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故事读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7:04:04

点击下载

作者:王九菊,乔忠延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故事读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故事读本试读:

价值目标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总结和阐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活理想。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上述目标,要靠国家的长远大计,更需要每个人的奋发努力,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奋发努力。因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富强篇

一个国家富强起来,在世界上才有地位。

只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有保障。

富强是国家的希望!

富强是民族的希望!

富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希望!

如何才能使国家富强起来,我们走进前人的故事里去领略一番。钦定历法催生国家

说来有趣,回望历史,富强和国家的诞生联系在一起。

国家诞生于帝尧那个时候,为什么会在那时诞生?让我们回望历史,去故事里找寻答案吧!

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伊是他的姓氏。尧是他的庙号。他去世后人们感念他的功德建造了一座庙,尊他为尧。尧在古代写作“垚”,是高大雄伟的意思,也就是说他是个伟大的首领。再往后有了三皇五帝的说法,尧被列入五帝中的一位,才有了帝尧之称。

那时候,帝尧和他们部族的先民居住在平阳,也就是现在的临汾。他一心想让大伙都过上无忧无虑的好日子,可这好日子还真是不容易。首先,让大众吃饱肚子就是个难事。虽然,神农帝尝百草开始了农业耕种,但是,啥时候下种还很难把握。不是种早了,就是种迟了。早了,刚出土的嫩芽可能遭霜冻,一冻必死无疑;迟了,籽粒还没成熟,又下霜了,又遭冻了。冻死了,没有收成。冻坏了,收成很少,人们缺少谷粟吃,就会饿肚子。帝尧打定主意要改变这种状况,要让大家吃饱肚子。

于是,帝尧选择能人组成了一个研究天象历法的班子。从《尚书·尧典》看,这个班子的成员有羲叔、羲仲、和叔、和仲。帝尧命令羲叔住在东方的阳谷,观察日出;命令羲仲在西方的昧谷,观察日落;命令和仲住在南方的交趾,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命令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观察太阳往北运行的情况。然后,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研究,最后帝尧和各位商量后确定春夏秋冬为四个季节,四季轮回一次就是一岁。

我国最早的历法就这样诞生了,《尚书》上叫做钦定历法。过去说帝尧时期就有了历法,不少人有怀疑,因为没有证据。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了古观象台,就是观察日出确定节气的。而且还就是帝尧那个时期的,这一来大家都信以为真了。

有了历法,如何传播开去呢?古人说,帝尧时期种蓂荚草,生于台阶边,每月初一开始,每天长1个荚,半个月时长够15个荚;16日以后,每天落一荚,月末落尽。要是小期,则不落。这也叫蓂荚历,也叫日历荚。大家就根据这蓂荚叶的变化来掌握时间。这明显带有传说性质,但古人对此却深信不疑。早先尧庙大殿前建有几个纪念亭,其中一个就是蓂荚亭。近年,史学家就此事作了探究,认为这可能是最早的仿生学,用植物的叶片长落变化,来显示日月交替。在没有数字标示的年代,这样就准确直观地告诉了人们今天是几月几日。这或许就是那会儿敬授民时的最佳办法。这办法有点时下气象预报的味道,只是那时只能报告日子,不能报告阴晴变化。

确定了历法,又敬授民时,大家掌握了农时节令,就能够把握播种的正确时日。这一来,很快改变了过去广种薄收、有种无收的落后状况。人们收获的谷粟多了,就能吃饱肚子了。最早使用历法的平阳年年丰收,衣食富裕,很快强盛起来,成为周边各部落羡慕的富庶地方。谁不希望过富裕日子呢?东西南北的部落首领纷纷来平阳朝拜效仿,帝尧不仅让农官后稷教给他们种田,还赐予他们最好的种子。平阳的丰收景象迅速普及开去,像葵花朝阳一般,平阳成为天下子民向往的乐土。

帝尧掌管的地盘更大了,在平阳周边出现了一个个地方性的国家。几千年后,历史学家遥想当年的状况称之万国林立,平阳恰好处在万国林立的国中之国,因此简称“中国”。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来历。虽这时的“中国”还不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名称,却为后来叫“中国”提供了最好的借鉴。

由此看来,富强是形成国家的关键因素。不过仔细一想,要想富强就必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的秘密,现在说应该是发明创新。创新才是富强的根本动力。孙中山的艰苦童年

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并被推举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后来,从大局出发,他让位于袁世凯。没想到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即背叛革命,复辟帝制,眼看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要断送掉,他又策划了北伐战争。他的一生是在艰难困苦中辛勤奔波的一生。这种原动力就来自他童年的艰苦磨炼。

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现已更名为中山市)翠亨村,从小就是个村里娃。他这个村里娃家里很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村里人说,娃娃不吃十年闲饭,童年时他就开始干活了。他经常去水塘边捞猪草,姐姐上山打柴,他也跟着去,帮着砍柴、捡柴,回村时再背上一小捆。年龄稍大些,他除了打柴、捞草,还下田插秧、挑水、打谷,成了家中的半个劳力。外祖父是个渔民,农闲时孙中山就跟着他出海捕鱼。船行海上,时常会遇到大风大浪,颠簸得小船几乎要翻倒了。这时候,孙中山便真正感受到了“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滋味。

10岁时,孙中山才进了本村私塾读书。读书也没有脱离农活,他一放学就赶紧回家,帮父母干活。他从小热爱劳动,既减轻了家庭负担,也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他喜欢在紧张忙碌的环境中工作学习,若是闲下来,反而不适应了。辛勤劳动锻炼出孙中山奋发自强的品格,成为他一辈子受用不完的财富。从小立志建大桥

发展建设是富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发展建设速度,却需要科学技术。这里我给大伙儿介绍一位为中国的桥梁建设奉献毕生精力的科学家。

茅以升是我国有名的桥梁专家,早年他设计建造了杭州钱塘江大桥,后来又领导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他的生命和桥梁融为一体,为人们称道。可是有谁知道,这位桥梁专家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建桥的志向。

茅以升的家乡在南京。每年的端午节,秦淮河上都要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的人多,观看的人更多,河畔热闹非凡,连桥上也站满了人。

这年,龙舟比赛正热火朝天地进行中,忽然,人群中爆发出躁动,哭声悲痛欲绝,顿时,河边挤挤攘攘,混乱成一团。这是怎么回事呢?

