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投资案例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0:49:37

点击下载

作者:丹阳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彼得·林奇投资案例集

彼得·林奇投资案例集试读:

前言 其实你也可以做得到

1990年5月,46岁的彼得·林奇在其智慧、能力和业绩的顶峰阶段,宣告结束自己的基金经理生涯,金盆洗手。从1977年到1990年,彼得·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13年里,林奇悄无声息地创造了一个投资奇迹和神话。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的持有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共同基金,年平均复利报酬率为29%。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他手里,选股真正变成了一门艺术而非枯燥的数学计算。彼得·林奇也由此成为美国乃至全球家喻户晓的人物。由于其骄人的业绩、平易的风格,林奇被美国《时代》杂志称为“第一理财家”,更有人赞誉其为“全球最佳选股者”。一个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敢于在高潮的时刻突然谢幕,无疑有着巨大的勇气和智慧,正暗合了《道德经》一书所说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但也正因为如此,彼得·林奇给人留下了诸多谜团:为什么幼年(10岁)丧父的经历似乎对他的人生毫无影响,或者说幼年的不幸带给他的都是一些正面的影响?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以至于他的家人、朋友、对手、读者和一些素不相识的大众都那么喜欢他,连很少赞赏别人的巴菲特也在引用他的话,买他的书送给自己的孙子?为什么他在大学里对管理、财务、会计、金融等热门课程毫无兴趣,整天学一些艺术、历史甚至东方神秘学的东西?为什么他能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炒股赚钱,把自己的大学、研究生学费都赚够了?为什么他和其他投资大师(如巴菲特、芒格、索罗斯、罗杰斯等)都不一样,每天大量换股,而且还公开宣称换股越频繁绩效会越好?为什么他炒股一直都看多,而且还一直都做多?为什么他和大众的思维相差如此之大,却并不妨碍他和大众打成一片,似乎从来没有孤独感?为什么他在高潮时选择谢幕,是为了凸显自己的个性吗,还是另有其他什么原因?……其实,这些谜团也正是理解彼得·林奇投资思想和投资策略的关键。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彼得·林奇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的一些经典投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上述谜团的解释。因为,投资案例更容易展现一个人的投资理念、选股策略和实战技巧,而且还可以调动读者的真情实感和学习兴趣。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每一个案例都按照投资背景、投资策略、投资链接和彼得·林奇投资心得四个模块来展开。这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投资背景:介绍案例发生的时代背景、行业背景等信息,有时候会穿插介绍一些林奇本人的背景,如性格特征、生活方式等,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林奇的投资策略。投资策略:介绍案例的主要情节,即彼得·林奇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因为怎样的一个投资逻辑选择了某只股票,以及最终的结果如何等。投资链接:围绕着林奇的投资策略里的某一个关键点,进行集中阐述、重点发挥,希望读者能够因此而加深对林奇投资逻辑的理解深度。彼得·林奇投资秘诀:主要介绍与案例相关的一些林奇的“原话”,这些话或是来自林奇的演讲,或是来自他的著述(林奇从富达基金公司退休后,先后写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等多本专著),往往能够简单扼要地点出案例的实质。当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作者都加上了一个小标题。这四个模块环环相扣,其核心是彼得·林奇投资策略里的“投资逻辑”,投资背景是理解该逻辑的基础,投资链接和投资心得则是对该逻辑的加深。作者希望通过这四个环环相扣的模块来讲清、讲透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选股策略和实战技巧。林奇在实战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频繁换股,十几年时间先后买过的股票超过1万只,因此这本书只能是对一些有代表性案例的阐述。总体来说,本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简洁、易懂。从彼得·林奇的几本著作里,可以看出林奇本人就是一个对简洁、易懂、幽默有着特别嗜好的人。本书的语言也尽量摒弃艰涩难懂的文字,使用晓畅直白的语言来介绍大师的投资案例。当然限于笔者的功力,在幽默方面肯定不如林奇本人。(2)实用性强。林奇投资思想的一大特征就是实用。他特别强调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告诫个人投资者不要盲目相信投资专家的建议,要重视股票的载体——企业,注意深入调研,认为日常生活的环境是发现“10倍股”的最佳场所。本书在写作中也秉承这一特点,将林奇的诸多投资思想进行总结、提炼,所选的案例许多也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0倍股”的例子。(3)内容全面。林奇投资的成功,从本质上讲是他做人的成功,是他性格的成功,是他心理结构上的成功,这才是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要着重学习的地方。本书从各个侧面——林奇的朋友圈、办公室环境、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日常生活、工作过程等,来揭示林奇的人格特质,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使自己的股票投资水平获得提升,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成为像林奇那样一个在投资事业上有成就的人。这并不一个梦,其实你也可以做得到,我们都可以做得到。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证券界朋友的帮助和指导,并参照了许多国内外同行的成果,使我本人受益匪浅,在此深表谢意。同时,由于笔者个人能力的局限,难免挂一漏万,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广大投资者指导和交流。

1.华纳公司 1977

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关于股灾,彼得·林奇如此看投资背景:林奇初掌麦哲伦基金

1969年,林奇从韩国服完兵役后回到美国,重新加盟富达基金公司,成了一名证券分析师。伴随林奇的回归,股市马上直线下跌,后来林奇将其总结为“林奇进步股市下跌”的定律。

1974年6月,因为卓越的成绩,林奇由研究部经理助理提升为研究部经理,随后的3个月,道琼斯指数下跌了250点。

1977年5月,林奇的基金经理生涯正式开演——他开始掌管富达麦哲伦基金,当时指数为899点,但当林奇掌管基金后股票指数就开始持续下跌,整整长达5个月之久,一直下跌到801点。

当时的富达麦哲伦基金,资产规模为2000万美元,整个投资组合有40只股票。富达基金公司的总裁内德·约翰逊把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叫过来,建议他把股票数量减少到25只,因为对一个规模只有2000万美元的小基金来说40只股票有点多。林奇毕恭毕敬地听完建议,走出他的办公室后,却鬼使神差地把持股总数增加到了60只,6个月后又增加到了100只,不久之后更是增加到了150只。

其实林奇并非故意在与自己的总裁作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每当他看到一只被严重低估的股票时就忍不住要买入。而在那些日子里,滞胀和混乱的国际形势把股价打得很低,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可以说遍地都是。

林奇的风格逐渐凸显,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目不断增加。麦哲伦基金一度仅在储蓄和贷款协会的股票就持有了150只之多。他不像巴菲特那样集中持有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而是把资金平均分配于一大批某个看好的行业的股票上(当然是在他确定每一只股票本身的盈利前景之后才投资的)。

购买大量股票的投资策略当然并不符合内德·约翰逊和富达基金的投资理念,但是由于林奇的投资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投资业绩,所以他仍然能够稳稳当当地坐在基金经理的位置上。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1977年5月,在林奇开始基金经理生涯后几天,他就找到了一只心仪的股票——华纳公司。

在流行多元化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华纳公司也人云亦云地多元化发展了一番(可口可乐也在这时候进行了多元化发展),结果和很多公司一样,经营持续恶化,一时陷入困境。但林奇通过长期的调研,对该公司的基本面很看好,判断这是一只潜在的困境反转型大牛股,将来的上涨不可限量。

林奇以26美元价格大量买入该股,投资资金相当于整个基金资产规模的3%。

几天之后林奇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追踪华纳公司的技术分析专家的电话。在投资上,林奇一直走的都是价值投资的路子,对研究股价走势的技术分析流派毫无兴趣,只是出于礼貌问了一句他对华纳公司股票的看法。该技术专家不假思索地回答:“过度上涨。”

对这句话林奇很想忘记,也很不以为然,但麻烦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确实和自己利益攸关,这句话像一颗钉子一样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充满了魔力,怎么也无法摆脱其影响。更糟糕的是,后来某一天的某一时刻,林奇发现自己很想按照这个建议进行操作——把股票卖掉。但他还是忍住了。

又过了大约6个月,此时林奇的判断看来是正确的,因为华纳股价由26美元上涨到了32美元。但林奇却很着急,他问自己:“如果华纳股价在26美元就已经过度上涨的话,那么现在32美元一定是极度上涨了。”

他又重新核查分析华纳的基本面情况,但并没有发现什么大的变化,分析结果告诉他还是应该继续持有。之后华纳股价继续上涨,到了38美元。这时,尽管华纳的基本面仍是老样子,但林奇却莫名其妙毫无理由地开始大量卖出这只股票。

很明显,当时他内心断定:这只股票在26美元的价位是过度上涨,在32美元的价位是极度上涨,那么在38美元的价位毫无疑问应该是极其过度上涨了。

可是,当林奇抛出股票后,华纳股价继续冲高,一路上涨到50美元、60美元、70美元,最后竟然冲破100美元,达到了180美元。即使在1983——1984年,由于下属子公司因为开放ET游戏惨败,巨亏5.38亿美元,华纳股价大跌了60%,跌到每股76美元,但这个价位仍是林奇当时卖出价格的两倍。

