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1:44:02

点击下载

作者:罗云坚 黄穗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

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罗云坚,黄穗平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

ISBN 978-7-117-17877-8

Ⅰ.①消… Ⅱ.①罗…②黄… Ⅲ.①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学-临床医学 Ⅳ.①R25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1480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3版

主  编:罗云坚 黄穗平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7877-8

策划编辑:张永太

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第3版)编委会

学术顾问:邓铁涛 颜德馨 路志正 张学文 吴咸中

陈可冀 王永炎

总策划:吕玉波 陈达灿

总主编:罗云坚 刘茂才 陈志强

副总主编:禤国维 黄春林 杨志敏 邹 旭 张忠德

卢传坚 刘 军 黄 燕 李 俊

常务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小云 邓兆智 冯维斌 刘伟胜 刘旭生

刘金文 刘森平 许尤佳 李 达 李云英

杨海韵 杨霓芝 吴万垠 邱 波 张梅芳

范冠杰 范瑞强 林 琳 林定坤 罗笑容

黄健玲 黄培新 黄穗平 葛志红 詹宇坚

蔡炳勤 谭志健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 燕 王立新 王树声 邓 宏 龙顺钦

卢富华 代喜平 白建平 白遵光 包 崑

司徒红林 刘 敏 池晓玲 许银姬 孙 伟

杜宝新 李 工 李红毅 李柳宁 杨丽新

杨荣源 肖 静 吴占河 吴焕林 何军明

何羿婷 何德平 宋 苹 张北平 张海波

张敏州 陆 华 陈 延 陈 海 陈文勇

陈秋雄 林启展 罗湛宾 庞 龙 赵 玲

胡永珍 夏纪严 徐大基 徐荣谦 郭 军

唐咸玉 黄学阳 黄清明 黄清春 崔徐江

庾 慧 梁凤鸣 梁伟雄 梁雪芳 韩 云

程 兰 蔡业峰 雒晓东 廖月红 黎小斌

主编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编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东省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岳阳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

澳大利亚悉尼皇家亚历山大儿童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平安医院出版者的话 第3版

为满足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的需要,提高中医专科学术水平与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我社于2000年组织编写了大型 《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15个分册),各分册均多次重印,后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再版(16个分册)。本丛书自问世以来,因其体例新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重点突出,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先进性,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在中医界产生广泛影响,为推动中医专科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

本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又在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新进展、新成果介绍给读者,以满足各层次的专科临床医师、进修医师、临床医学研究生、本科生的临床需要;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医院专科学术发展水平与中医医院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特将《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第2版进行修订。本次修订汲取丛书第2版的成功经验,进行适当补充、修改、完善和提高,力求使本书成为中医专科专病同类图书中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权威性、科学性、实用性和享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专著;成为中医临床工作者身边必备的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参考书。

本次修订的组织工作,在第2版的基础上对主编和编委进行部分调整。为保持本丛书的权威性和代表性,特邀请国医大师、院士及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主审,邀请全国16家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单位200余位专家参加了编写修订工作。各位专家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中医专科专病的实践和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既能传承和发挥中医药治疗专科专病的特色和优势,又勇于创新,在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各位专家治学严谨,厚积薄发,在编写修订过程中,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大量丰富翔实的医学文献,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学习研究心得,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力求全面科学地体现当代专科专病临床研究成果,充分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融汇中西,贯通古今,为广大读者提供高、新、精、效的专科专病学术专著。

本次修订,在第2版基础上,仍保持16个专科分册,即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神经科、内分泌科与风湿病、血液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男科、外科、皮肤性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分册。在保持第2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对丛书栏目名称和设置进行部分调整,部分专科增加常见病种和中医优势病种;“评述”改为“评述与展望”,增加展望内容;“名医专家经验方”和“名医专家论坛”改为“名家名医经验方”和“名家名医论坛”,增选国医大师等名医名家医论和经验方,提高收选的权威性和代表性;删去“古籍精选”栏目,将古代医家经典论述融入正文之中;增设“循证参考”栏目,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性和较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指导临床实践;对西医及中医现代研究等相关内容进行精简、提炼和更新,充实了临床治疗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在保持“难点与对策”栏目内容新颖、实用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并强化了“对策”方面的内容,给出解决难点的措施与建议。

本丛书从第1版到本次修订,经历十余年。在此期间,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医医院重点专科(专病)发展势头良好,中医药服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的出版和修订,恰逢其时,满足了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发展的需要。经过3次修订,全书框架体例更加科学合理,全书内容日臻成熟和实用。特别是一些新颖而富有创意的栏目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如“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循证参考”、“评述与展望”等栏目,体现了作者多年临床经验与独到的学术见解;“医案精选”、“名家名医经验方”、“名家名医论坛”,荟萃了名家名医临床实践的精华;“现代研究”等则反映了当代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诚然,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当前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并勇于创新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秉承全心全意为广大读者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的宗旨,热切期盼本丛书的修订再版,为把专科专病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中医专科专病人才的培养、为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为人类健康保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7月王序

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是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内容。中医药学作为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其理论和诊疗技术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临床实践是创新发展的源泉,临床疗效则是检验创新成果的试金石。近年来,我们大力开展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促进临床与科研相结合,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的优势,提高中医药在维护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