11岁的茅以升正要发问,就听人们吵嚷:“文德桥塌了。”

桥塌了,桥上的人当然掉进河里去了,不少人摔伤,疼痛难忍,哭叫不停。

桥怎么会塌呢?茅以升不解地问大人。

大人们说,桥不结实。

看看倒塌的桥,看看因摔伤而痛苦不堪的人,茅以升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了我要建造坚固结实的大桥。

从此,茅以升立定志向,发奋学习,终于走上了为人民建桥的道路,成为建桥专家,为祖国的建桥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成就了桥梁,桥梁也成就了他。童年当自强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为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人们喜欢用春蚕来形容他的一生。

这位春蚕般的教育家,是从自强不息的童年起步的。

小时候,陶行知就很聪明,但家境贫寒上不起学。6岁那年,邻村一位私塾先生偶然见到他,发现他天资很好,就免费让他读书。上了没几年学,父亲失去了挣钱的差事,一家5口人吃饭成了问题。陶行知见家里这么困难,就辍学和父亲一起劳动养家。他锄田、打柴、放牛,什么农活也干,小小年纪的他常累得汗水直流,可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后来,父亲千方百计给他找了个读书的机会,可还是因为家庭困难,无法交学费,要一边上学,一边做工。学校在县城,陶行知每天赶天亮要挑一担柴进城,卖完了才能去程先生家读书。放学后他不能直接回家,要先上山砍好柴挑回去,以便第二天一早上路。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陶行知没有少卖过一担柴,也没有少听过一节课。那时,他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呀!

辛勤劳动让陶行知获得了读书的机会。

辛勤劳动让陶行知获得了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

自强不息改变了陶行知的命运。邓稼先研制两弹

当今的世界和古代大为不同了。唐朝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曾率先发展,领先于世界,也可以说是当时最富强的国家。富强起来的中国不仅没有恃强凌弱,还帮助邻邦。现在某些富强的发达国家,为了他们的核心利益经常在世界上指手画脚,甚至以制裁为名,给别国发展设置障碍。因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要有地位,不仅要发展经济,还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子弹、氢弹的有无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国家的先辈科学家默默无闻,埋头试验,终于研制成功。这里我就讲一个献身两弹研发的功臣。

这位功臣叫邓稼先。1950年,在美国留学的邓稼先以满分成绩通过答辩,成为博士生。此时,他年仅26岁,美国人极想将这位“娃娃博士”留下来进行科学研究。然而,他谢绝了,9天后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开始呕心沥血了。

1958年秋天,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告诉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他愿不愿意参加?这是一项尖端科学,又是一项保密工作,邓稼先当然知道这是十分艰苦的研究项目。但是,他立刻表示愿意参与。

研制工作刚刚启动,苏联政府中止了协议,此事遇到难题。但是,中央下定决心,自力更生,进行研制,邓稼先便挑起了科技攻关的重担。他不仅在科研室里费心操劳,还经常去试验现场亲自指导。戈壁滩上,气候恶劣,时常飞沙走石,在这样的环境里坚持工作,他毫无怨言。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项方案就是他最后审定的。

之后,邓稼先又和科研人员投入了氢弹研制工作。从原子弹到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而我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样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邓稼先和他的同事付出的辛劳,实在难以想象。

邓稼先和许多的科技人员用科学知识和自己不懈努力研制成了两弹,让中国人民真正挺直了脊梁。成功的法宝

自强不息改变个人命运,改变家庭命运的何止一人?我再讲一个大家熟知的名人。1985年,我去香港,住在九龙,朝海湾对面一望,有一座楼房赫然入目。那就是香港富豪李嘉诚的楼房。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富翁竟是白手起家的!不少记者采访过他,不少文章写到过他,从他走过的道路我领悟到:自强不息是他成功的法宝。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少年时,由于家里贫穷不得不辍学打工。他走进店里学徒,起早贪黑,不仅把应当干的活儿全都做好,而且,还腾出手来打扫卫生,干一些分外的事情。他勤劳肯干,非常讨师傅喜欢,师傅也就乐意教给他东西,很快他就成了一名熟练的员工。师傅喜欢勤劳的人,老板同样喜欢,于是,他提前当上了店员。

当了店员,李嘉诚仍然废寝忘食地工作,样样事情都干得很出色。老板见他能干,就让他去当推销员。推销员要在外头跑,比在店里更辛苦,李嘉诚却愉快接受了。夏天再热他也不松劲,冬天再冷他也不停步,他又把推销员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后来,李嘉诚自己创办企业当了老板,他不为别人做事了,但是辛勤劳动已成为他的工作习惯,成了他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因为这样,他才会把事业做得很好,以297亿美元的资产成为亚洲首富。“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2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颁奖典礼上,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领到了500万元的奖金。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是由于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不仅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世界做出了贡献。他的科研成果,走出了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西南农学院的教授,20世纪60年代,他看到水稻产量不高,农民难以温饱,便打定主意要培育新的优良品种。水稻育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仅要在试验室里钻研,还要到农田去实践。他冒酷暑,顶烈日,吃苦耐劳,一干就是几十年。1964年,他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如同一缕曙光照亮了育种的道路。但是,谁也不会想到,过了10年“三系”配套才培育成功。漫长的10年中,他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紧接着,袁隆平又投入了新的科学研究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完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新技术,并且参与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进入新世纪,袁隆平继续研究实验,虽然他已年过七旬,但仍然全力奋斗在科研天地。2014年10月10日,袁隆平和他的团队研究的中国超级水稻每亩产量达到1026.7公斤,创造了最高纪录。他们还没有止步,仍然向更高目标冲刺。自强自立的小女孩

