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09:15:43

点击下载

作者:老子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德经(第一卷)

道德经(第一卷)试读:

前言

据传说,那是在公元前571年的楚国曲仁里,有位孕妇正坐在李树下歇息,忽听得天上仙乐奏鸣,四周香风缥缈,接着这位孕妇便觉左腋一阵剧痛,随之从腋下生出一个鹤发龙颜、美眉广颊的小孩。

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面前的李树说:“这就是我的姓。”于是,这位母亲便为他取名为李耳,字聃。因李耳生下来就鹤发龙颜,像位老者,人们便称他为“老聃”。

老聃从小就是一个勤于用脑的孩子。他喜欢与小朋友在家乡的河滩、林间玩耍。当老聃独自一人时,便常常面对天穹和河中的流水久久无语,似乎在揣摩着大自然的奥秘。

有一次,老聃与小朋友在一棵大树下玩耍。老聃看到大树上写着一个“楝”字,就对小朋友说,这是一棵楝树。而在大树另一侧的小朋友则说,不对,这是槐树。两人为此发生了争执。

后来,两个人围着大树转了一圈,才发现树的一侧虽然写着楝字,但另一侧写的却是槐字,原来这是一棵楝槐连理树。通过这件事,老聃懂得了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

老聃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小河。它终年默默流淌,日夜不息,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而且能够包容忍让,碰有东西阻挡时,便悄然绕道离去。虽然有时候它是涓涓细流,看似柔弱;可一旦到了洪水季节,它又像脱缰野马,浩浩荡荡,无坚不摧。

母亲见老聃静思好学,便请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为师,教授老聃。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次,商容得了重病,少年老聃前去探望。商容问了老聃三个问题。

商容问:“不论什么人,经过故乡时都要下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聃答:“这是表示人不论如何腾达,都不应忘记家乡、忘记根本。”

商容点了点头,表示赞许,又问:“人从高大的树木旁边经过时,要弯腰鞠躬,这又是为什么呢?”

老聃回答说:“在高大的树下弯腰,是表示敬老的意思。”商容见老聃聪明过人,十分满意。

接着,商容张大嘴巴让老聃看,然后问道:“我的舌头在吗?”

老聃回答说:“在。”

商容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聃摇了摇头:“不在了。”

商容问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聃想了想回答说:“舌头还存在,是因为它柔弱;牙齿掉光了,那是因为它太刚强了。”

商容没有想到老聃小小的年纪竟能对这些深奥问题有如此深刻理解,他心里非常高兴。

随着老聃人品和学识的不断长进,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被周王任命为守藏室史。在当时,人们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老子任周守藏室史,转眼间已过30余年。一日,老子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老子回到家时,母亲已辞世。

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老子悲痛欲绝。片刻,老子又如释重负,饱餐一顿后倒头大睡。家将、侍女都对老子的这番表现感到不解,等老子醒来后,便问他缘故。

老子回答道:“人之生,都是从无到有,又由有返回到无。这是自然之理。违背自然之理就是愚蠢!我想到这个,便当吃就吃,当睡就睡。”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后来,当老子来到函谷关的时候,函谷关令尹喜见老子出现时有紫气东来的瑞祥,觉得老子是一位高人,便非常热情地招待老子。后来,尹喜一再拜求老子教他学问,老子就写下了5000多字的文章。这五千言的文章便是《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总共为81章。《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为先秦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一书在东汉后被奉为道教经典,称为《道德真经》,老子也因此而被奉为道教教主。在魏晋时期,被称为“三玄”之一。“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部著作。

据说老子写完这部书后,骑着青牛飘然离去,在游走中传道去了。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创立了堪称我国思想史上最早的“道”的理论。老子把“道”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认为“道”这个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是宇宙的母亲。

老子认为,“道”是早在天地未辟之先就存在着的一种浑然一体的物质实体,它虽然是目不见、耳不闻,无声无形的,但却是不靠外力由自身而永远存在着,无所不至地永远运行着,成为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这个东西原先没有名字,就起名为“道”,因为它无所不包,弥漫一切,又可以勉强把他叫做“大”。“道”作为万物之母,是如何产生天地万物的呢?老子说,“道”最初产生出元气,因为元气是浑然一体的存在,所以叫做“一”。再由元气分化为两种互相敌对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对立而又统一产生出第三者冲气,冲气最后又产生出芸芸万物。

老子的“道”论,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老子否定了天帝的存在。自上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宇宙间有一个最高的主宰,就是上帝,又叫天帝。对这种观念,老子用“道”来进行破除。

天没有意志,没有赏善罚恶、支配人类的能力。天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物,是一种自然状态。如果说有天帝的存在,那在天帝之先就已有了一种更为根本的存在,它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原始材料,老子把他叫做“道”。

另一方面,老子突破了用具体实物来说明世界总根源的局限。在老子以前,也有些思想家从自然界中选取某些具体的实物来说明世界的构成。

如水、火、木、金、土,以及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而老子从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找出了“道”这个总根源,既说明了世界的多样性,即“道”生万物,又说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即万物最终复归于“道”。

