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火: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重大问题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14:06:51

点击下载

作者:孙树芳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剑与火: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剑与火: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试读:

序言

本书讨论的范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这一段历史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这段历史的研究,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包括战争期间就从未中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从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人们对它研究的兴趣反而更加浓厚。对二战历史的热点和有争议的问题争议一直不断,作者仅列举两点,如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分期和性质的争论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国内学者以原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的宦乡为代表,提出了用过程说代替起点说。他认为应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的说法来代替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个起点的说法,不要搞起点说。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民族上来看这个问题,才会有起点的不同。事实上所有的国家都先后分别地参加了战争、形成了整体,也就不存在起点不起点。郑寅达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不划分阶段和确定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如此。由于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尽管世界上大部分事物的发展都呈现出渐进的过程,人们还是为它们确定了划分阶段的相对标准。这些相对标准可以随着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而不断加以修改,但是当旧的标准显得不那么符合实际而新的标准还未能确立起来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认为确立相对标准即不准确,难免失之偏颇,而且也没有什么意义。1978年7月6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王振德和侯成德的《关于二战的起点问题》,文章认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本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其根据是:第一,和其他早期战争策源地不同,中国战场一直存在到1945年结束;第二,这一战场从一开始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仅是中日两国之战;第三,中国战场同二次大战的其他战场始终存在着密切的战略联系。1982年第11期《新华文摘》转载了欧正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应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一文。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分为1939年9月1日或9月3日;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1937年7月7日,日本入侵中国本部;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战争年表:1931年9月1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1939年9月1日战争扩大;1941年6月22日,战争进一步扩大。从1941年12月起,战争才成为真正的世界战争。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期和性质,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分期从1939年9月1日欧战爆发到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会战为止;从1943年2月—1945年5月9日欧战结束、日本投降。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般认为是以中苏美英法为首的同盟国反对以德意日为轴心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书采用了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的划分法,并以此展开研究的。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二是昭示后人,维护世界和平,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共同事业服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是很重视汲取历史经验的,历代封建帝王在其即位之初,也多是要“以史为鉴”,总结“治乱兴衰”经验的,借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李世民就常与大臣们回忆隋亡的情景,警惕重蹈隋炀帝的覆辙。他还要求臣下勇于向他进谏,魏征就是唐朝最敢进谏的大臣。公元643年魏征死去,李世民对魏征思念不止,曾在朝廷上伤心地说:“魏征的谏言真是千真万确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历史)为镜,可以见兴替(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一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啦!”这就是著名的李世民“论三镜”。由此可见,古人是很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的。毛泽东曾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他反复强调要“学一点历史”,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他又说:“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没有革命的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革命运动的深入理解,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现代世界历史上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战后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最早、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万人以上巨大的生命代价,难以用数字统计的巨大经济损失,为战胜凶恶的日本法西斯,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篇幅所限,本书讨论的主要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但这丝毫不意味着、绝不会贬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给人类文明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2015年,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道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性日子。70年在人类历史上就是短暂的一瞬间。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更加感到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弥足珍贵。特别是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作为当年亚洲战争策源地的日本国内,又传来了日本当局企图篡改历史,否认侵略战争罪行,拒不认罪,并企图推翻所谓的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反人类历史潮流的倾向。作为当年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绝不会允许日本开历史的倒车,对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和右倾化趋势,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同时,本书在写作过程中,筚路蓝缕,参考了许多专家学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成果,作了相当的准备工作,努力做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但由于资料所限,研究水平所限,难以避免挂一漏万,这是有待今后加以改进的。

本来探索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实无异于暗中摸索,探索的结果可能发现一个新世界,也可能走入歧途。现在要探索的问题又是时间比较久远和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对各种复杂的关系没有看清楚或者观点有误,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真诚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予以正本清源。

第一章 波兰的灭亡和西线的“奇怪战争”

一、波兰的灭亡

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妄图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若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又可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并吞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后,便选定波兰为其下一步侵略目标。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把但泽归还给德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但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词拒绝。4月28日,德国废除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并再次提出领土要求。其实希特勒的目的,不仅要夺回根据《凡尔赛和约》被割去的但泽走廊,而且还要占领整个波兰。他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曾明确地说过:“但泽根本不是争执的中心问题,中心问题是要把我们的生存空间向东扩张。”

早在1939年4月3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就已下达了关于制定对波兰作战计划的指示,4月11日,希特勒签署了进行备战的训令,规定德军应于9月1日以前做好一切准备。

德军侵略波兰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德军最高统帅部计划,首先分割和歼灭维斯瓦河以西和华沙以北的波军主力,夺取上西里西亚工业区和波兰的海军基地格丁尼亚。尔后,从南北两个方向展开进攻,歼灭波军残部,占领华沙和波兰全境。为此,德军准备从两个方向实施钳形突击:一个从西里西亚和斯洛伐克向华沙总方向实施突击;另一个从波莫瑞和东普鲁士实施向心突击,其任务是歼灭维斯瓦河和那累夫河以西的波军,从北面包围华沙。德军用于对波兰作战的兵力总共有62个师(其中有7个坦克师,4个轻步兵师和4个摩托化步兵师),共计160万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000架飞机,编为两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共21个师;南方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共36个师。分别由凯塞林将军指挥的第一航空队和勒尔将军指挥的第四航空队担任配合。

1939年8月31日晚,一批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成员,按预定计划,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格利维策,并炸毁了德却奥附近的一座桥梁,德军占领该城的电台后,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了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但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德国所有电台便广播了所谓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