汾西县团柏乡羊反村有一个特别的家庭。儿子患小儿麻痹,肢体残疾,难以自理。娶了个媳妇是个聋哑人,这家的希望在哪里?爷爷将希望寄托在2002年出生的孙女身上,于是给她起名朱梅瑞。梅瑞,不就是盼望她能够像梅花一样遒劲刚强,孝敬父母,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吉祥。

希望真变成了现实,仅仅10余岁的朱梅瑞就自强自立,成为家庭的支柱。

刚上幼儿园,朱梅瑞就懂事了。她知道爸爸无法干重活儿,一回家就做小帮手。这个年龄的其他小朋友,不管农忙农闲都只会玩耍,而她已能跟随妈妈去地里捡花生、掰玉米、刨土豆。上小学后,朱梅瑞更加懂事,无意间听说用热水泡脚可以缓解劳累,每天晚上都烧好热水,让爸爸泡脚,还帮他揉搓按摩。爸爸泡过,她又让妈妈泡。之后,才静下心来完成作业。

小学刚毕业,朱梅瑞就觉得自己成了大人。要升中学了,家里开销加大,钱从哪里来?他看到有人挖药材、捉蝎子赚钱,也挤进他们的行列。整整一个暑假,她白天挖药材,晚上捉蝎子。挖药材就得翻山越岭,虽然很累,可比捉蝎子省心。捉蝎子必须小心,一不留神就会被蜇了。这样的苦头她吃过不止一次。有时候,抓着抓着跑远了,天黑得怕人,她便哼着歌给自己壮胆。

在家里勤劳肯干的朱梅瑞,一点也没有耽误学习。她刻苦勤奋,善思好问,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2012年山西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启动,她被评为“自强自立十佳好少年”。心灵感悟:

读完以上故事,想到一首民歌:幸福不会从天降。

幸福不会从天降,富强也不会从天降。从哪里来?从自己的奋发努力来。奋发努力会吃些苦,可吃苦既能磨炼意志,也能确定人生的幸福指数。有了坚强的意志,以后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举重若轻。有了吃苦形成的幸福基数,幸福就会伴随一生。何况,人生的奋斗过程,既是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也是为民族的振兴富强做贡献呢!

民主篇

民主,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因素。

人人畅所欲言,好主意、好策略才能产生出来。

人民当家做主,才能排除一言堂,才能减少决策失误,才能保证国家建设少走弯路,不走弯路。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为改变国家积弱积贫的状况,从国外引进了科学和民主。民主,似乎从那个时候才踏上我国的土地。可是,向历史深处张望,竟可以看到民主那古朴的身姿。帝尧设立诽谤木

尧出生在他外祖父家,也就是现在临汾城郊的伊村。那时候,人们都是以地方名为姓氏的,所以他便姓了伊,名叫放勋。小时候,他和村里的伙伴一块挖野菜,一起捕鸟雀,什么活儿他都干。13岁时,他被封到陶地为侯;15岁时,他被封到唐地为侯。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陶唐氏。其实,那时候的侯就是个部落头领。

父亲帝喾去世后,按照常规,尧的兄长继承了父亲的位置,这就是帝挚。帝挚没有治国能力,脾气还很暴躁,再加上身边一帮小人净出歪主意,他干了不少劳民伤财的事。众人稍不满意,替他主谋的那帮小头领就任意打骂,甚而惨杀。这么一来,各部落的头领对帝挚大为反感,怨气冲天,他们不再朝拜帝挚,全都来拥戴伊放勋,推举他当了统领天下的头领。后来人们把放勋称为帝尧。

帝尧成为头领就想把天下的事情办好。他想起外祖父家是一个地肥水美的好地方,就带着众人来到这里安居乐业。那时候,在姑射山下,汾河西岸,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湖泊浩渺,一望无垠,水面平静无痕,大家叫它平湖。平湖北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那就是他们的家园。古时候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面,由于大伙的家园在平湖的阳面,就简称为平阳。

帝尧把都城建在这里,因而后世子孙称之为:“尧都平阳。”

其实,帝尧带领众人安身时平阳顶大也就是个村落。可是,就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他思考着天下人的事情,为大伙谋利益。他在这里设立了四岳,专门负责协调各部落的事物;设立了大理,专门解决人们之间的诉讼难题;设立了观象官,专门观察天气的风云变幻……责任分明,事事有人管理。他认为人多智谋广,天下的事情才会办好。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帝尧发现很少有人提建议,即使有人说话,也吞吞吐吐。这是怎么回事?回头一想,还是受兄长帝挚的影响,怕受打击迫害,不敢畅所欲言。怎么打破这种局面,广纳谏言?思来想去,他在宫殿前面竖起了一根木头柱子,名叫诽谤木。那时候的“诽谤”一词,还不像现在是贬义的,是要大家敢于讲不同的话。无论是在朝中任职的大臣,还是一般的平民,只要是站在诽谤木下,都可以议论朝政,即便是说错也不予追究。这一来,大家都纷纷献计献策,为治理天下出了不少的好主意。帝尧博采众长,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

后人为了铭记诽谤木开创的民主气氛,就把诽谤木改称为华表。以后的用途就广了,竖立在大路交叉处的叫路表,竖立在陵墓前面的叫陵表。现在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两尊精美的华表,挺拔而立,直指苍穹。横生的云板,更增添了凌空而上的气势。华表的上头有个瑞兽叫朝天吼,天安门里边的叫望君出,意在提醒君王不要贪恋宫中安逸的生活,要到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天安门外边的叫望君归,意在提醒君王,了解到情况就及时回来主理朝政,不要游山玩水。广纳众言治天下

帝尧设立诽谤木能够看出他民主治世的愿望,那么,他把愿望变为行动了吗?历史告诉世人,帝尧是知行合一的楷模。《尚书·尧典》中就有关于帝尧作风民主的记载。他经常召集部落和部落联盟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这一年,天下洪水泛滥,帝尧召集会议,征求意见:“谁可以带领平民治水?”