最终,这笔投资林奇赚钱了,但他也踏空了,收获的主要是教训。投资链接:“踏空”的滋味这是林奇职业生涯之初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插曲,但还不是最后一次因为过早卖出而错失的10倍股。这很正常,在股票投资中,“畏高”心理每个人都有,特别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股民,这种心理更严重,因为他们吃过亏,受到过股价下跌的教训。但彼得·林奇寻找的是10倍股,如果“畏高”,抱有“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涨呢”的想法,可能永远也找不到投资的标的。抱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往往会踏空后市。套牢的滋味不好受,但踏空的滋味在某种程度上讲更不好受。套牢后,反正一时半会儿解不了套,不去管它,反而心态好多了;而踏空却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眼睁睁地看着指数向上涨,原本空仓躲避风险的不错感觉慢慢失去了平衡,取而代之的是追悔莫及和心急如焚,想着后市一旦下跌就买入,但这又成为新的操作风险。对此林奇举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和斯巴鲁公司的例子进行说明。投资者在20世纪50年代买入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股票,当时股价是每股0.75美元左右,到1961年时该股股价涨到2.5美元,涨幅达3.3倍,这时投资者可能根据“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涨呢”的理论,禁不住落袋为安的诱惑而卖出股票。但是,在此之后,这只股票又持续上涨了7倍,对于20世纪50年代以每股0.75美元买入的投资者来说,相当于错过后来上涨23倍的投资收益。任何一个投资者如果能够一直持有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股票,都会非常高兴地看到这只股票从每股0.75美元的价格上涨到124.5美元,也就是说如果当时能投资1000美元,则最后的收益是166000美元,而且这还不包括在上涨过程中所获得的23000美元的股息。彼得·林奇在投资斯巴鲁公司时,就差点因为“股价已经上涨这么多了,怎么可能再涨呢”的想法而错过一大笔收益。当斯巴鲁公司的股票已经上涨了20倍以后,彼得·林奇就曾问自己“这只股票怎么可能再涨呢”,没有人会去买入一只已经上涨了20倍的股票。但彼得·林奇没有因为有这种想法而放弃。他查看了斯巴鲁公司的基本面,发现该公司的股价相对于其实际价值仍然非常便宜,于是就买入了这只股票,后来这只股票让他获得了7倍的高额收益。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中国股市,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很多股民特别是其中的老股民,自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在不断“到顶了、到顶了”的喊叫中,早早地在1500点、1800点、2000点、3000点、3500点这样的位置被淘汰出局。还有一些被深度套牢的股民,更是早早地在所持股票从2.5元涨到4.5元时就急急忙忙卖出了。对他们来说,解套的诱惑超过一切,而且现在风险已经太高了,在“股价已经太高了,怎么可能再涨呢”这种认识的左右下,他们过早地出局了。结果,他们所卖出的股票在半年甚至几个月后到的价格可能是10元、20元,甚至更高。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踏空。例如中国船舶(600150),该股在2007年8月6日成了中国股市第一只200元股。这只原名为沪东重机的股票20个月来开足马力,一路狂奔,从10元左右跃升至200元大关,令分析师和股民们目瞪口呆。在该股票突破100元的时候,有好多人觉得股价太高了,但是,它并没有像那些抱有“这只股票怎么可能再涨呢”的想法的人认为的那样下跌,而是一路上涨,直奔200元的高价。如果投资者因害怕股价太高而抛出该股,则会遗憾地踏空。其实,一只股票能够上涨多高并没有什么人为武断的上限。如果一家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投资收益会继续增长,基本面也没有什么改变,仅仅因为“股价不可能再涨”就放弃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实在是太糟糕了。那些建议客户当投资上涨1倍时就自动卖出股票的投资专家们应该为此感到耻辱和羞愧,因为如果投资者按照他们的建议操作的话,永远也没有机会抓住一只上涨10倍的大牛股。可以这样说,在股票投资市场上,机会是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的,机会也是只青睐有心人的。只有积极努力地面对形势,把握机会,才不会陷入踏空的尴尬境地。踏空是一种风险,作为投资者,我们要时刻防范风险,当然包括防范踏空。在把握大局的前提下,踩准节拍,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地把握可能的机遇,应该是每一个投资者恪守的一个炒股原则和戒律。彼得·林奇投资秘诀总是把所有资金都投资到股票上

股市大涨我却没有什么可做的了,只能是像往常一样正常地工作——因为我总是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资到股票上,无论是在异乎寻常的大反弹之前还是在此之后。我总是满仓,持有的全部是股票,不持有任何现金。当时机出现时,其他人手忙脚乱,你却已经整装待发,这种感觉简直太棒了。除此之外,满仓使我用不着冲回来高价买入股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2.玩具反斗城 1978

在股票上涨时卖出,是一种自我欺骗的策略,这就好像把花园里的花拔掉,而去灌溉野草一样;股市就像玩扑克牌,只要手中的牌显示有胜算的可能,就要紧握在手里。——巴菲特也认同的林奇观点:紧抱好股票以获得大利投资背景:林奇的交际圈

彼得·林奇很重视朋友们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朋友的建议、劝告等。用他自己的话说:“假如我有5美元,给了你,我们俩还是只有5美元。可是如果我有一个好信息、好主意,给了你,这样我们每人就都有一个了。”

林奇的交际圈很广泛,也有类似于我们中国人QQ群一样的许多群组:既有公司内部同事,也有许多证券研究机构的,还有许多普通投资朋友的,等等。这些人都很愿意跟他分享自己对股市的见解,一旦有了好的投资想法,总要先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就像咨询某个领域的权威一样。

这样的信息共享圈给林奇的投资带来了许多改变,他一些经典的投资思想就来自这些形形色色的“普通群众”。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1978年3月,美国经济在低迷中有了一些生机,这可以在新一轮的消费热潮中看出端倪。

一天,林奇从一个叫德罗斯的朋友兼同事那儿听到了玩具反斗城这个名字。对这只股票,麦哲伦公司之前也有所关注,但对公司具体的经营情况并不了解,林奇还没有下定决心买入。现在有朋友对它有了研究,正好可以从德罗斯这儿了解一些情况:“你觉得这公司的基本面怎么样?”德罗斯想了想说:“刚脱离母公司州际百货公司,反正报表上看是不错。”

林奇笑笑,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是一家经营玩具和婴幼儿用品的公司,英语写法很奇特——Toys“Я”Us,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自1948年成立以来,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公司通过整合各类品牌,向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及一站式的购物体验,其愿景是“通过专业的服务成为一名有爱心、有信誉的邻居来为儿童安全做出贡献并及时给予他们帮助”。

奇特的体验、专业的服务使得玩具反斗城发展十分迅猛。它通过向一家又一家购物中心进行快速的扩张,复制着一种相似却总能奏效的盈利模式。大量的玩具反斗城和宝宝反斗城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出现,而且在其他国家,玩具反斗城店铺和特许专卖店也不断涌现。

林奇觉得这是一家相当不错的公司,前景应该会不错。但是,必须进行的“林奇式”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他通过助手,得到了纽约所有玩具反斗城专卖店的地址,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接下来他准备走访这些店面,实地去考察一下。

在纽约25大街的玩具反斗城专卖店,林奇戴着金边眼镜,面容略显疲惫,拿着一个小本子。他站在店门口持续地观察,从店标到周围环境,从卫生环境到客流量都了解了一番,有了深刻难忘的东西就记在本子上。在这里,忙碌的导购小姐正在向店里的顾客介绍公司产品的特点,不时有孩子尖叫和大笑的声音充斥其间,她刚微笑着和进来的这位打了个招呼,就立即被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叫走。

以这样的方式,林奇一天之内跑了五家玩具反斗城专卖店,详细了解了这家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顾客满意度和品牌认可度。晚上回到家,林奇就急忙一头扎进书房,翻看着笔记本。他把白天记下来的数据分析整理了一遍,得出了一个结论:玩具反斗城的玩具深受儿童的喜爱,而且这家店的顾客多数都是回头客,会经常性光顾这里,至少在纽约是这样的情况。

向来谨慎的林奇还是没有贸然做出最终的决定。林奇想,“如果只是纽约畅销,而在全国其他地方并不如此呢?”

回到公司后,他马上召集人员,制订了一个十分详细的调查计划。他建议对美国各大中小城市进行一次全面的抽样调查,以得出一个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结论。

有人对此不满:“如此兴师动众值得吗,它也就是刚刚从破产企业里脱离出来而已。”这位新来的常青藤大学的高才分析师在麦哲伦基金显然还不太适应林奇的风格,他在学校里学的只是通过分析报表就可以知道一家公司的好坏。林奇正色告诉他:“我们是公众基金管理公司,在资产稳定增值方面,大家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定要小心谨慎。而调查研究将比只分析报表更直观、更有效。”林奇说:“我带头去做。”

调查结束回到纽约后,林奇汇总了其他人带来的调查报告,最终做出了判断:这是一家极为出色的快速增长型公司,盈利能力很强,更妙的是,在当年(1978年)由于其母公司州际百货宣布破产,玩具反斗城刚从州际百货中分拆出来独立经营(债权人在清算中获得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的股票作为补偿),因此股价很低,只有1美元(经过分割调整后)。

林奇大喜过望,大量买进美国玩具反斗城。到1985年,玩具反斗城股价上涨到了每股25美元。对那些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买入并一直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只上涨了25倍的超级大牛股。

但林奇并没有获得25倍的收益。在买入玩具反斗城后不久,他从报纸上看到,零售业的泰斗级人物之一米尔顿·皮特里——一位以精明著称的投资者,购买了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20%的股票,他的大量买入导致股价持续上涨。林奇想,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是,当皮特里停止买入之后股价就会大跌。皮特里在股价为5美元时停止买入玩具反斗城,林奇就在5美元时抛出了全部持股。