这是老子高出于前人的地方。当然,老子为了突出“道”作为天地万物总根源的特殊作用,又在第十四章把它描绘成“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玄远幽微,深不可测,有时干脆就把它叫做“无”。

这个“无”虽是无形、无象、无限、无名,而不是虚无,但容易给人造成“无”中生有,“有”又生出天下万物的错觉。这种理论上的疏忽,恐怕也是老子所始料不及的。

老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在辩证法思想方面。他系统地观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发现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

在自然界,大与小、多与少、上与下、远与近、轻与重、白与黑、寒与热、生与死、静与躁;在人类社会,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祸与福、荣与辱、吉与凶、是与非、贵与贱、贫与富、治与乱、巧与拙、真与伪、公与私。

这些都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与此同时,老子认为事物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共处在一个对立的统一体中。比如把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音与声、前与后看做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

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一方是不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存在的。老子把这叫做“恒”,即是永恒的道理。事物正是在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事物的矛盾又都是相反相成的,是以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是有统一性的。

老子还深刻地论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事物矛盾的双方无不向它的相反的方面转化,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而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是道的运动。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针对事物“物极必反”的规律,老子强调,为了防止事物的这种急剧转化,就必须去掉那些过分的、极端的措施。只有这样,才不致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此,老子提倡“不争”,要用柔弱来胜刚强。

老子还强调要达到某种积极的结果,先要从它的对立方面去做起。比如,要做一件困难的事情,就要先从容易的做起;要做一件大事,就要先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因此,始终不贪图做大事,所以才能完成大事。

老子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比如军事上的“欲擒故纵”,治理国家上的“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煮小鲜”,一个人认识事物上的“为学日益”等。

老子以“智者”的姿态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达到了很高的理论思维水准。事实上,道家的哲学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绕开的,直至今天,道家的哲学仍然是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哲学。

如果我们吸收了道家哲学深刻内涵,无疑会从领悟中得到自由,为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为此,我们特别编撰了这套《道德经》读本,主要是根据广大读者学习吸收的特点,在忠实原著基础上,除了配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新解,同时还配有相应启迪故事和精美图片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读者学习《道德经》的最佳读物,相信大家从中会获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蕴。

道学导论

【原文】①②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④⑤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⑥⑦⑧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

①道可道:“道”学(哲学)可以弄懂、弄通。前一个“道”字为专有名词,是老子关于世界观的道家学说(哲学)的总称,有时也表示哲学所研究的对象,特指如下几个概念:地球——研究对象的本体,世界——研究对象的总和,自然界——研究对象的性态。后一个“道”字为动词,表示通往、通达之意。

②非常道:不是一个固定的程式。常,同“恒”,表示事物具有一定性,其意义与数学上的“常数”、“常量”中的“常”是相同的。道,在这里指某种程式。

③名可名:(哲学的)观念形态可以建立、形成。前一个“名”为名词,指事物的形态。后一个“名”为动词,表示建立、形成之意。

④无名:无形的世界,即无定形不具象的事物总和。无,为专有名词,除指世界上无形的事物总和之外,有时也特指如下一些概念:时间、空间、环境、内在的规律、外界的影响,以及灵魂、心怀、思想等属于人类精神的东西,其意义相当于数学上的变量X、Y等;若要给它们定形或定量则需要设定一定的条件。

⑤有名:有形的世界,既有定形又具象的事物总和。有,为专有名词,除指世界上有形的事物总和之外,有时也特指如下一些概念:人、物、事情,以及人的言行、功名、利益等一切形式化、物化,或具体化了的东西,其意义相当于数学上的常数、常量、方程式及其解等,指一般情况下可以确定或已确定的东西。

⑥常无:一定的外界因素影响和作用。

⑦常有:事物有着自身的个性要求和成长特点。

⑧徼(jiào):事物的边或其程度。当其程度为连续性时便叫做过程。

⑨玄:隐性。在哲学上表示事物内在的、联系性的东西。【译文】

我们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道”;同理,可以用言词说出来的“名”,它就不是哲学意义上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始基,“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经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极其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解读】“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故事】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老子刚一出生,他的相貌就与常人不同,前额宽阔,耳垂丰厚。人们都认为耳垂大的人有福能长寿,他的父亲就干脆给他起名叫李耳。

少年时代的老子,勤奋好学,阅读了各种古典书籍,懂得了很多道理。而且遇事好动脑筋,好提出疑问,肯往深处想,所以他很快便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

老子20岁以后,就到京城管理图书文献。在这里老子有了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可以博览群书,他如饥似渴地拼命阅读,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逐渐成为京城乃至各诸侯国都知名的大学问家,很多人都来请教他。

