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与兽的通俗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07:38:36

点击下载

作者:果壳,guokr.com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试读: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作为一个科学传播工作者,我给朋友们带去的惊诧或许并非那些颠覆常识的知识,或者出人意料的细节,而是我的中文系专业出身。“文科生为什么要来搞‘科普’”,这是我最常被问及的问题。

这个问题想久了,不免就总会绕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上去。这话是子曾经曰过的,当然是好话。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从什么文本中都能抓取到有用的东西,读《诗经》碰到雎鸠、蝤蛴、白茅、飞蓬之类的名物,自然免不了多看两眼,暗暗记下来,更不用说《》里面十来种马的名目了。

自然世界是一本远比《诗经》大得多的书。好奇心同样驱使人探求每一种草木鸟兽与其他种类的不同,探求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恰当的位置。作为一个好奇心过剩的人,或者说“知识收集癖者”,我也不会放过这么有趣的工作。

2006年年底,七国科学家参与的“长江淡水豚类调查”基本确认白豚功能性灭绝。在随后的报道过程中,我才第一次接触到“亚目”、“总科”这样的分类单元,才知道白豚和江豚是相去甚远的两个物种。或许这就是新思路的开端,当时我正好又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便全数投进了动物分类这个领域。后来又因为工作的关系开始密集接触瘦驼、刘夙、邢立达、外星兔这些专业人士——在这本书里,在果壳网,都能读到他们的文章。

从动物分类向前推进,我笨拙地踏进了博物的广阔领域。接下来,又以此为起点尝试着了解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进而扩展到更多的领域。作为一个“知识收集癖”爱好者,我不会放过博物学的任何一个分支。虽然每一种都只是浅尝辄止,但已经足够让我用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了。

至少以个人经验而言,对自然鸟兽知识的了解和探究,是一种将普通人带入科学领域的有效方法。

说到自然鸟兽的知识,当然免不了让人想起“博物学”和“博物学家”。很多很多年前,在古代中国的士人中,也有一群“博物学家”,实际上,“博物学”这个词本身就来自晋人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一书。在他们的著作中,时常能见到思维奔放、不拘小节乃至附会杜撰出来的内容。我曾经写过一本《想象中的动物》,书中对此进行了戏仿。比如对老虎血液一种奇特功效的描绘:《抱朴子》提到了虎血的奇妙用处。在每年三月三日这一天,取白色老虎的皮毛、草鞋的鞋带、浮萍碾成粉末、用新鲜的虎血调和成丸。然后将这个丸子当成种子,种入地下。隔年就可以有收获。虎血种子每年生长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让它连长七年,陆续收集这七种不同的种子,磨成细粉后用蛋液调和,敷在鼻子上,干后撕下,有去黑头的效果。

对称性、数字崇拜、仪式感、混乱列举、语焉不详的口气以及东方情调的臆想,勾兑成一种迷人的、抒情性的生活场景——虽然这样的经验与近现代意义上的博物学判若云泥,但它们之间依然可以抽取出某些相似的东西: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它们往往是无直接用处的,足以被视为“屠龙技”;它们同样轻快,节奏鲜明,适于充作谈资;当它们作为一种知识存在的时候,又都具有陈列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作炫耀。

2011年夏天,法国纪录片《海洋》在国内公映。我感慨说看这个片子得配上“自然控”的“人肉评论音轨”,详细解说片中各种瑰丽生物和百态行为。但很快引来网友的反驳:“没必要,片子的目的是要人们珍惜保护好大海,书呆子气的解读只会削弱这个主旨的传播。”

确实,自然本身的绚烂细节已经足够叫人惊喜,叫人击节赞叹了。但如果想要理解自然之美,进而保护好这些美,那么光靠惊喜和爱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厘清每一个物种在生命序列中的位置,它们的习性与要求;需要从技术细节入手,理解这个纷繁芜杂的世界。

自然不是抒情性的。自然是生生不息的分裂,是细节与真相的堆积,是许多人无法直视的“血腥爪牙”。

自然的门虚掩着,你可以一边等待,一边欣赏巨大门环上的奇异纹理;你也可以推开门,走进去,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徐来果壳网主编chapter 1不追求真爱的不是好鸟裸婚?鸟都不鸟你Tatsuya

不管在哪个世界,只要有两性,择偶就是一件天大的事!不过,择偶标准却一直都很多元,即使是鸟也不例外。有的鸟是典型的“外貌协会”成员;有的比较实际:“婚房必有,豪宅更佳”;有的则以对方能否抚养后代为准绳……决定这些不同选择的,正是对优良基因的选择和亲代投资的博弈。如果你是在爱情路上奔忙的青年,就更应该来参考一下这些鸟的婚姻了!房在手,跟我走!

正如不愿意裸婚的人一样,有些雌鸟会把雄性是否可以提供好的婚房作为选择配偶的依据。

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园丁鸟(包括园丁鸟和亭鸟)是鸦科鸟类的近亲,生活在雨林、桉树林或灌丛中。大多数园丁鸟的雄鸟都会在森林地面上清理出一个空间,用树枝编织一个特殊的“建筑”,并用蜗牛壳、花瓣、叶子、甲虫的鞘翅、鹦鹉鲜艳的羽毛甚至塑料片来装饰它们的“房子”。

部分种类,如冠园丁鸟(Amblyornis macgregoriae)、褐色园丁鸟(Amblyornis inornatus)的建筑会像座小凉亭——围绕着小树用树枝搭成一个两台状的建筑。褐色园丁鸟的整个建筑的直径可达5~6米,包括一个围绕小树建造、顶部完全用茅草覆盖的凉亭,凉亭中有数根柱子支撑。在入口的前面是一个用各种鲜艳物品铺成的“花园”,雄鸟会在花瓣枯萎前更换花园中的“鲜花”,不断翻动和摆弄自己的装饰物;也会找机会闯入邻居雄鸟的家中,偷走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带回自己的花园。

另一些种类,如缎蓝园丁鸟(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则用枝条搭出两侧墙,形成一小段林荫走廊状的建筑,再用喙碾碎色彩艳丽的浆果,用浆果的颜色涂抹走廊的墙壁;也会用一些花瓣、羽毛等装饰物铺在走廊的前后。

雌性的园丁鸟会很仔细地审视雄性园丁鸟精心搭建和维护的建筑,长时间观察、挑选。如果雌性园丁鸟对这个建筑满意,就会伏身并抖动自己的羽毛,让雄鸟骑上来,仅用时几秒就可完成交配。褐色园丁鸟(Amblyornis inornatus)的“小凉亭”。缎蓝园丁鸟[雀形目(Passeriformes)园丁鸟科(Ptilonorhynchidae)]的“林荫走廊”。

