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1:28:51

点击下载

作者:张秋芬,江五七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旅游管理学

旅游管理学试读:

前言

当代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和最大的产业。旅游业发展之快,产业带动力之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和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及旅游教育的需要,为了满足广大旅游管理爱好者的学习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教材,并力求把全面、基础、易懂作为本教材的特点。

全面是指在本书设计编写大纲时,力求较多的涵盖旅游管理的基本方面,并把旅游管理分为基础篇、宏观篇、微观篇、综合篇等四篇来介绍,满足读者全面了解旅游管理的需要;基础是指本教材从旅游活动与现代旅游系统、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等基础知识角度出发,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也为无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的旅游管理爱好者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易懂是指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浅显易懂,尽量避免深奥、晦涩,为广大读者学习阅读提供方便。当然,以上三点并不与求新相违背,事实上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努力参考最新的资料,并反映最新的研究动态。

本书在内容上安排了四大模块:第一模块是旅游管理基础,主要介绍旅游活动、现代旅游系统、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旅游管理的概念框架和理论基础等旅游管理基础知识,为后面几篇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模块是旅游宏观管理,主要站在宏观层面政府角度,介绍旅游管理体制和组织、旅游环境管理和旅游业危机管理等重要旅游宏观管理内容;第三模块是旅游微观管理,主要站在微观层面企业角度,介绍饭店经营与管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以及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等重要旅游企业的重点管理内容,对旅游企业管理进行较为全面、基础的介绍;第四模块是旅游综合管理,主要站在综合管理角度,介绍旅游者活动管理、旅游体验管理、旅游节事管理和旅游安全管理等旅游管理相关内容。

本书由华北科技学院张秋芬、江五七策划并设计编写大纲,分为四篇,共十六章。其中第一章、第九章由张秋芬编写;第四章由江五七编写、第十章由江五七、北京金泰恒业有限责任公司陈佳编写;第二章、第五章由华北科技学院王幼莉编写;第三章由华北科技学院刘伟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由华北科技学院李笑一编写;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由衡阳师范学院彭惠军编写;第六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陈巧编写;第十四章由衡阳师范学院黄翅勤编写。全书由张秋芬和王幼莉统稿。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十分感谢华北科技学院李跃贞教授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工作和提供的帮助。同时,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成果,并将文献目录附于书后,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限于编者的学识局限和时间约束,书中的缺憾和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行与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8年7月第一篇 旅游管理基础第一章 旅游活动与现代旅游系统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活动的各种定义;掌握旅游活动的特征及基本类型划分;掌握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及现代旅游系统;识记旅游业、旅游产品的概念和构成;掌握旅游业、旅游产品的特点。本章学习重点

旅游活动的特征、类型;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现代旅游系统;旅游业、旅游产品的特点。本章学习难点

现代旅游系统;旅游业、旅游产品的特点。第一节 旅游活动一、旅游活动的概念(一)“旅游”的起源

探寻中文“旅游”一词的来源,我们会发现,该词的正式出现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0年印行的《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认为是我国文献中收录“旅游”一词最早的,其对“旅游”一词的解释为“旅行游览”。1964年,国务院将我国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定名为“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之后,我国又相继成立了“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旅游报社”和“上海旅游专科学校”。旅游一词自此才在文献中和社会上被广泛使用。通过对其词源的追溯,我们不难发现,在一般日常用语的意义上,旅游作为人们离家外出的一种访问活动,其基本词义就是旅行加游览。当然,这一理解并非是旅游学研究中作为专业用语时的确切概念。

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与“旅游”相近的还有“观光”、“旅行”两个词。观光一词最早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易经》和《左传》,可以理解为观看、考察一国的礼乐文物、风土人情,即旅行游览之意。旅行一词是指我国古代帝王的巡游、官吏的宦游、和尚与道士的云游、文人墨客的漫游、学者的科学考察,以及群众性的踏青、游春等。

在英语中,“旅游”一词的对应表达是“tourism”。据有关考证,在19世纪以前,英语中本无“tourism”一词。该词最早于1811年出现在英格兰的《体育杂志》上,后被正式收入《牛津词典》。在此之前,于1800年出版的英文《牛津词典》中还出现了“tourist”一词。不论是“tourism”还是“tourist”,都是从“tour”这个词引申而来的。在英语和法语中,“tour”都含有巡回的意思。由“tour”发展为“tourist”专指以观光游览为目的的外来游客,以区别于为职业或其他特定目的而旅行的旅客。时至今日,包括《牛津词典》在内的一般语言词典中,对“tourism”一词的主要释义大都是“出于消遣目的的旅行”。在讲英语的民族中,人们日常使用该词时,通常也都多指此意。同样,这也只是该词用作日常用语时的解释,而不是旅游学研究中的专业用法。(二)“旅游”的定义

旅游的定义是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旅游研究人员的难题,至今在旅游学术界仍然争论不休。由于国内外众多旅游学者或旅游机构对旅游内涵和外延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对旅游的定义也各有侧重。

从总体上讲,这些定义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理论抽象出发而作出的定义,即概念性定义或理论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另一类则是人们出于某一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出于旅游统计工作的需要,借助某些具有操作性的技术性指标而作出的定义,即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Technical Definition)。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是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根据人们的出游目的、出行距离以及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的长短等指标,去确定旅游者的人员范围和统计口径。

实际上,人们对旅游所下的概念性定义也有很多。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世界各地旅游研究中流传较广的这类定义包括: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这一定义最初由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于1942年提出,20世纪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所采用,作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人们习惯于称之为“艾斯特(AIEST)定义”。这个定义在现在看来仍然是比较科学的,因为它不仅包括了旅游者的活动,而且也涉及了这些活动在客观上所导致的众多现象和关系,从而反映了旅游内涵的综合性。然而,这个定义也存在着不足,“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这一表述比较模糊,因为人们很可能将商务性原因而外出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排除在旅游的范畴之外,而商务旅游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平时的环境与空间,为休闲、公差、商务或其他目的而到外地旅行或考察,逗留连续时日在一年之内的活动。”这是世界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与地球理事会(Earth Council)联合制定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对旅游的重新定义。该定义的立足点主要还是建立在对旅游产业的考虑,注重该定义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对旅游产业规模的功利性意义上。该定义已为大多数国家的官方统计所采用。

·“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英国伯卡特和梅特利克,1974)

·“旅游可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客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和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和查尔斯R戈尔德耐,1980)

·美国参议院领导的一个研究机构在其《国家旅游政策研究最后报告》中提出,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的地区,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为和活动。”

·“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于光远,1985)

·“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审美和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谢彦君,1999)当然,其他表述的定义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综合这些对旅游定义的不同表述,可以发现人们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取得共识:

①旅游是人们离开其定居地,去异国他乡访问的活动,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②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进行有别于移民性永久居留的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异地性和暂时性正是旅游最为突出的两个外部特征。除了上述两点共性之外,这些旅游定义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异性。有的强调旅游的综合性,有的强调旅游的目的性,有的以便于统计为出发点,强调“一年之内”或“超过24小时”。

除第7个定义以外,其他定义都存在泛化的倾向,包含了其他非工作目的的旅行,但是这些旅行活动可否视为旅游,仍存在争议。这类广义的定义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纳的,因为一则便于统计,二则是其统计结果更能显现出旅游对经济的正面影响。除此之外,如果进一步深究,可能会发现上述定义所界定的旅游其实并非完全是同一对象。例如,第1个和第4个定义所界定的其实是“旅游现象”,或者说所界定的是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第2个、第3个和第5个定义所界定的“旅游”其实是旅游活动。(三)旅游活动的概念

1991年6月,在世界旅游组织(WTO)和加拿大旅游局的联合赞助下,旅游统计工作会议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召开。1993年联合国接受了世界旅游组织会后提交的报告,并采纳了联合国秘书处统计组关于旅游统计事宜的建议。这次会议决议中的主要结论之一,便是将旅游活动定义为:“一个人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根据这一标准定义,可以看出,在常规的旅游研究中,旅游活动是指旅游者的活动。所以,通俗地讲,旅游活动就是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而外出的旅行和在外逗留活动。二、旅游活动的特征(一)异地性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特征是指旅游活动的发生是以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为前提的。所谓异地,是指与自己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完全分离的另外的地方。旅游为什么一定要到异地呢?一是人类具有“远方崇拜”的天性;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普遍具有追新猎奇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事物对人刺激的反复出现,会降低人对它的感受性。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就是说,人们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中,往往会对自己身边的美好景色熟视无睹,甚至感到乏味和厌烦;相反,对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或事物则会充满了憧憬、遐想,并愿意为之求索和探险。因此,当人们具备了一定条件时,就想去欣赏和领略异地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获得在常住地所得不到的知识、快乐和体验。(二)暂时性

