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脑思维:让学习和工作效率倍增的思维训练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04:52:16

点击下载

作者:徐斌 曹毅 西楠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全脑思维:让学习和工作效率倍增的思维训练课

新全脑思维:让学习和工作效率倍增的思维训练课试读:

前言

第一篇 全脑思维——工具篇

第一章 学习宣言——全脑思维学习法

第一节 脑科学与全脑思维

第二节 激发全脑学习动力

第三节 右脑思维的优势

第四节 “全脑”进课堂,学习更快乐

第五节 全脑思维未来展望——与“VR”技术结合

第二章 全脑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法

第一节 学习天才的用脑模式

第二节 思维导图的价值

第三节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第四节 形成个人风格

第五节 思维导图的应用领域

第六节 思维大师教你如何思考

第七节 巧借计算机绘制思维导图

第八节 思维导图训练计划

第三章 全脑思维工具——金字塔原理学习法

第一节 金字塔原理学习法简介

第二节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

第三节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第四节 倒金字塔原理

第四章 全脑思维升级工具——六顶思考帽法

第一节 六顶思考帽法简介

第二节 六顶思考帽法的价值

第三节 如何使用六顶思考帽法

第四节 运用六顶思考帽法的关键环节

第五节 六顶思考帽法的应用领域及案例

第六节 六顶思考帽法的训练计划

第七节 四种水平思考法

第八节 水平思考法的综合应用——思维六力

第二篇 全脑思维——组合篇

第五章 全脑思维组合法

第一节 根源于设计思维

第二节 类比创意开发法

第三节 移植创意开发法

第四节 模仿创意开发法

第五节 组合创意开发法

第六节 逆向创意开发法

第七节 转移创意开发法

第八节 创造意识培养法

第九节 思维能力培养法

第十节 综摄法

第三篇 全脑思维——训练篇

第六章 全脑思维训练

第一节 逻辑思维训练

第二节 克服定势思维攻略

第三节 克服偏见思维攻略

参考书目

全脑思维展示图管理工具思维导图招聘思维导图雇主品牌思维导图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导图MPS模型思维导图工具抽屉思维导图素质拓展思维导图立体化思维导图新全脑思维:让学习和工作效率倍增的思维训练课徐斌 曹毅 西楠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新全脑思维:让学习和工作效率倍增的思维训练课/徐斌,曹毅,西楠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8

ISBN 978-7-115-46345-6

Ⅰ.①新… Ⅱ.①徐…②曹…③西… Ⅲ.①智力游戏 Ⅳ.①G89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50161号

◆著 徐斌 曹毅 西楠

责任编辑 姜珊

执行编辑 董晓茜

责任印制 焦志炜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开本:700×1000 1/16  彩插:4

印张:13.5  2017年8月第1版

字数:110千字  2017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定价:49.00元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65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登字20170147号

内容提要

《新全脑思维》一书详细介绍了全脑思维的作用、原理、方法、工具和开发途径,能够有效帮助读者进行全脑思维训练。书中提供了丰富有趣的全脑思维训练题,包括逻辑思维训练、克服定式思维训练、克服偏见思维训练,以及大量的创新思维训练,帮助读者巩固全脑思维的学习效果,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本书适合那些希望提升脑力、拓展学习方法、挖掘生活乐趣、探求职业发展路径和追求身心健康的读者阅读参考。

前言

就是你,来发现大脑的未解之谜

一、意图: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写这本书?

