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7:24:58

点击下载

作者:陈立飞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作者:陈立飞设计:上官雅弘排版:郝全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6-09-01ISBN:9787550279469本书由时代数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  序换一条人生赛道

我想过离开体制后可能发生的改变,但是没有想到,这种改变包括可以出版一本书。

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举办的线下读者交流会上,我都会提到自己人生的两个重大事件。它们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轨迹,将生命线从一条赛道直接换到了另一条,跨度之大,现在回首,都觉得不可思议。

第一件事,就是递了辞职报告,从宁波飞到了香港,开始读研究生。

在宁波的一所重点高中当了四年高中英文老师,带出第一届高三毕业班后,想象中自己五年甚至十年后的样子、状态和四周的世界,也许用再一个四年也只能换取一片毫无惊喜的平淡。我知道这不是自己想要的未来的样子,教书很好,只是不适合我。内心两只野兽在打架,传统的那只告诉我求稳,外面的世界不知道多凶险;但激进的那只一直在顶着胸口问自己——难道你的人生就只有这样了么?

终于,传统败给了激进……

所以,每每有人和我说,你现在取得的成绩不错,混得还可以啊,当初怎么这么有勇气踏出这一步呢,啧啧……

那不是勇气,那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对现状的砥砺还击,对未来的没有退路;和未知的未来相比,一眼看得到头的未来,更让我恐惧。

说白了,其实是了。

第二件事,就是当时我居然神奇地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2013年,罗振宇的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在优酷上开讲,亦开启了如今自媒体的新时代。他肯定没有想过,三年后,会是这样的规模、流量和影响力。从他第一期节目我就开始关注了,还掏了一千多元钱买了个铁杆会员。一路跟随至今,毫不客气地说,我是看着“罗辑思维”这个号如何一步步长大的。

很多读者或朋友问我,为什么你的公众号名字叫“Spenser的二次学习日记”?其实,这个名字并不是我原创的,而是一个叫Fay的女孩,在哈佛商学院念硕士,她开设了一个叫“Fay的二次学习日记”的个人公众号,写自己在哈佛求学的日子和故事,我一直关注并颇有兴趣。当那个夏天决定去香港念书的时候,我脑子想着为什么不给自己在香港的生活也做个记录和背书呢?

于是就注册了,当时也没想好取什么公众号名字,就先取了这个“Spenser的二次学习日记”。后来才知道,公众号名字是不能修改的……于是一直沿用至今。

可惜,Fay的那个公众号后来不知为何停止更新了,最后那次的更新,一直定格在2015年2月24日。

朋友和我说过,他以前一直追和菜头的文章看,后来有一段时间和菜头突然停止更新,他觉得很焦虑,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也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无所依靠。

2014年12月,我去了美国波士顿,在哈佛朋友的宿舍住了近一个星期,专门去了哈佛商学院,认识商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和他们打听Fay真人是谁。如果见到本人,我会告诉她,她其实影响了我的现在,以及以后更大的未来。

可惜,打听的人都不知情,而我给Fay发的后台留言,也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站在查尔斯河的桥上,看着哈佛的红墙,感慨人生的奇妙,一个不经意出现的人,可能会影响另一个人的整个未来。

我自己的本职工作是金融,这个职业离钱近,离欲望近,容易陷入焦虑、浮躁、膨胀,眼睛里带着血。

而每周一更的文字,是在发泄内心肿胀,是在反省平日言行,是在窥探内心魔鬼,也是在细数这一路的岁月脚印。

不管是资源互换,还是商业变现,公众号除了带来这些附加价值,最核心、最重要的,则是它记录了这几年自己的路程,好的坏的情绪,光荣和低谷;浓缩了在香港留学、在香港工作、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所看到的世界和所有的冲击与思考。

之前在网上有个很热的帖子,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当自己是那个看世界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才会以为自己所能看到的范围就是世界的样子。

我开始接触不同的行业、有意思的人,金融圈的,创投圈的,新媒体圈的,了解在北上深这些一线城市中的精彩和不安。

开始明白做投行和咨询的人,看到的都是光鲜,看不到的都是苟且,背后是数不尽的加班、电话会议和出差。

开始明白很多年轻人往往都低估了大城市的残酷性,被太多的感性文字熏染从而过度美化了城市的精彩。

开始明白,认知是最大的障碍,时间是唯一的风险。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几年离开体制后在外面世界的日子,除了“野蛮生长”,我找不到更准确的形容。

职场转型之大、成长速度之快,就像互联网的说法—三个月就是一年。就像完全换了条赛道,还意外地实现了弯道超车。

有时候回头看看过去和现在,怎么自己脚下的路,还冒着热气。

所以把这几年的经历呈现给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事故,也有别人的故事。

这本小书,提供了我看世界的一个角度,如果能给你带来一些共鸣和感悟,就已经满足。Chapter 1职场上,哪有什么“稳定”职场上,哪有什么“稳定”“稳定”,已经由原来生活的保障,开始成为创新的束缚。

资深主持人张泉灵接受冯唐采访,问到为什么从央视出来转型创投圈时,她说:这个世界正在翻页,当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你还在原来的那一页很高兴呢。

当大家还在谈稳定工作,我的内心戏是,你所谓的脚下传统的稳定基石,其实早已松动。“稳定”,已经由原来生活的保障,开始成为创新的束缚。

三年前罗振宇在做《罗辑思维》的时候,就提出过职场的U盘化生存理念—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横批曰:自由人的自由协作。

我居然不幸地被言中了,成了那支U盘。

金融从业者,自媒体人,香港和内地都有不同的公司,时常面对自己职场身份的困惑和没有归属,但是每天累成狗啊,复活节秘书休假去旅游了,自己还在忙着工作的事。

但是特别想不要脸地承认,相比前些年稳定的日子,我更喜欢现在的状态太多,自身的能力和能量,也在这两年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我的日子没有被浪费。

环顾四周,如今身边这样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

传统商业,可以说在“××公司”“××单位”工作,公司和单位就是我们的职场身份,尤其在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还有“编制”的概念,所谓铁饭碗,保证不会被辞退,那就更有归属感了,单位就是衣食父母。而如今,公司作为一个人在职场的身份背景,开始变模糊。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可能在做专车;开淘宝店做生意的要先成“网红”;光线传媒的刘同写了鸡汤书,现在居然还拍成电影了;而且有一种副业是人人可做的,比如微商,比如直销,对吧?你肯定懂我的意思,而且微商的商业模式,借着互联网社交的优势,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挺看好。

