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传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2:39:07

点击下载

作者:董成双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农业科技传播

农业科技传播试读:

第一章 农业科技传播概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农业科技发展推动的结果。科技要发挥作用,就需要进行传播。

农业传播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由“刀耕火种”的旧模式逐步发展到了高科技支撑下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如何在传播学——农业传播学理论指导下,更好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将农业科学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的生产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并被他们较好地接受和利用是实现建设社会进步目标的关键问题。《农业科技传播》是农业传播学系列丛书之一。在编写《农业传播学》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有许多关于农业科技传播方面的内容没有充分地表述出来、阐述明白,限于篇幅有些方面没有展开,如:农业科技传播的历史;农业科技传播与传播学、科技传播学的关系;农业科技传播的传者是哪些人;农业科技传播的信息来源、信息的加工方法、信息的传播媒介;农业科技信息的受众应该包括哪些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结合我们几十年来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经历,我们将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进行总结整理,结合传播学和科技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使《农业科技传播》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农业科技传播的实务内容,以期对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与结构模式

农业科技传播是依据传播学,特别是科技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农业科技传播是传播学最早关注的科技传播现象之一,也是科技传播学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

一、科技传播的含义

从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来讲,有了人类就有了农业,就有了农业传播。有了符号,就有了信息。有了思考、发现,就有了创造。将新的发现、新的创造传给其他人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传播科技的过程。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科技传播首先要传播的是科技知识和信息,其次要用科技手段进行传播,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现代化的速度传播到需要科技知识和信息的受众那里,并使受众理解、接受和应用。严格来讲科技传播的含义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

根据以上含义,科技传播的基本功能是把科技人员的“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进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无论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还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科技传播常常隐藏在一系列科技传奇的背后,不仅它的作用常常被人忽视,就是其存在的本质也常常遭到各种误解。一个相当普遍的误解就是把科技传播仅仅理解为各种科技文本(如科普读物、科技新闻稿等)的写作与传递,这就把科技传播局限于一个十分狭窄的领域。事实上,科技传播的社会形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包括许多不同的传播途径,至少包括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技术传播等类别,以及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等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传播形态。

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是有区别的。“科技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科技传播行为和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科技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科。它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本理论,以科技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科技传播注重的是科技传播的信息来源、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播媒介、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以及科技传播的制度环境等问题。

二、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农业科技传播》是继《农业传播学》之后的传播实务分册著作。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理论问题做简要论述,重点放在传播实务方面。

要论述科技传播的含义首先要对科技进行必要的阐述。在我国,人们常常将“科学”与“技术”统称为“科学技术”,然后再简称为“科技”,这表明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但“科学”和“技术”存在着差异性,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人类活动领域。如果说科学活动主要是与人类认识相联系的话,技术活动则与人类的生产性、实践性、操作性活动相联系,实现的是对自然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对社会环境的改良与改造,科学体现为反映事物及其规律的知识,技术则一方面体现为知识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另一方面又与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紧密相联。思想家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狄德罗则认为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硬件即生产工具和设备。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差异通俗地讲就是: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发现事物的基本性质和规律,科学进步体现在科学家们不断有所“发现”;而技术要问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追求对事物性质和规律的利用,技术活动的结果是“发明”;科学成果体现为定律、定理、理论、假说,科学家们主要用论文、专著作为表达科学成果的载体,而技术成果体现为人们首次创造出利用自然、改造环境以获得特定结果的手段、方法或操作程序,体现在技术原理、模型、专利、方法、生产工艺中,工程技术人员用专利说明书、设计图纸、程序、经验、技巧甚至机器设备、产品作为表达技术成果的载体。科学属于知识层面,技术则既有知识,又与器物相联系。

农业科技所包含的内容也包括:1.对与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有关的对动植物生长与繁殖的认识,对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认识。2.如何利用自然环境的变化采用有效的技术提高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科技传播的含义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概括起来讲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业科技传播与传播学、农业传播学以及科技传播的相互关系。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传者、受众、信息、媒介、制度环境以及传播效果等。

三、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和类型

说到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就需要从传播学发展的历史、农业科技传播的历史、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以及我国和国际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一)传播的经典模式

说到模式有必要简略了解一下传播学发展过程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研究成果,以及这些模式与农业科技传播的关系。1.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提出了“五W”模式,这是一个口语化的模式。它表示为:“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1958年布拉多克(又译布雷多克)(Braddock)加以补充为:“Who Says What Through Which Channel to Whom Under What Circumstance For What Purpose 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产生什么效果),这就是“7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又称拉斯韦尔公式。国内传播学专著或教材大都采用图表的形式来描述:图1-1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及相应的传播过程基本要素2.香农—韦弗模式

1949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克劳德香农和和沃伦韦弗(Clavde Shannon&Weaver)的《传播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1949)从信息论角度提出了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图1-2 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

1966年传播学者德福勒对该模式进行了补充发展,利用循环模式提出一些重要问题,即通过信息的还原、转换和反馈等过程检验传播实现与否,指出了噪音对传播过程各个环节的干扰和影响,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这就是德福勒大众传播模式的由来。图1-3 德福勒传播模式3.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1954年,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奥斯古德(CEOsgood)批评香农和韦弗为解决工程应用问题而发展出的机械传播模式,说它没有考虑人类传播的问题。他以意义理论和语言过程为人的传播行为设计了一个模式,后有威尔伯·施拉姆提出,形成了传播双方执行相同职能的高度循环的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图1-4 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

这个模式将传播视为两个部分编码、解码、译码、传送和接收信号的互动,它强调了传播过程中各主要因素的行为活动,即行使编码、译码和释码职能,体现了反馈和共享信息的连续“循环”,是具有结构性、描述性特征的认识工具。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奥古斯德—施拉姆模式赋予了传送双方相同的主体,但是这与某些类型的传播不大一致。人们还是坚持认为,某些类型的传播的循环性更强一点,而另一些则相对弱一点。总的说来大众传播是属于后一类型的。大众传播链中的薄弱环节是反馈。施拉姆修正了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大众传播模式。图1-5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5.丹斯的螺旋模式

在对线性模式、循环模式批评的基础上丹斯修正了循环模式,提出了螺旋式传播模式。它引导人们注意这样的事实:传播过程是向前发展的,今天的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传播的结构和内容。同时,该模式对传播的动态性质开始有所强调。与所有社会过程一样,传播过程包含了各种不断变化着的要素、关系和环境。螺旋式模式就是描述这种过程的各个不同侧面是如何随时间而变动的。图1-6 丹斯的螺旋式模式(二)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农业,就有了农业传播;自从农业传播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开始了对农业传播的思考和认识。在农业传播中,对社会发展起作用最大的是农业科技的传播。

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属于农业传播的特殊性,具有农业传播模式的普遍性。在此重点阐述与农业科技传播有关的内容。

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主要是:农业推广模式、农业创新扩散模式和农业技术传播模式等。1.农业推广模式“农业推广”于20世纪20年代译自美国英语“agriculturalextension”,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农业推广的萌芽时期。《现代汉语词典》把“推广”解释为:“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例如推广普通话、推广先进经验。在西方,“推广”一词的实际使用为1866年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首次采用了“大学推广”系统。可见,农业推广就是把与农业和农村有关的新科学、新技术、新观念从小范围推广到更大范围的传播过程,农业推广学属于农业传播学,其推广的重点是农业科技知识。因此,农业推广学积累的丰富的推广模式是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一种。“推广”一词隐含着一种强有力的外部因素,这种因素具有强大的外力,把小范围的农业新技术、新经验、新观念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从这个角度而言,尽管农业推广模式中有自下而上参与式问题解决的模式,但是,在整体上,农业推广模式依然是一种劝服式、压力型的线性模式,是一种强势知识向弱势知识流通的单向模式。这种模式用图示简化为:图1-7 农业推广模式的核心要素

组织,可以是各级政府、农业推广职能部门、专业公司、农业协会、民间组织、农业科研单位、私人企业、推广人员等,他们负责农业科技信息的编码、释码、解码工作,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信源。组织的构成结构、运作模式、制度管理、追求目标等对于推广内容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推广内容不仅包括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还包括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综合咨询服务等。与其他传播不同,农业传播者(组织)采用多种手段向推广目标群体推广其内容,目的是提高其对象对科技知识的认识能力,改变其行为、态度,实现劝服,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使用劝服的手段很多,这些都是农业传播学有待研究的技巧。一般而言,农民是农业推广目标的主要群体,构成了农业推广的接受对象,但是农民不是农业传播的唯一主体,还包括管理者和经营者。

中国农业大学高启杰教授在研究农业推广学时,用模式的方式展示了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这个框架为:图1-8 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

此模型表示:农业推广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流动的系统,它包括两个基本子系统,即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亦称目标群体)系统,前者是指推广人员、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后者是指农村居民、社会结构及其所处的生存空间与环境;沟通与互动是这两个系统的联系方式;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宏观环境,包括政策与法律环境,政府机构设置与组织体系,经济与结构性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农村区域环境等。

该模式的两个组织系统,是通过沟通与互动联系在一起的,说明在推广工作过程中,两个系统内的个体同处于一种关系场中,其行为受到广泛的社会内容的影响。主要包括:1.人际关系;2.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3.社会文化环境。

这个模型是在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构建的。它注意到了推广服务系统与目标团体系统的互动,其缺陷是农业传播似乎是两个有组织化的系统的相互对象,而作为目标团体系统,它们不是一个有组织化的系统,而是居住在同一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庞杂的群体。2.创新扩散模式

创新扩散模式以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为代表,这个模式取之罗杰斯和休梅克的(1973年)著作。它是以美国农民和乡村居民为对象,受到了美国实践经验长久检验的一个模式。麦奎尔评价说:“本世纪(20世纪,笔者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美国率先作出了这种努力并评估了它的意义。现在,它已成为第三世界各国大多数发展计划的一个特色。那些计划不仅与农业有关,而且涉及保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与这个模式相关的是:散布研究(diffusionresearch),又译扩散研究。它是多级流动传播模式的发展运用,具体而言,散布研究就是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新的观念、实践、事物)成果是怎样为人知晓并在社会系统中得到推广的研究。它的最主要特征是:“它必须赋予非媒介(往往是个人)的信源(邻居、专家等等)以重要地位;通过用提供信息或试图影响动机和态度的方法去寻求行为变化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

该模式有四个主要环节,三个主要阶段。这四个环节是知晓、劝服、决策、证实。三个重要阶段是前奏、过程、后果,如图1-9。图1-9 罗杰斯—休梅克创新扩散模式

四个环节是一个创新采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必须按照顺序正常进行,必须经过获知、劝服、决策、实施证实的过程。前奏、过程、后果三个主要阶段体现了创新过程的思想。前奏主要是影响创新接受的接受者个人特征和社会特征,不同的接受者对创新采纳会用不同的态度,罗杰斯把接受者分为五类,以区分对创新采用率不同的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他们的特点是:

①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比其他同事有更多见多识广的社会关系。

②早期接受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最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③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经常与同事沟通,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④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之所以采用创新通常是出于经济必要或社会关系不断增加的压力。

⑤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信息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经验。“过程”包括传播信源、知晓、劝服、决策、证实五个环节。创新扩散的传播信源通常包括:一般的大众媒介、广告或推销材料、官方的革新机构、非正式的社会联系等。不同的信源在不同的阶段,可能对于不同的功能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例如,大众媒介与广告可能产生认识和了解,地方的官方机构可以进行劝服,个人影响可能对决定是否采纳起重要作用,使用的经验可以提供主要的最近的证实来源,或者相反等。“后果(consequences)”是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之后,给个人或社会系统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三种:1.满意的和不满意的后果,取决于创新效果在社会系统内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2.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取决于个人或社会系统的变迁是对创新的一种直接回应还是创新直接后果产生的二级后果。3.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后果,取决于变迁能否得到社会系统成员的公认以及是否符合众人的期望。无论创新的用意是何等善良,但并非所有的创新都会有满意的结果,一项创新对于社会系统的影响完全可能是有害的。

罗杰斯—休梅克创新扩散模式诞生于美国农业推广的实践,有着深刻的美国文化的痕迹,这种模式后来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在各个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模式的具体运用成为农业推广学研究的重点,由此诞生了其他许多农业推广、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但是,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丹尼斯麦奎尔总结这些批评是:(1)该模式是从外部或上级的变革力量这个角度设计出来的,这些外部或上级的变革力量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来决定什么是有利的,并通过动用大量的资源来促进变革。然而与此相反,可以说变革能够而且应该来自下面,由那些需要变革的人自己来发动。愈是这样做,该模式就愈变得不恰当。(2)该模式领先假定事件的直线和合理顺序,认为是事先并按照外部决定的理性判断标准而计划安排的。这是上述外部或上级操纵方法所共有的相互关联的事物。(3)该模式把劝服或态度变化放在“知晓”与“决策”两者之间。实际情况并非必然如此。除了判断性态度的形成之外,还存在其他一些作出决策的基础。而且关于态度改变通常先于相关行为的改变这个论点,争论甚大,往往行为改变本身就是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原因。(4)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过程中有很多偶然性和许多变动因素。很可能人们一无所知,或者只是崇拜名声,或者模仿别人等等而采纳了某种创新事物。(5)如果该模式包含从后环节到前环节的某些反馈循环,那么它将更为完整。这样,决策对知晓和态度的证实反馈就可以分别增加或加强这些循环。

尽管存在上述批评,甚至正因为这些批评的存在,这个模式仍是十分有用的,也反证了它并非创新—扩散过程的完整范式或唯一范式。3.农业技术传播模式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的杂交玉米技术产生并进入了推广阶段,结果推广很成功,为美国农业发展及农户带来了利益。这一现象引起了两位美国农业社会学家瑞安和格罗斯(BryceRyan&NealGross)的兴趣。这一研究的结果之一,就是农业传播技术的S型曲线趋势模式的诞生(见图1-10)。

S型曲线模式表示,在技术传播开始阶段扩散较慢,当采用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后,也即达到临界数量(criticalmass)后就会达到起飞阶段,之后持续上升,在采用者的比例超过50%后,曲线又呈平缓趋势,因为大部分人已经采用了技术,新的采用者就越来越少,以至最后发展曲线与时间线平行。图1-10 农业技术传播的S型曲线模式

这个模式是实证调查所得。从1941年到1943年,这两位农业社会学家,对爱荷华州的259位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1928年至1941年,259位农民中有257位接受了杂交玉米技术,采用率很高。此间,农民接受该技术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特点:1928年至1933年接受该技术的农民仅10%,而1933年至1936年的3年间即达到40%,出现了明显的“起飞”阶段(tookoff)。之后,接受杂交玉米技术农民的比例开始趋于平衡。

这一模式也是创新—扩散模式的一个变种。它是对罗杰斯区分的五类创新采用者随着推广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情况的最形象化的描述。创新者总是少数的几个人,早期接受者也不多,随着推广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早期众多跟进者,曲线呈上升趋势,随后不久,曲线急剧上升,出现了后期众多跟进者,以后跟着时间的推移向下倾斜,乃至与时间平行。E·罗杰斯(EverettM.Rogers)等传播学者对S型曲线趋势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验证了瑞安和格罗斯技术传播模式的科学性。S型曲线趋势模型被公认为技术传播的模式。

技术传播S型曲线模式为我们揭示了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农业受众技术采用率的临界数量。技术传播研究表明,当技术采用率达到临界数量后,采用率将呈现起飞状态,而且技术的传播会出现“自续”(self-sustaining),无须外界过多推动,甚至在外界阻止下,技术采用率也会自然提高。自然界一些生长发育行为、社会上人口发展、商业销售行为等的长期发展趋势,也常常有这种特点。技术传播工作中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实际上就是如何提早临界数量的到来,以使技术传播早日达到起飞阶段并向前自我发展,这样就可以提高技术传播的效果并减少成本。

