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健康发展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16:47:19

点击下载

作者:曲峰庚,董宇鸿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镇化健康发展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

城镇化健康发展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试读:

前言

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战略,城镇化是我国转型发展的汇聚点与着力点。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以城镇化为载体,在城镇这个平台上统筹解决。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最大潜力和持续动力,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影响当今世界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镇化,二是美国的高科技。中国政府发展规划提出,实现小康社会,到2030年城镇化率由当前的50%提升到75%,按这个比率计算,会有3亿农业人口进入城镇。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实施这一宏伟规划相当于中国15年内的基本建设满足一个美国人口的规模的需求,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但是就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趋势来看,这一刚性需求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要满足人们对物质的刚性需求,我们必须寻求一条新的发展思路,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可持续发展,因此协同创新成为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思路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标志。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城镇化确定为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必须以产业为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的合理分布,强化城镇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城市资源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按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做好城镇间产业分工与协作,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生产要素集聚,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区域性品牌;加强城镇大企业、大项目建设,提升企业规模竞争力。

城镇化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且在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节能、节地、生态环保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城镇化应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在城镇建设中,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城镇化是“以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按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本书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城镇化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深知城镇化发展的复杂性。本书写作过程中,吸收了有关学者的研究理念与成果,以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结合城镇化发展具体社会实践,通过学习不少地区的先进经验与具体做法,作者认为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协同推进,要按照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要求,在体制机制、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的同时,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优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智慧城镇”建设,拓展和有效利用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城市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广绿色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第一章导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每年有1500万人口进入城市。到2025年,中国会有近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城市社会。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急需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城市发展日益受到土地、空间、能源和清洁水等资源短缺的约束,城市人口膨胀、环境保护等问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我国必将逐步丧失竞争优势,资本会向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转移。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技术是有效解决上述城市面临问题的关键手段,它以信息、知识和脑力资源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从而跨越式地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形态,使整个城市像一个有智慧的人那样,具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认知、学习、成长、创新、决策、调控能力和行为意识,使绝大多数市民都能享受到城市的服务和应用。第一节 写作动因

本书写作的动因,一是出于对农村发展无限的眷恋。“50后”历经了共和国的发展历程,是在迷茫中上下求索,力求改变生存与发展环境,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代,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试验与实践的一代。这代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二是大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协同创新的热衷。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大学生,有着与众不同的成长背景,使得求索的思维与渴望的学习机会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种人们难以想象的历史使命感。三是有幸在从事政府工作的7年时间里,正是城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直接参与了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有着实践历练与深深的体会,在城镇化发展进程的研究与实践中获得了较多的积淀。四是长期从事城镇化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较为系统地理解与掌握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理论资料与实证案例。基于情感、学识、经历与研究积淀的集成,奠定了本书的孕育过程,旨在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新思维,为参与城镇化研究与实践的同路人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一 对农村发展的眷恋

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成长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随着共和国成长,我们不断成熟。同时,共和国的每一个变迁在我们心中留下一个个深深的烙印,而且挥之不去。我们这代人刚刚出生,就赶上50年代轰轰烈烈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大跃进”时代,大炼钢铁,大兴水利,我们的父母,扔下怀中的幼子投入当时“大跃进”的洪流之中,可怜我们这一代失去了儿时父母应有的关爱。父母长期远在水利工程工地,我们五六岁就学会去公社食堂打饭,这使我们幼小的心灵失去了依靠,不得不为生存下来而展现动物的本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58年兴起“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当我们正长身体时,正好赶上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的人就连最基本的生命都维持做了,开始吃野菜、吃树皮维持生命。这时我们正是学龄前儿童,如何生存下去难以想象,还是比较幸运,没有饿死,在生死线上挣扎过来了。

