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3:55:28

点击下载

作者:杨玉萍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正能量

正能量试读:

前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卓越是一种心态。”

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你看过多少书,见过什么人,听过什么事,而在于是否拥有永不满足优秀、追求卓越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是一种向上的能量,是能够完美我们人生的能量。

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能量场”,既包含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正能量,又包含自卑、悲观、消沉、狭隘等负能量。这两种能量,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正能量不断被激发时,负面情绪会逐渐被取代,人的幸福感也会慢慢增加。

到底什么是正能量?

科学给出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这是科学论证出的概念。但在我们的书里面,正能量指的是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而这样的能量正是我们生活中所缺少和需要的。

本书不是什么成功秘籍、智慧宝典,而像是一个贴心的朋友跟我们促膝相谈。通过国内外名人的成功事迹,结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告诉我们许多有价值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只有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健康的体魄比高人一等的天赋更为重要;我们从来就没有正确认识过自己,自己其实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人……我们生活的世界竞争很激烈。人们往往急功近利,沉浸在浮躁之中。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解开这把枷锁,让我们的人生更丰满。

从此刻起,点燃心中的正能量,引爆成功的能量场,靠自己去成功!

Part 01 卓越是踩在优秀肩膀上的“巨人”

衡量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不在于他的身份、地位和成就;心怀一颗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进取心,才是拥有完美人生的“金钥匙”。

找准自己的定位

在生活和职场中,我们是“牙齿”,生活和职场是“牙刷”。我们使用牙刷的目的是清洁、美白牙齿,使自己拥有一个愉悦的心情。但是牙刷的选择很重要,牙刷大小、软硬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选对“牙刷”,即找准自己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自信从容地笑对生活和职场,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获得成功。

找准自己的定位,首先要正确的审视自己。凯斯顿是20世纪美国纽约福克斯的影片制作人。从事这项工作将近20年,后来被公司解雇。这对他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无法接受。因为他一直以为自己能做的就只有这件事情。如果不做这个,想不到自己还能去做什么。有一天,他心灰意冷地在街头闲逛,碰到了公司的一个同事。同事的一番话让这个已经茫然无措的男人重新找回了自信。“你担心什么,你的本事多得很。”他对他说。凯斯顿当时很沮丧地说:“真的?我有什么本事呢?”“你是一个了不起的推销员,一直以来你不是能把影片的构想推销给总公司的人吗?要知道,你能把电影推销给这些老奸巨猾的人,那么推销其他产品给别人,也就不在话下了。”

同事接着说:“此外,你还是一个宣传策划高手,你一直为你的影片写最好的宣传策划。你还擅长把一大群人聚在一起,这便是制片人的职责。所以你可以自己开一家演员经纪公司。”说完,同事便迅速地离开了,留下了原地恍然大悟的凯斯顿。

后来,这个在影片制作上有着过人之处的凯斯顿,开办了自己的演员经纪公司,利用自己之前积累的经验,获得了万人瞩目的成就。

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从朋友口中发现了自己的长处,重新找准了定位,收获了成功。

现实中有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柑橘生于长江以南结出的果实是甜的,而在长江以北结出的果实则是苦的;高大的树木在南坡生长速度很快,但木质疏松,相反在北坡的树木,虽然长得很慢,却质地坚实,是上好的良木;家养的鸡不会飞翔,而原始森林的野鸡,对于这门绝技却十分熟练。这样看来,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过柑橘、树木、鸡正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位置,才贡献了不同的价值。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自然没有完美的定位一说。试着分析自己的性格和长处,找准最适合的位置,才能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不过仍然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在哪方面拥有天赋。甚至宁愿相信别人对自己的判断,也不肯认同内心的想法。因此常常有很多人违心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不快乐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其实,认真地分析自己的长处,选择感兴趣的工作,在工作中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卡尔·斯文思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是一个洗衣店的老板。由于他是独生子,在学业上一直成绩平平,当他毕业后,父亲直接将他安排在洗衣店工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子承父业,替他管理洗衣店。年轻的他并不喜欢这项毫无挑战的工作,整日无精打采,对工作毫不上心。一次,父亲把他叫到跟前,一脸严肃地问他:“你不喜欢这份工作吗?”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胆怯地回答:“一点也没兴趣。”就在他以为父亲要火山爆发的时候,父亲却安静地背过身,准备离开。临走前,从父亲的背后飘来一句话:“如果能证明你的选择是对的就去做,不然怎么也不行。”

于是卡尔·斯文思去了梦寐以求的机械厂。虽然机械厂的活又脏又累还经常加班,大多数的时间,他都是穿着一身满是油污的工作服在干活。不过他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每天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工作。见到他的人就知道,他很快乐。因为卡尔·斯文思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找准了定位,最后他成为了这家机械厂的厂长。

试想,若年轻的卡尔·斯文思依照父亲的愿望一直在洗衣店工作,势必一无所获。不仅收获不了成功,就连心情也会很低落。

也正是因为他勇敢地说出了内心的想法,才拥有了这样一份开心的工作。

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其实这个完全是借口,是因为内心的惰性和自卑掩盖了上进心。在如今的快节奏社会中,人才无处不需要。只要你肯努力,愿意为感兴趣的事情花时间和精力,很快就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最终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我们可以想想坐在轮椅上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他因为21岁时不幸患上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被禁锢在轮椅上,仅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85年,他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能力,所有的演讲和交流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不过他并没被病魔和现实打倒,而是坚强地同残疾的身体做斗争,用生命在创造奇迹,成为现代最重要的宇宙学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大雁找到了蓝天,于是能在天空恣意飞翔;鱼儿沉溺于碧水,于是能在水中嬉戏;花儿只有找到属于它自己的土壤,才能描绘出一片灿烂的风景。因此,找准定位,坚定不移地行动,才能成功。

成功有捷径可走

成功不只需要脚踏实地,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捷径。选择明确的目标、跟着正确的人、做着正确的事情,坚持不懈,将会是你取得成功的捷径。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且有趣的“25年跟踪调查”计划。这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家庭、学历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目的是调查目标对于人生的影响。最初的调查结果显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相对短暂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且长远的目标。

日月如梭,25年很快过去了。从哈佛大学25年的跟踪结果发现,被调查者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

那些只占3%的人,他们25年来从未更改过自己的目标。他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那些占10%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上层。他们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完成了短期的目标,从而成为了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医生、教师、公司主管等。而占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拥有一份较稳定的工作,能够养活自己。但他们仍然要为了生活去努力赚钱,过得并不轻松。最后剩下的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经常失业,靠社会以及政府救济过日子。

也许只凭哈佛大学的跟踪调查结果,并不能确切地说明有目标便能成功。但是有了一个清晰而长远的目标,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人生道路上很多的不确定性,对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计划。并且只要肯为之努力,就可以大大加快我们前进的步伐。

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是一艘船没有舵,飘忽不定,最终也到达不了目的地。因此,及早地制定好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了它去努力、去实践,再通过不断地调整方法,发挥自己的潜能,就一定能收获成功。

雅芳公司总裁钟彬娴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和很多没有背景的普通大学生一样,找了一份最为普通的营销工作。她在岗位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久便得到了鲁明岱百货公司副总裁法斯的关注。法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她是可造之才,便把她挖了过来,对她进行大力栽培和提携。钟彬娴很快就升到了公司的最高管理层。

后来因为公司的发展空间不足,钟彬娴又跳槽到了雅芳公司。雅芳公司总裁普雷斯对她的工作能力极为赞赏,像法斯一样提携她。于是钟彬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很快就坐上了雅芳公司总裁的位置。试想,若不是当初法斯和普雷斯两位贵人的提携,钟彬娴或许现在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小营销员吧!钟彬娴的事例告诉我们,跟对人,会少走很多弯路,能更快地收获成功。“折扣营销模式”的鼻祖凯马特,有着自成一套的经营模式。它95%的盈利都来自旗下的打折连锁店,并因此稳坐美国零售业的头把交椅。1985年,凯马特开始实施一项新的经营策略,着力发展其他领域产业。在此期间,凯马特把用于后勤体系的巨额资金全部用来收购书店、体育用品店等,希望通过八个不同领域的扩展来拉动利益的快速增长。

结果却大相径庭。凯马特非但没有从这项新的举措中获得任何利益,反而出现亏损。就在此时,新兴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在1990年取代了它的霸主位置。

最后的这个结局肯定是凯马特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可以更大地增加利润,却因为对市场时势的误判,落了个得不偿失的结果。

事实证明,只有做正确的事情,才会有更好的运气,催生更好的结果。

曾有个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拥有他那样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对他所有的学生说:“我们现在学一件很简单也很容易的事情。每个人尽量把自己的胳膊往前甩,然后再用力往后甩。”苏格拉底做完示范后微笑地说:“从今天开始,每人每天做300个。大家都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觉得这件事情再容易不过了。

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有哪些人做到了?”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晃半年过去了,苏格拉底像上次那样问学生:“哪些人坚持做到了?”五成的学生自豪地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学生:“请告诉我简单的甩手练习还有谁在坚持?”这时,只有一个人安静地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

是的,尽管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甩手练习,时间一长,能坚持的人也寥寥无几。俗话说:“能坚持做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本身就是不平凡。”

“笨鸟先飞”是把双刃剑

有些人常用“笨鸟先飞”来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确实如此,业精于勤,荒于嬉。但在日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善于把握时机、注重效率和方法的人才能更胜一筹。

马克西姆,一位震惊欧洲乃至世界的伟大钢琴家。他的琴艺高超,听过他演奏的人无不为他的技艺所折服,认为他是一个天才。然而,马克西姆的成功并非偶然。他9岁才开始学琴,还不被老师看好,被众人认为在钢琴的道路上难成大器。但是马克西姆并没有放弃追逐音乐的梦想。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期间,他每天在地窖里坚持练琴10个小时,从来不为外面的战火和炮声所分心。

后来有一天,侵略军听到微弱的琴音,都不禁感慨:“这真是天使的乐章啊!”

