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专业考前辅导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5:55:56

点击下载

作者:赵西盈,豆雪蕊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视编导专业考前辅导教程

影视编导专业考前辅导教程试读:

前言

许多爱好文艺的青年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的才华能为艺术大厦增砖添瓦。怎样才能成为文艺大军中的一员?怎样才能走进心中那神圣的艺术殿堂?赵西盈、豆雪蕊编著的《影视编导专业考前辅导教程》就是为你引路的良好指南。

此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针对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考生专门编写的辅导书。编著者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曾亲身经历过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考试,又多次为参加此类专业考试的考生做过辅导,可以说是对于此类专业的动态及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了如指掌;几年的专业学习,在理论与实践中,他们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识。所以在本书中,大到专业知识,小到应对面试的一言一行,他们都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心得,融入了自己切身的体会和经验,这便是这本书与一般同类辅导书不一样的地方。

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涵盖了艺术高考影视编导类专业考试的基础知识、基本文体写作以及面试综合考查的方方面面,十分全面、细致。“中外广播影视史”一章,涉及中外电影、广播、电视的发展简史,可以使考生了解几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对于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具有良好的铺垫作用;“文学艺术基础常识”一章,涵盖了电影、广播、电视、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戏剧、戏曲、音乐、美术,以及舞蹈、曲艺、杂技、书法、篆刻等方方面面的文学艺术基础知识,并且极其简练,通俗易记,可以说是“文艺百科知识”精华的集锦;“基本文体写作”一章,不仅包含了影视、戏剧、文学、新闻等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注意问题,而且根据经验,还加入了广告、电视节目、文艺晚会的策划与创意,并且每种文体后,都附有范文供考生参考,这对考生来说,应该是很有启发与帮助的;“面试综合考查”一章,针对面试考试的每一个方面、考官可能会提问的问题及如何应对,都做了十分详细的论证与解读;附录一和附录二两章,从不同方面简要地介绍了中外著名的影视节、影视剧、影视剧导演、影视剧演员,以及艺术高考影视编导类专业的专业简介、应试技巧和全国部分高校的考试题目、招生计划,从而让考生在全面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本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向往,以至产生不懈追求的动力。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亲身的实践与用心的总结,很难编出如此实用的指导书。

此书以其针对性与实用性,将会对艺术高考影视编导类专业的考生有相当大的帮助。四川音乐学院原党委书记、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2007年7月11日第一章 Chapter 1中外广播影视史

中外广播影视史是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学习、应试,以及其他基本考试科目的基础,也是广播影视各学科的基础。要想了解广播影视各学科,或是了解广播影视专业,就必须首先了解中外广播影视的发展史,即电影、广播、电视的基本发展脉络。/ 第一节/中国电影史[1]

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

中国电影史一般被划分为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解放区的中国电影、新中国十七年电影、“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新时期的中国电影。在这里,鉴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复杂性,且考虑到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生的特殊性,我们从艺术高考大纲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出发,按上面提及到的中国电影史的分期进行简要概述。一、摇篮时期的中国电影(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初)1.“西洋镜”和第一部国产片

就目前所知,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电影,可能是在1896年8月2日上海徐园“又一村”的一次游艺活动上观赏舶来品“西洋影戏”。此后,电影的放映活动逐渐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等大中城市多了起来。北京丰泰照相馆是第一家由中国人任庆泰(1850~1932,字景丰)开设,并以拍摄戏装照闻名的照相馆。

1905年春夏之交,中国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诞生。《定军山》是一部由谭鑫培主演的戏曲片,该故事取材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70回和第71回,作为默片的《定军山》只选取了整出戏中“舞刀”、“请缨”、“交锋”等几个“做”、“打”片断。2. 第一批短片

1913年,年轻的张石川和郑正秋在上海创办了“新民公司”,并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其后又拍摄了《黑籍冤魂》、《一夜不安》等。同年,黎民伟在香港也拍摄了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首次在电影中使用女演员严姗姗,也是中国的第一部出口片。3. 商务印书馆和第一部故事片

1917年,商务印书馆收购美国人器材,成立了“活动影戏部”,拍摄《商务印书馆放工》、《庆祝欧战胜利游行》等影片,开摄制纪录片之先河。

1920年,梅兰芳自导自演了电影《天女散花》、《春香闹学》,其最大的贡献是1921年推出了根据当时社会新闻改编的电影《阎瑞生》(任彭年导演)。该片长达十本,并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舞台剧模式,大量采用外景,以及特写、推、拉、摇、移等摄影技巧,画面充满现代气息,被称为第一部国产故事片。4. “三大公司”和新旧两派

中国早期电影的“三大公司”指明星(张石川、郑正秋,旧派)、天一(邵醉翁,商业路线)、联华(洪深、孙瑜,新派)。

新(联华)旧(明星)两派之比较:(1)前者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激进与空幻);后者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内容多为劝世与改良)。(2)前者多取材城市小资产阶级生活,重人物心理和性格塑造;后者多取材农村或底层市民生活,重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3)前者注意电影语言运用;后者习惯对戏剧的模仿。5. 类型电影与武侠片初潮

中国早期电影类型片主要有喜剧片、歌舞片、言情片、侦破片等。

武侠片以明星公司的《火烧红莲寺》一炮而红以后,紧接着便有“昌明”、“暨南”等公司的《火烧平阳城》、《火烧七星楼》等步其后尘,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数量可观的“火烧”系列。6. 第一代导演和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模式

中国电影的“第一代”导演主要有郑正秋、张石川、洪深、孙瑜等。

早期中国电影的叙事模式主要是时序性叙述、单线条结构(始终无二事,贯穿只一人)、外视点角度(全知视点,即无所不知的角度)、大团圆结局。二、抗战前后的中国电影(1931~1949)1. 从无声片到有声片

