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0 21:49:20

点击下载

作者:崔佳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兵器的历史试读:

序言

坦克的出现,必然引来反坦克炮的研发成功;远程导弹的出现,必然导致反导弹系统的大规模研发……人类兵器发展的历史,就是“矛”和“盾”不断博弈的历史,是伴随着人类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战争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在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开始了兵器的研制,由此拉开了冷兵器的发展的历史。冷兵器在制造技术上,经历了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器三个时期。刀是冷兵器中最为常见的兵器,刀样式极其繁多,但能够称之为名刃的,实在为数不多,主要有三类,一个是大马士革刀;另一个是马来克力士剑;再一个是日本武士刀。

匕首是用于刺杀的最短的冷兵器,主要用于近战和防身,也常为刺客使用。暗器主要由武林中人创造,他们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速度快,隐蔽性强,具有较大威力。

弓是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弓马骑射,许多王朝将射箭技艺作为武科的必考项目,一些王侯将相都是弯弓射箭的高手。

甲胄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置,可以保护身体重要部位免受伤害,中式盔甲多半装备片片甲叶重叠的叶状结构,而欧洲盔甲大多是是整张铁皮将身体包裹的板状结构。

火药的出现,开始了人类热兵器的时代。中国制作了以黑火药发射子窠的竹管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型射击火器。

与火枪这种燃烧性火器相比,爆炸性火器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可以炸伤炸死敌军人马及摧毁敌人防御设置,其使用范围也从地面扩展到地下和水下。

手枪由于短小轻便,能突然开火,是近战和自卫的利器,从诞生以来,就深受使用者的喜欢,在武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步枪出现后,就被广泛地应用到战场上,尤其是勃朗宁和毛瑟对于步枪的发明创造,竟然引起了一场全球性的战争灾难,一战由此爆发。

在一战中,威力比枪械大的火炮被大量运用;二战后期,密集炮火又出现在双方交战的前沿,这些炮火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是典型的“绞肉机”。值得一提的是,坦克开始在二战中大规模进入战场。

历史进入现代,机械化兵器综合运用开始出现,装甲车和火炮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化陆军的基本单元。此时的陆军,已失去了战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海军陆军空军立体作战,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

海军拥有庞大的舰艇家族,包括功勋巡洋舰、战列舰、驱逐舰、导弹舰、两栖战舰艇、舰艇乃至航母。空军也拥有各种飞机,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组成了庞大的飞机家族。而导弹部队也当做作为一个兵种,出现在各国的军备竞赛中。这些现代兵器的升级换代速度很快,高科技促使这些兵器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原子弹的出现,对人类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原子弹存量,足以毁灭地球千百次,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情形。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一定是使用石头做武器的。”原子弹能给人类造成毁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悲剧。目前,世界上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呼声高涨,向往和平毕竟是人类的美好的愿望。

在未来战争中,动能武器、气象武器、超导武器、定向能武器、机器人武器和信息化武器都将会不断地出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本书的精彩内容,一起进入人类兵器历史发展的隧道,去开始一场精彩刺激的旅程吧。第一章古老的格斗兵器

刀光剑影,鼓角峥嵘,走进蛛网尘封的历史,厮杀呐喊伴随着滚滚风烟扑面而来,那些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再一次引领我们走进遥远苍茫的古战场。格斗兵器作为冷兵器的重要类型,出现的时期很早,而且使用最为广泛。陆地上,战车上,战船上,到处可见其身影。利刃相向,铁血对决,这是力量技巧的比拼,更是勇气智慧的较量。在五花八门的格斗兵器背后,一曲曲壮士悲歌,一段段英雄传奇,广为流传,摄人心魄。冷兵器的发展

在远古时代,人类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利用投、磨、压、切等技术手段,制造出大量狩猎、农耕和捕鱼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早期的军队,战争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经常发生的事情,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激烈程度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种特殊需要,人们在加工生产生活用具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兵器的研制,专门服务战争目的军事装备便出现了。随着人类生产技术发展,冷兵器在制造技术上经历了石兵器、青铜兵器、铁兵器漫长演变过程。最原始的兵器——石兵器

至少在中石器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防身和狩猎,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类原始的兵器。原始社会晚期,各氏族、各部落之间因纠纷而引起的武力冲突日渐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终于发展成部落之间的战争。▲河姆渡文化燧石器

在这种战争中,单纯地利用带着锋刃的生产工具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有人用石、骨、角、木、竹等材料,仿照动物的角、爪、鸟喙等形状,采用刮削、磨琢等方法,制成最早的兵器,它们以石制的为多,所以称作石兵器。这类制品出土的不少,主要有石戈、石矛、石斧、石铲、石镞、石匕首、骨制标枪头等,有的还把石刀嵌入骨制的长柄中。

这些石兵器大致经过选材、打制、磨琢、钻孔、穿槽等工序制作而成。石器时代的兵器虽然制作粗陋,但是已经形成了冷兵器的基本类型,如长杆格斗兵器戈、矛,短柄卫体兵器刀、匕首,射远兵器石镞等。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个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用石料、兽骨和蚌壳磨成的箭镞。石兵器虽然制作简单,但是它们却为第一代金属兵器——青铜兵器的创制开了先河。青铜兵器的出现和发展

人类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初步掌握了冶铜技术。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一件锡青铜刃小刀表明,我国大约在公元前2740年前后,已经能够使用锡青铜器具。作为装备军队的青铜兵器,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王朝已经问世。到了商代,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提高,青铜兵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制作出戈、矛、斧等长杆格斗兵器。

商代以后,铜的采掘和青铜冶铸业得到比较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青铜复合剑的制造技术,这种剑的脊部和刃部分别用含锡量不同的青铜铸成。这种脊韧刃坚、刚柔相济的复合剑,既锐利,又耐用,是青铜兵器制造技术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铜制的射远兵器弩,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最常见的青铜兵器是钺。它是用于斩杀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古代王者出师,手中常持钺。▲奏时期的青铜剑

青铜驽也是古代最常见的青铜兵器。秦陵弩俑坑中的弩弓盛于麻布制成的韬内,弓干和弩臂均为木质,弩臂长约70厘米,弓长133至144厘米,弓干上原缠有革条,表面髹漆。木、革、漆均已腐朽,唯有青铜制作的弩机构件和箭镞仍完好保存。

青铜剑是古代短兵器的代表,自春秋直到秦、汉,均用青铜剑装备部队。秦俑坑出土的剑,长约90厘米,刃锋利,寒光熠熠,是极为锋利的兵器。我国青铜剑制作,最早可上溯到商。古代贵族和战士常常随身佩带,用以自卫格斗。西周早期出现了柳叶形的剑。东周时期,战争频繁,剑得到充分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稀世珍宝,许多名剑和制剑大师的名字也因此流传百世。

装有长柄的砍斫兵器青铜刀,在商代就出现了,尤其在西北地区比较流行。商朝的青铜大刀,是现知最早的可供作战用的刀,但发现的数量较少。戈是从收割作物用的刀发展而来的,其使用方法与刀相仿。它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最具特色。