众所周知,天分是学钢琴的必要条件。不过,马克西姆用他的亲身事迹告诉我们,勤能补拙,只要后天肯努力学习,“笨鸟”也能先飞。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是事业和学业有成的催化剂。古往今来,大多卓越人物的成功都伴随着勤奋这种不容忽视的特性。他们所处的环境、生活也许会有莫大的不同,但他们的勤奋和坚持却是相同的。只有勤学、勤思、勤问、勤练的人,才能顺利到达期望的彼岸,享受成功的喜悦。

不过世间的万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勤奋,“笨鸟”也不一定能先飞。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哈佛小镇上,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赚取零花钱与传统依赖父母的方式不同,而是利用课余时间在火车上卖爆米花。

当所有孩子都剩下很多爆米花卖不完的时候,却有一个10岁的小孩,每次都能卖光。

原来这个10岁的小孩除了像其他孩子一样吆喝之外,还把盐和奶油搅拌之后加到爆米花里面,使它更加美味可口。

夏天来临的时候,他自己还设计了一个箱子——箱子边刻有一个可以放蛋卷的小洞,中间的地方可以放冰激凌。这种简单的蛋卷冰激凌备受顾客的喜爱。因此,比起同去火车上“做生意”的小孩来说,他总是能比别人赚到更丰厚的零花钱。

后来,一场暴风雪迫使几列火车停在哈佛小镇上,他又有了新的思路——赶制了许多普通的三明治,带到火车上去卖。虽然是普通的三明治,但是能够满足乘客的温饱,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当我们现在再去回首这个聪明而又懂得创新的小男孩的那些小成就时,他已经成为了摩托罗拉品牌的创始人——保罗·高尔文。相对保罗·高尔文,和他一同前去火车上卖东西的孩子们,可以算是些“笨鸟”——他们不懂得创新,也不会去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东西卖得更好,所以就算再怎么勤奋地去吆喝,也不可能卖完手中的东西。

而聪明的保罗·高尔文却用他的想法和行动,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他并不见得有多么勤奋、多么卖力,而是勤于思考、尽快地把握先机。可见,要在残酷的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放弃原来的老观点,能够对形势做出迅速的判断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先机。

在自然界中,最先发现偷袭的狮子靠近自己并迅速奔跑的梅花鹿往往是最机敏的,最先发现地上的腐肉而快速滑翔过去进食的老鹰往往是最聪明的。所以在生活和职场中,能够把握先机、最先做出反应的那些人往往是拥有大智慧的。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盛大开幕,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大赛冠军,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淡淡地笑笑,说了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众人唏嘘一片,觉得山田本一是在故弄玄虚——长跑比赛最重要的是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及优秀的耐力,其次是爆发力和速度,说用智慧取胜实在有些勉强。

1986年,当他再次在米兰举起意大利国际马拉松大赛的冠军奖牌时,记者纷纷抛出了诸多问题。他依旧是原来的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不过这次没有人再去挖苦和怀疑他,只是对此感到困惑——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矮个子,是怎么靠智慧取胜的?

10年后,这个谜底终于揭晓。他在自传里这样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等,就这样一直画到赛道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速度奋力冲向第一个目标,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就气喘吁吁了。后来我才明白,我是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途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的“凭智慧取胜”是通过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轻松的小目标,在完成小目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更有精神地完成后面的赛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新颖的思考方法。虽然山田本一在所有的马拉松选手里身体素质和耐力等方面并不是最好的,甚至只算是不起眼的“笨鸟”,但他利用独树一帜的智慧笑到了最后。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活在“笨鸟先飞”的错误观念中,认为只要勤奋和努力就能成功。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有摆脱这种思想的束缚,做一个聪明的人,积极主动地去把握眼前的先机,并迅速做出反应和思考,才能有所斩获,进而取得成功。

优秀,再优秀一点

判定一个人优秀与否,不要只看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以及成就,而应该看他是否怀有一颗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进取心。换言之,向上的正能量,可以完美我们的人生。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年轻时便小有成就,是当地知名的画家。但他并不安于现状,甚至在90高龄作画时,都会积极地寻找新的思路和手法去表达他的艺术感受。

他作出来的画,风格变化极大,有的色彩丰富,有的单色勾勒;有的鲜明华丽,有的突兀古怪,但是这些画背后蕴藏的深意,往往能让我们产生巨大的共鸣。

是的,他就是被称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他的毕生都在攀登艺术的顶峰,永远不为取得的成就骄傲自满。

我们知道,大多数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无论他们的作品受到赞赏与否。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兴许会有稍微的转变,但变化仍然不会很大。而毕加索身上那种不安于现状、千方百计寻求完美的作风,使他毕生都没形成固定老套的艺术风格,反而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作品。

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一颗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心时,他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职场中,作为一名员工,你恪尽职守、勤奋工作、能够较好地完成上面分派的任务,你也许会认为自己已经够优秀了。但你若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公司的老板而不是员工,你还会满足现状吗?会不会想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会不会想要做出更大的业绩?

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你期望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就可能成为什么样子。不安于眼前的优秀、想要更加完美的人,往往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因某品牌降落伞的安全性并不能达到100%,美国空军拒绝使用该品牌制造商的降落伞。后来美国空军和制造商之间进行交涉。

制造商代表发话:“我们的降落伞合格率确实不能达到100%,但经过鉴定,已经达到99.9%,所以你们可以放心使用。”

事实上,美国空军并不放心,就算是合格率已经高达99.9%,每一千个跳伞士兵里,还是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的质量问题而白白牺牲。因此,这次交涉没有成功。

后来迫于对降落伞的大量需求,军方代表灵机一动,改变了质检方法——他从前一次交货的降落伞中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在身上,要他亲自从飞机上跳下。这时,负责人立即意识到99.9%的合格率意味着什么,再次和美国军方进行协商,要求给他们一些时间。

结果,奇迹出现了,不到一个月,降落伞的合格率就提高到100%。

99.9 %合格率的降落伞确实是优秀的,不过只有再优秀一点,达到满分的状态,才能适应社会残酷的竞争。

所以,优秀,再优秀一点。你需要让自己变得完美,才能更具有竞争力。

杰出的人物从不满足于优秀,而是竭尽能力追求卓越。我们知道,爱迪生一辈子虽然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却是一千多项新事物的发明创造者。他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发明上,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下一个发明应该是什么,从来不沉醉于外表光鲜的盛名光环中。

发明蓄电池成功后,他便办了一个蓄电池工厂,大批生产,生意一直很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电池有一个很严重的毛病——使用寿命太短。于是他决定对电池进行改进。

但是改进需要时间、精力、灵感,同时工厂也要停业,这会降低人们对蓄电池的信任度,经济上也要蒙受很大损失。爱迪生并没有犹豫,坚决改进电池,关闭了工厂。

在此期间工厂蒙受了不小的损失,爱迪生也整天沉浸在如何让电池长寿的思考中。有订货商劝他赶紧生产原来的电池,不过都被他一一否决。

最后,他改进的电池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畅销各地。爱迪生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赏。

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留声机——人们称赞这是“19世纪的奇迹”。不仅法国政府为这项发明颁发了奖金,就连英国皇家学会也在1878年举办了留声机展览。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比达到他目前位置更高的能力。但更多的人仍然选择甘于平庸,不去争取更大的成就。而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诫自己:你能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你可以更优秀的。

把你的对手当朋友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的帮助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如虎添翼。而在我们的事业中,还需要把对手变成朋友,因为对手给你带来的动力、激励往往比朋友更有用。

德国莱茵地区有一家钢铁厂,老板叫舒伯特。舒伯特为人正直,又善经营,钢铁厂生意很好,在当地一直没有对手。后来,法兰克福一个叫约翰的投资人也来这里投资建了一家钢铁厂。

刚开始,这家钢铁厂的生意远远比不上舒伯特的钢铁厂。于是约翰四处散播流言,造谣说舒伯特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舒伯特为人很差,曾经欺骗过不少客户等。

约翰的造谣收到了效果。那几个月,舒伯特公司的生意明显下降了不少,这让舒伯特相当恼火。

于是,他向卡耐基请教,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卡耐基只说了一句话:“把他变成朋友。”

把约翰变成自己的朋友,舒伯特从来没这么想过,当然也很不情愿这么干,毕竟这个家伙诽谤了自己的名誉。但在卡耐基的劝说之下,舒伯特还是决定试一试。

一天,舒伯特去柏林出差,当地的朋友给他介绍了一桩大生意。原来,当地准备建一座大桥,需要各种型号的钢材。在朋友的安排下,舒伯特很快和采购商签好了协议。

在采购清单上,舒伯特发现有一种型号的钢材自己公司没有,巧合的是,这种型号的钢材约翰公司正好有。舒伯特想,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

于是,舒伯特马上拨通了约翰的电话。

当约翰听到舒伯特要给自己介绍一桩生意的时候,他惊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舒伯特还能想到自己。

约翰惭愧地放下电话,然后把自己的下属找来,吩咐他们去做一件事:给所有的客户写一封信,告诉他们舒伯特公司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舒伯特本人的信誉也没有任何问题。

以后的事情便轻松许多,两人在生意上互相帮助,无形中每个人的影响都扩大了一倍,生意当然越做越大。没几年,当地的钢铁生意就被他俩垄断了。

想要事业有成,就必须像舒伯特那样,尽管对手曾经诽谤过自己的名声,仍然愿意去把对手当成朋友对待,并赢得对手的尊重。这样的话,两人在事业上相互扶持、互惠互利,能更加顺利地获得成功。

我们生活在一个随处都是竞争的世界中,对于对手,不能随意地冷嘲热讽,因为他们有可能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2008年11月4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向外界承认自己选举失败,并不可思议地向选举中获胜的奥巴马表示祝贺。