这笔投资林奇最终获得了5倍的回报。但他的同事,第一个向他推荐美国玩具反斗城的德罗斯则坚持持有,最终获得了25倍的惊人回报。

对自己不能长期持有的行为,林奇称“这简直是一种耻辱”。投资链接1:从生活中选股彼得·林奇是和巴菲特齐名的投资大家,在13年的时间里,其投资收益率高达29%(在操作大额资金且受一些规则限制的情况下)。但大众对他的喜爱和钦佩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的投资理念和风格非常贴近普通人。1991年,林奇在投资生涯的巅峰时刻从富达公司退休,在专心享受家庭乐趣之余,写了几本投资界的畅销书——《学以致富》(大陆版为《彼得·林奇教你理财》)《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在书中,他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而是用幽默的语言揭示了自己的投资思想。为了验证自己在书中的理念——普通人也可以战胜华尔街的专业投资者,林奇亲自到学校向中小学生教授投资方法,并一起做模拟投资的实验,事实表明学生们的回报率很优秀。林奇做股票是靠著名的“四不一勤”:不靠市场预测,不迷信技术分析,不做期货期权交易,不做空头买卖,勤于拜访上市公司和阅读财报。他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他的一种洞察力,一种于无声处闻惊雷,于平常中见真谛的眼力,正是这种洞察力和眼力让他特别擅长从生活中研究和发现优秀公司。这是其最显著区别于其他基金经理的地方。在林奇的著作中,他明确地建议普通投资者们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多在生活中发现好的上市公司。例如《彼得·林奇教你理财》里说:“即使你不在上市公司工作,你同样可以顾客的角度来观察一家公司。当你每次在店里购物、品尝汉堡包或购买新眼镜时,你都可以得到该公司第一手的信息。顺便在店里逛逛,你还可以知道有什么畅销,有什么不畅销。拜访你的朋友时,你可以知道他们使用什么牌子的电脑,喝什么牌子的饮料,看什么电影,了解锐步跑鞋是否还在流行,这些都是引导你寻找并购买好股票的最佳线索。”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循着这条线索探索下去,就像他们没有成为像林奇一样自然,这可能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我们很多人都是普通人,每天工作在一些产业的第一线,却没有想过利用这个优势从中发现投资机会。好比医生们,明明知道哪个制药厂的药疗效好,但医药股从来都不是他们投资的首选;银行家们完全知道哪家银行最强,但却很少去买银行股,而是在众多经纪人的劝告下去买自己不了解的医药股;店铺老板和商场工作人员可以接触到第一手的销售数据,按理说他们清楚地知道哪家零售商的货品卖得最好,但这些人可能去买医药股、银行股,最不可能去买的就是零售行业股。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是以选股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一旦投资者开始以选股的眼光观察世界,潜在的投资机会则无处不在。但是,为了增加胜算,你应该首先关注那些你熟悉的行业,熟悉的公司。如果你在医院工作,那你就有机会充分了解提供医疗用品(例如医疗床、医用注射器、缝合线、X光机器等)的上市公司、协助医院低成本运作的上市公司、药物疗效最好的上市公司、负责寄送医疗账单的上市公司等。小杂货铺也是一本优秀上市公司的大全集,通过货架上的各种商品及其销量变动就能了解各类上市公司的优劣。实际上,巴菲特和林奇重仓的股票中大多数是每一个美国人甚至中国人都经常接触到的公司,名单上有可口可乐、强生、宝洁、沃尔玛、麦当劳、迪士尼、玩具反斗城、房地美……这些都是连孩子都知道的公司。可口可乐是巴菲特喝了几十年的饮料,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小时候做报童送过的报纸,玩具反斗城是众多小孩的最爱……由此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林奇总是说好股票都在身边了。投资链接2:国内“林奇高手”的几个经典案例彼得·林奇的书幽默风趣且能给人以极大的启迪,他的投资思想与巴菲特相比,操作性更强,国内不乏这方面的高手。在这里介绍几位高手实践彼得·林奇的选股调研方式的一些经历。案例1:徐福记国际某网友在几年前春节时突然想到一件事:每年吃的新年糖果都是“徐福记”这个品牌的,而且它的糕点(沙琪玛等)也卖得还不错。灵机一动,于是他就尝试搜索这个公司是否是上市公司。结果他发现徐福记是在新加坡上市的。然后他就积极地联系这家总部在东莞,上市在新加坡的公司,约定定期去上门调研。他看了工厂里糖果和沙琪玛的制作流程(尤其关注了一下食品安全,看后对其食品安全问题放心了很多),与CFO和投资者关系负责人聊了很多关于公司状况和行业动态等方面的问题。当然,雀巢准备收购他们公司的内幕消息公司还是没有告诉他……回来后他就通过各种渠道买入该股票。即便在一片冷清的新加坡股市,徐福记的股票还是从2008年的0.8新加坡元涨到2011年被雀巢收购时的约4.3新加坡元。而且这家公司分红显得大方之极,2009年甚至把所有的利润100%全部分红。案例2:南玻B和信义玻璃2010年,某网友和一个也炒股的朋友聊天,朋友说他有个亲戚在深圳宝安区福永的南玻工厂上班,天天都加班,生意好得很,而且其玻璃产品的价格还上涨了,一股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该网友于是要了联系方式,跑去深圳和这个在基层上班的小兄弟了解南玻的情况。回来后他又看了南玻B股的财务数据,发现如此优秀的公司,估值却很低:市净率1倍,市盈率好像才8倍,派息率是4%~5%。于是他果断买入了一点,几个月后就翻倍了,从5元涨到11元卖出。该网友当年还关注过港股的信义玻璃,为了弄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怎样,跑了深圳很多汽车4S修理店,还和一个修理厂的经理成了朋友,一起吃饭聊天。结果发现维修玻璃基本都用信义玻璃(与福耀玻璃有一定差异化竞争),而且国产车也很多用信义玻璃。信义玻璃的股价那年涨了2倍多。而且整个玻璃行业的几个龙头企业都业绩大增。图2-1和图2-2分别是南玻B(200012)和信义玻璃(HK0868)在2010年的走势图。可以看出,这两只玻璃股在2010年都经历了大涨,但信义玻璃涨幅更为惊人。图2-1 南玻B日K线图(复权)图2-2 信义玻璃日K线图(复权)案例3:敏华控股2012年,某网友关注港股做休闲沙发的敏华控股。为了了解该股的真实信息,他和朋友几乎跑遍了深圳的家私卖场(有好百年、红星美凯龙等),看了数十家店,还亲自体验了敏华控股的沙发。通过调研,他发现其品牌“芝华仕”沙发确实是差异化很强的休闲沙发,而且还有一些技术上的专利保护,顾客口碑也比较好;而床垫品牌“爱蒙”则很一般。另外,因为其财报显示国外的营业收入大于国内的营业收入,为了核实他还去看了一些进出口的数据,通过国外的网站特地查了其集装箱的数据,确定没有财务作假。另外,他还发现其老板也拼命地增持股票。最终,该股股价一年也差不多有3倍的涨幅。案例4:广汽集团2013年,某网友因为朋友的推荐而开始关注广汽集团。2012年钓鱼岛争端对丰田和本田等日系品牌车的销售和业绩形成重大打击。但这位投资者在生活中观察到,大众对日系车的信心并没有彻底丧失,特别是对广汽集团旗下的几款经典车型品牌“凯美瑞”“汉兰达”和“奥德赛”等都还有信心,而且公司财务上估值也不贵,1倍左右市净率,按事件前的盈利计算,市盈率还不到10倍。不久就传出日系车销量回升的消息,这位朋友5元左右买入,几个月后10元左右清仓。其实投资是一项“艺术+科学”的工作。科学的角度可能就是阅读财报和经营数据,艺术的角度可能就是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找大家忽视了的金子。就像林奇和巴菲特都喜欢重仓投资于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公司。曾经听说有人在腾讯上赚了50倍,起源仅仅因为他女儿告诉他这个聊天软件很好,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都在用,几乎天天扑在上面。投资链接3:最惬意的调研林奇在调研玩具反斗城的时候,有许多温馨的场面。林奇正在纽约第五大街玩具反斗城的专卖店门口观察。“当心点,别碰着我的狗。”一声清脆的童声向他嚷道。他定睛一看,是一位四五岁的金发男孩,在追着四处乱窜的玩具狗。那只玩具狗毛茸茸的,憨态可掬,此时正肆无忌惮地向他这边冲了过来。林奇蹲下身子,截住了这只电动玩具:“你的玩具小狗,给你。”“不。”孩子瞪着天真的大眼睛,说:“他不是玩具,他是我的吉米。”说着,抱过林奇手上的玩具狗放在了地上,“快走,吉米。我们去打猎。”小狗向前跑去,孩子再次欢快地追了上去。此时林奇就听到有好几个孩子的声音叫起来,“妈妈,我也想要这个。”“我们也把吉米带回家吧,爸爸。”当林奇站起身时,一个略有些丰满的少妇抱着一只毛茸茸的玩具熊,撞在了他的身上。“抱歉,夫人。”林奇本能地反应道。那妇人连忙说:“这是我的错,我着急追我的孩子托米。”她指着前面追着玩具狗的那个男孩。林奇看到那个孩子正和玩具小狗玩得开心。林奇赞道:“这个孩子太可爱了。”听到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这个年轻的妈妈笑着说:“谢谢,就是太顽皮了点。”林奇说:“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托米和我家老二差不多大。孩子都是这样的。不过我的孩子好像不喜欢玩具,托米很喜欢这里的玩具吗?”妇人说:“是啊,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带他来这里玩一次,家里的玩具柜里装满了玩具。”“妈妈,吉米要回家了。”听到孩子的喊声,妇人匆匆与林奇道别。林奇又在小本上记下了一笔。林奇又到另一家店里参观,这里和前面几家店一样拥挤。琳琅满目的玩具,总是吸引着那些童颜幼齿。在他们的“命令”声中,家长忙不迭地抢着把钱送给收银员,以免稍迟一会儿,就引起孩子们哭泣的抗议声。林奇估算了一下,这些人大部分应该都是回头客。纽约调研结束后,林奇还想借着周末去外地调研一番,只不过要带着一家人去。他给妻子卡罗琳打电话,卡罗琳有点不相信。她先是怀疑自己听错了,然后开心地笑起来。随后她在电话里问她的丈夫:“你是不是又要做什么调查?”不管是不是做调查,不管目的地是迈阿密还是芝加哥,只要全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快乐的时光。自从林奇任职麦哲伦后,全家还很少有一起出去游玩的机会呢。看着车窗外变换的景色,三个孩子开心极了。姐妹们相互打闹,然后向父母告状。卡罗琳还装腔作势地制止斥责,林奇则不管不问。他问孩子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玩具,爸爸送给你们中间最听话的一个。”卡罗琳小声说:“不要买了,前几天玛德琳小姨还带来好几个洋娃娃呢。”玛德琳是卡罗琳的妹妹,几天前从马里兰州来看他们。林奇第一反应就是,回头看看是不是也是玩具反斗城的产品。按照助手提供的地址,他们到达了迈阿密的第一站——一家玩具反斗城专卖店。迈阿密这家店的规模很大,不次于纽约的那家,顾客也很多。这一家五口的阵容,引来了导购小姐的热情接待。三个女儿一进来,立即被眼前这些可爱的玩具吸引住了,现在叫她们走都不肯走了,各自开始挑选着自己喜爱的玩具。“我就说,孩子们肯定会喜欢这些玩具的。”林奇满脸得意地说。卡罗琳挽着丈夫,看着全神贯注挑选玩具的孩子,微笑着什么也没说。有了妻子的陪同,林奇可以更方便地去和一些孩子的母亲打招呼,他总是找准时机向她们询问对玩具反斗城玩具的看法。结果得出的结论和在纽约的大同小异。这里的玩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她们也经常带着孩子来这里购买玩具。林奇十分满意,不停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着,如果不是卡罗琳的提醒,他还没有注意到三个孩子已经选好了各自喜欢的玩具在等着他呢。玛丽选了一个憨态可掬的玩具熊,安妮拿的是一款遥控小飞机,贝丝抱着一个小洋娃娃。林奇爽快地付了钱,带着孩子们上车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摆弄着自己手里的玩具,热乎劲儿还没过去,林奇又把车停了下来。“是不是到迪士尼了?”玛丽问。“不,宝贝,爸爸准备给你们买圣诞礼物。”林奇指着对面的百货公司说,“进去挑礼物吧。”玛丽有些不解地问道:“圣诞节不是还有几个月吗?”卡罗琳看到橱窗里张贴着的玩具反斗城的广告海报,便明白了。她配合着对孩子们说:“走吧,去把圣诞爷爷最好的礼物拿出来,最好把明年圣诞的礼物也挑好。”也许两三年都不需要再买礼物了,林奇开着车边走边停,车里的玩具也越来越多,孩子们最后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了。最终一家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玩具反斗城”:三个孩子找到了玩具;林奇找到了股票;卡罗琳找到了丈夫的爱。彼得·林奇投资秘诀了解你持有的股票

