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苦会铺成你要的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3:49:45

点击下载

作者:南宫旗

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吃的苦会铺成你要的路

你吃的苦会铺成你要的路试读:

第一部分:设定人生目标

1.没有目标的人生将一事无成

人的一生是自我塑造的一生。有的人形象高大完美。有的人渺小卓琐;同样是学识丰富,有的人是学界泰斗,文坛巨匠,有的人却学无所成,甚至一生碌碌无为;同样是德行高尚,有的人功高万代,彪炳千秋,有的人却只立下了一时的功德;同样具有顽强的意志,有的人光耀千古,有的人却遗臭万年。奥妙是什么?奥妙就在于是否设定了人生目标。

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你终将一事无成。

曾经有两名瓦匠,在炎炎烈日下,同样辛苦地砌筑着一堵墙,一名过路人走过,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砌砖。”一个人答道。“我们在修建一座美丽的剧院。”他的同伴回答。

以后,再以后……将自己的工作看作砌砖的瓦工砌了一辈子的砖,而他的同伴成了一名颇具实力的建筑师,承建了许多美丽的剧院。

策划你的事业,就像艺术家雕刻一样,先要在你的头脑中看到一个形象,看到一种精神,看到理想中事业成功的你,然后再拟定步骤,动手实现。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种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就是事业目标策划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欲望和梦想,但大多数人没有明确具体的人生目标,这便是成功和幸福总是钟情于少数人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生的胜者占总数的1%抑或更少,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与他人截然可分,这,就是生活和奋斗的鲜明的方向性,即由欲望和梦想演化而成的行动目标。

欲望和梦想在没有化成明确具体的奋斗目标之前,是比较模糊的,不确定的,短时间的。只有将欲望梦想化成人生明确具体的大小目标,走向成功与卓越才有基础。

目标不但使我们的行动有依据,人生有意义,还能激发我们的斗志,开掘我们的潜能。

这如同是个定律,在人生的前方设定一个目标,不仅是一个理想,同时也是一个约束,就像跳高,只有设定一个高度目标,才能跳出好成绩来。

成功者,无一不对自己随时随地的去向一清二楚。他们有目标也有行动。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它。他们确立目标,同时又决定通往那个目标必须走的路。

目标的达到或称成功,也可定义为有价值的前进的具体表现。“人”的基本行动系统,在“设计阶段”就被确定为“目标探求型”的系统。它的基本部分似乎与自动诱导鱼雷系统或自动操纵装置系统仿佛。例如,一旦确立了目标,自动推进系统就自动跟踪目标地区的反馈信号,随时调整和修正航海诱导计算机设定的路线,决定击中目标前一切必要的即时行动。

如果计算机的软件不完备,目标不固定,监视雷达的覆盖范围与射程的最大距离不一致,那么配有再先进的自动诱导装置的鱼雷或推进系统都可能会出现故障,不规则地茫然徘徊,甚至自行毁坏。

人世间各式各样的“人”的系统也有同样机能、同样特征。当目标设定以后,人的“自我动机确立系统”立即开始“监视”与目标有关的反馈信号,并对意识下的“自动机”装置里的“自我形象”进行修正,同时下达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决定”。如果制定计划的意图含糊不清,或者选定的目标过于脱离实际,那么“人”的系统出会寻来找去,徘徊不定,白白消耗自己,甚至自我灭亡。

胜者具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失败者相反。失败者的目标似是而非,总在徘徊,极端者甚至自我消灭。

维克多·弗兰克尔用事实最贴切地说明了“人不能没有目标地活着”的道理。

二次大战期间,在越南行医的精神医科专家弗兰克尔不幸被俘,后被投入了纳粹的集中营。三年中他所经历的极其可怕的集中营生活使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是为寻求意义而活着。他和他的伙伴们被剥夺了一切——家庭、职业、财产、衣服、健康甚至人格。他不断地观察着丧失了一切的人们,同时思考着“人活着的目的”这个“老生常谈”的最透彻的意义。他曾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惨杀,然而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着、研究着集中营的看守与囚犯双方的行为。据此他撰写了《夜与雾》一书。

可以说。弗兰克尔极其真实、有力、生动的论据和论点,对于世界上一切研究人的行为的权威学者来说,都是极有价值的。他的理论是在长期的客观观察中产生的。他观察的对象是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即所谓失去生活的人们。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觉了弗洛依德的谬误,并且反驳了他。

弗洛依德说:“人只在健康的时候,态度和行为才干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能,所以行为变得几乎无法区别。”

而弗兰克尔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犯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有的人却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他还从实际中悟到,“当一个人确信自己存在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没有目的活着的入,都早早地毫无抵抗地死掉了。

据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1/20,他们差不多无一例外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地活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心里存着明确的目的——“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期待着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在那充斥死亡意味的集中营里,弗兰克尔的一位好友曾对他说:“我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了。”弗兰克尔否定了这位朋友的悲观人生态度,他鼓励说:“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而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当然,怎样做才能有所贡献?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而怎么回答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人生的目标——应战的擂台,它能给你摆脱逆境和恶斗力量的特效药。“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有了清楚的梦想,加上反复地充实与描画,梦想就能变成目标。”目标经过细致的研究,对胜者来说,就可看成行动的计划。成功者认为,当目标完全融于自己的人生时,目标的达到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你为自己的人生设立了什么目标呢?