1. 我们的丰富实践经验与读者的高度认可

我们的写作团队是由高等院校的教授学者、企业咨询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专注于对比研究国际上思维开发的先进方法,确保我们在思维方式和人才开发方面始终处于前沿地位。

我们在全脑思维方面已有17年向各类组织提供丰富、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服务的经验,累计指导过1500多家企业、政府机构和学校,为这些组织量体裁衣,定制切实可行的人才开发解决方案,使这些组织在目标及战略实现方面获得了30%~70%的提升,我们也由此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可以说,我们是这个领域的领军团队。

2. 为什么大脑的潜能还有90%没有开发

这要从三个数字说起:10,95,100。

科学家们指出,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只运用了大脑能量的10%,其余90%的潜力都蕴藏在右脑的潜意识之中。现实生活中95%的人,仅仅开发和利用了自己的左脑。而右脑的存储量其实是左脑的100万倍。

3. 为什么要利用全脑思维

全脑思维是充分调动左右脑多元智能,以提高理解能力、学习效果的脑力激发活动,它超越了传统开发和单纯学习知识技巧的方式,从系统、结构和细节等方面对大脑的潜意识进行全面开发,多管齐下,是平衡发展大脑的一门艺术和技术。对全脑思维的推广和实践是学习时代的需要。

二、认识:我们的使命

使用全脑思维是现代脑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从宏观来讲,本书通过多个角度开发全脑思维,这包括:

1. 利用图形思考问题;

2. 获得和掌握大量信息;

3. 享受阅读、分析和思考的乐趣;

4. 掌握拓展思路的方法;

5. 寻找事物内在属性的异同;

6. 认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7. 平行、有序思考等。

具体来说,本书将帮助你提升学习、记忆、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因为本书力图将人们看到、听到和想到的语言、概念、数字等转变成图像;你将学会使用全脑思维工具,这会有助于你的发散思考和联想创新;你将了解自身处理信息的方式属于何种类型,并根据自身性格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升职场适应能力;你将对混乱的思考说“再见”,保证某一时间的专注思考,并纵观全局,前瞻预测。

三、学习:知识、工作、生活、健康,一个都不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终身学习这件事间接说明了人不论在什么年龄阶段,都有继续被培养和改造的可能性和上升空间,即人具有可塑性。我们想对每一位追求智慧人生的读者说:“虽然遗传基因、成长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使我们彼此产生了差异化,但通过知识的学习、方法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的学习,即运用全脑思维去学习,我们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将曾经的不足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个性、个性决定前途。思维方式的优化还会在身心发展、身体健康方面促使我们寻求新的路径,开拓新的空间。

我们长期致力于中西方思维的比较研究,在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和企业背景中结合体验式思维方式和分析式思维方式进行充分实践。我们认为,如果认清了由历史背景导致的地域性、民族性差异,根据所需对宏观目标做出策略性调整与引导,就能有效地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致谢:欣赏与感激

最后,笔者要特别感谢同日集团董事长姚万军先生及其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马芷子。他们对本书进行了反复校对并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

同时,笔者也要向所有为本书做出贡献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王通讯教授、李建中副院长、任文硕研究员,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肖鸣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爱华教授、清华大学陈晶主任,畅销书《轻管理》的作者丁雪峰博士以及林大雍老师、越喜刚老师在提供资料、确定写作方法和内容上给予笔者大力支持,并为本书的编写提出了丰富的建议;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石丹阳、王德晓、邵丹、李丛雪负责本书的初步起草和篇章结构探讨工作;李帅帅负责前期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感谢滕雪莉每一次精心的排版、调整,以及对文字与图片的完善;感谢来自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的闵天鹤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插图;感谢胡晖和徐天骁激发了我们写作团队的很多内在动力。

感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各位研究员与世界级教练俱乐部各位教练的鼓励与推进,没有他们,我们也不能如此有效率地出版此书。

另外,特别要感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对本书出版的资助与支持,特别感谢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杨河清老师的指导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教授、副院长童玉芬教授的鼎力支持。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祈望同行不吝指教。全书涉及文献众多,其中的理论、概念或方法若有疏于注明出处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一并向这些作者表达歉意。第一篇 全脑思维——工具篇第一章 学习宣言——全脑思维学习法