旅游活动的暂时性特征是指所有的旅游活动都是一种暂时性的活动,即外出旅游者在结束其全程旅游活动之后,最终须返回其常住地,既不能在目的地停留过久,更不会在目的地永久定居。另一角度看,旅游只是发生在旅游者工作和生活期间之外的某个时段。旅游往往与假期相连,假期是短暂的,并往往被看做是对现实生活的暂时“逃逸”,人们可以暂时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决裂”,以便更全面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爱好和愿望。假期结束,人们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三)流动性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决定了它的流动性。所有旅游活动的开展都涉及旅行活动和逗留活动这两个方面。旅游者为了实现旅游目的,首先必须从自己的常住地转移到异地景区,然后又从一个景区向另一个景区转移,这就使旅游具有了流动性。当然,旅游并不完全是在动中进行的,而是动静结合。旅游中的暂时逗留就是静,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静下来欣赏,而静到一定的时候又会动起来。三、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无疑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但旅游活动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涉及社会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因而旅游活动是社会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因此,旅游活动的基本属性包括以下几点。(一)文化属性

旅游需求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是文化驱使的结果。旅游的需求是在满足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求以后而产生的一种享受和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但更多地表现为人们对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充分获得个性的满足的需求。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可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吸引物,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都是人类生产、社会活动的产物,属于文化的范畴,这是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另外,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也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比如,现代旅游饭店不仅仅提供膳宿,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种种功能于一体,既能满足旅游者的物质需要,更能满足旅游者精神文化的需要。

总之,体验异乡风情、了解他国文化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无论人们出于何种目的出游,不论其属于何种类型旅游者,其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该地的社会文化;同时客观上也会以自己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本国、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影响目的地社会的居民。(二)社会属性

首先,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是人的活动,特别是就构成现代旅游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旅游而言,旅游活动是人的重要的休闲活动。休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社会现象。其次,旅游活动最突出的表现特征便是不同地域间的人员交流,这些民间接触和交往无疑也属于社会现象。(三)经济属性

旅游从产生时期的极少数人的游乐消遣活动发展成为现代的大众化旅游,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们消费水平提高的结果。人类的活动包括生产和消费两大领域。生产领域肩负着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的使命,消费活动是指出于维持个体生存、保证劳动能力的再生产乃至实现个人的社会发展的目的而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的耗用。就旅游而言,它不为社会也不为旅游者创造任何外在的可供消费的资料;相反,它耗费着旅游者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旅游活动属于一种消费活动,并且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需求层次之后的高级消费形式。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并且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仍有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这时旅游的动机才表现得强烈。旅游者只有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良好的接待服务,才能实现旅游的目的。这种需要服务和提供服务之间,是一种经济现象。

换言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各个时代旅游的规模、内容和方式;旅游活动本身是一种经济消费活动;旅游者的来访和消费,客观上也会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经济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四)旅游活动是一项涉及政治的社会现象

国际旅游者的来访不仅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旅游接待国的对外形象,而且还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见和误解,从而有助于消除和缓和国际间的紧张局势,有利于推进世界和平。正因为如此,在现代国际交往中,旅游素有“民间外交”的美称。此外,由于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跨越国界,因而通常都需要办理护照、签证等出入境手续,而护照和签证的出现,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所有这些都使国际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

四、旅游活动的分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旅游活动的类型也不断推陈出新,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因此,无论是进行旅游的理论研究还是旅游业经营,都需要对人们的旅游活动进行必要的类型划分,以便根据需要去分析和认识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但目前实际上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这里仅就常见的划分标准作简单介绍。(一)按地域范围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按地域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在旅游统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旅游活动通常是由近及远、先国内而后国外进行的,国内旅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1.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解释,并不属于本国居民的常住性外国人在所在国境内进行的旅游活动亦属于国内旅游。国内旅游的主要特征是常住国内和旅游界限不超出居住国的政治疆域。

根据旅游者游览距离的远近,国内旅游可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和全国性旅游。(1)地方性旅游。地方性旅游一般是指当地居民在本区、本县、本市范围内的旅游,实际上是一种短时间、近距离、活动项目较少的旅游活动,常由亲戚朋友或家庭、小集体自发组织。(2)区域性旅游。区域性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居住地,到邻省、邻市、邻县的旅游区(点)进行的旅游活动。例如,北京居民到承德三日游、长沙居民去张家界三日游、厦门组织的武夷山七日游就属于区域性旅游;(3)全国性旅游。全国性旅游是指跨越多个省份的旅游活动,主要指到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风景名胜地的旅游活动。

2.国际旅游

国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国际旅游包括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我国在目前台湾同祖国尚未统一,香港、澳门虽已回归但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的情况下,特别是考虑港澳台同胞来大陆旅游时需要交付外币以及这些外币收入对内地经济的意义,仍把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地区旅游视为入境旅游。由于类似的原因,我国大陆地区的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访问,也被视为出境旅游。

国际旅游又可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和环球旅游等形式。(1)跨国旅游。跨国旅游是指以不跨越洲界为界限的国际旅游活动,如亚洲各国居民在亚洲区内的跨国旅游就属于这一类型。(2)洲际旅游。洲际旅游是指跨越洲际界限的国际旅游活动,如美洲人到深圳来参加高新技术交流会、英国人到北京游故宫等都属于洲际旅游。(3)环球旅游。环球旅游是指以世界各洲的主要国家的港口风景城市为游览目的地的国际旅游活动。这种旅游需要充裕的时间和金钱,属于富裕阶层的度假性观光旅游。

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是否跨越国界。除此之外,差别还体现在以下几点:(1)消费程度上,国内旅游消费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消费通常较高。(2)逗留时间方面,国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逗留的时间一般较短,而国际旅游者在旅游接待国逗留的时间通常比国内旅游长。(3)便利程度方面,国内旅游一般语言障碍少,且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国际旅游大都会有语言障碍问题,而且必须办理各种旅行证件。(4)经济作用方面,国内旅游只是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重新进行分配,理论上其总量并不增加;国际旅游是国际旅游者将其本国的所得收入用于在旅游接待国的消费,造成国家之间的财富转移,因此,对于旅游接待国来说,来访的国际旅游者的消费构成了一种外来经济的“注入”,其外汇收入可以用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二)按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1.观光旅游

观光型旅游是最古老、最普遍的旅游活动方式,也是目前我国旅游接待中最基本的类型。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异地游览名山大川、欣赏人文古迹、领略风土人情的游览活动,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满足其愉悦身心和增长知识的需要。

观光旅游的特点是:一是观光范围广,其内容不仅有自然风光、动植物等,而且包括历史古迹、文化名胜、民族风情、人民生活、建设成就等;二是适应性强,即无论老幼妇孺,无论何种职业、何种身份的人,都适宜进行观光旅游;三是接待方便,即参加观光旅游的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便于安排。

2.度假旅游

度假旅游一般是为了追求闲适,寻求幽雅清净的生活环境,以欢度假期、避暑防寒、治疗疾病和参加一些有特色的消遣娱乐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类型。

度假旅游者的目的地或是温泉,或是森林,或是海滩,或是乡村。由于度假旅游可以消谴娱乐、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而且形式多样,所以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关注和喜爱。如在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西班牙,每年接待几千万的国际旅游者,大多数的旅游者进行的是游海滩、寻阳光和海水浴等度假、消闲、保健相结合的活动。

3.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人们为了满足增进文化知识的需要,通过旅游来观察社会,体验民风民俗,了解异地文化,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具体包括历史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区域文化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等。

当今社会科学迅速发展,教育日益普及,人们的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求知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人们逐渐将旅游活动中所含的文化知识的程度作为衡量旅游活动层次的重要指标。通过文化旅游活动,人们加深了对旅游地历史、地理、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文物古迹的了解,可以在深层次上充实精神生活,增长知识,同时也使旅游本身得到深化和发展。

4.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之一,延续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宗教旅游是主要以朝圣、拜佛、求法、取经及宗教考察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一些宗教信徒或出于对各种神灵、佛祖的虔诚,或由于对名山古寺、教堂圣殿以及丰富多彩的古代宗教建筑形式的迷恋,都热衷于这种既能达到宗教目的又能通过游览活动获得审美乐趣的宗教旅游活动。

例如,每年的12月份,约有200万左右的伊斯兰教的信徒前往麦加朝觐;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以佛教名山而著称,每年去这些佛教圣地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欧洲的大教堂、印度的圣地、东南亚的寺院,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宏伟的建筑吸引着大量的宗教信徒,同时也有大批的游客前往瞻拜、游览。

