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伯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0:51:06

点击下载

作者:米烈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米伯让

米伯让试读:

出版者的话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祖国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5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100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的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而且要写出“干货”来,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由衷所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0月28日米伯让先生米伯让先生在业务学习

贺米伯让研究员从医60周年

刘炳凡

古本伤寒发掘难,渊源经学继长安。

精研十病三春暖,深入千村一片丹。

博涉群科图破壁,弘扬特色在攻关。

心耘墨织传仁术,化雨医风颂楚南。(载于研讨会论文集中)

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四部分。

书中“专病论治”收录了米伯让研究员有关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性出血热、克山病、传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大骨节病、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疰夏9种病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病案举例、预防护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这些诊治经验均来源于实践,在20世纪60~70年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现了他对传染病、地方病和疑难病症采用中医药治疗的学术特色。“诊余漫话”介绍米伯让研究员医学论文16篇,涉及《内经》《伤寒杂病论》理论探讨及中药计量改革、文献医史整理、中医建议等方面,内容丰富,观点新颖。

本书力求客观地反映米伯让研究员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独特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具有较高的临床、学术及文献价值,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重要的参阅书籍。医家小传

米伯让,祖籍陕西泾阳县,1919年4月5日生于甘肃省张掖县。古丝绸路上驼铃悠悠,以儒商自恃的父亲秉贞为儿起名锡礼,表字和亭。锡礼5岁即入私塾,不久,考入张掖高等小学校。少年锡礼既读经史子集,又接触新学新思想,救国济世之志萌于胸臆,13岁说服父亲入张掖医学宫学医。目睹社会疮痍、吸食鸦片成风,又加入理善劝戒烟酒会。1936年母殁,扶柩东归。治丧毕,独自出游上海、南京,自谋生业,以广见闻。越明年,父病,多方求医无效,闻“断指入药”可挽,遂赤背跪拜,以厨刀断左手食指入药,诚愚孝也。不久,父即告亡,锡礼痛心疾首,拣拾旧医书,拜三原大医李新甫门下,愤然踏上学医之路。

1939年继母又病,迁居西安,边求医边自修中医,有时回泾阳到清麓正谊书院随张果斋名儒研读经史。此时,受孔子“天下为公”思想影响,读《礼记》中“泰伯让国”故事,深受启发,整理泾阳部分祖田、祖业赠于乡间邻里,自更名为“伯让”,布衣蓝衫,在乡间行医。1941年秋在西安书肆幸得名医黄竹斋《伤寒杂病论集注》,用心攻读,释疑解困,继而思慕先生,经父故交考古学家陈子怡引荐,赴长安拜竹斋先生。黄竹斋,博学多识,针灸奇异,敬医爱国,名噪海内外。因不满当局腐败,隐居终南山下。伯让得识先生,深受先生术业人格思想之熏陶,毅然变卖了西安家产,拜先生为师,潜心医学。“当年忿世时,同隐林陵村。矢志作华胄,忧国又忧民。”(米伯让:《哭师黄竹斋先生》诗)他把忧国忧民的忿怨化成研习中华医学、解难救世的行动,悉心跟随先生习医,陪先生遍踏太白诸峰,寻药山林寒溪,调查秦岭中药资源的蕴藏与分布;在竹斋先生的引领下饱览深研了中国医学典籍,在协助先生整理校印《伤寒杂病论会通》《难经会通》《道德经会通》等书过程中,受到先生治学精神的感召,得益匪浅。此期间,他还应聘长安一中校医兼生理卫生科教员,与先生一起筹办陕西中医专科学校,参与先生实施“学术救国”,办学社,研究国学,绍介西学和医学革新主张等多种社会活动,陪同先生拜谒来陕的国学泰斗章太炎。在这些活动中米伯让扩展了眼界,增长了学问,开阔了思路,在学术研究上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隐居山乡的米伯让按捺不住兴奋喜悦之情,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他常去农村行医,抗美援朝斗争中,在泾阳县坚持每月初一、十五义诊,为前线筹款捐献。1954年应聘于西北医学院,与黄竹斋先生共同主持创办西北医学院中医科,成为新中国中医入西医院校承担教学医疗任务的少数先行者之一。在医学院10多年间,他一方面勤于教学,一方面积极办好面向社会的中医科,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举办了三期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1959年克山病在陕北流行,他主动请缨,带领医疗小组奔赴黄龙、黄陵疫区,探索运用中医药防治克山病,在实践中总结撰写了《中医对克山病的认识和防治》一文,在全国第一次克山病会议宣读交流,被视为克山病抢救工作的一个重要辅助疗法。1963年钩端螺旋体病在汉中地区流行,危害人民健康,严重地妨碍了山区生产建设。他坚持请求组织批准,带领医疗队深入陕南山乡疫区,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用中医药防治方法,收治657例,治愈率为99%,疗效显著,打破了世俗认为中医不能治疗急性传染病的偏见。这件事在全国医药界引起极大反响,《光明日报》《健康报》《人民日报》均做了专题采访与报道,受到卫生部的重视与表扬。1964年周至县终南山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十分严重,它像瘟疫般在很短几天内可让一家或一个村的人在高烧出血中死亡,恐怖的阴云几乎笼罩着整个终南山麓。时任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的米伯让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率医疗队立即奔赴疫区,一边对症治疗,一边仔细观察该病发热期将退时出现休克期的转化特点,提出治疗发热期和预防休克期的中医主方,并提出“温毒发瘀夹肾虚病”的病名,探寻治疗预防的良方良药。这个病据说是随三线建设大工厂搬迁从东北传来,一种名曰黑线鼠的老鼠是始作俑者,在东北不死人,而在陕西却在一个时期造成极大的恐慌,成为周恩来总理关注、卫生部编号的传染病。这个病虽然还未能根治和绝迹,但在陕西医药界,特别是象米伯让这样一批急人民病痛如己痛的中医药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的锲而不舍的研究诊治下,已大大地控制了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渭水以南多发地区的人民消除了恐怖,获得了一定的生命保障。在数十年的中医药生涯中,米伯让就是这样不顾个人的安危,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事业为己任,知难而进,向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顽强地开战。虽晚年卧病床榻,但他的心一直在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操劳,他手中的中医药戈矛一直在前沿阵地上闪闪发光。

