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7:21:59

点击下载

作者:腾讯《今日话题》编辑部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是真的吗?

是真的吗?试读:

前言 科学求健康,较真更幸福

《今日话题》是腾讯网出品的评论类专题栏目,每天推出一期专题解读时事、社会热点。从定位看,我们这个栏目面向的题材非常宽泛,只要能成为热点,不管它是政治还是经济、是法律还是文化,我们都会进行一番解读。但是我们也认为,再宽泛的栏目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专属的标记。《今日话题》的标记之一,就是倡导“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我们认为,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为当今中国的重大缺失。尤其在健康领域,愚昧的思想、欺骗的信息还在堂而皇之成为指导大众的主角。比如“亚健康”这样的概念,经我们考证,不过是药企营销炒作出来的概念,却忽悠了国人将近20年。“大忽悠”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要时常警惕,问一句“是真的吗?”

增高药是真的吗?减肥药是真的吗?壮阳药是真的吗?疫苗不能打是真的吗?中药无毒副作用是真的吗?纯天然才健康是真的吗?“较真”,已经成为《今日话题》编辑的习惯。我本人作为《今日话题》的主编,主创、参与了将近3000期《今日话题》的制作,更是一个“较真”的人。有时候把这种习惯带到生活中,遭到妻子的埋怨——别太“较真”。但是我反问:总的来说,“较真”难道不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吗?——因为“较真”,我们没有为“黄体酮不足”忧心忡忡;因为“较真”,我们的孩子没有为奶粉商贡献一分钱;因为“较真”,我们没有为“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困扰……

而这些幸福经验,通过腾讯网的平台由《今日话题》栏目传播出去,或许就能复制成百上千万的幸福。

既然我们是面向成百上千万的公众介绍经验,就有了重大的责任——绝不能出错。好在《今日话题》的编辑可以熟练检阅多结语种资料,不惧怕啃读专业论文,始终把握国际主流科学界和权威组织的风向,对“双盲试验”这样的科学工具了然于胸。所以我们自信本书中的内容,您可以放心吸纳。

我们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对您有所裨益,并祝愿您和家人健康幸福。腾讯《今日话题》主编刘彦伟

第一篇 治病还是要人命?

尽管中国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早已不是秘密,但人均比国际水平多出五六瓶还是着实惊人。当然,要是这些输进去的液体真能治病又没什么副作用那也就罢了。关键是,好多中国人都得了“输液病”,迷信输液的疗效,又不知其危害。刘彦伟

有问题的不只是维C银翘片

维C银翘片的不良反应终于惊动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0年9月19日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关注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以降低用药风险。这距离方舟子的揭露已经时隔近两年。当然,很多人对方舟子有成见,虽然人家说得有理有据,但就是不相信。那么本节将再以权威资料论证维C银翘片的问题出在哪里,因为药品安全事关重大,我们希望借此正本清源。同时要指出,和维C银翘片问题类似的药物还有一大把。从感冒说起

感冒分为流感和普通感冒

感冒是病毒引起的,其中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普通感冒可由一百多种其他病毒引起。下文再出现“感冒”即指普通感冒。

患上普通感冒与着凉没有关系,只与鼻腔中是否进入感冒病毒有关,只要鼻腔中进入感冒病毒,95%的人都会被感染,其中75%的人会出现症状。

普通感冒是“不治之症”

抗流感病毒目前被证明唯一有效的药物是达菲,而普通感冒病毒目前并没有药物被证明能抵抗。但是普通感冒可以在一周左右自愈,所以不少西方人认为单纯的感冒不是病,扛几天就过去了。但是发热、流涕等症状也不好受,你要不愿忍也有办法——吃感冒药。

感冒药只能缓解症状

感冒病毒破坏力并大不,让人难受的主要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反应,所以免疫力越强,症状反而越明显。免疫系统释放出来对付病毒的物质,会引起血管扩张、刺激神经系统等,让你鼻子不通、肌肉酸痛等,而感冒药中的物质可以消减免疫物质,或收缩血管等。于是吃了感冒药,你觉得症状轻了。

感冒药的有效成分逃不出4种西药

这4种西药是:解热镇痛药(常见的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抗过敏药(常见的是马来酸氯苯那敏)、减充血药(常见的是伪麻黄碱)、止咳祛痰药(常见的是右美沙芬)。市面上卖的感冒药,凡是有效的,无非是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除此之外的中药或者维生素C等并没有证据证明有效。维C银翘片是怎样“包装”的

有效成分是西药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

维C银翘片的成分是: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薄荷油、芦根、淡竹叶、甘草、维生素C、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

由上述资料可知,其中有效成分是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

维生素C是一个传说有效其实无效的成分

20世纪7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莱纳斯·鲍林曾经写了一本名为《维生素C和一般性感冒》的书籍,使得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后来的多项临床试验表明服用维生素C对预防或治疗普通感冒没有效果。比如科克伦国际协作组织的研究人员对11306名参与者进行的29项比较试验,澳洲国家大学道格拉斯教授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的55项研究都表明:服用维生素C对防治感冒没有效果。而过量服用维生素C(每日1~4克)可以引起很多副作用。

其他中药成分就更是个“中西药结合”的噱头了

维C银翘片中的10味中药,没有权威的证据表明对防治感冒有作用。其功能是“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其实感冒和风寒没有关系。实验表明:着凉并不能增加患感冒的风险。比如,1958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医学院的H.F.Dowling为了一探着凉与感冒是否确有干系,招募了400多名医学院学生做了试验;1968年,美国一位医生道格拉斯(R.G.Douglas)则在得克萨斯州犯人身上进行了类似的试验,两个试验都表明:让你感冒的关键,并非在于你是否着凉,而是因为你接触到了一些病毒。一个连疾病原理都搞错的药,它能管用吗?所谓中西药结合,不过是打着中药的幌子,利用西药的疗效罢了。

出问题的很可能就是这些中药成分

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对乙酰氨基酚等常见治感冒的西药,虽各有副作用,但在治疗剂量下都是安全的。要是有问题的话,那也不只是维C银翘片会出问题,其他用了同样成分的感冒药也会出问题,现在只有维C银翘片异常,那就说明不是西药的问题。而维生素C虽然大剂量服用也会有副作用,但是维C银翘片规定的每天0.3克左右的摄入量还不足以产生明显的危害,所以问题很可能就是出在中药成分上了。维C银翘片不是孤例

方舟子整理的部分常见中成药真相

这些问题药是如何出炉的

中国的中成药,既没有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疾病发生的机理,又没有经过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绝大部分中药在毒副作用上也是不明不白。如果说不建立在细胞、分子水平基础上的药理是因为中医有自己的一套体系的话,双盲试验和毒副作用试验总不能逃避吧?但事实上中药在这些步骤上都不能严格走完,至于为什么这些没有严格审核的药被大量放出来,可以参见腾讯《今日话题》中《癌症患者的药钱如何被瓜分》的“菜怎就变成了药”部分。

小贴士益母草颗粒的真相科普作者 方舟子中医认为益母草是治疗妇产科百病的灵药,实际上,益母草有时反而能加重妇产科疾病。有临床报告,益母草能加重痛经,致产后宫缩痛。日本研究人员用小鼠做实验研究益母草的抗癌作用,却意外地发现益母草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益母草还能导致过敏反应,患者会出现皮肤发红、胸闷心慌、呼吸加快。过量服用益母草膏后会出现腹泻腹痛,也有服用益母草中毒致死的报道。刘彦伟

云南白药在美国为何不是药

云南白药是中国的一种神奇药物,号称有多种治疗功能,更能彰显其地位的是——它被作为国家机密来保护,而且属于绝密级。但是2010年12月曝出云南白药虽然在中国出售时标注的是“成分略(保密方)”,但是在美国出售时却把成分标注得一清二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云南白药在美国被界定为一种食品,是必须公布成分的。云南白药是一种什么药

由民国的一位民间医生研制

据云南白药官方网站介绍,民国年间有位治疗外伤科很著名的民间医生叫曲焕章,他在1902年遍游滇南名山,学神农尝百草,不耻下问,求教当地民族医生和草药医生,获得伤科名药甚多,遂苦心钻研试验,研制伤科药物百宝丹(即云南白药)。

1923年以后,曲焕章经过钻研,使白药达到了最理想的疗效,成为“一药化三丹一子”。1931年,曲焕章在昆明建成“曲焕章大药房”。

1955年将配方捐献给政府

1955年的一天,曲焕章的妻子缪兰英主动找上门来,提出要见昆明市的主要领导,缪兰英向政府献出了百宝丹的秘方。1956年,昆明制药厂正式接收了缪兰英贡献的百宝丹,并把它改名为“云南白药”,投入批量生产。配方则一直在中国卫生部被绝密保存。此后一些书籍和杂志上出现过关于云南白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但生产者声称“均不正确”。

云南白药的药理还是谜

官网上介绍的云南白药的药理作用有四点:止血、活血化瘀、抗炎、愈伤。这其实是指疗效而不是药理。它究竟是靠怎样的机理,能止血、活血、抗炎、愈伤,并未见规范的描述,这大概与配方保密有关。一位曾经的腹部外科医生说,经常使用云南白药,比如碰到上消化道出血、术后出血之类,便可能让病人口服云南白药,同时肯定还会用其他止血药。虽说并没感觉到它如传说中的神奇,但大家都在用,反正只要能止住血就行了。使用“云南白药”和“消化道出血”在CHKD(中国生物医学类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仅仅得到6篇文献。在美国什么才能算药

经验不能决定药效

美国FDA,即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是负责对所有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药物和食品进行安全质量管理与监督的官方结构。美国FDA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无论病人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不经过一套科学的检验系统的测试,都没有能力凭自己的经验来评价、判断、决定一种新药或新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

一个著名案例是药物己烯雌酚。医生们认为,一些妇女服用己烯雌酚可以防止流产,实践中有一些服过该药的妇女也确实没有流产,很明显这表明该药非常有效。但后来进行的严格的科学试验表明:该药对治疗流产不仅绝对无效,而且对腹中的胎儿有副作用。所以美国FDA不会认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的历史美誉,“都在用,很有效”的实践成果,可以作为这个药物可靠的依据。它只相信科学的检验系统。

药物必须有明确的药理

所谓药理,就是先搞清人的疾病是因何发生,然后可以用什么样的物质去抑制。在美国FDA的眼里,药理一般得是细胞、分子水平上的认识,它可不承认什么“伤风、失调”的说法。比如针对胆固醇过高引起的疾病,科学家们用了几十年时间研究人体是如何制造和利用胆固醇的,在20世纪70年代,他们发现了一种名字叫甲羟基戊酸的化学物质,在合成胆固醇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中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参与合成甲羟基戊酸的酶名字叫HMG-CoA还原酶,抑制该酶的活性就能减少合成甲羟基戊酸。下一步工作是寻找化合物,如果一个化合物能抑制这个HMG-CoA还原酶,或者能阻止机体的细胞正常使用这种酶,就可以减少甲羟基戊酸的产量,最终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产量。接下来寻找这个化合物,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药物一定要经过试管和动物实验

在不断地研究探索中,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几种化合物,接下来就能在试管里培养的细胞中做实验。在这样的实验中,药物直截了当地作用在目标上,容易产生明显的效果,然而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下一阶段,研究人员需要做动物实验,在动物身上测试药物化合物的效果、有什么样的毒副作用、多少用药量是安全的、动物身体会对药物做出什么样的反应等。

药物必须经过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

经过动物实验后,合格的化合物终于可以在人体上试验了。临床试验分为三期,每一期都有针对性地检验药效、毒副作用等。试验中要做到样本够大、试验对象随机选择,然后把试验对象分成几组,有的给吃试验用的新药,有的给吃安慰剂,有的给吃已经上市的药……整个过程中试验对象和医生都不知道哪组吃的是什么。