秦是使用青铜兵器的鼎盛时期,陕西西安临潼秦兵马俑1、2、3号坑内,出土青铜兵器达4万余件。出土兵器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

春秋末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器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古代五兵

五兵是我国西周和春秋时期军队装备的一组兵器的合称。初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

五兵有车兵五兵与步兵五兵之分。车兵五兵为戈、殳、戟、夷矛、酋矛,皆是插放在战车的车舆上,供甲士在车战中使用的兵器。步兵五兵为弓矢、殳、矛、戈、戟,其中殳、矛较长,戈、戟较短,弓矢是远射兵器。步兵五兵是当时步兵的基本编制单位——伍的兵器装备。当时认为,五种兵器梯次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多种兵器协同的威力。战国以后,兵器的种类增多,五兵的含义逐渐变化为对兵器的泛称铁兵器:穿越漫长时空

我国在春秋晚期进入铁器时代,到战国晚期,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块炼铁固态渗碳炼钢技术,可以炼成质地比较好的钢,为制造钢铁兵器提供了原材料。这时,南方的楚国、北方的燕国和三晋地区,已经使用剑、矛、戟等钢铁兵器。

到了西汉,由于淬火技术的普遍推广,钢铁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军队装备钢铁兵器的比例不断上升。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汉都长安城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座建于汉高祖时的兵器库,内藏铁制的刀、剑、矛、戟和大量箭镞,数量远远超过了青铜兵器,生动地反映了铜兵器和钢铁兵器的此消彼长。▲环首刀

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铁制成的刀。这种刀直体长身,薄刃厚脊,短柄,柄首加有扁圆状的环,故称为“环首刀”。在河北省满城县西汉刘胜墓中出土的环首刀,套有髹漆木鞘,环首用金片包缠,颇为华美。在河南省洛阳市西郊的一批西汉墓中,就有23座墓中出土有较长的环首刀,长度为85厘米到114厘米。百炼钢和灌钢技术用于造刀后,适于劈砍的短柄钢刀成为步兵和骑兵的主要格斗兵器。在山东省苍山县发现过东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造的“卅湅”钢刀,全长111.5厘米,刃部经过淬火,质量优良。环首刀一直沿用到魏晋以后。中国冷兵器

冷兵器最初的制造材料是木、骨、石,后来用各种金属(铜、青铜、铁等)制成。冷兵器的质量随整个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十六世纪以前,冷兵器是主要武器;但射击武器出现以后,某些冷兵器逐渐丧失主要地位,但其中一些冷兵器作为轻火器战斗能力的补充,继续保存在装备中。另外,随着冷兵器的发展,护具也发生了变化。古代兵器分类标准多样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0世纪,这个时期称为冷兵器时代。人们习惯按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将冷兵器时代分为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两个阶段。当然,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截然分开,在青铜时代早期,还大量使用着石兵器,特别是骨镞;在铁器时代的早期,也还大量使用着青铜兵器。

中国古代冷兵器,按材质可分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铜、钢铁等;按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兵器和防护装具。进攻性兵器又可分为格斗、远射、卫体三类;按作战使用可分为步战兵器、车战兵器、骑战兵器、水战兵器、防护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十八般兵器古今不同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某位侠客义士“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主要指这位侠客义士武艺高强,掌握了十八种兵器的使用技能。十八般兵器的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

十八般兵器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西汉元封四年,即公元前107年,当时,汉武帝刘彻出于武备需要,筛选出18种类型的兵器,分别为矛、镗、刀、戈、槊、鞭、锏、剑、锤、抓、戟、弓、钺、斧、牌、棍、枪、叉。

三国时代,著名兵器鉴别家吕虔根据兵器特点,将汉武帝钦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为九长九短。九长为刀、矛、戟、槊、镗、钺、棍、枪、叉,九短为斧、戈、牌、箭、鞭、剑、锏、锤、抓。

南北朝时期,兵器制作材质完成了铜向铁的彻底转换,十八般兵器中再无铜制武器的身影。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完备定型。

但明清对十八般兵器的界定各有不同。明代万历年间有人则认为“十八般兵器”是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戟、黄、锏、镐、殳、叉、耙头、锦绳套索、白打。清初作家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第二回中,提到“十八般武艺”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与枪、扒。

今天,武术界对十八般兵器的解说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中国花纹刃“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为年代、地区和流派的不同,解说也各异。总而言之,十八般武艺所列兵器形式和内容十分丰富,有长器械,短器械;软器械、双器械;有带钩的、带刺的、带尖的、带刀的;有明的、暗的、攻的、防的;有打的、杀的、击的、射的、挡的。它是古代中国对约四百多种冷兵器中最为常见部分的概述。十八般武器之刀

刀指一种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兵器。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薄刃厚脊。刀柄有短柄和长柄之分。在我国自汉朝以来,钢铁制成的刀,一直是古代军队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之一。

石器时代的石刀和青铜时代早期的青铜小刀,可以看作是刀的雏形。商朝的青铜大刀,是现知最早的可供作战用的刀,但发现的数量较少。由于钢铁冶锻技术的进步,西汉时期开始出现了新型的钢铁制成的刀。在山东省苍山县发现过东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造的“卅涑”钢刀,全长111.5厘米,刃部经过淬火,质量优良。东晋晚期,刀的形制开始有了变化。江苏省镇江市东晋墓出土的铁刀,刀体加宽,刀头由斜方形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隋唐时期军队中实战使用的刀,主要是横刀和陌刀。横刀亦称佩刀,短柄。它是每个士兵必备的兵器。陌刀是长柄两刃刀,为盛唐以后流行的兵器,主要供步兵使用。到北宋时期,短柄的刀称“手刀”,刀体较宽,刀头微上翘,前锐后斜,刀柄有护手,去掉了柄端的大环。元、明时期,火铳、鸟铳等火器相继出现后,开始逐步改变了军队的装备,但直到明朝晚期,腰刀仍然是步兵和骑兵必备的兵器。▲新石器时代七孔石刀十八般武器之剑

剑指一种用于刺劈的直身尖锋两刃兵器。由剑身和剑柄构成。剑身修长,两侧出刃,顶端收聚成锋,后安短柄,便于手握。

迄今发现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在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北京市琉璃河等地的西周墓中,都曾出土柳叶形青铜短剑。春秋时期的吴、越等国,剑是步兵手中的利器,但他们所用的剑剑身略长。战国时期,剑身继续加长,并已铸出脊部和刃部具有不同铜锡配比的青铜剑,其脊部柔韧,而锋刃坚利,提高了杀伤效能。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长94厘米,剑身窄而薄,刃部锋利,表面还进行了防锈处理,代表了青铜剑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春秋战国之际,已开始出现钢铁剑。湖南省长沙市的春秋晚期墓葬中出土的钢剑,经化验证明,是用含碳量为0.5%左右的中碳钢锻打而成的。西汉初年,钢铁剑盛行,其实战效能日益提高。由于汉朝时骑兵已成为主要兵种,供骑兵使用的具有挥砍杀伤效能的单刃厚背环首刀应运而生。在东汉以后较长时期中,环首刀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剑的实战作用逐渐降低,遂转而发展带有各种装饰的佩剑。晋朝还出现了用作仪仗的木质“班剑”。唐朝的剑主要作为王公贵族和文武官员的佩饰品,剑首作云形装饰。直至明清,剑的形制再无多大变化。十八般武器之矛