一天,孔子不辞辛苦地来拜访他,说要向他学习礼节。

老子告诉孔子不要刻意去模仿古人,约束自己的言行,更不要夸夸其谈,喜形于色,胸怀大志才能做大事。

孔子对老子的话十分推崇,也更加敬重老子了。此后,孔子不止一次地到老子这里登门求教。

老子的名气非常大,很多国君都想请老子做官,但老子不为所动,仍然过着清苦无为的日子。在一次内乱战争中,图书文献被洗劫一空,老子看着抢空的库房,心里十分难过,决定离开此地。

这一天,老子骑着青牛来到了函谷关,拜访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

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尹喜盛情款待老子,并请老子留下来,专心写书。老子被尹喜的真情感动了,就留下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构思、推敲,老子写出了5000言的哲学论著,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老子》,也称《道德经》。不过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并非老子亲手所写,而是老子之后的学人编定于战国中期,但书中的思想基本上是属于老子的。《老子》一书在东汉后被奉为道教经典,称为《道德真经》,老子也因此而被奉为道教教主。在魏晋时期,被称为“三玄”之一。“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部著作。据说老子写完这部书后,骑着青牛飘然离去,在游走中传道去了。

在《道德经》一书中,老子创立了堪称我国思想史上最早的“道”的理论。老子把“道”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认为“道”这个物质实体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总根源,是宇宙的母亲。

老子认为,“道”是早在天地未辟之先就存在着的一种浑然一体的物质实体,它虽然是目不见、耳不闻,无声无形的,但却是不能靠外力由自身而永远存在着,无所不至地永远运行着,成为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

它原先没有什么名字,就起名为“道”,因为它无所不包,弥漫一切,又可以勉强把它叫作“大”。“道”作为万物之母,是如何产生天地万物的呢?老子说,“道”最初产生出元气,因为元气是浑然一体的存在,所以叫作“一”。再由元气分化为两种互相敌对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对立而又统一产生出第三者冲气,冲气最后又产生出芸芸万物。

老子的“道”论,其积极意义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老子否定了天帝的存在。自上古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宇宙间有一个最高的主宰,就是上帝,又叫天帝。对这种观念,老子用“道”来进行破除。

天没有意志,也没有赏善罚恶和支配人类的能力。天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物,是一种自然状态。如果说有天帝的存在,那在天帝之先就已有了一种更为根本的存在,它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最初的原始材料,老子就把他叫作“道”。

另一方面,老子突破了用具体实物来说明世界总根源的局限。在老子以前,也有些思想家从自然界中选取某些具体的实物来说明世界的构成。

如水、火、木、金、土,以及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等。而老子从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找出了“道”这个总根源,既说明了世界的多样性,即“道”生万物;又说明了世界的统一性,即万物最终复归于“道”。

这是老子高出于前人的地方。

当然,老子为了突出“道”作为天地万物总根源的特殊作用,又在第十四章把它描绘成“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玄远幽微,深不可测,有时干脆就把它叫作“无”。

这个“无”虽是无形、无象、无限、无名,而不是虚无,但容易给人造成“无”中生有,“有”又生出天下万物的错觉。这种理论上的疏忽,恐怕也是老子所始料不及的。

老子最突出的贡献是在辩证法思想方面。老子系统地观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从中发现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

在自然界,大与小、多与少、上与下、远与近、轻与重、白与黑、寒与热、生与死、静与躁;

在人类社会中,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祸与福、荣与辱、吉与凶、是与非、贵与贱、贫与富、治与乱、巧与拙、真与伪、公与私。这些都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与此同时,老子认为事物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共处在一个对立的统一体中。比如把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音与声、前与后看作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

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中,一方是不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存在的。老子把这理论叫作“恒”,即是永恒的道理。事物正是在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而事物的矛盾又都是相反相成的,是以对立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是有统一性的。

老子还深刻地论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事物矛盾的双方无不向它的相反的方面转化,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相反的东西。而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是道的运动。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针对事物“物极必反”的规律,老子强调,为了防止事物的这种急剧的转化,就必须去掉那些过分的、极端的措施。只有这样,才不致使事物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此,老子提倡“不争”,要用柔弱来胜刚强。老子还强调要达到某种积极的结果,先要从它的对立方面去做起。比如,要做一件困难的事情,就要先从容易的做起;要做一件大事,就要先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因此,始终不贪图做大事,所以才能完成大事。

老子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比如军事上的“欲擒故纵”,治理国家上的“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人认识事物上的“为学日益”等。

老子以“智者”的姿态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达到了很高的理论思维水准。事实上,道家的哲学是我们永远也无法绕开的,直至今天,道家的哲学仍然是有吸引力、有生命力的哲学。

如果啜饮了道家哲学这支“生花妙笔清凉剂”,无疑会从领悟中得到自由,为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从小地位贫贱、所以干过很多杂活。他生在文化空气浓厚、历史悠久的鲁国,由于鲁国曾是周公封地,保留着周朝的文化传统,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孔子聪敏好学,幼年就把小碗小盘之类作为祭器,做练习礼节的游戏,稍大后,对于周礼、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这“六艺”也都无所不学。通过勤奋学习,孔子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培养了自己的积极进取精神。

