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9:09:00

点击下载

作者:邢妖阳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研究

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研究试读:

作者简介

邢娇阳(1981—),女,河北泊头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毕业,2015年7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工作于成都师范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讲师。曾在《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纵横》《农村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发表多篇论文,致力于农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蹄疾步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宗旨,以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与归宿,全面推进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城乡发展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了新突破。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城乡公共设施发展差距扩大的格局仍然没有彻底改变。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市居民生活正由全面小康向富裕型迈进。相比之下,我国广大的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这“老三难”尚未完全解决,“养老难、入托难、出行难”的“新三难”又成为困扰农民的新难题。农民对交通、教育、医疗、养老、通信等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对公共交通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保障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等建设仍有较高的期待。

基于此,本书以“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研究”为题,综合运用公共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城乡统筹理论等,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的实践,分析了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的历程,基于对东部沿海地区(北京、河北、山东)、中部地区(安徽、河南)、西部地区(四川、甘肃)等省(直辖市)的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实地调查数据,结合国家统计年鉴数据,考察了当前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从供给角度,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城乡公共设施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从需求角度,通过Logit计量模型,考量了城乡居民对公共设施发展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剖析了制约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机制建设及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提供政策依据,为实现“三农”“强富美”提供决策参考。

依据上述思路,本书共分为8章:

第1章为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提出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了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基本内容,并对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探讨。

第2章是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本章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及其涵义,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等。

第3章是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的历史回顾。本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至21世纪初我国城乡公共交通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保障设施及邮电通信设施发展的历程。

第4章是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现状及问题透视。本章考察了2005年以来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是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发展水平的测度。本章一方面从供给角度,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城乡公共设施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通过Logit计量模型,考量了城乡居民对公共设施发展水平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第6章是制约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因素剖析。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制约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剖析,为完善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机制及政策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7章是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机制建设与政策建议。本章提出了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及机制建设、政策建议。

第8章是结语,对全书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乡公共设施非均衡发展较突出,农民对公共设施发展的满意度较低,城乡公共设施差距较大,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任重道远。研究还发现制约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因素既有国家层面的宏观因素,如城乡二元结构、以GDP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也有省级层面的中观因素,如分税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服务型政府尚未完全建立;更有农村层面的微观因素,如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行政问责制尚不规范、农民的利益诉求机制仍需完善。因此,本书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机制与公共设施资金投入机制、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监督及问责机制、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创新干部考核机制及加快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机制构建;政策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China' s economic and social has developed quickly and steadily,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both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has increased steadily, both rural and urba have taken on a new look.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puts people first, takes deepened reform as a driving force,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innovations in systems and mechanisms of living standards, in order to promot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and secure and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New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continuously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medical services, social security of both rural and urban. However, we are clearly aware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s widening continuously. City public facilities has perfected gradually, residents live in cities has made solid progress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contrast, China' s vast rural areas, especially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s lagging behind. At present, these problems of receiving education and medical services, applying for a job are not fully solved, the new difficult problem of pension,nursery and travel are placed before rural resident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of peasants concern in transport, education, medical services, elderly care,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peasants hope better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educational facilities, medical facilities, social security facilities, tele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 China, comprehensive using the public goods theory, the externality theory, th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theory and the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theory,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alysing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This paper reviewes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On the base of the investigation data of rural and urbanl residents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Beijing, Hebei, Shandong), the central region(Anhui, Henan), western region(Gansu, Sichuan),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tatistical dat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pply,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by AHP,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m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by econometric model of Logit.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restricts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the mechanism and policy of bal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policy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and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making agriculture to become stronger and making the country to be more beautiful and making farmers to become richer.

Based on such logic, the dissertation is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Firstly,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is presen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opics is introduced in the part, and the part systematically concludes related documents. Then, it draws up the ideas, method and content of research. Finally, it concludes the innovations in this paper.

Chapter two:Basic theory and research framework. In this part, basic concept and basic theory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s proposed, includingthe public goods theory, the externality theory, th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theory and the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theory.

Chapter three:The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China. In this part,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transport facilities, educational facilities, medical facilities, social security facilities, tele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re reviewed.

Chapter four: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 this part, we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since 2005,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Chapter five:The measure of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On the one hand, we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by AHP,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mand; On the other hand we discusse the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atisfac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by econometric model of Logit.