有人提议由鲧带领平民治水,帝尧觉得鲧不可靠,给大家解释:“不行吧!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

四岳仍然坚持说:“不会吧!先试试看。”

帝尧便尊重他们的意见,说:“好,就让他试试吧!”

四岳是德高望重的首领,帝尧虽然有不同看法,却尊重四岳的意见,让鲧领命治水。就这么鲧当上了治水的头领,然而,连续治理9年,洪水非但没有减小,还越来越大了。现在临汾市的东边有个浮山市,据说就是因为那次洪水而得名的。由于洪水越积越高,四处漫溢,连都城也快淹没了。帝尧带着朝中大臣和附近子民连忙向高处撤退,撤着,撤着,就到了东面的山上。四处一片汪洋,唯有这儿还露个山头,就像是浮在水面,因而众人称之浮山。无疑,鲧治水失败了。后来,帝尧任用鲧的儿子治水,才获得成功。这就是有名的大禹治水。

帝尧并没有因为四岳推荐的人不准,不再重视他们的意见。仍然一如既往和他们商量天下大事。到了晚年,帝尧感到精力不济,就让大家推荐个继承人,放齐推荐的是帝尧的儿子丹朱。帝尧认为丹朱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不予任用。他让大家继续推荐,四岳推荐了舜。

帝尧问:“这人怎么样?”

四岳回答:“舜的父亲心术不正,后母说话不诚,弟弟加害于他,他仍能同他们和谐相处,治理国家不会错吧!”

帝尧认为他们说得有道理,就跋山涉水,亲自来到舜耕田的历山寻访。登上历山,满眼都是坡地。大片坡地却被一条条垄线分割成条条块块。帝尧有些诧异,这垄线有什么作用?他走近田边问一位老农。老农告诉他,千万别小看这垄线,过去农家常因为田的多少,发生口角。自从有了垄线,人们各耕其田,再也没有争端。帝尧听得异常欣喜,禁不住问,这是谁的主意呢?老者用手指指正在耕田的一位后生。

帝尧便朝那位后生走去。到了田边一看,他耕的地比别人的平整多了。远远望去,后生的犁后挂着簸箕,他不时就敲一敲,这是干什么?帝尧心存疑惑。待后生耕到这边田头,他上前打问,后生微微一笑,对他说:“牛耕田很累,我不忍心打它们。再者,我一鞭下去打不到两头牛的身上。打黑牛,黑牛走得快,黄牛仍然慢,一快一慢,犁头颠动,地就耕不平了。如果打黄牛效果也是一样。”

帝尧欣喜地看着后生,说:“哈哈,好呀!小伙子又仁爱,又有心眼。”

帝尧得知这后生就是四岳推荐的舜十分高兴,认为这才是理想的贤人。他又进行了一番考验,证明他不仅仁爱,还能处理复杂事情。于是,就让他代替自己处理事情。随后,便将帝位禅让给舜。这就是名传千秋的尧舜禅让。

回望往事,后人将帝尧那个时候的清平世道比喻为尧天舜日。看来,这尧天舜日的美好岁月里也闪耀着原始民主的华光。唐太宗虚心纳谏“民主”一词在中国古代几乎看不到,听不见,但是,大凡政治清明、社会安宁的朝代的君主都善于纳谏。

贞观之治在历史上尽人皆知,创造这个盛世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能够虚心纳谏。贞观元年,一个叫元律师的人犯了罪,被判死刑。司法官孙伏伽不同意这种判法,进谏说:“依据现行法律,不该被处死。”唐太宗听后,不仅不怒,反而将价值百万的兰陵公主园奖赏给了他。一些大臣表示不理解,唐太宗解释说,我刚刚即位,需要在朝堂上下形成敢于直谏的风气。孙伏伽是我登基以来第一个敢于批评朝政的,所以要重赏。唐太宗倡导直谏,大臣们逐渐消除了思想顾虑,都敢说实话,报真情。

贞观二年正月的一天,唐太宗问大臣魏徵:“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笑着点头赞同。他常向大臣们说到隋炀帝,隋朝短命灭亡,不是隋炀帝不聪明,而是太聪明。聪明的以为天下只有他聪明,听不进别人的话语,农民起义已经风起云涌,他还什么也不知道。唐太宗以隋朝的教训警示自己,前车之覆,不可不鉴。从贞观初年开始,他诏令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轮流在中书省值夜班,这是为了随时召见。每次召见时,唐太宗都赐座交谈,详细询问外面的情况,了解朝廷的政策对百姓是有利还是有弊,尽量减少失误。

贞观三年,唐太宗下诏“关中免二年租税,关东给复一年”,但不久就变了卦。魏徵批评他“追悔前言,二三其德”,唐太宗虚心接受了魏徵的意见。贞观六年,唐太宗要去泰山封禅,魏徵谏说,百姓生活没有好转,国力不足,这样做不妥当。唐太宗听后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虽然李世民的纳谏有一定局限性,只能听见大臣的声音,听不见民间的更多声音,而且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作为一个封建君王,能闻过则喜,诚恳地改正错误,这在皇帝里面是罕见的。因而,后世都将他看做帝王的榜样。魏太武帝的国宝

如果有人问晋献公国宝是什么?他可能回答是垂棘之璧和屈产之马。垂棘之璧是宝玉,屈产之马是宝马。晋国就是用这宝物贿赂虞公借到通道,才灭掉虢国。当然,顺便也把虞国收入自己的辖域。