当天晚上,他对聚集在比尔特莫尔饭店的支持者发表讲话。

麦凯恩说:“美国人民做出了选择,奥巴马当选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不仅是奥巴马个人取得的胜利,也是美国人民取得的胜利。”“作为总统,奥巴马将在今后几年里面临更多的挑战,这个时候,美国人民需要众志成城、抛弃政见分歧,一起支持他。”

看着数千名支持者脸上难以掩饰的失望表情后,麦凯恩继续说道:“今晚感到有些失望是自然的,虽然我们没有获胜,但失败属于我,而不属于你们。”

在此次竞选中,奥巴马可谓是麦凯恩绝对的对手。不过麦凯恩并没有因为选举失败而对奥巴马进行嘲讽,而是极有风度地对奥巴马表示祝贺,并希望全美人民一起支持他。

想必,麦凯恩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支持者,跟他的胸怀以及个人魅力分不开吧!不过正是如此,把对手当成朋友的麦凯恩才能得到全美人民的尊敬。

聪明的人总是善于把握先机,在对手还没真正成为敌人之前,把他变成朋友。风靡全球的“甲壳虫”乐队,在流行音乐史的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此之前,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有一天,他参加了一个小型演出,并认识了一个与他兴趣相投的小伙子——保罗·麦卡特尼。刚演出完,保罗就走到约翰面前,毫不留情地对他说:“你的演出实在是太糟糕了,不仅唱错了很多地方,而且吉他也弹得相当差劲。”

约翰听后,十分不服气,不屑地看着保罗。

保罗说:“好吧,那我向你展示下怎么弹吉他。”说完,保罗便开始了他的表演。他把约翰演出时唱的歌一字不落地弹唱了出来,这让约翰大为惊讶。

约翰想,这么厉害的人,若以后成为敌人,自己肯定会被比下去。倒不如邀请他入团,一起努力。于是约翰伸出了友谊之手,把保罗变成了朋友。

也就在当天,两人经过商议,共同合作,组建了“甲壳虫”乐队。

后来,我们和历史共同见证了这支乐队的成长以及它取得的巨大成功。它的成功靠的是乐队的才华以及外部的支持,不过谁又敢说,这跟约翰把保罗变成朋友没有关系呢?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尝试通过战胜对手来使自己获得成功。但当你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又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学习约翰·列侬,与对手共同合作,实现共赢。只有这样,才能少做许多无用功,少走许多弯路。

美国IBM公司总裁小沃森,脾气暴躁,和公司二把手柯克成了冤家。他们除了研究工作上的事情,从不多说一句话。

柯克有个得力下属叫伯肯斯托克,是IBM公司“未来需求部”的负责人。因为跟柯克的关系好,所以他对小沃森不仅没有好感,而且千方百计地想着给小沃森找麻烦。

后来,柯克不幸去世,伯肯斯托克觉得后台没了,小沃森肯定会报复自己。于是他气急败坏地跑到小沃森的办公室,准备大闹一场,然后辞职。他冲着小沃森气势汹汹地说:“你凭什么坐在这个位子上?为什么我只能干一个闲差?”

小沃森知道伯肯斯托克此行的目的,但他明白,要管理好企业,绝对不能把下属当成对手。再者,伯肯斯托克本人极有才华,手下的人都很佩服他。于是小沃森放下以前的不愉快,心平气和地说:“我和柯克之所以能处于高位,完全是因为有你们这些人在下边努力地工作。如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你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会尽力解决。”

原本想激怒小沃森的伯肯斯托克,一下子蒙了,没想到小沃森不计前嫌,以理服人,只好离开。

小沃森并没有停止努力,多次找伯肯斯托克面谈,最终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同心协力地为IBM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事业中,我们总是抱怨竞争压力太大,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它们像是一座座高峰,形成难以排除的障碍,挡住了前进的道路。这个时候,试着把对手变成朋友,热情地伸出友谊之手,实现互惠互利,也许会开辟出另一番天地。

规划“蓝图”早下手

人生需要规划,生命也会因规划而美丽。趁早规划出人生这张“蓝图”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道路上摇摆不定,一事无成。

人生规划的定义:有计划地去实现或完成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人一生中有许多阶段,不管是哪个阶段,只有提前规划好未来的道路,才能越走越顺。

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比尔·盖茨,20岁前并未展现出他在计算机领域的天赋,不过这位人类罕见的天才在13岁的时候就预言自己将在2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

其实说出这样的“大话”,比尔·盖茨并不是无凭无据,而是根据对IT行业的憧憬,预计IT领域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他对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重要规划,一步一步地完成制定的目标。

20岁那年,他从哈佛退学,组建了著名的微软公司,成为全球个人计算机软件的领先供应商创始人;30岁成为全球最年轻的富翁;39岁成为世界首富,并连续13年位于“福布斯”榜首。

有人说,比尔·盖茨是百年不遇的天才,所以他才能取得这样令人艳羡的成就。这或许没错,但是我们也应该试着去看看成功人士背后的东西,包括他所做的小细节。

据比尔·盖茨的前秘书说,比尔·盖茨是一个很喜欢制订计划的人。他会把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很早就规划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直到目标一个个成功完成。

所以,我们也可以试着去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像比尔·盖茨一样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走好每一步。

规划好人生这张宏伟的“蓝图”,就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打开了一盏路灯,为我们前进指明了方向。

前央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曾说过:“一次幸运不可能带给你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自己来规划。”

杨澜确实是一个幸运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到国内最权威的媒体,做了一个节目主持人。但如果说杨澜此后的成功全凭第一次的好运的话,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从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杨澜走的每一步都异常成功。回顾她走过的每一步不难发现,她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她的合理规划和严格迅速执行是分不开的。

1986年,杨澜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就读于英语学院。杨澜并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但她异常用功,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为自己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杨澜经常这样说:“一个女人要成功,就必须自强自立,不依赖别人。”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许多问题,她独到的见解、大胆直率的作风总是受到他人的赞赏和好评。

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的时候,杨澜正面临大学毕业,于是学校举荐她去电视台应聘。

到了现场,辛少英导演让大家依次做一下自我介绍。轮到杨澜时,她并没有按照要求做自我介绍,而是先声夺人,向导演提出问题:“导演,我想问您一下,贵节目为什么非得找一个女主持人呢,而且还要求她特别清纯?这样挑选的动机是不是打算给男主持人做个陪衬?关于自己,我不是很漂亮,但我有气质。”

最终,杨澜的镇定大方、大胆直率以及出众的口才打动了辛少英导演,她幸运地被录用了。

杨澜始终觉得第一次的成功有些运气成分,自己的各方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厚实,而且经过几年的职业历练,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她不光想做一个传媒人,还想拥有自己的文化事业。因此,她决定沉下心来,做一个长远规划,并付诸行动。

经过慎重考虑,杨澜决定出国留学。不过这也意味着她要抛掉身上很多东西:眼前已有的名与利、美好的前程、央视的舞台、无忧无虑的生活。她深信,眼前的牺牲是为了今后更大的成功。

做好规划的杨澜立即开始实施计划。1994年,26岁的杨澜远赴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学习国际传媒专业。谈起这段生活,杨澜回忆说:“有些人天生就要遇到很多困难,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轻而易举完成,都需要经历磨难和历练。”虽然如此,杨澜对自己此次规划还是相当满意的,因为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事业的沉淀与家人的支持。

留学期间,她曾和哥伦比亚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这是一部反映美国华人社会变化的纪录片,片长只有两个小时,却获得业内不少专家的肯定。后来,她又和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这档专题节目。

紧接着,杨澜开始了规划的第二步:做一个全面的传媒人。1997年7月,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在这档节目上,杨澜不但要负责节目的选题、策划、提纲、编辑等工作,还要负责节目组各种预算开支,压力非同一般。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1999年2月,杨澜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这意味着杨澜进军文化产业的规划正式开始。从凤凰卫视辞职后不久,杨澜的阳光文化便问世了。至此,杨澜的规划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从央视主持到远涉重洋的学子,再到凤凰卫视的名牌主持,最后到创业者,杨澜正是用一次次的规划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最终取得了成功。

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思绪,是大脑的衍生物。但它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这种灵光一闪的时刻。很多人并不把它放在心上。事实上,任何一个不经意的灵感,都可能创造一个奇迹。

生活中,带小孩的父母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小孩生病,给他喂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药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所以小孩闻到后通常不愿意服药,甚至把药吐出来。

最后只能苦口婆心地哄着,一勺糖一勺药让小孩把药咽下去。这让成千上万的父母苦恼不已。

后来,有个聪明的父亲灵光一闪,发明了一种可以掩盖药物苦味的添加剂。他就是美国福雷洛克斯公司老板肯尼·克拉姆。而这项让他变成商业大亨的发明却与其小女儿哈德莉有关。

肯尼·克拉姆的小女儿哈德莉刚出生的时候,医生诊断说她有间歇性肌肉痉挛以及脑部瘫痪等症状,十分危险。可怜的小女孩不得不每天服四次苯巴比妥药水,而且还得吃够药量,病情才不会恶化。

那时的情况很糟糕,小女孩对于药物的抗拒很明显,经常晃着小脑袋拒绝服药,甚至呕吐把药物喷出来。

肯尼·克拉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每天基本上都是在急诊室度过的。为了安慰病痛的小女儿,他经常给小哈德莉带去很多玩具和零食,哄她开心。但这些似乎并不奏效,每次到了吃药的时候,小女孩依然很痛苦。

一次偶然的机会,肯尼·克拉姆发现小女儿对床边的香蕉爱不释手。心想,要是苯巴比妥药水的味道和香蕉一样能吸引孩子就好了。

这个简单的想法刚出来,肯尼·克拉姆便决定付诸实践,因为他觉得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改变药物的味道是可行的。

