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的学术传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13:28:28

点击下载

作者:张盛强,唐李杏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互联网视角下的学术传播

互联网视角下的学术传播试读:

前言

学术传播是与人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在学术传播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传播科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按照媒介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计算机网络出现以前,学术传播分别经历了以语言、文字和印刷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历史阶段。

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出现了另外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计算机网络。借助于20世纪90年代的商业化进程,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成为家喻户晓的科技明星,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网络与学术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很多网络技术和理念都来源于学术研究的需要,网络技术的发明、设计和实现都需要以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使学术传播效率有了颠覆性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术传播各个要素的活动规律。网络学术传播已经成为互联网影响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网络环境下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类型。

网络学术传播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学术传播活动。本书以“互联网视角下的学术传播研究”为题,着眼于学术传播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变化,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技术环境特征、学术传播共同体的行为和意识特征。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本书从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控制和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效果两个方面来讨论和辨析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问题和对策,并对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对学术研究活动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网络学术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描述(第一、二章)、网络学术传播的模式与特征分析(第三、四章)、网络学术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第五、六章)、网络学术传播作用的分析与评价(第七章)以及网络学术传播实务技巧(第八章)。

第一部分是网络学术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描述,从历史和现状两个纬度阐述什么是网络学术传播。

学术传播的历史悠久,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是一个新生事物,并且仍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之中。虽然网络对学术传播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但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角度来看,传统模式下的学术传播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有必要回顾传统学术传播的研究成果和传播模式,以此为借鉴来审视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变化,作为总结和讨论网络学术传播本质特征的基础。

基于这样的思路,第一章全面回顾了学术传播的发展历史,总结了传统学术传播的模式特征。纵观学术传播的发展历史,传播科技对学术传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学术传播制度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学术传播方式的变迁并不是一个相互替代和排斥的关系,而是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形式上相互叠加的关系,近代学术传播体系的形成,包括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的传播模式,对于今天的网络学术传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章着眼于传播科技的变革,从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传输三个角度阐述了学术传播技术环境的变化。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描述了网络学术传播中的各种技术形态,包括联机检索系统、电子邮件、学术网站、网络学术出版、网络学术教育、学术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学术博客、学术论坛和学术社区等。本书认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对于传播科技的变革归根到底是对信息世界“数字化”的改造,数字化是网络时代学术传播的技术基础。互联网与学术传播具有密切的关系,许多重要的、经典的互联网应用技术都来自于学术活动的需求和理念。在互联网商业化背景下,学术传播虽然失去了作为网络发展主体的地位,但网络应用的规模和形式得到了更大空间的发展。相对于互联网早期阶段,互联网商业化阶段的学术传播应用向规模化、专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第二部分是网络学术传播模式和特征的分析,重点剖析网络学术传播区别于传统学术传播,成为新型学术传播类型的原因。

第三章充分考虑到学术传播模式形成原因的综合复杂性,在全球信息化的宏观视野中考察网络学术传播的现状与发展,从学术传播研究最重要的两个范畴——科研和教育来总结信息化对学术传播的影响。通过分析学术传播各要素在学术传播中的变化,把握网络学术传播模式框架的描述原则。在借鉴各种网络学术传播模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学术传播与传统学术传播并行的系统模式。该系统模式的特点是反映传统学术传播和网络学术传播长期并存这一基本事实,指出这种并存状态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网络学术传播存在完全替代传统学术传播的可能性,同时网络学术传播处于完善过程之中。

第四章是对网络学术传播与传统学术传播区别特征的总结和归纳。本书认为,网络学术传播的特征并不仅仅限于网络媒介带来的传播技术指标的变化。归纳网络学术传播特征的思路应该着眼于学术传播的社会功能,在网络环境技术变革的背景下,梳理和讨论新媒介对学术传播在方法、行为和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提炼出网络学术传播的基本特征。基于以上思路,本书将网络学术传播的特征归纳和划分为技术特征、行为特征和意识特征三个层次。技术特征包括广泛性、时效性、互动性和媒介融合性。行为特征包括便捷性、随机性、技术依赖性和碎片化。意识特征包括公众性、多元化和全球化。

第三部分着重讨论网络学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与效果分析两个重要的研究范畴着手,对网络学术传播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总结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应对策略和方案。

