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生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31 18:44:00

点击下载

作者:刘颖,邱娟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身体生命

身体生命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过年放鞭炮?为什么重阳要登高?为什么额前的头发叫“刘海”?为什么乱涂乱画叫“涂鸦”?……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乍一看平平常常,但要把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却未必那么简单。

就像每一条溪水都有源头,每一个今天的现象,都有历史的影子。了解现象,探究过去,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一个“为什么”的解答,会牵出新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消长连缀,可照出整个中华文化的轮廓——我们愿与读者分享这样的体验:寻找,回答,联想,生发。因此,我们推出了“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丛书。

本套丛书本着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的原则,专注于解答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问题,编写时按照专题、领域进行分类,分别为华夏历史、地理名胜、礼仪称谓、中华智慧、神话传说、多彩汉语、人文思想、文苑英华、文化精华(2册)、民俗风情、节日节气、体育娱乐、科学发明、军事外交、园林建筑、衣食住行、学习教育、缤纷艺术、身体生命。共计20册,分辑推出。

丛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呈现。设问力求生动有趣、简洁通俗,贴近当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回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语言风格明快活泼,不做繁琐考究,适量引用古代经典,在原题的基础上有所扩展。

问答配有插图与图注,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生僻字词标出汉语拼音,配以简注,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

本套丛书由精通中华文化、乐于分享知识的专业人士协力完成,感谢他们辛勤而有益的劳动。中华书局编辑部

1 “酒窝”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跟酒有关系吗?

酒窝是什么?就是微笑时脸颊出现的小圆窝。开心地笑起来时,酒窝仿佛盛着甜酒一般醉人,很像小巧的酒盅,“酒窝”因此得名,因为笑的时候酒窝最明显,“酒窝”也被称为“笑窝”。

同时,因为“酒窝”形似梨子底部的凹陷,又获得了“梨涡(wō)”(同“梨窝”)的名字。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里就有“傍有梨颊生微涡”的句子,所以,后来文人也常用梨涡来指称酒窝,或者借指美女。

最早关于酒窝的赞美见于《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句现在还常被用来称赞美女笑起来酒窝醉人,眼眸转动时黑白分明,俏丽迷人。这里的“倩”字就是指微笑时出现《诗经》,中华书局出版,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中的一在两颊的酒窝。南北朝昭明太子萧统在种。《拟古诗》里有“眼语笑靥(yè)迎来情,心怀心想甚分明”的诗句,这里的“笑靥”,就是指甜美的酒窝了。“小酒窝,长睫毛,是你最美的记号……”酒窝能为人的相貌增添甜美之感,有“减龄”的效果,还能增加亲和力,因此历来饱受称誉。其实,“酒窝”的学名是“面靥”,是面部皮肤与面部表情肌相对牵动形成的,是因脸部的某三块肌肉闭合不齐而留下的一个凹洞。从医学的角度,这算得上是一种人体的缺陷,不过从美观的角度,酒窝为面庞增色添彩,简直是上天赠予的美的礼物。

2 有个成语是“心宽体胖”,人的身体状况真的和心情有很大关系吗?

说到心宽体胖、笑口常开,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谁的样子?大大的肚子,咧开的大嘴……对了,弥勒佛!有副对联“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说的就是他了。像弥勒佛一样,身体比较肥胖的人通常给人气量大、心胸开阔之感。而实际上,心胸开阔、时常保持好心情的人,也通常胃口好,吃得多,比较容易发胖。“心宽体胖”的“胖”字,其实有两种读音。读pàng时,是“身体发胖”的意思。肥胖的人饭后更容易犯困,头脑昏沉,思想集中不了,因此“心宽”;饭后便睡,也会加重胃肠壅滞的情况,从浙江宁波雪窦寺弥勒佛而引起胃部和腹部发胖。这是“心宽体胖”的另一层意思,这也告诉我们饭后最好不要马上睡觉。“胖”字另一个读音是pán,是“舒泰”的意思。《大学》里讲道:“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意思是说: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体自然舒泰安康。“心广”或“心宽”,都是心胸开阔的意思,有宽广的心胸,才能身体健康。

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的思想。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讲道:“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五脏六腑皆摇。”也就是说,悲哀忧愁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五脏六腑气机失和,尤其会伤害人体最重要的脏器—心脏,引发各种疾患。所以要保持健康,就需要心宽,心主血脉,医书《丹溪心法》里讲道:“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保持心情愉快,体内气血运行流畅,就不容易生病。

3 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作“刘海”?

古时候,女孩子到了十五岁时便把头发盘起来,表示成年;男孩子则于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到二十岁时要束发戴冠,举行冠礼,表示成年。而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常用“垂髫”代指儿杨柳青年画娃娃,前额整齐的短发即刘海。童,如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写道:“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黄发”指老人,“垂髫”则指儿童。但男女幼童所留的头发又是有区别的:男孩子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为“兆”;女孩子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髦”。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留孩发”。

到了唐代,民间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据《安徽凤阳府志》记载,相传唐代有一位仙童,名叫刘海,刘海的前额总是覆盖着一列整齐的短发,模样童稚可爱。所以民间画家在画仙童肖像时,便以刘海为模特,前额垂着短发,骑在蟾蜍上,手舞一串钱。现在我们在年画中还可以看到刘海的模样。清朝王韬在短篇小说集《淞滨琐话》中写道:“面同满月,眼若明星,只髻簪花,如世间所绘刘海状。”由于“刘海”与“留孩”古时发音完全相同,“留孩”又本是口语俗称,所以书面文字就写作“刘海”了。

4 “五体投地”是哪五体?“五体投地”是表示钦佩的意思吗?

“五体投地”是指两手、双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大唐西域记·三国》里记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朝圣者三拜九叩,五体投地。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这里是说“五体投地”的具体做法,要先并足,正身合掌,俯首,然后以手揭衣,先右膝着地,再下左膝,接着两肘着地,伸出双手,手掌过额头,乘空做出接佛足的意念和姿态,再以头着地,良久才完成一拜。

佛经中所见“五体投地”大多用来表示最恭敬的行礼仪式,它的致敬对象一般是佛教修行者,也可以是外道修行者或王者,还可以是佛教修行地。

随着佛教在汉地广泛传播,与汉地本土文化互相渗透、融合,“五体投地”的意义范围在不断扩大,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由一开始使用字面意义到表示最恭敬的行礼仪式,后来又逐渐虚化,用以比喻佩服到了极点。比如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写道:“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这里的“五体投地”就是用来表达对老残的言论极为赞赏,钦佩至极。

5 “总角之交”是指什么样的朋友?“总角”是一种什么发型?