研制药物的一般特征

简单几段话,根本无法总结美国一个药物被确定的复杂过程。这套检验系统决定了一种药物研制不是单个人能干得了的,必须大军团协同作战,而且必须以现代科技作为辅助手段。这是一件既漫长又耗资巨大的事情,根据1993年的统计,在美国一个新药开发周期平均是八年半,花费约3.6亿美元。虽然够艰难,但能成功就是幸运,事实上,每5000种候选药物,只有5种能够进入临床试验,而最终只有一种能够被获准上市。你想都不能想象得到,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FDA的这套检验系统出现之前,美国的非处方药竟有30万种之多,1966年美国FDA着手进行了整顿,检查发现绝大部分非处方药只含有很少有效成分或基本没有,由此就剔除很大一部分。接着又剔除了许多种所谓的有效成分,当然含这些成分的药物也随之被剔除。目前美国的药物市场已经清净了许多。(本节内容根据颖河《认识药物》、方舟子《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达菲”是怎么炼成的》整理)云南白药在美国的“遭遇”

云南白药自然不符合美国的药物标准

很显然,云南白药无论从哪方面看,和美国的药物标准都相差甚远,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一种中药被美国FDA认可为药物。

按照美国FDA以前的要求,中药甚至连申请新药的资格都没有:要申请新药,必须是合成的或提纯的单一活性成分,也就是化学药。2004年6月,美国FDA发布植物药品产业指南,放松了对草药的申请要求,草药不必把活性成分提纯,甚至不必鉴定出其活性成分,也可以申请新药,但是必须用科学方法做有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并无一种中药在美国通过了临床试验。(参见《方舟子:中药还没闯过FDA这一关》)

云南白药在美国被界定为食品

中药在美国不能作为药品,那算什么呢?——食品。如果是以食品上市,那么美国FDA就只管安全性,只要你的成分没有毒害,美国FDA就不会设立门槛。通常中药会作为食品下的一类——膳食补充剂上市。在美国FDA的网站上面,能找到2002年的一份文件,大意是美国的一家膳食补充剂的经销商HERBMAX,按照美国的法规向美国FDA提交了一封通知信,想把云南白药酊(Yunnan Baiyao Ding)作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在其产品标签上使用若干功效描述。但这个请求被美国FDA拒绝了,原因是HERBMAX想使用的功效描述不属于“膳食补充剂”的范围,更像是药品,该文件也列出了云南白药酊的全部成分。膳食补充剂不能声称任何治病效果,比如云南白药在美国的销售网站上就标明:“该产品不能用于诊断、治疗或预防任何疾病。”

作为食品的膳食补充剂必须公开成分

2007年,美国FDA宣布,厂家必须在膳食补充剂产品标签上标注产品所包含的成分,如果补充剂含有污染物或不含有它们所声称的成分,美国FDA将把这些产品定性为“掺假或非标产品”。美国FDA对上述规定这样阐释:生产商有责任确保其产品声明是有充分依据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显示这些声明的真实性而不是在误导广大消费者。这样的严格措施依旧遭到批评,一个消费者组织“消费者联盟”认为,新规定要求膳食补充剂生产商依据程序,确保它们产品所含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与标签保持一致,但消费者仍然搞不清楚产品是否有效或者是否具有危险性。云南白药的成分也就这样被公开了。结语:这件事就好比中国人的珍珠被美国人当玻璃弹球玩。这究竟是我们的悲哀,还是他们的悲哀?刘彦伟

退烧药夺命:谁在谋害中国儿童

2011年2月有新闻报道称,一种化学名为“尼美舒利”的儿童退烧药,疑致“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数起死亡事件”,被称为“夺命退烧药”。对此,卫生部专家表示可能不是药品本身的问题,而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事实上,专家的话只说对一半,退烧药在中国被滥用(也就是专家所说的不合理使用)固然是存在的,但尼美舒利本身也绝非没有问题。由于能导致严重的肝损伤,欧盟已于2007年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尼美舒利,美国则未批准尼美舒利上市。之所以尼美舒利在中国能成为广泛的儿童退烧药,又是中国特色的医药制度决定的。尼美舒利的使用中外不同

适用症不同,国外不用于治疗发热

欧盟2004年给出的尼美舒利说明书中,适用症为“急性疼痛的治疗、疼痛性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痛经”。其后欧美药品管理局的多次安全审查中也只提及“急性疼痛、骨关节炎疼痛症候和原发性痛经”,均未提及发热,更没有明确提及儿童发热。

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08年给出的说明书为“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此外还有说明书标注“本品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等;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和炎症;耳鼻咽部炎症引起的疼痛;痛经;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等症状”。

用法用量不同

在用法用量方面,因发生了严重肝脏不良反应,欧盟的200毫克片剂已被撤出市场,在更新的说明书中限定最大单次口服剂量为100毫克,且注明本品临床治疗时间应尽可能短。而国内说明书中最大单次剂量可用到200毫克。在儿童用药方面,国内说明书的【儿童用药】项为“仅用于1岁以上儿童”。而欧盟说明书明确为“小于12岁的患者禁止服用本品,12~18岁的青少年无须调整剂量”。另外欧盟说明书的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孕妇与哺乳期妇女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等项目的安全性信息亦非常全面,特别是“特别警告与注意事项”部分。

对药物的评价不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办向媒体表示: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允许用于儿童的退烧药。对尼美舒利的安全性监测显示,该药使用的收益是大于风险的。而欧洲药品管理局在2006年和2007年两次对尼美舒利评估,结论是尼美舒利只是在治疗“关节炎和疼痛”时“收益大于风险”,但必须限制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5天”,小于12岁的患者禁用。“儿童退烧药”——被宣传出来的特色

尼美舒利怎么就成了“儿童退烧药”

由国外的情况可知,尼美舒利既不是专治发热的,也不是针对儿童的,甚至因为安全问题不允许用于12岁以下儿童,那么为何在中国却成了“儿童退烧药”呢?其实观察康芝药业生产的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包装就知道,上面母亲抱着孩子脑袋的图案,已经强烈地暗示了这款药就是针对儿童发烧的(这样的宣传暗示在美国是根本不允许的)。2001年的一篇文章《尼美舒利(孚美舒)市场推广浅析》指出,尼美舒利市场已进入成熟期,竞争激烈,且当前解热镇痛抗炎药品种多,市场壁垒太多。因此,在中国的国情下,零售市场的运作仍有赖于广告的宣传,这里广告不仅指电视广告,还包括宣传资料等。“我们的宣传主题是什么,产品诉求点是什么,要重新提炼,仅仅解热、镇痛、抗炎是不行的,同类药太多了。”此外,“产品说明书及宣传资料中‘仅用于成人’不利于推广与上量。”这篇文章其实已经说明白了为什么要打造“儿童退烧药”的概念:第一,同类药品已经很多,不突出特色没有竞争力;第二,“儿童退烧”才是大市场。滥用退烧药也是大问题

国外——小病少开药

一位在英国的华人说,自己发烧去看医生,医生什么药也不开,只说叫他回家多喝水、多休息,躺在床上用被子捂捂,出点儿汗就好了。他曾经的一位同事,某日因为吃坏了肚子,狂吐不止,奄奄一息地跑到医院,结果人家医生也不给开药,说让她多喝水,多吐几次,把胃吐干净了就好了,临了还加上一句:“以后这种小病没必要上医院来看了。”在英国,想叫医生给你开点儿速效药实在太难,但若没有医生的处方,在药店里也只能买到些不痛不痒的跟糖果差不多的药品。

国内——小病也要大把吃药

假如还能做个调查,除了“输液大国”,估计我们还得戴上一个帽子——滥用退烧药大国!本来按照一般医疗原则,体温在38.5℃以下,不需医疗处理,多喝些水,用温水擦身就可以了。但在很多时候,仅仅是38℃的体温,甚至是37.5℃的体温,一些医生就把退烧药用上了,医院尚且如此,普通民众怎么可能不滥用退烧药!2010年康芝药业瑞芝清总销量估计为7.4亿袋,同比增长26%。这意味着全国近2.5亿儿童在2010年人均服用了近3袋可能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退烧药。

这几年,医院都在搞科研、抓效益。可是,如何教给民众最基本的医疗知识,却少人问津。如今,很多人了解的医疗知识就是,小病不能拖,有了症状要及时处理。正是在这样一种简单思维的作用下,有了点儿头疼脑热的症状,就紧张的不得了,以为把症状赶紧控制住了很重要,加之到医院,常常也得不到什么解释,得到的也不过是吃药甚至输液,既然如此,自己买些药吃,先把症状控制住自然成为很多人的第一选择。而像尼美舒利这样的处方药,却可以不拿处方就在药店轻松买到。

在欧美,除了尼美舒利,其余的退烧药都同样不轻易被推荐给孩子使用,但我们有多少孩子,在发热的时候没有使用退烧药?

小贴士儿童发烧不宜急于药物退烧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专家胡仪吉介绍,儿童发烧不宜急于用药物退烧。因为发烧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退烧药一般只能降低体温,而不能解决造成发烧的根本问题。体温不超过38.5℃一般不要急于退热,特别是明确诊断之前。一般来说,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最好是多喝开水、多休息,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退热,但如果发热时间过长或发热温度过高(超过38.5℃),则必须使用退热药物进行必要的治疗。胡仪吉强调,退热药的服用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不宜频繁服用。如果发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王杨

输液乱象:警惕输液变催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曾经披露了一组惊人数据,光是在2009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尽管中国人“爱”输液、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早已不是秘密,但是人均比国际水平多出五六瓶还是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当然,要是这些输进去的液体真能治病又没什么副作用那也就罢了,关键是,据统计,很大一部分的输液都是不必要的。目前我国每年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死亡的高达20万人,其中大部分和输液有关。好多中国人都得了“输液病”,迷信输液的疗效,又不知其危害。“第一输液大国”的恐怖现状

人多:10个门诊病人,3个就“挂水”

2009年一年,整个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液8瓶。而在2003年,是30亿瓶,2007年是70亿瓶,可见增长幅度惊人。尽管后来卫生部门解释称,这个104亿瓶是生产量,有些并没输到人体内。但是中国人输液多仍然是个事实。资料还显示,“爱输液”是个普遍问题,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喜欢输液,地域差异不大,并且输液率一直都在持续增长。《济南时报》一篇名为《输液治疗泛滥谁之过》的报道称,在国外输液治疗是有严格控制的,门诊输液率一般在10%以下,在我国输液率却高达60%~70%。而一篇2006年的报道显示,我国门诊病人的输液率为30%,住院病人的输液率则更高,在国外为45%,而在我国的一些医院达到可怕的90%。尽管数据不一致,不过都说明了中国病人输液确实很严重。

盲目:大炮打蚊子,许多输液不仅无用还可能有害

输液又被称为打点滴或者挂水,指的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向人体内注入大剂量的液体(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倘若吃药是步枪、打肌肉针是机关枪的话,输液就是不折不扣的大炮了。可问题在于,谁都知道,拿大炮打蚊子是多么不靠谱的事情。比如,有记者在医院门诊部看到,输液的人中有80%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输抗生素。但实际上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输抗生素没半点儿用,我们的身体有自愈能力,感冒就是可以自愈的疾病,吃药反而治不了,只能缓解症状(但由细菌导致的并发症不一定会自动痊愈)。

还有一类输液就更没有道理了,美其名曰“保健性输液”。许多患心脑血管病的老病号都要定期到医院输液,打点儿活血化瘀药物“冲血管”,以防疾病复发,但是实际上毫无用处,而且液输得越多,针越扎不进血管,偏偏这样的人还很多。还有人喜欢输点儿营养品来保持体力。最无厘头的还是“美白针”,用输液的方式将所谓抗氧化物质输到血管里,一天一针,十针一个疗程,一般要打六个疗程。可是专家都很担心,这不仅不美白,还可能引发曾经的“奥美定”那样的悲剧。

危害大:2009年59%的药品不良反应都跟注射剂有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剂型分布以注射剂为主,占59%,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剂型分布也以注射剂为主,占79.16%。而主要的注射方式就是静脉滴注(输液)。输液带来的重重危险

如遇问题药品或者药物过敏,输液要比其他两种方式危险得多

假药、问题药物、药物过敏……这些情况患者都可能碰到,如果是输液的话,剂量大,又直接输入血液中,没有了屏障,这意味着风险相当高。(本节内容根据《新京报》特别报道《“吊瓶森林”》整理)

正规药品风险也高

常输液会降低身体免疫力。用输液方式,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如果人们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而且,输液输得最多的就是抗生素,抗生素滥用会使患者体内耐药菌增多,疾病更难治愈,反而非输液不可,形成恶性循环。

液体中的微粒带来慢性危害。即使在最严格的操作环境下,输液中也难免带入微粒。在以往,输液微粒给人体带来的风险非常大。虽然随着输液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以及对药品的严格控制,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是不可能保持无微粒的状态,这也积累着潜在的风险。长期下去,可能引发局部的供血不足,从而引起水肿、过敏等症状。像大家熟悉的静脉炎,一大部分与此有关系。此外,药物越是混合得多微粒越多,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还有环境引发的微粒污染都值得重视。(本部分内容根据孙鸿翔《输液微粒污染的原因、危害及对策》整理)

此外,输液可能带来发热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而使患者出现发冷、寒战、高烧等症状。也可能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血液系统被灌入了太多液体,让身体负担增加。

操作过程处处有隐患

医务人员不当操作容易引起病症。输液操作不当可引起空气栓塞、静脉炎、感染、严重心律失常、创伤性麻痹和过敏性休克等疾病。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进行静脉滴注的话,护士需要考资格证,但是我国却还没有这样的专业护士。另外许多医院输液的病患很多,护士却很少,压根儿照顾不过来。而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还存在着广大的没有资格输液的诊所,误操作和感染病菌的概率更高。

假如器具、液体受到污染,输液传染乙肝等疾病的概率比肌肉注射高很多。脓肿、败血症、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严重疾病通过静脉注射方式传播的概率要比肌肉注射高很多,每年我国都会因为不安全注射死很多人。2009年,中国新闻网报道过一则名为《输液管里有异物患者受惊厂家称90%是人工制作》的新闻。尽管这样的个案可能不代表普遍性,但也值得警惕。为何中国人如此“爱输液”?