波兰战役是战争史上第一次装甲部队和航空兵的联合作战,德国抢在秋雨到来之前发动的这场战争,大大便利了它的装甲部队的进攻。战争开始时,德国出动成群飞机对波兰全国的主要机场、中心城市、交通要道、通讯枢纽和电站等处,进行狂轰滥炸,6000门大炮向边境沿线猛烈轰击。在但泽走廊进行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火,潜伏在波兰境内的希特勒法西斯分子则伪装波军或夺取电台发布假消息,或冲进波军指挥部发布假命令,竭力扰乱人心,打乱波军指挥系统。结果波兰的500架第一线飞机,未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上,无数大炮、汽车和其他大量装备也都毁于一旦。

二、波兰灭亡的原因

波兰拥有3400万人口,面积达39.9万平方公里,其陆军在欧洲居第五位,为什么在德国的进攻下不到一个月就灭亡了?究其原因主要是:(1)波兰是仓促应战的。由于它坚持反苏立场,把对抗德国侵略的希望主要寄托在英法身上,迟至8月30日才开始战争动员工作。战争开始后,只有2/3的陆军师勉强可以仓促应战,其余的师尚在动员和集中之中。(2)军事思想落后。波兰军队领导人陶醉于1920年华沙战役中曾打败过苏军,骄傲自满、不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他们认为,战争会像以往那样缓慢地展开,设想德军先以轻骑兵进行前卫活动,然后重骑兵实施冲击,波军则在国境线上进行作战,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战争动员和部队的展开。他们对德军大量使用坦克和航空兵的闪击战茫然无知,竟以枪骑兵去对付德军的坦克。正如英国评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说的那样:“在这一点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思想落后了八十年。”参加过这次侵略波兰战争的德军将领古德里安也曾提到,波军的骑兵因不懂得战车的性能,居然用他们的长矛和刀剑向战车冲锋,结果遭到了极大的损失。(3)不重视战略防御。波兰的将领们一向鄙视防御,不重视战场建设。波兰平原对于机械化入侵军队来说,原是一种可以长驱直入的坦途,加之波军平时不重视构筑工事,在德波边境线上均未设防,德军的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可以迅速出现在波军的后方,使波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4)兵力部署不当。波军最高司令官利兹元帅计划在本国边境乃至在波兰走廊进行抵抗,因而将兵力几乎平均配属在国境线上,纵深不大。这种一线配置的兵力部署,使本来兵力不足的波军更难以应付德军的首次突击。西方的军事评论家指出,假使波兰的陆军主力集中在维斯瓦河和桑河宽广河川的后方,那样做也许才是一种比较聪明的部署,但是波军将领出于民族的自尊和军人过分的自信,以为波军能在边境地区击退德军的进攻,不愿将主力集中在纵深内的战略要地上进行坚守防御,结果在战争的第一周内,波军的主力在边境地区就被击溃,从而使德军长驱直入地向波兰腹地进攻。

英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一再作过保证。但是当德国发动侵波战争时,英法的执政者还在幻想召开德意英法波五国会议来和平解决争端。战争爆发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联邦也相继发表声明,但并未认真援助波兰。当时德军主力已投入波兰战场。在西线只留下少量兵力防守齐格菲防线,但英法军队却不积极作战。直到9月9日,法军第四集团军的部队才开始对萨尔布吕肯地域发动有限进攻,突入齐格菲防线8至10公里,这一进攻也于9月12日就停止了。英国对德宣战后,从本土派往欧洲大陆的兵力只有4个师。德军头目对此也深感惊讶,德军约德尔将军战后在纽伦堡法庭上追溯往事时说:“如果我们没有在1939年崩溃,那仅仅是由于波兰战役期间,英法两国将近110个师在西线对德国的23个师完全按兵不动的缘故。”英国将军富勒也说:“法国陆军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总之,从1939年到1940年5月,英法和德国在西线均未展开大规模的战斗行动。德国人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西方有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其实“奇怪的战争”并不奇怪,这是英法统治集团对祸水东引犹抱幻想的产物。

欧洲战争爆发后,罗斯福表示了决心使国家避免战争的立场。在1939年9月1日举行的内阁会议上,他对于准备战争和准备迎战这两个不同的问题加以明确区分。赫尔记载了他的讲话:“我们仅仅注重后者,因为我们不打算参战。”两天后,他发表“炉边谈话”,劝慰人们不要听信美军将被派往欧洲战场的流言。他宣布说:“我向你们保证,再保证”,政府将尽一切努力,防止“使美国丧失和平”。他还向全国宣布:“我们这个国家将仍然保持中立”,并按国际法和1937年中立法的要求发表中立宣言。

战争爆发后,国会对于修改中立法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这是战争所起的作用。国际形势的发展使修改中立法的问题刻不容缓。据罗斯福接到的一份报告说,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希望在几天之内摧毁波兰,迅速对法国和英国进行粉碎性空袭,并最终从内部征服美国。罗斯福得到消息说,达拉第预计英法可以抵挡一个时期,但如果没有美国的物资援助,他们就不能发动一次成功的攻击。布利特警告说,如果不修改中立法,势必导致盟国的迅速失败,并迫使美国在美洲同希特勒较量。肯尼迪也报告说,伦敦的高级官员“因为美国必须实施旧的中立法而引起之意气沮丧,无法用言词表达”。他们认为,如果现购自运的法案不能通过,那将是一场“严重的灾难”。9月13日,“在通盘考虑了形势后”,罗斯福宣布9月21日召开国会特别会议,并要求两党立法领袖们提前一天同他会晤。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分子发动了一场反对修改中立法的攻势。在参议员范登堡、林白上校的领导下,孤立主义者们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广播运动,从而导致赞成武器禁运的电函纷至沓来,仅在三天之内,就有100万份电报、信件、明信片飞进国会办公室,而且有些参议员一天共收到4000份信件。9月19日,《幸福》月刊民意调查报告表明,仅有1/4的人反对给任何一方以任何援助。在赞成向交战国出口物资的人中,有70%的人希望能够一视同仁,向交战各方均按现购自运原则进行贸易,或者在不冒战争风险的情况下和同盟国进行贸易。