第五章重点讨论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控制。本书提出,学术传播危机和学术不端行为是当前网络学术传播中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学术传播控制不可忽视、不可回避的挑战。学术传播危机和学术不端行为问题的出现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笔者认为,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学术出版垄断是造成学术传播危机的主要因素,是学术传播历史发展的产物。而将网络新技术环境的变化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凸显联系在一起讨论,是我们朴素的逻辑假设,同样也反映出网络学术传播规范与控制亟待加强的现状,折射出学术共同体维护自身尊严和利益的愿望。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分别对学术传播危机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网络学术传播应对策略和方案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当前网络应用技术环境下,学术传播危机的解决策略包括网络学术出版、开放获取运动和需求决策采购。三种策略的实施效果仍存在不断完善的空间。网络学术出版受制于实施主体(出版商)的垄断地位,未能实质性解决危机;开放获取运动的实施方案在学术群体的认知、法律和技术保障方面尚需完善;需求决策采购处于试验阶段,长期效果尚待观察。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网络学术传播应对策略包括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网络学术批评(学术打假)。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利用传播科技应对危机的典型应用。本书从技术原理和方案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各种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应用情况。本书认为随着技术的升级和完善,检测系统在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需要客观看待“技术”的有限性。网络学术传播中,时效性和互动性优势带来的正面效果是使学术批评更具活力,对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行为的监督作用更加及时,更为显著。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学术批评也往往因为媒介开放性的“放大效应”而导致学术批评的对话体系走向崩塌。

同时,本书认为在网络学术传播控制中,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于学术传播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传播学经典的“把关人”理论,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制度、Web 2.0环境下的学术资源评估和网络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情况。网络技术环境和传播模式为学术评价提供了改良的空间,使我们回归学术评价的初衷——遴选优质学术资源,跟踪学术研究热点和趋势,保障学术创新。

第六章通过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学术传播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质性分析包括网络学术传播应用效果分析和网络学术传播中的知识沟现象分析。关于学术传播应用效果,本书认为对于学术传播而言,每一种网络应用都在网络技术发展的一定阶段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满足了不同的学术传播需求,学术人群上网行为分析印证了这一假设。对于学术传播中的知识沟现象,本书认为全球差异、地区差异、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在网络学术传播中是客观存在的。国内外分化研究案例说明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是多元和复杂的,只有在承认差异基础上的整体研究,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第六章还包括两个实证研究。第一个研究采用实验观察法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学术传播主体对网络学术传播的认知。在网络学术传播的需求、影响因素、态度、知识产权的认知、行为五个方面获得了调查对象对网络学术传播的认知。第二个研究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网络学术传播中的创新与扩散现象进行案例研究。调查从创新扩散结果、创新的特征分析、创新的传播渠道、创新扩散的组织系统特征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获得了调研案例的扩散曲线分析结果,提出了过度重视创新、个体指责偏见等问题。

第四部分是对网络学术传播作用的分析和评价,面对新旧学术传播科技的融合与更替,我们需要谨慎地看待网络应用与学术传播的关系,客观认识和评价网络学术传播的作用。第七章从时空范围和传播效率、学术研究方法与思维、学术传播理念、学术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总结了网络环境对学术传播的影响。同时,鉴于网络人际传播在网络学术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对网络人际学术传播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网络人际学术传播的价值包括发挥非正式学术传播的补充功能,扩展和维系学术人际关系,发挥网络“无形学院”的作用和促进学术群体隐形知识的共享。

第五部分即第八章,将学术传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人类社会信息活动进行了经验式的总结,对网络学术传播的相关知识及网络学术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学术群体开展网络学术传播必须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常识,熟悉相关网络应用,对学术专业相关的网络学术资源更应该了然于胸,从而以一种积极和自信的心理状态参与网络学术传播。

本书第二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第五章的第五节、第八章由唐李杏撰写,其余章节由张盛强撰写。

感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曹顺庆教授和蒋晓丽教授对本书的完成给予的悉心指导。方寸纸间无法尽述对两位老师的衷心感谢,唯有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坚守自己的学术追求和理想,不辜负恩师的教诲。张盛强 唐李杏2012年5月

绪论

一、研究缘起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网络环境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媒介环境之一。学术传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与媒介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技术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学术传播的技术基础——信息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性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特征已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等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学对未来趋势的共识。学术传播作为知识交流的重要活动,也受到了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各种新兴技术的影响,深深地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越来越多的学术活动参与者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电子邮件、FTP文档传递、电子公告板系统、即时通讯、博客、维基百科等互联网应用在学术活动中不同程度地被采用和普及,数字化的图书、期刊和论文也成为学术活动中重要的文献利用形式,和纸质学术文献一样,得到了广大学术活动参与者的认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技术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精彩纷呈的互联网应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学术传播活动也在“数字化”的浪潮中获得了更大的时空效率和想象空间。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活动日益普及,其传播模式和规律成为各种学科研究的关注热点。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兴起的“第四媒体”,对于学术传播的影响不可忽视。

网络环境下,传统学术传播模式中的各个要素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我们无法忽视这些变化对学术传播的影响,传统的学术传播模式的确需要做出调整来适应这些变革。网络学术传播的变化特征并不仅仅限于网络媒介带来的传播技术指标的变化。网络环境对学术传播在方法、理念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网络学术传播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术传播危机和学术不端行为是当前网络学术传播中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学术传播控制不可忽视、不可回避的挑战。