历史渊源:医疗机构转型的“产物”

80后肯定都还记得小时候打“屁股针”比输液多多了,可是现在输液却大行其道。有专家认为,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财政体制处于转型阶段,滥用不必要的药物注射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愈演愈烈,静脉滴注成为一般疾患的普遍治疗方式,“吊水”或“打点滴”也成为十分流行的话结语,甚至还有不少医生会告诉患者这样可以“清除毒素”。久而久之,许多人心中也有了根深蒂固的输液好的观念。(据祖述宪:《注射的滥用、危险与安全措施》)

患者:迷信输液见效快,却又不知道不安全

患者去医院看病,就想着要尽可能接受先进、彻底的治疗,而打点滴看上去要比吃药先进、彻底得多。许多人觉得打点滴要比吃药病好得快,这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对的,静脉注射药物能被完全吸收,药效也比较快,十几秒钟就能让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范围。但是在其他情况下,就只是一种错觉或心理作用,感冒打点滴就属于此类。对许多患者来说,上医院看病就要打点滴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另外现代人都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假如一个感冒要花很多天的时间慢慢好,似乎变成了耗不起的事情。因此,很多人以为输液能够更快地让自己好起来。另外,打针比输液疼也是一个原因。而在所有医保报销种类中,医保病人输液治疗或预防性输液报销比例偏高也是患者喜欢输液治疗的原因。很多行业报告还分析,在新农合展开之后要进一步抢占农村市场。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说不出输液的隐患来。

医院:有利益成分,也怕担责任

许多人看到中国人输液多的消息都会想到“以医养药”。的确如此,普通的感冒,吃药的话只需要20元上下,输液却要花上二三百。不算药钱,注射一次肌肉针的注射费是0.5元到1元,可是输液的注射费却有五六元。

当然,如果单单把这个归结为医院“利欲熏心”显然有失公允,很多时候的确是患者主动提出要输液的,医生会想,假如没有输液病情加重或者出现别的问题,那怎么办呢?所以为了规避医患纠纷,也都同意了患者的请求。问题在于,患者没有专业知识,医生当然有责任向患者解释病情,详细说明输液可能引起的危害。

因此,用药分级规范显得刻不容缓,毕竟,制度最可靠。如果遇到要输液的情况,请看看以下的知识

不是一些特殊情况,中青年要慎重考虑输液

每一个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不同,所以很难说到底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输液、什么时候不要。但是一般而言,作为青壮年,在患一些常见病的时候,没有必要把“输液”作为首选。例如,感冒本身就是能“自愈”的疾病,即使想减轻症状,也有很多物理疗法和口服药可以考虑,“挂抗生素”没有用。而如果是以下三种情况,就有考虑输液的必要:1.吞咽和注射肌肉针都困难;2.病情较重、虚弱者;3.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输液时要警惕以下五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发热:因输入致热物质而使患者出现发冷、寒战、高烧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痛。

心力衰竭:因为输液速度过快,使短时间内血液系统输入太多液体,增加心脏负荷。

静脉炎:由于输液器具达不到无菌要求而使静脉局部感染,或由于长时间输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品,而使输液处静脉内壁出现炎症。症状为手臂出现条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

空气栓塞:因为输液管内空气没有排尽,或者导管连接不紧而使空气进入静脉。常表现为胸部异常不适,同时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病人死亡。

肺水肿:输液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嗽时出现泡沫状的血痰。(本部分内容参考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童朝晖在《新京报》《“吊瓶森林”》专题中所给出的建议)

最好别输中药制剂《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占中药的84.11%。刺五加、双黄连、茵栀黄……中药注射液的不良报告很多。一方面是因为中药注射液的致敏性高,另一方面也因为中药注射液目前的制作工艺参差不齐,许多还不成熟。所以,一定要对其慎之又慎。结语:说到底,还是要念叨一句非常重要的医学常识——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刘彦伟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说明什么

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本是一件中华文化的喜事,但也极易被理解为“针灸学获得国际认可”,进而以为大家以后看病要多用针灸。这样想就错了,因为中医针灸申遗成功,说明这是一项优秀的文化遗产,但并不能说明针灸的科学或医学地位也相应地提高了。针灸的来历

针灸的基础

星相:古代人认识世界,往往把最直观的东西当做认识的起点,比如“天”,比如“人”。由于不知道人的起源,就设想“天人合一”,所以人的身体器官自然也和星相一一对应。

元素:万物由什么组成?古代有一元说和多元说,中国的一元说就是“气”,多元说就是“五行”。所以也就有了人体与气和金木水火土的关联。

阴阳:元素指的是物,那么阴阳指的就是物的运行规律,也就是正反两面对立统一。由此也衍生出了“平衡”,就是阴阳的和谐状态。人体中自然也有阴阳。

神魔:还有一种非物质的认识,就是认为一切是神和魔控制的。当然人体也免不了受这样的控制。

针灸就是以这些原始的认识为基础发展形成的

人进化为智慧生物后,就开始了对世界的认识。星相、元素、阴阳、神魔等就是不同的认识结果,这些认识结果互相之间自然也有对应,比如不同星相代表不同的神,比如五行会相生相克等。当然了,这些认识结果也与人体联系起来,滋生出种种新认识。当人们患病时,也对应着有了气不通、阴阳失调、中了邪魔、缺了五行等认识。针对这些认识,针灸之类的治病手段也就诞生了,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现有用针扎放血祭天来治病的。中国古代对针灸的认知,主要有三种:一是生病是因为气不通顺,扎一下就通了;二是生病是因为阴阳失调,扎一下把多余的放出来,就调和了;三是生病是因为中了邪魔,扎一下可以扶正祛邪。

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同源同祖,尽管后来进化出不同的“人种”,但对世界的认识历程是极其相似的,所以世界上类似针灸的原始疗法可以说不胜枚举。用一位教授的话说:每个国家都有一群人说他们的文化是多么的独特,这证明了一堆人对世界思想史的认知是零,我们这些真正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根本就没什么稀奇的思想,都是那几种观点在世界各地跑来跑去,然后用当地习俗和结语言包装一下就变成了“独特文化”粉墨登场了。

针灸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不可当真

正如我们把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当做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但决不会认为天地真的是盘古造出来的一样。我们也可以从针灸中看出古人认识人体的历程,这足以成为我们的宝贵遗产,但真的以为针灸是什么医学奇迹,那就贻笑大方了。针灸的兴起

针灸一度被鄙视和禁止

在中国漫长的医药史上大部分的时间里,针灸被认为是一种民间大夫用的低俗疗法。正如历史学家Bridie Andrews Minehan描述的:虽然在《黄帝内经》里常提到针,但在中国历史上针刺术极少在其他书里被提及。

根据记录,公元1500年左右,穿刺和放血术几乎已被中国人全面放弃。在1822年,一道敕令禁止了针灸在太医院里的传授和使用。中国在1929年曾全面废止针灸。

针灸麻醉在20世纪50年代冒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方面,很多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西药进不来;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底子薄,于是就开展了“一把草、一根针”的中医药研究,政府开始大力支持针灸事业,掀起了学习针灸的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上海施行针刺麻醉下扁桃体摘除术获得成功。同年,毛泽东在一次宴会上,向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朱琏祝贺针灸万岁,并说“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要出国,将来全世界人民都要用它治病”。毛主席的一席话,奠定了针灸的地位。

在20世纪70年代初风靡

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随团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詹姆斯·雷斯顿得了急性阑尾炎,经药物麻醉后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术后第二天,他又接受了20分钟的针灸治疗缓解疼痛,据其自述效果非常好。结果这一说不要紧,一方面引起西方的注目,引来国外医生的考察;另一方面本来是针灸止痛,却被国内变成了针灸麻醉的奇迹。当时,各地各医院各科室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上针麻。有时麻醉科医生反复向病人交代:“今天有外宾参观,你千万不要喊痛,你给我使个眼色,我就给你打‘止痛针’。”当时还拍了一部比较受欢迎的电影《无影灯下颂银针》,由著名演员祝希娟主演。

日本本州大学教授菅沼正久讲过自己的亲身经历:1971年他在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参观针灸麻醉手术,在扎针后病人和全体医护人员一起学习《毛主席结语录》,然后实施手术,手术后病人不用搀扶就走出了手术室。加拿大人保罗也回忆:“卫生部官员介绍新中国的医疗卫生成就时,我们得知中国人享受公费医疗。我们参观了神奇的针刺麻醉手术。一位浑身插满针灸针头的妇女躺在手术台上,非常神奇的是,她虽然被麻醉了但神志仍然清醒。手术完毕后,那妇女即刻自己走下手术台,并走出了手术室。中国针灸魔术看得我们叹为观止。但当那位病妇迈进旁边的一个房间时,我瞥见她正摇摇欲坠。”

之后针麻术衰败,针疗术勃兴

四川大学教授张箭回忆,在1975年被针麻了一次后,他再也不敢用针麻了。随着改革开放,作为政治任务的针麻自然消退,但是随着市场化大潮,针疗也被作为一种医疗保健“概念”被热炒,据2006年的统计,针灸号称总共可以治461种病。现代医学对针灸的定性

如何验证针灸

针灸作为人在蒙昧时代的认识,理论上自然不可靠,那么实际会有疗效吗?这要通过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来验证。把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用真的针灸;另一组假装用了针灸,但是病人和医生都不知道是假的,如果用了真针灸的有效,用了假针灸的无效,那说明针灸的确有疗效。但是针灸不太容易做这种试验,因为假扎针想隐瞒不易。

不过国外还是做了好多试验,得出了林林总总的结果,在美国《当代医学诊断和治疗》“针灸”一章中,对最新的结果有归纳,比如一篇论文认为,针灸似乎是对中风康复有帮助,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更高质量研究来证实。另一篇说,对于运动功能的恢复,针灸没有效果。

针灸可以止痛是目前较确切的疗效

有许多实验表明:针灸能够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内啡肽,这是一种化学结构,与吗啡类似的神经肽,有强烈的麻醉、镇痛作用。如果往动物体内注射内啡肽抑制剂,再对动物进行针灸就起不到镇痛的作用。内啡肽还有调节心血管的功能,这可以解释为何针灸对治疗某些心血管疾病似乎也有疗效。但是这种疗效与针灸通气祛邪的本意完全不是一码事了。总之,针灸还有许多谜团待破解。

患者或不能寄予太多希望

一份《纽约市医疗保险公司给针灸付款情况》表明:61个有医疗保险的病人中只有15人可能拿到针灸治疗的钱,由于针灸的疗效不显著,近几年纽约市的医疗保险公司付给针灸治疗的钱越来越少。

