素,而且成都还拥有诸葛亮这样的中华文化圈的智慧创意代表符号。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求成都承接历史、超越现实、面向未来,成长为真正公认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化创意之都”。这是历史的召唤,也是发展的必然。“中国文化创意之都”,是成都成为中国中心城市的最优方案,更是成为世界二线城市的重要理由。这里的“文化创意之都”不同于“文化创意产业之都”,它重在突出强调“大文化、大创意、大版权”,是与“版权之都”同位的城市目标。它既包括“产业”的支撑,又远非“产业”那么简单。“大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支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大系统之文化。“大创意”也是对具体产业概念的超越,它包括了各种性质的原创性活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身也就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创意。“大版权”强调的是版权因素在知识经济举足轻重的时代,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面服务与渗透,对社会各部门创新精神与创造活力的制度性激发,是对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每个环节的逻辑链接。

文化创意是版权之母,而版权制度是人类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最核心、最根本、最成熟的制度,是人类、是国家、是城市文化创造活力的最重要的保证。作为田园城市,她必定是生态城市,也必定是文化城市、版权城市。作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她必定也是“中国版权之都”。从本质上讲,“版权之都”与“文化创意之都”二者的目标诉求和创建路径都是高度契合的,二者都是“城市功能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文化总体实力”的新引擎;不过,“版权之都”更强调共同目标的实现手段与推进路径,更具有操作意义。成都要从历史的“文化创意之都”成长为现代的“文化创意之都”,根本就在版权二字,就在对版权因素的把握。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深刻内涵,也逻辑地包含了版权的全方位作用。

今日的田园城市,远非霍华德所称之“田园城市”,而是具有浓郁现代文化气息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文化创新能力上,它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而不仅仅是对历史文化简单的传承。成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城、创意之城。然而,过去的文化是传统的文化,过去的创意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创意,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之“现代”理念要求,必须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超越传统文化,整合零碎创意,对创意进行产业化、集群化开发,使创意真正成为一种创富行为,使成都具有极其强大的创意辐射能力,而这最终都需要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的重头参与。版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是将零散创意产业化,转化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原创,都需要版权体系为之保驾护航。版权保护创意,版权激励创意,时代发展到今天,版权日益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迈向世界市场的通行证。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然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版权保护和服务是基础和保障,版权产业和版权经济发展是核心动力。要弘扬“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必须强化全社会版权意识,完善版权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版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同时,把版权产业和版权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加快智力成果转化,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建设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田园城市,需要一系列产业作为支撑,没有强大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这座城市很难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必须转变的关头,这就需要成都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而所有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原创,版权作为文学、艺术、科学领域激励原创、保护原创的关键要素,是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化中的应有之义。更何况版权产业本身就是高端产业中的高端,如果说文化创意产业更加强调文化产业中的原创因素,是文化产业中的高端的话,版权产业则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又一次提升,它着眼于文化创意产业中最为核心的版权要素,突出文化创意产业操作的法律基础和产业规范,实现与国际规则顺利对接。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的今天,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都角度”,是成都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之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版权经济是全面服务于产业高端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发展方式。版权可以全面渗透进一、二、三产业,以全新的版权经济形态提升各种经济类型的文化品质和附加值,并加快三次产业提档升级。版权经济应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经济方式。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仅仅是成都的田园城市,更是“世界”的现代田园城市,世界性意味着世界的眼光、世界的标准、世界的水平、世界的品牌、世界的影响力。如果说过去的城乡统筹是在中国范围之内的典范,是中国城乡统筹的试验区,那么,今日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成都则是将自己放在了世界的框架下,它无疑会对全球具有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示范效应,堪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城”。成都要走向世界,其联通世界的桥梁也许有很多座,但版权无疑是最牢固、最便捷的一座。版权保护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座城市与世界现代文明接轨的通行证。版权产业在现代技术高速发展、传播逐步世界化的今天,必定是以世界为市场、以世界性的营销手段作为支撑的一种产业,从本质上说,版权产业就是一种世界性的产业。而通过版权产业的发展,一座城市的形象才可能真正映入世界的眼帘。在一定意义上,一座城市树立世界城市品牌、扩张世界影响力的最佳手段,莫过于推出高水平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为世界广为接受的版权作品或产品。

可见,无论是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还是从版权本身所包含的属性来看,以版权保护、版权服务、版权产业、版权经济为支撑的版权兴市战略都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实现路径。因此,在当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背景下,成都有必要重新审视版权对于城市建设和政府中心工作的作用,抓住时机,更上一层楼,实施版权兴市战略,在成都,吹响世界性版权要素的集结号,让成都成为全球版权要素的聚集地,让版权成为带动成都腾飞的一双有力的翅膀!

版权兴市,不单是一项部门工作,也不可能是一项部门性的工作,某种意义上,它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是互为表里、互为支撑的关系。通过版权兴市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成都,不仅是宜居之城,更是宜业之城。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诗意地、文化地栖居;在这里,幸福与优秀可以兼得,品味与财富可以共存,因为她是有版权保障的“田园城市”。住在成都,活在世界,可以成为一种非常完美的生活境界,这里既有现代时尚的生活追求,又有纵横世界的事业格局,因为她是世界性的田园城市,她是以版权为内核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样的成都,是中国人的优选之地,也是地球人的梦想之城!

为了这个梦想,我们将上下求索,百折不挠!也愿世界精英同此怀抱,共襄盛举!

第一章 成“都”: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成都,一个辉耀历史、理想高远的名字。

这座数千年的历史名城,当我们翻开她的一页页历史,满眼都是她那尘封已久的光荣与梦想。

而现在,光荣与梦想仍在延续……

第一节 历史名城的成“都”之路——历经沉浮,几许遗憾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在有确切记载的成都2300余年的历史中,城址从未变更,在中国城市史中唯有苏州可与之相媲美。而成都更是几乎没有改变城市的基本格局,连“成都”一名也基本没有变动过。“成都”的数千年一系,传承了成都的历史文化基因,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造就了今天成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都”之意义,可谓丰富,既可以指一国之首都,也可以指在一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当然据史实来看,我们这里更多取的是后一种含义。所谓历史名城的成“都”之路,即成都作为历史上的著名城市,始终在为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的中心城市而努力。虽也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如今看来,其梦想并未能完全实现。虽然成都的历史已经远去,但她留下来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深思,对于今天成都的成“都”之路仍然具有借鉴作用。一、开国上古:经过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的发展,成都逐渐成为蜀文化中心1.三星堆文化

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成都平原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距今7000—8000年的时候,成都平原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广汉三星堆遗址,它是商代蜀王国都城的废墟,其第一期文化遗存的绝对年代距今4000—5000年,发现有原始的木骨泥墙式房屋,居民已进入定居的农业经济阶段。三星堆文化揭示出蜀文化的发展脉络,表明在商代古蜀业已进入文明时代。而比其稍晚的十二桥遗址则展示了成都早期城市起源的历史进程,并表明成都是除三星堆之外的又一个蜀文化中心。2.金沙文化

与三星堆文化一脉相承,金沙古城已经具有了高度的文明形态,其出土的玉戈、玉钺等礼器与中原同时代文物一致,说明其与中原文化有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沙当时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古文明的起源中心,成都平原是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二、“天府之国”:自修建都江堰之后“天下谓之天府也”,成都逐渐崛起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大都会,迎来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1.先秦时期

商代成都已开始向早期工商业城市方向发展,到东周时,成都已经是商贾云集,拥有“国之诸市”,成为了地区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和西南地区内外贸易的枢纽。

公元前316年秦灭古蜀,设蜀郡。蜀郡守张仪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郫都、临邛三城,“仪筑成都,以像咸阳”。至此,成都城市正式建立,在规模、格局和建置等方面均与秦都咸阳相同。

由于成都平原河道密集,水患相当严重。蜀郡守李冰于公元前311年修建了都江堰,同时又“穿(指疏浚)二江(指郫江、检江)[1]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侵,百姓享其利”,形成了集灌溉、运输、防洪为一体的多功能水利工程,不仅防止了水患,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成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之后,成都繁华程度超过“天府陆海”关中,成为“天府之土”。《华阳国志》记载都江堰说:“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2]也。”

此外,秦时大量移民入蜀,极大地推动了蜀地的经济发展,出现[3]了“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的繁荣景象。2.两汉时期

成都人口聚集出现高峰期,人口数一度仅次于长安,居全国第二。蜀汉时,中原连年战乱饥荒,四川虽有短暂破坏但多数时期仍保持安定,因此人口仍在增长,“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成都已有[4]“都会”之称。另一方面,随着商业贸易的日益繁荣,成都经济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为古代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心,与洛阳、邯郸、临淄、宛城并称为“五均”,为全国五大商业都市之一。成都的冶铁、制盐、丝织、漆器等都在全国享有盛名,纺织业也十分发达,为全国纺织中心之一。

在天府之国已然形成,城市工商业兴盛,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基础上,两汉时期成都的文化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一方面,成都在文学方面的人才优势开始显现,出现了名满天下的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和扬雄。司马相如才华横溢、妙笔生花,堪称当时天下第一文人。而与司马相如齐名的扬雄加上王褒、严遵,均“以文辞显于世”,四人并称汉文学的蜀中四大名家。另一方面,成都的学术研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西汉时的蜀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天文历法的专家,时人称道“天数在蜀”。在史学研究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扬雄写有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蜀王本纪》,陈寿则写下了著名的《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被列为上品和史家楷模。可以说当时成都是汉大赋的故乡,古天文学的重要中心,是西南的文化中心,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3.魏晋南北朝

成都成为全国丝织业重要中心,与广都、新都并为三都,号称名城,此时的成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程度。

西晋左思写有著名的《三都赋》,风行一时,以致洛阳纸贵,其中《蜀都赋》可看做当时成都的写照。“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帀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布有橦华,面有桄榔。邛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阛阓之里,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贝锦斐[5]成,濯色江波。”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成都已然相当繁华,蜀锦更是驰名全国。三、“扬一益二”:隋朝建立至两宋时期,成都的城市经济文化呈现持续繁荣局面,为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1.隋唐时期

自隋王朝建立,天下回归统一,成都经济臻于兴盛,与扬州一起成为“号为天下繁侈”的代表城市,“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6]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可见此时成都的经济繁华和文化昌盛程度已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扬州。而唐代卢求的《成都记》更是盛赞当时成都罗锦之丽,伎巧百工之富,大大超过了扬州,应该算“天下第一名镇”。事实上卢求的话并不算夸张,唐中期后成都的经济和江南同为唐王朝财赋的两大支柱,武元衡在其诗作《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序》中就说“时号扬益,俱为重藩,左右皇都”。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收入主要靠成都地区,当时成都的财赋收入已经占中央收入的大半,远远超过了江南地区,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

此外,唐时,成都和扬州是全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地方,成都也成为著名的造纸中心和全国重要的雕版印刷中心。

与此同时,成都的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迎来了其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自初唐开始,许多诗人就或多或少地和成都扯上了关系,著名文人李调元就曾说“自古诗人例到蜀,好将新句贮行囊”。开一代诗风的陈子昂出生于成都东部的今射洪县,杜甫曾称赞他说“有才继骚雅,哲臣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将他与屈原、司马相如和扬雄相提并论。而唐代最负盛名的两位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跟成都有莫大的关系,李白出生于蜀地,在蜀中度过了其青少年时代,彼时的李白已经显露出“可与相如比肩”的才华。而杜甫则因避乱在成都生活了多年,他在成都和川东奉节创作了430余首诗歌,占到他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

成都佛教圣地大慈寺为唐玄宗幸蜀时所修建,拥有全国数量最多而且艺术价值最高的壁画,是一座价值连城的艺术宫殿。其壁画为天下之冠,“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7]慈寺之盛”。2.两宋时期

北宋时成都户籍人数居全国首位,为除汴京外第二大都会;至南宋,仍“繁盛与京师同”。

两宋时期,成都的商品市场进一步扩大,据记载,当时成都每个月都有大型的集市,正月是灯市,二月是花市,三月是蚕市,四月是锦市,宋代成都的丝织业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如四川成都府路的官营织锦院,据费著《蜀锦谱》所记:“设机百五十四,日用挽综之工六十四,用杼之工五十四,练染之工十一,纺绎之工百十一,而后足[8]役。”五月为扇市,六月为香市,七月为七宝市,八月为桂市,九月为药市,十月为酒市,十一月为梅市,十二月为桃符市。宋太祖平蜀后,曾将成都锦工数百人迁到京师,设机锦院,宋锦技术因此得以飞速发展,以至冠绝古今。

此外,北宋时成都各地商人云集,购买“蜀中宝货”,为适应商品交换需要,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而宋代成都文坛也兴盛非凡,“文学之士,彬彬辈出焉”。其中以成都府南的眉山“三苏”(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最为著名,父子三人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苏轼最为卓逸超群,他博学多才,在诗、词、赋、文、书、画诸领域,均是独树一帜的开派宗师,是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文学艺术大师。四、历经劫难:经历宋元之际和明清之际两次大规模战乱,成都遭受空前洗劫和毁灭性破坏,城市地位逐渐衰落1.元代

蒙古军入川,“郡城焚荡”,成都经济衰落,城市地位下降。

端平三年(1236年?)十月,蒙古军队攻陷成都。锦城遭灭顶之灾,“昔之通都大邑,今之瓦砾之场;昔之沃壤奥区,今之膏血之[9]野。青烟弥路,白骨成丘,哀恫贯心,疮痍满目。”

元代成都经济发展受到战乱影响,交通和商业都主要是为政府服务,民间的商品经济活动日渐衰微。连曾长期处于全国中心地位的纺织业也都呈现出衰落之势,和前代相比,规模相差甚远。元末,战火又起,处于萎缩状态的成都城市经济完全凋敝不堪。2.明代

成都城市经济有所恢复,为全国30余个著名工商业都会之一。与省内外贸易往来频繁,“南则巴蜀,成都其会府也。绵、叙、重、[10]夔唇齿相依,利在东南,以所多易所鲜”。然而正当成都经济开始重新走向繁荣时,明王朝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最终在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的夹攻下土崩瓦解。在长达数年的战乱中,成都经济一落千丈,经济地位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3.清代

明末清初由于遭受史无前例的战乱破坏,成都城市“举城尽为瓦砾”。其中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大西政权崩溃时张献忠在成都进行的大屠杀对成都的破坏最为严重。他离开成都之时为了不让清军占领成都,又下令焚城,成都全城焚毁于战火之中,人民伤亡惨重,流离失所。曾经名噪一时的“喧然名都会”有五六年时间竟然绝了人烟,“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凡市廛闾巷、官居民址,不可复[11]识。”

从康熙年间开始,清政府施行了休养生息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以大量优惠政策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大量各地的移民进入四川后,社会经济开始复苏,成都很快恢复了勃勃生机。

清朝后期,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向内地渗透。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外国人取得了在长江上游通商和在重庆侨居、投资工矿业的特权。川东门户重庆开埠后逐渐成为了四川近代商品经济中心,而成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步伐极为缓慢。重庆开埠后,成都的传统贸易中心商品经济优势丧失殆尽。

元明清时期,成都在全国的地位大大下降,远远不及汉唐时期。成都对全国的经济影响逐渐减弱,从全国性的经济中心下降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明清时期全国有北京、苏州、杭州等八大商业城市,而成都未能跻身其中,“扬一益二”的荣光已渐渐远去了。传统的蜀锦、蜀绣丝织业均趋向衰落,被苏、杭后来居上。在文学方面,无论是在著名文学家和作品的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和之前文赋纷华的唐宋相提并论。成都的文化中心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而到了清末,地处封闭的内陆以及千百年来的自然经济传统,使得作为旧式消费城市典型的成都失去了活力,愈来愈显得暮气沉沉。五、战乱、新生与改革:历经战乱风雨,饱受战乱之苦的成都终于获得新生,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发展1.市制建置