随着生活的好转,我们顺利的读完小学,该读中学的时候,又赶上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整个中学阶段都是在这段动乱的岁月中度过的。看到现在的中学生的生活,回想起我们那一代的中学时代,感慨万千。学校都在停课闹革命,学生都跟着起哄,无学可上,荒废时光。当时我们为了满足求知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阅读在“破四旧”焚烧的旧书堆中偷偷藏下来的各种各样的旧书,打发求学阶段无书可读的时光。60年代末期,百万青年开始“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们高中毕业后只能回乡务农,1973年开始实行推荐工农兵上大学,当时的“造反派”、干部子女和下乡知青都难以解决,我们上大学、进城当工人根本无望,就是当个社办企业临时工,都根本轮不着我们。由于长期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我们当代青年都有在农村改天换地的理念,“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高中毕业后,直接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从生产队记工员开始做起,生产队会计、队办企业负责人、生产队长、民办教师等,经历了农村基层的各种工作,把人生最精华的时光献给了生我养我的土地。

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人都是赶上了“末班车”才跨进大学的门槛。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才使他们如沐春雨,焕发青春,正是这不平凡的经历,使得这一代人有很高的素质,很多人都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走上了领导岗位。二 大学学习为研究协同理论奠定了基础

大学4年,学习自动控制专业,对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有过系统的学习和理解,这些基础理论对我日后的工作与研究产生了一定的支配作用,成为思维活动的理论基础。

最优控制理论是研究和解决从一切可能的控制方案中寻找最优解的一门学科。它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主要是由贝尔曼提出的动态规划和庞特里亚金等人提出的最大值原理。这方面的先期工作应该追溯到维纳等人奠基的控制论。1948年维纳发表了题为《控制论——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的论文,第一次科学的提出了信息、反馈和控制的概念,为最优控制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钱学森1954年所著的《工程控制论》直接促进了最优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形成。

最优控制理论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对一个受控的动力学系统或运动过程,从一类允许的控制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优的控制方案,使系统的运动在由某个初始状态转移到指定目标状态的同时,其性能指标值为最优。这类问题广泛存在于技术领域或社会问题中。

最优控制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主要实质是,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控制规律或控制策略,使得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指标(目标函数)下具有最优值。最优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有动态规划、最大值理论和变分法。

为了解决最优控制问题,必须建立描述受控运动过程的运动方程,给出控制变量的允许取值范围,指定运动过程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并且规定一个评价运动过程品质优劣的性能指标。通常,性能指标的好坏取决于所选择的控制函数和相应的运动状态。系统的运动状态受到运动方程的约束,而控制函数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选取。因此,从数学上看,确定最优控制问题可以表述为:在运动方程和允许控制范围的约束下,对以控制函数和运动状态为变量的性能指标函数(称为“泛函”)求取极值(极大值或极小值)。解决最优控制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古典变分法、极大值原理和动态规划。

最优化技术。最优控制的实现离不开最优化技术,最优化技术是研究和解决最优化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和解决如何从一切可能的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也就是说,最优化技术是研究和解决如何将最优化问题表示为数学模型以及如何根据数学模型尽快求出其最优解这两大问题。

所谓最优化问题,就是寻找一个最优控制方案或最优控制规律,使系统能最优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后,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求解方法解决寻优问题。

模糊优化方法与普通优化方法的要求相同,仍然是寻求一个控制方案(即一组设计变量),满足给定的约束条件,并使目标函数为最优值,区别仅在于其中包含有模糊因素。普通优化可以归结为求解一个普通数学规划问题。模糊规划则可归结为求解一个模糊数学规划问题。包含控制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但其中控制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可能都是模糊的,也可能某一方面是模糊的而其他方面是清晰的。三 从事城镇化工作经历的实践积累

20世纪90年代以来20年间,参与河南省的及郑州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在政府任职多年,直接参与了城镇化的实际操作与决策过程,对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从理论的科学性、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合理性进行过较为深入的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成效。

郑州市城市化发展研究与实践,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自任职于郑州市中原区政府以后,一直围绕河南省城镇化发展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认为大学发展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城镇化发展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青年学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从学生入学到就业,60%要融入当地,繁衍生息,这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原动力。城镇化应以大学扩建为契机,使得大学扩建与产业相融合,促进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研究建议得到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采纳与实施,并取得了以下效果。

一是在河南率先实施大学城建设,带动了城市新区的快速发展。

郑州高新区前10年建立了16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但是晚上是一片“鬼城”。2000年建议并参与实施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与河南工业大学三所高校进驻中原区,在河南省率先形成河南高校园区,与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同发展,既为高校提供了培养人才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机会,同时也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实验应用提供了平台与市场机会,形成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高校与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同时,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了人力资源和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如今,在校学生已达10多万人,使得高新区由原来的16平方公里扩大到了48平方公里。