全美反卫生欺诈委员会对针灸做出了如下结论:“针灸是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其理论与实践是基于原始及幻想的疾病与健康概念上,这些概念跟现代科学毫无关系。在过去20年的研究中证明针灸对疾病治疗没有明确的效果。经验中的针灸效果多半是基于期望、暗示、反刺激、条件化,以及其他心理机制的综合效果。针灸的使用应当被限制在适当的研究机构与活动中。保险公司不应该被强制要求为针灸服务提供保险覆盖。允许非医学专业的针灸师执业的政策应当被逐步废除。希望尝试针灸的患者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而又没有任何相关商业利益的医生(而非针灸师)就其情况进行咨询。结语:文化的归文化,医学的归医学。澄清这一点,关系到大家的健康。王杨

拔火罐是否真的有用

2011年著名歌手齐秦全身10%被严重烧伤了,痛苦不已,而罪魁祸首是拔火罐。由于保健师的操作失误,火源掉在了齐秦身上,很快引起了大火。齐秦受伤的消息让许多喜欢他的歌迷很揪心。在祝愿他早日康复的同时,不少人又很害怕。因为遍布大街小巷的美容院、足疗店、按摩店、保健中心等场所都在提供拔罐的服务,也就是说,即使你没拔过,周围一定也有人去体验过。那么拔火罐到底有多凶险?又是否值得大家冒着被烧伤的风险去尝试呢?凶险:业余从业者泛滥,市场缺乏监管

拔火罐烧伤的案例

2011年7月,南京市有两位市民因为拔火罐被重度烧伤,其中一女子全身20%面积深二度烧伤。

2011年1月,上海市宝山区一名男子拔火罐时被烧伤,女技师手指也被烧伤。

2010年10月,重庆一位女模特拔火罐时背部烧伤,演出也被迫取消。

2010年7月,河南驻马店一名男子也被“拔”成了深二度烧伤。

……

单单搜索相关新闻,一年来在拔火罐中被烧伤的案例也有七八个。可见不是齐秦一人倒霉,这样的事情发生得挺多。为什么会被烧伤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技师操作不熟练,或者大意。绝大部分人都用点火的办法来拔罐。在拔罐前,需先把棉球浸入浓度95%的酒精,点燃后放入火罐,棉球沾上的酒精不小心就会滴下来,从而烧到病人。即使未燃烧,若罐口太热,也容易烫伤。

拔火罐可能导致烧伤烫伤

点火不当会造成身体烧伤;拔罐时如果用力过大或拔罐时间过长,会造成皮肤烫伤、起水泡;如果使用过的罐子没有经过严格消毒清洗,可能引发皮肤病。

另外,有专家表示,有时候拔火罐可以缓解疼痛(这很可能是“安慰剂效应”,下文有述),但是倘若癌症等病的疼痛被一时掩盖了,还会耽误治疗。

危险根源:拔火罐被吹捧成了日常养生手段

严格按照标准而言,拔火罐是需要中医技师证的,但是在中医养生风大行其道的时候,拔火罐俨然变成一种必备的养生手段,按摩店、美容院要没有这个服务都不好意思开门。遗憾的是对这个市场没有监管,也没有任何规范,谁都能拔。南宁市的一位记者就曾经走访了市内多家有拔火罐项目的养生保健中心,结果发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保健中心招聘的,经内部培训后上岗,大多没有医师资格证书。内部培训不够专业和严格,没有安全规范和安全意识,这就充满了危险因素。而这也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无用之一:理论基础是空中楼阁

在清代以前,拔罐主要是用来吸脓血的

准确地说,拔火罐应该叫作拔罐,只是用火的方法现在最为常见而已。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蒸气、抽气等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身体,发生温热刺激,使局部产生瘀血现象。而在古代,拔罐又被称为“角法”,因为最早的罐子是用兽角做的。实际上,中医也认为这个负压才是关键,而不是温度,所以也有不用火的真空拔罐等,都是一个道理。拔罐也并非只有中国才有,比如阿拉伯地区就有“阿拉伯血罐”,这是一种把拔罐和放血结合的古老治疗手段。

根据记载,拔罐在先秦时期就存在了。然而一直到清代以前拔罐都只是一种外科治疗手段。用来治疗什么呢?吸脓血、治痈肿。所谓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并且,古人还认为即使治疗痈,拔罐也是有局限的,东晋人葛洪就在医书中写道:“痈疽、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有不及祸者也。”

总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拔罐的主要意义就是吸脓血。一直到了清代,才逐步变成了“万灵药”。

现在:拔罐被视为强身健体又包治百病的手段

中医理论

这被认为和经络有关,疏通经络,从而调和气血、祛风散寒、清热排毒、化瘀止痛、扶正祛邪。

现代医学理论

因罐内的大力吸引而引起高度充血,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新陈代谢旺盛,组织营养得到改善,反射性地增强了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好转或痊愈,所以近代有人把它叫作“瘀血疗法”。

另外,在拔火罐时,有一部分小血管可能破裂,血液溢于组织中被溶解,再被吸收,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自家溶血”。自家溶血吸收,能对机体产生持续的良性刺激,增强防御机能,使病理过程好转,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本部分内容根据《拔火罐好在哪里你知道吗》整理,这些都是常见的说法,许多吹嘘拔罐好处的文章和书籍都会提到)

总之,根据这些理论,拔罐好处挺多,又治百病又养生。

经络并不存在,拔罐中医理论是空中楼阁

从来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能够证实经络的存在。就算针灸有一些效果,也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和经络或者穴位无关。

所以,号称利用经络的“拔罐减肥”显然是不科学的。已经有上当的体验者撰文揭真相:即使能够减下来一些,也不在于拔罐法,而是被巧妙地严格限制了饮食的摄取。

而所谓的排毒更是无稽之谈,只要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都可以算是“毒”:一种是来自人体之外的,另一种是人体自身的一些代谢物质。肝脏、肾脏都是重要的排毒器官,呼吸、排泄都可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而有毒物质在进入血液后先经过肝脏进行处理。所以关键的该是维护肝脏的重要机能。有些技师会忽悠说,拔罐后留下的深紫色印痕就代表人体的毒被排出来,甚至被烫起的水泡都被认为是毒,这显然是乱说一气。颜色越深代表的只是罐的吸附力很强,拔罐时间也长。

所谓西医理论更是乱说一气,硬造出不存在的名词

拔罐产生的负压确实会引起瘀血,然而,所谓瘀血的种种好处就是无稽之谈了。如果瘀血较长期存在的话,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局部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和中间代谢产物堆积。

所谓“自家溶血”则是个自创的概念。有拔罐支持者用的英文单词autolysis是“自溶”作用的意思——细胞失去活体机能,而一般都是在人死后出现。显然不是一码事。

实际上,即使查阅很多中医医学论文也找不到数据的支持。其实想一想,假如拔罐真是靠着瘀血来起作用的话,那么打架、摔跤就变成治病“良方”了,又何须用火罐呢?弄出瘀血的办法很多,扇耳光都成。无用之二:缺乏有力的双盲试验证明

要证明拔罐有用需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

中医靠的是经验,而现代医学不能用个案来说明疗效。原因有二:其一,许多病是可以自愈的。其二,有一个著名的“安慰剂效应”,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药效的假药,但病人却得到了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效果。比较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安慰剂不能长期地起作用,只有短期的效果。不过,这已经让人觉得立竿见影了。拔罐可能就是这样的“安慰剂”,现实中起着类似作用。

所以要确定拔罐是否有疗效,需要的是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及其汇总分析。所谓双盲,最简单的操作是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真的给拔罐,一组则是假的拔罐,但是医生和病人都不知道哪组是真、哪组是假,方案是由第三方进行设计的。当然,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更复杂。

国内外285篇说拔罐有用的论文中竟找不到一篇是科学、严谨的

目前,确实有不少临床的试验或者数据试图来证明拔罐有效,而这主要集中在拔罐能够缓解疼痛上。德国一个大学的学者就此做过研究。

然而三位韩国学者和一位英国学者,分析了285篇来自中国、韩国、德国甚至伊朗的相关论文。结果就有278篇因为各种原因被排除在外,这些研究都没有遵循科学规律。而留下来重点分析的7篇也不尽如人意,竟然没有一例采取了严格的双盲法,研究质量很低,并且样本规模也很小。(本部分内容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Cupping for Treating Pain:A Systematic Review拔罐治疗疼痛:系统性评价》整理)

而其他的,如拔罐减肥、拔罐治疗高血压等,搜索中国的学术论文库就会发现,相关论文根本少之又少。

当然,这也是中医的通病——无法用科学严谨的手段来证明自己有效。结语:倘若光是无用,对身体没危险也就罢了,可是拔火罐被当做一种普遍保健和治疗手段遍布大街小巷,从业者泛滥。这样凶险又无用的“医疗手段”值得去做吗?王杨

感冒药每年忽悠国人上百亿

感冒药可以说是国人接触得最多的药之一了,很少有人没吃过。数据显示,感冒咳嗽和过敏类药物的销售比例一直维持在非处方类药物(OTC)的28%左右,粗略估计该类药物2011年的销售额为450亿元。不过,这几百亿中不少都是冤枉钱,大可不必花。很多人的这笔钱不仅花得冤枉,还可能花得危险。“遍地开花”的感冒药有“二奇”

一奇:数量和品牌种类都多得令人咋舌

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非处方类药物(下文简称为OTC)市场,感冒药都是销量名列前茅的药物。根据尼尔森公司的统计,除去在沃尔玛销售的非处方药外,2008年到2011年,连续4年,美国市场上感冒或咳嗽等类别的药物销售额都在40亿美元以上,占市场总销售额的24%左右。由此看来,中国和美国的非处方药感冒药销售额可能在伯仲之间。

可在许多国家的市场上,感冒药销量就和中国相去甚远了,如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服务制度的英国。根据英国非处方药和膳食补充剂行业协会的数据,2011年,整个OTC市场的销售额只有23亿英镑(折合人民币220多亿),而感冒药有4.139亿英镑(40亿人民币左右),还不及止痛药的销售额。和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也如此,根据普华永道较早前的调查,预计在2012年,印度的OTC市场销售额在30亿美元(186亿人民币)。而且印度OTC市场上卖得最好的不是感冒药,而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占了26.1%。

非处方药市场是和自我医疗紧紧相连的,美国的医疗服务算是私人保健模式,看病市场化,所以满足人们“自我医疗”需求的非处方药市场就发达。而英国的全民医疗在伦敦奥运会时就让许多人大为叹服。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尽管很多地方医疗环境简陋,可是医疗保障体系也算覆盖完整,药品价格也控制得很低,有很多全科医生在基层服务。中国如此高的非处方感冒药销售额着实令人诧异。

在种类上,中国的感冒药也是五花八门,首先化学药和中成药分庭抗礼(前者略占优势),而在市场份额上,没有一个品牌能够超过10%。像是京制牛黄解毒丸和一清胶囊等药,都以不到2%的市场份额挤进了中成药销量前十。

二奇:非处方药感冒药不仅在药店卖,在医院也大量开具

一般而言,非处方药都是在零售市场上卖。印度更甚,常年占据在印度药品零售市场前两位的是一种止咳药,而这种药是处方药,医生开具了处方之后,病人再拿着去药店买。

可是中国的情况很奇特。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所的数据,2011年我国OTC市场中医疗市场终端为658亿元,药品零售市场终端为959.9亿元。也就是说,医院终端与零售终端销售额比例大致在2∶3。像康泰克的销售额近20亿元,其中8亿元是在医院销售的。这一点又是非常有“特色”的事情,因为许多非处方药都在基本药物目录中。而在欧美,医疗机构一般也不提倡感冒用药,因为大部分人都能自愈,没必要使用。“二奇”之下,有四大隐患

不安于西药:都在做“万能药”,成分也相似“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这样的话几乎出现在所有销量排名前十的西药中。而中成药则普遍写着“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

