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生医案医话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29 22:38:40

点击下载

作者:张继泽,邵荣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泽生医案医话集

张泽生医案医话集试读:

医遗珍系列丛书·江苏专辑张泽生医案医话集张继泽 邵荣世 单兆伟 编著张挹芳 张子明     整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张泽生医案医话集/张继泽,邵荣世,单兆伟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江苏专辑)

ISBN 978-7-5132-1222-9

Ⅰ.①张… Ⅱ.①张…②张…③张… Ⅲ.①医案-汇编-中国-现代②医话-汇编-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262936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市双峰印刷装订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12 字数269千字2013年4月第1版2013年4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1222-9*定价 30.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出版者言《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旨在搜集、整理我国近现代已故著名中医生前遗留的著述、文稿、讲义、医案、医话,等等。这些文献资料,有的早年曾经出版、发表过,但如今已难觅其踪;有的仅存稿本、抄本,从未正式刊印、出版;有的则是家传私藏,未曾面世、公开过,可以说都非常稀有、珍贵。从内容看,有研习经典医籍的心悟、发微,有学术思想的总结、阐述,有临证经验的记录、提炼,有遣方用药的心得、体会,篇幅都不是很大,但内容丰富多彩,且都带有鲜明的名医个人特色,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实用价值,足资今人借鉴。

寻找、搜集这些珍贵文献资料是一个艰难、漫长而又快乐的过程。每当我们经过种种曲折找到并落实好一种想要的文本时,都如获至宝,兴奋不已,尤其感动于这些文本拥有者的无私帮助和大力支持。他们大都是名医之后或门生弟子,不仅和盘献出这些珍贵文献,并主动提供相关素材、背景资料,而且很多都亲自参与整理、修订,确保了所出文本的高保真和高品质,也激励、鞭策我们不畏艰难,更加努力。

江苏自古人杰地灵,中医药历史底蕴深厚,历代名医大家辈出,学术流派纷呈,医书珍籍充栋。我们这次推出的《名医遗珍系列丛书·江苏专辑》,集中收集、整理了肾病宗师邹云翔、肝病大家邹良材、丹阳贺派鼻祖贺季衡、张锡纯人门弟子黄星楼、红顶御医曹沧洲祖孙三代、脾胃病名家张泽生,以及吴中名医黄一峰、奚凤霖等江苏名医大家的著述医验,资料珍贵,内容精彩,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江苏中医药的风貌。

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类似的专辑。真诚希望同道和读者朋友继续给我们提供线索,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qkk5806@sohu.com),共同把这套书做成无愧于时代的精品、珍品。《名医遗珍系列丛书》编委会2012年12月张泽生教授张泽生教授(中)与张继泽(左一)及学生合影张泽生教授(右一)为患者诊病序言

忆昔朝夕受教益,大医良师古风存。倥偬不觉半世纪,仰瞻慈容念恩情。道德文章贻后学,青囊仁术有传人。誉载四海众缅怀,华夏喜留不朽名。

我于1957年来院工作,张泽生老先生当时是主管医疗的内科主任,虽已年逾花甲,但门诊病房,工作繁忙,不辞辛劳,对下级医师关怀备至,热心指导。翌年,创建时病病区,50张床分为东西两组,我与汪履秋同志各管一组,任住院医师。张老全面负责,天天一早来病房。早会后先诊查危重病员,处理妥当后,普查各病室,隔日一组,指导诊疗工作。四诊、辨证确定治法、选方用药,一丝不苟。晚间还到病房诊视危重病患。3年时间,使我朝夕受教获益。以后的岁月里,我在内科脾胃肝胆病区,张老每周2~3次来查房指导。特别是对脾胃(消化系统)病疑难重症,他细心诊查,传授经验。我们还常不定期聆听张老辅导讲座。10多年相随学习,大医、良师的形象永志不忘,业务上的启示、提高,使我终身受益。瞻仰遗容、缅念恩情,往事历历在目。

张老行医60余载,救死扶危,屡起沉疴,一生诊病无数,德技双馨,誉满省内外。来院以后,医教相兼,对省中医进修学校学员、南京中医学院历届中医本科生、西学中班(包括卫生部1956年首届)学员、省内外进修医生等进行临床带教指导。辅导讲课,释疑解难,教授医道,传承薪火,受教益者不下万余人。其中诸多学者,陆续成为各地各单位内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名师高徒,桃李芬芳,遍及海内,名实相符,难能可贵。

1979年岁末,由其学术继承人张继泽、邵荣世、单兆伟(均为我省第二批名中医)整理张老历年来资料较完整的百余例病案及医话30余篇,约18万字,当时张老阅后欣然嘱余加以统稿审校。《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书成,江苏省科技出版社于1981年9月刊行,第一次印9500册,全国热销,很快售罄。

今岁张继泽同志遵其先父遗愿,又加以补充前书遗篇及文章,并应广大学者之需求,拟付梓再版。再读书稿,既备感亲切,又增添喜庆,不朽之作,将永载医史。

张老擅治内科温热时病,宗仲景之学,融叶桂、吴瑭温病治法,又从实践中贯通创新。自来院后侧重脾胃病诊疗,对胃肠肝胆等消化系诸疾,均积有独特经验。广读书、勤实践,数十年积累之硕果,丰富多宝。

张老熟谙历代诸家学说,并宗孟河费、马“以和为重,以平为期”的观点,对内伤杂病重视调理脾胃。治胃府之疾,凡病为中虚者,建其中阳,调中理气、补中寓消,巧用通补之法;胃阴不足者,甘凉濡润;肝胃气滞者,疏通畅达、解郁和中。并重视治血治气相结和、宣通开泄相配。善于选择药物,精于配伍。其学术思想平中有奇,创新阐发,镶嵌于按语处方医话之中,值得永远学习、反复学习。书中所列医案均经当时核实,凡有理化检验资料者,均择其同一医院所查,借以明确诊断,药后相比有助于效果判断。

至于疑难杂病之经验要领,恕未一一述及,读后细心体味,自明其醇美甘香。再版问世之前,不胜怀念激动之衷,寄语与序。江苏省中医院 庚寅荷月增订再版前言

为纪念张泽生教授诞辰120周年,张泽生之子、现年87岁的张继泽主任医师,率张氏第三代传人张挹芳、张履南、张莉莉及其学生江杨清、汪红、张子明等,增订再版《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一书。原书由张泽生教授亲自审阅,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统稿审校,张继泽、邵荣世及单兆伟主任医师整理。

张泽生教授,江苏丹阳人。年少习医,先受业于当地名医张伯卿,后师从孟河马培之嫡传贺季衡先生。学成后,在丹阳行医30余载。1956年赴江苏省中医院主持中医内科工作。张老辨证细腻,方药轻灵,擅于诊治温病及内科杂症,自1958年起侧重于脾胃病的治疗研究。因此,他在辨证施治中非常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主张外感祛邪亦需处处照顾胃气,邪势既衰则应尽早恢复胃气;对内伤诸病更要着眼脾胃,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妥为调治。用药反对滥施攻伐或滞补,以免损伤胃气。几十年来,他对脾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张老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不尚浮夸;同时,他诲人不倦,为后学解疑释难不厌其烦,备受同仁敬重。张老的学术经验于2011年入选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中国中医昆仑》。