虽然每只雄园丁鸟都努力打造华丽的“婚房”,但只有不到10%的雄园丁鸟能够与雌鸟交配,剩下90%的雄园丁鸟在整个交配季节连一次交配机会都得不到。

澳大利亚马里兰大学生物系博士Gerald Borgia曾在22个缎蓝园丁鸟的“林荫走廊”设立红外线相机,并移走其中11个走廊中的装饰物来研究这些建筑和雄鸟获得交配机会的关系。结果表明,蓝色的羽毛、蜗牛壳和黄色的叶子的数量与交配的成功几率呈正相关,同时,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密度也很重要。Borgia认为这种“建筑”代替鲜艳的羽毛,向雌鸟传达了建造者的基因质量,平庸的雄性承担不起这种耗费大量精力的工作,优秀的雄鸟则能建造更高质量的建筑。根据Borgia的记录,曾有缎蓝园丁鸟先后吸引到多达33只雌鸟与其交配(这只缎蓝园丁鸟,打造的必定是超级豪宅吧)。

雌性园丁鸟在与选中的雄鸟交配后,并不会和雄鸟在这美丽的建筑中一起生活和抚育后代。它会回到自己筑的巢中,产下两枚卵,自己孵化养育雏鸟。而雄鸟,要继续用这个“婚房”吸引更多的姑娘。

不同于园丁鸟,雄性织雀用草编成的球状巢穴则真正地用于繁殖后代。织雀,又名织布鸟,是麻雀的近亲。雄鸟用草在枝条上编织一个基础框架后,便会让雌鸟前来评判。雌鸟会选择满意的巢与雄鸟交配,等雄鸟完成整个巢之后,雌鸟就会产卵。在这期间,不少年轻的雄鸟要把未完成品一遍遍拆掉再重新编织以求获得雌鸟的青睐。没房不要紧,有点技能很重要

并不是所有的鸟儿都如园丁鸟和织布鸟一样“手巧”,会建造“婚房”讨雌鸟欢心。有些雄鸟会通过向雌鸟炫耀华丽的羽毛来展示自己的健康与优良血统。但是仅羽毛展示往往是不够的,为了获得雌鸟的青睐,雄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生活在哥斯达黎加雨林中的长尾娇鹟(Chiroxiphia linearis),又名长尾侏儒鸟,这种鸟类的小伙子们压力就大多了。虽然它们有着宝石般艳丽的羽毛,但除了觅食和休息外,向雌鸟展示爱的情歌和舞蹈几乎占据了余下的生活。

繁殖季一到,长尾娇鹟小伙子们就会和主唱大叔组成乐队,成员数量为2~3只。乐队中的主唱发出类似黄鹂的叫声“嘟来嘟”,年轻的雄鸟则要努力和主唱音调匹配,以保证乐队合唱达到完美的一致。这个旋律会在一小时内被重复近千次,直到吸引一只雌鸟前来评判,随后乐队的舞蹈展示就开始了。

在雌鸟选择那个它认为最满意的乐队组合后,乐队中的主唱便示意自己的伙伴离开,并单独向雌鸟跳舞求爱,然后交配。对于这个最佳乐队的其他成员来说,它们会等待主唱死去或消失,这样就可以代替主唱的位置。幸好,长尾娇鹟的寿命可达15年,年轻人等得起,但能等到机会的雄性娇鹟也不多。研究者对一个有80只雄性长尾娇鹟的地区进行研究发现,在10年里,与该种群内90%的雌鸟交配的,只有5只雄鸟。对于一个乐队组合的主唱来说,一年中可能被多到50只的雌鸟选中。而做学徒的小伙子,要跟着主唱练习300万次“嘟来嘟”,进行1000个小时的舞蹈训练,才有可能成为主唱。甚至有些雄性娇鹟会累死在“跳舞”上,只有那种熬得住辛苦的、寿命最长的雄鸟才有繁殖的机会。黑额织雀[Ploceus velatus,雀形目(Passeriformes)文鸟科(Ploceidae)织布鸟属(Ploceus)]和它辛勤编织的“婚房”。黄胸织布鸟(Ploceus philippinus)的杰作。

另外一些鸟类,如部分猛禽和燕鸥的雌鸟会像幼鸟一样向雄鸟乞食。一方面,雄鸟的喂食可以补充雌鸟产卵和孵化所需要的营养;更重要的是,雌鸟会以此测试雄鸟是否有能力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可以为永远不会饱的幼鸟带回充足的食物。

在南北极之间迁徙的北极燕鸥(Sterna paradisaea)是最著名的候鸟之一,其迁移距离是已知动物中最长的。在繁殖前,每一只雄燕鸥都会努力捕鱼并将其叼在嘴里,在繁殖地上空飞行,等候雌燕鸥的挑选。雌燕鸥会检视这些礼物的大小是否合适,太小或太大的鱼都表明雄燕鸥能力或经验不足,只有能够稳定提供大小适中食物的雄鸟,才会被选中和雌鸟共同繁育后代。选择你,有道理

不管是鸟类还是其他动物的雌性,都绝非两性间的被动一方。是否接受“裸婚”,以及对雄性的百般挑剔,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两性间的生殖差异,以及雌性对雄性优良基因的选择和亲代投资(parental investment)的博弈。

以鸟类为例,鸟卵常常占到雌鸟体重的15%,有些甚至达到雌鸟体重的30%。雌鸟已经为后代提供了一个富含营养的卵,而雄性的精子除了提供基因外,没有任何能增加受精卵存活机会的资源。这种差异可以表述为亲代投资的差异。因此,雌鸟会非常珍惜自己可以选择的机会。绝大多数的雌鸟,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既要努力找到基因优良的雄性,又要努力让雄性与自己分担亲代投资的压力。

之前提到的园丁鸟,生活的环境中有丰富的食物来源,由于当地大多数捕猎者都是夜行动物,也没有太多的天敌。雌性园丁鸟有能力独自将卵孵化并抚育,因此雄鸟才能不提供基因外的任何亲代投资。而在大多数不那么完美的环境下,雄鸟,比如北极燕鸥,则要在抚育后代上付出自己的精力,参与孵卵、照顾、喂养和保护雏鸟,以便更有把握保住乃至增加所养育后代的数量。

可见,雌鸟们的选择都是有道理的。

各位在爱情道路上奔忙的青年们,你们是否做好承担责任的准备了呢?长尾娇鹟(Chiroxiphia linearis)的雄鸟。江水不给力,没心思谈情说爱DRY

据2011年6月16日经济观察网报道,长江三峡连续数日增加泄洪量,模拟洪峰,以刺激长江“四大家鱼”产卵。这个报道无意中向我们透露了“家鱼”的爱情秘史。

长江“四大家鱼”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四种淡水鱼类: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它们是我国的传统水产,既有丰富的野生资源,也有悠久的人工养殖史。这几种家鱼的“恋爱观”和长江里的其他鱼类有一些不同,它们对生娃的环境条件十分挑剔。身体决定我挑剔

如报道所述,这几种家鱼产卵需要有特定的水文条件,如适宜的水温、一定的水位涨幅和一定的流速。

一般来说,“四大家鱼”只在水温超过18摄氏度时才可能产卵,因此它们往往在4~7月间发情、产卵。此外,它们对江水的增量也相当挑剔,需要一定的涨水和流速的刺激才可以进行产卵。调查发现家鱼在水位开始上涨半日到数日之后,流速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始产卵。比如,草鱼就需要超过0.8米/秒的流速和400立方米/秒的水通量的刺激才能够产卵。“四大家鱼”这种挑剔的“恋爱观”,事实上与它们的生理机制有密切联系。