主业是一个传统身份,而副业的收入却更好。而且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一定比主业少。

所以网上经常有这样的论断,未来“公司+组织”的传统模式将消失,“平台+个人”的模式将成为主流。

当一切场景、社交、支付都可以互联网化,其实有很多时候,就真没公司什么事了。因为职位的需要,把价值观不同、兴趣爱好各异的人安排在同一个空间,本身多少都是有些违反人性的。现在世界,一台电脑,一部手机,都是你职场的兵器,连接世界,交易买卖,在互联网上跑马圈地,没有空间的限制,更没有时间的约束。

所以未来的公司不是等雇员招进来后进行公司文化培训和灌输,而可能是因为在招进来前,就有共同的文化兴趣价值观,才自发形成了组织,搭建了平台。因为互联网的一个很大作用,就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你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社群,迅速找到自己的“同类”。

我相信在未来,跳槽的频率会越来越高,而跳槽的风险和成本会越来越低。一是因为基于生存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工作的意义很少是为了解决温饱地活着,更多是为了探索人生价值的意义。尤其对于现在的“90后”,时间已经证明,“90后”不是“脑残”的一代,更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对于人生,对于职业,有着自己的判断和姿态。如果觉着一份工作没有提升价值,不有趣,不能满足自己的成长和价值观,可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当年的我们太保守,太扭捏,而他们更无所顾虑,更敢想敢做。和他们聊天,总有种过不了多久,我们这些老人家要给他们小后生打工的深深焦虑感—世界是他们的。

最近开始接触创投圈,接触了很多有想法的“90后”,他们好些都是从投行、咨询、500强、体制内跳出来自己创业,做一番事业的。问原因,有些说是感觉自己原来的岗位太老气了,太无聊了。或者当他们觉得碰到职场晋升的天花板后,并不选择耐心地熬着,而是直接出来。既然不能up,那就主动out呗,大有一种“老子不陪你玩儿”的霸气感。

哪有什么稳定,奢望什么归属,我们都是一座城市里的孤岛,我们是自己的岛主。“雇员制”会暗淡,“合伙制”会发光。未来招人,除了用薪水外,一定要画一张大饼,构一片蓝图,建一个平台,说只要你有能力,就使劲耍吧。

有人说,公司不可能消失。大家在一起办公,效率更高,沟通更好呀—额,这也不一定吧。

从沟通的角度,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确实比不上面对面沟通更加直接和有效。但另一方面,说白了,现在大家的时间都被互联网工具碎片化了,也就是所谓的碎片化生存。如今的我们很难找一整块时间,完全不受外界干扰。我自己印象中,能有这种时间的场合—往往是在飞机上的几小时。所以我虽然经常飞,却并不反感在飞机上的“无聊”时光,反而特别珍惜这段万米高空平流层的与世隔绝。上面没有Wi-Fi,没有信号,没有社交(除非旁边人找你搭讪)。在一整块时间里,你可以安静地码字(我确实好些文章都是在空中码完的),或者心无旁骛地看一部电影,或不被打扰地读一本书。

而在公司里,表面上是有八个小时,但办公室的八卦,社交软件的往来,都会不定时地切断和耗掉整块工作时间。而且上下班来回的时间,也是另一种时间上的损失。我相信未来上班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弹性和灵活。未来更多岗位的需求和设置,是以项目、以KPI为驱动,而不是以上班时间来衡量。

另一方面,工作和生活的场景分界线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有可能晚上一个人在家办公的效率,比白天一堆人在办公室效率还高。而且现在办公是无固定场景的。有电脑和手机的地方就能办公,在家里书房,在小区星巴克,在酒店,在动车上,在飞机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做“自燃型”的职场人

我相信未来不稳定的工作会成为常态。自由职业的人不再是社会的少数派,甚至可能成为主流。

真正的自由职业者从来就不自由,因为自由是自律换来的。

记得许多年前,台湾绘本作家几米接受采访时说到自由职业,像他们这类自由职业的人,其实需要更加自律,因为没有外在规定的区别工作和生活的时间界线,就需要内心有一套时间标准。不然,自由就会变成散漫,滑向慵懒、堕落。

没有自律的自由,没有任何价值;真正自由职业的人,内心都有一台永动机,都会给自己设置KPI—通俗点说,就是不用鸡汤,自带鸡血。

跨界的能力

未来职场,会更强调创新,更追求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更需要职场人更多元的素质,更丰富的技能。区分一位产品经理是否优秀,不是看写代码的能力,而是看心理学功底和审美能力。

跨界的真正优势,并不在于多一个身份、多一份收入。而是通过几个身份带来的资源、平台和流量,进行交叉、整合、互换,最终发挥1+1>2的效果。

但跨界也分行业属性,而且也不是说不尊重工匠精神。这里就涉及战略定位、时间精力管理、行业趋势判断等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能力。

跨好了,能成就一盘大棋;没跨好,就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分享的能力

我倾向于认为,分享不是一种意愿,而是一种能力。因为人性,不管是外向还是内向,骨子里都是渴望被关注、被重视,当被推到闪光灯前,其中大多数人是渴望表达的。社交恐惧症并不是害怕社交本身,而是害怕社交能力不行而导致的负面评价。未来是分享经济的时代,往往自带魅力人格属性的产品能卖得好,罗振宇和罗永浩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而分享能力就是打造魅力人格最重要的一环。

分享能力并不抽象,相反,是很细节很具象的能力。因为我们展示给这个世界的一切,其实都是在分享。具体点说,你穿衣的搭配,谈吐的方式,表达的能力,不管是文字还是语言,甚至你做的PPT的内容和排版,你在朋友圈晒的照片,无不在透露和出卖着你的思想、逻辑、美学、品位等等。

分享能力,考验的其实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

世界已经翻页,你在原来的一页,还是新的一页?关于职场素质的四点思考

人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选择没做什么。

自我要求高的人,一定吝惜自己的时间,也不会来浪费你的时间。

突然发现自己也已经工作好些年了,体制内体制外都混过,想写一些关于职场的思考和体会。我个人觉得下面四种能力,还是比较重要的。

时间管理是一定要做的

人永远都不会忙到没有时间做某件事,只是那件事没有放在你的优先考虑项而已。现在我手上有香港理财投资和海外教育的两个项目,内地城市办事处的开设,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自己团队建设和培训,公司内部架构,每天忙得和狗一样。没有有效的时间管理,只会深陷泥潭。因此一般能十分钟说完的事,就不要拉长到半个小时,麦肯锡有个三十秒电梯理论,讲的是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清楚,直奔主题和结果;所以能打电话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见面,路上花两个小时见面和十五分钟的电话,其实没多大区别。邮件在工作中的沟通太慢,极有可能被微信右上角的“发起群聊”替代(千万不要把微信定位为一个单纯的社交工具)。