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规模最大的中医医院之一。多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在中医内涵建设和优势病种临床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组织全院专家学者编写了一套 《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既突出了中医特色,又紧跟现代医学进展,受到了好评。这套丛书此次为第二次修订,在前二版基础上,更加突出了构建现代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信这套丛书的修订出版,能够为做强做大中医优势病种、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和中医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故乐为之序。2013年9月25日邓序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评过了头,中医一再受到波及,曾一度落入低谷。所幸民众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西医应当互补,互相不能取代,经历一二百年可能会走到一起,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曾经提出一个口号“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双向接轨”,简称为“与世界双向接轨”,而不是我们单方面的接轨。中医界要有信心、有志气、有骨气、有智慧、有能力,去创造中医事业的美好未来。

然而就目前来看,中医界的现状还是不太乐观,中医临床、科研西化的倾向还很明显,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临床科研评价体系,很多情况下要照搬西医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方法,离“自立自强”还是有差距的。其实,历史上中医也有过实验研究。晋唐时代,医生为了观察黄疸症状的变化,逐日用白布浸染病人小便后晾干,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每日黄疸病情的进退;8世纪陈藏器关于脚气病的病因,认为本病与食白米有关……应该说,中医有很多创造是走在世界前面的。

我认为,对科研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动物实验一途,不能说不搞实验的中医就不是科学研究,临床研究也一样是科研,而且是更重要的科研!回顾一下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凡是做出卓越成就的中医学家,都是通过大量的、细致的临床研究而获得成功、推动中医学术发展的。

众所周知的汉代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的主要著作 《伤寒杂病论》,可以说就是他的科研成果。这一科研成果是从哪里来的?从临床中来!张仲景的科研方法,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上升为理论,确立“以脏腑论杂病”和“以六经论伤寒”两大临床辨证系统,这使中医临床医学有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到今天我们还要深入学习 《伤寒论》和 《金匮要略》的理、法、方、药,可见其影响深远。张仲景的科研就是临床科研,这种方法过时了吗?落后了吗?我看一点也不落后,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至今仍未被超越。

清代的温病学家吴鞠通,他留给后人的研究成果是一本 《温病条辨》。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呢?他在 《自序》中说:“……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可见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的汇总,但这种汇总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在他自己的“三焦辨证”理论框架中,经巧妙剪裁而成,这其中的取舍,又离不开他的临床心得。这种文献的汇辑、总结提高,也是中医的科研方法之一,至今仍然是先进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温故一样也能出新——创立新的学说。

上面只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历代在中医学术上做出巨大成就的医家,无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因此,大家不要忽视继承,不论是临床经验的继承、还是文献的继承,都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基础,学术大厦将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当然,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的成果,还要重视整理、继承当代人的研究成果,不能厚古薄今。

在这方面,广东省中医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所有着80年历史的中医院,有“南粤杏林第一家”之美誉。曾于2000年集全院专家之力,并与国内名校、名中医院之临床专家合作,编写了一套 《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该书既继承几千年来之学术传统,又总结近、现代中医名家之先进经验与理论,辅以西医之诊断治法,务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一套能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中医临床水平、内容丰富而又新颖的著作。丛书出版后,数次重印,好评如潮。这套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有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新进展、新成果介绍给读者,更是为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医院专科学术发展水平,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广东省中医院的领导和专家决定将这套丛书进行第3版修订。此次修订,吸取了前2版编写成功经验,在保持第2版特色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收集、总结、整理、研究中医专科专病治疗规律,遵循科学依据,准确地运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来确定对专科专病实施最有效的治疗,因此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实用、更加完善。在形式上增加了“循证参考”和“评述与展望”栏目,更突出了先进性和前瞻性,真正做到了“传承古今,融汇中西”!

这套丛书凝聚了广东省中医院和国内知名中医院各位专家学者的心血。丛书的一次次修订,体现了他们善于吸收古人和当代的先进成果、不断进取的精神,中医事业的发展正需要这种精神。相信第3版丛书将为中医医、教、研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故乐为之序。2013年5月再版前言

本丛书自2005年第2版刊行至今已有8年,在这8年中,医学科学又在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不断出现,为紧跟日新月异的医学发展轨迹,把专科专病临床诊治的中西医新进展介绍给读者,同时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力求反映当代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水平,我们拟对本丛书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完善和提高,并予再版。

本版在保持原版总体框架的前提下进行修订。仍沿用第2版分为16个专科专病分册:呼吸科、心血管科、消化科、泌尿科、神经科、内分泌科与风湿病、血液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男科、外科、皮肤性病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喉科。部分专科增加常见病种和中医优势病种,如皮肤性病科增加“特应性皮炎”,泌尿科增加“尿酸性肾病”,妇科增加“异位妊娠”和“卵巢早衰”等。每个分册又以西医病名为纲,以增加中西医之间的接触点、亲和力。每个疾病内容包括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治疗、医案精选、名家名医论坛、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后与转归、预防与调护、现代研究、评述与展望15大部分。其中“概述”、“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着重更新补充了本病目前最新的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核心的“治疗”部分,分辨证治疗、其他治疗、西医治疗、名家名医经验方等,外科补充了“手术治疗与围术期处理”,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尽量使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临床实践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切实反映现代中医治疗的实际情况。同时部分病种在“治疗”部分增加了“循证参考”,以冀能对临床以及科研工作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在编写体例上,在第2版基础上删去了“古籍精选”,丰富了“名家名医论坛”等内容,着重突出著名中医药专家尤其是国医大师们关于该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体现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供后学者学习和借鉴,提高临床实用性。“现代研究”包括了中西医最新观点、新理论和临床、实验室研究成果,反映了多学科的交叉、沟通、渗透,以期充实中医专科专病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

本丛书颇具特色的内容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评述与展望”,这几部分着力对中医诊治过程中有关难点、重点问题做了讨论,分析评价了该病的中医药治疗特色及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主要阐述一些目前诊治中存在的问题或尚不成熟但有发展趋向的观点,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入研究。