张挹芳等作为张泽生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为弘扬中医精髓,并期与时俱进,以《张泽生医案医话集》为底本,删去一些已非现今临床常见病证及习用药物,增补了张泽生教授治疗脾胃病外其他疾病的医案,期望诸位同道能全面学习他诊治脾胃肝胆病证、其他系统病证及疑难杂病的宝贵经验。

本书分为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医案选析、医话辑要、医论摭拾、学术继承人论文成果摘编5部分。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记述了张泽生教授的从医履历和学术思想;医案选析,重点阐述了张泽生教授诊治脾胃病、内科其他各系病证的验案近150例,均为诊病实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医话辑要,辑录了张泽生教授对某些病证、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独到见解或心得体会30余篇,多为诊余漫笔,行文不拘一格;医论摭拾,系张老临床总结的部分资料、论文、辅导或讲座材料等,受篇幅所限未能全部收录,仅择其精要载入本书;学术继承人论文成果摘编,选入了近年发表的且有代表性的数篇论文。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对于本书的再版深感欣慰,欣然命笔为之作序,编者谨向徐老致以衷心谢意!对于原整理者及前辈的辛勤劳动,一并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愿《张泽生医案医话集》的再版,能予医家同道及后学诸君以启迪,共襄发扬光大中医之伟业!编者2012年12月原前言

张泽生教授,江苏丹阳县人,今年84岁。张老少年习医,先受业于当地名医张伯卿,后从孟河马培之嫡传贺季衡。学成后,在丹阳行医30余载。1956年,来我院主持中医内科工作。

张老辨证细腻,方药轻灵,本擅长诊治温病杂症,1958年以来,又侧重于脾胃病的治疗研究。因此,在辨证施治中,他非常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主张外感祛邪亦处处照顾胃气,邪势既衰,则应尽早恢复胃气;对内伤诸病,更要着眼脾胃,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妥为调治,用药则反对滥施攻伐或滞补,以免损伤胃气。几十年来,他对脾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

张老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不尚浮夸。同时诲人不倦,临床带教,为后学解疑释难,不嫌其烦,备受同仁敬重。但惜其诊务繁忙,无暇著述,治案笔录多所散失,为保存和继承张老丰富的医疗经验,近由其继承人张继泽、邵荣世、单兆伟医师将他的部分医案、医话进行整理,并由徐景藩副主任协助编集,最后由张老逐一校阅而成本书。本书虽未能全面反映其医疗经验,但亦胜于无,故先行付梓,以供中医界参考。

邵荣世医师现在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工作,在整理过程中,得到该院大力支持,附志谢意。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9年12月医家小传及学术思想

张泽生,字扫尘,男,汉族,江苏丹阳人(1895—1985)。原为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生导师。张老少年习医,先受业于当地名医张伯卿,后师从孟河马培之嫡传贺季衡。学成后,在丹阳行医30余载。1950—1955年被选为丹阳县人民代表,1956年筹建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并主持中医内科工作,负责内科疑难杂症治疗,并先后担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以及全国中医学会江苏省分会常务理事。

张老专长中医内、妇科,尤精于内科,早年在丹阳时,即以善治温热时病和疑难杂症而闻名。来南京后重点研究中医脾胃学说,对治疗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及胃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有独到的经验。晚年由于肿瘤病人日增,又专门开设肿瘤专科门诊,对治疗胃癌、食道癌颇有建树,并研制神农丸等制剂。在学术上继承孟河四大家之一马培之高徒贺季衡氏之衣钵,一生推崇张石顽、叶香岩,对《张氏医通》、《叶天士医案》有深入研究,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博采先贤之长,结合己见,去芜存菁,重视辨证,灵活施治。治疗急性温热病以存阴为第一要义,但又非纯用滋阴保津,而是采用清热保津、急下存阴和透邪又不伤阴的治则,使邪祛而不伤正,所谓“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津液复得一分,则热邪退却一分”。治疗慢性病以调理脾胃为要旨,根据“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只要胃气不伤,则生化有源,胃气有伤,则运化无权,处处维护胃气,冀得执中央以灌四旁。临证时既重李东垣补中升提之长,又循叶天士甘寒濡润之意,圆融变通。一般学者认为,萎缩性胃炎乃胃阴不足之故,主张投以大剂甘寒养阴之品。但张老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萎缩性胃炎以中虚气滞居多,应以温中理气为主要法则,并据此辨证施治,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在遣方用药上,除善于利用药物的协同作用外,更善于运用药物之相畏、相反的拮抗作用,扬长补短,避害取利。

张老辨证细腻,方药轻灵,本善于诊治温病及内伤杂症,1958年以来,又侧重于脾胃病的治疗研究。因此,在辨证施治中,他非常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主张外感祛邪亦处处照顾胃气,邪势既衰,则应尽早恢复胃气;对内伤诸病,更要着眼脾胃,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妥为调治,用药则反对滥施攻伐或滞补,以免损伤胃气。几十年来,他对脾胃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自拟的“胃炎灵”治疗胃脘痛的课题,被列为省级科研课题,临床疗效卓著,并成为院内制剂长期使用。1983年,由其子张继泽等继承人共同研制的“张泽生教授脾胃病诊疗与教学电脑软件”,经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建议推广应用,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全国运用软件展览会荣誉奖,现已向全国转让软件,受到同道好评。

张老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不尚浮夸,同时诲人不倦,临床带教,为后学解疑释难,不嫌其烦,备受同仁敬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篇,代表作有“萎缩性胃炎的辨证论治”(1981年发表于《中医杂志》,被评为省优秀论文奖),“温病分证辨治”(1978年发表于《江苏中医学术活动文选》第一辑),“从医生涯七十秋”(1982年发表于《山东中医杂志》),“脾胃学说及其临床运用”(1979年发表于《江苏医药·中医分册》)等。主要著作有《张泽生医案医话集》,由张继泽、单兆伟、邵荣世等编写,徐景藩审订,江苏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印数1万册,全国发行,受到同行好评。

张老忠诚党的中医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前已收带中医学学徒10余人,为壮大中医队伍作出贡献。来院后热心传授自己的经验,诲人不倦,毫无保留,先后收带中医学院本科、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和中医进修提高班学生百余人。其中,继承班的单兆伟、邵荣世和硕士研究生江扬清等都已成为后起之秀。

最推崇的医家:张仲景、李东垣、张石顽、叶天士、贺季衡。

必读的中医书籍:《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等。

治学格言:读书研究,取精于宏;活到老,学到老,医无止境。

行医准则:救死扶伤,对病家无贵贱高低之分,一视同仁。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癌、偏头痛、阳痿、风疹块、顽固性呕吐。

最擅长应用的药物:党参、黄芪、炒苍白术、川朴、陈皮、木香、桂枝、白芍等。

最擅长运用的方剂:清温败毒方、胃炎灵、偏头痛方、二陈汤、香砂六君汤。医案选析脾胃病证一、胃脘痛1.萎缩性胃炎(中虚气滞证)

案一 蔡某,男,45岁。

病史:胃痛已历20余年,常服维生素U、普鲁本辛等,近1年来胃痛加重。1976年5月6日在省委门诊部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鼓楼医院病理科报告:胃窦小弯、胃体小弯、胃底小弯中度萎缩性胃炎。