不过,在魏太武帝眼里敢于直谏的是大臣古弼。

太武帝即位后,古弼先后任侍中和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有一次,古弼得知御苑猎场占用了很多田地,百姓无法耕种,衣食成为问题。古弼立即进宫上奏皇上,要他退还耕地。碰巧皇上正同给事中刘树下棋,没有心思听取他的谏言。古弼坐着等了很久,也没有机会说话,最后干脆站起来,责打刘树。边打边说,皇上不理政事,都是他的过错。这一下搅乱了皇上的棋局,弄得很没脸面。好在太武帝没有怪罪他,放下手中的棋说:“过错在我,刘树有什么罪,别打他了。”然后,静听古弼陈情上奏,听完当即同意他的奏章,下令把所占田地归还给百姓。

见皇帝准奏,古弼赶紧认错。他说:“作为臣子不应该在君王面前逞强,请皇上治罪!”说完脱帽光脚,请皇帝处罚。皇上说:“你耿直尽忠,公正办事,这是朕的福气,你有什么罪呢?从今以后,只要有利于国家、方便百姓的事,就算再唐突过分,你都可以做,不要有所顾忌。”

时隔不久,太武帝在河西围猎,下诏让古弼将壮马分给骑兵。古弼却把瘦马分给他们,太武帝为此大怒。手下的官吏都害怕被皇帝治罪,古弼告诉他们,打猎一事是小罪,如果边境有外敌侵犯就是大罪,所以我把壮马都送到军队中去了。不要怕,这对国家有利,有罪我一人承担。皇上听说后,没有惩罚他,还连声赞叹他是一国之宝,赏赐给他很多东西。

还有一次,皇上在山北打猎,打到了很多麋鹿,下诏让古弼派50辆牛车来运。诏书一下,皇上对随从说:“古弼肯定不会派车,你们就用马驮一些算啦!”往回走了一程,果然古弼的奏表到了。他上奏皇帝,今年秋天谷物成熟早,麻菽遍野,要赶紧抢收,不然猪鹿偷吃,鸟雁损害,会损失一半。请求哀怜宽缓,让百姓用车收运粮食。太武帝闻言,笑着对大家说:“我说的没错吧,古弼不会派车,他想的是百姓的粮食,是国家的大事。”

我们不说古弼直言犯上,只说皇帝有了纳谏的意识,大臣才敢实话实说。实话实说看起来不难,做起来并不容易,做到了就会国泰民安。民主才是新出路

1945年7月,国民政府的参政员来到延安访问。毛泽东和黄炎培握手时说:“我们20多年不见了!”黄炎培一愣神,蓦然想起1920年杜威访华时,黄炎培曾请他在上海演讲,毛泽东是台下的听众。

黄炎培一行在延安看到了多种多样的商品和各式各样的新房,以及街道上的意见箱——每个延安人都能“直达上听”,给领导人提建议。他发现,在延安喊毛泽东就是毛泽东,很少有人称职衔。黄炎培在同中共领袖交谈时,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朴实稳重”的举止,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考察过后,毛泽东设宴款待客人。黄炎培在宴会上说,延安没有一寸土地是荒着的,也没有一个人好像在闲荡,老百姓生活得很不错。毛泽东问他还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很少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支配力的。”他是在说,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刚开始时朝气蓬勃,很为兴旺,但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懈怠、腐败,很快衰亡。他问毛泽东有什么办法跳出这个周期率?

毛泽东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民主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长期兴旺发达的新出路和根本保证。小事上维系着民主

作家李春雷写过一篇文章《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从这篇纪实文学,可以读出习近平是一个具有民主精神的领导人。

1982年,习近平来到正定县担任副书记,与大伙儿第一次见面,作家贾大山就直愣愣地来了一句:“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嘴上没毛的,是指没有长胡子,资历很浅,有看不起人的意思。这句话,习近平清清楚楚地听到了。如果是一般的领导,会非常反感,嘴上虽然不说,肯定会疏远他,甚至找机会给个小鞋穿。但是,习近平没有,反而觉得这人能讲真话,非常难得。过了几天,习近平主动约见了贾大山。

一番交谈,两人很是投缘,以后他们经常谈话、交心,成了朋友。成了朋友,贾大山和习近平谈话更为率性、真诚,甚至随兴出言,很少考虑。一次,他竟然开玩笑地问习近平:“你说,咱俩谁在全国影响大?”习近平说:“当然是你。出了正定县,谁认识我啊!不像你,走遍全国,都知道贾大山。”贾大山一听,哈哈大笑。

虽然是笑谈,也可以看出贾大山的自信和清高。习近平对他仍然没有反感,反而更好了。两人常常聊天至深夜,肚子饿了,习近平就拿出从北京带来的午餐肉。没有案板,就在稿纸的背面(稿纸正面有油墨),用水果刀切成一片片,然后往水杯倒上茶,一边吃喝,一边继续聊天。就在这聊天中,贾大山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对县里的看法,特别是对正定县文化建设的看法,直言不讳地说出来。有些话并不好听,但肯定是真实的。

贾大山去世后,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说:“在与大山作为知己相处的同时,我还更多地把他这里作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把他作为我行政与为人的参谋和榜样……”

习近平的民主作风,由此可见一斑。心灵感悟:

在中国古代并无“民主”一词,但曾出现过民主的萌芽,即帝尧时期的原始民主,类似民主的做法并不罕见。

民主,能够让你博采众长;

民主,能够使你耳聪目明。

博采众长,耳聪目明,就能够减少失误,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小康社会,太平盛世,与民主有着不可分割的缘分。

文明篇

文明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貌。

文明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一个社会的风貌可以陶冶人的素质,可见,一个人的素质如何与社会风貌关系很大。

不过,一个社会是由一个又一个人组成的。这就是说,个人的素质高低将决定社会风貌的好坏。

在文明社会里,人们享受的是无处不在的温暖。

反之,则是世态炎凉。在世态炎凉的社会里,生活、学习、工作,处处难以方便。因此,从古至今,世人都在渴望文明,传播文明,让文明像春风一样,与你,与我,与他常常相伴。二十四孝第一孝

