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8 23:00:24

点击下载

作者:周超凡,于智敏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治则学

中医治则学试读:

前言

中医治则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保持健康、祛除疾病、恢复健康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是预防、养生、治疗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上承诊断、下启治法,联系临床,是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桥梁。

中医治则导源于《黄帝内经》《难经》诸书,历代医家对其不断补充、不断完善,为中医治则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其他内容相比,中医治则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学科体系发展不完善,专业研究人员匮乏,专门研究机构不足,中医治则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1985年秋建立治则治法研究室,旨在通过对治则理论的整理与系统研究,达到继承整理,挖掘提高,丰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的目的。特别应该提及的是本书主编、中医治则学科带头人、研究室首任主任周超凡研究员。

周教授有感于中医治则研究零星探索者多,联合攻关协作者少,科研成果总体数量偏少,影响不大的现实,以一己之力联合国内各地的有识之士,开始联合攻关。在三十多年前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书要一本一本地翻,卡片要一张一张地抄,资料靠复写,联络靠书信。正是凭借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中医治则学“宝库”的大门逐渐被打开,人们得以窥其堂奥。

周超凡研究员主编的《中医治则治法研究》杂志(内部刊物)于1988年创刊,主要刊登中医治则治法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国内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周超凡研究员连续组织主办了七届“全国中医治则学研讨会”,提交论文、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员总计达数千人之多。上述工作为现代中医治则学科的发展和建立起到重要作用。

1997年,周超凡研究员主编的《中医治则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作为第一部中医治则专著公开出版发行。本书力求从中医治则的理论问题研究、治则学基本内容研究、辨证治则研究、临床治则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入手,对中医治则理论进行阐发,以期促其成为独立的学科。

当时该书的出版,在中医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学泰斗、北京中医药大学董建华教授欣然为本书作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当年在《中国中医药报》上撰文《中医治则理论框架的构建——喜读〈中医治则学〉》,对本书给予很高的评价;著名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谢海洲教授发表《读〈中医治则学〉》谈自己的读后感。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1998年,周超凡主编的《中医治则学》《历代中医治则精华》荣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如今20年过去了,抚今追昔,往事历历在目,一切恍如昨日。

唤起这段尘封回忆的是宜善医疗产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郭文华先生。郭先生虽然是理工科出身,但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热爱,尤其痴迷于中医药学。多次攀谈后,深感其对中医药学多有新见解。当他读到1998年版的《中医治则学》时,深感中医治疗学的精髓在于治疗思想,没有正确的治疗思想,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治疗行动。遂与周超凡老师联系并予以支持,玉成此事。

编者认为,通过20年的积累,中医治则治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是一些零星的探索,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是众多医疗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使中医治则基本理论问题得以阐明,中医治则理论体系日趋完善。本书力求从中医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三个层面展现本学科的学术体系,三者合则为一,分而为三,其间的相互关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因此,解析治疗思想,归纳学术特色,构建治疗思想学术体系,并探寻治疗思想的来源,对构建中医治则学科至关重要。和上部著作相比,本部分内容全部是新的。

本书对治则的出处与源流进行了考察,我们重新定义了治则,明确了治则的内容和范畴,并对治则的层次进行划分。基于此,作者将治则分为基本治则、辨证治则和辨病治则三大类。在对基本治则的阐释上,重视对具体内容的理论解析与应用枢要示例;而对辨证治则的论述,则重点从各种辨证方法角度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发;辨病治则部分则重点展示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要点。关于治法,本书重点介绍和中医临床诊疗紧密相关的各种具体治疗方法。考虑到临床各科在具体治则的选择上各有侧重,本着求同存异,保持共性,突出个性的原则逐一列出,不避讳必要的重复而尽量做到不重复,突出专科特点,以应不同临床学科读者的专业需要。

本书的各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独立成篇,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作为明线贯穿其中,中医的原创性思维隐现其中,两者交相呼应。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宜善医疗产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的鼓励与支持;人民卫生出版社积极配合,使本书顺利脱稿付印,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编者2017年9月上篇 治疗思想