矛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是我国古代军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的历史久远,其最原始的形态是用来狩猎的前端修尖的木棒。后来人们逐渐懂得用石头、兽骨制成矛头,缚在长木柄前端,增强杀伤效能。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出土用石头或动物骨角制造的矛头。奴隶社会的军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商朝时,铜矛已是重要的格斗兵器。从商朝到战国时期,一直沿用青铜铸造的矛头,只是在形制上,由商朝的阔叶铜矛发展成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为精细。从战国晚期开始,较多使用钢铁矛头。随着钢铁冶锻技术的提高,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加锐利。西汉时骑兵日渐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出现专供骑兵使用的长矛。唐代以后,矛头尺寸减小,更轻便合用。根据不同的战术用途,矛的种类增多。火器出现后,矛仍是军中必备的冷兵器,一直与火器并用到清朝后期。十八般武器之戈

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由长柄和横装的戈头组成。

关于戈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到了青铜时代,戈成为军中必备的主要兵器。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铜铸的戈头,出土于河南省僵师县二里头遗址,至少是距今3500年前的制品。在商朝,青铜戈的使用已极普遍。西周时期的青铜戈头,基本上沿袭商朝传统。以后由于青铜戟的使用日渐普遍,戈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主要格斗兵器之一。战国晚期,铁兵器的使用渐多,铁戟逐渐取代了青铜戟,同时也逐渐淘汰了青铜戈。因此戈这种盛行于青铜时代的兵器,到西汉以后已基本绝迹。十八般武器之戟

戟是我国古代一种将戈的勾、啄和矛的直刺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格斗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由于戟比戈和矛更为先进,它很快成为将士们作战的格杀利器。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制,战国末年出现钢铁制品。戟柄为竹木质,其长度按不同使用情况有所差别:车兵用戟柄最长,骑兵用戟柄稍短,步兵用戟柄更短。汉朝还出现一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戟”。▲青铜戟

战国晚期开始,钢铁兵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产生了刺、柄合铸的钢铁戟头,戟由“十”字形进化为“卜”字形,称为“卜字铁戟”。三国时期,戟的种类增多,有长戟、手戟、双戟等。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掷,是性能优良的防身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柄长体重,杀伤威力大。

晋朝以后,随着重甲骑兵的发展,长兵器多用矛,隋唐又兼用长刀,戟逐渐脱离实战,成为只表示等级身份的仪仗礼兵“用具”。

在我国淘汰戟之后约900年,欧洲戟出现了。欧洲戟跟中国戟不一样,基本上是斧与矛的结合,其中以瑞士长戟最为著名。瑞士长戟长2米到3米,可以发挥刺、挑、劈、砍、勾多种功能。用瑞士长戟上的弯钩把骑士钩下马来勒索赎金,是瑞士雇佣兵的生财之道之一。从制造技艺上看,欧洲戟跟中国戟一样有耗费工时的缺点,而且它头端太重,限制了长度,加之比矛昂贵,所以始终只是矛的辅助武器。到燧发枪和刺刀发明之后,欧洲戟就从军队中除名了。外国冷兵器

在国外,一些冷兵器(刺刀、短剑、军刀)作为战斗武器或荣誉(奖赏)武器,一直保留到20世纪80年代。剑

剑是欧洲中世纪步兵及骑兵所使用的一种冷兵器,带把柄,直形双面刀身,柄与剑身成十字形交叉,顶端有剑首。依剑的形制和长度可分为刺剑和劈剑,有些剑则刺劈两用。古老的剑很短,主要是刺剑。公元前2000年末期到公元前1000年初期,在欧洲和亚洲出现了长劈剑,在步兵和重骑兵中使用。可是,由于战车广泛使用,以及遇骑兵须下马步战时,短剑仍没有失去作用。古罗马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有供步兵用的短刺剑和宽刺剑,供骑兵用的长劈剑。在古俄罗斯,劈剑出现于9世纪,刺剑出现于13世纪。这些剑主要由古俄罗斯的工匠制成,其特点是钢质优良。许多国家还有双手握的长柄剑,但未广泛使用。14世纪至15世纪时,骑士队备了这种双柄剑。15世纪至16世纪时,步兵用这种剑同骑兵作战。16世纪初,由于射击武器的推广,剑在步兵中就不再使用,而在骑兵中则改用马刀和大军刀。

长剑属于一种刺杀或劈杀冷兵器。17世纪下半期出现于欧洲,用于击剑的训练,也曾用于决斗。长剑是一种剑身笔直的钢剑,带锐剑头(用于决斗)、钝剑头或有固定保护帽的剑头(用于击剑),有护手和带纹防滑圆握把。19世纪末,在击剑用长剑的基础上产生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体育用长剑。体育用的长剑是剑尖部逐渐变窄的具有弹性的钢剑,带有球状剑头。1954年以后,击剑中采用电动裁判器,长剑剑头改为活动的电接触装置。体育用长剑的长度不超过1100毫米,其中剑柄(护手及碗状握把)占200毫米,剑重不超过500克。

曲剑是用于劈杀与刺杀的冷兵器,出现于16世纪。曲剑的特点是刀身逆弯,凹面为刀刃,刀背为弓形。少数曲剑剑身是双曲形,剑身底部为逆弯,而战斗部分为马刀形。剑柄没有护手盘。剑柄(骨制的,少数是金属的)头上有加粗把(把耳),便于手掌抓靠。木质剑鞘用皮革或金属包面。曲剑总长800毫米,剑身长650毫米,弯度40毫米,不带鞘重量约800克,带鞘约1200克。除土耳其外,近东、巴尔干半岛各国和南高加索军队也使用过曲剑。

佩剑属于一种刺杀冷兵器,是一种直而薄的棱状双刃匕首。带鞘,佩于腰带上。出现于16世纪末。初为接舷肉搏武器。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海军军官和海洋事务文职官吏使用这种佩剑。现为许多国家海军制服的佩带物。在原苏联海军中,佩剑为元帅、将官、军官、准尉礼服的佩带物。穿礼服时,根据特别指示挂佩剑。在原苏联陆军中,将官、军官和准尉在参加阅兵式时,根据特别指示带佩剑。

短剑是用于劈刺的冷兵器。短剑有长49厘米至67厘米,宽4厘米至5厘米的剑身和十字形或弓形剑柄。剑身有直的或弯的,两刃的或单刃的。短剑置于剑鞘,佩在武装带上。自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80年代,在俄军中曾装备过步兵、炮兵以及工兵部队的分队。近卫团士兵、近卫水兵和士官生也佩带过短剑。有些国家的现代军队也装备过短剑式的枪刺。军刀

