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构成基础(全彩)(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14:01:59

点击下载

作者:隋凌燕,赵博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设计构成基础(全彩)

设计构成基础(全彩)试读:

前言

设计构成基础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设计类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是由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所进行的设计教育尝试和教育理念所确立的,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实践检验,构成作为设计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启蒙课程的地位仍未有丝毫动摇,可见构成对于设计教育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三大构成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联系,其中平面构成主要分析讲解平面中的点、线、面、肌理等造型元素与构成原理,其实色彩也可算平面的造型元素,但由于色彩涉及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对比和调和的原理等,内容较多又比较复杂,故单独成章,但色彩的使用是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平面构成的基础的。立体构成是在平面和色彩的基础上,进入到三维空间当中进行研究,增加了体这一元素及立体感、空间感等更复杂的空间体感表现的原理。

在当今这个设计至上的时代,无论是否从事着设计行业,其实人人都已经与设计密不可分。购物旅游、家居摆设、穿衣搭配等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与设计息息相关。而构成可谓向人打开了一扇设计的大门,它将复杂的各种设计要素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呈现于读者面前,并且通过基本构成原理的运用,使即使从未接触过设计与艺术的人也可以很快领会到设计与创意的乐趣。

本书在编写中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适用性,着眼于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注重构成原理的讲解、理性和感性思维的训练,采用大量的案例图片方便读者理解,即使非设计类专业学生也可通过学习掌握。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将三大构成单独编纂、各自独立的教材,本书将三大构成集合成为一册,方便读者系统地了解三大构成的概念、原理和特点,并且便于相互比较,融会贯通,以能更好地全面掌握。除了三大构成的讲解之外,本书还特设一章讲解构成基础在设计中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构成对于设计之重要性,以及构成原理如何具体地应用于各设计领域之中。

本书融入了编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的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部分前辈和同行的相关论著,引用了一些经典范例图片,借用了一些学生和网络上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使得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列举设计资料来源广泛,难以一一注明出处,也在此特致歉意。限于时间及编者能力,本书定有诸多不足,敬请指正。编著者第1章 构成基础概述

教学目的:

讲解构成的相关概念。

讲解构成的源起与发展。

讲解构成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的。

教学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构成和三大构成的概念,通过对构成起源和发展过程的了解,更加认识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构成的学习内容和目的。1.1 构成的概念“构成”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动词的组成、造成之意,名词的结构之意。从字面解释我们可以明白,构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研究造成某事物的过程和方式;而构成也是作为名词表述的一种结果,就是事物的结构。

构成的英文是“construction”,此单词的英文解释为the process or method of building or making something ,即建造或制造某物的过程或方法,此解释与中文基本相同;此外还有一个解释可作为补充:the creating of something from ideas, opinions and knowledge。在这个解释中,除了与中文相近的解释外,还提到了创意、原理、常识等理论性的层面。

但是作为设计领域中的专用词汇,构成的概念是跟随现代设计教育一同被引入的。作为对一种艺术形式和造型训练手段的特指,要想更好地清楚这一概念,我们还要查看它的起源。

构成的概念来源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在俄国的产生与兴起有其历史背景和政治表现,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此撇开其他的不说,单就构成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来看,它打破了传统艺术或造型艺术中追求写实和摹写具象客体的表现形式,采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抽象的、理性的符号来进行表现,如图1-1和图1-2所示为构成主义的典型作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构成主义为现代设计及构成训练开启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将造型要素还原为一些抽象符号和材料,不再拘泥于看得见的、熟识的、具象的客观物体,而是更深入广泛地去探索抽象形态任意组合与重构的无限可能。图1-1图1-2

最后,我们整理出构成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定义为:将各种造型元素,即不同形态、不同色彩、不同材料、不同肌理的单元,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原则,通过不同的方法或手段组织在一起,使之形成新的、符合目的和美感的二维或三维空间的作品。简而言之,构成是一种造型过程,也是过程完成后得到的结果。

设计构成即所谓的三大构成,包括传统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者的主要区别就是它们的空间不同及构成要素的不同,从而也在构成手法和原理上有所差别。

平面构成:运用点、线、面、基本形、材质肌理等造型元素,通过平面的一些组织法则和规律,创造出新的有形式美感的二维空间的画面。如图1-3和图1-4所示为学生的平面构成作品。图1-3图1-4