辛亥革命以后,成都交通、商业、建设、教育等事业逐日发展,人口增多,原市政所组织,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28年9月1日,成都市正式建制。由驻军二十八军报请四川省政府转呈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将成都市政公所改建为成都市政府。根据成都市政府组织规程规定,成都市政府是成都市一级的行政管理机关,隶属于四川省政府和行政院。市政府的设置为成都的发展开拓了良好的局面。2.“大后方”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1937年抗战爆发后,随着东部国土的大片沦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重庆一直是中国的“战时首都”。虽然与“战时首都”的殊荣失之交臂,但凭借“天府之国”的美誉,宜人的气候环境,与“陪都”毗邻的地理优势,成都还是获得了一次由西南区域中心城市走向全国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西移,大批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和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纷纷迁移到重庆、成都,成都经济出现跳跃式的大发展。战前成都现代工业寥若晨星,仅只有几个小规模的近代性质的工厂,如造币厂、火柴厂、兵工厂、制革厂、发电厂等。抗战爆发后,成都的现代工业也较前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据1942年的调查,成都共有各类新式企业105家。据1945年3月统计,成都共计有工厂330家。成都的金融业和商业在抗战期间也出现空前的大发展,仅银[12]行、钱庄就有70至80家。成都成为抗战期间中国极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在文化方面,这一时期大批学校、文化团体、文化人迁入西南,促进了西南城市文化教育的大发展。据当时的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调查,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中,“高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九以上西迁;中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五以上西迁;低级知识分子十分之三以上西[13]迁。”

大批高校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内迁使成都成为战时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齐鲁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四所高校迁至成都华西坝,与所在的华西协和大学一道成为有名的“五大学”。当时生活在成都的中外名人有朱自清、叶圣陶、冯友兰、吕叔湘、陈寅恪、钱穆、许寿裳、徐中舒、蒙文通、顾颉刚、马悦然、李约瑟、文幼章……他们都为成都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增添了新鲜的文化活力。

在军事方面,成都还是当时中国的航空中心,是中国空军的大后方。成都修建了广汉、新津、邛崃、彭山四个机场,以便运输物资弹药开展对日作战。1944年6月,美国飞机就是从成都多个机场出发的,出击了900多架次,为抗日战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3.西南地区中心城市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政公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1950年1月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是大区直辖市和中央直辖市,还是众多的西南大区一级的机关所在地。1954年西南局及西南行政委员会撤销,重庆市也于同年7月1日正式并入四川省,成为四川省辖市。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在城市行政级别上高于重庆。西南中心由重庆转向成都,成渝城市地位再一次发生转折。

1952年7月1日,成都铁路局成立。成都铁路局管辖四川、贵州和重庆两省一市及云南省境内(部分)国有铁路以及合资铁路干道。成都铁路局的设立确立了成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交通的便利有利于人员物流的集散,使成都与省内省外方方面面合作更加频繁,扩大了成都的城市影响力。1955年成都军区设立。1968年12月,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归成都军区建制。1969年10月,成立四川省军区,归成都军区建制。成都军区实质上已经成为统辖包括川、藏两地在内的西南地区的军事重心。1958年11月,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在成都成立。1978年3月重建分院并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成为中科院全国11大分院之一。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是西南地区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大加强了成都城市的科技后备实力。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机关机构的设置是衡量一座城市中心地位的重要指标。成都因为众多机构在西南地区的代表性遂已完成西南中心城市地位的树立。

在经济建设方面,“一五”计划时期,成都被国家列为八个重点建设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在成都投资重点建设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9项选址成都。成都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并形成了以电子、机械、能源工业为中心的城市建设蓝图。这一时期成都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初步奠定了成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的基础。根据“一五”精神,成都市于1953年开始编制城市总体发展规划(首次),于1954年形成方案,1956年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规划确定成都市的性质为:省会,以精密仪器、电子、机械及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三线建设”时期,成都基本上建设起了一个具有一定水平、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生产能力有很大的增加。国务院所属各部有一大批重要工厂、科研单位从沿海、东北等地迁入四川,机械工业、电子工业、航空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各项事业都有长足的进步。成都作为“三线建设”指挥部的所在地,在城市工业布局和科技实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都西南中心城市的地位已无可置疑。4.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都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

在城市改革方面,成都以其西南中心的城市地位在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的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成为全国最早开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放权发展县域经济的城市之一。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以后,改革开放开始向纵深延展。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1993年11月,成都市被国家体改委批复同意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成都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市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这一中心环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进各项配套改革,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同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对外开放方面,成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1981年起成都先后与法国的蒙彼利埃、日本甲府、美国菲尼克斯、加拿大温尼伯等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由此开始与友好城市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文化艺术交流等,以促进成都的对外开放事业。1985年美国总领事馆落户成都,这是成都的第一座领事馆。美国之所以把领事馆选在成都,正如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美领馆开馆仪式上所说,“成都是一个有前途的开放城市。”从此随着众多国家领事馆在成都的设立,外国领事馆已成为成都很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平台,也是对外交流合作的渠道和桥梁,成都这个大都市的国际化进程必将加快。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为内陆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为成都市的改革开放创造了空前的机遇。成都市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许多外企都纷纷驻足成都,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大开放城市。

在城市地位提升方面,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新时期许多国家中央级单位的重要分支机构纷纷在成都设立。1980年,民航成都管理局(后改名为民航西南管理局)在成都成立,与北京、上海、广州、兰州(后迁至西安)、沈阳一道成为中国民航6个地区管理局。成都作为西南地区航空枢纽地位即已确立。1985年6月,成都军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军区之一,辖四川、云南、贵州省军区和西藏军区。成都因而成为中国在大西南地区的军事中心。1993年,国务院把成都定位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两枢纽”(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和“三中心”(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同年,国家体改委批准同意将成都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派出的九大区行之一,负责履行中央银行在西南四省区(川、黔、滇、藏)的职责,统辖西南四省区金融业的发展。成都西南金融中心的地位无可置疑。因此,从某个层面上来说,这些机构的设立既是对成都城市地位的一种肯定,又是对成都城市地位的进一步提升。1999年,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认定成都市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纵观成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虽僻处西南,但凭其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几千年来,成都一直在由“区域”努力走向“全国”,曾有过成为全国性的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也曾遭遇多次的战乱和动荡,甚至焚城,可谓历尽沉浮。20世纪末的成都已然是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跨进新世纪,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成都的成“都”之路必将会向世界延展。

第二节 世纪之初的成“都”之路——城乡一体,共建共享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0月22日,地处西部的成都召开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一场遍及全市1.24万平方公里城乡大地,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由此拉开大幕——成都,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开始了以城乡一体化谋求城市与农村同发展共繁荣的生动实践。一、国家发展战略导向与成都的最佳选择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中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为此,全国各地都积极展开了各种实践和探索。自古以来,成都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城市,人多地少,资源紧缺,在面临众多选择的关键时刻,成都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三个集中”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探索出了“政府创新政策环境、市场活化经济资源、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是对城乡统筹这一国家问题提出的成都方案,既符合国家的政治考量,又符合成都具体的城市特质。(一)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发展逐渐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等,导致了“三农”问题的出现。“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农问题”既是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1.“三农”问题是影响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性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政府连续多年对“三农”问题给予特别关注。在国家全局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意义的中央“一号文件”屡屡涉及“三农”,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在上世纪末就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努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以求彻底解决。但是由于受种种条件的约束和限制,“三农”未能根本解决。进入新世纪后,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报告继续重视“三农”问题,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此必须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大报告的这些论述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特定的目标指向,要求把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三农”观。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三农”问题已是影响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城乡问题困扰城乡的进一步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多种不良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对乡村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都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首先,城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关系失调阻滞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协调和谐的城乡关系可以直接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村生产方式调整升级,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体制导致城乡形成了相对独立封闭的两大单元,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被阻断,由此造成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迟滞、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三农”问题的出现。不仅如此,城乡问题的存在还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协调,使得城市无法持续健康发展。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指出,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农村无以为继之日,也就是光鲜的城市颓然倒退[14]之时”。

其次,城乡问题的长期存在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区域经济的腾飞。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讲,城市与乡村属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物质承担者。城市与乡村二者之间,既有对立也有统一,而不仅是简单对立的关系。在一定区域内中心城市和周边乡村共同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在这个经济区域中城市和乡村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城市与乡村在资源上的互补性、在生态上的共生性、发展上的相依性,由此也决定了城乡二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应该是互动、融合、协作、双赢的关系。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导致城乡间无法形成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如此一来则“工”不能促“农”,“城”无法带“乡”。农村发展空间受到明显的制约,城市发展则表现出后劲不足。结果导致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无法形成,城乡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区域经济难以腾飞。

3.科学发展观要求把解决城乡问题提上日程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二十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明确地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无法避开“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离不开城市的参与。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真正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世纪之初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是中国特色农业之路的特色所在。同时十七届三中全会还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城乡统筹不仅成为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也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

上述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意志导向构成了成都选择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二)城乡一体化——成都的最佳选择

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成都市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挑战,如工业化不充分,城市核心功能不足,单中心聚集、同质同构化发展,环境资源矛盾严重,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成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症结和核心问题,已成为新世纪成都持续健康全面发展的“瓶颈”。成都要获得长足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腾飞,首先必须解决城乡问题。

1.成都的城乡问题

城乡统筹改革之前,成都的城乡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缺少农民收入与社会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

农民收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但收入水平大大低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处于逐步扩大的趋势之中。1985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1,2003年扩大到2.66∶1。据有关专家估计,真实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还远不止这个比率。(2)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和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产品质量不适应消费需求,农业效益偏低。

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规模较小的小农经营问题更加突出。统筹城乡改革之初,全市耕地面积544万亩,农村人口658万人,人均耕地只有0.83亩。农产品除满足农民自食自用外,商品率很低。农业虽然稳步发展,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此外农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装备水平较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化生产处于起步阶段。(3)农村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生态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农村社会事业虽然有所进步,但发展水平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更是大大落后于城市。成都市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中小学危房面积达13.7万平方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镇;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镇,城镇居民享受的卫生费用是农村的3倍;文化资源基本集中在城市,乡村多数没有文化设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刚刚起步。(4)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阻碍成都城市化进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差异等方面。成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大城市带大郊区,农村区域幅员广大。成都市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38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44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3%。城乡之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也存在不统一不公平的体制和政策,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国民待遇上的不平等。

2.城乡一体化是成都的最优化选择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由此可知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而成都市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

首先,成都地处著名的“天府之国”,气候宜人,适宜农业发展。自古以来就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几千年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这是成都无法抹去的一大城市特质。另一方面,历史上成都的城市经济也相当繁荣,曾是全国著名的经济中心。所以其特点在于依托农业文明、乡村文明,但又具有现代化的特质,是典型的城市形态。成都这类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对周边农村、农业的影响和带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用统一的规划来考虑城市和农村的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城市和农村的互动,特别是经济上的互动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和二、三产业面临的问题,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这与成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地理条件相匹配,是成都面临当时的困境做出的正确选择,无疑是明智之举。同时成都区位优势突出,是西南交通枢纽,交通条件便捷,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农产品产销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这些优势条件对于加快农村的发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是十分难得的。而这些条件同时也为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成都经济实力较强,是西部地区的发达地区。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质,就是以政府推动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并使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环境、就业和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趋同。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否为政府的推进计划提供强大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多年来成都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在西部地区的城市中居于领先水平。经济总量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强,西部12省(区)市的十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四川省的比重接近50%,同时财政收入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4年成都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8亿元,全市人均财政收入超过千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使成都市政府具备了相当强的动员能力;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总体上使成都基本具备城市反哺农村的能力。因而成都选择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具备较好的物质基础的。二、“成都方案”的探索与建构

自2003年以来,成都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在全市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启动了全面深入的统筹城乡“自费改革”,以求破解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和“三农”问题顽症,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推进城乡全面现代化。成都市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对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探索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启动

按照中共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指导思想,成都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查、思考的基础上,从2003年3月开始,在全市试点推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二)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历程

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开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组织试点,在双流县、大邑县等地率先进行以“三个集中”为主要内容的探索;二是全面推开,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从2003年10月起,在全市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三是积极完善,2004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文件,逐步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有以下重要的时间节点:

2003年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为落实十六大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在双流、大邑等五个区县进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试点。

2003年8月,进一步扩大试点,将五城区纳入试点范围。

2003年10月18日,为落实三中全会精神,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视察双流县,肯定了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明确了这一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要求。

2003年10月22日,市委、市政府在双流召开现场会,部署在全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2004年2月5日,出台第一份正式文件:《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正式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随后陆续发布了50多个配套文件,构建新型城乡管理体制。

2005年4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成都考察时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2006年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

2007年3月,中共成都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新局面,努力构建和谐成都。(三)城乡一体化“成都方案”的初步形成

从2003年3月统筹城乡改革启动到2007年6月成都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一体化改革已历时四年有余,涉及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格局和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深刻变革。艰辛的探索得出了成功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也造就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方案”。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做法可以归纳为“三个集中”、“三大工程”、“六句话”和“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是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三大工程”是指“农业产业化经营工程、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工程、农村扶贫开发工程”。“六句话”是指“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柱,以形成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为关键,以综合配套政策为保障,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六个一体化”,即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提高以城带乡的能力;推进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加大以工促农的力度,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保制度一体化,重点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路网、水利、生态等)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事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建立一种新型的可以贯通城乡的体制。通过这些措施推进城乡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的建立,增强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让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三、国家对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肯定

历时四年多的统筹城乡改革,成都走出了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之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成都的设立则是国家对成都四年来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最大肯定和支持。(一)国家批准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正式批准在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四年多的艰辛探索,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经验和成就得到了国家的认可。成都市由此开始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不仅推动了成都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进一步向“深水区”挺进、突破、深化、提升,进而构建一整套全面、深入、系统、配套的体制机制体系;也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二)国务院批复《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2009年5月国务院又正式批复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批复明确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在成都市开展有关专项改革,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特别是拟推出的与统筹城乡发展主题相关的改革事项,要优先放在成都市等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为了保证成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的实施,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国家部委和成都市签订了部、省、市三级联动合作的协议,共同推进成都试验区的改革创新。有国家政策的强大支持,成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快、越走越宽。四、城乡统筹——面向未来成“都”之路的新起点

成都城乡统筹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实践证明,这不仅是解决城乡“二元制”、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成都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新世纪困扰成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由此被打破,成都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科学发展的步伐必将会越来越大。新世纪的成都成“都”之路由此开始。

统筹城乡一体化改革一方面让农村人口大量地转移到城市,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地地道道的城市居民,另一方面又让留在农村的人口集中居住在现代农村新型社区,享受延伸到农村的现代城市文明。城乡关系逐步相融和谐,现代城市和现代乡村逐步走向有机统一,一种崭新的城乡形态逐步显现。为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成都市高瞻远瞩,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这不仅是对统筹城乡改革的延续,更是对统筹城乡改革的超越。

第三节 面向未来的成“都”之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在权衡了国际国内城市发展的局势以及自身城市特点后,成都明确了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成都市委工作会议确立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主要包括:世界级国际化城市,西部地区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一、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定位的提出(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选择了一条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科学发展之路。为推动成都的城市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并且在新时期更注重以人为本、提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兼顾社会各层面的发展,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其“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诉求,恰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切实践行,因为此建设目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城市的科学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即让成都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二)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奠定了现实基础

六年多以前,在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制约城市发展的难题时,成都果断地选择了推进城乡统筹战略,时至今日已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城乡统筹的成就为成都的下一站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成都的城乡统筹战略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成都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城乡规划、农业产业化项目、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农民集中居住后的就业、农村业务教育经费保障等一系列城乡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2008年成都的城乡收入比为2.61∶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1∶1,城市化水平达到63.5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68%。2009年成都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城市”,成为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的旗手。

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使成都城市实力大幅增强,为成都开辟一条城乡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城乡发展利益得到更好协调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而催生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模式。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为核心理念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既是对成都城乡统筹既有工作的延续,也是为城乡一体化均衡增长探索新的工作方式。(三)成都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借鉴与创新