二是为郑东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并得以采纳。

郑东新区前期规划只有金融中心、商务中心。依据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资料和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模式,提出郑东新区的发展不仅是商务与金融业务,而且需要人力资源作支撑,城市新区没有常住人口,只是一个交易场所,白天繁荣,晚上寂静,不能称作城市,建议融入一些直接从事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机构,与新区协同发展,会更快、更可行。采纳建议后,规划设计增加了龙子湖校区。现在,龙子湖校区的发展对郑东新区发展空间拓展起到的推进作用显而易见。高校园区带动郑州市服务业及其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促进就业,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上述研究,紧密结合河南省社会发展进程,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正在或已经形成巨大影响力。任职期间列席过郑州市市长办公会,参与决策了郑州城市发展相关问题。2005年获得政府重大经济发展奖。

三是力推郑汴一体化发展。

在城镇化研究中,对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也进行了探索。2008年完成了《郑州-开封统筹协调发展研究》与《关于推进郑汴新区建设研究》的研究建议,建议已被采纳。如开通郑汴快速路、建设城际轻轨、电信同城收费、成立郑汴新区的领导机构等已经实现,也在郑州新区与开封新区得以实施。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应用研究与实践积累一 完成了省市城镇化相关研究报告(一)2002年提出了关于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若干问题的建议

城镇化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城镇基础建设、城镇服务功能建立、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城镇形象的树立和对外吸引力的增强等。在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过程中,区域经济功能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需要引起注意,一是城镇化进程中政府行为占主导地位,市场机制的力量发挥不够;二是偏重于框架的拉大,内涵发展没有及时跟上;三是有些地方的城镇化建设缺少特色,千篇一律,出现争资源争项目现象;四是一些城镇的规模小,功能差,缺乏城镇的集聚效应;五是有些小城镇缺乏支撑产业的条件。这些问题需要决策层引起充分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针对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走以大中城镇带动小城镇发展的城镇网络群道路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分布,一个共同的规律都是中心城镇带动某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中心城镇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中心城镇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影响和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诸多方面的发展,因此,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省、市、县级政府所在的城镇,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作用是其他城镇所不可比拟的。因此,首先发展中心城镇,应是城镇化的战略选择。郑州市是近亿人口大省的省会,而郑州市的人口数不足300万,这对河南这个人口大省来说,影响力显得有些不足。按照能级梯度理论,只有实力强大的城镇,才可能产生强大辐射力。因此,要使河南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强大的辐射中心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城镇化进程

发展城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政府投入的重点取向,但是在当前的经济状况下,我们的财政还是吃饭财政,政府拿不出大量的资金进行城镇基础建设。只有管理创新,借鉴经营城镇的理念,盘活城镇资产,优化城镇资源配置。城镇化与经营城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利用经营城镇的理念,进行城镇化建设营造好以下几个结合。

经营城镇与优化发展环境相结合。城镇化的目的是要建立和完善城镇的基本功能,从而产生城镇集聚效应。城镇功能特征主要表现为:景观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经营城镇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城镇化是以工业化与物流业为支撑的,没有先进的工业和发达的流通业的带动,城镇就难以形成集聚力和规模,也就缺乏发展的动力。因此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产业的配置,培育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经营城镇就是利用市场经营的理念应用市场的机制,不断地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顺应市场发展的方向,提升城镇经济竞争力。

3.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支柱产业,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快慢将充分体现在城镇的竞争能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建设,是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要选择。纵观国内外城镇经济发展进程,无一不是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施招商引资策略,加快经济的外延式扩张,从而扩大经济总量、加快城镇化进程这条重要途径。

4.根据各地的区域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城镇

城镇化发展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依据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等条件,在吸收和借鉴别人的好的经验之后,形成自己的特色。要使城镇具有活力,具有吸引力,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身独有的魅力。郑州市作为省会城镇,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信息中心,具有交通、人才、资金、信息等优势,应以高科技产业、教育产业和物流产业为主要支撑产业,为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洛阳、开封等城镇作为历史名城,应以历史名城的特色发展城镇化,有效的保留和发展历史文化,形成古今相结合的城镇特色,这比抛弃前人创造的成果重新再来更有现实意义;其他城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和资源优势,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城镇特色。