经典S型曲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成熟的社会条件下,从农民个人行为中总结出的规律。现实中的技术传播活动并非只是个人行为可以描述的,不同经济水平、地理生态环境、社区系统、技术、传播手段等,都会使S曲线的斜率和趋势有差别,有的还会背离S曲线基本模式。无论如何,技术传播的趋势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在我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科技传播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

一方面是社会公益性的农业科技传播工作要去做。一是支持农业科技的创新组织研究开发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工作,国家用财税收入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科研机构的基础性和技术性科技创新工作;二是支持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工作,加强对农业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的支持,培养一大批具有既懂农业基础知识又对新技术、新成果有较好接受能力的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人才主体。加大对大众传媒传播农业科技的支持,建立国有的公共农业科技传媒机构或栏目、频道,使其不受市场的影响,节目要根据受众特点编排,既有吸引力,又能很好地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下大力气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使其具有接受农业新技术的知识水准,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严重制约着其接受新技术的决策能力,从世界各国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的研究来看,知识层次越高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越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现有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的作用,在适于培训的时刻进行灵活多样的知识和技术培训。还有就是要创造鼓励使用新技术、新品种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激励机制。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将在市场机制下能够完成的农业科技传播工作,按照市场规律去实施。一是有市场潜力的具体技术的推广工作要按市场法则运行。现在许多大的种子、农药、肥料等企业都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工作,这些工作一方面是为提高使用者的知识水平来尽早接受使用新技术的意识,其次是提高在使用者中自己形象增加对使用者的帮助,最后则有的放矢地推广本企业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者是自愿地、有选择地决定引进哪些技术,使用何种产品,其效果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后才会大面积地采用。二是提高全民对科技知识的保护意识,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农业科技创新者的积极性,如新品种的科技创新激励提留,新技术发明者的社会使用效益奖励等等。

我国目前已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然在农业发展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其作用在逐步下降。有的地方政府为体现政绩大搞形象工程,强迫农民进行耕作模式或产业结构调整,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大力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研究,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按照农业科技传播的科学规律办事,力争取得较好的效果。

模式仅仅是某一事物内在联系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有“固定化”的趋势。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过大的一个产业,在一个地区实证调查形成的农业传播模式,在另一个地区也许不可能适应,模式的个别要素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种背景导致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农业传播模式,这些模式是当地探索农业发展的经验性的总结,与传播学意义上的模式也略微差别。同时,这也说明在使用农业传播模式时,要注意各地的自然条件,注意到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不可盲目套用模式。(三)农业科技传播的类型

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模式、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构成等方面千差万别,就是在同一国家或同一地区其差别也不容忽视。因此成功的农业科技传播的类型也很多,经过传播学专家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了几种典型的传播类型。结合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发展历史,我们做一下探讨。1.人际传播

根据刘家峰《基督教与近代农业科技传播》一文中对“教会与金大农林科为实现教会乡村化而进行农业教育和科技推广的过程”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历史起源于20世纪初的金陵大学农科,1914年秋农科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是中国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的开端,也是我国开展农业科技传播的开始。只不过那时不是称作传播而是称为推广。其推广模式有以下四种:(1)与教会合作推广;(2)驻地推广;(3)巡回推广;(4)与农民直接合作。以上各种形式的农业推广活动,基本都采用演讲、展览、实地实验、示范、戏剧等方法,现代媒体电影、幻灯等也普遍采用。通过这些推广模式进行作物改良与推广、畜牧改良、病虫害防治、化肥实验与推广、水果栽培保鲜、新式农具推广等。

最早与农林科合作的教会是安徽北部南宿州的长老会。1917年卜凯邀请农林科的邵德馨于1918年11月办了第一个农业班,时间为两个月,每天1小时,有12名农民学员参加。这个班开启了地方教会与农林科合作的历史,也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始。这个班的学员大多是教会会众。他们学完课程以后,主动要求与农林科合作实验引进的新品种。1920年,他们实验种植从美国、日本和中国各地引进的小麦品种达上百种,还有美国玉米、各种外国蔬菜、葡萄等等。有一位王姓学员不顾邻人嘲笑,大胆地在自己的田里实验18种化肥,至1924年已发展到包括牛种改良、牛瘟控制和小麦灌溉、水井改良等多项合作项目。

乌江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素来出产棉花,各大城市棉花店都以“乌江棉花”做幌子,但实际上在20年代初期乌江棉花已经退化,1922年,金大想利用乌江的盛名到乌江去推广棉业。推广员李杰斋背着棉种挨家挨户上门发送,但农民并不欢迎。1923年他租下镇上靠马路的18亩地把改良棉种引进此地。到了植棉季节,李杰斋把一些良种发给农民。秋季,学校农场棉铃怒放,与当地棉田形成明显的对比,引起农民的极大兴趣。种了改良棉的农民也喜获丰收,这就吸引了更多的人想买种子。学校用手动轧棉机轧出棉籽卖给农民,略高于市价,还供不应求。接着李杰斋又举办展览:“展示改良棉花、轧棉过程。各种展品摆满了桌子、墙壁,一株棉花立在那里,雪白的棉花,像一棵圣诞树”。

在教会乡村化和乡村基督化的背景下,农业成为传播基督教的媒介,基督教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传播农业科技的主体,从而为近代中国农业进步做出了一定贡献。由此我们认为早期的农业科技传播是人际传播模式。2.组织传播

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起来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巩固。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农业技术推广的指导方针和组织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推动了农业推广组织的发展。“至于农业技术推广站,早在1950年就已经产生,在全国共有10个,主要在东北。1951年发展到43个,其中县站28个,区站15个。”1953年,农业部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提出了《关于充实农业机构,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的意见》,规定在区一级设立技术推广站,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到1957年底,区站达到了一个发展顶峰。全国共建农技站13669个,有农技人员9.5万人。但1958年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中断了农技推广体系自上而下的推广。“文革”期间,农技推广工作被迫中断,一直到1972年才再次兴起。

1979年农村开始进行改革,人民公社开始解体,农技推广体系又出现了“线断”。1980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办好县一级推广机构。1982年7月,农业部成立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展开了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重建工作。1987年4月,农牧渔业部颁布了《关于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若干决定》,以县为中心迅速发展,在全国形成了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中枢、乡级农技推广为纽带、村一级科技服务小组为基层的推广网络。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村推广体系又出现了一次挫折,出现了“断奶”、“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党和政府及时总结了历史经验,国务院于1991年10月28日下发了国发〔1991〕5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全国种植业系统共有技术推广机构59501个,推广人员32.77万人。1993年7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使农业技术推广有法可依。至此,我国已形成了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省级农技推广总站、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完整的农技推广体系。各级推广机构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共同把农业技术以及各种涉农信息传播给最广大的农民。1995年,农业部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种子总站、全国土壤肥料总站组建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功能。

然而,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各行各业对国家财政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再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一些地方片面理解有关中央关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决定,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断奶”、“断粮”之风,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减拨或停拨事业费,从而对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与机构造成了较大程度的冲击,农技站不能很好地发挥职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巨大的困难,限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针对近年来全国两会众多关于重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提案、议案,国家正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因地制宜地设置基层推广机构,逐步形成国家兴办与国家扶持相结合、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农技站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在新世纪的农业传播中更为科学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在良种和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0年2月,农业部制定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陆续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如老来青(水稻)、平原50(小麦)、金皇后(玉米)、伤字棉(棉花)、优花生、胜利油菜等。1957年,全国良种推广面积达到8133.3万公顷,比1952年扩大l0倍,良种普及率达到52%。1973年,釉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它以根系发达、分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良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表现出强大的增产优势,一般每公顷较常规品种增产750千克以上。自1976年开始推广以来,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种植面积从1976年的13.8万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1664.8万公顷,增长了近120倍。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杂交稻的种植面积都在1533.3万至1666.7万公顷左右;单产从1976年的4740千克/公顷提高到1999年的6990千克/公顷,提高了47.6%。至今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2.63亿公顷,净增稻谷约2000亿千克以上。这对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保证农民增收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这一科研成果还推广到世界一些国家,1980年以中国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不仅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辟了新途径,而且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与实践,对世界农业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9年与1949年相比我国水稻在面积只扩大21.7%的情况下,稻谷总产量增加了3.1倍,达到19849万吨,单产提高了2.4倍,达到6345千克/公顷。

杂交玉米的推广,20世纪50年代以选用优良农家品种为主,同时开展品种间杂交种和双交种的选育和应用;60年代以推广双交种为主,60年代末开始选育玉米单交种;70年代逐步转向以单交种为主,因地制宜地推广双交种、三交种和顶交种;70年代中期,各类杂交种中,单交种占55%,双交种占40%,三交种和顶交种占5%;到80年代,玉米单交种的应用已普遍成为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单交种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70%左右。90年代以米,玉米单交种面积已占玉米总面积的80%—90%。至今全国玉米品种已完成了6次品种更换。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及杂交种的应用和推广,玉米生产获得迅速发展。1999年与1952年相比,全国玉米的种植面积从1256.6万公顷扩大到2590.4万公顷,增长106%;总产量从1685万吨增加到12809万吨,增长了6.6倍;单位面积产量从每公顷1343千克提高到4945千克,增长268%。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52年的10.1%上升到1999年的22.9%;玉米总产量由占粮食总产量的10.3%上升到25.2%。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包括重大技术推广、植物检疫、种子检验、病虫测报、土壤监测、肥料质量监督等方面,这些工作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传播类型来看,农技站基本属于自上而下的组织传播,“这种传播通常以上级领导部门向下级部门布置工作、传达指令、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信息由高一级向低一级流动,“需要按行政或其他序列逐级完成”,最后完成把信息传递给农民的任务。作为政府的农业推广机构,农技站与政府的政策方针、社会变革以及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密切相关,在中国农业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了自身的功能特色。

从广大农民的感受来看,农技站就是推广农业新品种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技术推广部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起龙头作用;为农业部起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的参谋、咨询作用;与省级‘中心’一道共同加强对县乡农技推广系统的综合指导、服务和管理作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管理和建设,并对下级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进行业务指导;负责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及新品种、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负责组织实施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负责指导全国种子、土壤、肥料的质量监测工作,并负责国家级种子质量监测纠纷的仲裁;负责农业部授权的国内植物检疫和品种区域试验;负责耕地资源的调查、评价、保护及改良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农技推广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实施;负责农技推广系统的师资和高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定位的作用和职责不难看出,全国目前的农技推广体系依然是以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为主要工作。3.大众传播

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大众传播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模式。(1)广播

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于1923年1月23日在上海开始播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日建成开播,开创了党领导的人民广播事业。建国前夕,全国各地已有40座人民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旧广播事业的改造,广播事业完全由国家经营,1950年全国共有广播电台65座,1960年增加到135座;1987年增加到386座,收音机拥有量2.6亿架,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68%。到2004年底,我国有广播机构2195个,共播出2355套广播节目,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4.05%,收音机社会拥有量达5亿台。

延安时期广播电台宗旨是使听众了解解放区的情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广播电台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1954年4月中央台的《对农村广播》开播了,其间办有《农业科学技术》栏目,是广播电台较早主办的农业科技栏目。(以上信息摘自《广播电视词典》赵玉明 王福顺主编)到目前,全国共有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广播电台282座,播出节目时间526万小时,分为新闻、专题、综艺、广播剧、广告和其他等六大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办有《中国农村报道》栏目,节目宗旨定位于“报道农业最新动态,突出新闻性;点评农村热点难点,树立权威性;解答农民疑惑,放大服务性”。

成立于1948年11月18日的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目前已有七个系列频道,全台七套节目全天播音170小时5分钟,总发射功率651.8千瓦。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第六频道的《现代乡村》栏目主要播出农业信息、乡村风采、专家热线、法律热线、致富能人访谈等内容。

在电台的对农广播节目中向广大农民以及其他听众传播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2)电视

中央电视台创建于1958年5月1日,初名为北京电视台,同年9月2日由试播转为正式播出,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央电视台的诞生日。此后我国电视实业发展迅速,1987年,我国拥有电视台366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l.1亿台;1992年,电视台发展到近60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2.2亿台;1996年底,经初步统计,全国电视台已近90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为3亿台。到2004年中央电视台有19套节目,地方电视台有2370套节目,每年制作电视节目211万多小时,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达到4亿台,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5.29%。

电视在农村生活中特别是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方面作用重大。安徽省农委与安徽农业大学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64%来自电视,12%来自广播,8%来自报纸,还有16%是靠会议、黑板报以及邻里口耳相传获得。由此可以看到电视是广大农民获取有关信息最主要的来源。2002年,为了改变农民收视农业电视节目困难的现状,根据农业部的部署,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七套农业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的试点。13个试点县农业节目覆盖率由原来的不足3%提高到了80%以上。“农业节目进村入户”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据统计,在试点县,每年就有9200多条七套农业节目的信息,被广大农民所采取,产生了可喜的经济社会效应。

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设置工作。1985年拍摄了《夏玉米高产之路》科教片,介绍了莱阳农学院刘绍棣教授主持的夏玉米高产开发配套措施,此后又先后制作了《粉丝制作工艺》、《黄瓜“十”字形嫁接栽培技术》、《山楂罐头制作》、《山楂丰产栽培技术》、《梨的防腐保鲜贮藏技术》、《苹果园快速改换良种(高接换头)》、《瘦肉型商品肉猪生产配套技术》、《鸡的败血霉形体病》、《小麦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甘薯丰产栽培》、《粮田新歌》、《奶牛乳房炎的诊断及激光治疗》、《巧剪出金秋》、《旱薄地苹果丰产栽培》、《苹果无病毒苗木的繁育》、《花生抗旱栽培新技术——果播覆膜》、《生物组织粘合剂》、《库区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利用》、《花与农事》、《山东名产一莱阳芋头》等等一大批农业科教片。这些科教片科学内容新,实用性强,经电视台播出和出版社发行后深受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的欢迎。《巧剪出金秋》科教片介绍的是红富士苹果的整年修剪技术,解决的是如何通过一年四季的修剪使红富士苹果能够早产丰产品质高的问题。当时正值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红富士的高峰期,此片的推出促进了红富士苹果管理技术的提高。许多地区的领导到苹果产地栖霞参观苹果生产后都会购买一盘《巧剪出金秋》录像带。甚至在我国西部苹果产区有的人将此片进行大量复制在西部地区也进行了大量传播。这一科教片在当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从1991年开始与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合作摄制系列农业科教片。其中主要有《植物保护基础》52集;《日光温室蔬菜优质高效栽培》30集;《草编》10集;《农业病虫害发生与防治》34集;《苹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0集;《中国北方蔬菜》30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5集;《花生优质高产栽培》5集;《果树栽培进大棚》4集;《果树、蔬菜与大田作物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75集;《果树、蔬菜的科学种植》60集;《我们的苹果园》25集;《优质高产种蔬菜》40集;《优质高产种玉米》6集;《优质高产种花生》6集等等。这些节目都在中央电视台的农业科技栏目中播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不少观众与我们联系咨询有关技术细节。

另外与金盾出版社、中国农业教育出版社和红星出版社合作向社会发行农业科教片VCD达300多部。制作的科教片《紧凑型玉米》、《银杏杀菌剂》等在中央台《科技博览》节目播出。

在2004年CSM所监测的全国及部分重点城市的电视栏目收视率前10位中,《科技博览》位列第十,这说明科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深受欢迎的电视栏目。在湖南长沙地区电视栏目收视率调查中,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农村专题栏目《乡村发现》收视率达到4.3%,市场份额达到12.2%,列收视率第十位。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探索发现》名列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第十九、二十名,以反映东北农村人土风情农村文化为特色的吉林卫视栏目《农村俱乐部》名列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第四十五名。