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行动;人们从实践中得到正确思想,正确的思想又不断地推动实践。中医治疗思想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大体如此。——周超凡绪论

中医治疗理论体系内涵广博,内容众多,涉及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还和诸子百家的诸多思想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学科代码表》可知,中医学是一级学科,中医基础理论是二级学科,治则治法研究是三级学科。从名称上来看,是把治则治法并列对待的,但治疗思想的相关内容并未包含其中。

学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其形成是经过人类的活动产生经验,由经验的积累和消化形成认识,从认识通过思考、归纳、理解、抽象而上升为知识,最终使知识在经过运用并得到验证后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层面上形成的。中医治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同样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学科。

中医治则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三者相互交叉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科的主要内容。中医治疗思想与中医治则治法及疗效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上一级与下一级的关系,即中医治疗思想决定中医治则治法与疗效,中医治疗思想是中医治则治法与疗效的基础。第一节 治疗思想

治疗思想是指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治疗思维,贯穿于每一个治疗过程中。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中庸平和等,就属于治疗思想的范畴。

中医治疗思想是中医学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总的思想和纲领,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启发与思路。中医治疗思想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在吸收借鉴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并确立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中医治疗思想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治疗思想包括系统论思想、多因素思想、平衡思想、辩证法思想、动态发展变化思想等。狭义的治疗思想包括治未病,防重于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等。狭义的治疗思想又和治疗原则有交叉。第二节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简称“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制定的,对保持健康和祛除疾病、恢复健康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防病治病规律和法则。

治则是在治疗思想的指引下产生的,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善后、调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是辨证与立法之间的纽带,通过治则把辨证论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中医经常提到的以平为期、扶正祛邪、三因制宜、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属于中医治则范畴。

中医治则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治病求本,治未病;第二层次包括扶正祛邪,三因制宜,异同之治,标本之治,正反之治;第三层次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数十种。第三层次的治疗原则和治法有交叉。第三节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简称“治法”。治法是在中医治则指导下,结合辨证论治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治法从属于治则,是治则的具体体现。

治法可分为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两种。治疗大法和治则有交叉,有时甚至是治则的另一种名称。依据辨证确立治则,进而提出治疗方法,再通过治法的环节选择治疗手段或方药,故又称治则为治疗大法。如张景岳所说:“治病之大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此出所说的“大法”即属治则。之所以用“大法”表述,目的在于强调其重要性。

有些治疗大法可以上升为治则,有些治则也可以下降为治法。例如,通常所说的“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既属于治法,又可上升一个层次属于治则;而清热解毒、益气补血、温中散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则属于具体治法。第四节 相互关系

中医治疗思想、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是中医治疗领域内不同的内容。从内容、含义、层次到适用范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又紧密联系,相互渗透。这三者又和辨证论治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规范着中医的诊疗行为,使治疗针对性更强,疗效更高。一、治疗思想与治则的关系

中医治疗思想在治疗领域有统帅地位,它是研究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不是治疗疾病的具体原则和施治方法,但又是确立中医临床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手段的行动指南,它决定着整个中医治疗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特征,在中医确立临床实践的方式、方法、方向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医学术的精华和关键所在。

1.治疗思想对治疗原则的确定起决定性作用,它先于治则而产生,是一种思想思维行动。和任何思想一样,先有思想,其后才会产生原则与方法,最后才能付诸行动。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实践行动。治则是在治疗思想的指导下产生制定的。

2.治疗思想抽象程度高,灵活性强但针对性偏低,基本不涉及临床诊疗中的具体细节,只负责把握大方向,避免南辕北辙。如天人合一思想、动态平衡思想等,这些虽然不直接指导医生处方用药,却决定了临床诊疗的大方向。治则抽象程度相对较低一些,但针对性更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面对的问题也比较具体,它是治疗思想的具体化,是治疗思想向具体治法的过渡,使其落地生根。

3.治疗思想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由此带来治疗原则的进步与完善。如系统论、控制论、复杂性科学的思想方法,也对中医治疗思想产生深远影响,促进中医思维的深化,这对治疗原则的制定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治则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治疗原则和辨证论治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从两者的侧重点来看各有侧重;但从本质来看,则是殊途同归,缺一不可。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处方用药的针对性更强,准确度更高,临床契合度更好。