1.霍华德“田园城市”基本概念“田园城市”的概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社会改革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在其1898年出版的《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15]一书中提出的城市规划的设想。他希望借此建设新型城市,解决工业革命后西方城市急剧膨胀、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田园城市”是一种健康的城市形态,包括城市和乡村两部分,实质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解决方案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疏散拥挤的城市人口,防止摊大饼的城市布局,完善乡村功能和服务,减少城乡差距,使农村居民安居乡村;其二,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结合的田园城市;其三,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田园城市”既是城市规划的一种理论指导,也是社会改革的创想。这一理论不仅针对城市规模、功能布局、人口密度等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和主张,还设计了一套较完整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制度。其目标在于不断解决大城市发展引起的各种问题,推动城乡平衡发展。这一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对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和社会改革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后来出现的一些重要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等,深受霍华德思想的影响。这些理论被付诸世界上许多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现今形形色色的城市形态,成为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潮流。

2.成都的借鉴与创新

成都历经六年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从发展理念到工作思路、从方式方法到制度创新,将一个二元体制束缚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形态引入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良性轨道。近年来,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已渐入国际视野。面对未来,成都应有更高的城市理想和价值目标。

因此,在19世纪工业化初期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传统理论既有框架下,成都基于自身实际,比如人口多、城市规模大、城乡二元结构特殊等具体环境,提出建设新型“田园城市”,补充设计了“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等关键词。成都要建设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在充分反映成都独特个性的同时,又生动体现了时代发展共性的要求,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上的“成都模式”。二、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设计与部署

在成都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就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目标作了重要讲话,对其一个核心思想、四个基本要素、六个具体特征、“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五项重点工作和一个组织保障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一)一个核心思想

成都要建设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以“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为核心思想的新型城市。(二)四个基本要素

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和田园城市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四个基本要素。(三)六个具体特征

一是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强大的现代化功能,并体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成都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二是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在建成西部“两枢纽、三中心”和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成为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

三是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辐射并带动西部乃至全国,进而融入世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四是社会和谐,城乡二元体制全面破除,城乡居民享有更充分的社会福利和更有力的权利保障,具有很强的幸福感。

五是人与自然和谐,“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生态良好,环境优美。

六是基础设施现代化、智能化,城乡贯通、配置均衡、功能完善。

总体而言,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未来的成都将是一座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四)“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为稳步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成都确立了“三步走”战略部署:

近期目标是用5—8年将成都建成“新三最”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成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的示范区和集聚高端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样板;

中期目标是用20年左右初步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三级城市行列;

长期目标是用30—50年最终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二级城市行列。(五)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域成都城乡规划。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基础。

二是加快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枢纽和中心建设,是成都建设国际性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

三是奋力推进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实施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关键,也是出路所在。

四是大力促进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应当是城乡居民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五是进一步扩大开放。要实现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构想,以成都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不开放,没有希望。不充分开放,也没有希望。(六)一个组织保障

大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组织保障。

至此,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美好图景和科学体系渐渐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三、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定位的意义(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未来发展的最佳蓝图

1.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承续升华成都积淀千年的耕读传家文化和古典田园气质

提及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大地,自然会想起她的美誉“天府之国”,这个流传千年的称谓道出了这片土地膏腴富饶的古典田园风貌。从诸葛亮高瞻远瞩的“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到李白妙语连珠的“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成都的膏腴之沃、田园之美引得无数大家千古传颂。然而成都流传千年的古典田园文化又绝不仅仅是只有自然之美的农耕文化,这与成都内在的“耕读传家”精神紧密相关。追求田园牧歌似的且“耕”且“读”是成都延续至今的不老情怀。

现代语境中的“耕读传家”在内涵上更为丰富。“耕”在这里不仅仅指耕种田地,更多地指向对田园生活的回归;“读”不仅仅指读书求学,同时也涵盖了高品质的文化享受。在现代,“耕读传家”作为一种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其实质在于倡导人们在参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同时,注重精神世界的修为,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冲破樊篱,解放人性,达到一种进退自如的崇高境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古典田园与耕读文化结合的成都是一座“自古诗人例到蜀”、“文宗自古传巴蜀”的历史人文城市,是一座“水渌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的古典田园城市,是一座“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惜称繁华”的花样诗意城市。古代的成都人多为既农且儒,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是真实写照。耕读生活源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结构,意味着高尚、超脱。杜甫在成都浣花溪居住时就有“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怡然情怀,这不得不说是成都千年耕读文化和古典田园文化的深刻影响使然。如果说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的话,那么古代的成都,就像一位饱读诗书又亲近自然的士大夫,沿着历史的通幽曲径一路走来。

成都要建设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其内涵主要包括世界级国际化城市,西部地区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并不是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否定,而是在新的城市发展基础上重新审视古典田园和耕读文化的历史自觉。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即是自然之美和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倡的生活方式包含了高品质的文化享受,高雅化的休闲时间与绿色化的职业生活三个方面。所谓高品质的文化享受,指既有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与表演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文化馆、休闲康体场所等,又有在这些场所中的高水平文化活动。所谓高雅化的休闲时间,指城乡居民在利用和享受自己的休闲时间时,选择能够增加自己艺术修养、知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传统和健康水平的活动。所谓绿色化的职业生活,指以从事低碳、环保和创新型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职业为主,具有高度的经济效益和友好的生

[16]态。由此可见,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与古典田园及耕读传家文化在思想内核上是基本一致的,完全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通过传递最质朴的感动和最原始的温暖,唤起了人们最广泛的认同。由此可见,源远流长的耕读文化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则将促成成都平原耕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2.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推动成都“新三最”目标发展达到更高境界

2003年,成都提出未来发展的新思路: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创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即成都的通过“三新”达到“三最”的发展目标。与“新三最”目标相配套的是成都打造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西部重要的现代化物流中心、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的阶段战略。

从“新三最”发展目标中不难看出,成都是在认真分析考量自身优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此战略目标。“创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对于成都来说既有一定挑战性,又是完全能够通过努力实现的战略目标,整个成都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去实现追赶跨越、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指导实践,而且在于对实践的极大鼓舞和推动。“新三最”战略目标提出以后就对成都的实际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助推作用,截至2010年3月初,成都已经荣获了“最佳旅游城市”、“全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国内地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等一系列美誉。“新三最”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果,以成都当今的抱负和志向,是不会止步不前的,那么如何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带着这样的思考和探索,成都以突破国内“新三最”目标的国际视阈和定位标准,开启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崭新征程。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每一个关键词都是内涵丰富、高瞻远瞩、谋划长远的目标定位,这无疑是对“新三最”目标的极大提升。因此,应该说“新三最”目标的实现过程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提出打好了前战,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新三最”目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会将“新三最”目标提升到更全面、更长远、更稳定、更美好的全新境界。

3.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是对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延续与超越

中国的城市化,不是小规模的城市化,而是人口大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如果不具备前瞻性思维,不采取合适的城乡发展模式,后果堪忧。在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趋凸显的问题时,成都率先扛起了城乡统筹的大旗,不可谓不具前瞻性。城乡一体化改革既要让农村人口大量地转移到城市,从生产生活方式上真正成为地地道道的城市居民,又要让留在农村的人口集中居住在现代农村新型社区,享受延伸到农村的现代城市文明。被誉为“一场‘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实验”,事实证明,这场实验确确实实改变了成都农民的命运,让人民得到了实惠,让成都获得了发展。而在城乡一体化改革取得了诸多成效和成就之际,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毅然点亮了成都继续前进的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另起炉灶,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对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进一步延续和迈向更高级别的超越。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论精髓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这是田园城市理论中最具时代意义、最具有生命力的内容。成都将这三个目标定位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核心思想,这本身就是对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承续。成都会沿着已经走出的科学发展之路,继续将统筹城乡的思路贯穿始终,形成一套完善的支持系统,进而继续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摊大饼”式城市建设模式,旨在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与城乡一体化思路一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用城市的聚集效应带动乡村共同发展,但又不是单一地用城市模式覆盖乡村,而是同时也将乡村的良好自然环境带给城市,将二者完美地融合,把城市和农村的优点集中,最终让广大城乡居民享受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福利”,既享受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又享受惬意的田园风光。

谓之超越是因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构想在城乡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之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全。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通过世界视阈、世界水准来考量和继续推进成都的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所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一个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的体现。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将为成都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增加巨大推动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三个阶段目标一直规划到成都的50年之后,这为整个成都清晰而坚定地指明了方向。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现代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社会氛围等具体目标更是涵盖了成都各个方面的建设工作,确实是想得更全。总的来说,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意味着成都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将更高、范围将更大。

因此,应该说城乡一体化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良好基础,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城乡一体化的延续与超越。(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论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理论

1.世界重要城市发展理论

从19世纪末,西方社会学先哲(滕尼斯、西美尔、涂尔干等)以现代性视角关注城市现象与城市过程算起,关注城市发展过程的城市社会学已有了一百多年的演进史。发展到了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席卷全球的21世纪,国内外学者根据理论与实践对城市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诸多构想,其中较具代表性理论有以下几种:(1)创意城市理论:创意产业由于其附加值高、环境污染低等优点在现代世界日益受到关注;创意城市是在全球创意经济日渐蓬勃的大背景下被提出的,是以创意产业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其产值达到城市GDP总量一定比例的城市。创意城市路线在现代发达城市应用较为成功的,有香港、纽约等等。(2)世界城市理论:本理论是基于全球化背景提出的。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使跨国企业总部和跨国银行总部聚集于现代世界城市,经济全球化将城市增长的最基本动力由国家转向全球,刺激每一个国家的核心城市高速增长,并将增长分配给各自国家的城市体系。(3)田园城市理论:即霍华德先生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旨在将城市与乡村优势结合的城市发展理论。该理论已在上文阐明,此处不再赘述。(4)生态城市理论:基于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发展理论。生态城市理论是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的城市发展战略,是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在内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提出解决城市病的一系列对策,建立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人与自然双赢的理想城市模式。(5)数字城市理论:基于数字科技和网络化的背景,数字城市理论认为未来城市的空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延伸,变得无限宽广,传统工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不再占有主导作用,并将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信息化、符号化、技术化、网络化社会,它们在未来城市中具有支配性的力量,占有统治地位。(6)柔性(经济)城市理论:本理论是针对本地化经济、区域经济复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本地的网络化企业代替垂直一体化公司正成为经济的主流。它以创新理论为基础,认为一个城市只有持续地进行社会、空间、制度创新,才能够保持相当的柔性,取得城市的持续增长。(7)学习型城市理论:本理论几乎与教育思潮同步思考,它认为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一个城市如不努力学习与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学习城市是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的,学习包括个人学习和机构学习。

2.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的丰富

通过以上城市发展理论的简要梳理不难看出,城市发展理论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具有高于实践的前瞻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样显而易见的是,由于诸多原因,许多城市理论大多谈及城市发展的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例如注重技术创新的数字城市理论、关注自然生态的田园城市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鼓励创新的柔性城市理论和学习型城市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城市的指导意义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比较重大,然而却难以实现城市的全面综合发展。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一个城市理论的综合体,其中融合了田园城市理论、世界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的核心和精华,而其现代性也与数字城市理论不谋而合,同时也是倡导创新、鼓励创意、崇尚创造的城市理论。它以成都的实际为基础,以田园城市理论为蓝本,涵盖了成都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注重以人为本、讲求社会公正的城市发展理论,这就使它超越了一般只看到城市发展一时趋势和表层现象的城市理论,而真正抓住了城市发展的根本。如此一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不仅在广度上也在深度上超越了既有的一般性的城市发展理论。(三)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全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打造了一个样板

成都,虽是个一不靠海、二无富矿、三不沿边、四非良港的内陆城市,但在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以“城乡统筹”为代表的“成都模式”已然走在了全国城市的前列,而成都的下一站——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将续写成都的辉煌,引领全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西部大开发十年之际,国家信息中心专门推出了专门针对成都的案例研究,为成都课题带队的是中美两位顶级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2010年1月18日,国家信息中心于北京公布了课题研究成果:《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道路——成都的城市化模式案例研究》报告。

厉以宁认为:成都最重要的就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全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其中包括三个部分:始终将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着力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推进让成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厉以宁的总结是对城乡一体化成就的深刻分析和客观总结,彰显了成都在全国城市中的榜样形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则进一步指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大有可为。蒙代尔表示,成都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上是十分有条件的。而从世界许多大城市的发展轨迹来看,成都的城市化进程如果最终得以成功,那么将为世界上许多面临同样问题的城市带来良好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肯定并不是两位顶级经济学家的一己之见,也不是成都自说自话,而是代表学界、业界最高水准对成都成就和成都未来极具代表性的客观总结。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敢为天下先的政治创新精神和科学战略抉择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目标在全国城市发展目标中是独一无二的,相对于“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等目标来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拘泥于单一领域,其内涵与外延囊括了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几乎所有方面,其追求的境界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物质或精神层面,而立志将二者完美结合。另一方面,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历史进程中看,生态环境恶化、城乡二元结构等矛盾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城市发展进程中共同面对的难题。发达国家城市“占领”乡村,破坏环境后回头治理的事实摆在眼前;另一些国家超级大城市濒临人口爆炸,而乡村却仍然极度贫困的场景还在上演。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谋划深远的城市,为谋发展想得更多想得更远;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全面发展的城市,拒绝牺牲自然环境和人民幸福;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真正和谐的城市,不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这样的城市是成都要为之付出长达半个世纪去追寻的梦想,是旨在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生活幸福的人间天堂,也势必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发展的典范与榜样。

第四节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支撑——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

2008年底成都市在颁布的《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的目标。2009年2月,成都市在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启动仪式上又明确提出以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为契机,把成都打造成为“版权之都”。这里的“中国文化创意之都”与“版权之都”有着一致的城市目标,因为“文化创意之都”并非“文化创意产业之都”,它既包括“产业”的支撑,又远非“产业”那么简单。它重在突出强调“大文化、大创意、大版权”。“大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支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大系统之文化。“大创意”也是对具体产业概念的超越,它包括了各种性质的原创性活动。“大版权”强调的是版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面服务与渗透,对社会各部门创新精神与创造活力的制度性激发,是对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每个环节的逻辑链接。

从本质上讲,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二者的目标诉求和创建路径都是高度契合的,二者都是在为“城市功能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寻找新引擎;二者的创建都离不开文化的强力参与、版权工作的全面介入和版权产业的大力发展。因而强化版权工作,大力发展版权产业是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的重要保障和必然选择。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版权产业支撑。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是大幅提升成都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的重要步骤,同时“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又将是进一步提升成都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的重要平台,因此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是共同提升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强大文化实力和版权产业的重要途径。一、文化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身份证”(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深层动能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的成长和发展,催生了作为人类文化集聚地——城市的产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另一位城市学大师伊里尔·沙里宁认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一方面,文化之于城市的意义在于精神层面,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魅力。城市的这种魅力发源于深层文化,是城市超脱于物质形态之上的吸引力,是这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应该说,城市确实是文化的容器,但却并不是冰冷的、机械的承载文化的容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一座城市比做一个人,那么经济基础就是他的肉体,而精神文化就是他的灵魂。没有肉体的人无法生存,而缺失灵魂的人,将会是一个失意的人、一个死气沉沉的人,甚至是一个动弹不得的植物人。

文化源远流长的城市就像一位智者,永远吸引着人们去探究他的智慧与奥秘。世界上著名城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城市的繁盛和兴旺,就像金字塔之于埃及,盛唐文化之于西安,无法想象将文化从城市中剥离会是怎样的后果。人对于城市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座城市的文化会告诉人们为什么要爱上这座城市,留在这座城市,而不是将之视为与其他城市别无二致的中转站。文化之于城市的这种向心力最极端的例子可能就体现在故乡对于游子的羁绊,虽然城市的物质样态会随着时间改变,但文化依然会散发着无形的吸引力,让人永远为之神往。

另一方面,文化之于城市的意义又不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深层动能,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大趋势,知识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资源,它的增值价值不可限量,正如同席卷全球的美国电影产业、日本动漫产业,一部电影或者漫画的产值动辄就会上亿元。因此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新亮点。将文化转化为产业不仅是将文化在城市内部体系中继续传承下去的理想途径,而且通过文化产业“走出去”可以对城市在外部体系的形象产生良性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巨大作用还体现在与它能带动与之相关的旅游业、金融投资行业、交通运输业等城市经济支柱行业,全面发挥城市经济的深层动能作用。