色彩构成:运用形态、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通过一定的色彩规律和配色原理,创造出新的有色彩美感和色彩表现力的二维空间画面。如图1-5和图1-6所示为学生的色彩构成作品。图1-5图1-6

立体构成:运用点、线、面、体、材料、肌理等造型元素,通过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和造型规律,创造出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三维立体形态。如图1-7和图1-8所示为学生的立体构成作品。图1-7图1-81.2 构成的起源与发展

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常作为设计的基础学习内容和基础课程出现,但其最初是作为一种设计现象和风格出现的。了解构成的源起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构成及其作为设计基础的重要位置。1.2.1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是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开始于1917年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主要代表人物有:塔特林(Vladimin Tatlin)、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李辛斯基(El Lissitzky)、罗德欣柯(Alexander Rodchenko)、嘉宝(Naum Gabo)、帕夫斯纳(Antoine Pevsner)、康丁斯基(Kandinsky Wassily)。

构成主义这个名词是源于1922年史汀宝(Stenberg,V)等艺术家在莫斯科诗人咖啡厅联展时展出目录中所用的字眼“Constructivists”,这个字眼的意思是“所有的艺术家都该到工厂里去,在工厂里才可能造就真实的生命个体”。

在1917年前,俄国的一些先锋艺术家就已经开始了对未来主义、至上主义、立体主义等抽象艺术的探索和尝试,但十月革命为这些艺术家和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精神意义和政治动机。十月革命不但带来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也为这些激进的艺术家们带来了与旧文化旧秩序彻底决裂的契机和实现为全体人类建立新秩序、新文明这一乌托邦式理想的机会。

构成主义者认为艺术必须为构筑新社会而服务。因此,传统提供愉悦经验的艺术概念必须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生产和工业,这与新社会和新政治秩序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这个派别的艺术家放弃了传统艺术家躲在画室专为愉悦上流阶层和贵族进行创作的概念,而与大量生产、工业、新社会建设联系起来,同时希望藉着作品能界定出新的社会与政治秩序。

由于构成主义这种思想上的先进性和政治呼求,决定了他们在艺术形式的表现上也必然要采用非传统的手段。在具体的作品创作中,俄国的构成主义者有意避免使用传统的艺术媒介(如油画颜料、帆布);也有意的避开使用十月革命前的图像。所以构成主义的艺术品是由既成物或既成材料(如木材、金属版、照片、纸张等)所组合、构成出来的,艺术家的作品看起来常常是简化的或抽象的。

构成主义者积极活跃于社会文化的所有领域,他们的作品遍布于当时艺术和设计的各个门类,如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招贴海报、雕塑艺术甚至舞台艺术等,如图1-9至图1-12所示。他们的目标是要结合不同的元素以构筑新的社会面貌。总而言之,构成主义的形式特点和设计特质可以以“几何形、结构形、抽象形、逻辑性或秩序性”来简单概括。图1-9图1-10图1-11图1-12

正是由于构成主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理想主义的性格,使得这一足以震动设计与艺术领域并掀起新风潮的艺术运动在斯大林时代遭到集权政治的排斥,20世纪20年代末,仅仅持续了几年的构成主义艺术运动的命运发生逆转。直至1934年,第一届全苏作家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压倒一切的地位后,为构成主义和其他非现实主义的艺术形式正式画上休止符。

但是在苏联被终结的构成主义运动又在欧洲大陆以其他的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它启蒙了同时代其他的设计艺术流派,包括德国包豪斯、荷兰风格派,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设计风格,如瑞士苏黎世和巴塞尔的冷抽象风格,乃至后来席卷全球的国际主义风格等。1.2.2 荷兰风格派“风格派”(De stijil)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及组织者是杜斯柏格(Theo Van Doesburg),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画家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和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

风格派不像构成主义有那么鲜明的思想和政治倾向,在今天它最为人所乐道的是对设计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的探索。但不能因此就说风格派是缺少思想深度的形式主义,反之,风格派也力求表现人类共通的、至终的纯粹精神。至于是什么精神,就像它的形式表现的一样绝对,抽象而难以形容。

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具象元素,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主张用纯粹抽象的几何形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将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以平面、直线、矩形为主的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色彩也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将这些造型元素进行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如图1-13至图1-15所示。图1-13图1-14图1-15