平平安安地过日子是大部分人生活的目标。对此,只需付出每天过日子的必要精力就足以了。这种没目标的日子,不过是以看看电视而打发时光。每晚在世纪的悲喜剧、推理侦探故事、怪奇影片等电视世界中游逛。夜幕一降临,他们就习惯成自然地坐到电视机旁,无动于衷地望着一个个画面。孰不知电视明星们正是瞄中了这些人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本身的特点规定了:无论你的愿望是什么,你只要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无意识地、不自觉地、朝实现愿望的方向运动。对于嗜酒人来说,他的愿望是再来一杯酒;对于吸毒者来说,他的愿望是一小包“白面儿”;而对于冲浪运动员来说,他的愿望则是冲击下一个波浪。离婚、破产、疾病等等,虽然是对人生的否定,是因为你对生活采取了消极的态度,但归根结底,它们也属实现目标的范畴之内。

2.培养迅速下定决定的习惯

一份分析数百名百万富翁的报告显示,这其中每一个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习惯。能够看清困难所在,可以算得上精明,但如果他们避难有方,才算是真正的精明。

其实,一个人易犯的大错,就是怕犯错。犹豫不决是罪魁祸首。它有一个谬误的前提:不作决定,不会犯错。希望做到至善至美的人,特别惧怕犯错;他从没犯过错,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完善,如果他对不起这幅完善的图像,强劲的自我就会被击得粉碎,因此,他认为作决定是生死攸关的事情。

一个看得透、断得准的人可驾驭事物而不为事物所驾驭。他可以洞察最深处的东西,摸清他人才华的底细。天下没有什么东西他不能发现、留心、把握和理解。所以不要犹豫不决,要迅速地做出决断,这样才不会错失良机。决心的反面即是拖延,拖延是每一个人必须切实地征服的公敌。

一份分析2500名尝到败绩的男女的报告显示了,迟疑不决,几乎高居几种失败原因的榜首。

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做好准备,可以开始将书中描述的原理定则付诸行动,于是你就有机会考验一下自己快速下达坚定不移决心的能力。

该作决定的时候怎么办?要决定的事,简单的,如今天该穿什么衣服,到哪儿吃午饭。慎重的,譬如要不要辞职等,你是不是既作决定,就按部就班接着下去?还是过分担忧会有什么后果?

由于恐惧自主,恐惧批评,恐惧改变,迟迟不能决定,而愈是犹豫就愈恐惧。人产生犹豫的缘故十之八九是因为有某种恐惧感。

为了怕别人笑,最最单纯的事也可以反复思索数小时。能买那条红缎的床罩吗?下班后要不要去喝一杯?请人家吃饭该做牛肉还是茄子?要是做了牛肉,绝不会说我小气。茄子好像太小家子气,而且……

再者是恐惧别人把你定型为某一类的人。这种情形大致算是一种自我封闭的恐惧:自以为决定做一件事就表示其他的事你都不能做,一辈子只限于一个范围之内。例如,体育好的头脑就不行;只可能语文好或数学好,不可能两者都好;或不可能同时喜欢古典音乐和摇滚乐。

头脑好才气的人多半有这种困扰。如有位书读得不错的女孩,不知道该学医还是学声乐,为了考虑好,就暂时做些杂工作,一做就是五年,仍决定不了。最后还是读了医,但是,白白浪费了五年时间,如果读医或学声乐,都该有点成绩了。

恐惧、后悔、效率差都和缺乏决断力有连带关系。先耗费时间和精神去想该不该去这么做,又要耗时间和精神去想要不要那样做。心情整日被这些事压得很沉重了,人也变得郁闷无趣。可能因为拿不定主意而爱听别人的意见,依赖别人,久而久之,觉得别人都在找你的别扭,随时等着挑你的毛病,以至于仇视他人。

你也许听说过那匹可怜的毛驴的故事:

一匹毛驴幸运地得到了两堆草料,然而幸运却毁了这可怜的家伙,它站在两堆草料中间,犹豫着不知先吃哪一堆才好,就这样,守着近在嘴边的食物,这匹毛驴活活饿死了。

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经常彷徨歧路,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依赖别人的人。这种主意不定,自信不坚的人,难于得到别人的信任。

有些人简直是无可救药的狐疑寡断。他们不敢决定各种事件,因为他们不知道这决定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有些人本领不差,人格也好,但因为寡断,他们的一生就给糟蹋了。

决断敏捷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对事业的推动作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边,呆着不动的人,永远不会渡过河去。

假使你有寡断的倾向或习惯,你应该立刻奋起,击败这种恶魔,因为它足以破坏你的各种进取的机会。

在你决定某一件事情以前,你应该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你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与理智,郑重考虑,一经决定以后,就不要轻易反悔。

练习敏捷、坚毅的决断,成为一种习惯,你会受益无穷。那时,你不但对自己有自信,而且也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主意不定,对于一个人品格的锻炼,是致命的打击。有这种弱点的人,从来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弱点,可以破坏一个人对自己的信赖,可以破坏他的判断力,并有害于他的精神能力。

要成就事业,必须学会成竹在胸,使你的正确决断,坚定、稳固得像山岳一样。情感意气的波浪不能震荡它,别人的反对意见以及种种外界的侵袭,都不能打动它。

敏捷、坚毅、决断的力量,是一切力量中的力量。假使你一生没有养成敏捷坚毅的决断的能力,那你的一生,将如一叶漂荡海中的孤舟。你的生命之舟,将永远漂泊,永远不能靠岸。你的生命之舟,将时时刻刻,都在暴风猛浪的袭击中。

决心的价值取决于下定决心所需的勇气,奠下文明根基的重大决策,往往要背负着生死存亡的风险,才作得成最后的决定。

林肯决心发表其著名的解放黑奴宣言,赋予美国黑人自由。在发表之初,林肯完全了解,此举将使得成千上万原先支持他的朋友和政界人上转而反对他。

苏格拉底宁可喝下毒药,也不愿意调整个人信念,正是凭借勇气所下的决心。此举使时代推进了l00年,赋予当时的人那时还未有的思想自由权和发言自由权。

你在搜寻方法窍门的时候,不要去找奇迹,因为奇迹是你找不到的,你只会找到永恒的自然法则,有勇气信;已运用这些法则的人,都可以寻获这些定理定律。这些法则可以带给一个国家自由,也可用以累积财富。

请朋友们迅速下定坚定决心吧!只有这样,你才会迅速走向成功。

3.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情感独立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人的一生成功与失败,首要取决于其是否实现了情感独立。”

只有情感上的独立,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独立而做个自立负责的人呢?