以上这些案例均说明农业类、科技类节目在全国特别是广大农村有巨大的收视群体,办好此类节目将对农村科技文化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3)网站

网站就是互联网上一块固定的对外发布各种信息的地方。它由域名(也就是网站地址)和网站空间构成。衡量一个网站的性能通常从网站空间大小、网站位置、网站连接速度、网站软件配置、网站提供服务等几方面考虑。根据网站互联的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国际互联网是英文Internet的中文译名,有时也叫“因特网”、交互网、国际网、网际网全球资讯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国际互联网的连接遍及全球,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站数为78.84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09万个,增长率为16.4%。其中,2006年上半年就增长了9万个网站,远高于2005年下半年两万个的增长量。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其中专线上网网民人数2860万人,拨号上网网民人数4750万人,宽带上网网民人数7700万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电视、报纸分别占82.6%、64.5%和57.9%,互联网超过了电视和报纸。这与非网民的信息获取途径不同。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超越了时间地域的局限,让信息传递变得轻松便捷。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媒体形式来说,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既吸收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很多缺点。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很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便捷检索性和互动性,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有了互联网,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借助电子邮件、BBS等信息交互工具,发表自己的看法,回馈给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

第三,互联网打破地域的界限,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四,网络媒体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将信息发布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此外,网络同时又可以进行如网上直播或网络会议等多种方式的同步信息传播。这样的特点,使网络信息传播可以满足不同传播形式的要求,使传播双方摆脱了时间的局限性。

第五,网络媒体还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由于网页制作的过程比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大为简化,既不像电视要经过编辑播出(直播节目除外),也不像报纸需要排版印刷,只需更新网页内容即可。而且网页内容一更新,网页的访问者立即可以看到,这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差。因此,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

第六,网络媒体是多种信息形式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特别是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边下载边收听、收看的实时传播成为可能,可以大大节省网络用户下载时间,而且使得网络媒体互动、实时、整合的特征真正在音频、视频文件的使用中得到体现。这也是网络媒体的先天优势。

第七,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传播者在互联网络上发布消息,只需要在与网络相连的服务器上放置相应的计算机代码。相比于其他的传统媒体来说,传播者传播信息的过程大大简化。这个过程只需要少数的策划编辑人员及网页制作人员,使用一般的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无须大量的播出设备和人员。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很低,小而灵活。

也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些不可替代的优点,使其成为继电视之后发展最快的媒体,并开始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于是,有人开始称它为第四媒体。

由于网络媒体的这些特点,将其应用到农业科技传播领域,其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承担了青岛市科技局农业科技网站建设项目——“青岛市农业科技传播与服务平台”,该项目历时3年即将完成验收。在这个服务平台上设立了“推广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培训”、“专家讲坛”、“农业专家栏目”、“农业方针政策”、“农业科技110”等栏目。所有的栏目和资源农民全部免费观看、下载。(1)推广农业技术:以多种不同的媒体形态,提供全国最新的农业实用技术。这个项目的特点是以数字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片来推广农业技术,生动直观,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3394部农业技术片基本上覆盖了大农业的各个学科,这是全国农业最丰富的资源库。(2)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科技致富的意识与能力。80多门农业科学的电子课堂,对于基层农村人员的学习、提高和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都是十分有益的网络课堂,内容全面系统,是我们近10年来几百名教授的精心之作,也是全国农业高校所独有的。另外,还有3333部用来进行培训的电视培训教学片。(3)专家讲坛:也是我校的全校各个学科教师队伍中的精华,还包括几十位国内有影响的专家教授的专题学术讲座,总时间达到410个小时,数字化以后的数据量达到400G,也是基层农技人员学习的好资源,对中、高级农技人员也有较大的学习参考价值。(4)农业专家栏目:是实现专家和有条件上网的农民更方便、更直接沟通的桥梁,计划在成立平台专家委员会以后,在征得专家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把专家的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和电子信箱、电话,以及专家从事研究的方向、成果和正在完成的项目对外公布,实现农民和专家的咨询和沟通。(5)还有,青岛农业,农业市场,向青岛农民提供全国最新的涉农科技信息,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信息。(6)希望与青岛各地的农业科技“110”建立联系,并有望为各地的“110”提供技术支持。平台还开放了为农服务热线电话,经值班人员收转回答农民的问题。

经调查,国家、省、地等各级农业管理部门都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其中有农业部主办的《中国农业信息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信息网,以及这些政府网站下设的种植业、种业、农业机械化、水产、农产品安全、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方面的专业网站。农广校系统除了有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的《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以及各省农广校的网站外,大部分地级农广校和一些县级农广校也建有网站。其次,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农业教育等部门和机构也都建有传播农业科技的网站。另外,一些农业企业建立的网站一方面开展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同时进行相关农业科技知识普及也起到了传播农业科技的作用。据Top.ny3721.com农业网址大全的最新统计,目前公开的农业网站有近7000家。所有这些网站构成了我国农业传播科技信息的网络群。有关网络传播的内容在《农业网络传播》一书中有专门的介绍。

在具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的过程中,有时是采用一种模式进行传播,有时是几种模式同时使用。我们传播模式进行分类只是为了便于研究不同传播模式的适用范围和传播效果。

四、农业科技信息及信息的来源

从广义上来说,农业科技信息是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信息。从这个观点出发,一切能够应用到农业上的科学技术知识均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信息。那么这些科技知识信息是如何分类的呢?(一)科技传播信息的类型及特点

科技传播的信息是传播过程中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这些科技信息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分为“原创性”信息,即由科学家或科研组织创造、发明的新的科学技术;再开发信息,即在大量收集原创性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重组后形成的信息,可以分为科学知识信息、工程技术信息、科技动态信息等。1.科学知识信息

当科学技术发展到20世纪以后,严格区分科学与技术的界限似乎已不大可能,但在一般理解上,无论是从特性上还是从社会功能上说,科学与技术还是有相对明确的界限的。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即人类认识自然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学科门类。科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活动,其目的是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事物和自然规律,体现为多种学科门类相互交织的多层次的知识体系。技术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技术包括社会技术、管理技术这类用于改造社会和人群组织的技术,狭义的技术则是指人类利用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的方法与手段。技术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其目的是利用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技术既包括知识及能力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又对应一定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等。

科学知识信息是科技传播的基本内容,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充分研究了相关科学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思维和抽象,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种信息,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处于相当基础的地位,表现为在科学范围内成立的科学事实、科学判断、科学定律、科学定理、科学原理、科学假说等等。

在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具有某种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即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具有系统化的特征,包含比较严密的逻辑体系,不是互不相关的概念、观点、知识的机械组合,不同的概念、知识间具有一种逻辑化的联系。现代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的知识网络体系,仅自然科学一类就已包括了数千门学科。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被生产出来。

科学知识每天都在利用科技期刊、学术专著、科研报告、学术研讨会或个人交流等多种不同的媒体和途径,从科学研究机构、大学等知识组织中传播出来,在社会传播大系统中汇集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流,其中有科学家们刚刚发现的新知识,也有早已被发现的“旧”知识,它们通过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技普及等渠道,从拥有丰富科学知识的科学家、教师、各类科技传播者那里流向社会。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承担着多方面的任务,不能理解为仅仅把知识输送到受众那里就算完成了科技传播的全部任务,科技传播并不能只停留在对基本知识或者对高新科技知识的介绍上面,还要以知识传播为载体、为基础,培育人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体现着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内涵。这样一种精神不仅对科学家的知识创新具有重要引导和促进作用,而且对现代社会发展也有多方面的示范作用,科学精神的广泛示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2.工程技术信息

工程技术信息是科技传播的另一类重要内容。工程技术信息是反映人们利用自然、改造社会环境的技能和方法的信息。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社会不断向科学技术化的发展,使技术研究和扩散获得了多方面的驱动力。在技术研究领域,每天都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被发明创造出来,而在技术传播领域,每天则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信息在流动,从技术的发现者、掌握一定技术的专业人员那里流向社会的各个领域、生产的各个部门,构成了社会传播大系统的巨量工程技术信息流。

工程技术信息的扩散,可以借助于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和渠道,比如科技期刊、学术专著、技术实验报告、专利文献、技术研讨会或个人交流等,也可以借助于社会的商业或交易过程来实现,比如在设备引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专利许可等技术贸易过程中就同时伴随着工程技术信息的流动。3.科技动态信息

在大科学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已成为全社会都必须关心和支持的一项社会事业。科技动态信息的扩散也成为科技传播的一项基本任务。科技动态信息可分为研究活动信息、应用活动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类别。研究活动信息是反映科学技术研究新进展、科技成果发现、科技研究人员活动的一类信息。这类信息一般通过科技新闻或成果报道的途径,利用报纸、电视、期刊等媒体来传播。科技应用活动信息是反映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的一些信息。科技应用信息的传播不仅可以动态地反映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而且可以产生示范作用,激励企业或社会组织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提高社会的整体科技水平。科技政策法规信息是指国家和政府发布的支持、促进、约束、控制科学技术发展及科学技术应用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利于科技研究人员、科技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组织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政策等,而且对于他们有效规划自己的科研开发活动,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技动态信息是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的信息,它们的传播往往是通过组织传播或大众传播的渠道。新闻媒体对这类信息的传播往往具有重要影响,大量动态信息会通过“新闻价值”的评判而受到筛选。鉴于动态信息常常是社会公众了解和理解科学家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公众对科技发展形成判断与看法,并由此对科技产生支持或反对态度的基础,因此较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信息的传播而言,这种动态信息的传播往往涉及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进行这种信息的传播,传播者不仅要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可能的影响做出准确判断,具备足够的科学鉴别力,而且要有一种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客观、真实、全面地分析某些科技成果的发现及其可能的应用后果,否则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就会充斥媒体。(二)农业科技信息的类型和特点

由以上对科技信息的分类来看,农业科技信息也应该分成三大类——农业科学知识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信息和农业科技动态信息。

农业科学知识信息是与农业有关的基础性研究成果一类的信息。常见的有:各种植物雄性不育的发现和研究,通过对雄性不育的研究找出雄性不育的原因,研究出控制雄性不育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作物或植物的育种工作中,可以提高育种的质量和效率。植物转基因研究,通过研究在不同植物间,甚至是在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各种基因的转移,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等性能,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在短时期内不会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应用,但其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也是需要及时让人们了解的重要科学知识,也是农业科技传播必须传播的科技信息。

农业工程技术信息是将科学知识应用的农业生产不同环节实践中的技术,是指与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有关的各种科技信息。狭义的农业科技信息就是指这一类的信息。具体说来分为六类:1.气象信息。包括当地气候特征,灾害性天气发生状况,气象预测预报等。2.土壤分析诊断信息。包括当地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土壤生态环境,分析诊断的方法等,以及相对应的正确的施肥计划。3.栽培管理技术信息。当前本地主要使用的栽培方式方法,各种新的栽培技术及其发展方向。4.品种管理信息。当前本地主要栽培品种及其特征特性、价格、数量和销售地点等等。5.病虫害信息。当前本地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6.生产资料信息。主要指各种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成分的使用方法、数量、价格、销售地点等信息。

农业科技动态信息是指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当前农业生产中正在推广的生产技术的种类和效果、农业生产方面的国家政策等等信息。(三)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和农业生产者。科学工作者是指那些科研成果将来能应用到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如化学领域的专家研究的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具有杀死某类害虫保护益虫的作用,这一成果就是农业科技信息,这些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就是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发现者、掌握一定农业生产技术的专业人员等。这些人员从事的是应用技术的研究。如:玉米的杂交育种技术的研究人员,他们要研究杂交育种的每个环节何时进行、如何操作等等一整套的技术操作规程。再如节水技术,农业机械技术研究人员需要研究采用何种机械进行耕作可以达到节水的农艺要求。这些农业工程技术人员是农业科技知识应用方法和规程的信息来源。

工作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生产者,将农业工程技术在本地进行应用,其应用的过程中会发生与农业工程技术应用规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这些应用规程或方法需要进行局部或较少的改进才能实现技术应用的目标。这些与本地实践相结合的改进也是农业科技信息的范畴,农业生产者自然就是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当然,在生产实践中,农业科技信息也可以来源于其他一些群体,只是这些群体与农业的联系不是非常紧密,因而我们不在这里进行讨论。

现代农业发展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程度,由此而来的是科技传播和运用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要迈向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生产经营的科技化,搞好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在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适当的传播方式——简单可行:农业科技信息的主要接受人群为农民以及农业基层科技人员、农业生产资料的加工者,这些人一般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形式尽量简单直观,可以采用最原始的现场传授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现代大众传播的手段,形象直观地来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农业科技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新技术和常规农业技术结合进一步加强。近代农业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20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繁荣。20世纪后半叶,又拉开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领域拓宽。主要集中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新品质,提高动植物抗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用机器人应用开发,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等和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等方面,其特征是科学技术含量显著提高。结合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将在争取高产的同时,优质、高效、低耗的研究方向会更加突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下,农业科学技术与市场的联系更趋紧密,产供销与贸工农将走向一体化,通过进一步分流组合、合理布局和横向联系,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建设将达到优化、配套和完善;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将进一步扩大,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更趋活跃。合理地利用农业科技信息,将会大大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

第二节 农业科技传播的功能

20世纪,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全世界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在,几乎每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所产生的巨大作用,许多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当做国家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在社会各方面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使我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得到同步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了必须为农业科技的传播、发展解决一系列基础性问题,其中就包括要重新审视农业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其对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规划和战略,促进农业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

农业科技传播只有在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信息,服务于农业科技发展,以及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过程中才会产生社会功能,创造社会价值。

一、农业科技知识及其可传性

农业科技知识包含在科技知识这个大的范畴中。农业科技知识既有与科技知识相同的特点和特征,但也有差异性。

农业科技知识信息所表达和承载的是存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科技现象和事实,可以借助文字、语言、数字、记号、图表、声音、图像等传播符号进行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总是处在流动中,能通过多种渠道和传输手段不断扩散,农业科技信息也具有传播学研究的信息的社会性和目的性、共享性、寄载性等共同特征,这些特点和特征都说明农业科技知识信息具有可传性,可以通过传播过程加以传播,实现对信息的分享与利用。这是农业科技传播产生功能、创造价值的基础。

农业科技信息同所有的科技信息一样具有科学性、普遍性、专业性以及价值增值性等特性。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利用具有价值增值性,可以使非资源性物质变成资源性物质,使低附加值产品变成高附加值产品,还可使劳动资料、劳动者素质及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发生内在变革,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已成为经济过程的一种基本要素,可以作为“原材料”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具有了商品属性,成为一种知识商品,而且知识的投入与产出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具有非常强大的增值功能。

农业科技知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科技书刊等等方式从科技知识的所有者那里通过传播成为广大受众共享的信息,从而产生效用。

农业科技知识信息与其他科技信息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①应用信息群体的广泛性。在我国12亿人口中,有7亿为农业人口,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温湿度和海拔差异巨大,种养的物种繁多;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要使农业生产人员掌握有关的农业科技知识有巨大的难度,反映了知识信息的专业性与掌握和使用知识信息群体的广泛性之间的矛盾。②增值的普遍性。农业科技知识与其他科技知识一样具有价值增值性,但是,农业科技的价值增值体现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增值,而没有体现在哪一个法人实体上,这是与其他科技知识增值的不同表现。正是因为这样的普遍的增值,使得农业科技的传播推广实施人得不到经济利益的回报,因而离开了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农业科技传播推广活动就没有开展下去的经济支撑。

从科学技术知识的本性上说,它是一种“私有产品”或者说是一种“私人信息”,农业科技知识也不例外。但是,知识是一种有用的“产品”,掌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自然之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生产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改善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获得知识有两个基本的途径:一是亲自去发现,二是通过学习获得。学习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