我们在古装片里经常会看到小书童梳“总角”的发型,就是将头发分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因此得名“总角”。“总角”是古代八到十四岁少年男女通用的发型,因此后来也用来代指童年时期。比如《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意思是回忆两小无猜的童年时,说说笑笑乐得欢。再如陶渊明《荣木》古画里的总角发型诗序中说:“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意思是从少年时就开始学习,直到老年还学无所成。

这样说来,你差不多已经猜到“总角之交”是什么意思了吧?跟北京话里的“发小儿”差不多,都是指小时候一起玩的好朋友。《三国志》里孙策说道:“周公瑾(周瑜)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这是孙策赞美周瑜的话,并且说两人从小就是好朋友。有“总角之好”的朋友,也就是总角之交了。

数一数你有几个总角之交?

6 古人为什么有“过午不食”的说法?这种做法有什么依据吗?

我们首先来弄清这里的“午”指的是什么?按照中国古代的计时法,“午时”大约是从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段时间。实际上,“过午不食”的说法源于佛教,佛教中把“过午不食”或“过中不食”叫作“持斋”,认为持斋是一种有利于身心的修行。不过,僧侣们除了诵经和料理佛事之外还要耕种劳作,所以他们晚上还得吃点东西,不过这时的晚餐人们称之为“药食”(即少食)。

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也有很多关于少食、节食的说法。《黄帝内经》中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有节,重在不‘过’。”孔子在《论语》中说:“食无求饱。”庄子在《外篇》中说:“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这些观点都强调了饮食过多对于肠胃的伤害。而从现代医学或生理学的观点看,少食和短时间不食,也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机体代谢中最旺盛的器官,它的耗氧量是整个身体的20%左右。如果我们吃了过多的食物,那么,大量的氧就要去消化胃中的食物,这时,大脑则会供氧不足,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饭饱神虚”。另外,在人体的大小肠中,都存有大量的渣滓和病菌。如果我们在晚间不吃或者少吃食物,肠中的污物细菌就容易排掉,人体就不容易生病。相反,如果我们食量过大,就会增加消化和转化功能的负荷,使肠胃、心脏、肝胆等都得不到休息,从而影响健康。

7 为什么形容一个人本领大会说这个人“三头六臂”?

三头六臂原来是佛家语,在佛经记载中,哪吒(nézhā)原来是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就是三头六臂的异相。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的形象也进行了一番中国化演变,成为民间传说中托塔天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哪王李靖之子,在明代小说《西游记》和吒闹海》连环画《封神演义》里都有他的英姿。在《西游记》中,哪吒演化为玉皇大帝的战将,孩童天神;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完全道教化的英雄神。他虽然年纪不大,却法力广大,可以变化为三头六臂,也有说是三头八臂,所以人称八臂哪吒,可同时使用八件武器,足蹬风火轮,双手使两杆火尖枪,其余六只手用金砖、九龙神火罩、混天绫、乾坤圈、阴阳双剑六件法宝,变化多端。每逢父亲托塔天王挂帅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时当先锋,有时为大将,先后降服九十六个妖魔,是神话故事中古今驰名的少年英雄。

三头六臂的哪吒如此神通广大,因此,“三头六臂”后来被用到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形容一个人本领大,办事能力强。比如《红楼梦》第八十三回中,周瑞家的称赞王熙凤的管理能力:“这样大门头儿,除了奶奶这样心计儿当家罢了。别说是女人当不来,就是三头六臂的男人,还撑不住呢。”比三头六臂的男人还厉害,那得有多能干呢?难怪这话夸得王熙凤心花怒放。

8 古代化妆品的成分是不是含铅?不然为什么说“洗尽铅华”?

爱美是人的天性,不论古今,女孩子们都喜欢通过化妆来为自己增加风采。从历史记载来看,从夏商周时代,中国女子就开始使用化妆品了。先秦思想家墨子认为“禹造粉”,晋人张华则说“纣烧锡铅做粉”。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提到“铅粉”和“丹锡”,都说明在商周前后古人已经能制造出铅粉了。

那么,铅粉是何时用作妇女敷面化妆用的呢?宋人《事物纪原》中也记载:“周文王时,女人始傅铅粉。”元人伊世珍的《琅嬛记》中记载:“黄帝炼成金丹,炼金之药汞红于赤霞,铅白于素雪,宫人以汞点唇则唇朱,以铅傅面则面白。”这些说法都肯定了先秦时期的妇女以铅粉敷面。

铅粉是化铅而成的吗?是的,铅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又叫“铅华”。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铅粉的制作方法。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铅粉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唐代邢窑白瓷粉盒,陕西西安出土。学元素。由于铅粉质地细腻,色泽润白,而且易于保存,所以超越了以米研碎制成的妆粉,成为了古代女子妆点美丽的主打牌。不过,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摄入过量会影响健康,所以今天的质检部门会检测化妆品中是否含铅,或者铅含量是否超标。

铅华和美女相关,因此在古诗词中出镜率很高。比如曹植《洛神赋》中有“芳泽无加,铅华弗御”的诗句,是说洛神丽质天成,无需妆点就光彩照人;清朝纳兰性德在《菩萨蛮》词中写道:“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讲女子思念远方的人,无心艳妆,只薄施脂粉。“洗尽铅华”字面的含义是洗掉胭脂水粉,意思相近于今天女孩子们的卸妆。不过这个词更常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指除去所有的修饰,回归自然的本色,可萧晨《洛神图》,画面中间洛神风姿飘摇,以说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质变,是凌波而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人生方向的重新选择。所以当一个女子决定放弃台前灯下的耀眼或者抛开富丽繁华的生活,开始朴素的平常人生时,人们会说她“洗尽铅华”。

在古代妇女中,有一个群体是与铅华无缘的,就是寡居的女子。囿于封建礼教的观念,古代的女子在丈夫死后大多会选择守寡。守寡的妇女要做到“屏绝人事”,丈夫死后,就不能再化妆,不能再穿华美的衣服,要洗尽铅华、清心寡欲,“发罢香油,面绝铅粉”,甚至“不御铅华,皈依佛法”。

9 为什么填写契约或者合同文书时,要用指头盖印呢?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完全相同的。可以说指纹是一个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特征,所以警察侦查案情时要采录指纹,通过指纹来确认身份。而签订合约的时候,摁下的手印,就代表了本人的认可,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摁手印是一件很严肃、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这种确认契约的方式是很古老的传统了,我们从“印”字的造字法也可以看出来。“印”的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爪,右边像一个跪着的人。“印”表示一个人用手按住另一个跪着的人,会意为“按压”,可理解为用弯曲的手指执印章按压盖印之意。“印”原本是上下结构,随着汉字的演变而为左右结构。许慎在《说文解字·印部》写道:“印,执政所持信也。”他认为“印”的本义是官印。近代学者罗振玉则认为,“印”的本义为按压,用按压的“印记”来专指“印章”。按压能在物体上留下痕迹,所以“印”还可以表示痕迹、记号的意思,如印痕、印迹、手印,由此又可引申为在人的大脑里留下很深的记忆,如印象、印记、烙印。看来,手印手印,“手”和“印”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0 古代只有女子化妆吗?