提高一件事的时间使用效率,是战术层面上的考量。但更重要的智慧,在于同样的时间,选择做哪些事,不做哪些事,这是战略的思考。过分忙碌一定会导致盲目。人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选择没做什么,这句话看似励志鸡汤,却是实在干货。承认吧,很多时候,辛苦不赚钱。有些社交,就是无效的,自我要求高的人,一定吝惜自己的时间,也不会来浪费你的时间,就是那么有范儿。

时间管理的目的,一是为了项目分类,二是提高单位时间的使用效率。但最重要的,是真正把自己从时间里解放出来,驾驭,而不是被驾驭。村上春树每天早上写作,俞敏洪定期游泳,能管理好时间的人,都是自律的人。时间花在那里,你的价值就在那里,你的人生,也在那里。

身体管理有时比时间管理更重要

在美国的时候,在爷爷的小镇住了几天,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住在郊区和小镇的美国人,身材往往都肥胖,进入自助餐厅吃饭,几乎十个美国人九个胖。而到了波士顿和纽约曼哈顿的时候,明显感觉他们的身材往往都还不错,尤其是穿着上档次的西装的人。当今社会,物质相对丰盈,随着年龄增大,基础新陈代谢变慢,肥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逆的宿命。保持身材这件事,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段时间工作没日没夜,忽视了健身和流汗,不知不觉身材像气球一样,吹起来一圈,有一天坐下来的时候,发现肚子上的扣子好像要爆了,才意识到事态严重。这暴露了时间管理和身体管理的双重失败。有个奇怪的现象,越忙碌的人,越会抽出时间来锻炼,他们早上起来游泳,或者晚上回来跑步。大家都看过华尔街那些金融男的身材的帖子吧。

是的,这个社会,颜值就是那么重要,袁姗姗被黑了一年,两条马甲线就可以让路人转粉,甚至黑转粉。大家都太没有耐心来慢慢发现你的内秀了,你的身材和颜值,就是你的包装。包装不行,别人没有打开的欲望。这个和年龄没有关系。肌肤目前还紧致的,脸上有苹果肌的,恭喜你,你还年轻;肌肤松弛了,就用肌肉来保持健康舒适的曲线,不一定要腹肌分明,但至少脂肪比例不要超标。迈开腿,管住嘴,是保持身材的圣经,却几乎违背人性。就看你更注重长期的美体,还是贪念那一刻的美味。这样一想,肥胖的人,是不是只在乎曾经拥有,而不怎么在乎天长地久,缺乏战略性思考的长远眼光?所以公司高管或者有领袖气质的人,一般都不会太胖,因为这真的会暴露很多性格里的不够优秀。

执行力才是一切,其他都是扯淡

在哈佛大学和留学生朋友聊天,哈佛商学院的程博士那句掷地有声的话,我至今依然记得。“我分析了那么多案例,看了那么多项目,我总结,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其他都是扯淡。”

执行有两种,一种是你想明白了,就挽起袖子干了;另一种是你还没彻底想明白,但你觉得不这样做以后一定会后悔,就干了。

马云也承认,当初做阿里巴巴的时候,做梦都没想到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别装了,大家都不是什么圣人,这个世界,没太多真正的智者。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不过有些人一不小心上了岸,而已。

因为互联网时代,三个月就是一年,产品和趋势更迭的速度,简直就是三星的那句广告语—Next is Now。

一年前运营的公众号,订阅量能达到十万;你今天花同样的时间再运营一个试试?

别闹了。

很多时候,就是要先开枪,再瞄准,子弹会长眼睛,过程中调整方向。不管怎么样,有个大致方位,先射出去再说。

构建了公司未来美好的蓝图,画了一块巨大的蛋糕,你没有执行的刀,都是吹水。

所以在开会的时候说得最多的话是:怎么落地,怎么执行,什么时候开始?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现在就开始。

不要给自己设限

不要给自己设限。

这句话应该是李开复老师说的,现在想来,也挺有道理。

因为现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稳定的,绝对的,不变的,理想的。拥抱变化,及时更新并享受学习的乐趣,或许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我有时候都分不清自己的身份,搞金融的,办教育的,现在还算是半个自媒体人,在跨界中游走。有人觉得分散精力了,不够专注。但是我知道,其实这些都是相连的,每块能力都有一个释放的平台,构成完整的立体的自己。单一的价值,终究显得单薄。

所以不要一开始就说,我觉得我不适合做这个,我性格适合做那个。其实很多东西,你以为喜欢和适合的,当你真正踏入这个领域的时候,可能悲剧地发现,以前觉得是个光环,其实是个坑。

说白了,你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王尔德都说了:只有浅薄的人才了解自己。

赞同奴隶社会的李一诺说,请忘记你的专业。你以为做投行天天满世界飞,做路演,每天进出高档酒店,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么?不,你没看到底层分析师天天做模型的辛苦样。而且,每天飞来飞去,和每天坐办公室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个移动的办公室而已,都会腻的。

现在这样理解,很多抱怨的人,往往是缺乏对世界的认知,所以会只因为一张拍摄角度不错的照片,就要情定圣托里尼;仅仅是一份看上去还算体面的薪水,就要献身某项行业。

多去看些不同的风景吧,你就不会迷失在别人的朋友圈里。多去和不同行业的人接触,才不会被人一眼看穿。至少,在面试的时候,你总得看起来很聪明吧。

有了眼界,就有了格局,就会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不管是世俗接地气的,还是情怀理想派的。一位在我看来明明可以靠脸,却偏要靠才华的朋友和我说:我现在这么辛苦地工作,就是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在香港的马路上开一辆属于自己的保时捷跑车。

挺真实,朴实,至少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关于原始积累、审美和文字表达

人在同一个维度下待太久,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撕裂般的成长也许痛苦,却能迅速吸收能量,看似在跨界,其实是重生。