孔子由于后来在政治上的愿望无法实现,就通过授徒讲学来培养人才,来实现政治理想,结果却开辟出了一条私人讲学的道路。在20多岁时,孔子招收鲁国人曾点、颜无由、秦商、冉耕等弟子授业讲学,从此便开始了办私学的教书生涯。

孔子51岁时有机会从政,先后担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后来升任司寇。55岁时,国君让他代理宰相。孔子听到这个喜讯后非常高兴。

上任以后,孔子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行礼制教化,他把扰乱国家统治秩序的贵族给处决了,在百姓之中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为了加强王权,他开始削弱三桓的势力,使鲁国渐渐地强盛起来。

孔子在鲁国卓有成效的改革,使鲁国强盛起来。相邻的齐国君臣看到这种形势,担心会威胁齐国的安全。于是,他们决定从国内挑选美女和骏马送给鲁国国君,目的是使他们迷恋声色,怠于政事,进而疏远孔子。

鲁定公和贵族大臣果然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这些礼物,天天歌舞升平,吃喝玩乐,国事朝政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孔子想劝谏国君,但国君躲在宫里不肯见他。他心知振兴鲁国是没什么希望了,便带着弟子失望地离开了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征途。

孔子先后到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等诸侯国,希望得到国君的任用,以便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可惜这些国君没有认识到孔子的价值。尽管道路坎坷,吃尽了苦头,但他仍然现出为实现理想而忘我的奋斗精神。

孔子经过了14年颠沛流离的周游列国的生活,深知自己在政治上已经很难有所作为了,于公元前484年68岁的时候,回到了久别的祖国鲁国。此后,他致力于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

纵观孔子一生,孔子先是对于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他把传统的“六艺”教育转化为“六经”教育,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的首要位置,德智一体而德为主导。

他以“学而优则仕”为教育目的,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有治国才干的贤人君;他对学生一视同仁,倡言“有教无类”,以人性的平等为教育的平等奠下了哲学的基础。

他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论,以及关于教师的理论等。

他所做的这一切,最后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深刻影响并规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路向。即使是现代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仍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还总结以前从政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他的政治社会观,这就是“仁学”思想。“仁学”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把“仁”这一概念上升到哲学范畴。孔子的“仁”既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标准,又是决定社会生活的普遍原则。“爱人”包括的面相当广泛。它要求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尊重,要贯彻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忠”要求的是积极为人,“恕”要求的是推己及人。在统治阶级内部,人人都贯彻了“忠恕之道”,就能做到君主以礼来使用臣子,臣子用忠心来服侍君主,这样就可以消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仁者“爱人”还要求统治阶级能做到“举贤才”。孔子主张要不计较小错误,把优秀人才提拔起来,让优秀人才在邪恶人之上,这样就能使邪恶的人变得正直。孔子强调统治阶级只要选贤于众,就能使“不仁”的人难以立足,就可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仁者“爱人”的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孔子肯定普通百姓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所以应该重视一般人民。由此,孔子更进一步提出,要想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必须给人民一些实际好处,不能光把老百姓当作役使的物件,而是要爱护人力,合理地使用劳动力。

孔子的仁者“爱人”既有对统治阶级的要求,也有对劳动人民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很高的。

孔子认为,要做到“爱人”是不容易的,必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内心自觉才能办到,所以他强调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但每个人并不一定都能自觉地认识到这一点,有的人甚至还会受到私心、无限制膨胀的欲望的干扰,从而不能实现“仁”。

为此,孔子又提出一套实现“仁”的方法,主要的就是“克己复礼”,即要用道德规范来从内心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道德规范是外在的,所以要实现“仁”,主要还是靠内心自觉。这种思想虽有阶级性,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却起了积极作用。

严格说来,孔子不是一位哲学家,但他作为思想家,也有自己的方法论,这就是“中庸之道”。孔子承认,事物的变化转移是由于矛盾的存在,他看到事物都有“两端”。要处理好“两端”,孔子提出他的中庸思想。

所谓“中庸”,就是办事情要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叫做中;这个标准是经常性的,这叫作庸,庸就是常。超过这个标准,就是“过”;没达到这个标准,就是“不及”。处理许多事情,都要合乎这个标准。

孔子的晚年,主要精力是放在教育和整理文化典籍方面。他一方面把《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作为传授弟子的教本;另一方面又用不少时间对这些典籍加以整理。他整理编排《诗》、《书》,编订《礼》、《乐》,解释《周易》,对历史文化的整理作出了贡献。

孔子在71岁这一年,根据鲁国的历史,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编写了一部《春秋》,提纲挈领地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00多年的天下大事。