目前,科研人员一般把鱼类的性腺发育分为六期。而产卵行为发生在第V期的结束时。在第V期时,雌鱼的卵巢发育完备,生殖细胞由初级卵母细胞发育为次级卵母细胞,并最终形成成熟的卵子。

然而,在静水中的“四大家鱼”性腺发育的第IV期,初级卵母细胞会停止发育,不能进入第V期。因此,无法形成成熟的卵子,也就无法产卵。这是因为“四大家鱼”的性腺发育晚期要经历一系列激素调剂,而这一过程需要外界刺激才可以进行。

在大江大河中,伴随着汛期的来临,水流量增加,流速也会变快。家鱼发达的侧线系统以及皮肤、口鼻等器官都能敏锐地感受到这一变化。这成为刺激脑下垂体和下丘脑等内分泌器官改变激素水平的信号。这一信号会导致促性腺激素等一系列激素水平上升,导致初级卵母细胞持续发育,使得性腺成功发育为第V期,并最终产卵。“四大家鱼”性腺发育过程中,需要激素的刺激才能让第IV期末停止发育的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从而在第V期顺利变成卵子。自然状况下,侧线感受到的流量、流速等水文刺激会引起这些激素的分泌,而人工静水繁育池里只有通过人为添加外源激素来达到这一目的。人工模拟“产房”

这一机制的发现,对“四大家鱼”的人工繁育有着重大的意义——人们可以通过外源性的促性腺激素,跳过水文刺激因素,直接在静水中进行家鱼的繁育。

在适宜流速条件下产卵,除了是家鱼产卵的必要条件之外,对家鱼鱼卵的孵化也有益处。由于“四大家鱼”每年只有一次产卵期,因而孵化成功率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表面水层具有更好的水气交换,比底层更加适宜幼鱼的孵化与发育。因此,许多鱼类的鱼卵都属于漂流性卵,“四大家鱼”也不例外。然而“四大家鱼”的鱼卵密度略高于水,属于“半浮性”卵,需要一定的流速才能够保持漂浮。

由此可见,在自然条件下,“四大家鱼”的繁育十分依赖水文条件。但水利工程尤其是宽大河道上的水坝会剧烈地影响水流的动态。长江上的大型水坝带来的水温和水位波动的改变,使得家鱼的生殖条件无法被满足。这与过度捕捞、湖泊工程等不利因素共同导致长江野生“四大家鱼”资源严重衰退。因此许多学者呼吁大型水坝工程应当科学地安排汛期调水工作,并且人工模拟自然洪峰,向家鱼释放产卵信号,以保护“四大家鱼”资源。

事实上水坝工程对河流的生态环境有着复杂的影响,人工洪峰模拟自然汛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生态修复手段。世界上许多河流的水坝都进行过相似的工作。因此,三峡水坝模拟洪峰的工作,其实也是有一定经验可以遵循的。

人工模拟洪峰,往往需要水坝持续地增加每日泄洪量,以模拟自然汛期水流量持续增加的趋势,也能够增加水道中的流速,从而满足家鱼产卵所需要的条件,达到促进产卵的目的。因此,报道中的三峡泄洪事件也采用了每日增加泄水量的方法。

不过渔业资源的养护与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目前来说,人们对于衰退的渔业资源仍然束手无策。过度捕捞、人类活动都会影响鱼类种群的丰富度。对长江的“四大家鱼”来说,除了水利工程之外,仍然面临着过高的捕捞强度、日益繁忙的航线、无节制的排污等各种不利因素。因此仅仅模拟洪峰未必能够扭转资源衰退的局面。即使是本次模拟洪峰,是否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仍然未知。正如报道指出,这仅仅是“刚开始做的实验”。

要建立“四大家鱼”的伊甸园,让它们在长江水中自由地“相恋”,人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本就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毕竟,我们在这里同饮一江水。莫把我们的“爱情”当做地震先兆瘦驼

每年的五六月,总会传来各种大群蛤蟆上街的消息,成年的蛤蟆集体追逐“爱情”的喧闹刚收场不久,新生的小蛤蟆又成群结队地奔赴新的世界。聚居在水泥森林中的人们看到这样的场景,难免会恐慌。汶川大地震之后,有网友声称蛤蟆集体散步的奇观是“地震先兆”。不少网友嘲笑说“地震预报要听蛤蟆的”。这阵“蛤蟆风暴”很快席卷神州大地,当年地震之后,贵州桐梓、福建连江、四川巴中、浙江平阳、广东深圳、山东平度等地陆续报道有蛤蟆集体散步,一时间地震疑云密布。你相信蛤蟆和地震先兆有关系吗?集体散步源于“爱情”

蛤蟆并不是严格的分类学意义上的名称。它们都属于两栖纲中的无尾目,也就是俗称的各种蛙和蟾蜍。这是脊椎动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目前发现和命名的种类有5000多种。

暮春时节,在泥土里熬过一冬的蛤蟆们在阳光和雨水的召唤下活跃起来,开始向有水的地方进发。动物学家们发现,这些家伙会像鲑鱼一样,返回出生地进行繁殖。赴这场“无遮大会”的家伙步调如此一致,常让某地一夜之间出现大批蛤蟆。以全国各地都可以见到的中华大蟾蜍为例,其繁殖季节在4~5月,有些可到6月。在某些地方其种群密度可达3600只/平方公里,集中到某一个水塘时,情势相当壮观。别以为这种景象只会出现在乡间,即便是城市里,蛤蟆大会也在各种水洼里上演。2007年的一个调查显示,上海市区17个城市公园中,每公顷金线侧褶蛙的平均数量高达127只,与之接近的黑斑侧褶蛙也达到了97只。蛤蟆一个个流着哈喇子,急匆匆地冲回老家干“好事”,却被误作地震的先兆。蛤蟆们可顾不上澄清误会,它们得抓紧时间,在水洼干掉之前完成相亲、相爱、产卵、孵化直至小蝌蚪蜕变成小蛤蟆的过程。

正是由于繁殖的这种不确定性,蛤蟆们大多采取广种薄收的繁殖策略,雌蛤蟆的产卵量都很惊人,往往以千计。这样一来,闹翻天的蛙鸣过后,就会是满坑满谷乌漾乌漾的蝌蚪,以及过不了多久满地乱蹦的小蛤蟆。显然,由于成长道路上充满艰险,刚刚褪去尾巴的小蛤蟆要比成蛙数量多得多,因此,当小蛤蟆离开“幼儿园”奔赴各地的时候,也会形成壮观的“蛤蟆风暴”。