5.商务旅游

商务旅游是旅游活动发展史上较早的形式之一。它是指以经商为主要目的,把商业经营活动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的旅游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旅游者已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主要客源。

商务旅游的特点是:一是旅游频率高。由于寻求商务发展,加上市场行情不断变化,这类人员常常需要外出。二是消费水平高。商务旅游者的旅行经费由公司开支,他们的旅游消费标准要比其他类型高。三是对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高。由于业务需要,商务旅游者往往要求下榻的饭店具有较好的条件,如具有完善的现代通信设施和便利的办公设施。

6.购物旅游

购物旅游是一种以到异地购物为主要目的,结合都市观光的旅游方式。它是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交通日益发达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兴起的。

当前世界购物旅游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广泛存在于一些国家边境地区的短期购物旅游,主要采用两国间的物产、价格、税收的差异来吸引邻国旅游者;另一种是跨国、跨洲专线购物旅游。据统计,每年进入被誉为“购物天堂”的香港的国际旅游者中有60%左右的人[1]是为了购物,其购物费用也占全部旅游费用支出的69%。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到上海、广州、厦门等地购物的人数也日益增多。

7.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以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为主要游览对象,以理解、欣赏并提高自身修养及生态保护为目的,并对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基本特点为:一是活动以大自然为舞台。通过到自然界观赏、旅行、考察、探险等认识自然奥秘,提高环境意识,促进生态平衡。二是孕育着科学文化内涵。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高级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科学内涵。三是以生态学思想作为设计依据。生态旅游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原则,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四是强调利益共享和公平性。重视地方居民利益,通过保持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的完整性来实现利益共享,从而达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生态旅游尊重自然与文化,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为当地社区居民谋福,提倡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

8.专项旅游

专项旅游是针对各种特殊的旅游需求,根据各接待国或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制作的旅游活动项目,形成以某一活动内容为主的专项旅游活动,如南岳衡山的“寿”文化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等。(三)按旅行方式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旅游活动按旅行方式,即按照主要乘坐交通工具划分,可分为汽车旅游、火车旅游、航空旅游、轮船旅游、自行车旅游和徒步旅游。(四)按组织形式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1.散客旅游

散客旅游是旅游者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消费活动。按照我国旅游业中的现行惯例,散客旅游是指个人独自开展,以及家庭或亲友等9人以下结伴开展的旅游活动。按照国际上旅游业中的一般惯例,所谓“散客”则是指同行人数为14人或以下的游客。散客旅游者可随时随意决定自己的旅游线路、活动日程和活动项目。但是,有的散客旅游者也可能会要求旅行社根据其意愿,专门为其安排一套全程旅游服务。

2.团队旅游

团队旅游是通过旅行社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包价的方式,有组织的,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的旅游消费活动。按照国际上旅游业的一般惯例,团体是指人数至少为15人的旅行团。按照我国的现行做法,团体是指人数至少为10人的旅行团。参加旅行社旅游团队的好处:(1)方便。旅行社为旅游者代办外出旅游需要的订房、订机票、订车票、租车、订餐等多种事务,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省去了旅游者的诸多麻烦。(2)顺利。旅行社在出发以前就为旅游者预定了有关的各种服务,从而保证了旅游行程的顺利进行;(3)经济。旅行社提供的衣、食、住、行都是系统性的,低于市面价格,所以费用要比个人出游还经济。(4)导游。旅行社的旅游团队提供导游讲解,一般来说,有导游讲解的旅游才能算是完美的旅游。(5)安全。随旅行社出游比较安全,原因在于团队出行,有组织,有陪同人员;个人出游在购物和行程中容易被当地人欺诈。(6)售后服务。由于近年来对旅行社的管理比较严,按相关规定一般旅行社都交有质量保证金,一旦有了问题,旅游者可以到旅游局去投诉,所以,旅行社的售后服务可以说是有保障的。

其缺点主要是不自由(行程、线路、观光停留时间等)。(五)按旅游距离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按旅游距离划分,可分为远程旅游、中程旅游和近程旅游。(六)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

依据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的有关文件,人们的出游目的可划作两大类:消遣与事务。据此,旅游活动可划分为消遣性旅游和事务性旅游两种类型。

1.消遣性旅游

所谓消遣性旅游,泛指一切因消遣性目的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消遣性旅游活动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等。

2.事务性旅游

事务性旅游泛指一切出于事务性目的而外出开展的旅游活动。按照国际上旅游研究的相关分类,具体包括:(1)公务旅游

在我国,公务旅游通常指政府部门、党派组织和事业团体的代表或工作人员因公出访异国他乡的差旅性访问活动。这种访问活动被纳入旅游活动范畴的原因是:访问期间大都伴有消遣性旅游活动;在目的地访问期间的消费也被列入当地的旅游收入账户。(2)商务旅游

商务旅游泛指工商人士因商务目的而出访异国他乡的差旅性访问活动。商务性旅游活动具有重游率较高、时间格局无季节性、消费水平普遍较高、对价格不敏感等特点。(3)会议旅游

会议旅游泛指因出席会议而前往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世界上大多数会议在举办期间或结束之后都会安排一些参观游览活动。(4)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这类旅游活动包括外出他乡参加亲朋好友的婚礼、出席在外求学子女的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利用假期外出参加某种学习或进修班,以及外出探亲访友等因私的事务性活动。

[1]

何丽芳,旅游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节 现代旅游系统一、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关于旅游活动的要素,讨论背景不同,其含义也不同。具体而言,在有些情况下,所谓旅游活动的要素,指的是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要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指的是旅游活动的开展要素或者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要素。

就旅游活动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构成而言,其基本要素一般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吃、住、行、游、购、娱。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旅游活动六要素。

就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要素或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而言,所涉及的基本要素有三项,即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活动的媒体。这便是旅游理论研究中所指的旅游活动三要素。(一)“六要素”说

一般认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可以被分解为六大要素,即吃、住、行、游、购、娱,从而形成“六要素”说。从六大要素的角度考察旅游者消费的结构特征有助于判断旅游地的性质,了解当地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结构来源,认识旅游业的潜力所在,从而制定出适当的旅游发展政策。

1.饮食

饮食是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旅游供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现代旅游者而言,饮食既是需要,又是旅游中的一种享受。餐饮企业的环境、卫生情况,菜品的色、香、味、形,服务人员的举止与装束,餐饮的品种及符合客人口味的程度等,都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最终评价。

在旅游过程中,有的旅游者对餐饮方面会提出特别的要求,如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身体状况等原因提出饮食方面的特殊要求等,对此,接待者要认真负责、合情合理地处理。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别旅游者的要求,如果确有困难,也可协助旅游者自行解决。

2.住宿

休息好是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旅游接待方如果不能依照客人的要求来安排住宿,或者安排的住宿条件不符合游客的要求,将直接影响接待工作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旅游者会被安排入住酒店。这种住宿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舒适、干净、整洁的客房,加上热情礼貌的服务,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但在一些少数民族的地区,游客也可以选择富有民族特色的当地民居入住,这样可以更直接、更深入地体验当地风情。

3.交通

行是旅游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容,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对象、客源地与目的地的重要环节。旅游者离家到异地进行旅游活动,首先要进行空间位移,即要行走。旅游交通是实现旅游“行”的必要手段。旅游交通提高了旅游行程的舒适程度,也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

旅游是有异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特殊体验,从旅游者乘坐交通工具旅行开始,所享受的接待和经历的一切事物都不同于日常生活。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旅游者会感受到不同的体验。乘坐飞机旅行可居高临下俯瞰大地;乘坐船舶旅行可以眺望沿岸城市、乡村和水上风光;乘坐汽车旅行可观赏沿途风光;乘坐从前从未坐过的交通工具及能突出表现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交通工具,就更能为旅游活动增色添彩。交通工具的选择,应以迅速、舒适、安全、方便为基本标准,与旅程的主题相结合,同时要保证交通安排的合理衔接,减少候车(机、船)的时间。

4.游览

游览是旅游者期望的旅游活动的核心部分,是旅游活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巧妙地安排游览日程,选择最佳的游览线路,组织精彩的游览活动。

在游览的线路安排上,要注意两点:一是同一条游览线上应避开重复经过同一旅游点,以免影响旅游者的满意程度。二是游览的景点顺序要科学。同一线路的游览点应由一般的旅游点逐步过渡到吸引力较大的旅游点,使旅游者感到高潮迭起。同时,游览活动的速度也应该快慢适中。旅游者外出旅游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游览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游览的内容越丰富,越具有魅力,就越能使人们暂时忘却时间的流逝,达到“乐而忘返”的境界。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人的接受程度是有限的,过于强调景点的数量,往往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满足游客想详细了解景点、增长见识的需要,难免留下遗憾。因此,游览活动的速度应注意快慢适中。