米伯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有广泛的知识和兴趣爱好,在社会、科技、文艺界均有许多朋友。他曾与来陕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探讨中医的“优选法”并为之诊病;在为来陕的陈毅副总理诊病时与之讨论过古典诗词和陈毅元帅自己的诗;与剧作家、秦腔艺术家范紫东共同研究过秦腔的发音与唱腔的改革,闲暇时还自娱自唱;与史学家武伯伦探讨《扁鹊仓公列传》中有关医学方面的问题,并为武先生回答阐释“牡疝”之疑……由于他在古典文学上有一定造诣,所以对祖国中医医典的研讨整理兴趣很大。他经常诵读经典医著原文,曾工整地手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温病条辨》《伤寒杂病论》,主持点校重印了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会通》等8种,撰写了《黄竹斋先生传略》。他十分重视《周易》的研究,认为“不知易不可言医”。他也非常重视精华糟粕的辨识与取弃,在医史文献研究上他主张“仗义直言持真理,科学求实毋自欺”,强调文献研究与临床相结合。他一生都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把良好的医德做为一个医务人员的最高追求,上法孙思邈,下取现代文明。他曾长期与许多西医学者、专家进行多种疾病、医药的研究,配合默契,精诚团结,礼让为先;没有门户之见。他十分重视对中医药界后来者的培养,与中青年中医药人才保持良好的联系,循循善诱,有问必答,传道授业,无私无畏。

米伯让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多次荣获省、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历任西安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省五届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全国医学科学大会代表,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大会代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国家科委中医中药委员等职务称衔。但他把这些都看作是国家、社会和人民对自己的要求与鞭策,毫不自溢骄傲。满招损,谦受益,米伯让就是这样在学习探索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道路上走完了81年的人生,2000年2月8日在纷飞的瑞雪中停止了心脏的跳动。他把自己的医学专长和经验教训,留给了后辈,把躯体和生命给了新世纪的春天。2000年12月20日专病论治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西医病名,中医学文献无此病名记载。它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米老通过对本病的防治实践,结合当地中医防治经验以及参阅国内中医文献报道,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温病时疫”范畴,因陕西省发病高峰在8~10月份,故名“秋温时疫”。

一、病因病机初探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是本病的致病病源。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夏秋湿热蕴蒸,促使温气流行所致的外感急性传染病。其成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是指:①杂气流行:杂气,非风、寒、暑、湿、燥、火天地四时错行之六气,而是六气之外的一种致病因素,即方土疫疠之毒气,或称疫气、疠气。此气袭人,为病各种,故又称为杂气。杂气流行于气交之中,人触之即可生病。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杂气者,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必有是病。”又说:“气者物之变也,物者气之化也。”说明气是物质反映的现象。前人受当时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未能认识钩端螺旋体是本病的病源,而认为本病是由杂气流行所致。这是前人对温病疫源的概括认识,其说是有唯物观点的。《伤寒杂病论》说:“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更遇温气,变为温疫。”说明温气或称疫气、杂气,这个气的名词概念是包括了钩端螺旋体这一病源在内的概括名称。从杂气看,就不是钩端螺旋体一种病源体的问题,而是多种病源的概括。但此病源学说,对每一具体的热性病来说,则失之于笼统。②夏秋暑湿气候的偏胜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碌、情志刺激等均属外因的范畴。内因,主要是指人体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因素,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肝肺虚损,营卫失和,因之抗御卫外能力降低,温邪易于乘虚而袭,伏于人体,分布三焦,待气温反常或饮食劳倦的诱发即可形成本病。此即《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根据发病季节、致病原因、临床证型,运用中医学理论作指导,认为本病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新感引动伏邪。盛夏人体感受酷暑炎热,耗伤元气,杂气乘虚而袭,伏于人体,分布三焦。若正不胜邪即时发病的名暑温;至夏秋季节为新邪所诱发而成病,证似暑温者称伏暑;如夏秋湿热蕴蒸,人体肺胃不足而出现湿温见证者称为湿温。因之,前人曾认为暑温、伏暑、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临床不同证型的形成与人体素质、先天禀赋或后天失调所造成体质的阴阳偏胜以及杂气侵入人体部位、损害程度深浅等多种因素有关。

温燥,非秋令之燥,乃由于自身肺胃燥气偏盛,感受温邪,易于伤津化燥,灼伤肺络而咯血的一种表现,故名温燥。

温黄,乃温邪侵害肝胆,湿热郁积脾胃,致使胆汁溢于皮肤,身目皆黄的黄疸证候。

温毒,症状表现多种,如项颊肿痛或颜面丹毒,此为热毒郁于少阳经化火而成。

暑痉,乃高热耗阴,引起肝风内动,或湿浊蒙闭心包所致之证。该证型在病程中可出现血压下降,主要是由于邪热内炽,耗伤阴液,致使心肾气阴受累,正气迅速衰退。

二、辨证论治

钩端螺旋体是本病的致病原,当它侵害人体,机体发生全身性病理改变时,由于患者体质因素、生活环境、病邪侵犯部位深浅的不同,因之机体反应的证候也就随之不同。本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因之,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达到同病异治的效果,不能机械地拘守一方一药,这就是我们应用中医学对本病辨证论治获取疗效的指导思想。

治疗必须重视本病的内因作用和调动病人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在治疗中,首先要充分调动病人的内因作用,消除恐惧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用药治疗上要有扶正抗邪的思想,在治疗本病外因的同时要注意照顾内因。钩端螺旋体是外因,中医学认为杂气(或称疫气、疠气)、六淫亦属外因范畴。但本病的构成,没有内因的存在是不能成立的,因之,内因是本病的主要因素。如果单纯从外因着眼而忽视内因的治疗,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医务人员要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加强对患者的高度责任感,耐心争取病人与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对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谨守病机,精心辨证,予以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才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防治本病,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宣传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消灭病源,并要求做到防中有治,治中有防。防中有治,就是抓三早——早发现、早治疗、早休息,抓好三早是降低本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据此,我们来取了深入疫区、送医上门、设家庭病房、巡回医疗的方式进行防治工作。治中有防,如病在卫分或气分,必须注意贯穿中医学治疗热性病“存津液,保胃气”和“扶正抗邪”的中心思想和宝贵经验,以预防本病向营分、血分重证发展。我们所治病例中,温燥证(肺出血型)只占30例。此类病人是为少见病例,能否运用以上治疗方法起到预防性的治疗作用,有待进一步研讨。此外,我们所治657例患者中,住院治疗者65例,死亡7例,其中送医院抢救者6例,均系忽略“三早”,贻误时机,初诊时病情已危重。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处处牢记“预防为主”的思想。

现将本病的辨证论治、护理分述于下:

(一)伏暑证

主症:头痛,身痛,恶寒,发热,面赤,心烦口渴,微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舌质边尖红,脉濡数。以证似暑热病为特征。

1.卫分证

要点在于恶寒显著,发热而不壮(体温多在39℃以下),无汗或微汗,口微渴,脉浮数但不洪大,舌苔薄白而润。

治法:辛凉解表,透热解毒。

方用银翘散加减主治,轻证用银翘解毒丸。每服10克,1日3次,开水冲服。若咳嗽咯痰,胸闷气急者,用桑菊饮治之(方见温燥证)。

银翘散:银花17.5~35克 连翘17.5~35克 薄荷10.5克 竹叶10.5克 芥穗7克 淡豆豉10.5克 牛蒡子10.5克 桔梗10.5克 生甘草10.5克 鲜苇根17.5~35克