你必须了解你持有的股票。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知道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你应该能够在两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之内向一个12岁的孩子解释清楚你购买一只股票的原因。

如果你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购买这只股票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你觉得它的价格将上涨,那么你不应该买入。

我可以给你说一只简单的常见股票——这种类型的股票大多数人都会购买。它是一家相对平凡的公司,生产的产品也很简单。该产品具有1M内存的CMOS、双极RSC浮动点数I/O接口的处理器、16位双通道内存、Unix操作系统、Whetstone每秒百万浮点运算的有机硅放射器、高带宽以及15微秒的运算能力等。

如果你持有这种垃圾股票,你永远都不可能赚钱,永远不会。了解你持有的股票是非常重要的。你投资的企业应该很简单。给我带来优良回报的是我能理解的简单公司,比如唐恩甜甜圈、Laquinta汽车旅馆等。能够带来不错回报的就是这些公司。——1990年林奇的一次演讲

3.美体小铺 1978

当你发现了合适的股票并且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只股票将会越涨越高,一切都向着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如果此时你却将它抛出真是太愚蠢了,这简直是一种耻辱。——彼得·林奇错失玩具反斗城后的总结投资背景:石头下找小虫子

林奇选股向来以灵活性出名,有“股票多情种”之称,初步统计他交易过的股票有15000多只(恐怕大部分股票他都碰过)。在给《巴伦周刊》推荐股票时,动辄就是几百只甚至上千只——这相当于没推荐,似乎没有他看不上的股票。

在他实现职业的关键一跃,由一个分析师转任基金经理的初期阶段,其操作风格似乎跟今日的中国普通股民几乎没什么两样,也是短线操作、频繁换股。不同的是,最终他成功了,而国内外很多像他一样频繁买卖股票的人,赚钱的却很少。

区别在哪里呢?就在林奇对某些“重要股票”的坚守上。“寻找值得投资的好股票,就像在石头下面找小虫子一样。翻开10块石头,可能只会找到一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两只。”林奇如是说。

每年他都要翻开几千块石头,以保证找到足够的小虫子,满足麦哲伦基金越来越大的胃口。他买的许多股票可能就只是在翻石头而已,一旦发现没有小虫子马上就扔掉了,所以有时显得换股频繁。其实只要是他发现了小虫子的石头,他都会一直捂着,只不过特别少,大家很少留意。

为了找到足够的小虫子,林奇的生活很紧凑:一年大概要走访500~600家公司,每天早晨6点就去办公,晚上7点多才回家,连路上的时间也基本都在阅读中度过;每天午餐时都可能跟某家公司洽谈;平时陪妻女购物时也在留意中意的公司,在和妻子度假之时,碰到与自己投资相关的公司在附近,也随时跑去调研。“1980年我总共拜访了214家上市公司,1982年增加到330家,1983年再增加到489家,1984年略减到411家,1985年又增加到463家,1986年更是增加到570家。”林奇说。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一天林奇发现自己的三个女儿的化妆品都来自同一家公司——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而且在他陪着女儿去逛街的时候也发现这家公司的连锁店生意很好,属于他观察的购物中心中生意最好的几家店之一。职业的敏感性顿时使他来了兴趣。

这家公司1976年创立于英国,凭借着崇尚天然的产品理念和零售专卖的经营方式迅速发展。公司产品都是一些很“怪”的化妆品和护肤品:有香蕉、果仁和草莓等制成的乳液和沐浴露、蜂蜡睫毛膏、兰花油洗面奶、胡萝卜保湿露、蜂蜜加燕麦片的面膜以及海藻加桦树的洗发水等。公司已经在英国上市,业务迅速延伸到海外。

林奇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来深入观察这家生意火爆的公司。

在美体小铺的店内,人头攒动,生意好得出奇,商品很畅销。经估算,一个3000平方英尺的美体小铺的营业额和一个10万平方英尺的西尔斯百货公司差不多。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客户竟然都喜欢该公司的产品。

还有一件事带给林奇很大的启发,他以前的一个非常聪明的同事宁愿放弃优厚稳定的薪水,用自己攒的钱跑去开了一家美体小铺的连锁店,当上了小老板。这样的一个家伙都选择卖美体小铺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这个事业的吸引力。

另外,美体小铺很重视社会责任,倡导一种清新的生活方式也给林奇留下了深刻印象。公司产品全部为天然原料制造;员工每周都可以带薪休假一天去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倡导旧物循环利用,比如回收购物袋或用旧瓶子来买新沐浴液会有优惠等;公司倡导健康美容的理念而不是单纯地把美丽放在首位。

公司虽然扩张很快,但却不是放任,而是非常谨慎地扩大自己的领地。林奇是从朋友斯蒂芬森那里领略到了该公司的谨小慎微的。斯蒂芬森在伯灵顿购物中心开了一家加盟店,事实已经证实她完全具备成功经营一家分店的能力,但是当她申请在哈佛广场再开一家新店时,美体小铺的董事长仍亲自出马,专程从英国飞到美国进行实地勘察,并仔细评估斯蒂芬森的经营能力。如果美体小铺以自有资金扩张开设新店,如此谨慎情有可原,但哈佛广场加盟店可是斯蒂芬森自己拿钱开的,而且是她开的第二家加盟店,美体小铺总公司却并未因此就不经评估直接批准。这让林奇感到吃惊。

经过以上分析,在基本条件下,按照林奇的标准,这家公司很有潜质成为自己的标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看有没有发展风险和足够的发展前景。

从产品本质上看,美体小铺的产品依然是一种标准化产品,价格算是适中。最常见的洗发水和沐浴液等产品,价格比精品店便宜但比折扣店贵一点。

公司通过增加特许连锁店的方式来进行扩张,几乎不需要负债,风险很低,而且一开始就进行跨国经营,市场扩张能力很强,但还远远没达到饱和的程度。美体小铺在加拿大开的店是最多的,大概有92家分店,但是当时在日本和德国仅仅各有1家分店,美国也仅仅有70家分店。按照加拿大市场的逻辑来推理计算,美国人口是加拿大人口的10倍,如果加拿大这点人口就能支撑92家分店,而且单店的利润很高,那么美国、日本以及德国将会有多少家店铺才合适呢?即便按保守的预计——1000家来计算,那么公司的增长率也将达到8倍左右。

结论很明显:这也是一家快速增长型公司,产品大受欢迎、扩张速度迅速、单店利润高且没有太多负债,能够连续成功地跨国复制自己的连锁经营模式,这种成功的复制使得公司的增长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

那么在现实中美体小铺的表现如何呢?1984年美体小铺刚在英国上市的时候股价仅仅为5便士(相当于10美分),总市值800万英镑,在1987年股市大崩盘和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其股价都暴跌过,但是到1990年,其股价则上涨到了362便士。到2006年公司被欧莱雅收购,总价值达到6.52亿英镑。

最终林奇和麦哲伦基金在美体小铺上大赚了一笔。投资链接1:除了勤奋,林奇其实别无特别的秘诀很多人认为,要在股市中成为大赢家,必须有很高的天赋,有很高的学历,有很深厚的资金背景才行。按照这个逻辑,像彼得·林奇这样的投资奇才肯定是天赋了得、学历很高、资金背景很深厚了。事实确实如此,林奇聪慧异常,是沃顿商学院的MBA,在富达基金管理公司从分析师一路过关斩将成为一名掌控巨额资金的基金经理。可他第一次上《华尔街一周》节目时却说:“投资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很多人都会说,这只是林奇的自谦之词,不能当真。但实际上这句话恐怕不是客套,勤奋确实是林奇投资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这里的勤奋不仅包括腿脚勤奋,还得加上思考的勤奋。林奇通过头脑和腿脚的勤奋选出了“下面有小虫子的石头”,以此为基础勇敢下重注,并敢于耐心持有。如果说有秘诀,这是他成功的真正秘诀。由于身在基金公司,要受到公司纪律的约束和大众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基金净值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面临这些人的种种看法——实际上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巴菲特可以通过各种策略将其化解于无形,而林奇却无法做到。因此,对于林奇的投资生涯,要分阶段去看。在早期,麦哲伦基金面临投资者大量的赎回压力,林奇频繁买卖股票也跟这个因素有关。但这只是林奇基金生涯的准备阶段,锻炼了他的选股感觉。随后他的勤奋研究和深邃的智慧让他开始能够如鱼得水地应付各个方面的压力。他自己说:“我的选股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未变。”前面我们探讨过,所谓科学,就是要看大量的财务报表,要作相应的数量分析。艺术则是需要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感,但接触大量的公司一手信息却是前提。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都需要勤奋作为基础。其实,作为一个沃顿商学院毕业的MBA,林奇完全可以跟其他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一样,每天窝在办公室里看分析师们送来的报告,买入一堆蓝筹股,这样即便将来亏了别人也只会把原因推到别的事情上。而他却费尽心力,东跑西跑地调研,最终重仓持有的都是大家都有点担忧的小公司股票。这些企业都怪怪的,但成长性都比较高,一旦将来亏钱肯定都是自己的错,领导会找自己,基金投资者也会找自己。但这就是林奇。投资链接2:零售业股票的魅力美体小铺的逻辑是:一个产品大受欢迎、扩张速度非常迅速、单店利润高且没有太多负债的公司能够连续成功地跨国复制自己的连锁经营模式。而且,在复制的时候,非常谨慎,风险可控。林奇钟情的就是这种能够成功复制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在零售业中较为常见。所以林奇在职业生涯中,对零售业情有独钟。“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充分地来观察行业中公司的发展。等到它们用事实证明自己的巨大潜力之后,再买入股票一点也不迟。”林奇是这样描述零售业中的公司的。一种商业模式如果可以复制成功,这就代表它的管理效率和内部运行的有效性,以后大家只要照搬就行了,这样在不同区域扩张将会节省很多管理成本。每个投资者都喜欢这种商业模式,因为在这种商业模式中,意味着只要增加销售点,标准化操作,就可以使得盈利增加。在能复制成功的模式中,除了地域的不同外,其他诸如销售、管理、财务、生产等都可以进行等同的移植,这样一来,不需要改变其他东西,仅仅通过规模的扩大就会直接带来利润的增加。每个人都喜欢简单,都喜欢可预见,都喜欢低风险而利润却增加。这种商业模式正好迎合了大家的这种心理。林奇曾经说过:“在对各个行业起起落落的长期观察中,我发现,尽管投资于周期型公司股票和特殊情况下股价被低估的公司股票,你可能会取得2~5倍的投资回报率(假如一切顺利的话),但是投资于零售业和餐饮业公司股票会有更高的回报率。零售业和餐饮业公司不仅增长速度和高科技一样快,而且风险普遍要低得多。”在零售企业或连锁企业中,找到一种成功的模式,然后显示快速发展的例子在国内外都有很多,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家乐福、如家、星巴克、国美、苏宁等。这种企业与人们生活很近,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彼得·林奇投资秘诀小公司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源泉