5.购物

购物是旅游者的一项重要活动,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可使旅游活动锦上添花,购物消费在旅游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旅游购物是指旅游者购买与旅游相关的产品,这些产品有助于旅游活动的进行,也能够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

旅游者购买的产品大致有三类:一类旅游日用消耗品,主要指那些实用性最为突出,既服务于又方便于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商品,可包括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消费的主副食品,又可包括旅游者出于对旅游地的特点及气候等情况的考虑而必备的日常用品,如登山鞋、太阳伞、照相机、旅行包等。一类是土特产品,主要指那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实用性和纪念性都很突出的旅游购物品,如药材补品、名烟名茶、山珍海味等。一类是旅游纪念品,主要指那些纪念性和艺术性最显著、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最突出的旅游购物品,既包括各种古玩等历史文物及其复制品,又包括珠宝、金银首饰及金银纪念品,还包括各种特种工艺美术品和民间工艺美术品。旅游者购物消费是旅游开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旅游经济构成的重要组成。因此,旅游接待地应积极地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艺术、传统习惯的生动反映,而且可以满足旅游者纪念、欣赏和馈赠等的需要。

6.娱乐

旅游娱乐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观赏和参与的文娱活动。组织好旅游团(者)的文化娱乐活动不仅可以缓解游客参观游览的疲劳,而且可以丰富和充实旅游活动,起到文化交流和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质量的作用。

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娱乐与娱乐消遣型旅游是有区别的。前者只是一次旅游活动中的一种活动行为,而每一次旅游活动并不一定以娱乐为主要动机;后者是指以娱乐消遣为主要动机的旅游活动,是一次独立的旅游活动。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注重旅游活动的娱乐性和参与性。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性消费产生了更高的需求,旅游娱乐活动已渗透到旅游业的各个组成部分中,它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参与性强烈地吸引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起着赋色增彩的作用,提高了旅游活动的质量。(二)“三要素”说

1.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是指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旅行和访问的人,这些人外出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消遣,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的公务、会议、探亲等,但一般不包括就业和移民等目的。

在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因为旅游首先是人的活动,是人们离开其常住地的外出旅行,以及在目的地停留期间所从事的全部活动;也因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旅游企业及当地社会不可避免地接触,才引发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因此,没有旅游者就不会有旅游活动,也不会有旅游的社会现象。旅游者旅游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即旅游者数量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多样化等,都会直接地影响和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内部构成。

2.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

国家旅游局1999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对旅游资源的概念作了如下描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西方学者常常使用旅游吸引物这一概念。一般而言,旅游吸引物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了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还包括了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

在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中,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满足旅游者旅游愿望的客观存在物。旅游资源相对旅游主体而言,处于旅游客体位置。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中现实的客观存在,它是被旅游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也是旅游业借以创收的前提。因此,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色、丰富程度、分布状况及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该国或该地区旅游客流的流向与流量、旅游业经营的规模及发展前景。

3.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活动构成要素中,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把旅游者和旅游资源联系在一起,使旅游活动顺利开展,成为实现旅游活动的条件和手段。在近代旅游业产生之前,旅游活动主要是一种自发的、少数人参加的活动,旅游主体和客体直接联系。旅游者的外出旅游活动大多表现为漫游、探险等方式,缺乏对旅游客体的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基本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的缺乏,旅游者的旅游活动缺乏组织性,存在诸多不便,因此早期旅游活动规模较小、活动范围也较小。旅游业诞生之后,它在旅游者和旅游资源之间起到了媒介和桥梁的作用,旅游业通过提供各种旅游供给及对旅游市场进行组织,使得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方便易行,从而大大推动了旅游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旅游活动的媒体,已经成为推动旅游活动开展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二、旅游系统

系统方法是研究旅游所必需的一种方法。一个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依靠、相互影响的单元,这些单元共同构成了一个功能结构。系统是指各要素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通过相互关联作用和反馈制约机制形成的有机整体。而由于旅游活动强大的社会经济关联性,它的构成内容多元广泛,各要素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所以系统性很强。这个巨大的互动系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旅游活动经历了古代旅行、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到现代旅游时期,旅游开始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产业关联性、社会综合性和内涵复杂性等特点,旅游活动的系统化特征逐渐凸显出来。将旅游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开始被学术界所认同,“旅游系统”的概念应运而生。运用系统理论方法将众多分散和复杂的旅游事物和人物归入一个有机系统的观点,不但科学地展示了旅游的整体性、动态性、要素关联性、结构性、层次性等本质特征,同时也概括了旅游活动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过渡的必然规律。(一)旅游系统的概念和构成

旅游活动的一般过程,就是旅游者从客源地到目的地、再从目的地返回客源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地理空间的转移、旅游时间的变化、地域环境的差异、旅游信息的传递、旅游目的地各要素相互作用等非常繁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存在6个旅游活动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旅游接待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保障机制。因此,旅游系统实质上就是与旅游活动全过程直接相关的各个要素互为依托所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中包含了旅游客源地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旅游通道系统和旅游支持系统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中又含有若干次级小系统,从而形成了横向要素和纵向层级相互关联的开放式大系统。同时,旅游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见图1-1)。图1-1旅游系统构成要素图(二)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1.旅游客源地系统

旅游客源地,是指产生旅游者的国家或地区,即凡是有本国或本地区居民离开当地外出旅游的国家或地区,一般都统称为旅游客源地。旅游客源地系统是旅游系统中的主导要素和运行起点,由现实和潜在的具有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和健康体魄的旅游者构成。旅游客源地系统可以划分为许多子系统:按地区可划分为国际客源市场、国内客源市场、当地居民客源市场;按人口特点可分为老年人市场、成年人市场、青年人市场;按旅游目的可分为观光旅游市场、度假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等。旅游者选择什么样的旅游目的地取决于他们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兴趣偏好、消费方式等因素,这些因素也直接影响着旅游客源地系统的运行状况。

2.旅游目的地系统

旅游目的地,简称旅游地,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或地区的总称。旅游目的地系统是指为到达目的地的游客提供游览、娱乐、食宿、购物、体验或特殊服务等旅游需求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是旅游系统中与旅游者联系最密切的子系统。旅游目的地系统通常由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要素组成。

旅游吸引物是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开发而形成的旅游对象,包括自然、人文、人造三个部分,是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旅游感受或体验的核心组成部分。

旅游设施是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部分。旅游设施由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组成。旅游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供电、三废处置、通信及部分社会设施,是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共享的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包括酒店、餐饮、康体、娱乐和购物等直接为旅游者提供的设施。

旅游目的地系统中常常受到忽视的因素是旅游服务。事实上,旅游服务是构成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无形组成部分。因为所有的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都需要通过人员的优质服务来发挥其功能。

旅游目的地季节变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目的地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旅游吸引物品位的高低、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地居民的好客程度都直接影响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通道系统的输入。

3.旅游通道系统

旅游交通的便捷程度和旅游信息的易获得程度推动着旅游者从客源地前往目的地的流动。旅游通道系统包括有形的旅游交通通道,还包括无形的旅游信息通道。旅游通道系统的功能,一是完成旅游者空间移动,提供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往返以及在旅游目的地进行各种旅游活动而需要的交通设施和服务,如公路、铁路、水上航线、空中航线、缆车、索道、游径及乘坐设施等;二是完成客源地与目的地的信息交流功能,包括由旅行社提供旅游咨询、旅行预订和旅行服务,由政府、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的销售商向旅游者提供的信息服务、旅游宣传、产品营销等。信息系统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信息媒介发挥作用,在“数字地球”、“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可能比旅行社系统的功能更重要。

4.旅游支持系统

旅游客源地系统、旅游通道系统和旅游目的地系统共同组成一个结构紧密的内部系统,在其外围还存在着一个由政策、制度、环境、人才、社区、科技、安全、体制等因素组成的支持系统。在这一子系统中,政府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没有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社区的支持,将会导致旅游发展的资源损毁、服务质量低下、经济衰退等不良后果。旅游支持系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附于其他三个子系统,并且对三个子系统发生重要的促进或限制作用。

总之,旅游系统是以旅游客源地系统为主体、以旅游目的地系统为核心、以旅游通道系统为连接、以旅游支持系统为保障而形成的地域实体系统。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旅游支持四大系统都有各自独立的功能。旅游客源地的功能是产生旅游者和旅游需求的动力,旅游目的地的功能是产生旅游吸引力和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需求,旅游通道系统的功能是传输旅游者和旅游信息,旅游支持系统的功能是为旅游系统运转提供动力和保障。由于旅游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所形成的旅游大系统一方面产生了各个子系统无法实现的新功能,使旅游者得到美好的体验、实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子系统构成要素变化都会导致整个旅游系统的变化,旅游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系统结构本身的变化。(三)旅游系统的基本特征