1976年5月31日初诊:胃痛20余年,开始未予重视,以后病情逐渐加重,能食易饥,不泛酸,大便干结。近来食后则脘腹胀痛,频频嗳气,厌食油腻,脉弦细,舌质偏紫,苔薄白。中虚气滞,胃失和降。拟建中和胃,理气止痛。

潞党参9g 炒白术9g 炒当归9g 杭白芍9g

川桂枝6g 广木香5g 广陈皮6g 法半夏9g

老苏梗5g 佛手片5g

二诊:服药7剂,胃痛已止,嗳气亦少,胃脘仍作胀,精神差,面部赤脉如缕,脉弦细,苔薄白,质紫。证属中虚气滞,夹有痰瘀。

原方去佛手,加红花9g。连服25剂后,症状有改善,继予丸方缓图。

潞党参50g 炒当归50g 炒白术50g 川桂枝24g

杭白芍50g 广木香30g 法半夏50g 广陈皮24g

炒建曲60g 云茯苓50g 炙甘草15g 佛手片15g

炒枳壳50g 炙鸡金50g

上药共研细末,另用玉竹120g、红枣240g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g,每日2次。

上方共服4个月,胃痛未再作,腹胀消失,嗳气亦止,大便通畅,情况良好。

1977年5月8日,去鼓楼医院复查胃镜,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报告:胃窦小弯,黏膜组织慢性炎变,胃体小弯为浅表性胃炎。患者于1977年6月8日因过食棒冰,自觉胃脘又复作胀,嗳气不舒,脉弦细,舌质暗红。证属中虚气滞,运化不力。再用理气建中之剂调治,症状消失。〔按〕本例胃痛20余年,腹胀嗳气,久痛多虚,中虚气滞,胃失通降,故以建中理气为主。通过中药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在服中药汤剂有效的基础上,张老改用丸方益气建中、理气和胃以巩固疗效。服药以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胃镜及病理报告证实,萎缩性胃炎已近期治愈。胃病初愈,尤需注意饮食调养。由于患者平时饮食不慎,且过食棒冰,致使胃病又发,食欲不振,频频嗳气,胃脘作胀,仍属中虚气滞,故仍用建中理气之剂而告痊愈。

案二 罗某,男,50岁。

1976年3月6日初诊:右上腹疼痛五六年,最近两年来病情加重,甚则每天持续疼痛不止,痛甚出汗,喜热喜按。经鼓楼医院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中段憩室;病理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胃窦大弯、胃窦小弯、胃体小弯),十二指肠球部、胃底小弯黏膜组织轻度慢性炎症。脉沉弦,舌淡苔白,唇紫。中虚气滞,拟调中和胃治之。

潞党参15g 炒当归9g 川桂枝3g 杭白芍9g

法半夏9g 广木香5g 广陈皮6g 炙甘草3g

1977年1月19日二诊:上方连服200余剂,胃痛明显减轻。在鼓楼医院复查胃镜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胃窦大弯、胃体后壁黏膜组织、胃体小弯为轻度萎缩性胃炎。

上方去半夏、木香,加红花9g、乌梅炭5g。

6月13日三诊:患者来信云,上方又服150剂,胃痛未作,症情稳定,唯出汗较多。

原方加生姜2片、大枣4枚,调和营卫,以资巩固。

药后来信称:出汗明显减少,胃痛未作。

12月30日又来南京请张老诊治。胃痛已除,形体较前为胖,饮食、二便正常。并于1978年1月2日再往鼓楼医院做胃镜检查,原萎缩性胃炎已消失。病理报告:仅见胃体小弯重度浅表性胃炎,胃底小弯为轻度浅表性胃炎。张老仍以原方嘱其间断服之,以冀巩固。〔按〕根据张老经验,萎缩性胃炎以中虚气滞或中虚胃寒证居多,治宜温中健运为主,最常用方为归芍六君和小建中汤加减,方中白芍量重于桂枝,旨在温中缓急。该方特别适用于胃脘痛喜热喜按或得食则缓之患者。当药症相合,病情有改善之时,一般不要轻易更改主方,可嘱患者长期服用,亦可制成丸药进治。此例患者先后进服中药共400余剂,胃脘痛消失。胃镜复查证实原萎缩性胃炎已消失。通过此例治疗,说明慢性胃病包括萎缩性胃炎,必须耐心治疗,持之以恒,可望向愈。2.胃窦炎(肝脾不和证)

顾某,女,33岁。

病史:患者于1976年1月初,因饮食不慎,引起胃脘疼痛,痛无规律,自服普鲁本辛及中药,未得减轻。于1月20日在本院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胃窦炎、低张胃。后因突然胃痛加剧,恶心呕吐而入院治疗。

1976年2月7日初诊:1月来胃脘痛,每天不定时发作,痛则呕吐残食,频频嗳气,自觉胃脘有火灼感,大便每日2次。舌质暗红,脉沉弦。证属脾虚肝胃不和,拟先疏肝和胃。

炒当归9g 炒白术9g 醋柴胡5g 煨木香5g

杭白芍9g 淡吴萸1.5g 法半夏9g 炒枳壳9g

佛手片5g 姜竹茹5g 广陈皮6g 4剂

2月11日,药后胃脘痛大减,痛时喜按,呕吐已止,烧灼感亦除,不欲冷食,吃稀饭则泛酸,频频嗳气,大便每日1次,舌质偏紫,脉弦细。肝胃初和,中气不足,脾胃运化不力。再以疏肝健脾和胃。

太子参15g 炒当归9g 炒白术9g 醋柴胡5g

紫丹参15g 杭白芍9g 淡吴萸1.5g 广木香5g

炙甘草3g 广陈皮6g 5剂

2月17日,胃脘痛已止,饮食不香,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舌边有齿印,脉弦细。中虚未复,运化不力。予以健脾和胃。

太子参15g 炒白术9g 法半夏9g 炒建曲12g

广木香5g 广陈皮6g 炒谷芽12g 杭白芍9g

鲜生姜2片 佛手片5g 5剂

以上方加减,调理数日,脘痛痊愈出院。〔按〕本例胃脘痛因饮食不慎而发作,伴有呕吐、嗳气频作,是属气机不调,胃气上逆。大便次多而溏,为脾胃运化不力。舌质暗红偏紫,似属血瘀之证。张老在诊治时认为证属脾虚,肝胃不和为主,方以逍遥散加减。胃脘虽有火灼感,但舌质不红,口中不苦,并非全属肝郁化火之候,故不用苦寒之品,免伤脾气。方中半夏、吴萸、木香理气和胃、止呕,加竹茹一味,甘而微寒,止呕开郁。药后痛减吐止,烧灼感亦除。继用健脾疏肝和胃之剂调治而愈。张老对胃痛属寒属热、宜温宜清,辨治甚为注意。3.溃疡病(1)气滞血瘀证

王某,男,成年。

1978年1月14日复诊:胃脘痛10余年,平时痛有规律,得食则缓。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症。服药以后,白天已不痛,晚上亦有3天未痛,脉沉弦,舌偏紫苔黄腻。平日嗜酒辛,证属气滞血瘀、胃气不和。