文明的首要一点就是孝敬父母。在中国二十四孝里面,第一孝就是舜。

舜的母亲去世早,父亲瞽叟又续娶了妻子,舜便有了继母。继母生下弟弟象后,对舜更为不好,经常在父亲面前说舜的坏话。父亲听多了,生气了,就将他赶出家门,这便有了舜耕历山,帝尧在那里访到了他。帝尧为了进一步考察他,就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

成亲后,舜带着两个媳妇回家拜见父母。后母想把他们赶出去,可是弟弟象见了二位花容月貌的嫂嫂,生出祸心,就想和母亲合计要害死舜。

这天傍晚,父亲瞽叟将舜叫过去说,井浅了,有了淤泥,要他下去淘井。舜没有推辞,准备第二天就干。回到屋里,和娥皇、女英一说,她们都觉得应该长个心眼。待父母、弟弟都睡了,他们忙碌了大半夜。这半夜没有白忙,第二天舜刚下井,就觉得井口一黑,像有什么东西掉下来,他赶忙闪身,躲进了昨夜挖好的洞里,悄悄钻回屋里。井口上的象可得意了,又是填土,又是倒石,把井埋了个严实,心想舜必死无疑了。他扔了工具,撒腿就往嫂嫂屋里跑。快近窗前,听见琴声悦耳,以为是嫂嫂弹琴呢!他喜不自禁,大步跨进屋去。一进门,吓得差点爬下,哎呀,弹琴的竟然是舜。象讨个没趣,说了几句闲话,溜了出来。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天父亲又叫舜,说谷仓漏雨,要他上屋修理。舜又答应了,回屋一说,娥皇、女英都说还得提防。第二天,舜上房顶时背了两个斗笠。他正在翻盖茅草,就见谷仓着火了,浓烟滚滚向他卷来。他去找梯子,哪里还有呢?早被象抽掉了。舜从背上拿下斗笠,一手一个,高高举起,跳了下来。不偏不倚落在自己的屋前,他抖抖灰尘,回到屋里。不一会儿,大火烧光了谷仓,象没找到舜,以为他烧成了灰烬。他高兴地跑来和两位嫂嫂成亲,一进门却又看见了舜。他腿一软,跌在地上。舜拉起他说:“小弟以后不要多礼,更不要跪拜。”给了个台阶,让象退了出来。

舜连续被害,却不计前嫌,一如先前那样孝敬父母,善待弟弟。后母和弟弟见害不死他,以为是天神相助,也不敢再动邪念了。一家人和睦相处,光景过得红红火火。因而,舜才成为中国第一孝。孔子为啥不游晋

孔子周游列国,是众人都知道的历史事实。孔子周游列国而不游晋国,也是众人都知道的历史事实。

那么,孔子为什么不游晋国呢?

据说,那天孔子一行来到黄河边上,正准备坐船过河,伫立岸头,远远一望,看见对面高垣上有一只禾鼠踮起前肢,双掌合一,像是打躬作揖,向他们施礼。孔夫子大为感动,一路走来风尘仆仆,百般艰难不说,还常遭驱逐,受围攻。此地的禾鼠都这么友好可爱,这么懂得礼貌,怎么能不感动?

孔夫子问:“对岸为何地?”

答是晋国。一听晋国,孔夫子想起了《韶乐》。当年,孔夫子初听《韶乐》高兴得手舞足蹈,三个月不知肉味。《韶乐》是舜时期的乐曲,是根据尧时期的乐曲《大章》演变来的。晋国大地原先是尧舜故都,孔夫子明白这里是古老的礼仪之乡。很早的时候,尧舜就在这里教化万民,协和万邦,出现过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因而,孔子一行不再过河游晋,取道他国。

我们中华民族素来被称作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文明就是在人和人相处中、在社会交往中,要懂得礼貌,要善待他人。既要对尊长、对领导有礼貌,也要对同学、对同事有礼貌;既要对比自己强的人有礼貌,也要对比自己弱的人有礼貌。许多事实说明,礼貌不仅是一个人品德的体现,而且也是一个人不可多得的财富。反之,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则可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是一则成语,经常用来喻示尊敬师长,诚恳求教。

这则成语记载着一个故事。

宋代时,有个人叫杨时。考中了进士,谋得了官职,却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来到河南拜程颢为师。程颢及其弟程颐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杨时学了一段时间,程颢去世了。为了继续深造,他来到洛阳向程颐求教。

这一天,天阴风寒,杨时和朋友游酢来到程家,程颐正在休息。二位怕惊扰了先生,站在外面静等。天寒地冻,他们冷得浑身发抖,但不愿离去。不一会儿,下起了雪,雪越下越大,很快积了厚厚的一层。杨时和游酢仍然躬身等候,直到雪下了一尺多深,程老先生才醒来。一见他们如此礼恭,如此虔诚,便收为学生,悉心教授。后来,杨时也成了有名的学问家,程门立雪的故事从此流传开去。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尊师重教的道理。古人曾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是说哪怕老师只教过我们一天,我们一生都要把他像父辈那样尊敬。三顾茅庐