风格派以其发行的杂志《风格》为主要的宣传阵地,但至1924年由于其中心人物蒙德里安与创办人杜斯伯格发生了艺术主张的分歧而分道扬镳,最终《风格》杂志于1928年停刊,也为风格派的发展画上了句号。“风格派”对于包豪斯的形式探索和表现,以及现代主义的风格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它简单的几何形式、以中性色黑白灰为主的色彩计划,以及它的理性主义结构特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国际主义风格的标准符号。1.2.3 德国包豪斯

包豪斯(Bauhaus)并非一种设计风格或艺术运动,而是德国成立的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德国魏玛市“公立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只有1919—1933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无论它的设计教育体系和理念还是它的设计观点与主张,都对世界设计教育和设计风格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如果说构成主义和风格派对现代构成教育的影响是间接的,那么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则直接影响了构成成为设计教学和学习基础的地位。“包豪斯”一词是格罗皮乌斯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包豪斯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1932年迁到柏林,不久停办。

包豪斯的发展前后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如图1-16所示。他在当时敏感地看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带来的产品设计的问题正催生着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于是怀着为20世纪培育设计家和建筑师的崇高理想,以“艺术与技术新统一”为主张,一手创立了最初的包豪斯。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迈耶(Hannes Meyer)继任。迈耶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计与工业的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委托。但迈耶具有鲜明的共产主义信仰,他在任期间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第三任校长由格罗皮乌斯推荐的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担任,如图1-17所示。密斯接任时的包豪斯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尽管密斯也怀着着美好崇高的愿望,竭尽全力与来自纳粹势力的压迫周旋,努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但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密斯还是不得不被迫关闭包豪斯。图1-16图1-17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密斯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但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至此,发展了14年,孕育出无数杰出设计师和设计经典作品的包豪斯宣告完全结束。

包豪斯无论对于现代设计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现代的设计教育的发展,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3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具体的体现就是在设计中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色,既要满足实用性又要适用于机器生产。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

要想更深入具体地认识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去看看它在德绍时期的新校舍。这所校舍完全是按照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构建的。格罗皮乌斯亲自设计了这所新校舍,他认为新学校本身的建筑、规划就是一篇无声的“宣言”。这栋包豪斯的新校舍至今仍在向人们宣示着当时包豪斯先进的设计理念。

在此之前,传统的建筑观念是先考虑外观,然后把不同功能的要求塞进外壳中,即“先外后内”。格罗皮乌斯则是本着“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先内后外”,先确定各部分功能以决定各部分的空间,再由这些空间组成合理的总体外观。不同的使用功能如教室、实习车间、学生宿舍等被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类似风车形的平面,如图1-18所示为包豪斯新校舍的俯瞰。图1-18

各功能分区的设计和连接充分考虑实用和功能。传统建筑中常采用对称法则,而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设计则采取灵活、不规则的平面布局,成为一栋多方向、多立面、多轴线、多通道的建筑,各功能分区都是一个个没有任何装饰的立方体,体量组合得当,大小长短前后高低错落有致、纵横交错,产生了变化丰富、生动活泼的构成效果。新校舍在结构设计和立面表现上都充分发挥了新结构和新材料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承重、框架结构和玻璃幕墙。实验工厂采用钢筋混混凝土框架,外墙采用贯通三层装有机械开窗装置的玻璃幕墙,利于采光,如图1-19所示。教室楼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脱离承重的位置,从而扩大了窗户的面积,使窗户成为组成外观形态的重要部分。食堂兼礼堂的平顶于楼板上设保温层,再铺上油毡和预制沥青板,使人们可以在上面自由活动。窗户的玻璃和几何秩序是新建筑的显著特色。另外,新校舍的设计不仅满足功能,更充分考虑建造成本,创造了当时建筑的最低造价,20美分/平方英尺,体现了经济原则。图1-19

包豪斯作为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在现代设计教育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尝试更是前所未有。

首先,包豪斯将教学重心从原先传统艺术院校那种比较个人的艺术型教育体系转移到理工型体系的方向上,具体体现在:①强调集体工作方式,打破了艺术教育的个性化、独立化的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②强调标准,打破了艺术教育的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③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