女子化妆似乎天经地义,今天,我们也能看到用心修饰的男子。那么,在古代,男子是否也会化妆呢?答案是肯定的。最早关于男子修饰容颜的记载大概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书·佞幸传》记载,汉代流行在公务员的帽子上插鲜艳的羽毛,脖子上傅上白粉,称为羽林郎。古代的公务员毫无疑问都是男子,那个时候,女子是不能出来工作的。实际上,在儒家文化中,仪容与人格理想是相联系的。《尚书》中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图中人物峨冠博带,秀美飘“君子……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逸,可见“魏晋风度”。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也就是说,君子待人接物时必须注意仪容的修饰。仪容不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是不讲究礼仪的表现,这样的人很难立于天地间。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根基,儒家的仪容观也被广泛接纳。实际上,仪容整洁是古代官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所以历代为官的男子,基本上都比较重视仪表。但士人们像女子一样化妆打扮,却并非社会的主流,除了在思想活跃、个性张扬的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玄学的流行带来审美观念的改变,当时人物品评之风盛行,品评的范围包括个人的品行、姿容、才情、言谈、气质等各方面,尤其讲究美丽的容貌和潇洒的风度。当时很多名士追求的是女性化的美,他们涂脂抹粉、身着华服,有的人甚至到了不化妆就不见人的地步,传说大才子曹植就是如此。秀美的姿容、旷达的个性,华彩的文章以及由内散发的飘逸气质,使魏晋时期的男子呈现出独特的气韵风度,后世称之为魏晋风度。这一点在《世说新语》中多有记载。比如对皮肤白皙的描述:“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对姿态风度的描述更是不胜枚举:“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是说嵇康身材挺拔修长,风度容貌出众美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是说潘岳有美好的姿态风度。“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这里王右军即王羲之,他赞叹杜弘治皮肤细腻光洁,眼睛黑亮如漆。对男子仪容之美的重视,在这一时期达到顶点。

此后,随着儒学重新成为思想主流,儒家的仪容观也成为士人的仪表规范。君子追求仪容整肃,待人接物沉雅自然,服饰不过分华丽耀眼。化妆,则是女子的事情了。

11 俗话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这种说法对不对?

桃、杏、李子都是好吃的水果,样子差不多,味道各不同。从这句民谚来看,桃子是对身体有益的,而杏和李子是有害健康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桃子不仅滋味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非常滋补的食品,所以人们把桃子和长寿健康联系在一起,过生日的时候要吃“寿桃”。中医认为桃子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等症状的人多食。国画大师张大千笔下的寿桃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桃子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预防多种癌症。桃的热量和脂肪含量低,可以预防糖尿病、肥胖病和心脏病等。虽然桃子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也不可过量食用,因为桃性燥,能助热生毒,多吃容易引起腹胀、腹泻等肠胃疾病,李时珍曾说:“生桃多食,令人腹胀及生痛疖,有损无益。”

杏酸甜可口,怎么会“伤人”呢?原来,杏的味道酸,性湿热,所以食用过多之后容易上火,引起口舌生疮,流鼻血等。有的杏很酸,牙都酸倒了,影响牙齿的健康。强酸味对钙质有破坏作用,不利于孩子的骨骼发育。多食杏也会使胃酸过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溃疡病。不过,这并不是说杏就是有害健康的,少量的食用还是有益的,因为杏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是防癌抗癌的佳果。

李子多吃的确会危害人体。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指出,李子“不可多食,令人虚”。明代医书《滇南本草》中记载:“(李子)不可多食,损伤脾胃。”清代营养学专著《随息居饮食谱》也有“多食生痰”的说法。生活中证实,多食李子能使人表现出虚热、脑胀等不适之感。李子多食生痰,损坏牙齿,体质虚弱的患者最好少吃。当然也并不是说李子是完全不能吃,少量食用还是有好处的,李子美味多汁,能清肝热、活血脉,有美颜乌发的效果。

所以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说全对,还是要全面地看待这三种水果的营养价值和副作用,不能“冤枉”了李子和杏子。

12 “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什么不说成“死要脸活受罪”?难道脸和面不一样吗?

现在,脸和面的意思差不多,我们也常常连起来说“脸面”,不过在从前,脸和面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而且这两个字的产生还存在时间差。“面”字很早就产生了,而“脸”字大概在魏晋时期才产生,“脸”最初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脸颊,通常是指女子脸上可以施粉的部位。白居易的《王昭君》诗中有“眉销残黛脸销红”之句,写美女的残妆,眉毛淡了腮红褪了,这里的“脸”用的正是脸颊的意思。另一种意思是指眼皮。比如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后来,“脸”的词义逐渐扩大,最终和“面”的意思一样了,而“面”的古今义基本没倪田《昭君出塞图》,北京故宫有变化。博物院藏。此图自题“一望关河萧索”,写王昭君的思乡之情。

脸和面现在的意思基本一致,不过还是有语体色彩的区别。“脸”多用于口头语,“面”多用于书面语。比如骂人时,人们会说“不要脸”,而文雅一些的书面说法是“不顾颜面”。

至于“面子”,更多时候我们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指体面、光辉,比如“爱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比较常用的还有“情面、情分”的意思,比如“看在某某的面子上”“他的面子不能不给”。

13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一个人脱离生产劳动、缺乏常识。这“四体”是哪四体?“五谷”是哪五谷?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个词本来有一点贬义,是批评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常识的懒人的。不过现在在城市里,很多人并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受条件限制而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四体”很容易理解,指的是人的双手和两脚。“五谷”通常指的是稻、黍、稷、麦、菽。稻和麦至今仍是我国的主要食粮。稻子多种植于南方水田,我们吃的米饭就是稻子成熟后结的果实;麦子多种植于北方,我们吃的面食,是用现代漫画家丰子恺笔下的农人耕作场景麦子磨成的面粉制成的。至于黍和稷,都属于“小米”。“小米”是北方的重要粮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种植。黍不是现今我们常吃的玉米,而是现在的黍子,也叫黄米。菽其实就是豆,专指大豆。大豆在周代被称做菽,秦汉以来才称为豆。

这个词是《论语·微子》中的典故: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diào)。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回,子路跟随孔子赶路,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头儿,用拐杖挑着除草用的工具。子路问道:“您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头儿说:“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知道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了。孔子听后认为子路遇到的是一位隐士,让子路回去拜访,但回去后已经不见老头儿的踪影了。可以看出,这个词最初的意思和后来常用的意思并不相同,词义发生了变化。

14 为什么病入膏肓就是指病得很厉害?