炒当归9g 杭白芍9g 川桂枝3g 广木香5g

炙五灵脂9g 广陈皮6g 炙甘草3g 杜红花9g 5剂

1月18日三诊:药后胃脘痛已止,大便每日1次,质软不成形,食欲颇佳,脉沉弦,舌苔黄腻渐退,边有紫气,仍当理气化瘀。

炒当归9g 炒白术9g 杭白芍9g 川桂枝3g

杜红花9g 炙五灵脂9g 广陈皮6g 广木香5g

炙甘草3g 香橼皮6g 5剂

2月14日四诊:上药连续服15剂,胃脘痛一直未作,大便已转为正常,舌苔黄腻进一步消退。原方续服10剂,以资巩固。随访3个月,病未复发。〔按〕本例患者,胃痛久病,屡治未效。初诊处方用药与1月14日所拟大致相似,服药数剂,脘痛已缓。因初案未录,故缺。张老认为,此例久痛入络,舌质偏紫,是属血瘀之征。且平素饮酒、嗜辛辣,所谓昔日好饮,必有蓄瘀,酒辛助热伤胃,胃气戕伤,更易加重气滞而使胃络瘀阻,故治法以理气化瘀为主。药后脘痛得止。佐用白术以健脾,亦寓标本兼顾之意,辨证用药,贵在抓住主要矛盾。(2)中虚胃寒证

案一 王某,男。

脾为阴土,得阳始运。中虚胃寒,胃脘疼痛10余年,痛处喜按,得食则减,口渗清涎,舌淡苔白,脉弦细。健运脾阳、温养中焦为治。

炙黄芪12g 川桂枝3g 大白芍12g 潞党参9g

炙甘草3g 法半夏6g 广陈皮6g 淡干姜3g

大枣4枚 饴糖(冲入)1匙 5剂

服5剂后胃痛即止,余症亦减。但病久根深,仍需注意饮食起居,原方出入再进,以冀巩固。〔按〕“暴痛多实,久痛多虚”。本例胃痛已历10余年,痛处喜按,得食则减,舌淡,脉细无力,均属中焦虚寒之证。宗“急者缓之必以甘”、“虚者补之必以温”之旨,选用黄芪建中汤。取黄芪益气补中,桂枝合饴糖,甘温相得,温中补虚。但张老认为,加用饴糖,应该是舌苔不、大便不食欲尚可者。甘草配芍药,甘酸以和里缓急,更有姜、枣和脾,半夏、陈皮助运化湿。药味不多,但配伍精当。

案二 马某,男,50岁。

1976年6月10日初诊:胃脘痛已3年,去年大便曾见黑色。1976年6月7日经当地县人民医院行上消化道钡透,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每日胃脘痛2次,得食则缓,喜按,苔白,脉濡细。中虚脾弱,气血不足,胃气不和。治当益气养营、建中散寒,用归芍六君合建中加减治之。

潞党参15g 炒白术9g 炒当归9g 杭白芍9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炙甘草3g 川桂枝3g

鲜生姜2片〔按〕本例胃痛,病史3年,经钡透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痛时喜按,得食则缓,属脾胃虚寒,治疗当以补养为法。药后胃痛即除。连服20剂,胃痛告愈。(3)痰瘀交阻证

张某,男,62岁,山东人。

1974年4月11日初诊:胃脘痛3月余,甚则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勉强食之则胃脘胀痛更甚,尤以剑突下明显,甚则如锥如刺,压痛拒按,呕吐痰涎,形体逐渐消瘦,大便干结。在当地检查,认为不能排除消化道肿瘤而来南京诊治。经上消化道钡透,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余未见异常。脉沉涩,苔色灰白厚腻,满布舌面。痰瘀阻中,胃失通降,防成噎嗝。

广陈皮6g 法半夏9g 炒枳壳9g 佛手片5g

全当归9g 桃仁泥9g 炙五灵脂9g 鲜生姜2片

川郁金9g 5剂

4月17日二诊:服药5剂,胃脘痛明显减轻,呕吐亦止,已能进少量饮食。但食后脘部仍痞闷,口干不欲饮。脉小滑数,舌苔灰黄浊腻稍化。此属老年中气已虚,胃中痰瘀交阻,原法出入再进。

干薤白12g 全瓜篓15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广木香5g 杭白芍9g 炒竹茹5g 佛手片5g

太子参9g 炙五灵脂9g 桃仁泥9g 5剂

4月22日三诊:经通阳化浊后,大便通畅,舌苔灰黄浊腻已化大半,并思纳谷。但食后脘次仍有轻度痞闷隐痛,脉小滑。中焦痰浊瘀阻渐化,原方加减调治。

原方去炒竹茹,加制川朴3g、川黄连1.5g,并嘱如服上药5剂后,病情续有好转,接服下方,以资巩固。即上方去桃仁、五灵脂,加炒白术9g、炒枳壳9g。〔按〕本例胃痛,痛有定处,如锥如刺,压痛拒按,呕恶痰涎,脉沉涩,舌苔满布灰腻,乃属痰瘀阻胃,通降失司。初诊用半夏、生姜降逆和胃,以止呕吐,木香、陈皮、佛手理气化湿,当归、郁金、桃仁、五灵脂等活血通络,以化瘀滞。药后疼痛减轻,苔灰黄浊腻化而未尽,故加用薤白、瓜蒌通阳泄浊,以化痰瘀。三诊时因仍有痞闷隐痛,又加入少量黄连、川朴苦辛通降,并嘱加服白术、枳壳,乃取白术健脾化湿助运,枳壳宽中下气消痞,消补兼施,冀其气机调畅,胃得和降。4.肝脾不调夹寒湿证

奚某,男,64岁。

1978年3月1日初诊:1月前因出差旅途劳累,不慎受凉,出现胃脘疼痛、脐腹攻窜、痛时喜按、不能进冷食,经当地医院检查,认为不能排除肝癌,因而顾虑重重。近来症情加重,进餐时脘部作梗,隐痛且胀,吃冷食以后疼痛尤甚,食量陡减,每餐饮食不足一两,形体日瘦,神疲乏力,舌苔满布白腻,脉沉缓。此属老年中气本已不足,复因劳倦饮食不当,脾胃尤伤,中阳不运,寒湿内停,又加情志不畅,肝郁不达,肝脾不调。治拟疏肝健脾、温化寒湿。

炒白术9g 川桂枝3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广木香5g 炒枳壳9g 杭白芍9g 淡吴萸2.4g

佛手片5g 鲜生姜2片 5剂

3月6日二诊:药后脘痛腹胀已有明显减轻,舌苔白腻已化大半,脉来沉弦。疏肝健脾、温化寒湿之法,既合病机,无须更张。

予原方3剂。

3月10日三诊:胃痛已轻,脘腹仍觉痞闷作胀,饮食转香,每餐能食四两,大便每日1次,舌苔薄白,脉细弦。再当疏肝和胃。

原方去枳壳,加茯苓9g。

3月24日来信,称上方已服10余剂,胃痛已止,纳谷、二便均已正常,唯两下肢稍有浮肿。遂拟益气健脾、利湿消肿,以资巩固。

潞党参15g 炒白术9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广木香5g 生苡仁15g 连皮苓9g 杭白芍9g