为了对付这些孤立主义者,罗斯福和他的助手们作了系统的努力。他们鼓励艾克尔伯格和《堪萨斯州商业报》杰出的共和党人编辑怀特宣传废除禁运问题;组织了全国性的非党派修改中立法争取和平委员会,宣扬废除禁运是维护美国和平环境和世界各国自由的最好办法。罗斯福本人私下里敦促天主教界和劳工界的领袖向他们的追随者说明修改中立法的问题,并公开抨击了那些雄辩家和评论员。他们顿足捶胸地宣称反对把美国母亲的儿子们送往欧洲战场。他把这种言论称之为当代历史上的弥天大谎,故意臆造的一种虚无缥缈的怪物。他断言没有任何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要员以任何方式或方法就派美国的子弟去欧洲打仗暗示过最小的可能性。经过努力,10月27日,参议院以63票对30票之比通过了修改中立法的议案。6天以后,众议院效法参议院,以243票对181票的绝对多数通过了修改中立法的法案。修改后的中立法并没有消除罗斯福的忧虑,他宣称:“鸵鸟把头钻进沙里对它的生命安全并没有好处。”因此,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美国在欧洲战争爆发后只是修改了中立法,宣布“中立”。

三、苏联西部疆域的扩大

正当波兰在德军的进攻下开始瓦解的时候,苏联政府于9月17日向波兰驻莫斯科大使递交了一份照会。指出,鉴于既成局面,苏联政府已向部队下达了越过边境前往保护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命令。同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发表了广播演说:“波兰领土被占,政府瓦解,实足以危及苏联政府。鉴于此种混乱情况,东部之白俄罗斯及乌克兰少数民族亦将被危及,因此红军业已奉到命令,开入波兰,保护上述少数民族。”9月17日凌晨,苏军分6路开入波兰,未遇到重大抵抗,即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并俘获了波军20万人,缴获飞机300架,野炮900余门,步枪30万支。9月下旬,苏德两国政府经过磋商达成协议,双方占领的范围,大约划定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为界。波兰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不存在了。

1939年,莫洛托夫曾说:“波兰国家是《凡尔赛和约》的畸形儿。”波兰认为:“莫洛托夫的话是扎在波苏关系史上的芒刺之一。”下面介绍波苏关系上的一些棘手问题。(1)战前波兰共产党被解散和主要领导人被杀害。战前波兰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共产国际的领导人是斯大林。1937年至1938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展大规模肃反运动。在这种形势下,设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以波兰党组织内混入了间谍和特务为由,解散了波兰共产党并处决了波共主要领导人威·库斯特齐瓦、阿·霍斯基、亨·华利斯和伦斯基等人。波兰领导人雅鲁泽尔斯基在提及此事时说:“不能忘记,在大战前夕,波兰共产党人处于特别困难的条件下,波兰共产党在1938年被共产国际以莫须有的、挑衅性的指责解散,波兰共产党的干部被大规模地杀害。”直到1942年1月,被解散的波兰共产党才重新组建,改名为波兰工人党。1948年12月15日波兰工人党和社会党合并为波兰统一工人党。195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机关报《人民论坛报》特刊号在第一版刊登了上述四位波兰共产党人的大幅照片,指出:“这些人都是无可指责的革命者,是波兰工人阶级的先烈。”1956年,苏联、保加利亚、意大利、芬兰和波兰党的代表组成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审查了解散波共的问题,并于2月18日发表了一份公报,指出:1938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出的关于解散波兰共产党的决议,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指控上,即关于党的领导队伍中渗透了阶级敌人的代理人。在对这个问题的所有材料审查以后,委员会作出结论:解散波兰共产党是没有根据的。(2)苏联出兵波兰。9月17日凌晨,苏军两个方面军约60万人进入波兰东部,越过寇松线,占领比亚威斯托克地区,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居民1300万人,苏军还俘虏了大批波兰官兵。在双方签订《德苏边界友好条约》后,莫洛托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竟称波兰国家是《凡尔赛和约》的畸形儿。而事实上波兰早在公元10世纪就形成了封建国家。到16世纪,波兰己成为东欧强国之一,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波兰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其中沙俄夺取的土地面积最大,约占原波兰领土的62%,共46万平方公里。“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2年,1918年8月29日,根据列宁的建议,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宣布废除沙皇政府与普鲁士、奥地利签订的关于瓜分波兰的一切条约,同时承认波兰人民享有独立和统一的不可否认的权利。在这之前,1918年6月28日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确认了波兰的独立,苏维埃俄国没有参加《凡尔赛和约》。波兰人民经过120多年的百折不挠的英勇斗争,终于使自己的祖国重新获得独立。已故波兰领导人哥穆尔卡曾说过:“历史铭刻在波兰民族心理上的独特之处,是对国家独立和主权特有的敏感。这种敏感是由于波兰的被分割、波兰民族长期遭受奴役而形成的。”波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莫洛托夫的讲话自然刺伤了波兰民族的自尊心。(3)卡廷屠杀事件。1939年9月17日,苏联出兵波兰东部时,俘虏了大批波兰官兵,其中大约有4500名于1940年春在莫斯科西南的斯摩棱斯克卡廷森林里被杀害,苏联一直不承认是它干的。直至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推行“改革与新思维”后才公开承认说,对卡廷森林屠杀大批波兰军官事件负有责任的不是德国人,而是俄国人。在这之后,波兰、苏联两国正在着手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痛苦的问题,弥合伤痕。不久以后,波兰公开宣布卡廷事件系苏联所为。接着苏联报刊也公开否定当年莫洛托夫对波兰的提法,这就为解决波苏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了条件。此外苏联还首次同意让波兰在波苏敏感地区的乌克兰利沃夫市设立领事馆,以照料波兰公民的利益。波兰通讯社报道说,这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并改善波苏两国的关系。