我国第一部不完整的有声片是《歌女红牡丹》(1931)。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有声片是《桃李劫》(1934)。2. “左翼电影”的兴起“左翼电影”的兴起主要有以下背景:(1)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抗日情绪全面高涨(1931年9月18至1932年1月28日)。(2)鸳鸯蝴蝶派的影片票房惨败。(3)公司老板改弦易辙。(4)中共加强对电影的关注。“左翼电影”的主要成果有:涌现了大批优秀影片,成就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如《洪流》、《春蚕》、《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上海24小时》、《大路》、《逃亡》、《渔光曲》等。“左翼电影”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摆脱了“善”、“恶”的传统劝世功能,注意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揭示和表现。(2)开始把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带入中国。(3)普遍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特性。(4)在思想表达上显得浅白直露,在艺术技巧上多有稚嫩粗疏之处。3. “国防电影”的提出“国防电影”与“国防文学”的口号相呼应。1936年1月,由蔡楚生等发起成立上海电影界救国会,主张以电影为武器、对准国防线内外的敌人、摄制鼓吹民族解放的影片。此后8年,无论在上海还是在“大后方”,爱国的电影工作者拍摄了大量抗日电影,起到了巨大的战斗作用,例如《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火的洗礼》、《东亚之光》、《风云儿女》等。4. “软性电影”的干扰“软性电影”奢谈“让眼睛吃冰激凌,让心灵坐沙发椅”,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扰。5. “孤岛电影”的奇观

所谓“孤岛”是指上海沦陷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1937~1941)的上海英法租界和公共租界,与香港这两处相对平静的“特殊地方”。“孤岛电影”的奇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量高(每年拍摄约60部影片)。(2)类型多(武侠片、言情片、喜剧片、恐怖片无所不有)。(3)效益好(《貂蝉》连映70天,首开纪录;《木兰从军》连映85天,场场爆满)。(4)借古喻今,表现了艺术家的勇气和良心(除《木兰从军》外,还有《明末遗恨》、《尽忠报国》、《苏武牧羊》等也都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三兄弟编导的长达70分钟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动画片《铁扇公主》也有意识地把唐僧师徒降服牛魔王、扑灭火焰山的故事处理为一则银幕寓言,传达出“坚持信念、大众一心”的积极主题)。6. “殖民电影”的怪胎“殖民电影”指日本人在沦陷区拍摄的大量纪录片和故事片。如《圣战》、《新土》等。1937还在东北成立了“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至战争结束时共拍摄了100余部故事片和200余部纪录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李香兰(日名山口淑子)主演的《支那之歌》、《战争之街》、《白兰之歌》等影片影响颇大。7.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现实主义电影

1946~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这几年也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光复后的上海,主要有“昆仑”和“联华”两家电影公司拍摄了一批风格迥异的影片。“昆仑”影业公司主要由从大后方重庆归来的进步电影人士组成。几年间拍摄了为数不少的一批优秀影片,最著名的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编导,陶金、白杨、舒绣文、上官云珠、吴茵主演)、《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编导,陶金、白杨主演)、《乌鸦与麻雀》(陈白尘编剧,郑君里导演)、《万家灯火》(阳翰笙编剧,沈浮导演,蓝马、上官云珠、吴茵主演)、《三毛流浪记》(根据张乐平长篇漫画改编,严恭、赵明导演)等。“联华”影业公司由民族资本家吴性栽创办,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体制,几个导演群落形成风格各异的创作集体。主要有含蓄、细腻、恬淡、质朴的桑弧(《太太万岁》、《不了情》、《哀乐中年》);以喜剧见长的佐临(《假凤虚凰》、《夜店》、《艳阳天》);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美学之完美结合的费穆(《小城之春》)等。三、解放区的中国电影

1937年以后,袁牧之、陈波儿、司徒慧敏、吴印咸等电影工作者到了延安。不久,成立了“延安电影团”,并利用荷兰人伊文斯赠送的器材,相继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白求恩大夫》、《战斗与生产结合起来》等纪录片。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长春,接管了“满映”。随后,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改名“长春电影制片厂”),曾先后拍摄了纪录片《民主东北》、木偶片《皇帝梦》、动画片《瓮中捉鳖》,并译制了《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等影片。四、新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

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电影)队伍大会师,揭开了新中国电影的序幕。至1966年“文革”结束的十七年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可谓是“道路坎坷、成就辉煌、反反复复、问题不少”。1. 革命的主题、强烈的倾向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桥》(于敏编剧、王滨导演)可以说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接着在很短的时间里,又先后拍摄了许多优秀影片,如《中华儿女》、《钢铁战士》、《白毛女》、《赵一曼》、《新儿女英雄传》、《上饶集中营》、《翠岗红旗》等约20余部,这些影片都具有革命的主题和强烈的倾向。2.《武训传》的批判和政治寒流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发表,把一场学术讨论逐渐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及至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使文艺界顿时噤若寒蝉。1952~1953,全国仅生产故事片11部,除《南征北战》、《智取华山》得到好评外,其余均属平平之作。3. “双百方针”和新中国电影的第一次高潮

1956年5月2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和繁荣科学和文艺的根本方针,极大地鼓舞了电影工作者的热情,并迅速取得了丰硕成果。故事片的生产由1951年的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的40多部。其间,不乏像《平原游击队》、《祖国的花朵》、《渡江侦察记》、《董存瑞》、《鸡毛信》、《上甘岭》、《祝福》、《柳堡的故事》、《女篮五号》、《铁道游击队》等这样优秀的影片。