可问题在于,不同的感冒症状其实需要不同的药来对付。前不久,有记者就从市场上购买了7种不同的西药,结果发现,它们的成分还都挺相似。新康泰克是以盐酸伪麻黄碱为主要成分,白加黑以盐酸伪麻黄碱以及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而其余5种药品的主要成分均为对乙酰氨基酚,占样本总数的71%。事实上,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的化学成分,不是什么万能药。最令人的担心的,还是药品的毒性。很多药品成分相似,人们又不注意看,同时吃两种药,自然就摄入过量了。对乙酰氨基酚就是肝毒性的,国内外被毒倒的案例不少。2014年1月14日,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宣布,感冒药中常见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会对人体造成肝损伤甚至致死,未来将采取行动整顿该成分超过每单位325毫克的药。根据美国FDA统计,在1998年至2003年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是导致病人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全美每年有1600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其中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是最大缘由。而一份名为《OTC感冒药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的论文调查了2398例OTC感冒药的处方和记录,结果发现,医护人员、药店经销人员、购药顾客均对感冒药的组方剂量知晓率较低,医护人员仅有13.40%,药店经销人员3.39%,购药顾客0.04%。而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被重复服用的次数很多。

复方感冒药确实不罕见,不过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治感冒几乎就不分症状,给一刀切了。而像医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和内地公司合资,推出了“新康泰克”)在中国香港市场上推出的感冒药“必理痛”就是一个系列,药品官网还专门提供了智能选择器,人们可以勾选自己的症状,网站就会推荐匹配的类型。在美国,许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药还被美国FDA拉入了禁卖名单,要重新审查。

不安于中成药:占据半壁江山的中成药有很多含有化学成分

很多牌子的“感冒灵颗粒”成分除了标注中药材之外,还有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前者上文已经说过,后者则主要用来抗过敏的。

其实标注还好,就怕很多药没有标明添加成分。像是白云山牌的感冒药在2011年就曾经在中国香港被检出添加了化学药成分而被召回。如果有人对这些化学成分过敏,或者摄入过量就会有危险。

不安于仿制药:大量感冒药都是专利到期后的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

不管是根据我国的专利法还是国际惯例,一般药品的专利保护期限都是20年,到期之后,其他各国的制药厂都可以生产仿制药。据统计,仿制药数量占了我国上市药品数量的97%以上。而原创性的研发药,从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上市,一般要15年的时间。开发新药风险很高,所以仿制药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都很快,价格也比较便宜。像在印度的药品市场上,畅销药的平均“年龄”为19.3年。据分析,印度小城市、乡村的全科医生非常喜欢开物美价廉的仿制药给病人。

而我国仿制药众多,质量却参差不齐,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药差别很大;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疗效差异显著,比起印度来说差了很多,印度的仿制药通过美国FDA认证的有不少,欧美竟然成了其重要市场。而仿制药的成功也控制了印度的药物价格,让其相对低廉。发达的仿制药工业,同时大大地提高了印度的普通百姓医疗用药水平,减少了开支。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专利争议。

而中国内地各种各样的感冒仿制药层出不穷,像感冒清颗粒就有160种之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仿制药也是数不胜数。好在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大问题,准备在审批监管等方面更为严格。

不安于儿童药:许多权威机构都警告感冒药对幼儿无用且有害

儿童感冒药优卡丹“涉毒”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如今还余音未了。在2011年市场排名前十的化学成分感冒药中,优卡丹和“好娃娃”一起名列其中。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美国FDA就禁止给两岁以下的儿童用感冒药,并建议4岁以下的孩子都不用,因为评估显示他们吃感冒药是没有用的,还很不安全。加拿大卫生部门更谨慎,警告全国的家长们,对6岁以下的孩子,感冒药都没有用,也不安全。而在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才下发通知,要求1岁以下的孩子禁用优卡丹和“好娃娃”等感冒药。防止被忽悠,记住感冒药其实治不了感冒这个常识

感冒药既治不好感冒也不能加速痊愈,只是缓解症状而已

有两百多种不同的病毒都可以引起普通感冒。还有一种感冒叫流感,比起普通感冒来更严重,可能会多高热、恶心等症状。不过流感是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发,可以通过打疫苗来预防。不管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一般而言在7天(通常是3~5天)之内都能自愈。而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感冒药不能帮助痊愈,也不能帮助加快自愈,只能缓解一些感冒症状。根据成分的不同,它们能够缓解的症状不一样,例如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功效就是收缩鼻黏膜的血管,而扑尔敏等药是抗过敏。总之,不同的感冒药成分其实缓解的是不同的症状。另外,用抗生素治疗感冒更是驴头不对马嘴,除非引起并发的炎症,否则用对付细菌的药来对付病毒能有什么用呢?

不管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还是英国国家健康服务网站都认为这些感冒药的成分有不同的副作用。英国国家健康服务网站甚至认为除了阿司匹林这样的一些镇痛药外,感冒药成分也都没多大作用。而多喝水、多休息、用鼻子吸蒸汽、用盐水漱口、滴鼻等都是推荐的不用药也能缓解症状的“自我治疗法”。当然,一旦感冒超过7天没有好、引发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又或者流感引发高烧等症状,就有必要去看医生,也不是自己乱吃药就能扛得住的。

预防感冒,常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乱进补吃药重要多了

对于普通感冒来说,没有什么疫苗。而维生素C这类物质其实也防不了感冒。每天吸收大量的维生素C还很危险,可能引起腹泻(尤其对于老人和小孩而言)。总之,对于普通感冒而言,疫苗暂时也无望,最好还是养成勤洗手这样良好的卫生习惯。结语:感冒药的滥用,其实也折射了当下医疗制度的种种弊端。张春续

最搞笑劫匪背后:“摇头水”为何泛滥全国

2013年底,一个笨贼被问供的视频传遍网络。网民捧腹于笨贼“小品化”的神态和回答,却忽视了他抢劫前服用了“大力”,且抢劫动机也是为再买“大力”。所谓“大力”到底是什么,能有如此魅力?“史上最搞笑劫匪”正是泛滥的“摇头水”的成瘾者

2013年12月,网上流传了一段“史上最搞笑劫匪”的视频,视频中劫匪所说的“大力”其实是一种处方药:联邦止咳露,也被俗称为“摇头水”,有些人会大量饮用,期望获得快感,可成瘾。从这个“笨贼”的描述也不难发现其早已成瘾。通过笨贼“搞笑”视频的流行也给了人们认识泛滥“摇头水”问题的机会。“史上最搞笑劫匪”口中的“大力”就是指联邦止咳露。“摇头水”就是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大量饮用成瘾者并不少见

联邦止咳露是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的商品名,主要成分是磷酸可待因、盐酸麻黄碱等。这些成分组合镇咳作用很强,在正常剂量、合理使用下不足以成瘾。但因为这些成分也有中枢兴奋作用,若不遵医嘱滥用就会致人上瘾,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造成内脏和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引起身体其他恶性反应。所以早在1998年5月,卫生部就下发(98)第301号文件,将联邦止咳露由普通药物列为处方药管理。到了2000年,监管扩大至以联邦止咳露、奥亭为代表的“含可待因成分药物”。

虽然禁令已经颁布十几年,且管制重重,却依然阻挡不了这种类型的止咳水被曲解和滥用。

目前中国止咳水成瘾者究竟有多少没有确切的数据,但通过一些调查可窥一斑。2007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省教育局在河源、惠州、云浮、韶关的公立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针对学生做的药物滥用状况(非医疗用药)调查,发现学生有过滥用药物的达12.7%,滥用率最高的药物就是止咳水。2008年的另一项针对广东地区的调查结果类似,发现青少年(高中阶段学生)存在药物滥用行为,药物滥用率为11%,滥用药物以“止咳药水”为主(滥用率为5.3%)。从全球范围来看,形势同样严峻,根据2009年国际麻醉品管理局的报告,处方药滥用成瘾已经成为新的流行趋势,美国目前处方药的滥用人数超过了除大麻以外的所有非法毒品使用者的总和。

而某些地方的“摇头水”之泛滥,甚至形成了“文化”

将“止咳水”当作“摇头水”使用最早是从中国香港传入内地,广东地区也是最早泛滥的地区,根据媒体报道,2010年,联邦止咳露等6大止咳水生产商共生产了止咳水2000余万瓶,绝大部分回流至广东地区,而当年广东地区医疗机构共使用止咳水不足4万瓶。

如今,“摇头水”泛滥的地区早就不局限于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和东北等省区也都开始蔓延。特别是在“搞笑劫匪”所在的东北,“小泰配可非(新泰洛奇,新、老可非),带你蒙X带你飞”“大力出奇迹”“摇头水,喝一瓶爽一夜”,这些甚至已经成为了当地青年熟知的“顺口溜”,还有东北地区的微博网友调侃“小泰、小儿、可非,都是沈城男儿青春期指定饮品;两人一瓶小泰,摇到明天买菜”。另一个数据也能看出这种调侃并非没有根据:今年5到6月,为了全运会,沈阳对售卖“止咳水”的店铺进行了突击治理。如此短的时间内,仅在沈阳一市,就查获各种非法销售的止咳水超过1万瓶。这些止咳水多是在便利店、彩票店、药店售卖,不少卖家还伪装成房产中介公司、电动车维修店。此外,在很多城市的酒吧和夜店,还会定期推出名为“摇头水系列”的DJ舞曲。说“摇头水”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并不夸张。“摇头水文化”在中产和流动人口中都有蔓延,泛滥有迹可循“摇头水”类药品在生理上的成瘾性和带来的欣快感,与“摇头水文化”的泛滥可以说是互为因果。实际上,各国的研究者们和政策制定者们都热衷于梳理“文化”和“药物滥用”的关系。

与域外相同,电子乐、夜店等流行文化掺杂了“摇头文化”元素,影响部分城市中产

近年在美国和中国都大热的美剧《绝命毒师》在某种意义上就反映了新型毒品在美国社会泛滥的现状,而其所影响的对象就涵盖了相当部分的城市中产。2013年8月初,《纽约时报》采访了不少专业人士,推出了一篇探讨“为何新型毒品流行于全球”的文章。文章介绍了一种类“摇头丸”药品近年来的泛滥,并将其复活的部分因素归结于有强节拍的电子舞曲回归。文章说这种有着令人兴奋的强节拍音乐渗透到了蕾哈娜(Rihanna)、凯莎(Kesha)和凯蒂·派瑞(Katy Perry)这样的流行歌手的作品里。2012年在迈阿密的超级音乐节上,麦当娜因为问观众:“你们中间有多少人见过莫利(Molly,类摇头丸毒品MDMA的别称)?”遭到了批评。麦莉·赛勒斯(Miley Cyrus)在单曲《我们停不下来》(We Can’t Stop)中唱的好像是:“我们喜欢派对,和莫利一起跳舞”(她的制作人辩解说歌词是“和麦莉一起跳舞”)。

而今年在youtube上最火的系列视频之一Harlem Shake(哈林摇)其实也遵循了同样的节拍模式。实际上,这种十分“high”的电子舞曲的别称就是“摇头舞”,音乐的旋律表现为在人耳敏感的高频上呈阶梯状反复盘旋,内容机械、简单,容易让人进入幻觉,能与“摇头”药物的效果相得益彰。

除了“摇头水系列”这种显而易见的夜店舞曲,根据戒毒机构的统计,夜店也是很多年轻人接触“摇头水”的主要地点。当然,对于经济充裕的中产来说,“摇头水”是相对安全的,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特色的因素:高速的城市化也使得部分流动人口产生对“摇头水”的需求

与域外不同,相较于城市中产,在中国来自农村的人口也是“摇头水文化”的重要拥趸。在数量上甚至远高于城市人口,在广东省专门成立的新型毒品管理大队广东省第二戒毒劳教所里,新型毒品类强戒人员79.02%是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员。前面视频里的“最搞笑劫匪”就是这一支的典型。

为何农村流动人口更热衷于这些,原因也不难分析。《财经天下周刊》曾在一组对富士康的报道里这样描述流水线工人的夜生活:“工人们从冰冷而机械的流水线中剥离出来,抖擞精神,成为迪厅里疯狂舞者,他们在震耳欲聋的音乐里尽情宣泄。”这些工人的夜生活有两大关键词:廉价与发泄。