冯唐在他的公众号上发了一条状态—“忙成狗”。

我心有戚戚,回复一条—“我也是”。

这段时间的工作状态,可以用“忙疯了” 形容。上篇文字《关于职场素质的四点思考》,总觉着没有说完写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补充三条,纯粹个人三观。

可能的话,尽早完成自己的原始积累

这个原始积累,并不一定局限于金钱,经商的可以理解为财富积累,走仕途的可以理解为升科上处,其实是一种资源的积累。踩在这个资源上,你可以登上人生另一个维度,看到更远的风景,获得更大的格局。

拿财富积累来说吧,月入一万和月入十万的差别,绝对不只是十倍收入差距那么简单。因为在以“财富”为尺度的衡量下,很多无形东西的价值也会成倍地放大。第一,你会更加吝惜自己的时间,通俗点说,时间变得更值钱了。按照经济学的话说,投入和产出比相符,才会幸福。现在时间的价值放大了,期待一定会更高。所以才有资格说把时间“浪费”或“虚度”在美好的事物上,正是因为时间的价值成本,这些美好的事物才会显得真的很贵。不够富裕,会消耗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容易局限在生存的格局里,导致眼光不够长远,也是事实。财富的快速积累,可以更快地到达自己原有圈子的那条外围线,上升一个维度。以前看到的是工资收入,现在玩的是资本投资;以前思考战术方面的执行,现在更多考虑战略的调整。

论财富的多少和人生幸福的关系,世俗的人在呐喊,说要哭也要在宝马车里哭;文艺的人在摇头,说其实并无多大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财富会让人更独立,更丰富,更自由。

比如我现在扮演的香港保险理财、海外教育、自媒体等几个角色,保险理财的业务不错,收入也稳定,维持目前还算体面的生活;海外教育是个人理想,因为没有一定要短期赢利的生存压力,就不需要急功近利,可以精耕细作,做好口碑,做好品牌;至于自媒体,就更不需要做商业化的考虑了,是自己一个丰富独立的精神世界。有多少自媒体和公众号,一开始还在卖情怀,之后就画风一转,风风火火搞代购了?倒不是说这样一定不好,都是为了生存,谁都不容易,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一直在说原始积累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尽早”。这里不谈急功近利,也不扯什么厚积薄发。我的体会是,人生在同一个维度下待太久,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在固有的圈子下,其实达不到“厚积”,某种程度上,这和温水煮青蛙并没有太大区别。撕裂般的成长也许痛苦,却能迅速吸收能量,看似在跨界,其实是重生。iPhone每年都要更新一次,何况人生。又想提那句咨询界的老口号了—up or out(晋升或出局)。这种制度是残酷的,却也是必需的。老升不上去,对自己,对公司都是不利的。

越来越相信一句话:从0到1是慢的,但从1到n就很快了。这句话适用于很多场合。而原始积累就是从0到1的过程。这一步是难的,但在快速更迭的时代,知识的差价只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真的需要走得快一些。

论提高审美的重要性

审美能力有多重要呢?太重要了。审美能力有多缺呢?太缺了。

自己在国内当了几年老师,发现国内中小学的教育中,强调了太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后来外语等学科开始热门。但是,几乎没有美学教育。学校统一的发型和毫无设计感的宽大校服,简直把青少年的美学启蒙扼杀在萌芽里。

蔡元培校长一直在奔走呼喊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真的很有道理。

美学的概念很抽象,它的外在形式是品位、修养,对这个世界更丰富和高层次的认知,以及给别人更舒服的感觉。他们会注意自己的穿着,不必多贵,却懂搭配,追求质感,注重细节;他们不会不修边幅,因为无法接受粗糙的自己,以及在别人心里留下的负面印象;他们会把自己活成一首诗或者一幅画,浓艳或是素雅,有自己的风格;他们会克制自己的表现,更尊重别人,越是有才,越是谦虚;有较好的美感的人,他们的眼神,充满了灵气和故事。说白了,现在真正缺钱的人并不多,缺的是有高层次审美的人。家财万贯和八块腹肌,还真不好说谁更有吸引力。在未来,大家可能会更多唯心,更少唯物。审美能力,是品质生活的底色。

上一段感觉有鸡汤之嫌,再拿自己举个例子吧。我在上海外滩办了一次自己的读者分享交流沙龙(这里真心再次感谢那天冒雨前来的小伙伴们,内心暖暖的)。作为狮子座的我一直有着处女座的焦虑:希望整个活动档次是高的,品位是有的,腔调是足的,细节是没什么挑剔的。于是想着衣服应该怎么搭配算是正确,PPT怎么呈现才是到位,摄影摄像怎么布光才是和谐,活动流程怎么设计才是用户体验最好,等等。

都是审美的学问,太有挑战了。

这就像是木桶理论,只有各个板面都做好了,整个活动才算好。其中任何一个细节有短板,就拉低了整个气质,回馈一句,也就那样而已。

现在反思那次活动,真心感到自己有好多环节做得很粗糙。很多东西,真正要用了,才感到匮乏,需要长期的修炼。

尽可能用文字表达一些东西

这个世界越来越快,以后只会更快,不幸的是,这意味着被遗忘得也更快。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过了这一站,我们便不再见面。会说的人越来越多,会写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所以140字的微博取代了博客;所以厚厚的经典的著作注定越来越难卖;所以两个小时能更多次让观众又哭又笑的电影一般能大卖;所以一篇文章标题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内容。

但是,文字的表达,在这个时代,才更彰显其价值。第一,文字能留存。说过的话,下一秒飘散在空气中,不能累计;文字不同,它一直在那儿,安静着。十篇文字,展现一套思想;二十篇文字,塑造一个形象;五十篇文字,记录一场岁月。文字是个人品牌最好的背书,胜过肩挎名牌包包,胜过手戴百达翡丽。第二,文字更考验逻辑和条理。会写字的人,看世界更加细腻,看人性更加通透,直击内心的文字的前提一定是入微的观察和理解。

只要不是用写作来谋生,对于任何行业,能用好的文字表达,一般都会给其职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咨询行业的人生职能

做咨询的有个说法叫—up or out。

意思是如果你做了一段时间还不能提升的话,就要走人了。

你喜欢一座城市,也许是因为她繁华的夜景,地道的美食,甚至是她牵动世界的脉搏。但只有这座城市的人,才能成为你真正爱上她的理由。因为在不经意的转角,你会看见原来那些只出现在媒体上、书上,或者只在你脑海里想象的人,也许就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以惊艳的姿态,和你问好。