1.治则不受辨证论治的指导

许多治则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本身就能把握治疗的大方向,如治病求本、以平为期、治未病等;但是,辨证论治能使这些治则更准确,更有针对性。如针对某一个具体病例而言,治病求本之“本”为何?以平为期之“平”是气血阴阳的哪种?治未病的切入点是什么?这些都需要通过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治则和辨证论治互补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侧重于对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的研究,而对于性别、年龄、兴趣嗜好、生活习惯、发病时令、地域差异等因素关注较少,而三因制宜治则对此类信息的关注较多,在治疗中也注意把握,能更好地实现临床治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后防复发治则可以使辨证论治既立足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关注的问题比较长远而全面。这些都和辨证论治一起共同指导着临床论治,突出体现了辨证论治规律之外的一些固有的防治规律。

3.治则可以开拓新的诊疗途径

中医辨证论治产生的治则治法和固有的治疗原则相互补充验证,使之针对性更强。对于一些现代新发病、现代难治病,辨证论治的一些既往经验有时不能直接借用,需要开拓新的诊疗途径,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此时在治则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如艾滋病感染期,有时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甚至无证可辨,这就给处方用药带来难度。从中医扶正祛邪治则入手,就容易达成中西医的共识,根据性别、年龄、兴趣嗜好、生活习惯、发病时令、地域差异等因素采取综合性干预调控。

4.治则与治法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

辨证论治是治则的集中体现,两者虽然有层次、目标、体用、思维方式的差异,但根本目标则一致。中医临床离不开辨证论治,同样离不开治则治法的规范与约束。否则,将辨证漫无边际,用药灵活有余,规范不足,名为个体化诊疗,实则变化无常,有些问题难以把握。三、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治则与治法的关系如同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就联系而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治则与治法之间存在着层次交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从区别来看,表现在两者的抽象程度和针对性的不同。

1.治则抽象程度比治法高,对于防病治病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能指导治法的选择与应用。而治法对病证的针对性强,是治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2.治则与治法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可以统称为“治疗法则”,两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关系是从属的。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看,治则的内涵小,外延大;治法内涵大,外延小,是大治则与小治则的关系,也就是说,治法是小治则。

3.治则决定治法,治法从属于治则。中医主张“方从法立,以法统方”。治则决定治法的选择与应用,治则注重整体,决定治疗方向;治法注重具体问题,针对某一具体因素施治。治法虽然很多,但可以用“八法”概括,成为中医的治疗方法体系,而“八法”又上承治则,下启某一更具体的治法,使治则与治法之间保持交叉联系。

4.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邪正之间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因此,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而发汗、吐下等方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方法。

5.从发展变化来看,治则相对固定,治法发展迅速且比较活跃。如治则的内容比较固定,中医临床各科在治则层面的内容基本相同;而治法则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有些新的治法不断发现并补充其中,如截断扭转法等。四、治则治法与方证的关系

治法是中医根据病证设立的治疗方法,是在临床治疗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化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与方药和病机理论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病因病机是对疾病本质的抽象认识,因其涵盖了病因、病性、病位、邪正关系、体质及机体反应性等,因而是对疾病本质的概括。治则治法具有法则、一般治法、具体治法及制方配伍法等不同层次意义上的内涵。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治法作为病证和方药的中介,使中医辨证论治的药物治疗学内容构成联系的整体。治法一方面蕴含病证、病因、病机和组方配伍规律的内容,包涵着“方证”相关的内在逻辑1性,同时治法对证、方、药具有提纲挈领和逻辑分类的重要作用。方遵法立,法从证出。方剂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最终的实施工具,作为病证的具体影射物,作为联系医和药的载体,蕴涵着中医生命调控的丰富信息。因此在一定程度又能验证与其一致的治法和病证判断的正确与否。1谢鸣.治法的概念、内涵及意义.中国医药学报,2002,17(3):137-139.