思考的质量决定未来的质量。——爱德华·德·博诺,全球创新思维之父第一节 脑科学与全脑思维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不仅在科技、军事、资源等硬实力上进行比拼,同时也在政治、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上一较高下。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竞争领域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脑科学(大脑的构成及其运用),世界各国相继掀起了一股“脑科学”热的浪潮,大家纷纷投入研究。2013年对脑科学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年初欧盟率先宣布“人脑工程”为欧盟未来10年的“新兴旗舰技术项目”,并成功获得10亿欧元的科研经费;当年4月,美国政府公布“脑计划”项目,该项目的启动资金高达1亿美元,后又经过调整,计划在未来12年内投入45亿美元。紧随欧美的是日本,2014年,日本正式启动了“大脑研究计划”,由理化学研究所主导,试图从狨猴的大脑入手,加快推进对人类大脑研究。图1-1 大脑的构成

我国也迅速在脑科学领域展开了研究,标志便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被“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工程之一。

脑科学的研究意义深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杰拉德·埃德尔曼(Gerald Edelman)曾说:“脑科学的知识将奠定新时代之基础。凭这些知识我们可医治大量疾病,建造模仿脑功能的新机器,而且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本质以及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所以,脑科学的研究不仅关乎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也关乎未来的生产力,有望深刻改变社会。

脑科学的发展对全脑思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蕴藏着发掘不尽的智慧。大自然恩赐给每个正常人的大脑都具有巨大的潜能,只要经过科学的大脑开发训练,都具有成为天才的可能。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罗杰·斯佩里(Roger Wolcott Sperry)教授将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右脑形状虽然相同,功能却迥然不同。

左脑主管人体右侧的活动,它被称为“文字脑”,主要处理文字和数字等抽象信息,具有理解、分析、判断等抽象思维功能;它又被称为“理性脑”,具有连续性、逻辑性、有序性、理性的分析功能,是进行抽象思维的中枢。左脑善长理解数学和语言,方向感强;擅长逻辑分析、条理分折,负责判断各种关系和因果。图1-2 左右脑的功能

右脑主管人体左侧的活动,它被称为“图像脑”,主管音乐、节奏、色彩、空间图形识别、情感等,侧重于处理随意的、想象的、直觉整体性以及多感官的影像,是进行形象思维的中枢。右脑掌控知觉意识、空间感、想象力和把握全局,具有高度的自主性。

左、右脑的功能各有所长又互相联系。我们本该协调、同步地使用左右脑,但是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仅仅开发、利用了自己的左脑。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和遗憾的事实。更令人遗憾的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右脑的作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大多通过多次练习、反复测试等消极巩固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这些方法无一例外地只开发了左脑。这也直接导致了记录、阅读、写作、背诵和演讲等与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能力变得低效且乏味。例如,有的人学得痛苦、学得艰难,尽管头悬梁、锥刺骨,但依然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人在同时处理多项工作时会变得焦虑、压力大,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很多有文化的发言者在发言时只会埋头照着稿子念,完全达不到演讲本应具有的积极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用全脑学习和工作,没有科学地发挥左右脑的作用。

任何一个人的学习力的提高,都不只是单一方面的提高,而应该是各方面协调发展。全脑思维主要通过图形的参与,让学习者左右脑互动,以提高其记忆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第二节 激发全脑学习动力

这是一个三网融合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一个数字化的云时代。面对海量的资源,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如线性笔记和大篇幅文字描述等)很难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搜集到全面的信息并在近似信息中筛除失真信息。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同时提升我们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质量?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需要利用大脑中“可视的力学”。人脑倾向于接收可视化的信息,图形就是最好的可视化。一幅图抵得过千万词汇,图形不仅包含大量信息,而且便于记忆,有助于我们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图形调动全脑思考,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搜集、判断和归类信息的需要。