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曾轰动巴黎,被媒体称之为“世界上最美的影片”,卓别林也对这个“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赞誉有加。

1959年又拍摄了85部影片,并在周恩来、邓小平参与下选出了35部举办向建国10周年献礼的“新片展览月”。其中,故事片有《林则徐》、《聂耳》、《青春之歌》、《永不消逝的电波》、《战火中的青春》、《老兵新传》、《冰上姐妹》、《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林家铺子》等。这些影片题材风格多样,既有时代感,又富于民族特色,人物形象生动感人,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新中国电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4. 1961~1966年在曲折中前进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政治现实的反复使电影事业的发展也不断历经反复,但直到“文革”前夕,仍拍摄了大量优秀影片,如《甲午风云》、《李双双》、《革命家庭》、《红旗谱》、《小兵张嘎》、《农奴》、《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早春二月》和《舞台姐妹》等,形成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高峰。

同时,从制片、发行、放映到教育、出版、科研,整个电影体系也逐渐得到完善,就制片厂而言,由建国初期的长影、上影、北影三家发展到包括八一、西安、峨眉、珠江、潇湘、广西、福建、天山、云南、深圳、内蒙古、青影和童影16家(故事片厂)。五、“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1976)1. 中国电影遭遇浩劫

从1964年对《早春二月》的批判开始,到1965年对《舞台姐妹》的批判,一大批优秀影片被打为“毒草”,被扣上“资产阶级人性论”、“修正主义”、“美化阶级敌人”的帽子,成为旷日持久的“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1966年,一口气“枪毙”了200多部影片,如《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柳堡的故事》、《林家铺子》、《兵临城下》、《五更寒》等。少数民族题材统统被贬称“低级趣味”的“情哥情妹”。大批电影工作者横遭迫害,打成“牛鬼蛇神”,关的关,死的死。

1966~1973年全国没有拍摄一部故事片,西方电影、苏联电影早就扫地出门,电影院里一片冷清。2. “样板戏”电影和“三突出”原则“样板戏”指的是六个京剧,即《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海港》和两个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三突出”指的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为此,还要求画面构图、摄影角度、镜头大小、机位高低,甚至光线色彩都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3. 故事片生产的恢复和其中的政治较量

1973年,周恩来提出要大抓电影工作,恢复故事片拍摄,至1976年9月共拍摄故事片70部左右。其中,一部分是重拍片,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片,大多质量平平。重拍片如《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等皆新不如旧也;政治宣传片除《闪闪的红星》等几部好片子以外,也都乏善足陈。

由于文艺界一直被“四人帮”爪牙把持,恢复故事片生产也是一场政治较量。影片《创业》从拍摄到放映的过程就最能说明问题。这部以20世纪60年代大庆工人开发我国第一个大油田为题材的影片,塑造了一个伟大又平凡的英雄群体。这就违背“三突出”的原则而激怒了江青,罗织十大罪状,严禁放映。六、新时期的中国电影(1978~ )1. 中国电影的复苏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冲破了“文艺从属政治”、“文艺服从政治”的禁锢,“双百”方针重新提出,中国电影从生产(100部/年)、观众(279亿/人次)到导演都表现出繁荣复苏的景象。2.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五世同堂的局面“第二代”以汤晓丹为代表(曾拍过《渡江侦察记》等影片,1979~1983年又相继执导了《傲蕾·一兰》、《南昌起义》、《廖仲恺》等三部影片)。“第三代”:谢晋至今宝刀不老,作品有《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啊,摇篮》、《高山下的花环》、《最后的贵族》、《鸦片战争》等;谢铁骊也拍了《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灿烂》、《红楼梦》等。此外,像凌子风、李俊、水华、谢添、成荫等,也都有新作问世。

四、五两代导演创作群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的,将在下面设有专题进行具体讲解。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在题材、风格、样式、类型上也一改过去的单调、单一,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既有表现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西安事变》、《开国大典》、《廖仲恺》、《周恩来》,以及《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等,又有反映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邻居》、《人到中年》、《心香》、《锅碗瓢盆交响乐》等;既有揭露伤痕的《生活的颤音》、《天云山传奇》、《小街》、《黑炮事件》、《芙蓉镇》、《巴山夜雨》等,又有展示欢乐的《月亮湾的笑声》、《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等;既有关注现实民情的《老井》、《野山》等,又有探索传统民俗的《红高粱》、《黄土地》等;此外还有爱情片《庐山恋》;更有怀旧片《城南旧事》等等。总之,主流的和边缘的、常规的和实验的、戏剧化的和散文化的、传统的和现实的应有尽有。

20年间,中国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开始走近了观众和市场,在国内和国外都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欢迎。3. 脱颖而出的“第四代”

在“第二代”只有个别导演硕果仅存,“第三代”导演也逐步淡出影坛的时候,一批年轻的导演(我们称之为“第四代”)已脱颖而出了。他们找到了巴赞的纪实美学为武器,喊出了“电影语言现代化”、“丢掉戏剧拐杖”,甚至“与戏剧离婚”的口号,虽然不免偏颇,但有创新精神。