前面讲了尊师重教,这里想说说重用贤人。如果说尊敬师长是晚辈礼敬长老,是必须遵循的孝道,那么重用贤人就不同了,是上级对待下级,若是没有礼仪教养,一般人很难做到。

在重用贤人上,三国时期的刘备是个典范。

刘备是蜀国的君主,他建立的蜀汉与曹魏、东吴对峙,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大势,成为留名青史的皇帝。刘备能够成就霸业,是因为有位好军师,也就是宰相诸葛亮。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古达今,熟知兵法,是位难得的人才。不过,若不是刘备以礼相请,诸葛亮也许只会安居僻野,不出茅庐。关于此事,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他访求人才,欲成大业。荆州名士司马徽告诉他:此地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卧龙便是诸葛亮,家在襄阳城二十里外的隆中,耕作自养,精研史书,隐居不出。刘备求贤若渴,登门去请。头一次去,诸葛亮避而不见,徒劳一场;第二次去了,诸葛亮仍然不见,又徒劳一场;但是,刘备丝毫没有轻蔑懈怠,再次躬行去请。这第三次去,诸葛亮在家,却在卧榻小憩,刘备不敢搅扰,侍立门外等候。直到诸葛亮睡醒才上前叩拜请教。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认为找到了明主,方请他们落座,共话国运大势,划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并答应了刘备的请求,走出隆中,辅佐相助,终于成就了蜀汉大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文明不是空洞的,是具体的行为表现。对待父母、师长、上级要有礼貌,对待下级也要有礼貌,这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刘备能得到诸葛亮全在于礼待下士。假设刘备无礼节,诸葛亮肯定不会出山相助;假设没有诸葛亮相助,刘备很难建立蜀汉政权。贾存仁修撰《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文明启蒙教育的经典,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前身为《训蒙文》,作者是康熙年间的李毓秀。后来,经贾存仁修订改编,定名为《弟子规》,广泛流传开来,成为清朝至民国期间启蒙养正,教化子弟的最佳读物。

贾存仁是临汾市浮山市左村人。雍正二年(1724年),他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自幼承受家庭书香熏染,非常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研读宋代学人及其他理学专著。他博学多才,书法和绘画在当时都有名望。但是,他的科考很不顺利,屡考不中,只在乾隆辛卯年(1771年)乡试时考中过副榜。此后,屡次科考不中,干脆疏离仕途,潜心致学读书。据他的墓志铭记载,曾撰写过《四书千一录》《等韵精要》《诗韵考源》《音汇》等书,其中除《等韵精要》外,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

中年时,贾存仁曾游历京城,参加过《四库全书》的校订。后来,他返回家乡,从此主要以讲学授课为业。不仅在本地讲课,还去安泽县担任安泽书院掌院。不过,仅仅一年因为身体不适便离任归家。回来后,主要精力都用来撰写、修订图书,一直到去世。当然,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修订《弟子规》。《弟子规》的前身是绛县李毓秀撰写的《训蒙文》。顾名思义,《训蒙文》就是教育儿童的启蒙读物。贾存仁将之更名为《弟子规》,范围就有所扩大,不仅是儿童,每个子弟都在训导教育之列。再看“训”与“规”,虽然一字之差,意思却大为不同。训,只能是训教开导,至于对象接受与否,那就要看各自的悟性。规,则是规定,是准则,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说是《弟子规》,其实是每个人都应努力达到的行为目标。这等于为当时的人们制定了完整的道德准则。称为《弟子规》是对《训蒙文》的继承,因为儿童时期是形成性格的关键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清纯阶段,这时教化作用最大。所以,《弟子规》比《训蒙文》的意义更重大、更深远,难怪会成为全民的道德范本。

贾存仁能够修订《弟子规》,固然由于他幼时就开始读书,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也由于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他8岁时,母亲就长年患病,难以自理。后来更是卧床难起,一躺就是7年之久。这期间,还没成年的贾存仁就天天侍奉母亲,每天睡觉不脱衣服。孝道早就深入他的内心,化为他的行为。因而,他才能在《弟子规》中写道:“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这不是大话训教,而是无微不至的劝告。这劝告为什么细致入微?原因就在于贾存仁有深刻的生活体验。他将自己的亲身体验,用最简洁的语句凝结笔端,就成为最精彩的人生准则。

深厚的学养积累,高尚的道德行为,使贾存仁站在了一个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因此,他才能在众多的书籍读物当中一眼看中《训蒙文》的价值,才会仔细品鉴,秉烛修订,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如今距离贾存仁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0余年,《弟子规》不但没有过时,仍然有着传播孝道,修养德行的精神价值。礼貌解仇

讲了几个历史故事,似乎文明离我们很远,其实不远,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听过这么一个故事:

这是个真诚的孩子。6岁时,他看见妈妈和别人打架,打得很凶,心里十分恼恨那家人。那天晚上,乘着淡淡的月光。这孩子居然壮着胆子跑到那家的农田,拔了已经开花的辣椒苗。回家后,他很兴奋,向奶奶炫耀自己的壮举。孩子想,一定会受到奶奶的夸奖。没想到,一向和善的奶奶变了脸色,伸出巴掌猛打他的屁股。

孩子哭了,哭着听奶奶训教:小娃娃哪能这样无礼,今后出了门,不管是有仇的,没仇的,都得有礼,该叫爷的都要叫爷,该叫伯的都要叫伯,该叫婶儿的都要叫婶儿……

训教完了,问他:“记住了吗?”

孩子抹着泪说:“记住了。”从此出门,他都礼貌地称呼左邻右舍。

不知不觉,日子过去了好久。这年,他家盖新房子,父亲不小心砸伤了脚。立木上梁时需要很多人,人少了,干不成。父亲很是担心,没想到那天来得人真不少,连吵过架的仇人也来帮忙。妈妈很是内疚,一脸的不好意思。帮忙的人说:“娃儿平时喊人喊得可亲哩,不看大人脸,也看娃儿脸哩!”

这是件很小的事,可也体现出文明礼貌的力量。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实,孟子说的这话中也包含着文明哩!一个电话

一个电话,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你相信吗?

小梅去一家合资企业应聘,笔试成绩夺魁,面试评价很高,自以为胜券在握。但是,面试结束时,主考告诉她,理事会还要研究,请她回家等候通知。

小梅蛮有把握地等待,做好了上班的准备,甚至连第一天穿什么衣服报到都谋划好了,不料却等到了一纸落聘通知。通知写得很客气:小梅女士:

经理事会研究决定,你落聘了。虽然我们很欣赏你的学识、气质,但因为名额有限,只好忍痛割爱。为感谢你对本公司的信任,特寄去本公司的产品优惠券一份,祝你开心。

看完通知,小梅的心情可想而知,十分伤心。本应将通知一扔了之,可是她为公司客气的语言所打动,打了一个电话过去,对他们认真负责、礼貌周到的工作精神表示敬意!