军刀属于劈刺的冷兵器。军刀主要部分是刀身、刀柄(不带护手盘)和刀鞘。最早装备俄国非正规骑兵的军刀是高加索式军刀,刀身稍弯曲(弯度约30毫米),凸面为刀刃,前端(战斗部分)为双刃,刀长700毫米至900毫米,宽约40毫米,带鞘重约1.2千克。俄式军刀(1834与1842年式龙骑兵军刀,1868年式炮兵军刀)在刀鞘和刀柄的构造上不同于高加索式军刀。苏军装备的军刀是1881年式和1927年式的军刀。取消骑兵和骑兵炮兵以后,就不再佩用军刀(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仅用作阅兵武器)。1940年规定合成军队将军和炮兵将军佩带的阅兵军刀,于1949年改为短佩剑。苏军建军50周年时制发了带有苏联国徽的军刀作为一种奖励冷兵器。

大军刀是一种直刀身单刃(刀尖为双面刃)劈刺冷兵器。刀身长85厘米,柄上有防护盘(护手)。大军刀置于腰带上的鞘内或挂在马鞍上。大军刀出现于16世纪。后大军刀同马刀和刺剑一样取代了剑。在俄国军队中,大军刀从17世纪末开始广泛使用,18世纪至19世纪装备属于重骑兵的胸甲骑兵团、龙骑兵团和马枪团,19世纪末停止装备部队。在海军中,大军刀属于接舷搏斗武器,但刀身较短。1917年以前,是海军准尉候补生制服装具的一部分。1940年规定原苏联高等海军学校的学员佩带大军刀,1958年取消。在原苏联海军中,大军刀仅作为副战旗手制服装具的一部分保留下来。

马刀属于劈杀或劈刺的冷兵器,包括刀身、刀柄和刀鞘。刀身呈弧形,凸部是刀刃,凹部是刀背,有刀尖(有时刀身带槽)和安刀柄的刀尾。由于刀身弯曲,重心远离刀柄,增大了马刀的杀伤力量和杀伤范围。马刀的这种特点在用弹性大和韧度高的硬质钢制成的刀身上表现最为显著。刀柄有带刀彩的握把和十字横挡(东方马刀)或护手(欧洲马刀)。刀鞘有裹皮革、山羊皮和丝绒的木鞘,也有表面烧兰、镀铬和镀镍的金属鞘。▲马刀

马刀出现于东方,7世纪至8世纪盛行于东欧和中亚游牧民族,用作劈刺武器。14世纪,马刀上有了宽脊,即刀身打击部分的宽部,加宽处逐步变尖,两面开口,这种加宽用于增加刀身的重量和增大撞击力。马刀从此主要用于劈杀。这一类马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耳其马刀和波斯马刀。两种马刀均为直把,刀柄带有十字横档,重量小(无鞘850克至950克,连鞘1100克至1250克),刀身弯度大(140毫米左右),刀身长750毫米至850毫米,全长950毫米到970毫米。在十八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军队中,马刀刀身中等弯度(45毫米至65毫米),刀柄带有笨重的呈1个到3个弧形的护手,也有碗状的,刀鞘从19世纪起一般是金属制的。马刀全长达1110毫米,刀身长900毫米,无鞘重约1100克,连金属刀鞘重约2300克。刀身弯度减至35毫米到40毫米,马刀又重新具备劈刺性能。

15世纪至17世纪,俄国领地骑兵、射击军、哥萨克骑兵曾装备马刀。18世纪起,在欧洲军队和俄国军队中马刀用于装备轻骑兵全体官兵和其他兵种的军官。1881年,在俄国军队中马刀被军刀所代替,仅在禁卫军中作为仪仗武器保留下来,某些军官和将官在队列外也佩带马刀。在外国军队中,马刀保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后仅作仪仗武器使用。

体育用马刀是一种刺杀和劈杀冷兵器。由弹力钢制刀身和刀柄(碗状护手和握把)组成。变截面(靠顶端窄部)的刀身尖端有一突起部(4×4毫米)。刀长不超过1050毫米(刀身不超过880毫米),重约500克。欧洲的马刀和阿拉伯弯刀

公元7世纪到8世纪,马刀盛行于东欧和中亚游牧民族,用做劈刺武器。公元14世纪,马刀上有了宽脊,用于增加刀身的重量和增大撞击力。马刀从此主要用于劈杀。这一类马刀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土耳其马刀和波斯马刀。两种马刀均为直把,刀柄带有十字横档,重量小,刀身弯度大,刀身长近1米。在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的欧洲军队中,马刀刀柄带有笨重的弧形护手,马刀全长达1.11米。

公元18世纪,马刀大量装备俄国骑兵部队,使这种机动性很强的军队具有了轻便的近战速决武器,作战能力大大提高。随后,马刀在各国普遍装备骑兵,一些国家也用于装备禁卫军。

现代一些国家仍装备有马刀,但大部分作为仪仗武器。

最有特色的是阿拉伯弯刀。这是一种曲线型的刀,刀身狭窄,弯度较大,长1米至1.2米,刀身上有一道较深的凹痕。其特点是韧性和硬度好,刀刃极为锋利。古代大马士革和托莱多的军械工匠因制作优质的阿拉伯弯刀而闻名于世。外国长矛

从公元前2700年起,在旧王朝和新王朝时期的古埃及,步兵都使用铜矛,后来则使用青铜矛。早于他们的苏美尔人,步兵和驾战车的将士都使用矛。矛也是古波斯人的主要武器,这一点可以从佩西波利斯王宫的石头浮雕上看出,那上面刻有波斯王大流士的手执长矛的私人卫士。

后来的希腊人也使用矛,掷标枪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一个比赛项目,它回答了怎样使用矛的问题。壁画上有个步兵手持马其顿矛,这种矛两头都是尖的,以防毁损。他显然是用这种矛来刺杀。矛在此时是骑兵和步兵的通用武器。荷马时代的英雄们常常是带着两支矛上战场,带着一支矛回来,这表明轻的一支矛是用来投掷的,重的一支矛是握在手里刺杀的。骑兵使用的长矛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最先开始使用的。他的骑兵穿着盔甲,带着剑、盾和长矛。从这个时候起,在罗马使用长矛的人已经很普遍了。在中世纪,欧洲为了提高武士们的作战技术,经常举办长矛投掷比武。长矛直到很晚的时候还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武器。长柄斧

长柄斧是最古老的一种劈杀冷兵器,是一种斧背装在柯(长杆)上的半月形宽刃斧。有时斧背上带有钩子,步兵用它把骑兵钩下马。长柄斧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已出现。随着铁器的产生,长柄斧在许多民族中得到推广。长柄斧的平均尺寸为:斧刃长20厘米至30厘米,连同斧背宽13厘米至18厘米,柄长80厘米至100厘米。九至十五世纪,长柄斧在俄国军队中广泛使用。到16世纪,在俄国长柄斧被钺代替,在西欧被戟代替。钺