这些人大多受普通教育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毕业于电影学院或戏剧学院。一步入社会就遇到“文革”,人到中年才开始起飞,“第四代”是在成长中受到伤痛的一代。他们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与他们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都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和“恋母情结”(共和国母亲),以及强烈的人道主义忧患意识,对祖国、对人类未来也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形式上则大胆探索,如使用现实与回忆交叉的叙事结构、彩色片插入黑白片、长镜头、慢动作、梦境、幻觉、定格等技巧,力图对人物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刻画。“第四代”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主要有:滕文骥、吴天明的《生活的颤音》,吴贻弓的《巴山夜雨》、《城南旧事》,谢飞的《黑骏马》、《本命年》、《香魂女》,张暖昕的《沙鸥》,吴天明的《老井》、《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滕文骥的《都市里的村庄》等等。“第四代”从1979年崭露头角,风靡五年。1984年“第五代”异军突起后,虽然他们仍在拍片,但其创作理念已逐渐被新一代的创作锋芒所掩盖。4. 中国电影“新浪潮”的“第五代”“第五代”指的是“文革”后首批进入电影学院的78级导演班为主体的创作群体。他们既是“文革”的参与者,又是受害者,且大部分被贬到社会的最底层。对社会底层的真切感受,使正统教育下萌生的幻想破灭,决定了“第五代”的“叛逆”和“反思”的精神品性。“叛逆”和“反思”成为他们探索的主要特性,被人们称之为“红卫兵情结”。“第五代”对主流意识和传统电影观念的反叛是锐气逼人的,以创新的电影形态“意与像的结合”把要表达的思想内涵通过造型和构图、光线和色彩、音乐和音响以及镜头的位置和角度、大小、运动和静止等体现出来。

中国电影史的研究一般将1984年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一个和八个》作为“第五代”的发轫之作。而真正引起中外强烈反响的却是同年陈凯歌拍摄的《黄土地》,但有趣的是“第五代”的终止曲《边走边唱》也是陈凯歌于1991年拍摄的。以后,“第五代”继续活跃在影坛上,但其整体创作理念已不尽相同了。“第五代”的主将是张艺谋和陈凯歌。此外,还有田壮壮、吴子牛、李少红、黄建新、彭小莲、张军钊、刘苗苗、夏钢和孙周等(各位导演的简介将在后面做具体的讲解)。5.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总体特征“主旋律”和“多样化”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发展的总体特征。

1989年以后,党和政府对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中一些不健康的现象引起高度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一次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具体表现在:(1)艺术方面要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狠抓“五个一工程”。即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要评选一本好小说、一出好戏剧、一篇好文章、一首好歌曲、一部好影视作品,加以褒奖。(2)电影方面,除原先的“华表奖”(政府奖)强调政治思想导向外,由专家评议的“金鸡奖”、由观众评议的“百花奖”以及“童牛奖”也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标准。“主旋律”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创作现象。首先,以1991年(建党70周年)和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为契机,“革命历史题材”或“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两个高潮。其次,出现了一批以歌颂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影片。如《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军嫂》、《离开雷锋的日子》、《九香》等,将人物置于艰难困苦的环境,表现他们坚定的政治信念,任劳任怨、无私无畏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试图以他们为榜样,引导和说服观众认同现实秩序和自我的社会位置。同时,也拍摄了大量反映家庭、道德、伦理的“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凤凰琴》、《炮兵少校》、《乡亲们》、《我也有爸爸》,表现利己与利他、爱与恨、义与利的矛盾,张扬克己、爱人、谦让、服从等传统道德观念。

总之,90年代的主旋律影片,“多样化”是大众化转型的社会趋势。对现实和历史的批判、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一直是这一时期最基本的艺术主题。此后的现代主义运动,无论是朦胧诗、前卫音乐、探索性话剧或者是“第五代”导演,都把中国文化纳入了20世纪世界文化的总体格局中。/ 第二节/外国电影史

电影的发明已经有上百年了(电影诞生于1895年)。

具体说来,外国电影史的研究,首先应提及的是摄影术和放映术的发明与诞生。(1)关于摄影术的研究需要提及的是: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研制的“达盖尔照相法”;

1872年,美国人爱德华·慕布里奇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

1882年,法国人马莱研制的“摄影枪”以及他随后研制的“软片式连续摄影机”。(2)关于放映术的研究需要提及的是:

19世纪后期,欧美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众多的竞争者。

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雷诺发明了“光学影像机”,人们开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

1894年,美国人爱迪生的“电影视镜”问世。但只能供一个人观赏。

1895年,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兄弟研制的“活动电影”获得成功,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

但是,像中国电影简史一样,鉴于外国电影史论的研究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考虑到艺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考生的特殊性,我们删繁就简,按下面两个“传统”、一个“潮流”进行扼要概述。一、西方电影中的技术主义传统

1895年电影诞生后,卢米埃尔和爱迪生分别记录下了两种不同的最早影像。卢米埃尔的电影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的场景,如:火车进站、工厂放工、代表上岸、街上车流、给婴儿喂奶等,在无意间为西方电影确立了写实主义传统;而出现在爱迪生的电影里的则是另一番景象,即娱乐性的场景,如:动物明星、歌舞表演、拳击比赛等,也无意间为西方电影确立了另一个传统,即后来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技术主义传统,这两个传统的演变贯穿于西方电影发展的各个阶段之中。1. 技术主义释义

技术主义,顾名思义是把技术(技巧)放在第一位的,从内容到形式强调人为加工的必要性。要求通过剪辑等技术手段来重新组织生活景象,使故事情节有头有尾、发展线索完整贯穿,并用以假乱真的布景和惟妙惟肖的表演,在观众意识中造成完美生活的幻觉,引导其不知不觉地接受影片制作者的理性目的——是非观、善恶观与价值取向。2. 技术主义的先驱者

〔美〕爱迪生(1847~1931)

在电影发明的早期,爱迪生的影片就不是在真实环境中拍摄的。演员被请到装有摄影机的专用房子里,按照导演的指挥进行表演。

〔法〕乔治·梅里埃(1861~1938)

1897年开办了自任导演的制片厂,先后拍摄了近百部平庸影片。

他对电影的主要贡献是:

第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电影的特技——马车变成了灵车,加深了人们对电影巨大幻想功能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开始了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等原始特技镜头的运用;