知识具有可传性和共享性,它可以被传播,任何人都可以学习。一旦通过传播过程实现了共享,那么知识就转变成了一种“共享信息”、“公共信息”。这时就可实现知识的社会价值,产生社会功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科技传播是把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环节,是实现其价值的先导和基础。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实现。科技传播过程扩散知识,帮助科学技术实现其社会功能。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传播有了其存在的理由、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社会功能。

农业科技知识是科技知识中一个大的专业方面。农业科技是否被传播,传播的深度与广度,首先是影响农业科技本身的价值,其次是影响着农业科技能否变成现实生产力,能否对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的发展、改善农村的生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农业科技传播的流程和作用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农业科技知识具有可传性,其传播的过程是将“私有的”科技知识向知识的需求者传播,使其成为公共信息或公共知识。那么分析传播过程中农业科技知识流程变化对于如何提高传播效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知识的作用有直接的影响。(一)农业科技传播的知识流程

从大的方面来说,科技知识信息的流程大致分以下几个流程:朝向知识创新组织的知识流程;朝向知识教育组织的知识流程;朝向知识应用组织的知识流程;朝向社会公众的知识流程。

就农业科技知识而言,其知识的流向第一是农业科学家向农业科技知识创新组织的知识流程。属于“体内循环”。这些创新组织主要是指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农业高等院校中的专家教授,也包括部分其他领域从事的研究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或机构。农业科技知识由科学家个人传到科技创新组织内部,被其他科学家掌握,用于农业科技知识的再创造。例如植物基因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被其他科学家掌握后用于不同植物间的基因转移研究产生转基因知识和技术,这就属于农业科技知识的体制内循环过程。

第二是向农业科技知识教育组织的知识流程。这是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外部化、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之一。最典型的例子是承担各种高级人才培养的高等农业院校或综合性院校的农业相关学科。教师们通过自己的科研发现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或通过从其他农业科技知识创新组织的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把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有关农业科技知识或能力的教育培养。

第三是向农业科技知识应用组织或群体的知识流程。这是农业科技知识发挥其作用、创造社会价值的最终归宿。这一知识流程不仅把农业科技知识扩散到了知识创新组织之外,而且促进了知识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其中包括向农业管理者、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农业生产者等群体或个人的流向。这些群体或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最终使农业科技知识变成各种农产品,是农业科技知识变成有形的物质形态。当然农业科技知识还包括一些农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它的应用可以提高质量和效率,因此农业科技知识的应用群体不只是生产群体,还应包括管理群体。

第四是向社会公众的知识流程。大众媒体组织从知识创新组织获取有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后,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传播出去,或向社会公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或向公众报道农业科技动态,促进了农业科技知识信息从科学家向社会公众的转移。这种知识流动的最基本功能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社会公众对农业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社会公众的农业科学素养。公众的农业科技知识素养提高了,反过来可以通过社会氛围、市场消费等行为影响农业科技的扩散和推广。这种知识流向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二)农业科技传播的作用

农业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依赖于它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扩散与分配,从农业科技传播的知识流程来看它有两方面的作用:有效联结农业科技知识的供给与需求,合理配置农业科技知识资源。1.知识沟

在目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农业科技知识的创新任务一般是由各类农业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型大学等等来完成的。其他的社会组织和群体也可能生产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但所占比重较少。但是社会中的所有组织和人群都可能是知识的需求者,农业中有关健康和生活的相关科技知识所有人都需要,而需要应用知识的是那些从事农业经营、农业生产和农业管理的群体或个人。在知识创新组织(群体)、知识应用组织(群体)之间存在的这种人为的割裂状态,造成了知识型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存在着一个“知识沟(gap)”,正是因为这个知识沟的存在,才需要通过传播建立一座知识传播的“桥梁”和“通道”,建立一种链接和合作机制,使创新组织生产出来的知识能够输送到需要它们的地方,提供给知识的需求方。

当然,这种链接和合作机制的建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有民族文化历史因素,有政策性因素,也有制度性因素等,但知识流通渠道建设是这种机制建立的一个重要基础。农业科技传播就是农业科技知识流通的渠道,它把科学家们发现的“私有知识”从科学共同体中“带动”出来,提供给社会上的其他组织,让他们学习和应用。而且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双向传递功能,不仅向社会输送知识,还向知识创新组织反馈社会的科技需求,促进知识创新组织和一般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流动,建立组织间的互动合作机制。例如,农业科研人员到生产一线进行农业科技知识传播时,首先是将农业科技知识传给生产者,其次,生产者还会向他提出一些解决不了的其他问题,这个过程就是科技知识信息的双向传播过程。如果社会中缺少了科技传播这一环节和中介,知识在社会中的流动就会受阻,某些知识流程就会被阻断,知识就难以进入社会,当然也就无法转化为社会资源;即便是科技传播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不高,知识的扩散和流动效率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大量的知识就难以及时扩散并得到有效应用,从而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

农业科技传播的第二个作用是在整个社会中合理分配农业科技知识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甚至是个人之间,在发展中都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都需要取得和利用各种资源获取竞争优势,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获取各种知识与技术资源。农业科技知识属于信息资源类型,就这种资源而言,不同组织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存在不均衡状态。有些组织、地域是知识的“富集区”,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与技术,而有些组织、地域则是知识的“贫困区”,缺乏所需的知识与技术。这就给农业科技传播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它能促进知识流动,把知识从“富集区”输送到“贫困区”,实现知识在全社会中的合理分配,并通过这种分配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知识资源效用最大化。2.我国农业科技知识交流发展现状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也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低的问题。

据《农民日报》2006年9月1日在《农业部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综述》的文章中报道:“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8%,比发达国家大约低30多个百分点。这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增产增收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因素,有政策因素,其中也涉及科技传播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的问题。有学者对我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状况做过深入研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的知识交流虽有发展,但并不活跃,情况不容乐观,较多的互动发生在同类机构之间,不同主体之间知识交流的动力明显不足,知识的单向流动比重较大,知识交流的质量明显不高。这表明,在我国,知识创新组织和知识应用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流机制还未完善地建立起来,科技传播的作用机制发挥得并不理想,还不能有效联结知识的供给与需求。这些都反映的是科研与生产相脱节的问题。

科技成果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强调“科学价值”和“技术价值”,相当—部分科技人员在科学研究中也单纯追求学术价值,忽视“可应用性”研究,大量科技成果难以应用到社会生产过程。就面向市场需要而言,实际上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的局面:科学技术成果数量巨大但有效供给却相当不足。一方面是技术创新组织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有效需求动力不足,于是知识创新组织与知识应用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流难以活跃起来,知识交流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

就农业科技成果而言,一般研究周期较长,而利用周期较短,从而导致了农业技术供给的相对短缺。农业科研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总量不足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主要还是由政府投资,研发人员领取国家工资,重科研、轻转化,也就更缺乏必要的传播扩散意识。农、科、教三者缺乏有机的协调。也就是说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的流程不顺畅。我国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主要由自上而下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构成,在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中,三部门应建立起一种扬长避短、互利合作、协调发展的“农科教三结合”运行机制。但我国科研、教育和推广的连接机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实际上没有形成三者之间紧密结合与合作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农、科、教三者之间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仍然存在行政性分割,缺乏横向联系和纵向协调,很难形成整合力量和合理分工。这种相互独立、缺乏协调的状况必然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当然,农业科技知识信息的交流应用者的自觉性和动力也是重要因素。从有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科技知识的交流不畅存在在应用组织或个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农业科技知识的主体——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接纳新技术的能力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为89.04%,其中,文盲人数9.56%,小学文化程度人数34.4%。西部地区文盲半文盲占14%,小学以下文化人数占51.5%。较低的文化素质必然导致农村社会的现代科技意识钝化,而且导致农户在采用新技术中的失误增加,风险成本增大,农业新技术的预期净收益下降,这反过来又会使农户固有的避险意识增强,淡化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第二,农业比较效益低,客观上造成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机会成本高而消极对待技术创新。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性(初级产品产业)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因素所导致的农业比较效益低,致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或报酬递增,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报酬递减,这从根本上挫伤了农民采纳新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比较利益诱导结果使农业生产要素和高素质的农民向非农产业流动,由此决定了我国农户对农业新技术的有效需求降低。第三,农户经营规模约束。农户的经营规模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采用。我国农村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而且每户耕种的土地田块分散。这种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农户采用新技术,尤其对“规模性技术”的采用会受到严重阻碍。并且,农户小规模生产也缺乏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还难以捕捉技术信息或支付不起信息成本,阻滞着新技术对农业的导入。第四,惧怕风险。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幻莫测。过小的经营规模、单薄的经济实力、偏低的文化素质,使得农民几乎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了他们主动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和能力。第五,农业技术和商品市场秩序不规范,严重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近几年,农业技术市场经济主体和个人急功近利、不讲商业信誉,假冒伪劣种子、化肥,虚假、错误信息等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而且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政企不分、地区分割、行业壁垒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规范的农业技术和商品市场秩序加大了农民采用农业技术的风险,严重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第六,农民采用新技术的资金不足。相对充裕的资金是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前提和保证,然而由于农民收入本来就有限,加之负担沉重,以及农村借贷体系不完备,致使农民使用新技术的资金严重不足,阻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农业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科学化,科技传播成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大量接触的传播现象,它在我们周围构造一个科学技术知识环境,并以其巨大的渗透力无孔不入地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到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农业科技知识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农业科技传播的功能和价值也日益显现出来。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农业科技传播的社会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让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外部化

促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外部化、社会化和共享化,是农业科技传播最基础的一种社会功能。所有其他功能都发生于这—功能实现之后,并成为这一功能的延续。

农业科技知识最初只是个别科学家的所有物,是个人知识的一部分,不传播不交流,只有科学家个人知道而别人不得而知,那它只会对这位科学家才有实际的用处,但对他人、对社会则毫无用处,因为对他人、对社会,这种知识实际上并不“存在”。农业科技传播的任务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它把个别科学家发现的个人知识公开化、外部化,把知识传播给他人,使他人也能拥有和分享同样的知识,实现知识的社会化、共享化。知识的社会化和共享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个人到他人,二是由科学共同体到社会。通过传播把个别科学家发现的新知识传播给其他人,使知识由个人知识变成多人共知的知识。—般而言,新知识最初的传播总是发生在科学共同体内,科学家把他发现的新知识告知给认知能力相近的同行,知识只在科学共同体内传播。通过科技创新组织与社会建立的传播链将新知识扩散到科学共同体之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传播,就进入了“体外循环”阶段,被扩散到科技教育中,传输到知识应用组织,结果使了解和熟悉这种新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使新知识实现了社会化,在社会范围内也实现了共享化。

对任何知识而言,只有当它转化为“社会知识”并与社会实践过程相联系的时候,才能转变成一种现实的力量;只有当知识的创造者、技术的发明者和技术的应用者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把有用的科学知识物化为“客体”之后,科学知识才能实实在在地发挥它们的效用:只有通过教育、学习等过程,知识才能为人们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成为人类向自然索取的利器;也只有当知识为广大的社会民众理解、接受、掌握以后,它才能成为提升民众思想认识水平、提高民众科学素养的基础,才能成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手段。(二)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科技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得以存续的基本条件。没有传播的帮助,科学家发现的新知识会随着科学家的死亡而消失,新知识就无法保存下来,无法成为知识进步累积的基础。而从科学研究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科学技术创造活动远比人类的其他活动都更依赖于前人的劳动成果。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才能得以继承并成为后人创造新知识的基础。科学的发展如此,技术的进步也是如此。任何科技创造都是承前启后的一个中间环节,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也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

农业科技传播将农业领域的科技知识从农业科学家传到农业科研机构,再从农业科研机构传播到整个社会,被更多的人掌握利用。掌握了农业科技知识的人利用这些知识去发现更多的新知识从而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通过传播,许多人掌握了有关的农业科技知识以后就可以在重大科学研究中进行协作。例如全世界合作对人类基因组的测定,由于工作量的巨大靠一两个研究机构或一个国家的科学家来测定需要很长时间会严重影响此类研究的进展,通过传播使更多的人掌握测定技术加入到基因研究中来,就可以实现科研的协作。

另外,通过农业科技传播可以使最新的科技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大范围内进行传播,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人或组织及时了解最新科技进展,从而可以减少研究工作的重负,减少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的浪费。在我国,曾有人估计,科研项目重复率达40%,而另外的60%中部分重复的又在20%以上,与国外重复的也有30%左右,这种状况表明必须对科技传播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解决科技传播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使科学家们能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使那些利用了大量科研资源做出的科学发现及时扩散开来,成为科学技术能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的基础。(三)促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

科学技术只有被使用变成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农业科技传播中通过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等途径,能使科学技术与应用者、劳动者相结合,使劳动者掌握到更多的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智力和技能,提高使用技术支配自然的能力。其次是通过科技知识的“物化”过程,使其转化为新材料、新工具、新设备、新工艺、新手段、新品种,实现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劳动对象的改造,变成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有统计表明,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现在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达到70%—80%以上。

农业科技传播有效连接着知识创新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把知识的供求双方纳入到一个传播时空中,刺激供求双方的互动,促进知识从知识创新系统转移到知识应用系统,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人类社会已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大量资金正流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尤其是信息与通讯、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开发等相关产业,有力促进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经济部门,经济贡献率逐年递增,带动了整个经济的稳步增长。(四)促进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现代社会已进入到一个以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的时代。知识和信息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争夺信息资源开发主动权的世纪。

现代科学已为人们建造了一个足够丰富的知识宝库,而且这一知识宝库每天都有大量新知识的增加。据《科技日报》报道: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表明,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检索工具《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资料中,作者机构中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论文共有93352篇,比2002年增加了15957篇,增长率为20.6%,而世界论文总数的增长率为27.3%。我国科技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1834994篇的5.1%。再加上没有被收录的论文其数量是巨大的。及时开发利用这一知识宝库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然而直到今天,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影响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知识信息传播的不畅应该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在数量巨大、迅速激增、专业性增强的现代科技信息环境中,由于加工和传播手段的相对滞后,相当数量的科技知识信息被淹没在科技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大量有实际用处的科技信息无法被及时输送到需要它的地方,知识的利用者在面对科技信息的汪洋大海时更不知道该到何处才能找到所需要的有用信息,结果是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极大阻碍。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科技传播事业的建设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拥有了更为有效的知识加工和传播手段,才能提高知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类知识在量上的激增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也给其开发利用提出了挑战。这里面涉及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个是及时性问题。即如何将有潜在价值的知识信息及时扩散和输送到可以利用它的用户手中。第二个是知识辨识的问题。即如何从繁杂庞大的知识信息洪流中辨识出有价值的信息予以开发,这是我们开发利用信息的基础。第三个是成本问题。即如何将信息加工扩散的成本降到最低。这三个问题实际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科技传播。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大力促进科技信息市场的繁荣,建立一个能够集“迅速汇集”、“及时提炼”、“科学辨识”、“便捷输送”诸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传播网络,提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效率,降低科技信息加工传播的成本,促进知识信息及时而有效地开发利用。

在目前传播途径多样、信息来源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如何向广大农业生产者传输有价值的、真实的农业科技知识,减少农业生产者应用科技的风险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基本任务。我们经常从广播和电视上看到一些假信息、坑农害农的事件,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农民不知道所得到的农业科技信息的真伪,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才能得到有用的、真实的科技信息。(五)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现代科技发展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共中之一是专业化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专业化发展造成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似乎越来越远离普通民众的生活经验。当越来越多的专业术语、专业知识一齐向人们涌来的时候,他们甚至都难以了解那些专业术语背后表述的是什么,更谈不上有效学习用这些术语表达的科技知识。