要消除依赖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从小事做起。每天认真反思自己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

在这里,我们要说说已逝世的英国王妃戴安娜,看看她是怎样从一个依赖心理很重的漂亮小姑娘,发展成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志向高远的一代王妃的。看看她辉煌的那一天吧,这一令人羡慕和忌妒的一天,是她完全靠着自己的力量才达到的。

本来,1981年7月29日是个普通的日子,可是因为戴安娜这个本来很普通的女孩,这个日子却变得不普通了。

这一天里,英国王储查尔斯与戴安娜·斯宾赛小姐举行了本世纪最盛大的婚礼。他们的照片充斥无数杂志的封面,再重要的国际大事也要为他们的消息让位。他们的故事早已传遍天下。英国政府宣布这一天为节日,工厂和机关为此放假。世界各国领袖或他们的代表齐集伦敦,躬逢其盛。大典前夜,落日余晖衬下的海德公园,礼炮轰鸣,拉开王室婚礼的序幕。万千柬烟花以自金汉宫为背景,把天空染得一片绚烂。120多位英国王室成员及外国王室贵宾,与50多万民众一起,共赏良辰美景。婚礼当日,雾都伦敦阳光灿烂,彩旗招展,万人空巷,一片喜气洋洋。王室成员分别乘坐豪华四轮礼仪马车,前有近卫队开道,后有骑警压阵,从白金汉宫出发,经詹姆斯大道到达圣保罗大教堂。

而这辆玻璃马车,也是很值得一提的。它自1910年起在几乎所有的王室婚礼中使用。特大的玻璃车窗,特殊的灯光设计,绝不会令一路上争睹王室新娘的观众失望。而此时此刻。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戴安娜,更让全世界屏住呼吸。戴安娜不折不扣恰似童话中的公主,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幸福。在父亲的牵引下,身披象牙白绸缎婚纱的戴安娜踏上圣保罗大教堂的长长的红地毯,裙裾拖地达25英尺。白金汉宫邀请2500人出席婚礼,仍然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在座嘉宾,除了伊丽莎自女王、王太后及英王室所有家庭成员,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60位总统和总理,几十位高级外交宫、高级公务员、地方政府官员、军队官员、政客和大企业家。靠近前排,甚至位于当时美国第一夫人南希·里根及其他达官显贵之前,端坐着戴安娜的三个闺中密友安妮、皮特曼和卡洛琳。

坎特伯雷大主教为他们主婚。

童话由此诞生。平民女孩戴安娜的美梦成真。而这一天的主人,竟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这个女孩凭什么走到了这一步?就是因为她的独立自主、不依赖人的心理意识。

以她这样的女孩,本来,她的生活、她的一切,都是不必自己来操心的,都会有别人替她安排好。可是,她不,当她爱上了查尔斯王子以后,她的独立意识就萌发了。她决定自己的爱情,自己做主。

试想,如果她像其他许许多多漂亮的女孩一样,凡事都依赖别人,她能争取到自己的爱情吗?

她主动地接近王子,主动向他倾诉爱情。在这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都是她主动地去做的。比如,她主动地安排活动和王子见面,她主动地去做父母的工作,她主动地以行动和言语去感化顽固的女王。

一个平民女孩,在她19岁的年华,创下如此奇迹,除了她出色的智慧与出色的美貌,还应该有什么条件?

回答是:独立奋斗的精神。

现在,有这么一串数字,有这么一些事实,表明她是怎么样过她的政治生活的:

在1987年这一年,戴安娜一共出席7个官方宴会、19个电影首映式、25个招待会,参与16个国家级活动,进行了108次普通访问和17天的国外官方访问。

因为有一颗不依赖人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她都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应付自如。而且,她总是精神焕发、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有一项慈善活动值得一提,那就是1991年7月的一天。她和当时的美国总统夫人芭芭拉·布什一同探访一家医院的艾滋病房。

在病房里,她在与一位已经病得起不来的患者聊天时,给了这位患者一个热情的拥抱。患者禁不住流下热泪,总统夫人和其他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打动。当她拥抱患者的时候,也正是她的那种独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决不人云亦云的美好心灵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表现。

作为一个王妃,都不想依赖别人,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人,如果还有依赖心理的话,实在应该感到惭愧。

那么多的下岗工人,那么多的失业青年,为什么不向戴安娜学习,做一个不依赖别人、不依赖组织、不依赖亲人,一切都靠自己去奋斗、去争取的人呢?只有一切依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安慰,才能争取事业的成功。

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消除依赖心理本身,就是一件不能依赖别人,只能依赖自己的事。

我们应该清楚,依赖心理产生的源泉在于人的惰性。

有了惰性,人就不愿意自己去做事,而是指望着别人相助;有了惰性,人就不愿意自己拿主意,而希望别人替他做主;有了惰性,人就不愿意有个明确的人生目标,而是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所以,要消除依赖心理,就得先消除惰性。

消除依赖心理,还需要做的是,要有独立意识,要自己替自己做主。

要自己替自己做主,就是要时时想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成果,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享受自己的成果,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做成,总是需要慢慢地起步,一步步地积累,最后才做成。这就像是跳高,总需要先慢慢跑几步,然后再快速跑,最后才起跳。

4.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乐观者比悲观者单纯、朴直多了。他容易信赖别人,也愿意涉入险境。但其实他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把乐观与成功联系起来。表面上看起来,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而且两者正好具备了相反的缺点和优点。我们往往认为乐观的人在行动上虽然此较积极,但往往低估了实际上的困难,因此比较容易碰到意外的失误和偏差。

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真正的乐观者,并不是对未来的盲目狂想,也不是在困难面前毫无畏惧和不假思索地前进。可取的乐观态度,是尽管知道人生会遇到风险和意外,也相信前进的道路上会有不少的阻碍和挫折,但是他始终坚信自己最终会成功。对生命抱着积极的、乐观的看法。因此,乐观绝不代表盲目,乐观的人则并非一些没有头脑的狂热分子。相反,他们坚定的信念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步,更从容不迫地面对意外的出现。

乐观者看起来勇往直前,毫无畏惧,但他们并非不加思考地吸纳,而是有所选择地采取行动。相形之下,乐观者比悲观者单纯、朴直多了。他容易信赖别人,也愿意涉入险境。但其实他也能察觉别人的恶意或缺点,只是他不愿将之视为障碍而犹豫不前。他相信每个人都有优点,并努力唤醒别人的优点,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从而大家都能做一番事业。

当然,乐观者也比较容易克服困难。因为他会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不利的条件转变成有利的条件。悲观者则会因为一下子就看到困难而心生畏惧、退缩不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一点想象力,再加上勇气的推动,情况就会完全改观,朝有利于成功的方向发展。