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层面来说,文化之于城市就如同灵魂之于人类,忽视文化、失去文化的城市的发展结局注定是悄然落幕的悲剧,而文化渗透进城市发展点滴、铭记于每一个城市人心中的城市,即使在发展中遭遇挫折也势必会像文化延续的中华民族一样生生不息地继续向前走下去。(二)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题中的应有之义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新样板是追求全面综合发展的城市方略,既是打造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聚集现代高端产业,同时一定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既是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的和谐相融,也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相辉映,打造“文化成都”其实也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一个部分。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增强文化在城市竞争中的软实力、发挥文化对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的影响力,提高文化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让“田园城市”注入文化之魂,才能使未来的成都有血有肉、有魂有魄。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深刻把握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要着眼制定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发展战略,科学谋划和创新文化发展路径。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虽与成都这些年的改革发展路径一脉相承,但承上启下,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开创新局面,实现新发展。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的历史文化是基础。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后人发展城市的丰富资源,它直接构成城市形象,直接成为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源泉。城市所蕴藏的文化遗产与艺术瑰宝,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功能之一。成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有2300余年,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成都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文化遗迹、名城胜地、风流人物,举不胜举。而“世代耕读、诗书传家”的耕读文化更是成就了成都人时至今日都温文儒雅的气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要在成都历史文化奠定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成都历史文化中的巨大财富、释放成都历史文化中的巨大力量,而不能忘记成都历史、轻视成都文化。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的现代文明要弘扬。现代文明是成都真正走向世界的必要通行证,总览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是缺失现代文明,仍然处于蛮荒时代的。现代文明同时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成都现代文明的提升要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继承、发扬,对城市文化的挖掘、整理、推陈出新,融入现代先进的文化要素,融聚社会共同价值观念,进行整合来实现。成都的历史文化悠久是世人共知的事实,相较于成都的历史文化来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成都当代文化创造还没能完全显现优势,虽然有一定的成绩,更存在巨大的可开发空间。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需要将大力发展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实现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产业升级和优化,需要通过发展现代文明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才能实现建成世界二级城市的宏伟抱负。

成都要建设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的田园城市,在建设进程中,成都文化的大旗应当被坚定地树立起来,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注入灵魂、增强动力,只有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才能走得更好更快。二、强化版权工作与发展版权产业是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的关键和保障

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的核心是对文化创意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然而如果创意成果被随意地盗用和滥用,那么对于文化创意的可持续性是极大的威胁,这就需要通过版权将创意成果保护起来。而且版权作为一种经济要素本身就具有极重要的产业发展意义,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它还是版权产业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力地带动现代产业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的是,它最大化地激发了人们的创意思想。正是创新产生了对版权保护的社会需求,逐渐形成了日趋完备的版权保护制度,版权制度本身又推动了创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成为推动创新的动力和保护机制。因此版权不仅是关乎社会公正的问题,更是文化创意绵绵不绝的重要保证和成都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长期以来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版权工作一直是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瓶颈。做好版权工作为成都市版权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使成都市固有文化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开发,使当代文化元素的创造力得到显著提升,使成都市在发展版权产业方面拥有的竞争优势转化为城市建设的助推器,最终将成都建设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以强大的产业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版权产业发展的方向。此外,良好的版权环境和版权机制对于文化创意的相关人才和企业来说会形成一种无形却很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强化版权工作是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的关键和保障。

对成都而言,大力发展版权产业是加快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的重要途径和保障。版权产业与“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大力发展版权产业是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的必然要求;建设“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既是大力发展版权产业的目的,又是促进版权产业发展的手段。作为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版权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软性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的称号正是在这一国际指标下对成都较强的城市软性竞争力的肯定。因此大力发展版权产业和创建“版权之都”“中国文化创意之都”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融合共赢的关系。三、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是提高成都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的重要步骤

深厚的文化积淀、优质的人居环境等优势早已演化为成都不言自明的城市软性竞争力。创建“版权之都”“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对进一步提高成都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无异于锦上添花。

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是成都迅速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的重要步骤。首先,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有利于成都文化元素占领中国文化市场和保持强劲的文化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占领文化市场和保持文化竞争力,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凭借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的平台建设,成都的文化创造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和发挥,而这正是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在“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的创建过程中,成都的文化元素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和开发。作为千年古城,成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作为现代化的中西部特大城市,成都当代文化元素也灿烂于全国,这些文化元素是成都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的基础材质。在诸多文化元素中当代文化元素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部分,居于文化竞争力的核心地位,应该是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版权产业实力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提升成都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必须以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为手段,既要对成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发挥创意和创新的能力,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当代文化元素的品质,着眼于对当代文化创造力的提升。

最后,打造“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唱响成都文化创意品牌,有利于大幅度提升成都的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对企业来说,品牌是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不仅展示企业的综合形象,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而且其溢价功能还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打造品牌、走品牌化经营道路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家企业的必然选择。拥有品牌就拥有市场,就拥有企业的未来。对区域竞争下的城市发展来说,以打造城市品牌为目标,走品牌化发展之道也是城市能够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终南捷径。因此立足成都现有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推动打造创建“中国文化创意之都”和“版权之都”,不仅是积极开发推广成都文化元素,优化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环境的需要,更是提升成都文化软实力和壮大版权产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步骤。四、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版权产业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支点

从城市发展理念上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同于一般现代城市,一方面它更加注重强调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柔性特质,另一方面它又强调文化产业化后所产生的文化“硬”实力,因而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版权产业不仅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它的最重要支点之一。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2004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虽然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但城市文化软实力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也通过计量研究发现,制度和文化居于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地位,文化作为构筑城市软实力的核心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这意味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将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必备条件。

同时,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离不开强大版权产业的支撑。版权产业的强盛,往往意味着更为完善的产业基础和更为丰富的文化产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都市文化硬件和文化软件的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由此可见,只有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版权产业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才能使成都市更加宜居。不仅如此,优良的人居环境还必然会带来优良的创业环境。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营造的良好的创新创意氛围是激发创业者灵感的催化剂,优质的商业环境和文化教育环境是创业者与机遇相逢的重要前提,良好的政策环境将成为创业者开疆拓土的保障。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版权产业将使成都市原有的宜居优势和宜业优势更加融合,从而对高端人才和优质资金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最终大大促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所以,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版权产业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支点。[1] 段渝、谭洛非:《濯锦清江万里流——巴蜀文化的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2]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3]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卷三《蜀志》。[4] 西禾:《成都历代城市人口的变迁》,《成都市志通讯》1984年第2期。[5] 萧统编,于平等注释:《昭明文选》,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6] 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卷九。[7]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8] 白寿彝总主编,陈振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七卷,《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第550页。[9] 何一民:《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10] 张瀚:《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四。[11] 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12] 《抗战前后四川省工厂概况》,《四川档案史料》1985年第4期。转引自何一民:《抗战时期人口“西进运动”与西南城市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3期。[13] 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2册,第261页。[14] 李泉:《中国城乡发展关系:反思与检讨》,《调研世界》2006年第10期。[15] 1902年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并沿用至今。[16] 谢元鲁:《对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思考与设想》,《成都日报》2010年1月27日。

第二章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推进的一种路径

第一节 版权保护:走向世界现代文明的通行证

一、盗版行为是有悖现代文明的世界性难题

版权在我国也称著作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作品(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版权的主体即公民(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版权的客体即创作、研发的作品。盗版行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诸种劣根性的集中折射,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必然出现和必须解决的难题。从全球范围看,盗版问题已经影响了版权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然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成都市的城市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盗版行为作为不和谐因素,不利于现代文明的建设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版权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利文化”,以健全的法制为基础,以杰出的创意为核心,以成熟的营销模式为保障。盗版行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现实社会中纵然不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楷模,然而,在利益面前首先保全自己仍然是大多数人的自觉选择,这也是人类的利己本性使然。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偏向于选择利于自身利益的处理方式,利用司法漏洞和体制缺陷,刻意回避道德准则,做出有悖于现代文明的行为,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漠视他人权利。这在版权产业的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法制观念淡薄、版权意识薄弱、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普遍缺乏,这些表现与世界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是一种野蛮的文化价值观。

当前,盗版行为在我国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均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与世界现代文明全面接轨仍需假以时日。另外,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也对我国国民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保守中庸、不重法治、轻视私权至今仍然影响着现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长期存在于民间的“窃书不为偷”等观念也是盗版产品繁衍的重要因素,要将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完全转变,绝非一日之功,彻底杜绝盗版行为,任重而道远。二、版权保护是成都走向现代生活的文明之路(一)追求“社会公正”的世界现代文明催生版权保护

社会资源的适度稀缺是社会公正必要的前提,人类永远面对的是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但人类又有着天然的利己本性,因此,社会公正就成为人类群体生活得以维持的基本条件,体现了人人平等的道德诉求;社会公正作为所有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要素,也是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公正理念在中国社会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述,强调了社会公正在富国安民中的重要性。但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社会公正更多被理解为结果的平等,往往将对社会公正的期望表达为对财富占有的绝对平均,也即是所谓的平均主义。然而,平均主义原则指导下的社会分配往往造成了不公正的事实,天赋异禀的社会成员受到抑制,缺乏创造激情,最终导致社会失去发展动力。随着现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近代思想家对社会公正做出了全新的诠释,相对于我国古代的传统观念,近代思想家更多地把平等理解为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社会公正意味着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获得他应得的份额,更多的强调过程之中的平等,而非结果的绝对均衡,这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对于社会公正的普遍共识。

盗版行为不仅是对版权所有人的权利侵害,同时也使消费者的利益遭受了间接损失。版权产品拥有以创意为核心、复制成本低廉、销售市场广阔等特点,从表面上看,盗版产品低廉的价格似乎是让利于消费者,然而通过更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品质低劣的盗版产品有悖公平竞争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版权所有人的利益,从而削减了版权所有人的创作热情,致使优秀的版权产品数量锐减,消费者的版权消费需求与市场供给出现落差,最终导致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版权所有人花费了大量心血打造版权产品,到头来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盗版者通过非法手段对版权产品进行简单复制,竟然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巨额财富。这样的利益分配机制显然有悖于现代世界文明对于社会公正的要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上着手,社会制度的公平公正是保护社会成员拥有平等权利的首要前提。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版权保护”的观念应运而生。1886年9月9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正式签订,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版权的国际公约,意味着“版权保护”观念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是解决盗版问题的关键,版权保护必须贯穿于创意资源开发的始终:创意资源的核心在于人才,保护人才的积极性,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作品产生,健康增长的产品量是产业发展的首要保证;创意要转化为财富,其重要环节在于版权开发,创意作品的保护能为此开辟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创意价值的最大化,为新的创作做好市场铺垫。(二)什么是版权保护

1.版权保护的缘起

版权保护的需要与印刷术产生有直接关系,我国作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源地,最早出现刻印出版专有权限的规定。公元1068年,北宋神宗继位之前为保护《九经》监本,朝廷下令禁止一般人随便刻印;直到1910年,我国才出现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法》;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版权保护的理解逐步加深,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完善,1950年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中规定“出版社应尊重著作权及出版物,不得有翻版、抄袭、篡改等行为”,直至现在,技术进步使版权保护涵盖的对象扩大,从纸质印刷品、电子出版物扩张到软件和互联网环境下海量的版权产品,我国涉及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已经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虽然版权保护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较早,但现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最早始于西方国家。1709年英国议会通过《安娜法》奠定了现代著作权制度的基础;1886年,法、英、德等十国签订第一个版权保护国际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而后又缔结了《世界版权公约》等条约,建立起国际化的版权保护体系。1992年7月1日,中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这标志着中国版权保护体系正式与世界接轨。

2.版权保护的内涵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信息传递方式逐渐演变,版权保护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适应着新的版权保护的需要。首先,版权保护针对的是“大版权”概念,它不仅保护涉及创作者精神权利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还涵盖了涉及经济权利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和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其次,版权保护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两部分。由于版权保护的内容往往是无形的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作品,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当下,创意经济对GDP的贡献率正在快速攀升,“创意创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口号,而“全民创意”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风尚,版权保护针对的是任何形式的创意,随着版权保护需求的不断扩大,版权保护的内涵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三)版权保护是成都市城市文明升华的催化剂

版权文化提倡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符合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的核心思想,与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提倡的公平竞争、平等交往等普世价值观不谋而合,是世界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世界发展的历史,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对短处和落后的东西克服得好,顺应时代要求的新观念形成得快,这个地区就会有超前的发展。为加快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提升成都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我们必须创新思路,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1.版权保护为成都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9年1月20日,成都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且,在综合评比中成都排名第一,其多项指标名列榜首,这是对近年来成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肯定,更是对成都人民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我国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区域内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对成都精神与成都文明来说,这一殊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成都市把“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作为创建的灵魂,同时作为提升市民素质的基础。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版权保护作为升华城市文明的催化剂,发挥了极其“5.12”重要的作用。2008年,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了“版权法制宣传”、“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2008成都版权保护成果展”、“保护奥运版权大型签名”等活动,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使市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成都市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袭击,但成都没有被打倒,反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凝聚出“坚韧、从容、仁爱、感恩”的精神品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社会各界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大量可歌可泣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摄影、音乐、文字等各类作品。这些作品或记录了地震的惨烈,或记录了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更是弘扬了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保护和运用好这些作品,有关职能部门对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作品实行免费著作权登记,积极推进全市抗震救灾作品的版权保护及资源转化工作,借助优质高效的版权保护体系,留存、弘扬优秀的城市精神,升华成都市现代城市文明。

2.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文明任重而道远

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并非意味着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结束,而是标志着新一轮的、更高层次的建设工作就此起航。文化价值观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要彻底消除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子,使成都市城市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完美地融入世界现代文明的洪流可谓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历史阶段,只有不断地优化城市文明,走出地域限制的樊篱,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现代文明接轨,成都市才有可能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中始终占据持久的优势,在我国城市体系中脱颖而出,进而跻身世界二级城市。因此,在成都市城市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文明建设再创佳绩确立一个有力的支点。

3.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和提升城市文明的新支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版权产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历史性的提升。知识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以产权化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们的智慧创造的成果,只有依法实现产权化,才可能更好地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当代一些国家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日益体现为对智力资源的控制力,尤其是体现在对版权的占有和运用的能力。版权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财富资源,版权产业也是世界公认的后发性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与版权相关的产业迅速发展,版权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城乡人口的就业贡献和贸易出口的贡献也不断增大。然而,与飞速发展的版权产业极不相称的是我国相对滞后的版权保护体系。

在现代社会中,版权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法律的敬畏,只有在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下进行的版权经济活动才是文明的、理性的经济活动,才可能符合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等现代理念和世界现代文明的要求。如何遏制盗版问题?如何为版权所有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意环境?如何从更高层次上升华现代文明?这些问题是每一个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2009年2月25日,成都正式启动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开展创建工作的城市,成都在版权方面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一年多的创建工作也使其在版权工作的各个环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成都整个城市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一次新的机会。版权产业可以成为成都的优势产业,版权保护则足以担当提升城市文明的新支点。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将大幅提升市民素质、创新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尊重创造、保护创造的观念,打破成都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保守的传统形象,挣脱地域条件带来的局限,丰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关于社会公正的核心思想。

4.以版权保护为基础的“人人有利”的版权产业机制将推动成都走向世界现代文明什么是“人人有利”的版权产业机制?“人人有利”版权产业机制是指版权创作者、版权使用者乃至全社会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使用正版的过程中得到保障。如何在全社会建立起这种“人人有利”的版权产业机制?版权保护可谓重中之重。版权保护不仅是尊重个人创意成果、保护创作者的精神权利的坚实基础,同时,版权保护对版权使用者、版权创作者、版权开发者而言,也是人人都能从版权产业机制中获益的支撑条件。目前,盗版软件、盗版音像制品等破坏版权产业市场正常秩序的产品仍然存在,是因为版权保护体系尚未完备,人们还没有深刻体会到盗版在质量和安全性能上的缺陷。我们要让版权使用者切身感受到正版产品在稳定性、权威性和后续服务、升级中的长效优势,在全社会培育起一种使用正版有利的思想观念,抵消购买盗版产品初期的价格诱惑。对版权创作者、开发者而言,版权保护为他们培育了正版产品的市场基础,个人和企业的投入得到保证,能够不断开发新产品,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打出版权产品的中国品牌,提升个人知名度和企业品牌价值。