5.建立大学园区,是实施城镇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

我国经济将面临市场经济和高科技产业飞速发展的双重考验,经济体制、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知识结构与人才队伍结构都急需进行调整。城镇化的本质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中,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资本的聚集,高素质人群的相对集中,市场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的增强,节约与效率的提高,科学、教育、人才、信息等社会功能的发达,构成了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不断提高的基础条件。同时,对居民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首先表现在缺乏科技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就缺乏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工作,难以持久地在城镇生存和发展;其次城镇化需要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群体来支撑,缺乏科技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也难以支撑城镇的发展。因此,加快大学园区的建设,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将农村中有志青年吸引到城镇,而且也可以带动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据河南省的现实状况,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尤其重要。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高等教育承担着人力资源开发、改进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使命,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经济相对落后,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在校大学生比例也远低于全国水平,其高等教育水准与河南人口、经济、地域的优势地位极不相符。河南高考学生入学分数远高于发达省市,不仅制约了青年学习机遇,造成了高层次人才的相对短缺,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青年的积极性,造成自卑感。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不仅可以解决河南省考生入学难问题,而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为改善河南形象提供条件。

其二,优先发展高等教育,适度扩大高等学校规模,增加在校生人数,不仅能引起城镇人口的增加,而且必然带动对服务业的需求,拉动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条件,为城镇职工的转岗就业和农业人口的分流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个高校学生可以创造1.5个服务就业岗位。高等学校不仅培养高学历人才,而且将有1/3毕业学生沉积在高校所在地,就业、安家,从事各种经营和创造性工作。

其三,高等学校是人才会集的地方,高素质的人才群体,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观念创新的源泉。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具有高技术技能的人才群体是知识创新的主体,造就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群体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优先条件和重要基础。河南是人口大省,具有人力资源的优势,但人力资源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急需要大力开发。因此,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关系到河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其四,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有利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改进和提高、直接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集约化程度,而且可以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加入WTO,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城镇经济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体经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增加了城镇人力资源素质。

6.以城镇生态思维,发展城镇化

城镇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社会问题,其导致的生态代价是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生物多样性丧失、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从地方到全球,从热带雨林到大气层,生态压力带给人类的最终产品将是毁灭。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如果城镇化不能走出资源掠夺的恶性循环,其所带来的任何所谓“繁荣”和“进步”都经不起推敲,从而变得毫无意义。甚至更进一步,如果城镇发展前途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所谓以生态思维为核心的可持续城镇化就是批判传统的、唯利是图的、线性产业布局的城镇化,而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工程为手段,坚持新的、时间空间上平衡发展的、网络式产业布局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城镇化观。在城镇这种以人口或生产力积聚的系统中,核心是人,发展的动力和阻力也都是人。人参与和主导的复合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系统的有机性、主动性、组织性与作为主体和核心的人的文化关联性。

基于生态原理的生态控制论不同于传统控制论,而强调主观对于客观的调理,强调方案的可操作性,即合理:符合一般的自然规律;合法:符合当时当地的法令;合情:符合人们的行为观念和习俗;合意:符合系统决策者及所有系统利益相关者(包括当代和后代)的意向。由物到人,着眼于人的动力学机制、生态效应、社会需求、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以及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将整体论与还原论、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性与悟性、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纵向的链式调控与横向的网状调控、内部竞争潜力与系统共生能力相协调和结合。(二)2010年完成了河南省政府重点招标项目《推进郑汴新区建设》