我们看武打片,会听到“内伤”这个说法,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好端端的,但是受了严重的内伤,很快就吐血而亡;一个人看起来浑身挂彩,多处受伤,但是养一养就好了,因为“皮肉伤不碍事”。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外伤在表面,容易修复,而内脏受损,很难修复,医治起来难度较大,特别是心脏。因为心跳一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病入膏肓”就是指疾病已经深入到心脏的位置,当然是病得很严重了。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有一次,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结果医生还没来到的时候,晋景公因病势严重陷入半昏迷状态,恍惚中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这次来的是良医,可能会伤到我们,咱们怎么躲开他?”另一个回答:“咱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他的药力达不到,能把我们怎么样?”过了一会儿医生到了,他诊断后说:“这病没法儿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汤药的药力也达不到,实在治不了了。”晋景公一听,竟然印证了梦中的情景,赞叹地说:“果然是良医啊!”然后送了一份厚礼给他。不久,晋景公果然辞世了。

听完这个故事,你来猜一下膏和肓分别指的是什么部位呢?如果你猜到和心脏有关,就已经很接近答案了。“膏”指的是心尖的脂肪,“肓”指的是胸腔内的横膈膜,分隔胸、腹两腔。

1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时间起床和睡觉比较适宜?

古代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百姓的生活绿色简单、顺应天时,根据季节、时令的变化安排生活节奏。据东汉学者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唱的就是被称为中国歌曲之祖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民谣描绘的是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喝,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那时候,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比较健康,对生活的要求相对简单,因此很容易开心满足,像《庄子·让王》里所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中医认为,早睡早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必须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是晚上十点至午夜两点,这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刻,这段时间休息好,非常有利于排毒养颜,因此,这个时段的睡眠又被称为“美容觉”。

所以,想要身体好、皮肤好,健康又美丽,早点睡觉是必要的,晚上十点能休息是最理想的了。至于起床的时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要赖床,六七点该起了!

16 古代实施外科手术时有麻醉药吗?中国最早的麻醉药是什么?

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进行外科手术时,医生会先给患者实施麻醉,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在古代也有麻醉药吗?

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历史上的神医华佗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名字叫“麻沸散”。《后汉书·方术列传》讲华佗治病:“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为了减轻病人在做手术时的痛苦,华佗走遍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采集各种药材,终于研制出了麻沸散。在手术之前,华佗先命病人用酒服下麻沸散,等病人没有知觉后,才做手术。相传有一次,华佗外出治病途中遇到一位腹痛如绞的病人,华佗诊断后断定他的脾烂了,需要马上摘除,于是他取出麻沸散,拌酒让病人服下。病人“睡着”后,华佗随即给他剖腹切除了病脾。随后将血止住,缝合好伤口,涂上生肌收口的药膏。一个月后,病人便痊愈了。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用上了这个发明: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时,他建议关羽用麻沸散,遭到拒绝。结果关羽谈笑自若,边下棋边做了手术,这一细节在打造关羽盖世英雄的形象层面是十分给力的。在后面的情节中,罗贯中又用麻沸散作道具来刻画曹操的奸诈多疑。曹操得了头痛病,招华佗来医病。华佗建议曹操利用麻沸散进行开颅手术,可惜曹操疑心太重,误认为他要当代画家叶雄笔下的华佗谋害自己,下令将他处死。在临刑前,华佗将麻沸散的配方交给一狱卒,可恨的是,狱卒的妻子怕连累自己,将配方烧毁。麻沸散就此失传。当然,这些故事都是小说家的演绎,其历史真实性早就无从考证了。

麻沸散是外科手术史上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麻沸散配方自华佗死后就失传了,直至宋代,我国麻醉技术才有所发展,出现了局部麻醉、正骨用专科麻醉等麻醉方法。而欧洲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在手术中使用麻醉药。

17 老人常说泡脚对身体好,这里面有什么医学道理?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身体寒冷的时候,用热水泡一泡脚,一会儿就浑身暖洋洋的了。脚底一暖,浑身就暖了,这是为什么呢?简单地讲,是因为泡脚有舒筋活血的功效。《黄帝内经》中讲:“经脉者,人之所生,病之所成。”依据中医的理论,人体全身是由经络连通的,经脉贯通与否,与人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而脚底是经络汇集的宝地,经热水一浸泡,自然经络通畅,从而达到促进气血运行、温暖脏腑的效果。所以有句谚语说:“春天洗足,升阳固脱;夏天洗足,祛湿除暑;秋天洗足,润肺濡肠;冬天洗足,丹田温勺。”不论春夏秋冬,天气寒暖,泡脚对身体都是有益处的。

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里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中医典籍里说道:“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双脚对人的重要性,就像树根对大树一样。树根要时常浇灌,足底也要做好保养。

什么时间泡脚效果最佳呢?一般人都会选择在临睡前泡脚,这样一是方便,二是利于睡眠。但如果有充足的时间,特别是老人,可以在下午四到五点,也就是膀胱经和肾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泡脚,这时补肾的效果最好。一般泡脚要泡多久才算泡好了呢?一般以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好。泡完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一边泡脚,一边喝温水或生姜红糖水,让身体内部多产生热,通过出汗让寒湿及时排出体外。明代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记载自己冒严寒求学的故事:“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宋濂,明初散文家,自幼勤奋好覆,久而乃和。”这段话是说:“当我去学,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上图是他的书法作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品。山巨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都没有知觉。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暖手烫脚,拿被子把我裹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宋濂不畏严寒苦心求学的精神非常令人钦佩,这里也有一个有关泡脚的细节。幸而还有热水“沃灌”泡手脚,否则,四肢已经冻僵的宋濂很可能会落下病根,也无法用心学习了,历史上就少了这样一位诗文大家了。

18 古代女子裹过的小脚为什么叫作“三寸金莲”?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的作者正是古代著名文艺青年—南唐后主李煜。“金莲”的说法也和他有关。相传李煜有一位嫔妃名叫窅(yǎo)娘,擅长跳舞,她以白帛缠脚,清代刺绣艺人凌杼绣制的《窅娘舞莲图》,江苏南京博物院藏。使纤小的脚向上弯曲,好像新月的形状,翩然起舞的时候,仿佛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优美动人。南唐齐镐的诗句“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就是形容窅娘的舞姿之美。有一年,李后主在皇宫正殿中用黄金凿成一座莲花台,周围用珍宝璎珞环绕,光辉夺目。那莲花的中心,又生出一朵品色瑞莲来,细乐声中,窅娘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步步生莲,李后主认为有凌云之姿。舞于金色莲花之上的小脚,后来遂被婉称为“金莲”。“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为帝王喜欢“金莲”,裹脚迅速成为宫廷中的风尚,后来裹脚之风又从宫中传到民间,汉族女子皆以小脚为美,宋代苏东坡曾做《菩萨小脚鞋,长约七厘米。蛮·咏足》赞叹金莲起舞之美:“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小脚纤巧到比手掌还小。后来,“三寸金莲”逐渐成为判断一个女子是否美貌的硬指标,不裹脚的大脚女子不仅与美丽无缘,甚至连嫁人都会因此产生困难。这一传统延续了上千年,直到近代才被废止。不必忍受疼痛裹脚,拥有一双能蹦能跳的健康双脚的现代女孩,是不是觉得很幸运?

19 我们常说“五脏六腑”,“五脏六腑”到底指的是哪些部位?