治疗思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方证对应四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三者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视角对中医临床诊疗过程进行阐述,使得中医临床思维更加缜密。中医治法是在中医治则指导下产生的具体方法,而中医治则是在中医治疗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中医治法也是在中医治疗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它们又是一个连续的思维过程,一以贯之,不能割裂而独立存在。尽管在有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中会省略掉其中的某个环节。例如,在某些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直接开具处方,并没有标注具体的治则治法。但从药、方、法、理的角度去追溯,一定会得到一整套完整的思维过程。

总之,中医的治疗思想对中医治则、治法起着指导作用,而中医治疗思想又必须通过中医治则、治法而体现。中医治疗思想与中医治则、治法有着十分明确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第五节 研究治疗思想的意义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思想是统帅,是灵魂。中医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的学科,其精髓就在于治疗思想。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没有正确的实践行动。没有中医治疗思想,就没有中医的治疗行动,治则治法也就无从谈起。

中医学是理论医学而非单纯的经验医学,治疗思想是核心,整体观是体现形式,辨证论治是指导原则,理法方治是基本路径。它规定中医治疗疾病必须有一种人与自然、人体内部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观念。而人体疾病的产生,就是人与自然、人体内部之间的统一遭到破坏;中医治疗,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使人与自然、人体内部的和谐统一重新达到平衡,这就是中医治疗思想。

治疗思想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以整体观为核心,以辩证法为特色,以辨证论治为思维方法的中医治疗理论体系。治疗思想是确立治则、治法和治疗手段的行动指南,它决定着整个中医治疗体系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特征。

治疗思想决定治疗效果。中医认为,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目前之所以还有一些疑难病症,只不过是还没有找到适宜的正确方法。《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几千年来,这种积极的唯物主义治疗思想,始终指导着中医成功地治疗各种疾病,许多古代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在今天被攻克,新的技术方法不断出现,都是在正确的治疗思想指导下取得的。没有不可以认识和征服的疾病,之所以还有许多貌似“不治之症”,这是因为医者尚“未得其术”。

只要我们坚持中医积极正确的唯物主义治疗思想,重视中医治疗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使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或许当前一些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我们早晚会“求得其术”而竞相攻克。所以,当前重点提出发扬光大中医治疗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十分及时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历史上“圣散子事件”警示我们,中医治疗思想之于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北宋当年瘟疫流行时,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拟订“圣散子”一方施治取得很好的效果。过了一段时间,其他地方也逢大疫,苏东坡照样用圣散子治疗疫民,结果却治死了许多。由于苏东坡不是医生,他思想中没有整体观念,也就不可能产生一个“因地制宜”治则。所以在具体治病过程中,违背了中医治病“整体观”的治疗思想,也根本不可能有“因地制宜”治则的确立。我们可以从《苏沈良方》中看出苏东坡头脑中并无正确的治疗思想。《苏沈良方》说:“予尝论治病有五难:辨疾、治疾、饮药、处方、别药,此五也。……此五者大概而言,其微至于言不能宣,其详至于书不能载,岂庸庸之人而可以言医哉?”从中可以看出,苏东坡在治病之难中唯独未想到“治疗思想”之难。其实真要治好病,治疗思想的确立要比所谓“五难”难多了。“五难”若错,危害尚不致命;而“治疗思想”一错,重则一命休矣,中则遗1患无穷,轻则病不能愈。1周超凡,周长发.中医治疗思想决定中医治则治法与疗效.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2):6-8.第一章 治疗思想的概念

中医治疗思想是一种时代思想,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共性认识。——周超凡第一节 关于思想“思想”是汉语的固有词汇,原意是思忖、考虑。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思想”一词。《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中就用到“思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形体不受事情牵扯,精神没有忧愁烦心的事情牵挂。但此“思想”与本文的“思想”意思稍有不同。

现在我们常说的“思想”,一般也称“观念”,其活动的结果属于认识的范畴。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中医学重视“学术思想”,从关系来看,治疗思想从属于学术思想,并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钱穆先生认为:“学术思想,便是那一代的人,在那一社会环境中,对社会人生问题的一种新的解说。”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医学术思想的本质属性。第二节 关于治疗思想