第二,最早有系统地将绝大部分属于舞台剧的东西,如剧本、演员、服、化、道、分场景等搬到电影里来。

〔美〕格里菲斯(1875~1948)

1907年到爱迪生的公司当配角演员。地位低下,贫困潦倒。1908年当导演,初露头角。

1911年拍《隆尔台的报务员》时,尝试用交叉剪辑技巧和特写,加强了场面的紧张气氛,取得成功。

1915年拍《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好莱坞第一部高成本影片。随后拍《党同伐异》大显才华。在技巧上的创新,成为好莱坞技术主义的真正代表。

格里菲斯对电影的主要贡献是:首次为电影确立了不同于戏剧美学的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不一律”原则;改变了影片的构成单位,即从固定的场景(相当于舞台剧的一幕)变为镜头,由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景,再由若干场景构成一部影片。其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在《母与法》中的平行剪辑技巧)至今仍被广泛使用。3. 制片厂制度的建立

麦克·塞纳特(1880年生于加拿大,年轻时到美国)是好莱坞独特的制作方式——制片厂制度的建立者,实施了一套独特的编剧、导演、类型化演员、制片人专权等制作方式,并保留了世界电影史上有名的“启斯东”女郎、“启斯东”警察等的某种特殊演员类型。“启斯东”制作方式是好莱坞制片模式的最早雏形。4. 明星制度的形成

好莱坞明星制度的产生,很大程度是出于商业化的需要。

好莱坞明星制度的产生,其实是有害的。它使得一个演员不需要多少演技,只需要在摄影机前的某种魅力或某种外形与气质。一旦演员成名以后,便被固定在一定的类型上。5. 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样式电影)是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类型电影作为一种影片创作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

类型电影:即按照不同的类型(样式)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或者说,“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人们比较熟悉的有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恐怖片、歌舞片和生活情感片等,在非故事片项下,有新闻片、广告片、纪录片、科教片和山水风光片等。

一般认为,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要素: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定型化的人物(如能歌善舞的贫苦人家的女孩)、图解式的造型(如预示凶险的宫堡或塔楼)。

在诸多类型片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喜剧片

喜剧片是麦克·塞纳特首创,其后对喜剧片作贡献的还有查理·卓别林、基顿、罗克、鲍勃·霍普、劳莱和哈台等。其中,喜剧片大师查理·卓别林的影响之深远至今无出其右者。他自己设计的大礼帽、小胡子、窄上装、宽裤腿,挥着手杖、穿着过大的皮鞋的“绅士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为全世界的观众所熟知和喜爱。(2)西部片

西部片又称“牧童片”、“牛仔片”,是美国所特有的一种影片类型,大多以19世纪美国西部开发时期为背景,表现拓荒者的生活、西部开发过程中各种势力之间的斗争以及白人驱赶和屠杀土著印第安人的征服活动。

西部片起源于1903年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兴盛于1938年约翰·福特导演的《关山飞渡》以及《正午》、《黄牛惨案》等,衰落于70年代的《消失的西部》,而重新崛起于90年代的《与狼共舞》、《好家伙》、《不可饶恕》等。(3)犯罪片

犯罪片,即通过犯罪题材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进行社会评价,一般把警匪片、强盗片、侦探片、推理片和黑帮片等都算在犯罪片里,是好莱坞的一个重要类型。

犯罪片通常以一个城市为背景,以一桩罪恶始末为内容,以一个或一伙罪犯与一个或一群代表正义力量的英雄为主要人物,以他们之间的冲突为核心,以正义战胜邪恶为结局。一般犯罪片也是定型化的,善恶两极分明。

注:希区柯克的“悬念片”基本可以算在犯罪片里。(4)恐怖片

恐怖片指描述荒诞离奇的故事,极力渲染惊险、恐怖效果的影片类型。这类影片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中,《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成为有史以来有影响的第一部恐怖片。

一般说来,科幻片属于恐怖片范畴。科幻片表现的是有一定科学依据而现实中又不存在的东西。科幻片的先河应首推法国电影导演乔治·梅里爱在1898年拍摄的《日球旅行记》。

现代的科幻片,更把基因复制、克隆技术、外星人故事、机器人异化等作为内容。好莱坞三剑客卢卡斯、科波拉、斯皮尔伯格及其以后的导演们的《外星人》、《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超人》、《帝国反击战》、《蜘蛛侠》、《魔鬼终结者》等则把科幻片推向了极致。(5)歌舞片(音乐片)

这是好莱坞最早的类型片的一种,从电影发明之日起,爱迪生和梅里埃就照搬百老汇的歌舞,这些影片主要以展示美女如云、美腿如林,再加上浅吟低唱,让观众赏心悦目。

早期的歌舞音乐大片《歌舞大王齐格飞》、《仙乐飘飘处处闻》,20世纪40年代的《出水芙蓉》,60年代的《音乐之声》等,都堪称名片。后来的《艳舞女郎》以及表现大街舞蹈终被接受的《霹雳舞》、《闪舞》、《热舞》、《辣身舞》等也广受欢迎。“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的传记片《翠堤春晓》更是优秀。6. 战后好莱坞的衰落与重新崛起

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20世纪40年代就称霸全球的好莱坞在战后曾一度衰落。

直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出现转机,好莱坞的重新崛起,既得益于制片方针的正确,还得益于这一时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电影类型,如家庭道德伦理片(表现普通人生活的《克雷默夫妇》、《平凡的人》、《金色池塘》、《雨人》、《阿甘正传》等)和“越战片”(《出租汽车司机》、《猎鹿人》、《现代启示录》、《野战排》、《汉堡包高地》……)等;此外,这一时期高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使电影在营造光怪陆离的视听奇观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好莱坞重新赢得观众也功不可没。7. 技术主义的艺术特色和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转变