在编写过程中,孔子把自己的主张渗透到字里行间,形成了一种写作风格,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春秋》,被称为“六经”。它不仅是我国儒家最基本的经典作品,而且也是世界上富有学术价值的古代文化瑰宝,它的整理和保存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思想、政治、社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正是由于孔子在文化上为中华民族立下如此不朽的丰功伟绩,就使他的名字和中华民族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孔子的贡献,中华民族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墨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居民家里,他小时候,住在山里面,上学很不方便,只好跟随父亲学认字。除认字以外,他还学纺织制造的手艺。他天性聪明,不管什么手艺,学两次就会了。

墨子在编织之余,打听到附近有一个传授武艺的高手,于是就去拜他为师,学习武艺。他年近20岁时,已经练得一身好武艺。此时,他已经是一个文武全才的勇士了。

墨子曾经学习过儒术,但因不满其烦琐的“礼”而另立新说。他在墨石山上开学馆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慕名来投奔墨子学艺的人很多。

墨子学馆设有文武学馆:文馆是讲授他的墨家学说。他讲学以口传授,注重亲自动手实践。他在上面讲,弟子在下面专心做记录。武馆是墨翟传授防身武艺和手工工艺的地方。

所以,他的弟子很多,经常有两三千人跟他学习,而且这些人最后都能成为文武兼备或有一技之长的人。

墨子一直致力于传播他的“非攻”思想。公输盘为楚国制造成了云梯这种器械后,将要用它来攻打宋国。

墨子听说此事,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拜见公输盘。

公输盘问他有什么见教,墨子说:“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您杀了他。”

公输盘听后不高兴。

墨子说:“允许我奉送给您10金。”

公输盘说:“我讲道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来身来,又向公输盘拜了一拜,说:“请允许我解释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公输盘折服了。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对楚王说了这件事。”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行。”

墨子拜见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自己的华丽的车子,却想偷邻居的车子;舍弃自己的有花纹的丝绸衣服,却想偷邻居粗布短衣;舍弃自己的美食佳肴,却想偷邻居的糟糠等粗劣食物。这是怎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的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像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

楚王说:“虽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制造了云梯,我一定攻下宋国。”于是,楚王召来了公输盘。

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墙,用木片作为防守的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都抵挡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防守抵挡的器械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折服了,但嘴上却说:“我知道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们不说的原因。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想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能防守,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300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抵挡的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

最后,楚王决定不攻打宋国了。

墨子的著作《墨子》思想非常丰富,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尤其是它的逻辑思想,是先秦逻辑思想史的奠基作。《墨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尚贤》、《尚同》、《非攻》、《节用》、《节葬》、《非乐》诸篇中。

墨子主张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反对任人唯亲。他认为,做官的不能永远都是高贵的,老百姓也不能永远都是下贱的。他主张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选择天下的贤人来充当。墨家反对统治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声援被侵略的国家,并为此而奔走呼号,勇敢地主持正义。

墨子对统治者过的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极为反感,主张对统治者要进行限制。对死人的葬礼,墨子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这些客观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墨子》的伦理思想,主要反映在《兼爱》、《亲士》、《修身》等篇中。

墨子主张人们不分贵贱,都要互爱互利,这样社会上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贵欺贱、以智诈愚的现象。国君要爱护有功的贤臣,慈父要爱护孝顺的儿子。人们处在贫困的时候不要怨恨,处在富有的时候要讲究仁义。对活着的人要仁爱,对死去的人要哀痛,这样社会就会走向大同。

墨子的伦理思想虽然抹杀了阶级性,带有空想的色彩,但它却是广大劳动人民要求平等、反抗压迫、呼唤自由的心声。《墨子》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非命》、《贵义》、《尚同》、《天志》、《明鬼》、《墨经》诸篇中。墨家哲学思想的最大贡献是认识论。墨子主张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亲知”三类,“闻知”是传授的知识,“说知”是推理的知识,“亲知”是实践经验的知识。这就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墨子还反对儒家鼓吹的“天命论”,他不相信“天命”的存在,他提倡“尚力”。在“名”、“实”关系上,墨家认为“名”必须服从“实”,没有“实”作为基础,“名”就是虚假的。这些思想都具有唯物主义的性质。

但是,墨子又相信天有意志,天能赏善罚恶,爱人憎人。他还论证了鬼神的客观存在,这就不免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这说明墨家的唯物论思想还有缺陷,还不彻底。《墨子》的逻辑思想,主要反映在《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等篇中,这主要是后期墨家的思想。后期墨家提出了“辩”、“类”、“故”等一套完备的逻辑概念。

在《小取》篇中,墨子论述了辩论的作用,即辩论是要分析是非的区别,审查治乱的规律,弄清同异的所在,考察名实的道理,判别利害,解决疑似。他还阐述了辩论的几种方式,对推理的研究也甚为精细。

墨学在后期建立了相当严谨完整的逻辑理论,在我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起了开创作用,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直至今天,它仍是人们学习我国逻辑思想史的重要材料,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墨子》的军事思想,主要反映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等篇中。