中医治疗思想是一种时代思想,具有历史性与现实性,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并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共性认识。它的产生或许源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学派的临床实践与思想认识,但它所体现的、所表达的、所传递的一定是一个或几个时代多数人的共同认识,并经过多数人的临床实践验证而最终被确认。

中医治疗思想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笔者对中医治疗思想的定义是中医治疗思想是指中医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临床治疗1思维,贯穿于每一个治疗过程中。1薛红卫.周超凡论医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普遍指导意义、临床治疗思维、贯穿于治疗过程这三个关键词语概括了中医治疗思想的三大特征。我们根据它的意义,把治疗思想的特性概括为普遍性、尊生性和全程性三点。

1.普遍性

中医的治疗思想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心理变化、外感病邪、内伤七情引起的病理变化进行反复认识,不断检验,总结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一整套治疗各种疾病的思想,这种治疗思想不受学科的限制,没有具体方法手段的要求,对内、外、妇、儿各个临床学科,中药、针灸、按摩、刮痧、药膳各种具体调治方法一概适用,因而说它具有普遍性。

2.尊生性

医学的根本目的是延长人类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中医的治疗思想一定要体现这种临床思维,实现医学目的。如在动态思想、融合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扶正祛邪治则,就应该做到扶正不恋邪、祛邪不伤正,治病救人,留人治病,不能以单一的方法手段达到单一的目的。“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和平共处,带瘤生存”就是这种临床思维的体现。

3.全程性

中医临床讲究圆机活法,唯变所适;反对胶柱鼓瑟,墨守成规。因此,“病万变药亦万变”具有比较鲜明的中医诊疗特色,也是其灵活变通的体现,也是在治法层面的一种阐述。治法、治则、治疗思想三者之间,治法最具灵活性,有阶段稳定性;治则具有规范性,能保持比较长期的稳定性;治疗思想则具有全程性,贯穿于生命过程始终。例如,中庸和合的动态平衡思想在生命过程都要遵守;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治则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预后的始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阴阳、形神关系都要保持平衡,无论采用什么手段方法,原则不变;具体的调整阴阳平衡的方法,益气补血,滋阴壮阳,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等则有阶段性,不可太过,也不能不及,要保持好量—效关系即“度”。

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的不同把握,决定了中医治疗思想的核心地位。第三节 治疗思想解读

中医治疗思想,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心理变化、外感病邪、内伤七情引起的病理变化进行反复认识,不断检验,总结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的一整套治疗各种疾病的思想(临床思维),因而具有高度的原则性。

1.治疗思想能反映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治疗思想是在治疗原则产生之前的临床思维,在中医治疗学中具有统帅地位和主导作用。治疗思想和其他思想规律一样,先有思想,才派生出原则。

2.治疗思想是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对临床经验的收集整理,但最终经过了理性的提炼与升华;它源于一病、一证、一法、一方、一药的诊治经验与心得体会,但又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和理性提升。成为学术思想的关键在于既要重视临床经验的收集整理,更要重视对临床经验的理性提升,从中总结、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概念、原理、规律、法则,进而成为指导我们临床诊疗工作的方针与准则。

3.“没有正确的治疗思想,就没有正确的治疗行动。”正确的治疗思想指导正确的医疗实践。中医治疗思想是指导治则治法制定的指南针。脱离正确思想的指导,我们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可能都是不切实际的甚至错误的。对于中医诊疗来说有时危害巨大。

4.重视治疗思想是高层次学者的典型学术特征。高层次学者锲而不舍,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一定会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治疗思想是凝聚其学术成就的闪光点,也是其总结提炼的思想精华,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也一定蕴含其中。

5.治疗思想的形成与出现,一定是兼收并蓄吸收借鉴了多学科的思想而形成,最终又经过验证、传播而完成其使命。例如,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在中庸思想、相反相成思想指导下,才有调整阴阳、以平为期;在形神统一思想、整体和谐思想指导下,才有治病求本;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才有三因制宜,随证治之;在辨证思想指导下,才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正治反治;在防微杜渐,发于机先,防患于未然思想指导下,才有治未病、既病防变治则。