于是他回到父母开的药店里,开始尝试这个想法。他进行了数百次实验,在药物中加入各种添加剂,试图掩盖药物的味道。最终,他研制出一种香蕉口味的添加剂。

后来,小哈德莉对这种香蕉口味的药物并不排斥,很快就好了起来。而肯尼·克拉姆则把他的这项发明用于商业用途,开办了福雷洛克斯公司,专门生产掩盖药物气味的调味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肯尼·克拉姆一个简单的灵感,解决了无数孩子服药痛苦的难题,给全世界的父母带去了福音。所以,不要小看稍纵即逝的灵感,它有可能就会成为你通向成功的“引路人”。有位年轻的讲师,他刚写完一本有关政治科学的著作,投到出版社后却被退了回来。他对此感到失望透顶,毕竟这本书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一天,他坐在毕业典礼上听朱诺·威尔逊的演讲。威尔逊在政治科学领域有着令人惊叹的见解和眼光。听完威尔逊的演讲,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些灵感,想要向这位前辈请教一二。不过外界传言,威尔逊为人古板,并不容易亲近。

思虑再三,他还是决定大胆地向威尔逊请教。于是他在演讲结束后,走到威尔逊面前说:“您好,威尔逊教授,很冒昧这样拦住您。不过,我只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

威尔逊好奇地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我正在写一本书,您刚刚的演讲实在太好了,让我有了许多灵感,所以想向您请教。”然后年轻的讲师用几句简单的话陈述完他的理论。“不,你完全错了,不是这样的。”听完讲师的话,威尔逊坚决地否定了他的观点。他接着说:“这样吧,明天午餐后,我们在教职工俱乐部再谈一次。”

之后,威尔逊热情地开导了这位年轻的讲师,让他受益匪浅。年轻的讲师也重新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结果,这本书不仅成功出版,还售出了10万多册。

想必能像这位年轻的讲师那样,掌握自己稍纵即逝的灵感,并拿出来与他人探讨,必定需要一些勇气和魄力。不过正因如此,他才步入了卓越的教育生涯,有了一番成就。

威廉·詹姆斯曾说:“灵感的每一次闪烁和启示,都让它像气体一样溜掉而毫无踪迹,这比丧失机遇还要糟糕,因为它无形中将激情喷发的正常渠道阻断了。如此一来,人类将无法聚起一股坚定而快速应变的力量以对付生活的突变。”

如果说,成功是一扇大门,那么灵感一定是开启大门的“金钥匙”。

1866年,奥地利帝国在普奥战争中惨败,维也纳的民众陷入悲伤的情绪之中。当时正在维也纳宫廷任舞会指挥的约翰·施特劳斯,受合唱协会指挥的委托,要求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

和当时许多民众一样,年轻的约翰·施特劳斯陷入了国家战争失败的阴影之中。他想了很久,也无法写出满意的作品,整天因为这件事情忧心忡忡。

一天,他在餐馆吃饭,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股音乐灵感,由于一时找不到现成的纸,只好把自己的衬衣袖子当成纸张。

灵感的降临,让这个憋屈了许多天的年轻人重新找到了快乐和创作享受。他沉浸其中,在衬衣上飞快地书写着这首闻名于世的舞曲。

是的,这首乐曲便是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

1868年,年轻的约翰·施特劳斯在巴黎万国展览会上亲自指挥该曲并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后来,美国公演的顺利进行,让这部由约翰灵感闪现而创作的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圆舞曲中经典之作。

其实,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自身有多么高的天赋,而是他们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好奇心吓死人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的人总是拥有超乎常人的精力和机敏,他们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当我们始终像小孩子一样好奇的时候,世界也会给我们让路。

詹姆斯·瓦特年纪轻轻便表现出超凡的好奇心。一天,他放学回家,看到外祖母在厨房做饭。肚子咕咕叫的小瓦特走进厨房,等着吃饭。一旁忙碌的外祖母对他说:“乖瓦特,你去帮外祖母看着那壶开水好不好?”顺着外祖母指的方向,瓦特来到烧开水的灶前,灶上的水正在沸腾,壶盖也跟着上下跳动。

这让小瓦特很开心,他觉得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他兴致勃勃地问外祖母:“到底是什么让壶盖跳动呢?”

正在切菜的外祖母无暇回答小瓦特的问题,没有理他。小瓦特再次问道:“外祖母,快告诉我,到底是什么让壶盖跳动呢?”外祖母见小瓦特如此执着,只好随便说了几句敷衍他。

但好奇的小瓦特并不相信外祖母的回答,每次家里烧水的时候,都主动要求去守着开水壶。一连好几天下来,仔细观察的小瓦特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是壶里的水烧开后产生的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的。

发现了这个原理后,小瓦特极其开心。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他把壶盖反复揭开、盖上,不停地测试,甚至在壶盖上放碗、茶杯等餐具,结果都证明是壶里的水蒸气提供了巨大的推力。

后来,好奇的小瓦特成为了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后人评价他的蒸汽机是真正的国际性发明,有力地促进了欧洲18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进入“蒸汽时代”。

为了纪念这位推动社会前进的发明家,后人还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

那么,是什么促使小瓦特成功的呢?谁也想不到,瓦特虽然心思细腻,但做事向来动作迟缓,稍不顺利便焦虑重重;他还经常无缘无故感到无助,想要放弃正在进行的事情;他的理解能力也极差,经常一个简单的问题要问上很多次才能明白。

不过他的好奇心从未消退,始终对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和敏感,而且善于动手。动手能力慢慢地被好奇心培养起来,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为人类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瓦特。

所以,真正让他在科学领域里有所建树的是那份难以磨灭的好奇心。

好奇心,人人有之。八卦别人的隐私,在传播别人的隐私中获得一种快乐和成就感,这是畸形的好奇;对于新生的事物,以一种谦虚的态度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无可厚非的好奇;而在科学中,对旧事物的奇异现象产生好奇,由此创造出新事物的壮举,这是造福全人类的好奇。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是个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一天,他发现邻居家中的母鸡正在孵蛋。过了会儿鸡蛋壳便裂开了,一只小鸡崽从蛋壳里钻了出来。他对鸡蛋变成小鸡这神奇的一幕感到非常好奇,想要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自己动手做了一个鸡窝,在窝里面加了许多茅草,然后拿来鸡蛋,自己学着母鸡的样子,坐在鸡蛋上,想要亲自孵出小鸡。

过了许久,他挪开身子看了下窝里的蛋,没有半点反应。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极其耐心地继续等待。

到了傍晚,家里人发现爱迪生没有回家,异常着急,到处找他。最终,母亲在邻居家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他正安静地坐在草窝里,一动不动,看到母亲过来,便焦急地问道:“为什么母鸡能孵出小鸡,我却孵不出呢?”

母亲忍不住笑了:“傻孩子,因为鸡的体温比人的体温高啊!”

也许我们看过这个故事最多只是笑笑,觉得爱迪生小时候很可爱。不过,爱迪生后来的巨大成功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就算是被学校开除的差生,若是拥有超凡的好奇心,也会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便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一天,他奔跑时摔了一跤。祖母心疼地跑过去,想要扶起他。他却有些焦急地冲着祖母喊:“别过来,别过来。”祖母愣在原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晚上吃饭的时候,祖母才了解到,原来法布尔那时正在观察一群蚂蚁搬运一只死苍蝇,然后他又发现了一只很奇怪的小虫,想要抓住它。为了不踩到虫子,只好自己绊倒在地。而祖母过来的方向很可能会踩到那群蚂蚁,这才叫祖母不要过来。

祖母了解后哭笑不得,但还是被小法布尔的好奇心感动了。从此,祖母经常教他认识各种各样的昆虫以及它们的习性。

不过,法布尔经常会因为研究昆虫陷入忘我的状态。他常常在晚上偷偷穿上鞋,去山上寻找那只发出奇怪叫声的昆虫;他会为了研究昆虫如何产卵而爬到树上,经常被人误认为小偷;甚至他会因为研究昆虫几个小时都待在草丛中,全身痒痛都不在乎。

19世纪末,这个曾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小男孩,最终写出了令世人惊叹的科普著作《昆虫记》。在作品中,法布尔以人为观察者,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手法书写着无奇不有的昆虫世界——全文看似平淡,但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此外,著作中还融入了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给读者带去了知识、美感和趣味的享受。《昆虫记》后来被称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与“昆虫的史诗”。

好奇心并不是小孩的专利,只要对周围的事物保持高度的兴趣,便会产生一种想要猎奇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恰好是让世界向前推进的动力。

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我们应该相信自己是优秀的,如果你始终这么认为,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生命之花怒放得让人惊讶。

机会为每个人存在。一个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上没有谁可以限制我们走向成功,除了我们自己。只要打开心扉,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有人曾这样说过:“信心是生命和力量,是创立事业之本,是奇迹之源。只要有足够的信心,你就一定能赢得成功!”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因为某些事难以做到,我们才没有自信;而是因为我们缺乏自信,某些事才显得难以做到。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就如同一根受潮的火柴,无论能力多么强,都很难擦出成功的火花。古往今来,许多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并不是缺少智慧,也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自信。当机会来临,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最终任由它流入别人的手中。其实,只要敢想敢做,敢于承担责任,一切都有可能,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缺乏自信的人总是把事情想得比实际要艰难,并且不断地给自己压力:“这件事我做不到。”结果错失良机。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要求他的得力助手在半年内给他找一位最优秀的人来继承他的思想。助手点头答道:“好的,我知道您思想的光辉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很好地传承下去。”

苏格拉底说:“是的。我需要的最优秀的人要非常有智慧,还要有绝对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可是,这样的人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你能帮我找一位吗?”