钺是一种古代冷兵器,斧刃宽阔,称半月形(40厘米至100厘米)装在两米多长的长柄上,也作火枪的辅助武器使用。15世纪至17世纪,在俄国被用作步兵的武器,用皮带背在肩上,18世纪,钺和戟成为宫廷卫士和岗哨的仪仗武器。狼牙棒

狼牙棒是一种极为简单的打击或投掷冷兵器。远古时代起即为步兵和骑兵使用。古代俄罗斯军人使用的狼牙棒叫“长木棒”。狼牙棒用坚木制成,形似粗木棒,长1.2米,一端比另一端粗2倍到4倍。狼牙棒的粗端有时包金属或钉有粗大的钉子,细端为柄。狼牙棒重达12千克。后来,俄国的狼牙棒又发展出狼牙锤、短锤矛等,这些也用作指挥官权力的象征。属于狼牙棒一类的,还有南美洲、澳洲、非洲及大洋洲诸部落的几种骨制和石制冷兵器及礼仪性兵器。这些兵器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中叶。投掷狼牙棒后发展成为回旋飞镖,古埃及、澳洲诸部落、南印度、东南亚及墨西哥的多用于作战和狩猎。声名远播的刀

刀在最为常见的冷兵器,样式也极其繁多。古代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自己最为称道的名刀,它们形制各异,各有所长。其中,能够称之为世界级名刃的,主要有三大类:一个是伊斯兰诸族(印度、伊朗、阿富汗、布哈拉、土耳其)的大马士革平面花纹刃,俗称大马士革刀;另一个是马来诸族(新加坡、马六甲、爪洼、婆罗洲、菲律宾)的糙面焊接花纹刃,俗称马来克力士剑;再一个是日本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俗称日本武士刀。

从地理分布看,三大名刃出产地都在亚洲,而且距离中国不远。这是因为,这些良刃都是古代中国能工巧匠所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欲立万世基业,在焚书坑儒的同时,还推行销兵禁铸,严禁民间私自制造和持有兵器。一些兵器铸造行家,为避免罹难逃亡四方。逃到琉球、马来诸岛,以及匈奴、突厥、大月氏等等地,战争的需求和优良的矿石,为工匠的技术传播创新提供了可能。经过多年的发展,世界三大名刃终于脱颖而出,闪亮现身于古战场。

另外,中国唐朝的唐刀,也以其种类多、装饰美、实战性强而著称,它不仅对中国后来的战刀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且随着文化传播被周边的国家民族吸收借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马士革刀、马来克力士剑、日本武士刀

大马士革刀用乌兹钢锭制造,表面拥有铸造型花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马士革刀独特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方式,一直被波斯人视为秘密,不为外界所知。▲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刀呈长弯月形,有的弯成弓背状。此刀虽然是单手所持,但刀身长而宽,重量大,劈砍时的威力强劲,可将敌人连人带甲一同劈开。伊斯兰部落的骑士们杀敌时不是用刀砍劈,而是策马疾驰将刀平持手中,使刀锋平划切抹敌人头部或身体。十字军东征期间,当伊斯兰教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萨拉丁与英国国王、“狮心王”查理一世在耶路撒冷决战时,萨拉丁跃马扬鞭来到十字军阵前,将一方手帕抛到空中,然后猛地抽出大马士革弯刀凌空一劈,手帕顿时断为两节,刀锋之利可见一斑。如今一些被作为藏品收藏的大马士革刀,仍可以轻松将抛在空中的蚕丝斩断。

大马士革刀身上有手工纹饰,嵌黄金宝石,有的还饰有珐琅彩工艺,可谓珠联璧合,精美绝伦。1798年,法国拿破仑远征埃及,与土耳其、阿拉伯、埃及联军骑兵相遇,法军一阵枪击将敌击退,但敌军死士身上佩戴的弯刀,让法军士兵叹为观止,于是争相抢夺,场面大乱。就连素以制军严明著称的拿破仑,也禁不住心生好奇,选择了一件刀具,作为战胜品带回。如今,这把刀陈列于巴黎东方兵器博物馆。

马来克力士剑兴盛于13世纪的满者伯夷(今印尼泗水市西南)王国,刀体取材于陨石铁,锤锻入火500次左右,刃上的夹层钢有600层之多。早期人们对马来克力士并不在意,直到白人与马来人几次作战后,马来克力士的优良表现才使世人大为震惊。当时,荷兰枪手的火枪钢管经常被马来刀剑一劈而断,刀刃轻轻推送就可刺入敌身。根据在剑身糙面花纹孔隙里浸入的液体不同,该剑可分为香刃和毒刃两种,其功效发挥可持续上百年。这使得马来刃变得更为神奇。

马来克力士剑也非常注重装饰,有的将糙面刃纹铸成浮雕造型,有的用象牙、金银装饰柄和鞘,并且镌刻花鸟兽形。在马来旧俗中,男子腰插3件克力士剑,一件家传,一件自购,另一件是结婚时妻子所赠。作为结婚纪念品的那一把,往往造型最为精美。白种人统治以后,禁止马来人佩戴克力士剑,制刃业随之衰落。

日本武士刀由中国唐刀改良而成,依据形状、尺寸分为太刀、打刀、胁指、短刀,广义上还包括剑和枪。武士刀刀体呈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常见的有边花、腹花、小暗斑、粗暗斑等。与众不同的是,这种刀不仅具备武器应有的锋利,同时还以造型优美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的象征意义。▲马来克力士剑

一般武士刀刀柄与刀刃的比例是1:4,刀柄双手持握,劈杀有力,其弯曲程度控制在锋尖下16.7毫米处,砍劈时此处力量最大,十分符合力学原理。刀背称“栋”或“脊”,用以抵挡攻击,有平、庵、三、丸四种。在制法上,武士刀集合了很高的技术,总体来说需要经过刀工制刃、淬火、打磨之后,由刀工配白木柄鞘以保存刀刃,而刀柄、鞘、镡等刀装为另一行当,由专门的刀工装饰。《明史》曾记载,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的部队与倭寇作战时,兵士刀剑常被日本刀削断。日本刀创造了世界刀剑史的神话,它的影响波及整个世界。从12世纪起,成千上万把钢刀出口远东市场,销售量与其他两种名刀相比毫不逊色。大马士革弯刀缔造传奇

1260年8月,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忽都思率领12万大军,在艾因贾鲁特附近山谷同2.5万蒙古军队决战。

马木留克骑兵全是重骑兵,头戴精钢打造的头盔,身披锁子甲,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马木留克强弓射程远,穿透力强,但射速稍慢。马木留克骑兵的坐骑是阿拉伯纯种马,速度、耐力都可圈可点。马木留克骑兵的刀法出色,享誉世界的大马士革弯刀更使其如虎添翼。