作为新兴的人类传播活动类型,网络学术传播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学术传播主体对于网络学术传播的认知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术传播群体能否感知这些变化、以哪种方式接收这些变化、如何将这些变化的认知信息从感官延伸到大脑思维、如何将认知转换为认同,都是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深入分析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模式和特征,探讨网络学术传播的控制规范,分析网络学术传播的效果将帮助我们对网络学术传播的作用进行客观的总结和归纳,为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良好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价值

(一)网络学术传播的研究对象

网络学术传播是伴随着互联网应用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开端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 ects Agency,中文一般将该缩写音译为阿帕网络)网络建设,该网络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产物,其建设目的是在发生核战争时能维持主要军事站点和研究站点之间的连接。在阿帕网络发展的早期阶段,美国大学和情报机构的研究人员是网络的主要建设者,也是网络的主要用户。最早的阿帕网络接入者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斯坦福研究所(SRI)、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和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由于科研机构和学术机构的不断加入,使得阿帕网络日益发展,功能应用也不断拓展。学术传播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而网络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学术传播,极大地提高了学术传播的时空效率,对学术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无法回避的影响。

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一样,学术传播方式的变迁并不是一个相互替代和排斥的关系,而是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形式上相互叠加的关系。时至今日,学术机构、高等院校依然通过课堂、讲座来进行学术的语言传播。文字依然是学术传播内容的主要载体之一,而印刷出版在很长一段时期将继续承载学术文献发布和传播的重要责任。近年来,有关学术传播的广播和电视节目的热播,充分说明学术传播与广播电视媒介结合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20世纪末兴起的网络传播,虽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在学术活动中的应用已经展示出其极强的活力。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各种形式的学术传播组合、互动和互补的趋势更加明显。因此,本书的研究对象——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活动,是指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以网络平台为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具有网络应用特点的学术传播活动。本书将从传播学的角度梳理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传播模式,探讨其传播类型,并通过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进行控制分析、媒介分析和效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批判方面的思考。(二)网络学术传播的研究价值

网络学术传播活动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在于:

第一,从传播学的角度构建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传播模式。当前,其他学科中关于网络学术传播模式的研究成果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和局限。传播学是—门对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综合性与深层化研究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构建网络学术传播活动模型更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第二,总结讨论网络技术环境下学术传播的类型,充分而全面地认知网络学术传播活动。学术传播是一个体系,在网络环境下也可以分为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人际学术传播与大众学术传播。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仅重视网络学术传播的某一种类型,甚至是某一个环节,而应该在把握整体性的情况下,突出研究重点,从而得到更加科学的研究结果。

第三,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研究方法,丰富网络学术传播的研究内容。其他学科在网络学术传播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体现了各种学术视角,展示出科学研究中的辩证统一。充分吸纳这些研究成果和方法的科学营养,也是传播学研究开放性的要求体现。

第四,通过学术传播人文批判方面的思考,提出规范学术传播行为、提高学术道德的建议。网络为学术传播带来了高效,改善了传统学术传播体系中的一些弊端,但同时也在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引起了一些争议。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这些争议,可以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研究的总体状况

学术传播对于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也受到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关注。对于学术传播的研究包括社会科学、教育学、信息科学、科学发展史和传播学等。这些来源于不同领域、基于不同目的的研究成果,使得学术传播研究的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丰富。同时,作为各学科研究的交叉领域,学术传播的研究方法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借鉴,从而不断完善。

目前,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社会科学、教育学和信息科学,以及各个学术领域内部对自身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的讨论,研究对象集中于网络技术对学术传播行为的影响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将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第一,网络技术在学术传播中的具体应用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来源于教育学、计算机科学和各个学科领域对网络应用的关注。例如烟玉明主编的《学术传播》是针对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编写的参考用书,其中第九章“网页制作”专门讲述了如何将学术内容制作成WEB页面发布和传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罗铁坚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本科生在线教育模式,他认为,处于研究生生涯早期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在线网站和网络工具,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兰州大学的陈世林等人考察了即时讯息(IM)在化学科学协作上的应用,开发了能够支持化学家交流复杂化学结构信息的即时通讯工具eChemIM。这类研究关注应用,内容庞杂,涉及学术传播活动的各个细小环节,比较集中的传播环节是远程教育、电子出版、网络协作、即时通讯等等。

第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模式以及对学术传播的影响。目前,这类研究在信息科学、图书馆学中比较多见。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科学图书馆的Julie M. Hurd在《科学传播的变化——2020年的模式》的文章中比较系统地描述了学术传播从传统模式到新技术环境下的模式变化,并对传播模式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刘峥的毕业论文《基于网络的学术传播模式研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过程,探讨了学术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变化,总结了基于网络的学术传播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学术传播的控制管理策略。