助手应承下来,然后,就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寻找。他不辞辛苦地走过很多地方,找到很多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可是,他们最后都被苏格拉底否决了。直到苏格拉底病入膏肓,他最得力的助手依然没有找到那个“最优秀的人”。

苏格拉底看着助手眼底的愧疚,想最后一次点化他,就硬撑着坐起来,拉着他的手说:“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在我看来还不如你优秀。”他的助手听后更加愧疚地说:“我一定更加努力地去寻找。即使走遍全世界,我也要把那位最优秀的人找到。”苏格拉底听后,失望地摇摇头,不再说话。

苏格拉底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而那个最优秀的人还是没有找到。他的助手又伤心又羞愧:“我真对不起您!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那个最优秀的人,令您失望了。”

苏格拉底撑着最后一口气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啊!”他喘了喘气,接着说道:“最优秀的人其实就是你自己。可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最终把自己耽误了……”说完,他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而他的助手默默地流下了悔恨、伤心的泪水。

助手因为不敢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最优秀的人,白白失去了一个获取成功的最好机会。现实中有很多人像那个助手一样,只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在机会面前否定自我,不敢进取,自甘沉沦,最后和成功失之交臂。

自信是成就一番事业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本,它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各种障碍、排除各种艰难,最终抵达胜利的终点。仔细观察那些成就了一番伟业的卓越者,我们可以发现,在成功之前,他们往往都有备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就是最优秀、最出色的。如此一来,他们在工作中就会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排除万难,奋力拼搏,直到最终取得胜利。

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曾说:“从小我就相信我是最聪明的。即使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常常不如别人,但我还是对自己说,我能比别人做得好。”自信是对自己百分之百的肯定,是一种内在实力和实际能力的统一体现,是引导自己走向优秀的灯塔。一个人的自信决定了他的能量、热情以及潜能挖掘的程度。一个高度自信的人,一定拥有强大的能量,使他不断地挑战自我,争取成功。

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你就一定是最优秀的!强大的自信将会为你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赋予你强大的正能量,带你走出人生的困境,走向灿烂的未来。

成功的秘密就在你身上

成功者和一般人最大的差别就是,在梦想面前是选择“一定要”还是“想要”。凡是梦想成真的人都有强大的决心——“一定要”成功!这种积极的心态将会指引他们的思想,控制他们的情绪,进而掌握他们的命运。

没有谁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每个成功人士在其风光无限的背后都充满了挫折和打击。当命运之轮遭遇袭击,有些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丢掉前行的勇气,他们将永远也无法追求到心中的梦想,永远和成功无缘;有些人选择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以坚毅的步伐稳健地走下去,去实现自身的价值,践行自己的梦想,成功就在前方等着他们。

任何成功都是由一路的失败推动而来。每一次失败之后,我们都可以选择从容地整理行装,然后再欣然起程,这就是成功的秘密,也是我们永生的财富。命运之轮始终都在转动,成功者的幸运就在于勇敢选择坚持的那一秒钟。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只要有决心,就有希望获得成功!

任何人都有选择成功的自由和权利。无论你身处何种环境,正在经历怎样的境遇,你都有选择的自由。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此时的境遇常常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改变自己的境遇,拥抱成功。

有一个黑人男孩,从小在贫民区里长大,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却跟一些坏孩子学会了吸毒。后来,他被送进了监狱。枯燥的牢狱生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难熬的,他学会了打垒球,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打垒球。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他的技术越来越好。

一天,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老人看到他在打垒球,便对他说:“孩子,你是有能力的。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因为现在的境遇而自暴自弃。”

老人的话印在了男孩的脑中,并不断地提醒他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他还在监狱里,但他意识到自己拥有一个囚犯所拥有的最大的自由——选择出狱之后干什么。他可以选择继续混日子,也可以选择重新做人,当一个垒球手。他选择了后者。

五年后,这个男孩成了垒球全明星赛中底特律老虎队的队员,他的名字叫作热弗尔。

很多人不成功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内心充斥着各种消极情绪和态度,将机会挡在了他的命运之外。要想在机会降临时及时捕捉住,不但需要提升自己把握机会的能力,还要不断擦去心中的灰尘,把消极心态清除出去,为机会留下足够的空间。

美国商业无线电和电视的先驱萨尔诺夫被誉为“美国广播通信业之父”。他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9岁时跟随父母移居美国。上学时,为了补贴家用,也不得不利用放学时间和假日打零工。当他小学快毕业时,父亲积劳成疾去世了,他只好辍学到社会当童工。

他没有抱怨父母给自己带来这样艰辛的人生,更没有抱怨上天不给他机会,而是不辞辛苦地到处寻找工作。后来,他终于在一家电报公司找到了一份杂工做。由于他只有12岁,公司没有给他安排固定的岗位,只是打扫一下办公室、帮助各部门传送文件、帮领导买烟之类的小事。然而,萨尔诺夫对待每一件事都很勤恳认真,做得利落,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很喜欢他。甚至还有人主动教他一些电报知识。

在萨尔诺夫幼小的心中已经对未来有了打算,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博得上司的肯定,成为一名正式员工,这样就可以真正掌握电报技术。两年后,他的一个愿望达到了,他成为正式员工,职责是送电报。从此,他更加卖力地工作。因为他还有更高的目标——攀登电报业的最高峰。

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报知识,日常工作中又虚心向前辈学习,很快就掌握了电报的原理,并学会了发报和收报。又经过两年的努力,他成为发报员。由于他工作出色,很快又升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电台的收发报员。

1921年,萨尔诺夫的老板为了发展业务,分设美国无线电公司,任命他为总经理。虽然此时他已40岁出头,但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工作中不断地积极进取,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开创了一个又一个业绩。最后,他终于成为美国无线电工业巨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人生陷入黑暗,萨尔诺夫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成功,是强大的信念和正确的选择使他登上了成功之巅。

当逆境来临,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有的人看似坚强,但在困难面前却变得软弱,失去了勇气和力量;有的人看似柔顺,却在挫折的锻造中变得坚强;有的人甚至在困境中能挖掘出机遇,升华自己,把一切不如意都变成成功的垫脚石。所以,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的选择。成功往往属于那些选择坚强,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相信自己的人。

不要埋没你的天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但如果用有没有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天赋是上天赋予人的才能。这种才能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天赋,这和智商、能力无关。找到并发挥自己独特的天赋,是许多成功人士获取成功的秘诀所在。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没有天赋,所以放弃了心中的梦想。其实,所谓天赋就是只有你才有,而别人没有的才能。只要用心挖掘,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这样一种或几种才能。这种才能经过培养和强化之后,将会发展成一项只属于你的天赋,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25岁就红透宝岛,其漫画作品《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影响极大,拥有大批忠实读者。2011年,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漫画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朱德庸以6190万元的十年版税总收入,荣登漫画作家富豪榜首富宝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小时候却是一个“差生”。

在学生时代,朱德庸一直认为自己非常笨。因为他天生对图形很敏感,而对文字类的东西接受起来却相当困难。读中学的时候,朱德庸完全没有办法接受纯文字类的教育方式,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当时,他像个皮球一样被许多学校踢来踢去,连最差的学校都不要他。

那时候,画画是唯一能让朱德庸感到松弛的事情。幸运的是,朱德庸的父母并没有因为他学习成绩差而给他施加压力,而是任由他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他的爸爸还会把白纸裁好,装订整齐,给他做画本。

就这样,朱德庸一直坚持画画,把这种天赋不断地挖掘、开发、提升,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漫画家。

对此,朱德庸说:“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也是一样,不过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把自己的天赋忘了,就像有的人被迫当了医生,而他可能是怕血的,那他不会快乐。”“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有很多只能是兔子,久而久之,就成了四不像。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社会就是很奇怪,本来兔子有兔子的本能,狮子有狮子的本能,但是社会强迫所有的人都去做狮子,结果出来一批烂狮子。我还好,天赋或者说本能,没有被掐死。”

朱德庸踏上了一条最简单、最有效的成功之路,那就是找到自己的天赋并发挥出来。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面前都有这样一条路,关键在于你是否埋没了自己的天赋。

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天赋,这些天赋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然后把自己的生活、事业的发展都建立在天赋上,这样你就会成功。

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能说明他就是失败者。或许他只是选择了不适合他天赋的工作,这就注定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失败。

不幸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的天赋并不了解,更不知道如何充分发挥。相反,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更习惯于去弥补自身的缺陷、弱点,认为只有比别人的缺点更少,才能取得成功。

事实上,找到自己的天赋,你就找到了通向成功的钥匙,开始了一段自我成功之路。

诗人洛威尔说:“做我们的天赋所不擅长的事情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而导致理想破灭、一事无成的例子举不胜举。”

一个人竭尽全力去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失败者。或许他只是选择了不能发挥他天赋的工作,这就注定了他在这件事情上的失败。只有当人的天赋个性完全和他所做的工作相协调时,他才会干得得心应手,并最终取得成功。

莫里哀和伏尔泰都是失败的律师,但前者成了杰出的文学家,而后者成了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在某一段时间里,或许你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并为自己无法成功而苦恼。你只有尽快让自己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干的事情,并为此不断地努力,才能真正找到成功之门。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天赋?很简单,在做每件事之前或之后都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否是我擅长的?做这件事我是否感到快乐?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是你的天赋所在。

当然,并不是说找到天赋之后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培养、强化,以求不断提升。否则,再出色的天赋也会被埋没。

你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问自己是否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基本说明你是在发挥和培养自己的天赋。

埋没自己的天赋就是减少自己成功的机会。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善于发现并且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运用天赋发挥出来的能量就是蕴藏在我们身体里的强大潜能,把它发挥到极致,每个人都是天才!