相关研究表明,旅游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地域性六大突出的特征。

1.整体性

单独的目的地、客源地或通道系统都不可能完全实现旅游的基本功能,只有四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后才能使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得以开展,旅游需求得到满足。这便体现了旅游系统的整体性特征。

2.层次性

旅游系统由不同等级的子系统构成,这便是旅游系统的层次性。图1-1直观地反映了旅游系统的这种特性。层次性同时蕴涵了各级子系统有各自的次级功能,体现了旅游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严密性。

3.复杂性

旅游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如果客源地经济发生变动,目的地会受到影响;目的地社会政治变动同样会影响客源地和旅游通道系统。这便是旅游系统的复杂性。

4.开放性

旅游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具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旅游系统既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对环境产生作用和影响。这便是旅游系统的开放性。开放性特性是由旅游系统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的性质所决定的。

5.动态性

旅游系统的动态性指旅游系统的发展变化性,无论是客源地还是目的地和旅游通道,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客源地的出游率会随着客源地经济的发展而提高,游客的旅游需求特点会发生变化,交通工具随着科技发展变得更加快捷方便,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也随着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

6.地域性

在旅游资源稀少的地区,旅游系统数量少,空间叠加程度也小;在旅游资源稠密的地区,旅游系统数量多,空间叠加程度高。这种不平衡性是由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的。旅游系统还具有跨地域的特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可能会分布在距离遥远的不同地方。例如,以宗教圣地麦加为中心的旅游系统,其客源地有许多都远在欧美地区,旅游系统必须在不同的洲际和国家之间形成。旅游系统的这种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跨地域性构成了旅游系统的地域性。第三节 旅游业一、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是一个界限模糊而又实际存在的产业,各行各业都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旅游业中来,它的这种综合性和多样性特点,使人们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和严密的定义。由于国度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对旅游业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出现了对旅游业概念多种多样的界定。

·“旅游部门或旅游业……从广义上可表述为生产全部或主要由外国游客或国内旅游者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工业和商业活动的总和”。这是1971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提出的较早的一个旅游业定义。

·日本旅游学家土井厚称,“旅游业就是在旅游者和交通、住宿及其他有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旅游签证、中间联络、代购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此外利用本商社的交通工具、住宿设备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

·“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消费者各种需要的综合性行业。”(马勇,1998)

·“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李天元,2002)

·“旅游业就是规划发展和组织安排旅游活动,提供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直接产品和服务,并以此获得经济利益的一系列相关行业的总和。”(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2001)

·美国旅游学者唐纳德兰德伯格在《旅游业》一书中将旅游业定义为: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旅游业关联到旅客、旅行方式、膳食供应设施和其他各种事物。

通观以上定义可以发现,它们虽各有其侧重点,却都具有两个共同点:①旅游业是众多相关行业的集合,它既需要这些行业作为支撑,又同时具备这些行业的部分功能;②旅游业的任务是便利旅游活动,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上述定义,除定义2之外,共同缺陷是将既满足旅游者需求又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企业包括在旅游业的组成范围之内,扩大了旅游业的实际界限。实际上,由于旅游业的投入与产出难以清晰地测算和确定,要完全明确地界定广义旅游业的技术性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甚至在狭义旅游业的界定时也会遇到,因为在旅游业的消费中,不能完全排除当地居民的消费。

根据研究需要,我们采用以下定义:“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方相林,2002)

对旅游业而言,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服务。这样,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构成了旅游业经营管理的三大要素。二、旅游业的构成

由于对旅游业的概念界定不一致,对于旅游业的构成也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普遍的有以下三种。

1.三大支柱构成说

本观点提出者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对从事旅游业务的具体部门进行分析后认为,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企业构成,即旅行社、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在我国,人们通常也把上述的旅行社业、住宿业和交通运输业称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2.五大部门构成说

这种构成划分方法是以旅游目的地为单位进行划分的。从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发展角度来看,旅游业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场所经营部门和旅游管理组织五大部门组成。这种划分的原因是就一个旅游目的地而言,这五大部门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紧密的联系,通过吸引和接待旅游者共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3.八大方面构成说

这种构成划分比较全面,是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出发,通过旅游六大要素,即吃、住、行、游、娱、购六方面将旅游业划分为旅行社业、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行业、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销售业,以及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八大方面。这种划分方法既包括了直接旅游企业,也包括了间接旅游企业。直接旅游企业是指依赖旅游者的存在而生存的企业,或者说是那些如果没有旅游者便将无法生存的企业,如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交通等企业;间接旅游企业是指即使没有旅游者也将继续生存,但营业额会有所缩减的企业,如餐馆、礼品商店以及游览娱乐企业等。三、旅游业的特点

1.旅游业的综合性

这一特点是由旅游者的消费特点决定的。旅游者的消费过程虽然只是其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但这一片段却几乎包含了生活的全部内容。为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需求,就要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为其提供服务,这必然涉及国民经济中的多个行业和部门。只有这些部门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旅游者的全部需求得以满足。

2.旅游业的依赖性

旅游业的依赖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以旅游资源作为依托,在旅游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不现实的。二是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者的数量、消费水平和消费频率;接待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则决定着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的强弱,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质量。三是有赖于相关行业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与协调发展,其产业链条上任何一行业脱节,都会使旅游经营活动难于正常运转。

3.旅游业的带动性

旅游业本身是一个产业群体,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业必然会带动其相关的诸多行业也得以共同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显示,旅游部门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从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可见,旅游业的带动性不仅表现在行业联动方面,还突出表现在就业联动方面,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业比其他行业具备更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4.旅游业的敏感性

旅游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产业,社会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旅游产生影响,且反应迅速。例如,国际形势的变化、政治风云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旅游业,自然灾害也会对旅游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5.旅游业的涉外性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旅游业在开展入出境旅游业务方面,都不能违背本国的对外政策。具体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入出境旅游业务的开展不仅需要遵守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且还需要执行和体现国家的海外侨务政策和统战政策,需要配合改革开放工作,宣传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业也是一个政治性较强的行业。

旅游业素有“民间外交”的称号,通过旅游活动可加强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有利于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业可以说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

6.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代行业根据生产实力特点可划分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种类。判断某一行业属于哪种类型有三个标准:一是每个劳动力占用固定资产的多少;二是企业成本中活的劳动消耗所占比重的大小;三是企业资金或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由于旅游业的产品是以提供劳务为主的旅游服务,同其他行业相比,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所以旅游业被称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是国际上所公认的。第四节 旅游产品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同其他产业一样,目的地旅游业以及其中各旅游企业也都有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也就是人们所称的旅游产品。对于旅游产品,人们需要从两个层次去认识。其中一个层次是整体旅游产品,另一个层次是单项旅游产品。

1.整体旅游产品

整体旅游产品这一概念首先是从需求方面提出的。从需求角度看,整体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者从离家外出开始,直至完成全程旅游活动并返回家中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旅游经历的总和。

从供给角度讲,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来访旅游者的活动开展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这些接待条件中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条件,例如旅游基础设施和上层设施;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条件,例如作为旅游资源组成部分的社会文化氛围等。相关服务中既包括商业性的服务,也包括非商业性的服务。

2.单项旅游产品

单项旅游产品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旅游企业而言的。所谓单项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企业所经营的设施和服务,或者说是旅游企业借助一定的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项目服务。作为旅游企业,其生产和经营的产品自然也是旅游产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旅游企业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也都可以称为旅游产品,但它们实际上只是目的地总体旅游产品中的构成部分,因而人们称其为单项旅游产品。二、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的关系

旅游产品与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属于不同的概念。旅游产品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用于交换是它存在的前提。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资源,在经济上的价值是潜在的,只有经过开发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为泛化的概念,在本质上是由所有足以将旅游者从家中吸引出来的要素构成的,如可供观赏的风景、可参与的活动等。

从旅游的吸引因素来看,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吸引物的核心主体,成为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因素。而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支持系统,如住宿设施和各种基础设施等,以及旅游目的地传达的各种信息,无疑也都构成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的成分,但它们既不是旅游资源,也不是旅游产品。

因此,对旅游产品、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物三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是旅游资源经开发才能形成旅游产品,即所有已经开发出来并作为商业旅游观赏地的旅游资源都已经成为旅游产品,为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二是旅游产品不一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所有为人类创制的商业化旅游观赏地或观赏设施已经成为旅游产品,为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三是旅游吸引物是一个更为泛化的概念,西方学者常常使用这一概念,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了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还包括了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可以说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是其构成部分。三、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