在我国,这方面的情况似乎尤为严重。据中国科协公布的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01年我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4%。专家们指出,这一比例虽然比前几次调查结果有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仍然差距明显。1985年美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20世纪90年代这个数字已接近7%。我国在这方面不仅与发达国家有着显而易见的差距,而且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情况:调查中发现,在过去一年内,我国公众没有参观过科技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比例高达85.9%,没有去过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阅览室的公众比例高达78%,我国公众很少露面的这些场所,恰恰是发达国家民众经常到场、进行科学素养熏陶的乐土;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还存在极不平衡的状况,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在性别、职业、学历、年龄、城乡、经济发展区域的分布上均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农业科技传播面向的对象是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广大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科技素养、科学判断能力等多方面都与理解、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知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这是我国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

农业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的普及。通过广泛的科技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在社会范围内得以广泛扩散,进入科学家群体和社会公众群体,可以为科学家输送最新资料情报,也可以向非专业人群传播,使他们能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能对实践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现象给出科学的解释,提高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形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甚至学会科学思维,能用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辨别伪科学,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对于农业来说,它关系到每个人的一日三餐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食品关系到健康和安全,棉花等关系到穿戴,工业原材料关系到生活用品的质量和价格,等等。提高了社会所有人的农业科技素养,就为农业科技的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造了人人关心和支持农业科技开发的社会氛围,这样就为农业科技各个方面的工作的开展直接或间接创造了条件。

知识经济是一种国家规模的经济,要实现向知识经济的转移,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多一些科技上的产出或多培养一些科技精英,知识经济要依靠社会的全面科学化、知识化,依靠人们科学文化素养和科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依靠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的理解与支持。而只有在全体成员科学素养得以提高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建立一个有利于发展科技和应用科技成果的机制,营造一个认可、理解、鼓励科技发展及其应用的氛围,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学技术劳动者的风气,拥有一个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同样要充分发挥科学传播的社会功能,广泛普及现代科技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六)体现科学的文化价值

科学技术活动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科学技术还内含丰富的文化价值要素,包含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念,这是科技知识体系中重要的精神因素。通过科技传播途径和过程,让科学所具有的这些精神因素扩散到社会的各个方向和各个层次,使科学的精神价值得到广泛示范,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认识水平,启迪民众的思想,丰富民众的知识,更新民众的价值观念,促进民众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科学化,使社会的价值体系得到科学塑造,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农业科技传播的重点区域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在这些地方由于整个群体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愚昧、迷信、落后的风俗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和思想解放。在这些地区进行广泛的农业科技传播和推广,这些活动所包含的科技思想和科学精神将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改善他们的行为,使其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最终提高他们的知识和能力。

科学技术正在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通过科技传播,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社会成员生活和生存的必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除去曾经接受过的科技教育以外,很难有专门的教育渠道来获得这些必需的、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只能通过科技传播的各种途径,特别是大众传播、公众之间的交流来获取。

当然,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带来的好处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欢迎科学技术的发展,支持科学技术的运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在一定范围内给人类带来了危害,科学技术也产生了多方面的负作用,科学技术在将人类带向文明的时候,也让人类付出了代价: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却也使人类生活越来越依附于技术;能源开采为社会提供了动力,但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科技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也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大为提高,但也使社会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原子核裂变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形式,也给人类带来了具有毁灭性的核威胁;克隆技术有可能在农业生产、畜牧业发展、医药制造等方向带来巨大效益,但克隆技术一旦被用来克隆人,则可能会使人类的尊严、伦理关系、社会结构遭遇空前的挑战。

实际上,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中叶以后就被人们意识到了。由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而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人们就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了解一些常识性的科学知识,而是希望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更透明,更容易得到公众的监督。于是便产生了“公众理解科学”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公众希望了解“更加全面”的科学,拥有更大的知情权,以便就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学的利益和公共利益等问题与科学家进行交流和讨论,评价、判断甚至是监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很显然,这种要求是多方面的,社会公众要积极从各种传播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自己的科学判断力。科学家也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向公众传播更多的知识,让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涉及全人类的利益,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也没有豁免权,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对其予以关注。

农业科技传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农业科技传播从狭义上讲是面向我国知识水平低、科技素养差而又急需农业科技知识的广大农村和农民,科技传播的任务更重,作用更大,其意义更深远。因此搞好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将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农业的发展,农村富裕,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是我国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农业科技传播将推动这一目标及早实现。

第三节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们进行农业科技传播方面的研究,其目的就是要研究农业科技传播的规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然后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工作方向。

一、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有关信息的收集,其中最主要的是使用网络媒体中的几个大型搜索软件获取信息。2006年9月我们在百度上搜索“农业科技传播”时,可以得到76页有关的网页和网站信息合计有700多条。在GOOGLE上进行搜索时,使用中文可以搜索到“农业科技传播”的有关网页和网站信息55页500多条。通过对这些网站中有关农业科技传播机构的信息、有关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传播情况可以有大概的了解。(一)网络传播的现状与效果

我国是农业大国,政府对农业科技传播历来非常重视。现在全国范围内负责农业科技的机构主要有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科技部设有农村科技司和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农业部设有科技教育司及其他业务部门,另外还设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农村读物出版社)、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机安全报社、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部农垦管理干部学院)、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学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等46个事业单位;主管的社团有: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中国种子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渔业协会等54个。

以上这些部门和机构以及社团是全国范围内涉及农业科技传播的组织和群体。在政府行列中,省、地(地级市)、县(县级市)中都有科技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这些机构一般由各级财政提供运转经费。到了乡镇则主要是基层技术推广人员。而社团组织一般只在地市级以上的范围内设立,主要是为大部分的高级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建立一个传播交流信息的平台。

这些部门目前都建有各自的网站,发布各级政府的政策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动态、农业科技信息、技术推广的先进经验、农业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成果等。这些是目前我国进行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工作方面。但是迫切需要农业科技知识的广大农民,由于经济条件和文化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没有上网的条件,不具备使用网络的技能,因而这些网站中的农业科技知识信息不能直接传播到他们那里,再好的农业科技知识也得不到应用。而能够利用网站上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等农业行业的小部分知识分子和农业管理人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媒体上,农业科技传播机构及其发布的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业科技应用群体之间没有联系或者说联系较少。(二)农业科技传播机构及其作用

我国目前从事农业科技传播的机构和组织主要有政府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各类专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各类学会及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上层政府序列的机构要制定政策,检查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受政策、经费的影响和制约,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需求不相适应。受各级政府扶持的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种农业科技网站等不断研究和发布各种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但这些农业科技信息没有直接传播到广大农民那里。而与农民直接接触的基层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由于农业科技回报率低的原因自身发展困难较大,没有一定的政府财力支持很难维持正常的工作。基层农业科技服务部门受财政改革的影响缺乏积极开展工作的各种条件。这些情况导致了农业科技传播没有形成系统化,造成了信息传播的不畅,严重的会形成断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线断、网破、人散”,或是大家常说的没有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工程。(三)大众传播机构

从广义上说,农业科技传播机构还有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综合性的报社、出版社等新闻出版机构。

在这些传媒机构中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是中央、省、地(地级市)、县(县级市)的电视台,在各级电视台中,由于受运行经费、收视率等方面的限制,在设立和制播有关农业科技或农业方面的节目时都存在以下问题:1.经费投入不足。许多电视台目前实行的都是以广告收入养栏目的政策,电视台只在栏目开办的初期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而农业科技栏目和其他农业栏目其受众主要是广大农民,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由于消费水平低,一般的企业不会在农业栏目进行大量的广告投入,因而长期下去,栏目运行的经费越来越少。2.电视台为提高收视率、增加市场份额,以收视率作为衡量栏目质量和效益的主要指标,收视率低的栏目实行末尾淘汰,而农业科技栏目的受众在广大农村收视率调查时农村观众占的比例少,因而有的农业栏目因收视率低而被淘汰,有的为提高收视率只能改变方向减少农业科技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收视率使栏目得以生存。3.农业科技节目制作水平低,没有跳出几十年来制作科教节目的老框框,造成手法陈旧,吸引力不足,也是受众少、收视率低的原因之一。4.节目制作播出机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应性改革,评价机制只看经济效益不看社会效益等也是制约栏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四)高等院校

高等农业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涉农专业是我国培养农业科技传播人才的主战场。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规模在不断萎缩。受国家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影响,农业院校为保证较高的新生报到率,不断增加非农专业,减少农科专业的招生规模以维持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再加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基层农业科技组织的重视不够,基层农业科技组织逐步萎缩,严重的地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连生存都存在问题,这从另一方面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农业科技组织工作,反过来又影响到农科专业的招生工作。(五)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

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按照信息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的群体和个人:作为有关食品健康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其受众是全体公民;农业科技政策其受众主要是政府中的农业管理组织和工作者、农业企业的经营者,农业科技研究组织和研究人员;农业科技中的应用技术主要是土地的经营者和生产者——主要是广大农民、农业企业的技术人员等。在这些受众中能够将农业科技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广大的农民,而广大的农民其文化素质低下,大部分不具备学习新的农业科技知识的文化基础。即便是我国实行义务教育后,有一些农村人口达到了一定的文化水准,具有学习和应用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由于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过低,它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进入到城市中,加入到打工者的行列,有的直接在城市里定居下来,这样留在农村务农的仍然是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体。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使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实现就更加困难了。

其次是目前土地经营者和农业生产者经济基础薄弱,没有条件和手段加入到网络等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的主流媒体中去,他们也就不可能得到和利用这些媒体中传播的大量有益的农业科技信息。

二、搞好农业科技传播的对策

农业科技传播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第七章中将从多方面进行阐述,在此我们只从政府的政策方面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对策提出一些看法。(一)要搞好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建设

农业科技传播主体结构建设应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传播创新主体建设,主体由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组成,主要职能是农业科技的创新;二是农业科技公益传播主体建设,主体由各级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部门组成,主要职能是实现农业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普及化;三是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化主体建设,主体由各类农业科技信息机构和中介机构组成,促进大量的农业科技传播活动市场化;四是农业科技传播援助主体建设,主体由政府、企业或社会公众组成,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业科技传播;五是农业科技传播信息化综合平台建设,由各类公共中心为主体,通过与各传播主体的有效连接,促进形成农业科技传播的主体网络结构。当然,这种传播主体网络结构不能包括农业科技传播的全部,但通过建设这样一种结构,可以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的主导力量。

目前,全国存在着一个包括政府部门、各类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以及科技人员的庞大农业科技传播队伍,只要树立了农业科技传播的观念,明确了各类传播主体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整合,采取公益、产业并进的发展策略,就会逐步形成政府、民间、企业共同发展的农业科技传播体制,达到“接线、补网、聚人”的效果,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建立良好的农业科技传播运行机制

计划经济时代,人们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公益事业,以政府行为加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以后,又强调了市场机制,但适应市场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并没有完善建立起来。从农业科技传播的观点来看,农业科技传播基本功能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应用,基本性质是一种“服务性”活动,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因而具有双重属性,即同时包括公益化和产业化两个方面。对于公益化事业建设,主要由政府来做。对于能够结合产业发展的科技传播,传播主体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条件和机制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但目前的问题是政府在公益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而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投入较多;能够产业化的传播主体依靠政府投入的意识还很浓厚。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产业双重属性,建立公益、产业“双轨”运行机制,符合农业科技传播的特点。

农业科技传播的公益化建设,不仅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也符合国际农业发展的趋势。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公益化建设的“进退”领域,利用公益事业管理方式和政府行为,实现农业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普及化。重点工作:一是要抓好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机构建设,通过建立基金或政府补贴等方法,保障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机构的正常运行。二是要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科技接受能力。三是要对基础设施、环境、公共中心(包括信息、检验、测试、服务等)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农业科技传播的积极性。

农业科技传播的产业化建设,目标是通过产业化的发展策略,促进大量的农业科技传播活动完全面向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有效地连接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关系,使农业科技传播活动成为一种市场行为。这是目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的一个最薄弱环节,也是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一项主要任务。在推进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化的过程中,基础性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科技的市场制度、市场平台建设,包括与农业科技传播产业有关的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技术扩散与转移的利益保障等,为农业科技传播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和农业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包括技术交易机构、转移代理机构、技术孵化机构以及为技术交易提供金融、法律等业务服务的机构等。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业科技传播渠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政府应从制度建设方面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和统一的行业管理机构,促进中介机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三是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点。农业科技传播产业是以农业科技传播资源为资本,以农业产业为对象,选择与农业科技相关度大、依赖性强的农业产业,其发展的空间也较大。随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在质量与效益上的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业的兴起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三)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

建设农业科技传播网络系统无论是从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上,需要一个过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政府在整个农业科技传播体系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选择农业科技传播产业化作为突破口,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可加速推进这一进程。

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的基本内容是,在政府引导下,在省、市、县(市)、乡(镇)四个层次上培育一批由企业主办、专家指导、下联农户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通过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的高位聚集,采用企业、专家、农民利益结合的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方式,推动新型农业科技传播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实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应确立以科技为先导,以企业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坚持企业主导、专家指导、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按照市场机制运行,依靠效益驱动发展。

各地区应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梅花布点、辐射全区”的思路设置。从省到区市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中心,县(市)、乡(镇)建立农业科技传播站。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优先在产业带上建设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应该是企业和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专业协会及农民合作组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对接,拥有一批专家,具有一定科技水平、培训设施和较好工作生活条件,直接服务于“三农”的科技开发服务联合体。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应成为省、市农业科技信息化的综合平台,对所辖区域农业科技传播站提供业务指导,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开发,并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

农业科技传播站要体现以下功能: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和服务。对先进技术进行中试、熟化;对成熟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咨询。以达到提升一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发一批农业名牌产品,建设一批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培训一批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要实现机制创新。要把企业作为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建设的主体,专家与企业要有明确的利益联结机制。传播中心(站)要采取与龙头企业结合、与农业科技园区结合、与示范基地结合等多种形式,采用“专家+龙头企业+农户”、“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农户”、“专家+农业专业学会+农户”等多种有效的运作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供求一体化的新通道。

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要向企业化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传播中心(站)建设。坚持企业主导、专家指导、政府引导的建设原则,鼓励专家与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入股控股,每个传播中心(站)要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持续发展。

建立新型的投融资机制。各类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建设,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启动资金投入,但主要是企业投入为主,依托专家的重大科技成果,多渠道、多层次地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并以农业优良新品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吸引外资融入。

实施好农业科技传播工程,不仅是对建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实践,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也必将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四)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任何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都必须以一定的科学文化为基础。科学家发明的科技再先进,采用后其经济效益无论有多高,都需要有使用者去应用,科技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主要采用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国家财政负担公民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权力。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确实负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使本地区的适龄儿童无论有何种困难都要接受9年义务教育,是新兴公民全部具备基本的科技文化素质,拥有学习和利用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

第二,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传播媒体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国中央和各省均开播了广播电视的农业频道或农业栏目,但这些频道和栏目受经费的制约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方面要为制作和播出高质量的节目而努力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与其他娱乐性节目进行收视率方面的竞争。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由于电视节目具有声画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最佳媒体,其传播效果最好,因此各级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传播工作,在农业科技传播方面重视对媒体的支持和投入,要支持媒体一心一意搞好农业科技传播而不必为频道和栏目的生存分心。农业科技传播搞好了,提高的是全民特别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能用金钱来计量的。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管理机构,不能以收视率和广告量来作为衡量频道和栏目质量的唯一尺度,还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看这些农业科技传播频道和栏目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决定它们的去留。