由于刚租了房子,需要添置家具,偶然在会所里的公告栏上看到有出让家具的信息,便试着打电话过去问可否看下家具,对方嗓音清亮精神又不失温软,我们约在晚上九点她下班后在她家楼下见面。

那一刻我不会想到,我见到的将会是心中一直幻想的女神级的人物。

见到她的时候她向我道歉,因为工作忙来晚了。然后她就领我上楼,她声音有穿透力,脸上似乎一直透着开心的明亮,眼神干净有故事,举手投足间散发出女性的优雅和真实。和她聊天很舒服,但同时也能隐约感受到她内在的气场和能量。一个可以独自承担两万多月租的人,应该有着不一样的职业吧。终于聊着聊着,我问起她的职业。

她笑着说:“我是consultant,做咨询的。”

我心里顿时一亮。我一直觉得很神秘却没有机会认识的有两类人,除了做投行的,就是做咨询的了。“哪个咨询公司的?”“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波士顿咨询公司),你可能没有听说过。”

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呢,BCG和McKinsey(麦肯锡)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两家咨询公司好么?我没吃过猪肉,但还是见过猪跑的。

接下来的时间,我已经完全忘记了来她家的初衷,只剩下关于咨询界的各种传闻和眼前的这个女孩,不,是女人—她简直就是我的自由女神啊,头上顶着七彩的光环,亮瞎我双眼。

她叫Michelle,在国内上大学,工作两年后去国外念MBA,然后在国外一家公司就职,三年前被猎头看中,被引荐到香港,加入波士顿咨询。这简直就是经典的咨询职业生涯路线。

由于她近期工作重心在上海,我厚着脸皮执意要和她一起去比较平民的地方吃个饭—请原谅米其林三星餐厅我是真心请不起的。

她咯咯笑着说:“好呀。”

第二天我们在附近的一家港式餐厅吃饭,她一直都没有架子,穿着有一种不经修饰的随意,说话也特别真实。她说自己是误打误撞地进了咨询行业,其实她并不是太热衷于咨询业的工作方式,用她的话说,她想活得更轻松些。

她说自己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下班,而且还算是早的,很多同事会通宵做项目,她笑着说自己还算适合做咨询,因为身体素质还可以。

她说做咨询排计划表经常只能排到一个星期之内,因为你都不知道下个星期在哪里。“所以我经常周五回到香港,在香港过个周末而已。”

我说那你的人生岂不是很丰富了?她笑着说,“是呀,有点丰富过头了,所以现在想安定下来。”

我问她咨询业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样的。“做咨询的有个说法叫—up or out,意思是如果你做了一段时间还不能提升的话,就要走人了,每年BCG都会有10%~20%的淘汰率,离开的人可能去一些二流的咨询公司,或者转行,不过做过咨询的人工作还是好找的,因为懂的比较多。”

她说话的语气依旧明亮温软,听的人脑海里却是一片腥风血雨……

我说那你岂不是很厉害。“可能我运气好吧,哈哈。”

她说得很轻松,但我相信,生活,只有对内心率真而强大的人才是轻喜剧。

之后我帮她搬运了一些要带走的箱子,她留下了好多带不走的品质高端的家用品,替我省了好多钱和心思(好人一生平安)。尤其是一把从纽约买来的具有艺术气质的椅子,跟着她从纽约来到香港,很有纪念意义。她说这把椅子有历史感,我说我会续写传奇,哈哈哈。

也许这就是香港的一个魅力,虽然住的地方就比内地家里的厕所稍微大一点而且租金还贵;虽然每天吃的一般都是鸡排猪扒鸡腿叉烧而且还贵,逼得自己只能在家开火;虽然每天去上班或上学的地方要转几次车暴走好几站还得顶着低纬度的高温—虽然这个城市中生活着各种辛苦矛盾和挣扎,你一遍遍地抱怨这个那个,但是很多人终究没有离开……

因为这个城市又太有意思,她孕育着你看得到或看不到的无限可能性,你不知道下一秒出现在电梯口和你打招呼的人来自哪个国度,你不知道你身边的邻居一直过着你想过却从来没有接触到的生活,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给你上课的老师或身边的同事是来自你一直神往的全球顶尖学府—同时你也看不明朗自己的未来有多少可能性,蓝图究竟有多大。

你能做的,也许是凭着努力和坚持,在看不到未来的今天,坚信可以到达明天,在这个每天都上演着不同戏码的城市,相信终有一天,可以用轻松而美好的口吻谈笑自己的人生。外行人眼中的咨询世界

他们经过看过的案例多,而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战略眼光,恰恰是纯粹搞实体企业的人所无法逾越的瓶颈,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的天空更大。

一直不明白,市面上讲金融的电影不少,说咨询的却几乎没有。

金融业影视作品中,尤其描写投行类的,一抓一大把,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黑暗元素比较齐全—金钱和肉体,信任和欺骗,正义与利益,人性与诱惑。所以才会有《华尔街之狼》里莱昂纳多一掷千金给自己的女友买了游艇还嘚瑟以女友名字命名;《金钱永不眠》里道格拉斯出狱后又开始呼风唤雨坑蒙拐骗;《利益风暴》(又名《商海通牒》)里凯文?史派西要趁着大众还没发现真相之前,把手头垃圾的金融衍生品吹嘘忽悠给下一个接盘的人,保全自己,别人却破产。

说白了,电影里金融只是个载体,而钱、性和欲望的交织才是卖点,不断挑逗着大众敏感的神经,时不时冲击着内心脆弱的防线。

但是,却鲜有看到讲咨询的影视作品。

倒是有一部美剧叫《谎言堂》,但唐?钱德尔看着就是一张老实巴交的好人脸,再加上一副炮灰气质,好像随时都准备替老大挡子弹下一秒就要挂掉的模样,怎么看怎么不像是搞咨询的啊。脑海里做咨询人的形象应该是《在云端》里的乔治?克鲁尼,或者是《法官老爹》里面的小罗伯特?唐尼啊。是吧?

难道因为咨询业单调么?因为咨询的工作方式枯燥么?

来港后,对于咨询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虽然过不上咨询的生活,我看咨询的书总行吧?M建议说看就要看英文版的,这样才能了解行业术语,然后抛来一个鄙视的眼神:“你不是学英文的么,看什么中文版的呀?”