四、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1939年9月17日,正当德军占领大半个波兰的时候,苏联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理由,下令苏军向波兰东部进军,不仅进入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而且越过寇松线。接着,苏德两国于9月28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一个边界条约,确定了苏德两国“最后的边界”。10月初,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各自成立了人民会议选举委员会。10月27日,西乌克兰人民会议在利沃夫发表“要求加入苏联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宣言”。10月29日,西白俄罗斯人民会议在比亚威斯托克发表“关于建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宣言”。10月3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在莫斯科召开第五次非常会议,审查了上述宣言,并于11月1日和10月2日通过决议,将拥有20万平方公里面积、人口1300万的这两个地区分别并入苏联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

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是苏联谋求建立的东方战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936年6月,这三个国家已分别同德国订立了互助条约。9月、10月间,它们又接受苏联的要求,于1939年9月28日、10月5日和10月10日,分别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签订互助条约,规定双方互相给予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并允许苏联在这三个国家内建立海军基地、飞机场和驻扎一定数量的苏军。1940年6月14日和16日,苏联政府分别向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发出照会,提出改组政府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三国政府勉强接受苏联的要求。苏军于6月17日进驻这些国家。1940年7月14日至15日,爱沙尼亚等三国举行公民投票,选举人民议会,并于7月21日宣布成立三个苏维埃政权,要求加入苏联。苏联第七次最高苏维埃会议于8月3日、8月5日和8月6日批准了三国的要求。新加入苏联的这三个加盟共和国共有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86.5万。

苏联同芬兰的战争,发生在德国侵占波兰和北欧两次战役的间歇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阶段的一个插曲。1939年10月至11月,在苏联政府的要求下,苏联和芬兰就两国的边界问题进行谈判。苏联建议把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芬兰边界向北推移20至30公里,苏联以卡累利阿东部两倍于此的领土作为交换。此外,还要求芬兰将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给苏联,为期30年,并允许苏联在该地区修筑海军基地,驻军5000人。芬兰政府拒绝了这一建议。11月28日,苏联宣布废除1932年签订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并召回外交人员,随后就爆发了苏芬战争。

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由于对芬军的抵抗能力以及对地形、天候、交通等困难条件估计不足,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较差,因而在开始阶段进攻并不顺利,苏军受挫后加强了作战准备。1940年1月7日组建了西北方面军,由铁木辛哥指挥,于2月11日集中第7集团军和新编的第13集团军向维堡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经过3天激战,突破了芬军曼纳林防线的主要防御地带。到3月12日,曼纳林防线实际上已被突破。苏军歼灭了芬军的基本兵力,攻占了维堡的大部分地区,芬兰败局已定,便向苏联求和。1940年3月12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和芬兰部长会议主席赖提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苏芬和平条约》上签字。根据和约划定的新国界线,苏联获得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和维堡城、维堡湾及其岛屿、拉多加湖西北岸、芬兰湾中的一些岛屿以及其他一些领土。尔后苏联政府便将这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入苏联卡累利阿共和国,此外芬兰还以30年为期将汉科半岛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

苏联东方战线的最南端是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历史上,比萨拉比亚隶属过俄国也隶属过罗马尼亚。1940年6月26日,苏联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西部边界安全为理由,照会罗马尼亚政府,指出罗马尼亚于1918年利用苏联战后虚弱,将苏联领土的一部分比萨拉比亚强行夺取。现在国际局势要求迅速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苏联政府建议将比萨拉比亚归还苏联,将北布科维纳移交给苏联。罗马尼亚政府对此深为不满,于6月27日复照苏联政府,委婉拒绝了苏方的要求。苏联当即以罗马尼亚政府复照词言不确定为理由,向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罗马尼亚在4日之内从上述地区撤清军队,罗马尼亚政府最后表示同意。6月28日,苏联机械化部队开入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这两个地区的面积为5.1万平方公里,人口为400万。1940年8月2日,苏联第七次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决议,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分别并入苏联摩尔达维亚和乌克兰加盟共和国。

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苏联通过上述行动,把西部边界向西北、西方和西南推进了150至300公里,总面积达46.5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300万。

第二章 德国闪击荷、比、卢、法

一、北欧和西欧的沦亡

德国战败波兰后,为了欺骗世界舆论,在国内开展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所谓和平运动。希特勒滔滔不绝的演说,电台、报刊上的大块文章,都表示只要英法承认德国吞并波兰,德国就会保证维持欧洲其余部分的现状并和英法等国实现体面的和平。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也立即出来帮腔,支持德国的所谓和平建议,要求英法承认既成事实。希特勒一面高喊和平,一面加紧对西线的进攻准备。至1939年11月中旬,德国已将两个集团军群的领率机关、5个集团军的指挥机关和47个师(其中包括9个坦克师和4个摩托化师),从波兰和德国中部调至德国西部边境。为了保障进攻西欧的北翼安全,希特勒决定先占领丹麦和挪威。

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扼海上交通要冲。挪威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半部,北临巴伦支海,西临大西洋,南濒北海,战略地位很重要。德国一旦占领这两个国家,就可以限制英国舰队在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的行动,粉碎英法的经济封锁,保障瑞典的铁矿砂安全运到德国(德国每年消耗1500万吨铁矿砂,其中1100万吨大部要取道挪威从瑞典进口),同时还可以作为西侵英法、东攻苏联的基地。此外挪威国民大会党的头目吉斯林,早就想把挪威和德国联结成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共同体,这正中希特勒的下怀,他也想建立一个大德意志联邦。于是,德国便决定侵占这两个国家。