蒙古大将怯的不花领军率先发动进攻,埃及军团佯装退却,蒙古军队紧追不放,冲进山谷。5万马木留克骑兵排成6千米长的阵线,而部署在两侧群山里的7万北非轻骑兵这时也冲了出来,形成对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怯的不花立刻命令两个万人铁甲骑兵为先锋,向马木留克阵营两翼突击,重骑兵以马刀左劈右砍,轻骑兵以箭矢袭敌,马木留克阵营开始后退。

千钧一发之际,忽都思亲自冲进蒙古军阵中,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大力砍杀,他的行为极大鼓舞了马木留克骑兵,他们狂呼着冲锋。良马,利刃,猛士,人与武器配合产生的效用,在激烈搏斗中发挥到极致。

蒙古轻骑兵历来以机动攻防见长,不擅于近距离格斗,所以当两军处于胶着状态时,蒙古军队明显处于劣势。这场混战一直从清晨持续到下午,蒙古军队伤亡渐增,渐显败象。怯的不花拒绝撤退,亲率卫队发动反冲锋,因战马跌倒而被俘,很快被杀。失去主帅的蒙古军队军心涣散,夺路而逃。

马木留克骑兵追击至一个名叫贝珊的地方,将蒙古残军合围。又一场厮杀开始,可怜的蒙古士兵全部成为埃及军团的刀下之鬼。中国唐刀,刀具曾经的巅峰

中国唐朝初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中,都出现了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中国唐刀

唐刀具有礼仪和战斗两大功能,分为仪刀、障刀、横刀、陌刀四种样式。陌刀即长刀,为步兵所用,是军队重要的装备,用于击杀对手骑兵,唐中期被作为军队专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私藏。陌刀是传承汉之长剑“断马剑”,现在出土的汉长剑有的长达140多厘米,唐朝人在汉长剑其原有形制基础上,改进为双手所持并加长手柄的两刃长刀,即陌刀。仪刀是羽仪所执,在晋宋时称御刀,后魏称长刀,到隋朝时称为仪刀。作为皇家御用军队和侍卫的重要兵器,仪刀往往“施龙凤环”,“装以金银”,极尽奢华。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战争的蹂躏,唐朝仪刀也逐渐消失了。横刀是卫府官兵佩带的主要兵器,此刀没有环手,比仪刀短,柄头由一个金属管形套在手柄上,手柄中间收腰,有穿绳孔。手绳由环部挪到刀柄中间,可有效防止刀具脱手,此工艺一直流传到明清。障刀为护身刀,用以御敌和自卫。▲藏刀▲日本刀

唐刀见证了大唐帝国的强盛,也对兵器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各国使臣的往来,仪刀流向高丽、日本和吐蕃等民族,这些民族所制刀皆留有仪刀的意蕴。中国的藏刀继承并保留了唐刀的直刃、单锋、圆弧刀尖、刀背起脊线、复合锻造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在日本刀上也有体现,所以唐刀是中国藏刀和日本刀共同的鼻祖。宋朝出现的绰刀、三尖两刃刀,也是唐代陌刀的直接继承者。仪刀和横刀在唐以后发展为佩刀,成为广泛使用的自卫刀具。第二章自卫兵器

自卫兵器大都轻便小巧,易于携带,不仅用在战争场合,而且在远离战场的环境中,也常常佩戴,主要用于防身自卫自卫兵器式样较多,从类型看大致有剑、匕首和暗器三类有一些自卫兵器是个人独创,极具个性和魅力。百刃之君——剑

剑属双刃短兵器,素有“百刃之君”之称。剑最早出现在我国殷商,春秋战国时斗剑、佩剑之风盛行。汉代击剑更是朝野风行,不少人以剑术显名于天下。隋唐时,剑形十分精致华丽,给后世带来很大的影响,故有“鼻剑”之称。宋代以后,击剑之风逐渐为剑舞所代替。

剑在中国古代除应用于战场,还有多种内涵。古人根据佩剑人年龄、地位不同,对剑的长度及装饰物有严格规定。其中尚方剑是皇权的象征,具有先斩后奏的权力。道士降妖驱魔时,桃木剑是必不可少的法器。另外,剑还被文人学士作为一种风雅佩饰,用来抒发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习剑,青年时期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中世纪的欧洲,剑是王权的标志和力量的象征。骑士配剑被视为骑士精神的载体,神圣不可侵犯。法国国王曾明文规定,骑士如果被俘,不得用自己的剑当作赎金。哪怕失去人身自由,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剑。可见,中西方虽然文化差异很大,但在对待剑上,却有着相似的心理基础。中西方的剑形制各异,但却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性格。享誉世界的名剑

享誉世界的名剑有欧洲佩剑、蒙古剑、印度古剑、罗马短剑、英格兰宽刃剑和欧式刺剑。

欧洲佩剑是一种直而薄的棱状双刃剑,带鞘,佩于腰带上,出现于16世纪末。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海军军官和海洋事务文职官吏使用这种佩剑。现为许多国家海军制服的佩带物。▲蒙古剑

蒙古剑是蒙古骑兵常用的一种短刃兵器。蒙古骑兵重短刃,所用剑制造轻巧,锋刃犀利。出征时,召募印度、土耳其、阿拉伯及欧洲著名工匠制造,吸收欧亚各国兵器制造工艺精华,铸造出许多举世闻名的利刃。剑刃、剑柄采用欧洲式样,剑身细长,刃部狭窄尖锐。由于能洞穿敌铁网盔甲,因此被意大利人称为透网剑。

印度古剑有弓形剑、圆形剑和细长型剑等。剑柄由犀牛、母水牛角、象牙等制成,也有的以木头和竹子为材质的。

罗马短剑这种武器的出现与罗马军队的作战方式有关,他们在近距离接敌时,使用一人高的盾牌防护全身,排着摩肩接踵的密集阵型,单兵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故而使用的剑很短,主要用于刺击而不是砍削。此剑用青铜浇铸,长度一般在30厘米到40厘米,格斗时尽量刺入对手的要害部位。

英格兰宽刃剑为中世纪欧洲军队最普遍的装备,双刃,十字形把手,长3英尺左右,多为铁或黄铜所制。该剑剑柄末端常有圆球,以便砍劈时保持手腕平衡。直到14世纪,锁子甲取代简易的皮甲,宽刃剑逐渐失去用武之地,退出历史舞台。

欧式刺剑多用于刺杀,少数也用于劈砍,形状类似今天比赛用花剑。欧式刺剑最早出现时并不是武器,而是为了检验铠甲的质量,用剑在上戳刺看能否贯穿,因而得名。后亦成为装饰品,或用于决斗。▲英格兰宽刃剑承载圣骑士荣耀的杜兰德尔圣剑