乐观者之所以能成功,首先便是在任何时候他们都相信自己,相信社会,并且相信无论如何都会有胜利的一天。

他们抱着远大的理想,相当的自信,和因为自信而产生的勇气。他们不断地设想接近辉煌顶点的办法,先人为主地对待每一件可能的事情所可能带来的机会。尽管有时会碰壁,但他们却毫不气馁,而是在反思后投注更大的热情,不遗余力地为认定的目标,付出双倍于别人的努力。一般而言,乐观的人都有远大的目标。他们对人生总是抱着极大的期望,从来不愿意平平淡淡地过一生,而且相信自己会成功。

他们不会固步自封,更不愿意自甘堕落。相反的,他们努力吸取能够吸取的知识,对一切陌生的事物抱着好奇、探究的心理、并想方设法向别人学习,使自己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他们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安于现状,也不会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醉生梦死。

这种人并不如人们认为的那样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事实上,他们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处境,能够看到现实中不利的因素,并且知道自己的弱点和优势。他们同别人的不同,就在于有着长远的目标,相信自己能达到目标,因此他们总是信心百倍,付出所有的精力来追求目标。

乐观的人面对现实的态度,是冷静的、客观的、主动的。他们从不否认事实。也不追求虚荣,而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走。

不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在向自己的梦想奋斗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遭遇失败和低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各类型的人的表现各有不同。悲观的人会垂头丧气,自叹时运不济,丧失了继续努力的勇气;虚荣的人则不承认现实,借口自己遇到了各种客观上的阻碍;狂热分子们对此会毫不在乎,并不把它看作失败,投入更大的疯狂劲头以同样的方法再次向导致失败的地方发起冲击。

只有乐观的人能冷静、客观地面对挫折。他们会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探索新的方法,只要是能够战胜的困难,他们绝不回避;以一己之力无法战胜或即便取胜了也得不偿失的障碍,他们会考虑其他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法。总之,任何的困境和挫败,都不会使他们失去信心,相反却会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此外,乐观的人有较好的人缘,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他们能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们对身边的人的看法同样是积极的、信任的,因而乐于同别人交朋友。反过来,身边的人们全因为他们乐观的个性受到鼓励,经常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和灵感。于是,他们也很愿意同乐观的人打交道,不仅得到信任和帮助,也反过来尽力协助乐观的人追求成功。

乐观的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不管对方是什么个性的人,他们总看到别人的长处,设法利用这些长处,让这些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努力为他们工作。即使是悲观低沉的人,在乐观的人身边久了,也会因受到他们持续不断的鼓舞而改变个性,变成一个奋发向上的人。

乐观的人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能使他们身边聚集起一大批有志之士。谁又愿意跟在胸无大志、成天叹声叹气的人身边,使自己永远感受到的只是失落、无奈、叹息呢}

这就像我们出门去旅游。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中心绝对是那些性格开朗、充满幽默的人。这种人带领大家越过一个个山头,不断给人们鼓劲、打气,精神百倍地喊着口号。到一定的时机,他会讲两句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这时,大家的疲劳和抱怨一扫而光。继续跟他前进,直至到达目的地。

同样的,生活中人们喜欢聚集在乐观的人身边。他们昂扬的斗志、乐观的个性、永不止息的精神,会鼓舞、带领着每一个人向前走,达到人生的梦想之地。因而,乐观的人人缘很好,不论什么时候,身边总有同他们一样志向远大的人们帮助他,也反过来激励他。

同时。乐观的人是最无私的人,他们不仅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尽力鼓励、帮助他人走向成功。

他们的目光所及,并不只是自己的狭小天地。他们比常人更关注大众的事,并且坚信未来是大家的,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比如在解放以前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乐观者的典型。他们不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不论革命受到多大的挫折,都坚信自己的理想会实现,革命会成功。同时,他们关心的是大众的事;他们的乐观是看到国家的未来,而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身上。许多共产党人即使面临死亡,仍然相信他们共同的事业会有成功的一天。

乐观的人绝不是盲目冲动的人。他们有抱负有理想,对未来非常乐观,可同时也能客观面对现实,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状况。他们心思慎密,一丝不苟,为了最终的目标而付出长期的、艰苦的、持续不断的努力。

5.脚踏实地,切莫好高骛远

你知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就从那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就从那一撮泥土筑起,就从此时此刻开始,从坚实的土地上迈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你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目标犹如靶子,必须在你的射程之内才有意义。

如果你好高骛远,那就在人生操作上犯了一个大错误。你以为可以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为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结果,黄粱美梦一场。也许你这场梦做得很长很长,梦中昏昏沉沉,翻来覆去。你忽儿好似神思泉涌,著作等身,做了享誉世界的学者;忽儿财源滚滚,成了腰缠百万的大亨。忽儿官运亨通做了国王,成了总统。

窗外一声“收酒瓶了”的叫卖,撞碎了你的甜梦,一觉醒来,你依然如故。不仅著作没有等身,没做成享誉世界的学者,连你不屑一顾的豆腐干文章也没发表几块。不仅没有财源滚滚做成百万大亨。连你小孩的入托费还要等10天后到那干瘪的工资袋里去抠。官运也没通,没做国王也没当总统,副科级三年了至今还没有扶正。

你奈何得了命运之神吗?你跳得开人生的怪圈吗?

——你越是厌卑近而 高远,你便越深地陷在卑近,高远永远对你高远着。

为什么?

果真是命运之神压制你,限定了你吗?你果然命里只有八角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吗?