第三,采取各种措施支持高等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对农业科技传播工作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一些进入农业科研机构的大学毕业生将会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创造更多的新科学、新技术,走向基层或企业的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会将他们学到的农业科技知识应用到他们的工作中或根据工作的需要学习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使农业科技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或将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到广大农业生产者那里,被农业生产者应用产生更大的效益,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尽管高等农业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是国家一定要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高等农业院校更多的支持,使其健康快速地发展下去。高等农业院校的蓬勃发展必将为我国的农业科技传播工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农业科技传播还有其他一些工作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向大家介绍农业科技传播的传者、农业科技传播的受众、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媒介、农业科技传播效果等内容。

第二章 农业科技信息

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代传统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后来不断改进完善,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到19世纪中期,中国却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不断衰落,农业科学技术停滞不前。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期间,通过翻译国外农业著作、聘请国外农业教员、选派学农留学生以及引进农业科技成果等多种途径,推动了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尤其进入到现在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化,发挥农业本身的优势,实现本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其在新时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有效地传播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把有效的科技信息及时传递给需要的群体,就是一项很值得研究的内容。农业科技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农业科技信息,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有关农业科技信息的内容。

第一节 农业科技信息的特点

农业科技信息是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隶属于经济信息的范畴,是指反映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有关的各个方面客观事物的表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大系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系列化服务的逐步形成,农业生产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纵向系统,而且还包含与农业有关的工、商、贸等横向系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十字形”大系统。所以说农业科技信息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沟通农业管理、科研、教学、推广以及产、供、销等活动,与农业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信息流,统属农业科技信息的范围。

一、信息

信息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它是客观物质形态、结构的具体反映。有物质就有信息。物质世界是无穷的,信息与物质世界一样广阔,也是无穷的,如宇宙信息、物质能量运动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等等。物质的各种运动方式,宇宙的一切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是永恒的信息源。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C.E.S 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只要你得到了某种信息,你就可以消除与此相关的不定性,从而能够做出某种决策和行动,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申农这个信息的定义是非常有道理的。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维纳的这个论断,把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楚,指出了揭示信息本质的方向。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客观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要素组成和支撑,而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是材料的基础,是形体。能量是做功的潜力,是活力。信息则是智慧和灵魂,是做功达到一定的目的和目标的保证者。三者在事物运动中构成一个协调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有人把这种关系叫做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三位一体。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事物运动、存在的状态和方式及其属性、联系的表征和知识。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在运动中存在,它们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稳定的,运动的方式却在不断地变化着。运动状态的信息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相对稳定的存在,而运动方式的信息则使人们认识到事物在不断变化着,各种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条件、关系及其本身的属性。这种关系、联系和属性的表征和知识也是信息。譬如人体的脉象就是其循环系统和内脏活动正常与否的表征,这种表征就是信息,也蕴含着知识。我国中医理论就是借助手指的触觉分析动脉的脉搏规律、强弱、沉浮以及其他特征来诊断疾病的。

信息一刻也离不开载体,信息只有同物质载体结合,并有能量的驱动,才能产生信息运动。但信息决不等同于物质和能量。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这种三位一体形成的信息运动,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最普遍、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事物的一种特有形态。

信息这种事物的特殊形态,有时使人感到神秘,或迷惑不解。其实它很普通,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当你打开眼帘,就看到周围事物的形态、框架、结构的信息;当你竖起耳朵就能听到事物的关系、属性的信息;你张开口和鼻子就能尝到和闻到物质的成分和气味的信息;你的体表始终都在接受冷热信息,等等。不过你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和觉察到的,不是事物实体本身,而是通过光、声和空气等传递来的信息,是事物运动(存在)状态和方式及其表征——它的一种特有形态。这种形态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着事物的结构、属性、联系和含义。只有它才能通过神经系统进入大脑,使贮存有这种信息知识的大脑能够理解其内涵,并在大脑里进行加工、编码和存贮,在必要时以语言、文字形式将其提取即输送出来,进行交流。因此,可以说人体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协同动作。人的肉体是物质,摄入的食物是能量,而感官不断接受信息。人的生命维持、体脑力劳动和发明创造就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运动、协调和统一的结果。

在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关系体现得相当清楚。例如家畜的营养代谢,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矿物质等都是其营养代谢中需要的物质和能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是由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但由于脂肪的碳、氢、氧组成不同于碳水化合物的碳、氢、氧组成,在消化代谢中,相同重量的脂肪比同等重量的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约高2.25倍。同是碳、氢、氧物质,由于组合方式和比例不同,相同重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却产生相差几倍的能量,这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是信息,是碳、氢、氧存在的方式和比例。在这里,方式和比例就是信息。

在信息的理论研究中,申农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48年,申农在《贝尔系统杂志》上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一文,从理论上阐明了信源、信道、编码和信宿等有关通信方面的基本问题,创立了信息论。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概念,运用信息的观点和理论分析研究系统的性能和运动规律已成为研究复杂事物的有效手段。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传递信息,进行通信,构成一个通信系统。图2—1是一个单向通信系统。

信源是信息的发源者,一般用符号发出信息。编码是把信息转换成信号。信道是传送物理信号的物理设施。译码是编码的反变换。信宿是信息的接受者。

信息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对信源中所发出的信息从数量上加以度量。人们获得信息能消除认识上的某些不确定性,使人们在认识上实现由不知到认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信息量的大小可用被消除的不确定性多少来度量。图2-1

二、信息的特征

信息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人们不但对信息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对信息的特征也是众说纷纭。这里,介绍一些为多数人公认的基本特征。(一)感知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认知的。信息也是这样。人有多种感知功能,在其全部的输入信息中,有80%以上靠视觉和听觉,其余靠触觉、嗅觉和味觉。信息作为表现客观事物的一种形式,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存。对于生活在信息汪洋大海中的人们来说,对信息的感知则不尽相同。不同的信息会使接受者产生不同的感知,同样的信息也会因接受者的年龄、职业、性别、经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知,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

信息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实践中的思维交流活动,它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离开人在群体状态下的社会实践,就无信息可言。离开人们的个体实践及思维活动,也就不可能有信息。信息的核心是思想,没有人的社会实践和意识的介入,信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人们社会实践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而这些认识、改造和创造,不是由个人或者某些群体能够完成的,而是由整个人类社会来进行和完成的。把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对事物的认识进行交流和汇集的基本手段是信息及其载体。所以,“情报信息的交换——维纳指出——是巩固社会的粘结剂。社会——这不是为了纷争和为生息繁衍而凑到一起的个人简单的集聚,社会——这是彼此紧密相联并形成一个巨大有机体的个人总和。与它的任何一个成员相比,社会具有自己特有的记忆从容量和多样性来说是远为广泛的。”信息的社会性,不但说明了信息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表明信息网络和共享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二)知识性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来源于实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思维的忠实反映。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知识,并把它记录下来,进行信息交流。关于科学知识,原苏联学者谢米纽克写道:“每—位科学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为了自己把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认识结果,用自己习惯的代码标示出来。这一阶段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因为它还没有被纳入科学的和其他范围的社会交流系统,所以它只具备被视为情报信息的可能性。进入第二阶段时,研究者的任务是使其获得的知识被别的科学家和其他人所掌握。换言之第二阶段就是为别人进行代码标示,即经过第一次标示的知识,译成更广泛使用的语言。这一过程的任务是创造一种可能性,把获得的知识引入科学交流系统,引入整个社会宝库。正是这样做的结果,才产生了科学情报信息。”这段叙述告诉我们,科技信息情报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知识的内容,就不能形成科技信息情报。

由此看来,信息的实体不但是知识,而且它与知识相互作用,推动着知识的发展。因此知识是信息的基本属性之一,已成为多数科技信息情报科学家的共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信息的认识程度也在不断深化,信息与物质、能源一并被称为现代社会三大资源,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可以说,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浊的世界。把信息作为资源看待,突出的特征就是可利用性。这种可利用性的大小,则不可一概而论,受一定条件的影响。一是因人而异,出于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因而同一条信息对不同的人来说其利用价值不一样。二是因事而异,不同的信息内容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三是因时而异,信息利用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四是因地而异,信息在不同地域产生的作用效果也不一样。(三)寄载性

信息不是独立超脱的,必须借助某种材料和能量作为载体才能存在、表示和传递,这种寄载是通过一定符号序列实现的。信息以一定的符号序列来表现,在信息学中称作编码。人类社会中最早的编码符号是手势、表情,然后是语言、文字、图像,后来发展到光、电、磁等。

必须注意的是,不能把信息和信息载体及表达符号混为一谈。信息要素载于物质和能量,但它决不是物质和能量本身,而是这些东西所反映的内容。信息要借助某种符号表示,但也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符号的含义。如一份载有某种农业新技术的信息报,其上的信息既不是印剧的纸张,也不是纸上印的字符,而是新技术的内容。(四)传递性

信息与物质载体的同一性以及它的语言性,才使信息具备可传递性。信息的可传递性为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个人创造变为集体财富,乃至社会财富创造了必备条件。这种可传递性是通过传递手段来实现的。原始的口头传递,后来的马匹、烽火传递,特别是印刷技术发明后的出版物邮递,给信息活化和扩散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近代又出现了电信传递,使信息传递的空间、范围空前扩大,其速度之快,几乎没有距离的限制。信息的可传递性与传递手段相结合,使有价值的知识在社会上不胫而走,广泛传播。研究信息传递的基本属性可加快知识活化的速度和扩大它的影响范围。信息的传递性就是信息从信息源发出,经由一定的信息通道传递而达到接受体的性质。没有传递就不能成为真的信息,不论这种信息传递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也不论信息传递的两端是否是有意识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信息的传递性还表现出十分容易扩散的性质。这是因为信息是能载附在多种物质上的观念形态的东西,容易伴随载体作多形式的运动,从而迅速传递出去,扩散开来。信息越扩散,人们拥有的信息就越多,处处留心收集,就会得到十分有价值的信息。(五)时效性

信息时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时间性和效益性。它是指信息从发出、传递、接收到利用的时间长短及其效率,这是信息的重要特征。信息的使用效果依赖于时间,在一定的期限,使用适时,就会发挥很大的效益,过了一定时限,效益就会减少或消失,以至产生相反效果。

影响信息时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其所反映的事物的发展变化快慢有关。变化快,信息生成的速度也快,总量多,其效用期就短。反之,信息总量少,效用期就长。二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特别是传递速度有关。如果信息收集能力强,加工效率高,传递速度快,那么信息从收集到进入使用的时间就短,时效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否则,时效性就差。三是与信息使用者的判断能力和决策水平有关。使用者获得信息后,如果能对其真伪的效用长短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做出相应决策,那么,信息的效率就大。反之,必定延误时间,使信息的效用大大降低,以至失去效用。(六)共享性

信息共享性是指信息能同时为多个使用者所利用,而且不会因为使用者的增加而使获得的信息减少。这是信息同物质、能源的根本区别。一般的物质、能量资源在地球上是有一定的限度和储量,只能按一定的数量来实现分配与消费。而信息则不同,它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东西,不会被使用者消耗掉。出卖专利,出卖技术资料,应该说是一种交易,但对信息而言却不会引起交易,买方虽已得到,卖方却无所失去,双方共享信息。这就是说,信息不能作转手交易,只能作共享交易。(七)实用性

实用性是信息的灵魂。信息的实用性是同信息的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可用信息价值来衡量。信息价值的度量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我们不妨在这里用概念性的价值来说明信息的实用性质。

信息的实体是知识。它的实用性,即价值,应当体现为其知识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多寡。从这个观点来考虑,我们把信息的价值分为绝对价值、相对价值和适时价值三种。

绝对价值:信息所提供的知识,对全社会来说是新的尚未发现的事实,或者是学科领域新出现的生长点。它起着反映新水平、新动向,使人耳目一新的作用。

相对价值:信息所提供的知识,对全社会来说不是新的,但对某些人群来说是新的,因为他们大脑里尚未贮存这种知识。也就是说这种信息对某些人有用,也就有价值,对已贮备这种知识的人则无用,也就无价值。这类信息属于有相对价值的信息。具有相对价值的信息,在实践中为数不少,是普遍存在的。它对一部分人起开阔眼界、增进知识的作用。

适时价值:信息提供的知识针对当前需要,适逢其时,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这类信息虽然多为相对价值的信息,但它所起的作用不是知识贮备的作用,而是增进用户的智慧,提高决策和应用的效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以上三种价值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实用性是信息的基本属性,它是进行信息筛选的基本依据。

三、农业的特性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部门,又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涉及面最宽的生产部门。根据《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的释意,农业是人们通过“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包括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但受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等条件的影响,其具体概念范围有所不同。农业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具有肥力的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它的根本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生产周期长。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生产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地区性。种植业是农业中最典型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人们利用农作物特有的对太阳能的摄取、转化和蓄积功能,取得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农业的本质决定着农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生产特性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遵循生物有机体的生活规律。农业生产的对象——农业动植物,是有生命的活有机体。它受生物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个体和群体、生长和发育等规律的制约,左右其个体增长和后代繁衍的数量和质量。发挥农业增产潜力的关键是提高绿色植物光能利用率和转化率。现在一般作物光合效率只有1%,高产作物达2—3%。把作物光合效率提高1%,农作物产量就可成倍增长。光合效率取决于温光条件、作物因素和耕作栽培条件。除温光条件尚不能大范围、大幅度、长时间改变外,作物因素、耕作栽培条件都是可以根据绿色植物的生理和遗传规律人为加以控制的,潜力比较大,但周期比较长,因此比较复杂。这种生物生产的复杂性和变化慢、周期长的特点,不仅决定着农业信息的面宽,涉及到整个生物领域,而且也决定着农业信息文献的半衰期比较长。

二是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是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条件构成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运动系统。它不仅受生物本身生长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周围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制约。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农业产量的高低起伏、不稳定性。但创造、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适应局部自然条件的弹性波动,并有利于净化环境。气象信息的预报,特别是中长期预报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掌握农业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环节和链条上的动态变化,对维护、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使之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三是生产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以及劳动和生产时间的不一致性。农业生产的时间性相当强。它一方面表现为要适时,不违农时,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过程一旦开始就不能间断,要持续进行。而农业劳动的时间则时断时续,在劳动间断时期(指在生长季节和阶段内),生产过程照常进行。这是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的另一个特点。工业生产的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是同步、一致的。农业生产还存在着季节性和地域性。季节性表现为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畜禽的繁殖、饲养、病虫的防治以及雨汛的来临,都严格受季节时令的制约。地域性表现为以气候资源、物质资源和土壤资源为主要标志的不同类型的农业生态区。各生态区有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农业生产要严格按生产季节和生态区域的条件进行。农业信息提供也要适应于不同的生产季节和区域的需要。

四是有序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都是按其固有的生物程序进行的。各阶段和环节不能中断和颠倒,也不能分割和组装,只能严格按阶段循序渐进。这是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的又一个特点。生物生产的这种有序性是受细胞核染色体中编码信息传递所控制的。农业生产的有序性,不仅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农业信息有序性的重要性,而且促使人们研究信息在农业有序性发展中的作用。

五是综合性和广泛性农业是一个门类众多,受不断变化着的自然条件制约,由经济、生态和技术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农业产量的升降和产品的优劣受多种环境因素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因此,对农业各系统进行整体研究和综合开发十分重要。同时,农业生产需要产前产后服务。它涉及交通运输、化工、食品加工、通信、商业流通、医疗卫生等方面,范围相当广泛。这种综合性和广泛性决定着农业信息量大、面广、专业和学科多。

四、农业科技信息的特性

农业的本质和特性决定农业科技信息的特性。农业科技信息除了具有信息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以下诸多的本身特性。(一)季节性和时效性

农业是以农业生物为主要劳动对象的产业,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信息,也必然表现季节性强的特点。这些季节性的信息(包括生产进度数字),对于生产的指导和控制具有很大作用,这就要求农业科技信息人员不失时机地进行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特别要注意搞好预报,以便使信息走在季节的前面,充分发挥信息在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