本丛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书中所引述的各类医学文献的一些内容,为了体例统一和方便阅读,对原文做了一些删改,敬请原著者谅解,并向原著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书较第1、2版的编写更贴近临床,并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加大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和医学生深入阅读和临床参考,也可作为培养专科专病人员的辅导读物。期望本书的再版能为广大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及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本丛书涉及面广,疾病的诊疗又非常复杂,书中如存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本套丛书第1版、第2版的作者为本版的编写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部分原作者由于工作变动,未能参加本版的编写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编委会2013年7月编写说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增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几千年来,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消化科疾病属于中医学脾胃肝胆病范畴,中医脾胃肝胆病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验丰富,其独特和精华之处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治病求本,运用中医药指导治疗消化科疾病往往收效甚佳。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中医脾胃肝胆病学与现代医学技术的有机结合,阐明了许多中医药学对消化科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机制,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脾胃肝胆病学的发展,进而显示了中医药治疗消化科疾病的远大前景。

本书从专科专病的角度出发,以现代诊断为导引,融古汇今,广征博采,内容紧扣中西医结合消化病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涵盖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针对难点,寻找对策,交流经验,以求繁荣学术,促进中西医消化专业学科总体水平的提高,服务于患者。

本书于2000年9月第一次出版,2005年再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也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对中医脾胃消化专科建设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脾胃消化病领域都有了很多长足的发展,因此我们决定对该书进行再版,以便将新的脾胃消化病的研究和成果呈现给读者,满足广大读者的殷切期望。

本书首次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对各级从事消化内科医务人员的理论及临床思维和技能的提高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次再版,在前2版的基础上,病种方面增加了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和确切疗效的2个病种:“功能性腹痛”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一共17个专病。书中内容翔实、全面,广度与深度兼顾,注意实用性、先进性。在对各内容进一步充实的基础上,将前2版中有些项目进行了兼并以更方便读者的查阅。本次修订,系统介绍了消化专科疾病近年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疗法、新成果,力求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希望本书的再版对各级从事消化内科医务人员的理论及临床技能的提高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作为《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写、出版和再版的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以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内容涉及广泛,也限于作者的学术水平,在使用中如发现有疏漏或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希冀不断完善和提高。编 者2013年5月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GERD的病理基础是由于食管暴露在胃酸及胃蛋白酶环境中,从而产生症状及食管炎症或黏膜损伤。胃酸的pH值为1.5~2.0,而食管正常的环境pH值在6~7。餐后发生的生理性胃酸反流持续时间短、夜间少见,因此不会对食管黏膜造成损伤;但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失调,或幽门括约肌的关闭功能不全,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频发、长时间的反流以及夜间反流则可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从而引发GERD。烧心、反流等GERD症状在西方国家人群中十分常见,其中以美国人的患病率为最高,曾有烧心感的人群占22%,而有反流症状的则占到了19%。GERD在国内其实发病率也不低,200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GERD症状人群发生率为8.97%,并不比欧洲国家低;而糜烂性食管炎的人群发病率也达1.92%。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最常见。烧心、反酸是GERD的典型症状,其他非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吞咽困难、吞咽痛等,还可见咳嗽、咽炎、哮喘等食管外表现。而非典型症状和有食管外表现者更易患内镜阴性的反流性疾病(NERD),即内镜下未见黏膜破损。临床上严重者可出现食管黏膜糜烂而出血。根据其临床特征,GERD属于中医学中的“噎膈”、“胸痹”、“吐酸”、“胃痛”等病证范畴。病因病机(一)中医

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或久病伤脾均可使脾胃升降失调而发病。

1.病因(1)情志不畅:

忧郁恼怒,肝失疏泄,横逆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或肝郁化火,火灼胃阴,胃失润降,食管干涩;两者均可损伤食管。(2)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热烫之物,或烟酒过度,或服用了对食管有损伤的药物,损伤脾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太平圣惠方》第五十卷曰:“寒温失宜,食饮乖度,或恚怒气逆,思虑伤心,致使阴阳不和,胸膈否塞,故名膈气也。”(3)久病体虚:

劳累过度,或久病伤脾,脾气虚弱,运化失职,痰湿内生,上贮于肺,痰气交阻,肺气上逆。《类证治裁·噎膈反胃》:“噎者咽下梗塞,水饮不行,食物难入,由痰气之阻于上也。膈者胃脘窄隘,食下拒痛,由血液之槁于中也。”

2.病机

中医学认为,食管乃胃之系,为饮食通路,其气与胃气相通。胃气以降为和,以通为顺,二者相互影响。胃气郁滞则食管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则加重反食反流。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共司受纳、消化、运转和输布功能,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肝气调达,则脾升胃降,气机顺畅。肺属金,胃属土,二者为子母之脏腑,生理上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故脾胃运化与肝疏泄、肺输布有关,故食管炎病位虽在食管,但病理机制与肝肺脾胃关系密切。肝脾胃功能失调,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故产生烧心、反酸等症;气滞痰阻瘀结导致胸痛、吞咽困难甚则消化道出血等症;母病及子、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哮喘等食管外表现。

总而言之,本病病因病机总体上来说是本虚标实,以实证居多。本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气所主,与肝、肺、脾、胃有关。本病的主要机制是胃气上逆,升降失司,从而产生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或痛,反酸、吞咽不顺等症。(二)西医