绝对不是。

你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目标犹如靶子。必须在你的射程之内才有意义。如果目标太偏离实际,反而无益于你的进步。同时,有了目标,还要为目标付出代价,如果你只空有大志,而不愿为理想的实现而付出辛勤劳动,那“理想”永远只能是胡思乱想,一文不值的东西。

好高骛远者首要的失误在于不切实际,既脱离现实。又脱离自身。你总是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或者以为周围的一切都与你为难,或者你不屑于周围的一切,成天牢骚满腹,认为这也不合理,那也不公平。张三不行,李四也不怎么样。唯有自己出类拔萃——不能正视自身,无自知之明,是为好高骛远者的突出特征。你该掂量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能耐。沾沾自喜于过去某方面的那一点点成绩。从来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缺陷。总是以己之所长去比人之所短。于是心中唯有自己的高大形象,从不患不知人,惟患人之不己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总是抱着怀才不遇的感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脱离了现实便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脱离了自身便只能见到一个无限夸大的变形金刚。没有坚实的根基,只有空中楼阁,只有海市蜃楼。没有真正的本领和能耐,只有夸夸其谈和牛皮掀天。没有确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只有空空洞洞的胡思乱想。

——此为形成好高骛远者人生悲剧的前奏。

其次,好高骛远者都是懒汉,害怕吃苦,情绪懒散,从精神到行动都游游荡荡,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你甚至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刻苦耐劳者,认为他是愚蠢。你也打心眼里瞧不起每天围绕在身边的那些小事,不屑于做它。

——此为形成好高鹜远者人生悲剧的根本性原因。

好高骛远者在人际关系中也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类人。对地位比你高的人,或者巴结奉承、奴颜卑膝;或者不屑交往,认为他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对地位比你低的人,则一律鄙视瞧不起。若你是个工人,则瞧不起农民,开口闭口都是乡里人这样脏那样丑。若你是个干部,则瞧不起工人,开口闭口“工贩子”这样没修养那样没德行。结果,地位比你高的人瞧不起你。地位比你低的人也同样瞧不起你,你两头受鄙视,你成了被抛弃的人。

——此为形成好高骛远者人生悲剧的又一重要因素。

结果当然是悲惨的。小事瞧不来不愿做,而大事本想做却做不来。或者轮不上你做。于是一事无成。眼看着别人硕果累累,你空有抱怨,空有妒嫉。

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开始悔恨,如果你发誓从头开始,那么,所有美好的前途仍在向你招手。你不再技术犯规,不再发生人生操作方面的失误,你将仍然可以并入强人之列——“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人,故能成其大。”

要想度过人生的难关,战胜人生中的种种磨难,完成天下的难事,要在你年轻单纯的时节,觉得为人处世容易和顺利的时候就开始。要想成就高远弘大的事业,实现你的理想和追求,必须从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地方做起,从最卑贱的事情开始。

你只有首先面对真实的社会和人生,社会和人生也才会真实地面对你,你只有付出攀登险峰的实践,才能领略那无限的风光。

6.苛求完美会失去成功的机会

你要牢记,追求完美心理的背后隐藏着恐惧。当然,追求完美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必须冒着失败和受人批评的危险。不过,你同时会失去进步、冒险和充分享受人生的机会。说来奇怪。敢于面对恐惧和保留犯错误权利的人,往往生活得更快乐和更有成就。

强迫自己追求完善不但有碍健康,会引起像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安的症状,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亦会招致失败。

最近进行一项调查,作为研究工作效果和情绪健康的一个环节,曾向150名每年收入1万至15万美元的推销员提出一系列问题,结果发现,他们之中约有百分之四十是属于追求完美的人。可以预料的是,这百分之四十的人所受的压力,比其他那些不追求完美的人要大得多。但他们的成就是否更大呢}说来奇怪,答案却是否定的。这些追求完美的人生活中显然经常感到焦虑和沮丧,可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们的收入较其他的人为高。

希望取得成功的原因来自我们文化传统中最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四个字,你成千上万次地听到并使用的这四个字——“尽力做好”!这就是渴望取得成功这一心理的根源所在。“不管你做什么事。尽力做好。”可是,如果一般骑骑自行车郊游,或到公园去随便散散步,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在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仅仅去做一些事情,而并不“尽力做好”呢?“尽力做好”这种误区心理会使你既不能尝试新的活动,也不能欣赏目前的活动。

一位18岁的高中生,名叫卢安。她满脑子都是想要成功的概念。她是个标准的全优生,踏进校门以来就一直如此。她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拼命读书、做作业,因而没有时间过自己的生活。她简直就是一架储存书本知识的计算机。可是。卢安非常羞于和男孩子接触,长到这么大还从未同男孩子拉过手,更别说约会了。她养成了一种神经性抽搐的习惯。每当我们谈及她性格的这一方面时。她的面部就会抽搐。卢安一心想做一个成功的学生。并因此而忽略了全面发展。在询诊中,心理医生问她,在她生活中什么更重要一些,“是你的知识,还是你的感觉?”——她自己也搞不清楚。尽管她是个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但她却缺乏内心的安宁。而且实际上非常不幸福。在询诊之后,她开始重视自己的情感,她用学习课程的顽强精神来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一年之后,卢安的妈妈说她女儿在大学一年级英语考试中有生以来头一次得了个3分,她非常担心。心理医生告诉她,这是件大好事,正说明她女儿在其他方面开始有所用心,说明她在全面发展,当妈妈的应该带她到饭馆里好好庆贺一番。

实际上,追求完美的人由于经常遭遇到挫折和压力,因此可能降低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当然。不重视素质的人根本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但“追求完美的人”却强迫自己勉力达到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便变得极度害怕失败。他们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同时又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事实证明,强逼自己追求完善不但有碍健康,还会引起像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安的症状,而且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亦会自招失败。

我们必须研究一下,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容易情绪不安,为什么他们的工作效果会受到损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以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看人生。

追求完美的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譬如说,一个每科成绩都取得甲等的学生,由于在一次考试中有一科拿了乙等成绩,因而大感沮丧,认为那就是失败。这类想法引致追求完美的人害怕犯错,而且一旦犯错后又作出过分的反应。

他们的另一个误解是相信错误会一再重复。认为“我永远都不能把这件事做对”。追求完美的人不会自问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而只是自怨自艾,说“我真不该犯这样的错,我绝不能再犯了!”这种自责态度导致产生一种受挫和内疚的感觉。反而会使他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为了帮助追求完美的人戒除这个心理习惯,我首先请他们列出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弊端。一名法律系学生只举出一个好处:“这样做有时会得到优秀成绩。”