川桂枝3g 车前子(包)12g 汉防己9g〔按〕本例胃痛,病起劳累受凉,寒凝中州,加之情志抑郁,肝失疏泄,引起胃脘疼痛、腹胀攻窜、不思饮食、舌苔满布腻白。张老认为系属肝脾不和,寒湿中阻,方拟疏肝健脾、温化寒湿。用桂枝、吴萸、生姜辛温散寒,白芍、佛手柔肝理气,白术、枳壳、木香消补兼施、健脾助运,半夏、陈皮化湿宽中,药后即见效果,仍守前法巩固。经治不及1个月,来信称胃痛已止,饮食如常,二便亦调,唯下肢浮肿。肝郁已舒,胃寒亦去,但脾运未复,故去辛温散寒之吴萸、生姜,于益气健脾方中,加连皮苓、车前子、防己以利湿消肿,继续调治。5.胃癌手术后(中虚气滞证)

曹某,男,64岁。

1976年4月7日初诊:有胃痛史20余年,近来疼痛加剧,饮食减少,形体日瘦,经钡透检查,证实为胃体水平偏小弯侧有充盈缺损,周围黏膜中断,胃壁僵直,蠕动波到该处消失,张缩缺如,诊断为胃小弯癌肿。于1975年3月21日在某医院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胃小弯处有1.5cm×3cm×1cm大小之新生物,快速活检证实为胃癌,而行胃大部切除术(毕氏Ⅱ式),术后部分切口裂开,继发感染,经治愈合。病理报告为乳头状腺瘤两个,大者癌变肿瘤浸润黏膜肌层(腺癌Ⅰ级)。术后食欲尚可,但每于感寒或情志不愉快时,即感胃脘不适,频频嗳气,矢气多,口干,脉濡细,苔白腻。证属中虚气滞,肝胃不和。当调中理气化湿。

潞党参15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广木香5g

川郁金9g 炒当归9g 大白芍9g 旋覆花(包)9g

瓜蒌皮12g 佛手片5g 石打穿30g

另服神农丸1瓶,每次1片,1日2次。

4月15日二诊:手术后已1年,经服中药治疗,一般情况尚可。但有时饮食不香,食后觉胃脘作胀,大便溏薄,1日1次。仍予调中和胃。

潞党参15g 炒白术9g 广陈皮6g 大白芍9g

广木香5g 生苡仁15g 半枝莲30g 石打穿30g

炙甘草3g

神农丸服量如前。

5月27日三诊:胃脘偶有隐痛,3天前在我院做上消化道钡透复查,吻合口通畅,未见明显狭窄及充盈缺损,输入道及输出道肠腔均无异常发现。食欲仍不香,大便不成形,血压偏低(90/60mmHg),脉濡细,舌质偏紫,舌苔碎白。中虚未复,运化不力,拟再调中和胃。

潞党参15g 炒白术9g 制黄精15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广木香5g 生苡仁15g 半枝莲30g

石打穿30g

神农丸服量如前。

6月24日四诊:药后食欲已好转,每餐能进食三两,并可吃干饭,二便正常,胃脘不痛,但自觉两腿酸软无力,睡眠差。血压偏低。脉沉细,舌质偏紫,苔薄黄。症情已稳定,原法再治。

原方去木香、生苡仁,加茯神9g、怀牛膝9g。

11月11日五诊:自服中药以来,停服抗癌西药,食欲增加,大便正常,有时早晨打太极拳后感觉头昏。脉沉弦,舌质暗红,舌左有一条黄苔。属中虚气滞,原方再进。

原方去陈皮、半夏,加白芍9g、紫丹参15g。

1977年5月7日六诊:胃癌手术后两年多来,已服中药400余剂,症情好转,精神亦振,每天能进食500g,体重已增加至59kg(原来仅49kg)。最近因饮食不慎,腹鸣便泻,日两三次,得矢气则舒。脉濡细,舌质暗红,舌苔水白。证属中虚脾弱,消化不良,拟再调中健脾。

潞党参15g 炒白术9g 炒山药12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煨 木香6g 炒苡仁15g 炒建曲12g

炙鸡金6g 石打穿30g

仍服神农丸。

5月21日七诊:上药服15剂,腹泻已止,饮食渐增。近几天来胃脘隐痛,痛及腰背,须臾即止。脉弦细,舌少苔。仍当调中和胃健脾。

潞党参15g 炒白术9g 炒当归9g 大白芍9g

广陈皮6g 法半夏9g 炙甘草3g 广木香5g

石打穿30g 佛手片5g

神农丸服量如前。

6月14日八诊:胃脘隐痛已止,脘部不适,或有嗳气,食欲不香,大便有时溏薄,脉弦细,舌苔薄黄腻。中虚脾弱,运化失常。拟温中和胃,佐以健脾。

太子参15g 炒白术9g 怀山药12g 川桂枝5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广木香5g 炙甘草3g

大白芍9g 白花蛇舌草30g

神农丸服量如前。

1978年3月1日九诊:胃癌手术切除已3年,上方坚持连服8个月,症情稳定,食欲尚可,大便正常。唯有时左胸痛,痛及后背,或呛咳有痰。脉细滑,苔薄白,质偏紫。再予调中和胃,兼以化痰。

潞党参15g 炒当归9g 炒白术9g 法半夏9g

杜红花9g 川桂枝3g 大白芍9g 炙甘草3g

石打穿30g 白花蛇舌草30g

神农丸续服。

6月7日十诊:食欲正常,能吃干饭,有时呕吐酸苦水,大便正常,舌质紫暗,脉细弦。中虚气滞,肝气不调,胃气上逆。

潞党参15g 炒白术9g 上川连1.5g 淡吴萸2.4g

大白芍9g 广木香5g 广陈皮6g 云茯苓9g

佛手片5g 石打穿30g

神农丸续服。〔按〕本例胃脘痛病史20余年,久病属虚,加之胃癌手术切除之后,脾胃复伤,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张老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为主方,健脾和胃。加用半枝莲、石打穿、白花蛇舌草以抗癌解毒,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进行加减。如纳谷不香加鸡内金、炒建曲;呕吐吞酸加川连、吴萸英、白芍,胃脘隐痛加郁金、佛手,大便溏薄不成形加怀山药、炒苡仁;两腿酸软无力加怀牛膝;夜寐不宁时加茯神。胃癌手术后,坚持用中药治疗3年余,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本方剂,随症加减,经统计,前后所用中药仅28味,病情不断好转,随访至1978年11月,患者情况良好。另外,除服上述中药外,还坚持服本院自制的神农丸以抗癌,可能亦有效果。二、呕 吐1.胃寒证

张某,男,29岁

初诊:新寒犯胃,胃失和降,脘痞胀痛,呕吐频作,饮食难进,脉沉细,舌苔白,边际多沫。拟方温胃散寒、降逆和中。

老苏梗5g 白蔻仁(后下)3g 春砂仁(后下)3g

淡干姜3g 炒白术9g 炒枳壳5g 姜半夏6g

广陈皮6g 广木香3g 旋覆花(包)6g 鲜生姜2片

二诊:药后呕吐即止,昨日又复感寒,脘部不畅,时时欲吐,大便尚正常,苔薄白,脉细。中虚胃寒,当为和里。

炒白术9g 淡干姜6g 炒枳壳5g 白蔻仁(后下)3g

春砂仁(后下)3g 广木香3g 姜半夏6g 广陈皮6g

炒六曲12g 鲜生姜2片〔按〕本例暴病呕吐,因外寒所致,寒邪犯胃,胃气失降而上逆为呕,致舌苔白而边际多沫,兼有形寒畏风,故法当温散。生姜、苏梗辛散祛寒,干姜、半夏温胃止呕,砂仁、蔻仁、木香理气和胃宽中,复加旋覆花、枳壳以降逆。因平素脾胃不健,佐以白术,药后呕吐即止。由于复感于寒,又见欲吐之症,续以原法调治而愈。两诊方中,均同时用干姜、生姜,温中散寒止吐之效尤彰。呕吐之实证,不外乎寒、热、湿、食,其病机均由胃气上逆,只要辨证明确,一般取效亦快,生姜散寒止呕,亦可另捣自然汁冲服,或滴于舌上,然后服药,俾不使药液吐出。2.肝热犯胃证