一个整体旅游产品必须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可进入性和旅游服务四个基本要素。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决定因素。它可能是物质实体,可能是某个事件,也可能是某种现象。旅游吸引物广泛蕴藏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中,代表着各旅游胜地的特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其数量的多寡和吸引力的大小是一个地区能否开发成热点旅游区域的先决条件。

旅游设施是直接或间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所凭借的物质条件,分为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两种。旅游服务设施是指旅游经营者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凭借物或专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凭借物,一般包括住宿、餐饮、交通及其他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是指旅游地建设的基本设施,这些设施不单是为了旅游者而建设,旅游地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也同时使用这些设施设备,但在旅游经营中它是旅游部门和企业必不可少的基本设施,如水电供应系统、通信设施系统、排水排污系统、交通运输系统、医疗救护系统等。

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和时效性,具体表现为进入游览点、服务设施和参与旅游活动所付出的时间和费用。可进入性除受交通工具和目的地交通条件的制约外,还受到政府政策和经营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顺达的交通条件、便捷的通信条件、手续的繁简程度及旅游地的社会条件等。

旅游服务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劳务的过程。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离不开旅游服务。旅游服务也是一个整体既念,它是各种单项服务组合而成的一体化系列服务。无论缺少哪一个环节,顾客都会感到不满意,旅游者对旅游经历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他所感受到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四、旅游产品的特点

就其根本性质而言,旅游产品属于服务性产品。同工农业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相比较,服务产品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大多数服务产品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和旅游产品的独特情况,可以把旅游产品的特点归纳如下。

1.旅游产品的综合性

旅游经营者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产品,通常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在内的综合性产品。旅游产品的综合性是由旅游活动的性质和要求决定的。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其主体是旅游者。同时,旅游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经营者经营的旅游产品是为了通过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而获取利润。因此,旅游产品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是一种组合型产品。

2.旅游产品功能上的愉悦性

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通过愉悦感官,求得心理上的美感享受,陶冶性情。旅游产品的效用就是满足人们旅游愉悦的需要。因此,人们普遍将旅游产品看作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是从访问旅游地的打算和旅行的计划开始的,包括前往旅游地和离开旅游地的旅行,以及在旅游中的活动,最终形成旅游的整体印象。

3.旅游产品空间上的不可移动性

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表现为旅游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其产品仍固定在原来的方位上,旅游者必须亲自到旅游产品所在地进行消费。旅游产品固定于一定的空间,几乎所有的旅游地点都是确定不变的,而且往往是在远离旅游者的某个空间位置上。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空间转移的不是旅游产品,而是购买旅游产品的主体——旅游者。旅游产品的流通不是以物流形式出现的,而是以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旅游企业就不可能像其他企业那样将旅游产品通过运输的手段而异地销售,必须是旅游者根据需要亲自前往旅游产品的生产地进行消费。这样,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大小就成为旅游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4.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可分离的。这种分离性表现为时间上是可以有差异的,今年生产,可以明年消费;在空间上也可以是有距离的,甲地生产的产品可到乙地消费。旅游产品的生产(或经营)和消费常常发生在同一时空背景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密不可分,往往处于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旅游产品在生产开始的同时,消费也即刻启动,消费结束时生产也不再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关系,旅游者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生产的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旅游产品。

5.旅游产品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

旅游产品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可以被有效地储存起来,以备将来出售。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后,旅游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有关产品的使用权,一旦旅游者不能按时使用,就须重新购买,所以旅游消费者只享有旅游产品的暂时使用权。而在此期间,旅游企业为生产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就是一种浪费。对于经营者而言,销售机会一旦丧失,折旧已经发生,人力已经闲置,资金已经占用,造成的损失永远也得不到补偿。如一间空房,今日未被旅游者占用,这一日里应转移的价值便不可能实现,应该实现的价值就无形地损失了。

6.旅游产品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

旅游产品出售后,转让的仅仅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使用权,而不是像销售一般消费品那样同时转让所有权。旅游者在购买这种使用权的同时,不仅不能将旅游产品带走,而且要保证在使用期间内旅游产品物质和非物质构成的完好无损。思考题

1.什么是旅游活动?旅游活动的特征是什么?

2.按组织形式划分的旅游类型有哪些?按旅游目的划分的旅游类型有哪些?

3.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区别是什么?

4.旅游活动六要素是什么?旅游活动三要素是什么?旅游系统的四大子系统是什么?

5.什么是旅游业?旅游业的特点是什么?

6.整体旅游产品的构成要素是什么?旅游产品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发展的简要历史情况,认知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熟悉历史上大旅行家的旅行经历以及他们对世界旅游的贡献,掌握影响近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了解并掌握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本章学习重点

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现代旅游发展的原因;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本章学习难点

旅行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世界旅游发展的历程。第一节 早期的旅行活动

人类的旅行活动古已有之,绵延数千年而不衰。那么,关于旅游,究竟“古代”这一概念应该从何算起呢?应该说,由于世界各国家、地区及民族的不同,旅游的发展历史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别,因而,关于旅游的起始也有一定的争议。由于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涉及有关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我们有必要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去进行客观探索和认识。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一)为生活资料而迁移

大量的证据表明,在原始社会的早期阶段,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着求生存这一核心目的进行的。这些活动集中表现为借助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工具,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由于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能力的低下,其劳动所获数量稀少,人类的生存时刻处在饥饿以及自然灾害侵袭的威胁之中,为此人们不得不依赖集体的力量同自然抗争,他们生活在几十人的小集体中,为采集、捕鱼、狩猎四处奔波,居无定所。

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磨制石器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原始农业以及原始饲养业也于此时开始出现。但所有这些进步的取得,都未能根本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人们的劳动所获,除了供自己食用之外,几无剩余。无论是人们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都限于在自己所属的氏族部落的活动地域范围内开展。因此,很多情况都可证明,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之前,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人类还不存在现今意义上的自愿、暂时前往某一非常住地区旅行的需要。(二)为生存环境而迁移

或许有人会问,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不是也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的迁移活动吗?不错,当时确有人类迁移活动的存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当时人类的这些活动要么是因某些自然因素的逼迫(例如气候的变化或天灾对生存环境的破坏),要么是因某种人为因素的威胁(例如战争杀戮)而被迫进行的,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换言之,这些迁移活动在性质上都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求生活动。即使是在今天,由于这类原因而远走他乡的活动,也只能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而非出于主动自愿的真正旅行活动。

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不仅在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在主观上也难有自愿外出旅行的愿望或动机。当时人类迁移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显然,旅行和旅游活动并非自有人类之日起便自然存在。那么,接下去的问题便是,人类最早的旅行需要是于何时出现并且如何产生的呢?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金属工具开始出现。随着金属工具的普及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劳动效率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导致了劳动剩余物的出现和增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方面,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手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到了原始社会末期,手工纺织技术已经发展到使用简单的织机,冶金、建筑、运输和工具制造等手工行业和技术也都开始发展起来。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手工业日渐形成专门性的行业,并最终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也因此而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的增多则加速了私有制的形成。最重要的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意味着承担不同分工的人们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必须交换他们的劳动产品。例如,终日忙于制造陶器的手工艺人没有时间去种植和收割庄稼,这就要求制陶者用自己生产的陶器从专事农耕的劳动者那里换取粮食,从其他手工业者那里换取必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等,以此类推。(三)商业活动的需要

事实上,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出现之后,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之间因生活所需而彼此易货的现象便已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较少,这种易货交换并不普及。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货物交换的品种范围和数量得以扩大,并且逐渐发展为很多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因此,交换很快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随着生产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发展,到了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制社会开始形成之时,专门从事贸易经商的商人阶级开始出现。这便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展产品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正是由于这一发展,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产品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物,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也因此而产生。所以,人类最初的自愿外出旅行实际上远非消闲和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综观世界各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著名的古老旅行线路,例如,“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琥珀之路”、“食盐之路”等,其最初的形成都可溯源于这类活动的发展。正如联合国以及世界旅游组织在很多研究报告中都曾指出的那样,“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