如果说“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是成都精神丰富内涵的一次总结,得到世人认可,回到日常的生活中,城市文明的进一步升华,需要全社会更多人的关注与亲身实践。建立健全版权保护体系,让版权意识深入人心,能够促成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意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意创富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更多人的能够分享到文化与创意,更多人参与到文化生活中。因此,通过完善版权保护体系,建立“人人有利”的产业机制,不仅是促进版权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支撑,同时也是促进成都走向现代生活的关键环节。

第二节 版权服务:打造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的有力抓手

一、创新型城市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础(一)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许多国家都把强化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战略,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十七大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当然也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不二选择。

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对其他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城市管理创新等方面。现代城市的形成,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成熟的标志。现代化早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否拥有丰富的自然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成为城市发展快慢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些城市主要是依靠拼资源、拼土地、拼人力,无限制地上项目铺摊子等发展起来的。这种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相邻两个或几个城市的严重同质化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城市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而且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正视城市资源禀赋,转变城市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发展软实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发展方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发展路径向生态循环转变、发展空间向多维领域转变,切实解开束缚城市发展和城乡关系的枷锁,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跃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创新型城市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二)“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理想蓝图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城乡分割体制一直是困扰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难题,伴随着大工业时代的继续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城乡经济格局不合理;城乡建设无序、生态环境失衡;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等等。当前,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让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谋划发展的首要立足点,同时也是城市在抉择发展道路、优化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式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成都市对创新型城市之路的积极探索。通过对现代城市发展理论的梳理,成都市在结合成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目标,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英国学者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背景即是城市的无序扩张带来诸多弊病,城乡分割导致社会公正受损,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必须重新梳理乡村和城市的关系。因此,建立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愿景,绝非单纯的城市规划,而是一种对社会的改革,是对构成社会并对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城市风貌、城市有机体的总体规划。旨在通过战略规划,带动市场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成都把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扼制农村劳动力外流,引导中心城功能进一步疏散,增强中心城的现代服务业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最终将成都建成一座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实现城乡繁荣、产业发达、居民幸福、环境优美、文化多样、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等多重目标。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为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全方位、多角度诠释了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架构趋向,是创新型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为探索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形成若干区域创新发展增长点,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成都的城市发展核心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支撑,构建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已然明确,然而和国际国内创新实力强劲的城市相比,成都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扩大开放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差距,如何在城市创新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迎头赶上,真正进入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的第一梯队?版权服务可以成为也应当成为成都打造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的有力抓手。二、版权服务是世界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一)什么是版权服务

版权服务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两部分。版权公共服务是指为促进文学、艺术、科学领域智力成果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由公共组织机构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的各项版权服务,如搭建版权资讯平台、登记平台、交易服务平台等。版权社会服务主要是指版权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为特定的版权权利人、使用者、传播者提供的一系列版权服务,内容涉及版权代理、版权贸易、法律诉讼、版权咨询等多个方面,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二)立足于“城乡一体”的版权服务对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城市系统多因素的创新,特别是针对各因素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世界先进的创新型城市,都是通过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道路,最终成功打造了城市品牌,并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居于领先位置的。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背景下,如何在城市发展中走出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新之路?如何发挥乡村和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系统联动效应?如何全面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成都当前亟须解答的疑问。

高水平的创新能力是创新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保证创新成果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则是创新型城市永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版权服务与创新、创意紧密相连,完善的版权服务体系是激发社会创造力的重要保障;同时,扩大版权服务范围,优化版权服务品质,也是成都市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打造“城乡一体”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缩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改革,重构城乡关系,再造城市功能,推动成都走上具有成都特色的创新之路。在这个意义上,版权服务是成都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和强大助推器,也是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支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制度创新

在政府职能转换的大背景下,成都市政府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承担的责任主要是组织市内相关部门共同协作,在结合成都实际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和高效方法,制定有利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使科技、文化等先进生产要素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都模式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通过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由此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创新。建立健全版权服务体系,为创新创意成果转化提供一套便捷有效的服务方式,使创意资源得到及时保护,使创意主体对创意资源的开发更加有序,是制度创新在版权工作中的重要体现,也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环节。

2.加速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创新

鼓励技术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产业链中技术研发处于链条的高端,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鼓励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广义的“技术”概念更多涵盖了包括思想观念、知识文化等方面对传统体系的超越及其创意含量。优质的版权服务,如便捷的版权登记流程、顺畅的版权交易环节等,能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速版权作品向产品转化的过程,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创意创富。创意成果的快速转化,将有效地激发技术创新,形成创意——创富——创意的良性循环系统,最终使成都掌握竞争主动权,推进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3.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市,成都应当围绕城市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实施产业自主创新工程,加大创新能力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创新型城市主导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优化产业结构等环节都离不开版权服务,优质的版权服务和完善的版权体系将使成都的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更加规范和现代化,同时也更具有生命力,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创新成都市经济发展方式。

4.立足城乡一体化,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创新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的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如何让改变了身份、住进了楼房的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全面融入城市化、融入现代文明,切实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一直以来都是各方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也是成都坚持不懈努力的方向。优质的版权服务意味着立足于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使版权服务辐射的范围更广,在版权的创造和使用上基本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居民共创共享,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是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

5.提升城市影响力,促进扩大开放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求扩大开放,首先,必须加快成都经济圈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深化和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合作,推进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其次,还应当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的合作,促进更多国家的合作机构入驻成都,共同探索共建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模式。全方位扩大开放依赖于高度的城市号召力,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的版权贸易相关,这一点从发达国家的版权产品输出和造成的影响可以窥见一斑。版权服务是促进版权贸易的关键环节,因此,提升版权服务品质对扩大开放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版权产业:以世界为市场的高端产业

一、高端产业是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现实选择(一)过度依赖传统产业有悖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

底特律曾经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城”,拥有人类历史上第一条柏油路、水泥公路,第一个交通信号灯,一度被称为“美国的巴黎”。然而由于传统增长模式造成的污染和新兴国家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冲击,底特律竞争优势逐步丧失。美国汽车市场大片沦陷,使整个汽车业走向覆亡之路。2008年《福布斯》以犯罪率及失业率等为指标,底特律被评为全美最悲惨的城市。1950年至2008年,底特律的人口已減少三分之一,区内失业率维持在10%以上,由于人口大量外迁,2100年底特律可能成为“空城”。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也许会为城市带来一时的荣耀,但伴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升级,最终将把城市带入无法挽回的绝境,正如案例中的底特律一样。就世界范围内而言,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为期12天的会议,就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商讨。“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应运而生。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低碳经济,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同选择,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因此,现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尽可能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的依赖,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气候安全型城市为目标。(二)建设体现“自然之美”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必须发展低碳经济、高端产业

对田园生活的回归是人们永恒的追求。现代城市如同钢铁巨兽一样俯视着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浮躁的工业文明让人们感到压抑,城市里的人越来越羡慕农村的闲适安逸。而生活在所谓“世外桃源”的农村居民则对传统农村的贫穷落后深为不满,他们羡慕都市的繁华,期待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一简洁的概念通过营造一种艺术美、画面感,传递给了人们最质朴的感动和最原始的温暖。体现“自然之美”的新型田园城市形态,为我们畅想了一幅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美好蓝图,工作生活于此的人们既可享受国际化、高品质的现代都市文明,又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意的人间大同景象。成都市幅员1.24万平方公里,其中60%的面积是丘陵和山地,肩负着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核心区基本农田保护和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资源制约问题日益突出。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形成田园式的城市形态,体现“自然之美”,这意味着成都市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自然之美”必然是低碳的,可仅有低碳而无产业实力也无法支撑世界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或加速产业高端化,既可实现低碳本质,又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力和经济体量,不失为成都当前的现实选择。二、以“低碳”为特征的版权产业是以世界为市场的高端产业(一)什么是版权产业

1.版权产业的概念

目前,国内尚无关于版权产业的官方权威概念,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有:(1)版权产业一般是指从事文学、艺术、科学领域有关作品创作、传播并依靠版权保护而生存发展的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性产业。(2)版权产业是指生产经营具有版权属性的作品(产品),并依靠版权法和相关法律保护而生存发展的产业。(3)版权产业是一种与版权系统相关的文化产业。因为这一文化产业是基于文学作品或是产生于版权系统的,所以在一些国家也被称为版权产业。版权产业与版权事业是我国版权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强调版权产业的经济属性,使其区别于版权事业,在综合参考国内外现有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版权产业的发展实际,我们就版权产业给出了如下定义:版权产业勃兴于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个复合型产业,它是利用版权资源进行生产和经营,并依赖版权保护制度发展的行业的总和。

2.版权产业具有“低碳”特征

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版权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与高新技术联系紧密。依据产业属性的划分,版权产业隶属于第三产业,版权产业涵盖的核心行业(软件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广告及会展业、设计业)普遍具有科技和文化含量较高的特征,显著区别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产业。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调整经济结构,降低能耗污染,是一个重大课题。版权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二)以“低碳”为特征的版权产业是高端产业中的“高端”

1.版权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级城市都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大背景下,成都市确立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信息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争创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

版权产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高端产业,具有人力资本密集、产品品质优良、产品差异性大、投入产出效率高的特点,属于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部分,更加强调消费者的体验性,其竞争力更多体现在品牌和声誉上。版权产业主要通过创造、经营、传播创意获取利润,创意资源是版权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意人才是创意资源不断产生的源泉所在,千变万化的创意决定了版权产品的差异性。多种多样的版权产品是创意者灵感储存下来的实物形态,是创意得以表达的载体。创意一旦转化为版权产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将以较低的投入换来较高的产出。依据版权产业各行业的优势地位与成长速度,我们将软件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广告及会展业、设计业等七个行业确定为版权产业的核心层。在软件、出版发行、广播影视等行业,产品复制的成本相对较低,产品被复制的数量越大,版权所有者所获得的利润就越大。同时,随着版权产品被复制和传播范围的扩大,版权产品和版权所有者的品牌将得以建立,品牌和声誉将为版权所有者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可大幅带动就业率增长。产业链长也是版权产业的显著特征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意产业部主席迪米特·甘特雪夫在参加“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题论坛”时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的调查报告,全球版权产业对GDP的贡献大概是5.6%,对就业贡献是5.8%,而中国要高于这一水平。版权产业往往呈现出人力资本密集的特点,这也使其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上具有突出作用。由此可见,版权产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其他部分而言,具有更加显著的高端性。

2.版权产业是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

近年来,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世界各国纷纷抢滩新兴产业,我国部分城市也开始闻风而动。2009年,根据国家确定的新兴产业,成都将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数字新媒体产业、环保产业等十大新兴战略产业纳入新兴产业体系,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十大新兴产业都是和版权联系紧密、息息相关的,都离不开版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版权产业的核心行业还是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业是版权产业的核心产业,也是电子信息产业的主体。版权产业所涵盖的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演艺业、工艺[1]美术业、广告及会展业、设计业则构成了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数字出版作为出版发行业的新兴业态则是数字新媒体产业的重要内容。

作为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版权产业是新兴产业中的高端。依靠对创意的创造、管理、传播和消费,版权产业不但能为自身赢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对新兴产业中的其他产业起到联动作用。新兴产业作为伴随人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生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来看,新兴产业各行业的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行业规范等各方面都还有待完善,探索新兴产业的发展之路应当建立在对传统产业发展史的分析借鉴之上,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在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应当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创新是产业发展永葆生机的源泉,版权则是将创意转化为财富的关键。版权产业将创意作为核心要素,以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为基础,通过规范化操作,将创意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使各种形式的创意实现市场化,最终成为加速相关产业发展的推进器。在新兴产业中注入伴随新兴市场需求产生的新兴业态,促进创新驱动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是成功打造成都特色与品牌的重要环节,成都特色和品牌的形成则将进一步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版权产业将推动成都高端产业群走向世界市场

打造一座城市,要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成都是一座历史名城,到现代却由于种种原因变得过于低调。要推动成都高端产业走向世界市场,意味着我们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包括城市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多维度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综合营销城市形象,将使城市品牌为市域内的企业和产品起到加分的效果;另一方面,优秀的企业和产品是城市文明最好的载体,企业和产品“走出去”能为城市赢得良好的国际声誉。

在国际、国内的城市评比中,成都屡屡上榜,收获了不少荣誉,相继获得了“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会展城市”等称号。2009年2月,成都被批准为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为城市建设再添新章。为什么成都能够赢得Intel、育碧、IBM、赛门铁克等众多世界500强公司的青睐?就是因为成都版权政策、版权转化、版权保护比其他城市做得好。创意范畴的产业要能得到好的保护,在盗版横行的城市里是发展不起来的。由此可见,成都的城市品牌已经塑造起来了,优质的版权产业发展环境是成都引进以创意为核心的高端产业最好的名片,成都应当把握机遇,适时而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将高端产业的市场扩大到整个世界。

以创意为核心、注重原发创新是高端产业的共同特征,它们都与版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高端产业生产出来的每一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都可称为版权产品。在版权产品的制作推广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版权产业的坚强支撑,以此迎合市场需求,保障产品质量。仅有创意难以形成具体的版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则难以形成品牌,没有品牌产品就没有品牌企业,品牌企业是品牌产品存在的根本。版权产业概念主要体现了对知识和创意的尊重,在文化价值观上符合世界现代文明的要求,为其在世界市场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其他高端产业相比,版权产业还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版权产品作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将整个世界市场作为自己的行销对象,在文化“走出去”工程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版权产业,是推动成都高端产业走向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成都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有力手段。三、版权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都角度”(一)版权产业是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差异化选择

版权产业与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文化产业外延相似,是借力文化产业概念的国家战略定位。近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可谓遍地开花,北京、上海等地根据自身文化资源基础条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该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抓手之一,自2005年底北京市委首次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以来,产业地位不断提升。2007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计7260.8亿元,比2004年增长56.6%,占当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6%。上海结合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产业特性,以创意产业为主打,开辟了田子坊、2577创意大院、尚街LOFT等远近闻名的创意园区,为公众服务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艺舞台日益繁荣、市民文化素质逐步提升。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上海GDP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6%。2008年上海文化及相关产业进出口总额达145.99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98.08亿美元,显示出可喜的“文化顺差”。无论是历史文化资源基础还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空间、市场环境,成都与北京、上海之间都有一定的差距,成都要是简单复制或照搬他们的发展路径,不仅在产业基础上已经落后,从长远来看,更是难以超越,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而国内尚无城市在版权产业方面领跑,成都将版权产业作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可以占据版权产业优先发展的优势位置,拓宽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是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特色之路。(二)版权产业是作为高端产业的文化产业进一步高端化的必然选择

无论各个国家所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何种程度的差异,无论他们将关注点放在传统文化的开发还是现代文化的创造上,创意始终是文化产业的起点、精髓与灵魂所在。任何文化产品从创作、制作到销售、服务的过程中,构思、呈现、推广的每个环节里无不渗透着创意的火花。英国作为文化产业优先发展的国家,在对本国文化相关产业进行界定的时候,直接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具体解释为“那些建立在个人创造性、技术及才能基础上的,有潜力通过产生和开发知识产权来创造财富和就业的产业”。由此可见,创意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版权产业比文化创意产业更强调法制基础和产业规范。要切实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成都城市地位等方面的作用,必须解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创意碎片化、零散化,产业化、市场化操作缺乏规范,创意得不到切实保护,创意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通过细致的梳理,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和优质的版权服务工作。因此,大力发展版权产业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不矛盾,而是以国际化的眼光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做出了新的诠释,使其更符合世界标准,更适合成都的现实需求。

第四节 版权经济:全面服务产业高端的经济形态

一、产业高端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一)成都市传统产业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