西医学认为,食管下段括约肌静止张力是防止胃内容物从压力高的腹腔反流到压力低的胸廓的屏障。在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的环肌呈收缩状态,保持一定张力。该处有两类神经支配:一是以嘌呤能物质为传递介质的黏膜下的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使食管下端松弛。一是以胆碱能物质为介质的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支配,通过纵肌来提高该处的张力。当LES功能受到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则发生病变。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如下:①食管或胃手术后:全胃或胃大部切除、食管贲门切除、贲门形成术、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等,引起胃LES功能障碍,使胃液中的盐酸、胃蛋白酶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碱性胆汁、胰液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②呕吐物刺激:酸性呕吐物对食管黏膜的刺激性很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由于胃窦痉挛及继发性幽门、十二指肠梗阻引起高酸性胃液反流;某些疾病引起长期反复呕吐,如胆道疾病、慢性胃炎、功能性呕吐、偏头痛等,使胃酸、胃蛋白酶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屏障和LES的功能受损。③饮食失当:有些食物可直接对食管黏膜有刺激性,如大量烟酒、过于辛辣食物、过热食物灼伤食管黏膜。另有些高脂饮食,如巧克力、咖啡、可口可乐等,可使胃酸分泌增加,在高胃酸的情况下,当LES功能不全时,易产生胃食管反流病。④某些药物不良作用:有些药物既对食管黏膜有刺激,又可使LES张力功能降低,如茶碱类、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阻滞剂、烟酸、黄体酮等,致使LES张力降低后,胃内容物易于反流。⑤内在因素:某些胃肠道激素,如胰泌素、胰高血糖素、肠抑胃肽(GIP)、血管活性肽(DIP)等,均可使LES的张力降低。此外妊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成年人特发性LES功能不全,均可影响LES的正常关闭的张力,使胃内容物反流而发生病变。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上述诸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是LES的功能不全,至于LES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待进一步阐明。当LES功能降低,或幽门括约肌和LES的张力低下时,胃液中的盐酸、胃蛋白酶、肠液中的胆酸、胰液和溶血性卵磷脂等,均可同时反流入食管,侵蚀+食管角化表层的上皮细胞,并使之变薄或脱落;反流物中的H及胃蛋白酶可透过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层而深入食管组织,引起食管炎。由于胆汁先反流入胃,而后再反流入食管,所以胃食管反流病常伴有慢性胃炎。此外,肥胖、大量腹水、妊娠后期、胃内压增高等情况均易诱发本病。临床表现(一)症状

1.胸骨后烧灼感

胸骨后烧灼感又称反流性烧心,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屈曲、弯腰、咳嗽、妊娠、腹水、用力排便、穿紧身衣和围腰、头低位仰卧等姿势,均可诱发或加重烧心。亦可由于进食过程,或摄入茶、酒、咖啡、阿司匹林等物而诱发。服制酸药后多可消失,过热或过酸之食物可使病情加重。如服制酸药的效果不著,提示为胃酸缺如,则烧灼感的原因主要由于胆汁反流所致。

2.胸骨后或后背疼痛

疼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甚至耳后,如同心绞痛或胸膜炎,重者为剧烈性刺痛。如果胃食管反流病病人出现持续性胸骨后疼,甚至放射到颈部,提示为穿透性边界溃疡或同时伴有食管周围炎。

3.反流至口咽部

每于餐后、躯干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严重者因夜间出现反流、反流物吸入气管或肺内,引起久咳或哮喘发作。

4.吞咽困难或呕吐

病程初期,由于炎症造成食管局限性痉挛,可发生间歇性咽下困难和呕吐;后期由于纤维瘢痕所致的食管狭窄,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和呕吐。较长时间吞咽困难,可因进食减少,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

5.出血

食管的严重活动性炎症,因黏膜糜烂出血,致呕血或排黑便,从而出现面色苍白、头昏心悸、心率加快等。(二)体征

胃食管反流病一般无明显体征,有的病例仅于压胸骨时感胸骨后隐痛,或剑突下轻度压痛。(三)并发症

1.出血

严重食管炎患者,可因食管黏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弥漫性食管炎可发生较大量出血。

2.食管狭窄

慢性食管炎时黏膜糜烂后发生纤维化,继之发生食管瘢痕性狭窄。

3.呼吸道炎症

由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酸性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咽喉部致慢性咽炎和慢性声带炎,严重者可因反流物吸入气管、肺部,致支气管炎、肺炎等。

4.穿孔

严重的食管炎可并发食管穿孔。

5.食管癌

有研究显示,对比有烧心、反流症状的GERD人群与无症状人群,发生食管腺癌的比数比为7.7∶1,在一周有2~3次症状发生的人群中,患食管腺癌的几率大约增加了5倍,而在一周有3次以上症状发生的人群中,这一几率几乎增加了17倍,由此可见,反流症状发生越频繁,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越高。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一)食管滴酸试验

从鼻腔放置胃管;当管端达30~35cm时。先滴入生理盐水,如无不适,换用0.1mol/L盐酸,以同样滴速滴注30分钟,在滴酸过程中,出现胸骨后痛或烧灼感者为阳性反应,表明有胃食管反流病存在;阴性反应表示胃酸缺乏。症状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者为阴性。(二)食管腔内pH值测定

将一置于胃内的pH电级逐渐拉入食管内,并置于LES之上方约5cm处。正常情况下,胃内pH值甚低,此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并做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如闭口、深呼气或屈腿,并用力擤鼻涕3~4次,如食管内pH值下降至4以下,说明有胃食管反流存在。(三)食管内压力测定