正确评估自我,扬长避短

如果是棵小草,即使有最好的阳光雨露,也长不成大树。果真如此,不如历经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在这个世界上,人最可靠的依靠就是自己。对于成功者来说,更是如此。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很多,比如父母、老师、领导、同事、朋友等。然而,这些人的影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使我们走向成功的还是自己。

要想踏上成功之路,首先就必须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势,结果盲目乐观、自大;也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结果消极、悲观。

要从客观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缺点,然后发扬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是很多成功者成就卓越人生的秘诀所在。

德国钢铁大王奥古斯特·泰森说:“我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我最努力,而是因为我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在生活中,之所以有那么多明明很有才华却无法取得成功的人,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放弃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

人只有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能得心应手,将自己的才能尽情施展出来,把事情做到最好。扬长避短,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也是我们摆脱自身局限,超越自我,获取成功的最佳捷径。

人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也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但如果想要取得成功,我们就应该去做自己最擅长且最适合自己的事情,因为这样离成功最近。

俄罗斯女子撑竿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是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跳过5米的女子撑竿跳运动员。在撑竿跳这项运动中,伊辛巴耶娃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她最初的梦想却不是撑竿跳,而是体操。

伊辛巴耶娃从小就非常喜欢体操,她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世界体操冠军。她不辞辛苦地练习着体操,无论严冬还是酷暑都不敢有任何懈怠。

可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个子越来越高。对于一个体操运动员来说,高挑的身材反而成了一种缺陷。本来可以翻四个跟头,个高的却只能翻两个半。显然,1.74米的身高让伊辛巴耶娃在体操队中没有任何竞争力。

经过客观地分析、权衡,伊辛巴耶娃果断离开了体操队,但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当世界冠军的梦想,而是把梦想寄托在更能发挥自己身高优势的撑竿跳运动上。

终于,在撑竿跳运动中,伊辛巴耶娃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她在24岁时就成为了历史上最出色的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曾十多次打破世界纪录,拥有5项重要赛事的冠军头衔:奥运会、室内世锦赛、室外世锦赛、室内欧锦赛、室外欧锦赛。

伊辛巴耶娃是聪明的,她放弃了自己喜欢但不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体操运动,转而选择更具优势的撑竿跳运动,成就了自己的世界冠军梦想。

美国著名的“优势理论”之父、盖洛普公司已故的前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博士认为:“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是看他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会无暇顾及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可惜的是,任何人的缺点总要比才干多得多,而且许多缺陷是后天难以弥补的。”

在现实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就算是取得伟大成功的人也不例外,比如说拿破仑个子非常矮小,罗斯福有小儿麻痹,等等。

那些后天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的缺陷足以令人痛苦自卑,但懂得扬长避短却使他们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

富兰克林曾说:“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成了废物。”经营自己的长处,可以给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只会使你的人生贬值。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弥补自己的缺点上,不要再让所谓的“短板”阻碍你的成功之路,正视自己的不足,把握和信任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也许你的命运将会由此改变。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在于他们拥有了哪几个优势,而是因为他们擅长认识、运用和管理自己的优势。一个人无论拥有怎样的优势,只要善加利用都会取得成功。

当然,扬长避短并不是说可以无视自己的缺点、短处,而是要学会管理缺点、短处,加强自己的优势、长处。

具体说来就是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要懂得适可而止,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快乐,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扬长避短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我们只要把握时机,正确评价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发挥优势,合理规避劣势,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人生。

Part 02 别输在起跑线上

挺拔大树是由幼苗长成,摩天大厦是从基层盖起,抓住起点,历经锤炼,才能走向人生的“象牙之巅”。切记:别因徘徊而输在起跑线上。

先下手为强

无论碰到什么事情,迅速抢占先机,取得主动地位,往往会离成功更近一步。

一则有趣的故事总是能引起我们无尽的思索。

有个很有生意头脑的商人,他总是把产品卖到没有这种东西的地方。一天,他决定把大蒜卖到阿拉伯,于是带了两包就去了。

阿拉伯人从未吃过大蒜,也不知道在食物中加入大蒜会变得如此美味,于是纷纷用金子去买他的大蒜。回家的时候,他的两袋大蒜变成了两袋金子。

后来,另一个商人听说了这件事,心生羡慕。忽然想到葱的味道比大蒜还好,应该会很畅销,于是带了两包葱,骑着骆驼去了阿拉伯。

阿拉伯人觉得葱的味道确实要比大蒜好,为了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由衷的感谢,他们商议把从外面运回来的两包大蒜忍痛割爱送给商人。

结果想要金子的商人只得到两包大蒜,并没有得到之前预想的金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大蒜和葱的问题,而是前者先下手为强,抢占了先机。而后者只不过是东施效颦,自然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无论在生活还是职场中,先下手总是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在非洲西部,有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可惜家里太穷,根本上不起学,而且最近的学校离他们村也有几百里。所以他们基本上都是靠自学认字、看书。

有一天,他们一起在树下看书时碰到几个美国来的游客,于是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这些游客拿出一些书发给大家,并告诉他们,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就要去美国读大学。

小伙伴们拿到书后爱不释手,都很开心。于是围在一起商量去美国的事情。

不过因为年龄小,童言无忌,根本没有谁当真。甚至有大人听到了他们的想法,不由得笑了。他们说:“美国太远了,中间还隔着大海,你们一点儿钱也没有,怎么去呢?”

其中有个叫勒格森的小孩特别失落,他不想一辈子都在这里度过,想要去追寻求学的梦想。

16岁那年,他告别了父母,随身带着几件破烂衣服、少量食物以及几本书就出发了。

旅途的艰辛自不待言,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走到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期间还大病一场,差点丧命。到坎帕拉后,他稍事休息,找了份工作,挣了些钱,还抽空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后来他又给华盛顿佛农山区的斯卡吉特峡谷学院写信申请全额奖学金。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招生办主任看完信后,被深深感动了,马上寄出了回信。他们不但为他提供全额奖学金,还准备为他提供一份工作,以保证他能顺利完成学业。

后来,美国政府也破例为他解决了护照和签证问题。历经两年多艰辛,勒格森终于来到了华盛顿,来到了斯卡吉特峡谷学院。

而当年那些和他有着同样梦想的伙伴们,看到他成功后,纷纷进行仿效。但美国政府自始至终不愿意再破例为这些孩子解决护照和签证问题。

因此,想要成功,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以及非凡的勤奋,还需要有一种先下手为强的理念在心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勒格森正是把握住了机会,提早下手,才美梦成真。

美国混合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史东谈起自己的成功时说:“推销没有秘诀,成功没有捷径。每当我有一个新奇的想法时,总想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为实现它而努力。”

有一次,史东听说另一家保险公司由于经营困难,准备折价出售,于是就想把它拿下。

他找到自己的顾问团队说:“帮我拿下它。”

其中一个顾问立即说:“我知道这家保险公司最大的股东是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我们或许可以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把它拿下。”

有的人说:“你疯了吧?有谁不花一分钱就能买到一家保险公司?”

那个顾问说:“我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性。”“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史东发话了,他的好奇心也被调动起来。

顾问继续说:“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本身的业务就是放贷,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贷款买下它的保险公司。”“这不可能,哪有借钱给对方,好让对方买下自己的东西呢?”有个顾问很不同意这个想法,和他争辩起来。

这时,史东说:“为什么我们不马上行动呢?只有行动才能验证我们的想法到底是好是坏。”于是史东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

对方听到史东说要不花一分钱购买自己的公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史东解释道:“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我得到一家公司,你们丢去一个包袱,并且你们还可以得到一大笔利息。何况,事实会证明你们这笔贷款将会成为你们最优良的资产之一。”

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听完史东的解释,觉得言之有理,于是派人对史东的公司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史东的公司在保险业有着良好的信誉与经营前景。最后巴尔的摩信用公司真的同意了史东的提议:借钱给史东,让史东购买自己的公司。

许多人都是要等到计划做到万无一失的时候才愿意行动。但是那个时候,“肥肉”可能早就落入了他人之口。所以有了想法就要立即下手,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找到不足,并进行改进。因为,机会不等人。

发现自己的优势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他对自身才能的挖掘程度成正比。一个善于发现并加以利用自我优势的人,会在各种环境下很好地生存下去。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对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书十分感兴趣,立志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从事科学研究。不过,家里人并不同意,觉得他的想法不切实际,希望他能考进医校成为时下“热门”的医生。

家里人态度很强硬,小伙子最终被强迫去研究解剖学和生理学。在学校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对手术之类的东西一点都不感兴趣。于是,他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躲在寝室里看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书。有时候看得太过着迷,常常会忘记吃饭的时间,甚至有人问他吃饭了没有,他都尴尬地笑笑说:“我也忘了。”

他还很喜欢提问题,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儿。

一次,大家一起上胚胎学课程。年老的教授站在讲台上说:“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完全取决于父亲。父亲身体强壮,母亲生男孩;反之,母亲生女孩。”

很多人都觉得老教授资历深厚,这个结论肯定是对的。而他却不这样认为。教授话音刚落,他便举起手来。

老教授有些反感这个学生,因为他常常提出许多荒唐的问题,严重耽误上课进度。不过鉴于勤学好问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值得提倡,在班上所有的同学面前,老教授不得不示意他进行提问。

小伙子站起后说道:“教授,您说如果父亲强壮母亲便会生男孩,我觉得这个不一定正确。”

班上立即唏嘘一片。他居然敢当面说老教授是错的,肯定会受到严惩。老教授不耐烦地看着他,问道:“哪里不对了?”“教授,是这样的。我邻居家大叔,他身体异常强壮,不过他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教授说的结论完全不符,所以我觉得这个结论不一定成立。”

教授明知他说得有道理,但碍于情面,继续说道:“这是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绝对不会错!”

他并没理会老教授理直气壮的语气,反问道:“难道名人说得不对,不符合事实,我们也要跟着错吗?”

老教授没办法,只好以课堂顶撞老师的理由把他送去校长室,让校长好好“开导”他。

刚走进校长室,有个白头发的老人满面笑容走过来,态度和蔼。小伙子反而不好意思,脸红地低着头。“小伙子,听说你很喜欢看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书?”