Chapter six:the main restricting factors of the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 this part, we discusses the main factors which restricts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from macro view, middle view and micro view,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and policy system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Chapter seven:the mechanism and policy of bal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 this part, we propose the general idea, principle and mechanism,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The conlusion:the findings and prospects of the full text.

The research shows, at present, that the disequilibrium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ural residents' has a lower satisfa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acilities,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achieving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The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 main restricting factors of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include macro factors, such as city and countryside dual structure, cadre assessment mechanism GDP-oriented; medium factors, such as the inadequate reform in localized fiscal tax policy, the lack of a service - oriented government, micro factors, such as the incomplete oversight mechanisms, the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ve accountability system, the inadequate lawsuit mechanism of interests of farm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integration soci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facilities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supervision and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of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the adequate lawsuit mechanism of interests of farmers, innovating cadre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hich will accelerate the balance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Key words:urban and rural areas, public facilities, balanced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sm, policy implications.1导论1.1研究背景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城乡差距逐渐增大,城乡公共设施非均衡发展日益凸显,加快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走城乡共同繁荣的道路;遵循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使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农民。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要着力促进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均衡配置,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4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这为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基于这样的社会需求,本书以期通过对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研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统筹配置,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的实施,最终实现城乡高度融合、共同繁荣,希冀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1.1.1 历史背景:城乡公共设施配置失衡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定了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等诸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的政策。这些政策及制度安排不但从农业与农村中提取了大量工业和城市发展所需的原始积累,还大大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市场化程度,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产品及要素在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交换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但是,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十分突出,城乡公共设施配置失衡的问题仍然十分凸显,已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道路上必须清除的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失衡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城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失衡发展。城镇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而农村还有多个乡镇、几万个行政村仍然没通公路。第二,我国城乡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失衡发展。与城镇相比,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第三,我国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失衡发展。当前,我国的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机构及公共卫生机构基本上都建在城镇区域,农村只有村卫生室。而且在医疗卫生资源质量上,农村仅有的卫生服务资源质量也远远低于城镇。第四,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失衡发展。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福利基础设施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服务设施配套程度偏低,条件较差。第五,我国城乡邮电通信设施失衡发展。与日臻完善的城镇邮电通信设施相比,农村邮电通信设施远远落后,互联网、宽带等现代通信设施在农村远没有普及。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公共设施失衡发展,凸显了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紧迫性。1.1.2 现实背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三十多年来,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实施正确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聚精会神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第一,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1979—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第二,经济总量持续登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国内生产总值(GDP)1978年为3 645亿元,2013年跃升至568 845亿元。第三,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高。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08年跃升为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3年的12.3%。自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2008—2012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20%。第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1元,三十多年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提升,2013年突破4万元大关达到41 907.59元,年均增长14.37%。第五,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提高。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29 142.90亿元,比1978年增长112倍,年均增长14.43%。第六,外汇储备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外汇短缺国到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历史性巨大转变。2013年外汇储备达到4.16万亿美元,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持续上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为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1.3 理论背景: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基础上,着力推进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科学理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深刻指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局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重点推进城乡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促进工业与农业相得益彰、城市与农村交互辉映,尽快形成工农互惠与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与城乡关系。

进入21世纪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轨迹表明,从呼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到政策及公共资源逐步向农业、农村及农民倾斜,从加速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到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到城乡公共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有效衔接,昭示着我国工农关系日益和谐,城乡融合加速推进。这些重大理论创新为推进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2问题的提出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在城乡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分税制改革不到位、农民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失衡发展日益突出。这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因此,大幅度提高农村公共设施配置水平、实现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已刻不容缓。党和政府应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视角,加强顶层设计,将城市和农村看作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彻底改变中国城乡公共设施配置失衡的局面,实现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

基于上述思路,本书以北京、河北、山东、安徽、河南、四川及甘肃等省(直辖市)的城市和农村为例,开展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研究,以期为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支持。1.3研究目的和意义1.3.1 研究目的

本书以公共设施为研究视角,以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为指导,以调研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回顾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的历程,分析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探究制约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测度城乡公共设施发展水平,利用Logit计量模型,考量城乡居民对公共设施发展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机制及政策体系,以期为建设农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基本公共设施,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及充分生存的尊严、正义、平等,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福祉。1.3.2 研究意义