先秦时期的著作《吕氏春秋》里讲人体组成,说“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这“五藏,六府”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五脏六腑”,统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但要具体地说出是哪五脏哪六腑,恐怕还是有点困难。还有,这几千年前的概念,跟现代解剖学里说的内脏器官一样吗?

根据功能的不同,中医学将内脏器官分为了脏和腑两大类。五脏指的是内部组织充实(实心)的器官,包括心、肝、脾、肺和肾,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即营养物质。此外还有心包,位于心脏外围,附有络脉,通行气血,能保护心脏,所以也可以称为脏(中医学也有六脏六腑之说,也有说法认为心包附属于心)。六腑指的是中空有腔(空心)的器官,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排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三焦”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器官,而是按脏器的部位和功能划分的三个区域: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五脏和六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比如成语“肝胆相照”,便是利用五脏之一的肝和六腑之一的胆的紧密联系,比喻两个人坦诚交往,以真心相待。如小说家姚雪垠在《李自成》里写道:“弟与公子以肝胆相照,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

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虽然与西方解剖学里的名称相同,但并不仅仅指某个独立的器官,而是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整体概括,所以两者的概念和功能不完全一致,并不能完全等同。比如说,中医学里的“心”,除了指解剖学里的心脏以外,还包括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一些器官的功能。我们有时会说“用心想一想”,这里的“心”就不是心脏了,而是跟思维意识活动有关,主管神志。再比如,“肾”并非指独立的肾脏,而是泛指泌尿系统,“脾”也不是指单独的脾脏,而是泛指消化系统。另外,中医的脏腑学说,被称为“藏象学说”,“藏”是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指体表现象,所以中医里提到脏腑的时候,除了指脏器本身,往往还包括内脏表现于体外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脾虚”和“肾亏”之类的说法,但要注意这并不一定确切地指单独的某个器官。

20 古人也近视吗?他们会戴眼镜吗?

据传,明代有一首嘲讽近视眼的打油诗:“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由此看来,古人也近视,但他们有眼镜可戴吗?明代文学家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叆叇(àidàì)》中提到一种稀罕物:“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这里的“叆叇”明清折叠眼镜与匏(páo)形镜盒便是眼镜在中国最早的叫法,是“眼镜”的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的音译。尽管没有资料证明眼镜是谁先发明的,但15世纪末,已经有“眼镜”的叫法。

宋朝已经有人尝试用水晶制造眼镜。明朝出现了“单照镜”,类似于现在的放大镜,可以随身携带,但只能拿在手里。明代的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觉得“单照镜”使用不方便,于是用水晶山西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民国眼镜制出了可架在鼻梁上的带眼镜腿的双镜和眼镜盒片眼镜。此外,他还掌握了“对光”(验光)技术,研制出老花、近视、远视等各种光度的镜片,让不同年龄和视力的人可以选择配戴,这是我国自主验光配镜的开始。他留下一部名为《镜史》的科技著作,大大推动了眼镜制造技术的发展。

水晶眼镜在明代是皇帝的御赐品和贵族文人的专用品,造价非常高,普通人根本买不起。1735年,苏州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清代康熙年间,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地的眼镜制作和销售发展迅速。清代乾隆时期,江南一带的人以戴眼镜为时髦,清代嘉庆年间,眼镜普及,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中说:“近视人人戴眼镜,铺中深浅制分明。”有趣的是,清代眼镜的深浅标度,与现在大不同,是根据子丑寅卯十二地支来划分的,这在清代史料笔记中有所记载。

21 小说里常有“碧血丹心”的说法,无良商人又被称为“黑心商”,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我们都知道,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人体的血液是红色的,心脏也是红色的。那么“碧血丹心”“黑心”这些说法是怎么来的呢?“碧血”源于苌弘化碧的典故。相传,周朝忠臣苌弘因为得罪朝中权贵蒙冤被杀,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于匣中,三年后全都化为碧玉。《庄子·外物》里就讲到了这个典故:“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碧血”就被用来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比如近现代女革命家秋瑾在慷慨就义前曾作诗:“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不肯投降元军,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从此成为赤诚忠心的代名词,也常和“碧血”连在一起,形容英雄豪杰的忠诚坚贞。南宋陆游在《金错刀行》中写道:“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忠诚的心是“丹心”,是火热赤诚的红色之心。相反,黑色的心,好像变质了一样。奸诈的、无情的、贪婪的人或事物,在生活中被人们称为“黑心”。比如制售地沟油的商人是黑心商,使用地苌弘故里的苌弘雕像,位于四川沟油的店是黑心店。资阳市忠义镇。

22 “伤筋断骨一百天”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伤筋断骨一百天”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一句俗语,如果你运动时不小心伤到了筋骨,肯定会听到这种说法。如果骨折了,或者扭伤了软骨组织,也就是所谓的“筋”,真的需要卧床休息一百天吗?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到底符不符合医学道理呢?

实际上,骨折或者软组织损伤,需要注意固定伤处,休息静养,不能立即活动,这个大原则是对的。至于休息多久,能否活动,多久开始活动,这些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为软组织和骨折愈合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身体情况、损伤部位、损伤程度等。像股骨骨折的小孩子一个月左右就可基本愈合,成年人则往往需要三个月以上才能愈合。如果骨折处固定不牢,或者过早活动,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速度,所以患者要多休息静养。但如果是前臂或关节部位骨折了,固定一百天那么久,就会造成关节僵化,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甚至残疾。相反,有些骨折,比如股骨、颈骨骨折,固定一百天以上也不一定能愈合,更不要说活动了。所以,对俗语的理解,重要的是领会要义,但不能作为医学处方,毕竟这只是百姓从生活经验中得出的简单朴素的认识,不是严谨科学的医学指导守则。如果盲目地按照俗语去做,有可能会损害健康。

另外,中医认为,伤筋动骨后实际上主要养的是筋,《黄帝内经》里说:“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精气充足,才能养筋。相反,肝虚则筋气不舒,筋自然得不到滋养。所以筋骨损伤后内脏的调养也非常重要。

23 民间说一个人走霉运时会“印堂发暗”,你知道“印堂”在什么地方吗?

印堂,又称阙中,在额部,两眉头之间,是面部中间的最高处。传统中医认为,身体好心情好的时候,看看你的额头,一定是亮堂堂的。相反,身体不适,睡眠不足,或者愁眉紧锁的时候,额头的光泽就黯淡了,也就是相面师常说的“印堂发暗”了。印堂的位置,是人体几条重要经络的汇集处,是一个人精气神聚集的地方,因此从印堂可以看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当我们气血充盈的时候,印堂会很饱满;当我们气血运行顺畅的时候,印堂会微微发红。所以武侠小说里写到真气充沛的武林高人,通常会有印堂发红、印堂微微隆起一类的描述。据《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所述,按病人面部所出现的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可以测知内在的肝、心、脾、肺、肾等五脏的病变情况。如果印堂的颜色很深,很可能是因为休息不好,心脏出现问题。印堂还可以反映肺部和咽喉疾病。印堂发暗说明人的健康状况或者精神状态欠佳,在这种情况下,说话做事的出错几率会变大,遇事的应变能力会下降,自然发生倒霉事的可能性也就变大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堂发暗是霉运之兆也有一定道理,不过二者的联系并不是必然存在的,因此也不要盲目迷印堂位于两眉之间信这种并不科学严谨的民间传说,更不要轻信相面师的妄言。

24 小孩子是不是吃得越饱、穿得越暖越好呢?为什么民间有“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的说法?