这怎么能忍?于是在网上下载了《麦肯锡思维》《麦肯锡方法》《麦肯锡工具》三本书的英文版。好在写书的哥们儿不是学者出身,基本上是用口语在写作,比起以前看的文献类轻松不少。

粗粗看完后,脑子里就一个感觉:书里讲了一堆正确的废话。

比如书里提到的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分析法讲的不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么?

书里教你如何做一个有效的会谈或报告的技巧不就是我们学的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么。

还有如何建立解决方案和制定步骤什么的,怎么看怎么像当今流行的大数据分析啊。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么就是我没看到真正的咨询好书,或者写书和真正做事本来就是两回事。

比起这个,更困惑我的是—咨询公司,尤其是麦肯锡或波士顿这种食物链顶层的,大部分工作是帮企业,也就是它们的客户,解决企业无法解决的真正问题,比如公司的赢利瓶颈,公司未来战略,或者最近很火的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O2O,等等。你说人家在这个行业干了好几年都没想出办法,结果一帮没有办过企业、没有实战经验的咨询空降兵,在企业内部一顿捯饬,调研采访,提出假设,在几个月内就知道企业内部的问题,并拿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战略,告诉你应该这么做就可以让利润提高多少个百分点什么的。然后以一个问题解决者的身份,拿走百千万的咨询费。

不禁感慨—凭什么啊?

想起有档有节操无情怀的女性类脱口秀的广告宣传语:我经过见过的男人多,我讲给你听;我经过看过的事情多,我演给你看。

套用到咨询业,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们经过看过的案例多,而积累的行业经验和战略眼光,恰恰是纯粹搞实体企业的人所无法逾越的瓶颈?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的天空更大。

企业和公司不惜花大价钱买他们的时间和智慧,因为他们真的很值得。

说起咨询的工作方式,乔治?克鲁尼演的Ryan在《在云端》讲自己生活的那句反讽的台词我觉得诠释得最好:

All the things you hate about traveling…… are warm reminders that I’m home.(旅行中可能不喜欢的所有事物……都给我带来家的温暖。)

他们手机日历里有满满的计划表,却不知道自己会突然被派去哪里。有时候旅行箱都不需要打开,就飞往下个城市。白天开完各种会做完报告,来不及小憩一下就匆匆赶往机场。飞机频繁的晚点带不起任何情绪的反应,只有麻木而娴熟地打开电脑继续办公。经常是夜晚凌晨的航班,在出租车里差点睡着,半眯着眼睛,看到远处喜来登酒店越来越近的红色“S”logo,你感到亲切,也许这是在这个城市唯一的熟悉。酒店里有泳池SPA和健身馆,而你没有时间享用,一个人在房间里打一通又一通的咨询电话和回复着比微信聊天消息还频繁的E-mail—身体被行程推着走,不愿思考下一站,只想好好睡一觉。

M说,平时听到很多男人在抱怨自己工作多累时,她只有无语地在心里苦笑一下。

很多人羡慕他们天天飞得好洒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双脚多么渴望接触下面的土地。

但即使是这样,谁也不能保证你不会出局。

咨询界up or out的企业制度一方面提供了相对更加公平和快速的晋升平台,却也带来无时无刻不在的职业风险,从最底层的经理到顶层的合伙人, 没有完成任务指标,或者项目几次失败了,都可能要做好卷铺盖走人的准备,哪怕你的项目之前一直都很好。

如果你很聪明,就证明给大家看,并且要一直聪明下去。

有时候会想在内地的事业编制和公务员编制的体制内的小伙伴们,当你抱怨工作太稳定,才华被埋没的时候,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你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来承受随时可能被炒鱿鱼的准备么?第二,你扪心自问以你的能力真的可以在外面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存活下去么?

而更残酷的是,现在所谓的“铁饭碗”概念也渐渐被打破,所谓稳定职业的行业风险也越来越大。大公司的组织结构在崩坏边缘,一个行业说颠覆就被颠覆。“稳定”这个词应该不属于这个时代吧。

这确实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因为在这个时代,没有人绝对安全。麦肯锡想招什么样的人

麦肯锡需要员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前提。

前几天有幸和负责麦肯锡中国区招聘的Mike聊了聊。两个世界,两个时间,两个空间,根本不在同一维度的两个人,居然还有共同的朋友肖老板,感慨世界太小,缘分太妙。几句寒暄之后,他透露了麦肯锡对应聘者素质的一些要求,说白了,就是麦肯锡想招什么样的人。我一听来劲了,说你别着急,我准备下!

然后特别殷勤地打开笔记本,正襟危坐,眼里散发着求知若渴的光,等待着被智慧的金水沐浴灵魂;嘴角差点流出口水,仿佛下一秒就要去咬那一根智慧的骨头;十个指头上下微弹着键盘,做着热身,仿佛百米冲刺的运动员,等待着枪响,迫不及待要在键盘上敲出最睿智的金句。

那状态,整一年研究生听课也没那么认真过。

Mike在电话那头,嗓门一出就收不住,语速飞快,思维跳跃又逻辑缜密,也不知道是被麦肯锡训练出来的还是天赋异禀,好像穿着精致华服的CBD金领,手上拿着咖啡,脚步飞快而优雅,咖啡还能不洒出半滴。

对,就是这种感觉。

而我在这头也是噼里啪啦,群指乱舞,键盘被敲得又脆又响,那一刻,真是最动听的节奏。

好吧,扯远了,那么他讲了些什么呢?我做了些笔记,加上临时的记忆碎片的整理,配上自己拙劣的语句串联,大概是下面这几个意思,只需意会,无须较真。

具有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这个词很大,听着又抽象又空洞。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呢,说白了就是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怕脏不怕累,不退缩不胆怯,不达目的不罢休。麦肯锡作为全球最有名的咨询公司之一,就是要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找出毛病,提供策略,解决问题。中间肯定会碰上很多问题,沟通上的、执行上的、方案上的;对身体和脑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摧残,需要有企业家精神那般百折不挠的毅力。

领导力(Leadership)

不仅是麦肯锡,其实咨询业的项目,都是一个团队一起完成的,不可能单打独斗自己做项目。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能不能人尽其用,激发团队士气,凝聚向心力,监督工作,如何赏如何罚,都是考验领导艺术的。即使还不是项目负责人,也要用领导的思维想问题,因为以后总要独立负责项目的,除非走人了或者一直升不上去。团队不行,项目做不出甲方要求的方案或者效率不高,作为团队领导者就有职业污点记录了。以后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业绩才能慢慢洗白,或者,干脆没机会洗白了。