有时,这些家伙会不顾死活地涌上公路。车祸成了很多种类蛤蟆濒临灭绝的原因。为此,很多国家在公路上设置蛤蟆用的安全通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蛙声逐渐淡出了很多人的记忆。在城市里,找一块泥地、一片干净的水塘已近乎奢望。难怪城市人看到蛤蟆聚会后感到如此陌生和恐惧。蛤蟆陷入艰难时光

2004年10月出版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有1856种蛤蟆的生存受到威胁,2489种蛤蟆的数量在下降。报告估计,未来100年内近半数种类的蛤蟆将完全消失。

蛤蟆们的最大灾难是栖息地的消失。热带雨林是许多蛤蟆的家园,但雨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着。由于这一原因,1989年以后,著名的金蟾蜍就再也没被发现过。

污染也是大问题。在紫外线辐射增加以及水污染面前,蛤蟆没有还手之力。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发布报告指出,美国44个州出现了蛤蟆畸形的现象,有的地区60%的蛤蟆都成了怪物。到目前为止,人们也没有完全搞清楚问题之所在。

最后,交通运输业让疾病得以散播。在巴拿马,泽氏斑蟾一直被视作吉祥物。前段时间,生物学家发现它们彼此相遇时,会互相挥“手”。可惜,我们再没机会了解它们挥手的含义了,一种对蛤蟆致命的真菌沿着新修建的公路迅速扩散。泽氏斑蟾已经野外灭绝。

与地震先兆相比,我们更应关注泽氏斑蟾的挥手:挥别家园,还是在向人类提出警告?忠贞有假?吼海雕

在民间传言中,有很多鸟类是一夫一妻制的忠贞典范。天鹅十分重视夫妻感情,小天鹅甚至会为死去的配偶守节3年;大雁从不独活,一群大雁里很少会出现单数,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鸳鸯则更是至死不渝的爱情象征,一旦配对,终生相伴,双宿双飞;相思鸟鸟如其名,雄鸟、雌鸟成对生活,恩爱非凡,是有名的“爱情鸟”。人们给这些鸟类贴上各种“忠贞”的标签,那鸟儿们爱情、婚姻的真相到底如何?大雁:婚姻期内,好聚好散

人们通常所说的大雁,其实是雁形目鸭科中雁亚科雁族16种鸟的泛称,大雁的确不像某些鸟类那样,雄鸟交配完毕拍拍屁股就走人。不过,同鸭科中的绝大部分种类一样,大雁虽然是一夫一妻制,但关系往往只能维持一个繁殖季。如斑头雁(Anser indicus)、鸿雁(Anser cygnoides),头一年在越冬地就大多相配成对,开春双双飞回繁殖地共筑爱巢,一个繁殖季只产一窝卵,然后夫妻双方通力合作照顾雏鸟,待到夏末完成繁殖任务后便好聚好散,天涯陌路,第二年再寻新欢,并没有“从一而终”之说。

在非繁殖季,大雁不管夜栖、觅食还是迁徙都喜欢集群活动。但这并不是因为耐不住寂寞,而是集群而居能降低个体面临风险的几率。一群雁中大家轮流站岗放哨,其他成员就能够放心活动,节省体能。天鹅:守节是假,终生相伴却有可能

天鹅指的是雁形目鸭科天鹅族,在中国有大天鹅(Cygnus cyg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疣鼻天鹅(Cygnus olor)三个种。天鹅的夫妻关系能维持较长时间,一般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确实可能终其一生,大天鹅的往年后代还会帮助父母照顾雏鸟。

这是因为双方的默契程度越高,经验越丰富,繁殖成功的几率才越大,要是轻易更换伴侣,可能会因双方缺乏“合作”经验而增加繁殖“成本”,使成功率大打折扣。许多繁殖率低或是生存环境严苛的鸟的婚配制度都表现出这种特点,曾有科学家对新西兰王信天翁(Diomedaee epomophora)进行了连续16年的观察,最终认为这种鸟可能终生维持原配。

不过,天鹅并不是绝对的终身原配,曾有研究发现疣鼻天鹅每年繁殖对的离婚率不足5%。要是一方死去,另一方除非是已经失去繁育能力,否则肯定要在下一个繁殖季另起炉灶,毕竟繁衍后代传播基因才是它们活着的终极目的,天鹅为死去的配偶守节一事也就不足为信。鸳鸯:风流薄情,交完就掰

鸳鸯被视为模范夫妻之首并非空穴来风。鸳鸯(Aix galericulata)是雁形目鸭科鸳鸯属水鸟,雄鸟羽色艳丽,光彩照人,雌鸟一身朴素褐色,腹部纯白。每年4月是鸳鸯的繁殖季,此时越冬期间成群活动的鸳鸯逐渐分散开来,成对活动,雄鸟和雌鸟在此期间形影不离,互相追逐嬉戏,这一场景想必给无数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美好的真相也就到此为止,5月初和5月末是鸳鸯的交尾期,在交尾期内雄鸟频频向雌鸟献殷勤,炫耀自己的艳丽,雌鸟紧随雄鸟身侧,围绕雄鸟不停打转,心领神会的雄鸟跟着做出同样的表演,然后伏在雌鸟背上完成交尾。交尾期结束后雄鸟就扬长而去,接下来的营巢、孵卵、养育子女全部由雌鸟独自承担,直到9月份繁殖期结束。

即便在同一个繁殖期内,雌雄鸳鸯看似恩爱甜蜜地出双入对,其实是一夫一妻制鸟中相当普遍的看护伴侣行为,即因为对方有出轨倾向而不得不严加监视。据报道,为了证实鸳鸯是否会真像古代文献所述“人得其一,则一思而至于死”,早年间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研究人员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有成对鸳鸯出现的地区用枪打落一只鸳鸯,结果另一只很快重新续弦,并没有生死成双。相思鸟:忠诚?够呛

以往人们认为,现存鸟类中约有92%的种类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即在一个繁殖期内,一雄一雌确定配偶关系就齐活儿了。现在人们发现,一夫一妻制鸟类中实际上竟然普遍存在着婚外交配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小型雀形目鸟类中。比如一项对鹀的研究发现,有93%的雌鸟有至少一个私生子,一个繁殖季中有多达55%的雏鸟来历不明。白领姬鹟(Ficedula albicollis)、白冠带鹀(Zonotrichia leucophrys),甚至象征和睦美满的家燕(Hirundo rustica)都存在对家庭“不忠”的行为。

有着言情小说般名字的相思鸟,是雀形目画眉科相思鸟属,有银耳相思鸟和红嘴相思鸟两种,一般人们所指红嘴相思鸟,平时结小群生活,繁殖季则成对活动,雌雄常形影不离,并共同育雏。虽然目前并没有针对性的研究,但从整体形势来看,相思鸟的婚外行为,十有八九也好不到哪儿去。

另一种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细尾鹩莺(Malurus)则更夸张,雌鸟会一边以刚刚好的交配次数保证它的配偶协助哺育家庭,一边和其他它看上眼的雄鸟偷情;而另一方面,它的配偶可能在附近有多达六窝雏鸟,但它自己正在哺育的那一窝里可能一个都不是它的孩子!