本书鉴于2009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把郑汴新区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在区域内率先实现规划统筹、交通一体、产业链接、社会公共资源共享、生态和环境保护合作,逐步建设成为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一体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城区、综合改革核心实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服务的区域服务中心的目标,就推进郑汴新区建设,参照国内外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对策研究,提出了推进郑汴新区建设的若干建议。研究认为,推进郑汴新区建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推动,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新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本项目为推进郑汴新区建设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以郑汴新区建设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拉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因此,研究推进郑汴新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在新形势下,坚持高起点和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点,用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推进郑汴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创新,下大力气清除影响经济一体化的观念、体制等因素,切实保证新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二是规划,根据郑汴新区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体系和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明确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一体化发展;三是引导,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内部结构,提升竞争力;四是协调,按“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原则,对市场主体跨地区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努力使各利益主体实现“共赢”;五是搭台,进一步创造优秀的政务环境、商务环境、产业环境、开放环境和生态自然环境,为新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管理体系,构筑推进郑汴新区建设的组织保障;

二是深化改革,完善规划管理,构筑郑汴新区的完整架构;

三是以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为中心,大力转变政府职能;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郑汴新区的国际化水平;

五是制定与完善促进郑汴新区发展的公共政策;

六是加强法制建设,优化市场一体化环境;

七是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带动郑汴新区全面发展;

八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三节 我国城镇化发展演变的启示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现实背景是: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

二是“五化”同步的城镇化;

三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四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

五是“以城镇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

六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化。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法逐步成型,内涵逐步丰富。一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

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但各国选择的城镇化道路又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1949—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17.9%;同时,城镇发展布局有了较大改善,城镇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也同时存在城镇结构不合理、城镇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导致城镇容纳劳动力空间不足。加上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回城现象,导致城镇就业形势严峻。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当时城镇就业困难的状况,1980年10月召开的全国城镇规划工作会议初步确立了我国城镇发展基本方针:坚定不移控制大城镇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镇,积极发展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小城镇的蓬勃发展是我国城镇化的一大亮点。1984年,国务院先后放宽农民进镇落户限制和建制镇设置标准,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商品经济发展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推动下,传统的小城镇逐步得到恢复,许多新兴小城镇和集镇也在商品集散地基础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城镇经济政策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特别是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扩大,也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大中城镇特别是沿海地区城镇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后期,小城镇建设从一般的工作任务上升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总体上已经从卖方经济转变为买方经济,开始出现结构性产品过剩和内需不足的情况。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业比较收益的不断降低,国企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两路就业大军汇合,使得城镇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还不高。城镇化健康发展新思路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城镇化战略,以解决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突出矛盾,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根本方向,即坚持大中小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中央明确指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 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发达经济体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新兴经济体面临又一次被“剪羊毛”的风险,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提升期,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就成为重要的战略基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选择。(一)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我国的城镇化规模史无前例,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必然带来大量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城乡结构和国民收入结构,有利于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成长。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二)我国城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6%(《人民日报》2013年2月23日),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7.12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奇迹。但毋庸讳言,在更高起点上深入推进城镇化,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

一是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阶层,与城镇居民构成了“城镇二元结构”问题。有关统计表明,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镇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镇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农民工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城镇二元结构的出现,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二是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造成农村“空心村”和土地撂荒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长期在城里居住,很多农民工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部分村庄只有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农地耕种减少,甚至造成土地大量闲置。

这表明,我们在城镇化率达到预期水平的基础上,关键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提高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水平。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势在必行。三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镇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一个特殊发展时期,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仍需大力推进;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也需要我们正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既要一定的速度,又要把提高质量放在突出位置。

第二,新型城镇化是“五化”同步的城镇化。要实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步的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三,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的核心原则。城镇化的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让广大人民共同分享城镇化的成果,要让有意愿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融入城镇,有就业支撑,有政策保障。根据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转移人口情况,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相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镇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镇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镇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四,新型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这对推进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就是说,不仅在城镇化的空间分布上要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符合国土开发的总体功能定位,而且在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节能、节地、生态环保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第五,新型城镇化是以城镇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城镇群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群理论也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城镇群内涵的研究不断深入。城镇群的概念,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期间开始进入中央决策视野;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城镇群”写进党代会报告。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规划了“三纵两横”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并据此提出推动相关城镇群的发展,要求科学规划城镇群内各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推进大中小城镇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镇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镇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第六,新型城镇化是注重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化。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城镇缺乏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对此,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在城镇建设中,“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延续城镇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第四节 本书结构