其实这两点我听完后并不大感冒,现在企业发展论坛,甭管什么博鳌和亚太,是个企业家,张口闭口就是我们不仅仅是要赚钱,更重要的是要有企业家精神;顶级名校在宣讲会招生的时候,一定说我们要招的学生不仅学习要好,我们更看重的是个人的领导力(其实还可以看他老子给学校捐了多少美金);留学写个人陈述的时候,必然是要写我不仅是个学霸,我还是个有领导力的人哦。虽然听腻了说烂了,外企招聘还确实希望你在简历上能突出这两方面的素质。

个人影响力(Personal impact)

怎么体现个人影响力呢?比如你能否和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让他们能理解甚至为你的想法付费,俗话说就是communication skills,也就是沟通技巧;你能否用你的个人魅力整合你想要的资源,推动项目的进程。

解决问题的能力(Problem solving)

这三个能力之下,有一个最重要的基础,也就是大前提,就是看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叫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又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概念。

就是你有没有整体感和细节感,或者叫大局观和微观,能把看似不关联的东西串在一起,观察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景象,找到问题和答案之间别人没注意的通道,解决问题。

听着有些哲学和形而上,但又觉着是这么回事,难怪进咨询公司的人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够聪明。

We don’t truly care what your background is, but you’ve got to be very smart.(我们并不真正介意你的背景,但是你一定要足够聪明。)

其实Mike讲的那几个素质,我听着特别耳熟,去年上个学期我特别热忱地读了麦肯锡员工写的《麦肯锡思维》《麦肯锡方法》《麦肯锡工具》三本姊妹书,里面也大量提到了麦肯锡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说麦肯锡人最明显的特质就是,他们看待眼前和周围的世界都是有问题的,老想着怎么去解决;他们吃饭的时候会想着餐厅应该怎么运营才能提高翻台率,增加利润,控制成本;比如看一本杂志说某个航空公司亏损了,他们就会有一套模型去分析为什么和怎么办,如何增加利润,控制成本;在商场洗手间排队的时候就会想着如何分散人流,增加蹲位,提高使用效率。

好像这样可以训练出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有篇文章说,做咨询的人都是偏执狂。

也不全是,我认识的都特别正常,特别健康,他们只是比我们大脑更加聪明,工作更加认真而已。

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你还原地踏步吗?

那套姊妹书里还讲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理论,比如说它里面讲到麦肯锡how to sell without selling(如何无招胜有招)是怎么做客户的。

We don’t go out to knock on doors. We wait for the phone to ring. Not because we sell, but because we market.(我们从来不去敲客户的门。我们只等着电话铃响。因为我们不叫卖,我们是在做市场。)

一个是买方市场,一个是卖方市场。真正厉害的,就是明明是乙方,却拥有甲方的姿态、气场和实力。

书里还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

Consulting isn’t about analysis; it’s about insights.(咨询不是分析而已,而是洞察力。)

我信,是的,就是洞察力,如老鹰一样敏锐地观察身边的世界。买咨询公司人的时间是很贵的,买的就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洞察力,也就是英文里常说的:

Think outside of the box.(创造性思考,打破常规。)

我也许不会成为一个咨询公司的人,但希望自己有一颗咨询的头脑和偏执狂的心。为什么我身边的高管朋友都出来创业了

大咖出来创业是这个时代的必然性,但并不一定适用普通大众。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他们靠拢,他们的价值会因为互联网而呈几何倍数的放大。

十一月的香港,今夜才觉得是这个季节应有的寒意,衬衫外面套件西服,正合适。

晚上七点,Effie刚刚下班,我们离开灯光还亮敞着的办公大楼,穿过湾仔特有的红灯区,上二楼告士打道的一家湘菜馆,里面依然拥挤,依然喧哗,依然热气腾腾。

距离上一次见面,有四个半月了,那时还是夏天。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相互汇报着近况,她突然和我说:我下个月就离开华润,辞职了。

我又一次诧异,“真的假的,准备去做什么?”“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CEO是我的狐朋狗友,希望我过去和他一起做。”她显得很淡定。

这是过去三个月来,第三位我身边的商业高管大咖,离开带着光环的职业和薪水,挽起袖子开始创业了。

第一位是Mike,麦肯锡的资深HR,负责整个中国区的招聘,之前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今年九月份的时候,还在上海麦肯锡的员工餐厅一起吃饭,我和他说:“Mike,像你这种资质的HR,这么熟悉职场招聘素质和职业规划,全中国得有多少人希望能听到你的职场分享和指点呀?你知道我这次能和你吃这顿饭,感到多荣幸么!”

他哈哈大笑说,是么,别别别,没那么夸张。

而我在上海举行读者分享会,分享会前一周给他打电话,问他在不在上海,想邀请他做嘉宾,他说,他现在已经离开麦肯锡,自己出来做了。

太突然了。

第二位是Sharon,芝加哥商学院MBA,科尔尼咨询 的高管,后被冯唐团队挖来,一路做到了总监。前段时间也突然和我说她准备辞职了,现在自己带着孩子,做海外教育留学,还成了我的商业合作伙伴。我真是受宠若惊,只记得那天港岛的阳光,特别美好。

再到如今的Effie。他们职业轨迹的突然改变,让我思维混乱,没法招架。因为我当年渴望的,就是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

我问Effie—为什么?“可能,觉得自己还没老吧,还能折腾下。”她耸耸肩,眯着眼睛笑笑,“我们上次见面,是在七月份吧,这四个半月,你觉得过得怎么样?”“还确实挺充实的,感觉每过两个月,就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对呀,但我过的是差不多一样的呀,还是忙那些事。虽然看起来好像光鲜,但是我知道,是时候改变了。”

好像这个理由还不能说服我,“那你薪水呢,你现在一年已经是这样的薪水了,他们能给更多不成?”“也没有降薪水啦,但是,我拿期权。”

果然是期权,投资未来。

创业,真的是这个时代的G点。

从离开高盛投身滴滴打车的柳青,到前段时间又一个离开央视转向互联网投资的张泉灵,一个个大咖华丽转身,我也许并没有多大感觉,毕竟这是一个新时代,呼唤英雄,需要偶像。但是这段时间身边朋友也这样一个个弃船游泳了,确实让我思考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普世性。