这种行为其实也不足为奇,在生态学上这叫做临界型一雄一雌制——夫妻双方只是迫于环境压力,必须由双方共同孵卵育雏才能繁殖成功,从而表现出一夫一妻制。只要有机会在不危及后代的情况下传播自己的基因,它们就一定会那么做。而一旦一方“出轨”,它的配偶就会受到性选择压力,于是要么出去散播自己的基因,要么发展出看护行为以减少自己戴绿帽子的机会。在这一点上,相思鸟和鸳鸯的选择倒挺一致的。而对于这些鸟类而言,所谓的爱情,更像是它们生存繁衍大计面前一碟小小的配菜吧。是男是女靠竞争桃之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起床之后要靠打架才能决定你一天的性别?

万一打输了,就要做妹子,从怀胎九月到抚养下一代全权负责,这叫人家的男性尊严情何以堪嘛——这不是在写奇幻故事,这是动物世界里的真实故事。赢的才是男人:争夺“雄性权利”

扁形动物门涡虫纲的各种涡虫外表很抽象:扁平、柔软、叶片状。例如多肠目的Pseudobiceros hancockanus,身体左上部随便长的一个鲜黄色突起,就应付了事地算是它的脑袋了。它们常常住在洁净、富氮的水中,昼伏夜出。如果想移动,就贴着地面扭啊扭,飘啊飘,捕食些蠕虫、昆虫和甲壳类。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涡虫的生活真的很优哉游哉,拿P. hancockanus先生来说吧,它的人生重头戏——娶妻生子,可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大恶斗”。

P. hancockanus的交配过程是纯暴力的:两只性成熟的涡虫提“枪”上阵——此“枪”白色,有两个尖尖的匕首状突起,短兵相接,奋力搏斗,都试图将自己至少一柄“枪”(是的,有些涡虫甚至有两枚雄性生殖器)刺入对方的表皮。一旦得逞,就迅速注入精子,登上“父亲”的宝座,而失败者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充当“贤妻良母”了。

如果说涡虫是明争,那欧洲蜗牛科的大蜗牛(Helix pomatia)就是暗斗了:它们交配时双方都会受精,但进入体内的精子前途未卜,一些可以被储藏很长时间,另一些则被消化。于是交配时,蜗牛们都会向对方射出一个钙质的、能让对方收缩一下的小刺(love dart),被刺中的一方往往能接受更多精子进入“精子储藏室”,也就有更高的机会让精子遇见卵细胞。有趣的是,虽然看上去“被刺一下也无所谓”,但是双方都会尽量躲避被刺中。

这听起来有点儿诡异:难道母亲是谁想当(或不想当)就能当(或不当)的吗?事实上,对上面这两位来说,是这样的。因为它们雌雄同体。这可是个相当聪明的法子:如果你的活动能力有限,族人又罕见,那么雌雄同体意味着你并不需要寻找一名“异性”伴侣——你只要有个伴儿就行。这直截了当地防止了你找到自己另外那半个天使后,发现你俩的翅膀居然是同一边儿的……分工明确:和平繁殖后代

既然大家都是雌雄同体,那谁做雄性谁做雌性就成了个现实问题。事实上,除了涡虫和蜗牛会争夺“雄性权利”外,大多数雌雄同体的动物们都是和平友好地处理这个问题的。譬如蚯蚓,如果双方的两性发育都成熟,它们是双方同时扮演雌雄两个角色的。再如海兔,它们不仅既雌又雄,还大搞多人游戏:三五个到十几个连成一串交尾,最前面一只充当雌体,最后面一只充当雄体,中间的则对前面的一只充当雄体、对后面的一只充当雌体。变男变女:地位决定性别

有魄力才能享有“雄性权利”的不只是涡虫,虾虎科的蓝灯虾虎(Elacatinus oceanops)也是如此。这是一种常被饲养的海洋观赏鱼,又叫“清洁鱼”,会帮助大鱼清理伤口和口腔。它们一出生是分雌雄的,甚至会组建一夫多妻的稳定家庭,雌鱼们按照严格的等级顺序(即正室、二房、三房,依此类推)排列,跟在雄鱼后四处溜达。一旦雄鱼死去,地位最高的“正室”就会成为鱼群首领,再几天,她就会长出雄性生殖器而变成“他”,将剩下的妻妾据为己有!

神奇的大自然有无穷的宝藏,男和女是个永恒的话题。不知道明天,又会上演什么样的喜剧。爱我就请吃掉我famorby

新婚之夜,新娘对着新郎的躯体大快朵颐?如果熟悉《黑猫警长》中的螳螂疑案,你也许对此早已不足为奇。那后面这些能否满足你的重口味呢:约会中小伙吃掉年老色衰的姑娘,新生婴儿的第一顿美餐是母亲的血肉,兄弟姐妹必须自相残杀决出胜者才能生存……是的,对于蜘蛛的家庭来说,吃和被吃,一切皆有可能。

据BBC 2011年4月15日报道,乌拉圭生物学家艾森伯格(Anita Aisenberg)发现,在一种名为Allocosa brasiliensis的狼蛛种群中,年轻的雄性会吃掉已经过了繁殖期的雌性,这是首次在蜘蛛中发现的雄性吃雌性的例子。

在BBC的报道中,这种夜行性狼蛛中的雄性会等待寻找伴侣的雌性狼蛛到来,若遇到的是一名狼蛛“处女”时,他会倾向于选择与其组成伴侣,因为这些雌性狼蛛年轻力壮,生育能力十分强;而若遇到年龄较大的雌性狼蛛,雄性往往选择将其吃掉。

留下花姑娘,吃掉老太太——这种“重色相轻长辈”的“不道德”事件纵观整个动物界都实属罕见。但其实它在蜘蛛王国中不算什么,因为蜘蛛们还有其他各种“不道德”……

注:以下故事有限制级元素,请谨慎阅读。血腥的约会

在狼蛛家族[狼蛛科(Lycosidae)]中,雌性在交配完成后立即吃掉雄性是很常见的行为。短命的新郎们在求偶时,先织一个小网并把精液洒在上面,然后用构造特殊的脚须——须肢高举着这张小网,小心翼翼地靠近雌蛛,若雌蛛伏着不动,雄蛛便靠近雌蛛进行交配,用须肢把精液送进雌蛛的受精囊中,同时也把自己送入雌蛛口中。

这些雄性狼蛛心甘情愿被雌蛛吃掉的原因有二:一是雌性狼蛛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卵和幼蛛,为了后代往往会忍饥挨饿,因此在生育前积蓄更多能量将有利于抚育后代;二是雄性狼蛛在交配过程中用须肢将精液送入雌蛛的受精囊,当身体的其他部分被雌蛛吞食之后,须肢等一部分肢体残片就会留在雌蛛体内,这样可以防止雌蛛再与其他的雄蛛交配。无私的母爱