我们来看几个激发全脑思维的案例。

微软资深副总裁张亚勤每天睡觉前都会将一天发生的重要的事像放电影一样一帧一帧地在大脑中回想,并总结成败得失,不断改进方案、完善自身。这种利用图像调动全脑思维的好习惯最终成就了他辉煌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

日本丰田公司管理者在精益生产14项原则中提到:运用视觉管理可使问题无处隐藏。丰田选择用视觉管理工具监督员工工作而非检查员工的书面工作报告,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全脑思维的优势,快速全面地收集情况、筛查错误环节、让员工轻松掌握高绩效者的工作方法。

美国波音公司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全面激发设计团队的想象、联想、重点思考、全面思考能力,从而高效地化解了技术难题,仅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波音747的设计,并节省了1000万美元。据波音公司的员工透露,如果使用普通的方法,设计波音747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要花费6年的时间。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上述例子都来自成功人士和高绩效团队,他们很可能天生就擅长或习惯使用图形调动全脑去思考和管理,而大多数人早已形成了线性思考和使用大量文字描述去处理信息的固定模式,那么全脑思维是不是就不适合这些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21世纪的理念是终身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提倡终身学习间接说明了人不论在什么年龄阶段、不论形成了什么样的固定思维模式,都有继续被培养的需求和上升空间。我们可以重新设立目标,正视人由于遗传和成长环境等因素不同所形成的差异化,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方法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的学习训练自己利用图形思考、学习和管理的能力,最终养成全脑思维的习惯。所以,展开你学习成长的羽翼永不嫌迟。第三节 右脑思维的优势

右脑是通过图像进行思考的脑半球,它不仅能够将左脑掌控的语言、概念、数字变成图像,而且还能将我们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事物全部转化为图像进行思考和记忆。左脑的记忆为“死记硬背”,遗忘的概率很大;右脑的记忆是“形象记忆”,它通过对物体形状、功能类型的辩识,可以形成创造性思维和长久记忆。天才都是会运用右脑的人,他们“过目不忘”的本领就有赖于右脑的帮助。

案例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并不是脑子里只单纯充斥着数字和公式的数学与物理学家,他是一个更喜欢想象的人。据爱因斯坦自己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现“相对论”的,而是在某个夏天,躺在一个小山头上发现的。当时他的眼睛望向天空,上千万道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他好奇地想,如果能乘一条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在想象中,他经历了一次宇宙旅行。他的想象力把他带入一个场所,这个场所,是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所不能解释的。他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回到了教室,来到黑板前,他相信,他的想象比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更正确。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学理论,以解释他的想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充分发挥了他的全脑功能。他的右脑产生了精妙绝伦的想象,接着又用左脑发展了一套崭新的数学及物理理论,为他的创造性的想象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右脑的想象,爱因斯坦才为人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

普通人也具有右脑学习的能力,只是还不知道应用的方法、技巧而已。通过全脑思维训练,不仅可开发一部分右脑潜能,更可促使大脑神经发达,扩大脑容量,进而有助于左脑的发育。

调动人的右脑有很多方法。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全球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曾说:“人们学习游泳,不是为了自己不被淹死,而是为了快乐。思考亦是如此。”只有激发了兴趣,右脑才会被唤醒,去感知别样的光景。另一方面,你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调动感知器官,如精力集中地盯住一个物体5秒,然后立刻在白纸上画出来;再如,你可以进行曼陀罗训练,这是一种残像训练法,利用色彩来培养右脑的想象力。曼陀罗训练法的具体做法如下:连续盯着由红、绿、蓝、黄四色绘成的中心对称的图形,看5秒后闭眼5秒,重复这样的动作,同时暗示自己在闭眼时尽可能让图像长时间地停留在眼前。曼陀罗训练法能够激活未被利用的90%的脑细胞。图1-3 曼陀罗残像训练法示意图

了解了右脑的主要功能、强大的思维优势和一些实用的训练方法,你一定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右脑去思考了。下一节我们将从具体问题出发,介绍如何调动右脑进行全脑思维。第四节 “全脑”进课堂,学习更快乐