民间有俗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那么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它实际上来自中医理论。宋朝著名儿科专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到:“若保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解释:“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不见风,则令肌肤脆软,便易中伤……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凡小儿不易太饱,饱则呕吐。”也就是说,孩子的肌肤娇嫩,抵抗力弱,因此只有保持空气流通,日光充足,才能使孩子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环《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儿科的境。小孩子活泼好动,如果衣着过暖,奠基之作,由钱乙撰写,门人阎孝忠辑成,此为康熙间仿宋刻就容易出汗受凉,导致伤风感冒,继发本。多种疾病。所以需要根据气候变化随时给孩子增减衣服,让孩子处于七分暖三分寒的环境中,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同样,小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也还未健全,如果吃得过饱,胃肠负担不了,就容易发生积食、腹痛。所以让孩子吃个“七分饱”更有利于消化吸收。

所以,让孩子处于“三分饥与寒”,不是让孩子挨饿受冻,而是做到有节制地饮食,适时加衣减衣,比起过度的饱暖,这样的方法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5 古人说的“食谷者生”是什么意思?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行不行?

在以瘦为美的社会潮流下,很多人热衷于减肥。不少女生为了减肥,不吃或者很少吃主食。实际上,主食的主要成分碳水化合物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如果摄入量过低,会严重损害健康,而且容易引起抑郁。从粮食中吸收充足的营养,才能健康长寿。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就说过“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里说宴席上肉虽然多但吃它不能超过主食。可见孔子十分重视主食的摄入。食谷者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也引用了这句古语。薛宝钗关心林黛玉的身体,和林黛玉讨论她的病情:“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清代画家费丹旭所绘《十二金钗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图》之《黛玉葬花》,画中黛玉纤细娇弱,娟秀清丽。北京故宫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养胃为博物院藏。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这里,博学的宝钗讲到黛玉体弱的重要根源是脾胃虚弱,不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且运用了传统养生有关五行生克的医理。简单地讲,“五行”是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大基本要素。按照中医理论,肝属木,脾胃属土,木与土相克,木生火,所以薛宝钗说:“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肝火太盛要伤及脾土,肝火一平,就不能再克脾胃,就能和顺地摄取食物的营养了。王熙凤曾说林黛玉像个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林妹妹的“多病多愁身”,显然是和营养摄取不足有关的。所以也要提醒为了爱美而减肥的朋友们,在节食减肥的同时,还是要给予身体足够的营养,这样才能健康而美丽。

26 古代的男子为什么要留长发?清朝的男子为什么梳辫子?

现代人的发型千变万化,头发可长可短,而古人不论男女,头发都特别长,好像一辈子没剪过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古人留长发,是遵从于传统的道德观念。《孝经·开宗明义章》里记载了孔子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意思是说,人的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所以不敢让身体(包括头发)有损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不过从现代的观点看,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心,这是作为子女应该做的。但是发型还是可以自己做主的。虽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但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意识。

清朝的男子也留长发,但他们的头发是编成一条长长的辫子,这难道是因为他们觉得辫子更美观大气吗?其实这完全出于实用性的考虑。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入主中原前是狩猎部族,满族人的祖先金人,清代街头编辫子的情景也是剃发蓄辫,其发式是“半剃半留”,在额角引一直线,线前面的头发全部剃光,线后面的头发结辫垂在脑后。这样骑马的时候,头发就不会被风吹散,遮住视线。如果是武侠片里大侠们长发飘飘的造型,可能在马背上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27 桃花面和桃花有关系吗?人面桃花又是什么意思?

古代女子上妆时,面傅白粉,两颊涂上胭脂,白里透红的妆容令人想起娇艳欲滴的桃花。这样的妆容被称为“桃花面”。在古典诗词中,“桃花面”也常被用来形容美人的容颜。比如唐代韦庄的诗《女冠子》中有一句写道:“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人面桃花”的典故,出自唐代崔护的名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传说当年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沮丧。清明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宅院,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他口渴了,便叩门要水喝。不一会儿,一个美丽的女子打开了门,崔护对她一见钟情。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佳人已难觅芳踪。他怅然若失,便在门上题下了这首千古名诗。自此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对所爱慕而不得见的女子的追思以及由此产生的怅惘之情。

古人还善于利用桃花美容,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谈到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的功效。明代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令面光华,三月三收桃花,七月七收鸡血,和涂面上,则光华颜色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桃花的美容作用,主要是源于桃花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能滋养皮肤。现代画家郑慕康作品,他擅长人物画,此画面尽显“人面桃花相映红”诗意。

28 人们常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膝下”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在现代社会,下跪的礼节已经很少见了,在古代则是常见的礼节。不过对古人来说,下跪是郑重的大礼,上跪天地,下跪父母,下跪礼是不能随便行的,特别是对有骨气的男人来说,这关乎尊严和气节。“男儿膝下有黄金”,就是说男人不能轻易下跪,男人的尊严和黄金一样珍贵。有个相反的成语叫“卑躬屈膝”,低头弯腰、屈膝下跪,这是一种讨好谄媚的姿态。而对中国人来说,昂起的头颅,挺直的脊梁和膝盖,这是一种显示尊严的形体语言。“男儿膝下有黄金”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神特征。《礼记·儒行》中讲:“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其刚毅有如此者。”意思是说,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宁肯去死也不愿受辱,这就是儒者的刚毅。成语“士可杀不可辱”就源于此。《孟子·滕文公下》中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荣华富贵不能迷惑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他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他屈服变节,这样的人才是大丈夫。一个人一旦丢了气节,奴颜婢膝,就成了无耻之人了。在中国文化中,“无耻”是对一个人品德最严厉的指责。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和双亲。站直身躯,挺直腰杆做人,在权势武力面前不轻易屈服和退让,崇尚气节,过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这句古语的真义了。此外,“膝下”还有一个常用的意孟子故里的亚圣牌坊,位于山东邹城,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专指孩子偎依在父母膝旁,《孝经·圣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治章》中记载:“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这里是说儿女亲爱父母之心,是在父母膝下玩耍时就产生出来的,父母把他养育长大,他便对父母日益尊敬起来。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释说:“膝下,谓孩幼之时也。”也就是说,以父母的膝下来表示子女的幼年。这种说法也包含父母对幼年子女的怜爱,所以后来又被用作对父母的敬辞,例如“远离膝下”“承欢膝下”,再比如过去给父母写信,抬头常写“父母亲大人膝下”。

29 形容一个人聪明常有“心眼儿多”“七窍玲珑心”的说法,“心有七窍”真的存在吗?