好莱坞是“梦幻工厂”,即工业化、作业线的生产,大量影片雷同而缺少艺术个性。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保持传统特点的基础上,受欧洲艺术电影的影响,有新、旧好莱坞的划分。1967年的《邦尼和克莱德》(港译《雌雄大盗》)被认为是新、旧好莱坞的分界线。

此后,好莱坞在视听元素的丰富和故事情节的精彩背后也潜藏着它的意识形态神话,即“美国精神”。二、西方电影中的写实主义传统

西方电影的写实主义传统是从电影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开始的。他们在1895年拍摄的12部影片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久之,这种单调、乏味的影片便失去了新鲜感,但西方对写实主义电影的探索却持续发展。1. 弗拉哈迪和格里尔逊

美国的弗拉哈迪和英国纪录片运动的推动者格里尔逊被公认为是早期写实主义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

弗拉哈迪在1916年拍摄了不朽名片《北方的纳鲁克》,此后,又拍摄了记录西太平洋上萨摩亚群岛居民生活的《蒙阿娜》(1926)和记录亚兰人捕杀鲨鱼场景的《亚兰人》(1931),都完全不同于好莱坞在摄影棚里的产品。

20世纪30年代,以格里尔逊为代表(包括保罗·罗莎、瑞特等)的英国纪录片运动,继承和发扬了弗拉哈迪的写实主义传统,不过,由于他们的作品受苏联“电影眼睛派”的影响较深,作品少了些弗拉哈迪的诗意,多了些社会意义。

英国纪录片运动的代表作品有:《煤矿工人》、《夜邮》、《堕胎案始末》、《恺撒和他的树皮船》等。

1938年格里尔逊到加拿大考察,建议加拿大成立电影局,他担任了局长。几年后二战爆发,电影局得以大显身手,拍摄了大量战争纪录片。2. 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出生于1894年,法国人,是现实主义大师,1924年进入电影界拍的第一部影片《水上姑娘》显示出其富于诗意的写实主义风格。

让·雷诺阿20世纪30年代最后的两部作品《幻灭》(1937)和《游戏规则》(1939)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幻灭》的情节比较复杂,也运用了某些传统戏剧元素,如巧遇等。《游戏规则》用了大量固定不动的深焦距长镜头对法国国民性做了深刻的反思,但在观众的嘘骂中被禁映。3. 战后的写实和电影理论的发展

二战后写实主义电影在西方蓬勃发展并形成了潮流,以巴赞(法国)和克拉考尔(德国)为代表的写实主义电影美学理论的诞生,则是数十年西方写实主义电影创作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巴赞,1920年出生于法国,38岁便英年早逝,留下四卷文集《什么是电影》,这部作品成为西方电影美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巴赞后,对写实主义电影美学做了更完整表述的是德国人克拉考尔。1960年他出版了《电影的本性》一书,继承了巴赞的“电影本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使其变得更狭隘,实际上对写实主义电影发展在理论上做了某些有害的束缚。4.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既是一个电影艺术运动,又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进步与民主倾向的运动,与其政治、经济背景是分不开的。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为一个运动只有几年历史(1945~1952),当时处在法西斯统治下,电影要么是直接为法西斯服务拍摄粉饰现实的“白色电话片”之类,要么是逃避到形式主义的象牙之塔(如“书法派”)里去,而一些电影界的有识之士如维斯康蒂和德·西卡,则从现实主义出发拍摄了一些真实反映人民生活的影片,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先声。

新现实主义的口号是:“把摄影机扛上大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事件。到围观的群众里去发现演员”。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有:《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罗西里尼)、《偷自行车的人》(1948,德·西卡和柴伐梯尼)、《罗马11时》(1952,德·桑蒂斯)、《温别尔托·D》(1952,德·西卡)等。5. “真实电影”和“政治电影”

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衰落之后,西方又先后出现过“真实电影”和“政治电影”的写实主义电影运动。“真实电影”既有纪录片,也有故事片——即如“真实电影”的制作者们所称的“纪录式故事片”。较早的真实电影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卢什(《一个夏天的故事》,1958)和美国的利科克(《大卫》,1962)等。

此外,较早的“真实电影”还有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拍摄的《雨》、《桥》、《愚公移山》等。“政治电影”出现于70年代,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某种延伸,也是写实主义的一个发展。其代表作品有:《Z》〔法国、阿尔及利亚〕、《一个警察局局长的自白》〔意大利〕等反映当时一些政治事件的影片。

与此同时出现的“新德国电影”(如《铁皮鼓》、《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等)则是写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一种融合。三、西方电影中的现代主义潮流1.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派种种文艺潮流的一个统称,只有主张以非理性原则主宰创作活动的才能归入现代主义行列。同时,一般把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人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奥地利人贝格等的无调性音乐、爱尔兰人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作为现代主义文艺的开端。

现代主义把叙事作品中的情节结构、人物行为、性格发展和造型艺术中的构图、形象、色彩配置等合乎逻辑、有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的东西,统统认为是“理性”的而加以排斥,要从理性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用非理性的直觉、本能、意志、潜意识等“原始力量”在作品中体现真正的“自我”。2.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20世纪20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可视为其开端,主要是现代主义画家们所拍的其“静态绘画”的“动态展现”,而较有名气的是〔德〕罗伯特的《卡里加里博士》、〔西班牙〕布鲁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的狗》、〔法〕杜洛克的《贝壳和僧侣》,奉行的都是“无理性、无情节、无人物性格”的“三无主义”。

真正代表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重要标志的是法国的“新浪潮”电影运动,最早出现在1959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有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特吕弗的《四百下》和雷乃的《广岛之恋》。