不知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你对老师所写的一黑板数理演算过程毫无兴趣,只感觉自己像笔录员一样不停抄写,但不知道自己在抄什么;如果老师只是照书上的章节目录依次讲出,你是否很难记住老师讲课的内容?你是否发现自己获得的知识更多的是源于课下的勤奋思考和总结,而非课上记住的?你对知识的掌握是否更多还是在做作业时靠翻书和笔记学会的?然而你所在的班级中也有一类人,他们上课只听讲,并不记笔记,也不用特别复习,最后成绩却很好。

出现以上差异的原因在于这两类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同。像速记员一样的学生对顺序的、列单式的、逻辑的左脑式信息并不敏感,因此听课时抓不住重点、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上课只听讲的学生善于用左脑思考,很容易接受“左脑式”的授课,从而能够很轻松地吸收知识。

著名的全脑研究者奈德·赫曼(Ned Hemann)曾针对课程讲授做过一项调查。他指出,多数课程设计所用的方法非常偏狭,一般都是依照老师自身的思维方式设计的。也就是说,惯用左脑思考的老师通常会设计“左脑式”的课程,惯用右脑思考的老师通常会设计“右脑式”的课程。

所以,要想快乐地学习、积极地根据课程内容去思考,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偏好哪种思考类型,明确自己的大脑更容易接受哪类信息。我们在已有的左右脑的概念上,进一步将大脑划分为四个区域,即左上脑、左下脑、右上脑、右下脑。这四个区域分别对应四类思考偏好,具体如表1-1所示。表1-1 大脑四个区域思考偏好表

了解自身的思维偏好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思考优势,找到适合自己思维习惯的学习方法,如表1-2所示。表1-2 大脑四个区域对应的学习方法

课程形式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各类思维偏好的人。这不仅是针对授课老师而言的,日常沟通亦是如此。我们通过了解、判断对方的思考类型和偏好后,就可以利用相应的方式、规则与其沟通,从而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愿,便于对方理解。大脑四个区域对应的讲授沟通规则如表1-3所示。

通过表1-3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讲授沟通规则适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人。通过细心观察,我们还会发现有些规则只对某一特定的思维方式有效,例如表1-3中“设计与课本同步的讲义”,就只适合有左上脑思维偏好的人;也有一些讲授沟通规则能适用于多种思维类型,例如表1-3中的“体验式教学”就能很好地激发具有右上脑、右下脑思维偏好的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讲授沟通规则之间的差异在于方法本身能激发我们大脑的哪些思考区域。我们引入“全脑角度”这一新概念来描述某种讲授沟通规则或学习方法具体调动了学习者大脑的哪片区域。全脑角度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看问题时调动全脑的程度,而角度的大小则反映出我们思考问题时发挥大脑各区域思维优势的多寡。我们都希望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能同时激发左右脑的潜能、调动全脑的优势。我们将大脑比作一个圆,那么四个脑区域将圆周等分,每片脑区域占据90°的区域,于是我们就把众多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工具划分为4种“全脑角度”:表1-3 大脑四个区域对应的讲授沟通规则

• 90°型:仅调动一片大脑区域去学习、思考,包括仅左上脑型、仅左下脑型、仅右上脑型、仅右下脑型

• 180°型:调动两片大脑区域进行思维活动,包括左脑型(左上脑与左下脑)、右脑型(右上脑与右下脑)、邻脑型(左上脑与右上脑、左下脑与右下脑)、对角型(左上脑与右下脑、左下脑与右上脑)

• 270°型:激发接近全脑的区域进行思维体验,这也是宽泛意义上的全脑思维工具,包括缺乏左上脑型、缺乏左下脑型、缺乏右上脑型、缺乏右下脑型

• 360°型:调动最大范围的脑区域进行全脑思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脑思维工具,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全脑思维优势,因而适合各思考类型使用,如图1-4所示。图1-4 全脑角度示意图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几种真正意义上的全脑思维工具,方便大家根据具体情境使用这些工具,为高效、快乐学习提供原动力。