由于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所以它的军事理论主要是积极的防御战术。这虽然不及兵家的军事思想全面深刻,但它却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理愿望。《墨子》一书所蕴含的思想极其丰富,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墨子》思想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墨子也是历代墨家巨子的榜样。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的祖先是鲁国大夫孟孙氏,后来因为家道衰微没落,就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的父亲孟激,在孟子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仉氏便担起了养家糊口和教育儿子的重任。

孟子少年时性格好动,放荡不羁。孟母仉氏是个很懂家教的人,为了给孟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数次搬迁,再加上她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使孟子幼小的心灵深深地被母爱感动了,不但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还发奋苦读。

孟子曾就学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并很快就精通了《诗》、《书》、《春秋》等经典。后经过青年时期的饱学和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在20多岁就开业授徒讲学了。他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便是对天下的英才都实行教育。孟子几乎一生从事教育,一直为教育事业奋斗不已,他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家。

在具体教育方法上,孟子提出了很多有益的主张,这些主张在今天仍是值得肯定的。

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同时,他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反对急于求成和半途而废。

孟子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告诉学生,要想得到高深的造诣,必须自求自得,发挥主观的作用,才能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才能积蓄很深,才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孟子在齐国时,把参加政治活动当作第一要务,在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政事,为齐国的政治出谋划策。他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以为自己的才能会被统治阶级看中,从而可以从齐国统治者那里获取一些馈赠的兼金。

这样,一则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二则可以赖以糊口。这就是当时士阶层的依附性。如果没有这种依附性,齐国统治者也不会采取优待士的政策了。

此外,孟子还积极参加辩论,从事学术活动。据说,他曾在齐国传播了公羊春秋学,对繁荣齐国的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年纪大了,又退而与万章等人作《孟子》,为战国时期和以后的学术研究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料。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道”的学说。

孟子看到战国中期各国都在竞相用武力来攻伐,试图“以力服人”,用“霸道”来统一天下的事实,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认为只有这样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才能“得民心”,从而才能得天下。

所谓“王道”,就是先王之道,就是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孟子提倡“王道”,是要求统治者都能效法尧舜先王,反对为争私利而采取恶劣的手段,尤其是反对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反对用暴力的“霸道”。

怎样才能实现“王道”呢?孟子设计了一套“仁政”方案。他认为,要实行“仁政”,必须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要实行“井田制”。这种“井田制”规定,1平方里为1井,每1井共有900亩土地,当中100亩是公田,周围的800亩分给8户人家作为私田。要求这8户人家先共同耕种公田,然后再去料理私田。

孟子对“井田制”社会充满理想。他认为,实行了这种制度,再让每家分上5亩地的宅院,屋前房后种上桑树,那么50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绵袄了。如果鸡和猪狗又能得到很好饲养,那70岁的老人就都可以有肉吃了。

每家有这100亩耕地,不违农时地去进行生产,几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再好好地办些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去训导他们,这样就能使天下归服。

孟子特别反对非正义战争,他强烈地谴责春秋以来的连年征战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指出“春秋无义战”,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更是残杀人民,掠夺土地,造成的结果是为争夺土地而战,杀死的人布满田野;为争夺城池而战,杀死的人布满城池。这就是为了争夺土地而吃人肉。因此,孟子建议让好战的人受最严重的刑罚。

孟子并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而只是反对不义的战争。对于那些能够解民于倒悬的王者之师来说,孟子则加以赞扬,认为他们是为民而战的。

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暴君可诛的主张。孟子在齐国时,齐宣王曾经向他请教过君臣关系的问题。

齐宣王问孟子说:“历史上真有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王的事吗?”

孟子回答说:“古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做臣子的杀掉他的君王,这难道是可以的吗?”

孟子说:“破坏仁爱的人叫作‘贼’,破坏道义的人叫‘残’。这号人,我们把他叫作独夫。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了独夫殷纣,没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

面对尊严的齐宣王,敢于这样仗义执言,愤怒谴责不行仁政的暴君,认为暴君该杀,这是十分大胆的行为,也是孟子的伟大之处。

孟子还指责了暴政之下严重的阶级对立:一边是君王厨房里摆着皮薄膘肥的肉,马圈里拴着健壮高大的骏马;另一边则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横卧着饿死的尸体。这简直等于在上位的君王率领着兽类来吃人,所以,行暴政的人根本不配做父母官。

孟子的王道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提出要把安排好人民的生活、解除人民的疾苦放在执政者的首位,并把争取民心看作是政治得失的关键,这些思想都有合理的民主因素。

孟子提倡“性善”,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的性情就都是善的,每个人都有天生的“良知”和“良能”,“良知”、“良能”表现为仁、义、礼、智4种善端,即:同情心是仁的萌芽,羞耻心是义的萌芽,推让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因为是萌芽,所以叫善端——善的开始。