第三,网络时代数字出版研究。出版和传播学术成果是当前学术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类研究受到新闻传播、图书馆学、教育学的关注。陈生明在《数字出版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讨论了数字出版的发展规律、基本理论、编辑艺术、出版技术等问题,内容涉及当前数字出版中的业务实践,也包括对数字出版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谢新洲的专著《数字出版技术》介绍了数字出版的基本概念,并对各种数字出版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针对数字出版的营销管理和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刘邦凡讨论了高校学术创新与数字出版的关系,他认为网络出版是高校学术创新的需要,而且网络出版可以促进高校学术创新,应该通过技术更新、规范学术、完善法律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实现网络出版对高校学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第四,开放获取或公开获取(Open Access, OA)的研究。开放获取运动是在网络环境下,学术界针对传统学术信息传播受商业利益和印刷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学术信息传播滞后性、不易获得性等传播壁垒问题,倡导学术文献和科学数据公开获取的新的学术信息传播方式。孙红娣认为开放获取是一种创新的、高效的学术交流模式,是国际学术界的新趋势,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经济运行体制、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等方面问题的挑战。付晚花介绍了国际开放获取政策实践,特别是对美国、英国、加拿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开放获取政策实施特点,具有参考价值。周阳以安徽省高校学术活动参与者为调查对象,分析了调查对象对开放获取的需求和认同程度,通过数据分析重点讨论了国内开放获取学术资源的发展状况、学术管理部门对网络文献的态度、开放获取文献的质量控制、学科差异、开放获取的付费模式、所在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开放获取资源服务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开放获取的被认同程度。

第五,网络环境下学术个体的学术活动行为研究。美国纽约大学Paul David Henry通过一定数量的考察,研究大学教职员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学术工作。这些学术工作包括:联系同事、获取研究支持、管理研究工作、传播知识和出版研究成果。Paul David对这种学术工作变化的影响因素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大英图书馆和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在Google一代研究的基础上,对1982—1994年出生的“Y一代”博士研究生的检索和学术行为进行了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学术信息检索内容、来源和格式,整理检索结果的方法,使用的检索工具,获取支持的方式,以及发布学术信息的方法。杨成明通过对1998—2007年CSSCI收录的网络引文的数据分析,总结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使用网络学术资源的年度状况变化及发展趋势,揭示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交流活动中对网络资源的认可度逐渐增强,但引文数量和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同时发现了我国人文社科研究者在使用和著录网络引文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一,研究方式偏重于总结和描述,缺乏理论提炼和思考。虽然互联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阿帕网络(ARPANET)的诞生,但网络应用在学术传播上的普及和繁荣却要归功于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和商业化应用。相对于以往学术传播所经历的语言、文字和印刷传播时代,我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网络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学术传播受到这种技术环境变化的影响,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以学术传播的核心要素——知识创新为例,“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50万种图书,平均每分钟就出版一种新书。科学知识的增长愈来愈快,过去每隔10~15年人类知识就要翻一番,如今3~4年就要翻一番。有人曾对美国化学文摘作统计分析,发现文摘的数量达到第一个百万条花了30年,第二个百万条花了l8年,第三个百万条花了4年,第四个百万条只用了2.5年……”学术传播的这些重要变化,不仅让学术活动参与者主动地、迫切地改变自身的学术活动行为来积极适应这些变化,同时更在学术层面上引发了各学科学者的关注。这些学术关注的局限性客观存在。一方面,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本身发展历史较短,且还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从Web1.0到Web 2.0,从传统的PC应用到便携的手持客户端(例如手机和掌上电脑),学术传播的确需要在网络应用的更新中不断总结,这也是对其进行理论提炼和思考的基础。另一方面,目前关注学术传播的学科都是以应用科学居多,大多数学科研究成果都是从自身的应用需求出发,强调实践性和业务性,而忽略了理论的讨论和建设。

第二,研究内容多以网络学术传播的一些具体环节为研究对象,例如学科应用、教育技术、数字出版、开放获取等,研究角度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认为科学交流具有社会体系的特点,主要特征包括:①科学交流系统是一个广泛的系统。②科学交流系统具有整体性。③等级结构是科学交流系统最稳定的结构。基于对学术传播的这种认识,传统学术传播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传统学术传播体系的整体面貌,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包括社会科学学家William Garvey和Belver Griffith提出的Garvey- Griffith科学交流模型以及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对科学交流系统特点和规律的总结。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研究也应该站在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高度,才能对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模型以及网络与学术传播的关系影响进行全局性的整体研究,进而得到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体现传播学学科研究的价值。

第三,传播学学科研究的缺失。正如我们在研究现状中看到的,目前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的研究主要来源于社会科学、教育学和信息科学,以及各个学术领域内部对自身学术信息交流行为的讨论,传播学在学术传播,特别是在网络学术传播方面的成果较少。传播学是—门对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综合性与深层化研究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所有的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都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术传播活动研究是对特定的学术人群的信息需求、使用行为以及其传播模式的研究,是传播众多功能中教育功能与文化功能的集中体现。鉴于学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传播学理应在学术传播研究方面贡献更多。而且,传播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既具有学科独立性,又体现了学科融合、知识渗透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学科,在传播学体系下的网络学术传播研究能够体现更加开放的研究视角,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研究恰好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发挥新型交叉学科优势的课题。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方法