顺便说一句,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布什在竞选中不强调我们国家的强大?在20世纪80年代的黄金十年里,美国新增了1800万个工作岗位,但全美500强公司却减少了200万个工作岗位。请注意,是200万个!人们总是在谈论这家公司今年裁减了多少员工,那家公司裁减了多少员工。这就是大公司的经营模式。我们可以猜猜看,在下一个十年里,500强公司会不会再减少200万个工作岗位?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诞生了220万家新公司——220万家!这个算术其实非常简单,但有些人似乎就是不会算。在这十年里,一些新公司可能会发展到500人到1000人的规模,平均一下,假设每家新公司的规模达到10人,这就将新增2200万个职位!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已经经历的……

大家常常说,小公司是美国经济增长中最富活力的部分。实际上,仅仅说它是最具活力的部分显然还很不够,可以说它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全部来源,甚至于称它为“全部”的说法也不够全面,小公司实际上还弥补了大公司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了呢!1982年,美国基准借款利率高达20%,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心理极度恐慌,但当年仍然诞生了15万家新公司。去年我们经历了严峻的经济危机,货币信用收缩,银行麻烦缠身。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仍然新增了20万家新公司,我相信今年会涌现出更多的新公司……

新公司的诞生不会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但如果哪家大公司裁减了3000名员工,它马上就会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媒体并不会关注亨瑞佛斯内克和玛莉赫波怀特开了一家新公司,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每星期都有大量的新公司开业。——彼得·林奇1992年的演讲

4.La Quinta汽车旅馆 1981

假如你是那种会在慌乱中抛售一切的人,你就该远离股票市场。——彼得·林奇认为有个性缺陷的人不适合投资股票投资背景:林奇钟爱的三种增长型公司的特点

研究股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怎么对你感兴趣的股票进行分类。实际上,划分股票种类的方法几乎和股票经纪人的数量一样,非常之多。但林奇的分类方法独树一帜且非常有效,基本上可以涵盖投资者进行的所有有效分类。

具体的做法是,林奇一旦确定了某一特定行业中的一家公司相对于同行而言规模是大是小之后,接下来就要对公司进行分类,看属于6种公司基本类型中的哪一种类型: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隐蔽资产型以及困境反转型。

通常,一家公司的增长速度是快还是慢,要参照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才能确定。缓慢增长型公司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大致与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速度相符,比如美国,接近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3%。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增长速度远超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速,有时一年会增长20%~30%,甚至更高。正是在这种快速增长型公司中你才有可能找到最具有爆发性的黑马股。

我们看看林奇所说的增长型股票的具体特点。

·缓慢增长型公司股票

缓慢增长型公司并不是从一开始增长速度就很慢,相反,它们一般都有辉煌的过去。它们在开始时可能也和快速增长型公司一样有着很高的增长速度,最后由于精疲力竭停了下来。或者是因为它们已经到达了事业的顶峰,或者是因为它们耗尽了元气,而管理层却不能再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机会培植增长点。一般来说,当一个行业的整体增长速度慢下来时(每个行业似乎总会迎来这一天),该行业中绝大多数的公司也随之失去了增长的动力。

缓慢增长型公司的一个特点是定期慷慨地支付股息。通常当公司不能想出扩张业务的新方法时,它就会支付十分慷慨的股息,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像巴菲特那样的人毕竟太少,还不如直接分钱给股东。

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很难找到这类增长率为2%~4%的公司,因为如果公司的增长速度不是很快,它的股票价格也不会上涨很快。林奇对基金增长率的野心使他无法安于在每年的分红和股票的欲振乏力上。

·稳定增长型公司股票

稳定增长型公司一般非常有名,像可口可乐、百时美、宝洁、贝尔电话以及高露洁棕榄公司等。这些庞然大物拥有数十亿美元市值,虽然增长速度和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不如那种反应敏捷的快速增长型公司,但是它们的增长速度要快于那些缓慢增长型公司。

稳定增长型公司的股价走势图不会一直平坦下去,但也不会像珠穆朗玛峰那样陡峭。买这种类型的股票多少有点儿像站在了山麓丘陵之上,年均增长率为10%~12%。

投资于稳定增长型股票能否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取决于你买入的时机是否正确和买入价格是否合理。这对投资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比如林奇,在购买了稳定增长型股票后,如果它的股价上涨到30%~50%,他就会把它们卖掉,然后再选择那些有着相似的价格但还没有上涨的稳定增长型股票。他反复进行诸如此类的投资操作。

稳定增长型股票最容易变现,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基金经理们很喜欢这类股票。林奇总是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保留一些稳定增长型公司的股票,因为在经济衰退或者经济低迷时期,这类股票总能为他的投资组合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

·快速增长型公司股票

快速增长型公司是每个投资者都喜欢的股票类型,其特点是:规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长性强、年平均增长率为20%~25%。

对这种公司,如果你能够仔细观察,明智地选择,你就会从中发现能够上涨10~40倍甚至200倍的大牛股。对于规模小的投资组合,这类股票你只需寻找到一两只,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投资组合的整体业绩水平。

快速增长型公司并不一定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实际上,林奇更钟爱不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在缓慢增长型行业中,快速增长型公司虽然少,但只要找到了自己的“独门绝活”,照样能够找到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实现快速增长。比如,酒店行业早已定型,年增长率仅为2%,属于典型的缓慢增长型行业,但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公司在过去10年间通过不断抢占该行业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0%。

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大众认定早就已经成熟的快餐业、百货业以及服装零售业上。这些爆发性成长的公司在一个细分市场掌握了诀窍,有了迅速成长的经验,在一个地方取得成功之后,很快将其成功的经验在其他地方一次又一次地复制,不断向其他地区扩张。随着公司新市场的不断开拓,盈利加速增长,人们开始关注并最终形成共识,股价就会急剧上涨。

不可否认的是,快速增长型公司也会存在很多经营风险,特别是那些财务实力不足,但头脑过热的新公司。通常,一旦资金短缺的快速增长型公司遇到令人头痛的大麻烦,华尔街会很快将其股价打压得一落千丈。所以对这类公司,对管理层的素质考察也很重要。

林奇所寻找的是那种资产负债表良好,又有着实实在在的丰厚利润的快速增长型公司。投资快速增长型公司股票的诀窍是,设法弄清楚它们的增长期大概什么时候会结束,以及为了分享快速增长型公司的增长所付出的买入价格应该是多少,最好是具备巴菲特所说的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20世纪80年代初,林奇认为汽车旅馆业已经进入复苏阶段,他已经购买了联合旅馆的股票,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此,总觉得该行业应该会有更加优秀的公司,最好是那种快速增长型公司。他四处打听更好的投资对象,以便寻找到该行业的黑马。

林奇喜欢从公司竞争对手那里收集好公司的资料。一般来说,能令对手敬佩的公司肯定是非常不错的。通常而言,90%的公司的高级主管一旦面临对竞争对手进行评价的机会,会非常情绪化地对自己的竞争公司大加抨击或大加赞赏,很少有人能够非常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竞争对手,而这种情绪化正是最真实的现实。林奇在电话里向联合旅馆公司的副总裁询问谁是他们最强劲的竞争对手。“La Quinta汽车旅馆,”联合旅馆的副总裁大声说道,“他们的工作非常出色。在休斯敦和达拉斯他们击败了我们。”

能够赢得其对手极为恼火的赞扬,那么一定是非常有优势的。这是林奇第一次听到这家公司,了解到这一信息后,他立即着手研究La Quinta。

这是一家在得克萨斯州起家的汽车旅馆连锁公司。汽车旅馆业是一个大家公认的缓慢增长型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La Quinta公司却在群敌环伺中找到了自己的克敌“绝招”,反而迅猛发展。