1959~1961年是法国“新浪潮”的黄金时代。3. “新德国电影”

1962年2月28日,一批年轻的德国短片导演聚集在奥伯豪森,探讨德国电影的出路并发表宣言,即“奥伯豪森宣言”,提出了要建立“德国新电影”的口号,但影响不大。直到1971年,13位年轻导演又合组了“作者电影出版社”,随后才产生了被史家们称为“新德国电影”的活动,但这一活动既无共同理论指导,也不是一个团体运动。

这些导演都出生于二战结束前后,崛起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多走“作者电影,,路子,思想活跃,不受传统束缚,希望用更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来表达他们批判社会、变革现实的愿望,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所谓“四大导演”:

维尔纳·赫尔措格(1942~ ):维尔纳·赫尔措格是新德国电影的狂热分子,特立独行,喜欢到人迹罕至、远离故乡的地方拍片。其主要作品有:《生活的标志》(1967,在希腊拍摄)、《上帝的愤怒》(1973,在秘鲁和巴西拍摄)、《绿色眼镜蛇》(1987,在非洲拍摄)。

福尔克·斯隆多夫(1939~ ):福尔克·斯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的主将。早年在巴黎参加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拍摄,受阿仑·雷乃的影响甚深。《铁皮鼓》(1979)被认为是他成就最大的影片,通过一个3岁就不再长高的侏儒的视角,再现了1924~1954年德国最黑暗的日子。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46~1982):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是新德国电影中最年轻、作品也最多的导演。年仅36岁便英年早逝。其主要作品有:《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8)、《莉莉·玛莲》(1980)、《维洛尼卡·福斯的渴望》(1982)。

威廉·文德斯(1945~ ):威廉·文德斯以拍摄“道路三部曲”而闻名,其主要作品有:《美国朋友》、《得克萨斯州的巴黎》、《柏林的天空》(1987)、《直到世界尽头》(1991,被称为“终极公路电影”)、《百万美元大酒店》(2000,文德斯唯一没有在公路上拍摄的影片)。/ 第三节/中国广播电视史

广播电视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两大类。只传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或简称“广播”;播出图像、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一、中国广播发展史

1905年由袁世凯(清)在天津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同时购买了无线电收发报机,分别安装在北京、天津、保定及北洋水师的军舰上。1906年建电政司,规划中国的无线电、电报、电话、邮政等事业。1915年4月袁世凯(“中华民国”)颁布《电信条例》,也是中国第一部无线电电信条例。1. 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广播(1923~1927)

1923美国人斯奥斯邦以日本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注册了一家“中国无线电公司”,并与《大陆报》合办了中国第一家无线电台“大陆报一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呼号XRO,但由于是违法的私立电台,于当年4月停播。

1924年8月交通部(“中华民国”)颁布《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成为中国第一部无线电法规,其中规定老百姓可以使用广播收音机,并且准备成立中国自己的无线电广播电台。

1926年10月1日,无线电专家刘瀚建立的中国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27年5月1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建立,10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建立。2. 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中国广播(1927~1937)

1927年3月18日,上海新新公司为推销自制的矿石收音机,开办了一座十分简陋的广播电台,这是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

1928年1月1日,奉政府成立了沈阳广播电台。至此,中国最早的四家无线电官办广播电台建立。

1928年8月1日,中国国民党北伐成功,陈果夫在南京创办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呼号XKM,简称中央广播电台,每天广播三小时,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的广播电台,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广播电台。

1936年,国民党政府草拟五年工业计划,预备筹建生产收音机和广播电子设备的工业区,推动民族电子工业的发展,因抗战爆发,计划搁浅。3.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广播(1937~1945)

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中国政府第一个短波国际电台,宣传抗日,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1940年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1940年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成立了广播委员会。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国家级的广播电台。4.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广播(1945~1949)

1946年为分水岭,随着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广播事业网逐步衰落,其后部分电台随国民党迁逃到台湾。

1949年6月5日,新华广播电台脱离新华社,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12月5日更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北平新华广播电台也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 新时期的中国广播(1949~ )

1952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提出广播事业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为响应“双百方针”,各地广播电台纷纷改进栏目,初步形成“自己走路”的局面。

1957年后,随着国家政策重心偏移,国家对广电文化事业控制日益严格,广播电视的政治宣教成分日渐增加,紧跟政治运动,为政治运动推波助澜。“文革”时期,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把持下,广播电视被极端化为“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工具”,根本上背离了新闻传播的规律,以传者为中心,上下单向灌输,无视受众需求。

1950年5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第一个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藏语广播。

1968~1973年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把广播电台作为他们推行“全面专政”的工具,造成广播事业的大灾难。

1974年10月,中央台的调频广播正式开播。

1978年5月1日,中央台对外广播正式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

1979年1月28日(农历新年),上海电视台的中国首条广告播出——《参茸补酒》。

1980年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举办用汉语广播的民族专题节目《民族大家庭》。

1995年4月,香港推出全球最小的FM收音机,体积为1.5 × 0.5 × 0.25英寸,可挂在耳背收听,重少于1/4盎司,与一元硬币一般轻。

1999年6月9日,全国首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电集团正式成立,以广播电视宣传为主业,拥有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开展多种经营,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

2001年12月6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挂牌成立。

至此,一个自成体系、多层次、多渠道覆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相互配套和相互支持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宣传网初具规模。二、中国电视史

1948年,国民政府开始在南京开展电视实验。由于政权崩溃,实验夭折,这也是中国境内最早的电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电视事业飞速发展。我国的电视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创期的中国电视(1958~1966)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播,6月1日首次播放北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片《到农村去》,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1958年6月15日晚上7点,北京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约30分钟,黑白单本电视剧。