这种模式其实是相当部分流动人口的典型生活状态,而能增加发泄效果且相对廉价的“摇头水”(几十元一瓶)自然也成为了他们的选择。此外,还有部分工人会出于工具性的目的选择“摇头水”,希望能依靠它的兴奋作用提神以熬过枯燥的加班,然后逐渐成瘾。

总体来看,美国迷幻剂研究所的创始人里克·多布林(Rick Doblin)总结了几十年来毒品的流行,也发现了毒品似乎一直与“文化”处于一种对应关系:20世纪60年代,人们为了寻找更深的“灵性”,发现了LSD(半人工致幻剂);20世纪70年代,嬉皮士文化成为主流,大麻进入郊区家庭;20世纪80年代,可卡因助长了那个贪婪年代的放纵与任性;20世纪90年代,年轻人逃避现实,吃着摇头丸整夜跳舞或者吸着海洛因瘫倒在角落里。

而以上因素并行渗透,再加之青少年乐于接受流行文化、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最终也影响了各阶层的青少年,使得他们成为主要受害者。在2010年惠州的一组调查里发现,80%的吸食毒品者是18~25岁的青少年,而其中60%的人是因为“好奇和觉得时尚”受害。无知和监管缺位也给国内“摇头水”泛滥提供了土壤

具备生理上的成瘾性、流行文化的推波助澜,再加之对药物成瘾重视程度低和对药品流通的监管不力也使得“摇头水”越发泛滥。

相关教育缺位,对药物成瘾不了解,危害性也认识不足

根据预防药物泛滥领域的专家钟子荣提供的数据,预防药物滥用的成本仅为治疗药物滥用的1/50,但在预防方面国内做得却远远不够。根据2013年年中某医疗类杂志进行的一项在线《毒品与药物成瘾调查》,发现77.78%的网友均不知道怎样避免药物成瘾,而知道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可算作“新型毒品”的只有5.56%。常见药物的成瘾性与危害性对比图

此外处方药品监管不力,相关法律缺位也使得“摇头水”的流通不受控制

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应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经营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时,应当挂牌告知,并停止销售处方药和甲类非处方药。违反规定的,药监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

但这个办法有些不疼不痒,并没有什么效力,很多时候只能对违反者做出行政处罚。在深圳罗湖区就有一个案例,张某在超市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违法销售成瘾性止咳水“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且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对该超市进行了4次行政检查,均发现该止咳水,为此,前后4次对该超市做出行政处罚。但该超市却屡禁不止,仍在销售上述止咳水。直到2013年7月29日,深圳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罗湖区检察院也仅能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张某。

有人需要,再加之售卖的违法成本并不高,这就使得在一些药店、娱乐场所和互联网等渠道购买到各类“摇头水”并不难。不能正视业已形成的“摇头水现象”,又放大了恶果

上述种种因素使得“摇头水”泛滥成灾,但这种被边缘的“流行文化”并没得到重视,不恰当的戒瘾举措反而加剧了这种现象产生的恶果。

缺乏多样化的戒瘾机制:发生恶果之前几乎不管,一旦发现又处理得过分夸张

需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止咳药水在临床用药剂量下不会成瘾,其止咳作用又比较明显。在适量情况下这些药物不能算作“新型毒品”,况且多数成瘾的患者是青少年,多是由于好奇、服用药物不当、想与朋友打成一片,甚至还有人仅仅是为了考试提神这样的原因而导致成瘾,他们是受害者,一般也没有危害社会,因而把他们当成“吸毒者”来对待并不合适。

如果给这类成瘾者戴上“吸毒者”的帽子,在社会对吸毒行为的认识仍不全面的今天,这会成为这些人的终身阴影,严重影响其成长,也会对家庭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但是如果患者家属自行主张或者迫于无奈自行在家中强行让成瘾者停止服用止咳药水,由于戒断症状的客观存在和对这个疾病的认知缺乏,不仅会给成瘾者带来身体的痛苦,而且会造成一些精神心理问题。

可见,对于内地这样戒瘾机制不够多样的情况来说,这很容易造成对“摇头水”成瘾者要么几乎不管,要管就只能安排进入戒毒所等机构戒瘾,让成瘾者显得“罪大恶极”。当然,内地在这方面也有值得肯定的进步,一些社区康复中心也逐渐承担了戒毒和戒瘾的工作(主要是戒毒,戒除这些药物依赖的配套还很不完善),不过在覆盖范围上也有差距。

不过,这一点中国香港就做得很好,很多方面都值得内地借鉴。在中国香港,各种戒瘾机构高度专门化,大部分的戒瘾服务只是针对单一的成瘾问题,很少处理多重成瘾及其他共生精神疾病。酒瘾、烟瘾、毒瘾,也包括止咳水成瘾都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而且很多针对戒瘾协会的名字很有讲究,多叫作“康复服务中心”,表明提供的是康复服务,并非什么“戒毒”。这就使得不同的人都可以轻易且没有什么负担地找到专业的戒瘾协会,加入协会后会被清楚告知需要做什么、该联系谁,后续跟踪服务也很全面,邮件追访、互助活动,甚至还有戒瘾个性化比赛,让成瘾者在充分的社会化治疗下达到戒瘾的效果。除了营利机构外,也有以义工为主导非营利的戒瘾协会,满足不同人的需要。结语:如《纽约时报》所说:“药物成瘾流行的部分原因在于人们想依赖药物逃避现实。”而面对“摇头水”等精神类药物泛滥的问题若仍不正视、继续逃避,必然会造成恶果。

第二篇 没病也要补?越补越严重!

市场上中西补药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盲目地服用补药对身体反而无益。即使万艾可,如果不遵医嘱自行服用,也存在诸多健康风险。越是重视健康,越不应该问道于盲。李慧翔

亚健康:忽悠国人16年

在中国,有一个很火的词叫作“亚健康”。小孩子学业紧张亚健康、年轻人生活不规律亚健康、上班族朝九晚五亚健康,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也是亚健康。既然中国是个“亚健康”大国,商家们也就纷纷献策献力,电视上的保健品广告一个比一个玄妙——总之,它们都能用各种花样改善亚健康状态。可悲的是,追根溯源,亚健康概念始于中医自创,此概念之所以火爆,亦与商家的营销策略不无关系。国人,已被这个概念忽悠了16年。“亚健康”概念来自中医自创

前苏联学者曾提出模糊的“第三状态”概念

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提出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第三状态”。他认为,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第三状态”同时也被称为“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潜病期”“前病态”等。这一概念实际上十分模糊,在主流学界反响甚少。

青岛中医教授王育学受此启发,提出“亚健康”概念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青岛医学院的中医教授王育学,将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理论,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中“不归类在他处”的“衰老”“不适和疲劳”等字眼对应,自创了“亚健康”的中文名称。

1996年1月,《健康报》开辟了名为“亚健康学术探讨”的专栏,为国内最早刊载“亚健康”的媒体。在由王育学写的“编者按”中,他指出“亚健康目前尚无规范性的明确定义”。此外,他还曾表示“在国外,没有亚健康这一说法”。“亚健康”概念是伪科学“亚健康”是个口袋,什么都能往里装

在“亚健康”的概念中,包含“精神紧张、身体不适、负担过重、浑身乏力、容易疲倦、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平衡等”。甚至有的亚健康专家总结了24类症状。

的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这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为“完全健康状态”。健康如同数学上的“极限”,人类个体只可无限趋近,却无法达到绝对健康值。

所以,在医学实践中,只要身心各项指标正常的人,就被认为是健康人。如果被检查出病症,则被认为进入了疾病状态。

就此,“亚健康”便有了用武之地,以上种种“症状”,试问哪一个体检指标正常的人身上没有出现过呢?如果你还没有被查出确实的病症(即不是病人),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亚健康”了。

据亚健康支持者言,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世界上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数据不知来源为何,据称为某协会副秘书长“造”出来的)

是啊,按照这些症状分析,哪个人敢说自己不符合其中一条或多条,不是亚健康呢?“亚健康”概念经常与“慢性疲劳症”、精神类疾病混淆

王育学认为,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就是疲劳。另有人言,N·布赫曼的“第三状态”得到了响应——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命名此症为CFS(慢性疲劳综合征)。

但这两个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慢性疲劳综合征有国际统一标准,是一种真正的病症,在人群中发病率为0.1%左右。而“亚健康”没有任何标准,据说有70%的人具备此特性。

此外,亚健康概念中还有众多属于“焦虑症”和“情绪类疾病”范畴的病症,这些都属于精神病学的内容,是真正“得病”了,不是“亚健康”。

总之,“亚健康”概念中混杂了许多实际上“不健康”的内容,这再一次扩大了打击范围。“亚健康”是个中国人关起门来自己玩的概念

据王育学称,亚健康的标准英文名称是“sub~healthy”。在学术论文搜索引擎中搜索中文“亚健康”或英文“sub~healthy”,作者一栏都会出现大量的中文人名。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黄建始称,其查遍医学文献,“亚健康”的说法仅存在于中国人的圈子里,“又是一个所谓的‘中国特色’”。而目前医学科学的主要成果80%以上首先是在英文文献中发表的。英文医学主流文献中找不到“亚健康”的研究不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吗?“亚健康”概念走红实乃药企炒作

央视主持人欲说还休的一段“主持人手记”

樊登是一位曾经主持过央视《12演播室》栏目的主持人,他写下过这样一篇“主持人手记”——“国内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打算推出一种新的保健品,苦于没有找到热销的契机……出资数十万资助一位搞了一辈子保健工作的医生教授,去做些研究搞搞调查拿出一些令普通人民群众信服的‘科学依据’。于是,全国各大小媒体都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而且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一个科学概念——亚健康。”

药业公司资助王育学搞调查

上文中主持人提到的企业和医生,应该就是指青岛某药业公司和王育学。自1996年王育学提出“亚健康”概念后,起初在学界和社会上并无多少反响。然而在1998年时,四家协会及学会一起主办了场调查,这场调查面向全国范围,以问卷方式登在《中国青年报》上,共收回有效问卷近5万份,花费定然不菲。在王育学写的《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一书中,专门提到了这个调查(这也是他开山立派之作),这场调查的实际承办方,正是青岛某药业公司。

在这本书的“上篇”最后一部分中,王育学专门拿出一章介绍了“亚健康与‘采力’”。“采力”即这个药业公司出品的“采力合剂”,彼时还是保健品,在2010年时已经成为了非处方药。

在另一篇文章中,王育学这样写道:“XX药业公司推出的保健药采力合剂,明确提出‘采力突破亚健康’的醒目招示,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次提出调治亚健康状态的药物。”

而这个药业公司总经理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有过如下表示——“我们与王育学教授合作,向社会推出了‘采力’”“我们收到许多患者的反馈,他们不但对‘采力’的功效表示认可,还说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亚健康’在作怪。”

作为“市场培育者”角色的“采力合剂”,最终并未获得想象中的成功。但亚健康概念已在中国打响。“亚健康”概念的两大受益者

保健品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如同樊登所说——亚健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描述的所有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而它把有这些症状的人从正常人群中划分了出来,告诉你这是亚健康,如果不理不睬的话可能会导致如何如何吓人的后果,这是威逼。然后再说重视得早就能治好,调理调理会让你活得像个超人,这叫利诱。

反正保健品也不是药,那些症状又如此模糊,即便吃下后没疗效,顾客也很难拿这些商家如何。

中医借机打出“治未病”概念

如果在国内论文期刊库中查找“亚健康”,会出现很多和中医有关的搜索结果。

据说,中医有“治未病”的医学思想,即治疗未得病的人,预防病症。这与尚未得病却即将得病的“亚健康”简直一拍即合。

所以,“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中医药对亚健康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等文章接连出炉。

更令人惊讶的是,科技部发展计划司司长王晓方还写下了《“治未病”——医疗保障的思路创新》一文,他说:“西方发达国家基于现代医学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正在成为‘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中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为创新中国特色的医疗健康保障之路指明了方向。”结语:16年前一位中医自创的概念,逐渐演变成我国最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这真是一个无奈的黑色幽默。王杨

“学校收童子尿”与“300万人喝尿”