毕竟,高潮过后,并不一定收获满足,也许是失望呢。

大咖出来创业是这个时代的必然性,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普通大众。

互联网最明显的两个特征就是即时性和全球性,你的一个声音,上了互联网的光速公路,理论上下一秒就可以被全球所有人听到。这是无与伦比的传播效率,但也带来问题,声音太多了,太容易被埋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品牌”,没错,但是当每个人都是品牌的时候,其实就没有品牌了。人们的注意力被大大分散,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会选择那些有光环、有内容、有干货、值得关注的人和事。

于是乎,那些背景闪亮、知名度高、有能力的高管或大咖们,这个时代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他们靠拢,他们的价值会因为互联网而呈几何倍数的放大,无可避免地会把他们推上舞台。

他们是被历史选中的。

大咖们这个时候选择出来创业,当然不是说他们之前的平台不好,他们已经到达万人仰视的高度,已经是人生赢家了。而且之前“高大上”的平台已经为他们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势能;而互联网,只是打开了那扇泄洪的闸门。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虽然这个时代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是,忍不住泼个冷水哈,大咖们多半会起来,普通人多半会被淹没;我们的生活,可以做小创新,但是,还是尽量别做大手术。人家辞职是有资本的,每一笔账都算得清清楚楚。

另外,我算是现场见证了,这些高管们真是一批执行力超强的人。

很赞同那个理念,“互联网时代,三个月就是一年,七年就是一生”。后半句是李笑来老师说的。

很多事情,你如果想明白了,不立马做,就一定会损失一开始的红利期,蓝海会迅速变成红海。很多公司倒了,并不是它们的产品不好,而是跑得太慢了。比如,微信公众账号的红利期都已经快关闭了,你才想到开一个写起来。

对不起,不是你不好,只是你来晚了。

所以很多事情并不是完全准备好了才去做,一方面时间真的来不及,而另一方面,说白了,永远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的,别骗自己了,好吗?

正如我又问Effie:“但你是搞咨询和投资的呀,互联网金融,好像和你的经验也不是很配对呀。”

她说了她的一套逻辑:“我会认为能力比经验更重要。有能力的人,会马上学习,弥补经验的不足;相反,只有经验却能力差的人,容易产生偏见和固执,并不一定是好事。”

为什么他们会成为行业的高管和大咖,不是没有原因的。对趋势的预测远远大于对专业的执着,即使不能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也会顺应浪潮而动。

饭后,散步回家,分开的时候,我说:“Effie,你真的是蛮有勇气的。”“没有啦,那你当年不也从体制内出来了么,哈哈。”

我们各自散去,我坐在双层巴士的上层,望着这座丛林般的城市,和不夜的灯火。

香港的楼很高,但遮不住蠢蠢欲动的心。当时间越来越不够用的时候

吴晓波说:我的时间是很贵的,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如今自己做着香港投资理财和海外教育两个项目,面对的都是整个中华区—巨大的市场和竞争。每天的行程愈发充实,愈发感到时间的匮乏。把时间当作一个项目,砍掉成本,提高使用效用,时间的精细化管理,已经上升为自己最在意的问题。

时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匮乏。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个达成共识的理论,叫作“三个月就是一年”。发现一片新兴的市场空白,迅速开始布局,拉天使,给补贴,A轮B轮C轮开始疯狂烧钱,比钱谁烧得猛,烧得快,烧出一片全民狂欢的新用户习惯。投资人说,当时滴滴和快的在烧钱抢市场,最癫狂的时候,每天平均要烧掉一个亿,心在流血,肝在颤。

看懂了商业模式,接下来就是和时间的疯狂赛跑,谁最快时间跑过终点,宣布已经拿下行业用户数量第一,或拿到60%的用户量的时候,游戏已经结束,其他资本撤场,留下一地鸡毛。

一场零和游戏,烧着真金白银,只为换来宝贵的时间差价。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精彩,互联网商业这般厮杀,目的都是为了换取用户宝贵的注意力,也就是关注的时间。

所以事业虽然还在做加法,人生开始做减法,说拒绝的次数开始比点头答应的多;开始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留下几个爱好和兴趣,和几个懂你的人;有一两个圈子可以分享,时间就会缓慢;开始懂得,不用太花钱却花时间的事,可能才是最贵的,比如陪伴父母和爱人;开始理解,为什么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终究没有人真的可以成为多任务处理器,同时处理好几件事,我们的双眼只够盯一块屏幕,用Command+Tab键切换事件的界面—而已。

吴晓波说:我的时间是很贵的,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他在上海的两个小时演讲,现场可以被几千人听到,在网络上被几十万的读者看到—这是他的时间的价格。

年纪大了,开始变得谨慎,甚至保守,因为越来越意识到,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钱成本、机会成本,而是时间成本—激进后,容易犯错。割了时间的眼袋,也回不到当初的模样。“这是一个烧钱的时代,一旦走错就没法回头。因此战略正确太重要了,战略上有失误,战术上再怎么勤奋都无法弥补。”钱进说。

因为,再怎么勤奋都无法弥补的,除了战术外,更是在错误的方向上投入的时间。有些趋势的形成,就这么几年工夫,在正确的时间没有做正确的事情,等意识到开始掉转船头的时候,对不起,你之前航行的那片舒适的蓝海,已经变成了红海,四周全是和你一样的船只。

这样就太晚了,所以你承担不起犯错的成本。

梁东在他的文章里,写他师从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蔡志忠先生认为“时间是个微积分的过程。如果一个小时值10元的话,分成两个半个小时可能不值5元,4个15分钟连1元都不值,反过来看,连贯的10个小时已经价值几千万了”。他的这个时间累计理论,其实是指数级增长的价值倍增效应。

我特别认同蔡先生对于时间的解构,互联网时代,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的整块时间,其他几乎都被社交工具和任务清单肢解,犹如一整块被击穿的玻璃,碎了一地。自己定期更新的公众号文章平台,最近更新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写文章需要一整块的时间,一气呵成,思维和火花,以及内心的冲动在那一段时间的集中释放。新写的几篇文章,都是从香港飞上海,或者从大阪回香港的途中完成的。

万米高空,当一切社交都失灵,只能和窗外的白云为伴,或在寂寞的夜空,蜷在角落,写文字,和自己说话。

那一刻,置心一处,有生命短暂的稳定,体悟禅宗的自省,也许,能找到时间的归属。

电影《命中注定》里廖凡指着对面在修复艺术品建筑的人,对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