加水煎2次,约400毫升,1日分2次,早晚饭前温服。如病不解而无气分或营分证者,不必过虑,多因病重药轻之故,可日予2剂,分4次服,一般不要随意更改,2~3日即愈。

加减法:(1)如卫分证未罢而口渴,汗出,体温逐渐上升者,此为卫分兼见气分证。于上方加生石膏14~28克,知母14克。气分证悉具,按气分证治。(2)如舌绛暮热,烦躁不安,此为邪初入营,卫分兼见营分证。上方加生地28克,元参17.5克,麦冬21克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少者加焦栀10.5克,黄芩10.5克,知母10.5克,以其苦寒与麦冬之甘寒,合而化阴以治热淫所胜。如营分证悉具,按营分证治。(3)如见轻微鼻衄或斑疹散在隐隐者,此卫分兼见血分证。上方去芥穗、淡豆豉,加大青叶17.5克,丹皮17.5克,玉竹10.5克,侧柏炭35克。并用鲜白茅根140克,先煮去渣,以汤煎药。血分证悉具,按血分证治。(4)如兼见腹泻,小便少者,此为湿热合邪之证,加滑石21克,通草10.5克,苡仁17.5克清热利湿。(5)渴甚者,加天花粉17.5~35克,生津止渴。(6)咳者,加杏仁10.5克以利肺气。(7)颈项强痛者,加葛根14~28克解肌生津。(8)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各10.5克护膻中,以防邪传心包。(9)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各10.5克。银翘散应用于治疗热性病的初期较为广泛,对本病初起,只要能掌握本方之加减,随证灵活运用,即可收到满意效果,并能预防气营兼证之病情发展。

2.气分证

主症:大多卫分证未罢而伏热即起(体温急骤上升,多在39℃一40℃以上),大汗,口渴引饮,大便秘,小便黄少,神狂面赤,舌苔薄白略黄或黄干,舌质红,脉洪大而数。以但恶热不恶寒,脉洪大为要点。

治法:大清气热,养阴解毒。

方用白虎增液汤加银花、连翘、白茅根壮水制火,预防出血。

白虎增液汤加银花、连翘、白茅根:生石膏28~70克 知母14~28克 生甘草10.5克 生大米17.5克 生地35克 元参35克 麦冬28克 银花17.5~35克 连翘17.5~35克 鲜白茅根140克

加水先煎白茅根,去渣,以汤煎药,煎出600毫升,1日分3次温服。若病不减,可继服1~2剂,或1日2剂,酌情服用,病势即减。

加减法:(1)若舌质深红,暮热更甚,烦躁不安,此为气分兼见营分证。宜用气营双清法,于上方加焦栀14克,黄芩10.5克,丹皮17.5克,杭白芍17.5克。一般连服1~2剂,病势即退。(2)若热结胃肠,腹痛胀满,大便二三日不下,或谵语者,此为阳明腑实证。治宜增液通下法,上方加芒硝、大黄各10.5克,以大便通利为度。或用增液承气汤每日1剂,日服3次,大便仍未通者,继服1剂,以通利为度。若舌苔黄厚,腹痛胀满不减,大便燥结,谵语,烦躁更甚者,如有紫雪丹,即可配服1粒,并针刺中脘、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即可缓解。如无紫雪丹,可根据病情轻重,酌加芒硝、生大黄用量,或再加枳实17.5克,厚朴14克,以达导滞通便、清泄积热之作用。

增液承气汤:生地35克 麦冬28克 元参35克 生大黄10.5克 芒硝10.5克

加水先煎诸药2次,去渣,再下芒硝微沸即可,约400毫升。1日分2次温服,每隔6小时1次。

3.营分、血分证

病在营分,要点是舌质红绛,脉数或大而数,烦躁不眠,日以继夜,高热持续不退,或朝凉暮热,或斑疹隐隐,严重者神昏谵语。

病入血分,多有营分症状,继有衄血、咯血,或便血,或大便黑而易解,或便秘,或斑疹外透等症。严重者,有谵语,发狂妄见,肢体震颤,或痉挛昏厥,舌质深绛乏津或紫晦,舌苔黄干或焦黑,甚或无苔,脉数大或促。但这些症状不一定全部出现,总之有两三种症状同时出现,对病在血分的诊断就可成立。

治法:营分证具,宜清营透气,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病入血分,宜凉血散血,泻火解毒,方用清瘟败毒饮。神昏谵语,二便不通者,配服紫雪丹。肢体震颤,痉挛昏厥者,配服至宝丹,严重者配服安宫牛黄丸或用大补阴精、熄风解痉之大定风珠治之。

方药:(1)清营汤:犀角10.5克 生地35克 元参35克 麦冬28克 黄连10.5克 丹参17.5克 竹叶10.5克 银花17.5克 连翘17.5克

每剂用白茅根140克,加水先煎去渣,次下犀角煎半小时,再入诸药,煎两次约400毫升,1日分2次温服。(2)清瘟败毒饮:犀角10.5克 生地35克 赤芍17.5克 丹皮17.5克 生石膏70克 知母28克 桔梗10.5克 焦栀14克 黄连10.5克 黄芩10.5克 甘草10.5克 连翘17.5克 元参17.5克 竹叶10.5克

加水先煎犀角半小时,次下诸药,煎3次,煎出800毫升,1日夜分4次温服。

加减法:

①大便闭者,加生大黄10.5克。

②出现黄疸者,加茵陈35克,滑石21克。(3)大定风珠:生甘草35克 生地35克 生杭芍28克 麦冬28克 阿胶10.5克 火麻仁10.5克 生龟板35克 生鳖甲35克 生牡蛎35克 五味子10.5克 鸡子黄2枚

加水先煎诸药3次,去渣,共煎出约800毫升,再下阿胶溶化,晾温,再将鸡子黄投人药中搅匀,1日夜分4次温服。(4)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可视病情轻重随症配服。每次1粒,温开水化服,1日2~3次。

以上诸方均为营血重危证候必用之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因考虑犀角价昂货缺,多年来应用白虎增液汤随症变化加味治疗,对本病气分兼见营分、血分证同样取得清气凉营、清营凉血之效。本病温燥证(肺出血型)衄血、咯血,本属血分证治,我们分析其转化机理,应用肃肺气、清胃热、养阴润燥、降逆化痰之清燥救肺汤,加重石膏、生地用量,配伍元参、瓜蒌、贝母,效果尚满意。营、血分辨证施治所列诸方,如清营汤、清瘟败毒饮、大定风珠,我们治疗本病温燥证(肺出血型)时没有采用,但对营血重危证候,用清燥救肺汤效果不著时即可采用。