生长于澳大利亚的食母蛛[Diaea ergandros,蟹蛛科(Thomisidae)狩蛛属(Diaea)]出生后的第一顿美餐,就是其母亲的身体。

蟹蛛的寿命一般较短,生育后,雌蛛会一动不动地伏在卵袋上守护,往往在幼蛛孵出前便会死去。但澳大利亚动物学家Theodore Evans发现,一种蟹蛛的雌蛛会产下约45枚卵,它们在产卵前后就会开始捕猎许多昆虫,在幼蛛孵化出壳之前,雌蛛大量进食增加自己的体重,将自身作为留给后代的营养库。破壳而出的小蜘蛛会从母亲的腿关节处开始吸食营养丰富的体液,直到将母亲吸干,而雌蛛也会毫不反抗地任由孩子们大口吞食自己。狼蛛科(Lycosidae)蜘蛛。蟹蛛科(Thomisidae)狩蛛属(Diaea)蜘蛛。寡妇的孩子

寇蛛[球腹蛛科(Theridiidae)寇蛛属(Latrodectus)]可能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提到它们的俗称,那绝对称得上如雷贯耳——黑寡妇。

黑寡妇不是某一种蜘蛛,而是寇蛛属多种蜘蛛的统称,这个可怕的名字源于其雌蛛往往在交配后会吃掉雄蛛。它们和狼蛛一样,新娘都将新郎作为盘中餐,但它们的童年生活,则远比狼蛛宝宝们残酷得多。

狼蛛母亲会将幼蛛放在自己背上,捕猎喂食幼蛛,幼蛛一般会在母亲的庇护下健康生长,直到第二次蜕皮后才开始独立生活。而寇蛛属的许多种类,幼蛛从一出生就经历了一场“大逃杀”,弱肉强食的法则在其兄弟姐妹之间推行。

雌性寇蛛会在交配后将精液储存在体内,之后可产卵4~9次,每次用一个卵袋将卵包裹着悬挂在蛛网上,每个卵袋内有250~750枚不等的蛛卵。经过14~30天的孵化后,这些寡妇的孩子们便开始了生命中的第一场历练。手足相残的结果是,每个卵袋内最终只会有几只或十几只幼蛛存活下来,甚至有时只有一只成为窝里斗的最终胜者。存活的幼蛛会从悬挂的卵袋中爬出,牵丝顺风飘荡,蛛丝的落地点就是它们的落脚点,它们在那里结网,开始新的生活。“鹿羊恋”是浪漫典范?瘦驼

2011年动物界最热门的八卦,莫过于云南野生动物园的绵羊长毛和梅花鹿纯子的不伦恋了。一头从小生活在鹿群里的公绵羊,居然赢得了雌鹿的芳心,平日里卿卿我我也就罢了,居然真刀真枪地操练起来了。2012年情人节,动物园还给它们俩举办了“婚礼”。

这种劲爆的消息最能成为热门八卦了。其实,以我儿童时期农村生活的经验来说,这类超越物种的“恋情”并不罕见。谁家的公鸭骑了谁家的母鸡,还把人家母鸡给啄死了(鸭子的交配远比鸡的激烈,公鸭会死死啄住母鸭的颈部,而鸡的脖子没有鸭子那么强悍);或者谁家发情的母马没拴好,让别村的驴给占了便宜。这些事儿都会在茶余饭后不断被人提起。风流的动物们

如果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入手,不难发现这些风流的始作俑者往往都是雄性动物,特别是那些一夫多妻或者多夫多妻制的雄性动物。对它们来说,多一次少一次没什么区别,反正有的是储备,而且中奖了也不用自己负责,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所以这些雄性动物不太会挑剔,很多东西都会挑起它们的性趣。比如,一只公绿头鸭对一具同类同性的尸体玩个不停,一些雄甲虫只因为啤酒瓶跟雌甲虫的颜色质感比较相近就纠缠不休。

另一些动物则把性事发展出了传宗接代之外的功效,比如玩乐。此中高手是各种鲸类,这些普遍被认为智力发达的动物与人类一样风流。比如有记录说瓶鼻海豚把“小弟弟”插进海龟龟壳缝隙的软肉里,或者用“小弟弟”末端的钩状物挑起一条滑溜溜的鳗鱼。跟已经无处可寻的白豚长得很像的亚马孙河豚(Inia geoffrensis)更会玩,早在1985年,就有科学家发现雄亚马孙河豚有种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把自己的“小弟弟”插进同伴头顶的喷水孔(也就是鼻孔)里。有时候人类也会成为这些永远面带微笑的家伙的调戏对象,一项关于南半球与野生鲸类伴游观光活动的调查记录了至少13起海豚试图将与之伴游的人类当成泄欲工具的报道。其实你大可不必去海里找这种体验,那些家里养着公狗的朋友想必都经历过自家的宠物抱着客人的腿做猥琐之事的尴尬。

与这些花花大少比起来,有些风流的家伙实在是很严肃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鸟类。稍微熟悉动物学的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动物行为学的开山祖师之一康拉德·洛伦兹(K.Lorenz)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他亲自孵化了一批灰雁的蛋,从小雁破壳的那一刻开始与之形影不离。结果这些小雁后来就紧紧跟随洛伦兹的靴子,就像跟着自己的父母一样。这种现象叫做印记(imprinting),在所有动物里,鸟类的印记行为最为明显,也被研究的最为透彻。有趣的是,印记不但会让鸟认贼作父,还直接影响了它们的择偶标准。比如小雪雁(Chen caerulescens)有两种色型——白色和蓝色——过去人们曾经认为这两种颜色的并不是同一种鸟。今天我们知道这只是某几个基因差异造成的。1972年,鸟类学家库克(F.Cooke)发现,在野外,小雪雁总是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同色型的伴侣,而如果让它们从小被相反色型的养父母收养,那它长大后就会倾向于寻找与自己相反色型的伴侣。再如果让它们从小被一白一蓝的混合家庭收养,它的口味就不再偏向任何一个色型。类似的结论在鸽子、鸡和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也就是珍珠鸟)身上都得到了验证。甚至科学家们还成功让斑胸草雀“爱”上了人类的手指,对其大献殷勤。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此类事件都能用以下几点来解释——它们大多生活在圈养条件下,从小跟其他动物生活在一起,于是“人生观”出现了很大问题。它们长大后,被限制了自由的春情又无处释放,于是就悲剧了。不伦恋为何说是悲情?