公共设施作为一种城乡居民共享的社会资源,在分配和使用上应保证其公平性和公正性。社会公正是社会的阳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公正在城乡公共设施配置过程中的实践内容就是统筹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8 84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29 142.90亿元。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经济实力。然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城乡公共设施发展处于失衡的状态,公共设施配置制度设计缺乏公正性。因此,依据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观推动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1.3.2.1 理论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系统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大国,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公共设施,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其次,系统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理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指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统筹发展又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无论是政界还是理论界,都还没有对“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给出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更没有就此问题做深入的理论分析。

最后,系统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完善和优化我国公共财政分配制度。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城乡公共设施配置制度的有效衔接,打破城乡分割,强化空间布局,加强城乡公共设施规划一体化,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公共财政分配制度。同时,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使城乡居民共享最基本的生活权利并均等地享受社会福利,提高我国公共财政分配制度的公平性,有助于明确我国公共财政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重点。1.3.2.2 实践意义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十三五”期间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供给,有利于“十三五”期间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建设,有利于亿万农民兄弟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其次,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强化,城乡差距扩大的态势仍没有彻底扭转。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固然较复杂,但城乡两种不同的公共资源配置制度无疑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与城乡差距增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形成城乡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机制,有利于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有利于破解我国日益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最后,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把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及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奋斗目标,努力使孩子们茁壮成长,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深入研究中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必将为推动城乡特别是农村公共设施的新一轮发展,促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公共交通设施、教育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保障设施及邮电通信设施在城乡之间统筹配置,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供有效载体,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4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态势

本节研究目的在于对现有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述评,为以后各章节的撰写提供基础。1.4.1 国外研究进展及发展态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国外学者对于公共设施统筹发展的研究不多,但对城乡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城乡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多研究,形成了颇具价值的文献,为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1.4.1.1 关于公共服务的相关文献

关于公共服务的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源远流长,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强调,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外,“君主也必须提供某些公共服务,诸如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举办公共工程等,且这些公共服务必须公平地为所有公民所享有”。后来,约翰·穆勒通过灯塔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为什么政府应当提供某些公共服务,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公共服务的观点。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瓦格纳(Wagner)早在19世纪后半叶就初步给出了公共服务的定义。与此同时,德国新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施穆勒、布伦坦等进一步提出了福利国家理论,特别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指出政府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国家安全以外,还应当举办一些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以缓和阶级矛盾。

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公共产品概念的提出,学界对于公共服务的研究也愈发走向深入和成熟。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仅靠市场本身无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政府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政府应该通过制定与实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适时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调控,以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政策目标,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则提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应包含三个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运行、促进公共资源使用及配置效率的提高、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埃利诺·奥斯特罗姆教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公共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她指出公共服务具有如下属性:非排他性、不可分离性及不可衡量性。公共服务的这些特性不符合市场本身所固有的排他性与自愿交易特性。因此,市场指标无法用来衡量公共服务,各类公共服务与产品也无法用市场来提供。管理学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登哈特在对公共管理理论深刻反思后,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政府职能应由管理向服务转变,通过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从而通过私人或社会非营利组织机构实现政策目标。玛格丽特·斯蒂芬和保罗·格莱特(Margaret Stevens and Paul A. Grout)则从政府干预这一比较宽广的视角对公共服务进行了界定,认为公共服务是指提供给大众的具有以下特性的任何一种服务,即在存在着潜在的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由政府提供的服务。所以,公共服务是指为了克服市场失灵的不足,政府提供的一种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抑或收益的非竞争性服务。

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学者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公共服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分析公共服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形成了颇有价值的文献。19世纪末期,以英国韦伯为代表的费边主义者阐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指出国家应该举办大量公共福利事业来推动社会的改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提出了关于社会经济福利的两个基本命题。一是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社会福利增加;二是社会经济福利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增大而增加。

汉斯·范登·德尔与本范·韦尔瑟芬(1999)指出社会服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公共服务及具有社会导向的社会化私人服务。其中,社会公共服务是指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者公共部门和公共资源的服务。