德国入侵丹麦、挪威的作战计划,代号是“威塞尔演习”。这一入侵计划的要点是:以陆军采取欺诈突袭的手段,越过丹德边界占领丹麦,同时以登陆兵和空降兵夺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机场,尔后向内地发动进攻,占领挪威全境;以航空兵对付英法海军,避免大规模海上交战。希特勒任命法根霍斯特为远征军总司令,并于1940年4月2日正式下达指令,规定威塞尔演习开始的时间为4月9日。

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7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旅以及若干个独立坦克营、摩托化营,共14万人,计划以2个师和1个旅进攻丹麦,其余兵力用于夺取挪威。第5航空队(1300架飞机)和海军(234艘舰艇)负责支援和保障地面部队的行动。

丹麦是一个小国,土地面积只有4.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兵力微薄,全国陆军仅有2个师,海军舰艇只有2万吨。丹麦在1935年曾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认为加强战备反会引起德国猜疑,因而未作战争准备。

挪威土地面积为3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全国只有人数不足的6个步兵师、1.5万人,飞机190架,超龄舰艇64艘。挪威军队的作战计划是建立在英法派遣远征军的基础上。计划规定:挪军和英法的远征军的主力在南部展开,西海岸由英法军队掩护。挪军预定在4月7日开始动员和集中展开,并于10日前准备好港口,供英法军队第一梯队登陆之用。

英国政府认为丹麦、挪威处于英国的东北侧,一旦落入德军手中,将对英国造成严重威胁,因而战前曾拟就行动计划,代号为韦尔佛德雷战役。该计划规定陆军应于4月8日在纳尔维克、卑尔根、特隆赫姆、斯塔万格等沿海港口登陆,并在挪威海域进行布雷。但在实际上,英国海军已于4月5日在那里布下了第一枚水雷,7日英国远征军开始登船。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以防止英法入侵,保卫丹麦、挪威中立为名,发动了侵略战争。德军的一支装甲部队越过了丹麦日德兰半岛的防线,在首都哥本哈根和各战略要地投下了伞兵,登陆部队在主要港口登陆。年已70岁的丹麦国王克利西尔接到德国的最后通牒后,急忙召开内阁会议,宣布接受德国的最后通牒,并命令已打了几枪的卫队放下武器。当日上午8时,丹麦人在无线电广播中听到丹麦已接受德国保护的惊人消息时,都感到莫名其妙而不知所措。就这样,德国只用了4个小时便占领了丹麦。

在进攻丹麦的同时,德军登陆兵和空降兵在挪威沿岸的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松、斯塔万格、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北部进行空降和登陆。9日凌晨,德军登陆兵从奥斯陆湾登陆,空降兵从奥斯陆附近的机场向市区突进,在吉斯林分子的配合下,于日暮前占领了首都奥斯陆,其余各主要港口也先后被德军占领。接着。德军全线向挪威内陆发起进攻,迫使挪军退出沿海地区。到4月14日,德军已从奥斯陆推进到挪威和瑞典的边境。这时,挪威军队已经动员,进行了顽强抵抗。

英法军队由于决心不果敢,行动迟缓,直到4月14日和16日才开始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和中部纳姆索斯登陆。在中部登陆的联军于4月19日向特隆赫姆发动进攻,因为没有掌握制空权,部队及交通运输线遭到空中袭击,大量船只被击毁,物资供应中断,进攻失败,德军尾追,于5月1日夺取重要铁路枢纽当博斯。英法联军深恐被歼,便在4月30日和5月1日,从原登陆点撤出。在挪威北部登陆的盟军,曾于5月28日攻占了纳尔维克,但由于当时西欧战场英法军队已遭惨败,便于6月8日从挪威撤出。6月10日,德军便占领了挪威全境。在德军刺刀的保护下吉斯林组成了卖国政府。吉斯林的名字也就成了内奸、卖国贼的同义词。在挪威的军事行动中,德军共伤亡5700人,损失驱逐舰10艘、巡洋舰3艘,2艘主力舰被击坏;英法和挪威的军队共伤亡5296人,英国损失航母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法国损失驱逐舰1艘。

挪威战役,是德军陆海空三军进行的第一次联合行动。德军投入的兵力不多,且海上不占优势,因而更重视伪装和欺骗。德军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的船只,航行时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并利用雾天的掩护,顺利地避开了英国海军的监视。登陆兵和空降兵同时登陆和着陆,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迅速攻占了对方的港口和机场,航空兵对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此外,德国还利用吉斯林分子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作为德军的第五纵队。吉斯林分子占领电台,颁发假命令,指令各要塞和舰艇投降,为德军的入侵和迅速取胜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的前夕,英法拥有800艘舰艇,但都停泊在本国的基地内按兵不动。战争爆发后。英法当局举棋不定,直到4月14日才派兵在挪威登陆,已为时太晚。英法军队在作战中又缺乏统一指挥,且不协调,各行其是,终于无法挽回败局。

希特勒认为进攻西欧将决定未来1千年日耳曼民族的命运。波兰灭亡后,德国就开始策划对西欧的进攻。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为此下达了第6号指令,接着陆军司令部拟制了行动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这个作战计划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通过比利时的中部向法国首都巴黎实施主要突击。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西线作战计划的德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该计划后落入英法手中。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认为,如果再执行这一计划,势难达成战略突然性。他不顾陆军总参谋长哈尔特等高级将领的反对,建议改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对此,希特勒大加赞许。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了一道指令,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意见。经过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主要进攻方向将通过阿登山区,首先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北部,尔后再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巴黎;在马其诺防线正面,则以佯动进行牵制,待主力攻占巴黎绕至该防线侧背时,再进行前后夹击,围歼该地法军。

德国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后,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已经成熟。到1940年5月初,德军已在从北海到瑞士一线集中和展开了136个师(内10个坦克师,6个摩托化师),坦克3000多辆,飞机4500架。其具体部署如下:

B集团军群由博克上将指挥,辖第6、18集团军,共28个师(内3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集结在战线北翼荷比国境线到亚琛地区,其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上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然后作为德军的右翼向法国推进。

A集团军群担任主攻,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辖第4、12、16集团军,共44个师(内7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由第3航空队支援,配置在亚琛到摩泽尔河一线,其任务是经由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海岸总方向实施突击,割裂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队。

C集团军群,由莱布上将指挥,辖第1、7集团军,共17个师(内1个摩托化师),配置在马其诺防线正面,其任务是进行佯动,牵制马其诺防线上的法军。

德军的预备队共有47个师(内1个摩托化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其中20个师为各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其余27个师为总预备队。

法国统治集团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可能会继续进攻苏联,即使要进攻法国,也要在四、五年以后。英国则指望地面作战由其盟国承担,自己只以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来消耗德国人赖以进行战争的经济潜力。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自认为只要严守中立,就可避免卷入战争。因此,这些国家战前均无充分准备。盟军的作战计划直到1940年3月12日才最后确定下来。在法军总参谋长、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主持下所制定的作战方案,代号为“D”计划,规定,如德国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以2个法国集团军和1个英国集团军的兵力向比利时机动,在比利时集团军的掩护下,将德军阻止在代尔河一线;如德军向马其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以1个集团军群依托工事进行坚守防御,并以另一个集团军群为第二梯队进行增援;海上封锁德国的任务,由英国海军担任。荷比卢法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内3个坦克师,3个摩托化师,5个骑兵师),3000余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荷兰的10个师、比利时的22个师,都配置在本国东部国境线上。

德军进攻西欧诸国的军事行动可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年5月10日—7月4日)。德军突破盟军的防御,围歼盟军的北方集团,占领了荷比卢荷法国北部,前出到加莱海峡沿岸。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在荷兰海岸至马其诺防线展开了全线进攻。首先以3000多架飞机袭击了荷、比、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一举摧毁了几百架飞机。与此同时,德军B集团军群向荷比北部展开了进攻,空降兵在其后方着陆,夺取了对方的机场、桥梁、渡口和防御支撑点。在荷兰,德军的航空兵于10日零时30分进行大规模的轰炸,海牙兵营因未及时发出空袭警报,约800名士兵大部被炸死在床上。同时,德军以1个坦克师的兵力对荷兰东部发起进攻,并以空降兵袭击海牙、鹿特丹等政治经济中心。在前方和后方同时遭受袭击的情况下,荷兰顿时陷入混乱和惊恐之中。德军的坦克部队乘隙突入,于5月13日,与在鹿特丹的空降兵会合。法军第7集团军前往支援时,荷军已开始全线退却。女王威廉明娜及其大臣见败局已定,便乘驱逐舰逃往英国。临行前授权荷军总司令温克尔曼将军“在他认为适当的时机即宣布投降”。5月14日,德军攻占了鹿特丹。5月15日,荷兰投降。在比利时,德军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于5月14日就攻占了列日防线上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此处控制着马斯河和艾伯特运河的要点,其工事比马其诺防线的工事更为坚固,担任防守的兵力约有1200人。10日凌晨4时,由一名上士指挥的80名德军,乘滑翔机,降落在工事的顶部,以爆炸物和火焰喷射器攻打炮塔和碉堡,在地面部队的支援下,仅以30个小时就攻占了当时被认为“欧洲最难攻克的工事”。德军遂渡过了马斯河,在克服了英法军队的抵抗后,于5月17日占领了比利时王国首都布鲁塞尔。

德国A集团军群,于5月10日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实施主要突击。只有30万人口的卢森堡不战而降。5月14日,德军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编成的第一梯队通过阿登地区后,在法军第2、9集团军接合部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并重创了英法盟军。5月16日,接任英国首相只有一周的丘吉尔急忙飞往巴黎商讨对策。当他询问法军总司令甘末林战略预备队在哪里时,这位盟军总司令耸了耸肩回答道:“没有。”德军占领色当后,以每昼夜20—40公里的速度向西挺进。5月20日,占领阿布维尔,其坦克部队的基本兵力转师北上,从后方突击在比利时的盟军。5月21日,德军的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并以荷兰、比利时两国作为空军和潜艇基地,封锁了加莱海峡,阻止英军的增援。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5月23日,布伦陷落。27日,加莱被占,盟军在海边陷入重围。5月28日,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眼看盟军已无力支援其继续抵抗,便下令比利时军队投降。

仅有万人居民的敦刻尔克连遭轰炸,眼看数十万英法部队将束手就擒。美国驻英大使肯尼迪向华盛顿报告说:“只有奇迹才能拯救英国远征军免于全军覆没。”可是奇迹终于发生了。正当盟军危在旦夕时,希特勒却于5月24日突然下令坦克部队停止追击。这为盟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5月26日18时57分,英国海军开始执行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发电机”计划。8500艘各种类型的大小船只,从巡洋舰到小帆船,涌向敦刻尔克海岸。自5月26日到6月4日,盟军在空军的掩护下,从敦刻尔克地区向英国撤退了33.8万人,其中英军22万人,法军8万多人,其余的为少数比军。盟军撤退时武器装备丧失殆尽。英军共丢弃2400门火炮,700辆坦克,8000挺机枪。接运盟军撤退的舰船损失很大,英军损失226艘,法军损失17艘。在此期间,还有302架飞机被击毁。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俘虏法军4万余人。盟军虽然遭到重大损失,但总算保存了有生力量,其中绝大部分后来成了进行反攻的基本力量。这就是西方称之为战争史上一大奇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据西方评论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希特勒想保存坦克部队的实力,以便迅速南下击败法国,进而迫使英国言和。空军总司令戈林也向希特勒保证,他的空军完全能够消灭拥挤在敦刻尔克滩头的盟军,所以希特勒把歼灭敦刻尔克盟军的任务交给了德国空军。