按理说,不伦恋应该是,也的确是悲剧的,然而上面这些事儿怎么看怎么充满喜感。

但接下来说的这个就绝对悲情。1993年,科学家在危地马拉附近的大西洋3000多米深的深海中看到了两条正在缠绵的章鱼,奇怪的是这条根本不是一个种类,更诡异的是,它们又都是雄性。然而,性对于章鱼的意义除了繁衍还意味着死亡。因为它们一生只会交配一次,然后雌雄双方都会在小章鱼孵化前后死去。既然一生只为这一回,这类动物理应当严肃起来才是,可为何这两条还要乱来一气呢?研究人员对此的解释是,在深海,这些独行的家伙可能很难遇到配偶甚至同类,当性成熟来临,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它们会抓住一切机会拼死一搏。真是太悲惨了。

很久以来,主流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跨物种杂交这种事,在动物界(之所以强调动物界,是因为在植物界种间杂交非常普遍)中即便偶有发生,也绝对是非主流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没有结果,或者只是个坏结果。所谓没结果就是两种动物亲缘关系相隔太远,根本无法产生后代,比如长毛和纯子虽然都是偶蹄目的动物,可一个是牛科,一个是鹿科,它们的祖先分家至少已经2000多万年了,实在是八竿子打不着。而所谓的坏结果是两种动物的祖先分家时间不算久,二者结合能产生后代,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有杂二代,因为这些杂一代由于染色体错配等原因,有生育能力的可能性极小,比如马和驴的后代骡子。不过,之所以强调是“基本上”,是因为现实中还真的有例外。

1985年5月15日,夏威夷的海洋世界公园里,雌性瓶鼻海豚帕娜荷丽(Punahele)生下了一个雌性幼崽,这个小“姑娘”的父亲,却是与帕娜荷丽共享一个水池的一头名叫塔奴伊哈海(Tanui Hahai)的雄性伪虎鲸(Pseudorca crassidens)——如果你爱看好莱坞电影,那你很可能见过帕娜荷丽和塔奴伊哈海,它俩在《初恋50次》里作为群众演员出镜过。伪虎鲸虽然比瓶鼻海豚要大三四倍,而且叫“鲸”,但它其实跟宽吻海豚一样是鲸目海豚科的,所以亲缘关系并不远。这只鲸豚兽被命名作珂凯玛露(Kekaimalu)。珂凯玛露很小的时候生过一个幼崽,但是早夭了。1991年又生下过一个雌性幼崽,又在9岁的时候死去。2004年12月23日,它生下第三个孩子,咔哇丽凯(Kawili Kai),它的父亲是一头宽吻海豚。如果你去夏威夷旅行,可以去拜访一下珂凯玛露和咔哇丽凯,它俩是已知仅存的两头鲸豚兽。2011年7月,沈阳的一家海洋馆里也曾产下过一头鲸豚兽,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新“物种”是如何诞生的?

这些异种杂交并产下可育后代的例子着实挑战了经典的物种定义。物种是生物分类里面最基本的单位,我们说这是一只鸡,而不是一只鸭子,实际上就是在对那只鸟通过形态进行定种。看上去好像并不难,但实际上在生物界,怎样定义一个物种,一直是一件很让人挠头的事,因为有数不清种类的生物,而我们熟悉的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在众多关于物种的定义方法中,在动物界,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定义方式是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是20世纪最伟大的进化生物学家之一恩斯特·迈尔(Ernst Mayr)于20世纪40年代年代提出,到20世纪60年代完善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那些在自然条件下无法交配,或者交配后无法产下后代,或者后代不育的两群动物,就可以视作两个物种。当然,这个概念存在很多疏漏,比如大量并非两性生殖的动物被无视了,而且我们也不太可能将任意两个动物杂交一下用来验证其是否有生殖隔离。尽管如此,生殖隔离仍然很有意义,因为它昭示了物种的内涵,那就是相对独立的一套基因组。

传统的进化生物学家认为,野生条件下的种间杂交十分罕见,除了后代很难可育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杂种”们将面临父母两个物种的竞争。即便侥幸杀出一条生路,活到了性成熟的年纪,可满眼的异性大部分还是爷爷家或者姥姥家人,会重新掉进祖先物种基因组的汪洋大海中。所以,由一个物种由于后代产生变异,逐渐分化成两群;或者由于地理阻隔分成独立演化的群体才是新物种出现的方式。种间杂交,1+1=3?

随着新的野外和实验室研究,一些不寻常的例子逐渐被人们发现。2006年,美国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Smithsonian Trop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耶稣·马瓦雷兹(Jesus Mavarez)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小组在位于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交界处的山区中发现了一种杂种蝴蝶Heliconius heurippa,这种蝴蝶翅膀上的红色和黄色分别遗传自另外两种蝴蝶。新杂种蝴蝶在选择配偶时十分挑剔,只跟同时拥有红黄色斑翅膀的“同类”交配,对或红或黄的亲戚蝴蝶不感兴趣。同时,新蝴蝶的栖息地海拔比父母种蝴蝶都高,幼虫钟爱的食物也与父母不同。这就既保证了新的杂交基因组的“纯净”,又避免了同室操戈的情况发生。

于是,这又成了新物种诞生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1+1=3。马瓦雷兹以及其他科学家的发现鼓舞了很多不走寻常路的进化生物学家,比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生物学家詹姆斯·马莱特(James Mallet),他估计至少有10%的动物物种是由种间杂交产生的。

虽然对10%这个数量科学界还有诸多争论,但是种间杂交产生新物种这一理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毕竟大部分时候,演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造成种群隔离的地理隔离并非总是不可逾越的。

比如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北极熊是由棕熊演化而来的,两者大约在15万年前分道扬镳。而牙齿化石证据则显示北极熊在10万~2万年前才从棕熊的杂食变成几乎单一的肉食。不管是15万年还是2万年,其实都只是生物演化史上的一瞬。只是由于第四纪冰期(也就是《冰河时代》中描述的那个年代)的来临,两群动物才被阻隔开,独自演化至今并在外形到行为上产生了巨大的不同。然而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原本生活在北极圈以南的棕熊分布范围越来越北,并逐渐跟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北极熊亲密接触。结果就是近几年“棕白熊”不断被发现——地理隔离被打破了,是否会出现新种的熊,或者失散多年的棕熊和北极熊能否破镜重圆,这都值得期待。

实际上,更有科学家大胆推测,我们每个人都是种间杂交的产物——我们的祖先跟现代黑猩猩的祖先曾经有过一腿。来自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对照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组时发现,虽然大约600万年前我们和现代黑猩猩的祖先已经分家了,但是人类和现代黑猩猩的X染色体上的很多基因只有大约400万年的差距。如何解释这近200万年的差距,研究人员推测在两个物种已经分离200万年之后,我们的祖先和黑猩猩的祖先又短暂地重归于好过。你可别怪我们的祖先口味奇怪,因为400万年前的人类和400万年前的黑猩猩看上去并不像现代人和现代黑猩猩那样差异巨大。

即便种间杂交在自然界并非那么禁忌,不过,回头来看云南野生动物园长毛和纯子俩的结合,它们终究不会有“幸福的果实”。至于在情人节为它们举行婚礼,把它俩拧在一起当成浪漫的典范,唉,真是有点不足为外人道也。听寂寞在唱歌紫鹬“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是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有一头“曲高和寡”的鲸,独自在北太平洋徘徊了二十余个寒暑,却没有一个来自同伴的回应。

这个故事早在2004年就被写成研究论文,却被反复翻出热传。无论多少时日过去,鲸歌之于人类,总有种神秘的魅力。寂寞的52赫兹

故事中鲸歌的基本频率是50~52赫兹,类似男低音的最低声部,或略高于大号的最低音。当然,除此以外,还有一些不同频率的泛音。

以52赫兹为主的声音一直在重复:3~10秒的声音重复几次为一组,每一组又多次重复,构成歌声的系列。歌声从不会重叠,而且只有唯一来源。有时一天之中歌声的时间累积起来会超过22个小时。