由此可见,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与现代含义的休闲、度假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人类为生存而被迫进行的活动,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不可分。早期的人类旅行活动使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相互交融,不同文化风俗和技术相互传播和交流。可以说,早期的人类旅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进步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二、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和自愿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奴隶制社会也是一个残酷的时期。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主要是因为,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奴隶制的出现客观上促使当时社会生产各行业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进一步地分工,从而使生产力的提高、交换范围的扩大以及艺术、科学和宗教得以萌发,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比原始社会有了更大的进步。在奴隶制社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之奴隶制国家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系统、驿站设施等,为民间的旅行活动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从而使旅行活动的开展规模和开展范围较前都有了明显的扩大。(一)中国奴隶社会的旅行发展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早于西方。在夏代,人们用航舟作为代步工具。商代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使得生产效率空前提高,从而也使商代成为中国奴隶社会经济繁荣的时期。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加之商人阶级对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使得以贸易经商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发明于夏代的舟车到了商代更加普及,牛、马等大牲畜也普遍用于商业运输。旅行条件的改善也使得商代商人的足迹“东北到渤海沿岸乃至朝鲜半岛,东南达今日浙江,西南达到了今日之皖鄂乃至四川,西北达到了今日之陕甘宁绥乃至远及新疆……已经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商旅活动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商人,他们负货贩运,周游天下。(二)西方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古罗马帝国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在欧美学者有关旅游发展史的研究中,往往都会谈及古罗马帝国的旅行活动发展,并将其作为奴隶制社会时期旅行活动发展状况的重要论据。

在古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其疆域非常辽阔,北部包括了今天欧洲的英格兰、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地,东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南部包括了非洲的埃及和苏丹的北部,西边濒临大西洋。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也辐射到帝国领地的每一块土地上,此时,其大规模的侵略扩张已经停止,帝国的秩序相对稳定。政局和社会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就这一时期的生产技术发展而言,农业方面出现了带轮的犁和割谷机,水磨得到广泛使用;建筑方面开始应用复滑车起重装置;采矿方面开始应用排水机;手工行业已使用并生产一些简单机械;航海技术也比较发达。伴随着这些生产技术的改进,北非的埃及等地改善了灌溉系统,扩大了耕地面积,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欧洲的高卢(今之法国)和西班牙等地兴起了矿业、手工业和葡萄种植业;地中海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海上运输十分发达。

出于政治和军事的目的,古罗马帝国在其境内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形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庞大道路网络系统。据记载,到了图拉真皇帝时(公元98年~117年在位),古罗马已经拥有了8万公里的公路网,这些道路在客观上为民间的旅行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道路的修筑使驿站得以发展起来,古罗马帝国沿全国大道设置驿站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传递公文,供外出差旅的政府公务人员途中歇息。后来,这些驿站也用于接待过往的民间旅客。随着旅行者数量的增多,官方又开始在沿路开办专门接待平民旅客的商业性旅店。由于这一示范作用的影响,更多的私人旅店也因此而发展起来。所有这些交通和住宿设施的提供,反过来也推动了旅行人数的增加。

虽然当时的旅行活动大都在古罗马帝国境内展开,特别是多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但是也有跨国界的远程旅行。这些跨国界的远程旅行基本上都是负货贩运的经商旅行,大多是贩运粮食、酒、油、铅、锡和陶器等基本生活物资。有些商贩也贩运各地生产的奢侈品,例如,北欧的琥珀,非洲的象牙,东方的宝石、香料等。我国的丝绸通过当时的“丝绸之路”,也远销于罗马帝国。我国史籍中曾有罗马帝国使节和商人多次经陆路和海路到访中国的记载。例如,据《后汉书》中记载,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大秦即指罗马帝国)遣使经日南(今之越南中部)送来象牙、犀角,并和中国政府建立了通商关系。另外,在“三国”和“两晋”时期,也曾有罗马谴使来中国的记载。

很多研究表明,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交换产品和贸易经商,因而商旅活动十分常见。但这绝非是说当时不存在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实际上,无论中外,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在奴隶制社会时期都是存在的,但这种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活动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当时,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剩余物被奴隶主占有。这些劳动剩余除了用于奴隶主的祭祀活动外,其余则供奴隶主阶级生活享用,其中自然涉及供其外出游历时挥霍。《易经》中曾有“观国之光”一语,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但这种享乐旅行仅限于以天子为代表的少数奴隶主。

在西方奴隶社会中,除了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外,消遣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中也有一些自由民。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出于宗教目的而外出旅行,古希腊,特尔斐、埃皮扎罗斯和埃莱夫西斯是人们朝圣的地方。在早期的基督教时期,人们常去的是今天依然神圣的耶路撒冷和罗马。当时出现的很多节庆活动,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戏剧节,也都源于宗教庆典。在古埃及,每年都要举行很多次宗教节日聚会,规模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往往在不同的地方举行。当然,纯粹出于休闲或消遣目的的旅行活动也是存在的,如古希腊人到奥林波斯山去旅行。在古罗马帝国,由于交通条件的便利,常有人在夏季沿大道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游览。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的意大利“沿海地带排列着大理石雕刻、浴馆和浴场、体育馆、寺庙等罗马财富的瑰宝”。当时消遣旅行的发展情况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应当说明的是,这类消遣旅行活动的参加者绝非一般的自由民,而是“限于那些当权者或富有者”(Fridgen,1991)。这些人在当时人口中只是为数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消遣性旅行在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主流趋势。

总之,就世界各地的总体情况而言,人类有意识的、真正自愿的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人类最初的外出旅行并非是消遣和度假活动,而是由产品交换和贸易经商而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促发了人们对旅行外出的需要,商贸旅行在古代旅行史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是以封建庄园或一家一户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同奴隶制社会相比较,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手工业、冶炼、治陶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各统一朝代期间,由于社会政治安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较前都有很大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如四川的都江堰水利系统工程,其技术水平之高和覆盖面积之广都是无与伦比的;广西兴安县境内的灵渠修于秦朝,之后历代都有扩建和改建,既能通航又能灌溉。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仍以商贸旅行为主。无论是中国各地区之间,还是中国与亚洲大陆不同地区之间,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其商贸交流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旅行中,一项重要的因素便是交通。可以说,旅行与交通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水路运输、陆上运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为封建时期的旅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从当时的交通发展状况中得到反映。

水路交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便有水运的记载。在汉朝推出漕运政策之后,历代封建王朝也大都将漕运纳为国家的重要政策,从而水路交通运输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重要的交通方式。其中,隋代在发展水路交通运输上的贡献最为突出。隋文帝时开凿了广通渠,之后隋炀帝相继开凿、输通了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永济渠,最终构成了华北与江南密集而发达的运河网。这条贯通南北的数千里的水运大动脉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地区的政治、军事控制,还大大加强了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和贸易的交流。同时,当时天然河流的通航能力也十分优良,隋炀帝三下扬州,无数大型龙船、官号通行方便,其水运能力可见一斑。而到了元、明、清时期,由于三个朝代都建都北京,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运输所需,国家又开始了海运的发展。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便是我国的泉州,相传,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开始的中国之旅,而仅仅是当年因突发事故沉没在泉州海域的大小货船,其沉睡在大海之中的货物也不计其数,形成了“陶瓷的海底世界”。可见当时海运的发达程度。我们说,虽然在封建社会时期,水陆交通的发展是国家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所需,但是,在客观上却大大便利了人们的旅行,通过水陆往来各地成为人们旅行方式的一种很好的选择,从而促进了旅行的发展。

在水陆交通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陆路交通也有长足进步。首先是秦朝“驰道”和“直道”的建设。“弛道”以咸阳为中心,“东穷齐燕,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直道”从咸阳北的云阳到九原郡(今包头西南),全长约900公里。此外,秦朝还在西南边疆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在今日的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了“新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道路网。自秦之后,历代王朝在道路建设方面不断有新的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历代驿站制度的发展中得到反映。驿站是由政府在主要道路上设立传舍,备有车马等交通工具,还安排膳食住宿,传舍除迎送宾客使节之外,还负责传递公文信件。对驿站的称谓因朝代不同而有差异。早在周礼和先秦典籍中便有关于驿站设置的记载,但那时驿站的设置并不普遍。秦统一之后,随着历代王朝的道路建设,驿站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据记载,当时每30里设置一驿,而在《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唐朝设置驿站共计1639所。按照这个数字计算,设置驿站的道路就应该有25000公里以上。随着以后朝代疆域的扩大,道路的通达范围也不断扩展。到清朝时,驿站设置的地域范围已扩展到内外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封建社会水陆、陆路交通的发达程度。这些,很显然都为旅行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一时期中,各种非经济目的、内容各异、形式多样的旅行活动也在不断增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帝王巡游。在封建社会,各朝代帝王在中国旅游史上留下了足迹。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中央集权封建社会建立和发展的时期。秦始皇五次出巡,周游全国,开创了我国封建帝王巡游的基本范式。汉武帝热衷于对泰山的封禅和祭祀活动。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巡游等。

2.公务旅行。封建帝王为巩固政权,都会派遣官宦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任务的公务活动。如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各国的友好往来。