鉴于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发展现状,总结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根据传播学学科的研究特点,本课题将采用系统论方法、质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方法是将网络学术传播看作一个体系、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质性分析是对网络学术传播行为的理论总结和分析,而定量研究是关注网络对学术传播行为的影响,是定性研究的基础。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访谈研究和问卷调查。

1.文献分析法

广泛获取国内外各种学科对于网络学术传播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些研究的成果或不足,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或作为研究素材进行分析,从而提炼符合网络学术传播规律的理论。

2.访谈研究、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本书将对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的受众进行分析,访谈研究和问卷调查是了解这些受众对网络学术传播的认知和使用心理的有效方法;同时将采用统计学相关工具和方法,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网络学术传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和发现网络学术传播行为的一些数据关系和规律。(二)主要内容

1.研究思路

本书的研究框架以系统论为指导,梳理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活动类型,对网络学术传播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质性分析或数据分析,最终从传播学角度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模式。

2.具体内容安排

绪论包括对学术、学术传播的概念认识,以及对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的界定;阐述了其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了总结;根据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研究方法和内容安排。

第一章是对学术传播活动的总体概述,从历史维度对学术传播给出了比较完整的界定。相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活动,对传统学术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二章是对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发展现状的整体综述,将学术传播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于其在新兴的网络媒介下的技术基础进行了剖析,从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术传播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变化。按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阶段,描述了网络学术传播的技术形态和应用情况。根据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脉络全面介绍了互联网在学术传播中的应用和普及过程。第二章对什么是网络学术传播进行了直观的阐释和归纳。

第三章重点讨论网络学术传播的运行模式,从全球信息化发展的角度审视学术传播的未来,从历史和未来两个纬度对网络学术传播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网络学术传播模式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传统学术传播和网络学术传播并行模式的历史必然观点。

第四章是对网络学术传播与传统学术传播区别特征的总结和归纳。着眼于学术传播的社会功能,在网络环境技术变革的背景下,梳理和讨论新媒介对学术传播在方法、行为和理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提炼出网络学术传播的基本特征。将网络学术传播的特征归纳和划分为技术特征、行为特征和意识特征三个层次。技术特征包括广泛性、时效性、互动性和媒介融合性。行为特征包括便捷性、随机性、技术依赖性和碎片化。意识特征包括公众性、个性化、多元化和全球化。

第五章着重讨论了网络学术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从传播学的控制分析与效果分析两个重要的研究范畴着手,对网络学术传播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和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应对策略和方案。在当前网络应用技术环境下,学术传播危机的解决策略包括网络学术出版、开放获取运动和需求决策采购。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网络学术传播应对策略包括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和网络学术批评(学术打假)。根据传播学经典的“把关人”理论,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制度、Web 2.0环境下的学术资源评估和网络学术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情况。

第六章通过质性分析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学术传播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质性分析包括网络学术传播应用效果分析以及网络学术传播中的知识沟现象分析。量化研究包括采用实验观察法和半结构化访谈,调查学术传播主体对网络学术传播的认知。采用问卷调查对网络学术传播中的创新与扩散现象进行案例研究。调查从创新扩散结果、创新的特征分析、创新的传播渠道、创新扩散的组织系统特征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七章从时空范围和传播效率、学术研究方法与思维、学术传播理念、学术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总结了网络环境对学术传播的影响。同时,鉴于网络人际传播在网络学术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对网络人际学术传播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第八章对网络学术传播的相关知识及网络学术资源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一章学术传播概述

学术传播的历史悠长久远,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是一个新生事物,并且仍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虽然网络对学术传播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但从人类历史长河角度来看,传统模式下的学术传播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必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有必要回顾传统学术传播的研究成果和传播模式,以此为借鉴来审视网络环境下学术传播的变化,总结和讨论网络应用到底对学术传播有何本质的影响。本章所讨论的传统学术传播,泛指网络时代以前的学术传播活动,是本书为专门讨论网络学术传播这种特殊语境下的一个相对概念。第一节学术传播的涵义

学术传播是和“学术”活动密切关联的一项人类社会传播活动。厘清“学术”、“学术传播”的涵义有助于我们认识网络学术传播的研究范围和作用。一、学术的定义及特征

什么是学术?