忻某,男,28岁。

1964年1月30日初诊:半月来自觉胃脘不适,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呕吐酸水痰涎与食物夹杂,脘痞腹胀,右胁疼痛,嗳气则舒,大便5日未行,小便色黄而浑浊,伴有头昏目眩,口干而苦,苔黄腻,脉弦细滑。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肝热犯胃,胃失和降,治拟疏肝和胃、降逆通腑为法。

旋覆花(包)5g 代赭石12g 云茯苓9g 青陈皮各5g

法半夏9g 炒枳壳5g 炒竹茹5g 淡吴萸2.4g

姜川连3g 生大黄6g 沉香曲9g 鲜生姜2片

2月2日二诊:使用疏肝和胃、降逆通腑,3日来大便得通,呕吐已止,唯觉胸中烦热,胃胀隐痛,此痰热未清所致。原方去旋覆花、代赭石等镇逆,加黄芩取半夏泻心汤意,以苦辛散结、降逆和胃。

姜川连3g 淡黄芩6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云茯苓9g 炒枳实5g 炒竹茹5g 沉香曲9g

鲜生姜2片 生大黄5g

2月6日3诊:呕吐未作,纳食增加,仅有脘闷烦热未除,余无所苦,舌苔黄腻已化,脉弦细。肝气已疏,脾运未复,再予原法。

原方去大黄,加炒谷芽12g。〔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本例呕吐的特点是食入即吐、嗳气吞酸、胁痛口苦、脘痞腹胀、舌苔黄腻、脉弦细而滑,证属肝胃不和,胃有蕴热,失于通降。胃气上逆则呕吐,胃气不降则便结。故用左金、旋覆代赭、橘皮竹茹等方加减。黄连苦寒,用以泻火降逆止呕,佐吴萸之辛温下气降逆,并以旋覆花、沉香曲下气,代赭石重镇,半夏、陈皮以化湿和胃。宗《金匮要略》“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方意,用大黄、枳壳通腑泄热。药后大便通畅,呕吐即止。二诊时自觉脘痞烦热,更用泻心汤意,以黄连、黄芩苦降泻热,生姜、半夏辛开散结。当肝胃初和,胃热未清,脾运未复之时,加用谷芽以养胃运脾,因虑大黄苦寒泄热,多用恐其败胃,故即去之。3.肝热胃寒证

胡某,男,32岁。

病史:患者于1年前突然腹痛,以脐周阵痛为主。经某医院检查,认为由肠寄生虫引起,给服山道年片,驱出蛔虫10余条。嗣后经常胃脘疼痛,频频呕吐,诊断为神经性呕吐。近2月来呕吐加重,反复发作,转来南京,由门诊收入住院治疗。

1963年8月23日初诊:脘腹阵痛,嗳气呃逆,呕吐频频,时有酸水涌出,胸脘亦痞闷不适,呼吸不畅,纳谷甚少,舌质偏红苔薄,脉象弦滑有力。肝气不调,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拟方泄肝理气、和胃降逆。

旋覆花(包)6g 代赭石15g 姜半夏6g 广陈皮5g

杭白芍9g 炒竹茹5g 老苏梗6g 炒枳壳5g

淡吴萸2g 炒川连0.6g 鲜生姜2片 川郁金6g

沉香片1.5g

8月24日二诊:药后呕吐已减轻,但口中不时渗出苦味涎液,脉弦滑,苔薄。原方加入温中和胃之味。

原方加入淡干姜2.4g、益智仁9g,去生姜。

8月25日三诊:入院3天,呕吐已大减。昨日夜间,突然腹痛复作,大便稀,给针刺内关、足三里,腹痛得以控制,加服藿香正气丸,大便泄泻亦止,现在胸闷气逆、口渗黏涎、脉弦滑、舌苔薄腻。胃阳不运,寒湿中阻,气郁化热,寒热夹杂,当以辛苦同进。

旋覆花(包)9g 代赭石15g 姜半夏9g 广陈皮6g

炒竹茹5g 炒枳实6g 云茯苓9g 淡干姜3g

上川连2.4g 淡吴萸2.4g 大白芍9g 炒白术9g

8月27日四诊:呕吐已止,胃脘尚觉隐痛。原方黄连改为1.5g。

8月30日五诊:呕吐控制,有时尚有嗳气,胃纳渐增,口中仍不时渗出黏涎,苔垢腻,脉弦滑。肝热已清,肝气亦调,胃中湿浊仍重。拟再温中化湿、和胃降逆。

旋覆花(包)8g 姜半夏9g 广陈皮6g 炒枳实6g

云茯苓12g 淡干姜6g 上川连1.5g 淡吴萸2.4g

炒白术9g 川桂枝3g 广木香3g 川椒目3g

上方连服30剂不变,呕吐已愈,口渗清涎亦止,带回处方备服。〔按〕患者呕吐有年,症情顽固,初诊时因呕吐酸苦痰水,脉弦滑,舌质偏红。辨证为肝郁气逆,肝热犯胃,给予清肝和胃。当肝气已舒,又呈胃寒痰湿不化时,再给以温中和胃、温化痰湿,方中川椒暖胃燥湿,益智仁温中而摄唾涎,佐用苦降,辛苦合法,病乃告愈。三、嘈 杂1.阴虚火旺证

谈某,女,36岁。

1963年5月11日初诊:阴血不足,中州失濡,虚热犯胃,嘈杂善饥,咽干口燥,面易烘热,大便干结,脉弦细而数,舌红少苔。拟甘凉濡润,清肝和胃。

南沙参9g 大麦冬9g 大白芍9g 乌梅炭2.4g

黑山栀5g 白蒺藜12g 柏子仁9g 熟枣仁12g

法半夏6g 炒竹茹5g 龙眼肉9g 津红枣4枚

5月18日二诊:药后上述症状均已消失,停药之后脘部又有嘈杂感。头昏,大便较干,脉弦细,舌少苔。证属肝阳初潜,阴血尚亏,原方加减。

原方去竹茹,加炙甘草3g。

6月1日三诊:阴液不足,津不上承,咽干口燥,心膺仍觉嘈杂,脉细,舌质红苔少,拟养血生津。

南沙参9g 大麦冬9g 川石斛12g 大白芍9g

乌梅炭3g 大生地12g 阿胶珠6g 炙甘草3g

柏子仁12g 龙眼肉12g 津红枣4枚

6月10日四诊:药后诸症均消失,因大便尚干结,给服桑椹膏调治而愈。〔按〕嘈杂是指脘中如饥如嘈,甚则有懊不宁之状,病位主要在胃。其证有虚有实,必须仔细辨别。本例嘈杂,据其见证为营阴不足,胃失濡润,阴虚火旺,肝逆犯胃,因此治以养胃阴、补营血,甘凉濡润,稍佐苦泄以清肝。在二诊和三诊时肝火已清,即去苦寒之味,加入甘寒生津之生地、阿胶、石斛等,加重养阴,俾津液濡润,胃气和降,虚火自平。2.脾虚虫积证