成都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拥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成都市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和国内经济发达城市以及世界发达地区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农业发展方式尚未发生根本转变,以农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真正形成。主要体现在标准化、规模化的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尚未真正形成;农业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业发展仍是“短板”;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比较少,直接影响农民持续增收。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成都市的工业发展同样面临着提档升级的压力,当前工业发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总量仍然偏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二是产业配套环境不完善,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带动性不强;三是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工业招商项目总体上仍然偏少;四是工业载体建设相对滞后,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大企业大集团和名牌产品不多,扩散效应和带动效应不强;六是企业家队伍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七是工业发展仍然受到能源、资金、土地、环境等要素的“瓶颈”制约。

成都市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但仍然存在着产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等问题。2007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84.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首先,增速和占比下降。上世纪90年代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4.8%,2001年以后平均增速滑落至11.9%,分别比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和第二产业年均增速低1.7和5.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54.1%下降至2007年的47.7%。与其他城市相比,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在末位。其次,现代化水平较低。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2007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仅占服务业总量的36.7%,在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民生性服务业档次较低;2007年全市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有26%。有效产出不高,规模效益较低。(二)通过传统产业高端化促进产业升级是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客观要求

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大背景下,建立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辐射带动西部乃至全国,进而融入世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是成都市委关于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要求,对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促使提档升级,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是成都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对传统农业进行提档升级,对传统工业进行工业技改,加大现代服务业在区域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是成都市实现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1.农业

成都市所要建设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田园城市,而是建立在高度现代化基础之上的田园城市。分散的小农经济在成都平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与之相关联的是靠天吃饭的传统耕种方法以及毫无附加值可言的低端农产品,小农经济是一种与现代农业不相匹配的发展方式。对成都而言,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形成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又有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兴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传统农业进行提档升级,使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2.工业

工业是成都经济的脊梁,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成都市的工业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特征之一。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意味着成都市必须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做到“三个加快”,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技术,以先进和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直奔产业高端;加快园外企业向园内调迁,推动企业实施搬迁技改,采用新技术、搬出新天地、做强做大;加快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低碳经济,从注重规模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服务业

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之一即实现国际性的城市功能,在建成西部“两枢纽”和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基础上,成为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两枢纽”包括西部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三中心”指科技中心、金融中心、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这就要求成都市在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壮大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增加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推进服务业[2]的高端化进程。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行业。这些服务行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二、版权经济是全面服务产业高端的经济形态(一)什么是版权经济

1.版权经济的概念

版权经济是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背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依靠版权要素对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渗透,大幅提高三大产业的科技和文化含量,使城市经济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它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观念和经济形态。一方面,版权经济是全方位辐射城市的整体经济形态,发展版权经济将推动城市走上抢占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新型道路,直奔“微笑曲线”两端;另一方面,基于版权要素可能在城市人文、宜居环境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发展版权经济还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号召力,塑造城市品牌。

2.版权产业是版权经济的核心

版权产业作为版权经济的主导产业,对版权经济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处于版权经济的核心地位。依据版权活动产生经济效益的路径不同,可对版权经济的层次做出相应的划分。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不断升级,知识和信息产品的发展日益加快,围绕知识和信息产品的生产、运营、消费、存储、传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创意为核心的版权产业迅速发展,并形成了独立的产业部门,如软件业、设计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等,它们是版权经济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对版权经济的贡献率最大。除此之外,围绕版权展开的创造、使用、运营以及产业化活动还可渗透到其他各种传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产业起到关联、辐射、带动和提升作用,进而产生与版权相关的经济效益,它们是版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版权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态。因此,大力发展版权产业对全面繁荣版权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全面繁荣版权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大力发展版权经济有利于加快推进成都市传统产业高端化

传统产业高端化在三大产业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工业方面,高端化意味着不断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传统工艺流程改造和产品升级,尽快扩大企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大产业园区发展力度,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大力支持成长型特色园区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农业而言,应当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在服务业方面,除了加快包括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同时还应当提升旅游业、教育业、餐饮业等民生性服务业的档次。

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显著效应即是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不断增强,文化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先进的文化同时也被视为一切进步力量的源泉。文化含量高、科技含量高是版权要素最突出的特征,以文化和科技为手段,版权要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对传统产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渗透,推动三次产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具体的产业发展而言,版权要素对三大产业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农业。版权的核心在于创意,文化创意在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农产品是农产品市场的高端产品,一个概念的流行可能导致产品利润成倍增长,创意是打造成都特色的品牌农产品的关键,而版权则是创造、运营、传播品牌的基础。(2)工业。针对企业竞争战略,台湾地区的宏碁总裁施正荣先生提出了“微笑曲线”理论。曲线代表的是利润,微笑曲线左上端是产品模式,中间是代工模式,右上端是服务模式,微笑曲线在其两端潜力最大,赢利能力最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依赖度,成都工业必须走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高端发展路线。因此,创意之于工业发展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从企业的产品到企业的管理,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创意,有创意的地方必然就涉及对版权的经营管理。(3)服务业。无论是传统服务业还是现代服务业,版权对原创力的保护都是保障其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升级,对服务方式的创新及其文化原创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有文化原创力的服务业才能高端化、现代化。版权因素对服务业的渗透,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型、创新能力提高等方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由此可见,版权经济的勃兴有利于推进成都市传统产业高端化进程,促进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2.全面繁荣版权经济将大幅提升成都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影响力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为成都市新的城市定位,对成都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版权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观念,将科技和文化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利器,在发展目标上与低碳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基本一致。全面繁荣版权经济将大幅提升成都市民的素质和城市形象,进一步优化成都的创意环境和人居环境,发挥成都在宜居宜业方面的优势,增强城市对经济和人才的聚合力,使成都成为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从整体上带动成都经济的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城市化浪潮的不断升级,城市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城市日益成为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城市的功能和形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正在逐步缩小,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参与竞争的身份越来越明晰,城际关系已经演变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竞争关系。《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蓝皮书指出城市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本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区位竞争力等指标;软的因素包括了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等指标。

首先,版权经济的核心是版权产业,版权产业与文化产业概念在外延上十分相似。全面繁荣版权经济即意味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兴旺发达必将带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文化消费市场将逐步扩大,市民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人口素质将得到显著提升,城市“软实力”将得以增强。其次,文化和科技是版权经济最为核心的构成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科技对经济的渗透力持续增强,版权要素全面辐射三大产业,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的“硬实力”。再次,城市人居环境也将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资金,增强城市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最终把成都建设成为以强大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新三最”城市,使积淀了千年历史文化资源的成都不仅将在国内舞台上绽放光彩,同时还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第五节 版权兴市:驱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新引擎

版权兴市是成都市版权局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服务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创意,是对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远大目标的积极响应与实践探索。

版权兴市在某种意义上是指以版权产业为基础,通过发展版权经济,促进区域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经略天下,必突破根据地,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以版权兴市战略为城市建设的新引擎,是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及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的优选推进路径。一、版权兴市的内涵及外延

版权兴市,可拆分为“版权”、“兴”、“市”、“版权兴市”几个子集概念进行全方位解读。版权的定义及其内涵外延在此前已有多次阐释,以下重点探讨“兴”、“市”及“版权兴市”的含义。(一)兴

1.古汉语中关于“兴”的阐释(1)《辞源》

A.振兴教化。《后汉书·五六蔡瑁传》:“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

B.兴起,发动。《礼乐记》:“明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C.作为。汉徐干中《论历数》:“帝王兴作,未有不奉赞天时以经人事者。”

D.兴建。汉刘向《说苑·至公》:“兴作骊山宫室,至雍相继不绝。”(2)《说文解字》

兴,起也。(3)《康熙字典》

A.《五音集韵》:举也。

B.《广韵》:盛也。

C.《尔雅·释言》:兴,起也。

2.现代发展理念中“兴”的含义(1)国家发展理念中对“兴”的使用

A.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在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此处的“兴”即指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B.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2年11月8日到1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

2007年8月2日,《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国函〔2007〕76号)明确规定《规划》实施的目标是“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实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里的“兴”是指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能力,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城市建设理念中对“兴”的使用

A.上海、深圳、广州、西安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从城市建设规划出发,提出“科教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确立科教兴市战略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加速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促进城市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

B.杭州等地践行的“工业兴市”战略。杭州市于2002年提出,其目标是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C.张家口等地践行的“人才兴市”战略。2005年,张家口市为了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的水平,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制定了《关于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的若干意见》。

在国家总体发展及各地城市建设中,还有很多理念用到“兴”,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其意义大多是推动、促进发展之意。具体到战略层面,则是通过采取某一方式、手段,对某一产业,或者生产生活的某一方面进行重点规划,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促使整体区域甚至国家的发展更为协调、高效。(二)市“市”在“版权兴市”中所指的区域有地域管辖和文化影响两个层次。

1.地域管辖范围

既包括成都市域内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机构,即指依据行政层级可由成都市直接管理的市属版权相关机构,如成都传媒集团;也包括成都市行政管辖范围外的机构,即指处于成都地界内,但不由成都市直接领导的版权相关机构,如:省属、中央直属,或其他国家的版权机构驻成都分支机构等。

2.文化影响层面

文化影响层面是超越成都地界和成都市行政管辖范围,文化意义上的大成都。既指源于历史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大成都,也指在某个发展阶段,以成都为中心意义的大成都概念。如:成都平原、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经济圈等区域。

对于不同意义的“成都”范围内的版权相关机构应当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实现以成都市版权局为主导,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横向联动机制。(三)版权兴市

版权兴市是在充分考量成都历史文化资源、现代发展环境、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系统性的城市发展方略。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支持,以制度创新为先导,多角度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发展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版权经济,全面辐射一、二、三产业,逐渐转变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强化对版权要素的保护和运用,全面繁荣版权事业,丰富文化形态,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完善版权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通过发展以版权产业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实现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简言之,版权兴市就是通过综合推进版权工作带动成都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综合性整体性发展,推动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方针的整体性落实。

总的来说,版权产业的腾飞,能够聚合多方面的力量,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在产业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等硬实力方面快速成长,使“大版权”产业获得巨大突破;另一方面,它能培育起丰富、独特的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软实力,让成都在新一轮的城市地位竞争中实现跨越。版权兴市,是以我为主,应对激烈的城市竞争的优先选择;它是对历史负责,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活力的权衡之策;它是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成都成为国际名城的战略之举。“版权兴市”,“以文化谋复兴”的城市发展方略,是激情与理性相统一的方针。二、版权兴市战略与成都的城市建设理念一脉相承(一)版权兴市战略与成都市建设目标高度统一

版权兴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方略,既能够与成都市阶段性建设目标相互配合,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都市战略性建设目标的需要。

1.实施版权兴市战略可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工作(1)大力发展版权相关产业有助于将灾区建成科学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典范

2008年5月12日,蜀中大地遭遇罕见的八级大地震,同胞遇难,城市损毁,成都市城市建设面临空前挑战。大力发展版权相关产业有助于灾区资源多元化利用,使当地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再掀高潮,通过科学规划使重建与当地的生产发展相结合,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文化民俗相协调,以灾后重建为契机走出一条高水平的城镇化道路,在灾后重建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把灾区建成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和试验区典范,让“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在灾区率先呈现。(2)健全版权保护体系有助于灾区题材的文化创意资源的有序开发“5.12”地震之后,部分地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震遗址和科考基地等,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从实际情况出发,组织人民群众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开发,大量“首创”和“独创”项目陆续诞生。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健全版权保护体系,赋予灾区特色旅游项目丰富的文化内涵,突显地震灾区旅游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对保证灾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受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要意义。另外,地震还催生了大量与地震相关的文化艺术作品,健全版权保护体系有助于灾区题材的文化创意资源的有序开发,使资源价值得到充分体现。(3)完善版权服务体系有利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尽管地震发生后,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武警官兵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和妥善的安置,但地震给人们心灵造成的创伤显然难以在短期内完全复原。人作为各项建设中最根本的主体,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所在,在抗震救灾中,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完善版权服务体系有助于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传播优秀文化,优秀的文化产品能够起到净化心灵、振奋精神、鼓舞斗志的作用,为重建城市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对受灾地区人民意义重大。

2.版权兴市战略的实施可保障内需的不断扩大(1)版权相关产业“产业链长、拉动力强”的特点有利于扩大内需

2008年秋季集中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为确保我国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将“扩大内需”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工作。版权产业“产业链长、拉动力强”的特点是扩大内需的必要条件,从创意生产到内容制作,最后经过渠道传播,版权产业链中的若干环节在直接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能够大幅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印刷业、物流业、电器业等等,对成都市扩大内需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2)大力发展版权相关产业符合当下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3266.8美元;2009年,人均GDP增幅高达16.1%。据国际经验,当人均突破3000美元后,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实施版权兴市战略,大力发展版权相关产业,将使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大幅增多,使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切实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从更高层面上形成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3)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内需

加强对外经贸中的版权保护和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尤其是对盗版软件的清理,将促使正版软件的市场需求大幅攀升,提高软件业对成都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就目前而言,软件正版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都将是一项长期工作,成都市在此项工作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如果抓得及时,效果显著,将有望成为行业典范和城市榜样。

3.版权兴市战略是全面推进成都市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客观要求(1)完善版权服务体系有利于成都市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当前,城乡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文化享受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并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版权兴市战略可通过提升版权服务品质,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享受,通过版权要素渗透农村经济,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改善传统农业低端化现状,使农村居民在实现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拥有平等机会,从而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发展版权相关产业有利于成都市城乡资源的合理利用

成都市大力推行城乡统筹建设,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城乡资源,发挥一体化优势。版权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相关产业丰富多样,因此,对城乡资源需求也不尽相同。发展版权相关产业,一方面要利用城市的信息流通快、人才集中等优势,在设计创意等方面领跑,另一方面也可充分发挥农村在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上的优势,将生产基地建在农村,降低企业成本,占有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达到城乡资源合理利用与版权产业快速发展的双赢效果。(3)健全版权保护体系有利于保障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成都城市休闲产业发展较早并富有自身特色,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的特色文化产业,近年来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指导下,发展成果显著。特别是以蔬菜、瓜果、花木为代表的乡村特色旅游业逐渐成熟,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发展成为城市新名片。健全版权保护体系,有利于合理规划利用各区产业特色,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名牌项目,从成都整体着眼构筑规划合理、发展迅速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版权保护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将成都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向更加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保障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如龙泉打造的“国际桃花节”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强大的资源聚合能力,能够提升乡村经济实力,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二)版权兴市战略是统筹成都市全方位发展的优选之举

在成都市自发自觉地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官方、民间均从不同角度、依托不同产业提出过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发展目标。同时,建设成绩也有目共睹,获得了各方肯定,为成都赢得了不少珍贵的城市荣誉与闪亮的城市新名片。然而,新的历史机遇下,版权兴市战略可谓统筹成都全方位发展的优选之举,既是对成都市其他发展目标的呼应,也是对成都其他城市荣誉、城市名片的超越,对配合、促进成都市其他部门工作大有益处。

1.版权兴市战略是对成都市其他发展目标的呼应(1)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

2006年2月,成都市人大批准通过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战略基点,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发展的内涵,大力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努力突破科技瓶颈和人才瓶颈制约。

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住了当前成都在集聚高端行业,集纳高端人才方面的困境,同时呼应了国家“科教兴国”的建设理念。然而近年来提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城市不计其数,可以说,该路径在一定层面上并未紧扣成都市发展的急之所急,湮没了城市特色,无法彰显城市抱负。因此,成都的“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注定只能作为战略基点长期坚持,而非当前城市竞争中亟须的突破路径。而版权兴市最重要的目标即是要打造一流的创业环境,尤其是针对以创意为核心的高端行业,如软件业、动漫业等,增强成都对高端企业的吸引力,通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提升成都的科技实力,突破人才和科技的瓶颈制约。可以说,版权兴市的提出,既是对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呼应,又是对其建设成果的体现,两者同为实现增强成都城市竞争力的目标,相得益彰。(2)建设工业强市

2005年底,在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一五”发展之际,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工业强省。在四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过程中,成都市认真贯彻四川省省委工业强省战略,为了努力实现工业新跨越,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三最”宏伟目标,不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进而带动工业强省乃至西部大开发的试点建设。