中国古代汉语中关于学术的解释和用法很多。辞海中对“学术”的解释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在英文文献中,可以翻译为学术的单词包括scholarship、academic、learning等,从这些英文单词的释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术和学问、知识、科学有相近的意义。“学问”一词注重于学习和问难的过程,“知识”泛指人类经验和文明的积累和总结,而“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在某些场合局限于对应自然科学及少数社会科学的知识。

关于学术的概念和认识,同样存在很多的观点和争论,尚无统一的定论。古代汉语中,学术指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写到:“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互关系,凡百皆准此。”严复先生和蔡元培先生也对“学术”一词作了相近的论述。他们认为学术即学理与术用的总和,也就是理论与应用的总和,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当代学术发展史的研究者继承了这些关于学术的理论阐述,并根据现代学术实际发展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张积玉在《学术论文写作导论》中对学术的定义——“学术,就是对学科问题的科学研究”,他认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是某一学科的所有问题,不仅包括理论和应用,还包括学科历史及其他所有问题,而这种研究的本质是对于学科发展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而王恩华在《学术越轨批判》一书中,对学术进行了狭义和广义的划分。他认为狭义的学术是“在各种不同的场所进行各种不同的创造性工作,其完整性的标准是思维、交流和研究的能力”,而广义的学术则包括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博耶(Ernest L. Boyer)提出的四种形式的学术: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

纵观所有关于学术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学术活动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学术具有严谨的特征,即科学性,名词性的学术可以定义为人类各种知识的总和,动词性的学术则是对真理的追求和验证过程。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学术活动的参与者通过严谨、规范地研究、讨论和交流,对相关理论和应用进行不断地去伪存真的过程。

第二,学术活动中具有知识系统划分的概念。中国古代学术就曾经建立了以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为主要框架的学术分科体系及知识系统,而西方学术体系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建立的“学科”分类标准,在近代西学东渐大潮的冲击下,西方学科分类体系逐渐引入中国。尽管这些分类体系存在编排思想上的根本差异,但都反映出学术活动具有学科性要求——学术活动的参与者必须在共同的符号系统下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三,学术活动具有创新性,学术创新是学术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在学科研究中发现新课题,提出新观点,完善相关理论,纠正错误观点,创造新方法和新技术都是学科创新的表现,这也是学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虽然关于学术的定义并无统一的认识,但学术活动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却毋庸置疑。构成学术活动的要素包括学术活动参与者、学术活动的组织机构、学术活动的形式、学术成果等。在现代学术活动体系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学术活动的最主要组织机构。常见的学术活动包括进行科学实验,进行学术调查,撰写和发表学术报告、论文、专著,召开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参与者进行学术对话,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的研究生教学等。所有的学术活动都存在信息交流的需要。学术成果必须通过向大众公布,通过讨论、交流和评价得到公认,才能确定其学术地位,进而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传播和发展,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认为科学交流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机制。学术活动中的信息交流模式,及其对学术活动的影响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研究对象的核心要素——学术传播。从传播实务的角度来定义,学术传播就是指学者及学术组织发布和利用学术信息,进行知识创新、知识传递的活动。二、学术传播的定义

学术传播与学术活动的关系密切。科学实验报告的发布与反馈、学术调查中的人际交流、学术成果(论文、专著)的发表和传播、学术会议上的演讲和交流、学术活动参与者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换都是常见的学术传播形式。

学术传播是人类传承文化,推进科学进步的重要活动,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忽视的社会信息系统。美国南加州大学博格曼(C.L.Borgman)教授对学术传播的定义是任何领域的学者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管道使用和散布信息的研究。其中,学者是学术传播的主体,信息交流是学术传播的基本形式,知识传递和创新是学术传播的核心内容。与学术传播相似的概念和研究包括学术交流、科学交流和科学传播。苏联情报学家米哈依洛夫对科学交流的定义是“人类社会中提供、传递和获取情报的种种过程”的总和。本书已经注意到“学术”和“科学”、“交流”和“传播”在释义和文献应用中存在的实际差异,但根据本书的研究角度,这些概念在学术传播的体系中可以通用。

学术传播经历了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各个历史阶段,包括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其传播的方法、载体、渠道和效果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迁。在近代出版业兴盛之前,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是学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文字是人类文明史开端的标志:《诗经》中对民歌的收录、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论语》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行、《汉谟拉比法典》对古巴比伦法律的记载都是这一时期学术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传播的典型案例。在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阶段,“由于媒介笨重、符号复杂、复制困难和传播垄断,书本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竹简、帛书、‘邸报’等书写媒介也只在上流社会流传”。唐宋时期,印刷术在中国发明,并迅速通过蒙古传入欧洲,到后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学术传播进入了印刷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和在传播上的特权”, “印刷品的大量出现,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及科学启蒙、社会进步”,印刷传播开始成为学术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19世纪中到20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以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电子传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以往学术传播方式的一些限制,而且在传播效果上具有亲切自然、生动形象的特点,因而展现出更多的优越性。电子传播成为大众传播家族中的重要一员,也逐渐在学术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三、网络学术传播相关概念辨析