从该公司的高管那里,林奇得知了La Quinta旅馆的经营模式。

说起来很简单,他们提供跟联合旅馆一样好的客户服务,但是价格却要低30%。La Quinta之所以能够提供如此价廉物美的服务,主要是因为他们改变了汽车旅馆的业态:他们去掉了不能为自己带来利润却徒增大量成本的礼堂、会议室、餐厅等设施,但为了解决客人的膳食供应问题,他们在旅馆隔壁开一家24小时的快餐店。而且,从这名高管那里,林奇知道了La Quinta的主要客户群是小商人,这些人的特点是对旅馆客房要求较高,同时又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较高的折扣,La Quinta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在选址上,La Quinta也独具匠心。绝大多数汽车旅馆都将连锁店建在高速路口附近,以方便旅客泊车、住宿。而La Quinta则有针对性地把它的连锁店建在客户最有可能进行商务活动的区域附近,因为这些顾客大部分都是来完成商业事宜,而不是旅行的。而且这些顾客因为不是临时起意住宿,一般都会预订房间,这样La Quinta的客流量就更加稳定而便于管理。这相当于La Quinta还抢占了低端酒店和高端酒店之间的市场空位,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利基市场。

以这样的模式发展,La Quinta在得克萨斯州的利润非常可观,而且在阿肯色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也站稳了脚跟。林奇发现,上年它新开业的汽车旅馆比前年多了20%,公司的收益几乎是每个季度都在增加。而且公司计划未来以更快的速度扩张,但债务并不太多。

尤其让林奇高兴的是,对这家已经经营了5年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在林奇关注它之前,只有极少的券商机构在追踪它,机构投资者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不超过20%,就连自己身为基金经理也是第一次听说。

唯一让他不安的是,公司虽然每年以50%的高速度成长,市盈率仅大约10倍,但股价已经上涨了1倍多。“会不会有点高?”他有点犹豫。此时,林奇听说La Quinta公司的一位重要内部人士在卖出股票,这让他几乎差点儿就不想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了。

这种奇异的情绪在林奇身上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由于内部人士开始卖出而不再买入公司的股票,实际上跟由于外部投资者(像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的皮特里)停止买入而卖出股票一样,两种行为都是受到别人的影响后对自己的判断失去了信心。

幸运的是,在La Quinta公司股票投资上林奇没有受到这种愚蠢思想的影响而坚决买入,他为麦哲伦基金买了尽可能多的La Quinta股票。10年时间麦哲伦基金已经从这家公司的股票上赚了11倍的收益。投资链接: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股票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掌握准确的交易时机,选择适当的买点与卖点,是每一个投资者投资成功的第一步。在实战中,如果进出太过频繁,则会让自己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往往难以理智地判断行情,甚至会一再违背应有的准则,从而导致投资的失败。但是,如果能针对性地找到最佳交易时机,就会让投资者在“扑朔迷离”的股市中,拥有清醒的判断力,避开风险,最终在金钱的游戏中获取大笔的财富。彼得·林奇是寻找最佳交易时机的高手,他对股票买卖时机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彼得·林奇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两个最重要的股票买入时机。第一个买入时机:特定的年底低税时。股价在一年中的10——12月多下挫严重,这并非偶然,因为经纪人毕竟也像普通人一样需要消费,所以他们会询问委托人是否卖出股票并从税收中获利。而机构投资者同样喜欢在年底清除一些亏损的股票以便调整未来的证券组合。所有这些年底的抛售行为综合在一起将会向下打压股价,尤其对于价位较低的股票,如果一只股票的股价下跌到每股6美元的下限,那么那些用保证金账户融资购买股票的投资者们就不能用这些股票作为担保,所以用保证金账户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在股价下跌时不得不卖出低价股。机构投资者也往往不得不卖出低价股,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就会违反这种或那种投资限制性规定。这些投资者的卖出会导致更多投资者跟风卖出,结果会把非常好的股票打压到低得惊人的价位。这时候是投资者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可能是美国股市的规律,但投资者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找到中国股市的相应规律。第二个买入时机:每隔几年市场便会出现的崩盘、回落、大跌、直落时期。彼得·林奇认为,在股市每隔几年出现崩盘、大跌、激烈振荡、像自由落体一样直线下跌的时候,是购买超值股票的大好时机。因为在这些令人惊惶恐惧的时期,人们都在内心吓得直喊“卖出”,争先恐后地抛售自己所持有的股票,这种严重的杀跌行为会使股价大幅下跌。如果这个时候谁能鼓足勇气保持理智,那将会抓住梦寐以求的投资良机。彼得·林奇认为这种投资良机个人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更容易抓住,因为在市场突变时期专业投资者总是由于过于忙碌或者过多束缚而不能迅速行动抓住机会。他还对那些实力雄厚且盈利增长良好的优秀公司的股价进行统计,发现在最近几次市场崩溃时投资者都可以用很低的价格买入,而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彼得·林奇举了Dreyfus基金公司的事例来说明对这一交易时机的把握。在1987年的市场崩盘中,Dreyfus基金公司的股价从最高时的45美元被大量地抛售打压到每股仅16美元。彼得·林奇对该基金公司的情况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该公司的股票每股扣除债务后的净现金为15美元,而当时股价才16美元,这真是物超所值的好股票。而且该公司除了拥有大量的现金以外,还从这场股灾中获得了好处,因为好多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而把资金转移到该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之中。像Dreyfus基金公司就是第二个买入时机所要寻找的理想目标。如果投资者能把握住机会,将会获得高额的投资收益。彼得·林奇投资秘诀专业投资人是不敢购买La Quinta的

在投资领域,当生存的饭碗面临危险时,只有极少数的专业投资人有勇气敢于购买像La Quinta汽车旅馆这种不知名的股票。事实上,如果面临两种投资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有可能投资于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股票可能会赚到一大笔钱,第二种选择是可以确定投资于一家已被广泛认可的公司的股票最多只有少量的损失,那么无论是共同基金经理人、养老基金经理人,还是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赚大钱的可能性而选择亏小钱的确定性。对于专业投资人来说,能赚大钱固然是好事,但更为重要的是万一投资失败时你也不会落得个悲惨下场。华尔街上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如果你购买的是IBM的股票而使客户资金遭受损失,那么你永远不会因此而丢掉你的饭碗。”

如果你买了IBM的股票后它的股价下跌了,你的客户和老板的问题是:“该死的IBM公司最近是怎么搞的?”但如果你买的是La Quinta汽车旅馆的股票,并且很不幸你买入后股价下跌了,他们就会这样问:“该死的你是怎么搞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只有两个分析师追踪La Quinta汽车旅馆的股票时那些只关心饭碗是否安全的投资组合经理人根本不会买入这只股票的真正原因,尽管当时这只股票只有每股3美元。当沃尔玛公司的股价只有4美元时这些专业投资者也不会购买,因为那时沃尔玛还是一家坐落在阿肯色州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镇上的一家微不足道的小公司。但是很快沃尔玛公司业务迅速扩张,后来沃尔玛公司在全国每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中心都开设了分店,并且有了50位分析师对这只股票进行跟踪分析,同时《人物》周刊还对沃尔玛的董事长进行了专访(他是一位行为怪异的亿万富翁,经常自己开着小型轻便货车去上班),这时那些专业投资人才购买了沃尔玛的股票,而此时股价已经上涨到了每股40美元。——《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5.克莱斯勒汽车 1982

不要相信专家意见。专家们不能预测到任何东西。虽然利率和股市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相互联系,我却不信谁能用金融规律来提前说明利率的变化方向。——彼得·林奇对专家和利率的看法投资背景:谈股色变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美国,尤其是1981——1983年,是一个著名的“谈股色变”年代。日常聚会时,人们宁愿谈论地震或葬礼,也不愿意提及股票。

此时,道琼斯指数已经横盘震荡了十几年,逐渐磨掉了大多数投资者的信心。新总统上台后,在“里根经济学”被付诸实施的大背景下,美国贷款基准利率上升到了2位数,但在短时间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也上升到2位数。富人们忙着抛出股票抢购黄金以对付通货膨胀,同时购买猎枪以防身,囤积罐头以防食品短缺。更有趣的是,一些很多年来都不去钓鱼的商人,现在却主动跑去钓鱼了,还把钓来的鱼吃了——他们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已经方寸大乱,害怕经济崩溃。

不过,作为著名的“死多头”的彼得·林奇坚持了他的一贯看法:上帝保佑美国,经济不会崩溃,那个浪漫的噩梦——每个美国人靠钓鱼来吃饱肚子的梦是不会成为现实的,因为利率不会一直维持高位。既然如此,那么就应该把全部资金投资到股票和长期国债上。

许多处于恐慌状态的投资者已经犹如惊弓之鸟。美苏争霸中美国暂时的衰落和长期的滞胀,以及高涨的失业率让他们绝望,每一次政策的变动都让他们觉得崩溃就要来临了。他们的做法和林奇相反,匆忙卖出股票和债券,将资产变现。

林奇进行常识性的推断:假如真的发生摧毁一切的大灾难,如美苏核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等,即使存在银行的现金也会和股票证券一样,变成一堆废纸。但是这一切如果没有发生的话,那么这种在恐慌、混乱中以很低的价格抛出所有股票变现以防“灾难”,其实是十分鲁莽的做法。

这种林奇认为“鲁莽”的做法在许多对1929年经济大萧条仍记忆犹新的老一辈美国人那里还是很有市场的,而且许多人已经开始了行动。股神巴菲特的父亲和老师格雷厄姆就是这样的人,他们认为很有可能大萧条会重新来临,股市和经济系统的崩溃势不可当。因此,巴菲特的父亲早早地将自己的部分资产变现,买了专为大萧条而准备的农场;而格雷厄姆更为极端,在做每一笔投资前,都要设想如果这家公司倒闭了之后,最终会值多少钱(也即清算价值),如果对方的报价超出清算价值,他一般是不会买的。

林奇的想法跟巴菲特的父亲和老师恰恰相反。

他有一套自己的经受恐慌考验的策略,那就是专注于更大的大局——不是设想最坏的事情发生会怎么样,而是设想最坏的事情不会发生的情况。他反复问自己,如果最坏的事情不会发生的话,那应该怎么做?