工业强市战略强调了工业对增强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成都发展经济的决心,符合四川“四位一体”的建设需要,有助于发挥成都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工业强市”旨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将高新技术投入生产环节,诸多创新成果必须依靠版权保护和版权开发才能转化为经济价值。可以说,版权兴市战略可以为“工业强市”提供项目思路和成果保障,但其意义又不仅仅局限于工业。(3)打造休闲之都

2006年2月《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打造休闲之都城市品牌。以蜀汉文化、天府美食购物、水文化和生态休闲娱乐为核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推动休闲旅游上档升级,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休闲旅游环境,塑造富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魅力的休闲之都。

休闲之都战略抓住了成都市城市文化的特质,是对成都市休闲生活的真实写照。休闲之都档次的提升和版权兴市战略的推进密不可分。休闲之都的真正含意并不是一味玩乐,而是一种恬淡的市民品格和城市精神。深入研习成都文化的深意,将成果用于城市休闲的档次提高是打造休闲之都的内核。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施版权兴市战略,利用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保护“两条腿”走路应该成为成都的一大特色。两个战略应当呈螺旋上升的态势不断推进。(4)构建会展之都

2006年2月《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成都要扩大会展业规模,构建会展之都。完成诸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整合会展活动项目资源,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会展龙头企业。完善行业内服务标准体系,提升会展活动品牌的水平和价值,构建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

会展之都战略体现了成都在经济规模、市场基础、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相对优势。版权兴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即是版权保护。会展的实质是为供需双方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展出者通过展示产品和技术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并力争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达到拓展渠道、促进销售、传播品牌和文化、提升自身形象的目的。在展出过程中,展出者势必会趁势推出大量全新的产品、技术、理念等,其中包含了大量宝贵的创意资源,因此,加强会展版权保护,健全版权保护体系是维护参展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会展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2.版权兴市战略框架下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是对成都其他城市荣誉、城市名片的整合与超越(1)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2006年2月《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将成都建设为最佳旅游城市,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进程。围绕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以西南、四川和成都的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旅游精品品牌和精品线路。

将成都定位为最佳旅游城市是对成都市优质的旅游资源的充分肯定,突出了成都市旅游业的优势,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而且可以让世界亲近成都、了解成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分支,主要依靠对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来实现,带动面仍然有限。

成都之所以能成为游览圣地,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从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到杜甫草堂、武侯祠,无数的文化遗产及相关作品需要通过版权进行保护和转化为经济价值。成都打造“最佳旅游城市”需要的不仅是通过有形的景观吸引游客,更应该不断挖掘有价值的文化精神,而只有通过版权加以保护,才能将景观和文化精神更加有力地结合起来。(2)“非遗”之都

2009年6月1日至13日,经国务院批准,第二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与此同时,国家“非遗”保护中心拟在成都设立国家保护中心的“非遗”保护研究院。由于首届“非遗节”的成功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李薇丽和13名工作人员特意联合签名,为成都留下了“我们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义宣布——成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的赞语。“非遗之都”的荣誉突显了成都市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身份的再次确认。但是单纯走依靠“非遗之都”之名,而忽略以创新创造为特征的当代文化元素,不对文化遗产进行版权保护与创造性开发,则无法体现城市活力。且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尚未形成成熟产业,其经济价值还未得到充分体现。“非遗之都”是对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至高荣誉,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也面临更大的挑战。通过版权兴市战略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保护,是巩固和发展“非遗之都”的一件大事。(3)美食之都

成都是一个著名的美食城,美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2008年初成都启动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和申报“美食之都”称号工作,2010年2月28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宣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已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该组织的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都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成都拥有中国最早的酿酒工厂、最早的茶文化中心和第一个菜系产业基地,成都麻鸭、火锅黄辣丁鱼、郫县豆瓣等几十种食品闻名世界,爆、煮、熘、炝、干煸等上百种烹饪方法早已普遍推广。作为川菜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成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美食中心之一,美食也成为成都一张闪亮的名片,“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理念愈发[3]深入人心。

成都的美食不仅旨在继承已有的品种,更在不断地创新之中;不仅停留在人们口中的食物,更蕴含了印刻在人们心中的文化。切实打造“美食之都”必须坚持在内容和文化内涵上的创新,版权兴市战略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使成都美食品牌真正得到保护,始终保持其固有的独特性,并鼓励对美食文化的创新,使“美食之都”拥有持久非凡的魅力。(4)创业之都

2009年6月初,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经过精心酝酿和准备的《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从创新政策扶持、强化资金支持、打造有形载体等方面提出了17项举措,打造人才洼地,剑指青年“创业之都”。

创业之都的构想和实践符合国家促进就业的有关政策,有利于为成都吸引诸多人才,为经济增添活力。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近几年,诸多城市打出创业牌,“创业在杭州”、“创业在苏州”对成都构成一定挑战。打造创业之都是一项统筹工作,如何与其他战略结合应成为研究的重点。

打造人才洼地并不单单是创业之都的目标,也是版权兴市的目的所在。优质的创业环境和优势的创业政策将使优秀人才大规模地涌入成都,然而创新的成果如果不能被很好地保护和运用,创业的结果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打造创业之都的进程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版权兴市对创业之都是不可或缺的。(5)创享之都

2009年4月,一个名叫“创享之都”的公益网站正式上线,其发起的公益活动寄托着对于地震后成都重建发展的某种希望和精神,活动得到了全球百万网友的参与和支持。“创享之都”网站成为展示震后成都精神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也表现了震后成都人的一种自强和感恩精神。“创享之都”是成都震后精神的良好寄托和表达,体现了成都促和谐的发展理念;然而目前为止也只是停留在理念和精神层面,仅仅是一种城市情怀的表达,并没有以产业为依托,因此并不能成为具体可行的城市发展路径。

汶川地震在给成都人民带来伤痛的同时,也唤起了城市精神的觉醒。这种精神来之不易,是成都人民宝贵的财富,应该被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鼓励更多的人并加以传承。另外,感激所有帮助过成都的人,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建设一个新成都也是“创享之都”的题中应有之意。通过版权兴市将记录这种精神的作品保护起来,发扬光大,是为推进创享之都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

城市名片的确立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能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特色的发展战略无疑需要具备高辨识度、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条件。从以上对成都众多城市荣誉和城市名片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版权兴市的城市战略,既与城市特色珠联璧合,又是对成都其他发展战略的超越,必将擦亮成都这块本应发出更炫目光亮的金子。

3.版权工作与成都市其他部门工作相互促进

版权元素与文化、艺术、科学息息相关,从而衍生出了门类众多的版权产业,不同的版权行业归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近年来,成都市各相关部门针对主管行业出台了系列发展规划,例如信息办出台了《数字新媒体发展规划》、商务局出台了《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市委宣传部出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市新闻出版局出台了《新闻出版业发展规划》,对成都市版权产业发展做出了全面而详细的产业布局等;同时,相关部门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积极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娱乐产业基地等版权相关项目,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进版权产业大繁荣。数字新媒体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新闻出版业等行业都是以版权资源为基础的先导产业,与版权工作联系紧密、相互促进。

依托版权兴市战略,对成都市多重发展目标进行整合统筹、相互呼应,并以此为基础,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鼎立之城——中国文化创意之都(版权之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多重目标步步推进、将成都市各部门工作以版权角度联合促进,不失为统筹成都市全方位发展的优选之举。三、版权兴市是成都发展新目标(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综合建设的助推器(一)版权兴市战略有利于促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政治建设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同传统的田园生活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要有现代的法制环境,同时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需要有一个高效廉洁、为人民服务的城市政府,加强版权工作是推动政府执政能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选择。版权兴市战略的实施能够从提升法制和执政水平等方面完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政治建设。

版权保护是版权工作中涉及法制的重要方面,版权保护的水平是一个城市的法制建设的窗口。世界上普遍性地存在版权受侵犯的现象,在中国也不例外,要保护著作人的版权不受侵犯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执法体系。版权执法体系涉及许多相关的执法部门,如公安、工商、海关、文化、广电、城管以及司法等系统,是一个城市执法体系综合水平的体现。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中,可以利用版权工作作为法制建设的突破口,提升城市的执法综合能力与效力,促进城市法制建设的整体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版权兴市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通过版权工作来推动城市法制建设的整体性发展。

在提升政府执政能力方面,同许多其他部门的工作一样,版权工作不单单是版权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它是一个需要各相关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协调的工作。版权工作表面看是体现了版权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效力,但实质上,它是政府的执政能力的综合体现。成都市近年来版权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完全是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力推进的结果。事物的普遍联系性和政府部门工作的整体相关性决定了版权工作绝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够干好的,它需要版权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特别是实行“大文化”部门制之后,推进版权工作更能促进政府的服务、协调等方面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二)版权兴市战略有利于促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经济建设

推进经济建设的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新经济的发展。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现代化的世界田园城市,现代经济是其重要支撑。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需要通过更加健康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以解决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的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所谓“新经济”,是指以知识经济为代表,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这种新型经济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版权作品、版权产品和版权商品,这些都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流通和贸易是盘活新经济的关键。版权产业是高端经济中的高端,版权经济涉及新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国内外版权发展态势良好城市的成功经验证实,通过发展版权产业和版权经济,能够有效带动社会经济基本面的提升,因此,版权应当成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中经济建设的重要引擎。从这个意义上讲,版权兴市之“兴”在于促进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建设,促进成都经济发展模式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文明的有效结合。(三)版权兴市战略有利于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既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也包括发展文化产业,用产业化推动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与提高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健康的文学艺术和生动活泼的群众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最终实现社会的生活习惯、知识结构、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整体提升。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不但是体现自然之美的生态之城,更是有着精神内涵的文化之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文化建设要在继承与创新中迈向现代化,就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加快传统文化资源与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地方经济建设步伐相适应,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协调,尊重现代文明发展规律,尊重创造、保护创新,不断创新文化发展业态和路径,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转化,创新文化传播手段,融合世界文化,促进文化现代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版权兴市战略通过版权对文学艺术、广播影视、美术工艺等文化作品创造的保护与尊重,和对创作者的人身权与财产权的保护,以及对文化创新的保护,体现了一种对文化创新、对社会创新的强调、保护。而版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与法律、道德、知识、信念、风俗与习惯等紧密关联而渗入文化的角角落落,同文化的诸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文化建设天然就与版权有着不解之缘。同时,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就是按照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应有规律去促进社会发展,建设科学和谐的城市体,版权是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是其“现代”二字应有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版权兴市之“兴”在于促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文化发展。(四)版权兴市战略有利于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社会建设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与我国四位一体发展目标是完全契合的,它不仅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还包括社会建设的全部内容。社会建设,主要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版权兴市战略的地位尤为突出。

其一,版权兴市战略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版权保护是世界文明的通行证,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全社会版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意识的提高,版权兴市战略的实施,将版权保护放置到一个重要地位,一方面表明成都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必将促进成都社会文明的高度发达。其二,版权兴市战略以完善的版权保护、服务、管理与运用体系为内涵,鼓励创新、激励创新,将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加快创新型城市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步伐。其三,版权兴市战略将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和谐、公平正义,而社会和谐、公平正义的关键和基础则是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实施版权兴市战略的成都必将是一个具有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成都,它将极大地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善成都公共服务状况,顺利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质就是符合世界潮流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目标,版权兴市通过版权产业与版权经济的发展促进成都市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整体改造,实现“新三最”目标,提升成都的软实力与硬实力,增强成都市的综合竞争力,最终推动城市进入世界城市的高端行列。因此,版权兴市是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政治健全、经济繁荣、文化多样、社会和谐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和推进路径。[1] 《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规划所指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七个重点行业。[2]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拓展的六种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中介服务业。[3] 周宁:《中国成都成为世界“美食之都”》,新华网,2010年2月28日。

第三章 成都市版权产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 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版权作为一种智力创新成果,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制高点,版权经济就是一种最典型的知识经济。版权产业作为版权经济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理应为当代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本章将对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现状作一个整体的描述,以期勾勒出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基本概况。一、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环境基础(一)钟灵毓秀——自然环境

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部,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地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平均海拔约500米。成都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地球上,北纬30度线两侧的国家,如伊朗、阿富汗、印度、墨西哥等国,大都炎热少雨,甚至是干旱的沙漠,唯有成都平原雨水充足,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历史上,成都的自然灾害就远远少于别的地区,即使是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中距成都仅92公里,但成都市区并未遭受毁灭性破坏。这一奇迹是大自然对成都的恩赐,大自然的神斧天工给成都开辟了一块最适合人类生活的空间。

成都山川秀丽,自然景观中的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一应俱全,有25个国家、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成都的都江堰—青城山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有西岭雪山、龙门山、天台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些景点和四川境内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区一道,共同构筑了“天下山水之观在蜀”的美誉,引人神往。秀丽的风景,为成都戴上“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桂冠。

成都生物资源丰富,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光叶珙桐、独叶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树是成都市的市树,每年秋季,金黄色的银杏叶为成都市增添了几分别样的韵味。成都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有世界上唯一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被视为和平与友谊的象征而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适宜的气候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使成都这个“天府之国”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初步肯定了成都打造世界级生态城市的资源优势与建设成果,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基础,这也成为成都发展版权产业吸引版权人才、激发版权人创作灵感最主要的筹码之一。(二)休闲文化——田园城市传统

休闲文化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根植于市民的淡然哲学,这与成都且耕且读的古典田园城市气质密不可分。

首先,成都的休闲是与耕读传家文化相契合的学习型、诗意型休闲。成都人杰地灵,历来以文化兴盛而著称:古蜀先民造就了璀璨的蜀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代的司马相如、扬雄到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都在成都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到了近现代,成都又涌现了郭沫若、巴金、张大千、李颉人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文学大家们在创作中休闲、在休闲中创作是成都学习型休闲的一个缩影。

成都的诗意型休闲还表现在成都赏花观灯的游园休闲。自古以来,成都的花会就有盛名。南宋诗人陆游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千百来年,成都的花会、灯会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成都市每年都会举办花会,还有龙泉桃花会、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新都木兰会、桂花会、彭州牡丹会、新津龙舟会、郫县望丛祠赛歌会。每到此时,成都的男女老少总是全家总动员,导致游人如织。成都人好亲近自然,每到周末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就会呼朋引伴,三五成群,踏青郊外,因此,成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农家乐”这样的休闲方式,成都成为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

其次,成都的休闲是田园牧歌、祥和安宁的休闲。成都拥有的古典田园城市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旖旎的山川风物,为成都提供了休闲的物质基础。城市运管专家、策划大师王志纲认为,“跟上海的小资文化,广东的商人文化不同,成都是顶级的市民文化。高薪者可以休闲,低薪者也可以休闲,是一种非常祥和的社会环境。在全国各城市都太浮躁、辛苦、功利的时候,成都倒不失为中国一个有价值的[1]休闲平台。”盖碗茶、龙门阵、花会、农家乐、美食……使成都这座休闲之城每一个城市细胞都洋溢着闲适的情调。成都的市民休闲文化,不分贫富,不分年龄,不分男女老少,成都也由此成为中国内地最有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另外,成都的休闲也是人性解放的现代休闲。新世纪的成都,已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大都会,在国内的时尚界独领风骚。成都在中国的流行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每年活跃在选秀台上的选手很多来自成都,例如新生代偶像歌手李宇春、张靓颖、张杰,2009年“快乐女声”前四甲成都赛区江映蓉、黄英、郁可唯就占了三席,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选秀之城”。

美食文化是成都人解放自我、享受生活的重要表现。成都美食名贯古今,是名副其实的“美食之都”。成都美食可以分为川菜、小吃、火锅三大类。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川、粤、鲁、淮扬)之首,品种三千,“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小吃种类数百、风味独特,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叶儿粑、韩包子、夫妻肺片驰名中外;火锅包罗万象、菜品繁多、调料独特,凡是可以吃的东西皆能下火锅涮、煮、烫。近年来,火锅如雨后春笋般红遍全国,香飘四方。