(二)湿温证

1.主症

病虽急起,其势较缓,午后方热,状若阴虚,但身热不扬(体温常在38℃左右),头疼,头昏,恶寒,身重疼痛,口腻食差,口干不欲饮,胸闷,腹胀便溏,神倦少气,乏力,面黄少泽,舌苔白或黄腻,舌心苔厚浊,舌质红或正常,脉濡缓或濡数。

2.治法

宣肺化浊,清热利湿。

方用三仁汤,每日1剂,服3~6剂。

三仁汤:生薏仁21克 白蔻仁7克 杏仁17.5克 姜半夏17.5克 厚朴10.5克 白通草10.5克 滑石21克 竹叶10.5克

加水煎两次约400毫升,1日分2次,早晚饭前温服。

3.加减法

(1)若热重于湿者,宜辛开苦降法,于三仁汤中加黄连、黄芩各10.5克。(2)若卫分证显著者,可用银翘散加滑石21克,通草10.5克,生薏仁17.5克。

此证病例为数不多,病势虽缓,但在治疗上不如伏暑证收效迅速,体温常在38℃左右,一般迁延至5~6日方愈,个别患者病程可迁延至10天左右。但亦未见1例恶化。

(三)温燥证

1.主症

本证初起与伏暑相同,但病程中以咳嗽、咯痰不利、胸闷气急、二三日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鼻衄为主要表现。舌苔薄白略黄,舌质红,脉数大。2.治法

病初治疗与伏暑相同,按卫、气分辨证论治。如病在卫分,一旦兼见咳嗽、咯痰不利、胸闷气急,或痰中带有轻微血丝者,即宜用辛凉解表、透热解毒、宣肺化痰、宁嗽止咳之桑菊饮加浙贝母、瓜蒌、知母、黄芩、焦栀、侧柏炭、鲜白茅根。日服1~2剂,连服2~3天。3.加减法(1)重证,咯血频数或完全血痰,或兼鼻衄,高热不退,躁扰不安,宜用肃肺化痰、清热降逆、养阴润燥、宁嗽止血法。方用清燥救肺汤加生地、元参、瓜蒌、贝母,每日1剂或日服2剂,连服2~3天病势即退。(2)如初接诊本证患者,见呼吸急促,血出如涌为危急重证,宜急用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清瘟败毒饮,调服三七粉10.5克,顿服,进行抢救。(3)如见气短、自汗、颊红、脉细数等亡阴症状,可急用参麦饮加龙骨、牡蛎,益气救阴固脱。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嘱咐患者绝对安静卧床休息,切忌随意搬动,耐心对患者作好思想工作,解除恐惧情绪。饮食宜淡味流食,如大米汤、藕汁、藕粉、橘汁、梨汁、甘蔗汁、白茅根汤之类,每次少量徐饮,不宜过多,坚硬厚味及辛辣之品绝对禁忌。

4.方药

(1)加味桑菊饮:桑叶10.5克 菊花10.5克 薄荷10.5克 连翘17.5克 桔梗10.5克 杏仁10.5克 生甘草10.5克 苇根35克 浙贝母10.5克 瓜蒌14克 知母14克 黄芩10.5克 焦栀10.5克 侧柏炭35克 鲜白茅根70克

加水煎两次约600毫升,1日分3次温服。(2)清燥救肺汤加味:桑叶10.5克 枇杷叶10.5克 杏仁10.5克 生石膏70~140克 火麻仁10.5克 阿胶10.5克 沙参10.5克 麦冬28克 生地35克 元参35克 瓜蒌14克 浙贝母14克

加水煎出600毫升,1日分3次温服。(3)清瘟败毒饮:方药组成见伏暑证血分证治。(4)参麦饮加龙骨、牡蛎:红人参17.5克 麦冬35克 五味子10.5克 生龙骨35克 生牡蛎35克

加水先煎人参20分钟,后下诸药,煎出约400毫升,分2次温服。

(四)温毒证

1.主症

病初与伏暑证相同,症见耳颊肿痛,或头面红肿,或颌下、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2.治法

疏风透邪,泄火解毒。轻证用银翘散加马勃10.5克,元参17.5克,板蓝根17.5克。重证用普济消毒饮,每日1剂,一般5~6日可愈。外用如意金黄散、青黛粉或生大黄粉,用茶水或温开水调成稀糊状,涂患部,药干再涂,以愈为度。

3.方药

(1)银翘散加味:方药组成见伏暑卫分证治。(2)普济消毒饮加减:连翘17.5~35克 银花17.5~35克 薄荷10.5克 芥穗10.5克 牛蒡子10.5克 板蓝根17.5克 马勃10.5克 元参17.5克 僵蚕10.5克 升麻7克 柴胡7克 黄连10.5克 黄芩10.5克 桔梗10.5克 生甘草10.5克

加水煎出400毫升,1日分2次温服。(3)如意金黄散(中成药方):每用17.5~35克,茶水调涂患部,用量可按病之部位大小酌情增减。(4)青黛35克:研细末,茶水调涂患部。(5)生大黄35克:用法同上。

后3种为外涂药,根据条件,采用任何一种均可。

(五)温黄证

1.主症

皮肤、两目发黄,小便色深黄为其特征。本证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或兼见营血之区别。热重于湿者,口干,潮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而少,脉滑数有力,舌苔黄厚。湿重于热者,口干不欲饮,无潮热,时有畏寒,大便稀溏,小便色黄不深,舌苔白腻或略黄,脉濡缓。兼见营血症状者,多由阳明热盛,燥极化火所致,皮肤重度发黄,高热持续不退,各处皮肤有散在出血现象,或鼻衄,舌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舌质红绛,脉数大有力。2.治法

一般热重于湿者,宜清热利胆,通便解毒,可用茵陈蒿汤加银花、连翘、白茅根、枳实、郁金、滑石。如持续高热不退,可用白虎增液汤加茵陈、焦栀、黄芩、大黄。每日1剂,服至热降黄退为度,一般10~14天可愈。如兼见营血症状者,可用清瘟败毒饮加茵陈、生大黄,每日1剂,随症加减,服至热降、黄退、血止为度,一般6~10天可愈,亦有个别病例病程至3~4周黄疸始退净。湿重于热者,宜助阳健脾,利胆除湿,可用茵陈五苓散为主,随症加减,或用三仁汤加茵陈70克治之,每日1剂,服至黄退,症状消失为度。一般1~2周可愈,个别延至3周。3.方药(1)加味茵陈蒿汤:茵陈蒿70克 焦栀14克 生大黄10.5克 连翘17.5克 银花17.5克 枳实10.5克 郁金14克 滑石21克 鲜白茅根70克