它的歌声自1989年被发现起,每年都会被美国海军的声纳系统探测到。在追踪它12年之后,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声音的主人平均每天旅行47千米,却无法知道它旅行的目的:在北太平洋里,它的行踪或东西,或南北,或毫无头绪,但它从不留恋某处,从不长期驻足。

没有人看见过歌声的主人,人们只能把它叫做“52赫兹”。科学家们认为它是一头鲸,因为这样低沉、重复的声音与人类了解的鲸歌的规律相同。千里传音的歌者

从声音来看,“52赫兹”可能是一头须鲸。

鲸目有两大类:靠牙齿吃饭,捕食为生的齿鲸亚目,如抹香鲸、虎鲸(逆戟鲸)、海豚等;以及靠嘴里梳子一样的鲸须吃饭,滤食为生的须鲸亚目,如蓝鲸、灰鲸等。齿鲸们通过头上的鼻孔“哼”出各种声音,从短促的叽喳到超声波:它们精于回波定位的捕食之道。相反,对于须鲸们来说,取食方式使它们没有精确回波定位的需求,它们不哼超声波,而是通过喉部唱出低沉的歌。“52赫兹”的歌声就类似于后者。

身处一片无尽的深蓝中,须鲸们没有灵敏的嗅觉,但它们会“千里传音”,人类至今还不能确知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在须鲸的喉部并没有声带一样的结构。这些低沉的声音,显示着大自然的神秘。

蓝鲸的基本频率是15~20赫兹,这已经低于大部分人类的听觉范围(20~20000赫兹)。而长须鲸的基本频率是16~40赫兹,并且物种不同,歌声的长短、节奏等组合也不相同。称鲸们的声音为歌声,并不是凭空臆造的。它们有固定的频率组合和重复方式,就像人类唱歌一样。虽然须鲸们也用声音来实现一些简单的导航功能,例如测量水深、判断前方有没有大的障碍物等,但大部分须鲸的声音却并不只是为了这种简单的目的——如果我们对它们的肤浅认识足够靠谱的话。

鲸歌更多时候是唱给同类听的,它也许有着复杂的社交作用。它们是基本的通信手段,比如在蓝鲸中,“快游”大概是几声短啸加上一声长吟的重复,而“去吃东西”则是不同的唱法。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通过设在加州沿岸水下的水听器研究了一群蓝鲸表示“快游”的歌声,发现在末尾的长吟,同一群鲸发出的声音精确地趋同于16.02赫兹,2375个声音样本基本频率的标准差只有0.091赫兹!蓝鲸对频率的变化相当敏感,科学家推测,它们甚至可以通过同伴声音的变调来判断同伴相对自己的游泳速度和方向(它们会应用多普勒效应啊)!

此外,一些正在进行的研究也认为,鲸歌与性选择有关,因此它们也有可能是“情歌”:在交配季节,雄性用歌声来追求、争夺配偶,雌性则通过评判追求者的歌声作出选择,并用歌声回应。不过,大部分歌声,我们无法知道它的目的,有人甚至认为它们纯粹是“为了艺术”。

雄性座头鲸是鲸中的“情歌王子”,它们会发出20~10000赫兹的声音,各种频率用多变的节奏组合成长长的唱段,其复杂程度在整个动物界都位居前列。孤独的吟唱者

回到故事的主角,“52赫兹”唱的是什么歌呢?

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把“山头”换做“海域”,对鲸们一样适用。全世界不同海域的蓝鲸,都有属于自己群体的独特歌声。对于“情歌王子”座头鲸来说,甚至还有“流行歌曲”,这大概取决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恋爱潮流。

要想融入鲸群,唱歌不走调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天意弄人,“52赫兹”的歌声竟完全不在调上:它不属于人类已经记录过的任何一群鲸。其他鲸或许听到过它的歌声,但因为听不懂歌声中的意图,于是就没有回应。这倒让“52赫兹”自身很容易被声纳系统长期追踪,相比之下,正常的鲸只能作为一个群体来进行追踪,个体之间很难区别。结果人们发现,12年来“52赫兹”的行踪与任何已知鲸群的运动规律都没有显著联系。

奥地利伟大的动物学家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Z. Lorenz)说过,所有鸣禽都会在孑然一身、百无聊赖时唱出更多的歌,因此人们可以在笼中养鸟以欣赏它们的歌声。不过另一方面,人们也大可不必因此替鸟儿感伤,鸟儿歌唱是出于本能,唱歌让它们自己开心。

因此,“52赫兹”这些年来到底是经日不休地诉说着孤独的悲哀,还是一路高歌为自己鼓劲助威,谁也不知道,全看人们用什么心境去解释了。

从发现“52赫兹”至今,20多年过去,“52赫兹”也老了,它的频率渐渐降低,现在只有50赫兹左右。它到底是谁?是一头变异的蓝鲸,是两种鲸偶然的杂交后代,还是一个我们从不知道的物种的最后一员……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这个声音会在将来某一天彻底消失,那时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就再没可能知道答案了。歌声渐低的群鲸

鲸歌逐渐低沉,还发生在很多其他的鲸群里。对全球7个海域的蓝鲸的10种歌声长达50年的记录显示,所有海域的蓝鲸歌声的频率都在降低。没有人知道蓝鲸们降低歌声频率的确切原因,也许是性选择取向的变化,也许是全球变暖的影响——由于中上层海水水温升高,水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提高了0.3米/秒。可能的理论有一大把,但愿有人会去关心,但愿有人能够查明。

另外,由于一些海域的噪声污染,蓝鲸不得不提高歌声的音量,才能达到原有的通信效果。总之,它们正唱得更低,唱得更响。

所幸,我们暂时不用担心这些沉重的鲸歌,会在某天像“52赫兹”的声音那样消失。捕鲸已经在大多数地方被禁止,这些巨大的生物被保护了起来,如果我们善待这颗星球,蓝色的海洋里,就会一直有鲸歌相伴,就总会有人被它们吸引,希望去听懂它们。

但愿某一天我们真能听懂鲸歌,不被自身物种的言语局限,我们在这颗星球上,才不孤独。

chapter 2

生活chapter 2安居乐业才是好日子熊牙利!熊猫凶猛!瘦驼

今天好运气,熊猫要吃鸡。吃竹子的大熊猫大家见多了,要是哪天看见它开次荤,简直比让老虎吃草还难得。呃,好吧,其实野生老虎也经常吃点儿草,所以,大熊猫开荤也并不罕见。2011年5月2日,武汉动物园的大熊猫“希望”就把隔壁翻墙进来的孔雀——好歹也是鸡形目的,算是大公鸡一只——给活捉并咬死吃肉了。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知道了这个事儿可能会有点小不爽,毕竟大熊猫是他们的标志。WWF在对大熊猫的介绍中这样写道:“这是一种平和的、吃竹子的动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