罗兰是欧洲中世纪第一位被称作圣骑士的人,圣剑杜兰德尔是其佩剑。相传此剑中藏着圣母的衣角和耶稣的血与毛发,因而也被称为天使之剑。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国支配欧洲,后来逐渐分裂为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王国。8世纪末,统治法兰西的查里曼大帝手下有12个被称为“帕拉丁”的骑士,其中以罗兰最为有名。他作战勇敢,为人正直,是法兰西时代可与亚瑟相比的骑士。

查里曼大帝远征伊斯兰控制下的西班牙,期间从后方传来萨克森人要叛变的消息,国王决定暂时休战,罗兰推荐自己的叔父噶努伦任谈判使者。由于此前已多次发生使者被杀事件,所以噶努伦认为罗兰是让自己去送死,对罗兰怀恨在心,暗中勾联敌人偷袭罗兰的部队。

毫不知情的罗兰率3万士兵照常撤退,不幸遭到10万敌人埋伏,顽强的法兰西士兵杀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罗兰的好友提醒他可吹响号角,通知查里曼大帝后方被袭,但罗兰认为,因惧怕而乞求国王救援是永世的耻辱。他拒绝了好友的建议,继续奋战。对方又增援20万兵力,战争的最后时刻,罗兰这才吹响了号角。国王马上派出援兵,但为时已晚,罗兰已身负重伤。他不愿杜兰德尔剑落在敌人手中,于是跑到一个山丘上,用剑猛击岩石,试图将这柄圣剑毁坏。当国王到达的时候,罗兰已经身亡。国王回国后处死了叛徒,并将杜兰德尔剑赐给像罗兰一样最优秀的骑士。刺客钟爱之物——匕首

匕首是用于刺杀的最短的冷兵器,有短刀身和刀柄,刀身有直有弯,刀刃分单刃双刃,长20厘米至30厘米。匕首短小易藏,主要用于近战和防身,常为刺客使用。原始社会已有石匕首和角制匕首,中国商周后改为青铜或铁制造。匕首是广为使用的冷兵器,当今一些国家的特种部队仍然装备。曹沫单匕劫持齐桓公讨还国土

春秋时期鲁国将领曹沫曾经成功地利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以此为条件,要回了被对方掠夺过去的国土。

曹沫勇力过人,鲁庄公非常赏识,拜他为将。但曹沫与齐军交手三次,都是大败而归,鲁庄公不得不忍痛献出了土地,但并没有因此罢免曹沫。

后来,齐桓公与鲁庄公在柯地会盟,曹沫乘机手执匕首劫持了齐桓公。因人质在曹沫手中,齐桓公的手下不敢轻举妄动。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现在大国侵犯鲁国的行为越来越严重,鲁国城墙倒塌了就能压到齐国的边境,要齐桓公仔细考虑这个问题。齐桓公无奈,只好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领土。齐桓公这话一出口,曹沫就扔了匕首走回座位,面不改色,谈吐如常。齐桓公非常生气,打算违背约定。管仲劝他说,不能毁约,如果贪图小利逞一时的口舌之快,就会失信于诸侯,不如就把土地还给鲁国。于是齐桓公就把此前三次战争战所得的土地,归还给了鲁国。

400多年后,侠客荆轲曾用匕首行刺秦王嬴政,但这次没有成功。

公元前227年,荆轲受燕国太子丹之托,以进献城池为名,前往秦国刺杀嬴政。太子丹为荆轲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这把匕首用毒药煮炼过,只要刺中见血,就会气绝身亡。太子丹选派了12岁便杀过人的勇士秦舞阳,作荆轲的副手。在秦国大殿上,荆轲向秦王展示将要进献土地的地图,图穷匕见,荆轲持匕首刺杀秦王,嬴政成功躲闪,抽出长剑刺中荆轲,荆轲暗杀功败垂成。荆轲和秦舞阳皆被杀。▲春秋青铜绿松石匕首

可见,匕首虽是近身刺杀的首选工具,但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各种外围因素。匕首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阿金库尔战役发生于1415年10月25日,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亨利五世的率领下,英军以步兵弓箭手为主力的军队,击溃了由大批贵族组成的法国精锐部队,为四年后征服整个诺曼底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与克雷西战役一样,成为英国长弓手的辉煌战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役中,英国长弓手携带的一种名为Misericord的匕首,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屠杀俘虏。

当时,英军利用树林掩护,骑士下马部署在前方,弓箭手按照楔形分布。法军将步兵和弩手集结在中央,两个侧翼各安排1100名骑士,后卫另有9000名骑兵。两军从早上7时起对峙大约4小时后,亨利命令英军推进,弓箭手作前锋,在距法军400码左右停止,用木桩建成简易屏障。法军两侧骑兵首先发动冲击,但因战场地形狭窄,被英军的飞箭打散,少数冲锋上来的士兵也被挡在木桩外。由于战前曾下大雨,加之骑兵的踩踏,道路异常泥泞,向来不重视纪律和队形的法军更加混乱不堪。▲亨利五世的蜡像

两军正面接触后,英军采取弓箭手掩护、步兵反击的战术,有效打击了法军。虽然法军依靠人数优势一度压迫英军后退,但是恶劣的战场环境令其精疲力尽,重装盔甲成了累赘,长戟难以使用。这时,英国轻装长弓手停止射击,使用各种短武器加入战斗,短兵相接使得法国弩手无法射击,很多士兵一箭未发便退出了战斗,后卫骑兵也纷纷逃离战场。法军组织约600名骑兵再次发动冲锋,但已是回天无力。

法军在这场战役中唯一收获是袭击了英军的后卫军营,虽夺得了一些战利品,但导致了恶劣后果。亨利五世由此怀疑英军受到包围威胁,为避免意外,他下令处死了几乎所有法国战俘。英国骑士难以接受命令,拒绝执行这种不道义的任务。但最终执行者是两百名身份低微的弓箭手,在民族感情和阶级仇视交织影响下,弓箭手们拿出随身携带的Misericord匕首,从法军骑士面罩眼缝中插进去。这些身披重甲而手无寸铁的俘虏,连反抗一下都没有机会,便死于非命。绅士之间的交锋对决竟以如此下作局面收场,简直是对中世纪军事浪漫主义的莫大讽刺。

此战法军损失过万,大小贵族战死5000多人,其中包括3位公爵、5位伯爵和90位男爵,法军大元帅被俘,最终死于英国监狱。而英军的损失是一名公爵、十余名骑士和百余名长弓手。此战不仅成为英法百年战争中双方力量消长的一个阶段性转折,而且被视为整个欧洲骑士阵营的耻辱。

当年屠杀俘虏的匕首,现今民间已经难得一见,在西欧一些博物馆中,偶尔能够见其影踪。

著名的“V”型手势,据说即是始于这场战争。法国骑士一向鄙视英国弓箭手的低微出身,战前宣称说一旦抓住俘虏会剁去其两个手指,让他们此生不能再射箭。战斗结束后,英国弓箭手纷纷叉开双指向对方炫耀,从此这个手势便喻示成功和胜利。起源于匕首的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起源于匕首,也称瑞士刀或万用刀。这是一种包含有许多工具的折叠刀,因瑞士军方为士兵配备而得名。瑞士军刀的基本工具有平口刀、牙签、剪刀、开罐器、螺丝起子、镊子及原子笔等。