但是战后查明,数十万英法军队所以能从敦刻尔克撤往英国,完全是由于希特勒亲自下令德军坦克师停止进军3天,故意放跑了英军的缘故。就在5月24日早晨这个关键时刻,希特勒来到夏尔维尔巡视龙德施泰特司令部,下令坦克师停驻原地3天。德军指挥官们认为这道命令极为荒唐,纷纷连球炮似地向上级抗议和质问,得到的答复是:元首亲自下的命令,不得违抗。5月26日,坦克师刚要重新投入战斗时,又受命去执行其他任务。同时希特勒也不让纳粹空军发挥最大威力。希特勒的命令拯救了几十万英法军队。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希特勒认为首先想同英国媾和。他认为当时让英军撤走在政治上是适宜的,这样就便于同英国政府进行谈判。他认为当时法国中部和南部尚有66个法国师,1940年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法国最后一击,使之退出战争,随后调头对付苏联。他认为敦刻尔克并不能决定大战的最后结局。

龙德施泰特司令部的作战人员布鲁门特里特,战后描述希特勒当时巡视司令部时的神态说:“希特勒情绪极好,他承认这次战局是一次明显的奇迹,他对我们发表了战争将在六个星期内结束的看法。他希望同法国缔结一项合理的和约,以便同英国容易取得协议。接着,希特勒出乎意外地用赞许的口吻谈到英国,说英国有必要存在下去,英国给世界带来了文明。他耸耸肩膀说,英国建成帝国往往使用残暴手段,但是刨木头总得飞出火花来。他把英帝国比拟为天主教,说它们都是世界的要素。他甚至表示要派部队支援英国,只要英国肯卷入任何地方的任何纠纷。最后希特勒说,他的目的是要在英国认为可以保住体面的基础上媾和。”

希特勒早年在《我的奋斗》一书中,也表示了对英国有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他为了博得英国的好感,易于同英国媾和,在敦刻尔克故意放走了英国远征军绝不是偶然的。

第二阶段(1940年6月5日—6月22日)德军进攻法国内地,占领巴黎,并迫使法国政府投降。

正当德军席卷法国北部时,法国雷诺内阁进行了部分改组,贝当任副总理,魏刚接替甘末林任总司令。魏刚上台后,即在法国北部松姆河和埃纳河一带仓促构筑一条魏刚防线,由第10、7、6集团军防守,企图阻止德军南下。这时,法军统帅部仍未将马其诺防线上毫无作为的兵力调来增强防御部署。

德军占领法国北部后,为了不让在5月底退至松姆河、瓦兹河、埃纳河一线的法军设防固守,便立即准备向巴黎和法国内地发起进攻,其计划是:首先以A和B两个集团军群的兵力实施强大突击,突破魏刚防线,占领法国首都巴黎,前出到马其诺防线的后方,然后再配合部署在马其诺防线正面的C集团军群攻占马其诺防线,围歼该处法军,迅速结束战争。

6月3日—6月5日,德军先以大量航空兵袭击法国各个机场和重要目标,摧毁法军飞机达900架,夺取了制空权。接着,于5日拂晓,在180公里正面上,分两路发起进攻。B集团军群自阿布维尔—亚眠一线实施突击,由于法军的抵抗,每昼夜进攻的速度仅为5—7公里。德军于9日投入战略预备队22个师,于13日突破法军防线,并渡过塞纳河向南发展进攻,A集团军群在瓦兹河—埃纳河之间突破法军防线,于12日到达巴黎东北的马恩河后继续向南和东南发展进攻,两路德军从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迂回巴黎,并前出到马其诺防线的后方。6月10日,意大利乘机对法宣战,意大利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法国境内。6月11日,法国政府迁至图尔,12日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德军遂于6月14日未经战斗进占巴黎,艾菲尔铁塔上升起了法西斯德国的万字旗。

6月14日,当南下的德军已前出到马其诺防线侧背时,德军C集团军群在50公里宽正面上向马其诺防线发起进攻,主要突击方向选在马其诺防线的最薄弱处——洛林和阿尔萨斯筑垒地域的结合部。法军腹背受敌,马其诺防线很快被突破。6月17日,德军进至德法边境莱茵河畔,攻占了斯特拉斯堡,近50万法军被围困,除小部分逃至瑞士外,全部被歼。

6月16日,雷诺辞职,投降派贝当接任总理,法国政府迁往波尔多。84岁的贝当,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英雄,在上台后第三天,就通过西班牙大使向德国要求停战。6月22日下午6时50分,在法国东北部康边森林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签署投降书的同一节车厢内,法国全权代表亨茨将军和德国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过了两天,即在6月24日19时35分,法国—意大利停战协定在罗马签字。战事遂告结束。据德军宣布,法军亡6万余人,伤30余万人,被俘150万至200万人,德军共伤亡14.6万多人。

法国政府全部投降后,于7月1日迁都维希,史称维希政府。法国灭亡后,在法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法国爱国者纷纷起来反对占领者和卖国贼,坚持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复兴而斗争。原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于6月17日流亡英国后,在伦敦发起自由法国运动,进行反抗法西斯的斗争,为法国的解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法国败亡的原因分析