应用低顺应性气液压毛细血管灌注系统,经鼻插入导管,采用定点牵拉法,分别记录4个测孔(空间方位相间隔90°)的下食管括约肌压(LESP)、食管体部远端蠕动收缩幅度、传导速度等,以评估食管功能。正常LES压力为1.6~2.7kPa,当静止时LES压力≤1.3kPa,或LES压力与胃内压力比值<1时,则提示LES功能不全,或有胃食管反流存在。(四)胃-食管闪烁显像99m

受检者经胃管向胃内注入300ml等渗盐水,加入300μg CiTc硫化胶的混合液体,然后取仰卧位,对胃、食管进行扫描。此法可估计胃-食管的反流量,且能反映出生理状态,诊断正确率较高。(五)酸钡吞咽试验

因食管吞钡X线检查较不敏感,假阴性较多,有人主张应用酸钡吞咽试验进行X线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用100ml硫酸钡和37%浓度的盐酸1ml混匀,pH为1.7。病人服加酸的钡剂引起食管运动异常,诱发强烈地非蠕动性收缩,正常人则相反。(六)24小时食管pH监测及胆红素检测

将酸敏锑电极放入pH 7和pH 1的缓冲液中校正,受检者经鼻插入pH电极,根据测压导管定位确定LES的位置,结合pH的变化及X线透视下定位的方法,将锑电极置于LES上5cm处,连续监测24小时内pH的变化。通过食管腔内放置pH电极的长时间观察,不仅可发现反流,还可以了解反流程度、持续时间、次数,以及与体位、进餐、疼痛等症状的关系。胆红素监测对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为侵入性的检查手段。(七)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

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通过阻抗变化可判断液体或气体反流。目前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导管均带有pH监测通道,可进一步区分酸反流、弱酸反流及弱碱反流,提高与症状关联的反流的发现率,从而可用以提高GERD的诊断率,尤其是以非酸反流为主的患者的诊断;抗反流手术前及术后的评估;难治性GERD病因的寻找;不典型反流症状的GERD患者的诊断;确诊功能性烧心患者。(八)反流病问卷诊断

GERD是一种以症状为基础的疾病,且NERD占了GERD大多数,因而临床依据症状诊断尤为重要。烧心症状多见且特异性相对较高,而反流虽然少见却是特征性的症状。诊断问卷可以标准化确定需要问诊的症状,进行标准化评分,且简单易懂,成为临床上主要的诊断手段,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九)内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内镜检查是诊断有黏膜破损GERD(即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Barrett食管,下段食管的鳞状上皮可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反流性食管炎(RE)洛杉矶内镜诊断标准(LA)。

A级:食管黏膜皱襞表面黏膜破损,但破损直径小于5mm;

B级:黏膜皱襞表面黏膜破损直径大于5mm,但破损间无融合;

C级:黏膜破损相互融合,但尚未环绕食管壁四周;

D级:黏膜破损融合累及至少食管四壁75%。

活体组织检查是评价食管炎最灵敏的指标,也是除外食管癌的最好方法。诊断要点(一)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性疼痛

多在进食辛、酸、脂肪食、酒类后出现。疼痛可放射至肩胛间区,胸骨两侧甚至两臂,服碱性药物后减轻。食后仰卧、躯干前屈或剧烈运动可有酸或苦味的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段甚至溢入口腔。并发食管黏膜水肿、管腔痉挛或瘢痕狭窄时可出现咽下困难。部分患者有食管贲门部或胃手术史。(二)食管钡餐检查黏膜正常,或可见黏膜皱襞不规则、紊乱、增粗

重者有食管狭窄。部分患者可见钡剂从胃反流至食管。(三)pH测定

24小时食管pH监测,pH<4的次数、持续时间有阳性意义。(四)食管测压

可显示LESP低下。(五)内镜检查

通过镜检可以确定是否存在食管糜烂、溃疡、狭窄,Barrett食管等,并且可以除外是否存在其他上消化道疾病。(六)组织病理学检查

确诊是否存在Barrett食管。鉴别诊断(一)与消化性溃疡相鉴别

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胃溃疡的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则位于上腹部正中或稍偏右。胃溃疡的疼痛一般多在餐后0.5~2小时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在餐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进餐后可减轻或完全缓解。疼痛一般出现在午餐或晚餐前,也可在晚间睡前或半夜出现,并常兼有嗳气、反酸、恶心等。钡餐X线胃肠检查、胃镜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二)与心绞痛相鉴别

心绞痛为心肌急剧、暂时缺血或缺氧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疼痛,多于劳动或兴奋、受寒、饱餐后发生。疼痛部位在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窒息性或闷胀性,每次发作历时1~5分钟,偶可持续15分钟之久,休息后或使用硝酸盐制剂后可缓解。有的患者夜间发生疼痛,发作时面色苍白,表情焦虑,不愿活动,严重者出冷汗。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颈、咽,并可伴有消化道的症状。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三)与食管癌相鉴别

早期以咽下梗噎感最为多见。咽下食物时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尖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期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伴有食物滞留感和异物感。有的病人感胸骨后闷胀不适,背痛和嗳气等。食管癌晚期有咽下困难,食物反流,身体消瘦,呈恶病质病容。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四)与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相鉴别

本病亦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食物反流等症状,但多见于20~40岁年轻患者。X线钡餐检查可见典型的鸟嘴状改变,食管测压及内镜检查可资鉴别。(五)与胃炎、消化不良相鉴别