教育不是一个自行其是的游戏,它是为学生步入社会所做的前期准备。但为何总听到学生抱怨在学校学得痛苦、为何教育体制常遭诟病?我们试着从“全脑思维”的视角分析原因。如果在全日制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左脑型的学习和教授方法(90°左上脑型、90°左下脑型、180°左脑型),会有很大一部分擅长右脑联想思维、具有右脑思考偏好的学生感觉痛苦。例如,让善于联想和想象的人机械式地默写课文、记忆公式,非但无法将他的潜能激发出来,还会让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为了快乐地学习,我们需要用更加积极、有效的全脑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对学习的恐惧和焦虑,开发出360°的智慧与灵感,将痛苦转变为快乐。

使用全脑思维可以帮助人们高效阅读。在阅读中,全脑阅读可以增加你的阅读速度,同时提高你记忆阅读材料的能力。在阅读后,全脑阅读可以帮你提纲挈领、把书读薄、消化所学、思考创新。

全脑思维可以帮助你巧记笔记。原始的笔记尽管工整、详尽,但由于格式单调、照搬内容等问题,不利于学习者理解消化、突出重点、高效记忆和反思创造。使用全脑笔记,便可抛开原始低效的笔记模式,做出重点凸显、图文并茂、易于复习的高效笔记。

使用全脑写作方法,在撰写文章时就再也不会出现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思路中断等困扰。使用全脑写作方法可以让你的文章内容详尽、思路开阔,而且非常有助于写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在演讲时,全脑思维会让你跟演讲稿说“再见”。准备发言的过程会变得快乐且高效;发言时思路清晰,可以轻松调取准备的要点,提高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的效果。第五节 全脑思维未来展望——与“VR”技术结合

中国传媒大学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院长曹立宏认为,VR技术在未来能够对脑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突破性的路径。刊登在Nature上的题为“Neuroscience: Virtual reality explored”的文章详细介绍了VR在脑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而脑科学的研究与全脑思维息息相关,相辅相成,脑科学的研究无疑为全脑思维与“VR”技术的结合提供了思路。

首先,VR技术可以在虚拟场景中明确分离视觉、味觉、嗅觉等感觉,而我们一般在思维层面进行想象或者记忆的时候只是凭借自己的大脑,这样难免会大大降低想象或者记忆的效果。现今有了VR技术,凭借它,我们在思考、想象及记忆的时候就可以如身临其境一般,这无疑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全脑思维能力。

其次,国外的VR技术专家曾指出,VR能够模拟重构一个人的记忆,或者形成虚假记忆,并且这种基于意识层次的改造效果会随着VR“沉浸感”的加深而提升。就通常意义来说,记忆是人脑对其所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一般情况下,人类通过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然后将其传回大脑并形成记忆。而VR的出现,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记忆的自然形成过程,它以更为直接的方式绕过物理世界,直接刺激或者说欺骗大脑神经元细胞,然后“产生”记忆,甚至更进一步地引发并影响使用者的情感反应。所以,在重构记忆层面,VR技术的发展不仅会帮助我们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预测自己未来的思维、情绪反应。这对全脑思维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二章 全脑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法

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工智能就已到来。我本可以买一台1兆字节的电脑,再收到一本1 000页的操作手册。可是,在我们这个文明发达的进步阶段,大家都是带着复杂得令人吃惊的生物电脑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生物电脑比任何已知电脑的运行速度还要快10的几十次方倍,而我们的操作手册在哪里?——智力大师托尼·博赞第一节 学习天才的用脑模式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研究大脑潜能的过程中,也研究了杰出思想家的笔记。他将那些公认的杰出人物的笔记拿出来让大家辨认笔记的主人,这些杰出人物包括达·芬奇、爱因斯坦、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等。这项研究显示,人们都觉得这些杰出人物一定用了比普通人更广泛的大脑功能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例如,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如图2-1所示)中使用了许多词语、序号和图形。与同时代那些使用线性思维的人不同,他采用放射性思维和思维导图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图 2-1 达·芬奇的笔记