故事结局应该到此很圆满了,没想到事出意外,一周后小梅接到了公司正式聘用的通知。原来,那张落聘的通知是公司的最后一道试题。这道题不是测试智力,不是测试能力,而是测试道德礼貌了。可以推想,如果小梅带着一肚子怨气和委屈,不回这个电话,那聘用就与她无缘了,她的人生只能是另一条道路。

小梅去电话看似偶然,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是人生修养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平日就要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跪着做事的礼仪

这是一家生意兴隆的宾馆。

记者采访他们的经营之道,经理只说了四个字:跪着做事。

跪着做事的背后也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经理还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服务生。这天,服务生去给顾客送咖啡,脚下一滑,身子一闪,托盘的手一抖,杯中的咖啡溅了出来,滴到了顾客的皮鞋上。

服务生连忙道歉,腿也有些发抖。

这时候,一旁的经理看见了,走上前来,什么也没说,掏出自己的手绢,弯腰跪在地上,替顾客把皮鞋擦得干干净净。

服务生看到经理做这一切时,神情自然,犹如给自己、给家人服务一般,丝毫也没有让顾客感到尴尬,也没有让失手的自己感到难堪。

事后,他请教经理,经理告诉他:“站着做人,跪着做事,是宾馆的服务礼仪。”

多少年过去了,这件事仍然深深记在服务生的心里。他按这样的服务准则为人做事,一直干到经理,而且将宾馆经营得风生水起。得理也让人

服务员,你过来!

一位顾客生硬的叫喊,喊过来众多的目光。闻声服务的姑娘快步走来了,那顾客指着杯子训斥:“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也糟蹋了!”

说着,满脸都是寒霜。

姑娘微笑着说:“对不起,您稍等,我马上给您换一杯。”

很快,一杯红茶端来了,新鲜的柠檬和牛奶也摆好了,姑娘轻声说:“先生,我可不可以给您提个建议?如果放柠檬,最好不加牛奶,因为有时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声音虽轻,那顾客却心头一震,点点头,匆匆喝完茶,走了出去。

那位顾客走了,有人问姑娘:“明明是他不对,你为啥还那么客气?”

姑娘说:“得理也要让人,这也是一种礼貌。”

姑娘说得对,可是要做到并不容易。有个成语说“任劳任怨”,任劳容易任怨难。姑娘既能任劳,也能任怨。任劳任怨,其实才是文明的最高境界。礼貌的误区

讲多了正面例子,也该说说反面的了。文明礼貌和衣着穿戴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行为举止言谈。

一位乡下人走进城里,一看就是乡下人,因为他穿着破旧。

一群城里人站在街头,一看就是城里人,因为他们穿着时新。

一个城里人说,我们逗逗那个乡巴佬。

于是大伙围了上去。一人说:“你穿那么厚的衣服,是否乡下还在冬季?”另一人说:“你走路脚抬那么高,不看脚下没有田垄吗?”

乡下人红着脸说:“我想城里人高贵、聪明、有教养,乡下人粗陋、守旧,应该教化,看来我们都错了。”

其实,看似乡下人的那个人并不是乡下人,而是一位名牌大学的教授。仅凭衣着评判一个人是坏习惯,取笑别人更是不文明的坏习惯,应该坚决戒除。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取笑过人吗?有这种毛病吗?如果有,让我们从今天改正吧!心灵感悟:

文明是一种教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哪里文明,哪里就充满阳光,哪里就充满欢笑,哪里就充满成功。

反之,一个人不懂文明,缺乏教养,即使打扮得再亮丽,也无法摆脱粗俗。

文明不是用衣饰外化,而是用道德内修。一个具有文明修养的人,永远温文尔雅,永远携带着阳光。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时代新人,像阳光一样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和谐篇

和谐是幸福的根本保证。

幸福在哪里?在收获的喜悦里吗?在成功的兴奋里吗?

回答是这没有错误,幸福与收获,与成功有着密切关系。只是,收获是长期辛劳后的短暂喜悦,成功是长期拼搏后的短暂兴奋。难道幸福就这么一闪而过?不会,其实幸福可以和我们时刻相伴,终身相伴。

关键是我们要有恰当的人生定位。有了这定位,就会发现人生的幸福不只是收获的喜悦,不只是成功的兴奋,而是阅历,是过程。只要这阅历,这过程处于和谐之中,能够放松身心,那就是一种幸福。

而且,这幸福不会一闪而过,稍纵即逝,是可以永久相伴的。能让你终身幸福的唯有和谐。和谐,是指融洽的关系。社会和谐,国家昌盛;家庭和谐,其乐融融。小康人家最幸福

如今我们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什么要建设小康社会?那是因为小康最和谐,最快乐,最幸福。就让我们走进小康的源头去领略一下。

小康的源头就在现今临汾市尧都区康庄村。帝尧在平阳建都后,时刻关心着天下平民百姓,做梦都在想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因而,他常常走出宫廷去民间巡访,了解大伙儿的生活状况,设法办好天下的事情。

这一天,帝尧走出平阳城,来到一个村庄。村庄不大,看房舍也就百十户人家,却有一条平展展的大道从村外一直通到村子里头。走进村里,四处洁净。村落里静悄悄的,唯有一个地方不时爆发出欢笑声。顺着笑声走去,帝尧和随从来到一个大场里。大场上人真多呀,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熙熙攘攘,挤了个满满当当。这是干什么呢?

帝尧走进人群,看见大伙儿在做击壤的游戏。地上立一块木板,做游戏的人手中拿一块木板,一边吟诵,一边用力一甩,将手中的木板扔出去击打地上的木板。木板打中了,众人欢呼雀跃!这时,一位白发老头跳上前去,捡起木板,也要击掷。看上去老人有80多岁了,却满面红光,动作迅捷,一点也不迟钝。拿起木板先唱了一曲歌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顺手一掷,居然也击中了,人们的欢笑声更高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