GERD病人由于诊断方法的问题,也容易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罗马Ⅰ诊断标准时有反流型,罗马Ⅱ明确把反流型从消化不良诊断中划到GERD中)。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疗效确切,通过审证求因,分辨寒热虚实。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若为肝胃不和,则疏肝和胃;若为肝胃郁热,则疏肝泻热和胃;若为痰气交阻,则理气化痰畅膈;若为脾胃虚寒,则健脾温阳降逆……从而达到局部病变与全身病态结合施治、主症与兼症结合施治、攻邪与扶正结合施治。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法日趋成熟,通过促动力药物、抑酸药物、黏膜保护剂的使用,亦可奏效。当出现食管狭窄时,可行内镜扩张治疗;有适应证时,还可选用外科手术治疗。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辨证与辨病结合,整体与局部兼治,既改善食管括约肌功能,减少胃酸,又抑制胃气上逆,减少反流,使临床症状消失快,值得推广应用。广泛应用中医治疗理论及方法,同时合理的结合西药治疗,使得中西医优势互补,以达到最好的疗效。(一)辨证治疗

本病初起以标实为主,以理气、化痰、消瘀为法,后期以正虚为主,以滋阴养血、益气温阳为法,若出现虚实夹杂,须标本兼治。

1.肝胃不和

证候特点:

胸骨后疼痛、顶胀感,双胁疼痛,胸闷脘堵,嗳气频繁,泛酸呃逆,食欲不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和胃降逆。

推荐方剂:

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味。

基本处方:

柴胡12g,白芍30g,生姜7g,延胡索15g,枳壳15g,法夏12g,木香10g,陈皮10g,炙甘草10g,海螵蛸20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

若伴吐酸者加乌贼骨10g、浙贝10g,或煅瓦楞子10g以抑酸和胃;若嗳气频繁者,加沉香15g、白蔻仁15g以顺气降逆;若心烦易怒者,加合欢皮10g、炒山栀10g以安神除烦;若伴呕吐者,加代赭石10g、柿蒂10g以降逆止吐;若胸骨后或剑突下灼热者,加黄连10g、蒲公英12g以清胃热。

2.肝胃郁热

证候特点:

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胃脘胀满不舒,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加重;反酸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疏肝泻热和胃。

推荐方剂:

丹栀逍遥散加减。

基本处方:

柴胡12g,丹皮12g,川连12g,海螵蛸20g,白芍15g,栀子10g,枳实15g,延胡索15g,浙贝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

疼痛较重者,加川楝子15g以加强疏肝止痛之力;若腹胀便结者,加大腹皮12g、大黄10g以通便消胀;若脘胀痞闷,不思饮食者,加赤茯苓12g、茵陈12g以化浊祛湿,醒脾清肝。

3.痰气交阻

证候特点:

吞咽食物梗阻,胸膈满闷,胸骨后顶胀不适感,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可减轻,嗳气呃逆,呕吐痰涎或食入即吐,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治法:

理气化痰畅膈。

推荐方剂:

启膈散加减。

基本处方:

沙参25g,丹参18g,砂仁壳6g(后下),法夏12g,全瓜蒌15g,云苓15g,郁金12g,苏梗10g,旋覆花15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

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g、枳实15g以行气通便;阴伤甚者,加生地20g、火麻仁15g生津润肠。

4.脾胃虚寒

证候特点:

胃脘隐痛,泛吐酸水或清涎,进食后胸膈噎塞感,胸骨后疼痛不适,疲乏无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手足不温,大便溏泄,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缓。

治法:

健脾温阳降逆。

推荐方剂: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基本处方:

党参25g,茯苓15g,陈皮6g,砂仁(后下)6g,白术12g,法夏12g,木香6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

胸膈满闷甚者,加薤白12g、厚朴12g以增强宽胸理气之力;脘腹满闷,纳呆便溏者,加苍术10g、藿香10g、白蔻仁10g以和胃化浊;若兼手足不温,脘腹胀闷,喜暖喜按,可加干姜5g、吴茱萸12g、补骨脂15g以温补脾肾。

5.气虚血瘀

证候特点:

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形体消瘦,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吞咽困难并呈持续性胸骨后疼痛。舌淡黯,舌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

益气养阴,祛瘀散结。

推荐方剂:

四君子汤加味。

基本处方:

太子参20g,茯苓20g,白术15g,丹参20g,浙贝母15g,郁金12g,薤白10g,桃仁12g,苏梗12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

若津伤较甚者,加麦冬15g、元参15g以助增液润燥之力;若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g与甘草6g合用以苦降缓下;若阴虚内热较重者,加生地20g、沙参20g、丹皮15g、知母12g以加强滋阴清热之力。

6.肺脾肾亏虚

证候特点:

吐酸呕涎,咳嗽夜间呛咳,多于夜间睡眠时发作,甚至不得平卧,气喘,纳差,小便清长,面色 白,舌淡,苔薄,脉沉弱。

治法:

固益肺肾,健脾降气。

推荐方剂:

生脉地黄汤合六君子汤加味。

基本处方:

熟地15g,山萸肉12g,山药12g,丹皮10g,茯苓10g,麦冬15g,五味子10g,陈皮15g,法夏15g,太子参15g,白术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

肺气阴两虚为主者加黄芪12g、沙参15g以补气滋阴;痰多者加前胡10g、杏仁10g以降气化痰;气阴两虚而兼见潮热、盗汗者加鳖甲15g、地骨皮12g以养阴清热。(二)其他治疗

1.中成药(1)珍珠层粉:

有制酸生肌、安神功用,可用于各证型胃食管反流病。每次1支,每日4次。(2)锡类散:

有清热解毒,止痛,化腐生新功用,可用于各证型胃食管反流病。每次吞服一小瓶,每日3次,服药前后分别咽入甘油或食油少许。药后1小时禁饮食。(3)香砂六君子丸:

有益气健脾功用,用于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每次6~9g,每日3次。(4)木香顺气丸:

有疏肝理气功用,用于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每次8g,每日2次。(5)六味地黄丸:

有滋阴功用,用于阴虚燥结之胃食管反流病。每次9~15g,每日3次。(6)胃逆康胶囊:

有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功用,用于肝胃不和郁热证胃食管反流病。每次2粒,每日3次。

2.针灸(1)体针

1)主穴:

天突、风池、肩井、膻中、上脘、中脘、关元、大椎、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肝俞、肾俞、曲池、合谷、足三里。

咽下困难者可取天突、合谷、手三里、曲池。背部疼痛者可取肺俞、膈俞、心俞、大椎、风池、肾俞、膏肓。反流者取足三里、中脘、肝俞、膻中、气海、内关。

操作:每次选取主要穴位6穴左右,以后可交替使用主穴。颈背腹部穴位宜用中等刺激手法,四肢穴位宜用重刺激手法。每周2~3次。

2)主穴:

肺俞穴。平补平泻手法,每5分钟运针一次,20分钟痛感减轻,若疼痛不减可加胸段华佗夹脊穴。

3)主穴:

夹脊穴颈4~颈6。进针3cm左右,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两次,针后亦可加拔火罐。(2)耳针:

主穴取食道、贲门、皮质下、交感;配穴取神门、枕、肝、胃。每次2~3穴,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三)西医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LES功能低下,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疾病,西医治疗在改善LES功能、促进动力的同时,须使用抑酸剂及黏膜保护剂。

1.一般治疗

改善LES的功能,避免胃内容物反流。(1)减低胃内、腹内压力,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咖啡。(2)睡眠时床头垫高15~20cm,以减少反流,肥胖者应减轻体重。(3)避免餐后立即卧床、睡前饮水或进食。(4)避免服用抑制胃肠动力的药物,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2.促动力剂的应用

选用以下一种药物治疗。(1)枸橼酸莫沙必利:

每次5mg,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口服。(2)多潘立酮:

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口服。(3)甲氧氯普胺:

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口服。

3.抑酸剂的应用

选用以下一种药物治疗。(1)H受体拮抗剂:2

可选用西咪替丁每次400mg,每日2次口服;或雷尼替丁每次150mg,每日2次口服;或法莫替丁每次20mg,每日2次口服。++(2)质子泵H、K-ATP酶抑制剂:

奥美拉唑每天20mg或40mg,如洛赛克(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每次20mg,每日1~2次口服。也可以兰索拉唑每次30mg,每日1次,++口服。新一代质子泵H、K-ATP酶抑制剂埃索美拉唑(耐信)每次20mg,每日2次,结合促动力药是治疗本病的新方案。

4.黏膜保护剂的应用(1)硫糖铝:

每次1g,每日4次,饭前1小时及睡前口服。(2)三钾二枸橼酸铋盐(德诺):

每次240mg,每日2次,早饭和晚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

5.内镜介入治疗

对部分难治性患者行胃镜下腔内折叠缝合术等;反流性食管炎伴严重的食管狭窄时,患者进食困难,可予内镜扩张术。但在扩张后,仍需要抗反流治疗。

6.外科手术治疗

适用于LES压力很低,上述内科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及食管瘢痕狭窄者。手术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四)名家名医经验方

1.陈亦人——开肺宣郁汤

组成:

秋桔梗6g,炙紫菀12g,川郁金9g,炒枳壳9g,炙杷叶12g(包),粉甘草3g。

功用:

开宣肺气,利气疏郁。

主治:

食管炎、食管痉挛、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习惯性便秘等属肺失宣降、气机郁滞者。

加减:

若肺郁化火者,佐用泻火开郁之品,如栀子、豆豉、丹皮之类;肺郁扰神伍入远志、夜交藤;肺郁痰阻加入菖蒲、陈皮、橘络;肺郁而肠痹者佐用瓜蒌、麻仁,或用适量硝、黄,取小承气意;肺郁阴血不足者,当兼以养阴益血,可伍以白芍、当归、鸡血藤之类;肺郁兼气虚则又当伍用参、芪之类以助其推行之力。(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16-317)

2.徐景藩——白药藕粉糊

组成:

云南白药1g,纯藕粉2匙。

主治:

食管炎、贲门炎。症见胸骨后或剑突下有灼热、隐痛感,饮食量减少。

加减:

如舌苔白腻,每日以厚朴6g、薏苡仁15g煎汤代水调藕粉;如舌红、口干,用麦门冬15g、川石斛10g煎汤代水调藕粉,白糖改用冰糖少许。(杨思澍.中国现代名医验方荟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15)

3.张梦侬——张氏噎膈方

组成:

炙党参、北条参、焦白术、法半夏、广陈皮、炙甘草各15g,西砂仁、广木香各6g,杭麦门冬、白茯苓各15g。

主治:

中虚饮停,津液已伤之噎膈。(汤一新,王瑞祥.中国当代名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358)

4.李继昌——养阴止噎方

组成:

天门冬9g,玉竹15g,麦门冬、生地黄、石斛、当归、杭白芍、玄参各9g,柿蒂3个,甘草3g。

主治:

老年气结津亏之噎膈。(汤一新,王瑞祥.中国当代名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58)(五)单方验方

1.沙棘籽油 每次3~5ml,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口服,晚睡前加服1次。用于各型胃食管反流病。