小伙子有些惊讶,校长并没有提起他在课堂上顶撞教授的事情,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小伙子没有吭声。校长继续说:“据我了解,你并不喜欢目前学的医学专业,而且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会因为课本理论与现实不符与教授发生争执。”校长停顿了下,脸上的微笑也随之黯淡。

小伙子知道接下来校长肯定要严厉地批评自己。不料校长的一番话,却让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老校长对他说:“既然科学研究是你的兴趣所在,那么你去努力吧!你选择了医学专业却花许多时间在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的书上,属于不务正业;你较真儿,脾气像一头蛮牛。但是反过来,这些恰好是你的优势。说明你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坚持不懈、追求真理,日后一定可以获得成功的。”

老校长的一番话,立即点醒了这个有梦的年轻人。后来,他发愤图强,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了一代科学巨匠。他就是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伽利略·伽利雷。

著名数学家帕斯卡曾在23岁的时候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他父亲坚持要他去当语言学老师,成为一个有地位、有出息的人。不过他深知自己的长处是物理和数学,无论如何都不愿意。

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当语言学老师。“我不喜欢语言学,那不是我的长处,我的优势是数学,只有不停地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才会快乐。”一向沉默的帕斯卡终于把心里话说了出来,心里一阵轻松。

父亲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脸色阴沉了许多,反问帕斯卡:“一天到晚就知道研究,研究能让你养家糊口吗?研究会给你发工资吗?”

面对父亲的爆发,帕斯卡有些慌了,不过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只要努力,肯定会取得成功,并在所有人面前扬眉吐气。

第二天早晨,帕斯卡突然失踪。父亲吓得神色慌张,找遍了所有帕斯卡可能出现的地方,结果只在帕斯卡的桌面上发现了两样东西:一封信和一台简易计算机。

读完信,父亲才知道帕斯卡已经不辞而别,出去进行科学实验活动了。而桌上的简易计算机,父亲是知道的——那是19岁那年,帕斯卡为了方便自己的税务工作,特地做的,功能简单却很实用,操作起来也相当方便。

父亲明白帕斯卡的意思——帕斯卡的长处并不是语言学,而是他现在追求的数学和科学研究。于是,父亲放弃了让他去当语言学老师的愿望,开始积极主动地支持帕斯卡,为他加油打气。

果然,帕斯卡不负众望,在物理和数学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许多,如何才能像帕斯卡一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呢?这个时候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我的优势是什么?我的缺点可不可以转化成优点?因为只有发现自己的优势,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更快更轻松地收获成功。

永远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找借口是推卸责任、掩饰缺点、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真正想要成功的人永远不会为失败找借口,而是在为成功找方法。

尼克·史蒂文森小时候很淘气,不爱学习,成绩常常不及格。每次母亲问他具体原因的时候,他都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借口可以装一箩筐:考试题目太难,考试时肚子痛,考试时间不够,老师判分有问题等。刚开始,母亲觉得有些道理,并没有追究。

有一次,母亲问他:“尼克,听老师说你这次考试是全班倒数第一名。考那么差,这是怎么回事?”

尼克·史蒂文森立即发挥平常找借口的习惯,摸着头发说道:“都是坐我后面的小胖子,他不停地用脚踹我屁股,想要我给他抄,我不给他就威胁我。”说完,尼克委屈地看着母亲。“是吗?我怎么听你们老师说,是你坐在他后面,一直用脚踹他。”母亲有些生气了,接着说:“尼克,你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以前还只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现在还学会撒谎,你太不争气了。”

尼克·史蒂文森见母亲生气了,连忙认错,希望得到母亲的宽恕。

母亲并没有继续生气,而是对他说了几句意味深长的话。

如今已是成功人士的尼克·史蒂文森回忆说:“如果不是当时母亲让我明白为失败找借口是件很糟糕的事情,想要获得成功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尼克·史蒂文森正是靠着这条信念,在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找到合适的方法,最终收获了成功。

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能听到这样一些声音,“这次失败与我无关”“那是因为我没有尽力”“都是他们的错”等,这些声音就像空气般围绕在喜欢找借口的人身边。

因为他们身上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不懂得坚持,常常半途而废;只注重客观条件,当不利条件降临的时候,往往选择逃避和放弃;只会蛮干,不会找方法;喜欢推卸责任,没有担当……

借口是人生中一道重要的坎,只有迈过它,才会柳暗花明。

在职场中,没有哪个老板会喜欢一个找一大堆理由推卸责任的员工。他们眼里的优秀员工应该是这样的:敢于承担责任,就算失败也是先从自身找原因;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成功的方法等。

在生活中,同样没有哪个人愿意和经常找借口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因此,想要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把喜欢找借口的毛病改掉。否则,借口只会让你离朋友和成功越来越远。

拿破仑·希尔曾说:“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事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学习吧,可能是你的修养还不够的缘故。世界上有无数人,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他们对自己一生平庸的解释不外乎是‘运气不好’‘命运坎坷’‘好运未到’等。“然而他们只想得到别人的同情,没想过自己的奋斗。由于他们有这样幼稚的想法,所以才一直找不到使他们变得坚强、伟大的机会。”

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毕业班有个学生只有一门成绩不及格,但这足以影响他毕业后的各种计划。于是那个学生找到他,希望看在其他成绩都是中等偏上的情况,通融一下,把“不及格”改成“及格”。

拿破仑·希尔很明确地告知对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成绩绝不能弄虚作假,何况学校也禁止教授重新更改成绩单。

学生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觉得拿破仑·希尔不近人情,便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

拿破仑·希尔只能静静地听他发泄完心中的不满,回答他说:“我能不能给你一个建议呢?我知道你相当失望,我了解你的感受。但是请你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件事情吧!”“这一课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找其他事情作为你不想重修课程的借口,那以后你将做不成任何事情。所以请你记住这个教训,5年以后就会明白这个教训曾让你受益良多。”

几天过后,那个学生真的去重修,而且过了段日子还主动跟他道歉,告诉他这次不及格让他“受益无穷”。

也许一次的不及格不会影响你的人生,不过养成碰到事情就找借口的坏习惯,终将难成大器。

有两个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去大荣公司实习,他们同时被分到大型连锁店做销售员。

两人工作很努力,态度也谦和认真,都被公司看好。不过后来公司只录用了一个人。

原因很简单。一天,店里在核对账目的时候发现这次所交纳的营业税比平时多出许多。

经调查发现,是两个年轻人中的一个因为粗心大意在营业额上多加了一个零。于是公司主管把他们两个叫到办公室问话,希望他们能坦白这次失误。

面对确凿的证据,第一个大学生解释说:“我刚上岗,什么都不清楚,还有些紧张,不能怪我。”

接着,第二个大学生对主管说:“这的确是我们的过错,我愿意用两个月的工资来补偿,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两个大学生从办公室出来后,其中一个大学生对另一个说:“你也太蠢了吧,两个月工资就因为一句话全没了,那你工作还有什么意思?”另一个笑笑,并没有回答。

后来,公司录用了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大学生得知此事,很不服气,便去问主管。主管只好告诉他:“没有哪家公司愿意招找借口、喜欢推卸责任的人。”

一个卓越的员工,必然要有卓越的品质。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找到有担当、敢于承担责任的员工,找借口只会被公司无情地淘汰。

所以,要成为一个出色的人物,就不要再为失败找借口,而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挺拔粗壮的树木是从幼苗长成,直冲云霄的高楼是从第一层盖起。人生也是如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积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才能攀上“象牙之塔”。

在第63届金球奖提名名单中,红遍北美并在全球热播的《越狱》获得了剧情类电视剧最佳奖提名,而男演员温特沃斯·米勒也因出色的表演获得了最佳男主角提名。

在《越狱》中,他饰演男主角迈克,为拯救被诬陷而坐牢的哥哥,策划了一场峰回路转、惊心动魄的越狱故事。在该剧中,温特沃斯·米勒也将他的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观众无不被他身上那种冷静、睿智和义气所折服。当然,《越狱》的播出也让温特沃斯·米勒一夜成名。

不过任谁也想不到,这个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天才演员曾跑过10年的龙套。这件事情得从他小时说起。温特沃斯·米勒生在英国长在美国,由于父母是教师,从小家教就很严。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英国文学专业。

大学毕业后,温特沃斯·米勒违背父母的意愿,只身前往好莱坞发展,立志当一名伟大的演员。父母对此很生气,认为他堂堂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应该从事律师这种受人尊敬的职业。此外,他去好莱坞跑龙套的事情甚至受到了原来班同学的嘲笑,因为班上绝大多数同学从事着医生、律师、顾问等前途光明的职业。大家都觉得他完全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不过,温特沃斯·米勒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从纽约来到洛杉矶以后,便开始了漫长的跑龙套生涯。

在好莱坞的日子极其艰辛,除了整天忙于复印、整理材料、上街买菜的琐事之外,甚至还有老板要他帮知名演员遛狗。这对旁人来说,也许是一种莫大的轻蔑和侮辱。不过温特沃斯·米勒明白,这就像是彩虹出现前的暴风雨,必须忍受。只有这样,老板才会给他拍戏的机会。

就这样,他租了一个没有空调的房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对这样的日子感到厌烦不安,觉得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有一天,他鼓起勇气走进老板的办公室,大声对老板说:“我想做一个演员,你能安排我演戏吗?”