熊某,女,40岁。

1963年4月26日初诊:中虚气弱,脾虚生湿,湿郁化热,嘈杂懊善饥,口渗清涎,面黄肌瘦,入夜少寐。脉沉细无力,舌淡带灰。拟益气和中,兼祛虫积,从苦辛酸甘法。

炒党参9g 炒白术9g 大白芍9g 法半夏6g

广陈皮5g 乌梅炭3g 淡吴萸2.4g 炙甘草3g

淡干姜3g 龙眼肉9g 津红枣4枚

4月30二诊:用苦辛合酸甘法,脘部懊大减,而仍头昏乏力,入夜少寐,口易渗水,舌白中灰。脾土不足,中虚气滞,原方出入。

原方加冬瓜子12g。续服3剂告愈。〔按〕张老认为此例患者口渗清涎,面黄肌瘦为辨证的主要依据。《金匮要略》云:“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内经》有“脾开窍于口”、“脾主涎”之说,故此病与脾及蛔虫有关。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湿热蕴结,加之虫积为患,故善消谷食,嘈杂难忍。虫积日久,面黄形瘦,脾虚不运,故多食作胀。治疗应标本兼顾,正如张景岳所说:“治疗虫病,欲杜其源,必须温养脾胃,脾胃强,虫不自生。”但虫既为患,不祛其虫,则脾胃不易恢复,故在治疗本病时,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取乌梅丸以祛虫,苦酸辛温同治而获良效。冬瓜子其性甘平,入肺经治痰热咳嗽等。《神农本草经》言其有“益气”之功,《本草经疏》谓“能开胃醒脾”。张老对脾胃病,舌苔见灰,内蕴湿热,口泛清涎,于方中有时加此一味,取其“醒脾”之意,轻清得效,也是他用药的实践经验。四、口疳脾胃积热证

任某,男,20岁。

1963年8月9日初诊:上下口唇破溃,口有秽味。襁褓时起病,反复发作,多种药物治疗未能获效。舌红脉濡数。湿热蕴于脾胃,拟清泄苦降,兼以反佐引火归原。

天花粉12g 川黄柏9g 淡子芩9g 生甘草3g

生石膏30g 大生地12g 西赤芍6g 淡竹叶30片

乌玄参12g 上肉桂1g

8月13日二诊:经清泄苦降,略佐肉桂,上下口唇溃烂之势已减,原方再进。

原方石膏改为15g,加南沙参9g。

8月16日三诊:口唇溃破,左半已愈,大便溏泄,舌红少苔。原方减其制而治。

原方去石膏,加人中白5g。

另用绿袍散外搽破溃处,每日2次。

8月20日四诊:症情继续好转,仅有右颊车内破溃一处未愈。日来兼夹感冒,咳嗽,不发热。前方出入再治。

原方加桔梗5g、前胡6g。

8月23日五诊:口唇部糜烂均愈,感冒咳嗽亦瘥,唯胃纳不香。脉细数,舌红苔黄。湿热已清,脾胃纳运未复。转当调和脾胃。

南沙参9g 川石斛9g 炒白芍9g 炒白扁豆9g

黑料豆12g 焦谷芽12g 冬瓜子12g 天花粉12g

净银花9g 生甘草3g 鲜芦根30g〔按〕口唇溃破,多属脾胃有热,治疗以清脾胃之热为主,故以三黄石膏汤加减,清泄苦降。但苦寒之品每易伤胃,在三诊时发现大便溏泄,即除石膏。四诊时因兼感冒咳嗽,加用前胡、桔梗,感胃即愈,咳嗽亦瘥。当口糜得以控制而脾胃未复时,又以健脾养胃而善其后。本例前后共诊5次,用药随证加减,灵活变通,治愈多年顽疾。五、牙 痛阴虚胃热证

李某,男。

1963年6月13日初诊:肝肾不足,虚阳胃热上干,上牙根作痛,齿龈肿胀且痛,掣引及太阳穴,不能咀嚼,右胁隐痛。舌根苔黄,脉弦细数。拟清热养阴。

北沙参12g 大麦冬9g 炒生地12g 生石膏15g

大白芍9g 乌玄参9g 生甘草3g 怀牛膝9g

北细辛1.5g 骨碎补9g 飞青盐1g

5月20日二诊:进玉女煎加味后,龈肿齿痛减轻,已能咀嚼食物。右胁尚隐痛,脉弦细,苔薄黄。阳明积热初衰,肝肾本亏,木失条达。原法佐以疏理。

北沙参9g 大麦冬9g 大生地12g 大白芍9g

乌玄参9g 怀牛膝9g 广郁金9g 生甘草3g

旋覆花(包)6g 生牡蛎15g 骨碎补9g

5月27日三诊:齿痛已止,且能咀嚼如常。右胁痛亦减,唯齿龈仍有微肿,饮食及大小便均正常。脉细数,舌红苔黄。胃热未清,原方出入。

大生地12g 南北沙参各9g 乌玄参9g 炒赤芍9g

生石膏(杵碎先煎)30g 川牛膝9g 生甘草3g

酒子芩5g 天花粉12g 鲜芦根30g〔按〕本例证属肝肾阴虚,虚阳上亢,加上胃热上蒸,引起牙痛牙龈肿胀,乃少阴不足而阳明有余之证。故用石膏清阳明之热,玄参、生地滋少阴之阴,沙参、麦冬养阴清肺,与生地同用,取金水相生之意,牛膝导热下行,共奏壮水降火之功。张老还常用骨碎补、青盐以治牙痛,取其补肾坚骨之意。根据临床观察,骨碎补对肾虚牙痛颇有良效。六、噎 膈胃癌(气阴两虚证)

林某,男,45岁。

患者于1973年10月起上腹疼痛,嗳气吞酸,经常发作,近因疼痛呕吐,食物不能通过而来院治疗。1975年6月16日拟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胃癌不能排除)。由外科收住院。于6月27日在中药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幽门环上下有一肿块,约6cm×5cm×3cm,面积大,质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无法切除。故在肿块上取活检,施行胃、空肠吻合术。病理报告:胃窦部黏液癌,内有散在恶性细胞。术后第7天化疗,口服5-Fu,每周2次。于8月7日转内科病房。在内科共住302天,张老共会诊13次。现摘其中6次诊治记录如下。

1975年8月9日初次会诊:由外科转来,经手术证实为胃窦部癌症。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脉沉细,苔薄黄。术后气血两伤,中虚气滞,痰瘀交阻为患。