加水先煎茵陈,后下诸药煎两次约600毫升,1日分3次温服。(2)白虎增液汤(方药组成见伏暑气分证治)加茵陈蒿70克,焦栀14克,黄芩10.5克,生大黄10.5克。煎法服法同上。(3)清瘟败毒饮(方药组成见伏暑营血证治)加茵陈70克,生大黄70克。

加水煎出800毫升,1日夜分4次温服。(4)茵陈五苓散:茵陈蒿70克 桂枝10.5克 白术10.5克 茯苓17.5克 猪苓10.5克 泽泻10.5克

加水煎约400毫升,1日分2次温服。(5)三仁汤(方药组成见湿温证治)加茵陈蒿70克。

煎法、服法同上。

3.加减法

腹胀胃脘不适者,加厚朴、陈皮各10.5克;食欲不振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各10.5克;恶心欲呕者,加姜半夏、生姜各10.5克;胸闷者,加藿香、郁金各10.5克。

(六)暑痉证

1.主症

本证以急骤发热、头项强痛、四肢抽搐、呕吐、神昏等症状为特征。临床辨证有热伤心营、肝风内动和湿浊遏热、蒙闭心包。若发热初起即现营分症状,持续高热,烦躁不安,头痛剧烈,颈项强直,甚则痉挛昏厥,舌质红绛乏津,少苔或无苔,脉多弦数或细数。此为热伤心营、肝风内动之证。病初若先身热不扬,头项强痛,昏迷嗜睡,呕吐腹泻,四肢逆冷,甚则痉挛昏厥,舌苔白腻或略黄,舌质多红,脉弦缓或濡数,此为湿浊遏热蒙闭心包证。2.治法(1)热伤心营、肝风内动证:急宜清营凉血,熄风解毒。初起用清营汤或羚羊钩藤汤加减,重者用清瘟败毒饮。随症轻重配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二便不通者配服紫雪丹,以达清心开窍、熄风解痉之作用。(2)湿浊遏热、蒙闭心包证:治宜芳香化浊,和中除湿,解毒开窍,方用藿香正气散(汤)或菖蒲郁金汤,配服苏合香丸。3.方药(1)清营汤:方药组成见伏暑营血证治。(2)羚羊钩藤汤加减:羚羊角7克 钩藤28克 生地14克 桔梗10.5克 桑寄生14克 生杭芍14克 当归10.5克 阿胶10.5克 沙参10.5克 麦冬14克 茯神14克 生龙骨14克 生牡蛎14克

加水先煎羚羊角半小时,后下诸药,煎两次,约400毫升,1日分2~3次温服。(3)至宝丹:中成药,每服1粒,1日2~3次,开水冲化服。(4)安宫牛黄丸:中成药,服法同上。(5)紫雪丹:中成药,每服1粒,1日1~2次,开水冲化服。(6)藿香正气散(汤):藿香10.5克 苏叶10.5克 白芷10.5克 大腹皮10.5克 茯苓14克 白术10.5克 陈皮10.5克 厚朴10.5克 姜半夏10.5克 桔梗10.5克 生姜10.5克 炙甘草10.5克 大枣2枚

加水煎2次约400毫升,1日分2次温服。(7)菖蒲郁金汤加减:石菖蒲17.5克 广郁金14克 焦栀10.5克 连翘17.5克 银花17.5克 菊花17.5克 滑石21克 竹叶10.5克 丹皮10.5克 牛蒡子10.5克 竹茹10.5克 姜汁10.5克

加水煎2次约400毫升,1日分2次温服。(8)苏合香丸:中成药,每服1粒,每日1~2次,开水冲化服。

本证所用方药用量,小儿减半,若1岁婴儿用全方1/3量即可,1日分3~4次服用,必要时配合西药治疗。在勉县所治11例暑痉证患儿,后经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的9例中,有6例乙脑,2例为乙脑与钩体混合感染,1例为钩端螺旋体病。可见,中药不但对钩体病有效,对乙脑亦有效。

4.恢复期病人的处理

体温明显下降之后,表证已罢,里热大退,余热未清,症见轻微潮热,手足心热,乏力,微汗,饮食未复,法当清热和胃,益气生津,可用竹叶石膏汤调理之。咳者,加杏仁、桔梗各10.5克;食纳差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5克;腹胀者,加枳实10.5克,陈皮10.5克;大便未解者,加元参28克,生地17.5克;燥粪结滞者加生大黄10.5克。

竹叶石膏汤:竹叶10.5克 生石膏14~28克 姜半夏10.5克 人参10.5克 麦冬17.5克 炙甘草10.5克 生大米17.5克

加水煎2次约400毫升,1日分2次,早晚饭前温服,每日1剂,连服1~3剂。

5.病中病后护理

配合该病的治疗,护理工作亦是非常重要的。早休息能防止病情变化,促使疾病早日痊愈。咯血病人或危重病人必须保持安静,切不可随意搬动。饮食宜清淡、多汁、柔软,少量徐用,如大米粥、生藕汁、生梨汁、甘蔗汁等配合药物,以达到“存津液,保胃气”之目的。禁食辛辣、粘腻、坚硬之品,忌过饮、过饱。尤其对于营血重证,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耐心解释安慰,消除患者对本病的恐惧情绪,培养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病后调养,仍不可大意,病后初愈更应注意预防食复、劳复、房劳复。

三、疗效观察

1.治愈标准

(1)发热者体温降至正常后,继续观察3日无变化者。(2)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3)血清暗视野检查阳性者,治疗后2~4周复查应转为阴性。

2.体温统计及退热情况

据1963~1967年在西安医学院中医防治组和中医研究所防治组551例体温统计,体温高于37℃以上者495例,39℃以上者208例,40℃以上者44例,最高为41.1℃。经治疗后,退热时间最短1日,最长14日,平均退热时间为2.6天。(见表1、2)表1 511例钩体病患者体温统计表2 485例钩体病患者退热日数统计

3.症状及体征消失情况

绝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随着体温的下降而逐渐消失,一般在体温正常后2~3日内恢复正常,仅有部分病人有轻度疲倦乏力感觉,或有淋巴结轻度肿大。