1958年6月19日,第一次成功现场直播了一场篮球比赛。

1958年9月4日,播出了第一部电视报道剧《党救活了他》。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成立,播出了电视剧《红色的火焰》。

1958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成立,被称为“自力更生第一台”。

1960年5月,第七次全国广播会议制定了三年规划,电视台猛增。

1963年北京电视台制定了“立足北京,面向世界”的宣传方针。

这个时期各地电视台陆续播出70多部电视剧,大多是现实题材,基本是为配合政治形势教育而摄制的。2. “文革”时期的中国电视(1967~1977)

这一时期,“坏节目”一律不许播。1967年1月6日,北京电视台停播,全国除上海外的大多数电视台也停播,1968年后,各级省电视台才陆续开播。

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1976年是电视史上转折的一年。

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管理,主要依靠政府统一领导和规划,国家财政拨款,计划指令实行,日常运转和人事安排统归国家,计划指令性特点十分突出。3. 恢复期的中国电视(1978~1981)

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成立,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为中央电视台。

1978年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时期第一批电视剧,有《窗外》、《三家亲》、《教授的女儿》等7部。

同时引进外国电视剧,第一部引进的是南斯拉夫的《加里森敢死队》。

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1.5分钟的《参桂补酒》。

1979年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来信。

1980年3月,引进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它是《焦点访谈》的先驱。

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并很快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在这一阶段,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台”的概念,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而几乎没有什么节目与栏目的概念。4. 发展期的中国电视(1982~1989)

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

1983年开始实施“四级办电视”,扩大了电视市场,即在事业建设上实行中央、省、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方针。

1983年8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它首次在大型节目中树立了固定的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结构方式,固定栏目,连续播出。

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

1988、1989两年,电视剧创作初步繁荣,题材呈现多样,主要是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改革片”、“反思片”。5. 成熟期的中国电视(1990~ )

1990年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

1990年,内地第一部长篇室内剧《渴望》(51集)的播放,标志着我国电视剧生产的重大突破。戏剧化的叙事、伦理化的内容,出现“渴望热”的局面,开启了中国以“戏剧内容展现平民化和非英雄化”为特征的长篇电视剧的先河。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填补我国长篇电视系列剧类型的空白,并且在娱乐性上走出可贵的一大步。

自此,一个自成体系、多层次、多渠道覆盖、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宣传网已初具规模。/ 第四节/外国广播电视史一、外国广播简史1. 初创期的外国广播(1865~1928)

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存在的设想。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实验室中论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5年,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分别制成了世界最早的无线电接收机。

1897年,马可尼在与英国相距34英里的索里兹伯里和巴斯两个城市之间成功进行了电波信号的发射与接受试验,而波波夫的研究成果则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未能实现民用。

1902年,美国人巴纳特·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现在州立穆雷大学仍树有“无线电广播之父”的纪念碑。

1906年圣诞节前夕,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费登森在美国麻省布兰特盐城的无线电广播实验室首次成功进行了无线电广播,标志着广播的诞生。

1910年,美国人福斯特从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转播了恩里克·卡罗索的歌剧演出,并很快播送报纸要闻,成为最早的广播简讯,被称为“空中之声”的广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918年,苏俄建立无线电广播实验室,并研制成功无线电话发射机,于1920年成功传送了语言节目,效果良好。

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建立一家实验性电台,播送州长竞选要闻,成为首次广播新闻。

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它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也是第一家商业广播电台,该台首次创办了定时广播节目。

1921年,美国费里斯特、阿姆斯特朗与费森顿分别发明了再生式、外差式与超外差式电路,为现代接收机奠定了重要基础。

1921年,法国邮电部建立了法国第一座电台,通过艾菲尔铁塔(312米)定时广播。1922年,法国建立国家电台。1924年,法国开始出现私营广播电台。

1922年12月15日,英国建立了英国广播公司(BBC)。1926年,英国已有29座发射台,覆盖80%人口居住区。1929年建成首座地方台。

1923年,德国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

1924年,意大利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

1925年,日本开始创办无线广播,并于同年3月22日,成立第一家私营电台——东京广播电台。1926年,日本广播协会(NHK)成立。

1925年,美国惠勒发明真空二板管青量自动控制电路。

1926年,美国的NBC开播。

1927年,美国CBS开播,同年,布莱克发明反馈电路,5年后普遍应用于收音机。2. 成熟期的外国广播(1930~1970)

1933年,阿姆斯特朗发明宽带调频原理,首次进行调频制广播。

1935年,收音机上开始出现阴极射线调谐指示器——电眼。

1936年,英国的BBC开始兼播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

1941年,美陆军开始装备和应用军用步话机。

1943年,美国的ABC(美国广播公司)开播。

1950年,德国的ADR(德国公营广播事业协会)开播。

1952年,英国巴克桑达尔发明收音机的负反馈音调控制电路。

1954年,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晶体声收音机。

50年代末,美国工程师赖纳德·康最先研制出立体声广播系统。

1960年,蒙特利尔广播站首次应用赖纳德·康的系统进行立体声广播。

70年代,多波段收音机开始流行于市场。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世界各国广播电台数量猛增,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形式趋向多样,社会各领域内容得到全面反映。3. 竞争期的外国广播(1970~ )

由于电视传播的逐渐普及,广播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播收听率明显下降,广播电台在困境中艰难生存。

80年代,电调谐音机开始大行其道。

80年代中期,微处理器进入收音机,形成电脑全自动化。

80年代末,荷兰菲利浦公司研制出一只图钉大小的硅芯片调频收音机,它包含了除输入天线和扬声器外的收音机的全部电路元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