3.士人漫游。许多文人学者无心仕途、寄情于大自然,他们走遍名山大川,漫游名胜古迹,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郦道元、李白、杜甫等是代表人物。

4.宗教云游。这一时期的宗教活动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玄奘西行求经、鉴真东渡扬法,以及日本、朝鲜和中国佛教徒之间的频繁交往将宗教旅游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5.科考旅行。我国封建社会的科考旅游也盛极一时,学术著作成就不凡。郑和、徐霞客、李时珍等人在旅游过程中分别留下了宝贵的航海资料、千古不朽的游记和医学名著。

6.节庆旅游。在中国古代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喜庆佳节中,都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行和游览活动,如春节庙会、元宵灯市、清明踏青、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都是带有旅游性质的节庆活动。

7.商务旅行。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为常见并且数量最多的旅行活动仍然是商人的商务旅行。虽然这一点在历史文献上难有确切的数字可考,但是,在这一时期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人们几乎总是将“旅”与“商”连到一起。“商旅”一词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史籍记载中每每可见。据此,我们不难推断这一时期旅行者队伍的基本构成。(二)西方封建社会的旅行

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相比,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明显落后。有西方学者曾经指出,在欧洲,“有可靠的证据表明,从罗马帝国衰亡,直到上个世纪中叶(指19世纪中叶)为止这段时期内,是没有多少人外出旅行的”(Norval,1936)。造成这一情况的基本原因无疑还是同欧洲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有关。欧洲在公元5世纪开始其封建化进程。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战乱,社会动荡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使得旅行活动的发展条件陆续消失。这主要表现在:各地间贸易数量缩小,商务旅行者数量急剧减少;道路无人管理而日渐破损,行路不再方便;道路沿途盗匪横生,旅行安全不复存在。由于这些原因,欧洲封建时期旅行活动的开展规模甚至远不如罗马帝国时期。

然而在这个时期,仍然有一些旅游活动值得称颂,那便是朝圣旅行或宗教旅行。有历史记载表明,当时有一些修道院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往来的朝圣者提供住宿,有些还专门派有修士负责来宿的朝圣者。

在欧洲旅行活动中,最突出的现象之一便是温泉旅行热的出现。出现这一潮流的背景是1562年一位英国医生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指出天然温泉对身体的很多病痛都有疗效。这一研究成果的发表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不仅当时已有的温泉顷刻闻名全国,而且促使人们在欧洲各地找寻和开发新的温泉。最初是那些病痛患者纷纷慕名前来,继而大批的寻求保健者也蜂拥而至,从而形成了温泉旅行的潮流。此后,这一温泉浴潮流一直延续了将近两个世纪,才开始向海水浴转移。

这一时期,以教育和社会考察为目的的旅行活动也开始发展,人们从一些社会名人的经历中,注意并认识到旅行在开阔眼界、增加对异国他乡事物的了解方面所起的作用。当时有一个名叫利普西斯的人曾经记载道,“古往今来,伟人名土皆有旅行经历。这种求知旅行的开展使其增加了对异国他乡的风土民情、生活方式以及政体组织等方面的了解,从而增长了见识”(Young)。这种以教育和求知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在纯粹以消遣娱乐为动机的旅游活动开始流行之前,延续了好几个世纪,并在不同程度上延续至今。事实上,这种教育旅行发展的真正高潮是在欧洲封建社会结束后的18世纪。这便是欧洲旅游发展史上有名的“大游学”(Grand Tour)。

在欧洲早期的旅游活动中,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最为突出。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叔叔经两河流域,越过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来到中国,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先后任职长达17年,在任期间,他几乎游遍了中国,还作为中国的使者出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进行外交访问。公元1295年,马可波罗回到了他的故乡威尼斯。在中国的20年时间里,马可波罗身兼军人、政客、贸易商、外交家和顾问数职,然而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作为旅行家的身份。回国后,他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由他人代写成了《马可波罗游记》,他的历史贡献是大大扩展了欧洲人的精神视野,这对于摆脱原有的地域限制和中世纪的狭隘眼光,无疑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马可波罗游记》把一个非基督教世界高度发达的文明摆在欧洲人面前,引起了人们的震撼和对东方世界的好奇,西方的航海冒险家们主动按照游记中指引的方向探索通向东方的海上航行线,导致了世界大规模的航海旅行。四、早期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

纵观19世纪以前中外旅行活动的发展,可发现普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政治安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时期,旅行活动便会扩大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2.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所发展,但在规模上居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商务旅行,宗教旅游和探险旅游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他们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消遣旅行活动的开展没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广大劳动民众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双重压迫,客观上很少有能力参加这类旅行活动。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就整个世界的发展情况而言,到19世纪时,旅行活动的发展在性质上开始具有了今天意义上的旅游活动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现象是,因消遣性目的而旅行外出的观光或度假活动在人数规模上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商务旅行,从而使旅游活动具有较为普遍的社会意义。正因为如此,英文中“旅游”(Tourism)和“旅游者”(Tourist)等词汇也于此时首次出现。其中“旅游”一词的最初含义是指出于消遣目的的外出旅行活动;“旅游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则是指那些出于消遣目的而外出旅行的人。这些词汇在19世纪初出现,足以说明当时的消遣性旅游活动的开展已经具有了社会意义的规模,其根本原因也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然。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在19世纪的欧美地区,特别是从19世纪中叶起,无论是国内旅游活动还是国际旅游活动,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国际学术界的很多相关研究结果都认为,这些发展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工业革命的影响分不开的。这些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机器化生产、流水线作业方式,导致了大量在“圈地运动”中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伴随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高度集中带来拥挤、嘈杂、紧张、空气污染、脏乱差、心理紧张。这一变化最终会导致人们需要适时逃避城市生活的紧张节奏和拥挤嘈杂的环境压力,产生回归自然的追求,使城市与农村的交流日趋频繁。大量的事实证明,城市居民外出旅游的数量和出游率大大高于乡村居民,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因此,工作和生活地点方面的这种变化对产业革命后旅游活动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因素。所以,现代大都市提出了“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口号。(二)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为人们外出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工业化使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转入城市,随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原先那种随农时变化而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所取代,这成为人们追求休闲、轻松的动因,因而有了假日(礼拜、调休)、带薪假日的要求。用今天的术语讲,这一变化成为促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重要原因。(三)工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时期中,消遣性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少数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因为只有他们才拥有参加这类活动的财力和时间条件。工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并使其成为新的统治阶级,从而使社会生产的财富不再只是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而且也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资产阶级,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在财力和时间条件方面有能力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这是使得当时消遣性旅游活动的开展在规模上开始超过商务旅行活动的直接原因。

当然,工业革命也造就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阶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使资本家有可能在增加工资和实行带薪休假等方面做出让步。虽然从根本上讲,这些让步不过是资本家榨取相对剩余价值的欺骗手段,但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他们将因此有可能加入旅游者的行列。但应当指出的是,工业革命并未直接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工人阶级争取带薪假期的斗争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直到20世纪才在社会立法方面真正获得胜利。(四)工业革命带来了技术的进步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人们远距离、较大范围的流动成为可能,从而成为推动近代旅游活动规模扩大的技术原因。二、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

自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这一新技术很快就应用于开发和制造新的交通运输工具。18世纪末,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开始问世,但当时这种轮船的使用并不普遍,而且其应用范围只限于内河航运。进入19世纪后,蒸汽动力轮船在运输中的应用迅速普及和发展。1807年,美国的“克莱蒙特”号轮船已经在哈德逊河上开始经营定期航班运输业务。此后5年中,欧美两地相继有50余艘蒸汽轮船投入内河航运。1816年,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客货航运业务首次开始使用蒸汽轮船,并从1820年开始正式开办定期航班轮渡业务。在截止到1840年的20年中,英吉利海峡轮渡的客运量平均每年达10万人之多。在远程海运方面,1838年英国“西留斯”号轮船横渡大西洋的成功,意味着欧美之间旅行的时间距离将会较前大大缩短。

但是,对近代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铁路运输的出现。1825年,享有“铁路之父”之称的乔治史蒂文森在英国主持建造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此后,英国各地的铁路建设开始迅速发展。有关资料表明,1835年全英铁路总长仅为471英里。1845年发展为3227英里,1855年增至13411英里,1865年则发展到21382英里。也就是说,英国铁路的总长度在30年中增长了大约45倍。但是,在铁路运营的最初几年中,所经营的业务只是货运,并无定期的客运班次。首例定期铁路客运班次的出现始于1830年美国城市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线路上,但实际上也并非是专门的旅客列车,而是客货混合列车。此后,很多铁路公司相继开办客运业务。到1875年,全英铁路运输业的年旅客周转量已超过6亿人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