4.病程

最短1日,最长20日,约80%病例在4~6日内痊愈。

5.血清暗视野复查结果

病初治疗前作血清暗视野检查阳性者50例,于治疗后复查,除1例外均阴转。该例于第4周仍为阳性,具体持续多少时间始阴转不清楚,1年后复查为阴性。

6.治愈率与病死率

1963-1968年共接治钩体病患者657例,死亡7例,其余均治愈。治愈率为99.92%,病死率为0.08%。

7.死亡病例分析

死亡7例均符合诊断标准。6例经血清暗视野检查,5例为阳性,其中1例曾作血清凝溶试验为阳性。1例曾作尸解,就肉眼所见符合本病诊断。(1)病死与年龄的关系:暑痉证(脑膜脑炎型)死亡4例中,年龄最小者为8个月,最大者为4岁。其中2例患营养不良症。(2)病死与延误诊治时间的关系:1例发病后第6日入院;1例高热、昏迷、抽风3日后入院;2例于昏迷、抽风10小时入院治疗。死亡距入院时间,最短者2.5小时,最长者61小时,经中西药抢救无效而死亡。结合文献报告,误诊与不误诊的病死率分别为15.5%与8%。说明早期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对预后有很大的影响。(3)病死与合并其他疾病的关系:暑痉证(脑膜脑炎型)死亡4例中,1例肝大4厘米,脾大1厘米,营养不良,发育迟缓,2.5岁仍不会走路,入院时患儿已呈昏迷,抽搐,呼吸循环衰竭。该地区同时有乙脑流行,这4例尚难排除与乙脑的混合感染。1例属温燥证(肺出血型),并发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胸膜炎。1例伏暑证(流感伤寒型),并发出血性肺炎及心肌炎。1例原有精神病,得伏暑重证,经治疗曾一度病情好转,后因家属配合护理不好合并肺炎死亡。由上可见,钩体病若合并其他疾患,无疑会加重病情恶化,是促使病死的重要原因。

四、病案举例

1.伏暑卫分证例

患者汤某,男性,12岁,学生。

初诊(10月6日):半日前突感冷热,头痛,体痛,小腿肌疼,出少许汗,口渴,饮食不振,二便正常,面色潮红,眼结膜充血,苔薄白,脉浮数,体温39℃。

辨证:伏暑卫分证。

治法:辛凉透邪解毒。方用银翘散。

二诊(10月7日):服上方1剂后,发烧头痛减轻,饮食增进,余症消退,苔薄白,脉数,体温37.2℃。予竹叶石膏汤以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三诊(10月8日):脉静身和,体温37℃。

2.伏暑化燥,热伤肺络证例(钩体病肺出血型)

患者谢某,女性,31岁,农民。

初诊:畏寒发热3日。3日前参加秋收,经常赤足涉水,病初头额昏痛,胸胁胀满,继之发冷发烧,头项强痛,目赤,鼻煽,气粗,口苦咽痛,渴欲饮水,咳嗽吐痰带有血丝,胸腹灼热,汗泄不畅,心烦失眠,食则恶心呕吐,大便稀,日1次,小便赤。两肺散在湿性罗音,腓肠肌压痛明显,体温39.2℃,脉浮滑而数,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血培养钩端螺旋体阳性。证属伏暑卫分重证,治宜辛凉解表、清热凉血之剂,方用银翘散加焦栀、黄芩、丹皮、生地,1剂。

二诊:服药后脉证无大变化,痰中又带血丝,体温38.6℃,于上方加阿胶14克,1剂。

三诊:患者未服上方。体温37.9℃,热势稍减,但咳嗽加重,频频咳血痰,兼见鼻衄。此乃伏暑化燥,热伤肺络证。遂改用清燥救肺汤加玄参、丹皮、白芍、焦栀、黄芩、瓜蒌、贝母,日服2剂。

四诊:服上方两剂后血止,一般症状减退,体温38.2℃,继用原方3剂以巩固疗效。

五诊:热退,脉静,精神饮食好转,体温37.2℃,继予竹叶石膏汤1剂调理而愈。

3.伏暑气分腑实轻证例

患者谢某,男性,22岁,农民。

初诊:恶寒,发热,头身痛,鼻干口苦,微渴,腹胀纳差,大便秘,尿黄,脉浮数,苔薄白,舌质边尖红,体温38.6℃。

辨证:伏暑气分腑实轻证。

治法: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方用银翘散加生石膏28克,鲜白茅根70克,1剂。

二诊:体温40.2℃,胸腹满,心烦,少腹胀,2日未解大便,苔转薄黄,脉洪。表未解,热已入里,腑实将成。宜清热解毒,增液通下,方用白虎增液汤加银花、连翘,1剂。

生石膏70克 知母21克 粳米17.5克 甘草10.5克 玄参35克 生地35克 麦冬17.5克 银花35克 连翘35克

三诊:服上方后,大便一次,体温下降至37.5℃,口干苦,微渴,苔黄。继服原方,小制其剂。

四诊:体温36.8℃,苔转白,脉转缓,口微干,余热未尽,竹叶石膏汤善后而愈。

4.伏暑卫分兼见阳明腑实轻证例(钩体病流感伤寒型)

患者麻某,男性,18岁,工人,住院号9070。

初诊:突然寒战高烧,头痛,全身痛,微汗,口干,渴不欲饮,大便秘,小便短赤,苔薄白,舌质红,脉象浮滑而数。体温39.7℃,面潮红,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血清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查到钩端螺旋体11条/滴。血培养钩端螺旋体阳性。

辨证:伏暑卫分兼见阳明腑实轻证。

治法:辛凉解表兼清气热。

方用银翘散加生石膏28克,知母14克,鲜白茅根70克,1剂。

二诊:服药后热退,头及身痛大见减轻,但在10余小时后体温又上升至38.9℃,尿短赤,大便1次,便干,脉滑数,苔薄白。宜清热解毒,增液通下,服银翘增液汤1剂。

三诊:热退身凉,口仍干渴,大便未解,脉细数,舌尖红。继服银翘增液汤加生大黄10.5克,芒硝14克。1剂。

四诊:服上方解稀大便2次,口干渴消失,仅腿困乏力。服竹叶石膏汤善后调理,经观察3天后,痊愈出院。第3周来复查,患者无任何不适。

5.温燥气营两燔证例

患者马某,女性,16岁,农民。

初诊:自述发寒热3日,延医治疗,病情仍日渐加重。现在高热,大汗,烦渴,头痛,腰腿痛,心烦,不欲食,鼻衄,日咯血十余小口,气喘,便秘,尿黄少,体温41.1℃,神狂面赤,脉滑数,苔黄,舌心苔燥。

辨证:温燥气营两燔证。

治法:气营双清。

方用白虎汤合银翘散去荆芥、淡豆豉,加生地、麦冬,重用鲜白茅根,1剂(注:用白虎汤合银翘散减味,不如白虎汤加银花、连翘,药味精炼,层次分明)。

二诊:病势未衰,体温39.8℃,依原方再进2剂,每4小时服半剂,日进2剂。

三诊:上午体温下降至37.8℃,午后复升至38.9℃,心烦略轻,但咳嗽,多次小量咯血,肺底出现湿罗音,大便为黑色稀水,内夹粪块。乃伏暑化燥,灼伤肺络,治以凉血润燥止咳,方用清燥救肺汤加知母、黄芩,重用鲜白茅根250克(先煎去渣,代汤煎诸药)。