网络是指由若干元件(如电子元件、机械元件、光学元件、计算机等)连接而成的一个系统,按其功能可以分为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等。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是指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是指将位于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计算机用有线或无线的通信设备(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卫星等)连接起来,完成数据共享和数据通信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经历了短暂而快速的发展历程,最初的建设目的来源于军事需要,而应用主体则是学术机构和科研实验室。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开放式、标准化的网络设计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主流技术框架。开放式、标准化使得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更加方便地连接在一起,使得计算机网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同时也大幅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又译作因特网)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在商业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接入国际互联网,互联网的应用迅速普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国际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程度和巨大影响力,使得大众在很多场合谈论“网络”一词时,已经不再区分国际互联网是计算机网络的子集这一概念属性,直接将国际互联网作为计算机网络整体的代表。这种以部分代替整体的逻辑显然是不严谨的,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同时,在中文文体中,基于相同的原因以及文法简约的需要,“互联网”代替了“国际互联网”成为计算机网络词族的代言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作为传播科技的重要创新,在人类社会的变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崭新的变化。人类在深刻感受这些变化的同时,也试图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层面来解读互联网的神奇和魔力。从传播学的角度,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信息存储、信息处理和信息传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变化,互联网为人类营造了全新的信息交流空间。我们已经感受到这个空间的巨大影响,对于其探索也在各个学科迅速升温。互联网技术及应用仍处于不断发展的历史阶段,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掀起了建设“下一代互联网(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NGI)”的理论和实践热潮。21世纪人类对互联网的探索和研究将继续走向深入,范围更加广阔。

基于对互联网的研究现状以及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人们在学术研究中逐渐使用“网络环境”来对“互联网”研究对象进行主题映射。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使用“网络环境”作为检索词进行篇名检索,可检索得到18037篇文献。

学术传播是与人类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网络与学术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很多网络技术和理念都来源于学术研究的需要,所有的网络技术的发明、设计和实现都要以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按照媒介科技发展的历史进程,计算机网络出现以前,学术传播经历了分别以语言、文字和印刷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历史阶段。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为学术传播带来了传播效率的颠覆性变革,也深刻地影响着学术传播各个要素的活动规律。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网络学术传播已经成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活动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网络环境下人类传播活动的一个重要类型。简而言之,网络学术传播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互联网)进行的学术传播活动。本书以“互联网视角下的学术传播研究”为题,着眼于强调学术传播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变化。在此基础上,梳理学术传播共同体为适应这种重要的媒介环境更新,而在学术传播行为和理念上的调整和变化情况。更为重要的研究目的,本书希望从媒介环境、传播行为和传播理念的变化中分析总结网络学术传播的特征、模式和作用。第二节学术传播的历史回顾

学术传播的历史是伴随着学术活动的历史而发展变迁的,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具有同步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传播革命在学术活动上的体现。参照人类学术活动发展史的时期划分,我们也可以把学术传播的历史划分为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和现代四个时期。这种学术传播时期的划分借鉴了人类学术发展活动的历史阶段划分,但与学术发展史对应的阶段表述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均衡,各个地域的学术传播的发展阶段并不完全一致。一、上古时期的学术传播

远古时期,人类通过共同劳动产生了语言,从而拉开了人类传播的大幕。语言是一种以声音为物质基础,服务于思维和交际目的的特定符号。在刀耕火种的生产力条件下,生产经验知识是当时人类语言传播的主要内容。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生产经验知识的传播不是真正的学术传播,但语言的产生对于学术传播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语言直接作用于人类社会,在没有其他传播手段和方法的远古时期,使生产经验得以在一定范围的族群中传授和继承,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学术思想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直接体现,使人类思维得以表现和交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语言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使人类思想得以抽象和概括,从而实现人脑的内向传播和人际间的外向传播,使学术传播有了最基本、最主要的传播符号系统。最后,口头语言作为传播符号系统的中介,它的诞生和在人类中的熟练运用直接导致了其他传播符号系统的产生,包括文字、音乐、绘画等,这些符号系统以语言符号系统为基础作用于人类传播。其中,特别是文字符号系统的发明,更进一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加快了学术传播的发展进程。

文字的发明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文字传播突破了语言传播的局限,使人类可以将传播内容记录下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容量,并使传播活动可以在更大范围的时空内进行。文字也被公认为人类文明开端的标志。在人类几大文明历史中都可以发现关于文字的记载,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图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字以及对现代字母文字影响很大的腓尼基字母文字等。语言和文字成为古代时期学术传播主要的符号系统,学术传播的原始体系逐渐形成。

祭师、长老是最早的知识传播群体,神学和宗教在古代的学术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入,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古代学术传播中出现了最早的“知识分子”。由于传播手段有限,知识传播成为部分阶层的特权。在这一时期,最早的学术传播机构——学校也诞生了。在古埃及,最早的学校是教授读写与计数的“文士”学校;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希腊的贤哲们兴办“学园,开始了他们的教育活动”,从事教育活动的希腊贤哲被称为“智者”,他们教授修辞术,也讲授哲学和文学;“在中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渐成于商,周代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系统,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汉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官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汉武帝开创了太学,是以传授知识和研究学术为宗旨的最高学府。汉代官学标志着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上古时期,和官学相对应的私学也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起。私学的兴办反映了新兴阶层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必须打破官学对教育的垄断,积极培养为自身阶层利益服务的人才。这些代表不同阶层利益、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人才称作“士”。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士阶层的扩大,涌现了大量的学者和思想家。他们在政治主张和学术思想上的激烈碰撞,使得学术交流和讨论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大多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宣传学说。孔子是上古时期中国私学教育的杰出代表,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主张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的私学教育规模很大,拥有三千多弟子,身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