6.治疗思想与临床实践紧密相关。治疗思想是一种时代思想,是一种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共性认识。它的产生或许源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学派的临床实践与思想认识,但它所体现的、所表达的、所传递的一定是多数人的共同认识,并经过多数人的临床实践验证而最终被确认。如何认定“治疗思想”?检验的标准只有一个:“临床实践是检验的唯一标准”。应该指出,有些新思维、新观点、新方法中就蕴含着创新“思想”,但要想成为“治疗思想”甚至“学术思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治疗思想的出现,是吸收了众多学科的思想成果而形成,最终又必须经过验证,潜移默化到医生的心中才算完成其使命。治疗思想与治疗原则在医疗实践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尽管在层次上有高低之分,指导的范围有大小之别,关系上有指导与被指导的区别,但绝无高低贵贱之分,这是必须明确的。第四节 治疗思想应用举隅

中医临床治疗手段多端,方法多样。加之又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诸多治则,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是在治疗思想正确的前提下选用的,如此才能“一致百虑,殊途同归”。否则,南辕北辙,误诊误治的情况就会发生。以下这则医案为我们提起了注意,敲响了警钟。治疗思想太重要了!案例分析:

某报刊曾刊载1例因错误应用中医治疗思想而导致误治、最后致死的典型病案,现摘录如下:

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一女青年,持续高热3天,体温40~41℃,经西医抢救,高热不退,而请中医会诊。

A中医认为,体温40~41℃,高热为主,面潮红,大汗出,脉浮数大,口渴,酷似人参白虎汤证;四肢拘急、抽动,属阳热过盛、引动肝风之候,唇淡、舌淡,血红蛋白6.5g,为血亏。证属阳明热极引动肝风,气虚血亏,本虚标实,病情重笃。急则治标,治宜寒药急清之,佐以益气补血息风。方拟:人参白虎汤合当归补血汤加羚羊角、金银花,其中生石膏用100g。

B中医认为,面虽红但如妆,脉虽浮大应指似有力,但按之空空然,口虽渴但不欲饮,汗出不止,扪之湿凉,为漏汗,时利下清水,躁动,四肢手足厥冷,虽体温40~41℃,但无实热之象。辨证为孤阳上越,阴竭阳脱危证。治宜热药急温之,先回阳救逆,阳回再以救阴,药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增损。

从会诊意见中可以看出,A中医的治疗思想与B中医的治疗思想是截然相反的。后来主诊医师采用了A中医的治疗方案。因为他们认为B中医的治疗方案太冒险:患者持续高热危及生命,若再用热药,岂非“火上加油”!下午3时会诊,5时即急浓煎A中医之方,予患者频频少量灌服。药后证情急转直下,四肢厥冷过膝,面色白如蜡1纸,两目直视失神,于夜半病殆。1何足道.中医存亡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9.

从这一病案中我们可以看出,A中医治疗思想是错误的。他违背了形神统一思想,因而不能正确应用中医治病求本的治则。而B中医的治疗思想是正确的,他看到患者形神不统一的情况,而在形神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确立了治病求本的治则。B中医明确指出,此患者“热”为形,“阴竭阳脱”为神,治病求本,先回阳救逆,阳回后再以救阴,这是正确的治疗思路。

这则病例显示,中医治疗思想不是可有可无的。中医治疗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决定生死。这个病例的教训,提醒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中医治疗思想的重要性。尽管治疗思想没有涉及疾病的具体治疗方法和措施,但是通过运用临床思维对患者病情、体质等情况做出整体判断,梳理诊疗思路,然后确定治疗的大原则,把握治疗调控的大方向,最后制定详细缜密的操作步骤与实施方法,因而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第二章 治疗思想的特色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节 任何疾病都可治愈

理论上说,任何疾病都可治愈。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尚未攻破,但是请相信:早晚有一天会找到根治方法的。对此,中医认为:“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人体的疾病,就像身上扎了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江河发生了淤堵。扎刺的时间再长也能拔掉,污染的时间再久也可以洗净,绳子打结再牢仍可以解开,沟渠淤塞再久仍可以疏通。如果认为病程长就不能治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治疗疾病,就像拔刺、雪污、解结、疏淤,病程虽久,仍然可以治愈。说久病不可治,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并掌握治疗的技术。