接着她列出六个弊端:“第一,它令我神经非常紧张,以致有时连普通成绩也拿不到;第二,我往往不愿冒险犯错,而那些错误却是创作过程中所必然会发生的;第三,我不敢尝试新的东西;第四,我对自己诸多苛求,令生活失去了乐趣;第五,由于总是发现有些东西未臻完美,因此我根本不能松弛下来;第六,我变得不能容忍别人,结果别人认为我是个吹毛求疵者。”根据这个利弊分析,她终于认为若放弃追求完美,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

温斯顿·丘吉尔曾讲过一句著名的话:“唯尽善尽美者为上”,这句格言的含义就是两个字:瘫痪。

是的,事事追求完善、都要拼命做好,这会使你自己陷入瘫痪。不要让尽善尽美主义妨碍你参加愉快的活动,而仅仅成为一个旁观者。你可以试着将“尽力做好”改成“去做”。

尽善尽美主义意味着惰性。如果你为自己制订尽善尽美的标准,那么你便不会去尝试任何事情,也不会有多大作为,因为尽善尽美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人,它也许只适用于上帝。因而你作为一个人,不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你如果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努力做好,因为这种要求会使小孩产生精神瘫痪的怨恨情绪。“去做”,要比“尽力做好”更为重要。例如,应该教小孩打排球,而不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说“我不行”。只要孩子喜欢,就应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等,而不应仅仅因为他们可能做不好某件事就不让他们去做。不要教孩子们去竞争、去努力甚至去尽力做好。相反,在孩子们重视的那些活动方面培养他们的自尊、自豪和兴趣。

如果你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想一想托马斯·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界的努力。然而他并没有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将其视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我们信念。”

假如你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你的心情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更有创作力和更有工作成效。我不是鼓吹放弃努力奋斗,不过,事实上你也许会发现,在你不是追求出类拔萃成就而只是希望有确实良好的表现时,反而可能会获得一些最佳的成绩。

你也可能用反躬自问的方式来抗拒追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从错误中可以学到什么?”你可以做个实验,想想你犯过的一项错误,然后把从中得到的教训详细列出来。千万别放弃犯错的权力,否则你会失去学习新事物以及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能力。

7.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一些人对新事物的看法,通常由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而不会只听取他人的意见。这同样是他们往往能获得真理的原因。

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国门的开放,既带来了国内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大变革,也带来了国外一些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经济模式。

这些全新的事物,冲击着习惯于以传统方式生存的每-个中国人。而其中为数不少的一部分人,则被这些舶来品搅得心花怒放、眼花缭乱。他们惊叹于外国人生活的富足、思想的自由、物质的丰富,因此一边自叹不如,一边迫不及待地喊出了“全盘西化”时口号。

但是,这个理想终究没能变成现实,因为另一部分人坚持否决了这种做法。事实证明,这部分敢于否定他们的人是自有其道理的。

显而易见,面对突然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仍有一部分人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们不反对好的观念和行动,却拒绝盲目和冲动。他们绝不保守落伍,也不会从俗如流。

实际上,新的事物或社会大变动在刚开始时,并不是以任何人均可辨其真伪好坏的形式出现,而是存心要欺骗众人的眼睛一般。以奇怪的、异常的、充满诱惑的形式出现。连专家都没有发觉,一般人更不用说了,即使察觉也无法理解它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新的事物总是出乎预料之外,令人防不胜防。

如果询问一百万人对某种新事物的看法,他们一定会回答眼睛所看到的、报纸上读到的,或从交谈中听到的。以那些方式得到的都不是新的事物,而是旧的事物。如果再询问更多人,究竟人类有何共同点,问得愈多愈能明白一个事实,即人们所谈的都是先人为主的观念,亦即过去的事物和固有的观念。

那么,探寻新的事物,应该如何掌握它的细微征兆并识别其利弊呢?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大问题,特别是对于必须把握消费者与竞争者的最新动向,以及市场变动的企业而言,更是个大问题,稍有失误,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决定。

此种情况下,人们会采取两种完全不同的策略。第一种策略就是听取各领域的专家意见,然后汇集这些意见,掌握大致的方向。

换句话说,社会变动大多是科学上的发明或技术革新导致的结果,其中有些是专家已经知道和能够应付的。并早已被若干国家采用。若能详细掌握先进国家、先进企业的现状,便可了解我国将来会发生什么状况,应该如何取舍这些新观念、新东西。

我们对未来的预测之所以会经常出现差错,最大原因之一就是人们认为规则要与别人的不同对自己才有效。我们的创造能力很有限,大多只是模仿别人创造出来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虚心观察技术先进、效率更高的地方正在发展什么,就可预见我们的未来,找准突破的方法。

相反的,第二种策略与我们有更直接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认真观察新事物,因为我们是保守主义者,不喜欢重新检讨理解、分析世界的方法。而且,新事物正好与这种方法冲突。新事物不仅无法预测,甚至还很奇怪、疯狂,让我们焦虑。新事物使人心神不安、滑出常轨、忽正忽邪。但是,新事物也可能很迷人很新鲜,我们来不及思考、比较,或者在懒于思索的情况下,毫不迟疑地将之照搬过来。

我们所理解的新事物不仅搅乱人心、令人不快或焦躁不安,有时甚至让我们感到屈辱。这种理解方式正是妨碍我们认识新事物的障碍。它是内在的、感情上的障碍,但事实上,这个感情也能够引导我们察觉新事物。

我们必须倾听自己的声音,并学习将自己的反应保留在记忆中。当我们受到某种事物的搅乱,以致内心不安,或觉得已脱出常轨,或太过离谱时,必须更加细心地观察它,因为那正是我们所寻求的细微征兆,也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它的途径。

当我们被新事物搅得心神不宁,眼花缭乱时,免不了陶醉于其间而不假思索地接受它;或者又固执己见、因害怕它的负面影响而拒绝它,将它扫地出门,不予理睬。实质上,这两种态度都是错误的。

真正可取的态度是,正确面对新事物的出现,理智地吸纳它好的一面,比较地剔除它不良一面。要做到这样,惟有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一百万人中,至少有九十万人面对新事物时,仅以它的表面现象做文章。表面看起来邪恶、不可理解的东西,便立刻怒目相向,将之拒于千里之外;表面看上去美好、悦人耳目的东西,便心花怒放,以为捡到一件宝贝,全部把它收集起来。