2012年,南昌的一些小学男厕所中出现了收尿桶,老师还要求孩子们“小便入桶”。原来,这是在为一些私人收集“童子尿”来制药。除了质疑学校是否以此牟利之余,人们更关注“童子尿”本身。几年前,浙江东阳一带用童子尿煮的鸡蛋热销一事曾引起很大的争议。而2001年新华社就曾经报道,有消息称我国有300多万人使用“喝尿疗法”治病。不过,药厂收集尿液制药和“300万人喝尿”可是两回事。这也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现代医学中,用尿液提取物治病其实很成熟

尿激酶是一种被美国FDA批准的抗血栓类化学药品

据知情者透露,收集来的尿液用于提炼尿激酶,来生产心脑血管药品。

尿激酶由人的肾脏分泌,在尿液中可分离出来。人体内有一种叫纤维蛋白的物质,能够形成血栓,而有一种叫纤溶酶的物质能够降解纤维蛋白。尿激酶则能把没有活性的纤溶酶原给激活成纤溶酶。

所以,尿激酶其实是一种化学药品。美国FDA早在1978年就通过了雅培公司的尿激酶生产许可。而在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了此药。

不过尿激酶的发现和传统医学没有关系

许多人都以尿激酶的案例举例,来说明传统医学中的“人尿入药”是多么有先见之明。不过,尿激酶的发现半点儿没受传统医学的“启发”。

普遍认为英国科学家MacFarlane是尿激酶的发现者。1947年,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和另一位研究者Pilling的文章。这篇名为《正常尿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活动》(Fibrinolytic activity of normal urine)的文章提到他们发现了试管中尿液的纤维蛋白溶解现象,经过研究证实这是一种物质的作用,而这种物质就是尿激酶。

后来人们做了许多的实验,不但能够提取尿激酶,更能将其用于血栓的治疗。根据资料,我国在1978年也已经有研究机构将尿激酶用于临床试验。

尿激酶如何被美国FDA批准生产的(新药审批)

第一步,雅培公司提交新药尿激酶临床试验申请(必须包括新药物理化学资料、动物实验资料等)。

第二步,申请生效后,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需要同时进行。而人体实验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象一般是健康的志愿者,人数5到10名。对剂量、副作用、初期药代动力学进行实验。

第二阶段——对象为患者,人数至少100名。了解药物的疗效、用途、短期毒性及药物相互作用。

第三阶段——对象多数是患者,数百人到上千人,在医学中心进行。确定剂量,采用双盲试验,与对照药比较,观察长期服药的副作用。

第三步,雅培公司上交材料,提出尿激酶的生产和上市申请。美国FDA的消费者安全官员检查上报资料是否完整。检查完毕后,再由药理、化学、药物动力学、细菌学等专业人士来审核,撰写审核报告并呈交更上一级主管。最后,美国FDA召集咨询委员会人员,详细讨论实验结果。

第四步,180天之内,美国FDA给出答复,批准了雅培公司的申请。

根据美国FDA的资料,1978年一共有121个新药提交了上市申请,通过了86个,雅培公司在这场漫长的新药申请中总算是翻身了。根据一般数据,新药从研发到批准需要8年。投入当然是有回报的,根据后来的数据,这种药一年能为雅培公司带来2.5亿美元的收入。

以上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样本随机双盲试验。因为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也因为一些病本来就能自愈,所以这是现代医学中公认的确定疗效的利剑。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FDA批准的范围是治疗肺阻塞。而美国FDA并不认为实验结果能支持这种药能治疗其他的血栓类疾病。加拿大卫生署也批准了尿激酶,不过治疗范围大一些,还包括清洁静脉导管等。2001年,有公司申请了用尿激酶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上市许可,结果被美国FDA驳回。

1998年,雅培公司的尿激酶因为生产不规范,有传染风险而被美国FDA叫停4年(生产监督)

雅培的尿激酶并不是在人的尿液中提取的,而是在死亡的新生儿的肾部组织培养液中培养提取的。在1998年,美国FDA在检查中发现,雅培让一个叫作BioWittaker的公司来代工,该公司从有传染病的人的肾脏组织中提取物质,而一些该做的对新生儿和母体的检查都被忽略了。总之,许多程序都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所以美国FDA认为,雅培公司的尿激酶有传染疾病的风险,美国FDA随即叫停。不过美国FDA其实一度恢复了尿激酶的生产,只是要求其在包装上加上——“生产该产品所提取的肾脏细胞是从许多有传染病(包括热带传染病)的高风险人群中来”。

几个月后,美国FDA再次叫停。这次是一家公民组织的功劳。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Public Citizen's Health Research Group)调查发现,雅培的肾组织来自哥伦比亚的一家医院,而那些胎儿和新生儿有患热带传染病的可能。事实上,美国FDA在一般人眼中够严厉了,但是在公民运动健康研究组织眼里还不够。他们认为美国FDA袒护大药商,因此常常和美国FDA对着干。自1971年创办以来,该机构已经让32种上市医药下架或让监管机构对其副作用提出公开警示,让制药巨头们损失惨重。

2002年10月,经过一番努力,雅培公司的尿激酶再度通过美国FDA的许可。在说明书上,雅培公司注明,这种药物是在死亡28天以内(非传染病致死)的新生儿的肾脏组织培养液提取,新生儿与母体都要接受包括C型肝炎病毒在内的一系列测试。

不过在缺席市场的4年内,市场上的同类型产品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尿激酶不复当年之勇,2006年尿激酶被雅培公司转卖出去。经过二次倒手之后,握有该品牌的MICROBIX公司找到一家印度药厂合作,不过现在还在再开发阶段。也就是说,现在美国市场上没有尿激酶。

其实,美国FDA在报告中也说,没有发现任何一例感染个案与尿激酶有关。但是,雅培就因为生产不规范而被取消了资格。让这个曾经一年为公司赚两三亿的王牌药就此没落。而在国内,就拿前些日子的“毒胶囊”来说,并没有受到太严厉的处罚,几番危机公关后,又静默了。

对比起来能看到,“小作坊从学校收童子尿”其实健康风险很大

从学校收童子尿的逻辑在于,药厂认为小孩子的尿液比大人健康,风险不高。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其实是小作坊将尿液初步提炼后再卖给大一点儿的公司。从医学的角度来提炼尿激酶,首先要保证尿液来自健康人体,其次是尿液在8小时之内必须提炼,这样才能保证尿液的新鲜。私人收集尿液,提炼尿激酶的工艺安全性要打个问号,虽然学生的尿液会相对健康,但是学生是否用了抗生素、尿液是否变质这些问题需要专业机构来验证,肉眼可判断不了。而小作坊主自己是怎么判断的呢?他们说:“尿清,不浑,那就是好尿。”

这样的健康风险自然不能忽视。这药要注射到体内去,想必每个人想到都会打个哆嗦。不过,这和传统医疗的“喝尿”是两码事

尿激酶能治血栓不代表“喝尿”也有此功能

尽管尿激酶的发现没有受传统医学的“启发”,仍然有人拿这个证明“喝尿疗法”确实是治病的。

这可不是一回事。根据资料,每千克尿液可以提取5000单位的尿激酶,而根据说明书和临床试验数据,在治疗中经常一次就给药几万乃至上百万个单位。

可是一个人不可能一口气喝几千克的尿。同样的,如果尿液中真的有其他能治病的活性物质,也需要计算剂量,而普通尿液95%都是水,活性物质很少。

古今中外,许多人都相信“尿”有奇效,认为“尿”能治百病乃至癌症

国外有个“替代疗法”叫“喝尿疗法”(urine therapy)。不管是古埃及、古印度,还是17世纪的法国都盛行此道。最为夸张的是,印度前总理德赛公开在电视节目《60分钟》说喝尿让自己保持健康。BBC记者也在泰国发现,许多人相信尿能治疗癌症。

而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人尿也是可以入药的。《本草纲目》称人尿:“咸,寒,无毒。寒热头痛,温气。童男者尤良(《别录》)。主久嗽上气失声,及症积满腹(苏恭)。明目益声,润肌肤,利大肠,推陈致新,去咳嗽肺痿,鬼气病。停久者,服之佳。恐冷,则和热汤服(藏器)。止劳渴,润心肺,疗血闷热狂,扑损,瘀血在内运绝,止吐血鼻衄,皮肤皴裂,难产,胎衣不下,蛇犬咬(大明)。滋阴降火甚速(震亨)。杀虫解毒,疗疟中(时珍)。”

所以,人尿被认为“性寒”,在《本草纲目》中有一百多条关于人尿的方剂。总结起来,人尿可以滋阴降火、止血消瘀。而实际上,尿激酶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可能引发严重出血,可见“止血”一说很荒谬。

和许多传统的“以人入药”的疗法一样,用“尿”治病更多来自迷信的原始思维

据学者考证,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应该成书于东汉时期,受到严重的“得道成仙”思想的影响。它的卷首就是,“久服通神明,不能,能化为汞(丹砂)”“久服轻身延年(云母)”“久服耐寒暑,不饥渴,不老神仙(玉泉)”等。都是让人通往“神仙”的“好用品”。也说明“中医药物学知识就是在这么一种浓厚的巫韵中,以研究长生、通神明、成神仙为首务的气氛中发展起来的。”(据《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何裕民,张晔,文汇出版社)而在传统文化方面造诣极其深厚的中国台湾学者龚鹏程在他的文章《以人入药》中提到“以人入药与道教尤其渊源”。

龚鹏程认为“以人入药”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人肉、人血等,属于人身上的一部分;第二类,人尿、人耳屎等,属于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第三类,则是死人枕、夫衣带、妇女裤腰等,跟人事有关的药。

在第一类中,有身体崇拜的性质,比如认为人血有灵力。当然也有“以形补形”,或者“物以稀为贵”的考量。这类药甚至被称为“大药”“至药”。第三类,则是一种活脱脱的巫术,例如难产就把丈夫的衣带烧成灰喝下。

值得一提的是,人尿这种污秽之物,怎么就成药了呢?这类似于“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的物极必反思维,越是污秽的越变成了“圣物”。其实不光人的排泄物,许多动物的排泄物一样被入药,就像本书《中国孕妇的保胎荒唐剧》中提到的“犬尿泥”一样。而童子尿这种东西来自“干净”的童子,当然“至纯至秽”,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至阴至阳”一样受追捧。

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以人入药”的问题,在南非甚至还发生过骇人听闻的“杀童入药”丑闻。

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孔德提出人类“认识演变的重大规律”,即无论是个人的或族群的各种思辨或知识门类的发展,都先后经历三个不同阶段:神学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或抽象阶段和科学或实证阶段。在神学阶段,各种现象被看成一些超自然主体活动的结果,这些超自然主体的任意干涉,被用来说明宇宙间一切貌似反常的现象。其最直接、最明显的形式就是拜物教和巫术。而用人的粪便等污秽之物来驱走病邪属于人类早期的“感应巫术”。可见,这是人类在旧时的普遍问题,而不是一国一民族的特殊问题。(本部分内容参考祖述宪《关于传统动物药及其疗效问题》)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传统医药也开始有了经验累积。只是经验恰恰是不足以证明确切疗效的,需要的是实证研究。比如一个人喝尿之后发现自己血脂降了,可能真正原因其实是他素菜吃多了,再加上安慰剂效应、自愈功能等的作用,可见经验并不可靠。

还有一个问题是,人们以自己的尿入药其实是不要成本的。这也是物质匮乏的人们很自然的选择。

事实上“喝尿”就跟“喝海水”一样,很可能让人脱水,传统疗法的副作用值得警惕

全球销售量最大的生活科技杂志Popular Science(中文刊名为《科学新时代》)曾经撰文讨论过“喝尿”的问题。文章说,尿液中除了水外其余的5%对人也没好处——不然你的身体也不会特意将其排出体外。这部分的尿液包含氯化物、钠、钾等各种人体剩余的电解质。尿液中还有一些酸,是肾脏排泄出的多余有毒物质,尽管只有大量饮用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过量的钠会带走细胞水分、让人脱水,而过多的钾则会引起突发性心脏病。医生说,“这就像是饮用海水”。英国饮食协会的海伦·安德鲁斯也认为“喝尿”像是喝海水,并且可能破坏肠道健康。

而尿激酶则不同,经过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和市场反馈报告后,人们很清楚此药的副作用有哪些,也清楚怎么抢救。

因此,我国尝试“尿疗”的几百万人,请更谨慎

无奈的是,“喝尿疗法”并非天方夜谭,也不是个例。世界范围内都有许多“喝尿疗法”的拥趸。一些传统医师也在很认真地考虑和研究此方法。在中文期刊论文资料库中能看到大量的此类研究资料。据新华社2001年的报道,来自辽宁省一次尿疗学术研讨会上的消息说,辽宁有3万多人是尿疗的实践者,而我国有300多万人在采用尿疗治病。结语:第一,尿液入药,靠的不是神灵也不是经验,而是实证,美国FDA批准与监管尿激酶可做范本。第二,小作坊收购童子尿,提纯卖给药厂;小作坊从皮革提取明胶,卖给药厂……这样的现代医药制造也让人无结语。而美国FDA与尿激酶也是范本。王杨

螺旋藻:不补身,反有毒?