2.半夏12g,厚朴12g,茯苓12g,苏叶9g,水煎服,用于痰气交阻型。

3.白芍12g,甘草6g,梅花12g,白及15g,鱼腥草30g,水煎服,用于肝胃郁热型。

4.丹参、石斛、白及、白芍、生甘草、白蜜。每日1剂,冷后频服,对急性食管炎者见效甚快。

5.丁香3g,柿蒂9g,党参12g,生姜6g,水煎服。用于中焦虚寒之反流性食管炎。

6.山药20g,赤茯苓20g,炒黄连6g,吴茱萸6g,连翘15g,金钱草30g,竹茹10g,代赭石30g,煅瓦楞子30g,枳壳10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胃火上逆之胃食管反流病。

7.太子参15g,苍术12g,茯苓20g,姜半夏12g,白蔻仁6g,补骨脂10g,苏子梗各10g,柿蒂30g,代赭石30g,薤白12g,炒黄连5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脾胃虚弱,浊气上逆之证。

8.合欢皮20g,柿蒂40g,代赭石30g,炒山栀10g,蒲公英30g,牛蒡子18g,山豆根10g,射干10g,鸡内金10g,佛手片10g,沙参15g,麦冬10g。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肝气郁结,虚火上炎所致之胃食管反流病并发咽炎者。

9.食道丸 沙参、麦冬、甘草、桔梗、金银花、连翘各100g,胖大海50g,研成细粉,蜜调分成150丸,每次1~2丸,每日3次,用于胃食管反流病有吞咽困难或梗阻感者。

10.丁柿汤 丁香3g,柿蒂9g,党参12g,生姜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脾虚气滞证之食管炎。

11.食管炎基本方 旋覆花12g,川连10g,煅瓦楞20g,海螵蛸20g,法夏12g,延胡索15g,白及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肝胃不和型和肝胃郁热型食管炎。医案精选(一)朱丹溪医案——瘀血内阻

丹溪治一少年,食后必吐出数口,却不尽出,膈上时作声,面色如平人。病不在胃而在膈间。其得病之由,乃因大怒未止,辄食面,故有此证。想其怒甚,则死血菀于上,积在膈间。碍气升降,津液因聚,为痰为饮,与血相搏而动,故作声也。用二陈加韭汁、罗葡子,二日以瓜蒂散吐之,再一日又吐之,痰中见血一盏,次日后又吐之,见血一盅而愈。

又一人不能顿食,喜频食,一日忽咽膈壅塞,大便燥结,脉涩似真脏脉,喜其形瘦而色紫黑,病见乎冬却有生意。四物加白术、陈皮,浓煎,入桃仁十二粒研,再沸饮之。更多食诸般血以助药力。四十余帖而便润,七十帖食进,百帖而安。

[辨证] 瘀血内阻。

[治法] “实则祛之”,活血祛瘀。

[方药] 第一个病案痰瘀互结,先以二陈汤加韭汁、罗葡子,次日以瓜蒂散吐之。第二个医案为血虚有瘀,予四物加白术、陈皮,浓煎,入桃仁十二粒研。两医案皆治愈。

[俞震按] 丹溪治噎膈反胃数条,皆以瘀血治而效,如一人因跌仆后,中脘即痛而起。一人食入必屈曲下膈,梗涩微痛,由腊月常饮点剁酒而起。其脉皆同,皆以韭汁冷饮得愈。然系噎膈之渐,未成真病。又如一人,勤劳而有爱妻,且喜酒,病反胃半年。脉沉不匀,重取大而无力。用新温牛乳细饮之,日夜八九盏以滋精血。佐甘蔗汁以解酒毒而安。一人多服金石房中药,病噎膈。得吐则快,脉沉,重取弦大,用竹沥御米煮为粥,频频少与之,不吐。继以米粥入竹沥,又继以四物加陈皮,月余而安。此皆病重药轻,不知何以奏捷如此。及考汪石山治噎膈案,一曰面青性急,肝木盛也。脉缓而弱,脾土虚也。用异功加神曲,少佐黄连,一曰脉皆浮洪弦虚。得之酒与劳,年逾六十,大虚证也。用人参三钱,白术、当归、麦冬各一钱,陈皮七分,香附六分,黄芩五分,白芍八分,干姜四分,煎服五帖。而脉敛膈宽,饮食能进,方为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后当仰则于此。(《古今医案按》)

按:丹溪以瘀血治,后案石山作脾虚治,各有是理,俱能见一时之效。若真噎膈,恐无能为力矣。(彭建中.中医古今医案精粹选评.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838)(二)张子维医案——治吐酸

杨某,男,43岁,1987年2月8日就诊。

患者于6年前,出现食管偶有烧灼感,曾去唐山、天津、北京等多家医院做胃镜检查,均确诊为“食管下充血糜烂”。服用“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益胃平”、“西咪替丁”等药5年余。症状未见好转,又改服中药半年余,病势仍有增无减,特来我处就诊。现症:自述食管有烧灼感,吞咽困难、疼痛。有时因食物下咽受阻而呕吐,面色少华,察其舌苔少而中略黄,舌质赤而稍黯,其脉六部同见浮数有力。

[辨证] 吐酸证。属气滞血瘀,湿热蕴结。

[治法] 清利湿热,凉血解毒。

[方药] 张子维拟方:

竹茹30g,石斛13g,栀子12g,元参12g,蒲公英20g,金银花20g,山豆根12g,牡丹皮12g,扁豆15g,败酱草20g,薏苡仁30g,甘草7g。3剂,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1987年2月12日。服药后虽无不适感觉,但症状无明显好转。考虑非施治不当,乃为药力之莫及,仍以原方3剂继服。

三诊:1987年2月15日。自觉灼热感及疼痛感同时减轻,饮食亦随之增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