法国当时被称为欧洲最大的陆军强国,为何在短短的6个星期内就灭亡了呢?主要原因是:(一)政治上

首先,这是法国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绥靖主义政策和卖国投降政策的结果。这个政府害怕人民、害怕革命甚于害怕希特勒,不敢发动人民抵抗侵略。正如斯大林所指出:“法国执政者曾被革命怪影所吓倒,惊慌失措地把自己的祖国葬送到希特勒的铁蹄之下。”其次,法国统治阶级上层贪污腐化,荒淫堕落,他们关心的是股票的涨落而不是战争的胜负。政府软弱无能,投降派在政府中占了上风,甚至像达拉第、贝当、魏刚、赖伐尔之流的投降派卖国贼,长期在政府中担任军政要职。戴高乐回忆1940年3月当时政府情况时说:“那几天使我充分看到政府腐败到了什么程度,在各党派、各报纸、各行政机构和各工会内部,都有有势力的团体公开赞成停止战争的意见。”以致使法国的战备不足,士气不高,仓促应战。在形势危急的关键时刻,投降派完全控制了军政领导权。再次,法国的军阀官僚机构腐朽僵化,军事指挥上墨守成规,保守落后,对现代化战争缺乏思想认识,没有认真研究。在战略上消极防御,被动挨打。统帅部的这种消极腐朽作用,严重影响了整个军队的士气。(二)军事上(1)战备不足。法国统治集团战前执行绥靖政策,因而没有做好抗击希特勒侵略的准备。法国国内和平主义思想严重,普遍存在着一种厌战畏战情绪,贪恋和平生活,从思想上解除了武装。法国人还自恃马其诺防线坚不可摧,有一种盲目的安全感,对战争准备采取慢慢来的态度。1928年提出的国家动员法案,拖到1938年才通过,丧失了大量动员准备时间。国防费用由于国家经济的萧条而常常得不到满足。甘末林、魏刚虽然主张军队现代化,但怕引起政客们的反对而不敢力争。国防工厂又因为武器生产长期不定型而无所事事,有些熟练工人竟改行当了杂工。因此,法军的武器装备得不到更新,部队的坦克大部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旧时轻型坦克,新式飞机就更少了,甚至连军官们的手枪也很缺乏。直到1940年6月6日,法国才开始到意大利订购手枪。法国的军队缺额严重,战争爆发前,东北前线的60个步兵师中只有31个师满员。部队缺乏训练,作风松弛。在“奇怪的战争”中,法军军官考虑的不是作战,而是如何公平合理地安排休假,以及组织舞会、音乐会和球类比赛。(2)军事思想落后,不能适应闪击战的新特点。法军领导无视科学技术发展给作战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德军对波兰进行闪击战的新特点,陶醉于曾经为他们造成光荣的错误观点。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指出:“法国的坦克并不比德国的少,但它们被分散在各个地段上投入战斗,也分散地一个个地被消灭。”总之,法军的战争指导,远远落后于战争的实际,这是法国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的军事评论家哈特在其所著《战略论》一书中指出:“法军的主要弱点,不在他们的数量方面,也不在装备的素质方面,而是在他们的理论方面,他们的思想远不如对方那样的进步,根本没有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圈子。在历史上这样的例证是太多了,胜利者每每产生保守的思想,结果遂成为下一次战争中的失败者。”(三)对德军主要突击方向判断错误,作战指挥严重失误

法军最高统帅部认为,马其诺防线工事坚固并驻有重兵,德军如在这里实施正面进攻,必将付出巨大代价;马其诺防线北端连接卢森堡的阿登地区,地形复杂,不便于大量使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德军的主力不可能由此突入,德军最大可能仍将采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里芬”计划,从比利时中部实施主要突击,没有想到德军最高统帅部采纳曼斯泰因计划后改为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因而也没有根据改变了的情况修改自己的作战计划。英法联军的主力仍配置在隆维以北,沿法比边境展开待机。在阿登地区只有少量部队进行防守。当德军以B集团军群的兵力向比利时进攻时,法军最高统帅部便以为德军果真要通过比利时中部向法国实施主要突击,急忙将配置在色当至敦刻尔克一带的3个集团军和9个英国师北调比利时,企图在比军的后方建立防线,把主要战场设在比利时境内。法军最高统帅部这一调动,完全适应了德军的需要,造成了严重的恶果。第一,北调比利时的英法联军,经过长途行军,仓促进入比利时国境内,在地形生疏又无良好工事作依托的条件下与德军交战,结果迅速被击败;第二,由于大量军队北调,法国境内兵力大为削弱,反为德军尔后向法国境内长驱直入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正当法军忙于北调,将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比利时中部时,德军主力A集团军群出其不意地向阿登地区实施主要突击,突破防御后迅速向加莱海峡挺进,使盟军处于被割裂的状态,从而铸成了法国难以挽救的败局。

三、丘吉尔战时内阁的组成

丘吉尔组织的战时联合政府,执行了坚持抗德的政策。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就任首相的第一天,在下院宣布反对德国侵略、同德国对抗到底的政策,表明了他对英国的忠诚和争取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心。他说:“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我们的政策是用上帝所给予人类罪恶史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我们的目的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英国充分估计到法国形势的严重,自从德军穿过阿登山脉插入法国本土后,它就在准备应付最坏的情况。因此,英国空军首先考虑的不是支援法国作战,而是确保英国本土的空防。英国海军则在筹划集中舰只,以便必要时紧急从海峡对岸撤回数量可观的军队。敦刻尔克撤退后,英国曾竭尽全力阻止法国投降。6月11日,丘吉尔亲自飞往图尔给法国打气,要求法国抛弃单独媾和的设想,明确宣布英国将把战争继续下去。16日,丘吉尔提出建立英法联邦继续同德国作战的建议。其中规定:合并两国议会,两国人民享有共同国籍,战争时期成立联合战时内阁,英国统辖两国军队,管理和使用两国资源。丘吉尔的建议当即遭到法国内阁的反对,后者宁愿向德国投降,也不愿意使法国实际成为英国的自治领。英国最后表示必须立即把法国舰队开往英国港口,他才能同意法国单独媾和。后来,在德国和法国停战当天,丘吉尔发表演说提到:法国舰队的命运对于英国和英帝国安全的影响即使不是决定性的,也是极其严重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