对里根政府的新政策,林奇判断利率早晚会降低,滞胀早晚会结束,美国经济也早晚会继续上涨。而利率一旦降低,滞胀一旦结束,经济一旦好转,持有股票和债券都会大赚一把,尤其是前期一直不太景气的所谓支柱产业,如汽车业、银行业等。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基于这样的判断,林奇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股。

20世纪,汽车行业可以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地位,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最为风云变幻的市场之一。尽管市场变幻不定,时光流转却并未消磨掉一些著名品牌的影响力。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汽车产业开始出现危机。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欧洲、日本汽车的围攻下,三大公司市场份额下降、销售量锐减、用户满意度骤降。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让原本势头良好的汽车股也一路下跌。在业绩和股价的不断下跌和媒体的鼓吹下,美国上下普遍悲观,认为汽车产业已经走到破产的边缘。这种支柱产业的颓败,给美国和美国股市带来了沉重的气氛,尤其是一些原来著名的汽车城市、机械城市,都显得暮气沉沉。

绝大部分人的悲观态度正是林奇所乐于看到的,这正是黑马的诞生地。

林奇开始了认真细致的市场调研。他首先从福特公司下手,然后又以美国所有大型汽车公司为对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同福特公司代表长时间的交谈过程中,福特的代表显得对克莱斯勒很尊重。就像投资La Quinta旅馆一样,他迅速把主要目光投向了克莱斯勒公司。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是美国第三大汽车制造企业,公司总部建立在密歇根州海兰德帕克。1925年,沃尔特·P.克莱斯勒离开通用汽车公司,自行创立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立的当年,公司收购马克斯韦尔汽车公司。1928年又收购了道奇兄弟汽车公司。1936——1949年,公司业务快速增长,曾一度超过福特,成为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但20世纪50——60年代初,生产开始滑坡,到60年代中期,公司经过改组后稳住阵脚。1974年以后,面对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公司业务又开始走下坡路,1978年出现严重亏损,1980年甚至濒临破产。最后,政府给予其15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才使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免于倒闭,但公司股价已经跌到每股2美元,许多分析师纷纷雪上加霜地进行唱衰,机构投资者纷纷逃离。

它到底会不会破产呢?林奇翻看它的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发现它的账上有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据此他判断:克莱斯勒立即破产倒闭绝对是危言耸听,克莱斯勒可能会破产,但却不是在两年之内。

那它到底会不会再次发展起来呢?基于对美国经济整体形势的判断,林奇认为作为典型周期型行业的汽车产业肯定会再次腾飞,而且在该行业里,它的品质为竞争对手所称道,如果行业开始好转,它肯定是上涨幅度最大的。

为了增加胜算,“林奇式调查”是少不了的,他派出大量的调研人员,大范围地对克莱斯勒公司进行考察。林奇本人则亲自到克莱斯勒公司总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对这次考察,克莱斯勒公司十分重视——这很自然,在大众一片看衰汽车产业的声音里,竟然还有机构看好自己。

在这次考察中,林奇对公司在长期困境中的坚守很满意。而且从一位公司的高层营销主管那里得知,他们刚刚推出一款新车型,即“T5型微型旅行车”。林奇十分看好这一款车型,他甚至幻想着哪天退休后,可以开着这样的车,带着全家人去海边度假,过上一段属于自己的惬意时光。如果连自己都是如此喜欢,别人应该也一样吧。

林奇已经察觉到了克莱斯勒公司的转机。

1982年,春夏相交之际,林奇大量购入克莱斯勒股票,所购买的股票占到了麦哲伦公司资产的5%,已经到达了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的上限。同时,他还买了大量的福特股票。

林奇说,如果证券交易委员会不作限制,他会用麦哲伦公司基金的10%~20%去购买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他疯了!”当林奇的朋友和富达基金的同事听说此事后,一致这样评价。投资这样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无异于自寻死路。

但林奇在“疯”的路上更进一步:基于利率必然下跌,经济必然好转的判断,当年10月,林奇把债券的持有比例削减到5%。随后,大牛市开始了,利率开始下降,经济开始复苏了。

克莱斯勒在很长时间一直在麦哲伦基金中保持第一重仓股的地位,并且在8个月内上涨了一倍。在1982——1988年的7年里,在麦哲伦基金前5大重仓股中,有3家汽车股。这三只股票,每只都让麦哲伦基金赚了超过1亿美元,其中克莱斯勒上涨了将近50倍,福特上涨了17倍。

林奇后来总结说,正是在这少数几家汽车股上获取的巨额盈利,才让麦哲伦基金的业绩出类拔萃。克莱斯勒、福特这样的股票根本不属于成长股,与玩具反斗城、美体小铺相比,它的投资价值显而易见非常低。然而由于汽车股被市场打压得如此之低、如此之久,以至于当汽车行业复苏之际,汽车股大幅反弹,几乎比任何成长股的涨幅都要大。投资链接1:曾经的天崩地裂竟然只是个小小的波澜这次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投资是林奇投资生涯的得意之笔。股市风云变幻,有多少次,当时看起来似乎要天崩地裂,令人惶惶不可终日,后来的形势却表明这只不过是小小的波澜;反过来,又有多少次,当时看起来似乎只是小小的波澜,后来却是天崩地裂,令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这样的事情在股市中一再上演,让人感觉在时间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渺小。但是不管如何,股价大跌且严重低估,就是一个最佳的投资时机。林奇也曾经历过投资组合的市值损失30%的时候,但他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他眼里,世上似乎就没有灾难这回事,所有的大跌都只是一次机会,乘机低价买入的机会。因为“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的”。如果灾难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呢?林奇没说,不过最坏的结局也就是大家一起玩完。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GMO基金公司的詹姆斯·蒙蒂尔曾经说,他过去经常犯的一个错误的认识是,在大萧条时期,价值投资策略比其他投资风格或者说市场大盘更容易遭受损失。但事实告诉他,那是一种悖论、假象。大萧条时期,系统崩溃,各行各业同时陷入绝境,整个市场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任何股票都不能幸免于难。这时候价值股可能并不是好的投资策略,但成长股也好不到哪里。但事实并不尽然如此,蒙蒂尔引用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布里奇沃特投资公司的研究:就收益而言,业绩最佳的20家公司几乎都可以秋毫无损地度过危机,即便是在1929年的高峰跌至1933年的谷底,他们的收益也几乎保持不变;但业绩最差的20家公司则一落千丈,其亏损绝对值甚至接近以往的最大盈利。尽管在收益能力方面差异巨大,但在股市里,两者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前20家公司和后20家公司的股价跌幅几乎接近,前20家公司的跌幅为80%,后20家公司则为96%。因此,在熊市条件下,当市场先生向我们展现诱人的机会时,蒙蒂尔的建议是“慢出手,稳投入”,并且说这是最理性,也是最合理的方法。确实如此,如果股票显得魅力无穷,你又没有及时买进,而且以后再也没有买进的机会,你就不仅仅是显得像傻子一样了,你就是一个傻子。投资链接2:周期型公司林奇认为,汽车、钢铁、水泥、航空、轮胎以及化学公司等,都属于周期型公司。与其他公司如快速增长型公司不同的是,周期型公司的发展表现为一条几乎闭环的曲线,它们不断地扩张,然后又开始收缩。因此,周期型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会出现周期性的上涨和下跌。随着经济环境从繁荣转向衰退,这类公司也会出现相应的周期性衰退,其股东的收益也会随之减少。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旦经济环境从衰退走进繁荣时,这类公司将会出现相应的周期性繁荣,其股价会超过中速增长型公司甚至快速增长型公司。因此,周期型公司的股票往往很难把握,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公司衰退或者繁荣的早期迹象(就像林奇对里根政府的政策判断),这对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很难比较,林奇却乐此不疲,认为这种事对人的智力很有挑战性。他说:“买入一家汽车类股票并把它捂在手里25年,就像是飞跃阿尔卑斯山一样,你可能会从中获得收益,但无法像登山者那样享受到全部上山下山的乐趣。”投资链接3:同期林奇对银行股的投资前面说过,20世纪80年代美联储为了终止滞胀局面,抑制经济过热,猛踩刹车,把利率提高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在这种形势下,照例说银行业增长前景很好,银行股应该很受追捧才是,其实不然,很多银行股的股价居然以低于账面价值的市场价格出售。出现这种偏差,主要是由于华尔街的投资偏好。当时的华尔街普遍认为银行属于成熟的公用事业,增长率很低,根本不可能会有很高的增长率。大家对实力雄厚、业绩稳定的银行股根本不感兴趣,即便美联储不断加息也不能让大家改观。但是聪明的投资者从来都是在别人不敢动的时候行动,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的,你应该在别人不感兴趣的时候感兴趣。林奇开始对银行股采取行动。他的第一笔生意是第一亚特兰大银行。林奇通过调研发现这家银行已经连续12年取得很高收益率,其盈利能力很高,远超那些在投资推介会上猛吹自己的上市公司。在5年之后,这家银行与瓦乔维亚银行合并,5年内股价上涨了30倍。与第一亚特兰大银行类似的还有一家名叫NBD的银行,该银行连续多年一直保持着15%的盈利增长速度,几乎赶得上一些快速增长型公司的业绩增长速度。但就因为是银行股,市场给它的市盈率非常低。还有一家名叫五三银行的公司,“听听这名字,就让人讨厌”,可是林奇著名的选股规律(名字越让人讨厌,股票就越有可能被低估)让他不由自主地买进。后来五三银行从2美元上涨到了80美元。还有一只名叫凯科的银行股,这家奇特的银行有一套“霜冻地带”(Frost Belt)经营理论,即通过收购小型银行,专注于在高山寒冷地区开展业务,因为根据统计规律,这些地区的人们普遍很节俭,也很保守,很少会贷款违约。因此这家银行的业务相当红火,坏账率很低。这些投资标的有着共同的特征:有雄厚的储蓄客户基础,贷款业务效率很高但又很谨慎,性质是地方商业银行,虽小但有着奇怪却又合理的商业逻辑。正是这些地方性银行股票在市场上的错误定价给林奇创造了许多极好的低价买入机会,使得麦哲伦基金在银行业的仓位上要比其他投资者高出4~5倍,到1980年底,林奇已经把基金9%的资金投资在了12家不同的银行股上。与投资汽车行业类似,林奇买入银行股也非常有趣:他先是买了一家银行的股票,但在调研的过程中又会让他了解到另一家更好银行的情况,于是他就这样一家接一家地买入银行股。当然,刻意地追求“以奇制胜”也有可能翻船。林奇在银行股的投资上也有失败的案例,那就是新英格兰银行。由于过于低估了新英格兰地区经济衰退对银行业务的影响,同时过高估计了新英格兰银行的发展前景,林奇买入后,这家银行的股价不涨反跌,从每股40美元到20美元,最后林奇无奈在15美元割肉卖出。总体来看,林奇在银行股上的收益还是惊人的。在1981年3月推出的年度报告中,林奇指出麦哲伦基金增值近100%,与1980年3月相比,麦哲伦基金净值已经增长了94.7%,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却只上涨了33.2%。这份成绩单使得麦哲伦基金的资产规模在1981年首次上破1亿美元的大关。但是林奇并没有停下步伐,而是继续买进银行股。到1983年4月又买进了39只银行股和储蓄与贷款协会股票。塞思·卡拉曼说,人的本性使我们很难去接受最近表现很差的品种,但这正是长期投资成功的关键。很显然,彼得·林奇就是那种少数能够勘破“人性”密码的人。彼得·林奇投资秘诀何时卖出一只周期型股票?