太子参15g 炒白术9g 炒当归9g 杭白芍9g

法半夏9g 广木香5g 炙甘草3g 石打穿30g

另:神农丸1瓶,每服1片,1日2次。

9月6日三诊:胃癌手术后,经服中药治疗,食欲增加,舌苔黄厚,口干舌尖发麻,大便尚正常,原方出入。

原方去木香、半夏,加天花粉12g。

10月1日四诊:自觉症状好转,症情稳定,体重增加5kg。舌苔黄腻,脉细弦。证属痰瘀中阻,郁而化热。

炒当归9g 杭白芍9g 炒白术9g 云茯苓9g

天花粉12g 川石斛12g 川连3g 炙甘草3g

半枝莲30g 石打穿30g

11月14日五诊:食欲增加,但食后胃脘作胀,辘辘有声,约1小时始安,口干仍甚。“三阳结,谓之隔”,津液受伤,不能上承。

潞党参15g 炒当归9g 杭白芍9g 大麦冬9g

云茯苓9g 北沙参12g 川石斛12g 广陈皮6g

炙甘草3g 石打穿30g 半枝莲30g

1976年1月10日七诊:自觉食后作胀作梗,脘痞不适,口干欲饮,舌红苔少。中气受伤,胃阴不足,养阴散结兼顾之。

潞党参15g 威灵仙15g 川石斛12g 天花粉12g

生半夏(先煎一小时)9g 急性子9g 杭白芍9g

广陈皮6g 佛手片5g 石打穿30g

5月4日十三诊:住院9月余,症情稳定,每餐能食二三两,形体不瘦,活动如常,唯食后脘部稍有饱胀感,加服“宁癌154”,觉口干,再以调中和胃。

潞党参15g 威灵仙15g 生苡仁15g 炒当归9g

炒白术9g 法半夏9g 炒枳壳9g 天花粉12g

半枝莲30g 石打穿30g

上方又服1个月,症情明显好转,要求外科会诊。外科同意手术根治。于6月9日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原肿块明显缩小,为3cm×3.5cm,但与胰腺及腹壁均有粘连,尚能分离。给予胃次全切除,空肠部分切除,大网膜切除,麝香埋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空肠侧吻合。6月12日病理报告:胃窦部腺癌Ⅰ~Ⅱ级,胃系膜及网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未见转移性癌。〔按〕此例胃癌属于中医噎膈范畴。《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隔。”三阳者,即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结者,热结也。小肠主液,大肠主津,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涩,前后秘涩,下元既扃,势必上涌,故食入呕恶梗阻。虽经手术,气血受伤,用中药调补气血,扶正祛邪,往往可以改善症状,延长生命。本例胃癌,由外科第一次姑息手术后转入内科病房,经过内科治疗10个月,病情明显改善,为手术根治创造了条件。术中及术后病理报告,均证实病情明显好转。张老前后共用药30余味,基本方为归芍六君子汤,即当归、白芍、党参、白术、陈皮、半夏、炙甘草等,此方多用于气血不足、脾胃不健,致不思饮食、神倦、脉细,或伴有胸膈不利、脘痞腹胀等症者。张老在运用本方时,曾加用石打穿、威灵仙、半枝莲、天花粉等药抗癌解毒;当出现胃胀痛时加木香、延胡索、佛手、枳壳等;阴伤明显加北沙参、麦冬、石斛等。自始至终加用神农丸(由马钱子、甘草、糯米组成,每片含马钱子25mg,每次服1片,每日2次。切不可多服,多则中毒)。张老在治疗噎膈时也常用生半夏,因噎膈多为痰气交阻,如有进食时黏涎上泛、中焦堵塞梗痛等症,即可运用。服后堵塞及呕痰现象可获不同程度的缓解。但必须先煎1小时,不可短少,否则服后有舌麻、不语等反应出现,宜加注意。张老在治疗癌症时,非常重视病员体质的强弱、气血阴阳的偏衰,以及病邪属寒属热、属痰属瘀等各方面的情况,从整体考虑辨证施治。在选择抗癌的中草药时,用2~3味即可,因为有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龙葵、菝葜、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等,都是苦寒败毒之品,味苦易伤胃气,故主张不宜过多使用。说明:本例在治疗过程中,除服用张老所开中药外,短期内曾运用小剂量西药抗癌,如5-Fu、宁癌154,及小量多次输血等支持疗法,中西医结合,共同努力而收效。七、痞阳虚气滞证

刘某,女,52岁。

1963年12月27日初诊:脘腹膨胀,痞满不适,泛恶痰涎,食少便难,小溲不多,脉象细弦,舌苔薄白而腻。证属气机窒滞,脾运不健,痰湿内蕴,和降失司。先拟疏肝运脾、宣降气机。

旋覆花(包)6g 代赭石12g 炒枳壳5g 白杏仁9g

冬瓜子12g 川楝子9g 广郁金9g 合欢皮18g

川朴花3g 代代花3g 枇杷叶(去毛)9g

火麻仁9g 瓜蒌仁12g

1964年1月4日二诊:病情仍如上述,近两月来,大便秘结不能自行排出,必须灌肠或服泻药才能大便,口淡无味,纳谷减少,腹胀,脉象弦细,舌淡苔白。再拟温运为法。

制附片3g 川桂枝3g 炒白术9g 炒枳壳5g

广陈皮5g 广木香3g 云茯苓9g 炙甘草3g

淡干姜3g 沉香曲12g 炒谷麦芽各12g

1月7日三诊:投温运之剂后,胸脘痞闷已得宽松,大便能自行解出,原方再进。

原方附片改为5g。

1月20日四诊:中阳不足,脾运未复,湿浊阻滞,阴邪窃踞阳位,多食则胸脘痞胀,气窒而闷,胀甚影响睡眠,舌苔白腻,脉细而弦。原方增入瓜篓、薤白以通阳化浊,而消痞满。

川桂枝8g 全瓜蒌9g 干薤白12g 炒白术9g

炒枳壳5g 广木香5g 春砂仁(后下)3g

广陈皮6g 法半夏9g 云茯苓9g 炙甘草3g

淡干姜3g 沉香曲9g 炒谷麦芽各9g

2月3日六诊:经用化痰下气、通阳泄浊剂后,胃脘痞胀已除,腹胀亦消,纳谷转香,日进六七两,大便溏而不实。湿浊渐化,脾运未复,原方稍加健脾助运之品。方以香砂六君、枳术为主,以资巩固。

潞党参9g 炒白术9g 炒枳壳9g 广木香3g

春砂仁(后下)3g 川桂枝3g 法半夏9g

广陈皮6g 云茯苓9g 炙甘草3g 淡干姜3g

沉香曲12g 炒谷麦芽各9g

上方连服25剂,诸恙悉平,痊愈出院。〔按〕患者1个月前有肠梗阻病史,经治好转,但半月来脘腹气胀,痞闷不适,泛恶痰涎,嗳气不出,矢气不爽,杳不思食,大便又有9日未通,经X线透视检查谓胃扩张。患者素性抑郁,肝失条达,饮食不当,脾失健运,谷入不消,水入不运,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不能为脾受盛水谷,清气不升,浊气滞留,则生胀,浊气不降,腑气不通,则大便难。治疗重在和胃降逆、调肝运脾。由于湿滞阻中,阳气不运,故用温化痰湿、健脾助运为主。继因苔腻不化,配伍瓜蒌薤白桂枝汤通阳化浊,以消痞满。终以香砂六君、枳术健脾化湿,从本缓图,而获痊愈。张老根据此证虚实夹杂的特点,主要以温阳与理气药配伍而取效。重在辨证,于此可见一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