第一章,导论。本章内容主要介绍写作动因、城镇化发展应用研究与实践积累、我国城镇化发展演变的启示与本书结构。

第二章,城镇化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建筑要素与使用或生产这些要素的直接人类活动是相互支持的组合。城镇化发展具有动态特性,某些特征(如其固有稳定性)与新达尔文进化论基因的特征类似。因此,从生物进化理论视角研究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协同创新机理,旨在加深我们对城镇化健康发展进化过程的理解。本章主要论述城镇发展的进化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突变理论、协同理论与协同创新理论。

第三章,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学思考。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进程,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扩大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无疑,我国未来的城镇化要走的是一条新型的城镇化健康发展道路,必须研究其经济属性,真正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制定适合现有国情且能够加快整个社会经济转型的战略决策。本章主要介绍城镇的起源、城镇与市场、城镇化发展动因以及城镇化和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四章,城镇化健康发展新思维。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自身的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指协调、同步发展之意。具体地说,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或多赢效果。协同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继续和发展。本章主要论述城镇经济系统的“自组织”规律、城镇化建设系统的协同创新、城镇化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协同创新、健康城镇化的协同创新与城镇化协同创新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五章,城镇化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城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却越来越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转方式、调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镇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跨越式地提高城镇发展的创新性、有序性和持续性,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构建城市发展的新形态。本章主要论述城镇化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就是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协同创新工程。

第六章,城镇化体制机制协同创新。城镇化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是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施协同创新工程,打破区域行政界限和管理机制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有利于城镇化协同创新的各种政策机制、资源成果、人才团队等有效整合对接,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逐步形成城镇化创新要素科学、有效、顺畅的配置格局。本章主要论述政策互动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与市场开放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第七章,产业协同与城镇化发展。纵观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各国城镇化的水平是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都伴随着产业发展。只有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时候,城镇化才能健康发展。离开产业发展来空谈城镇化,那是一种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城镇化,是基础脆弱的城镇化。因此,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支撑和立足点。本章主要论述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工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建设及产业集聚对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作用。

第八章,产业新城。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发展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三大主题,如何使三者统筹发展,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中心。寻求合理发展模式,对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产业新城集合了两大趋势,是老城区改造、新型工业化发展与新农村社区建设为一体的城镇化,解决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脱节的问题。产业新城在特定的区域给予特定政策优惠,然后给予它一些特定的功能,能够集聚相应的要素,通过要素的集聚、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发展。产业新城摆脱了过去工业化和城镇化脱节的矛盾。本章主要论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功能障碍、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实践反思、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协同策略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路径的探索。

第九章,生态城镇化。城镇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从而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城镇建设实现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城镇化进程所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章主要论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发展协同创新的提出、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城镇化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与绿色科技支撑领域。

第十章,智慧城镇化。基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分析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从基础设施整合、产业发展转型、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框架,并提出智慧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本章主要论述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信息化对城镇的经济社会影响、智慧城市形成与发展、智慧城市需求分析与智慧城镇的设计。第二章城镇化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要素:建筑、知识和组织。很显然它们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探讨城镇发展的关键单元是建筑与活动耦合,这一耦合既不是指建筑本身,也不是指“生产”建筑所需的知识,它是城镇发展的必要构件以及城镇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质上,这一耦合是建筑要素与使用或生产这些要素的直接人类活动相互支持的组合。城镇化发展具有动态特性,某些特征(如其固有稳定性)与新达尔文进化论基因的特征类似。因此,从生物进化理论视角研究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协同创新机理,旨在加深我们对城镇化健康发展进化过程的理解。第一节 城镇发展的进化论一 城镇发展进程

城镇发展已经在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得到了考察。城镇发展创新研究是一个兼收并蓄的、跨学科的、多学科的领域。它的边缘与许多传统的学科重合,如城镇史学、城镇变化经济学。围绕与城镇变化直接有关的论题,有许多充分建立但相互独立、有时也矛盾的文献,如劳动过程、商业战略或创造性。