其次,包豪斯开创的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有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基础课程(被称作包豪斯的初步课程)的设计。初步课程最先是由伊顿、康定斯基、克利等人设计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他们确立了初步课程的图形和色彩的法则、对材料的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认识等,都成为现在设计基础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1923年伊顿辞职,由出生于匈牙利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

第三,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培育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在包豪斯之前,大多数设计仅仅停留于给机器包上一层漂亮的外壳,即外形设计,而包豪斯的教育重点则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确定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体系,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方式的设计风格,并且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如图1-20所示为包豪斯展览馆陈列的包豪斯的设计作品。图1-201.3 构成的教学内容与目的

1.熟悉设计和构成的基本要素并熟练掌握构成原理

点、线、面、体、色彩、材料等既是构成学习的基本要素也是设计应用的基本要素,深入认识和了解这些要素的基本特性、画面效果和表现力,掌握并熟练使用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原理,最终创作出符合目的的、有美感的作品,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也将帮助我们熟练掌握日后进行设计的“字”、“词”、“语法”、“文法”。

2.训练设计思维和设计感知能力

设计不同于艺术,因此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感性思维;设计也不单是技术的应用和结合,因此设计需要的也不单单是理性思维。正如包豪斯的宗旨是要使设计达到技术与艺术统一,设计正是需要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设计思维也需要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结合。若只偏于感性思维,那么会变成艺术家个人感觉经验和自我意志的强调和呈现;若只偏于理性思维,那么设计难于体现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本的人性化特质。

构成的学习和练习过程正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融合的过程。既要在感性的层面去感受和体会一切图形要素、色彩和材质的可感知性、心理和情感特性;又要在理性的层面去了解和掌握各要素的物理属性、一般规律等;学习的过程和所有练习与作品的完成过程,观察、分析、选择、判断、表现,都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替运行的结果。

设计的感知能力,包括观察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在构成的学习和练习过程中也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加强。构成的学习不仅引导我们对各要素、对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场景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还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视角、从微观和宏观对日常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观察的深入带来理解分析的深入,并且构成的学习和掌握帮助能够我们从构成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许多设计作品;判断在作品的完成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判断采用什么样的要素、何种方法达到目的,判断所有要素在画面中的主次、位置、比例等,都决定了最终作品呈现的面貌和准确的表现力。

3.培养设计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构成教学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将我们从固有形态中解放出来,从现有的、具象的各种形态中解放出来,通过还原和分析形态的基本要素,运用各种构成原理和方法,加以色彩、材质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就可以不断获得新的造型形态,构成新的画面和视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尝试,广泛借鉴和吸收,就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创新能力。

另外,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任何作品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审美性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层面。虽然一直以来,美的标准见仁见智,对美的讨论和争议也从未停止,但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倾向,符合长期经验总结出的形式美法则,无论对构成或设计都是一个必须且必然的要求,也是有理可依有法可循的。课题练习

1.构成与三大构成的概念。

2.俄国构成主义的形式特点,查找代表作品并分析其如何表现这些特点。

3.荷兰风格派的形式特点,查找代表作品并分析其如何表现这些特点。

4.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与设计教育方面的贡献。第2章 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

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讲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讲解平面构成的构成单位和基本形式。

教学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认识平面构成的各项基本要素和单元,了解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形式和形式美法则,熟练运用这些要素和形式规律并有创造性地做出平面构成作品。2.1 点、线、面的构成

从构成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构成就是组合形成新的东西,用什么来组合、构成呢?这就需要一些元素,就像炒菜需要材料一样,点、线、面就是平面构成的基本材料,我们称之为构成的基本要素。2.1.1 点的构成

1.点的形态特征

点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元,是形态中最细小的要素。在几何学定义上,点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图形,是一种非物质的存在。但在构成和设计中,只要是在整体中占极小面积的均可视为点,所以它不仅有位置,并且有大小、形状和色彩。

从这个定义来看,点的出现必然伴随着背景空间的一个大的对比。如图2-1所示,一个苹果在画面中,由于背景空间的对比并不大,所以并不能看做是点;但在图2-2中,苹果树上的许多苹果,由于与天空、草地和树形成的背景空间对比很大,即可看做是点。从此意义上来讲,几乎任何物体,只要有足够大的背景空间的衬托,均可作为点进行处理。图2-1图2-2