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1951年,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詹姆斯·布坎南提出了财政平衡的观点,认为如果人们的状况基本相似,就应该拥有获得等量财政剩余的权利。因为政府是公共服务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因此詹姆斯·布坎南的这一主张折射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

1994年,著名的加拿大经济学家B. Dahlby与L. S. Wilson指出不同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种“相对的、合理的、可比的”均等。Vande Walle经过系统的研究后,认为公共服务在不同地区的分配上存在严重的不均等。1998年,著名的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通过对公共服务深入研究后,主张商品本身并不能创造福利,创造福利的是商品所带来的机会与活动,每个人的能力构成这些机会与活动的基础。基于此,阿马蒂亚·森强调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也随之提高,而个人幸福取决于他所做的各种事情的总和。所以,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保障全体居民享有最基本的、大体相当的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才能不断提高个人能力,进而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1.4.1.2 关于公共物品的相关文献

国外关于公共物品理论对我国城乡公共设施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纵观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实现城乡公共物品的均衡配置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条件。从国际经验上看,一般是工业化国家走在前面,部分中等发达水平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纷纷效仿;从经济条件上看,大都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剩余财富不断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工业才对农业进行反哺;从政治条件上看,城乡公共物品的均衡发展离不开政府和执政者的支持。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都比较高,基本上实现了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一体化。多数学者更多地研究了公共物品的含义与供给主体。(1)关于什么是公共物品的研究

国外关于公共物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指出,人们往往很少关心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18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强调,君主应把提供一定范围内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责。首先,确保本国社会安全是君主最重要的义务;其次,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或压迫;最后,建立和维持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这三个职责概括起来就是军事职责、司法职责和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责。

1954年著名美国经济学界保罗·萨缪尔森第一次阐述了公共产品的含义,指出公共产品具有下列属性,即人们在消费该种物品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的数量。此后,他又在1955年发表的《公共支出理论图解》一文中,通过个人消费与总消费关系的公式论证了纯公共产品具有在个人之间的完全不可分性,人们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存在排他性及竞争性的特征。美国学者曼瑟尔·奥尔森(M. Olson)对公共物品的理解也强调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阿特金森和斯蒂格里茨通过进一步研究指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完全公共产品的例子比较罕见。(2)关于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埃比尼泽·霍华德1946年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指出,在城乡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农民和市民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城市和农村同等重要,应着力改变公共物品差别供给的局面,逐步缩小市民与农民享有公共物品的差距,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起城市与农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古斯塔夫·拉尼斯(Gustav Ranis)及费景汉(John C. H. Fei)分别于1954年、1964年先后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这一理论通过对印度、埃及等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系统总结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改革产业部门二元结构状况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契合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威克赛尔1958年指出政治程序极大地影响到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主张假如政治程序不介入,人们就很难得到个人对于公共产品真实偏好的信息。公共产品的提供种类与规律主要是由各利益集团的博弈来决定的,个人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此后,林达尔又在威克赛尔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林达尔均衡模型,即自由交换理论。该理论对公共产品供给的补偿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市场失灵。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公共物品理论的日臻完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也由单一政府供给转向以政府为主,私人、第三部门、社区为辅共同提供公共物品的总体供给框架。国外学者对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典型的观点主要有:

首先,供给主体二元化理论。1970年德姆塞茨(H. Demsetz)指出如果能够通过某种制度安排,使不付费者无法消费公共物品,则私人企业可以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科斯(R. H. Coase)于1974年在《经济学中的灯塔》中强调,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与制度安排下,如果能够引致“排他成本”降低,传统意义上被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能够被私人提供。英国保守党财政大臣罗曼·莱蒙特1992年首次提出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即政府相关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由私人部门按契约供给公共物品,政府给予私人部门生产成本与利润作为补偿。

其次,供给主体多元化理论。美国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应该多元化,因为政府是有限政府,并不能完全承担公共物品的供给,其他经济主体诸如非营利组织、私人、社区等都可以提供公共物品。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还进一步强调,假如能够把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生产分开,就可以分化、利用及衡量生产,更好地了解公民的消费偏好,进而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1.4.1.3 关于城乡关系的相关文献(1)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城乡融合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指出,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但是,乡村与城市都是历史的范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会依次经历如下三个阶段,即相互包含、相互分离与城乡融合,城市的发展会对乡村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乡村的发展也会对城市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