有的人,则被全新的事物或现象搞得头昏脑胀,心乱如麻,不知如何取舍。这个情况发生时,这种人则注意别人的脸色,按照别人的行动来决定自己的行止。

而在此时仍能保持清醒,客观地看待新事物,作仔细的分析、研究,从容不迫地决定行动方案的人,虽不多见,却并非没有。这种人是站在成功之列的人。

这类人最显著的特征,是能随时随地,无论何种情况都保持冷静的态度,坚持客观地看待事物。

他们有丰富的阅历,沉稳的品性,很少人云亦云,也不会固执己见。他们经常接触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勇于向新事物挑战,善于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推断事物的真伪。然后设法从中学习新的有益于自身的东西。如果一时弄不明白,他们也不会盲目作出决断,而是向其他的权威人士请教、求证,以作出最后的定夺。

他们对新事物的看法,立足于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合理的方式上,因而极少出现偏差和失误。

这类人对新事物的看法,通常由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而不会只听取他人的意见。这同样是他们往往能获得真理的原因。

每当出现了新的现象,每个人都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执一词,各抒己见。没有清醒的头脑,很难从中作出判断,无法决定何去何从。但是,清醒的人则能从这众多的信息中找出一些线索,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推断,从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当然,在别人大声讨论或向他作出建议时,他也会认真倾听,获取重要的依据。用以帮助自己作出准确的结论。

此外,促使他们不被新事物迷惑的另一个因素,是这类人坚定的意志力。人是很难拒绝各种欲望诱惑的,面对有时出现的既得利益。很少有人能坚持不脱离正轨。

可以说,这类诱人的事物太多了。它尽管不那么合理,却又不具有什么风险。唾手可得。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就是栽倒在各式各样的引诱、陷阱中。但真正清醒的人不会上当,他们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行,因此,他们是最不容易上当的人。

不过。这类人绝不是保守、顽固的人。他心思慎密、判断力强,只要是合理、正当的事物,他们也敢于“拿来”为自己所用,使自己受益。

这使人联想起古今中外的许多改革家,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面对新事物,既能看到它负面的影响,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为所动;又能捕捉到它有利的一面,大胆加以利用,改良创新,使之成为促使他们建立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因素。

8.做一个善于吸取的人

每当嫉妒产生的时候,我们放弃行动,甚至放弃目标,只是一味期望对方不要成功。嫉妒是一种萎缩、后退,一心想要粉碎比自己优秀的人的畸形心理状态。

追求成功的过程,是个不断吸取、不断进步、不断竞争的过程。竞争是手段,进步是武器,而吸取创造是基础性的工作。这就像一个运动员,先是要学习别人的经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后才可能和其他选手同台竞技,一争高下。

对于知识、经验、规律的不断吸取、如何吸取。决定了我们自身素质的好坏。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忽略吸取与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有一条我们最容易轻视的规律:即从竞争中去吸取。竞争是智慧、体力、临场发挥的综合素质较量。每个人在竞争中都会全力争取胜利,使出浑身本领、抓住所有有利于自己的机会。因此,在竞争中最容易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吸取到别人最好的经验。很多人以为学习知识只是一个人的事,只要努力就足够,殊不知更重要的是开拓视野,在同别人的竞争中来充实自己。

当然,有些人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不喜欢同别人竞争。只想在安定的环境中过日子。但是,看到别人超越他们,取得一个个辉煌的成就,他们又于心不甘。

举例而言,意大利人不喜欢被人视为竞争心很强,而且他们以拼命追求成功为耻。教育者尽量不让学生之间有比较或形成对照的情形,他们以评价的方式来取代分数。60年代与70年代,许多政治家与学者竭力批评能力主义——即愈有价值的人获得愈多、晋升愈快,主张不管做什么,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同样的待遇,因为他们认为竞争是可耻的行为。

相反地,美国人认为竞争是有益的。他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为成功而奋斗,做得愈好的人,应该得到愈多的报酬与名誉。另一方面,美国人对公平的观念非常敏感。他们主张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竞争的机会,愈能够克服障碍和困难的人,受到的评价愈高。贫穷的人与条件较差的人必须受到人道上的援助,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免于竞争,在他们眼里,碌碌无为才是最可悲的。

毫无疑问地,意大利人所选择的方式有其优点。生活过得更平稳,许多人顺利找到生存的安全场所。在许多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平和了。

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害怕竞争的社会是嫉妒心更强的社会。这或许听起来很奇妙,但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令人不得不相信。

当然,在这样的社会中,他们不会嫉妒太遥远的人、太歧异的人或不同行的人。两个朋友,一个人成功,另一人未成功时,便会发生强烈的嫉妒。明星嫉妒其他明星,记者嫉妒其他记者,作家嫉妒其他作家,足球选手嫉妒其他足球选手,女人嫉妒女人,男人嫉妒男人,这种现象往复循环,处处可见。

很多时候,嫉妒发生于我们发觉原本与自己在同一层次的人,现在却凌驾我们的时候。当我们无法超越他,也无法与他竞争的时侯,嫉妒便发生了。这时候,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肯定对方的成功,真心为对方鼓掌;一条是期望他失败与毁灭。

一个赞扬成功者的社会之所以较少被嫉妒左右。是因为这个社会既要求竞争,也要求承认别人的成功。反之,不愿意从竞争中吸取他人优点,不承认成功的社会,一定是充满了嫉妒与抱怨的社会。

每当嫉妒产生的时候,我们放弃行动,甚至放弃目标,只是一味期望对方不要成功。嫉妒是一种萎缩、后退,一心想要粉碎比自己优秀的人的畸形心理状态。

无论什么情况,嫉妒者在面临竞争上的困难时,便想破坏他人的理想。在电影《阿玛迪斯》当中,意大利作曲家萨利耶里知道莫扎特是个天才后,为此而想杀掉莫扎特。因此,嫉妒者把伤害别人,作为保护自己的惟一手段。

不过,狡猾的嫉妒者会用公平或正义的面具来掩饰其嫉妒。尼采和席勒对此描述得很透彻。心怀怨恨的男人憎恶帅哥、强者、胜利者,而且深信那些人拥有的不是优点而是缺点。他深信真正具备优点和道德的人是贫穷、弱小、痛苦、落后、失败的男人,也就是他们这一类人。