康定斯基说过“点是工具与物质材料表面最先接触的结果,是基础的面”。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点的不同形态。如不同的笔与纸面接触形成的点、不同工具与墙面接触形成的点,等等。生活中,我们可以联想到的点有哪些呢?如图2-3和图2-4所示只是生活中点的形态的启示,大家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点的形态进行广泛联想。图2-3图2-4

2. 点的属性与情感表达

点作为平面或空间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也有丰富的属性。同一平面中的点,在数量、大小、形状、位置、色彩、虚实等方面均可进行变化。并且随着这些属性的变化,点在构成中形成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暗示也会发生变化。

点是引人注目的位置,是视觉焦点。单个点在画面中容易吸引视线,产生强调,如图2-5所示。因为点具有“内收”的属性,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将视线集中到点上,所以点具有“集中”、“紧张”、“警示”的含义。这些含义的强弱程度和点的大小、形状、色彩、位置、材质等因素有关。大的点比小的点强,但点的面积过大则形成面,不再具备点的凝聚力和活跃感,如图2-6所示;外形复杂的点比外形简单的点强,如图2-7所示;表面拱起的点比平坦的或凹陷的点强;色彩对比强的点比对比弱的点更吸引视线,如图2-8所示黄色的点比橙色的点更醒目;占据画面中心部位的点比处于边缘的点强烈,如图2-9所示;材质肌理丰富的发光的点比肌理单纯的不发光的点醒目,如图2-10所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同时出现时,强弱对比程度高的点将成为视觉的中心,这也是构成视觉主次的因素之一。图2-5图2-6图2-7图2-8图2-9图2-10

两个点并存就会产生心理张力,如图2-11所示。只有一个点时,注意力才会完全集中在这个点上;如果有两个相等的点同时存在于一画面时,视线将会在这两点之间来回反复,而在心理上将产生线的感觉。如果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的两个点大小不相等,视觉方向常常根据由大到小或由近而远的序,在心理上产生移动的感觉。图2-11

多点散乱排列在画面中会产生活跃感,如图2-12所示。多点有秩序地排列会产生秩序感,容易引导视觉流程或者形成线和面的虚化,如图2-13所示。图2-12图2-13

点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也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图2-14所示,位于角落的点不如位于中间的点稳定,而是更有飘逸、逃离的感觉;位于画面上方的点较之位于画面下方的点更有上升、高昂的感觉。图2-14

点的形状和虚实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与心理感受。方形点有秩序感、滞留感,如图2-15所示;圆形点运动感强,显得柔顺、完美,如图2-16所示;实点感觉肯定、真实;虚点就显得虚幻、轻飘,如图2-17所示。所以在运用点进行构成时,要善于运用它的这些属性要素进行画面构成的变化。图2-15图2-16图2-172.1.2 线的构成

1. 线的形态特征

几何学中,线是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理论上是只具有长度的一维空间,没有宽度和深度的扩张。但在构成和设计中,只要是宽度比长度小得多的图形都可以视为线,它既有方向和长度,也有宽度和厚度。

线可以由点的运动轨迹形成,因为点的运动轨迹极其丰富,所以线的形态也是非常丰富多变的。例如,行星的运动轨迹、交通工具的运动轨迹、爬虫走兽的运动轨迹等,如图2-18所示。图2-18

线的形态很丰富,概括起来可分为直线、曲线两大类。其他各种形态的线几乎都可归类到这里面,也可以由这两类进行扩展和变化。直线类包括竖直线、水平线、斜线、折线;曲线又有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之分。

2. 线的属性和情感表达

首先,按照线的形态分类,不同形态赋予了线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特征。

直线表现出平静、力量,给人简洁、明确、刚硬、理智的感觉,具有男性的情感特点,并且能表现工业感和速度感,如图2-19所示。

直线又分垂直线、水平图2-19线、斜线、折线。垂直线和水平线都能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在物体形态中通常起到规范、稳定和调和的作用。垂直线多用于表现下落、上升、肃穆等感觉,如图2-20所示;水平线多表现平稳、静寂、快速等感觉,如图2-21所示。斜线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它是画面中的变化因素,常常起到激活物体造型的作用,使造型充满活力,长表达出飞跃、下滑、运动感等,如图2-22所示。折线同样给人不稳定的感觉,但它带给人的感受更偏于动荡、焦急不安等,如图2-23所示。图2-20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