2012年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两次大相径庭的螺旋藻保健品抽查结果。第一次13个品牌重金属超标,第二次却除了1家外,全部合格。在惊讶于两次检验的迅速变脸外,各大媒体也开始追究起这种国人“喜闻乐见”的保健品究竟价值几何。有人甚至直言,螺旋藻的营养价值等于普通野菜,算起性价比来,那更是不如了。而铅超标疑云也让很多人充满恐慌。到底螺旋藻身上有没有披着“皇帝的新装”?又是否对人体不补反害?螺旋藻到底营养不营养?

螺旋藻确实还算是不错的食物

1983年,美国微生物学会的《微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综述》期刊上发表了意大利生命工程学教授奥·西费利一篇名为《螺旋藻:可食用的微生物》的论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期刊是微生物学领域最杰出的出版物。

论文提及,螺旋藻分别在乍得和墨西哥被发现。之所以引起科学家的注意是因为它的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达到了干重的50%以上(后来研究证明为62%~68%)。并且,螺旋藻中含有人体所有必需的氨基酸。

不过,在这份1983年的论文中西费利就明确表示,螺旋藻的蛋白质比不上肉类、蛋类和牛奶。因为,螺旋藻在蛋氨酸、半胱氨酸和赖氨酸这三种氨基酸的含量上不足。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螺旋藻的蛋白质要比包括大豆在内的很多植物都要好。

除了蛋白质含量超高这个特点外,螺旋藻还富含B族维生素(其中B被一些研究认为不被人体吸收)、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类12胡萝卜素和很多天然色素……说它是一种优质食物也不为过。

因此,许多专家学者都看好螺旋藻在贫困地区推广,帮助消灭饥饿

在螺旋藻的推广结语中,见得最多的就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21世纪最理想食品’”。这个赞誉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网上还真是没有。不过,却有另外一份报告,这份2008年的报告主要是为了在布隆迪、喀麦隆、多米尼加等几个国家“用螺旋藻消灭饥饿”。

因为螺旋藻种植成本不高、蛋白质含量挺高,对于在饥饿中的人来说,吃肉奶禽蛋是奢望,能够用螺旋藻果腹,保证营养就很不错了。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官网上也有类似的报告和倡议,这大概就是所谓“21世纪最理想食品”的来源。

对于吃得饱、穿得暖的人而言,用螺旋藻来补充营养纯属“多此一举”

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算过一笔账,每天吃5克螺旋藻干粉已经花费不菲,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不过3克左右,跟100毫升牛奶相当,还不如50克豆腐来得多,而人体一天需要几十克蛋白质。所以美国FDA和美国癌症研究院(AICR)都认为,考虑到螺旋藻制品的服用量,它所含的蛋白质完全可以忽略。

当然,这就产生矛盾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之所以在贫困地区推行螺旋藻就是因为它便宜、好种植,可中国消费者们买到的螺旋藻干粉却动不动就上百一小瓶。

这当然就因为人们被灌输了一种思想——螺旋藻有额外的保健功能。螺旋藻到底保健不保健?

能减肥、防辐射、治癌症……螺旋藻似乎无所不能

人们会买螺旋藻当然不是冲着它蛋白质含量高,主要还是各种广告上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功能,比如螺旋藻能够减肥、降血脂、防辐射、防治癌症、提高免疫力……基本上市面上所有保健品所宣称的功效在螺旋藻身上都能够找到。到底螺旋藻是保健品的“集大成者”还是个“大忽悠”呢?

有许多在“小白鼠”身上的研究(国内尤其多),企图证明螺旋藻的各种保健功能

实际上,在国内外的许多业界文献上都可以看到关于螺旋藻各种功能的科研,而在中国杂志上特别多。这些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有三方面:1.提高免疫力;2.防辐射;3.抗癌。

以提高免疫力来说,《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年第23卷第1期有一篇名为《螺旋藻产品活性物质检测与免疫功能研究》的论文。科研人员认为,螺旋藻提高人免疫力靠的是活性物质——类胡萝卜素、y-亚麻酸、藻蓝蛋白、螺旋藻多糖。而这项研究还用小白鼠做了实验。事实上,前两类物质在其他生物上也很常见,甚至含量更多。藻蓝蛋白和螺旋藻多糖稍显特别。不过,在其他的国内研究中,多数是在研究怎么把这两种物质给提纯,毕竟在螺旋藻中,这些物质含量太少,且前者也不稳定,温度超过70℃或者离开了中性环境,就很可能被破坏了。

以防辐射来说,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日本人带着螺旋藻去了,拯救了孩子们。这样一个热血的故事却仅仅是传说,否则,福岛核事故的时候怎么不见日本人揣着螺旋藻喊没事儿?而螺旋藻广告除了搬出日本人,也搬出了美国FDA,号称美国FDA都认证了。遗憾的是,美国FDA并不认证“膳食补充剂”,相反,还会对夸大功效的螺旋藻品牌罚款或者拒绝进口。

当然,在国内外也有不少关于螺旋藻防辐射的研究,基本都拿小老鼠来当试验品,而小老鼠会被喂大于人体口服剂量几倍到几十倍不等的螺旋藻片后再接受辐射。结果有研究发现,螺旋藻可能对亚慢性辐射有保护作用。

以抗癌来说,除了小老鼠之外,甚至有病人被用来做过实验。上海某区医院血液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时候采取了化疗+螺旋藻辅助的方式,还把病人分成了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在定期疗效上两组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该论文特别表示,在“不良反应”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上,螺旋藻是有用的。

另外,还有一项日本的在人体上的实验显示,螺旋藻可以降低胆固醇,但样本极小。问题是,各位消费者该如何看待这些研究呢?

许多研究是初步结果,却被过度解读,还可能存在利益链条

细心地查看会发现,其实国外关于螺旋藻的研究不多,几乎国外论文的参考文献都会提到大量的中国论文。可是,如果往前追溯会发现,原来的中国学者关心的可不是螺旋藻的保健价值,而是饲料价值。1989年的《中国畜牧杂志》上有一篇名为《螺旋蓝藻的营养价值评定》的文章,就已经很详细地检测分析了螺旋藻含有的各种物质,文末提出,螺旋蓝藻饲喂效果和饲料转化效果均相当于进口优质鱼粉。螺旋蓝藻是很好的蛋白质饲料(实际上,因为螺旋藻含有不错的天然色素,日本人很早就拿它来喂观赏鱼类,以便鱼的颜色更好看)。

如今,研究螺旋藻的阵营在南北各有三所院校,有两所院校自身就开发出了螺旋藻专利,甚至拥有品牌,早已面向消费者。还有一所院校所处的地区目前刚建成全国最大的螺旋藻产业基地。

而上文提到的那所区医院则在论文中直接说了,螺旋藻是由重庆某某品牌赞助。其实,改善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这样的形容实在很虚。

一方面,高校能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效益是好事,另一方面,不免让人觉得这些研究成果有利益瓜葛,可信度打了折扣。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成果基本上都限于试管实验、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少之又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列出了所谓的螺旋藻减肥、抗抑郁、治疗经前综合征、提高免疫力、降低胆固醇等17项常见的“保健功能”,指出这些都缺乏足够的科学支持。

云无心说得更直白,许多研究显示了一些“有效”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被商家过度解读,言之凿凿地告诉消费者们“科学研究表明:螺旋藻具有什么什么功能”。然而在科学上,这些都是很初步的研究,即使是研究者们,也往往是说“可能有什么什么功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果一项功能的科学证据在20年前是“很初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0年前还是“很初步,有待于进一步”,到了现在依然是“很初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就很难说了。(本段内容根据云无心《螺旋藻这种野菜》整理)

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组数据是,2010年中国一共生产了6.23万吨的螺旋藻,第二名智利是6000吨。如此庞大的规模,可以想见,利益链条该有多错综复杂。宣传常说,美国人爱螺旋藻,日本人爱螺旋藻,欧洲人爱螺旋藻……其实,中国才是“螺旋藻大国”。螺旋藻到底安全不安全?

没被污染的螺旋藻“可能是安全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给出的官方说法是,没有被污染的螺旋藻“可能是安全的”(possibly safe)。

不过,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和苯丙酮尿症(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者来说,出于风险考虑,应该禁用。

另外,2002年6月刊的《药物强化性食品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刊登文章称,补充过多的螺旋藻会让大量的外源核酸进入体内,这样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让身体内产生更多的尿酸,而尿酸过多很可能引发痛风。所以有肾病的人不适合服用螺旋藻。

而一些国内专业期刊也提到,在检测螺旋藻的成分后发现,不同的品牌之间各种成分的含量差异太大,有的连基本的蛋白质跟别的比都要少好多。

目前检测出的含铅量虽远低于“安全标准”,但还是能免则免

在两次的螺旋藻抽检中,分别按照铅含量“小于0.5毫克/千克”和“小于2毫克/千克”为标准。事实上,这是引用国家标准的不同,这也让消费者困惑不已。

长期摄入很低剂量的铅,可能导致神经、肾脏以及血液等系统的损伤。对于儿童的危害更加明显,容易导致发育迟缓、认知能力低下。根据目前的科学数据,认为每周每千克体重摄入量不超过25微克,对健康的影响还可以接受。这个“安全标准”,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200微克。所以如果成年人每天吃5克的螺旋藻,以每克含有2微克铅来算,一天是10微克,远低于“安全标准”。不过,在生活中,可能重金属污染源很多,当然就要小心为上,能避免摄入就避免。并且按照之前最高超标820倍的说法,就是每克含有4.1微克了。(本段内容根据云无心《螺旋藻中的铅》整理)

最重要的是很少被提到的微囊藻毒素污染风险——毒性很强的肝肿瘤促进剂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行了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院长俞顺章教授及其同事注意到,某些饮用沟塘水的地区肝癌死亡率比其他饮用深井水或自来水的地区高出10倍以上。俞顺章决心查明这个公共卫生领域的神秘现象。20世纪80年代初,他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何家苑研究员等人合作,从沟塘水中分离出微囊藻毒素,并怀疑微囊藻毒素是肝癌的诱因之一。沟塘水的富营养化会造成蓝藻疯长,从而释放出微囊藻毒素。如今,许多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很强,是一种强烈的肝肿瘤促进剂。

1996年至1999年间,美国俄勒冈健康部门曾对市面上87种蓝菌及螺旋藻保健食品进行测试,发现其中竟然有85种保健食品均含有微囊藻毒素。那么,中国又如何呢?

2003年7月的《卫生研究》学术刊物上曾经刊登了《螺旋藻类保健食品生产原料及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污染现状调查》一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研究员们于2002年7月~8月对江苏、云南、福建和广东我国主要的螺旋藻生产基地的33份水源水、160份养殖用水、86份螺旋藻浆、70份螺旋藻原料粉进行了微囊藻毒素的测定,同时随机采集了上述四省的19种71份市售螺旋藻产品。结果,四省市场销售的71份螺旋藻产品中均可检出微囊藻毒素,平均含量为317.2纳克/克。倘若每日服用4克的话,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俄勒冈州卫生局制定的每天1微克/克的限量标准了。

因此,学者们呼吁我国尽早就螺旋藻的微囊藻毒素安全值制定标准。无奈9年过去了,标准还是1997年的那份。而这样的调查再也没有公开看到。

当然,这也告诉大家,螺旋藻不是来自“神秘”的深海,而是在湖泊人工养殖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