时效性是指信息从传播媒介到受众接收、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随着大众传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再有价值的信息,如果失去了时效性,就会变得无人问津、一文不值。时效性是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特征,失去了时效性的内容就相当于失去了实用价值。这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严格受季节和时令制约。春争日,夏争时。稍有所误,即要影响全年的产量。据测算,中国各地光合潜力最高月的月值,最大者为日喀则,7月1315公斤/亩,最小者为四川的雅安,8月715公斤/亩。山西昔阳6月为985公斤/亩,居两者之间。这些月份对作物生产非常重要,如其他环境因素都适宜,少利用一天所损失的作物量在日喀则为42.5公斤/亩,雅安为23公斤/亩,在昔阳为33公斤/亩。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在作物生长季节有的信息的时效性是以日计算的,而在生长旺盛时期甚至以小时计算。

气象信息、病虫害信息、疫情信息、旱涝灾害信息,特别是台风、大风、大雪等信息对农业特别重要。这类信息的早期预报,可使农户及时采取措施趋利避害,免受重大损失。(二)地域性

由于纬度、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存在气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群落的差异性及其组合特征,进而形成相应的生态环境背景。作为对光、热、水、土、气具有强烈依赖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必然具有地域性。我国有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横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特别是光照、雨量、温度和土壤的不同,形成许多农业生态区。不同的水热条件和土壤条件决定着该地区适宜生长的农作物种类及其多样性,决定着物种的生长期及其耕作制度,也决定着农业生态系统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组合和搭配方式,最终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如我国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农业生态区,华南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区,黄淮海农业生态区,长江中下游农业生态区,长江上游农业生态区,长城内外农业生态区,东北三江平原农业生态区,沿海渔业区,等等。这些农业生态区的生产条件和种植作物以及养殖动物种类各不相同,因此产生和需要的信息,除共性外,还存在特殊性。如热带、亚热带作物信息,对华南生态区很重要,而对长城内外农业生态区就不很需要,长城以北草原牧区所需要的信息,对沿海水产养殖区也不太需要。

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与文化传统的差异也是使农业生态系统出现地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生态系统的地域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的地域性。农业科技信息必须符合相应的农业生态系统状况,如果不符合,则失去了信息的本身价值。农业科技信息的区域性决定了在信息的传播中要根据相应的地区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于本地区的科技信息,如果把适合南方种植的农作物的科技信息传到肥沃的东北黑土地,那么这个后果可能就是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农业生产受地理位置的强烈影响。同一种农作物,在南方和北方,在山地和平原,在沙壤土和棕壤土中生长,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性状,产生不同的信息内容。因此,农业科技信息工作者必须注意收集处理不同地域信息,加以综合分析,以降低信息的模糊度,防止造成生产上的不必要损失。因此,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和提供因不同的农业生态区而异。(三)广泛性

农业科技信息涉及专业多、领域广。广义的农业有农、林、牧、渔及其产后加工等,其子系统上百个。同时还涉及与农业相关的领域,如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等。农业的广泛性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的综合性。大量分散的科技信息,只有经过分析、研究和综合才能从客观的更高层次上看出其水平、动态和趋势。同时,在农业系统中,环境、生物、生态、经济、技术、社会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某一环节或因子的变动,必然会对其他因子带来某种变化和影响。因此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各方面、各子系统的动态、变化对拟定农业措施和对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四)模糊性

与制造业流程相比,农业生产流程不仅可调性小,而且流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又给这些有限的调节机会增添了几分风险。由于农业是比较复杂的系统,系统的层次和构成因素众多,人们对复杂系统的掌握程度远不及简单系统。一方面,各种因素在农业系统小的地位和作用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某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在甲地成功,在乙地可能会受到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干预,不—定能成功。红富士苹果在山东某县种植品质极优,而在邻县种植品质却急剧下降,市场价格也大幅度下跌,两县不同的水质和小气候环境是苹果品质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如土壤、水、空气等)学的各种因素,以及人们投入的各种能量、物质、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参与程度如何,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各个因素的作用和行为机制也呈现着多变的情况,这使得人们对许多生物信息的破译和理解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比如目前先进的转基因动物研究。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成功得到转基因动物的概率低,为此人们不得不进行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实验。显然,人类对实际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动物遗传规律的认识还相当肤浅。

在农业发生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许多农业自然语言,用以描述农业系统和状况。如丰收和欠收,土壤瘠薄和肥沃,墒情好和坏,气温高与低,牛马肥壮和瘦弱等等。其界限都是不确定和模糊的,没有一定的数量界限。模糊现象在农业中普遍存在,它也是农业科技信息的特征之一。农业科技信息的模糊性同农业电子计算机管理的精确性是相反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模糊信息的研究、处理和规范化已提上日程。农业科技信息模糊性的普遍存在是同农业长期处于实践经验阶段分不开的。人们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对动植物及其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处于非量化的感性和理性阶段。许多概念、结论反映了客观规律,但却不能用准确数字来表达。譬如,我国水土流失,其现象、范围、规律为世人所公认。但至今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达。所引用的数字只不过是随机取样所作的推测。模糊性比随机没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既非已知(白色),又非未知(黑色)的不确知灰色信息系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有着不容忽视的特殊意义。它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实体化,把不确定的问题数量化,从中找出规律,指导工作。(五)科学性

农业科技信息还应该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客观性是信息本身固有的属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农业科技信息本身来说更应该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反映农业现实情况。农业科学同理论科学比较,基本上是属于应用科学。当然在农业科学研究中也必须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像动植物遗传理论,生理生化理论,物质和能量代谢理论等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就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及时引进和交流农业科学理论成就的信息,是农业科技信息部门一项不可忽视的长期任务。但是,农业科学技术,面对的是广大区域的农业生产、广大农村社会、亿万农民大众。他们文化程度较低,非常讲究实际,大量需要的是在生产上能够立即产生效益的实用技术,传递形式要直观形象。这就要求农业科技信息部门根据农村实际需要,对面广量大的科学技术情报进行筛选,并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再加工,适时地输送到农村,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用户的需要。(六)同类信息的连续性和关联性

农业不同于其他部门的另一个特点是:劳动时间与农产品的生产时间不一致。工业部门的工作往往是人走机停。比如车床加工,工人下班后,机器也就停止转动,但农业却不同,农民劳作后离开了田地,但农作物仍在那里照常进行着生命生长运动,不停地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人类生产和积累财富。即使是储存在仓库里的种子,也仍然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呈现它特定的生命信息。由于动植物生长特有的连续性,会产生具有一定联系的“系列信息”,因此,农业科技信息人员要注意收集、传递反映同类事物变化的连续信息。

农业生产以有生命的动植物生长过程为基础。在一个生产周期内,这些生长过程都是连续的。活的生物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无论人们意识到与否,反映其运动特征的信息必然是连续的。农作物从种子入地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生长过程;饲养的动物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启动了新的生命周期。这些生命周期是自然的生长过程,本质上具有无限可分性,一般只能在生产周期结束时才能提供完整的产品。

根据前面的分析,对连续性信息人们不可能全部获得,只能在特定的阶段进行横断面的扫描,阿罗称之为“快速拍照”,将拍照的结果作为特定阶段状态的记录信息加以保存。为了全面认识连续过程的运动特征,应尽量保持横断面拍照信息的覆盖面或完整性。农业生产的内容不同,生产周期的长短也不同。如小麦的生产周期可分为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等几个阶段,阶段的科学划分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是人们从事农田管理、畜禽管理等工作的依据。人们往往将它们作为农业科技信息的“拍照”周期。

任何信息都具有关联性,农业科技信息的关联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一个信息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多个信息相关,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因而一个信息通常都是多种信息的综合。比如说有关作物生长的科技信息实际上是土壤、气候、农田管理等信息的综合体现;而农产品价格信息实际上是农业市场政策、农业生产状况与农村经济水平的反映;农业政策信息更是在综合各种信息之后,提出的具有提纲挈领性作用的指导信息。此外,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分布也非常广泛,生物、经济、环境、技术、管理等系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且广泛分布在生产、加工、储藏等领域,同时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系统。(七)信息源的分散性

农业科技信息源的分散性首先源于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依附性。尽管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持下,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越来超高,但它并未摆脱水平扩展及粗放使用的本质。与工业和城市相比,农业的土地资源广阔很多,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小得多,使得农业科技信息源的分布具有空间及地理上的分散性。同时,由于生产连续性和自然生产周期的作用,农业信息源在时间上的分布也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和不均衡性。农业生产动态以及横断面信息的内容也与自然过程相对应。比如,无论人们如何想方设法收集、处理信息,也无法使夏收提前,更无法在年初便获知当年夏收的可靠数据。“塞博年”之类的信息技术周期也未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季节性延续的特征。另外,农业系统的构成比工业系统复杂,除了经济因素之外,还有各种自然因素,信息源也分散在不同领域。农业的“信源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三大系统,包括千千万万以户为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者;信宿涉及到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决策者、科技工作者和消费者,其中包括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这给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科学技术重要地位的有力论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时传播科技信息,提高人民知识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必须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通过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大力发展现代科技农业、精细农业,依靠农业科技知识促进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尤其现在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成为继材料和能源之后的第三大资源,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在生产规模、科技信息传递等方面均处于明显的劣势。我国为数众多的农业生产小农户要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环境下生存,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还要面临着和国外大农场主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展开直接的竞争。一旦在竞争中落后甚至失败,中国将近8亿多的农业人口的生存就受到直接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农业要想摆脱落后的状态,加快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搭上信息的快车,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和模式,转变粗放型的种植观念,利用农业科技信息进行精细农业的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科技化,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和国外农业竞争的资本。因此,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 农业科技信息的分类

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必须结合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通过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大力发展现代科技农业,依靠农业科技知识,促使农业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农业成就的60%~80%都依赖农业科技信息,使得美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市场占有重要位置。我国仅在“六五”期间,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有69亿元,其中农业科技进步作用占到35%,“七五”期间占到40%,而这些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学科愈分愈细,愈加专业化;另一方面,各学科又相互交叉融合,出现了综合研究的趋向。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的有机配合,联合攻关,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农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技信息研究的综合性,也是我们开展农业科技信息研究的一个客观依据。比如,为了探讨发展我国玉米生产、加快粮食增长速度的途径,20世纪70年代末,中科院农业情报研究所开展了“关于发展我国玉米生产的设想与建议”的专题研究,先后派出6人前往8个省的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同时分析了美国、法国、罗马尼亚、墨西哥发展玉米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份有情况、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的研究报告,受到了有关单位的重视。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谭震林、李井泉阅后推荐给四川省委书记,转发至各县。在这份研究报告的启示下,农业部科技司的领导又委托中科院农业情报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对水稻、玉米、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蔬菜等十几种作物进行类似的研究。这是在业务主管部门支持下对全国农作物生产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的首次尝试,为以后的2000年我国农作物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预测创造了有利条件。80年代中期,当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粮食生产徘徊时,综合情报研究室研究分析了主要国家农业与粮食的增长速度,向中央有关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作了汇报,回答了年平均增长速度如何掌握的问题,从而在决策中发挥了作用。

1996年9月,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农业科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邓小平同志早已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依靠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新农业科技革命中也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农业科技信息研究的历程

建国后,为了适应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给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57年成立,这是我国农业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它肩负着全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促进农业生产及经济建设的艰巨任务。为此,急需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情况,以便总结过去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在建院的同时,成立了情报资料组和外联组,后改为情报资料室,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农业生产关键问题,农业科学发展的尖、新、快项目,收集、整理国内外农业科技情报资料,为农业部、国务院制定农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

1963年,国务院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制定了我国科技发展规划。同年国家科委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会议。为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在农业部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于同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对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机构的建立和健全、科技情报信息队伍建设及科技情报信息事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这次会议的鼓舞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当时农业生产、科研和教学的需要,除继续收集、整理、提供和报道大量情报信息外,还编译了一批专门供政府和主管部门宏观决策参考的调研材料。如《世界主要国家农业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概况》,以及国外山地开发和草地改良等材料。“文革”后期,即1971年,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开始复苏。为适应农业部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并编写了《国外农业参考资料》、《国外畜牧业参考资料》、《国外林业参考资料》、《国外渔业参考资料》和《国外橡胶业参考资料》等6种蓝皮书,对主产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汇集、分析和对比,提出了我国增产的措施建议。在此基础上,又研究、编写并出版了《国外农业概况》、《国外林业概况》和《国外畜牧业概况》三本系统反映60~70年代初国外农、林、牧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专著。

以上文献资料汇编和科技情报调研材料,为我国当时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起到了很大作用,为制定当时的农、林、牧、渔等各业发展政策、方针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后来制定农业科技信息科研规划、计划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探索了科技情报科研的经验和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会议,把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提到议事日程,明确提出把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提出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阶段目标作为首要课题,并得到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重视和支持。从此科技情报信息研究课题正式纳入了科研计划的轨道,成为软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拨给专项研究经费,制定了评价与奖励其成果的标准,对水平高、贡献大的成果和专业成果一样给予奖励。因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农业科技情报信息进行了专门、深入的分析研究,取得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如《农业现代化概念》、《关于发展我国农作物产量的设想和建议》、《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畜牧、兽医国内外水平和我国发展设想》和《我国农作物育种工作三十年成就》等。这些成果为当时我国制定农业机械化规划、发展农作物及其品种改良和发展畜牧业规划、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情报研究档案亦被有关部门重视,强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齐全、完整地积累、保存其档案材料,并将此作为成果鉴定和奖励条件之一。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于1982年成立了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科技档案,现有科技档案500多卷,为科技人员提供可利用的资料。

20世纪90年代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而科技文献信息,也随之日新月异,并引导和推动科学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更高阶段发展。因此,科技文献信息的作用和重要性愈来愈为国家和主管部门重视。尤其是对农业科技文献信息工作,更为重视。近几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配合“八五”规划的实施和“九五”规划的制订,加强了农业宏观研究和调研,在研究的深度、广度、方法、技术、水平方面,都有很大扩展和提高,国家科委和农业部下达了不少重大研究课题,例如:《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理论、道路与模式研究》、《中国农业持续发展和综合生产力研究》、《中国种植业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研究》、《中国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及早期预算系统研究》、《21世纪中国农村科学技术战略和对策研究》、《2l世纪前期中国粮食发展研究》等等,其研究成果提供了有较高价值的宏观决策服务,受到了国务院的好评。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加强了文献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如《农业科学叙词表》和农业叙词库的研制,建立农业文献信息数据库技术、方法及其软件开发研究、服务手段现代化技术网络建设研究等。

科学技术的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实力竞争的实质内容,因此,为满足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需求,对需求技术要求具有全面的、具体的技术信息,以增强其可操作性。例如,对于具体技术,要求信息提供者提供与技术相关的可应用环境、人财物力要求、各技术环节实施细节、技术效果等各项技术的相关内容,有时可能还需要其在技术市场中的表现方面的信息。例如,我国政府为促进农业上新台阶,于1995年决定投巨资设立“先进农业科技引进项目”,旨在引进国际上成熟的先进农业技术。成功执行该项目,全面掌握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的技术特色及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是关键。农业科技图书与信息工作者应该也能够为项目中的技术选择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持。要做到这一点,科技信息工作者一方面要具备科技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农业实践的认识,另一方面又要掌握信息加工的基本功,提供有关技术的技术应用环境、物资条件、技术参数、技术知识产权等全面信息,为管理部门决策和科技人员创新提供依据。

二、农业科技信息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呈现出新的特征,高新技术和常规农业技术进一步加强。近代农业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20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繁荣。20世纪后半叶,又拉开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随着技术本身的迅猛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领域拓宽,主要集中在利用现代生物信息技术培育新品种、新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农用机器人开发、电子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等和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其特征是科学技术含量显著提高。结合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21世纪我国农业科技将在争取高产的同时,优质高效低耗的研究方向会更加突出;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活动将进一步扩大。这些都将为农业科技信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农业科技信息进行一下分类,有助于农业科技信息工作者收集农业科技信息。