四诊:服上剂后,诸症大减,血痰减少,汗复出,体温37.5℃,依原方不变加瓜蒌14克,川贝母10.5克。

五诊:吐蛔虫3条,鼻衄1次,略思进稀粥,脉转缓,苔白厚而干,肺底清晰,体温37.4℃。以竹叶石膏汤加橘红,2剂而愈。

6.温黄气营两燔证

患者尧某,男性,11岁。

初诊:发冷,头痛,身痛5日。现有身热,大汗,腹胀,胸胁胀痛,巩膜及全身皮肤呈橘黄色,尿深黄,体温38.3℃,脉象滑数,苔黄干,质微绛。

辨证:温黄气营两燔证。

治法:清气利湿,凉营解毒。方用茵陈蒿汤合白虎汤加减。

茵陈蒿35克 焦栀10.5克 生大黄10.5克 生石膏70克 知母21克 生大米17.5克 生甘草10.5克 生地35克 麦冬14克 元参35克 白茅根140克

二诊:服1剂,体温37.3℃,诸证大减,黄染稍退。自觉身热,胁痛,苔略黄,脉滑数,继予原方1剂,生石膏减至35克。

三诊:体温正常,巩膜轻度黄染,尿黄,胁肋已不胀满,脉滑数,苔薄白。方用茵陈四苓汤,连服两剂以清利湿热。

四诊:除巩膜、皮肤尚有轻度黄染外,无自觉不适,继用原方加焦栀10.5克,滑石21克,3剂。

五诊:脉静身和,黄染诸证消退。以竹叶石膏汤1剂善后而愈。

7.温黄阳明燥热证例(钩体病黄疸出血型)

患者李某,男性,33岁,已婚,农民。

初诊:主诉发热寒战,头痛肌痛5天,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4天。现症:头痛,项强,壮热,大汗,大渴,目眩,鼻干,衄血,口干咽痛,全身肌肉痛,大小腿肌肉痛,大便呈酱红色,尿深黄,舌苔白腻,舌质红,脉滑数,体温39.1℃。微生物学检查:血清暗视野显微镜检钩端螺旋体阳性。凝溶试验阳性(效价1∶400)。

辨证:温黄阳明燥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以茵陈白虎汤加银花35克,连翘35克,通草7克。白茅根煎汤,再煎诸药成400毫升,分2次服,每隔3小时1次。睡前观之,脉证同前,体温上升至40.3℃。继用原方,生石膏、知母量稍加大,煎服法仍同上。

二诊:头痛项强,壮热,大汗,大渴,全身肌痛均减轻,舌苔薄白稍黄,舌质红,脉浮滑数,体温38℃。继用原方2剂,每4小时服半剂。当天体温退至正常,诸证悉减,自觉一身轻快,但仍乏力。

三诊:头痛项强,全身肌痛,出汗口渴均消失,巩膜及皮肤黄染大减,但仍头昏,自觉胸部微痛,吐少量白痰,食少,大便有沫,舌苔薄黄乏津,舌质红,脉和缓,体温36.8℃。继用原方,生石膏改用17.5克,加元参17.5克,麦冬14克,生地14克,1剂,白茅根煎汤熬药400毫升,分2次服。

四诊:自觉无特殊不适,饮食增进,二便通畅,精神好转,全身皮肤黄染消失,巩膜微黄,球结合膜轻度充血,舌苔薄白,舌质红苔润,脉缓,体温37.1℃。继服上方1剂,另予竹叶石膏汤2剂,回家休养。

20天后随访时,患者已参加劳动3天。

8.温毒热郁化火,蕴结少阳经络证例

患者许某,女性,13岁,住院号27。

初诊:述耳下肿痛,发烧,一身痛已3天。3天前右耳下及颈部疼痛,恶寒发热,服中药1剂未效,即来就诊。现症:头痛,发烧,右耳下肿至颈部及后颈窝,疼痛剧烈,汗多,口渴喜饮,咽痛,咳嗽,身痛,大小腿疼,大便秘,尿少,脉滑数,舌尖红,苔黄。体温39.9℃,面潮红,结合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微生物学检查:血清暗视野镜检钩端螺旋体阳性。

辨证:温毒热郁化火,蕴结少阳经络证。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方用普济消毒饮去陈皮加双花70克,蝉蜕17.5克,2剂。加水煎出约800毫升,分4次服,4小时1次。

二诊:仍高烧,颈及耳下肿痛,彻夜未眠。检查:右耳下及颈部肿痛,触痛显著,向后延至后颈窝,前至耳前,上至耳尖平行处;锁骨窝淋巴结肿大,有明显压痛。体温39.6℃,脉滑数有力,舌尖红苔黄。继前方加蒲公英35克,紫花地丁35克,2剂,加水煎出约800毫升,分4次服。外用梅花点舌丹2粒,凉开水化开敷患处,1日数次。

三诊:右耳下肿的范围开始缩小,界限变清楚,有压痛,触之有弹性感。汗多,大便稀,尿深黄,体温38.8℃,脉滑数,舌红。继服上方2剂,日1剂,每剂分4次服。

四诊:耳下肿痛基本减退,体温正常。前晚便蛔虫1条,有阵发性腹痛,每痛伴头汗出,四肢发凉,出现荨麻诊,肝可触及,有压痛,脉弦紧。前证基本好转,继发诱起蛔厥证。按蛔厥证给予椒梅汤随症加味,3剂,排出蛔虫10余条后腹痛消失。

五诊:前证悉退。感困倦,口微干,饮食增进。余热未尽,予竹叶石膏汤2剂善后。

10日后随访,患者参加劳动。

9.温病暑痉卫分兼气营重证例(钩端螺旋体病)

杨某,女,5岁,住院号16。

初诊:因发热头痛5天,失语昏迷3天,于1966年10月10日急诊入院。家长代诉起病时微恶寒,继之发热头痛,嗜睡,渐进入昏迷。时手足抽搐,牙关紧闭,但有哭声,口干,大便正常,小便黄。现症:苔薄黄,舌质红,脉滑数。颈部有抵抗感,布氏征阳性,克氏征阳性,体温39.3℃。脑脊液无色透明,糖2.75毫摩尔/升,白细胞计数36个/立方毫米。血清暗视野检查找到钩端螺旋体8条/滴。

辨证:温病暑痉卫分兼气营重证。

治法:清热解毒,清营凉血,熄风开窍。

方用银翘白虎增液汤加钩藤24.5克,白僵蚕10.5克,1剂。处方:

银花35克 连翘35克 生石膏70克 麦冬28克 粳米17.5克 生甘草10.5克 鲜苇根140克 生地35克 元参35克 知母14克 钩藤24.5克 白僵蚕10.5克

加水煎取400毫升,分4次服。配服安宫牛黄丸2丸,每4小时服半丸。

二诊:病势稍减,但仍昏迷,便蛔虫6条,小便黄,苔薄黄,舌质红,脉细数,体温38℃。方用至宝丹2丸,每4小时服半丸。

三诊:时昏时睡,不语,口干欲饮,二便正常。苔薄白略黄,舌质红,脉细数,体温36.8℃。治宜增液凉血,芳香开窍。方用增液汤加郁金14克,石菖蒲17.5克,钩藤24.5克,僵蚕10.5克,1剂。处方:

生地35克 麦冬28克 元参35克 郁金14克 石菖蒲17.5克 钩藤24.5克 僵蚕10.5克

四诊:仍嗜睡,口干欲饮,能进食,二便正常,苔薄白,舌质红,脉细数,体温36.4℃。原方药继服1剂。

五诊:诸症俱消退,腹微胀,苔薄白,舌质红,脉细弱,体温36℃。仍用原方药1剂。

六诊:诸症全消,无任何不适。舌苔正常,脉细弱,体温36.8℃,病愈。带上方药2剂善后调理,出院。【按语】温病暑痉以急骤发热、头项强痛、四肢抽搐、神昏、呕吐等症状为特征。本例初诊断为暑痉卫分兼气营重证,方用银翘增液汤加钩藤、僵蚕,配服安宫牛黄丸。米老认为银花、连翘因其有清热解毒透邪出表之作用,合增液汤则更具清营透气、凉血解毒之效;加钩藤、僵蚕熄风;配服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熄风解痉。二诊时病势稍减,但仍昏迷,遂改服至宝丹开窍解痉。三诊时已转为时昏时睡,不语,故予增液汤加郁金、菖蒲等凉血熄风,芳香开窍解语。考虑犀角价昂货缺,米老多年来少用清营汤原方,而常用增液汤加银花、连翘,同样取得清营凉血之效。本案例未用清营汤而意实含之,安宫牛黄丸、至宝丹递进,善用增液汤加味,是其特点。

五、小结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米老于1963—1968年亲自深入疫区,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温病时疫”之范畴。6年中,米老主治钩体病患者657例,治愈率为99.92%。归纳出了钩体病的中医证型有伏暑、湿温、温燥、温毒、温黄、暑痉6种类型,提出了一套完整有效的中医防治方案。像这样对一种急性热性病进行中医防治研究,历时之久、规模之大、例数之多、疗效之佳,建国以来在中医界是罕见的。通过以上所举病案,反映了657例的治疗思想,归纳有以下几点:

1.中医治疗钩体病必须始终贯彻“存津液,保胃气”和“扶正抗邪”这一中心思想。“存津液,保胃气”和“扶正抗邪”是中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宝贵经验,也是米老治疗钩体病的中心思想。这个宝贵经验首见于《伤寒论》,历代有所发挥,至明、清温病学说创立,更把它提高到重要地位。清·喻嘉言论述津液在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意义说:“胃藏津液,水谷之海,内充脏腑,外灌形骸。津多脉盛,津少脉衰,津结病至,津竭祸来。”“存津液,保胃气”这一原则,随着热性病病机的变化,在方剂的选择、配伍应用方面也具体地体现出来。如《温病条辨》辛凉解表之桑菊饮、银翘散,均用鲜苇根以清热生津,且在方后语中叮咛:“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以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阳明证所用之白虎汤,知母清热养阴,粳米、甘草和胃养阴;阳明腑实证用承气汤攻下,乃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清燥救肺汤治伏暑化燥咯血重证,方中桑叶轻宣肺燥,生石膏清肺胃燥热,阿胶、麻仁、麦冬润肺滋阴,人参、甘草益气生津,杏仁、枇杷叶肃降肺气,燥得以润,气得以降,故热退而咯血止;增液汤可增液润燥;余热未尽善后调理用竹叶石膏汤,生石膏清热,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粳米、甘草安中和胃,半夏降逆止呕,合凑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效。凡此种种,无不贯穿以“存津液,保胃气”和“扶正抗邪”这一中心思想。

2.本病中伏暑证最多见,占全部病历的85.37%,其中在卫分证接诊的有196例(体温在39℃以下伏暑卫分证病例未包括在内),皆用银翘散(汤)治愈,退热时间平均为2日,无酿成变证、危证者。关于银翘散(汤)中银花、连翘的用量,据米老的经验,一般用17.5~35克,不要低于17.5克,否则会影响疗效。银花、连翘无论在卫、气、营、血皆可应用,因其有清热解毒、透邪出表作用。如气分证用白虎汤加银花、连翘,清营汤中本有此药,气血两燔证例用白虎增液汤加银花、连翘、白茅根,或再加黄芩、栀子、黄连以加强药物的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3.本病发展过程可分为卫、气、营、血4个阶段,而临床表现多见兼证,不可截然划分。以卫分证为例,除单纯卫分证外,尚有卫分兼气分,卫分兼营、血分证。所谓兼证,即次要矛盾。卫分兼见营、血分证,本质上是卫分证,仅兼见少许衄血,或舌边尖质绛、心烦不安。若气分兼卫分证,则以阳明经证大热、大汗、口大渴、脉洪大为特点,兼见微恶寒,此时应重用白虎汤加银花、连翘,不必用银翘散全方,否则主次不分,药物庞杂,反而影响疗效。一般用白虎汤,多强调四“大”症状,所谓典型白虎汤证。但观察本病气分证,以大热、有汗、脉洪大或滑数为主,而大汗,或大渴则不多见,卫分兼证多不明显,如用银翘散(汤)加生石膏14克,知母10.5克则嫌药轻证重,若用白虎汤(生石膏70克,知母28克,粳米17.5克,甘草10.5克)加银花、连翘则药证相当,疗效显著。故本病临证不必过分强调四“大”症状悉具才用本方。

4.古人有“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厌早”的说法。米老观察本病有热淫所胜,伤津耗液的特点,在伏暑气分阳明腑实证采用白虎汤加大剂增液汤多能达到“增水行舟”而热随便解之效。再不解而里热炽盛的,加黄芩、焦栀、黄连之苦寒合白虎增液之甘寒,则多取效。也可视腑实轻重,慎用调胃承气汤或大、小承气汤以达泄热通便之目的。

5.初诊病例,若辨证无误,热势不衰或有病进之势者,乃病重药轻,不必改弦易辙,可继用原方一二剂,或2~3小时服一次,日进两剂,多能取效。又某些重型病例,如气血两燔证者,经用清气凉营重剂治疗后,热势减退,体温下降,此时多虑药过病所伤及正气,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