老板很惊讶地看着他,觉得温特沃斯·米勒不过是个无名小辈,像所有好高骛远的人一样,喜欢做白日梦,投资他没有丁点儿价值,因此没有搭理他。

温特沃斯·米勒对老板的态度失望透顶,于是愤然离去,开始了漫长的面试生涯。当时为了自己的梦想,早已穷困潦倒的温特沃斯·米勒不得不一边做义工,一边参加表演。

幸运的是,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吸血鬼猎人巴菲》《急诊室》等剧集中多个客串表演机会。2001年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一年,因为他得到了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角色。在这部剧中,他饰演一位内向、容易害羞的大男孩,同时也很喜欢运动和冒险。但这与他本身性格完全不符。

之后的两年,温特沃斯·米勒进入了演艺生涯的低谷,几乎没有剧组找他拍戏。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演艺生涯将就此结束,失望像涨潮般在内心冲击,让他心力交瘁。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一个剧组的邀请,让他前去试镜。而这次试镜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试镜那天,他的表演从容淡定,异常顺利,竟让在场30多名总监都对这个陌生的面孔感到惊讶和赞赏。

总监们的眼光果然不错,自从《越狱》播出以后,他便一夜成名:美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个神秘的新人,他还被《Insider》杂志命名为“银幕上最热的新面孔”。

谁都无法想象,从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本应该安心找份好的工作,以后必定会有美好的前程,却因追求演员梦抛弃了原本闪亮的人生,甚至在好莱坞十年未果后还在坚持。

后来有记者问他:“是什么让你一直在坚持?”

当时他是这样回答的:“父亲小时候就经常跟我说一个词——积累。每一次面试、每一次失败,这些都会对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你能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当所有的事情积累在一起就会产生收获,这就是人生。”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战争年代,父亲早逝,母亲以洗衣为生,还有个在铁路工作的哥哥。也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保尔·柯察金养成了坚强、勇敢的个性。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他先后当过骑兵、侦察员、工人,做出了许多贡献。

战争的残酷并不能摧毁他坚定不移的斗志。一次,炸弹的碎片击中了他的头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进行手术。然而当时麻醉剂紧缺,保尔·柯察金只能靠咬牙忍耐疼痛——不管手术刀怎么割、怎么剐,甚至疼得没有知觉,他都没喊一声。现场许多人都被他顽强的意志力感动了,有的人甚至流下了眼泪。

保尔·柯察金最终活了下来,用世人赞叹的生命力逃离了死神的魔爪。不过他是不幸的,后来左眼和右眼相继失明,这对于革命战士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毅然拿起笔,开始写作,通过文字鼓舞人们一起为了未来而奋斗。

就这样,他忍着疼痛,开始了漫长的文学创作之路。后来手握不住笔了,就口述,让亲友代写。历经无数曲折后,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终于成功问世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保尔·柯察金身上那种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小事情,逐步积累。把身上的惰性和好高骛远的想法去除,脚踏实地地开始努力,你也可以成为天空中翱翔的雄鹰。

“高富帅”与“矮穷矬”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人生,“矮穷矬”又如何?只要你肯下定决心,拼搏一番,也能成为众人艳羡的“高富帅”。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人们更愿意亲切地称呼他为“C罗”。这位世界著名的足球明星,由于身高八尺有余,相貌帅气,财富自不用说,因此,被众人评为是“高富帅”的典范。

不过,光鲜人物的背后总会有许多辛酸的过往,C罗也不例外。小时候的C罗,长得不高不帅,头发又粗又脏,是个丑孩子。父亲是一个花匠,所赚的钱勉强能维持家里生计。因此,小时候的C罗,算是标准的“矮穷矬”。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平凡的“矮穷矬”变成“高富帅”了呢?

有趣的故事总是能让我们在欢笑的同时明白许多道理。

少年时期的C罗在足球上的天赋便可见一斑。进入曼联队后,总是能看到他在赛场上做出许多花哨好看的动作。

大家觉得他很厉害,经常围观,看他一个人表演,也毫不吝啬掌声。

一天,C罗兴致勃勃地在球场上表演倒钩。许多人看得目瞪口呆,觉得C罗的动作不仅娴熟好看,而且很实用。这个时候,斯科尔斯突然走进人群,冲他喊道:“小子,你过来。”

C罗跑过去后,斯科尔斯首先简单地赞美了C罗刚才的表演,然后指着60米开外的一棵大树说:“你觉得我能一次就踢中那棵大树吗?”

C罗望过去,觉得距离太远,不可能一次踢中。便说:“不可能,除非是碰运气。”“那你可以吗?”斯科尔斯笑笑。“应该没有人可以吧!”C罗回答。

斯科尔斯立即对着那棵树连踢了三球,居然全部踢中,无一失误,这让C罗目瞪口呆。

斯科尔斯走后,C罗开始尝试,不过他踢了10个球,才踢中一次,而且自己都觉得是碰运气才踢中的。

从此以后,C罗开始变得低调,从不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球技,而是勤于练球。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低温冰冷的冬天,都能看到他在球场上不停练习的身影。

就这样日复一日,时间像流水般逝去。

有一天,他偷偷地把斯科尔斯叫出来,在球场上摆了10个球,说:“你猜,我能踢中几个?”“9个吧!”斯科尔斯摸了摸鼻梁,知道他想证明什么。

结果,C罗踢了9次,都踢中了60米外的那棵树,然后抱起最后一个球说:“这个球是你的,谢谢。”

至今,我们都能听到关于斯科尔斯家里有一颗“永远不会踢的足球”的传闻。

C罗说过的一些话也能让我们有所触动。他说:“在那些日子,虽然我们家没有钱,但如果能得到一个球,我就很高兴。我想得到手工缝制的足球,因为它们能踢很久。我有自己的球场,那就是大街。我总是在踢球,有时候还逃学去踢球。”

小时候他在街道踢球,总会被调皮的大孩子推倒在地。这时他总是迅速地爬起来,继续抢球,抢到球后带球过人。他说:“我只有晃过他们才能继续前进,当然他们经常把我推倒或是绊翻。这是一种精神的挑衅,你不能服软,必须站起来,然后用足球击败他们。”

时至今日,C罗仍旧如此,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突破对手并战胜自我。

2008年对C罗来说,是丰收的一年。他带领曼联队获得了欧洲杯和英超联赛冠军,个人荣获英超首位“世界足球先生”殊荣,还拿到了包括“金球奖”“最佳球员”“金靴奖”等多项国内外奖项。这一年,C罗俨然是蜕变后的蛹虫,变成了“高富帅”。

从“矮穷矬”到“高富帅”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诀窍,C罗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把喜欢的事情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不断地努力,就能成功。

有这样一则关于好莱坞影星的真实故事。他出生于美国的一个贫民窟,家里的情况也很糟:父亲是个酒鬼,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还对年幼的他拳脚相加;母亲爱好赌博,把家里仅有的一些钱财都败光了。也许是从小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高中还未读完,他便辍学在家,成天跟着街上那些无业年轻人瞎混。他讨厌待在家里,家里压抑的氛围让他感到窒息;他喜欢往外面跑,哪怕是和那群人出去站在大街上冲着美女吹口哨。

20岁生日过后,他突然觉得需要做点什么,改变目前的状况。他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如果自己就这么一直玩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变成现在的父母,行尸走肉般,没有活力。

他从小听说过许多人,尽管他们身体残疾,仍然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受众人敬仰。他想自己四肢健全,比他们还有优势,只要现在开始制定一个目标,并不断地努力,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个时候他开始分析自己:首先自己没有学历,肯定找不到好工作;这么多年没有学到一技之长,所以也没有能力。于是,他决定发展自己感兴趣的演艺事业。

不过,事情并没有按他想象的发展,所有的导演都告诉他:“你长得那么丑,嘴巴还歪一边,根本不能做演员。”被拒绝多次后,他陷入了茫然。

一天,他有了一个想法,既然暂时做不了演员,就去好莱坞应征扫厕所好了。这样一来,就能在厕所里碰到导演,建立一个关系网……因此,他去了好莱坞扫厕所,一做就是3年。

在这3年中,他从未停止过努力,每天点一个小灯泡研究剧本,也试着自己写剧本。写好一个剧本后,他便拿给前来上厕所的电影公司人员看。很多人都说不错,可以卖给公司。不过当他提出必须由他出演男一号的时候,公司都婉言谢绝了他的要求。

尽管陆续被拒绝了很多次,他还是没有放弃,因为他坚信,如果自己就此放弃,以后肯定要变成父母的样子,这不是他想要的未来。他再次下定决心:要么达成目标,要么自杀。他偏激的态度并不值得我们学习,不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于达到目标的坚持,是所有人的榜样。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后来一个导演用3万多买下了他的第一本剧本,并让他出演了剧中的男主角。也正是这随意一拍,便创造了美国票房的奇迹。他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演员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他在作品中的表现,让所有观众都耳目一新。而这个曾经又丑又穷的小孩,后面的演艺事业越来越顺,也因此进入了“高富帅”的队伍中。

可见,没有永远的“矮穷矬”。确定恰当的目标,并努力奋斗,终有一天,你会成为“高富帅”。

自信,你懂的

自信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力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强大的信心支持。相反,如果失去信心,再容易的事情也很难完成。

路易斯·戈登·皮尤是一个环境保护者,也是世界顶尖的极限游泳健将,曾多次在北极海域游泳,并创下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海水中游泳1000米仅用时20分钟的世界纪录。

路易斯小的时候,父亲就给他讲述有关冒险的故事。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去北极探险是他最大的梦想。终于有一天,路易斯来到了北极——北极的美丽冰川深深吸引了他。但路易斯随后发现,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使得极地的冰川在迅速融化,如果人们对此不加以重视,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路易斯冒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他要在北极游泳,以此来唤起世人对全球气候问题的重视。这个想法太疯狂了,在极地这种恶劣的天气下,别说游泳了,赤身站一会儿都能冻僵。

路易斯以前是一个游泳健将,但那些游泳的强度和这一次无法相提并论。朋友们纷纷提醒他:“路易斯,你要慎重,在北极游泳,弄不好会保不住命的。”可路易斯坚信自己有这个能力。随后,他找来训练师,在家里开始了训练。

路易斯每天都在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艰苦的训练。因为没有相似的环境可以利用,路易斯只能在脑子里想象自己是在北极游泳,正在和严寒做斗争,并在训练师的鼓励下坚持不懈地游到终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