孟子认为,人具有这4种道德的萌芽,就如同人生而有四肢一样。事实上,孟子的性善论为王道仁政说提供了哲学根据。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善的道德观念是人生来的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这是一种不学而能的“良能”,不虑而知的“良知”。但由于人类不能都保存住这种先天就有的“良知”和“良能”,有的人会把这种天赋的本性丢掉。

所以,教育和认识的目的和作用,就是把丢失了的“良知”、“良能”找回来,使这些人恢复本来善良的本质。

孟子看来,求知识没有别的途径,只不过把散失掉的“善良”之心找回罢了。认识用不着向外界事物探求,而只要不断地向内心世界追求、探索就行了。

这样,孟子就提出了一套“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就是说,人只要发挥天赋的4种善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可以认识自己的善性,并进而了解天的意愿,掌握天给人类安排好的命运。

为了使善的本性能够保持住,不致散失掉,孟子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进行一番“修身”的功夫。孟子提出了两种“修身”的方法,一种是消极的,就是“寡欲”;一种是积极的,就是培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人的欲望会影响人的道德品质,人的欲望越多,善性和仁义之心就会越少,但人又不能完全没有欲望,因此要把欲望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这种方法就是“寡欲”。“寡欲”并不是用强制的手段去禁绝欲望,而是要充分发挥内心主观世界的作用,运用理智去减少欲望,来克服外部世界和感受对心智的诱惑或干扰,换句话说,就是用理义来制欲、导欲。

孟子的寡欲说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它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剥削阶级贪得无厌的物质欲望,因而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孟子还提出了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这对鼓舞一般人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以获取谋生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培养人的主观精神的一种方法。

所谓“浩然之气”,是一种最伟大最刚强的气,是用正义培养出来的,一点也不能加以伤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它是由义和道配合而产出来的,缺乏了义和道,就没有力量了;又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才产生出来的,不是一两次正义的行为就会取得的。

孟子强调人的主观精神的重要,强调人要有伟大的志向和高贵的气节,这不仅反映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的进取精神,而且后来还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鼓舞着我国人民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男子汉大丈夫”,唱出了一支支浩然“正气歌”。

孟子的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他先后游历了齐、滕、魏、宋、鲁等国,宣传“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宣传“性善论”。但战国时代七国争雄,不断进行战争,争夺土地和人口,所以孟子的学说没受到各诸侯王的欢迎。

孟子感到理想破灭了,于是他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活,在60多岁的时候,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回到邹国,用余年的精力整理自己的“王道”、“仁道”、“性善”思想,和学生们一起,写成了《孟子》一书,共7章。《孟子》一书是优美的古代散文集,它文字流畅,说理精辟,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道家学派代表庄子

庄子早年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漆园吏,即看管漆树园的小官。其实,庄子并不是没有机会做官,过荣华富贵的生活,而是他不愿意做官,他蔑视权贵,视金钱如粪土。没过多久,他就引退归隐,当了隐士,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于讲学和著述。

庄子之所以宁愿过贫苦的生活而不去当官求取富贵,是因为他厌恶虚伪的仁义礼智的封建制度,对当时封建等级宗法的社会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他当隐士,就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愤世嫉俗、痛恨权贵的。

这种鄙视权贵利禄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后世那些文学家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思想家几乎都是从庄子的思想中吸取过积极的营养。

另外,庄子既是思想丰富的哲学家,又是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文学家。他善于通过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他的笔下,从人物到鸟兽,甚至于一草一木,都是那么栩栩如生,让人抚之可得。

庄子给我们留下《庄子》一书,现存33篇,分为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这些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以及写作风格略有差异,可能不是出自庄子一人之手,而有弟子们的著作掺杂其中,但通篇的基调是一致的,所以可以把它看作庄子的思想。《庄子》一书既给人以无限快乐的艺术享受,又能让人充分领略到深刻的哲理,所以庄子既是艺术大师,又是哲学大师。

在哲学上,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自然观和认识论。

在自然观方面,庄子对自然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道”的思想。

庄子认为,天地是有形体中最大的,阴阳是气体中最大的,而“道”却是贯通一切的。他认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没有天地以前,“道”就存在着。

天地万物都由它产生,上帝鬼神也靠它显示作用。它没有作为,也没有形迹。可以心传而不可以口授,可以心得而不可以目见。但它弥漫宇宙,无所不在;贯通古今,无时不有。

由于“道”是无形的,所以又可叫作“无”,世界之初就存在着这种“无”,就是原始的未分化的世界。万物都是从这个无形的“无”产生出来的,有了具体的物,就有了形体,才进入了“有”的世界。

所以,“无”并不是虚无,只是为了强调“道”的无形和贯通一切,才把它叫作“无”,其实,“道”不是别的,就是气。他把贯通整个天下的东西都看作是气,万物由气而生,人也由气而生。

庄子还探讨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问题。他认为时间是无限的,没有开端,没有结束。这是由于凡事都有它的根本,而根本又有它的根本,追寻下去,也是无穷的;凡事也都有它的结果,而结果又有它的结果,追究下去,也是无穷的。