俗话说:少不入川。意思是年轻的时候不要进入四川、踏足成都,因为那里休闲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人追求享乐,一生难成大器。其实,这是对成都的休闲文化最大的误解。成都的休闲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富即安,而是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的必然产物。成都人把“在休闲中创造,在创造中休闲”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德国驻成都总领事葛思茂先生曾经就说过:“成都人不仅懂得赚钱,也懂得如何花钱,更懂得享受生活。”现代休闲学认为,“休闲是社会文明的一份动力”。成都的休闲文化背后是巨大的消费需求,对成都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拉动成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07年,成都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5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实现税收314.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9.2%;从业人数297.5万人,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43.3%,比一、二产业分别高出17.2和12.7个百分点。

成都在古典田园城市传统中孕育的田园式、诗意型、学习型休闲一直给养着成都的文化创造和不断发展。“在休闲中创造,在创造中休闲”。成都这座休闲之都蕴藏着不一样的创造潜能,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获得创造的智慧和灵感,这一点,为成都市发展版权产业提供了轻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成都先天流动着的文化、创意等基因,在这种休闲氛围中更是可以发挥到极致。这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高度契合,可以说,成都的休闲传统正是建设新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基础。(三)飞速发展——经济环境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省会,全市户籍人口1125万人,常住人口1270.6万人。成都市辖9区4市6县:现辖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温江区、新都区,郫县、新津县、双流县、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

在成都2300多年的建城史中,秦汉以来,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成都市经济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后,在经济总量、市场、科技、金融、产业、基础设施等诸方面有相当的实力,综合实力在西部城市中名列前茅。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1984年1月11日,国务院批准成都市的城市性质为“省会,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确定成都市为“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并先后批准成都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列入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2007年6月,成都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的奋斗目标是通过“三新”达到“三最”: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创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成都的经济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近20年来,成都相继完成了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内环路、外环路、府南河综合整治和天府广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使成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大都市的城市风貌逐渐呈现。截至2009年9月,有133家世界500强企业、上百家全球研发中心入驻成都,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旅游业等产业全面发展,成都经济的繁荣,逐步奠定了成都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

成都市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50强,位居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为全国城市40优之一,《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中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九位。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18659元,增长10.1%。这已经是成都市连续19年保持两位[2]数增长。“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2008)”成都排名第八,2008年,成都又成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09年,成都一举拿下“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中国年度最佳投资创业城市”、“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成都又相继获得了亚洲首个“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心成就证书”和世界“美食之都”称号。现在的成都,已发展成为一座综合性、多功能的特大型开放城市。

成都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它日新月异。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广阔的市场空间、较强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成都发展版权产业奠定了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二、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市场基础(一)成都市场

1.恩格尔系数下降带来文化消费需求增加

成都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对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大。

2006年,成都市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64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9元,成都市城镇居民2006年的恩格尔系数为[3]33.9%,成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5.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照这个标准,2006年,成都城镇居民已明显跨入富裕行列,农村居民家庭也达到了小康线。

2007年,成都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48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2元。

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29229元,而根据成都市统计局数据,2008年成都市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为30809元,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42.6元,居[4]西部城市之首,收入和增幅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29元。

研究表明,人均消费水平超过1000美元时,会使“恩格尔系数”偏向文化消费。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40%时,是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时期。

成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的标准。按照人均消费水平超过1000美元会使“恩格尔系数”偏向文化消费的理论,成都居民对文化的需求将大为增加,成都版权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且极有可能成为成都经济的重要增长因素。

2.成都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稳步增长

2006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02元,增长6.8%。其中,用于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文化娱乐消费支出727元,比上年增长13.2%;2007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03元,增长13.6%。其中,用于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文化娱乐消费支出746.19元,比上年增长2.6%。2008年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850元,增长9.8%。其中,用于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842元,比上年增长12.8%。总体上随着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增加,人们用于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也稳步增长,成都城镇居民十分注重文化娱乐支出,文化消费需求十分旺盛。

成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休闲城市,成都人在文化消费上,向来舍得花钱。根据《成都人文化消费白皮书》平均每月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调查显示:每月消费50元以内的仅占24%,消费50—100元占24%,100—200元占18%,200—400元占12%,400元以上的高[5]达22%。

文化娱乐消费内容主要有上网、读书、听音乐、看电影、看演出,这些娱乐方式均与版权密切相关。换而言之,版权是这些文化娱乐消费方式的主要利润来源。居民对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增加,也给成都的版权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二)巴蜀市场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蜀”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巴”文化为代表的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巴蜀先民曾创造出了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灿烂文化。时间步入20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以版权产业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城市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蜀市场:成都版权产业占据全省大半江山

四川省承载着上千年的古蜀文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规模居西部首位。2006年四川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达700亿元,总收入480亿元,成为全国九大文化产业增加值“百亿省”之一。2008年,四川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55.1亿元,增长9.9%,占GDP的2.04%,[6]高于GDP增幅0.4个百分点。2009年,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财政投[7]入文化产业2.58亿元,比2008年增长4.6倍。四川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版权产业核心层的推动作用——软件业(数字娱乐、动漫游戏)、演艺业(文化娱乐)和出版发行业(图书、音像、广播影视)。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四川省版权产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成为拉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2005年四川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150.11亿元,占当年四川省GDP的2.0%;2006年四川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189.13亿元,占当年四川省GDP的2.2%;2007年四川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244.57亿元,占当年四川省GDP的2.3%。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6年四川版权产业比2005年增长26%;2007年比2006年增长29.3%,比2005年增长62.9%。而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6年四川省GDP比2005年增长17%;2007年比2006年增长[8]21.6%,比2005年增长42.2%。从数据可以看出,版权产业对四川国民经济的贡献逐年加大,版权产业增幅明显快于GDP增幅,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版权产业必定成为支撑四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成都是四川省首府所在地,是成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旗帜和标杆。四川省版权产业的发展,成都市贡献作用最大。成都的文化生产单位数量占全省的23.7%,总资产占全省的62%,创造的文化产业经营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收分别占到了全省文化产业总量的48.1%、[9]42.8%、和53.7%。四川省版权产业部门大部分位于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版权产业的主要生产地和集中地,成都市版权产业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全省的大半江山。成都版权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成都乃至全省的版权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蜀文明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为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都版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待对古蜀特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在新时期背景下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巴市场:川渝文化合作有待优势互补

成都、重庆,是我国西南重镇的“双子星座”。1954年6月,重庆成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中剥离出来,恢复为中央直辖市,川渝开始分治。但是,行政区划的不同并不能割断两地的文化根脉和联系。巴蜀文化同根,川渝两地同源。以成都为代表的“蜀文化”和以重庆为代表的“巴文化”,形成了我国华夏文明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巴蜀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和世界文化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正是由于成渝两地文化的同源共根性延续千年,二者以文化为根基的现代版权产业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互为市场的。

近年来,重庆的版权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006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8.57亿元,不仅低于成都91.03亿元的增加值,同时也远远低于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速度。

2007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4.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6%,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2.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4.4%,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与国内主要城市相比,重庆文化产业增速位居前列,仅低于广州、沈阳,高于京津[10]沪三大直辖市和其他省会城市。2008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6.4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8.3%,已经连续4年保持25%以上高速增长。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8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3%,[11]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透过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一窥重庆版权产业的发展概况。重庆以数字出版、游戏动漫等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版权产业科学发展的突破口,不断提高版权产业在全市GDP中的比重。2007年,重庆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32亿元,游戏动漫、广播影视、网络、广告、会展、文化休闲业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发展。为鼓励和扶持重庆市创意产业的发展,重庆市启动了“版权兴业”工程。2008年4月11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501艺术基地、南岸茶园新城区、维普资讯期刊版权采售基地、视美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海王星、水星科技发展大厦等6家园区和企业成为重庆市首批“版权兴业”示范基地。重庆以加强版权保护的形式,促进了经济发展。

成都要大力发展版权产业,可充分发挥与重庆优势互补的作用。(1)“成渝经济区”建设为发展版权产业提供了合作基础

2007年4月2日,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和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在成都共同签署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经济区范围包括四川省14市和重庆23区县,其中,重庆、成都两市将成为经济区的龙头,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成渝经济区建设更为成熟后,成都、重庆联系将更为紧密,双方的经济、文化合作和合流将更加频繁,这一切为成都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2)共同的文化根基为发展版权产业提供了创作基础

巴蜀文化同根同源。千百年来,巴蜀儿女在创造出灿烂的巴蜀文明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两地流传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为成都发展版权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根基,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成都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游戏动漫产业,四川省游戏动漫产业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高居第三位。目前,对巴蜀文化资源开发远远不够,大部分资源均处于闲置状态。巴蜀文明中的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均可成为成都游戏动漫业最具竞争力的地方特色选题。(3)共同的文化心理诉求为发展版权产业提供了消费基础

川渝两地地理位置相近,语言文化相通,风俗习惯相近,两地的人们有着共同的文化审美心理、文化接受心理和文化需求,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

走出去,加强与其他地域城市的文化合作,应成为成都发展版权产业的战略选择。(三)全国市场空间

中国版权产业起步较晚,但是,改革开放30年来,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软件业、工艺美术业、广告及会展业等重点版权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迅速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98年,我国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业的产值是1263.2亿元,软件为170亿元,两项相加为1433.2亿元,约占全国当年GDP的1.8%。到2002年,我国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等出版产业的产值1476.8亿元,广播电视产业为514亿元,软件产业为1100亿元,占GDP的3%。2002年,我国版权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6%左右。2004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2005年软件产业完成收入3900亿元,占GDP的2.17%,相关产业发展尚有很大[12]空间。2005年,中国版权产业的总产值占当年GDP的6%以上。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2007年,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要求,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版权、商标和专利是构成知识产权的三大主体。2008年10月27日,在“2008国际版权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发言指出,“中国版权产业仍然是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和发展的初级阶段”,版权资源的经济效益在中国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随着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确立,对“自主创新”方面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这也为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外,我国版权保护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也为我国的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成都紧抓全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结合自身独特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特征,一系列以版权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文化品牌在全国已颇具影响力:(1)以“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影响力不断扩大

2005年8月,出土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案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以金沙考古发现为背景,创作的拥有多项版权的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自2005年4月8日在北京全球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近千场,到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行的巡演,所到之处均引起轰动性效果。音乐剧《金沙》已成为成都最耀眼的城市文化名片。以“金沙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影响力越来越大,为成都版权品牌走向全国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2)以《芙蓉国粹》为代表的川剧精品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

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活令人叹为观止。面向旅游市场打造的川剧系列折子戏《芙蓉国粹》从2005年4月1日上演至2008年1月22日,已连续上演1200余场,接待中外游客30余万人次,深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芙蓉国粹》每天晚上8点演出,已成为成都市川剧院的一个固定旅游节目。成都同类型的旅游演艺作品还有《蜀风雅韵》、《锦城云乐》。这些川剧精品,已成为成都旅游演艺的典范之作。它们在展示成都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是成都特色文化能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有力证明。(3)以“大熊猫”为代表的成都元素作品不断涌现

大熊猫是成都的标志,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人们以“大熊猫”作为创作素材,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作品不断涌现。全国首家以大熊猫为主题的连锁零售店“熊猫屋”在成都已有四家分店,还有一家“熊猫屋”分店已入驻北京三里屯。“熊猫屋”把大熊猫融入筷子、杯具、抱枕、玩偶、饰品、T恤等工艺品里,将创意、设计元素与人们对熊猫的喜爱完美结合,大打“熊猫牌”;2006年10月26日,全球首部大熊猫主题三维原创动画片《巴布熊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2006年度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第一批优秀国产动画片之一。动画制作方成都市火车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一步开发一系列巴布熊猫的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打造深受青少年欢迎的时尚个性品牌;2009年11月20日,电影《熊猫大侠》上映,首周票房轻松突破千万大关。电影的热播,引发了全国上下新一轮的“熊猫热”,带动了熊猫玩偶、饰品的热销。

成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基础,金沙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熊猫、水文化、道家文化等独特的成都元素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这些成都文化元素中有的已投入版权产业开发,但有的仍然处于未开发状态,这对于成都文化的传播与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应合理对成都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挖掘,对成都元素进行重新创作和有效整合。成都版权产业在全国还将有更广大的市场空间,成都版权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能够实现。(四)全球市场空间

2001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曾在他的专著《创意经济》中做过统计——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参加2006年的北京科博会时,他甚至大胆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核心创意产业将达到8万亿美元。就国内情况而言,现阶段我国文化消费总量为7000亿元左右,而正常的文化消费应该在4万亿元左右,缺口达3万多亿,增长空间极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以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保护的依赖越来越深,在美国,甚至把文化产业直接称为版权产业。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版权贸易输出国,著作权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出口项目,其音像制品、影视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美国的版权产业在对GDP的贡献和就业水平两方面,已经持续超过美国经济的其余部分,在美国出口增长中也扮演着日益突出的角色。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年均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率。2004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达到7605亿美元,占GDP的5.98%,总体版权产业增加值为12540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1.97%。2002—2005年间美国版权产业年均增长率[13]达到7.66%,大大高于同期3.48%的GDP增长率。

国际国内的实践已表明,版权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制高点,也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成都要在全球的版权产业竞争中分得一羹,应主打民族品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2008年6月,全球热映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在全世界引发了观看狂潮,影片中的中国元素“大熊猫”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焦点。成都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国内外观众对《功夫熊猫》的喜爱,实质上反映的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成都文化的认同。

把成都的版权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成都进行着艰难的尝试。

川剧《芙蓉国粹》、《蜀风雅韵》、《锦城云乐》受到来成都旅游的外国友人的喜爱,是世人对成都元素的肯定和认同,使成都元素走向全球市场有了可能。

成都演艺集团打造的大型音乐剧《金沙》迈出了走向国际舞台的第一步。2006年11月29日,音乐剧《金沙》在新加坡启动亚洲首轮巡演。《金沙》在新加坡的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创下了华语演出连演5场的纪录。2007年,《金沙》被文化部评为“2007年优秀文化出口产品”。

不容忽视的是,成都的自主版权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仍微乎其微。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不缺乏创作素材,缺的是高端的版权创意人才。一部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就是用强烈的成都元素和中国元素赢得世界市场的最好证据。如何充分利用成都元素促进成都版权产业发展,如何把成都的版权产业推向国际市场,如何进行有效的商业运作和包装,将是成都版权产业成功打入全球产业需首要考虑的问题。三、成都版权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1.成都艺术文化名人众多

成都历史悠久,到了现代,浓厚的人文环境又孕育了一大批与版权产业密切相关的川籍历史文化名人:当代著名导演、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当代戏剧家魏明伦,当代著名戏剧家、辞赋作家、“蜀中才子”陈恩田,魏陈两人并称“巴蜀双杰”。此外,还有著名作家杨红樱、阿来,著名诗人流沙河,国内最当红的一线青年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著名画家周春芽,山水画家罗其鑫,设计师许燎源,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朴、谢季筠、梁时民……他们的创作和作品,在艺术文化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一大批川籍艺术文化界后起之秀异军突起,郭敬明、谢娜、张靓颖、李宇春、张杰、谭维维、江映蓉、郁可唯、黄英……他们以“艺术川军”的姿态横扫娱乐、文化圈,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2.成都人才总量占有优势

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从经营管理、创意设计到专业技术,都离不开一大批专业性人才。成都高校众多、院校林立,人才总量居西部前列,能够为成都版权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成都市人才素质呈逐年提升态势,人才素质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2008年,成都市人才资源总量为180.4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6.51万人,占36.86%;经营管理人才13.57万人,占7.52%;技能人才57.07万人,占31.62%,人才总量比上年增长了32.51万人,增幅21.97%。成都市各类人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初级职称以上的人员90.67万人,占人才总量的50.24%。经营管理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有11.24万人,占经营管理人才总量的82.83%;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56.18万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84.47%;技能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18.42万人,占同类总量的32.28%。2008成都全市专业技术人才一、二、三产业分布比重分别为0.50%、36.11%、63.34%,版权产业所在的第三产业人才最密集,未来发展潜力较

[14]大。

3.成都高校培养体系为版权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成都众多的高校资源也为成都发展版权产业添砖加瓦。成都作为四川高校的主要所在地,市域范围内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教育部直属的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