虽然在理解城镇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实际的成果,但这些洞见分属不同的专家共同体,用局部的行话和术语表达。这种围绕问题的学科分割,无助于在理解创新及城镇发展方面连贯的或综合的概念框架的涌现。因此,理解城镇发展有许多方法。而且,考虑到城镇的极其多种多样,要找到一个可以涵盖每种情形的发展机制或模式是不可能的。然而,每种城镇都是这种独特的相反的论点,正是可以争论的。依据经验我们发现,不同的城镇之间有着显著的共性。尽管不同城镇表现的特定形式相当不同(即建筑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发展有共同的模式。我们发现,扩散到使用的广义相似的模式,以及在渐次“产生”建筑时认识到的改进方式上的强相似性。

许多这些相似性都表明,城镇发展总的意义上来说是“进化的”,尤其是“选择过程”似乎很容易被观察到。因此,进化理论应当有利于引导我们认识基础的共同过程或机制的核心部分,但是很少认真关注进化方法。进化的隐喻到处可见,但无一例外,均未能发展成为明确利用人们熟知的生物进化理论的系统理论。二 城镇进化单位

将生物选择过程与城镇选择过程进行直接比较,可能会引起误导。词汇的相似很容易使人迷惑,而将事实上是由有意的人类代理引起的社会问题自然化,如将“最适合”与“正确”或“最好”不合理地等同起来。进化单位的本性是认识达尔文过程的关键。问题是那些进行复制、变化、被选中并差异传播的实体是什么?它们是建筑,是某种形式的创意,还是组织的形式?有关单位的这一问题与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有关:进化框架变得最具启发性的尺度,这一尺度范围从个体建筑,经过创意,变成一套系统的创新体系。

为了选择过程能够运作,实体必须被组织成由世代通过时间而结合成的群体,并且这些实体需要有两种不同的功能,尽管在一个实体中,这些功能也许恰好相符。复制因子的功能是在相继复制中将它的结构基本上原封不动地传递互动。作用因子是一个实体,它作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与其环境互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是以引起复制发生分化的方式而进行的。于是这导致了选择-互动因子的差异性灭绝与增殖,引起相关复制因子差异永续的过程。这一过程又能产生一个谱系,一种无论是在相同的或变化的状态下,作为复制的结果,都能随时间而无限期地持续的实体。

在生物学中,DNA为复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这对所有生命形式是共同的。然而似乎有无数形式的互动因子,而且遗传密码惊人地稳定并提供最终的物质基础,这一物质基础在选择压力下渐进地发生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强烈地整合为谱系。自相矛盾的是,生物进化的模式,至少在其现代的新达尔文版本中,要求由这些非常稳定的复制因子提供基本上不变的基底。

正如我们所见这也是有关文化变异的所有进化模型的一个基本问题,文化变异很明显是流变的,缺少长期的稳定性。为了建立有关城镇变化的较强的进化方法,我们必须认真考察可能具有城镇复制因子作用的不同候选者,找出功能上等价于DNA和遗传密码的实体。想到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物质文化事实,尽管我们没有能力完全数清涌现出的建筑物,但是这里建立起来的进化理论还保持完好。现代的建筑技术进化理论家确实面临着无法确切解释变体如何产生以及为何产生的困境。三 城镇建筑的作用

城镇发展的许多例子都非常清楚地显示,建筑本身无法以与生物进化同样的方式进化。建筑物本身是静态的,缺少进化发展所必需的动态活力。只有在人类信息技术活动的大环境下,它才可以生存和维持。离开人的因素,它就将消失。

一个生物体的遗传密码写在生物体内部。与之相对,建筑相应物的遗传密码写在建筑自身之外,而在生产建筑的人的集合中,即组织内部。建筑自身作为模型或样品是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它远非充分的。城镇化中还需要许多不同形式的知识,包括设计技艺和生产方法。这些知识类型中的许多都被默默地具体化为涉及使用和发展建筑技术的人类代理的技能,有效地复制和使用城镇所要求的完整单元,它的扩展超出了建筑,涵盖了各种因素的复合体。这个“城镇复合体”的范围,包括从城镇应用的基本目的,到在文化语境下支持和维持其存在的广泛价值的各种要素。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城镇的产生、传播和使用。

为了清楚地理解这一点,明白城镇的哪些方面与文化价值联系在一起,最好能将城镇当作人类活动和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来欣赏。那么不仅将它视为由机械、技艺和非常准确的知识组成,而且将其视为含有组织的特征模式和不确切的价值,其已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