心眼、心窍,说白了都是心脏中的窟窿。聪明人的心脏,真的比一般人的窟窿多吗?现代医学告诉我们,正常的心脏都只有一个房间隔和一个室间隔,把心脏内分成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共四个腔。如果心脏里面长了“心眼”,可能造成房间隔或者室间隔缺损,从而引起心脏功能下降或心力衰竭,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猝死。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心脏上有洞的患者占到了60%到70%,如果真的是心有七窍,很可能是严重的心脏病了。可见,“七窍玲珑心”只是个传说。在有关“玲珑心”的众多传说中,最有名的要算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比干剖心的故事:商朝时期,纣王的宠妃妲己想陷害忠臣比干,就编了个谎话告诉纣王,说自己得了心痛病,快要疼死了,只有用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做药引河南卫辉市比干庙才能治好。昏庸的纣王居然听信了妲己的话,要求比干把心剖出来。幸好比干得到姜子牙的法术保护,服食神符后可以保护五脏六腑,剖出心脏后仍然不死。但在回去的路上,比干遇到了一个卖无心菜的妇人,比干问了她一句:“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回答说:“人无心即死。”结果比干顿时血流如注,大叫一声就死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心细多思、才情不凡,曹雪芹写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即感到这个妹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句赞语极言黛玉的聪慧和美貌。

30 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功夫是真是假?你知道人体有多少个穴位吗?

武侠小说里的点穴功夫相当厉害,手指凌空一戳,被点穴的人就动弹不得,或者大笑不止,或者浑身麻痒难当,甚至立刻毙命。点穴真的这么厉害吗?文学作品为了追求艺术效果,会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点穴功夫是真实存在的,对穴位的研究和运用是中医的重要理论基础。

什么是穴位呢?穴位的学名是腧(shù)穴,《素问》里称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说腧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穴位其实就是指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发现了穴位的存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的《针灸甲乙经》详述了人体的340个穴位;宋代王惟一编著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造了两座针灸铜人,穴位精准完备,至此腧穴学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人体14条经络上排列的穴位有365个,全身总的穴位有一千多个。

按照中医的理论,穴位是经络之气明代儿童针灸铜人,于明世宗嘉靖年间铸成。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按之快然”“驱病迅速”,是针灸、推拿的施术部位。而在中国功夫里,穴位的运用则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点穴又被称为打穴,有斫、戳、拍、擒、拿、撞、闭七种手法。点中人体上某些主要穴位,可以使人产生麻、哑、晕、咳、笑等反应,如果点中了一些致命的穴位,也就是所谓的“死穴”,可能会致残甚至致死。相传少林点穴法里有点穴的口诀歌,至今香火传承,是中华武学的精华之一。

31 我国自古有“气功”,又讲人要有“浩然正气”,你知道“气”到底是什么吗?

气的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体系,“气”看不见摸不着,听起来很抽象。《孟子》中讲道:气者,体之充也。气是万物之终极、变化之本始。而始于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传统知识分子的脊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什么是浩然之气?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有一次,弟子公孙丑问老师孟子的长处是什么?孟子答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意思是说,浩然之气是充盈于天地之间、浩大刚强的一种精神力量,它是由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变化才能镇定自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金兵所俘后坚贞不屈、慨然就义,是一身浩然正气的代表人物。他的《正气歌》为“气”做了最好的注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意思是说,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便表现为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雕像,位于“气”在江西吉安县文天祥纪念馆。中医学和中国传统武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从运气到生理,从病因到病变,从养生到治疗,从药理到组方,中医理论几乎无一处不渗透着气的理念。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西汉帛书,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图》,是最早的气功专著和气功图谱。气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上图为原始形态,下图为复原图,反映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养生健身理论基础了四十多个人物徒手执器械进行各种养生锻炼的情景。上的。

32 饭后立刻喝茶对身体好不好?怎么喝茶才能养生?

喝茶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从中医的角度看,茶具有清热降火、利尿去痰等功效。现代医学还发现,喝茶能够抑制恶性肿瘤,对心血管疾病有抑制作用,还能杀死多种细菌。但事情总有两面性,凡事过犹不及。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而“火为百病”,火降则身体舒畅。但不同的人身上的“火”也有“虚实”之分,“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而脾胃虚弱、体虚贫血的人长期饮茶,会伤元气,是有害健康的。古人说“淡茶温饮保年岁”,就是强调要饮淡茶、温茶才更有利于保养身体。清代紫砂名家惠孟臣顺治三年所制紫砂壶《陆羽烹茶图》,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

喝茶不仅要看自己的体质,也要注意在合理的时间饮用,比如饭后就不宜马上喝茶。在《红楼梦》第三回中,讲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贾母留林黛玉一起吃饭。“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家教女以惜福养身,每饭后必过片时方吃茶,不伤脾胃。”从这段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深知如何喝茶养生的道理。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茶叶中含有鞣(róu)酸和茶碱,这两种物质都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另外,如果吃的食物当中含有铁、镁等金属元素,鞣酸还有可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长年累月就可能形成结石。所以吃饭时和饭前饭后都不要饮浓茶。饭后半个小时就可以喝一些淡茶了。

33 《史记》上说项羽是重瞳,就是一只眼睛有两个黑眼珠,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很多女孩喜欢戴“美瞳”一类的彩色隐形眼镜,让黑眼珠看上去又大又亮,古代没有美瞳,但是有关于“重瞳”的记载。什么是“重瞳”呢?重瞳,又叫重华,是指一只眼睛中有两个瞳孔。可以想象,重瞳的视觉效果一定比“美瞳”更加引人注目。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和吉相,象征着吉利和富贵,往往是帝王的象征。历史上记载的生有重瞳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帝王或是霸主。

史载最早生有重瞳的人,就是三皇五帝中的虞舜。舜帝又名重华,这名字便来源于他独特的重瞳。他出身贫寒却有大志,二十岁时便以孝闻名乡里,受到四方诸侯的推举,成为帝位的候选人之一。尧曾给舜布置了很多难题,来考验他是否有能力成为一代君主,舜不负所托完美地解决了所有问题,令尧非常满意。尧给了舜丰厚的奖励,不料这些资财却引起舜的家人的觊觎和争夺,幸江苏宿迁“项羽举鼎”雕塑,表现其力大无比的气势。好舜有如神助一般,每次身处险境都能化险为夷。经历重重考验之后,舜完成了从一介贫民到一代明君的转变。后世也常用“重瞳”来指代舜帝,比如诗仙李白的杂曲歌辞《远别离》中写道:“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项羽是历史上另一个重瞳的代表人物。《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西楚霸王项羽也是重瞳:“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英雄失路的悲壮,让他更加千古闻名,世人都为他的悲剧唏嘘感慨,诗文中多有吟咏。他的一双异眸也常被用来指代本人,比如清代文人钱谦益《徐州杂题》诗之二中写道:“重瞳遗迹已冥冥,戏马台前鬼火青。十丈黄楼临泗水,行人犹说霸王厅。”

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所谓天生异相的重瞳,其实就是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但并不影响光束进来,就像照相机镜头分成两半仍然可以使用。重瞳又叫对子眼,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由于眼珠颜色浅,看上去就像是大瞳孔套小瞳孔,所以叫重瞳。

34 现在很多人提倡素食主义,吃素到底对身体好不好呢?