瑞士军刀源于1890年代,瑞士军方停止使用德制刀具,改由本国自制。最早的瑞士军刀采用木制手柄,配有螺丝起子和开罐器两种工具。1897年,随着新弹簧的发明,瑞士军刀开始装配较多工具。1909年,瑞士人在此刀红色握把上刻上白色十字盾牌作商标。瑞士有众多厂商生产这种多用途工具刀,但是只有维氏(Victorinox)和威戈(Wenger)的产品才被视为正宗的瑞士军刀。▲瑞士军刀

今天瑞士军刀种类相当繁多,所搭配的工具组合也多有创新,如打火机、手电筒、液晶时钟、USB存储器、MP3播放器,等等。这些新物件的加盟,使得这一古老刀具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神秘的暗器

暗器是指便于在暗中实施突袭的兵器。暗器主要由武林中人创造,它们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速度快,隐蔽性强,具有较大威力。武林中讲究一对一打斗,双方距离很近,于是暗器就派上了用场。

中国武术中的暗器至清代集其大成,达于鼎盛。直到清末火器盛行以后,暗器才逐渐被冷落,至今仍有人习练此技。

在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上,暗器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古代军人很少练习暗器。古代中国军队也有类似暗器,用于对付骑兵,最为常见的是扎马钉和绊马索。古代西方倡导骑士式的公平对决,加之弓箭手、投石手大都由穷人担任,因此对暗器并不重视。据历史学家波力比阿记载,古希腊时代战争双方经常约定,不得用暗器或投弹武器。最为常见的暗器——弹弓

弹弓是一种最常见的暗器,弓杆以竹或木制,内衬牛角,外附牛筋。弓弦用丝、鹿脊筋丝、人发杂丝制成。用于发射的弹丸有泥丸、磨制石丸、金属丸等。清代咸丰年间,有一个名叫李亦畲的拳师,曾写过一部名为《弹弓谱》的书,将弹弓的练法概括为:未开弓先看拿手,未掿弹先看扣手,未开弓先看拉手,未定式先看入手,开圆弓先看后手,打完弹先看前手。发射弹丸有很多架式,比如单凤朝阳式、野马上槽式、天鹅下蛋式、滴水垂崖式、拨草寻蛇式、双飞雁式、怀中抱月式等。

当今把弹弓作为一门武艺来练习的人极少,倒是儿童们以铁丝作架,橡筋为弦,把它变成了一件玩具。一些对弹弓情有独钟的人还建立了专门网站,探讨交流弹弓的种类和技艺。▲木制弹弓扎马钉与绊马索

扎马钉是古代军事战争中的一种防御性暗器。扎马钉有四个锋利的尖爪,状若荆棘,故学名蒺藜。扎马钉有铜铁两种。随手一掷,三尖撑地,一尖直立向上,推倒上尖,下尖又起,始终如此,触者不能避其锋而被刺伤。在古代战争中,扎马钉多散撒在战地或险径,用以刺伤敌方马匹和士卒。

扎马钉据说为三国时蜀汉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发明。当时蜀汉不产马匹,所以骑兵缺少,为了对付魏国骑兵,便发明了这个器物。马踩在上面就会负痛倒地,无法冲锋陷阵。尤其在退守和临时布防时作用非常大,在当时成为对付骑兵的杀手锏。陕西汉中汉江河、定军山、武侯坪一带,是当年魏蜀的重要战场,这些地方曾出土过扎马钉等兵器文物。进入火器甚至机械化时代后,这种简易实用的兵器也曾被使用,主要用于对付敌人的汽车轮胎。▲扎马钉

绊马索是利用惯性作用绊倒对方战骑的器械。在古代战争中,交战双方常使用绊马索,在敌方骑兵经过之处放置绳索,临近时突然拉起,绳子绊住马腿使骑者从马上摔下。在《三国演义》中,吴国大将陆逊曾用此物擒获了关羽。史料记载,唐代安史之乱时,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以绊马索对付安禄山的叛军。

颜真卿具有见微知著的政治敏感,在任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时,他洞悉安禄山有谋反意图,便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加以防范。平原郡本属安禄山辖区,安禄山派人密探暗察,却见其每日与宾客泛舟饮酒。安禄山以为颜真卿是一介书生,不再猜疑。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颜真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响应,被推为盟主,合兵二十万,横绝燕赵,军威大震。安禄山腹背受敌,因而不敢急攻潼关。次年,颜真卿指挥平原、清河、博平三郡之师,灵活运用多种战法大战判军,斩敌首万级,生擒一千余,声威益震。绊马索在对付安禄山叛军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机射暗器——袖箭及背弩▲铁蒺藜

所谓袖箭以箭暗藏于衣袖内而得名,它分单筒与多筒两种,即一次发射与多次发射两种。袖箭的筒体是用铜或铁铸成,中间空心,内径约2.5厘米,筒体长26厘米。在筒盖上装有一蝴蝶形钢片,可掩住筒盖上的一圆孔,此钢片起到扳机的作用。袖箭箭体长约24厘米,以竹制成,前有铁簇,箭头之下有一小缺槽。箭体从筒盖小孔装入筒内,压紧筒中的弹簧,这个小槽正好为筒盖钢片卡入,袖箭由此进入待发状态。使用时,一启钢片,箭由弹力的作用飞出伤人,其射程由弹簧的力量而定。多筒袖箭一般为六筒,故又称“梅花袖箭”,制法大致与单筒相近。

另外,在机射暗器中,背弩是鲜为人知但使用很久的暗器。背弩不大,一般长26厘米,箭体长24厘米,用竹铁混制。使用者用两段绳索把弩系在后背上,这两段绳索正好系于双肩,另一段绳索的一端系于弩机,另一端系于用者腰带。这时弩背向前,上箭于弓弦上,用弩机扣紧。发射时无须动手启动弩机,只要使用者低头躬腰,腰带上的绳索由于腰背的拉长,就会开启扳机,将箭通过后脑射杀敌人。一般杀手往往假装对被杀者行礼乃至叩头拜倒,受礼者不知所措之余,猝不及防中已经着箭。

暗器的分类

暗器可分为手掷、索击、机射、药喷四大类,每一大类中均包括若干种类。手掷类暗器包括标枪、金钱镖、飞镖、甩手箭、飞叉、飞铙、飞刺、飞剑、飞刀、飞蝗石、铁橄榄、如意珠、乾坤圈、铁鸳鸯、铁蟾蜍、梅花针、铁蒺藜等。索击类暗器包括绳镖、流星锤、狼牙锤、飞爪、软鞭、锦套索、铁莲花等。机射类暗器包括袖箭、弹弓、弩箭、背弩、踏弩、雷公钻等。药喷类暗器包括袖炮、喷筒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暗器,如吹箭筒、手指剑、钢指环、匕首、手锥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