何时该卖出一只周期型股票:(1)公司增长达到顶峰周期即将结束;(2)导致投资者购买该股票的因素确实开始变得糟糕;(3)公司的存货开始增加并且公司对其没有解决办法,这意味着较低的产品价格和较低的商业利润;(4)大宗商品价格的降低,通常在影响收益的因素出现前的几个月,汽油、钢材价格就会下降;(5)公司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两个关键的合约期满,产品最终需求下降,海外竞争激烈;(6)用很高的成本对老厂进行改造。——《彼得·林奇股票投资方法与策略全书》

6.国际服务公司 1982——1989

比只是业务枯燥乏味的公司股票更好的是业务既枯燥乏味又令人厌烦的公司股票。当一家公司的业务让人耸肩表示怀疑和蔑视、令人作呕甚至恶心的避之唯恐不及时,那就再理想不过了。——彼得·林奇心目中的理想公司投资背景:那些让人感觉压抑的业务

人有许多禁忌,而“死”是最让人忌讳的一个,由此殡葬业就成了一个让人感觉压抑的行业。而林奇就偏偏喜欢类似这样的“逆大众思维”的行业,喜欢在这类行业里挖掘金矿。

这是他的一贯风格。我们看看林奇在他写的几本书里所介绍的13条著名选股准则,这是他多年来投资选股的实战经验(有的在前面已经有所介绍)。

准则1:公司名字听起来枯燥乏味,甚至听起来很可笑则更好。如琼斯农场、联合石头等,这样不容易引起注意。

准则2:公司业务枯燥乏味。如生产罐头盒和瓶盖的瓶盖瓶塞封口公司。

准则3:公司业务一听就令人恶心。如油污清洗公司、有毒垃圾处理公司、地沟油提炼公司、动物肝肠处理公司等。这些业务与日常生活中一些特定的令人恶心的场景有关,常人避之唯恐不及,因为一想起来就想呕吐。

准则4:公司从母公司分拆出来。

准则5:机构没有持股,分析师几乎不跟踪。正因如此,这类公司的溢价率通常很低。

准则6:公司被各种各样的谣言包围。

准则7:公司业务让人感到有些压抑、沉重。如丧葬服务公司。

准则8:公司处于一个零增长行业中。如旅馆行业、塑料小刀和叉子行业等,竞争往往不那么激烈。

准则9:公司有一个利基。如独占的矿藏、独家的秘方,拥有排他性的独家经营权,如国际镍公司。

准则10:人们要不断购买公司的产品。如药品、香烟、剃须刀等,虽然简单但市场需求稳定。

准则11:公司是高科技产品的用户。技术进步能够不断降低成本。

准则12:公司内部人士在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这说明公司业务确实不错,连内部人士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准则13:公司在回购股票。

在这13个选股准则里,有六个准则(准则1、准则2、准则3、准则5、准则6和准则7)都是“逆大众思维”的体现。这种选股模式,主要就是寻找大众因为自己根深蒂固的执着、偏见而产生的市场资源错配,成功率往往很高。彼得·林奇投资策略

富达公司的同事乔治·梵德海顿(富达天运基金的基金经理,先前是富达公司的电子行业分析师)向林奇推荐了一只股票。这是一只理想中的股票,集合了林奇的多项选股准则。

该公司名叫国际服务公司,名字听起来很乏味,经营的业务则令人感到十分压抑——死亡和丧葬,恐怕是除了有毒垃圾、核污染之外最令人感到难受的业务。

公司总部位于休斯敦,成立于1962年,并于1969年上市。自成立之日起,公司就确立了走大规模收购、扩张的长期发展路径。就像甘尼特(Gannett)公司大量收购各个小镇上的报纸进行整合一样,公司到全美各地收购当地属于夫妻店形式的小殡仪馆。而且它只收购那种一周内能提供10多次殡葬服务的生意兴隆的殡仪馆,对那些生意冷清,一周只有一两次殡葬服务的小殡仪馆置之不理。经过大量收购整合后,国际服务公司逐渐变成了殡仪馆连锁行业内的麦当劳。

最终公司成功地对丧葬业上下游进行了整合,拥有461家殡仪馆、121处公墓、76家花店、21家丧葬服务器制造供应中心以及3家棺材配送中心。而且公司的名气也逐渐传开,尤其是为亿万富翁霍华德·休斯提供的葬礼,让全美国人都知道了这家公司。

国际服务公司还开创了丧葬行业一项非常受人欢迎的业务——生前预付丧葬合同。这种业务相当于一份期货,使客户能够在目前还能负担得起的时候付清自己将来的丧葬服务费用、棺材及骨灰盒费用。这样锁定了价格之后,他们的家人就不必在以后为其支付丧葬费了,而且即使将来丧葬费用上涨(这种上涨的概率是很大的),公司仍然只按丧葬服务合同里的价格收费。对死者家属来说这种分期预付丧葬费用的合同非常合算,对公司来说也比较合算。

通过出售这项生前预付丧葬合同,国际服务公司可以马上得到现金收入,然后将这笔现金存放在银行以复利的方式不断增值。如果公司的资金管理人员水平能够向巴菲特看齐的话,这笔现金的增值速度将会更快。后来国际服务公司又把这项业务扩大到其他的殡仪馆,市场反应也非常不错,每年该项业务都以40%的比例持续增长。

尽管公司业务庞大,收入快速增长,几乎没有负债,前景非常好,但多年来大部分投资人一直对它退避三舍,不闻不问。这可能是人们的心理情结问题,与投资无关。可能正因为大部分人都远远地躲着它,所以公司股票价格偏低。

在这一点上,机构投资者显得尤为迟钝。尽管国际服务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得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还在华尔街到处奔走,恳求这些机构大佬们听听他们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情况。可是由于丧葬服务业不属于标准行业分类中的任何一种行业,既不属于休闲行业,也不属于耐用消费品行业,所以华尔街的那些所谓的机构大佬们完全忽略了这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对这只股票置之不理,出于对死亡的厌恶,和大部分人一样对该公司避之唯恐不及。

碰见这样理想的公司,一向冷静的林奇都有点激动,甚至在调研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大量买进。

1986年,开始有一大批机构投资者追捧国际服务公司的股票,再到后来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国际服务公司的股份超过了总股本的50%以上,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开始追踪研究这家公司。但这时它的股价已经上涨了20倍。投资链接1:华尔街滞后现象机构投资者对国际服务公司的后知后觉让林奇发明了一个词语——“华尔街滞后现象”。林奇认为,按现行的投资体制,只有当某种股票在股市上为多数大金融公司认可,并且已被华尔街的知名分析师列入“推荐购买”名单里,这种股票才对买卖股票的大多数人具有吸引力。众人都在等着别人先迈第一步,然后自己再适时地跟上去——这常常会耽误投资良机。当这些投资者都准备购买,一窝蜂地扑上去的时候,该股票已涨了很多,5倍或者10倍。林奇把这种状况称为“华尔街滞后现象”。国际服务公司是华尔街滞后性的典型案例,由于该公司几乎没有人推荐过,谁也不敢贸然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最终注意它的却是一家名为安德伍德——纽豪斯(Underwood Neuhaus)的小型投资机构,希尔森公司(Shearson)是第一家对它感兴趣的大型证券公司,但那时已经是1982年,国际服务公司的股票已经上涨了5倍。实际上,成千上万的投资者都应该十分熟悉这家公司,因为只要他们曾参加过几次葬礼他们就会知道这家公司的葬礼服务很普及也很周到。但大家谁也不肯先出手。在其他行业也都类似。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当斯巴鲁公司股票出现最大涨幅时,追踪该公司的只有三四位主要证券公司的分析师。1977——1986年,唐恩甜甜圈公司的股票上涨了25倍,但同期追踪这只股票的只有两家大型证券公司。Pep Boys汽车配件公司,这只股票的涨幅也很大,从1981年的不到每股1美元涨到1985年的9.5美元,但同期追踪这只股票的分析师也非常少。Stop&Shop公司股价从每股5美元上涨到了50美元,跟踪这只股票的分析师数量才从1个猛增到4个。与此相反的是,通常情况下对IBM进行跟踪研究的证券公司分析师有56人之多,而对埃克森石油公司进行跟踪研究的分析师有44人之多。这就是华尔街机构投资者,实际上他们也是人,也有人的一系列人性弱点。投资链接2:挖掘公司隐蔽性资产与巴菲特一样,林奇认为现代大学教科书里的投资理论——那一套关于市场有效率、股价反映一切信息的观点是非常荒唐的。他认为正因为人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偏见、情绪才导致了许多投资机会的存在。他本人就非常善于利用大众的这些偏见、情绪来寻找优秀公司,挖掘迷雾之下的宝藏。林奇很重视对公司隐蔽性资产的挖掘。他认为在金属冶炼、石油、报业、电视台、医药等行业,甚至有时在亏损的公司中,都有隐蔽的资产。这些隐蔽性资产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一笔现金,也可能只是房地产或者是税收优惠等。例如,1976年末,当时的沙石滩公司股本规模只有170万股,每股价格14.5美元,整个公司的价值仅为2500万美元。但过了不到3年的时间,到1979年5月,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以7200万美元买下了沙石滩公司,该公司的股价随之大涨,到了每股425美元。而更绝的是,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在买下沙石滩公司后的第二天就把该公司的砾石场卖了,成交价是3000万美元。而砾石场只是沙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