古代学术传播时期,由于文字的使用,早期形式书籍也逐渐出现,成为这一时期学术传播的媒介。公元前四千纪,下埃及王国出现的以纸草为书写材质的书卷是世界上较早的书籍形式。这种纸草叫做莎草,取其草茎,经过切割、排列、搥压等手工流程,制成莎草纸,用于书写。“作为保存记录的材料,莎草纸不够坚固,书写中也容易破损,由上向下下笔时,字画不鲜明,耐潮和耐水性也很差,干燥了又易脆裂。像枯叶一般。要不是埃及少雨干旱,恐难保存许多世纪。”在古代两河流域和爱琴海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也出现了大量的泥版文书。日本学者小野泰博在《图书与图书馆史》中描述了泥版文书复杂的制作工艺和艰难的书写方式。

当初是直线的图画文字,在这种板上书写与其说是在干结之前写上的,莫如说是用力划上去的。书写用的笔是能刻画出楔形的铁笔,这种文字称楔形文字(Cuneifofm),得名于拉丁文的(Cunnes楔子)。写完,把黏土板焙烧得像砖那样坚硬。在巴比伦和亚述的古代都市遗址,曾发现大量的人小不同形状的黏土板。楔形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包括国家事纪、法律、条约,还有宗教论述、科学、文学、法庭活动、公约、契约书期票,直到伙伴约会等。几乎应有尽有。

在古代中国的学术传播中使用的书写材料很多,包括甲骨、金石、绢帛和竹木。而其中使用范围最广,具有重要影响的书写材料是竹木简牍。古代中国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选用竹、木作为主要的书写材料。简牍的制作工序相当繁复,首先将竹子和木材劈成细长的片,然后经过打磨,使表面平整光滑。“书写前可能还要涂上一层胶液,使之不渗墨”。竹简制作程序中,还要将新竹种的水分通过炙烤去除,称为“杀青”,防止竹简腐烂。简牍的书写工具包括笔、墨、刀、削。古代的学术传播中,作为书写材料出现的还有古代印度僧侣用的贝叶、古代欧洲人用的羊皮等。

上古时期,传播科技最重大的发明是中国的造纸术。在纸张发明之前,各种载体材料由于笨重或价格昂贵的缺点,都不太适合大规模学术传播的需要。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并致力于这项重要发明的推广。纸作为学术传播的书写材料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后汉书》记载了这项对学术传播媒介有重大改进的发明过程:“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公元8世纪,造纸术作为战争的附属物传到阿拉伯,并迅速在西方流行。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的影响延续至今。“自从蔡伦时代以来的一千九百年间,再未出现过其他代替纸的东西。”由于造纸对学术传播的卓越贡献,蔡伦也被不同版本的历史人物传记书籍列为对世界最有影响的名人之一。

最早的图书馆出现在亚述王国的尼尼微图书馆,藏有千块泥板文书。公元前305年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建立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已经拥有藏书七十万卷。

上古时期,在中国由于文献数量的累积程度和文献利用的需求,出现了文献整理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公元前1世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所作《别录》和《七略》是汉代官府藏书的总目录,不仅详著书目,而且揭示内容,并进行分类编排,具有指导学者利用书籍,同时兼有学术思想整理的作用,标志着中国古代图书目录体系的初步形成。

在这一时期,学术成果也相当显著,学科知识体系开始初见雏形,这些学科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

在文学方面,出现了民间口头文学、史诗和文人创作。口头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古埃及的《庄家人的歌谣》、古印度的《吠陀本集》、古代中国的《诗经》等。这一时期,传播后世的文学经典还包括《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这些口头传播民间文学体裁的繁荣反映了古代传播手段的特点。

上古时期的学术传播,作为人类文明史的开端的必然阶段,产生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传播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字,同时也产生了最伟大的传播介质——造纸术。但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制约,传播媒介制作成本昂贵且工艺复杂,效率低下。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促进了学术传播体系的初步形成。但学术传播只是一部分特殊阶层的特权,造成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限制和阻碍了学术传播的发展。二、中古时期的学术传播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一致,中古时期的世界文明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中世纪早期的西方处于黑暗时代,神学与宗教的结合极大地阻止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同时期东方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却大放异彩。”

中古时期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西方有欧洲基督教文化、拜占庭文化,东方有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等,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已经普遍存在。这些文化交流的方式包括外交、宗教、贸易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