毕加索的笔记(如图2-2所示)同样是代号、标记、图形、连线和箭头的组合。从他的笔记中我们看到了现代思维导图的影子,可见与思维导图类似的方法早在形成方法论和学科体系之前就已得到了实际应用。图 2-2 毕加索的笔记

既然知道了杰出人士的思考方法,并找到了一些他们利用图形、符号和形象进行思考的共性,我们能否效仿其思考模式,进行多元化思维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而且这个思考模式就是由托尼·博赞最早总结、提出的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的由来也非常有趣。托尼·博赞在读大二时,遇到了信息吸收、整理及记忆等与大脑思考密切相关的困难,于是他想到图书馆找一本关于如何使用大脑的书,却被图书管理员告知要到医学图书部查找。当他进一步解释自己不是想了解大脑手术而是想了解人们如何使用大脑时,管理员毫不犹豫地说:怎么会有这样的书!理所当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被忽视的智慧。托尼·博赞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块尚未开发的领域,于是树立了在该领域奋斗的目标。

托尼·博赞将以下几个问题作为他的研究方向。

• 如何学习新知识?

• 思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 有哪些有效的记忆方法?

• 目前最好的阅读方法有哪些?

•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 有哪些好用的、普遍的思维方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开始研究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语义学、神经语言学,学习信息理论、记忆和助记法、感知理论、创造性思维和普通科学。渐渐地,他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会比其分开工作时产生更好的效果。研究期间,他也训练了一群被认为“有学习障碍”和“阅读能力丧失”的学生,这些被认为是失败者或曾被放弃的学生,很快就转变成了好学生,其中更有一部分成为同年级学生中的佼佼者。

博赞认为,“思维导图”的原理其实就是模仿大脑的运作方式。我们平时阅读的书与所记的笔记都是一行行书写的,呈现出一定的逻辑与线性关系。但大脑的思考方式却并非如此,大脑思维看似分散杂乱却互相连接,而且大脑各个细胞之间都有联结点,每个点上富含相关的信息,并且具有各自的色彩。我们画思维导图也同样如此,要画一张思维导图,首先需要一张比较大的纸,让它能够装得下我们的思维与所蕴含的信息;我们还要把各个主题用箭头、线条、关键词相互连接,这些看似凌乱,但其实具有很强的条理性,能够准确地表达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

1971年,托尼·博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思维导图法的概念。思维导图是全脑思维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右脑的研究,思维导图融合了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这就起到了增强记忆的作用。又因为思维导图允许学习者无限制地联想,所以,思维导图可以让思维过程更具有发散性、创造性。

这一节我们了解了思维导图在早期对杰出人物的贡献,以及思维导图正式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由来和前期价值。下一节我们将让大家看到思维导图经过近半个世纪发展后的理论成果。第二节 思维导图的价值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且色彩丰富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引导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理、文字、数字思维,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思维导图就是帮助你了解并掌握大脑工作原理的使用说明书。

思维导图同时也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可视化的工具。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信息(包括文字、数字、符号、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不论是感觉、回忆还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联想要素;每一个联想要素代表与主题的一个联结,而每一个联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联想要素。我们可以将这些要素的广泛联结视为个体记忆,也就是个人数据库。人类大脑的储存能力惊人,我们从一出生便开始向这个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输送数据,并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外,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使信息的储存、管理、编码及调用更高效。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断加深,思维导图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它的主要作用如下。

1.成倍提高思考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

2. 激发联想与创造的灵感,将各种零散的信息、资源等融会贯通,使其成为一个系统。

3. 培养系统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高记笔记的速度,顺利通过考试,使表达、沟通、演讲、写作、管理等更轻松。