以怨恨者的道德观而言,成功的人应当经常被批判,只有悲惨、贫穷、苦恼的人才拥有单纯的心,才具有被救赎的资格,才是最善良的人类。

如前所述,意大利人显然在强化这种想法。此一现象使嫉妒成为社会的障碍之一。意大利有文学奖、电影奖的审查委员会。一般来说,不畅销的作品及不可能进军国外市场的作品特别容易得奖。那些审查委员做这个决定的动机是嫉妒,却以艺术的理由来粉饰,提高那些作品的声望。

与此类似,同样的事也发生在现代大学内的各种竞争,特别是许多平庸的人在审查比他们优秀的人时最容易发生。这种现象在企业里也屡见不鲜。无能的干部排挤具有企划力和创意力的人。甚至连新闻界也不例外,采访主任很可能设法排挤名气将超越他的记者,以期保持自己的声威和利益。

可见,嫉妒是一种到处都见得到的负面感情。但是,在具有竞争性传统的国家,大家以奖励竞争、肯定价值、为成功喝彩的方式,努力削弱这种感情。在这些国家之中,文化的力量可以防止个人的萎缩,让个人更积极地行动、探寻其他的路径和方法、乐于称赞卓越的人物,并努力学习他们的优点。

因此,我们认为,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的人,首先是不被嫉妒所控制的人。一旦被嫉妒的心态所左右,我们的思想就会发生畸变,我们的眼睛就会被蒙蔽,我们的行为就会背离正常的轨道。

善于吸取知识的人,主张靠竞争来获取成功,从竞争中提高自己,找到成功的途径。他们所盼望的竞争方式,是人人平等、公正、合理合法的竞争。

优秀的企业家就主张这种竞争。他们学习各种高科技的尖端技术,用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他们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改良生产效益;他们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加以移植、改良或创新,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均是如此。他们把竞争作为吸取营养的手段,虚心学习,不断奋进。最后的胜利者,必然是最优秀的人。

他们看待比自己成功的人士,自有一套方法。他们敬佩而不嫉妒别人,羡慕而不怨恨别人,模仿而不妨害别人。他们接近人家的目的,是学习别人的优点,了解别人的优势,为我所用,以便充实和武装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强大。具有那些优秀人才的特质,也才有同别人一较高低的资本。

当然,真正善于吸取的人,除了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也经常向那些看起来弱小、贫困、失败甚至愚蠢的人学习。他们理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因而不论何种场合,同什么人相处。总是抓住机会了解更多的东西。

生活有各种层面,每个层面均有不同的现象。而我们每个人的经验和学识,多半来自我们熟知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圈子。一旦脱离我们固有的圈子,就会感到陌生、不解、无所适从。实际上,这正是学习的机会到了。

而从人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一个丰富的独立的世界。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和你不同。你永远无法彻底明晰他内心的秘密。因此,即便是乞丐、精神病人,仍然可能让我们深受启发。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平时不注意向别人学习、积累,到了关键时候自然没有东西派上用场。

这又使我们想起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他的一部《红楼梦》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涉猎的范围之广,细节的真实性之高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在他的作品中,历史的、地理的、诗词的、建筑的、服装的、医学的、星象的诸多知识性强、可信性高的现象均有准确、精致、恰如其分的描绘。可以想象。曹雪芹不仅具有车载斗量的书本知识,还很善于向生活汲取一切有用的东西。若非如此。恐怕神仙也无法在那样落后、闭塞、信息不灵的时代里写出这样蕴含深远、包罗万象的大作。

向生活学习,尤其是向我们习惯的熟悉的生活学习,这是很多人不以为然的事情。只有那些善于吸取的人,才具有这样的宽广胸怀。

9.树立完美的自我形象

形象是有教养的第二个太阳。穿戴整洁的意识。绝对是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它仅次于一个清白的良心所起的作用。一个笔挺的衣领和一只干净的手套,不知帮助过多少人度过难关,化险为夷。

良好的仪表有两个主要含义:身体的清洁和衣着的美观,通常这两个方面如影随形。衣着整洁表明这个人注意卫生,而外表的邋遢,则意味着不合时宜的仪表失当。

◆良好仪表的作用

我们的身体是最重要的自我表现方式。身体的外表被认为是内在的反映。如果一个人的外表丑陋、可憎,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他的思想也是这样的。通常,这种结论也是成立的。高尚的理想、活泼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本身与个人卫生的不整洁都是势不两立的。一个忽视洗澡的年轻人也会忽视他的心灵,他会很快全面堕落。一个不注意仪表的年轻女人很快就无法取悦于人,她会一步步堕落成一个不思上进的邋遢女人。

一副强健、清洁、优美的身体与一个强健、清洁、优美的个性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在一方面放任自己粗枝大叶,那么他会身不由己地在另一方面堕落。

要保持良好的仪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经常洗澡。每天洗一个澡能保证皮肤的清洁与健康,否则身体是不可能健康的。

对头发、手和牙齿的护理也相当重要,一定要细致周到。不能马虎草率。

修剪指甲的用具很便宜,人人都买得到,如果你买不起一整套用具,你可以只买一把指甲刀,把指甲修剪得光滑干净。

护理牙齿是件简单的事,然而,人们在牙齿卫生上犯的错误可能要比在其他方面犯的错误更多。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衣着考究,对自己的仪表非常得意,但他们却忽视了自己的牙齿。他们没有意识到,人的仪表中没有比脏牙、蛀牙,或是缺了一两颗门牙更糟糕的缺陷了。呼吸当中的恶臭更令人无法忍受,如果知道有这种后果,就没有人会忽视他的牙齿了。没有哪个老板会要一个缺了一两颗门牙的职员或速记员。许多应聘者就因为牙齿不好而被拒绝。

◆改变衣着,改变生活

每一个向往获得成功、渴望赢得尊敬的人都重视衣着。“什么样的衣着决定什么样的性格。”穿戴整洁的意识形成优雅从容的风度,而衣衫褴褛、衣冠不整使人感觉龌龊、猥琐和局促不安,缺乏尊严和庄重感。我们的衣着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自我感觉,任何有这种体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