这就决定了在事物发展变化的链条上是没有开端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系列,任何一环都是继往开来的,世界没有开端,时间也没有开端。

同样的,庄子认为空间也是无限的。他举例说,中国在四海之内,就像一粒米放在大仓里一样;而四海在天地之间,就像蚂蚁穴放在大湖里一样。这个比喻对于开拓人们的视野,从而认识空间的无限性,是有启发作用的。

庄子还强调了运动的绝对性,认为整个世界是变动不居的,正如月亮一样有圆有缺,不能停留在某一种状态。一切事物都处在生长消亡、终则有始的运动变化之中,这是万物之理。一切事物都像马奔腾向前,永远不停地变动迁移着。

在认识论方面,庄子最突出的是反对儒家和墨家独断论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没有客观标准。

儒家认为他们的仁义礼智是绝对真理,墨家认为他们的尚贤尚同是绝对真理。庄子认为,历史在发展着,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情况,把一种道理奉为绝对真理是完全错误的。

他举例说,人睡在潮湿的地方就腰疼,但泥鳅也这样吗?人爬到高树上就害怕,但猴子也这样吗?这三种东西到底谁的生活习惯最合乎标准呢?庄子认为认识者的能力是相对的,没有客观标准可以遵循,因此人无法取得永远正确的认识。《秋水》篇中有一段对话,写了庄子和惠施争论人能否知道鱼的快乐,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惠施认为人非鱼,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认为人不是鱼,但可以知道鱼是否快乐。双方辩论中,从根本上看,庄子是对的,因为他坚持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这一真理。庄子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就是“至德之世”。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分别,人和鸟兽同居,和万物并聚,大家都不用智谋,也都没有贪欲,所以都可以不离失本性。

纯真而朴实,人们自然而生,自然而死,过着“织而衣,耕而食”的田园生活。人人都参加劳动,春天耕种,劳动形体,秋天收敛,安养身体,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根本用不着人为地去管理,也用不着人为地去创造。如果硬要人为地把社会管理起来,就好像要把多余的手指砍掉,把连着的脚趾割开,把凫的短腿续长,把鹤的长腿截短一样,是违反生物界的自然本性的。

庄子深知自己的理想社会是根本实现不了的,他在考虑着如何在现实的社会中求得生存的方法。

庄子认为,人的生死存亡,贫富贵贱,贤与不肖,美誉毁辱,乃至饥渴寒热,都是由命决定的。怎样做才能安之若命呢?

庄子认为,要把生死看作昼夜的变化一样,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因此,要对生不感到特别高兴,对死也不感到厌恶。生死都置之度外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也就可以消除了。达到了这种境界,也就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

庄子讲了一套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方法。他在《逍遥游》中用鹏程万里的宏伟画面展示了他对精神自由无限向往的强烈愿望。

庄子说,北海有条大鱼叫鲲,有几千里那么大,后来变成了大鹏,光是脊背就不知有几千里。它奋起而飞的时候,翅膀就像垂天的云。它趁海动风起的时机迁往南海,能一直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而相传有个叫列子的仙人,能乘风飞行,而且持续半月之久,这比起一般人要用步行是自由多了。但即使这样,大鹏和列子还不算是真正自由,因为它们还都要依赖风这个条件。

只有任何条件也不用的人,才能和“道”同体,乘天地之正气,驾阴阳风雨晦明天气的变化,在无穷的宇宙中不受任何限制地遨游,这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

现实生活中的人往往很难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因此庄子主张人要尽量过一种符合自己自然本性的生活,摆脱社会的束缚,摆脱争名逐利的欲望的束缚,使自己得到自由。

为了能按自然本性生活,就要摆脱仁义礼智的枷锁,因为它们使人的求名利之心得到满足,却破坏了人们正常本性,破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摆脱了功名的诱惑,还要进一步摆脱富贵的引诱,去掉追求富贵利禄的欲望。

庄子说,人谋取过多财富,就会成为祸害。要真正有快乐,必须清静无为。这样,人就可以摆脱一切物质欲求,摆脱一切世俗的牵累,最后达到“忘己”、“无己”的最高境界,也就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

庄子所提倡的“忘己”、“无己”,就是要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忘掉外界的一切事物,把外界的一切都看作是身外之物;同时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把自己的存在也当作不存在,摆脱开自己的形体,排除掉自己的聪明,做到内心绝对虚寂,达到和“道”融合为一的境界。《庄子》一书想象丰富,妙趣横生,里面充满了神奇的故事,有人和鱼的对话,河与海的交谈,鲲鹏和仙人的逍遥游等。这些故事表现了庄子丰富的文学想象力,又表现了他深刻的哲学洞察力,这使庄子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有特色的哲人和伟大的文学家。

但是,正是由于庄子写的文章汪洋恣肆、异常诡异,以至于使他的思想在长时期内受到片面的理解和不公正的评论。这是我们解读庄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