案例: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价值。

我们为了便于记忆、计划、分析、交流、决策、创新而记笔记。据统计,全球95%的人记笔记的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句子、叙述风格

____________

2.列单风格

____________

3.数字、字母风格

A: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B:1.______

2.______

句子、叙述风格是指简单地把需要记录的内容以叙述的形式写出来;列单风格是指分条列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数字、字母风格是指将主要内容分层归类记录,此种风格的笔记主要由大类和子类构成,层次清晰。当然,许多人也会将这三种笔记形式结合起来应用。

还有一小部分人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笔记,如图2-3所示。图 2-3 思维导图法笔记示意图

对比来看,采用前三种方法记录的笔记具有如下特征:①线性模式,笔记通常以直线形式写下来,包括语法、事件、顺序和层次等;②运用符号,包括字母和数字;③分析,笔记中包含了分析的内容,但是分析的质量却因为直线模式而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特征如下:①充分利用色彩、图像、视觉化、维度、空间感、形态、联想等;②同时调动人类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③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能够节省宝贵的学习时间。

使用思维导图法记笔记,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使用关键字的方法可以促使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思考句子的要点是什么,从而更积极地倾听;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线会引导我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快速整合知识,为知识的融会贯通创造条件;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节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托尼·博赞发明思维导图的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类大脑的潜能,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激发大脑的创造力。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绘制思维导图就是为了促进大脑自由发散地思考,之后整理思路,从不清晰的思维和混乱的结构中创造秩序。

在绘制思维导图前,我们要明确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理解并尊重这种差异。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大脑的构造与功能,学会全面使用左右脑,养成科学用脑的好习惯(如图2-4所示)。图2-4 孩子如何看世界图2-5 左右脑的特质

一、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

绘制思维导图首先要准备材料:一张A4规格或更大的纸、彩色水笔和铅笔。然后按照以下六步绘制。

1.将白纸横铺在桌子上

人们习惯于书写横排文字,所以将白纸横铺一方面有助于增加人们绘制思维导图的速度(快速绘制思维导图能帮助人们积极思考和发散思维),另一方面,白纸横铺更有利于合理地利用白纸上的空间,让思维导图充实而饱满,从而增加思维导图的美感(如图2-6所示)。

2.根据焦点原则将关键词或图形写(画)在白纸的中心

焦点原则是指集中精力抓住事物的要点和中心。从中心开始绘制思维导图,能够让你的思维向任意方向发散,以自由、自然的方式表达思想,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心思考法。思维导图的中心即各分支的根源,把关键词或图形写(画)在白纸中心可以令人集中精力、明确主题、准备联想。图2-6 思维导图六步法的第一步

关键词是对整个思维导图想要传达的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想出关键词后,你可以将它写在白纸的中央,再用一个圈将它圈上。“一幅图抵得过千万词汇”,给你的关键词配上一幅图可以促使你充分发挥想象力。这幅代表关键词的图越生动有趣,就越能使你集中注意力,也越有助于发散思维(如图2-7所示)。图2-7 思维导图六步法的第二步

3.根据联想要素从焦点引出3~7条主线,并尽可能使用多种颜色

联想要素是由关键词所衍生出的一系列联想。具体的操作步骤是,从焦点向外引出3~7条主线(线条要略粗),然后将联想要素以一个词或图形的形式标于主线上。

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导图的主线条数过少说明联想不够丰富。如果出现暂时的思维障碍,可以继续在思维导图上加一些空白线条,这会向大脑提出挑战,刺激大脑产生进一步的联想。如果这样做依然没有效果,则应集中精力,然后通过想象焦点词与分支词、分支词与分支词之间的关系(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延关系、对比关系等),或者运用组合式思考、类比思考等方式拓展思路,具体方法我们将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