古人很早就对素食的好处有所认识。民间俗语说:萝卜白菜保平安。粗茶淡饭比大鱼大肉更利于养生。清代扬州八怪中最有名的郑板桥,在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自撰一副门联:“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这一联说明郑板桥深谙素食养生的道理。他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喝的是天然井水浸泡的菊花茶,用的是我国传统的瓦壶。郑板桥粗茶淡饭,不挑食,活到了古来稀的年龄。

另一方面,在艰苦的岁月里,吃肉其实是很奢侈的梦想,那时候不需要提倡素食,大家也只能吃素。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大鱼大肉、各种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占领了大多数人的餐桌,因此,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富贵病”也变得随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变得非常有必要,素食主义也应运而生。不过纯素食到底对身体好不好呢?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人类饮食的荤素黄金比例为2∶6,即两分荤六分素。多吃素食固然对身体有很多好处。素食中的营养非常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著名国画家钱大礼笔下的青菜萝不过对于还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完卜全不吃肉、蛋、奶等高蛋白的荤食是否有利于健康,还有待商榷。目前比较提倡的还是少量荤食搭配大量素食的饮食方法。

35 上厕所在古人那里有很多文雅的说法,你知道有哪些吗?

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人不仅在行动上很讲究礼仪,在语言上也非常注意文雅。对于一些不够雅的日常琐事,常用文雅的说法委婉表达,这在修辞上称为讳饰。比方说上厕所这件事,今天我们可以直接说出来,或者委婉一点说“去洗手间”“去方便一下”。在古代,文雅委婉的说法就很丰富了,主要有出恭、更衣、净手、解手、如厕、登东等。比如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这里的“更衣”,并不是说孙权起身要去换衣服,而是去厕所的意思。东汉王充的《论衡》中有“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鲍鱼之肉,可谓腐矣”的句子。这里的“更衣之室”,并不是换衣服的房间,而是厕所的意思,否则也不会说是臭的啦。“登东”的说法,是因为古代的厕所多建于房屋的东角,所以登东可以表示去厕所的意思。“出恭”的说法则始于明朝,明朝的科举考试很严格,科考时考场纪律规定,考生内急时,必须领取一块牌子,上写“出恭入敬”,凭牌进出厕所和考场。于是,士子们便将如厕称为“领出恭牌”,简称“出恭”。江苏南京夫子庙内的江南贡院,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36 为什么中医号脉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你知道“脉”是什么吗?

中医最基本的诊疗方法是四个字:望、闻、问、切。这“切”说的就是诊脉了。为什么医生搭一搭脉,就能把病情说个八九不离十?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弄清“脉”究竟是什么?“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管道。习惯上常血脉并称,但脉有时仅指脉搏或脉象。《黄帝内经》里讲:“按其脉,知其病。”这是因为脉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又讲:“夫脉者,血之府也。”心与脉直接相连,血液之所以能在脉中运行周身,全依赖心气的推动,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循一定轨道和方向运行,输送食物的精华以营养全身。虽然心主血脉,但其他脏腑也与血脉息息相通,脏腑功能的盛衰,可通过脉搏反映出来。因此中医体察脉象的变化,就可以了解疾病的位置和性质了。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是最早将脉诊应用于临床的医生。从扁鹊的行医故事里,可以看出他脉诊水平之高超。晋昭公时,赵简子执掌国事,有一次他生病了,五天不省人事,于是请扁鹊来看病。扁鹊诊脉后说:“血清人《医道图》,描绘脉诊场脉正常,不要惊怪担忧,以前秦穆公也景。得过这样的病,七天自己就苏醒过来了。他们两个人的病相似,不出三天肯定会好。”果然,赵简子两天半后就醒了。《史记》中称赞扁鹊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直到今天天下用把脉来看病的人,都是从扁鹊开始的。可见扁鹊在脉学方面的贡献是很大的。

古人对于诊脉有深入的研究,西晋医学家王叔和在《脉经》中论述了人脉有寸、关、尺三部,持脉之法有“浮、中、沉”,病脉体象有二十四种,是脉诊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脉经》,王叔和、缪仲谆合编,明版木刻线装本,秋宝堂藏版。

37 吃饭时你喜欢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是有益健康的?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吃饭也越来越快。有统计显示,四十年前,人们每餐咀嚼900到1000次,用时20到30分钟;目前,人们每餐咀嚼500到600次,用时5到10分钟。很多人早上赶着上班上学,早饭草草了事或者干脆不吃,中午也是风卷残云般快速吃个工作餐,晚上辛苦一天了大吃一顿,身体不易消化。长期的狼吞虎咽会损坏肠胃,晚上大吃大喝又会增加肠胃负担,因此,现在年纪轻轻就得胃病的人很多。

古语中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吃得健康,吃得适量,才能有一个好身体,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怎么吃才有益于健康呢?古人讲究养生,中医记载了很多养生饮食之法,比如细嚼慢咽、按时定量、温寒适宜等。《黄帝内经·灵枢》就有“食当细嚼,使米脂入腹”的记载,是说在吃饭时要专心细嚼,以利于消化。清代医学家陈德求在《医学传灯》中说:“每日饭食只宜八分,不可尽量……必须碎咬细啮……食后慢行百步。”这些也与《论语·乡党》中记载的儒家礼仪一致,孔子提倡:“食不语,寝不言。”在古人看来,吃饭时不说话,是一种良好的饮食礼仪,是有教养的表现。同时,这也是一种科学的饮食习惯。吃饭时说话,不仅会分散注意力,容易呛食,而且也不利于胃的容纳和食物的消化。

中医“细嚼慢咽”的主张与现代医学不谋而合。现代医学证实,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保护肠胃,还能预防口腔疾病,也有利于减肥。因此,放慢生活的脚步,放慢咀嚼的速度,保证一定的用餐时间,是健康生活必需的。《论语·乡党》中还记载了孔子晚年常提的饮食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的“厌”,可不是“讨厌”,而是“满足”的意思。孔子的意思是粮食舂得越精细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老年人的牙口不好,肠胃消化功能也减弱了,常吃粗粮容易消化不良,肉类如果不切细煮烂,就更加消化不了。古人们对食物精加工的水平有限,日常饮食以粗粮为主,因此孔子提倡吃得精细一些是科学的。而在现代生活中,精加工的细粮《论语》,中华书局出版,是早已成为餐桌的主力,粗粮反而是日常“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从书中的一种。饮食中比较匮乏的,所以多吃粗粮反倒是需要提倡的。总而言之,粗细搭配,营养均衡才是健康的吃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