在对城镇实践管理和实际应用的研究中,出现了许多其他的概念框架,如战略框架、系统分析方法等。在所有这些框架中,建筑只是较广泛结构中的一部分。正是在这一较广泛结构中我们必须寻找分析的基本单元——城镇发展的关键构件。我们会发现一些将其自身的结构大部分不变地向下传递的实体,也就是复制。也正是在这一扩散过程中,在更广泛、更多样的层次上,出现了与其环境互动并引起复制发生分化的黏合的整体。

然而,建筑仍旧是城镇的动态表达的焦点,并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可见的发展索引,它还是城镇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键的差异性特征。建筑物既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城镇共同体,也不是社会和经济因素,它是城镇和城镇变化的核心。虽然科学与城镇两者都包含认知过程,但创新性科学活动的最终产品大多是书面陈述、科学论文、实验结果或新理论假设的宣布。而相反创新性城镇活动的最终产品是人造的建筑群。建筑也可以生存下来并将其形式传给下一代制品,这一传承过程,需要人们的干预,需要人们选择什么样的建筑,如何复制,需要结合正在发生的实际过程,考虑许多其他方面的相关因素。

一般来说,对建筑的关注使城镇研究更一般地区别于更加宽泛的文化发展研究。这种关注很重要是因为城镇的真正能量和影响力,恰好从其建筑的直接潜能中产生,这些建筑包括以确定城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的“空的”“非物质”建筑,它们被包含在人类系统组织实践以及生产和使用它所必需的程序中。城镇建筑虽然只是一个离散的物质客体,但其内涵是文化、科技和人类实践系统。四 城镇知识的作用

除了将注意力集中在建筑上外,其他研究则集中在概念和观念域的实体上,如企业的知识基础或其核心竞争力。在将城镇变化解释为相关的一系列创新时,将注意力从作为建筑的城镇转移到作为知识的城镇是有益的。特别是,城镇可以被视为能够用来产生大量“追求可想象目标”的设计的知识,而不管设计原理是否在科学发现之前或在城镇实践之前有其他的起源。

然而,这里重点强调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连续性。事实上,从进化认识论观点来看,无论是城镇建筑还是生物,都可简单地视为知识的特殊形式。将概念进化中像“基因”一样行为的任何概念实体指定为“糜母”。然而,“糜母”不能获得城镇的全部意义,观念、实践和活动之间的区别非常重要。如果城镇是一切,糜母就是关于现实世界的有效活动,而不仅仅是关于作为观念的观念。城镇实践是物质和社会互动的主要部分,它产生的是建筑,而糜母纯粹是认知的。因此,“糜母”或观念只是城镇复合体的一部分,并且在实践中比学术性想象中通常所假设的还要小得多。因此,对观念本身进化的关注完全偏离了有关城镇的标志。

城镇不完全是观念领域的一个子集,它的真实世界互动和其组织需要产生了非常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严重限制了观念本身固有的可塑性,同时又进一步引入不能概念化获得的特征,有效地操纵城镇的能力经常被描述为一种“魔法”,即一种对于形式分析不透明的技能。

建筑是静态的,虽然构筑建筑观念具有动态性,但它依然要为表达和活力而依靠人类代理。因此,基于城镇发展的知识上也是动态的。五 城镇组织的功能

组织既为城镇的使用提供语境,又为支持它的知识的产生和保存提供基体。在探索将注意力集中在基于城镇的知识的逻辑时,研究的对象是组织,而非城镇本身,甚至也不是作为知识的城镇。他们将设计配置确定为关键单元,支持建筑和过程以及构成知识基础的基本设计参量。此外,根据在一个城镇制度内,原则上能够以某精确方式进行测量的一组建筑和过程的特征,每一种设计配置都将是可识别的。

通常,在经济学家中,将焦点放在政府和其他组织形式上是共同的。在他们创新性的工作中,强调组织特征和经验的关键多样性,并将组织惯例比作基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惯例上行为的连续性。使用“城镇制度”作为可实现能力的边界,由相关的经济维度来定义,靠物理的、生物的和其他的约束来限制,并给定做事的一个宽泛定义的方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