农业科技信息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信息。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几种分类方法进行:(一)按照农业科技信息的内容或者生产、管理、经营来分,可以分为气象信息、土壤分析诊断信息、栽培技术信息、品种管理信息、病虫害信息和生产资料信息等1.气象信息

包括当地气候特征,灾害性天气发生状况、气象预测预报等信息。气象信息需要由气象部门向各级政府、国民经济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气象信息服务,气象信息只有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气象信息中主要的就是对气象灾害的预防。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一方面可以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还会对人类带来精神折磨及人员伤亡。

仅据1947—1980年资料统计,全世界主要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如下:热带气旋(飓风、台风):499000人;洪涝:194000人;雷暴和龙卷风:29000人;雪暴:10000人;热浪:7000人。另外,与气象事件有关而出现的潮汐、海啸死亡5000人。1968—1973年的非洲大旱,一直延续至1985年才有明显缓解。这次大旱涉及到非洲36个国家,受灾人口达2500万之多,逃亡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人以上。l972年文格尼丝飓风袭击美国,造成高达20多亿美元的损失。1979年多米尼加的飓风,曾使60多万人丧失家园。1970年11月,一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登陆,造成强风暴潮,出现高达6m的巨浪,冲垮海堤,淹没两个岛屿,使30万人死亡。

我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现举几次重大气象灾害。

1954年,江淮流域洪涝受害人口近4000万,农田844万公顷,死亡36183人,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达200亿元人民币。

1978—1983年,连年大旱,累计成灾面积达9.32亿亩。

1981年,四川和陕南大水,受灾人口1584万,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

1986年,东北洪涝损失50亿元,沿海三次台风损失26.6亿元,几次雹灾损失4.63亿元,几次旱灾损失1.5亿元。

1988年,浙江台风损失11亿元。

1990年,湖南、江西洪灾,受灾人口2890万,死亡378人,损失36亿元。

1991年.淮河和太湖地区洪涝,加上其他几处大水,仅水灾损失达400亿元。

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大洪水,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据统计,每年粮食生产因自然灾害损失约390—425亿公斤。其中干旱灾害的粮食损失约200—250亿公斤,经济损失约150—200亿元;洪涝灾害的粮食损失约100亿公斤,经济损失约150—200亿元。

目前,气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各行业的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气象信息服务。专业气象信息服务已经拓宽到包括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渔业、林业等100多个行业和部门。在气象为社会各行业开展专项服务中,应当重视和强化气象为农业的服务。这是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大力发展农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我国农业基本上还是气候性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农业能否做到大丰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气候条件,取决于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近期效益评估表明,气象为农业服务约占国民经济各行业服务总效益的44.8%。因此,气象为农业服务,为保护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气象部门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为农村开展的气象信息服务中,全国已经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建成了到乡镇一级的以气象警报网为主体的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全国农村已经有了10多万台警报接收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2.土壤分析诊断信息

包括当地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特性、土壤生态环境、分析诊断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正确的施肥计划。

土地既是自然资源也是资产。作为资源,它有着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生活资料来源的作用;作为资产,它可以产生财富。中国的特殊国情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继而对中国的环境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中国人口众多,吃饭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土地进行近乎残酷的开发和利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城市化开始快速起步,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保证;中国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国家,必须依靠土地的资源环境功能,建设和保护稳定的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可以说都对土地提出了持续增长的数量需求和质量安全需求,使土地成为食物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夺”的焦点。

当前国际上对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教科文组织通过对世界陆地生态圈、世界土壤资源图及世界土壤宪章等项目的研究,规定了土地资源开垦、保护与改善的国际政策。国际地图——生物圈计划也包括了土壤资源在自然与人为条件下动态变化的研究。我国土壤资源相对不足,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尤为迫切和重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力,其研究方向应在变资源消耗型为节约型,变粗放经营型为集约经营型方面,同时协调广度开发(荒山、荒地、荒滩、废弃地复垦)、精度开发(低产田、低产园、低产林)以及深度开发(延长资源开发序列、开拓资源多层次立体复合增值)之间的关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经过10年研究,根据我国情况,现已拟订了中国土壤分类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以可计量的指标来体现发生过程,以边界概念代替中心概念,以检索系统代替经验的判断,在土壤分类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方面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既可与国际接轨,又有我国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后,要完善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系统、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加强有我国特色的人为土、干旱土、富铝土和高寒土的研究,特别是作为主要农业基地土壤的人为土,作为主要后备土壤资源的干旱土、富铝土的形成与分类的研究,充实和发展我国土壤基层分类和土壤分类在农业与环境上的应用和研究,并进而建立土壤系统分类信息系统和土壤系统分类的专家系统。这是建立我国土壤信息系统必须逾越的一步。

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未来农业应以发展持续农业和精细农业为战略体系。发展持续农业和精细农业的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业产量,保持清洁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其内涵主要是在保持和提高代传土地质量,增强抗风险的缓冲能力,使土地在不断利用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因此,保证土壤能稳定、均衡和协调供应养分是发展持续农业和精细农业的关键。3.栽培管理技术信息

包括当前本地区主要使用的栽培模式和方法,各种新的栽培技术以及发展方向等。

人类从事作物栽培由来已久,据考古实物推测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农事种植的记载。后魏(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元代(公元13世纪)的《农桑辑要》及清代(公元18世纪)的《授时通考》等古农书都是对我国古农业中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抗逆栽培、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等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指导价值。

我国在作物栽培技术方面,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围绕种植制度改革,研究了作物多熟制配套栽培技术;推广育苗移栽技术;明确各种作物在不同地区、不同肥力水平下、不同品种的合理密植范围及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针对作物生产上主要自然灾害如干旱、病虫草害、低温冷害、洼涝渍害、小麦霜冻、水稻烂秧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了作物大面积稳定增产。70年代以后,我国作物栽培技术有了新的全面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区域化、规范化、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大面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正在发展,并建立了几种作物的化控技术体系;多种作物叶龄模式的建立及其配套的器官促控技术的应用;在高产条件下,研究并提出了作物高产更高产的“小群体、壮个体”精播栽培途径与技术体系;在中低产地区研究并推广了作物抗逆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免耕与地膜覆盖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大面积应用,以“吨粮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周年综合利用及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近年来在各地广泛兴起。与此同时,与农艺学相辅相存的机械化栽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全面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成为两大支柱产业,必将深刻影响作物栽培学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渗透,引起了农业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的化学物质的合成、新型生产资料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作物栽培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也成为作物栽培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21世纪作物栽培学的发展趋势与创新方向简述如下。(1)省工、省力、节本型高效栽培技术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越来越多,劳动力的价值也在提高,迫切需要减少作物生产的劳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由于作物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必须降低作物生产成本。因此,发展省工、省力、节本型栽培技术符合生产实践和加入WTO后新形势的需要,如直播栽培技术、抛秧栽培技术、作物再生栽培技术等。(2)适宜于适度规模经营的机械化栽培技术经营规模过小,限制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是必然趋势,适度规模经营必将相应发展。因此,农艺与农机结合,发展适宜于机械化生产的栽培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的需要。(3)信息科学与作物栽培学有机结合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可以对复杂的作物栽培生产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建立动态的模拟模型和管理决策系统,实现作物生产管理的定量决策,从而促进作物栽培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作物生产数据库及信息系统、作物生长预测和监测系统、作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作物空间信息系统(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4)作物化控技术。作物生长发育尽管有其自身规律,但采用化学调控(简称化控)可在一定程度上人为修饰这些规律,促使作物生长发育向着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因此,化控在作物栽培中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化控技术虽然在水稻、棉花等作物生产上有了较广泛的应用,但化控技术的“定向控制诱导”、对产量品质和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稳定性、理想性以及减少对作物的负效应方面仍需加强研究,以形成作物化控栽培新体系,增强作物生产过程的可预见性和可控制性。(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传统的集约高产栽培技术,由于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不但产生了环境污染,而且也造成了农产品污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不仅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而应更有营养、更安全。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综合技术研究,必将成为作物栽培学的一个热点领域。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关键,是研究推广无公害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及其残留量,用新型生物农药取代传统化学农药,用抗性品种、天敌等无公害手段以及生态控制来防治病虫草害。同时,要加强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的研究,并逐步完善环境与品质检验监测技术体系。(6)设施栽培技术,是在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下,按工厂化方式进行的作物生产,其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反季节、反地域、安全优质生产的特点。我国的设施栽培发展迅速,生产实践对作物设施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作物大团栽培技术相比,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明显薄弱。今后,应对作物设施栽培技术体系,包括品种搭配技术、生态因子控制与协调技术及智能化管理技术等,开展深入研究。(7)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对农作物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日趋强烈。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的栽培技术体系已在一些发达地区开始应用,反映出我国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趋势。农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必然要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应根据市场和农产品加工的需求,建立各类作物的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更好地为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服务。4.品种管理信息

包括当地主要作物栽培的品种及其特征特性、价格、数量和销售地点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既丰富又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居第八位,在北半球居第一位。其主要特点是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驯化物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丰富,其中许多具有抗逆、优质的特点,是进行生物遗传改良的宝贵“基因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具有独特性状的作物品种和野生植物——作物的近缘种,都是值得利用的。它们通常具有作物或一般品种所不具备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如果利用远缘杂交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将一些独特的宝贵基因导入作物体内,可以使作物的许多特征、特性得到改良。如国际水稻研究所利用尼瓦拉野生稻,育成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我国丁颖教授利用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育成了对不良环境抵抗力特强的中山1号。利用现有作物创造新物种的例子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鲍文奎教授等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并使杂种的染色体加倍,将小麦与黑麦合成了小黑麦,他们创造的八倍体小黑麦3号已经作为新的粮食作物在生产上应用。

只有具有了好的品种才有可能获得高产,才有资本和国外的农场主竞争,目前提出来了绿色革命的口号,其实风靡世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就是种子革命,我们在作物品种培育上丝毫不落后于世界,在某些作物品种的培育方面我们领先于世界,比如享誉世界的“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和“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李登海,他们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良种和玉米良种开创了一个新纪元。5.病虫害信息

包括当前本地主要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

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将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这对我国的农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协同的结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而又可行的模式,它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绿色产业为特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我国加入WTO,面对国际市场对高品位、高质量、多品种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和国际贸易壁垒日益森严的矛盾,随着各国之间贸易保护的丧失、农业协定的生效,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要消减,与此同时,国际间对农产品质量的防范警惕性进一步提高,对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更加苛刻,以农药残留为主的卫生质量成为主要的绿色壁垒。入世已经在冲击着中国的农业生产,同时给中国农业带来巨大的震撼。2002年,我国出口日本的西兰花、冷冻菠菜,由于被发现有机磷杀虫剂含量超标而被拒绝入关,入世以来国外的“绿色壁垒”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这与病虫害的监测、预防、治理工作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农业生产必须要走绿色农业发展之路,用工业化、标准化的理念培育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来控制以农药残留为主的危险点,这就必须加强病虫害信息的预报工作,建立并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快速反应和防治能力,减少病虫为害损失,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维护农业生态环境。目前,在山东省,已经在博兴、苍山等十几个县级市建立了植物保护预警试验站。6.生产资料信息

主要指各种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及其使用方法、数量、价格、销售地点等信息。

在我国,生产资料信息市场还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区域,最大限度地索取其可能提供的价值,尚不失为一个崭新的目标。自1979年以后,我国生产资料信息业的发展经历了低意识和较高意识两个阶段。1979至1983年为低意识发展阶段。由于生产资料的流通开始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政府在对流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不得不增添信息手段,企业对于信息由坐等递送的惰性依赖转向主动选择的积极依赖。1984年以后,企业间在生产资料购销上直接利用市场的活动量加大,并且随着对发展第三产业的探索,加深认识了信息业的作用。利用信息组织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已成为自下而上的自觉行为,使信息业步入有较高意识的发展阶段。至此,我国年幼的生产资料信息市场取得一定发展。信息市场不仅恢复了经纪服务和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兼作广告等传统的经营手段,同时还新兴办了专门机构采用了新的传递手段,比如一些旅馆兼营信息服务和组织信息交流会,成为“信息旅馆”。(二)按照表现形式(信息载体)分可以分为文字、广播、影视、多媒体信息的传递(1)以文字为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主要包括农业科普书籍、农业报刊等。这种载体的科技信息是目前在农村流通较为广泛的一种。(2)以广播电台为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是指电台开办的专门的农业节目,通过声音来传递农业科技信息知识。(3)以影视资料为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主要包括各种影像制品,农业电影、电视节目等。像中央电视台7频道,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还有各电视台的农业专栏节目,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团体依靠本地优势,出版了一系列农业科技信息知识。比如山东省莱阳农学院传播学院从1983年开始就立足于农业,依托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和农学院的许多教授、专家合作,为中央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和出版社制作了200多部农业科教片,涵盖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优良品种推广、养殖等各种农业科技信息,为老百姓带去了丰厚的回报。(4)以多媒体为载体的信息传递。多媒体技术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它集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传递农业科技知识信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许多省市都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网,极大丰富了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

第三节 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加工

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是农业科技信息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领导决策和信息服务对象的需要,对涉及的农业科技各方面信息进行搜集,为农业科技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递存贮等环节提供原始资料。评价农业科技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信息收集这一步。因此,做好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工作十分重要。农业科技信息多而分散,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很强的特点。为此,在收集信息时,一要广开信息来源和渠道;二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三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目前,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大约400万篇,专利100多万件,科技文献每年增长率13%。全世界每年发表的农业科技信息情报文献30万篇左右,其中我国约5万篇。这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它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知识、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是不可忽视的潜在生产力。与此同时,全世界尚有数十万个农业科研项目在进行中,其中我国农业科研项目有1万个以上,这就构成了雄厚的后备农业科技信息。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资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使用中增值,而不被消耗;它不为生产者所独有,而可传播共享,它可激发和活化渴求者的思维、创造财富和有形物质……因此,在自然资源消耗巨增、日益贫乏,有些已面临枯竭的严峻压力下,一些发达国家,待别是自然资源短缺的国家,早把开发信息资源,尤其是科技信息资源列为国策,使自然资源得到保护、更新,甚至创造新的资源,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就是这样做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在人口密集、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土上,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在全世界每年新产生的30万条农业信息中,科技信息占大部分。这些科技信息,经过筛选、整理,建立数据库和通过信息情报刊物报道的,在18万至20万篇之间,其中AGRIS建库报道的约15万篇,NAL建库报道的大概14万篇,CABI建库报道的约16万篇。在CABI的16万篇农业科技信息中,动植物育种约1.9万篇,占11.8%;作物栽培(包括牧草栽培)2.2万篇,占13.7%;园艺1.2万篇,占7.5%;植物保护2.0万篇,占12.5%;土壤肥料0.9万篇,占5.6%;畜牧和畜产品加工2.3万篇,占14%;兽医3.5万篇,占21.8%,农林经济、农村开发和技术信息推广1.4万篇,占8.7%。这些经过筛选和序列化的科技信息,为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渠道很多。有来自于正式渠道的信息,也有来自非正式渠道的信息(如通信、聊天、聚会等)。但是正式渠道的农业科技信息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科技图书。农业科技图书的内容成熟定型、独立完整,是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来源,可以从中得到历史的、系统的、实用的、全面的知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比如农业科技专著、农业科教书、农业知识手册、农业工具书、农业技术推广理论书籍等。(2)报刊资料。指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它包括全国性、地方性、专业性报纸、刊物。从中可以得到最新的农业科学研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