这种治疗思想源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原文是:“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全篇用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古代九种针具的形状、用途以及针刺的各种操作手法和补泻作用,论述了十二原穴及其主治脏腑病变的原理。文章最后提出:疾病是可治的,“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则为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此语不仅是本篇的核心,也是本书的核心,更是中医治疗思想的核心。

纵观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不治之症”呈现在医学界。如癌症、艾滋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形势十分严峻。《黄帝内经》早已指出:没有不可以认识和征服的疾病,只有没有掌握治疗方法的医生。许多貌似“不治之症”,这是医者“未得其术”的问题。如何提高疗效呢?要“求得其术”,要在治疗思想指导下去寻找。第二节 治疗思想决定治疗效果

1963年5月,毛泽东发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文章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中医治疗思想,也只能从临床、教学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思想;中医临床实践,取决于治疗思想。正确的治疗思想一旦产生并确立,就会制定出完备的治疗原则,确立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最终变成治疗疾病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

临床科研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从事各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人的眼、耳、鼻、身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形成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中医治疗思想就是通过总结成功失败两方面教训这样一个认识过程逐渐形成的。治疗思想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是否能够正确指导临床实践,还必须通过临床实践的检验。通过临床实践检验这些理论、办法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所以说,中医治疗思想决定中医治则、治法与疗效。

治疗思想与治则、治法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应该看到,当前较重视中医治则、治法与疗效的研究,而有忽略中医治疗思想研究的倾向,值得我们注意!重视了中医治疗思想的研究,不仅可以使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或许当前一些疑难杂症和所谓“不治之症”也会“得其术”而竟得以攻克。所以,当前重点提出发扬光大中医治疗思想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及时的。“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对中医治疗思想同样适用。治疗思想决定治疗效果,可以使我们临床诊疗少走弯路,可指导医学实践在正确的方向上研究探索攻关,避免南辕北辙。“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表达的也是同样的道理。第三节 治疗思想指导临床应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但并未讲“病已成”就为不治之症,就无法医治。这里所说的“不亦晚乎”,是针对“未病”与“已病”讲的。

淋巴上皮细胞癌是现代难治病,上海中医药大学凌耀星教授的一则医案,为中医治疗思想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佐证。案例分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凌耀星教授治疗颈部淋巴上皮细胞癌病案为例:患者,男,66岁。1984年6月发现右侧耳下腮腺部有一肿块,不红不痛。某医院诊为囊肿,采用保守治疗,后见肿块不断增大,经检查诊断可能为混合瘤,于1985年12月28日做手术切除。出院诊断为右颈上部淋巴上皮细胞癌,于1986年1月30日—3月24日进行放射治疗。因怀疑有鼻咽部转移可能,故扩大放射部位,加大放射量,总剂量为7000拉德。放射治疗期间开始服中药治疗,服药3年余,诸多症状消失,身体健康,存活至今已10年余。

凌教授根据患者主症以及精神萎顿、舌光剥色红、脉弦数,辨证为放疗灼阴所伤,气阴两亏,治以益气滋阴为主。基本方为:①健脾益气:黄芪15~30g、党参12~15g、土炒白术12g;②养阴生津:北沙参12g、麦门冬15g、天门冬12g、天花粉15g、玄参12~15g、生地黄15g、玉竹12g、石斛9g;③益肾:熟地黄15g、淫羊藿12g。以上列基本方为主组方,服用3年。

本案例最大的特点是基本方中无抗癌中草药。凌教授认为:“本病虽为癌症,乃由混合瘤转变而成,毒性较低,既经切除,又经放疗,故单从益气养阴扶正着手进行修补调整,提高机体的免疫机制,以加1强自身的抗癌防护,足矣。”1凌耀星.中医治癌秘语.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55.

从本病例的治疗过程可以看出,凌教授始终在整体思想指导下进行治疗,不是见癌即用抗癌药,而是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患者整体抗病能力,因而,即使从头到尾的治疗过程中没有用过一味抗癌药,也能使患者癌症得到治愈。第三章 治疗思想体系

治疗思想是医疗实践的指南,治疗原则是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治疗方法是具体实施手段。治疗思想是由许多传统文化观念组成的。——周超凡

中医治疗思想来源广博,内容丰富。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都对中医治疗思想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中医学也博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

概言之,构成中医治疗思想的理论体系有八大支柱:第一节 天人合一统大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意思是说:人要靠天地提供的天地之气和水谷之精气等物质条件才能获得生存;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这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突出体现。

中国传统哲学宇宙论强调宇宙万物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宇宙万物皆有同一本原,因此必然注重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医学的特色体现。中医学把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学说作为指导临床诊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天人合一”是古人深入细致观测、考察天文、气象、地理环境等得出的一个观点。中医学吸收借鉴了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把人体和自然界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一命题。因为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五运六气学说。该学说认为,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对生物及人类疾病的变化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医生必须注意把握每年的“气运”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并做好“司岁备物”等准备工作。

●小知识——司岁备物“司岁备物”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意思是指中药材享天地专精之气,不同年份主司气运不同,会导致不同药物的功效发生变化。所以要根据每年的五运六气特点采收、储备相应药物,保证用药疗效,以备不时之需。

2.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一年四季有着各自的气候特点,寒暑易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发生异常,正常的“六气”就会变为“六淫”。“六淫”就会侵袭人体而出现季节性多发病。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有时还会出现“伏邪”潜伏体内,后时而发。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因此要注意做好防治每个季节常见病、多发病的工作。

●小知识——六淫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

3.地域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地域不同,人体患病也有所侧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在《素问·异法方宜论》有着完整的体现,也是中医“因地制宜”的理论依据。

●小知识——异法方宜“异法方宜”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本篇首先分析五方地势、地形、地质、气候、物产等各自的特点,引出五方居民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况,在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长期作用下,其体质也形成差异,所患的常见病、多发病亦不同,因而五方所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也各具特色,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其意义在于示人治疗疾病不能固守一法,对不同的个体、时间、地域等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为适宜,即中医“三因制宜”。这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治病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规律和自然界相应。人体气血随着日月运行而出现消长变化,这是在采取治疗措施时必须特别注意的,可以用“法天则地”来表述。(1)医生应以合天地阴阳为指导思想,在医者意识中建立天地人一体的诊疗思维模式。《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人体阳气随着日月运行而有盛衰变化,在养生保健上应注意“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如果违反这种规律,“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就是最终的后果。吴昆的注释简洁明了:“反此而欲如平旦、日中、日西三时劳扰阳气,则阳气失养,形乃劳困衰薄矣。”困薄的意思是劳困衰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病态。(2)人身可参天地,人体脏腑亦与天地相通。《素问·金匮真言论》在将人体内外、腹背、脏腑分为阴阳后,明确指出:“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素问·五脏别论》也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这种“参天地而应阴阳”的内容在中医中俯拾皆是。《灵枢·经水》篇:“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小知识——十二经水“十二经水”出自《灵枢·经水》篇。是指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漯水、江水、河水、济水、漳水十二条古代水系。中医以之比喻人体的十二条经脉。(3)在生命节律方面,认识到人体内存在随天运周期而规律变化的时间节律,如营卫气血的循环周流、月相对人体气血的影响、四时更迭时脏腑的显著改变等。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辨证施治影响很大。“应参天地阴阳而治”,强调对环境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和重视,就成了中医治则学的重要内容。《素问·异法方宜论》详细论述了地理环境对疾病和治疗的影响,要求“杂合以治”,是其思想的体现之一部分。

●小知识——“杂合以治”“杂合以治”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杂合就是综合、集合、聚集之意。原文是指医生应该掌握针刺、药物、导引、砭石等多种治疗方法,根据天时地域之宜,五方之人的不同体质及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做到“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其深层次含义在于,医生要尽快地治愈病人,不仅要精通多种医疗技术,而且要遵循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灵活施治。(4)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也和天地日月的运行关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